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礼集编-清-盛世佐仪礼集编 卷首下

仪礼集编 卷首下 第 1a 页 WYG0110-004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仪礼集编卷首下
          龙里县知县盛世佐撰
  纲领
   一论逸礼
刘氏歆曰鲁共王得古文于坏壁逸礼有三十九天汉
 之后孔安国献之
桓氏谭曰古佚礼记有四十六卷
仪礼集编 卷首下 第 1b 页 WYG0110-0041b.png
后汉书曰孔安国所献礼古经五十六篇及周官经前
 世传其书未有名家
阮氏孝绪曰古经出鲁淹中其书周宗伯所掌五礼威
 仪之事有五十六篇无敢传者后博士高堂生得十
 七篇郑注今之仪礼是也馀篇皆亡
孙氏惠蔚曰淹中之经孔安国所得惟有卿大夫士馈
 食之篇而天子诸侯享庙之祭禘祫之礼尽亡
孔氏颖达曰汉氏艺文志汉初高堂生传礼十七篇至
仪礼集编 卷首下 第 2a 页 WYG0110-0041c.png
 武帝时河间献王得古礼五十六篇献王献之又六
 艺论云后得孔子壁中古文礼凡五十六篇其十七
 篇与高堂生所传同而字多异其十七篇外则逸礼
 是也
朱子曰今仪礼多是士礼河间献王得古礼五十六篇
 乃孔壁所藏之书其中却有天子诸侯礼所以班固
 言愈于推士礼以知天子诸侯之礼是固作汉书时
 其书尚在郑康成亦及见之今注疏中有援引处不
仪礼集编 卷首下 第 2b 页 WYG0110-0041d.png
 知甚时失了真可惜也汉时儒者专门名家自一经
 之外都不暇讲故先儒谓圣经不亡于秦而大坏于
 汉儒其说亦好温公论景帝太子既亡当时若立献
 王为嗣则汉之礼乐制度必有可观
叶氏适曰仪礼者士之礼通于大夫诸侯而天子无考
 焉所记有司之事以其所存逆其所不存当时举一
 礼必有仪仪不胜纪则何止于此
陈氏振孙曰此乃仪更须有礼书仪礼只载行礼之威
仪礼集编 卷首下 第 3a 页 WYG0110-0042a.png
 仪所谓威仪三千是也礼书如云天子七庙诸侯五
 大夫三士二之类是也是说大经处方是礼须自有
 文字
王氏应麟曰逸礼三十九其篇名颇见于他书若学礼
 见贾谊传天子巡狩礼见周官内宰注朝贡礼见聘
 礼注朝事仪见觐礼注禘尝礼见射人疏中霤礼见
 月令注及诗泉水注王居明堂礼见月令礼器注古
 大明堂礼昭穆篇见蔡邕论本命篇见通典聘礼志见荀子
仪礼集编 卷首下 第 3b 页 WYG0110-0042b.png
 又有奔丧投壶迁庙衅庙曲礼少仪内则弟子职诸
 篇见大小戴记及管子引逸礼中霤在月令注疏奔
 丧投壶释文引郑氏云实曲礼之正篇又迁庙衅庙
 见大戴记可补经礼文阙 孔壁古文多三十九篇
 康成不注遂无传焉(注谓古文作某者即十七篇古/文也论衡以为宣帝时河南女)
 (子坏老屋得/佚礼恐非)天子巡狩礼朝贡礼王居明堂礼烝尝
 礼朝事仪见于三礼注学礼见于贾谊书古大明堂
 之礼见于蔡邕论虽寂寥片言如断圭碎璧犹可宝
仪礼集编 卷首下 第 4a 页 WYG0110-0042c.png
 也
敖氏继公曰或曰此十七篇岂其本数但如是而已乎
 抑或有亡逸而不具者乎曰是不可知也但以经文
 与其礼之类考之恐其篇数本不止此也是经之言
 士礼特详其于大夫则但见其祭礼耳而其昏礼丧
 礼则无闻焉此必其亡逸者也公食大夫礼云设洗
 如飨谓如公其公飨大夫之礼也而今之经乃无是
 礼焉则是逸之也明矣又诸侯之有觐礼但用于王
仪礼集编 卷首下 第 4b 页 WYG0110-0042d.png
 朝耳若其邦交亦当有相朝相飨相食之礼又诸侯
 亦当有丧礼祭礼而今皆无闻焉是亦其亡逸者也
 然此但以经之所尝言礼之所可推者而知之也而
 况其间又有不尽然者乎由此言之则是经之篇数
 本不止于十七亦可见矣但不知诸侯既去其籍之
 后即失之邪抑传之民间久而后失之也是皆不可
 得而考矣
吴氏澄曰汉兴高堂生得仪礼十七篇后鲁恭王坏孔
仪礼集编 卷首下 第 5a 页 WYG0110-0043a.png
 子宅得古文礼经于孔氏壁中凡五十六篇河间献
 王亦得而上之其十七篇与仪礼正同馀三十九篇
 藏在秘府谓之逸礼哀礼初刘歆欲以列之学官而
 诸博士不肯置对竟不得立孔郑所引逸中霤礼禘
 于太庙礼王居明堂礼皆其篇也唐初犹存诸儒曾
 不以为意遂至于亡惜哉今所汇八篇其二取之小
 戴记其三取之大戴记其三取之郑氏注奔丧也中
 霤也禘于太庙也王居明堂也固得逸礼三十九篇
仪礼集编 卷首下 第 5b 页 WYG0110-0043b.png
 之四而投壶之类未有考焉疑古礼逸者甚多不止
 于三十九也投壶奔丧篇首与仪礼诸篇之体如一
 公冠等三篇虽已不存此例盖作记者删取其要以
 入记非复正经全篇矣投壶大小戴不同奔丧与逸
 礼亦异则知此两篇亦经刋削但未如公冠等篇之
 甚耳五篇之经文殆皆不完然实为礼经之正篇则
 不可以其不完而摈之于记故特纂为逸经以续十
 七篇之末至若中霤以下三篇其经亡矣而篇题仅
仪礼集编 卷首下 第 6a 页 WYG0110-0043c.png
 仅见于注家片言只字之未泯者犹必收拾而不敢
 遗亦我爱其礼之意也 仪礼有士冠礼士昏礼戴
 记则有冠义昏义仪礼有乡饮酒礼乡射礼大射礼
 戴记则有乡饮酒义射义以至燕聘皆然盖周末汉
 初之人作以释仪礼而戴氏抄以入记者也今以此
 诸篇正为仪礼之传故不以入记依仪礼篇次粹为
 一编文有不次者颇为更定射义一篇迭陈天子诸
 侯卿大夫之射杂然无伦釐之为乡射义大射义二
仪礼集编 卷首下 第 6b 页 WYG0110-0043d.png
 篇士相见义公食大夫义则用清江刘氏原父所补
 并因朱子而加考详焉于是仪礼之经自一至九经
 各有其传矣惟觐义阙然大戴朝事一篇实释诸侯
 朝觐天子及相朝之礼故以备觐礼之义而为传十
 篇云
汪氏存宽曰自乐亡而经行于世惟五易诗书春秋虽
 中不无残缺而未若礼经甚焉三百三千不传盖十
 之八九矣世之所传三礼曰周礼曰仪礼曰礼记其
仪礼集编 卷首下 第 7a 页 WYG0110-0044a.png
 实礼记乃仪礼之传仪礼乃周礼之节文而三礼之
 要则在乎吉凶军宾嘉五礼之别也吉礼之别十有
 二凶礼之别有五宾礼之别有八军礼之别有五嘉
 礼之别有六此其大较也仪礼十有七篇吉礼之存
 惟特牲馈食篇乃诸侯国之士祭祖庙之礼少牢馈
 食及有司彻篇乃诸侯卿大夫祭祖祢庙之礼凶礼
 之存惟丧服篇乃制尊卑亲疏冠绖衣服之礼士丧
 礼篇乃士丧其亲自始死至既殡之礼士虞礼篇乃
仪礼集编 卷首下 第 7b 页 WYG0110-0044b.png
