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一上 第 1a 页 WYG0067-0544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禹贡锥指卷十一上
德清胡渭撰
导岍及岐至于荆山逾于河
传曰三山皆在雍州河谓梁山龙门西河正义曰地
理志云吴岳在扶风汧县西古文以为汧山岐山在
美阳县西北荆山在冯翊怀德县南蔡氏曰逾者禹
自荆山而过于河也孔氏以为荆山之脉逾河而为
壶口雷首者非是渭按导者循行之谓导山犹曰随
卷十一上 第 1b 页 WYG0067-0544b.png
山苏氏云自此以下至敷浅原皆随山之事是也导
山时尚未施功先儒皆以此为通水曰导山之涧谷
而纳之川殊失经旨汧县今为凤翔府之陇州州南
三里有汧县故城岍岐荆并在河西渭北禹首导此
三山而逾河以抵壶口则冀州之所先治者其规画
早定于胸中矣
导山之义传云治水通山故以山名之正义云所
卷十一上 第 2a 页 WYG0067-0545a.png
治之山本以通水举其山相连属言此山之傍所
有水害皆治讫也王氏云导涧谷之水而纳之川
叶氏云浚两山之川属之大川以同入于海傅氏
云畎浍之水不胜其记故禹即山以表之以上诸
说皆以导山为通水相沿至今吾不知其所谓导
者导之于敷土之后乎抑导之于九州功毕之日
乎林少颖云洪水怀山襄陵凡故川旧渎不复可
见将欲施功无所措也必先顺因其势以高山为
卷十一上 第 2b 页 WYG0067-0545b.png
表识自西决之使归于东以少杀其滔天之势于
是川渎之迹稍稍可求乃决九川而距四海此谓
导之于敷土之后也张子韶云山而谓之导者以
向者洪水滔天首尾不辨今水患既除使山川复
其本性随山之势穷极其首尾以遂其风土之宜
此谓导之于九州功毕之日也如林所言则九川
未决平地皆为巨浸导此涧谷之水将安归乎如
张所言则禹每治一州毕即周知其风土之宜贡
卷十一上 第 3a 页 WYG0067-0545c.png
赋已定何必更烦跋履二者皆无当于经旨导山
只是予乘四载随山刊木之事其施功则分见于
九州篇首随山刋木句是史辞导山四节则禹历
叙所经以告于上元非重复导者循行之谓非通
水之谓也
岍一作汧汧县唐为汧源县陇州治
明省县入焉周礼雍州山镇曰岳山汉志以吴山
为雍州山是吴山即岳山也尔雅河南华河西岳
卷十一上 第 3b 页 WYG0067-0545d.png
河东岱河北恒朱长孺云商周之世疑以岍为西
岳故尔雅职方皆名岳山水经注汧水出汧县之
蒲谷乡弦中谷决为弦蒲薮尔雅曰水决之泽为
汧也汧水东径汧县故城北会龙鱼川水又东会
一水发南山西侧俗以此山为吴山三峰霞举叠
秀云天崩峦倾返山顶相捍望之恒有落势地理
志曰吴山在县西古之汧山也国语所谓虞矣
今按吴岳班郦皆谓即古之岍山然史记封
卷十一上 第 4a 页 WYG0067-0546a.png
禅书言自华以西名山七曰华山薄山岳山岐山
吴岳鸿蒙渎山而无岍山又析吴岳与岳山而为
二唐六典关内道名山曰吴山亦谓之西镇山有
五峰于诸山中最为秀异肃宗在凤翔改吴山为
西岳以祈灵助陇州志则以州西四十里之吴山
为岍山州南八十里之岳山为吴岳诸说互异未
知孰是愚窃谓吴山汉志虽云在县西而冈峦绵
亘延及其南与岳山只是一山自周尊岍山曰岳
卷十一上 第 4b 页 WYG0067-0546b.png
山俗又谓之吴山或又合称吴岳史记遂析岳山
与吴岳为二山而岍山之名遂隐其实此二山者
周礼总谓之岳山禹贡总谓之岍山当以汉志为
正蔡传引晁氏说又谓今陇山天井金门秦岭皆
古之岍山不知何据
汉志美阳县下云禹贡岐山在西北中水乡周太
王所邑诗曰率西水浒至于岐下又曰彼徂矣岐
有夷之行是也水经注岐水径周城南城在岐山
卷十一上 第 5a 页 WYG0067-0546c.png
之阳而近西所谓居岐之阳也非直因山致名亦
指水所称矣又历周原下北则中水乡成周聚故
曰有周也水北即岐山矣今按岐山一名天柱山
其峰高峻状若柱然国语周之兴也鸑鷟鸣于岐
山故俗呼为凤凰堆山之南周原在焉诗所称周
原膴膴者也东西横亘肥美宽平在今岐山县东
北四十里
史记周勃从定三秦赐食邑怀德寻置怀德县汉
卷十一上 第 5b 页 WYG0067-0546d.png
志云禹贡北条荆山在南下有彊梁原洛水东南
入渭帝王世纪云禹铸鼎于荆山在冯翊怀德之
南今其下有荆渠也水经注云渭水东径平舒城
北城南面通衢昔秦始皇将亡江神反璧于华阴
平舒道谓此也渭水之北沙苑之南即怀德县故
城地理志曰禹贡北条荆山在南山下有荆渠即
夏后铸鼎处也括地志云怀德故城在同州朝邑
县西南四十三里平舒故城在华州华阴县西北
卷十一上 第 6a 页 WYG0067-0547a.png
六里盖二城隔水南北相直也富平县亦有怀德
故城水经注云沮水东南历土门南原下东径怀
德城南城在北原上又泽泉水东径怀德城北东
南注郑渠合沮水此皆富平之怀德城也通典云
晋自彭原移富平于今县西南怀德城寰宇记云
怀德故城在今富平县西南十一里非汉怀德县
也盖后汉末及三国时因汉旧名于此立县今有
废城存然则荆山当在今朝邑县境而隋志云富
卷十一上 第 6b 页 WYG0067-0547b.png
平县有荆山括地志云荆山在雍州富平县今名
掘陵原元和志云在富平县西南二十五里长安
志云在县西南二十里县志云山下有荆渠近渠
即彊梁原也而朝邑并无之二怀德城未知孰为
西汉之旧县然愚尝以理揆之有可證者二寰宇
记引水经注云洛水东南历彊梁原俗谓之朝坂
今富平无洛水而朝邑有洛水历彊梁原入渭原
在荆山下一證也同州志云华原在朝邑县西绕
卷十一上 第 7a 页 WYG0067-0547c.png
县西而北而东以绝于河古河壖也一名朝坂亦
谓之华原山盖华原即朝坂朝坂即彊梁原
荆山之麓直抵河壖禹从此渡河故曰
至于荆山逾于河若富平则东距河二百馀里与
经意不合二證也朝邑实西汉之怀德荆山当在
其境唐人所以致误者盖由先儒谓漆沮即洛水
而泽泉径富平怀德城北东南绝沮注浊水得漆
沮之名遂以此为汉志东南入渭之洛并荆山亦
卷十一上 第 7b 页 WYG0067-0547d.png
移之富平耳
王氏日记云荆山蔡氏以为即今耀州富平县掘
陵原而三原马伯循则以此原为唐之献陵非
山也四夷郡县图记谓黄帝铸鼎处在今三原嵯
峨山盖嵯峨即荆山也其山高出云表登其巅则
泾渭黄河俱在目前俯视秦川其平如掌其别岭
有西原中原东原乃县之所由名也山阳有鼎州
即黄帝铸鼎处岐东惟嵯峨为大嵯峨之为荆山
卷十一上 第 8a 页 WYG0067-0548a.png
明矣渭按汉志巀薛山在冯翊池阳县北师古曰
即今俗所呼嵯峨山也音巀齧寰宇记云巀嶭山
在云阳县东北十里一名慈娥山王袖云阳宫记
东有慈娥山是也土人谓之嵯峨山昔黄帝铸鼎
于此然未尝指嵯峨为荆山也唯刘昭注补郡国
志曰云阳县有荆山引皇甫谧帝王世纪为證是
以此为怀德之荆山矣然昭于池阳县下仍云有
巀嶭山在北亦未尝以荆山当巀嶭也余以图志
卷十一上 第 8b 页 WYG0067-0548b.png
考之今泾阳县本汉池阳云阳二县地嵯峨山在
县北接淳化三原二县界淳化亦云阳地三原亦
池阳地也盖此山跨三县之境昭所谓云阳之荆
山与池阳之巀嶭实一山也伯循之说与昭闇合
而愚窃谓不然富平东距河二百馀里三原更在
富平西六十里禹至此何得便云逾于河伯循三
原人欲引禹贡之荆山以为其乡重独不顾经意
之离合乎禹自岐至荆九嵏甘泉巀嶭其所必由
卷十一上 第 9a 页 WYG0067-0548c.png
也当包在至于二字中唯荆山之麓为彊梁原者
直抵河壖禹从此渡河故特志之不必其山高出
云表如嵯峨也唐高祖献陵长安志云在富平县
东十八里伯循谓即掘陵原然蔡说本括地志志
魏王泰撰也岂有园陵所在而袭此掘陵之恶名
以笔之书乎且元和志云掘陵原在富平县西南
二十五里而献陵在县东十八里相去颇远此原
必非献陵也地理之学至宋为已疏明人尤多不
卷十一上 第 9b 页 WYG0067-0548d.png
根之谈当痛绝之
荆山有三一在雍域怀德北条之荆大禹铸鼎处
也一为荆豫界临沮南条之荆卞和得玉处也一
在豫域与禹贡无涉汉郊祀志公孙卿曰黄帝采
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按唐志虢州湖城县有覆
釜山一名荆山元和志山在县南即黄帝铸鼎处
晋灼以为在冯翊怀德县非也湖城元省入阌乡
县山今在县南二十五里韩愈诗云荆
卷十一上 第 10a 页 WYG0067-0549a.png
山已去华山来日照潼关四扇开李商隐诗云杨
仆移关三百里可能全是为荆山即此山也苏传
以此为北条之荆因晋灼而误
河为西河在朝邑县东三十五里与山西之蒲州
分水禹四载水行乘舟逾河入海过九江皆乘舟
之事也所涉之川不可胜举河海九江其最大者
故特志之
壶口雷首至于太岳
传曰三山在冀州太岳上党西正义曰地理志云壶
卷十一上 第 10b 页 WYG0067-0549b.png
口在河东北屈县东南雷首在河东蒲坂县南太岳
在河东彘县东是三山在冀州以太岳东近上党故
云在上党西也渭按汉上党郡今山西潞安府是蒲
坂今为平阳府之蒲州其故城在州东南汉县舜所
都也馀见冀州
导山自荆逾河为壶口故于冀言壶口于雍言龙
门汉志亦云壶口在北屈龙门在夏阳则两山夹
