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第 1a 页 WYG1328-0325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果堂集卷五
吴江沈彤撰
序
古文尚书考序
辨东晋所出古文尚书之伪者自赵宋而来约有两端
曰文从字顺而易读曰掇拾传记而无遗前之说则所
云读以今文者之删添与传者之私窜足以解之后之
卷五 第 1b 页 WYG1328-0325b.png
说则所云传记之徵引自多古文者足以解之皆不得
谓挟持有故也吾友惠君定宇淹通经史于五经并宗
汉学著述多而可传其古文尚书考二卷能据真古文
以辨后出者之伪大指言郑康成所述二十四篇之目
见于唐正义者即汉艺文志之十六篇刘歆班固以为
孔安国所得古文无异词自梅赜奏古文二十五篇列
诸国学孔颖达乃以二十四篇为张霸所造遂令梅书
杂古经而大行是谓伪其真而真其伪余惟班之艺文
卷五 第 2a 页 WYG1328-0326a.png
志即刘之七略刘在成哀閒领校秘书班在显宗时典
其职于所谓十六篇者皆亲见其文而载之于书
十六而为二十四郑析其
九共一篇为九耳若张霸所造乃百两篇且当时即以
乖秘书见黜然则郑之二十四篇非张霸伪书而为真
古文可决也郑之二十四篇为真古文则梅之二十五
篇为伪古文亦可决也夫二十五篇之古文非不依于
义理顾后儒之作虽精醇不可以浑淆圣籍扬子文中
卷五 第 2b 页 WYG1328-0326b.png
子之拟经皆谓之僭况以伪乱真者故欲尊古经必辨
后出者之伪而欲辨后出者之伪必据其前之真者而
后可此定宇之书所由高出于群言邪得是而后出古
文之为伪虽素悦其理而信之者亦无以为之解而所
谓足以解者皆转而为浮说矣太原阎百诗近儒之博
且精者著尚书古文疏證五卷先得定宇之指定宇书
不谋而与之合文词未及其半而辨證益明条贯亦益
清云
卷五 第 3a 页 WYG1328-0326c.png
尚书大传考纂序
余自少治尚书于孔蔡传义外旁及者十馀家既念尚
书之有传自伏生尤见重于群儒凡二千年之撰述多
所援引惜其本散亡而不得尚论焉执友乌程董君讷
夫有才子塈之亦以伏生所为大传书最古而罕完乃
日随所读书考而纂之既成编讷夫因示余而属题其
首余反覆周览知大传之为功于尚书实大也夫尚书
载二帝三王治天下之道以垂训来哲固有百篇伏生
卷五 第 3b 页 WYG1328-0326d.png
所为传乃特其四之一顾二帝三王治道之不见尚书
者往往载焉虽閒有驳杂傅会仅可资后学之参稽然
其论道经邦制度文为之损益果出于二帝三王而粹
且精者亦足为治天下者之所宗则大传之为功于尚
书不既大乎然非有塈之之考纂其孰从而读之而论
之而用之则考纂之为功于大传亦岂小也哉抑大传
乃条举尚书事辞采他籍为之申證若韩诗外传者流
经语与传语本各并具今此书并具者诚多而不具传
卷五 第 4a 页 WYG1328-0327a.png
语独具其经不具经语独具其传或语虽并具而不伦
且重出者亦皆有之盖塈之考纂于群儒撰述之中随
其所采而采焉故其体非一也塈之性静敏少承尊甫
学于经注异说能折其中纂此书辄审定于尊甫历十
年乃成云
周官禄田考序
官之命者必有禄禄必称其爵而量给于公田是周官
法制之大端其等与数之相当在当时固彰彰可考也
卷五 第 4b 页 WYG1328-0327b.png
自司禄籍亡先后郑注内史专取诸王制而本经之禄
秩以晦迨欧阳氏发官多田寡禄将不给之疑后之傅
会者且踵为诬谤即信周官者亦未得二者之等数而
此制几无从复显余尝研求本经旁览传记得其端于
载师之都邑以为有义例可推确徵可佐凡内外官之
禄皆可得辨析整齐之而前人之缪妄皆可得而破之
会吾友徐君灵胎撰经济策举此相访余为一陈梗槩
灵胎谓曷不著书以尽阐其制乃遂摅曩时所得为官
卷五 第 5a 页 WYG1328-0327c.png
爵数公田数禄田数三篇复为问答于每篇之后反覆
委蛇以明其所以定是数之故而总名曰周官禄田考
夫自宋以来之稽官有未及乡遂属吏者今乃并郊野
之吏而补之其稽田有不去山林川泽城郭等三之一
者今更通不易一易再易上中下之率而二夫当一夫
则官益多而田益寡宜禄之不给尤甚也然以县都已
下数等之田食公卿大夫士数等之爵非独相当且供