 士既葬其亲迎精而反日中而祭于殡宫之礼宾礼
 之存为士相见礼篇乃士以职位相亲始承贽相见
 之礼聘礼篇乃诸侯相交久无事使相问之礼觐礼
 篇乃诸侯秋朝天子之礼嘉礼之存唯冠礼篇乃士
 之子始加冠之礼士昏礼篇乃士娶妻之礼乡饮酒
 礼乃乡大夫宾兴贤能饮酒之礼乡射礼篇乃士为
 州长会民射于州序之礼燕礼篇乃诸侯燕飨其臣
 之礼大射仪篇乃诸侯将有祭祀之事与群臣燕饮
仪礼集编 卷首下 第 8a 页 WYG0110-0044c.png
 之礼公食大夫礼篇乃诸侯以礼食邻国小聘大夫
 之礼自此之外如朝遇会同郊祀大飨帝大丧之礼
 盖自亡逸况军礼无存非关细故此岂散轶已在于
 夫子正礼之前哉是以当时吉礼之失如鲁君之郊
 僣天子之礼孟献子之禘七月而为之夏父弗綦跻
 僖公而逆祀三桓大夫立公庙于私家管仲镂簋朱
 纮晏平仲豚肩不掩豆至于太庙说笏与燔柴于奥
 诸侯宫县而祭以白牡之类是也凶礼之失如伯鱼
仪礼集编 卷首下 第 8b 页 WYG0110-0044d.png
 丧出母期而犹哭子路姊丧过而弗除子上母死而
 不丧成人兄死而不为衰有为慈母练冠为妾齐衰
 者有居丧沐浴佩玉与浴于爨室者有朝祥而莫歌
 与既祥而丝履组缨者以至小敛而奠于西方既祖
 而反柩受吊有以大夫而遣车一乘有葬其夫人而
 醯醢百瓮之类是也宾礼之失如天子下堂而见诸
 侯诸侯朝觐而私觌主国王臣以私好而朝诸侯者
 有焉诸侯以强大而盟天子之三公者有焉庭燎之
仪礼集编 卷首下 第 9a 页 WYG0110-0045a.png
 百侯用国之绣黼丹朱中以大夫用之者又有焉嘉
 礼之失如鲁昭公娶于吴则不告天子鲁哀公为重
 肆夏以飨宾天子以丧宾燕者有之夫人出境而飨
 诸侯者有之大夫反坫与不识殽烝者又有之军礼
 之失如齐桓公亟举兵作伪主以行鲁庄公及宋战
 以失御而败战而复矢始于升陉败而髽吊始于台
 鲐以至蒐田不时丘甲始作之类可考也又况出师
 专征习视故常争地黩武岁无虚日使礼经旧典具
仪礼集编 卷首下 第 9b 页 WYG0110-0045b.png
 存于当时则五礼之失岂至如是之甚哉由是知周
 之叔世礼典多已散逸盖不特火于秦而亡于汉也
湛氏若水曰仪礼之为经也礼记之为传也不磨矣然
 而今也皆亡而不全故有士冠礼而无天子诸侯冠
 礼有士昏礼而无天子诸侯昏礼其于丧祭也亦然
 故祭则小戴郊特牲也大戴诸侯衅庙也迁庙也冠
 则公符也及其散见于礼记也班班焉耳皆其传也
 而经则亡矣 吴文正以大戴衅庙迁庙投壶公符
仪礼集编 卷首下 第 10a 页 WYG0110-0045c.png
 奔丧补经也奈何曰非也其为逸经传也投壶之为
 传也何徵曰称鲁令薛令也可知其为传
何氏乔新曰临川吴文正公校正仪礼既因郑氏序而
 诠次其篇章凡经文散见于戴礼郑注者则表而出
 之为逸经八篇礼必有义又取戴记所存与清江刘
 原父所补者为传十篇若士相见义公食大夫义则
 原父所补予近得原父文集又得投壶一篇盖释礼
 经投壶之义也故录于朝事之后以补逸经之传焉
仪礼集编 卷首下 第 10b 页 WYG0110-0045d.png
 正经十七篇有传者十逸经八篇有传者一其馀缺
 焉崇礼君子虽追而补之可也
吴氏继仕曰仪礼经多散佚如投壶奔丧世子明堂乃
 是经而逸于记中者
郝氏敬曰十七篇不言天子诸侯礼郑康成因冠昏丧
 虞礼皆称士遂谓礼独士存拘也士先四民礼义由
 士出故言礼系之士公卿大夫皆士之仕者上而诸
 侯又上而天子可引而伸矣故夫特牲不言士少牢
仪礼集编 卷首下 第 11a 页 WYG0110-0046a.png
 不言大夫士用特牲而不止士也大夫用少牢而不
 止大夫也但举隆杀为例耳读礼者固执不通遂谓
 天子诸侯礼亡亦犹夫礼经存而乐经亡之陋说也
焦氏竑曰汉初礼经出鲁淹中河间献王得而奏之乃
 高堂生独传十有七篇即今之仪礼也后苍从堂讲
 业寻以授戴德兄弟及沛人庆普后三家并微郑玄
 明小戴之学自为之注乃盛行丧服一篇相传于子
 夏而献王又从李生得周官书以冬官缺取考工记
仪礼集编 卷首下 第 11b 页 WYG0110-0046b.png
 足成之顾不知冬官未尝缺盖冢宰六属属六十
 今冬官之属才二十八而五官数各有羡天官六十
 有三地官七十八春官七十夏官六十九秋官六十
 六遗编断简错出乃尔取其羡数还之冬官不独百
 工得归其部而六官讹舛因可类考亦快矣仪礼多
 逸永乐中御史刘有年献逸经十有八篇时未加表
 章旋就湮没夫以古经出于千载之后而不为宝惜
 刘歆所谓杜道馀灭微学宁独汉人而已
仪礼集编 卷首下 第 12a 页 WYG0110-0046c.png
张氏采曰永乐初太平守刘有年进逸礼则知初唐所
 亡之书国初犹有表献者
朱氏彝尊曰明一统志沅洲刘有年洪武中为监察御
 史永乐中上仪礼逸经十有八篇杨用脩讶有年何
 从得之又怪当时庙堂诸公不闻有表章传布之请
 且求之内阁不见其书吾意有年所进即草庐吴氏
 夲尔逸经八篇传十篇适合其数当时内阁诸老知
 其为草庐书是以馆阁书目止载草庐夲无有年姓
仪礼集编 卷首下 第 12b 页 WYG0110-0046d.png
 名也此无足致疑也
毛氏奇龄曰三代之礼至春秋已亡孔子能说夏殷礼
 而杞宋无徵韩宣子聘鲁见易象春秋即叹为周礼
 在鲁夫易象何与于礼秪春秋记事多案典制为是
 非而即以为一代之礼尽在于是然则周礼之亡也
 久矣是以孟子在滕其国不知有三年之丧而至于
 棺椁衣衾厚薄何等即门人如充虞乐正子辈亦不
 能之解也特汉传三礼一录官政而其一则但谱士
仪礼集编 卷首下 第 13a 页 WYG0110-0047a.png
 礼又阙轶未备一则散辑诸议礼之文彼我参错全
 然无可为纪要者
阎氏若璩曰案孔壁古文礼三十九篇读隋牛弘传始
 知书亡于隋以前故隋经籍志无其目 朝事仪见
 大戴礼记卷十二非逸经也 贾谊引学礼夲礼记
 保傅古大明堂之礼蔡邕明言礼记皆非逸经
姜氏兆锡曰大宗伯所掌吉凶宾军嘉五者之礼而仪
 礼盖即五礼节文之仪也通校五礼之类祗三十有
仪礼集编 卷首下 第 13b 页 WYG0110-0047b.png
 六则先圣所云礼仪三百威仪三千者何案吉礼十
 有二类宾礼八类皆第约其目而凶礼军礼各五类
 嘉礼六类又止总其纲则其目之蕴于纲纲之析于
 目者数固博矣况大宗伯所掌王礼为主而推而放
 之凡自诸侯而达于大夫士者又数之不胜数乎此
 其所为以三百包三千而优优大至是也然则今存
 者止十馀篇又何亡之甚也此秦亡之而不惟秦亡
 之也秦燔书典籍固多澌灭然孔壁既出今诗书易
仪礼集编 卷首下 第 14a 页 WYG0110-0047c.png