卷十一上 第 11a 页 WYG0067-0549c.png
河而峙东为壶口西为龙门明矣自后魏太平真
君七年改汉河东皮氏县曰龙门县而龙门之名
遂被于东岸故颜师古注司马迁传曰龙门山其
西在今同州韩城县北其东在今蒲州龙门县北
也龙门县宋改曰河津县县西北二十五里有龙
门山盖即壶口之南支古时东岸无龙门之名也
河水倾注其中形如壶然故名壶口江海大
鱼至此不得上上则为龙故名龙门两山
卷十一上 第 11b 页 WYG0067-0549d.png
对峙体分而势合东必得西而始成其为口西亦
必得东而始成其为门举此可以见彼壶口之治
即龙门之治故冀州与导山言壶口而不言龙门
至于龙门即至于壶口故雍州与导河言龙门而
不言壶口其文互相备云
雷首山在今蒲州南一名首阳山诗唐风采苓采
苓首阳之颠论语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马融
曰首阳山在蒲坂河曲之中寰宇记云首阳即雷
卷十一上 第 12a 页 WYG0067-0550a.png
首之南阜也或称首山汉地理志蒲坂有首山祠
郊祀志黄帝采首山铜即此亦称独头山阚骃曰
首阳山一名独头山夷齐所隐也又名襄山穆天
子传云东巡自河首襄山又名薄山穆天子传云
登薄山寘軨之隥史记封禅书云薄山者襄山也
又名尧山汉地理志蒲坂有尧山水经注云雷首
山临大河北去蒲坂三十里俗亦谓之尧山也又
名中条山元和志云雷首一名中条在河东县南
卷十一上 第 12b 页 WYG0067-0550b.png
十五里永乐县北三十里寰宇记云中条山在芮
城县北十五里亦曰薄山也又名陑山寰宇记云
尧山在河东县南二十八里即雷首山山有九名
亦即陑山汤伐桀升自陑注在河曲之南即此也
括地志云此山西起雷首东至吴坂长数百里随
地异名通典云雷首在今河东县此山凡有八名
历山首阳山薄山襄山甘枣山中条山渠猪山独
头山也蒲州新志首阳山在州南四十五里又中
卷十一上 第 13a 页 WYG0067-0550c.png
条山在州东南十五里山狭而长西起雷首迤逦
而东直接太行南跨芮城平陆北跨临晋解州安
邑夏县闻喜垣曲诸境凡数百里中条之北有数
峰攒立拱对州城在州南十五里中高旁下俗名
为笔架山又南五里为八盘山又南十里为麻谷
山又南为凤皇山去州七十里与潼关相对为中
条南麓尽处今按雷首之脉为中条东尽于垣曲
王屋在焉禹至此顾不东行而北抵太岳盖以帝
卷十一上 第 13b 页 WYG0067-0550d.png
都为急也
太岳即霍山又名霍太山在平阳府霍州东三十
里及岳阳县西北九十里赵城县东北四十五里
周礼冀州山镇曰霍山汉志河东彘县有霍太山
在东冀州山是也尔雅西方之美者有霍山之珠
玉亦称景霍晋语宰孔曰景霍以为城韦注云景
大也大霍晋山名今在河东彘史记周武王灭殷
飞廉先为纣使北方还无所报乃为坛于霍太山
卷十一上 第 14a 页 WYG0067-0551a.png
而致命焉水经注汾水南过永安县西故彘县也
又东与彘水合水出东北太岳山禹贡所谓岳阳
即霍太山矣山有岳庙甚灵汾水又南径霍城东
故霍国也又径赵城西南穆王以封造父赵氏自
此始元和志霍山一名太岳在霍邑东三十里今
州治即霍邑故城也新志云山高百馀丈长八十
里周二百馀里南接赵城岳阳北跨灵石今谓之
中镇按隋开皇十四年诏以霍山为冀州镇历
卷十一上 第 14b 页 WYG0067-0551b.png
代因之号曰中镇盖即古之中岳也降而为镇为
嵩高所压耳阎百诗云崧高维岳谓崧然而高者
维是四岳之山非以太室山为岳名曰崧高也尔
雅撰于三百篇后缘此遂实指嵩高为中岳太史
公又出尔雅后并补注尧典曰中岳嵩高也是殆
忘却禹贡之太岳矣将尧有二中岳邪汉武登礼
太室易曰崇高中岳名益显皆为尔雅所误者或
曰然则周竟无中岳乎予曰周仍以唐虞时太岳
卷十一上 第 15a 页 WYG0067-0551c.png
为中岳矣观职方河内曰冀州镇曰霍山可知盖
自有宇宙便有此山黄帝正名百物蚤已定五岳
之称禹主名山川又从而奠之下迄周秦悉不敢
移岂有如武帝以衡山远移南岳之祀于灊霍山
者乎予最爱郑康成注大司乐四镇五岳取诸职
方九州之山而遍足少嫌其以岳山为西岳而不
以霍山为中岳又嫌其大宗伯注乃袭尔雅杂以
嵩高忘却大司乐注殆由未善读崧高之诗也哉
卷十一上 第 15b 页 WYG0067-0551d.png
太岳冀州传云在太原西南此传又云在上党西
按此山本在河东彘县而安国云云畏人议其袭
班固耳使作者果身为武帝博士狊见图籍何不
直指其所在之郡县而顾迂其辞若隐谜然盖窃
人之物以为已有唯恐人识之聊一改头换面所
谓欲盖而弥章者也
厎柱析城至于王屋
传曰此三山在冀州南河之北东行正义曰地理志
卷十一上 第 16a 页 WYG0067-0552a.png
云析城在河东濩泽县西王屋在河东垣县东北地
理志不载厎柱厎柱在大阳关东析城之西渭接濩
泽今为山西泽州之阳城县其故城在县西三十里
垣县今为平阳府绛州之垣曲县其故城在县西四
十里大阳今为解州之平陆县其故城在县东北皆
汉县也大阳关在今河南府陜州东王屋山在今怀
庆府济源县西北唐王屋县地西与垣曲接界
后周改大阳县曰河北县唐又改曰平陆水经注
卷十一上 第 16b 页 WYG0067-0552b.png
厎柱亦名三门在大阳县东隋志河北县有厎柱
山通典陜州硖石县有厎柱山贞观中太宗巡幸
命魏徵勒铭今按陜州东南七十里有硖石故城
北与平陆县分水厎柱山在平陆县东南五十里
陜州东四十里大河中最北有两柱相对距岸而
立是谓三门故传云在南河之北其实山在水中
不与其岸相连也详见导河
吴幼清曰析城在王屋县西北七十里山峰四面
卷十一上 第 17a 页 WYG0067-0552c.png
如城有南门焉今在阳城县西南水经注云山甚
高峻上平坦下有二泉东浊西清左右不生草木
数十步外多生细竹括地志云山在泽州濩泽县
西南七十里天宝元年改县曰阳城故通典云阳
城县有析城山濩泽水也史记正义引古今地名
云山方七百里高万仞寰宇记云山顶有汤王池
俗传汤旱祈雨处今池四岸生龙须草阳城县志
云山巅东岩有龙洞深不可测又云厎柱山在县
卷十一上 第 17b 页 WYG0067-0552d.png
南五十里山有三峰中峰最高秀其下皆土唯起
峰处为石若石柱然故名自此山西南至析城三
十里又西南至王屋五十里余按禹贡之三山自
厎柱而东为析城王屋故传曰东行而志所言乃
反之知为土俗之谬称因析城而附会也
王屋山在济源县西北山有三重其状如屋与山
西垣曲阳城二县接境隋志王屋县有王屋山括
地志云山在县北十里元和志云在县北十五里
卷十一上 第 18a 页 WYG0067-0553a.png
周一百三十里高三十里今济源县西有王屋故
城隋唐县也分汉垣县地置元省入济源河南通
志云山在济源县西八十里形如王者车盖故名
其绝顶曰天坛盖济水发源之处按天坛在县西
北百二十里王屋山之北山峰突兀其东曰日精
西曰月华绝顶有石坛名清虚小有洞天李濂游
王屋山记云天坛世人谓之西顶上有黑龙洞洞
前有太乙池即济水发源处也
太行恒山至于碣石入于海
卷十一上 第 18b 页 WYG0067-0553b.png
传曰此二山连延东北接碣石而入沧海正义曰地
理志云太行山在河内山阳县西北恒山在常山上
曲阳县西北太行去恒山太远恒山去碣石又远故
云此二山连延东北接碣石而入沧海也渭按山阳
今为河南怀庆府之修武县其故城在县西北上曲
阳今为直隶真定府定州之曲阳县其故城在县西
地理志河内壄王县西北有太行山山阳县北有东
卷十一上 第 19a 页 WYG0067-0553c.png
太行山壄王今为河内县其故城即今怀庆府治孔
疏引山阳而遗壄王非也恒山北岳在今曲阳县西
北碣石见冀州海在碣石之东逾河为禹渡河则入
海亦禹涉海也
太行列子作太形则行读如字亦可故陆氏兼存
之太行一名五行山淮南子武王欲筑宫于五行
之山高诱注云太行山也河图括地象曰太行天
下之脊汉志以在壄王者为太行而在山阳者为
卷十一上 第 19b 页 WYG0067-0553d.png
东太行其太行之支峰乎又上党郡有上党关壶
口关石研关天井关壶关县有羊肠坂盖皆
在太行山上括地志太行山在河内县北二十五
里南属怀州北属泽州隋志丹川县有太行山元
和志云在晋城县南四十里通典云泽州晋城县
汉曰高都隋曰丹川有天井关在南太行山上又
潞州壶关县有羊肠坂王莽命左威将军王嘉曰
羊头之阨当燕赵即此也括地志云河内县北有
卷十一上 第 20a 页 WYG0067-0554a.png
羊肠坂元和志云太行陉在怀州北阔三步长四
十里羊肠所经瀑布悬流实为险隘今按蔡泽谓
应侯决羊肠之险塞太行之道刘歆遂初赋曰驰
太行之险峻入天井之高关曹孟德乐府诗曰北
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
则太行亘绝东西天井羊肠为道路之险阨可知
矣又按金史地理志云济源县有太行山以沁水
为界西为王屋东为太行则此山实起于济源盖
卷十一上 第 20b 页 WYG0067-0554b.png
自河南怀庆府入山西泽州迤而东北跨陵川壶
关平顺潞城黎城武乡辽州和顺平定乐平以及
河南之辉县武安直隶之井陉获鹿诸州县界中
皆有太行山延袤千馀里焉林少颖曰太行在今
