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氏毛诗集解 状 第 1a 页 WYG0074-0421a.png
毛诗集解状
据迪功郎新赣州会昌县丞段维清状维清先叔朝奉
昌武以诗经而两魁秋贡以累举而擢第春官学者咸
宗师之印山罗史君瀛尝遣其子侄来学先叔以毛氏
诗口讲指画笔以成编本之东莱诗记参以晦庵诗傅
以至近世诸儒一话一言苟足发明率以录焉名曰丛
桂毛诗集解独罗氏得其缮本校雠最为精密今其侄
漕贡樾锓梓以广其傅维清窃惟先叔刻志穷经平生
段氏毛诗集解 状 第 1b 页 WYG0074-0421b.png
精力毕于此书傥或其他书肆嗜利翻板则必窜易首
尾增损音义非惟有孤罗贡士锓梓之意亦重为先叔
明经之玷今状披陈乞备牒两浙福建路运司备词约
束乞给据付罗贡士为照未敢自专伏候台旨呈奉
台判牒仍给本监除已备牒两浙路暨福建路运司
备词约束所属书肆取责知委文状回申外如有不遵
约束违戾之人仰执此经所属陈乞追板劈毁断罪施行
须至给据者
段氏毛诗集解 状 第 2a 页 WYG0074-0422a.png
右出给公据付罗贡士樾收执照应淳祐八年七月
段氏毛诗集解 状 第 3a 页 WYG0074-0422c.png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三
毛诗集解 诗类
提要
等谨案毛诗集解二十五卷宋段昌武撰昌武
字子武庐陵人焦竑经籍志作段文昌盖因唐段
文昌而误朱睦㮮授经图作段武昌则傅写倒其
文也其始末无考惟书首载其从子维清请
给据状称先叔朝奉昌武以诗经而两冠秋
段氏毛诗集解 状 第 3b 页 WYG0074-0422d.png
贡以累举而擢第春官而已其书旧本题丛
桂毛诗集解盖以所居之堂名之书首为学
诗总说分作诗之理寓诗之乐读诗之法三
则次为论诗总说分诗之世诗之次诗之序
诗之体诗之派五则馀则依章疏解大致仿
吕祖谦读书记而词义较为浅显原书三十
卷明代惟朱睦㮮万卷堂有宋椠完本后没
于汴梁之水此本为孙承泽家所钞仅存二
段氏毛诗集解 状 第 4a 页 WYG0074-0423a.png
十五卷其周颂清庙之什以下并已脱佚朱
彝尊经义考载是书三十卷注曰阙又别载
读书总说一卷注曰存读诗总记今未见傅
本而卷首学诗总说论诗总说今在原目三
十卷之外疑即所谓读诗总说者或一书而
彝尊误分之或两书而傅写误合之则莫可
考矣乾隆四十六年九月恭校上
总纂官纪昀陆锡熊孙士毅
段氏毛诗集解 状 第 4b 页 WYG0074-0423b.png
总 校 官 陆 费 墀
段氏毛诗集解 状 第 5a 页 WYG0074-0423c.png
钦定四库全书
毛诗集解卷首
宋 段昌武 撰
学诗总说
作诗之理
论语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伊川程曰思无
邪者诚也
段氏毛诗集解 状 第 5b 页 WYG0074-0423d.png
谢曰君子之于诗非徒诵
其言又将以考其情性非徒考其情性又将以考先王
之泽盖法度礼乐虽亡于此犹能并与其深微之意而
段氏毛诗集解 状 第 6a 页 WYG0074-0424a.png
傅之故其言乐而不淫忧而不困怨而不怒哀而不愁
如绿衣伤已之诗也其言不过曰我思古人俾无尤兮
击鼓怨上之诗也其言不过曰土国城漕我独南行至
军旅数起大夫久役止曰自诒伊阻行役无期度思其
危难以风焉不过曰苟无饥渴而已若夫言天下之事
美盛德之形容固不待言而可知也其与忧愁思虑之
作孰能优游不迫也
段氏毛诗集解 状 第 6b 页 WYG0074-0424b.png
老泉苏曰圣人之道严于礼而通于诗礼曰必无
好色必无怨而君父兄诗曰好色而无至于淫怨而君
