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要义-宋-魏了翁卷十

卷十 第 1a 页 WYG0060-0096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尚书要义卷十
            宋 魏了翁 撰
泰誓至武成

孔谓十有一年通数文王受命之年
惟十有一年武王伐殷周自虞芮质厥成诸侯并附以
为受命之年至九年而文王卒武王三年服毕观兵孟
津以卜诸侯伐纣之心诸侯佥同乃退以示弱一月戊
午师渡孟津十三年正月二十八日便与诸侯期而共
卷十 第 1b 页 WYG0060-0096b.png
伐纣作泰誓三篇渡津乃作正义曰惟文王受命十有
一年武王服丧既毕举兵伐殷以卜诸侯伐纣之心虽
诸侯佥同乃退以示弱至十三年纣恶既盈乃复往伐
之其年一月戊午之日师渡孟津王誓以戒众史叙其
事作泰誓三篇
(二)文王享国五十年传以诸侯并附改元
武成篇云我文考文王诞膺天命以抚方夏惟九年大
卷十 第 2a 页 WYG0060-0097a.png
统未集则文王九年而卒也无逸称文王享国五十年
则嗣位至卒非徒九年而已知此十一年者文王改称
元年至九年而卒至此年为十一年也诗云虞芮质厥
成毛传称天下闻虞芮之讼息归周者四十馀国故知
周自虞芮质厥成诸侯并附以为受命之年至九年而
文王卒至此十一年武王居父之丧三年服毕也案周
书云文王受命九年惟暮春在镐召太子发作文传其
时犹在但未知崩月就如暮春即崩武王服丧至十一
年三月大祥至四月观兵故今文泰誓亦云四月观兵
卷十 第 2b 页 WYG0060-0097b.png
也知此十一年非武王即位之年者大戴礼云文王十
五而生武王则武王少文王十四岁也礼记文王世子
云文王九十七而终武王九十三而终计其终年文王
崩时武王已八十三矣八十四即位至九十三而崩适
满十年不得以十三年伐纣知此十一年者据文王受
命而数之必继文王年者为其卒父业故也纬候之书
言受命者谓有黄龙玄龟白鱼赤雀负图衔书以命人
卷十 第 3a 页 WYG0060-0097c.png
主其言起于汉哀平之世经典无文焉孔时未有此说
咸有一德传云所征无敌谓之受天命此传云诸侯并
附以为受命之年是孔解受命皆以人事为言无瑞应
也史记亦以断虞芮之讼为受命元年但彼以文王受
命七年而崩不得与孔同耳三年之丧二十五月而毕
故九年文王卒至此三年服毕此经武王追陈前事云
肆予小子发以尔友邦冢君观政于商是十一年伐殷
者止为观兵孟津以卜诸侯伐纣之心言于商知亦至
孟津也
卷十 第 3b 页 WYG0060-0097d.png
(三)一月谓十三年正月武王未改正
以一月戊午乃是作誓月日经言十三年春大会于孟
津又云戊午次于河朔知此一月戊午是十三年正月
戊午日非是十一年正月也序不别言十三年而以一
月接十一年下者序以观兵至而即还略而不言月日
誓则经有年有春故略而不言年春止言一月使其互
相足也戊午是二十八日以历推而知之据经亦有其
卷十 第 4a 页 WYG0060-0098a.png
验汉书律历志载旧说云死魄朔也生魄望也武成篇
说此伐纣之事云惟一月壬辰旁死魄则壬辰近朔而
非朔是为月二日也二日壬辰则此月辛卯朔矣以次
数之知戊午是二十八日也不言正月而言一月者以
武成经言一月故此序同之武成所以称一月者易革
