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通考-元-黄镇成卷三

卷三 第 1a 页 WYG0062-0057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尚书通考卷三     元 黄镇成 撰
   在璿玑玉衡以齐七政
朱子曰璿玑所以象天体之转运玉衡所以窥玑而齐
七政之运行犹今之浑天仪也历家又以北斗魁四星
为玑杓三星为衡今详经文简质不应北斗二字独用
寓名姑存其说以广异闻
鲁斋王氏曰尧取南面之中以正四时之中气至舜又
卷三 第 1b 页 WYG0062-0057b.png
取北面之星以定岁时之分日月之合比尧时尤为简
明而精密夫列星之所以名亦人自名之耳何以知璿
玑玉衡与北斗孰先而孰后也
天文志云言天体者三家一曰周髀二曰宣夜三曰浑
天宣夜绝无师说不知其状周髀之术以为天似覆盆
盖以斗极为中中高而四边下日月傍行绕之日近而
见之为昼日远而不见为夜蔡邕以为考验天象多所
违失浑天说曰天之形状似鸟卵地居其中天包地外
卷三 第 2a 页 WYG0062-0057c.png
犹卵之裹黄圆如弹丸故曰浑天言其形体浑浑然也
其术以为天半覆地上半在地下其天居地上见者一
百八十二度半彊地下亦然北极出地上三十六度南
极入地下亦三十六度而嵩高正当天之中极南五十
五度当嵩高之上又其南十二度为夏至之日道又其
南二十四度为春秋分之日道又其南二十四度为冬
至之日道南下去地三十一度而巳是夏至日北去极
六十七度春秋分去极九十一度冬至去极一百一十
卷三 第 2b 页 WYG0062-0057d.png
五度其南北极持其两端其天与日月星宿斜而回转
此必古有其法遭秦而灭至汉武帝时洛下闳始经营
之鲜于妄人亦量度之至宣帝时耿寿昌始铸铜而为
之象
 按浑仪言北极出地上三十六度南极入地下亦三
 十六度但据阳城而言其交州望极高二十度林邑
 望极高十七度海上见老人星下众星粲然皆古所
 未名则地形高下难以槩论又嵩高特中国测候之
卷三 第 3a 页 WYG0062-0058a.png
 中直谓正当天中则不可矣
大元至元十六年太史郭守敬奏唐一行开元间令南
宫说天下测景书中见者凡十三处星辰去天高下不
同即日测验人少可先南北立表取直测景遂设监候
官一十四员分道相继而出先测得
 南海北极出地一十五度夏至景在表南长一尺一
 寸六分昼五十四刻夜四十六刻 衡岳北极出地
 二十五度夏至日在表端无景昼五十六刻夜四十
卷三 第 3b 页 WYG0062-0058b.png
 四刻 岳台北极出地三十五度夏至晷景长一尺
 四寸八分昼六十刻夜四十刻 和林北极出地四
 十五度夏至晷景长三尺二寸四分昼六十四刻夜
 三十六刻 铁勒北极出地五十五度夏至晷景长
 五尺一分昼七十刻夜三十刻 北海北极出地六
 十五度夏至晷景长六尺七寸八分昼八十二刻夜
 一十八刻 大都北极出地四十度太彊夏至晷景
 长一丈二尺三寸六分昼六十二刻夜三十八刻继
卷三 第 4a 页 WYG0062-0058c.png
 又测得上都北极出地四十三度少 北京北极出
 地四十二度彊 益都北极出地三十七度少 登
 州北极出地三十八度少 高丽北极出地三十八
 度少 西京北极出地四十度少 大原北极出地
 三十八度少 安西府北极出地三十四度半彊
 兴元北极出地三十三度半彊 成都北极出地三
 十一度半彊 西凉州北极出地四十度彊 东平
 北极出地三十五度太 大名北极出地三十六度
卷三 第 4b 页 WYG0062-0058d.png
  南京北极出地三十四度太彊 河南府阳城北
 极出地三十四度太弱 扬州北极出地三十三度
  鄂州北极出地三十一度半 吉州北极出地二
 十六度半 雷州北极出地二十度太 琼州北极
 出地一十九度太
卷三 第 5a 页 WYG0062-0059a.png
 
 
 
 
 
 
 
 
卷三 第 5b 页 WYG0062-0059b.png
 
 
 
 
 
 
  黄道日之所行以定南北二至及昼夜东西出没
  嵩高当地平之中  赤道当二极之中
卷三 第 6a 页 WYG0062-0059c.png
 右浑天仪为仪三重
   其在外者曰六合仪
平置黑单环上刻十二辰八干四隅在地之位以准地
面而定四方
 愚按所刻方位即如今术家罗经所定二十四向者
 是也
侧立黑双环背刻去极度数以中分天脊直跨地平使
其半入地下而结于其子午以为天经
卷三 第 6b 页 WYG0062-0059d.png
 愚按其者指地平之环而言盖定结于地平子午之
 位也
斜倚赤单环背刻赤道度数以平分天腹横绕天经亦
使半出地上半入地下而结于其卯酉以为天纬三环
表里相结不动其天经之环则南北二极皆为圆轴虚
中而内向以挈三辰四游之环以其上下四方于是可
考故曰六合
   次其内曰三辰仪
卷三 第 7a 页 WYG0062-0060a.png
侧立黑双环亦刻去极度数外贯天经之轴内挈黄赤
二道其赤道则为赤单环外依天纬亦刻宿度而结于
黑双环之卯酉其黄道则为黄单环亦刻宿度而斜倚
于赤道之腹以交结于卯酉而半入其内以为春分后
之日轨半出其外以为秋分后之日轨又为白单环以
承其交使不倾垫下设机轮以水激之使其日夜随天
东西运转以象天行
 愚按唐书天文志一行与梁令瓒铸铜仪以木匮为
卷三 第 7b 页 WYG0062-0060b.png
 地平令仪半在地下注水激轮立木人二于地平上
 每刻击鼓每辰撞钟皆于匮中各施轮轴钩键关锁
 交错相持则所设机轮皆在木匮之中
以其日月星辰于是可考故曰三辰
   其最在内者曰四游仪
亦为黑双环如三辰仪之制以贯天经之轴其环之内
则两面当中各施直距外指两轴而当其要中之内面
又为小窾以受玉衡要中之小轴使衡既得随环东西
卷三 第 8a 页 WYG0062-0060c.png
运转又可随处南北低昂以待占候者之仰窥焉以其
东西南北无不周遍故曰四游
吴氏书纂言曰地平单环径八尺阔五寸厚一寸半天
经双环径八尺阔五寸厚八分两环合一寸六分天纬
单环径七尺八寸一分阔九分厚五分三辰双环径七
尺四寸八分阔一寸八分厚七分两环合一寸四分黄
赤二道单环径七尺二寸一分阔九分厚六分四游双
环径六尺二寸八分阔一寸八分厚八分半两环合一
卷三 第 8b 页 WYG0062-0060d.png
寸七分直距铜板二长各如四游环内径阔一寸六分
厚八分望筒长随直距方一寸六分两端方掩方一寸
七分中间圆孔径七分半地平之下檠以龙柱四各高
七尺七寸植于水槽上一名水趺或名水平其台为十
字或为方井中凿水道相通行水以激机轮
   历代浑仪
前汉洛下闳为汉武帝于地中转浑天定时节作太初