父兄而无至于叛严以待天下之贤人通以全天下之
中人吾观国风婉娈柔媚而卒守以正好色而不至于
淫者也小雅悲伤诽讟而君臣之情卒不忍去怨而不
至于叛者也故天下视之曰圣人固许我以好色而不
尤我之怨吾君父兄许我以好色不淫可也不尤我之
怨吾君父兄则彼虽以虐遇我我明讥而明怨之使天
段氏毛诗集解 状 第 7a 页 WYG0074-0424c.png
下明知之则我之怨亦得当焉不叛可也夫背圣人之
法而自弃于淫叛之地者非断不能也断之始生于不
胜人不自胜其忿然后忍弃其身故诗之教不使人之
情至于不胜也 陈曰天下之祸骄生于有所恃而怨
生于有所忌故公卿大夫士之势易骄而民之势易怨
呜呼骄之祸其发速而小怨之祸其发迟而大溃血之
痈不如腹心之隐疾穴隙之盗不如臣仆之窃伺天下
之患惟夫伏于所不敢而决裂于一旦之敢者不可为
段氏毛诗集解 状 第 7b 页 WYG0074-0424d.png
也夫民之祸始于利害之敢竭而成于是非之不敢议
惟圣人逆知其穷困无聊之意不可以锢而折之已甚
蕴怒而不逞其势将至于此也故节公卿大夫士以礼
而宣民之情以诗礼行乎嘿而诗达乎言呜呼圣人之
所以维持乎君臣之道如此忿之舒也以哭哀之尽也
以啸盖閟于其中而泄于其外则不能复留者人之情
也尝观于诗刑政之苛赋役之重天子诸侯朝廷之严
后妃夫人衽席之秘匹夫匹妇皆得以肆言之圣人为
段氏毛诗集解 状 第 8a 页 WYG0074-0425a.png
诗而使天下之匹夫匹妇皆得以言其上宜若积天下
轻君之心及至于幽厉之小雅邶鄘卫陈郑之风直諌
而不讦显讥而不戾相与携持去之而卒不忍然后知
圣人使之言而至于民之不敢尽言而况于敢叛是故
汤武之兴其民怨而不敢先周之衰其民哀而不敢离
盖其湮郁不平之气舒焉而亡聊之气不蓄也呜呼诗
不作天下之怨极矣卒不能胜共起而亡秦秦亡而后
快故春秋之亡以礼废秦之亡以诗废吾固知公卿大
段氏毛诗集解 状 第 8b 页 WYG0074-0425b.png
夫士之祸速而小民之祸迟而大而诗之所以维持君
臣之道之功深也 苏曰诗者不可以言语求而得必
将深观其意焉故其讥刺是人也不言其所为之恶而
言其爵位之尊车服之美而民疾之以见其不堪也君
子偕老副笄六珈赫赫师尹民具尔瞻是也其颂美是
人也不言其所为之善而言其冠佩之华容貌之盛而
民安之以见其无愧也缁衣之宜兮敝予又改为兮服
其命服朱芾斯皇是也
段氏毛诗集解 状 第 9a 页 WYG0074-0425c.png
叶曰古之圣贤养天下以中发
人心以和使各由其正以自通于物絪缊茫昧将生阴
段氏毛诗集解 状 第 9b 页 WYG0074-0425d.png
阳晦明风雨霜露或卒山川草木形著楙长高飞之翼
蛰居之虫若夫四时之递至声气之感触华实荣耀消
落枯槁动于思虑接于耳目无不言也旁取广喻有正
有反比次抑扬反覆申绎大关于政化小极于鄙俚其
言无不到也当其䌷辞涵意欲语而未出发舒情性言
止而不穷盖其精之至也言语不通嗜欲不齐风俗不
同而世之先后亦大异矣听其言也不能违焉此足以
见其心之无不合也然后均以律吕陈之官师金石震
段氏毛诗集解 状 第 10a 页 WYG0074-0426a.png
荡节奏繁兴羽毛干戚弦匏箫管被服衮黼拜起揖逊
以祭以宴而相与乐乎其中于是神祗祖考相其幽室
家子孙协其明福禄盛满横畅旁浃充塞宇宙薰然粹
然不知其所以然故后世言周公之治为最详者以其
诗见之然则非周人之能为诗盖诗之道至于周而后
备也
寓诗之乐
尚书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段氏毛诗集解 状 第 10b 页 WYG0074-0426b.png
予欲闻六律五声八音在治忽
以出纳五言汝听 工以纳言时而飏之
周礼大司乐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国之学政而合
