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七 第 1a 页 WYG0060-0144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尚书要义卷十七
宋 魏了翁 撰
立政 周官 君陈
一周公作立政以嗣天子王矣近臣宜得人
周公作立政周公既致政成王恐其怠忽故以君臣立
政为戒立政言用臣当共立政故以名篇周公若曰拜
手稽首告嗣天子王矣顺古道尽礼致敬告成王言嗣
天子今以为王矣不可不慎用咸戒于王曰王左右常
卷十七 第 1b 页 WYG0060-0144b.png
伯常任准人缀衣虎贲周公用王所立政之事皆戒于
王曰常所长事常所委任谓三公六卿准人平法谓士
官缀衣掌衣服虎贲以武力事王皆左右近臣宜得其
人
二常伯常任准人缀衣虎贲皆近王
王者当立善政其事不可不慎周公既为此言乃用王
所立政之事皆戒于王曰王之亲近左右常所长事谓
卷十七 第 2a 页 WYG0060-0144c.png
三公也常所委任谓六卿也平法之人谓狱官也缀衣
之人谓掌衣服者也虎贲以武力事王者此等皆近王
左右最须得人
三传以有室吁俊为卿大夫之家招贤
古之人迪惟有夏乃有室大竞吁俊尊上帝古之人道
惟有夏禹之时乃有卿大夫室家大强犹乃招呼贤俊
与共尊事上天
四传以前三宅为内外之官后三宅为罪人三居
迪知忱恂于九德之行禹之臣蹈知诚信于九德之行
卷十七 第 2b 页 WYG0060-0144d.png
谓贤智大臣九德皋陶所谋乃敢告教厥后曰拜手稽
首后矣曰宅乃事宅乃牧宅乃准兹惟后矣知九德之
臣乃敢告教其君以立政君矣亦犹王矣宅居也居汝
事六卿掌事者牧牧民九州之伯居内外之官及平法
者皆得其人则此惟君矣谋面用丕训德则乃宅人兹
乃三宅无义民谋所面见之事无疑则能用大顺德乃
能居贤人于众官若此则乃能三居无义民
卷十七 第 3a 页 WYG0060-0145a.png
大罪宥之四裔次九州之外次中国之外桀德惟乃弗
作往任是惟暴德罔后桀之为德惟乃不为其先王之
法往所委任是惟暴德之人故绝世无后
五九德即皋陶所谋
经典之文更无九德之事惟有皋陶谋九德故言九德
皋陶所谋者进言戒君非大贤不可故知九德之臣乃
敢告教其君以立政也
六于上五官无牧此惟言三官加牧
上句周公戒王历言五官其内无州牧此惟言三官加
卷十七 第 3b 页 WYG0060-0145b.png
州牧者俱是逐急言之其有详略尔
七孔以伯解牧与曲礼王制同与郑异
曲礼云九州之长曰牧王制云千里之外设方伯八州
八伯然则牧伯一也伯者言一州之长牧者言牧养下
民牧伯俱得言之故孔以伯解牧郑玄云殷之州牧曰
伯虞夏及周曰牧与孔不同
八谋所面见用大顺德乃能居无义之人
卷十七 第 4a 页 WYG0060-0145c.png
正义曰凡人为主皆欲臣贤但大佞似忠贤不可别欲
知其远先验于近但禹能谋所面见之事善官贤人既
得其官分别善恶无所疑惑仁贤必用邪佞必退然后
举直错诸枉则为能用大顺德如是乃能居贤人于众
官贤人既得居官则能分别善恶无义之民必获大罪
量其轻重斥之远地乃能三处居此无罪人人
九受德纣字与暴德同邦逸德共政
呜呼其在受德暋惟羞刑暴德之人同于厥邦受德纣
字帝乙爱焉为作善字而反大恶自强惟进用刑与暴
卷十七 第 4b 页 WYG0060-0145d.png
德之人同于其国并为威虐乃惟庶习逸德之人同于
厥政乃惟众习为过德之人同于其政言不任贤帝钦
罚之乃伻我有夏式商受命奄甸万姓天以纣恶故敬