卷三 第 9a 页 WYG0062-0061a.png
东汉延熹中张衡以铜制于密室中具内外规南北极
黄赤道列二十四气二十八宿中外星官及日月五纬
以漏水转之于殿上室内令司之者闭户而唱以告灵
台之观天者璇玑所加某星始加某星巳中某星巳没
皆如合符
吴王藩制仪立论考度曰前儒旧说天地之体状如鸟
卵天包地外犹壳之裹黄周旋无端其形浑浑然故曰
浑天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五百八十九分度之百四十
卷三 第 9b 页 WYG0062-0061b.png
五半覆地上半在地下其二端谓之南北极北极出地
三十六度南极入地三十六度两极相去一百八十二
度半强绕北极径七十二度常见不隐谓之上规绕南
极七十二度常隐不见谓之下规赤道带天之纮去两
极各九十一度少强黄道日之所行也半在赤道外半
在赤道内与赤道东交于角五少弱西交于奎十五少
强其黄道外极远者去赤道二十四度斗二十一度是
也其入赤道内极远者亦二十四度井二十五度是也
卷三 第 10a 页 WYG0062-0061c.png
北极规道之行度日南至在斗二十一度去极百十五
度少强是也日最南去极最远故景最长黄道斗二十
一度出辰入申故日亦出辰入申日昼行地上百四十
六度强故日短夜行地下二百一十九度少弱故夜长
自南至之后日去极稍近故景稍短日昼行地上度稍
多故日稍长夜行地下度稍少故夜稍短日所在度稍
北故日稍北以至于夏至日在井二十五度去极六十
七度少强是日最北去极最近景最短黄道井二十五
卷三 第 10b 页 WYG0062-0061d.png
度出寅入戌故日亦出寅入戌日昼行地上二百一十
九度少弱故日长夜行地下百四十六度强故夜短自
夏至之后日去极稍远故景稍长日昼行地上度稍少
故日稍短夜行地下度稍多故夜稍长日所在度稍南
故日出稍南至于南至而复初焉此日冬夏至之度斗
二十一井二十五南北相应四十八度春分日在奎十
四少强秋分日在角五少弱此黄赤二道之交中也去
极俱九十一度少强南北处斗二十一井二十五之中
卷三 第 11a 页 WYG0062-0062a.png
故景居二至长短之中奎十四角五出卯入酉日亦出
卯入酉日昼行地上夜行地下俱百八十二度半强故
日见伏之漏俱五十刻谓之昼夜同此日二分之度
宋元嘉中钱乐之铸铜作浑天仪衡长八尺孔径一寸
玑径八尺圆周二丈五尺强转而望之以知日月星辰
之所在即璿玑玉衡之遗法也
后魏永兴中诏造太史候部铁仪其制并以铜铁惟星
度以银错之
卷三 第 11b 页 WYG0062-0062b.png
唐贞观初李淳风作浑仪至七年而成表里三重一曰
六合仪二曰三辰仪三曰四游仪皆用铜帝称善置于
凝晖阁玄宗开元九年一行受诏改治新历欲知黄道
进退而太史无黄道仪梁令瓒以木为游仪一行是之
乃请更铸以铜铁十一年仪成又以灵台铁仪后魏所
作制度不均赤道不动如胶柱以考月行迟速多差更
造游仪使黄道运行以追列舍之变因二分之中以立
黄道交于奎轸之间二至陟降各二十四度黄道内施
卷三 第 12a 页 WYG0062-0062c.png
白道月环用究阴阳朓朒动合天运简而易从又一行
令瓒等更铸浑天铜仪圆天之象具列宿道及周天度
数注水激轮令其自转一昼夜而天运周外络二轮缀
以日月令得运行每天西旋一周日东行一度月行十
三度十九分度之七二十九转有馀而日月会三百六
十五转而日周天以木匮为地平令仪半在地下晦明
朔望迟速有准立木人二于地平上一刻则击鼓一辰
则撞钟皆于匮中各施轮轴钩键关锁交错相持
卷三 第 12b 页 WYG0062-0062d.png
宋太平兴国四年正月司天监学生张思训造新浑仪
为七直人左撼铃右扣钟中击鼓以定刻数又十二神
报十二时刻数定昼夜短长上列三百六十五度紫微
宫及周天列象井斗建黄赤二道太阳行度定寒暑进
退又以古之制作运动以水疏略既多寒暑无准今以
水银代水运动不差且冬至之日在黄路表去北极最
远谓之寒昼短夜长夏至之日在赤路表去北极最近
谓之暑昼长夜短春秋二分日在两交春和秋凉昼夜
卷三 第 13a 页 WYG0062-0063a.png
复等寒暑进退皆由于此
大中祥符三年冬官正韩显符造铜浑仪其制为天轮
二一平一侧各分三百六十五度又为黄赤道立管于
侧轮中以测日月星辰行度皆无差
元祐中苏颂上仪象法要有曰古人测候天数其法有
二一曰浑天仪二曰铜候仪又按吴王藩云浑天仪者
羲和之旧器又有浑天象者以著天体以布星辰二者
以考于天盖密矣详此则浑天仪铜候仪之外又有浑
卷三 第 13b 页 WYG0062-0063b.png
天象凡三器也浑天象历代罕传惟隋书志称梁秘府
有之云元嘉中所造由是言之古人候天具此三器乃
能尽妙今惟一法诚恐未得精密
大元至元十三年太史郭守敬言历之本在于测验测
验之器莫先仪表今司天浑仪宋皇祐中汴京所造不
与此处天度相符比量南北二极约差四度表石年深
亦复欹侧乃尽考其失而移置之既又别图爽垲以木
为重棚创作简仪高表用相比覆又以为天枢附极而
卷三 第 14a 页 WYG0062-0063c.png
动昔人尝展管望之未得其的作候极仪极辰既位天
体斯正作浑天象象虽形似莫适所用作玲珑仪以表
之矩方测天之正圆莫若以圆求圆作仰仪古有经纬
结而不动今则易之作立运仪日有中道月有九行今
则一之作證理仪表高景虚罔象非真作景符月虽有
明察景则难作窥几历法之验在于交会作日食月食
仪天有赤道轮以当之两极低昂标以指之作星晷定
时仪以上凡十三等又作正方案丸表悬正仪座正仪
卷三 第 14b 页 WYG0062-0063d.png
凡四等为四方行测者所用又作仰规覆矩圆异方浑
盖图日出入永短图凡五等与上诸仪互相参考
又唐一行作大衍历诏太史测天下之晷求其地中以
为定数其议曰周礼大司徒以土圭之法测土深日至
之景尺有五寸谓之地中郑氏以为日景于地千里而
差一寸南宫说择河南平地度之大率五百馀里晷差
一寸而旧说谓王畿千里景差一寸妄矣原古人所以
步圭景之意将以节宣和气辅相物宜不在于辰次之
卷三 第 15a 页 WYG0062-0064a.png
周径其所以重历数之意将以恭授人时钦若乾象不
在于浑盖之是非若乃述无稽之法于视听之所不及
则君子当阙疑而不议也而或者各守所传之器以术
天体谓浑元可任数而测天象可运算而窥迭为矛盾
诚以为盖天邪则南方之度渐狭果以为浑天邪则北
方之极浸高此二者又浑盖之家尽智毕议未有能通
其说也
 愚按书所载者南面以考中星北面以察斗建宅四
卷三 第 15b 页 WYG0062-0064b.png