国之子弟焉以乐德教国子中和祇庸孝友以乐语教
国子兴道讽诵言语以乐舞教国子舞云门大卷大咸
大磬大夏大濩大武 乐师凡射王以驺虞为节诸侯
以狸首为节大夫以采蘋为节士以采蘩为节 及彻
帅学士而歌彻太师教六诗曰风曰
段氏毛诗集解 状 第 11a 页 WYG0074-0426c.png
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以六德为之本以六律为之音
瞽矇掌九德六诗之歌以役大师
仪礼乡饮酒礼工歌鹿鸣四牡皇皇者华笙南陔
白华华黍乃间歌鱼丽笙由庚歌南有嘉鱼笙崇丘歌
南山有台笙由仪乃合乐周南关雎葛覃卷耳召南鹊
巢采蘩采蘋工
段氏毛诗集解 状 第 11b 页 WYG0074-0426d.png
告于乐正曰正歌备 乡射礼乃合乐周南关雎葛覃
卷耳召南鹊巢采繁采蘋告于乐正曰正歌备 燕礼
工歌鹿鸣四牡皇皇者华笙奏南陔白华华黍乃间歌
鱼丽笙由庚歌南有嘉鱼笙崇丘歌南山有台笙由仪
遂歌乡乐周南关雎葛覃卷耳召南鹊巢采蘩采蘋大
师告于乐正曰正歌备 大射礼乃歌鹿鸣三终乃管
新宫三终奏狸首以射
段氏毛诗集解 状 第 12a 页 WYG0074-0427a.png
论语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师摰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
盈耳哉 礼记天子
五年一巡守命大师陈诗以观民风 清庙之瑟朱弦
段氏毛诗集解 状 第 12b 页 WYG0074-0427b.png
而疏越一倡而三叹有遗音者矣 子赣见师乙而问
焉曰赐闻声歌各有宜也如赐者宜何歌也师乙曰乙
贱工也何足以问所宜请诵其所闻而吾子自执焉宽
而静柔而正者宜歌颂广大而静疏达而信者宜歌大
雅恭俭而好礼者宜歌小雅正直而静廉而谦者宜歌
风肆直而慈爱者宜歌商温良而能断者宜歌齐夫歌
者直已而陈德也动已而天地应焉四时和焉星辰理
焉万物育焉故商者五帝之遗声也商人识之故谓之
段氏毛诗集解 状 第 13a 页 WYG0074-0427c.png
商齐者三代之遗声也齐人识之故谓之齐明乎商之
音者临事而屡断明乎齐之音者见利而让临事而屡
断勇也见利而让义也有勇有义非歌孰能保此故歌
者上如抗下如队曲如折止如槁木倨中矩句中钩累
累乎端如贯珠故歌之为言也长言之也说之故言之
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
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左傅吴公子札来
聘请观于周乐使工为之歌周南召南曰美哉始基之
段氏毛诗集解 状 第 13b 页 WYG0074-0427d.png
矣犹未也然勤而不怨矣为之歌邶鄘卫曰美哉渊乎
忧而不困者也吾闻卫康叔武公之德如是是其卫
风乎为之歌王曰美哉思而不惧其周之东乎为之歌
郑曰美哉其细已甚民弗堪也是其先亡乎为之歌齐
曰美哉泱泱乎大风也哉表东海者其太公乎国未可
量也为之歌豳曰美哉荡乎乐而不淫其周公之东乎
为之歌秦曰此之谓夏声夫能夏则大大之至也其周
之旧乎为之歌魏曰美哉沨沨乎大而婉险而易行以
段氏毛诗集解 状 第 14a 页 WYG0074-0428a.png
德辅此则明主也为之歌唐曰思深哉其有陶唐氏之
遗民乎不然何忧之远也非令德之后谁能若是为之
歌陈曰国无主其能久乎自郐以
下无讥焉为之歌小雅曰美哉思而不贰怨而不言其
周德之衰乎犹有先王之遗民焉为之歌大雅曰广哉
熙熙乎曲而有直体其文王之德乎为
之歌颂曰至矣哉直而不倨曲而不屈迩而不偪远而
不携迁而不淫复而不厌哀而不愁乐而不荒用而不