怀州之北连亘数州为河北脊以接恒岳程子谓
太行千里片石众山皆石上起尔朱子语录曰太
行山一千里河北诸州皆旋其趾潞州上党在山
脊最高处过河便见太行在半天如黑云然
卷十一上 第 21a 页 WYG0067-0554c.png
舜典十有一月朔巡守至于北岳传云北岳恒山
周礼正此曰并州其山镇曰恒山注云在上曲阳
尔雅恒山为北岳管子曰恒山北临代南俯赵汉
书恒山北岳在常山郡上曲阳县西北有祠并州
山张晏曰恒山在西避文帝讳故改曰常山武帝
元鼎三年常山王徙然后北岳在天子郡内天汉
三年泰山修封还过祠常山瘗玄玉宣帝神爵元
年祠北岳常山于上曲阳隋改曲阳曰恒阳故其
卷十一上 第 21b 页 WYG0067-0554d.png
志云恒阳县有恒山又滋阳县有大茂山韩琦岳
庙碑云恒山一名大茂山也在今阜平县东此七
十里接曲阳界乃恒山之脊俗名神尖石晋与契
丹分界处今阜平曲阳唐县皆缘大茂之麓括地
志云恒山在恒阳县西北一百四十里元和志云
汉改恒山为常山至周武平齐复曰恒山唐地理
志元和十五年更恒岳曰镇岳名山记云恒山高
三千九百丈上方三十里沈括笔谈云北岳谓之
卷十一上 第 22a 页 WYG0067-0555a.png
大茂山岳祠旧在山下祠中多唐人故碑晋王存
勖灭燕还过定州与王处直谒岳庙是也石晋之
后稍迁近里今其地谓之神棚新祠之北有望岳
亭新晴气清则望见大茂山今按阜平县在真定
府西北二百十里大茂山在
县东北七十里与括地志所指为恒山者道里相
符盖大茂乃北岳之绝顶旧祠在其下故举此以
表恒山也
卷十一上 第 22b 页 WYG0067-0555b.png
天下之山莫大于太行然亦必有所止经曰太行
恒山至于碣石决无越恒山而仍为太行之理元
和志云连山中断曰陉述征记曰太行首始于河
内自河内北至幽州凡有八陉第一轵关陉第二
太行陉第三白陉此三陉今在河内第四滏口陉
在邺西第五井陉第六飞狐陉一名望都关第七
蒲阴陉此三陉在中山第八军都陉在幽州述征
记郭缘生所撰也括地志云太行山连亘河北诸
卷十一上 第 23a 页 WYG0067-0555c.png
州凡数千里为天下之脊盖亦据彼文言之渭按
尔雅山中绝曰陉轵关陉在今济源县太行陉在
今河内县十六国春秋云慕容永屯轵关杜太行
口以拒慕容垂即此二陉也白陉在今卫辉府之
辉县左传襄二十三年齐侯伐晋取朝歌入孟门
登太行杜预云孟门晋隘道盖即所谓白陉也滏
口陉在今彰德府磁州之武安县后魏永安中高
欢就食山东自晋阳出滏口太昌初欢自邺入滏
卷十一上 第 23b 页 WYG0067-0555d.png
口击尔朱兆于晋阳盖并邺往来斯为孔道矣历
观传记所载齐桓公县车束马踰太行庄公入孟
门登太行范睢曰北断太行之道则上党之师不
下蔡泽曰决羊肠之险塞太行之道韩桓惠王十
年秦击韩于太行上党降赵秦昭王四十四年白
起攻太行道绝而韩之野王降郦食其曰塞成皋
之险杜太行之道后汉永平十三年登太行幸上
党元和二年北登太行山至天井关隋大业三年
卷十一上 第 24a 页 WYG0067-0556a.png
凿太行山达于并州以通驰道其所指为太行者皆在
汉河内上党二郡唐怀泽潞三州之境盖滏口以南四
陉实太行山也又东北跨辽州入直隶真定府界为
井陉亦谓之土门在今获鹿县广武君所谓车不得
方轨骑不得成列者也古未有指是为太行者然
此在恒山之南即以为太行亦无不可若飞狐陉南直恒
山之北今山西大同府蔚州之飞狐口是也又东为蒲阴
陉在今直隶顺天府易州境又东为军都陉在今昌
卷十一上 第 24b 页 WYG0067-0556b.png
平州境此三陉者皆为恒山所隔不得为太行太行
虽大亦千里而止耳后世沿述征之说遂谓太行连
亘讫于幽州有数千里之远而其实不然伊川考亭
皆云太行千里此据经立言不为近志所惑者也且
恒山之北禹功所未及禹导山本为治水既扺恒山
便当循恒卫二水之间东行并逆河以至碣石无缘
更北历飞狐而蒲阴而军都也此三陉指为恒山
且不可况太行乎说禹贡者当以程朱为正
卷十一上 第 25a 页 WYG0067-0556c.png
大同府浑源州南二十里亦有恒山水经注云崞
县南面玄岳即此山也古北岳恒
山历代史志皆云在上曲阳并无异论自宋世以
恒山没于辽从曲阳望祀之因废曲阳之恒山而
指此为禹迹近志谓与在曲阳西北者实一山然
州距大茂约三百馀里虽或峰峦相接未可强合
为一也北岳在曲阳又何疑焉阎百诗云后之建
都于燕者以为曲阳在南浑源少北于方位宜余
卷十一上 第 25b 页 WYG0067-0556d.png
按孔氏诗崧高疏曰若必据所都以定方岳则五
岳之名无代不改何则轩居上谷处恒山之西舜
居蒲阪在华阴之北岂当据已所在改岳祠乎此
名儒之言也金世宗大定间或言今既都燕当别
议五岳名不得仍前代太常卿范拱辄援崧高疏
数语以对事遂寝明弘治六年兵部尚书马文升
建言北岳当改祠浑源下礼部议侍郎倪岳持不
可乃止修浑源州旧庙而祭祀仍在曲阳万历十
卷十一上 第 26a 页 WYG0067-0557a.png
六年大同巡抚胡来贡疏请改北岳沈文端鲤为
宗伯覆疏详駮议者口塞 本朝顺治七年始改
祭祀于浑源当其时惜无如范太常沈宗伯引经
史以正之者
汉志右北平骊成县下云大揭石山在县西南莽
曰揭石辽西郡累县下云有揭石水南入官
不言有山也及文颖注武纪曰碣石在辽西累县
累县今罢入临渝此石著海旁颖字
卷十一上 第 26b 页 WYG0067-0557b.png
叔良南阳人为荆州从事即王粲赠诗送
聘刘璋者也谓此山临渝海旁之孤石与班固异
自颖始水经有魏晋间人所附益故亦云碣石在
临渝后汉志无骊成刘昭补注遂于临渝言碣石
晋省临渝入肥如故后魏志碣石在肥如隋省肥
如入新昌寻又改新昌曰卢龙故隋志碣石在卢
龙自后汉迄隋言此山之所在曰累县曰临渝曰
肥如曰卢龙县名四变而山则一要皆在今昌黎
卷十一上 第 27a 页 WYG0067-0557c.png
县东累县故城之南也至括地志始云碣石在卢
龙县南二十三里与文颖异唐志及寰宇记则云
石城县有碣石而欧阳忞舆地广记曰石城故骊
成也易祓据之以释禹贡按石城有四一在今大
宁废卫界汉旧县属右北平一在今永
平府西北后魏置属建德郡
此二县皆不濒海一在今滦州南唐置属平州
一即今抚宁县唐临渝改曰石城亦属平
卷十一上 第 27b 页 WYG0067-0557d.png
州此二县皆濒海忞所称石城故骊
成者今之抚宁乎抑滦州之南境乎抚宁本汉临
渝为辽西郡之东偏势不得越令支
累县肥如海阳而属右北平也
骊成必不在此地尝试案图而索之今滦州所领
乐亭县
有古城在西南三十里似即汉骊成治忞所称
石城盖指此地非临渝更名之石城今为抚宁者
卷十一上 第 28a 页 WYG0067-0558a.png
也然乐亭县境平衍无山即以州南濒海之地为
骊成地而亦无山唯县西南四十里有祥云李家
桑坨三岛迫近海滨岂即所谓大碣石与通典平
州卢龙县下云有碣石山碣然而立在海旁故名
之仍用文颖说金元以来人皆知昌黎为累县而
碣石在焉求之海旁不得求之水中又不得乃更
求之向北之地故明一统志云碣石在昌黎县北
二十里或又以仙人台上之巨石为天桥柱盖皆
卷十一上 第 28b 页 WYG0067-0558b.png
依文颖言之然其山去海八九十里殊违夹右入
河之义不可从也
欲辨碣石之所在莫若以今所谓滦河者證之滦
河即濡水也汉志辽西肥如县濡水南入海阳师
古曰濡音乃官反读若难后讹为滦以声相近也
辽因置滦州世遂目其水曰滦河不复知为古之
濡水矣今碣石虽无其迹而滦河仍自迁安卢龙
滦州至乐亭东南入海与郦注濡水入海之道无
卷十一上 第 29a 页 WYG0067-0558c.png
异则碣石旧在滦口之东可知矣赞水卑耳之溪
沦于海中者当亦在乐亭县西南也
山有名同而系之以大小者如大别小别太华少
华太室少室之类是也骊成之山称
大碣石则必有小碣石在盖即累县海旁之石矣
郦道元既宗文颖以为碣石在累县又引骊成大
碣石以證之若以其山为跨二县之境也者今按
濡水从塞外来东南径令支故城东又南径孤竹
卷十一上 第 29b 页 WYG0067-0558d.png
城西又东南径牧城西分为二水北水枝出世谓
之小濡水东径乐安亭北东南入海濡水东南流
径乐安亭南东与新河故渎合又
东南至累县碣石山而南入于海乐安亭者盖即
今乐亭县东北之乐安故城也累县在
其南骊城在其西据濡水历亭南而东又东南至
碣石则碣石在亭之东南与骊成西南之大碣石
相去阔绝安得连为一山郭璞注山海经曰碣石
卷十一上 第 30a 页 WYG0067-0559a.png
在临渝或云在骊成盖两存之愚谓在临渝者为
是或云汉志其可违乎曰班氏所言间有纰缪西
县之嶓冢氐道之养水武都之东汉水其尤甚者
也他如安丰之大别安陆之陪尾寻阳之九江居
延之流沙后人皆以为非而不从岂独一骊成之
碣石哉嶓冢汉水承误数百年至魏收而始正世
皆遵用其说文颖以建安时正班固之碣石犹王
横以新莽时正史迁之禹河也不远而复理无可
卷十一上 第 30b 页 WYG0067-0559b.png
疑横说长于迁固即采之
颖说长于固今奚不可用邪
山海经曰碣石之山绳水出焉西流注于河此骊
成之大碣石也何以知之累县之碣石在濡水之
东绳水苟出其山势不得越濡水而西注于河也
又有二碣石史记索隐引太康地志云乐浪遂城
县有碣石长城所起通典云秦筑长城起自碣石
在今高丽旧界非卢龙之碣石北齐文宣帝纪天
