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要义-宋-魏了翁卷六

卷六 第 1a 页 WYG0060-0069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尚书要义卷六
            宋 魏了翁 撰
禹贡

(一)九州旧定今改新之故云禹别
禹别九州分其圻界随山浚川刋其木深其流任土作
贡任其土地所有定其贡赋之差
(二)禹贡在夏书之首
此尧时事而在夏书之首禹之王以是功正义曰计九
卷六 第 1b 页 WYG0060-0069d.png
州之境当应旧定而云禹别者以尧遭洪水万事改新
此为作贡生文
(三)赋自上税下贡从下献上
九州之土物产各异任其土地所有以定贡赋之差赋
者自上税下之名谓治田出谷故经定其差等谓之厥
赋贡者从下献上之称谓以所出之谷视其土地所生
异物献其所有谓之厥贡虽以所赋之物为贡用赋物
卷六 第 2a 页 WYG0060-0070a.png
不尽有也亦有全不用赋物直随地有采取以为贡者
此之谓贡即与周礼太宰九贡不殊但周礼分之为九
耳其赋与周礼九赋全异彼赋谓口率出钱不言作赋
而云作贡者取下供上之义也
(四)八凯亦佐禹随山刋木必身行
文十八年左传云举八凯使主后土则伯益之辈佐禹
多矣禹必身行九州规谋设法乃使佐己之人分布治
之于时平地尽为流潦鲜有陆行之路故将欲治水随
行山林斩木通道郑云必随州中之山而登之除木为
卷六 第 2b 页 WYG0060-0070b.png
道以望观所当治者则规其形而度其功焉
(五)治水皆从下始故先冀终雍
冀州既载尧所都也先施赋役载于书正义曰九州之
次以治为先后以水性下流当从下而泄故治水皆从
下为始冀州帝都于九州近北故首从冀起而东南次
兖而东南次青而南次徐而南次扬从扬而西次荆从
荆而北次豫从豫而西次梁从梁而北次雍雍地最高
卷六 第 3a 页 WYG0060-0070c.png
故在后也自兖已下皆准地之形势从下向高从东向
西青徐扬三州并为东偏雍州高于豫州豫州高于青
徐雍豫之水从青徐而入海也梁高于荆荆高于扬梁
荆之水从扬而入海也兖州在冀州东南冀兖二州之
水各自东北入海也冀州之水不经兖州以冀是帝都
河为大患故先从冀起而次治兖若使冀州之水东入
兖州水无去处治之无益虽是帝都不得先也此经大
体每州之始先言山川后言平地青州梁州先山后川
徐州雍州先川后山兖扬荆豫有川无山扬豫不言平
卷六 第 3b 页 WYG0060-0070d.png
地冀州田赋之下始言恒卫既从史以大略为文不为
例也每州之下言水路相通通向帝都之道言禹每州
事了入朝以白帝也
(六)既载谓贡赋役载于书郑以为事
既载者言先施贡赋役载于书也谓计人多少赋功配
役载于书籍然后徵而用之以治水也冀州如此则馀
州亦然故于此特记之也王肃云言己赋功属役载于
卷六 第 4a 页 WYG0060-0071a.png
书籍传意当然郑云载之言事事谓作徒役也禹知所
当治水又知用徒之数则书于策以告帝徵役而治之
惟解载字为异其意亦同孔也
(七)壶口在冀梁岐在雍从东而西
壶口治梁及岐壶口在冀州梁岐在雍州从东循山治
水而西
(八)汉初图籍皆在孔传山川必验实而知
正义曰史记称高祖入咸阳萧何先收图籍则秦焚诗
书图籍皆在孔君去汉初七八十年耳身为武帝博士
卷六 第 4b 页 WYG0060-0071b.png
必当具见图籍其山川所在必是验实而知壶口在冀
州梁岐在雍州当时疆界为然也此于冀州之分言及
雍州之山者从东循山治水而西故也郑云于此言治
梁及岐者盖治水从下起以襄水害易也班固作汉书
地理志据前汉郡县言山川所在志云壶口在河东北
屈县东南应劭云已有南屈故称北屈梁山在左冯翊
夏阳县西北岐山在右扶风美阳县西北然则壶口西至
卷六 第 5a 页 WYG0060-0071c.png
梁山梁山西至岐山从东而向西言之也经于壶口之
下言治者孔意盖云欲见上下皆治也
(九)太原今为郡岳阳霍太山之南
既修太原至于岳阳高平曰太原今以为郡名岳太岳
在太原西南山南曰阳正义曰太原原之大者汉书以
为郡名传欲省文故云高平曰太原今以为郡名即晋
阳县是也地理志云河东彘县东有霍太山此彘县周