罚之乃使我周家王有华夏得用商所受天命同治万
姓言皇天无亲佑有德
十帝乙以受德字纣望其为善
泰誓三篇惟单言受而此云受德者则德本配受共为
卷十七 第 5a 页 WYG0060-0146a.png
一人故知受德是纣字也既受之与德共为纣字而经
或言受或言受德者呼之有单复尔其人实为大恶德
字乃为善名非是时人呼有德知是帝乙爱焉为作善
字望其为善而反为大恶以其行反其字明非时人呼
也
十一暋训强言纣自强于为恶
释诂云暋强也暋即昏也故训为强言纣自强为恶
十二并言文武举贤事帝见同道
桀之昏乱开成汤纣之不善开文武其事同也于成汤
卷十七 第 5b 页 WYG0060-0146b.png
言能受上天之命于文武云能敬事上帝前圣后圣为
行必同交错为文所以互相见尔文王受命武王代纣
二圣共成王道故文武并言之犹诗序云文武以天保
已上治内采薇已下治外文武并言与此同也文王之
时未定天下所立之官亦未具足下经所言立政任人
已下三亳阪尹已上其所举官属多是文武时事以见
二圣同道
卷十七 第 6a 页 WYG0060-0146c.png
十三释任人准夫至三亳阪尹
立政任人准夫牧作三事文武亦法禹汤以立政常任
准人及牧治为天地人之三事虎贲缀衣趣马小尹趣
马掌马之官言此三者虽小官长必慎择其人左右携
仆百司庶府虽左右携持器物之仆及百官有司主劵
契藏吏亦皆择人大都小伯艺人表臣百司小臣犹皆
慎择其人况大都邑之小长以道艺为表干之臣及百
官有司之职可以非其任乎太史尹伯庶常吉士太史
下大夫掌邦六典之贰尹伯长官大夫及众掌常事之
卷十七 第 6b 页 WYG0060-0146d.png
善士皆得其人司徒司马司空亚旅此有三卿及次卿
众大夫则是文武未伐纣时举文武之初以为法则夷
微卢烝三亳阪尹蛮夷微卢之众帅及亳人之归文王
者三所为之立监及阪地之尹长皆用贤
十四外举任人准夫外举牧皆要官
正义曰牧者前云宅乃牧也前文有常伯缀衣虎贲不
言牧此不言常伯缀衣虎贲而言牧者以前文先举朝
卷十七 第 7a 页 WYG0060-0147a.png
臣故不言牧前已备文故此不言常伯其缀衣虎贲而
言牧者以下文自详故此惟举内外要官言之故内官
举任人准夫外官举牧故下云继自今我立政立事准
人牧夫我其克灼知厥若又云自古商人亦越我周文
王立政立事牧夫准人则克宅之克由绎之兹乃俾乂
皆据内外要重官以言之夫即人也立官所以事天地
治人民为此三事而已故以三事谓天地人也王肃云
文王所以立政任人常任也准夫准人也牧者诸侯之
长也与孔意同
卷十七 第 7b 页 WYG0060-0147b.png
十五大都小伯艺人表臣
小臣犹皆择人况大都邑之小长谓公卿都邑之内大
夫士及邑宰之属以身有道艺为民之表的桢干之
臣其都邑之内属官谓之小长周礼太宰职云乃施则
于都鄙而建其长立其两设其伍陈其殷两谓两卿长
谓公卿伍谓大夫殷谓众士是也
十六泰誓已有六师此三卿盖未伐纣时
卷十七 第 8a 页 WYG0060-0147c.png
周公摄政之诗制礼作乐其作立政之篇必在制礼之
后周礼六卿而此有三卿及此卿众大夫则是副卿之
大夫有若周礼小宰之类是也此文武未伐纣之时也
远举文武之初以为法则尔泰誓下篇云王乃大巡六
师六师则六军也军将皆命卿即伐纣之时已立六卿
矣牧誓亦云司徒司马司空举之三卿者彼传已解之
云指誓战者也
十七三亳阪尹必是分亳民为三各立监
亳是汤之旧都此言三亳必是亳民分为三处此篇说
卷十七 第 8b 页 WYG0060-0147d.png