卷十一上 第 31a 页 WYG0067-0559c.png
保四年大破契丹于青山还至营州登碣石山临
沧海唐志营州柳城县北接契丹有东北镇医巫
闾祠又东有碣石山此即文宣之所登与前在遂
城者皆非禹贡之碣石也刘昭注补郡国志言常
山九门县有碣石山按孔疏引郑说云战国策碣
石山在九门县盖别为碣石不与此同今验九门
无此山也
至若燕昭王所筑之碣石宫以事驺衍者史记
卷十一上 第 31b 页 WYG0067-0559d.png
正义云在幽州蓟县西三十里宁台之东旁近无
此山特取为宫名耳凡言九门蓟县有碣石山者
皆妄也
史记秦始皇三十二年之碣石使燕人卢生求羡
门高誓刻碣石门
二世元
年东行郡县到碣石汉书武帝元封元年东巡海
上至碣石此海滨之山斗入海者
卷十一上 第 32a 页 WYG0067-0560a.png
故成帝时贾让言禹之治水凿龙门辟伊
阙析厎柱破碣石凡山陵当路者毁之盖伊阙类
龙门夹峙两岸水出其间者也碣石类厎柱横绝
中流当河之冲者也析之破之不容已矣但此石
犹著海旁不知何年苞沦于海水经曰碣石山在
辽西临渝县南水中郦注云大禹凿其石右夹而
纳河秦始皇汉武帝皆尝登之海水西
侵岁月逾甚而苞其山故言水中矣
卷十一上 第 32b 页 WYG0067-0560b.png
又云汉司空掾王璜
言往昔天尝连北风海水溢西南出侵数百里故
张君云碣石在海中盖沦于海水也
昔燕齐辽旷分置营州今
城届海滨海水北侵城垂沦者半王璜之言信而
有徵碣石入海非无證矣又云濡水自乐
安亭南与新河故渎合又东南至累县碣石山文
卷十一上 第 33a 页 WYG0067-0560c.png
颖曰碣石在辽西累县累县并属临渝地理志曰
大碣石山在右北平骊成县西南王莽改曰碣石
也汉武帝亦尝登之以望巨海而勒其石于此今
枕海有石如甬道数十里当山顶有大石如柱形
往往而见立于巨海之中潮水大至及
潮波退不动不没不知深浅世名之天桥柱也
状若
人造要亦非人力所就韦昭亦指此为碣石濡水
卷十一上 第 33b 页 WYG0067-0560d.png
于此南入海又按管子齐桓公征孤竹至卑耳之
溪涉赞水今亦不知所在昔在汉世海水波襄吞
食地广当同碣石苞沦洪波也郦氏三
言碣石沦于海有其故有其时有其證有其状凿
凿可据如此而世或诋为妄谈以自伸其无稽之
说不亦颠乎曹孟德诗曰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
何澹澹山岛竦峙建安十二年征乌桓过此而作
卷十一上 第 34a 页 WYG0067-0561a.png
后魏文成帝太安四年东巡登碣石
山望沧海改山名乐游盖此山虽沦于海而去北
岸不远犹可扬帆揽胜车驾东巡大军出塞者率
皆登山观海以修故事道元家郦亭距临渝才五
六百里所谓碣石苞沦洪波者乃以目验知之而
引王璜以为證岂若程泰之生于南宋目不睹溟
渤而徒凭古人之一言以恣其臆断者哉世因程
氏之妄而并疑郦氏之真亦惑矣所可恨者此山
卷十一上 第 34b 页 WYG0067-0561b.png
不知至何时复遭荡灭今昌黎县南海中无一山
自抚宁以东更二三百里海中亦无一山此郦氏
之说所以不信于今也按道元卒于魏孝昌二年
岁在丙午下距齐文宣登碣石之岁天保四年癸
酉凡二十八年而文宣所登乃在营州前此营州
未闻有碣石疑是时平州之碣石已亡故假营州
临海之一山为碣石而登之以修故事不然岂有
舍此登彼之理自是以后登碣石者无闻焉隋炀
卷十一上 第 35a 页 WYG0067-0561c.png
帝大业八年亲征高丽三月渡辽水七月班师九
月至东都而不闻登碣石唐太宗贞观十九年亲
征高丽大破之九月班师十月丙午次营州而不
登碣石盖以其山非真而高洋之故事不足修耳
丙辰入临渝关戊午次汉武台刻石纪功
而不刻碣石则时无此
卷十一上 第 35b 页 WYG0067-0561d.png
山可知矣妄意推测碣石之亡当在魏齐之世丙
午至癸酉二十八年间也宋儒不加考覈而沿袭
旧闻谓在平州南海中去岸五百馀里
岂知曩立于巨海
之中者后并化为波涛也哉近世有郭造卿著碣
石丛谈以昌黎县北十里仙人台当之曰台即碣
石之顶也绝壁万仞上凌霄汉其台崇广顶有巨
石为天桥柱人莫能至夫天桥柱者郦氏明言在
卷十一上 第 36a 页 WYG0067-0562a.png
海中其又可移之平陆邪剑去远矣而锲舟以求
之非大愚不至此也
客有难余者曰自剖判以来碣石不知历几何年
何以一旦忽沦于海中郦氏之言殆不可信余曰
凡物之成毁各有气数山川亦然如谓历年之多
者终古不毁则岐山何以忽崩于周幽之三年梁
山何以忽崩于鲁成之五年岷山何以忽崩于汉
成之元延乎仙传有桑田沧海之说人皆知其诞
卷十一上 第 36b 页 WYG0067-0562b.png
然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诗人不我欺也尝以近事
验之小孤山本连北岸宿松县明成化中江流冲
断独立江心此与碣石之沦海何异郦氏亲见营
州之城垂沦者半因知渤海之北岸多为水所吞
食致碣石苞沦斯实录也又何疑焉难者曰诚如
是则史何以不书曰郦不云乎岁月逾甚而苞其
山盖非一朝一夕之故人莫得而识之郡不以上
闻故不书也且史所不载而见于他书者多矣其
卷十一上 第 37a 页 WYG0067-0562c.png
可尽以为妄乎难者曰是则然矣谓其后复遭荡
灭事无可徵理亦难信曰地理潜閟变化无方不
可以常情测也山有土戴石者有石戴土者碣石
安知非土戴石者乎初在平地盘基牢固及其沦
于海也洪涛飓风四面撞击山根之土日渐搜空
一旦颓陷理之所有古语云水非石凿而能入石
况土也哉难者又曰河包厎柱至今无恙它如瞿
唐之滟滪京口之金山皆特立江心屹然不动即
卷十一上 第 37b 页 WYG0067-0562d.png
海中岛屿亦未闻有忽遭荡灭者何独碣石有此
大变曰山体当有不同本在水中者必全体皆石
深入厚地牢不可拔故历久而存本在平地者或
土上戴石山根浮脆苞沦之后海水日夜漱齧下
空上重倾仆海厎此碣石所以独异于诸山也难
者又曰山有朽壤则崩一隅之变耳何至全体皆
没曰如梁岐等山在平地绵亘数十里故虽有所
崩而全体无伤碣石孤立海滨与梁岐等山大小
卷十一上 第 38a 页 WYG0067-0563a.png
悬绝又为海水所剥山根瘦削一倾则俱倾矣何
留馀之有金吉甫云大抵天地之间山陵土石自
有消长顾其消长之数甚长而人之年寿有限则
不及见其消长遂以为古今有定形耳朝菌不知
晦朔夏虫不可语冰其斯之谓矣碣石本在临渝
海中昔有而今亡正所谓土石消长之变也人不
信其为崩亦朝菌夏虫之见耳
言有似是而非者为害最甚如经云太行恒山至
卷十一上 第 38b 页 WYG0067-0563b.png
于碣石说者谓碣石与二山并举则必高大相敌
故以昌黎县北之山为碣石
而其实
不然经云厎柱析城至于王屋今厎柱见在其能
与析城王屋争雄乎观厎柱则碣石可知矣不信
海中之碣石而以昌黎县北之山为碣石则亦将
不信河中之厎柱而以阳城县南之山为厎柱
然
卷十一上 第 39a 页 WYG0067-0563c.png
厎柱无异论而碣石多枝辞何也一在一亡故也
善言禹贡者当凭古记以推寻不可以在亡为疑
信海中之碣石水经注具有明文若昌黎县北离
海数十里之碣石孰言之而孰传之邪苏秦说燕
曰南有碣石国人必皆识其处秦之灭燕未久也
始皇岂误刻汉之去秦亦未久也武帝岂误游曹
孟德魏文成相望在数百年间也岂皆误登道元
北人家又近碣石其本朝故事亦必熟谙岂误认
卷十一上 第 39b 页 WYG0067-0563d.png
海中一山为先帝之所幸而改名如其误也必别
有一处为秦汉诸君之古迹号曰碣石者而它书
绝无闻焉舍道元之所说将安据乎世之言禹贡
者抱挛拘之识废昭旷之观谓碣石无亡理而必
求见在之山以实之斥古记为荒唐奉近志为典要
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乐亭西南三岛迫近海滨指为禹贡之碣石亦无
不可而吾终主文颖何也盖古时勃海北岸之地
卷十一上 第 40a 页 WYG0067-0564a.png
未为水所吞食则此岛去海尚远不当河流之冲
禹亦无所用其破故惟累县海旁之石可以当之
郦云汉世波襄吞食地广由今以观颖时石犹著
海旁而张君者始言在海中苞沦之事恐又出汉
后也世之言碣石者不信吞岸苞山之说则求之
乐亭西南犹未为大失若昌黎县北之山离海八
九十里既违孟坚又背叔良而且与夹右入河之
义不合失之远矣金吉甫以在高丽者为左碣石
卷十一上 第 40b 页 WYG0067-0564b.png
而沙门岛对岸之铁山当勃海之口者为禹贡之
右碣石此地非骊成亦非累县西距昌黎四五百
里传记无徵其何以取信于天下乎
碣石冀州山后世有因黄河改道而移之于兖域
者元王充耘明刘世伟之说是也充耘著读书管
见言今合口御河入海处北岸有石山耸立状如
小孤山北俗呼为碣石古人尝镌铭其上或云此
即古黄河道谓之逆河而自海道入河者碣石亦
卷十一上 第 41a 页 WYG0067-0564c.png
正在右转屈之间与经文吻合渭按御河即卫河
亦名永济渠今河间府青县南二里有合口镇为
漳卫合流处其地有中山山岩耸峙悬瀑数十丈
俗呼为高土冈岂即所谓石山耸立状如小孤者