 春秋汔于四子虽间有残缺犹号完书即周礼犹
 有五官也若仪礼之尤阙则有以矣考周礼除阙冬
 官外其天地夏秋四官皆布法悬象而春官惟王大
 封颁祀于邦国都家乡邑而已其一切法象皆不和
 布以悬观也凡言和布者谓取其故典与时损益调
 和而布之也独礼文谓之掌故则不待岁为调和矣
 且其文委曲繁重悬之既莫殚观之又莫究故凡王
 将朝行大礼亦惟太史以书恊礼及临事各执事以
仪礼集编 卷首下 第 14b 页 WYG0110-0047d.png
 诏相之则其达大夫士以下者亦概可知耳彼其书
 既不布在人间此所以澌灭犹甚今惟诸侯以下大
 夫士数者仅存诸篇卷而王朝大朝之礼藏之故府
 者多不存也
  一论古今文
贾氏公彦曰汉兴求录遗文之后有古书今文汉书云
 鲁人高堂生为汉博士传仪礼十七篇是今文也至
 武帝之末鲁共王坏孔子宅得亡仪礼五十六篇其
仪礼集编 卷首下 第 15a 页 WYG0110-0048a.png
 字皆以篆书是为古文也古文十七篇与高堂生所
 传者同而字多不同其馀三十九篇绝无师说在于
 秘馆郑注礼之时以今古二字并之若从今文不从
 古文则经文在经注内叠出古文若从古文不从
 今文则古文在经注内叠出今文仪礼之内或从今
 或从古皆逐义强者从之若二字俱合义者则互换
 见之
李氏舜臣曰余读冠礼筮于庙门释者曰庙古文庙字
仪礼集编 卷首下 第 15b 页 WYG0110-0048b.png
 也盖十七篇夲古文尔而承以秦𨽻至于今则多俗
 笔甲乙或是昏礼下达纳采用雁纳夲补紩而雁鹅
 也酢酸浆也读酬酢之酢岂不远哉不揣弇陋正以
 大篆用其边旁以为楷书兼以周礼戴记正焉
何氏乔新曰汉兴高堂生得之以传瑕丘萧奋奋授东
 海孟卿卿授后苍苍授戴德戴圣是为今文鲁共王
 坏孔子宅得古经五十六篇于壁中河间献王得而
 上之其十七篇与仪礼正篇馀三十九篇藏于秘府
仪礼集编 卷首下 第 16a 页 WYG0110-0048c.png
 是为古文
  一论经礼威仪之别
孔氏颖达曰周礼见于经籍其名异者见有七处案孝
 经说云经礼三百一也礼器云经礼三百二也中庸
 云礼仪三百三也春秋说云礼经三百四也礼说云
 有正经三百五也周官外题谓为周礼六也汉书艺
 文志云周官经六篇七也七者皆云三百故知俱是
 周官周官三百六十举其大数而云三百也其仪礼
仪礼集编 卷首下 第 16b 页 WYG0110-0048d.png
 之别亦有七处而有五名一则孝经说春秋及中庸
 并云威仪三千二则礼器云曲礼三千三则礼记云
 动仪三千四则谓为仪礼五则汉书艺文志谓仪礼
 为古礼经凡此七处五名称谓并承三百之下故知
 即仪礼也所以三千者其履行周官五礼之别其事
 委曲条数繁广故有三千也非谓篇有三千但事之
 殊别有三千条耳或一篇一卷则有数条之事今行
 于世者惟十七篇而已
仪礼集编 卷首下 第 17a 页 WYG0110-0049a.png
吕氏大临曰礼器云经礼三百曲礼三千其致一也中
 庸云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待其人而后行然则曲礼
 者威仪之谓皆经之细也布帛之有经一成而不可
 变者也故经礼象之经礼三百盖若祭祀朝聘燕飨
 冠昏乡射丧纪之礼其节文之不可变者有三百也
 布帛之有纬其文曲折有变而不可常者也故曲礼
 象之曲礼三千盖大小尊卑亲疏长幼并行兼举屈
 伸损益之不可常者有三千也今之所传仪礼者经
仪礼集编 卷首下 第 17b 页 WYG0110-0049b.png
 礼也其篇末称记者记礼之变节则曲礼也礼记所
 载皆孔子门人所传授之书杂收于遗编断简者皆
 经礼之变节也
叶氏梦得曰经礼三百曲礼三千经礼一而曲礼十经
 礼其常犹言制之凡也曲礼其变犹言文之目也故
 言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先王之时皆有书与法藏有
 司官掌之士习之有司守之谓之执礼周官太史掌
 邦之六典礼居一焉其曰大祭祀与群执事读礼书
仪礼集编 卷首下 第 18a 页 WYG0110-0049c.png
 而协事祭之日执书以次位常大会同朝觐以书协
 礼事将币之日执事以诏王小史大祭祀读礼法或
 读之以喻众或执之以行事至周衰而二者皆亡惟
 孔子独能知之故亦谓之执礼今礼记首载曲礼此
 非其书与法之正汉儒杂记其所闻而纂之耳故言
 曲礼曰以表之如母放饭毋流歠孟子亦云则孟子
 犹及见其略与所谓经礼者无复闻矣
朱子曰礼经威仪礼器作经礼曲礼而中庸以经礼为
仪礼集编 卷首下 第 18b 页 WYG0110-0049d.png
 礼仪郑玄等皆曰经礼即周礼三百六十官曲礼即
 今仪礼也冠昏吉凶其中事仪三千以其有委曲威
 仪故有二名独臣瓒曰周礼三百特官名耳经礼谓
 冠昏吉凶盖以仪礼为经礼也而近世括苍叶梦得
 曰经礼制之凡也曲礼文之目也先王之世二者盖
 皆有书藏于有司祭祀朝觐会同则太史执之以涖
 事小史读之以喻众而卿大夫受之以教万民保氏
 掌之以教国子者亦此书也愚意礼篇三名礼器为
仪礼集编 卷首下 第 19a 页 WYG0110-0050a.png
 胜诸儒之说瓒叶为长盖周礼乃制治立法设官分
 职之书于天下事无不该摄礼典固在其中而非专
 为礼设也故汉志列其经传之目但曰周官而不曰
 周礼自不应指其官目以当礼篇之目又况其中或
 以一官兼掌众礼或以数官通行一事亦难计其官
 数以充礼篇之数至于仪礼则其中冠昏丧祭燕射
 朝聘自为经礼大目亦不容专以曲礼名之也但曲
 礼之篇未见于今何书为近而三百三千之数又将
仪礼集编 卷首下 第 19b 页 WYG0110-0050b.png
 何以充之耳又尝考之经礼固今之仪礼其存者十
 七篇而其逸见于它书者犹有投壶奔丧迁庙衅庙
 中霤等篇其不可见者又有古经增多三十九篇而
 明堂阴阳王史氏记数十篇及河间献王所辑礼乐
 古事多至五百馀篇倘或犹有逸在其间者大率且
 以春官所领五礼之目约之则其初固当有三百馀
 篇亡疑矣所谓曲礼则皆礼之微文小节如今曲礼
 少仪内则玉藻弟子职篇所记事亲事长起居饮食
仪礼集编 卷首下 第 20a 页 WYG0110-0050c.png
 容貌辞气之法制器备物宗庙宫室衣冠车旗之等
 凡所以行乎经礼之中者其篇之全数虽不可知然
 条而析之亦应不下三千有馀矣若或者专以经礼
 为常礼曲礼为变礼则如冠礼之不醴而醮用酒杀
 牲而有折俎若孤子冠母不在之类皆礼之变而未
 尝不在经礼中篇坐如尸立如斋毋放饭毋流歠之
 类虽在曲礼之中而不得谓之变礼其说误也
