卷十六 第 1a 页 WYG0067-077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禹贡锥指卷十六
德清胡渭撰
导淮自桐柏
传曰桐柏山在南阳之东正义曰地理志云桐柏山
在南阳平氏县东南淮水所出水经云出胎簪山东
北过桐柏山胎簪盖桐柏之旁小山也傅氏曰胎簪
山即桐柏也后世又别名之耳禹谓导淮自桐柏不
应桐柏非淮所出今其山在唐州桐柏县渭按桐柏
卷十六 第 1b 页 WYG0067-0773b.png
见导山今河南南阳府桐柏县西北四十里有平氏
故城汉县也胎簪山寰宇记云在桐柏县西北三十
里
水经淮水出南阳平氏县胎簪山东北过桐柏山
卷十六 第 2a 页 WYG0067-0773c.png
以今舆地言之淮水出桐柏县西北桐柏山
东南流径其县南禹贡所谓导淮自
桐柏者也
元和志南郑县汉水经县南裴秀云汉氏释淮水
故秩汉水为四溃以其国所氏也渭按封禅书秦
卷十六 第 2b 页 WYG0067-0773d.png
并天下令祠官所常奉自殽以东名山五大川二
曰太室恒山泰山会稽湘山水曰济曰淮自华以
西名山七名川四曰华山薄山岳山岐山吴岳鸿
冢渎山水曰河祠临晋沔祠汉中湫渊祠朝那江
水祠蜀盖秦不师古以为名山大川之制与礼五
岳四渎之秩祀异未尝跻沔于渎也郊祀志宣帝
改元神爵令祠官以礼为岁事东岳泰山于博中
岳泰室于嵩高南岳灊山于灊西岳华山于华阴
卷十六 第 3a 页 WYG0067-0774a.png
北岳常山于上曲阳河于临晋江于江都淮于平
氏济于临邑界中自是五岳四渎皆有岁事时则
有淮而无沔改江祠于江都并无释淮秩汉之事
汉兴庶事草创高祖使河巫祠河于临晋而岳渎
之礼无文且淮独入海汉因江以达四渎之祠理
不得释淮而秩汉裴氏去汉不远其言当必有据
而未知所出岂好事者因汉王初封南郑萧何有
天汉之称而附会为此说与
东会于泗沂东入于海
卷十六 第 3b 页 WYG0067-0774b.png
传曰与泗沂二水合入海蔡氏曰沂入于泗泗入于
淮此言会者以二水相敌故也入海在今淮浦吴氏
曰二水均敌不以沂既入泗而没其名如朝宗并称
江汉之例金氏曰淮出桐柏初甚涌复潜流三十里
然后东驰亦尚浅其深处为十四潭至并汝颍始大
汝颍禹时不费治导故不书自桐柏至海凡千七百
里渭按泗沂二水并见徐州淮浦汉属临淮郡其故
卷十六 第 4a 页 WYG0067-0774c.png
城在今江南淮安府安东县西地理志云淮水至淮
陵入海注疏本讹为雎陵唯水经云至淮浦县入海
蔡氏从之淮浦隋改曰涟水县宋置涟水军淮浦之
名久绝今字谬当云入海在汉淮浦县今涟水军
水经注淮水自平氏县又东径义阳县
又径义阳县故城南
又
东径江夏平春县北又东
卷十六 第 4b 页 WYG0067-0774d.png
油水注之又东北径城阳县故城南
又东北与大木水合又
东北左会湖水又东径
安阳县故城南又东
得浉口水
又东径新息县南
又东径浮光山北又
东合慎县水
卷十六 第 5a 页 WYG0067-0775a.png
又东与申陂水合又
东右合壑水
又东北申陂枝水注之又东径淮阴亭北又东径
白城南又东径长陵戍南又东青
陂水注之又东
北合黄水又东
卷十六 第 5b 页 WYG0067-0775b.png
径期思县北又东北淠
水注之又东径原鹿县南汝水从西
北来注之
又东径庐江
安丰县东北决水注之
又东谷水入焉
又东北左会润水又东北穷水
入焉又东
卷十六 第 6a 页 WYG0067-0775c.png
为安丰津又东北至九江寿春县西沘
水洪水合北注之
又东颍水从西北来注之
又北左合椒水
又东径寿春县北肥水注之
又北夏肥水注之
卷十六 第 6b 页 WYG0067-0775d.png
又北径山硖中谓之硖石
又北径下蔡故城东
又东径八公山北
又北径莫邪山西
又东径当涂县北濄水从
卷十六 第 7a 页 WYG0067-0776a.png
西北来注之
又东北濠水注之又北
沙水注之
卷十六 第 7b 页 WYG0067-0776b.png
又东径钟离县北
又东径夏丘县南涣水注之
又东至巉石山
潼水注之
又东径浮山
卷十六 第 8a 页 WYG0067-0776c.png
又东径徐县南历涧
水注之又东
池水注之又东蕲水
注之又东历客山
径盱眙县故城南
又东径广陵淮阳城