邪盖宋时商胡北流合永济渠至乾宁军入海
故金元之世流为妄谈王氏采入经
解无识甚矣世伟阳信人著论言海丰县北六十
里有马谷山一名大山高三里
卷十一上 第 41b 页 WYG0067-0564d.png
周六七里疑即古之碣石为河入海处
渭按水经注笃马河东北径阳信县故城南又东
北入海阳信故城在今海丰县界县志云钩盘河
北派经县西北三十里又东北经马谷山前入海
盖即古笃马河亦名陷河者宋二股河下流合笃
马河经此山入海非禹迹也安得指马谷为碣石
刘氏凿空无据或乃赏其新奇而笔之书亦独何
与
卷十一上 第 42a 页 WYG0067-0565a.png
入于海正义云言山傍之水皆入海山不入海也
按碣石之西为逆河其东则海禹导山至此须
浮海观其形势此句当与逾于河作一例看言山
入海固非言山傍之水入海则尤非禹痛先人之
功不成而劳身焦思八年于外险阻艰难备尝之
矣何独于海惮风涛之危而不敢一涉邪
传云百川经此众山禹皆治之不可胜名故以山
言之正义云谓漳潞汾涑在壶口雷首太行经厎
卷十一上 第 42b 页 WYG0067-0565b.png
柱析城济出王屋淇近太行恒卫滹沲𣸦易近恒
山碣石之等也渭按怀襄之时平地尽为流潦故
必升高以望审其所当治者禹实随山以行非百
川不可胜名而姑举山以表之也此义施之于壶
口梁岐蒙羽之类则可耳且自导岍以至碣石皆
为治河张本漳潞诸川悉归于河言河则诸川在
其中矣疏举细而遗大殊失要领
西倾朱圉鸟鼠至于太华
卷十一上 第 43a 页 WYG0067-0565c.png
传曰西倾朱圉鸟鼠三者雍州之南山至于太华相
首尾而东正义曰地理志云朱圉在天水冀县南鸟
鼠东望太华太远故传云相首尾而东也曾氏曰岍
与西倾皆北条山故西倾不言导其文蒙于导岍也
按今巩昌府伏羌县南有冀县故城即汉县也西
倾鸟鼠太华并见前西倾在鸟鼠之西南鸟鼠渭水
所出朱圉太华皆在渭水之南
西倾山在陜西洮州卫西南四百馀里
卷十一上 第 43b 页 WYG0067-0565d.png
一名嵹台山水经注引沙州
记曰洮水与垫江水俱出嵹台山山南即垫江源
山东则洮水源山海经曰白水出蜀郭景纯注云
从临洮之西倾山东南流入汉而至垫江故段国
以为垫江水也洮水同出一山故知嵹台西倾之
异名也又名西彊山宋书景平中吐谷浑
阿豺升西彊山观垫江源是也隋大业三年裴矩
卷十一上 第 44a 页 WYG0067-0566a.png
撰西域图记从西倾以去纵横所亘将二万里盖
此山直西域之正东也通典云西倾山在临潭县
西南吐谷浑之界卫志云西倾山延袤千里外跨
诸羌今巩昌府漳县西北七十里亦有西倾山明
一统志谓即禹贡之西倾误也孔疏言西倾在积
石东为河所经今按此山北距金城河四五百里
东北距渭源亦六七百里似于河渭无涉其所出
者唯洮水白水白水即梁州之桓水也西倾之戎
卷十一上 第 44b 页 WYG0067-0566b.png
贡道所由不可以不治故禹特往视之
汉志天水郡冀县下云禹贡朱圄山在县南梧中
聚师古曰圄读与圉同水经注云开山图谓之天
鼓山有石鼓不击自鸣鸣则兵起汉五行志成帝
鸿嘉三年天水冀南山有大石自鸣即此山也通
典秦州上邽县有朱圉山俗名白岩山元和志朱
圉山在伏羌县西南六十里渭水经县此去县一
里伏羌县志朱圉山在县西南三十里
卷十一上 第 45a 页 WYG0067-0566c.png
又石鼓山在县南四十里西连朱圉盖
即其别峰诸家互异说者遂谓县西南锦缆石鼓
木梅天门等山皆朱圉之随地异名者也百诗谓
余曰据汉志山在梧中聚夫一聚可容则其阯不
甚广安得有如上所云云者吾尝亲经其山在今
伏羌县西南三十里山色带红石勒四大字曰禹
奠朱圉余因思禹导山本为治水唯大川出入经
过之处则行之非是则虽有名山弗由也岱为四
卷十一上 第 45b 页 WYG0067-0566d.png
岳之长而随刋不及焉他可知己其山不必皆危
峻干霄故若北条之荆若敷浅原不得以其澶漫
靡迤也而疑之不必皆连峰叠嶂绵地数十百里
故若厎柱若碣石若朱圉不得以其孤露狭小也
而疑之彼谓朱圉非一山凡县西南之山皆是者
坐不知此义也九域志云大潭县有朱圉山亦非
大潭故城在今西和县西南三百里本汉陇西西
县地蔡传谓冀县即大潭谬甚
卷十一上 第 46a 页 WYG0067-0567a.png
西魏改汉首阳县曰渭源县隋属渭州唐因之元
和志云鸟鼠山今名青雀山在渭源县西七十六
里此即导水文所谓鸟鼠同穴者也水经注云鸟
鼠山同穴之枝干也渭水出其中东北流过同穴
枝间则鸟鼠与同穴为二山恐非又云南谷山在
鸟鼠山西北渭水出焉按县志鸟鼠山在县西二
十里南谷山在县西二十五里鸟鼠与南谷相去
才五里当是一山后人强生分别耳禹导山固有
卷十一上 第 46b 页 WYG0067-0567b.png
不直前而盘旋往复者如既抵雷首而不东行乃
北至太岳盖所急在帝都也若鸟鼠居洮水之东
禹自西倾循洮水以至鸟鼠最为径便今乃先抵
朱圉复西行至鸟鼠然后东南行以至太华殊觉
无谓窃疑古经元作鸟鼠朱圉自秦禁学口说流
行颠倒其字耳
太华山在今西安府华州华阴县南十里即西岳
也舜典八月西巡守至于西岳周礼豫州山镇曰
卷十一上 第 47a 页 WYG0067-0567c.png
华山山海经曰太华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
仞其广十里郭缘生述征记曰华山从麓至顶升
降纡回凡三十三里水经注曰华阴县有华山远
而望之若华状西南有小华山也又曰山上有二
泉东西分流至若山雨滂湃洪津泛洒挂溜腾虚
直潟山下寰宇记曰华岳有三峰直上数千仞基
高而峰峻叠秀迄于岭表三峰者芙蓉明星玉女
也少华山在华州南十里东去太华八十里峰势
卷十一上 第 47b 页 WYG0067-0567d.png
相连视华山差小故曰少华西京赋云缀以二华
谓太华少华也今按二华与终南气势绵延雍州
之旅平也曰终南惇物至于鸟鼠禹随刋自鸟鼠
而东亦必由惇物终南以至于太华篇末云九山
刋旅刋始事旅终事旅不言西倾朱圉刋不言终
南惇物其文盖互相备也
熊耳外方桐柏至于陪尾
卷十一上 第 48a 页 WYG0067-0568a.png
传曰四山相连东南在豫州界正义曰地理志云熊
耳山在弘农卢氏县东嵩高山在颍川崇高县古文
以为外方桐柏山在南阳平氏县东南横尾山在江
夏安陆县东北古文以为陪尾是四山接华山而相
连东南皆在豫州界也吴氏曰按唐志泗水县有陪
尾山泗水出焉盖即此也以横尾为陪尾者非是朱
鹤龄曰凡言至于者以相去之远也太华去鸟鼠
远故曰至于则陪尾亦应远观经文导淮自桐柏东
会于泗沂其为徐州之陪尾明矣渭按卢氏今属河
卷十一上 第 48b 页 WYG0067-0568b.png
南府崇高今为登封县地平氏今为南阳府桐柏县
其故城在县西北四十里安陆今属湖广德安府泗
水今属山东兖州府本汉鲁国卞县陪尾山在县东
也
熊耳山在今卢氏县西南五十里东连永宁南接
内乡有东西两峰相竞如熊耳然故名水经注云
洛水东径熊耳山北禹贡所谓导洛自熊耳是也
卷十一上 第 49a 页 WYG0067-0568c.png
阳渠水出南阳渠山即荀渠山也山海经曰熊耳
之山浮豪之水出焉西北流注于洛疑即是水荀
渠盖熊耳之殊称又云均水发源卢氏县熊耳山
双峰齐秀望若熊耳因以为名齐桓公召陵之会
西望熊耳即此山也太史公司马迁皆尝登之又
云洛水东北过宜阳县南水北有熊耳山双峦竞
举状同熊耳此自别山不与禹导洛自熊耳同也
昔汉光武破赤眉樊崇积甲仗与熊耳平即是山
卷十一上 第 49b 页 WYG0067-0568d.png
也渭按汉志弘农上雒县下云熊耳获舆山在东
北是上雒亦有熊耳也山海经云欢举之山洛水
出焉欢举疑是获舆之误又云熊耳之山伊
水出焉郭璞曰熊耳在上洛县南史记五帝本纪
黄帝南至于江登熊湘封禅书齐桓公南伐至于
召陵登熊山正义并引括地志云熊耳山在商州
上洛县西十里也盖此山自上洛以至卢氏绵亘
二百馀里洛水出上洛伊水出卢氏总属禹贡之
卷十一上 第 50a 页 WYG0067-0569a.png
熊耳唯在宜阳者为后起之名唐书地理志虢州
湖城县又有熊耳山今在陜州东百五十里乃达
摩葬处虽同在豫域与伊洛无涉
汉书武帝纪元封元年登礼嵩高置奉邑名曰崇
高地理志颍川崇高县武帝置以奉太室山是为
中岳有太室少室山庙古文以崇高为外方山也
师古曰崇古崇字今名嵩山在河南府登封县北
十里左传昭四年司马侯曰四岳三涂阳城太室
卷十一上 第 50b 页 WYG0067-0569b.png
太室即嵩高也于四岳外别言之亦可见嵩高时
不为岳矣尔雅嵩高为中岳盖后人所附益耳后
汉书熹平五年复崇高为嵩高韦昭曰嵩高有太
室少室之山山有石室故名戴延之西征记曰东
曰太室西曰少室相去十七里嵩高其总名也元
和志云嵩高山在告成县西北二十三里
登封县北八里高二十里周
一百三十里少室山在告成县西北五十里登封
卷十一上 第 51a 页 WYG0067-0569c.png
县西十里高六十里周三十里渭按古时皆指嵩
高为太室而韦昭戴延之则兼二室并称然前贤
题咏犹以太室称嵩山而少室则仍其本名故有
嵩少之目其山东跨密县西跨洛阳北跨巩县绵
亘百五十里太室中为峻极峰左右列峰各十二
凡二十四少室峰三十六先儒皆以嵩高为外方
金吉甫曰嵩高世名中岳安得与江夏内方相为
内外哉据唐志陆浑山一名方山盖古外方云此