段氏毛诗集解 状 第 14b 页 WYG0074-0428b.png
匮广而不宣施而不费取而不贪处而不底行而不流
五声和八风平节有度守有序盛德之所同也
荀子诗者中声之所止也 史记诗三百
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 毛曰古
者教以诗乐诵之歌之弦之舞之 张曰古之乐章只
数句诗不能成曲调此所以有弄有引善歌者知如何
为弄如何为引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言使其声常从
容有馀
段氏毛诗集解 状 第 15a 页 WYG0074-0428c.png
读诗之法
程曰诗者言之述也言之不足而长言之咏歌之所由
兴也其发于诚感之深至于不知手之舞足之蹈故其
入于人也亦深至可以动天地感鬼神虞之君臣迭相
赓和始见于书夏殷之世虽有作者其傅鲜矣至周而
世益文人之怨乐必形于言政之善恶必见刺美至夫
子之时所傅者多矣夫子删之得三百篇皆止于礼义
段氏毛诗集解 状 第 15b 页 WYG0074-0428d.png
可以垂世立教古之人幼而闻歌诵之声长而识刺美
之意故人之学由诗而兴后世老师宿儒尚不知诗义
后学岂能兴起也
张曰诗所以起学者
之善意古之君臣父子宾主朋友之间无不用诗歌咏
段氏毛诗集解 状 第 16a 页 WYG0074-0429a.png
言语皆用诗之言盖用己之言不若有所稽考用他人
之言信也
谢曰诗须讽味以得之古诗即今之歌曲今之歌曲
往往能使人感动至学诗却无感动兴起处只为泥章
句故也明道先生善言诗未尝章解句释但优游玩味
吟哦上下使人有得处瞻彼日月悠悠我思道之云远
段氏毛诗集解 状 第 16b 页 WYG0074-0429b.png
曷云能来思之切矣终曰百尔君子不知德行不忮不
求何用不臧归于正也
张
曰求诗者贵平易不要崎岖求合诗人之情性温厚平
易老成今以崎岖求之其心先狭隘无由可见诗人之
情本乐易只为时事拂其乐易之性故以诗道其志
程曰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所以明理也
段氏毛诗集解 状 第 17a 页 WYG0074-0429c.png
程曰凡看书各有门庭诗易春秋不可逐句
看尚书论语可以逐句看 欧阳曰六经焚于秦自汉
以来收拾亡逸正其讹谬得以粗备者岂止一人之力
哉后之学者徒抱焚馀残脱之经伥伥然于去圣人千
百载后不见先儒中间之说而欲特立一家之学者吾
未之信也先儒之论苟非详其终始而牴牾质诸圣人
段氏毛诗集解 状 第 17b 页 WYG0074-0429d.png
而悖有不得已而后改易者何以徒为异论以相訾也
论诗总说
诗之世
段氏毛诗集解 状 第 18a 页 WYG0074-0430a.png
孔曰原夫乐之所起发于人之情性情之生斯乃自然
而有故婴儿孩子则怀嬉戏忭跃之心玄鹤苍鸾亦合
歌舞节奏之应岂由有诗而乃成乐乐作而必由诗然
则上古之时徒有讴吟歌呼纵令土鼓苇籥必无文字
雅颂之声故伏羲作瑟女娲作笙簧及蒉桴土鼓必不
因诗咏如此则时虽有乐容或无诗诗序云情动于中
而形于言言之不足乃永歌嗟叹声成文谓之音是由
诗乃为乐者此据后代之诗因诗为乐其上古之乐必
段氏毛诗集解 状 第 18b 页 WYG0074-0430b.png
不如此又曰
周人自录周之风雅则法足彰显戒足著明不暇复录
先代之风雅也颂则前代至美之诗敬先代故录之
段氏毛诗集解 状 第 19a 页 WYG0074-0430c.png
成王太平之后其美小异于
前故颂声止陈灵淫乱之后其恶不可复言故变风息
也
段氏毛诗集解 状 第 19b 页 WYG0074-0430d.png
孔
曰史记孔子世家云古者诗本三千馀篇去其重取其