卷十六 第 8b 页 WYG0067-0776d.png
又东北至下邳淮阴县西泗
水从西北来注之
又东径淮阴县北中渎水出白马湖东
北注之
卷十六 第 9a 页 WYG0067-0777a.png
又东两小水注之
又东至广
卷十六 第 9b 页 WYG0067-0777b.png
陵淮浦县入于海
以今舆地言之淮水
自桐柏县南东径信阳州北
又东径罗山县北真阳县南
卷十六 第 10a 页 WYG0067-0777c.png
又东径息县南
又东径光山县北
又东径光州北
又东北径固始县北
又东北
径颍州南
又东径霍丘县北
又东径颍上县南
卷十六 第 10b 页 WYG0067-0777d.png
又东径寿州西北
又
东径怀远县南
又东径凤阳县北又东径临淮
县北又东北径五河县南
又东径泗州南盱眙县北
卷十六 第 11a 页 WYG0067-0778a.png
卷十六 第 11b 页 WYG0067-0778b.png
卷十六 第 12a 页 WYG0067-0778c.png
又东北径
清河县南与泗水合谓之清口
又东北径山阳县北
卷十六 第 12b 页 WYG0067-0778d.png
又东北径安东县南又东北入于海
此导淮会泗沂东入海之故道
卷十六 第 13a 页 WYG0067-0779a.png
也自元时河夺汴泗以入淮而两渎并为一渎清
口以东淮悉成河矣
汉志淮水出平氏桐柏山东南至淮陵入海过郡
四行三千二百四十里疑太远按易氏
云淮自桐柏县东流二百八十里至真阳又三百
里至汝阴又二百十里至下蔡又五百里至蕲县
又二百四十里至临淮又二百七十
里至涟水县入海通计一千八百里金吉甫云自
卷十六 第 13b 页 WYG0067-0779b.png
桐柏至海凡千七百里二说近是汉志云至淮陵
入海淮陵故城在今盱眙县西北八十五里此地
距海甚遥淮何得于县界入海淮陵乃淮阴之讹
三千字亦谬也淮之所纳其山源之水泗沂汝颍
为大汝颍不见于经以未尝施功故耳
及荥阳下引河东南与济汝
淮泗会则阴沟汳水鸿沟沙水濄水雎水诸川或
自入淮或由颍泗以达淮而淮之所纳愈多矣今
卷十六 第 14a 页 WYG0067-0779c.png
全河又悉注于淮淮虽大其何以堪河不归北徐
扬间昏垫之患恐未有已时也
自禹导淮之后淮常由淮浦入海其东南溢而注
高宝诸湖者变也非正道也既非正道则高堰必
不可无故自汉魏间已有是防后世不过增修之
耳黄淮合流欲束淮以刷河沙堰固不可废藉令
河一旦归北亦岂容恣其南奔使淮南郡县尽化
为大壑邪而泗人不察每痛恨于高堰夫以泗之
卷十六 第 14b 页 WYG0067-0779d.png
一州与淮南诸郡县较重轻不啻倍蓰治淮者必
不护一州而弃诸郡县况泗之被灾亦不尽由高
堰往时淮水南奔高宝兴盐之境㳽漫数百里而
泗城沦没如故是则地势使然未可专归怨于有
司也或曰今泗城为沼官民共庐于堤上与盱眙
柏对而苦乐悬绝可不思所以救之乎曰明所重
在陵迁城于陵无益急则治其标故不得不凿渠
以减水今计不及陵则城与民可迁也而濒淮之
卷十六 第 15a 页 WYG0067-0780a.png
田亦可弃也尝考隋泗州本治宿预县唐长
安四年分徐城县南界两乡于沙塾村置临淮县
景龙三年移县治徐城驿开元二十三
年自宿预移泗州治焉即今泗州也
州南去淮一里屡遭水患宋开宝七
年淮水溢入泗州城咸平四年复溢天圣四年又
溢景祐三年作外堤以备淮水高三十三尺自是
水患少弭欧阳公云泗州之患莫暴于淮是也元
卷十六 第 15b 页 WYG0067-0780b.png
大德十一年淮水溢入南门深七尺馀明自正德
以迄万历水患尤剧唐人舍高卬之乡
而就水滨之驿所谓下乔木而入幽谷也历代因
循不革今为泗州计当迁诸徐城旧址
而濒淮之田决去塘
岸使暴水至得游波其中则溃溢之患自除明天
启四年徐州河大涨灌州城乃迁治于云龙山爰
有宁居此近事也独不可法乎所弃不过濒淮十
卷十六 第 16a 页 WYG0067-0780c.png
馀里地而州城安于衽席民之失田庐者官为偿
其直且振业之亦可以无憾也又何必与水争尺
寸之地使泗人相怨无已时而高堰一带淮南诸
郡县所恃以无恐者常惴惴乎有盗决之虞也哉
禹贡锥指卷十六
卷十六 第 16b 页 WYG0067-0780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