厉王所奔顺帝改为永安县周礼职方氏冀州其山镇
曰霍山即此太岳是也山南见日故山南曰阳
卷六 第 5b 页 WYG0060-0071d.png
(十)覃怀近河漳水横流至河
覃怀底绩至于衡漳覃怀近河地名漳水横流入河从
覃怀致功至横漳
(十一)地理志有清漳浊漳在怀北
正义曰地理志河内郡有怀县在河之北盖覃怀二字
共为一地故云近河地名衡即古横字漳水横流入河
故云横漳漳在怀北五百馀里从覃怀致功而北至横
卷六 第 6a 页 WYG0060-0072a.png
漳也地理志云清漳水出上党沾县大黾谷东北至渤
海阜城县入河过郡五行千六百八十里此沾县因水
为名志又云沾水出壶关志又云浊漳水出长子县东
至邺县入清漳漳水横流王肃云衡漳二水名也
(十二)冀州入榖不贡上上第一错出第二赋
厥赋惟上上错赋谓土地所生以供天子上上第一错
间杂出第二之赋谓税谷以供天子郑玄云此州入谷
不贡是也因九州差为九等上上是第一也交错是间
杂之义故错为杂也顾氏云上上之下即次上中故云
卷六 第 6b 页 WYG0060-0072b.png
杂出第二之赋也
(十三)据人功分九等多者为正少者为错
据孟子此时为什一税而得为九等差者人功有强弱
收穫有多少传以荆州田第八赋第三为人功修也雍
州田第一赋第六为人功少也是据人功多少总计以
定差此州以上上为正而杂为次等言出上上时多而
上中时少也多者为正少者为杂故云第一此州言上
卷六 第 7a 页 WYG0060-0072c.png
上错者少在正下故先言上上而后言错豫州言错上
中者少在正上故先言错而后言上中扬州云下上上
错不言错下上者以本设九等分三品为之上中下下
上本是异品故变文言下上上错也梁州云下中三错
者梁州之赋凡有三等其出下中时多故以下中为正
上有下上下有下下三等杂出故言三错足明杂有下
上下下可知也此九等所较无多诸州相准为等级耳
此计大率所得非上科定也但治水据田责其什一随
土丰瘠是上之任土而下所献自有差降即以差等为
卷六 第 7b 页 WYG0060-0072d.png
上之定赋也然一升一降不可常同冀州自出第二与
豫州同时则无第一之赋豫州与冀州第一同时则无
第二之赋或容如此事不可恒郑玄云赋之差一井上
上出九夫税下下出一夫税通率九州一井税五夫如
郑此言上上出税九倍多于下下郑诗笺云井税一夫
其田百亩若上上一井税一夫则下下九井乃出一夫
税太少矣若下下井税一夫则上上全入官矣岂容轻
卷六 第 8a 页 WYG0060-0073a.png
重顿至是乎
(十四)田中中在九州为第五厥田惟中中田之高下

肥瘠九州之中为第五
高下肥瘠参对为九等正义曰郑玄云田著高下之等
者当为水害备也则郑谓地形高下为九等也王肃云
言其土地各有肥瘠则肃定其肥瘠以为九等也如郑
之义高处地瘠出物既少不得为上如肃之义肥处地
下水害所伤出物既少不得为上故孔云高下肥瘠共
相参对以为九等上言敷土此言厥田田土异者郑玄
卷六 第 8b 页 WYG0060-0073b.png
云地当阴阳之中能吐生万物者曰土据人功作力竞
得而田之则谓之田田土异名义当然也
(十五)其道与既从同作乂与既作同
青州潍淄其道与此恒卫既从同是从故道也荆州云
土梦作乂与此大陆既作同是水治可耕作也其文不
同史异辞耳无义例也
(十六)大陆即钜鹿县广河泽宁亦有大陆
卷六 第 9a 页 WYG0060-0073c.png
地理志云恒水出常山上曲阳县东入𣸦水卫水出常
山灵寿县东北入滹沲大陆在钜鹿县北释地十薮云
晋有大陆孙炎等皆云今钜鹿县北广河泽也郭璞云
广河犹大陆以地名言之近为是也春秋魏献子畋于
大陆焚焉还卒于宁杜氏春秋说云嫌钜鹿绝远以为
汲郡修武县吴泽也宁即修武也然此二泽相去甚远
所以得为大陆以尔雅广平曰陆但广而平者则名大
陆故异所而同名焉大陆泽名广河以旁近大陆故也
卷六 第 9b 页 WYG0060-0073d.png
(十七)孔谓居岛之夷王郑为鸟夷
孔读鸟为岛岛是海中之山九章算术所云海岛邈绝
不可践量是也传云海曲谓之岛谓其海曲有山夷居
其上此居岛之夷常衣鸟兽之皮为遭洪水衣食不足
今还得衣其皮服以明水害除也郑玄云鸟夷东方之
民搏食鸟兽者也王肃云鸟夷东北夷国名也与孔不

(十八)冀州不言境界贡篚先赋后田