王氏应麟曰三礼义宗云仪礼十七篇吉礼三凶礼四
仪礼集编 卷首下 第 20b 页 WYG0110-0050d.png
 宾礼三嘉礼七军礼皆亡礼器注曲礼谓今礼也即
 指仪礼而仪礼疏云亦名曲礼(晋荀崧/亦云)朱文公从汉
 书臣瓒注谓仪礼乃经礼也曲礼皆微文小节如今
 曲礼少仪内则玉藻弟子职所谓威仪三千也
敖氏继公曰记有之曰经礼三百曲礼三千所谓经礼
 即十七篇之类也其数乃至三百者岂其合王朝与
 侯国之礼而言之欤若所谓曲礼则又在经礼之外
 者如内则少仪所记之类是也
仪礼集编 卷首下 第 21a 页 WYG0110-0051a.png
郝氏敬曰夫仪之不可为经犹经之不可为仪也经者
 万世常行仪者随时损益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
 经也礼仪三百威仪三千仪也皆以节文斯五者五
 者三代相同而仪者所损益可知也
姜氏兆锡曰三千之数若以篇数求之恐其数或无以
 充或者以为经礼是礼之大条件曲礼是其中之小
 条件曲礼与经礼非是划然两项曲礼即在经礼之
 中其分二名只是一纲一目犹大学所谓三纲领八
仪礼集编 卷首下 第 21b 页 WYG0110-0051b.png
 条目也但不得专以变礼当之耳且如仪礼今存十
 七篇是经礼其中之威仪条件却有许多便是曲礼
 惟经礼是纲领藏得这许多故经礼每礼自为一篇
 而曲礼亦在其中也
  一杂论注疏传说得失
孔氏融曰郑康成多臆说人见其名学谓有所出也證
 案大要在五经四部书如非此文近为妄矣
晋书元帝践祚周官礼记郑氏置博士荀崧上疏曰仪
仪礼集编 卷首下 第 22a 页 WYG0110-0051c.png
 礼一经所谓曲礼郑玄于礼特明皆有证据宜置郑
 仪礼博士一人
贾氏公彦曰信都黄庆者齐之盛德李孟悊者隋曰硕
 儒庆则举大略小经注疏漏犹登山望远而近不知
 悊则举小略大经注稍周似入室近观而远不察二
 家之疏互有修短时之所尚李则为先案士冠三加
 有缁布冠皮弁爵弁既冠又著玄冠见于君有此四
 种之冠故记人下陈缁布冠委貌周弁以释经之四
仪礼集编 卷首下 第 22b 页 WYG0110-0051d.png
 种经之与记都无天子冠法而李云委貌与弁皆天
 子始冠之冠李之谬也丧服一篇凶礼之要是以南
 北二家章疏甚多时之所以皆资黄氏按郑注丧服
 引礼记檀弓云绖之言实也明孝子有忠实之故为
 制此服焉则绖之所作表心明矣而黄氏妄云衰以
 表心绖以表首以黄氏公违郑注黄之谬也黄李之
 训略言其一馀足见矣今以先儒失路后宜易涂故
 悉鄙情聊裁此疏未敢专欲以诸家为本择善而从
仪礼集编 卷首下 第 23a 页 WYG0110-0052a.png
 兼增己义仍取四门助教李玄植详论可否佥谋已
 定庶可施矣函丈之儒青衿之俊幸以去瑕取玖得
 无讥焉
沈氏括曰予为丧服后传书成熙宁中欲重定五服敕
 而予预讨论雷郑之学谬阙颇多
晁氏公武曰齐黄庆隋李孟悊各有疏义公彦删二疏
 为此书国朝尝诏邢炳是正之
朱子曰仪礼疏说得不甚分明
仪礼集编 卷首下 第 23b 页 WYG0110-0052b.png
卫氏湜曰郑氏注虽间有拘泥而简严该贯非后学可
 及
敖氏继公曰此书旧有郑康成注然其间疵多而醇少
 学者不察也
陈氏浩曰郑氏祖谶纬孔疏惟郑之从虽有他说不复
 收载固为可恨然其灼然可据者不可易也
郝氏敬曰昔人谓仪礼难读未知文辞难耶义理难耶
 义理不奥于他经文辞烦琐详思自解三礼惟戴记
仪礼集编 卷首下 第 24a 页 WYG0110-0052c.png
 多名理周礼多疑窦仪礼差易郑康成拘泥名理殊
 非所长人见其附会多端以为特详于制然纰漏处
 难可一二数也每凭管见时加检举贵使学者自得
 非敢与之角短长也如冠礼缁布冠缺项本谓冠后
 有缺未合约之以组郑谓缺读如诗有頍者弁之頍
 围发际也又白屦以魁柎之魁屦头也柎与跗同足
 底也即今之靴样反头为底是也郑解魁作蜃柎作
 注谓以蜃蛤附屦使白也又既冠见母于东壁东壁
仪礼集编 卷首下 第 24b 页 WYG0110-0052d.png
 者庙中东偏室东为东壁西为西壁士虞礼云饎爨
 在东壁西面特牲记云饎爨在西壁子冠母亦在庙
 郑谓母在闱门外庙中通宫中门曰闱门则是以闱
 门之外为东壁也古制左庙如郑说庙不宅之右乎
 东壁为闱门西壁又何门乎昏礼姆纚笄宵衣宵衣
 谓玄色衣也故特牲馈食礼亦云妇宵衣以其继丧
 祭后吉尚玄变于素也郑改宵作绡引诗素衣朱绣
 之绣又舅姑醴妇妇疑立于席西凡不正相向曰疑
仪礼集编 卷首下 第 25a 页 WYG0110-0053a.png
 士相见礼亦云不疑君谓不敢邪向君也郑解疑为
 定立之貌又上大夫相见以羔四维之如麛麛小鹿
 羔小羊鹿野物难驯执之须绳维其足执羔亦当如
 小鹿四维也郑谓执麛有成礼执羔如之乡饮酒礼
 主人再拜崇酒崇者奖藉之意宾告旨故主人谢其
 崇奖已酒郑云崇充也酒恶相充实也又主人释服
 乃息司正谓主人朝服拜谢宾归释服即治具劳司
 正非谓息司正不用朝服也犹聘记云币之所及劳
仪礼集编 卷首下 第 25b 页 WYG0110-0053b.png
 不释服皆敏速意郑谓脱朝服更服玄端而不知玄
 端即朝服也乡射记云君射于国则皮树中郊则闾
 中大夫兕中士鹿中中者盛算之器刻木似兽形闾
 中似驴皮树中似马即易所谓驳马也马有驳树亦
 有驳诗云隰有六驳驳树皮斑驳似马故云皮树郑
 知闾之为驴而不知皮树之为马也燕礼主人媵觚
 于宾媵与剩通犹副也正献之外谓之媵爵郑解媵
 为送又疑为腾字之误燕礼记云栗阶不过二等栗
仪礼集编 卷首下 第 26a 页 WYG0110-0053c.png
 与历通凡历阶者一足践一级故曰不过二等过二
 等则超越失仪郑谓不尽阶二等左右足一发升堂
 也大射礼连设三侯有干侯参侯大侯参侯立二侯
 中故曰参干侯在内近而易犯故曰干犹水边曰河
 干也郑谓参作糁干作豻乡射记侯道弓二寸以为
 侯中中即鹄也考工记云侯三分其广而鹄居一郑
 疑其过大乃以侯中为全侯不知古人射主礼大其
 鹄使人易中故鹄本大鸟也郑云鹄小鸟又鼗倚于
仪礼集编 卷首下 第 26b 页 WYG0110-0053d.png
 颂磬西纮纮者鼗两旁悬耳绳如冠之有纮而郑以
 纮为悬磬聘记飧宾不拜道途风尘至馆沭浴乃食
 郑谓沭浴尊君也尊君则何以不拜又上介不袭执
 圭宾袭执圭公授宰玉裼还玉宾袭还璋宾裼凡执
 玉单藉曰裼重包曰袭玉有缫而赤手执之曰裼以
 衣掩其手而并缫执之曰袭故曲礼及聘记曰执玉
 有藉者裼无藉者袭郑泥玉藻见美充美以衣裘解
 谓执玉时或裼裘或袭裘也又君使大夫还玉宾升