卦彖曰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象曰君子以治历
明时然则改正治历必自武王始矣武王以殷之十二
月发行正月四日杀纣既入商郊始改正朔以殷之正
月为周之二月其初发时犹是殷之十二月未为周之
卷十 第 4b 页 WYG0060-0098b.png
正月改正在后不可追名为正月以其实是周之一月
故史以一月名之顾氏以为古史质或云正月或云一
月不与春秋正月同义或然也易纬称文王受命改正
朔布王号于天下郑玄依而用之言文王生称王已改
正然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岂得殷纣尚在而称周王哉
若文王身自称王已改正朔则是功业成矣武王何得
云大勋未集欲卒父业也礼记大传云牧之野武王之
卷十 第 5a 页 WYG0060-0098c.png
大事也既事而退追王大王亶父王季历文王昌是追
为王何以得为文王身称王已改正朔也春秋王正月
谓周正月也公羊传曰王者孰谓谓文王其意以正为
文王所改公羊传汉初俗儒之言不足以取正也春秋
之王自是当时之王非改正之王晋世有王愆期者知
其不可注公羊以为春秋制文王指孔子耳非周昌也
文王世子称武王对文王云西方有九国焉君王其终
抚诸呼文王为王是后人追为之辞其言未必可信亦
非实也
卷十 第 5b 页 WYG0060-0098d.png
(四)孟在河北渡津乃作泰誓三篇
孟者河北地名春秋所谓向盟是也于是孟地置津谓
之孟津言师渡孟津乃作泰誓知三篇皆渡津乃作也
然则中篇独言戊午次于河朔者三篇皆河北乃作分
为三篇耳上篇未次时作故言十三年春中篇既次乃
作故言戊午之日下篇则明日乃作言时厥明各为首
引故文不同
卷十 第 6a 页 WYG0060-0099a.png
(五)孔臧谓唯闻书象二十八宿不知有百篇
尚书遭秦而亡汉书不知篇数武帝时有太常蓼侯孔
臧者安国之从兄也与安国书云时人惟闻尚书二十
八篇取象二十八宿谓为信然不知其有百篇也然则
汉初惟有二十八篇无泰誓矣后得伪泰誓三篇诸儒
多疑之马融书序曰泰誓后得案其文似若浅露又云
八百诸侯不召自来不期同时不谋同辞及火复于上
至于王屋流为乌五至以榖俱来举火神怪得无在子
所不语中乎又春秋引泰誓曰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国
卷十 第 6b 页 WYG0060-0099b.png
语引泰誓曰朕梦协朕卜袭于休祥戎商必克孟子引
泰誓曰我武惟扬侵于之疆取彼凶残我伐用张于汤
有光孙卿引泰誓曰独夫受礼记引泰誓曰予克受非
予武惟朕文考无罪受克予非朕文考有罪惟予小子
无良今文泰誓皆无此语吾见书传多矣所引泰誓而
不在泰誓者甚多弗复悉记略举五事以明之亦可知
矣王肃亦云泰誓近得非其本经马融惟言后得不知
卷十 第 7a 页 WYG0060-0099c.png
何时得之
(六)娄敬董仲舒所引伪泰誓有其文
汉书娄敬说高祖云武王伐纣不期而会盟津之上者
八百诸侯伪泰誓有此文不知其本出何书也武帝时
董仲舒对策云书曰白鱼入于王舟有火复于王屋流
为乌周公曰复哉复哉今引其文是武帝之时已得之
矣李颙集尚书于伪泰誓篇每引孔安国曰计安国必
不为伪书作传不知颙何由为此言梁主兼而存之言
本有两泰誓古文泰誓伐纣时事圣人取为尚书今文
卷十 第 7b 页 WYG0060-0099d.png