卷六 第 10a 页 WYG0060-0074a.png
夹右碣石入于河碣石海畔山禹夹行此山之右而入
河逆上此州帝都不说境界以馀州所至则可知先赋
后田亦殊于馀州不言贡篚亦差于馀州
(十九)夹行碣石山之右南回入河而逆上
正义曰地理志云碣石山在北平骊城县西南是碣石
为海畔山也郑云战国策碣石在九门县今属常山郡
盖别有碣石与此名同今验九门无此山也下文导河
入于海传云入于渤海渤海之郡当以此海为名计渤
海北距碣石五百馀里河入海处远在碣石之南禹行
卷六 第 10b 页 WYG0060-0074b.png
碣石不得入于河也盖远行通水之处北尽冀州之境
然后南回入河而逆上也夹右者孔云夹行此山之右
则行碣石山西南行入河在碣石之右故云夹右也顾
氏亦云山西曰右郑玄云禹由碣石山西北行尽冀州
之境还从山东南行入河郑以北行则东为右南行西
为右故夹山两旁山常居右与孔异也
(二十)每州浮水达河谓还白帝与王郑异
卷六 第 11a 页 WYG0060-0074c.png
梁州传云浮东渡河而还帝都白所治也则入河逆上
为还都白所治也禹之治水必每州巡行度其形势计
其人功施设规模指授方略令人分布并作还都白帝
所治于时帝都近河故于每州之下皆言浮水达河记
禹还都之道也冀兖徐荆豫梁雍州各自言河惟青扬
二州不言河耳兖州云浮于济漯达于河故青州直云
达于济徐州云浮于淮泗达于河故扬州云达于淮泗
皆记禹入河之道也王肃云凡每州之下说诸治水者
禹功主于治水故详记其所治之州往还所乘涉之水
卷六 第 11b 页 WYG0060-0074d.png
名肃惟不言还都白帝亦谓为治水故浮水也郑玄以
为治水既毕更复行之观地肥瘠定贡赋上下其意与
孔异也
(二一)东河西西河东南河北是冀境
兖州云济河自东河以东也豫州云荆河自南河以南
也雍州云西河自西河以西也明东河之西西河之东
南河之北是冀州之境也济河惟兖州东南据济西北
卷六 第 12a 页 WYG0060-0075a.png
距河正义曰此下八州发首言山川者皆谓境界所及
也据谓跨之距至也济河之间相去路近兖州之境跨
济而过东南越济水西北至东河也李巡注尔雅解州
名云两河间其气清性相近故曰冀冀近也济河间其
气专质体性信谦故云兖兖信也淮海间其气宽舒禀
性安徐故曰徐徐舒也江南其气燥劲厥性轻扬故曰
扬扬轻也荆州其气燥刚禀性彊梁故曰荆荆彊也河
南其性安舒厥性宽豫故曰豫豫舒也河西其气蔽壅
受性急凶故云雍雍壅也尔雅九州无梁青故李巡不释
卷六 第 12b 页 WYG0060-0075b.png
所言未必得其本也
(二二)九河之名未必因禹故郭璞未详
九河既道河水分为九道在此州界平原以北正义曰
是河从大陆东畔北行而东北入海冀州之东境至河
之西畔水分大河东为九道故知在兖州界平原以北
是也释水载九河之名云徒骇太史马颊覆釜胡苏简
絜钩盘鬲津九河云复其故道则名应先有不宜徒骇
卷六 第 13a 页 WYG0060-0075c.png
太史因禹立名此郭氏所以未详也或九河虽旧有名
至禹治水更别立名即尔雅所云是也汉书沟洫志成
帝时河堤都尉许商上书曰古记九河之名有徒骇胡
苏鬲津今见在成平东光鬲县界中自鬲津以北至徒
骇其间相去三百馀里是知九河所在徒骇最北鬲津
最南盖徒骇是河之本道东出分为八枝也许商上言
三河下言三县则徒骇在成平胡苏在东光鬲津在鬲
县其馀不复知也尔雅九河之次从北而南既知三河
之处则其馀六者太史马颊覆釜在东光之北成平之
卷六 第 13b 页 WYG0060-0075d.png
南简絜钩盘在东光之南鬲县之北也其河填塞时有
故道郑玄云周时齐桓公塞之同为一河今河间弓高
以东至平原鬲津往往有其遗处春秋纬宝乾图云移
河为界在齐吕填阏八流以自广郑玄盖据此文为齐
桓公塞之也言阏八流拓境则塞其东流八枝并使归
于徒骇也
(二三)厥赋贞赋与州相当
卷六 第 14a 页 WYG0060-0076a.png
厥田惟中下田第六厥赋贞贞正也州第九赋正与九
相当正义曰尧典言鲧治水九载绩用不成然后尧命
得舜舜乃举禹治水三载功成尧即禅舜此言十三载
者并鲧九载数之祭法云禹能修鲧之功明鲧已加功
而禹因之也此言十三载者记其治水之年言之其水
害除耳非言十三年内皆是禹之治水施功也马融曰
禹治水三年八州平故尧以为功而禅舜是十二年而