仪礼集编 卷首下 第 27a 页 WYG0110-0054a.png
 自西阶自大大左受玉退负右房而立右房即东房
 升堂以东为右犹入门东之言入门右也郑谓右房
 为西房古宫室制未有西房者又聘记大夫来使无
 罪则飨之过则饩之本谓大夫以谢罪通好来与假
 道经过者或飨之或饩之郑谓嘉宾则与飨有过则
 不飨而饩之将以附合聘义愧厉之说其实非也既
 饭而饮酒曰酳酳者胤也继续之意郑谓酳之言演
 也演安其所食也公食大夫礼鼎鼏若束若编本谓
仪礼集编 卷首下 第 27b 页 WYG0110-0054b.png
 陈鼎门外防不洁故鼏盖其鼎而以绳编之束之郑
 谓以茅为鼎幂茅可以为幂乎觐礼匹马卓上九马
 随之谓十马以一马居前为上首九马并列于后所
 谓庭实之旅也郑云卓如卓王孙之卓犹的也以素
 的一马为上书其国名后当识其何产引晋屈产之
 乘为證丧服斩衰苴绖绞带本谓以苴麻绞为首绖
 又绞为带绞带与绖同故谓之要绖所谓布带则礼
 服之大带也与要绖异而郑云要绖象大带绞带象
仪礼集编 卷首下 第 28a 页 WYG0110-0054c.png
 革带则是以布带为要绖也又朝一溢米夕一溢米
 溢盈也盈一握曰溢之言扼也一手所握曰扼与扼
 通郑谓二十两曰溢二十四分升之一也又继母齐
 衰与因母同因母者嫡母也因嫡而后有继故继谓
 嫡曰因郑训因亲也又女子子在室为父布总箭笄
 髽衰三年不言裳同衰可知郑云妇人衣裳不殊按
 诗绿兮衣兮绿衣黄裳又云衣锦褧衣裳锦褧裳非
 妇人衣裳殊与又无服之殇以日易月本谓长殇大
仪礼集编 卷首下 第 28b 页 WYG0110-0054d.png
 功九月者为丧九日中殇小功七月者为丧七日如
 不饮酒不作乐之类郑谓生一月者哭一日有如八
 岁殇无服不当哭百日乎是毁过于斩衰矣又大功
 章为夫之昆弟之妇人子适人者即同居继父之子
 也叔伯兄弟俱死而叔伯母犹为之服郑以妇人子
 为女子子丧礼幎目用缁幎与幂同遮蔽也握手牢
 中牢犹笼也本谓空其中以笼尸手郑谓幎读为萦
 牢读如楼又屦綦结于跗跗足上也如花跗弓跗前
仪礼集编 卷首下 第 29a 页 WYG0110-0055a.png
 云屦魁柎正与同谓屦底也死者著屦连底束之使
 牢固郑以跗为足上又袭尸设决丽于掔自饭持之
 设握乃连掔本谓将饭含先以决系丽其指于腕间
 使手不旁垂乃施握交臂如生时也郑于此段文义
 全不解又大敛馔毼豆两其实葵菹芋芋即所谓蹲
 鸱郑谓齐人语全菹为芋又卜葬日宗人受龟示高
 高犹上也本谓龟甲上可兆之处先以示主人而后
 灼周礼太卜亦云视高犹俗言上头高处云尔郑谓
仪礼集编 卷首下 第 29b 页 WYG0110-0055b.png
 龟甲高起龟板平未闻有高处也丧礼有遣车即送
 葬之乘车郑谓为土木偶车纳于圹中者又丧礼主
 人说髦犹言散发也髦与毛同始死孝子投冠留笄
 纚小敛解去笄纚以麻括之既殡成服解其麻加冠
 绖皆所谓脱髦也郑以髦为子事父母之饰又𨽻人
 涅厕涤死者便器也郑谓闭塞溷厕又笾豆实具设
 皆巾之谓既实菹醢果脯之具设必加巾郑训具偶
 也成偶乃巾一笾一豆不巾既夕记朔月荐新则不
仪礼集编 卷首下 第 30a 页 WYG0110-0055c.png
 馈于下室下室即室也对堂上言曰下郑谓下室内
 堂也又祭前三日筮尸常礼也特牲与少牢周郑不
 解少牢宿与前宿之文遂谓士祭前三日筮大夫祭
 前一日筮避君礼也夫用筮同何为又避其日乎少
 牢主妇被锡衣锡通作緆细布也与锡衰之锡同朝
 服布十五升用其半为锡衰此锡衣则用朝服布也
 主人朝服故主妇被锡衣汉人谓曳阿锡是也郑欲
 附会周礼追师之文谓锡衣当作髲剃他如此类不
仪礼集编 卷首下 第 30b 页 WYG0110-0055d.png
 可胜纪而隐僻诪张皆似此附见各章今人用字尚
 象古人用字尚音尚象者辨其点画尚音者切其意
 响二者不同然文字以义理为主苟恣意假托则愈
 诪张失真如角柶之柶为匙也宾厌介之厌为压也
 孝子圭为之圭为蠲也苴利茅之苴为藉也一溢米
 之溢为扼也栗阶之栗为历也闾中之闾为驴也锡
 衣之锡为緆也交错以辩之辩为遍也酳爵之酳为
 胤也绥祭之绥为惰也面枋之枋为柄也若此类响
仪礼集编 卷首下 第 31a 页 WYG0110-0056a.png
 切而意合故古人随宜用之若夫缁布冠缺项之缺
 以为頍也腾羞之腾以为媵也媵爵之媵以为腾也
 握手牢中之牢以为楼也幎目之幎以为萦也酳爵
 之酳以为演也纯衣之纯以为缁也崇酒之崇以为
 充也旅酬之酬以为周也参侯之参以为糁也锡衣
 之变而为髲剃也芋之变而为全菹也若斯之类风
 影附合诪张为幻不可从也郑之训诂多此类俗儒
 一切耳食引以證文字后生不察转相师承其误可
仪礼集编 卷首下 第 31b 页 WYG0110-0056b.png
 胜穷乎(以上论/注疏)
朱子曰刘原父却会效古人为文其集中有数篇论全
 似礼记 绍兴初行乡饮酒礼其仪乃是高抑崇撰
 如何不看仪礼只将礼记乡饮酒义做这文字是贻
 笑千古者也
何氏乔新曰或曰束晰补南陔诸诗白居易补汤征皆
 见非于君子原父所补亦南陔汤征之类耳岂可取
 以为训哉予以为不然南陔汤征经也经出于圣人
仪礼集编 卷首下 第 32a 页 WYG0110-0056c.png
 所删补之僣也冠昏诸义传也传出于周末汉初诸
 儒所作补之奚不可耶且朱子尝补格物致知之传
 矣今与曾子之传并列于学官未有非之者苟以补
 传为不韪则朱子岂为之哉(以上论刘/敞补传)
玉海元祐八年正月侍读学士范祖禹言太常博士陈
 祥道注解仪礼三十二卷精详博学乞下两制看详
 并所进礼图付太常以备礼官讨论从之(论陈祥/注解)
陈氏振孙曰古礼永嘉张淳忠甫所校以古监本巾箱
仪礼集编 卷首下 第 32b 页 WYG0110-0056d.png
 本杭细本严本校定识其误而为之序谓高堂生所
 传士礼尔今此书兼有天子诸侯卿大夫礼决非高
 堂生所传其篇数偶同自陆德明贾公彦皆云然不
 知何所据也
朱子曰仪礼人所罕读难得善本而郑注贾疏之外先
 儒旧说多不得见陆氏释文亦甚疏略近世永嘉张
 淳忠甫校定印本又为一书以识其误号为精密然
 亦不能无舛谬 张忠甫所校仪礼甚仔细然却于
仪礼集编 卷首下 第 33a 页 WYG0110-0057a.png
 目录中冠礼玄端处便错了但此本较他本为最胜
 (以上论张淳校定/古礼淳文识误)
中兴艺文志曰仪礼既废学者不复诵习或不知有是
 书乾道间有张淳如订其讹为仪礼释讹淳熙中李
 如圭为集释出入经传又为纲目以别章句之指为
 释宫以论宫室之制朱熹尝与之校定礼书盖习于
 礼者
魏氏了翁曰李氏仪礼集释功夫致密附以古音至不