可施于礼义者三百五篇案书傅所引之诗见在者多
亡逸者少则夫子所录者不容十分去九马迁言古诗
段氏毛诗集解 状 第 20a 页 WYG0074-0431a.png
三千馀篇未可信也据今者及亡诗六篇凡三百一十
一篇而史记汉书云三百五篇阙其亡者以见在为数
欧阳曰迁说然也今书傅所载逸诗何可数也以郑
康成谱图推之有更十君而取其一篇者又有二十馀
君而取其一篇者由此言之何啻三千
段氏毛诗集解 状 第 20b 页 WYG0074-0431b.png
诗之次
欧阳曰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豳秦魏唐陈桧曹此
孔子未删之前周大师乐歌之次第也
周召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此今诗次第也
周召邶鄘卫桧郑齐魏唐秦陈曹豳王此郑氏诗谱之
次第也
孔曰仪礼乡饮酒礼工歌鹿鸣四牡皇皇者华笙南
段氏毛诗集解 状 第 21a 页 WYG0074-0431c.png
陔白华华黍乃间歌鱼丽笙由庚歌南有嘉鱼笙崇丘
歌南山有台笙由仪乃合乐周南关雎葛覃卷耳召南
鹊巢采蘩采蘋燕礼用乐与乡饮酒文同惟采蘋越草
虫之篇其馀在于今诗悉皆比次又左傅及国语称鲁
叔孙穆子聘于晋晋人为之歌文王大明绵又歌鹿鸣
四牡皇皇者华亦各取三篇风雅异奏明其先自次比
非孔子定之春官大师职郑司农注云古自有风雅颂
之名故延陵季子观乐于鲁时孔子尚幼未定诗书而
段氏毛诗集解 状 第 21b 页 WYG0074-0431d.png
曰为之歌颂
论语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
时礼乐自诸侯出颇有谬乱不正者孔子正之耳六诗
之目见于周礼岂由夫子始定其名乎仪礼歌召南三
篇越草虫而取采蘋盖采蘋旧在草虫之前孔子以后
简札始倒或者草虫有忧心之言故不用为常乐耳
段氏毛诗集解 状 第 22a 页 WYG0074-0432a.png
又曰编次先后旧无明说去圣愈远
难得而知欲言先后为次则齐哀先于卫顷郑武后于
桧国而卫在齐先桧处郑后欲以国地为序则郑小于
齐魏狭于晋而齐后于郑魏先于唐欲以采得为序则
鸡鸣之作远在缁衣之前郑国之风必处桧诗之后
程曰诗有四始而风居首何也风
段氏毛诗集解 状 第 22b 页 WYG0074-0432b.png
风也其风动于人犹风之吹物入物也故曰风本乎一
人而成乎国俗谓之风发于正理而形于天下谓之雅
称美盛德与告其成功谓之颂先之家而及于政以底
成功其叙然也诸国之风先后各有义周南召南陈正
家之道以风天下人伦之端王道之本风之正也故为
首二南之风行则人伦正朝廷治二南之风变则礼义
废风俗坏天下治乱在风而已及乎周道衰政教失风
遂变矣于是诸侯擅相侵伐卫首并邶鄘之地故为变
段氏毛诗集解 状 第 23a 页 WYG0074-0432c.png
风之首推其本则王道失上下乱风遂变矣言其迹则
相吞灭而后王道绝卫首恶也故一国之诗而三其名
得于卫者为卫得于邶鄘者为邶鄘所以见其首乱也
诸侯之强不知有王则天理
绝矣圣人惧焉故次以王刑政不能治天下诸侯放恣
擅相并灭王迹熄矣故虽亡而为一国之风
段氏毛诗集解 状 第 23b 页 WYG0074-0432d.png
先王之制苟能守之足以统临天下废法失道则王
畿之内亦不能保郑本畿内之封因周之衰遂自为列
国故次以郑君臣上
下之分失则人伦乱人伦乱则入于禽兽人君身为禽
兽之行其风可知故次以齐天下之风至于如此则无
不乱之国无不变之俗魏舜禹之都唐帝尧之国久被
圣人之化渐成美厚之俗历二叔之世而遗风尚存今
段氏毛诗集解 状 第 24a 页 WYG0074-0433a.png
亦变矣故因其旧名而谓之唐所以见意也唐魏之风