八州平十三年而兖州平兖州平在舜受终之年也
卷六 第 14b 页 WYG0060-0076b.png
(二四)厥贡入百功之府厥篚入于女功
厥贡漆丝厥篚织文地宜漆林又宜桑蚕织文锦绮之
属盛之筐篚而贡焉正义曰郑玄云贡者百功之府受
而藏之其实于篚者入于女功故以贡篚别之历检篚
之所盛皆供衣服之用入于女功如郑言矣檿丝中琴
瑟之弦亦是女功所为也织贝郑玄以为织如贝文传
谓织为细纻贝为水物则贝非服饰所须盖恐其损缺
故以篚筐盛之也诸州无厥篚者其诸州无入篚之物
卷六 第 15a 页 WYG0060-0076c.png
故不贡也汉世陈留襄邑县置服官使制作衣服是兖
州绫锦美也
(二五)凡言达谓从水入水
因水入水曰达当谓从水入水不须舍舟而陆行也扬
州云沿于江海达于淮泗传云沿江入海自海入淮自
淮入泗是言水路相通得乘舟径达也案青州云浮于
汶达于济经言济会于汶浮汶得达济也此云浮于济
漯达于河从漯入济自济入河徐州云浮于淮泗达于
河盖以徐州北接青州既浮淮泗当浮汶入济以达于
卷六 第 15b 页 WYG0060-0076d.png
河也
(二六)海岱惟青州东北据海当有辽东
海岱惟青州东北据海西南距岱正义曰非至海畔而
已故言据也汉末有公孙度者窃据辽东自号青州刺
史越海收东莱诸郡尧时青州当越海而有辽东也舜
为十二州分青州为营州即辽东也
(二七)孔以略嵎夷为用功少
卷六 第 16a 页 WYG0060-0077a.png
嵎夷既略潍淄其道嵎夷地名用功少曰略潍淄二水
复其故道
(二八)潍淄水出入
地理志云潍水出琅邪箕屋山北至都昌县入海过郡
三行五百二十里淄水出泰山莱芜县原山东北至千
乘博昌县入海
(二九)广斥复其斥卤
厥土白坟海滨广斥滨涯也言复其斥卤卤咸地也东
方谓之斥西方谓之卤海畔迥阔地皆斥卤故云广斥
卷六 第 16b 页 WYG0060-0077b.png
言水害除复旧性也
(三十)岱畎言岱山之谷出此五物
释水云水注川曰溪注溪曰谷谷是两山之间流水之
道畎谷畎去水故言谷也怪石奇怪之石故云好石似
玉也枲麻也铅锡也岱山之谷有此五物美于他方所
有故贡之也
(三一)蚕食檿桑所得丝韧
卷六 第 17a 页 WYG0060-0077c.png
正义曰檿桑山桑郭璞曰柘属也檿丝是蚕食檿桑所
得丝韧中琴瑟弦也
(三二)淮源远矣至此而大故于徐州言之
地理志云沂水出泰山盖县临乐子山南至下邳入泗
过郡五行六百里淮出桐柏山发源远矣于此州言之
者淮水至此而大为害尤甚喜得其治故于此记之也
(三三)大野即钜野东原即东平
大野既猪东原底平大野泽名水所停曰猪东原致功
而平言可耕正义曰地理志云大野泽在山阳钜野县
卷六 第 17b 页 WYG0060-0077d.png
北钜即大也东原即今之东平郡
(二四)王者分五色土为社建侯则分之茅土
厥贡惟土五色王者封五色土为社建诸侯则各割其
方色土与之使立社焘以黄土苴以白茅茅取其洁黄
取王者覆四方正义曰韩诗外传云天子社广五丈东
方青南方赤西方白北方黑上冒以黄土将封诸侯各
取其方色土苴以白茅以为社明有土谨敬洁清也蔡
卷六 第 18a 页 WYG0060-0078a.png
邕独断云天子太社以五色土为坛皇子封为王者授
之太社之土以所封之方色苴以白茅使之归国以立
社谓之茅社是必古书有此说故先儒之言皆同也
(三五)泗滨贡浮磬淮夷二水贡珠与鱼
贡石而言磬者此石宜为磬犹如砥砺然也蠙是蚌之
别名此蠙出珠遂以蠙为珠名蠙之与鱼皆是水物而
以淮夷冠之知淮夷是二水之名淮是四渎之淮也夷
盖小水后来竭涸不复有其处耳王肃亦以淮夷为水
名郑玄以为淮水之上夷民献此珠与鱼地理志泗水
卷六 第 18b 页 WYG0060-0078b.png
出济阴乘氏县东南至临淮睢陵县入淮行千一百一
十里也
(三六)玄纤缟纤在玄缟之中二物皆细
厥篚玄纤缟玄黑缯缟白缯纤细也纤在中明二物皆
当细正义曰单言玄玄必有质故知黑缯缟如史记缟

(三七)阳鸟居彭蠡谓鸿雁之属随阳
卷六 第 19a 页 WYG0060-0078c.png
彭蠡是江汉合处下云导漾水南入于江东汇为彭蠡
是也日之行也夏至渐南冬至渐北鸿雁之属九月而
南正月而北左思蜀都赋所云木落南翔冰泮北徂是
也日阳也此鸟南北与日进退随阳之鸟故称阳鸟冬
月所居于此彭蠡之泽也