仪礼集编 卷首下 第 33b 页 WYG0110-0057b.png
 易得第一唯郑贾之言是信有不可尽从者
张氏萱曰宋淳熙间李宝之如圭取郑氏注而释之首
 一卷为仪礼纲目以分别章句之指次集释十七卷
 皆发明前人未备末一卷为释宫考论宫室之制凡
 一十九卷(以上论李/如圭集释)
朱子曰仪礼礼之根本而礼记乃其枝叶礼记本秦汉
 上下诸儒解释仪礼之书又有他书附益于其间今
 欲定作一书先以仪礼篇目置于前而附礼记于其
仪礼集编 卷首下 第 34a 页 WYG0110-0057c.png
 后如射礼则附以射义似此类已得二十馀篇若其
 馀曲礼少仪又自作一项而以类相从若疏中有说
 制度处亦当采取以益之 又乞修三礼劄子曰臣
 闻之六经之道同归而礼乐之用为急遭秦灭学礼
 乐先坏汉晋以来诸儒补辑竟无全书其颇存者三
 礼而已周官一书固为礼之纲领至其仪法度数则
 仪礼乃其本经而礼记郊特牲冠义等篇乃其义疏
 耳前此犹有三礼通礼学究诸科礼虽不同而士犹
仪礼集编 卷首下 第 34b 页 WYG0110-0057d.png
 得以诵习而知其说熙宁以来王安石变乱旧制废
 罢仪礼而独存礼记之科弃经任传遗本宗末其失
 已甚而博士诸生又不过诵其虚文以供应举至于
 其间亦有因仪法度数之实而立文者则咸幽冥而
 莫知其源一有大议率用耳学臆断而已若乃乐之
 为教则又绝无师授律尺短长声音清浊学士大夫
 莫有知其说者而不知其为阙也故臣顷在山林尝
 与一二学者考订其说欲以仪礼为经而取礼记及
仪礼集编 卷首下 第 35a 页 WYG0110-0058a.png
 诸经史杂书所载有及于礼者皆以附于本经之下
 具列注疏诸儒之说略有端绪而私家无书检阅无
 人抄写久之未成会蒙除用学徒分散遂不能说而
 钟律之制则士友间亦有得其遗意者窃欲更加参
 考别为一书以补六艺之阙而亦未能具也欲望圣
 明特诏有司许臣就秘书省关借礼乐诸书自行招
 致旧日学徒十数人踏逐空閒官屋数间与之居处
 令其编类虽有官人亦不系衔请俸但乞逐月量支
仪礼集编 卷首下 第 35b 页 WYG0110-0058b.png
 钱米以给饮食纸札油烛之费其抄写人即乞下临
 安府差拨贴书二十馀名候结局日量支犒设别无
 推恩则于公家无甚费用而可以兴起废坠垂之永
 久使士知实学异时可为圣朝制作之助则斯文幸
 甚 礼书异时必有两本其据周礼分经传不多取
 国书杂书迂僻蔓衍之说者吾书也其黜周礼使事
 无统纪合经传使书无间别多取国语杂记之书使
 传者疑而习者蔽非吾书也
仪礼集编 卷首下 第 36a 页 WYG0110-0058c.png
中兴艺文志曰熹书为家礼三卷乡礼三卷学礼十一
 卷邦国礼四卷王朝礼十四卷其曰仪礼经传通解
 者凡二十三卷熹晚岁所亲定唯书数一篇阙而未
 补
李氏方子曰先生以仪礼为经而取礼记及诸经史书
 所载有及于礼者皆以附于本经之下具列注疏诸
 儒之说补其阙遗而析其疑晦虽书不克就而宏纲
 大要固已举矣
仪礼集编 卷首下 第 36b 页 WYG0110-0058d.png
祝氏穆曰文公所编仪礼上篇士冠礼(冠义/附)士昏礼(昏/义)
 (附/)士相见礼乡饮酒礼(乡饮酒/义附)乡射礼(射义/附)燕礼(燕/义)
 (附/)大射礼聘礼(聘义/附)公食大夫礼觐礼下篇丧服(丧/小)
 (记大传问/间传附)士丧礼既夕礼士虞礼(丧大记奔丧问丧/曾子问檀弓附)
 特牲馈食礼少牢馈食礼次以礼记曲礼内则玉藻
 少仪投壶深衣为一类王制月今祭法三篇为一类
 文王世子礼运礼器郊特牲明堂位大传乐记七篇
 为一类经解哀公问仲尼燕居孔子閒居坊记儒行
仪礼集编 卷首下 第 37a 页 WYG0110-0059a.png
 六篇为一类学记中庸表记缁衣大学五篇为一类
 以问吕伯恭后更详定
陈氏振孙曰通解以古十七篇为主而取大小戴及他
 书传所载系于礼者附入之二十三卷已成书阙书
 数一篇其十四卷草定未删改曰集传集注云者盖
 此书初名也
王氏应麟曰文公以仪礼为经取礼记及诸史经书所
 载附本经之下具列注疏诸儒之说为经传通解二
仪礼集编 卷首下 第 37b 页 WYG0110-0059b.png
 十三卷丧祭二礼属之门人黄干类次
熊氏禾曰仪礼为六经之一乃周公所作孔子所定元
 有三百三千之目至汉仅存一十七篇大小戴记不
 过如春秋之左氏公榖乃其传耳自王安石废罢仪
 礼但以小戴设科与五经并行自是学者更不知有
 礼经矣文公晚年始为经传通解一书自家乡以至
 邦国王朝凡礼之大纲细目靡不具戴历门人勉斋
 黄氏信斋杨氏三世始克成书初本所纂注疏语颇
仪礼集编 卷首下 第 38a 页 WYG0110-0059c.png
 伤繁后信斋杨氏为之图解又复过略而文公初志
 将欲通(阙一/字)及诸史志会要等书与夫开元天宝政
 和礼斟酌损益以为百王不易之大法而志则未逮
吴氏师道曰以三礼论则周官为纲仪礼乃本经而礼
 记诸篇则其疏义三者固有本末之相须而不可阙
 是以子朱子慨然定为仪礼经传通解集注之书未
 完者门人又足成之可谓礼书之大全千古之盛典
 也
仪礼集编 卷首下 第 38b 页 WYG0110-0059d.png
虞氏集曰先王既远礼乐崩坏秦汉以来诸儒相与缀
 缉所传闻而诵说之使后世犹得稍见绪馀者则其
 功也然其臆说自为牴牾亦不无焉自非真知圣人
 之道不能有所决疑于其间伊洛诸君子出然后制
 作之本盖庶几矣至于朱子将观于会通以行其典
 礼故使门人辑为仪礼经传通解其志固将有所为
 也事有弗逮终身念之而所谓家礼者因司马氏之
 说而粗加檃括特未成书而世已传之其门人杨氏
仪礼集编 卷首下 第 39a 页 WYG0110-0060a.png
 以其师之遗意为之记注者盖以补其阙也
曾氏棨曰朱子挈仪礼正经以提其纲辑周礼礼记诸
 经有及于礼者以补其阙釐为家乡邦国王朝之目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之礼谓之仪礼经传通解然亦
 未及精详
刘氏瑞曰子朱子尝欲请于朝修三礼劄不果上晚乃
 著仪礼经传通解始家礼次乡礼次学礼次邦国礼
 而王朝礼终焉凡四十七卷视初论少异盖自成一
仪礼集编 卷首下 第 39b 页 WYG0110-0060b.png
 家言矣书未就先生告终丧祭二礼则成于勉斋黄
 氏其规模次第授于先生者也为卷凡二十有七(以/上)
 (论朱子/通解)
杨氏复曰严陵赵彦肃尝作特牲少牢二礼图质诸先
 师文公先师喜曰更得冠昏图及堂室制度并考之
 乃为佳(论赵彦/肃图)
杨氏复曰昔文公朱先生既修家乡邦国王朝礼以丧