卷十一上 第 51b 页 WYG0067-0569d.png
说非是嵩高当禹时未为中岳即为中岳而仍名
外方与东岱西华南衡北恒一例理无可疑且陆
浑方山亦何以知其为外方乎
诗大雅崧高维岳峻极于天兼五岳言之尔雅释
山曰山大而高崧郭璞注云今中岳嵩高山盖依
此名邢炳疏云李巡曰高大曰崧此则山高大者
自名崧本不指中岳今之中岳名嵩高或取此文
以立名乎无正文故云盖以疑之是亦不以诗之
卷十一上 第 52a 页 WYG0067-0570a.png
崧高为中岳也自刘熙释名云嵩字或为崧则二
字通作一字世遂以降神生甫专归之中岳文士
错解贻误至今间有能正之者反以为非可叹也
汉志南阳平氏县下云禹贡桐柏大复山在东南
淮水所出水经淮水出平氏县胎簪山东北过桐
柏山注云山海经曰淮出馀山在朝阳东义乡西
尚书导淮自桐柏即此也淮水潜流地下三十许
里东出桐柏之大复山南谓之阳口水南即复阳
卷十一上 第 52b 页 WYG0067-0570b.png
县也其山今在桐柏县境元和志云唐州桐柏县
本汉平氏县东界梁置义乡县开皇十八年改以
桐柏山为名山在县西南九十里一名大复山渭
按此山东南接湖广德安府随州界西接襄阳府
枣阳县界峰峦奇秀馀山乃桐柏之异名县志云
大复山在县东三十里胎簪山在县西北三十里
盖皆其支峰禹贡则总谓之桐柏也
传云洛经熊耳伊经外方淮出桐柏经陪尾今按
卷十一上 第 53a 页 WYG0067-0570c.png
安陆县北有横山即汉志所谓横尾山古文以为
陪尾者也元和志云陪尾山一名横山在县北六
十里淮水曷尝经此传谬禹导山至陪尾盖实为
泗水泗之与淮犹伊之与洛也水经注云泗水出
卞县东南桃墟西北桃墟世谓之陶墟舜所处也
墟有泽方十五里泽西际阜俗谓之妫亭山自此
连冈通阜西北四十许里冈之西际便得泗水之
源博物志曰泗出陪尾盖斯阜者矣隋志泗水县
卷十一上 第 53b 页 WYG0067-0570d.png
有陪尾山今在县东五十里百诗云周礼保章氏
疏曰外方熊耳以至泗水陪尾属摇星贾公彦实
从春秋纬文来则汉人早作是解博物志固有所
受之也又按禹自桐柏东北行至陪尾盖由今归
德府界出曹单之间陶丘正在其地河南复出之
济亦入禹经营中矣不然济虽细而列于四渎禹
何独不一为留意邪
禹贡锥指卷十一上
卷十一上 第 54a 页 WYG0067-057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禹贡锥指卷十一下
德清胡渭撰
导嶓冢至于荆山
传曰漾水出嶓冢在梁州经荆山荆山在荆州正义
曰梁州云岷嶓既艺是嶓冢在梁州也渭按后魏地
形志华阳郡嶓冢县有嶓冢山汉水出焉唐六典山
南道名山曰嶓冢嶓冢县故城在今陜西汉中府沔
县西南四十里西南接宁羌州界山今在州北九十
卷十一上 第 54b 页 WYG0067-0571b.png
里荆山见荆州在今湖广襄阳府南漳县西通典云
南漳汉临沮地有荆山也
山海经云汉水出鲋嵎山盖嶓冢之异名也本在
汉中郡沔阳县界后魏正始中析
沔阳置嶓冢县属华阳郡故地形志云其县有嶓
冢山隋省沔阳入嶓冢属梁州大业初改置西县
故隋志云西县有嶓冢
卷十一上 第 55a 页 WYG0067-0572a.png
山唐武德二年分利州绵谷县之通谷镇置金牛县
而山入其境故括地志云嶓冢山在金牛县东二
十八里通典云金牛县有嶓冢山四年又分绵谷
置三泉县
宝历初省金牛入三泉故寰宇记云嶓冢
山在三泉县东宋至道二年升三泉县为大安军
绍兴三年改建军于西县界复置三泉县隶军
卷十一上 第 55b 页 WYG0067-0572b.png
故舆地纪胜引宋朝郡县志
云今之言汉水以西县之嶓冢山为源后又省二
泉入军故地理通释云嶓冢山在大安军西元降
军为县故元一统志云汉水源出大安县嶓冢山
明初以其地改置沔县又于县西南置宁羌卫成
化二十二年即卫置州而山入其境故汉中府志
云嶓冢山在宁羌州北九十里盖此山本在汉沔
阳界西南接葭萌自后魏以来言山之所在曰嶓
卷十一上 第 56a 页 WYG0067-0572c.png
冢曰西县曰金牛曰三泉曰大安曰宁羌地名六
变而山则一皆在古梁州之域其为禹贡之嶓冢
无疑也
金牛故城有二一在通谷镇元和志云武德二年
分绵谷县通谷镇置金牛县者是一在白土店寰
宇记云废金牛县本名白土店开元十八年移治
于此西去旧县三十里南临东汉水者是通谷镇
今在宁羌州西北白土店即金牛镇今为驿在州
卷十一上 第 56b 页 WYG0067-0572d.png
东北七十里也嶓冢山元和志云在金牛县东二
十八里盖袭括地志之文据旧县言之也吴幼清
不知乃云在金牛镇东二十八里大谬续通典九
域志皆云金牛镇在三泉县东六十里则旧县西
距三泉三十里而寰宇记云山在三泉县东二十
八里则反出旧县之西矣盖二乃五字之误三泉
东至旧县三十里又东二十八里为嶓冢山共五
十八里也
卷十一上 第 57a 页 WYG0067-0573a.png
嶓冢山孔传不言所在之郡县而正义引地理志
以实之曰陇西郡西县嶓冢山西汉水所出夫此
水即嘉陵水之上源非禹贡之所谓嶓冢导漾东
流为汉者也而班固以西县之嶓冢为禹贡之嶓
冢谬矣自是以后言嶓冢者率依班氏如张衡西
京赋云终南太一连冈乎嶓冢潘岳西征赋云面
终南而背云阳跨平原而连嶓冢玩其辞意皆主
陇西而言司马彪郡国志亦云汉阳郡西县有嶓
卷十一上 第 57b 页 WYG0067-0573b.png
冢山无异议也自后魏正始中析沔阳地置嶓冢
县以表其山而名始著郦道元卒于孝昌二年上
距正始置县之时凡二十馀岁本朝典故生所亲
见而注水经不言岂事在成书之后不及追改抑
亦因其晚出而疑之乎然漾水注引汉中记曰嶓
冢以东水皆东流嶓冢以西水皆西流故俗以嶓
冢为分水岭作者亦似知班志之谬而以禹贡嶓
冢为当在汉中也者不然于汉中记奚为详及陇
卷十一上 第 58a 页 WYG0067-0573c.png
西之山邪由此观之则魏收以前已有知嶓冢在
汉中者不待地形志出而后知也颖达岂未之考
乎然班志虽以西县嶓冢为禹贡之山而养水则
自系氐道之下不言出某山自水经云
漾水出氐道县嶓冢山而氐道亦有嶓冢矣常璩
华阳国志云东源出武都氐道县漾山为漾水而
氐道之嶓冢且有漾山之目矣郭璞注山海经云
嶓冢今在武都氐道县南郦道元注水经云东西
卷十一上 第 58b 页 WYG0067-0573d.png
两源俱出嶓冢而同为汉水则似一山跨二县之
境而在西县者为西源在氐道者为东源矣辗转
迷惑愈久愈讹说经者不能出其窠臼而禹贡之
嶓冢几不可问矣西县故城在今秦州西南氐道
今不知所在盖自晋永嘉之乱陇西没于氐羌郡
县荒废常璩郭璞皆云氐道属武都而晋志武都
郡无之则此县之不可考久矣要之二县在陇西
皆古雍州域也而禹贡嶓冢乃梁州之山不应阑
卷十一上 第 59a 页 WYG0067-0574a.png
入雍域故唯魏收所言为得其实
汉志南郡临沮县下云禹贡南条荆山在东北漳
水所出通典云临沮故城在当阳县北而南漳亦
临沮地按隋志西魏析临沮置重阳县后周改曰
思安开皇十八年改曰南漳有荆山今南漳县西
少北八十里之荆山是也左传昭四年司马侯曰
荆山九州之险十二年右尹子革曰昔我先王熊
卷十一上 第 59b 页 WYG0067-0574b.png
绎辟在荆山后汉志临沮县有荆山刘昭曰荆州
记云西北三十里有清溪溪北即荆山首曰景山
即卞和抱璞之处水经注云沮水出东汶阳郡沮
阳县西北景山即荆山首也高峰霞举峻竦层云
山海经曰金玉是出亦沮水之所导故淮南子曰
沮出荆山杜预曰水出新城县西南发阿山盖山
异名又云漳水出临沮县荆山荆山在景山东一
百馀里新城沛乡县界虽群峰竞举而荆山独秀
卷十一上 第 60a 页 WYG0067-0574c.png
元和志云荆山在南漳县西北八十里三面险绝
唯东南一隅才通人径寰宇记云南漳县荆山顶
上有池乔松翠柏列绕其旁
内方至于大别
传曰内方大别二山名在荆州汉所经正义曰地理
志云章山在江夏竟陵县东北古文以为内方山也
地理志无大别郑玄云大别在庐江安丰县杜预解
春秋云大别阙不知何处或曰大别在安丰县西南
左传云吴既与楚夹汉然后楚乃济汉而陈自小别
卷十一上 第 60b 页 WYG0067-0574d.png
至于大别然则二别近汉之名无缘得在安丰如预
所言虽不知其处要与内方相接汉水所经必在荆
州界也苏氏曰二别山皆在汉上蔡氏曰内方在今
荆门军长林县大别在今汉阳军汉阳县按地理
志六安国安丰县下云禹贡大别山在西南郑杜说
所自出正义谓志无大别何也安丰后汉属庐江郡
其故城在今江南庐州府霍山县西北竟陵故城在
卷十一上 第 61a 页 WYG0067-0575a.png
今湖广安陆府钟祥县南长林故城在今荆门州东
汉阳县即今汉阳府治大别山在其东北水经注所
谓翼际山也
后汉志竟陵县有章山本内方刘昭曰荆州记云
山高三十丈周百馀里水经沔水自荆城东南流
径当阳县之章山东注云山上有古城太尉陶侃
伐杜曾所筑禹贡所谓内方至于大别者也既滨
带沔流寔会尚书之文矣括地志云章山在长林
卷十一上 第 61b 页 WYG0067-0575b.png
县东北六十里汉水附山之东傅同叔曰五代晋
改竟陵曰景陵通典云长林县有章山今景陵隶
安州长林隶荆门以地势观之今其山不复景陵
有矣渭按汉竟陵故城在今钟祥县界刘宋析竟
陵置长寿宵城二县后周省竟陵入长寿明嘉靖