泰誓观兵时事别录之以为周书此非辞也彼伪书三
篇上篇观兵时事中下二篇亦伐纣时事非尽观兵时
事也且观兵示弱即退复何誓之有设有其誓不得同
以泰誓为篇名也
(七)十有三年春谓周之孟春以三统历知之
惟十有三年春大会于孟津三分有二之诸侯及诸戎
狄此周之孟春正义曰论语称三分天下有其二中篇
卷十 第 8a 页 WYG0060-0100a.png
言群后以师毕会则周之所有诸国皆集牧誓所呼有
庸蜀羌髳微卢彭濮人知此大会谓三分有二之诸侯
及诸戎狄皆会也序言一月知此春是周之孟春谓建
子之月也知者案三统历以殷之十二月武王发师至
二月甲子咸刘商王纣彼十二月即周之正月建子之
月也
(八)友邦亲之冢君尊之
王曰嗟我友邦冢君越我御事庶士明听誓冢大御治
友诸侯亲之称大君尊之
卷十 第 8b 页 WYG0060-0100b.png
(九)人兼气性故为贵为灵
礼运云人者天地之心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
生者也言人能兼此气性馀物则不能然故孝经云天
地之性人为贵此经之意天地是万物之父母言天地
之意欲养万物也人是万物之最灵言其尤宜长养也
(十)官人以世不以贤才
古者臣有大功乃得继世在位而纣之官人不以贤才
卷十 第 9a 页 WYG0060-0100c.png
而以父兄已滥受宠子弟顽愚亦用不堪其职所以
政乱官人以世惟当用其子耳而传兼言兄者以纣为
恶或当因兄用弟故以兄协句耳
(十一)阇谓之台榭是台上屋今之厅是也
释宫文云阇谓之台有木者谓之榭李巡曰台积土为
之所以观望也台上有屋谓之榭又云无室曰榭四方
而高曰台孙炎曰榭但有堂也郭璞曰榭即今之堂堭
也然则榭是台上之屋欤前无室今之厅是也
卷十 第 9b 页 WYG0060-0100d.png
(十二)君与民为师非别置师
治民之谓君教民之谓师君既治之师又教之故言作
之君作之师师谓君与民为师非为别置师也
(十三)受命文考告庙宜于冢土祭社
释天引诗云乃立冢土戎丑攸行即云起大事动大众
必先有事乎社而后出谓之宜孙炎曰宜求见福祐也
是祭社曰宜冢训大也社是土神故冢土社也毛诗传
云冢土大社也受命文考是告庙以行故为告文王庙
卷十 第 10a 页 WYG0060-0101a.png
也王制云天子将出类乎上帝宜乎社造乎祢
(十四)六日行四百馀里故次河朔非三日止
序云一月戊午师渡孟津则师以戊午日渡也此戊午
日次于河朔则是师渡之日次止也上篇是渡河而誓
未及止舍而先誓之此次于河朔者是既誓而止于河
之北也庄三年左传例云凡师一宿为舍再宿为信过
信为次此次直取止舍之义非春秋三日之例也何则
商郊去河四百馀里戊午渡河甲子杀纣相去才六日
耳是今日次讫又誓明日誓讫即行不容三日止于河
卷十 第 10b 页 WYG0060-0101b.png
旁也
(十五)吉人竭日以为善
我闻吉人为善惟日不足凶人为不善亦惟日不足言
吉人竭日以为善凶人亦竭日以行恶
(十六)受罪浮于桀
惟受罪浮于桀浮过正义曰案夏本纪及帝王世纪云
诸侯叛桀关龙逢引皇图而諌桀杀之伊尹諌桀桀曰
卷十 第 11a 页 WYG0060-0101c.png
天之有日如吾之有民日亡吾乃亡矣是桀亦贼虐諌
辅谓已有天命而云过于桀者殷本纪云纣剖比干观
其心桀杀龙逢无剖心之事又桀惟比之于日纣乃责
命于天又纣有炮烙之刑又有刳胎斮胫之事而桀皆