他法用而有馀是田禄与官爵之数在本经曷尝抵捂
卷五 第 5b 页 WYG1328-0327d.png
乃晦蚀且二千年而莫之开阐何也凡定公田之数以
井数定禄之数以其等定爵之数以序官而定爵之等
以命数定禄之等以爵等亦以命数云
修吴江县志序
吴江于雍正三年析置震泽县阅二十年当乾隆九年
季秋邑宰衡阳丁公与震泽宰陈公聘绅士数人纂辑
二县志开馆于松陵书院以翰林倪先生总其事而彤
为之副会倪先生有疾丁公遂命彤立纲目举凡例篇
卷五 第 6a 页 WYG1328-0328a.png
定其体分纂稿脱则稽其异同得失整齐之务核且详
彤逊谢不获乃与诸君本旧志参群籍凡事与人之可
资考鉴而属今县地者远迩巨细无不书书无不谨而
丁公阅日至馆点定焉十年夏丁公去官继之者为河
内邹公促其期粗具稿以呈明年春府志馆索书留焉
邹公寻去其冬石屏陈公来请其书于府明年二月谋
卒业付刋时倪先生已物故仍属彤乃日增订其阙谬
每易稿辄取裁于陈公至季冬而毕是书也非丁公无
卷五 第 6b 页 WYG1328-0328b.png
由作于始而非陈公则莫能成于后甚哉为书之不可
不得其人也始彤建议今县与旧县全半不同吴江志
于全县时之事与人宜悉载既分乃列其属今县者倪
先生谓宜即割存之地总今昔之事与人载之而于震
泽置县前考其地所有而追纂焉使两志可离可合丁
公因语彤断以地并断以时者义周专以地断者法径
今将与震泽志相出入其从径者故兹志于分县前之
事与人自赋役官制外并即所存地修纂而不悉载书
卷五 第 7a 页 WYG1328-0328c.png
凡五十九卷十类九十七篇
震泽县志序
栾城陈公宰震泽之四年与吴江宰丁公聘绅士数人
纂县志而彤副编修倪先生总其事馆初设陈公集议
彤谓县本分吴江以置凡所纂皆即从置县时始庶无
冗复陈公曰纂县志惟以地为断子之言于土田丁赋
职官公署营汛之属诚宜若其他事迹人文苟在兹地
者虽极之数百年以上追纂而并载亦何嫌倪先生遂
卷五 第 7b 页 WYG1328-0328d.png
曰所纂备则可为法戒者多侯言是也且自昔志新县
者尽然仿其例为之其可彤诺焉时倪先生方有疾彤
乃本吴江旧志为十纲七十八目发凡起例篇定其体
而诸君各执所长分纂之每脱稿则为之考其异同得
失整齐其文辞远近钜细无敢或苟与纂吴江志同稿
粗具就正于倪先生后决于陈公有未完善则更增订
焉书凡三十九卷盖开馆于乾隆九年仲冬毕事于十
一年季冬阅二年有馀而始克成是书以不负陈公之
卷五 第 8a 页 WYG1328-0329a.png
盛心也书既成因略序其颠末至是书之用则陈公与
倪先生之序已详不复述
沈师闵韩文论述序
今天下之善论古文者吾得二人焉曰方公灵皋曰沈
君师闵二人者皆能上下乎周汉唐宋元明名世之文
较其利与病之大小浅深而辨析之而其为教也方公
举左氏司马氏之文以为文章之归极而详明其义法
师闵则举韩文公之所作以为著作之轨范夫文公之
卷五 第 8b 页 WYG1328-0329b.png
文当时谓为包刘越嬴数百年而其风益古然品章条
贯多出正则视汉以前为易循与后之乱杂而散漫者
殊绝又无论矣有志乎古文者固宜以是为先务所以
师闵举而为教也今以文公之文为之详其义明其法
务尽乎文公营度之心而止盖方公为成学者设而师
闵与始学者谋志各有存故举以为教则不能无异尔
方公负天下重望久为学者宗师闵名不出乡邦信从
尚寡余辄敢相提而并论者实有以见其归之同也若
卷五 第 9a 页 WYG1328-0329c.png
谓我为援为比夫岂知言者哉夫岂知言者哉雍正十
二年八月朔日彤题
刻梅庄诗集序
梅庄陈先生与其兄西田先生康熙间并以才章著远
近而诗尤有声今年春先生之从曾孙芳林刻其曾祖
西田诗讫慨然曰曾叔祖多闻广誉与曾祖罔不同而
身所遇殊子孙显晦殊述作之存者惟诗又颇轶无几
不及今并刊之则传不传又殊矣遂请余兄怡亭编为
卷五 第 9b 页 WYG1328-0329d.png
四卷复与其孙紫垣谋而刻焉怡亭梅庄外侄孙尝校
录西田诗平生慎许可于芳林是举称其厚义不容口
余欲觉芳林而扩其善端因谓曰是未足以尽芳林怡
亭愕而究其说余曰欲不朽其曾祖而因及曾祖之弟
非推恩乎不专其事而与从叔父偕非锡类乎求校录
于能者而无改其初非知人不二心乎是举也四德之
端皆有焉虽芳林亦不自知也苟知之而皆扩之其善
不更足称乎芳林听之憬然悟勃然兴怡亭曰吾将以