立官之意明是分为三亳必是三所各为立监也亳人
之归文王经传未有其事文王既未伐亳亳民不应归
之郑王所说皆与孔同言亳民归文王者盖以此章杂
陈文王武王时事其言以文王为主故先儒因言亳民
归文王尔即如此意三亳为归周必是武王时也及阪
地之尹长传言其山阪之地立长尔不知其指斥何处
也郑玄以三亳阪尹者共为一事云汤旧都之民服文
卷十七 第 9a 页 WYG0060-0148a.png
王者分为三邑其长居险故亦阪尹盖东成皋南轘辕
西降谷也皇甫谧以为三亳三处之地皆名为亳蒙为
北亳榖熟为南亳偃师为西亳古书亡灭既无要證未
知谁得旨矣
十八文王宅心立事惟择有司之牧夫
文王惟克厥宅心乃克立兹常事司牧人以克俊有德
文王惟其能居心远恶举善乃能立此常事司牧人用
能俊有德者文王罔攸兼于庶民庶狱庶慎惟有司之
牧夫文王无所兼知于毁誉众言及众刑狱众当所慎
卷十七 第 9b 页 WYG0060-0148b.png
之事及惟慎择有司牧夫而已劳于求财逸于任贤是
训用违庶狱庶慎文王罔敢知于兹是万民顺法用违
法众狱众慎之事文王一无敢自知于此委任贤能而
已
十九传以政事准牧举四者以总诸臣
继自今我其立政立事准人牧夫我其克知厥若丕乃
俾乱自此已下四言继自今者凡人靡不有初鲜克有
卷十七 第 10a 页 WYG0060-0148c.png
终恐王不能终之戒成王使继续从今已往常用贤也
自训为从亦训为用此传言用今已往下传言从今已
往其意同也政事相对则政大事小故以立政为大臣
立事为小臣及准人牧夫略举四者以总诸臣戒王任
此人事其能灼然知其能顺于事者则大乃使治顾氏
云君能知臣下顺于事则臣感君恩大乃治理言各尽
心力也
二十憸人不顺于德使其君罔显在厥世
国则罔有立政用憸人不训于德是罔显在厥世商周
卷十七 第 10b 页 WYG0060-0148d.png
贤圣之国则无有立政用憸利之人者憸人不顺于德
是使其君无显名在其世继自今立政其勿以憸人其
惟吉士用劢相我国家立政之臣惟以吉士用勉治我
国家
二十一言孺子王矣厚戒其重刑谨牧
今文子文孙孺子王矣告文王之子孙言稚子以即政
为王矣所以厚戒其勿误于庶狱惟有司之牧夫独言
卷十七 第 11a 页 WYG0060-0149a.png
重狱有司欲其重刑慎官人其克诘尔戎兵以陟禹之
迹其当能治汝戎服兵器威怀并设以升禹治水之旧
迹方行天下至于海表罔有不服方四方海表蛮夷戎
狄无有不服化者以觐文王之耿光以扬武王之大烈
能使四夷宾服所以见祖之光明扬父之大业
二十二上言庶谨政事准牧此独言狱牧
正义曰上有庶慎立政立事牧夫准人此独言庶狱与
有司之牧夫者言庶狱欲其重刑言有司牧夫欲其慎
官人也
卷十七 第 11b 页 WYG0060-0149b.png
二十三告太史以苏公敬狱长国
周公若曰太史顺其事并告太史司寇苏公式敬尔由
狱以长我王国忿生为武王司寇封苏国能用法敬汝
所用之狱以长施行于我王国言主狱当求苏公之比
兹式有慎以列用中罚此法有所慎行必以其列用中
罚不轻不重苏公所行太史掌六典有废置官之人制
故告之立政
卷十七 第 12a 页 WYG0060-0149c.png
二十四黜殷灭淮夷年异事相因
成王既黜殷命灭淮夷黜殷在周公东征时灭淮夷在
成王即政后事相因故连言之还归在丰作周官成王
虽作洛邑犹还西周周官言周家设官分职用人之法
正义曰据金縢之经大诰之序知黜殷命在周公摄政
三年东征之时也据成王政之序费誓之经知灭淮夷
在成王即政之后也淮夷于摄政之时与武庚同叛成
王既灭淮夷天下始定淮夷本因武庚而叛黜殷命与