 方以测日景占候合天不凭一器非若宣夜浑盖之
 说专弊神于私智也先儒独取浑天家岂不以验之
 天象而不违揆之圣经而有合者乎汉唐以来并守
 其制然天无形也其运固有常以其动而无息则亦
 未始有常也而所谓器者又特形而下之迹也以有
 迹之粗而模写无形之妙是非有以变而通之者又
 孰能尽求其必合也哉故今特取一行之议附见于
 后学者由是又当触𩔖而长之固不可以按图而胶
卷三 第 16a 页 WYG0062-0064c.png
 柱也
   肆类于上帝
周礼肆师𩔖造于上帝注云郊祀者祭昊天之常祭非
常祀而祭告于天其礼依郊祀为之故曰类
记郊特牲曰郊之祭也迎长日之至也(建子之/月也)大报天
而主日也兆于南郊(兆域/也)就阳位也扫地而祭于其质
也器用陶匏以象天地之性也于郊故谓之郊牲用骍
尚赤也(象阳/之色)用犊贵诚也郊之用辛也(冬至日未必皆/辛但用此月辛)
卷三 第 16b 页 WYG0062-0064d.png
(日/)周之始郊日以至卜郊受命于祖庙作龟于祢宫(卜/于)
(祢/)尊祖亲考之义也卜之日王立于泽(泽宫也所/以择士)亲听
誓命受教谏之义也献命库门之内戒百官也大庙之
命戒百姓也祭之日王皮弁以听祭报(如小宗伯所谓/告时于王告备)
(于/王)示民严上也祭之日王被衮以象天戴冕璪十有二
旒则天数也乘素车贵其质也旂十有二旒龙章而设
日月以象天也天垂象圣人则之郊所以明天道也万
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此所以配上帝也郊之祭也大报
卷三 第 17a 页 WYG0062-0065a.png
本反始也
通典曰有虞氏禘黄帝(尔雅释天云禘大祭也虞氏冬/至大祭天于围丘以黄帝配坐)
而郊喾(夏至之日祭感生帝/于南郊以喾配焉)夏后氏禘黄帝而郊鲧商
人禘喾而郊冥周制大司乐云冬日至祀天于地上之
圜丘又大宗伯职曰以禋祀祀昊天上帝礼神之玉以
苍璧其牲及币各随玉色牲用一犊币用缯长丈八尺
王服大裘其冕无旒尸服亦然乘玉辂锡繁缨十有再
就建太常十有二旒以祀樽及荐菹醢器并以瓦爵以
卷三 第 17b 页 WYG0062-0065b.png
匏片为之以藁秸及蒲但剪头不纳为藉神席(藁秸藉/天神蒲)
(越藉/配帝)配以帝喾其乐大司乐云凡乐圜钟(夹/钟)为宫黄钟
为角太蔟为徵姑洗为羽雷鼓雷鼗孤竹之管云和之
琴瑟云门之舞冬日至于地上之圜丘奏之若乐六变
则天神皆降可得而礼矣其感生帝大传曰礼不王不
禘王者禘其祖之所自出以其祖配之(凡大祭曰禘大/祭其先祖所由)
(生谓郊/祭天也)因以祈榖其坛名泰坛在国南五十里礼神之
玉用四圭有邸尺有二寸(见周礼考工玉人及典瑞郑/司农云中央为璧圭着其四)
卷三 第 18a 页 WYG0062-0065c.png
(面圭本着于璧/圭末四出于外)牲用骍犊青币配以稷(祭法云周人禘/喾而郊稷孝经)
(曰郊祀后稷以配天左传/曰郊祀后稷以祈农事)其配帝牲亦骍犊其乐大司
乐云乃奏黄钟歌大吕舞云门以祀天神日用辛祭前
期十日王亲戒百官及族人大宰又总戒群官曰某日
有事于昊天上帝各扬其职百官废职服大刑乃习射
于泽宫选可与祭者其日王乃致斋于路寝之室祭日
之晨鸡人夜呼晨以百官巾车鸣铃以应鸡人典辂
乃出玉辂建太常大司乐既宿悬遂以声展之知完否
卷三 第 18b 页 WYG0062-0065d.png
王将出大司乐令奏王夏王所过处之人各于田首设
烛以照于路又丧者不敢哭凶服者不敢入国门祭前
掌次先于丘东门外道北设大次小次(次谓帷幄/退俟之处)掌次
张毡案设皇邸(谓于次中张毡床床上设板屏风/其上染鸟羽象凤凰色以为饰)王服
大裘而立于丘之东南西面大司乐奏圜钟为宫以下
之乐以降神次则积柴于丘坛上(谓积柴实牲/体与玉帛)王亲牵
牲而杀之次则实牲体玉帛而燔之谓之禋祀次乃扫
于丘坛上而祭尸服裘而升丘也王及牲尸入时乐章
卷三 第 19a 页 WYG0062-0066a.png
奏王夏肆夏昭夏(但用夹/钟为宫)就坐时尸前置苍璧又荐笾
豆及血腥等为重古之荐王乃以匏片为爵酌瓦甒之
泛齐以献尸为朝践之献(不用圭瓒而用陶匏者物无/以称天地之德故但取天地)
(之/性)五齐之名一曰泛齐(成而滓浮泛泛然五齐之中泛/齐味尤浊重古贵质故于大祭)
(用/之)二曰醴齐(成而汁滓相将上/下一体尤浊故也)三曰盎齐(成而蓊盎/然葱色)
曰缇齐(成而红赤色/稍清缇音体)五曰沈齐(成而滓沉转清郊无祼/礼宗庙有祼天地至尊)
(不祼以其/莫可称焉)七献(宗庙九献者尸未入前王及后于奥中/先二祼天是外神无祼故七献而已)
七献者荐血腥后王以匏爵酌泛齐以献尸所谓朝践
卷三 第 19b 页 WYG0062-0066b.png
是也此为一献次大宗伯摄王后之事亦以匏爵酌醴
齐亚献亦为朝践是二献母献奏乐一成次荐熟于神
前荐毕王乃以匏爵酌盎齐以献尸大宗伯以匏爵酌
缇齐以亚献所谓馈献也通前凡四尸乃食食讫王更
酌朝践之泛齐以酳尸所谓朝献大宗伯更酌馈献之
缇齐以亚酳所谓再献通前凡六又有诸臣为宾之一
献凡七其尸酢诸臣之酒皆用三酒(酒正云事酒/昔酒清酒)其法
如祫祭之礼毕献之后天子舞六代之乐若感帝及迎
卷三 第 20a 页 WYG0062-0066c.png
气即天子舞当代之乐其乐章用昊天有成命也
 愚按天子祭天地郊祀祭之常也郊迎长日之至冬
 至祭之时也今以摄告则非常也以正月有事则非
 时也然祀天之礼不可以不备故依郊祀为之而曰
 𩔖𩔖犹似也然虞礼略而不传至于𩔖礼又不可考
 今所记者大抵止据周制而言虽三代而下损益不
 同读书者亦不可以不之考也
   禋于六宗
卷三 第 20b 页 WYG0062-0066d.png
蔡氏因古注曰禋精意以享之谓宗尊也所尊祭者其
祀有六祭法曰埋少牢于泰昭祭时也相近于坎坛祭
寒暑也王官祭日也夜明祭月也幽宗祭星也雩宗祭
水旱也
郑玄曰泰昭昭者明也亦坛也时四时也亦谓阴阳之
神也埋之者阴阳入于地中也凡此以下皆祭用少牢
相近读为禳祈郤也求也寒于坎暑于坛王宫日坛夜
明月坛宗读为禜幽禜星坛雩禜水旱坛
卷三 第 21a 页 WYG0062-0067a.png
苏氏曰此之禋六宗望山川遍群神盖与𩔖上帝为一
礼尔考之祭法其泰坛祭天即此𩔖上帝也祭时寒暑
日月星水旱即此禋六宗也四坎坛祭四方与山林川
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有天下者祭百
神即此望山川遍群神也祭法所叙舜典之章句义疏