且变则先代之风化中国之礼义消亡极矣是以夷狄
强大天下亦相胥而夷矣故次以秦秦之始封本西戎
之地国乱乃东侵而始大其俗尚夷故美其始有车马
礼乐而刺其未能用周礼也礼义之俗亡夷狄之风行
先圣王之流风遗俗尽矣故次以陈
陈舜之后也圣人之都风俗所厚也圣人之国
典法所存也王泽竭而风化熄矣夷道行而典礼亡矣
段氏毛诗集解 状 第 24b 页 WYG0074-0433b.png
天下之所以安且治者圣人之道行也圣人之道绝则
危亡至矣人情迫于危亡则思治安故思治者乱之极
也桧曹惧其危亡而思周道故为乱之终
乱既极必有治之之道危既甚
必有安之之理自昔天下何尝不拯乱而兴治革危而
为安周家之先由是
道也其居豳也趋时务农以厚民生善政美化由兹而
始王业之所以兴也故次以豳
段氏毛诗集解 状 第 25a 页 WYG0074-0433c.png
王业成而为政于天下故次以雅雅者
王者之政也小之先大固其序也
政之衰则至于亡诗之亡王道之亡也天下之治始于
以正风风天下其终也盛德之著而成功可以告于神
明始终之义也故次以颂颂之有鲁盖生于不足王道
之隆也所歌颂者如是及其衰也如鲁之事已足矣
商则颂前代之美不可废也故附其后焉 叶曰
段氏毛诗集解 状 第 25b 页 WYG0074-0433d.png
土风之诗谓之风朝廷之诗谓之雅宗庙祝颂之诗谓
之颂诸诗各具一体故皆以先后为次惟豳兼有风雅
之制以为风则其辞作于朝廷系于政事以为雅则又
记风土焉故列于风雅之间明其不绝于风而可以雅
也 又曰是时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必记自卫反鲁者
夫子之终事也季札观鲁乐以小雅为周德之衰则鹿
鸣之诸诗不与以大雅为文王之德则民劳之诸诗不
与王通以季子为不知乐非也盖季子之所闻者小雅
段氏毛诗集解 状 第 26a 页 WYG0074-0434a.png
皆变雅大雅皆正雅耳此雅之见于鲁者楚庄王言武
王克商作颂以时迈为首而武次之又言其三曰铺时
绎思我徂维求定其六曰绥万邦屡丰年则赉为第六
盖以所作为先后此颂之见于楚者以此考之雅以正
变为大小颂以所作为先后者诗未删之序也论政事
之兴废而以其所陈者为大小美功德之形容而以其
可告者为先后夫子删诗之序也故以关雎为风始以
鹿鸣为小雅始以文王为大雅始以清庙为颂始而附
段氏毛诗集解 状 第 26b 页 WYG0074-0434b.png
之以鲁与商而后雅颂各得其所则乐之正自是矣
唐曰二南之风也商微而周之兴也王之风也周微而
诗之将亡也 陈曰别之以尊卑之礼故鲁以诸侯而
后于周间之以亲疏之义故商以先代而后于鲁 又
曰周南之诗系于周公召南之诗系于召公岂非化之
盛者必待圣人而后成欤至于风之终亦系之以豳雅
之终亦继之以召旻岂非化之衰者必思圣人而正之
欤
段氏毛诗集解 状 第 27a 页 WYG0074-0434c.png
诗之序
释文旧说云关雎后妃之德也至用之邦国焉名关雎
序谓之小序此以下则大序也 张曰关雎之小序是
国史所纪自诗者志之所之以下是夫子论诗因列于
首章之序故其终亦以述关雎之义焉此则通谓之大
序
程曰国
段氏毛诗集解 状 第 27b 页 WYG0074-0434d.png
史得诗必载其事然后其义可知今小序首句是已其
下皆说诗者之辞
程曰诗序亦有后人添入者如白华是刺幽王其下更
解不行如绵蛮序不肯饮食教载之只见诗中饮之食
之教之诲之命彼后车谓之载之便云教载绝不成言
段氏毛诗集解 状 第 28a 页 WYG0074-0435a.png
语也又如高子曰灵星之尸也分明是高子言更何疑
段氏毛诗集解 状 第 28b 页 WYG0074-0435b.png
释文旧
说云大序是子夏作小序是子夏毛公合作卜商意有
未尽毛更足成之