灭淮夷其事相因故虽则异年而连言之以见天下既
卷十七 第 12b 页 WYG0060-0149d.png
定乃作周官故也
二十五成王虽作洛犹还丰镐丰镐相近
正义曰以洛诰之文言王在新邑今复云在丰故解之
也史记周本纪云太史公曰学者皆称周伐纣居洛邑
综其实不然武王营之成王使召公卜居九鼎焉而周
复都丰镐是言成王虽作洛邑犹还西周之事也多方
云王来自奄至于宗周即镐京也于彼不解至此始为
卷十七 第 13a 页 WYG0060-0150a.png
传者宗周虽是镐京文无丰镐之事故就此解之武王
既以迁镐京今王复在丰者丰镐相近旧就不毁丰有
文王之庙大事就丰宣之故也
二十六周公以天下既平授成王以立官之法
周礼每官言人之员数及职所掌立其定法授与成王
成王即政之初即有淮夷叛逆未暇得以立官之意号
令群臣今既灭淮夷天下清泰故以周家设官分职用
人之法以诏群臣使知立官之大旨也
卷十七 第 13b 页 WYG0060-0150b.png
二十七数月间未得大巡守惟所过诸侯
检成王政之序与费誓之经知成王即政之年奄与淮
夷又叛叛即往伐今始还归多方云五月丁亥王来自
奄至于宗周与此灭淮夷而还归在丰为一事也年初
始叛五月即归其间未得巡守四方也而此言抚万国
巡行天下其实止得抚巡向淮夷之道所过之诸侯尔
未是用四仲之月大巡守也
二十八九服惟举六宗周即丰
卷十七 第 14a 页 WYG0060-0150c.png
周礼九服此惟言六者夷镇蕃三服在九州之外夷狄
之地王者之于夷狄羁縻而已不可同于华夏故惟举
六服诸侯奉承周德言协服也序云还归在丰知宗周
即丰也周为天下所宗王都所在皆得称之故丰镐与
洛邑皆名宗周
二十九此经四代之官与礼记异
舜典云肇十有二州此说虞事知置州牧十二也侯伯
谓诸侯之长益稷篇禹言治水时事云外薄四海咸建
五长知侯伯是五国之长也成王说此事者言尧舜所
卷十七 第 14b 页 WYG0060-0150d.png
制上下相维内外咸治言有法也此言建官惟百夏商
官倍则唐虞一百夏商二百礼记明堂云有虞氏官五
十夏后氏官百者礼记是后世之言不与经典合也
三十立三公论道经邦三孤贰公弘化
立太师太傅太保兹惟三公论道经邦燮理阴阳师天
子所师法傅傅相天子保保安天子于德义者此惟三
公之任佐王论道以经纬国事和理阴阳言有德乃堪
卷十七 第 15a 页 WYG0060-0151a.png
之官不必备惟其人三公之官不必备员惟其人有德
乃处之少师少传少保曰三孤此三官名曰三孤孤特
也言卑于公尊于卿特置此三者贰公弘化寅亮天地
弼予一人副贰三公弘大道化敬信天地之教以辅我
一人之治正义曰礼记文王世子云师也者教之以事
而喻诸德者也保也者慎其身以辅翼之而归诸道者
也道德别掌者内得于心出行于道道德不甚相远因
其并择师保故分配之尔于公云燮理阴阳于孤云寅
亮天地和理敬信义亦同尔以孤副贰三公故其事所
卷十七 第 15b 页 WYG0060-0151b.png
掌不异
三十一六卿既同周礼而六年五服一朝异
六年五服一朝五服侯甸男采卫六年一朝会京师又
六年王乃时巡考制度于四岳周制十二年一巡守春
东夏南秋西冬北故曰时巡考正制度礼法于四岳之
下如虞帝巡守然诸侯各朝于方岳大明黜陟觐四方
诸侯各朝于方岳之下大明考绩黜陟之法正义曰此
卷十七 第 16a 页 WYG0060-0151c.png
篇说六卿职掌皆与周礼符同则六年五服一朝亦应
是周礼之法而周礼无此法也周礼大行人云侯服岁
一见其贡祀物甸服二岁一见其贡嫔物男服三岁一