颖达曰欧阳及大小夏侯说尚书皆云所祭者六上不
谓天下不谓地旁不谓四方在六者之间助阴阳变化
卷三 第 21b 页 WYG0062-0067b.png
实一而名六宗孔光刘歆以六宗谓乾坤六子水火雷
风山泽贾逵以为六宗者天宗三日月星地宗三河海

马融云万物非天不覆非地不载非春不生非夏不长
非秋不收非冬不藏此其谓六也
郑玄以六宗言禋与祭天同名则六者皆是天之神祇
谓星辰司中司命风师雨师(星五纬也辰十二次也司/中司命文昌第五第四星)
(也风师箕也/两师毕也)
卷三 第 22a 页 WYG0062-0067c.png
晋张髦谓祀祖考所尊者六三昭三穆是也
司马彪云天宗者日月星辰寒暑之属地宗者社稷五
祀之属
 愚按六宗诸说各异虽未能的见舜之所尊祭者果
 为何祀但谓是日月星辰之𩔖则祭法所谓王宫夜
 明幽禜者可以该之矣谓是山泽河海之𩔖则望于
 山川又在六宗之外谓是昭穆则古者昭穆不尽称
 宗皆不可据独孔氏旧说有合于祭法于义为优而
卷三 第 22b 页 WYG0062-0067d.png
 颖达尚谓各言其志未知孰是独朱蔡从古注盖以
 虞礼无传书言简略后世纷纷得以肆其臆说然以
 先后文义考之唐虞旧典亦可以见其次第之略祭
 法所述又安知非三代以来相传之礼邪由是论之
 孔说为正审矣
   辑五瑞
周礼大宗伯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国
王执镇圭(尺有/二寸)
卷三 第 23a 页 WYG0062-0068a.png
公执桓圭注云公者二王之后及王之上公也双植谓
之桓桓宫室之象须桓楹乃安天子在上须诸侯乃安
盖亦以桓为瑑饰圭长九寸侯伯七寸博三寸厚半寸
剡上左礼书云桓彊立不挠而以安上为义故公圭瑑