初更名钟祥章山本在此地自晋析编县置长林
割竟陵西境以益之故章山在长林界中景陵故
宵城后周改曰竟陵虽袭汉县之名而章山元不
卷十一上 第 62a 页 WYG0067-0575c.png
在其地也唐贞元末析长林置荆门县宋为荆门
军元降为州明省长林县入焉故章山今在州东
北与钟祥接界此山在长寿不在宵城之明證也
水经以章山系当阳岂以古当阳本在今县东百
四十里绿林长坂之南故山在其境与元和志云
内方山在沔州㲼川县南九十里㲼川今为
汉川县属汉阳府此别是一山寰宇记谓即禹贡
之内方非也
卷十一上 第 62b 页 WYG0067-0575d.png
大别山在汉阳府城东北半里汉水西岸左传定
四年吴伐楚自豫章与楚夹汉子常济汉而陈自
小别至于大别杜预云禹贡汉水至大别南入江
然则此二别在江夏界水经注江水东径鲁山南
古翼际山也地说曰汉与江合于衡北翼际山傍
者也山上有吴江夏太守陆涣所治城盖取二水
之名地理志曰夏水过郡入江故曰江夏也旧治
安陆吴乃徙此山左即沔口矣沔左有却月城故
卷十一上 第 63a 页 WYG0067-0576a.png
曲陵县后乃沙羡县治也元和志鲁山一名
大别山在汉阳县东北一百步其山前枕蜀江北
带汉水山上有吴将鲁肃神祠渭按禹贡大别山
杜元凯已知在江夏不在安丰郦氏亦主杜说而
终不能指鲁山为大别至唐人始能言之小别一
名甑山在汉川县东南十里详见导漾
岷山之阳至于衡山
传曰岷山江所出在梁州正义曰梁州云岷嶓既艺
是岷山在梁州也地理志云衡山在长沙湘南县东
卷十一上 第 63b 页 WYG0067-0576b.png
南曾氏曰岷嶓皆南条山故岷山不言导其文蒙于
导嶓冢也吴氏曰蜀以西近江源者皆为岷山连峰
接岫青城天彭诸山之所环绕皆岷也岷山之阳其
山非一衡山南岳也在衡州衡阳县北七十里南一
峰曰岣嵝山自县西北以至湘南县东南皆衡山也
按岷山地理志云在蜀郡湔氐道徼外湔氐道今
为四川松潘卫山在卫西北衡山县本汉湘南县今
卷十一上 第 64a 页 WYG0067-0576c.png
属湖广衡州府唐志衡山县有南岳祠元和志云岳
庙在县西三十里衡阳今府治也
古今言岷山者凡四处一在今四川松潘卫卫东
南去布政司七百六十里史记作汶山封禅书云
自华以西名山七有渎山蜀之汶山也汉书地理
志云岷山在湔氐道西徼外江水所出蜀志秦宓
曰蜀有汶阜之山江出其腹华阳国志云岷山一
名沃焦山其跗曰羊膊江水所出任豫益州记云
卷十一上 第 64b 页 WYG0067-0576d.png
大江泉源始发羊膊岭下东南下百馀里至白马
岭而历天彭阙水经注云岷山在蜀郡氐道县即
渎山也又谓汶阜山在徼外江水所导隋志汶山
在汶山郡左封县此
皆谓在松潘者也一在今成都府之茂州州本冉
駹国汉以其地置汶山郡治汶江县晋改曰广阳
隋又改曰汶山山海经注云岷山在广阳县水经
注云汶水出汶江道徼外岷山玉轮坂下元和志
卷十一上 第 65a 页 WYG0067-0577a.png
云汶山县有汶山即岷山去青城山百里天色晴
明望见成都即陇山之南首张栻西岳碑云岷山
在茂州列鹅村其跗曰羊膊也舆地广记云岷山
在汶山县西北俗谓之铁豹岭王氏地理通释云
大渡河一名羊山江源出铁豹岭岭即羊膊之异
名也此皆谓在茂州者也一在成都府之灌县县
本汉绵虒郫江原三县地周武帝分江原置青城
县因山为名元和志云青城山在蜀州青城县西
卷十一上 第 65b 页 WYG0067-0577b.png
北三十二里杜光庭成都记云岷山连峰接岫千
里不绝灌县青城山乃其第一峰也县志云汶山
在县北三十里盖即青城矣一在今陜西岷州卫
卫本汉陇西郡地西魏置溢乐县今卫治即其故
城括地志云岷山在岷州溢乐县南连绵至蜀几
二千里皆名岷山元和志云山在溢乐县南一里
此皆谓在岷州卫者也然则岷山最大志家各就
其所在言之陆游曰自蜀郡之西大山广谷谽谺
卷十一上 第 66a 页 WYG0067-0577c.png
起伏西南走蛮箐中皆岷山也薛季宣曰今自岷
洮松㬪以南其大山峻岭班班可考者皆岷山之
随地立名者耳此说是也观汉志云山在徼外则
固不可以湔氐一县限之矣大抵岷山北起于溢
乐实跨古雍州之境而南则讫于青城绵地千馀
里与太行伯仲或专指在松潘亦非笃论然大江
所出则必直氐道西徼外者也
舜典五月南巡守至于南岳传云衡山也后汉志
卷十一上 第 66b 页 WYG0067-0577d.png
长沙郡湘南县下云衡山在东南刘昭曰郭璞云
山别名岣嵝湘中记云遥望衡山如陈云沿湘千
里九向九背乃不复见水经注云湘水北径衡山
县东山在西南有三峰一名紫盖一名容峰
容峰最为竦杰
自远望之苍苍隐天故罗含云望若陈云非清霁
素朝不见其峰丹水涌其左醴泉流其右山经谓
之岣嵝山为南岳也山下有舜庙南有祝融冢衡
卷十一上 第 67a 页 WYG0067-0578a.png
山东南二面临映湘川自长沙至此七百里中有
九向九背故渔者歌曰帆随湘转望衡九面山上
有飞泉下映青林直注山下望之若幅练矣徐灵
期南岳记云南岳周回八百里回雁为首岳麓为
足长沙记云衡山轩翔耸拔
九千馀丈尊卑差次七十二峰最大者五芙蓉紫
盖石廪天柱祝融祝融为最高韩退之曰五岳于
中州衡山最远南方之山巍然高而大者以百数
卷十一上 第 67b 页 WYG0067-0578b.png
独衡为宗顾璘游衡山记云登祝融之颠俯视四
极苍然一色山川杂陈琐细莫辨风自远来其力
甚劲候与地下绝殊比晓观日出海体象洞见近
若疆中东馀游氛浩漫无际
尔雅释山云江南衡李巡曰南岳衡山也下文又
云霍山为南岳郭璞曰霍山今在庐江灊县灊水
出焉别名天柱山汉武帝以衡山辽旷故移其神
于此今彼土俗人皆呼之为南岳南岳本自以两
卷十一上 第 68a 页 WYG0067-0578c.png
山为名非从近来也而学者多以霍山不得为南
岳又云汉武帝来始乃名之即如此言谓武帝在
尔雅前乎斯不然矣渭按徐灵期记云衡山为南
岳其来尚矣至于轩辕乃以灊霍之山为其副焉
故尔雅云霍山为南岳此盖本方士家言汉武信
之遂移衡山之祭于灊霍其实南岳曰衡山初无
二名释山后一条当是汉人所附益璞据不经之
言以衡山一名霍山自古已然非由汉武不亦谬
卷十一上 第 68b 页 WYG0067-0578d.png
乎
或问岷山之阳从何起曰当起于灌县杜光庭云
青城乃岷山第一峰可證也曰斯言其足信乎曰
郦道元云青城山上有嘉谷山下有蹲鸱即芋也
所谓下有蹲鸱至死不饥卓氏之所以乐远徙也
按史记卓氏之言曰吾闻岷山之
下沃野下有蹲鸱至死不饥乃求远迁致之临邛
卓氏云岷山下有蹲鸱而道元以青城山当之是
卷十一上 第 69a 页 WYG0067-0579a.png
青城亦岷山也自南数之则为第一峰耳禹导山
盖从此始循江而南且东以至于巫山乃不出三
峡而并夷水以东且南逾澧水沅水以至于衡山
也难者曰岷山之阳极其莽苍子何以的知其所
经余曰禹导此专为江水观导江文云东别为沱
又东至于澧则不经三峡可知矣至于衡山观九
江之上流也及衡而止不过其山南故衡不言阳
传云衡山江所经非也江水南距衡山五六百里
卷十一上 第 69b 页 WYG0067-0579b.png
山乃湘水所经于大江无涉妄说如此此岂身为
博士具见图籍者之所为乎
过九江至于敷浅原
传曰敷浅原一名傅阳山在扬州豫章界正义曰地
理志豫章历陵县有博阳山古文以为敷浅原朱子
曰过九江至于东陵者言导岷山之水而是水之流
横截乎洞庭之口以至东陵也是汉水过三澨之例
也过九江至于敷浅原者言导岷阳之山而导山之
卷十一上 第 70a 页 WYG0067-0579c.png
人至于衡山之麓遂越洞庭之尾东取山路以至敷
浅原也是导岍岐荆山而逾于河以尽恒碣之例也
渭按九江即洞庭说见荆州汉志傅昜山傅
读曰敷今注疏本作博字之误也眺以道云饶州鄱
阳县界中有历陵故县及傅阳山其说近是禹导山
至此为猪彭蠡计也而三江形势亦大略可见他日
扬之所治唯兹二水岂非其明效哉
蔡传云过经过也与导岍逾于河之义同孔氏以
卷十一上 第 70b 页 WYG0067-0579d.png
为衡山之脉连延而为敷浅原者非是盖岷山之
脉其北一支为衡山而尽于洞庭之西其南一支
度桂岭北经袁筠之地至德安所谓敷浅原者二
支之间湘水间断衡山在湘水西南敷浅原在湘
水东北其非衡山之脉连延过九江而为敷浅原
者明甚渭按蔡说本朱子彭蠡九江辨以经义观
之此过者自当为导山之人若与之辨山脉则又
安知岷之北支为衡者果尽于九江之西而庐阜
卷十一上 第 71a 页 WYG0067-0580a.png
为南支之尽处也邪朱子本谓禹所表识诸山非
若今论葬法者之所言即以山脉言之亦不如此
所以深见其说之谬语意圆活蔡氏述之则未免
实且滞矣差之毫釐缪以千里此之谓也焦弱侯
云蔡氏之说盖本其祖父牧堂西山此亦能窥见
其微山脉与地脉何异恐未足折东坡于泉下也
禹既至衡山循湘水西岸而北渡湖至巴陵所谓
越洞庭之尾也自巴陵循江水南岸而东踰庐阜
卷十一上 第 71b 页 WYG0067-0580b.png
抵历陵所谓东取山路以至敷浅原也古三苗之
国左洞庭右彭蠡禹导山自九江以至敷浅原所
行皆在其境而蔡传谓江淮地偏禹或不亲行且
三苗负其险阻顽不即工官属之往者亦未敢深
入故误以彭蠡为江汉之所汇岂其然乎殆不然
矣
古文以历陵之傅阳山为敷浅原当有所本今欲
知山在何处必先明县在何境通典云江州浔阳