段氏毛诗集解 状 第 29a 页 WYG0074-0435c.png
后汉书曰卫
宏从谢曼卿受学作毛诗序善得风雅之旨至今傅于
世 曹曰诗序之作说者不同或以为孔子或以为子
夏或以为国史皆无明文可考惟后汉书儒林傅以为
卫宏作毛诗序今行于世则序乃宏作明矣然郑氏又
以为诸序本自合为一篇毛公始以寘诸篇之首则是
毛公之前其傅甚久宏特增广而润色之耳故近世诸
儒多以篇之首句为毛公所分而其所推说云云者为
段氏毛诗集解 状 第 29b 页 WYG0074-0435d.png
后人所益理或有之 孔曰汉初为傅训者皆与经别
行三傅之文不与经连故石经书公羊傅皆无经文艺
文志云毛诗经二十九卷毛诗故训傅三十卷是毛为
训诂亦与经别也及马融为周礼注乃云欲省学者两
读故具载本文然则后汉以来始就经为注未审此诗
引经附傅是谁为之其毛诗二十九卷不知并何卷也
段氏毛诗集解 状 第 30a 页 WYG0074-0436a.png
段氏毛诗集解 状 第 30b 页 WYG0074-0436b.png
段氏毛诗集解 状 第 31a 页 WYG0074-0436c.png
段氏毛诗集解 状 第 31b 页 WYG0074-0436d.png
段氏毛诗集解 状 第 32a 页 WYG0074-0437a.png
诗之体
国语闵马父曰昔正考父校商之名颂十二篇于周之
大师以那为首其辑之乱曰自古在昔先民有作温恭
朝夕执事有恪
孔曰自古有篇章之名故
那序曰得商颂十二篇东山序曰一章言其完也句则
段氏毛诗集解 状 第 32b 页 WYG0074-0437b.png
古者谓之言论语曰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赵简子称
子太叔遗我以九言皆以一句为一言也秦汉诸儒乃
有句称风雅之篇无一章者颂者述成功以告神故一
章而已鲁颂不一章而已鲁颂不一章者美僖公之事
非告神之歌也长发殷武重章者或诗人之意所不同
诗之大体必须依韵其有乖者古人之韵不协耳之兮
也之类本取之以为辞虽在句下不以为韵故处末者
皆字上为韵左右流之寤寐求之其实七兮迨其吉兮
段氏毛诗集解 状 第 33a 页 WYG0074-0437c.png
之类是也亦有即将助句之字以当声韵者是究是图
亶其然乎其虚其邪既亟只且之类是也 张曰古之
乐章只数句诗不能成曲调此所以有弄有引善歌诗
者知如何为弄如何为引
诗之派
前汉志诗三百五篇遭秦而存者以其在讽诵不独在
竹帛也汉兴鲁申公为诗训诂
而齐辕固
段氏毛诗集解 状 第 33b 页 WYG0074-0437d.png
燕韩生
皆为之傅三家皆列于学
官又有毛公之学自谓子夏所傅而河间献王好之未
得立
刘歆移太常博士
书曰文帝时诗始萌芽至武帝然后邹鲁梁赵颇有诗
礼春秋先师皆起于建元之间当此之时一人不能独
尽其经或为雅或为颂相合而成 孔曰郑诗谱曰鲁
段氏毛诗集解 状 第 34a 页 WYG0074-0438a.png
人大毛公为故训傅于其家河间献王得而献之以小
毛公为博士前汉儒林傅毛公赵人为河间献王博士
不言其名后汉儒林傅赵人毛苌傅诗然则小毛公名
为苌也
前汉儒林傅毛公
授同国贯长卿长卿授解延年延年授徐敖敖授九江
陈侠后汉儒林傅卫宏字敬仲东海人初
段氏毛诗集解 状 第 34b 页 WYG0074-0438b.png
九江谢曼卿善毛诗宏从曼卿受学中兴后郑众贾逵
傅毛诗后马融作毛诗傅郑玄作毛诗笺
隋志齐诗魏代已亡鲁
诗亡于西晋韩诗虽存无傅之者惟毛诗郑笺至今独
立
段氏毛诗集解 状 第 35a 页 WYG0074-0438c.png
段氏毛诗集解 状 第 35b 页 WYG0074-0438d.png
毛诗集解卷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