侯执信圭七寸
伯执躬圭七寸注云信当为身身主躬圭盖皆象以人
形为瑑饰文有粗缛耳欲其慎行以保身陆农师新图
卷三 第 23b 页 WYG0062-0068b.png
云信圭直躬圭屈为人形误矣
子执榖璧
男执蒲璧注云榖所以养人蒲为席所以安人二玉盖
或榖为饰或以蒲为瑑饰皆径五寸不执圭者未成国

尔雅云肉倍好谓之璧此五等诸侯各执圭璧朝于王
及自相朝所用也
又典瑞云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缫(读曰/藻)皆三
卷三 第 24a 页 WYG0062-0068c.png
采三就子执谷璧男执蒲璧缫皆二采再就以朝觐宗
遇会同于王注云三采朱白苍二采朱绿也郑司农云
以圭璧见于王觐礼曰侯氏入门右坐奠圭再拜稽首
侯氏见于天子春曰朝夏曰宗秋曰觐冬曰遇时见曰
会众见曰同缫有五采文所以荐玉木为中干用韦衣
而画之就成也一匝为一就贾释曰圭之广长木板亦
如之然后用韦衣之而画于上一采为一匝一匝为一
就蒲榖之璧缫藉之形亦如之采以象德之文就以象
卷三 第 24b 页 WYG0062-0068d.png
文之成内刚外顺于此可见矣又有五采组绳以为系
上以玄为天下以绛为地用以系玉长尺藉玉不坠因
以为饰
蔡氏曰五等诸侯执之以合符于天子而验其信否也
周礼天子执冒以朝诸侯郑氏注云名玉以冒以德覆
冒天下也诸侯始受命天子锡以圭圭头斜锐其冒下
斜刻小大长短广狭如之诸侯来朝天子以刻处冒其
圭头有不同者则辨其伪也
卷三 第 25a 页 WYG0062-0069a.png
 愚按诸侯执玉以朝天子天子以冒合之以见爵命
 出于天子而不可二又取德能冒下之义至如左氏
 所载邾子朝鲁执玉之事其亦上替下陵又奚取于
 分符冒下之旨哉而曰诸侯自相朝所用吾不知其
 可也
   巡守
岱宗(泰山也在兖/州奉符县)
南岳(衡山也在湖南潭州衡山县山郭璞尔雅注云霍/山在庐江灊县汉武帝以衡 辽旷故移于此)
卷三 第 25b 页 WYG0062-0069b.png
西岳(华山也在华/州华阴县)   北岳(恒山也在定/州常山县)
(祀天/)       望(祀山川号又秩者其/牲币祝 之次第)
觐东后(西南北/皆然)    协时(四时/)
(大小/)       正日(甲乙/)
   律
汉志曰五声之本生于黄钟之律九寸为宫或损或益
以定商角徵羽九六相生阴阳之应也律有十二阳六
为律阴六为吕律以统气𩔖物吕以旅阳宣气其传曰
卷三 第 26a 页 WYG0062-0069c.png
黄帝使泠纶自大夏之西昆仑之阴取竹之解谷(孟康/曰解)
(脱也谷竹沟也取竹之脱/无沟节者一说谷名也)生其窍厚均者断两节间而
吹之以为黄钟之宫制十二筒以听凤之鸣其雄鸣为
六雌鸣亦六比黄钟之宫而皆可以生之是为律本(师/古)
(曰比合也生/谓上下相生)至治之世天地之气合以生风天地之风
气正十二律定黄钟黄者中之色钟种也阳气施种于
黄泉孳萌万物为六气元也以黄色名元气律者著宫
声也始于子在十一月大吕吕旅也言阴大旅助黄钟
卷三 第 26b 页 WYG0062-0069d.png
宣气而牙物也位于丑在十二月大蔟蔟奏也言阳气
大奏地而达物也位于寅在正月夹钟言阴夹助大蔟
宣四方之气而出种物也位于卯在二月姑洗洗絜也
言阳气洗物辜絜之也位于辰在三月中吕言微阴始
起未成著于其中旅助姑洗宣气齐物也位于巳在四
月蕤宾蕤继也宾导也言阳始导阴气使继养物也位
于午在五月林钟林君也言阴气受任助蕤宾君主种
物使长大楙盛也位于未在六月夷则则法也言阳气
卷三 第 27a 页 WYG0062-0070a.png
正法度而使阴气夷当伤之物也位于申在七月南吕
南任也言阴气旅助夷则任成万物也位于酉在八月
无射射厌也言阳气䆒物而使阴气毕剥落之终而复
始无厌巳也位于戌在九月应钟言阴气应无射该藏
万物而杂阳阂种也位于亥在十月三统者天施地化
人事之纪也黄钟为天统律长九寸林钟为地统律长
六寸太蔟为人统律长八寸三正黄钟子为天正林钟
未之冲丑为地正太蔟寅为人正及黄钟为宫则太蔟
卷三 第 27b 页 WYG0062-0070b.png
姑洗林钟南吕皆以正声应无有忽微不复与他律为
役者同心一统之义也非黄钟而他律虽当其月自宫
者则其和应之律有空积忽微(孟康曰忽微若有若无/细于发者空积若郑氏)
(分一寸/为数千)不得其正此黄钟至尊无与并也三统相通故
黄钟林钟太蔟律长皆全寸而亡馀分也太极元气函
三为一极中也元始也行于十二辰始动于子参之于
丑得三又参之于寅得九又参之于卯得二十七又参
之于辰得八十一又参之于巳得二百四十三又参之
卷三 第 28a 页 WYG0062-0070c.png
于午得七百二十九又参之于未得二千一百八十七
又参之于申得六千五百六十一又参之于酉得万九
千六百八十三又参之于戌得五万九千四十九又参
之于亥得十七万七千一百四十七此阴阳合德气钟
于子化生万物者也故孳萌于子纽牙于丑引达于寅
冒茆于卯(师古曰茆/谓丛生也)振美于辰巳盛于巳咢布于午昧
薆于未中坚于申留孰于酉毕入于戌该阂于亥出甲
于甲奋轧于乙明炳于丙大盛于丁丰楙于戊理纪于
卷三 第 28b 页 WYG0062-0070d.png
已敛更于庚悉新于辛怀壬于壬陈揆于癸故阴阳之
施化万物之终始既𩔖旅于律吕又经历于日辰而变
化之情可见矣阴阳相生自黄钟始而左旋八八为伍
其法皆用铜职在太乐太常掌之
蔡传曰凡十二管皆径三分有奇空围九分而黄钟之
长九寸大吕以下律吕相间以次而短至应钟而极焉
以之制乐而节音声则长者声下短者声高下者则重
浊而舒迟上者则轻清而剽疾
卷三 第 29a 页 WYG0062-0071a.png
通典曰六律者阳月之管律者法也言阳气施生各有
其法又律者帅也所以帅导阳气使之通达六吕者阴
月之管吕者助也所以助阳成功也
周礼春官太师掌六律六同以合阴阳之声皆文之以
五声官商角徵羽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注
云合阴阳之声者声之阴阳各有合辰与建交错贸处
如表里然是其合也
   辰建交贸图
卷三 第 29b 页 WYG0062-0071b.png
黄钟子之气也十一月建焉而辰在星纪大吕丑之气
也十二月建焉而辰在玄枵(太蔟以下𩔖是即子与/丑合寅与亥合之𩔖)
 黄钟(子之气建/十一月)辰在 玄枵 太蔟(寅之气/正月建)辰在 析木
 大吕(丑之气建/十二月)辰在 星纪 应钟(亥之气/十月建)辰在 娵訾
 姑洗(辰之气/三月建)辰在 寿星 蕤宾(午之气/五月建)辰在 鹑火
 南吕(酉之气/八月建)辰在 大梁 林钟(未之气/六月建)辰在 鹑首
 夷则(申之气/七月建)辰在 实沈 无射(戌之气/九月建)辰在 降娄
 中吕(巳之气/四月建)辰在 鹑尾 夹钟(卯之气/二月建)辰在 大火
卷三 第 30a 页 WYG0062-0071c.png
   班志隔八相生图
 