卷十一上 第 72a 页 WYG0067-0580c.png
县有蒲塘驿即汉历陵县也驿前有敷浅原原西
数十里有敷阳山渭按唐武德八年于浔阳县置
蒲塘驿后改为场五代时杨吴升为德安县今治
故驿也杜佑以驿为汉历陵县不知何据岂因王
莽改历陵曰蒲亭而遂以蒲塘附会邪黄子鸿深
疑之尝为之辩曰汉志豫章郡领历陵县晋志历
陵与馀汗鄡阳俱割属鄱阳郡而柴桑则属武昌
郡不应历陵反出柴桑之西也因谓眺氏云历陵
卷十一上 第 72b 页 WYG0067-0580d.png
在鄱阳者为是且曰吴志历陵有石印山即今饶
州府之鄱阳山亦历陵在鄱阳之一證也今按鄱
阳山在府治鄱阳县西北一百五十里鄱阳湖中
亦名石印山鄱阳县故城在今府城东六十里三
国吴至隋皆为鄱阳郡治唐移于今所然则府城
西当即为故历陵地敷浅原盖在鄱湖之西落星
之畔也说文原高平之野人所登原固有山体故
谓之傅阳山犹彊梁原亦称华原山杜氏析山与
卷十一上 第 73a 页 WYG0067-0581a.png
原为二处非也禹导山至此彭蠡三江之形势皆
在其目中而鄱阳以东亦率是山溪无甚水患禹
自此还矣
德安县即唐蒲塘驿据杜氏所言则傅浅原当在
县南而敷阳山在原西相去数十里宋罗泌曰按
驿西数十里惟有一望夫山浔阳志谓傅阳山在
德安县南十三里望夫山在德安县西北十五里
邑人或云县有古敷浅原登此可以望之然则此
卷十一上 第 73b 页 WYG0067-0581b.png
望夫山即杜所谓傅阳山而此傅阳山乃杜所谓
敷浅原也文献通考德安县有傅浅水吴幼清云
德安即汉历陵县地敷浅原盖兼山水而名敷阳
乃其中间之小山庐阜则其尽处之大山也是皆
遵通典之说渭按周景式庐山记山高二千三百
六十丈山图云周四百馀里㬪嶂之岩万仞郦道
元曰秦始皇汉武帝及太史公司马迁咸升其岩
望九江而眺钟彭焉然则禹导山至此胡不一登
卷十一上 第 74a 页 WYG0067-0581c.png
其巅览彭蠡三江之形势而乃抵蒲塘而遂止此
亦事理之难信者且其所谓敷阳山小而卑北距
大江东南距鄱湖皆一百五六十里禹登之不足
以望远彭蠡三江之形势未悉奚为遽改辕而北
邪以德安为历陵而指县南之山为敷浅原恐属
不根之谈未可以其出于杜佑而信之也
朱子九江彭蠡辨曰今之所谓敷浅原者为山甚
小而庳不足以有所表见而其全体正脉遂起而
卷十一上 第 74b 页 WYG0067-0581d.png
为庐阜则甚高且大以尽乎大江彭蠡之交而所
以识夫衡山东过一支之所极者唯是乃为宜耳
又答程泰之书曰详经文敷浅原是衡山东北一
支尽处意即今庐山若如晁氏说以为江入海处
所过之水又非特京口而已是其意以庐阜为敷
浅原也然此山高峻似不可名之曰原金吉甫云
敷古文作傅傅阳山在庐阜之西南则是敷浅原
之阳也盖庐山虽高而其中原田连亘人民奠居
卷十一上 第 75a 页 WYG0067-0582a.png
所以有敷浅原之名是亦善解矣然原田连亘要
不过山中高平之地耳若此者不一而足安得举
体而名之曰原王耕野云敷浅原恐非庐山高平
曰原而又名敷浅则必平旷之地不为高山可知
近朱长孺亦云傅阳山汉志得之古文可据也朱
子疑庳小不足表识绎敷浅之名正不当求之高
大盖傅阳在古本高平之地后人名之为山耳导
江汉之山至大别敷浅原而即止者以江汉至此
卷十一上 第 75b 页 WYG0067-0582b.png
合流赴海不烦殚力随刋况导水合举源流可以
互见岂必求之山脉尽处邪此说是也今按水经
注引孙放庐山赋曰寻阳郡南有庐山临彭蠡之
泽接平敞之原是庐山下固有平原也山今跨德
化星子二县之境
星子旧以为汉鄡阳
地然鄡阳故城在今鄱阳县西北一百二十里鄱
卷十一上 第 76a 页 WYG0067-0582c.png
湖之东北则都昌为是星子似非其地窃疑星子
地本历陵而敷浅原即孙放所谓平敞之原乃庐
山东南之麓濒于彭蠡泽者盖柴桑故城在德化
县南九十里故蒲塘驿今为德安县在德化县西
南一百五十里此必汉柴桑地西连武昌郡界故
晋以柴桑属焉而历陵与鄡阳俱属鄱阳郡历陵
在柴桑之东鄡阳之西则唯星子可以当之
卷十一上 第 76b 页 WYG0067-0582d.png
庐山盘基广大其阳必有平敞之
原但旷衍无奇选胜者所不道而志家又因仍旧
说不能详考指言其状耳以此求之庶不失朱子
之意而又不即以高山为平原犯学者之所疑准
诸地望揆诸经旨视晁氏为少优云
庐山最高且大禹不以其山表识而顾纪敷浅原
盖以所导之尽处为言耳自岍岐以至荆山巀嶭
其所必经也而不言巀嶭言荆山自九江以至敷
卷十一上 第 77a 页 WYG0067-0583a.png
浅原庐阜其所必经也而不言庐阜言敷浅原皆
其尽处巀嶭庐阜则包在至于二字中也庐阜为
衡山东过一支之所极乃堪舆家说愚谓敷浅原
在庐山东南之麓迫近彭蠡禹导山至此而还故
特书之不必择高大者以为表识亦无论其山脉
之尽与不尽也
正义云从导岍至敷浅原旧说以为三条地理志
云禹贡北条荆山在怀德南条荆山在临沮是三
卷十一上 第 77b 页 WYG0067-0583b.png
条之说也故马融王肃皆为三条导岍北条西倾
中条嶓冢南条郑玄以为四列导岍为阴列西倾
为次阴列嶓冢为次阳列岷山为正阳列郑创此
说孔亦当为三条也渭按三条之说昉于班固四
列之说出于郑康成蔡传云三条四列之名皆未
当今据导字分之以为南北二条而江河以为之
纪于二之中又分为二焉导岍为北条大河北境
之山西倾为北条大河南境之山嶓冢为南条江
卷十一上 第 78a 页 WYG0067-0583c.png
汉北境之山岷山为南条江汉南境之山此朱子
之意而蔡氏述之精且详矣然以岍岐荆为大河
北境之山则犹未当盖三山在北河之南渭水之
北不得槩言大河北境也吴幼清说此节云岍岐
荆三山在渭北北条之北之一壶口至碣石九山
在河北北条之北之二也如此即无病矣朱子于
二之中各分为二吴氏又于四之中各分为二首
节以逾河入海为限后三节则以至于某为限也
卷十一上 第 78b 页 WYG0067-0583d.png
四列长于三条或嫌其阴阳之名近于怪余曰阴
阳字只作南北字用于义无害朱子据导字分南
北实本康成而又参以一行山河两戒之说
遂立此义大路之制
托始于椎轮学者习朱蔡而忘其所自辄诋康成
卷十一上 第 79a 页 WYG0067-0584a.png
殊可笑也然当日导山本意不过视大川之所经
为导者之所行初未尝预设为四列以绳其辙迹
也洪庆善云春秋本无例学者因行事之迹以为
例犹天本无度治历者即周天之数以为度也余
谓导山亦然本无列之可言自说经者就大禹之
迹以为列遂觉九州之山实有此四列耳孔传云
凡此皆先举所施功之山于上而后条列所治水
于下互相备蔡传云山之经理者已附于逐州之
卷十一上 第 79b 页 WYG0067-0584b.png
下于此又条列而详记之而山之经纬皆可见矣
世皆宗其说然此章纪随刋之实事自不可少非
故设为导水张本亦非因逐州之下不相联贯而
复条列之以见其经纬也然则本意云何曰莫善
于陈寿翁之言曰禹之导山虽曰因而治众水
大槩岍岐之列河济所经西倾之列伊洛淮渭所
经嶓冢之列汉水所经岷山之列江水所经也明
此义则枝蔓之辞一切无庸矣
卷十一上 第 80a 页 WYG0067-0584c.png
苏传云随山者随其地脉而究其终始何谓地脉
地之有山犹人之有脉也有近而不相连者有远
而相属者虽江河不能绝也自秦蒙恬始言地脉
而班固马融王肃治尚书皆有三条之说古之达
者盖已知此矣北条之山首起岍岐而逾于河以
至太岳东尽碣石以入于海是河不能绝也南条
之山首嶓冢岷山至于衡山过九江至于敷浅原
是江不能绝也非地脉而何朱子非之曰禹之治
卷十一上 第 80b 页 WYG0067-0584d.png
水随山刋木其所表识诸山之名必其高大可以
辨疆域广博可以奠民居故谨而书之以见其施
功之次第初非有意推其脉络所自来若今论葬
法者之所言也渭按地脉之说出于蒙恬其流弊
为郭璞之葬经味别之说出于许敬宗其绪馀为
陆羽之茶经苏氏所解者禹贡也而以地脉言山
以味别论水真通人之一蔽朱子辟之是也然其
说亦有不尽然者王耕野云导山不论山之高大
卷十一上 第 81a 页 WYG0067-0585a.png
但于水有干涉则录之若谓其所表见者必高大
可以辨疆域广博可以奠民居则五岳中之岱山
扬州灊山茅山九华山之类其绵亘皆数百里何
故略不纪载邪此言规朱不为妄愚所以独有取
于寿翁也
山有见于九州之下而导山无之者随刊不及而
施功及之亦或州境之所分与贡道之所经也冀
之梁青徐之岱徐之蒙羽梁之蔡蒙雍之终南惇
卷十一上 第 81b 页 WYG0067-0585b.png
物积石龙门是也有见于导水之下而导山无之
者以其山之临水也而特志之随刋则未尝及也
弱水之合黎黑水之三危河之积石龙门大伾江
之东陵是也有见于导山之下而他无所见者岍
雷首析城王屋太行恒山朱圉外方陪尾内方敷
浅原是也有再见者北条之荆壶口太岳厎柱碣
石西倾熊耳桐柏大别衡山是也有三见者岐鸟
鼠太华嶓冢岷山南条之荆是也或有或无或单
卷十一上 第 82a 页 WYG0067-0585c.png
或复皆有至理存焉学者不可以不察也
禹贡锥指卷十一下
卷十一上 第 82b 页 WYG0067-0585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