无之
(十七)此言梦卜协史记从六韬言不吉者非
梦者事之祥人之精爽先见者也吉凶或有其验圣王
采而用之我卜伐纣得吉梦又战胜礼记称卜筮不相
袭袭者重合之义训戎为兵梦卜俱合于美是以兵诛
卷十 第 11b 页 WYG0060-0101d.png
纣必克之占也圣人逆知来物不假梦卜言此以强军
人之意耳史记周本纪云武王伐纣卜龟兆不吉群公
皆惧惟太公强之太公六韬云卜战龟兆焦筮又不吉
太公曰枯骨朽蓍不踰人矣彼言不吉者六韬之书后
人所作史记又采用六韬好事者妄矜太公非实事也
(十八)夷人谓平人服杜谓夷狄非
受有亿兆夷人离心离德平人凡人也虽多而执心用
卷十 第 12a 页 WYG0060-0102a.png
德不同正义曰昭二十二年左传此文服虔杜预以夷
人为夷狄之人即如彼言惟云亿兆夷人则受率其旅
若林即曾无华夏人矣故传训夷为平
(十九)夫子谓将士勉以畏敌
正义曰勖勉释诂文呼将士而誓之知夫子是将士也
老子云祸莫大于轻敌故令将士无敢有无畏之心令
其必以前敌为可畏也论语称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
与孔子曰必也临事而惧令军士等不欲发意轻前人
宁执非敌之志恐彼强多非我能敌
卷十 第 12b 页 WYG0060-0102b.png
(二十)一车七十二人孔以百夫长所载释之
武王戎车三百辆兵车百夫长所载车称辆一车步卒
七十二人凡二万一千人举全数虎贲三百人勇士称
也若虎贲兽言其猛也皆百夫长与受战于牧野作牧
誓牧誓至牧地而誓众正义曰孔以虎贲三百人与戎
车数同王于誓时所呼有百夫长因谓虎贲即是百夫
之长一人而乘一车故云兵车百夫长所载也数车之
卷十 第 13a 页 WYG0060-0102c.png
法一车谓之一两诗云百两迓之是车称两也风俗通
说车有两轮故称为两犹屦有两只亦称为两诗云葛
屦五两即其类也一车步卒七十二人司马法文也车
有七十二人三百乘凡二万一千人计车有七十二人
三百乘当有二万一千六百人孔略六百而不言故云
举全数顾氏亦同此解孔既用司马法一车七十二人
又云兵车百夫长所载又下传以百夫长为卒帅是实
领百人非惟七十二人依周礼大司马法天子六军出
自六乡凡起徒役无过家一人故一乡出一军乡为正
卷十 第 13b 页 WYG0060-0102d.png
遂为副若乡遂不足则徵兵于邦国则司马法六十四
井为甸计有五百七十六夫共出长毂一乘甲士三人
步卒七十二人至于临敌对战布阵之时则依六乡军
法五人为伍五伍为两四两为卒五卒为旅五旅为师
五师为军故左传云先偏后伍又云广有一卒卒偏之
两非直人数如此车数亦然故周礼云乃会车之卒伍
郑云车亦有卒伍左传战于繻葛杜注云车二十五乘
卷十 第 14a 页 WYG0060-0103a.png
为偏是车亦为卒伍之数也则一车七十二人者自计
元科兵之数科兵既至临时配割其车虽在其人分散
前配车之人临战不得还属本车当更以虎贲甲士配
车而战孔举七十二人元科兵数者欲总明三百两人
之大数云兵车百夫长所载者欲见临敌实一车有百
人既虎贲与车数相当又经称百夫长故孔为此说
(二一)此篇甲子犹洛诰戊辰皆无月
上篇戊午次于河朔洛诰戊辰王在新邑与此甲子皆
言有日无月史意不为编次故不具也是克纣之月甲
卷十 第 14b 页 WYG0060-0103b.png
子之日是周之二月四日以历推而知之也