卷五 第 10a 页 WYG1328-0330a.png
弟之善诱为斯刻之美谈命次其语以弁其首梅庄诗
古体追晋宋今体逼唐閒亦关涉风教并髣髴西田盖
二先生渊源所渐略同乾隆十三年夏四月望后三日
松陵沈彤题
席宝箴诗集序
余比者以所锓周官禄田考寄正于虞山席舍人宝箴
舍人书来称其精微许其不刊且示所为竹香诗集而
请序以徵二三十年来相知之雅余惟此二三十年间
卷五 第 10b 页 WYG1328-0330b.png
与舍人游处者始在南阳既在京师与我邑之洄溪然
惟南阳为久而密方雍正之二三年南阳郡伯为长洲
未轩何公余为公教其二子而舍人以公婿特来所居
室前后相望晨夕相过从饮酒赋诗论文章间各道其
所志余志在通经术发古圣贤制作之奥义传于后舍
人志在大用于时展其怀抱至于思亲念旧忠爱悱恻
之意时时见于词色则吾与舍人所同也其后舍人官
中翰余入都问学于方氏虽暇日相过从而无晨夕之
卷五 第 11a 页 WYG1328-0330c.png
与居三年余与舍人各归故里舍人寄情诗古文余仍
从事于经传舍人来洄溪聚可十日复晨夕晤言皆出
所作十二三相示舍人幸余志之克遂余则喜舍人之
有以自娱今余书稍稍刊行而舍人之诗亦编次成集
而可刋矣集中诗不主一家而情文并美其关于伦纪
者俨若南阳时之所语也其自道出处与抚时感物之
什亦皆凄清慷慨如抗如坠而足以知其为人古所云
心之精微口不能言言之微𦕈书不能文者舍人固无
卷五 第 11b 页 WYG1328-0330d.png
虑此矣虽未克遂其初志而有不刊者存不亦足幸也
夫是为序
族兄怡亭诗集序
诗之高下在志之邪正而不徒以其辞故其人笃于君
亲不遗于朋旧也者虽直抒已意不加藻采而其诗已
高为其爱敬慕怀足以感人性而敦人纲也其人惑于
声色溺于富贵也者虽雕绘工巧生气奕奕然而其诗
终下为其哀以艳足以导欲而增悲也怡亭兄平生孝
卷五 第 12a 页 WYG1328-0331a.png
友刚直喜为诗恒学少陵今自集其稿为若干卷属彤
序之彤受而卒业见其笔健辞达无哀艳之篇多思亲
忆弟之作深叹其志之正品之高而不同于流俗也吾
家自有明以来能诗者九十馀人其所为往往关涉人
伦而半闲水西定庵宏所孝介诸公情尤肫挚兄外氏
三陈先生西田梅庄陶轩亦有厚人伦之什分见于集
中兄往年皆选钞熟诵时时感兴然则所由正其志以
高其品者固本于性源于杜而亲党所渐之广亦大有
卷五 第 12b 页 WYG1328-0331b.png
裨也使是集流传有诵之熟者不又将兴起其爱敬而
助成其诗之高也欤
沈维学四书义序
为文而求称吾意不必夫人之好也然卒无人焉好之
则其文亦非其至何也探古圣贤人之义以代为古圣
贤人之言而无所閒于古圣贤人者吾为文之意也人
之闻之者曰迂曰难曰不利于时盖皆有焉第为之而
至亦必有谓为大好者义蕴既精知者自契故王钱唐
卷五 第 13a 页 WYG1328-0331c.png
薛之作世之悦服者曾不乏人苟文出而咸莫之与虽
为之有本原要未必意之称也我兄维学敏而好古于
圣经贤传儒先之书笃志研穷洞悉阃奥而其为文不
一动心于科名之得失惟求其意纯辞粹合乎王钱唐
薛之作而止非所谓能称吾意者欤兄谓余粗知文事
以自存之稿俾余校勘余既卒业而叹焉夫王钱诸公
之作世固有知其能发古圣贤人之蕴而好之者则兄
之文之得信且从于其人亦庶乎可必矣彼迂之难之
卷五 第 13b 页 WYG1328-0331d.png
而不利之者其足以重轻吾文乎哉
后序
周官禄田考后序
余著此书起乾隆七年之春其正文三篇甫毕而心疾
作疾已又他有脩纂至十三年季秋乃能为问答发明
之凡得五十条而书成友人顾君肇声与徐君灵胎欲
推广穷经致用之义请版行之余逊谢不敢当既复念
此书固专考周家之禄然其他均平天下之大经连类
卷五 第 14a 页 WYG1328-0332a.png
推阐者亦不少而凡法与数閒皆灼然美意之存矣苟
明其法数以得其意而即本其意以行其法数则虽时
异乎古而或润泽之或变通之亦自可无所不宜然则
此书殆不无小补于治道而正可以质世之究心经济
者乎遂以复于二君二君乃互勘而付诸梓人时十五
年冬也
卷五 第 14b 页 WYG1328-0332b.png
果堂集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