(三八)孔意江从彭蠡分为三共入震泽与郑异
地理志云会稽吴县故周泰伯所封国也具区在西古
文以为震泽是吴南大湖名盖县治居泽之东北故孔
传言南志言西大泽畜水南方名之曰湖三江既入此
卷六 第 19b 页 WYG0060-0078d.png
湖也治水致功令江入此泽故致定为震泽也下传云
自彭蠡江分为三入震泽遂为北江而入海是孔意江
从彭蠡而分为三又共入震泽从震泽复分为三乃入
海郑云三江分于彭蠡为三孔东入海其意言三江入
既入海耳不入震泽也又案周礼职方扬州薮曰具区
浸曰五湖五湖即震泽若如志云具区即震泽则浸薮
为一案馀州浸薮皆异而扬州同者盖扬州浸薮同处
卷六 第 20a 页 WYG0060-0079a.png
论其水谓之浸指其泽谓之薮
(三九)金银铜为金三品郑谓铜三色
厥贡惟金三品金银铜也释器云黄金谓之璗其美者
谓之镠白金谓之银其美者谓之镣郭璞曰此皆道金
银之别名及其美者也镣即紫磨金也郑玄以为金三
品者铜三色也
(四十)齿象牙革犀皮甲以犀为上
正义曰诗云元龟象齿知齿是象牙也说文云齿口断
骨也牙壮齿也隐五年左传云齿牙骨角牙齿小别统
卷六 第 20b 页 WYG0060-0079b.png
而名之齿亦齿牙也考工记犀甲七属兕甲六属宣二
年左传云犀兕尚多弃甲则那是甲之所用犀革为上
(四一)南海岛夷卉服谓葛越
岛夷卉服南海岛夷草服葛越葛越南方布名用葛为
之左思吴都赋云蕉葛外越弱于罗纨是也冀州云岛
夷皮服是夷自服皮皮非所贡也此言岛夷卉服亦非
所贡也此与莱夷作牧并在贡篚之间古史立文不次
卷六 第 21a 页 WYG0060-0079c.png
也郑玄云此州下湿故衣草服贡其服者以给天子之
官与孔异也
(四二)孔谓织细纻贝水物郑以织贝为锦
贝织异物织是织而为之扬州纻之所出此物又以篚
盛之为衣服之用知是细纻释鱼有玄贝贻贝馀貾黄
白文馀泉白黄文当贡此有文之贝以为器物之饰也
郑玄云贝锦名诗云萋兮斐兮成是贝锦凡为织者先
染其丝乃织之则文成矣礼记曰士不衣织与孔异也
卷六 第 21b 页 WYG0060-0079d.png
(四三)锡命乃贡言不常郑为金锡之锡
厥包橘柚锡贡小曰橘大曰柚其所包裹而致者锡命
乃贡言不常正义曰荆州纳锡大龟豫州锡贡磬错皆
为非常并在篚下王肃云橘与柚锡其命而后贡之不
常入当继荆州之无也郑云有锡则贡之此州有锡而
贡之或时无则不贡锡所以柔金也周礼考工记云攻
金之工掌执金锡之齐故也
(四四)荆山南及衡山之阳惟荆州
卷六 第 22a 页 WYG0060-0080a.png
荆及衡阳惟荆州北据荆山南及衡山之阳正义曰其
境过衡山也以衡是大山其南无复有名山大川可以
为记故言阳见其南至山南也
(四五)荆楚后服先彊故以江汉朝宗著臣礼
江汉朝宗于海二水经此州而入海有似于朝百川以
海为宗宗尊也正义曰诸侯见天子之礼春见曰朝夏
见曰宗以海水大而江汉小以小就大似诸侯归于天
子假人事而言之也诗云沔彼流水朝宗于海毛传云
水犹有所朝宗是假人事而言水也荆楚之域国有道
卷六 第 22b 页 WYG0060-0080b.png
则后服国无道则先彊故记其水之义以著人臣之礼
(四六)孔谓江分九道郑意九江别源浔阳记有江名
言江于此州之界分为九道训孔为甚殷为中言甚得
地势之中也郑云殷犹多也九江从山溪所出其孔众
多言治之难也地理志九江在今庐江浔阳县南皆东合
为大江如郑此意九江各自别源其源非大江也下流
合于大江耳然则江以南水无大小俗人皆呼为江或
卷六 第 23a 页 WYG0060-0080c.png
从江分出或从外合来故孔郑各为别解应劭注地理
志云江自浔阳分为九道符于孔说浔阳记有九江之
名一曰乌江二曰蚌江三曰乌白江四曰嘉靡江五曰
畎江六曰源江七曰廪江八曰提江九曰菌江虽名起
近代义或当然
(四七)班郑以荆梁各有沱潜孔谓发梁入荆
下文岷山导江东别为沱是沱为江之别名也经无潜
之本源故直云水名释水云水自江出为沱汉为潜郑
注此既引尔雅乃云今南郡枝江县有沱水其尾入江
卷六 第 23b 页 WYG0060-0080d.png
耳首不于江出也华容有夏水首出江尾入沔盖此所
谓沱也潜则未闻象类此解荆州之沱潜发源此州若
如郑言此水南流不入荆州界非此潜也此下梁州注
云二水亦谓自江汉出者地理志在今蜀郡郫县江沱