(二二)牧野近郊三十里夜陈朝誓
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乃誓纣近郊三十里地名牧癸亥
夜陈甲子朝誓将与纣战正义曰传言在纣近郊三十
里或当有所据也皇甫谧云在朝歌南七十里不知出
何书也言至于商郊牧野知牧是郊上之地战在平野
故言野耳诗云于牧之野礼记大传云牧之野武王之
卷十 第 15a 页 WYG0060-0103c.png
大事继牧言野明是牧地而郑云郊外曰野将战于郊
故至牧野而誓案经至于商郊牧野乃誓岂王行已至
于郊乃复倒退适野誓讫而更进兵乎何不然之甚也
武成云癸亥夜陈未毕而雨是癸亥夜已布陈故甲子
朝而誓众
(二三)孔云三卿指誓战者时有六师应有六卿
王曰嗟我友邦冢君同志为友言志同灭纣御事司
徒司马司空治事三卿司徒主民司马主兵司空主
土指誓战者正义曰孔以于时已称王而有六师亦应
卷十 第 15b 页 WYG0060-0103d.png
已置六卿今呼治事惟三卿指誓战者故不及太宰太
宗司寇也其时六卿具否不可得知
(二四)亚旅众大夫师氏亦大夫
此及左传皆卿下言亚旅知是大夫其位次卿而数众
故以亚次名之谓诸是四命之大夫在军有执事者也
师氏亦大夫其官掌以兵守门所掌尤重故别言之周
礼师氏中大夫使其属帅四夷之隶各以其兵服守王
卷十 第 16a 页 WYG0060-0104a.png
之门外朝在野外则守内列郑玄云内列蕃营之在
内者也守之如守王宫
(二五)庸蜀等八国西南夷属文王者
及庸属羌髳微卢彭濮人八国皆蛮夷戎狄属文王者
国名羌在西属叟髳微在巴蜀卢彭在西北庸濮在
江汉之南正义曰八国并非华夏故大判言之皆蛮夷
戎狄属文王者国名也此八国皆西南夷也文王国在
于西故西南蛮先属焉大刘以蜀是蜀郡显然可知故
孔不说又退庸就濮解之故以次先解羌云羌在西蜀
卷十 第 16b 页 WYG0060-0104b.png
叟者汉世西南之夷蜀名为大故传据蜀而说左思蜀
都赋云三蜀之豪时来时往是蜀都分为三羌在其西
故云西蜀叟叟者蜀夷之别名故后汉书兴平元年马
腾刘范谋诛李傕益州牧刘焉遣叟兵五千人助之是
蜀夷有名叟者也髳微在巴蜀者巴在蜀之东偏汉之
巴郡所治江州县也卢彭在西北者在东蜀之西北也
文十六年左传称庸与百濮伐楚楚遂灭庸是庸濮在
卷十 第 17a 页 WYG0060-0104c.png
江汉之南
(二六)戈戟长短异形制同干即楯
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称举也戈戟干楯也正
义曰方言戟楚谓之干吴扬之间谓之戈是戈即戟也
考工记云戈柲六尺有六寸车戟常郑云八尺曰寻倍
寻曰常然则戈戟长短异名而云戈者即戟戈戟长短
虽异其形制则同此云举戈宜举其长故以戈为戟也
方言又云楯自关而东或谓之楯或谓之干关西谓之
楯是干楯为一也
卷十 第 17b 页 WYG0060-0104d.png
(二七)牝鸡无晨若贤如文母则非此喻
牝鸡之晨惟家之索索尽也喻妇人知外事雌代雄鸣
则家尽妇夺夫政则国亡正义曰妇人不当政是别内
外之分若使贤如文母可以兴助国家则非牝鸡之喻

(二八)弃王父弟及母弟举尊亲以见卑疏
昏弃厥遗王父母弟不迪王父祖之昆弟母弟同母弟
卷十 第 18a 页 WYG0060-0105a.png
言弃其骨肉不接之以道正义曰释亲云父之考为王
父则王父是祖也纣无亲祖可弃故为祖之昆弟弃