 
 
 
 
 
 
卷三 第 30b 页 WYG0062-0071d.png
 右图同位者象夫妻异位者象子母所谓律娶妻而
 吕生子此阴阳相生之正也其法皆阳下生阴阴上
 生阳下生者皆三分去一上生者皆三分益一此马
 迁班固所生之寸数也
卷三 第 31a 页 WYG0062-0072a.png
 
 
 
 
 
 
 
 
卷三 第 31b 页 WYG0062-0072b.png
周礼太师郑氏注云黄钟长九寸其实一龠下生者三
分去一上生者三分益一五下六上乃一终矣(此京房/以来自)
(蕤宾巳后阳反上生阴反下生盖以仲春孟夏正生/养之时其气舒缓不容短促故上生大吕而倍其数)
 右图自黄钟隔八相生至蕤宾与班志所载同自蕤
 宾又重上生大吕为三分益一盖前图一上一下者
 相生之道也后图重上生者按月候气律管以次而
 短吹候之用也
   郑氏律管长短忽微之图
卷三 第 32a 页 WYG0062-0072c.png
黄钟(长九寸其/实一龠)       大吕(长八寸二百四十/三分寸之一百四)
大蔟(长八寸/)        夹钟(长七寸二千一百八十/七分寸之一千七十五)
姑洗(长七寸九/分寸之一)       中吕(长六寸万九千六百八十三/分寸之万二千九百七十四)
蕤宾(长六寸八十一/分寸之二十六)     林钟(长六寸/)
夷则(长五寸七百二十九/分寸之四百五十一)   南吕(长五寸三/分寸之一)
无射(长四寸六千五百六十一/分寸之六千五百二十四) 应钟(长四寸二十七/分寸之二十)
 愚按十二律以隔八生子上下计之则三分损益之
 法秩然不紊以一律一吕配之十二辰之次则自黄
卷三 第 32b 页 WYG0062-0072d.png
 钟至应钟之管以渐而短周旋经纬各有条理此见
 律法之妙有非出于人为私意之所为也
    五声十二律还相为宫
周礼曰文之以五声郑注云文之者以调五声使之相
次如锦绣之有文章
通典曰先以本管为均八音相生或上或下取五声令