及汉中安阳皆有沱水潜水其尾入江汉耳首不于此
出江原有江首出江南至犍为武阳又入江岂沱之
类与潜盖汉西出嶓冢东南至巴郡江州入江行二千
卷六 第 24a 页 WYG0060-0081a.png
七百六十里此解梁州之沱潜也郭璞尔雅音义云沱
水自蜀郡都水县揃山与江别而更流璞又云有水从
汉中沔阳县南流至梓潼汉寿入大穴中通峒山下西
南潜出一名沔水旧俗云即禹贡潜也郭璞此言亦解
梁州沱潜与郑又异然地理及郑皆以荆梁二州各有
沱潜又郭氏所解沱潜惟据梁州不言荆州之沱潜而
孔梁州注云沱潜发源此州入荆州以二州沱潜为一
者然彼州山水古今不可移易孔为武帝博士地理志
无容不知盖以水从江汉出者皆曰沱潜但地势西高
卷六 第 24b 页 WYG0060-0081b.png
东下虽于梁州合流还从荆州分出犹如济水入河还
从河出故举大略为发源梁州耳
(四八)云梦跨江南北二泽共一土字
昭三年左传楚子与郑伯田于江南之梦是云梦之泽
在江南也地理志南郡华容县南有云梦泽杜预云南
郡枝江县西有云梦城江夏安陆县亦有云梦或曰南
郡华容县东南有巴丘湖江南之梦云梦一泽而每处
卷六 第 25a 页 WYG0060-0081c.png
有名者司马相如子虚赋云吞云梦者方八九百里则
此泽跨江南北每处名存焉定四年左传称楚昭王寝
于云中则此泽亦得单称云单称梦经之土字在二字
之间盖史文兼上下也
(四九)荆扬贡同而序异以当州贵者先
厥贡羽毛齿革惟金三品土所出与扬州同正义曰与
扬州同而扬州先齿革此州先羽毛者盖以善者为先
由此而言之诸州贡物多种其次第皆以当州贵者为
先也
卷六 第 25b 页 WYG0060-0081d.png
(五十)砺砥皆磨石砮矢镞丹丹砂
砺砥砮丹砥细于砺皆磨石也砮石中矢镞丹朱类正
义曰鲁语曰肃慎氏贡楛矢石砮贾云砮矢镞之石也
故曰砮石中矢镞丹砂故云朱类王肃云丹可以为采
(五一)箘簬美竹楛中矢干皆出云梦
惟箘簬楛三邦底贡厥名箘簬美竹楛中矢干三物皆
出云梦之泽近泽三国常致贡之其名天下称善
卷六 第 26a 页 WYG0060-0082a.png
(五二)荆扬贡同此包字必橘柚
包下言匦菁茅说文云匚受物之器象形也凡匚之属
皆从匚匮匣之字皆从匚匦亦从匚故匦是匣也菁茅
既以匦盛非所包之物明包必有里也此州所出与扬
州同扬州厥包橘柚知此包是橘柚也王肃云扬州厥
包橘柚从省而可知也
(五三)菁为菹茅缩酒匦盛之
匦菁茅匦匣菁以为菹茅以缩酒正义曰周礼醢人有
菁菹鹿臡故知菁以为菹郑云蓂菁也蓂菁处处皆有
卷六 第 26b 页 WYG0060-0082b.png
而令此州贡者盖以味善也僖四年左传齐桓公责楚
云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供无以缩酒是茅以缩酒也
郊特牲云缩酌用茅明酌也郑注云以茅缩酒也周礼
甸师云祭祀供萧茅郑兴云萧字或为莤莤读为缩束
茅立之祭前酒沃其上酒渗下若神饮之故谓之缩杜
预解左传用郑兴之说未知谁同孔旨特令此州贡茅
茅当异于诸处杜预云茅之为异未审也或云茅有三
卷六 第 27a 页 WYG0060-0082c.png
脊郑玄以菁茅为一物匦犹缠结也菁茅之有毛刺者
重之故既包里而又缠结也
(五四)九江大龟锡命乃贡
九江纳锡大龟尺二寸曰大龟出于九江水中龟不常
用锡命而纳之
(五五)浮江沱潜汉越洛而至冀州之南
浮于江沱潜汉逾于洛至于南河逾越也河在冀州南
东流故越洛而至南河正义曰浮此四水乃得至洛
卷六 第 27b 页 WYG0060-0082d.png
(五六)伊瀍涧水入洛合流而入河
伊洛瀍涧既入于河伊出陆浑山洛出上洛山涧出沔
池山瀍出河南北山四水合流而入河正义曰地理志
云伊水出弘农卢氏县东熊耳山东北入洛洛水出弘
农上洛县冢领山东北至巩县入河瀍水出河南谷城
县潜亭北东南入洛涧水出弘农新安县东南入洛志
与传异者熊耳山在陆浑县西冢领山在上洛县境之
内沔池在新安县西谷城潜亭北此即是河南境内之
卷六 第 28a 页 WYG0060-0083a.png
北山也志详而传略所据小异耳伊瀍涧三水入洛合
流而入河言其不复为害也
(五七)荥波即荥泽杜预谓当在河北
荥波既猪荥泽波水已成遏猪正义曰马郑王本皆作