其祖之昆弟则父之昆弟亦弃之矣春秋之例母弟
称弟凡春秋称弟皆是母弟也母弟谓同母之弟同
母尚弃别生者必弃矣举尊亲以见卑疏也
(二九)往伐谓诛纣归兽归马牛
武王伐殷往伐归兽往诛纣克定偃武修文归马牛于
华山桃林之牧地识其政事记识殷家政教善事以为
法作武成武功成文事修
卷十 第 18b 页 WYG0060-0105b.png
(三十)武成篇大聚百官惟诵祷辞必有脱错
自予小子至名山大川言已承父祖之意告神陈纣之
罪也自曰惟有道至无作神羞王自陈告神之辞也既
戊午已下又是史叙往伐杀纣入殷都布政之事无作
神羞以下惟告神其辞不结文义不成非述作之体案
左传荀偃祷河云无作神羞其官臣偃无敢复济惟尔
有神裁之蒯聩祷祖云无作三祖羞大命不敢请佩玉
卷十 第 19a 页 WYG0060-0105c.png
不敢爱彼二者于神羞之下皆更申己意此经无作神
羞下更无语直是与神之言犹尚未讫且冢君百工初
受周命王当有以戒之如汤诰之类宜应说其除害与
民更始创以为恶之祸劝以行道之福不得大聚百官
惟诵祷辞而已欲征则殷勤誓众既克则空话祷神圣
人有作理必不尔窃谓神羞之下更合有言简编断绝
经失其本所以辞不次耳或初藏之日已失其本或坏
壁得之始有脱漏故孔称五十八篇以外错乱磨灭不
可复知明是见在诸篇亦容脱错但孔此篇首尾具足
卷十 第 19b 页 WYG0060-0105d.png
既取其文为之作传耻云有所失落不复言其事耳
(三一)正月往伐四月告成史历叙月日
正义曰此历叙伐纣往反祀庙告天时日说武功成之
事也一月壬辰旁死魄谓伐纣之年周正月辛卯朔其
二日是壬辰也翌日癸巳王朝步自周于征伐商谓正
月三日发镐京始东行也其月二十八日戊午渡河泰
誓序云一月戊午师渡孟津泰誓中篇云惟戊午王次
卷十 第 20a 页 WYG0060-0106a.png
于河朔是也二月辛酉朔甲子杀纣誓云时甲子昧爽
乃誓是也其年闰二月庚寅朔三月庚申朔四月己丑
朔厥四月哉生明王来自商至于丰谓四月三日月始
生明其日当是辛卯也丁未祀于周庙四月十九日也
越三日庚戌柴望二十二日也正月始往伐四月告成
功史叙其事见其功成之次也汉书律历志引武成篇
云惟一月壬辰旁死魄若翌日癸巳武王乃朝步自周
于征伐纣越若来二月既死魄越五日甲子咸刘商王
纣惟四月既旁生魄越六日庚戌武王燎于周庙翼日
卷十 第 20b 页 WYG0060-0106b.png
辛亥祀于天位越五日乙卯乃以庶国祀于周庙与此
经不同彼是焚书之后有人伪为之汉世谓之逸书其
后又亡其篇郑玄云武成逸书建武之际亡谓彼伪武
成也
(三二)旁死魄哉生魄谓月二与十六
将言武成远本其始此本说始伐纣时一月周之正月
是建子之月殷十二月也此月辛卯朔朔是死魄故月
卷十 第 21a 页 WYG0060-0106c.png
二日近死魄魄者形也谓月之轮郭无光之处名魄也
朔后明生而魄死望后明死而魄生律历志云死魄朔
也生魄望也顾命云惟四月哉生魄传云始生魄月十
六日也月十六日为始生魄是一日为始死魄二日近
死魄也顾氏解死魄与小刘同大刘以三日为始死魄
二日为旁死魄旁死魄无事而记之者与下日为发端
犹今之将言日必先言朔也
(三三)周去孟津千里行二十五日
周去孟津千里以正月三日行自周二十八日渡孟津
卷十 第 21b 页 WYG0060-0106d.png
凡二十五日每日四十许里时之宜也诗云于三十里
毛传云师行三十里盖言其大法耳