 祭二礼属勉斋黄先生编之先生伏膺遗训取向来
仪礼集编 卷首下 第 40a 页 WYG0110-0060c.png
 丧礼稿本精专修改书成凡十有五卷复伏读曰大
 哉书乎秦汉而下未有也近世以来儒生习诵知有
 礼记而不知有仪礼士大夫好古者知有唐开元以
 后之礼而不知有仪礼今因篇目之仅存者为之分
 章句附传记使条理明白而易考后之言礼者有所
 据依不至于弃经而任传遗本而宗末侯王大夫之
 礼关于纲常者为尤重仪礼既阙其书后世以来处
 此大变者咸幽冥而莫知其源取其临时沿袭鄙陋
仪礼集编 卷首下 第 40b 页 WYG0110-0060d.png
 不经特甚可为感慨今因小戴丧大记一篇合周礼
 礼记诸书以补其阙而王侯大夫之礼莫不粲然可
 考于是丧礼之本末经纬莫不悉备既而又念丧礼
 条目散阔欲撰仪礼丧服图式一卷以提其要而附
 古今于其后草具甫就而先生没矣呜呼此千载之
 遗恨也先生所修祭礼本经则特牲少牢有司彻大
 戴礼则衅庙所补者则自天地神祗百神宗庙以至
 因事而祭者如建国迁都巡狩师田行役祈禳及祭
仪礼集编 卷首下 第 41a 页 WYG0110-0061a.png
 服祭器事序始终其纲目尤为详备先生尝为复言
 祭礼用力甚久规模已定每取其书翻阅而推明之
 间一二条方欲加意修定而未遂也呜呼礼莫重于
 丧祭文公以二书属之先生其责任至不轻也先生
 于二书也推明文王周公之典辨正诸儒异同之论
 掊击后世蠹坏人心之邪说以示天下后世其正人
 心扶世教之功至远也而丧服图式祭礼遗稿尚有
 未及订定之遗恨后之君子有能继先生之志者出
仪礼集编 卷首下 第 41b 页 WYG0110-0061b.png
 而成之是先生之所望也抑复又闻之先生曰始余
 创二礼粗就奉而质之先师先师喜谓余曰君所立
 丧祭礼规模甚善他日取吾所编家乡邦国王朝礼
 其悉用此规模更定之呜呼是又文公拳拳之意先
 生欲任斯责而卒不果也岂不痛哉
陈氏振孙曰读仪礼经传通解二十九卷外府丞长乐
 黄干直卿撰干晦庵之婿号勉斋始晦庵著礼书丧
 祭二礼未及论次以属干续成之
仪礼集编 卷首下 第 42a 页 WYG0110-0061c.png
曾氏棨曰黄干通解续晚年祭礼尚未脱藁又以授之
 杨复复研精覃思蒐经摭传积十馀年以特牲馈食
 少牢馈食为经冠之祭礼之首辑周礼礼记诸书分
 为经传以补其阙综之以通礼首之以天神次之以地
 祗次之以宗庙次之以百神次之以因祭次之以祭
 物次之以祭统有变礼有杀礼有失礼并见之篇终
 郊祀明堂庙制皆折衷论定以类相从各归条贯使
 畔散不属者悉入于伦理疵杂不经者咸归于至当
仪礼集编 卷首下 第 42b 页 WYG0110-0061d.png
 而始得为全书又因朱子之意取仪礼十七篇悉为
 之图制度名物粲然毕备以图考书如指诸掌西山
 真德秀称为千古不刋之典焉
张氏萱曰仪礼经传通解续宋淳祐间信斋杨复著朱
 晦庵编集仪礼经传通解独丧祭二礼未完以属黄
 勉斋干续成之勉斋即世祭礼犹未就于是信斋据
 二公草本参以旧闻精加修定凡十四卷八十一门
 (以上论黄干/杨复续通解)
仪礼集编 卷首下 第 43a 页 WYG0110-0062a.png
桂氏萼曰仪礼经朱子考證已定杨复图尤为明便其
 文虽属难读然因图以指经因经以求义斯了然矣
 (论杨/复图)
张氏萱曰敖注多仍旧文与朱子通解稍异
刘氏绩曰汉末郑玄为十七篇注唐贾公彦为疏其他
 皆亡矣宋朱子为通解门人杨复为图至敖继公为
 集说呜呼去周孔数千年习者不知几何人传者尚
 有此数家然皆精不知蕴奥粗并亡制度礼亦难言
仪礼集编 卷首下 第 43b 页 WYG0110-0062b.png
 矣(以上论敖/继公集说)
李氏俊民曰秦焰既熄掇拾遗馀兼收并蓄得传于后
 汉儒之力也依稀论著以传其旧唐贤之学也会通
 经传洞启门庭以祛千载之惑朱子之特见也若夫
 造诣室奥疏剔户牖各有归趣则至草庐吴先生始
 无遗憾焉世有好礼之士先观注疏旧本次考朱子
 通解然后取先生所次所释而深研之乃知俊民之
 言为不妄也
仪礼集编 卷首下 第 44a 页 WYG0110-0062c.png
朱氏彝尊曰吴氏仪礼逸经八篇投壶一奔丧二公冠
 三诸侯迁庙四诸侯衅庙五中霤六禘于太庙七王
 居明堂八传十篇冠义一昏义二士相见义三乡饮
 酒义四乡射义五燕礼六大射义七聘义八公食大
 夫义九朝事义十方诸朱子通解目录文简而伦叙
 秩然以之颁学官可也(已上论吴/澄逸经传)
曾氏鲁曰六籍之阙也久矣而礼为甚汉兴区区掇拾
 于秦火之馀而淹中古经旋复散失所存者十有七
仪礼集编 卷首下 第 44b 页 WYG0110-0062d.png
 篇而已周官虽后出而司空之篇竟莫能补二戴所
 传又往往杂以秦汉记然则学者之欲睹夫成周三
 千三百之目之全固亦难矣宜乎其学之寥寥而莫
 讲也虽以韩子之贤尚苦难读而谓于今诚无所用
 矧他人哉至宋庆历元祐诸儒先后慨然有志于复
 古及朱子乃始断然谓周礼为礼之纲仪礼其本经
 而礼记其义疏于是创为条目科分胪列出入经传
 补其遗阙以为王朝邦国家乡学礼而丧祭二礼则
仪礼集编 卷首下 第 45a 页 WYG0110-0063a.png
 以属门人黄氏其有功于学者甚大然其书浩博穷
 乡晚进有未易以遽究者祁门汪先生德辅父间尝
 因其成法别为义例以吉凶军宾嘉五礼之目会粹
 成书名曰经礼补逸辞约而事备学者便焉学礼之
 士诚能因汪氏之所辑以达于朱子之书则三百三
 千之目虽不能复睹其全然郁郁乎文之盛岂不若
 身历而目击之矣乎
程氏敏政曰乡先生环谷汪先生著书凡十馀种经礼
仪礼集编 卷首下 第 45b 页 WYG0110-0063b.png
 补逸一篇尤号精确(以上论汪克/宽经礼补逸)
顾氏炎武曰济阳张稷若笃志好学不应科名录仪礼
 郑氏注而采贾氏吴氏之说略以已意断之名曰仪
 礼郑注句读又参定监本脱误凡二百馀字并考石
 经脱误凡五十馀字作正误一篇附于其后后之君
 子因句读以辨其文因文以识其义因其义以通制
 作之原则夫子所谓以承天之道而治人之情者可
 以追三代之英矣(论张尔/岐句读)
仪礼集编 卷首下 第 46a 页 WYG0110-0063c.png
  一论读仪礼法
朱子曰仪礼虽难读然却多是重复伦类若通则其先
 后彼此展转参照足以互相发明久之自通贯也
杨氏复曰学者多苦仪礼难读虽韩昌黎亦云何为其
 难也圣人之文化工也化工所生人物品汇至易至
 简神化天成极天下之至巧莫能为焉圣人写胸中
 制作之妙尽天理节文之详经纬弥纶混成全体竭
 天下之心思莫能至焉是故其义密其辞严骤读其