荥播谓此泽名荥播春秋闵二年卫侯及狄人战于荥
泽不名播也郑玄谓卫狄战在此地杜预云此荥泽当
在河北以卫败方始渡河战处必在河北盖此泽跨南
北多而得名耳
卷六 第 28b 页 WYG0060-0083b.png
(五八)菏泽孟猪以今地验之与志异
导菏泽被孟猪菏泽在胡陵孟猪泽名在菏东北水流
溢覆被之正义曰地理志山阳郡有胡陵县不言其县
有菏泽也又云菏泽在济阴定陶县东孟猪在梁国睢
阳县东北以今地验之则胡陵在睢阳之东定陶在睢
阳之北其水皆不流溢东北被孟猪也然郡县之名随
代变易古之胡陵当在睢阳之西北故得东出被孟猪
也于此作孟猪左传尔雅作孟诸周礼作望诸声转字
卷六 第 29a 页 WYG0060-0083c.png
异正是一地也
(五九)江出岷汉出嶓沱出江潜出汉
地理志云蜀郡有湔道岷山在西徼外江水所出也陇
西郡西县嶓冢山西汉水所出是二者皆山名也沱出
于江潜出于汉二水发源此州而入荆州
(六十)蒙山在青衣蔡阙和夷平地之名
地理志云蒙山在蜀郡青衣县应劭云顺帝改曰汉嘉
县蔡山不知所在论语云季氏旅于泰山是祭山曰旅
也平者言其治水毕犹上既艺也和夷平地之名致功
卷六 第 29b 页 WYG0060-0083d.png
可艺艺与平互言耳
(六一)赋下中三错举第八为正错出七九
传以既言下中复云三错举下中第八为正上下取一
故杂出第七第九与第八为三也郑云三错者此州之
地有当出下之赋者少耳又有当出下上中下者差复
益少与孔异也孔云田第七赋第八杂出第七第九三

卷六 第 30a 页 WYG0060-0084a.png
(六二)织皮谓以兽皮织金罽
熊罴狐狸织皮胡人续羊毛作衣孙炎曰毛氂为罽织
毛而言皮者毛附于皮故以皮表毛耳孔云贡四兽之
皮织金罽
(六三)西倾因桓水来浮于潜桓行羌中入南海
地理志云西倾在陇西临洮县西南西倾在雍州自西
倾山南行因桓水是来浮于潜冰也地理志云桓水出
蜀郡蜀山西南行羌中入南海则初发西倾未有水也
不知南行几里得桓水也下传云泉始出山为漾水东
卷六 第 30b 页 WYG0060-0084b.png
南流为沔冰至汉中东行为汉水是汉上曰沔
(六四)越沔入渭乱河而还都
计沔在渭南五百馀里故越沔陆行而北入渭渭水入
河故浮渭而东帝都在河之东故渡河陆行而还帝都
也以每州之下言入河之事河近帝都知是还都白所
治也正绝流曰乱
(六五)雍州东不越河西踰黑水孔谓西距东据误
卷六 第 31a 页 WYG0060-0084c.png
黑水西河惟雍州西距黑水东㨿河龙门之河在冀州
西正义曰禹治豫州乃次梁州自东向西故言梁州之
境先以华阳而后黑水从梁适雍自南向北故先黑水而
后西河计雍州之境被荒服之外东不越河而西踰黑
水王肃云西据黑水东距西河所言得其实也遍检孔
本皆云西距黑水东据河是必误也又河在雍州之东
而谓之西河者龙门之河在冀州西界故谓之西河王
制云自东河至于西河千里而近是河相对而为东西

卷六 第 31b 页 WYG0060-0084d.png
(六六)众水皆东惟弱水西流
弱水既西导之西流至于合黎正义曰郑云众水皆东
此水独西故记其西下也
(六七)泾属渭汭谓泾水南入渭
毛传云汭水涯也郑云汭之言内也盖以人皆南面望
水则北为汭也且泾水南入渭而名为渭汭知水北曰
汭言治泾水使之入渭亦是从故道也地理志云泾水
卷六 第 32a 页 WYG0060-0085a.png
出安定泾阳县西岍头山东南至冯翊阳陵县入渭行
千六百里
(六八)漆沮言从沣水言同皆入渭
阚骃十三州志云漆水出漆县西北岐山东入渭沮则
不知所出盖东入渭时已与漆合渭发源远以渭为主
上云泾属渭是矣故此言漆沮既从已从于渭沣水所
同亦同于渭以渭为主故也地理志沣水出扶风鄠县
东南北过上林苑入渭也
卷六 第 32b 页 WYG0060-0085b.png
(六九)荆岐乃北条荆山非荆州之荆
洪水之时祭祀礼废已旅祭而言治功毕治水从下自
东而西先荆后岐荆在岐东嫌与上荆为一故云非荆
州之荆也地理志云禹贡北条荆山在冯翊怀德县南
南条荆山在南郡临沮县北彼是荆州之荆也
(七十)三危必在西裔杜林以为古瓜州
三危既宅三苗丕叙西裔之山已可居三苗之族大有
次叙美禹之功正义曰左传称舜去四凶投之四裔舜
卷六 第 33a 页 WYG0060-0085c.png