黄钟之均(以黄钟为宫黄钟下生林钟为徵林钟上生/太蔟为商太蔟下生南吕为羽南吕上生姑)
卷三 第 33a 页 WYG0062-0073a.png
(洗为角此黄钟之调至姑洗/皆三分之次故用正律之声)大吕之均(以大吕为宫大/吕下生夷则为)
(徵夷则上生夹钟为商夹钟下生无射为羽无射上生/中吕为角此大吕之调至中吕皆三分之次故用正律)
(之/声)太蔟之均(以太蔟为宫太蔟下生南吕为徵南吕上/生姑洗为商姑洗下生应钟为羽应钟上)
(生蕤宾为角此太蔟之调至蕤/宾皆三分之次故用正律之声)夹钟之均(以夹钟为宫/夹钟下生无)
(射为徵无射上生中吕为商中吕上生黄钟为羽黄钟/正律长非商损益之次此用子声黄钟下生林钟为角)
(林钟子声短于中吕故还用林/钟正管此调有四正声一子声)姑洗之均(以姑洗为宫/姑洗下生应)
(钟为徵应钟上生蕤宾为商蕤宾上生大吕为羽正声/长故用子声大吕下生夷则为角夷则子声短还用正)
(声此调亦四/正声一子声)中吕之均(以中吕为宫中吕上生黄钟为/徵正声长故用子声黄钟下生)
卷三 第 33b 页 WYG0062-0073b.png
(林钟为商子声短还用正声林钟上生太蔟为羽正声/长非林钟三分去一之次用子声太蔟下生南吕为角)
(此调正声三/子声二也)蕤宾之均(以蕤宾为宫蕤宾上生大吕为/徵大吕下生夷则为商夷则上)
(生夹钟为羽正声长用子声夹钟下生无射为/角子声短还用正声此调亦二子声三正声也)林钟之
(以林钟为宫林钟上生太蔟为徵正声长故用子声/太蔟下生南吕为商南吕上生姑洗为羽正声长用)
(子声姑洗下生应钟为角子声短还/用正声此调亦子声二正声三也)夷则之均(以夷则/为宫夷)
(则上生夹钟为徵正声长用子声夹钟下生无射为商/子声短还用正声无射上生中吕为羽正声长用子声)
(中吕上生黄钟为角正声长用/子声此调正声二子声三也)南吕之均(以南吕为宫/南吕上生姑)
(洗为徵正声长用子声姑洗下生应钟为商子声短用/正声应钟上生蕤宾为羽亦正声长用子声蕤宾上生)
卷三 第 34a 页 WYG0062-0073c.png
(大吕为角正声长用子声/此调正声二子声三也)无射之均(以无射为宫无射/上生中吕为徵用)
(子声中吕上生黄钟为商用子声黄钟下生林钟为羽/用子声林钟上生太蔟为角用子声此调正声一子声)
(四/也)应钟之均(以应钟为宫应钟上生蕤宾为徵用子声/蕤宾上生大吕为商用子声大吕下生夷)
(则为羽用子声夷则上生夹钟为角/用子声此调亦正声一子声四也)
 愚按十二均即五声十二律还相为宫周官太师所
 谓文之以五声者也其律为均者为宫宫生徵徵生
 商商生羽羽生角一均五声十二均合为六十律京
 房所谓十二律之变于六十犹八卦之变至于六十
卷三 第 34b 页 WYG0062-0073d.png
 四也然有正声有子声者通典谓非三分去一之次
 则用子声朱子谓乐中最忌臣陵君是也盖宫为君
 商为臣角为民徵为事羽为物但所生之律长于为
 均之宫则当用子声至其用子声也又于三分损益
 之法亦各有条而不紊是以五声相閒清浊高下自
 无相夺故有十二正声十二子声子声者皆以相生
 所得之律寸数半之通典曰正管长者为均之时则
 自用正声五音正管短者为均之时则通用子声五
卷三 第 35a 页 WYG0062-0074a.png
 音亦皆三分益一减一之次还以宫商角徵羽之声
 得调此乐律与易数皆出于天而非人力之所能与
 者也
   变宫变徵
 
 
 