见其贡器物来服四岁一见其贡服物卫服五岁一见
其贡材物要服六岁一见其贡货物先儒说周礼者皆
云见谓来朝也必如所言则周之诸侯各以服数来朝
无六年一朝之事昭十三年左传叔向云明王之制使
诸侯岁聘以志业间朝以讲礼再朝而会以示威再会
而盟以显昭明自古以来未之或失也存亡之道恒由
卷十七 第 16b 页 WYG0060-0151d.png
是兴说左传者以为三年一朝六年一会十二年而盟
事与周礼不同谓之前代明王之法先儒未尝措意不
知异之所由计彼六年一会与此六年五服一朝相当
也再会而盟与此十二年王乃时巡诸侯各朝于方岳
亦相当也
三十二以叔向所言与成王合明周礼不具
叔向盛陈此法以惧齐人使盟若周无此理叔向妄说
卷十七 第 17a 页 WYG0060-0152a.png
齐人当以辞拒之何所畏惧而敬以从命乎且云自古
以来未之或失则当时犹尚行之不为前代之法胁当
时之人明矣明周有此法礼文不具尔大行人所云见
者皆言贡物或可因贡而见何必见者皆是君自朝乎
遣使贡物亦应可矣大宗伯云时见曰会殷见曰同时
见殷见不云年限时见曰会何必不是再朝而会乎殷
见曰同何必不是再朝而盟乎周公制礼若无此法岂成
王谬言叔向妄说也计六年大集应六服俱来而此文
惟言五服孔以五服为侯甸男采卫盖以要服路远外
卷十七 第 17b 页 WYG0060-0152b.png
逼四夷不必常能及期故宽言之而不数也
三十三学古议制师典常戒利口
学古入官议事以制政乃不迷言当先学古训然后入
官治政凡制事必以古义议度始终政乃不迷错其尔
典常作之师无以利口乱厥官其汝为政当以旧典常
故事为师法无以利口辩佞乱其官
三十四作德逸休作伪劳拙
卷十七 第 18a 页 WYG0060-0152c.png
正义曰为德者自得于己直道而行无所经营于心逸
豫功成则誉显而名益美也为伪者行违其方枉道求
进思念欺巧于心劳苦诈穷则道屈而事日益拙也以
此故伪不可为中说无载尔伪也
三十五成王即政奄淮叛东夷亦叛
成王既伐东夷肃慎来贺海东诸夷驹丽扶馀馯貊之
属武王克商皆通道焉成王即政而叛王伐而服之故
肃慎氏来贺王俾荣伯作贿肃慎之命荣国名同姓诸
侯为大夫王使之为命书以币贿赐肃慎之夷长正义
卷十七 第 18b 页 WYG0060-0152d.png
曰成王伐淮夷灭徐奄指言其国之名此传言东夷非
徒淮水之上夷也故以为海东诸夷驹丽扶馀馯貊之
属此皆于孔君之时有此名也周礼职方氏四夷之名
八蛮九貉郑玄云北方曰貉又云东北夷也汉书有高
驹丽扶馀韩无此馯馯即彼韩也音同而字异尔多方
云王来自奄奄在后灭言灭奄即来必非灭奄之后更
伐东夷夷在海东路远又不得先伐远夷后来灭奄此
卷十七 第 19a 页 WYG0060-0153a.png
云成王既伐东夷不知何时伐之鲁语云武王克商遂
通道于九夷八蛮于是肃慎氏来贺贡楛矢则武王之
时东夷服也成王既政奄与淮夷近者尚叛明知远者
亦叛盖成王亲伐淮夷而灭之又使偏师伐东夷而服
之君统臣功故言王伐不是成王亲自伐也肃慎之于
中国又远于所伐诸夷见诸夷既服故惧而来贺也
三十六周公欲葬成周王葬公于毕
周公既致政于王归在丰邑将殁遗言欲得葬于成周
以成周是已所营示已终始念之故欲葬焉及公薨成
卷十七 第 19b 页 WYG0060-0153b.png
王葬于毕以文武之墓在毕示已不敢臣周公使近文
武之墓王以葬毕之义告周公之柩又周公徙奄君于
亳姑因言亳姑功成史叙其事作亳姑之篇案帝王世
纪云文武葬于毕毕在杜南晋书地道记亦云毕在杜
南与毕陌别俱在长安西北