仪礼集编 卷首下 第 46b 页 WYG0110-0063d.png
 书者如登太华临沧溟望其峻深既前且却此所以
 苦其难也虽然莫难明于易可以象而求莫难读于
 仪礼可以图而见图亦象也复曩时从先师朱文公
 读仪礼求其辞而不可得则拟为图以象之图成而
 义显凡位之先后秩序物之轻重权衡礼之恭逊文
 明仁之忠厚恳至义之时措从宜智之文理密察精
 粗本末昭然可见夫周公制作之仅存者文物彬彬
 如此之盛而其最大者如朝宗会遇大享大旅享帝
仪礼集编 卷首下 第 47a 页 WYG0110-0064a.png
 之类皆亡逸而无传重可叹也
敖氏继公曰继公晚读此书沈潜既久忽若有得每一
 开卷则心目之间如亲见古人于千载之上而与之
 揖让周旋于其间焉盖有手之舞足之蹈而不自知
 者夫如是则其无用有用之说尚何足以芥蒂于胸
 中哉
郝氏敬曰不读仪礼不见古人周详缜密之思然善读
 者举其一篇而十七篇要领皆可知读十七篇而人
仪礼集编 卷首下 第 47b 页 WYG0110-0064b.png
 伦日用品节度数无不在其中矣不善学者执数求
 多案迹摸拟十七篇犹以为未足耳 仪礼皆古人
 虚影学者精神淹贯方有理会若但寻行数墨如郑
 康成辈较勘同异辨正文字案本演习如傀儡登场
 无生机血脉老聃所谓刍狗庄生所谓蜩甲辜负圣
 人雅言之意 读礼切忌附合凡礼家言非出一人
 一手世远传疑安得尽同但据本文解释同者自然
 吻合异者不妨并存牵强比附失之愈远郑玄诸人
仪礼集编 卷首下 第 48a 页 WYG0110-0064c.png
 所以多为之说而愈纷也
张氏尔岐曰方愚之初读之也遥望光气以为非周孔莫能
 为已耳莫测其所言者何等也及其矻矻乎读之读已
 又默存而心历之而后其俯仰揖逊之容如可睹也忠厚
 蔼恻之情如将遇也周文郁郁其斯为郁郁矣君子彬彬
 其斯为彬彬矣虽不可施之行事时一神往焉彷佛戴弁
 垂绅从事乎其间忘其身之乔野鄙僿无所肖似也使
 当时遇难而止止而竟止不几于望辟雍之威仪而却步
仪礼集编 卷首下 第 48b 页 WYG0110-0064d.png
 不前者乎噫愚则幸矣愿世之读是书者勿徒惮其难也
姜氏兆锡曰凡读仪礼莫作一朝绵蕞看了学者试想
 未有此礼时此心如何行此礼时此心又如何见这
 意思方得 仪礼三百三千不单是道问学正是德
 所流露处大德是敦那化的小德从这大处流出来
 先儒所发体用一原四字以此故曰合外内之道
  一论以记传附经
朱子曰前贤尝谓仪礼难读以经不分章记不随经而
仪礼集编 卷首下 第 49a 页 WYG0110-0065a.png
 注疏各为一书故读者不能遽晓今此本尽去诸弊
 恨不得令韩文公见之
马氏廷鸾曰记不随经注疏各为一书读者不能遽晓
 此犹古易之彖象文言系辞各自为书郑康成所以
 欲省学者两读而为今易也文公于礼书之离者合
 之于易书之合者离之是亦学者所当知也
敖氏继公曰夫记者乃后人述其所闻以足经意者也
 旧各置之于其本篇之后者所以尊经而不敢与之
仪礼集编 卷首下 第 49b 页 WYG0110-0065b.png
 杂也(汉艺文志言礼经与记各自为篇数是班固之/时经记犹不相合也今乃各在其本篇后者其)
 (郑氏置/之与)朱子作仪礼通解乃始以记文分属于经文
 每条之下谓以从简便予作集说而于此则不能从
 也予非求异于朱子也顾其势有所不可耳何以言
 之仪礼诸篇之记有特为一条而发者(如士冠记云/始冠缁布之)
 (冠之类/是也)有兼为两条而发者(如聘记云大夫来使无/罪飨之过则饩之是也)
 亦有兼为数条而发者(如冠记云适子冠于阼以著/代也醮于客位加有成也云)
 (云之类/是也)亦有于经意之外别见他礼者(如君射记言/君射之礼士)
仪礼集编 卷首下 第 50a 页 WYG0110-0065c.png
 (冠记言无大夫冠礼而有其昏礼/士昏记言婿见妻父之类是也)若其但为一条而
 发者固可用解之例矣非是则未见其可也何则通
 解之书规模大而篇数繁其记文有不可附于本篇
 每条之下者则或于其篇末见之否则于他篇附之
 故虽未必尽如其所谓以从简便之说而其于记文
 亦皆包括而无所遗也然以记者之意考之则亦不
 为无少异矣予之所撰者但十七篇之集说耳若亦
 用此法则其所遗者不既多乎故不若仍旧贯为愈
仪礼集编 卷首下 第 50b 页 WYG0110-0065d.png
 而不敢效朱子通解之为也且夫易之为书也更四
 圣而后成伏羲画卦爻文王周公作卦爻之辞孔子
 作文言彖象之辞其始也四圣之书或前或后各居
 一处不相杂也后世学者乃各分而合之以从简便
 及至朱子复釐正之以复古经之旧夫文言与彖象
 之辞可以附于每卦每爻之下者也朱子犹且正之
 盖不欲其相杂也而况此记之文有不可尽入于本
 篇每条之下者乎由是言之则予之不敢用通解之
仪礼集编 卷首下 第 51a 页 WYG0110-0066a.png
 法也亦宜矣
王氏鏊曰今经唯礼最繁乱惜不一经朱子绪正朱子
 尝欲以仪礼为经礼记为传经传相从诚千古之特
 见也若士冠礼则附以冠义士昏礼则附以昏义士
 相见礼则附以士相见义乡饮酒礼附以乡饮酒义
 乡射礼附以乡射义又燕礼附以燕义大射礼附以
 大射义聘礼附以聘义公食大夫礼附以公食大夫
 义觐礼附以朝事义如草庐所附亦得矣然其馀有
仪礼集编 卷首下 第 51b 页 WYG0110-0066b.png
 不可附者亦无如之何姑循其旧而释之庶不失古
 之义朱子晚年著仪礼经传始家礼次乡礼次学礼
 次邦国礼次王朝礼秩然有序可举而行然其间杂
 引大戴礼春秋内外传新序列女传贾谊新书孔丛
 子之流杂合以成之乃自为一书非以释经也至勉
 斋续丧祭二礼草庐纂言割裂经文某亦未敢从也
何氏乔新曰仪礼十七篇有礼有记礼则其正经先儒
 以为周公所作记则述其仪节之详盖周末诸儒所
仪礼集编 卷首下 第 52a 页 WYG0110-0066c.png
 记以补正经之未备者也每篇正经居首而记附焉
 自高堂生所传及唐石经皆如此紫阳朱子作仪礼
 经传通解始以记文附于正经各章之末临川吴文
 正公疑其经传混淆为朱子未定之稿乃重加考订
 一仍高堂生之旧而为之诠次焉先王之制度粗可
 见矣乔新不揣庸陋辄因唐人石经兼考叙录详加
 校定经自为经记自为记不相杂糅其章次则依朱
 子所定亦不敢妄为纷更冠二篇宾主问对冠字醴
仪礼集编 卷首下 第 52b 页 WYG0110-0066d.png
 醮之辞石本在经文之后今因朱子移置各章之末
 盖以便于读者也
 
 
 
 
 
 仪礼集编卷首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