 
卷三 第 35b 页 WYG0062-0074b.png
东汉志曰伏羲氏作易纪阳气之初以为律法建冬
日至之声以黄钟为宫太蔟为商姑洗为角林钟为
徵南吕为羽应钟为变宫蕤宾为变徵此声之元五
声之正也(殷己前但有五音此二者自周以来加文变/武二声谓之为七其五声为正二声为变)
(者和/也)故各统一日其馀以次运行当日者各自为宫
而商徵以𩔖从焉(日有五声亦有五甲已角乙庚商/丙辛徵丁壬羽戊癸宫十二律主)
(十二辰子为/黄钟之𩔖)
隋文帝开皇二年郑译考寻乐府钟石律吕皆有宫商
卷三 第 36a 页 WYG0062-0074c.png
角徵羽变宫变徵之名初周武帝时有龟兹人曰苏祗
婆从突厥皇后入国善胡琵琶听其所奏一均之中间
有七声译因习而弹之始得七声之正
考索曰夫五音相生而独宫徵有变声何也宫为君商
为臣角为民徵为事羽为物君者法度号令之所自出
也宫故生徵法度号令所以授臣臣所以奉承者也徵
故生商君臣一德以康庶务则万物得所民遂其生矣
故商生羽羽生角也然臣有常职民有常业物有常形
卷三 第 36b 页 WYG0062-0074d.png
不可以迁迁则失其常矣商羽角三声此其无所变也
故君总万务不可以执于一方事通万务不可以滞于
一隅故宫徵二声必有变也
新安陈氏曰宫声浊而长以渐而清且短之序则为宫
商角徵羽如黄钟为宫太蔟为商相去一律又姑洗为
角至林钟为徵则相去二律南吕至黄钟亦相去二律
相去一律则和二律则远故近徵稍下为变徵近宫稍
下为变宫(又见律/吕新书)
卷三 第 37a 页 WYG0062-0075a.png
苏夔駮郑译曰韩诗外传所载乐声感人及月令所载
五音所中并皆有五不言变宫变徵又左氏所云七音
六律以奏五声准此而言每宫应立五调不闻更加变
宫变徵二调为七调七调之作所出未详译荅曰周有
七音之律汉书律历志天地人及四时谓之七始黄钟
为天始林钟为地始太蔟为人始是为三始姑洗为春
蕤宾为夏南吕为秋应钟为冬是为四时四时三始是
以为七今若不以二变为调曲则是冬夏声阙四时不
卷三 第 37b 页 WYG0062-0075b.png
备是故每宫须立七调于是众从译议
   京房六十律法
东汉志元帝时郎中京房字君明受学故小黄令焦延
寿六十律相生之法以上生下皆三生二以下生上皆
三生四阳下生阴阴上生阳终于中吕而十二律毕矣
中吕上生执始执始下生去灭上下相生终于南事六
十律毕矣以黄钟为宫太蔟为商姑洗为角林钟为徵
南吕为羽应钟为变宫蕤宾为变徵此声气之元五音
卷三 第 38a 页 WYG0062-0075c.png
之正故各统一日其馀以次运行当日者各自为宫而
商徵以𩔖从焉礼运曰五声六律十二管还相为宫此
之谓也又以竹声不可以度调故作准以定数准之状
如瑟长丈而十三弦隐閒九尺以应黄钟之律九寸中
央一弦下有画分寸以为六十律清浊之节其相生也
皆三分而损益之故十二律之得十七万七千一百四
十七是为黄钟之实又以二乘而三约之为下生林钟
之实又以四乘而三约之为上生太蔟之实推此上下
卷三 第 38b 页 WYG0062-0075d.png
以定六十律之实律为寸于准为尺不盈者十之所得
为分又不盈十之所得为小分以其馀正其彊弱截管
为律吹以考声列以物气道之本也术家以其声微而
体难知其分数不明故作准以代之准之声明畅易达
分寸又粗然弦以缓急清浊非管无以正也均其中弦
令与黄钟相得案画以求诸律无不如数而应者矣
黄钟 色育 执始 丙盛 分动 质末 大吕
分否 凌阴 少出 太蔟 未知 时息 屈齐
卷三 第 39a 页 WYG0062-0076a.png
随期 形晋 夹钟 开时 族嘉 争南 姑洗
南授 变虞 路时 形始 依行 中吕 南中
内负 物应 蕤宾 南事 盛变 离宫 制时
林钟 谦待 去灭 安度 归嘉 否与 夷则
解形 去南 分积 南吕 白吕 结躬 归期
未卯 夷汗 无射 闭掩 邻齐 期保 应钟
分乌 迟内 未育 迟时
   律法上下相生损益之次
卷三 第 39b 页 WYG0062-0076b.png
黄钟(下/生)林钟(上/生)太蔟(下/生)南吕(上/生)姑洗(下/生)应钟(上/生)蕤宾(上/生)
大吕(下/生)夷则(上/生)夹钟(下/生)无射(上/生)中吕(上/生)执始(下/生)去灭(上/生)
时息(下/生)结躬(上/生)变虞(下/生)迟内(上/生)盛变(上/生)分否(下/生)解形(上/生)
开时(下/生)闭掩(上/生)南中(上/生)丙盛(下/生)安度(上/生)屈齐(下/生)归期(上/生)
路时(下/生)未育(上/生)离宫(上/生)凌阴(下/生)去南(上/生)族嘉(下/生)邻齐(上/生)
内负(上/生)分动(下/生)归嘉(上/生)随期(下/生)未卯(上/生)形始(下/生)迟时(上/生)
制时(上/生)少出(下/生)分积(上/生)争南(下/生)期保(上/生)物应(上/生)质末(下/生)
否与(上/生)形晋(下/生)夷汗(上/生)依行(上/生)色育(下/生)谦待(上/生)未知(下/生)
卷三 第 40a 页 WYG0062-0076c.png
白吕(上/生)南授(下/生)分乌(上/生)南事(下生/穷)
 愚按京房以黄钟之实十七万七千一百四十七为
 律本其法始于子历十二辰以参乘之得此数以其
 实上下相生下生者倍其数以三约之而用其一上
 生者四其数亦以三约之而用其一所谓以上生下
 皆三生二以下生上皆三生四所谓二乘而三约之
 是谓下生四乘而三约之是为上生故黄钟全数十
 七万七千一百四十七律长九寸准九尺下生林钟
卷三 第 40b 页 WYG0062-0076d.png
 十一万八千九十八律六寸准六尺上生太蔟十五
 万七千四百六十四律八寸准八尺下生南吕十万
 四千九百七十六律长五寸三分小分三强准长五
 尺三寸六千五百六十一上生姑洗十三万九千九
 百六十八律长七寸一分小分一微强准长七尺一
 寸二千一百八十七推此上下以定六十律之实故
 律一寸于准长一尺于数九分黄钟之实得一万九
 千六百八十三惟黄钟林钟太蔟三律无馀分其馀
卷三 第 41a 页 WYG0062-0077a.png
 以一万九千六百八十三为一寸之法二千一百八
 十七为一分之法计其馀分以定准尺之馀数不盈
 寸者十之为律分不盈分者又十之为小分以定律
 寸之强弱汉志谓房言律详于前志刘歆所奏然至
 章帝元和元年官已无晓六十律以准调音者灵帝
 熹平六年召典律者张光等已不知准意其可以相
 传者惟大搉常数及候气而已今姑撮其大旨著于
 此编使初学者有考焉
卷三 第 41b 页 WYG0062-0077b.png
朱子曰乐之六十声如六十甲子以十干十二支而成
六十甲子以五声合十二位而成六十声若不相属而
实相为用也然十二律取法天地之气古者于三重密
室以木为按取律吕之管随十二辰置于按上以土埋
之上与地平中实葭莩之灰以轻缇素覆律口每地气
至律冥符则灰飞冲素散出于外十二律隔八相生自
黄钟之管阳皆下生阴皆上生自蕤宾之管阴反下生
阳反上生以象天地之气也若拘古法而以阳必下生
卷三 第 42a 页 WYG0062-0077c.png
阴必上生则以之候气而气不应以之制乐而乐不和
此郑氏重上生法所以为不易之论也五声宫为君商
为臣角为民徵为事羽为物自上而下降杀有等级故
君有常尊若臣陵君则失其卑高之位矣故黄钟最长
若自用其宫则止用正律若他律为宫而管短则生次
之律不可长于为均之宫故用其子声则三分损益皆
得其次臣不陵君子不过母此杜氏减半律之法所以
为有用之乐也
卷三 第 42b 页 WYG0062-0077d.png
又曰管有长短声有清浊黄钟管最长应钟管最短长
者声浊短者声清乐中最忌臣陵君故有四清声减正
律之半如应钟为宫声最短而清或蕤宾为商则商音
高如宫声是臣陵君不可用遂用蕤宾减半律以应之
虽减半律然只是此律故亦自能相应也
 
 
 尚书通考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