三十七周公告老归丰即公羊所谓不之鲁
周公既还政成王成王又留为太师今言周公在丰则
卷十七 第 20a 页 WYG0060-0153c.png
是去离王朝又致太师之政告老归于丰如伊尹之告
归也成王封伯禽于鲁以为周公后公老不归鲁而在
丰者文十三年公羊传云周公圣人德至重功至大东
征则西国怨西征则东国怨嫌之鲁恐天下回心趣向
之故封伯禽命使遥供养死则奔丧为主所以一天下
之心于周室是言周公不归鲁之意也归丰者盖以先
王之都欲近其宗庙故也
三十八告周公以葬毕定奄二事作亳姑
上篇将迁亳姑序言成王既践奄将迁其君于亳姑者
卷十七 第 20b 页 WYG0060-0153d.png
是周公之意今告周公之柩以葬毕之义乃用亳姑为
篇名必是告葬之时并言及奄君已定于亳姑言周公
所迁之功成故以名篇也
三十九周公亲监顽民既没以命君陈
周公既殁命君陈分正东郊成周成王重周公所营故
命君陈分居正东郊成周之邑里官司作君陈作书命
之周公迁殷顽民于成周顽民既迁周公亲自监之周
卷十七 第 21a 页 WYG0060-0154a.png
公既殁成王命其臣名君陈代周公监之分别居处正
北东郊成周之邑以策书命之
四十成周周下都特命君陈重周公所营
成周周之下都监成周者正是一邑宰尔而特命君陈
大其事者成王重周公所营犹恐殷民有不服之者故
命君陈分居正东郊郑玄云天子之国五十里为近郊
今河南洛阳县相去则然是言成周之邑为周之东郊
也
卷十七 第 21b 页 WYG0060-0154b.png
四十一孔云君陈臣名郑注云中庸云周公子
孔直云臣名则非周公子也郑玄注中庸云君陈盖周
公子者以经云周公既殁命君陈犹若蔡叔既殁命蔡
仲故也孔未必然矣
四十二至治馨香乃明德之馨
我闻曰至治馨香感于神明黍稷非馨明德惟馨所闻
上古圣贤之言政治之至者芬芳馨气动于神明所谓
芬芳非黍稷之气乃明德之馨励之以德
卷十七 第 22a 页 WYG0060-0154c.png
四十三内告外顺善则称君
尔有嘉谋嘉猷则入告尔后于内尔乃顺之于外汝有
善谋善道则入告汝君于内汝乃顺行之于外曰斯谋
斯猷惟我后之德此善谋此善道惟我君之德善则称
君人臣之义呜呼臣人咸若时惟良显哉叹而美之曰
臣于人者顺此道是惟良臣则君显明于世
四十四辟以止辟乃辟谓刑其可以止息后犯者
有弗若于汝政弗化于汝训辟以止辟乃辟有不顺于
汝政不变于汝教刑之而惩止犯刑者乃刑之狃于奸
卷十七 第 22b 页 WYG0060-0154d.png
宄败常乱俗三细不宥习于奸宄凶恶毁败五常之道
以乱风俗之教罪虽小三犯不赦所以绝恶源正义曰
其有不顺于汝之政令不化于汝之训教其罪既大当
行刑中刑罚一人可以止息后犯者故云犯刑者乃刑
之如其罪或轻细罚不当理虽刑勿息故不可辄刑若
有人习于奸宄凶恶败五常之道乱风俗之教三犯其
事者事虽细小勿得宥之以其知而故犯
卷十七 第 23a 页 WYG0060-0155a.png
四十五君陈智必不及周公而令弘周公丕训
王曰君陈尔惟弘周公丕训无依势作威无倚法以削
注汝为政当阐大周公之大训无乘势位作威人上无
倚法制以行刻削之政正义曰君陈之智必不及周公
而令阐太周公训者遵行其法使广被于民即是阐扬
而天之非遗君陈为法使大于周公法也凡在人上位
贵于人势足可畏者多乘是形势以作威刑于人倚附
公法以行刻削之政故禁之
尚书要义卷十七
卷十七 第 23b 页 WYG0060-0155b.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