(三四)哉生明旁死魄俱是月初
其四月此伐商之四月也哉始释诂文顾命传以哉生
魄为十六日则哉生明为月初矣以三日月光见故传
言始生明月三日也此经无日未必非二日也生明死
魄俱是月初上云死魄此云生明魄死明生互言耳
卷十 第 22a 页 WYG0060-0107a.png
(三五)祀周庙稷以下文以上
此以成功设祭明其遍告群祖知告后稷以下后稷则
始祖以下容毁庙也天子七庙故云文考文王以上七
世之祖见是周庙皆祭之故经总云周庙也
(三六)望在十六日者四分居三故生魄通言十五后
既生魄庶邦冢君暨百工受命于周魄生明死十五日
之后诸侯与百官受政命于周明一统正义曰四月以
望亏望是月半望在十六日为多通率在十六日者四
分居三其一在十五日耳此言既生魄故言魄生明死
卷十 第 22b 页 WYG0060-0107b.png
十五日之后也丁未祀于周庙已是此月十九日矣此
受命于周继生魄之言则受命在祀庙之前故祀庙之
时诸侯已奔走执事岂得未受周命已助周祭明其受
命在祀庙前矣史官探其时日先言告武成既讫然后
却说受命故文在下耳诸侯与百官旧有未属周者
今皆受政命于周于此时始天下一统也顾氏以既生
魄谓庚戌以后虽十六日始生魄从十六日至晦皆为
卷十 第 23a 页 WYG0060-0107c.png
生魄但不知庚戌之后几日耳
(三七)稷不窋皆称先王契亦云玄王
惟先王建邦启土谓后稷也尊祖故称先王正义曰此
先王文在公刘之前知谓后稷也后稷非王尊其祖故
称先王周语云昔我先王后稷又曰我先王不窋韦昭
云王之先祖故称王商颂亦以契为玄王
(三八)先公惟三人称公公刘又称名
周本纪云后稷卒子不窋立卒子鞠陶立卒子公刘立
是公刘为后稷曾孙也本纪云公刘之后有公非公祖
卷十 第 23b 页 WYG0060-0107d.png
之类知公是爵殷时未讳故称刘名先公多矣独三人
称公当时之意耳
(三九)文王改元自于其国且容中年得改
正义曰文王断虞芮之讼诸侯归之改称元年至九年
而卒故云大业未就也文王既未称王而得辄改元年
者诸侯自于其国各称元年是己之所称容或中年得
改矣汲冢竹书魏惠王有后元年汉初文帝二元景帝三
卷十 第 24a 页 WYG0060-0108a.png
元此必有因于古也伏生司马迁韩婴之徒不见此书
以为文王受命七年而崩故郑玄等皆依用之
(四十)后土是社所过山川谓河华
礼天子出征必类帝宜社此告皇天后土即泰誓上篇
类于上帝宜于冢土故云后土社也昭二十九年左传
称句龙为后土后土为社是也僖十五年左传云戴皇
天而履后土彼晋大夫要秦伯故以地神后土而言之
与此异也自周适商路过河华故知所过名山华岳大
川河也
卷十 第 24b 页 WYG0060-0108b.png
(四一)曾孙诸侯自称之辞
曰惟有道曾孙周王发将有大正于商告天社山川之
辞大正以兵征之也正义曰言已有道所以告神求助
不得饰以谦辞也称曾孙者曲礼说诸侯自称之辞云
临祭祀内事曰孝子某侯某外事曰曾孙某侯某哀二
年左传蒯聩祷祖亦自称曾孙皆是言已承藉上祖奠
享之意
卷十 第 25a 页 WYG0060-0108c.png
(四二)逋逃主萃渊薮据传意主字下读与杜异
为天下逋逃主萃渊薮逋亡也天下罪人逃亡者而纣
为魁主窟聚渊府薮泽言大奸正义曰据传意主字下
读为便昭七年左传引此文杜预云萃集也天下逋逃
悉以纣为渊薮集而归之与孔异也
(四三)逾孟津陈商郊五日行四百里
既戊午师逾孟津癸亥陈于商郊俟天休命自河至朝
歌出四百里五日而至赴敌宜速待天休命谓夜雨止
毕陈
卷十 第 25b 页 WYG0060-0108d.png
(四四)既戊午以下史辞当承于征伐商之文
既戊午至我师正义曰自此以下皆史辞也其上阙绝
失其本经故文无次第必是王言既终史乃更叙战事
于文次当承自周于征伐商之下此句次之故云既戊
午也史官叙事得言罔有敌于我师称我者犹如自汉
至今文章之士虽民论国事莫不称我
(四五)据世纪则武王本期甲子故速行
卷十 第 26a 页 WYG0060-0109a.png
正义曰出四百里验地为然戊午明日犹誓于河朔癸
亥已陈于商郊凡经五日日行八十里所以疾者赴敌
宜速也帝王世纪云王军至鲔水纣使胶鬲候周师见
王问曰西伯将焉之王曰将攻薛也胶鬲曰愿西伯无
我欺王曰不子欺也将之殷胶鬲曰何日至王曰以甲
子日以是报矣胶鬲去而报命于纣而雨甚军卒皆諌
王曰卒病请休之王曰吾已令胶鬲以甲子报其主矣
吾雨而行所以救胶鬲之死也遂行甲子至于商郊然
则本期甲子故速行也
卷十 第 26b 页 WYG0060-0109b.png
(四六)史记纣军七十万及此血流漂杵皆虚言
诗亦云其会如林言盛多也本纪云纣发兵七十万人
以距武王纣兵虽则众多不得有七十万人是史官美
其能破强敌虚言之耳自攻于后以北走自攻其后必
杀人不多血流漂舂杵甚之言也孟子云信书不如无
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仁者无敌于天下以至仁
伐不仁如何其血流漂杵是言不实也
卷十 第 27a 页 WYG0060-0109c.png
(四七)史记作鹿台之钱周时已名泉为钱
新序云鹿台其大三里其高千尺则容物多矣此言鹿
台之财则非一物也史记作钱后世追论以钱为主耳
周礼有泉府之官周语称景王铸大钱是周时已名泉
为钱也
(四八)孔以大赉为施舍已责救乏赒无
施舍己责救乏赒无所谓周有大赉正义曰传成十八
年晋悼公初立施舍已责成二年楚将起师已责救乏
定五年归粟于蔡以赒急矜无资也杜预以为施恩惠
卷十 第 27b 页 WYG0060-0109d.png
舍劳役也已责止逋责也皆是恤民之事故传引之
(四九)爵五等地三等武王从殷法
列爵惟五即所识政事而法之爵五等公侯伯子男分
土惟三列地封国公侯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为三品正义曰爵五等地三品武王于此既从殷法未
知周公制礼亦然与否孟子云北宫锜问于孟子曰周
之班爵禄如何孟子曰其详不可得闻矣尝闻其略天
卷十 第 28a 页 WYG0060-0110a.png
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汉书地理志亦云周爵五等其土三等也公侯百里伯
七十里子男五十里汉世儒者多以为然包咸注论语
云千乘之国百里之国也谓大国惟百里耳周礼大司
徒云诸公之地封疆方五百里侯四百里伯三百里子
二百里男一百里盖是周室既衰诸侯相并自以国土
宽大皆违礼文乃除去本经妄为说耳郑玄之徒以为
武王时大国百里周公制礼大国五百里王制之注具

卷十 第 28b 页 WYG0060-0110b.png
 尚书要义卷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