典云窜三苗于三危是三危为西裔之山也其山必是
西裔未知山之所在地理志杜林以为燉煌郡即古瓜
州也昭九年左传云先王居梼杌于四裔故允姓之奸
居于瓜州杜预云允姓之祖与三苗俱放于三危瓜州
今燉煌也郑玄引地记书云三危之山在鸟鼠之西南
当岷山则在积石之西南地记乃妄书其言未必信要
知三危之山必在河之南也禹治水未已窜三苗水灾
既除彼得安定故云三危之山已可居三苗之族大有
次叙记此事以美禹治之功也
卷六 第 33b 页 WYG0060-0085d.png
(七一)传以荆雍赋田升降之极故云人功多少
厥土惟黄壤厥田惟上上厥赋中下田第一赋第六人
功少正义曰此与荆州赋田升降皆较六等荆州升之
极故云人功修此州降之极故云人功少其馀相较少
者从此可知也王制云凡居民量地以制邑度地以居
民地邑民居必参相得也则民当相准而得有人功修
人功少者治水之后即为此差在后随人少多必得更
卷六 第 34a 页 WYG0060-0086a.png
立其等此非永定也
(七一)积石河所经龙门当河之道禹凿之
浮于积石至于龙门西河正义曰地理志云积石山在
金城河关县西南羌中河行塞外其北入塞内积石非
河之源故云河所经也河从西来至此北流故禹沿河
顺流而北释水云河千里一曲一直故千里而东千里
而南至于龙门西河也地理志云龙门山在冯翊夏阳
县北此山当河之道禹凿以通河东郡之西界也禹至
此渡河而还都白帝也沿或误为治此说禹行不说治
卷六 第 34b 页 WYG0060-0086b.png
水也
(七三)诸州末言还都此会于渭汭言发都
会于渭汭逆流曰会自渭北涯逆水西上正义曰会合
也人行逆流而水相向故逆流曰会从河入渭自渭北
涯逆水西上言禹白帝讫从此而西上更入雍州界也
诸州之末惟言还都之道此州事终言发都更去明诸
州皆然也
卷六 第 35a 页 WYG0060-0086c.png
(七四)织皮西戎谓羌髳之属
织皮昆崙析支渠搜西戎即叙正义曰西国皆衣皮毛
故以织皮冠之传言织皮毛布有此四国昆崙也析支
也渠也搜也四国皆是戎狄也末以西戎总之此戎在
荒服之外流沙之内牧誓云武王伐纣有羌髳从之此
是羌髳之属禹皆就次叙美禹之功远及戎狄故记之
也郑玄云衣皮之民居此昆崙析支渠搜三山之野者
皆西戎也郑并渠搜为一孔传不明或亦以渠搜为一
通西戎为四也孔云织皮毛布有此四国皆在荒服之
卷六 第 35b 页 WYG0060-0086d.png
(云云)
(七五)班志王马皆有三条之说郑创云四列
道岍及岐至于荆山注更理说所治山川首尾正义曰
上文每州说其治水登山从下而上州境隔绝未得径
通今更从上而下条说所治之山本以通水举其山相
连属言此山之傍所有水害皆治讫也因冀州在北故
自北为始从此导岍至敷浅原旧说以为三条地理志
卷六 第 36a 页 WYG0060-0087a.png
云禹贡北条荆山在冯翊怀德县南南条荆山在南郡
临沮县东北是旧有三条之说也故马融王肃皆为三
条导岍北条西倾中条嶓冢南条郑玄以为四列导岍
为阴列西倾为次阴列嶓冢为次阳列岷山为正阳列
郑玄创为此说孔亦当为三条也岍与嶓冢言导西倾
不言导者史文有详略以可知故省文也
(七六)逾于河谓山势相望越河而东
注此谓梁山龙门西河正义曰逾于河谓山逾之也此
处山势相望越河而东故云此谓龙门西河言此处山
卷六 第 36b 页 WYG0060-0087b.png
不绝从此而渡河也
(七七)山而言入海谓水之经此山者
太行恒山至于碣石入于海此二山连延东北接碣石
而入沧海百川经此众山禹皆治之不可胜名故以山
言之太行去恒山太远恒山去碣石又远故以山言之
也百川经此众山谓漳潞汾洓在壶口雷首太行经底
柱析城济出王屋淇近太行恒卫滹沱𣸦易近恒山碣
卷六 第 37a 页 WYG0060-0087c.png
石之等也
(七八)先列熊耳外方等山而列治水其下
熊耳外方桐柏至于陪尾四山相连东南在豫州界洛
经熊耳伊经外方淮出桐柏经陪尾凡此皆先举所施
功之山于上而后条列所治水于下互相备正义曰地
理志云熊耳山在弘农卢氏县东伊水所出嵩高山在
颖川嵩高县古文以为外方山桐柏山在南阳平氏县
东南横尾山在江夏安陆县东北古文以为陪尾山是
四山接华山而相连东南皆在豫州界也凡举山名皆
卷六 第 37b 页 WYG0060-0087d.png
为治水故言水之所经
(七九)二别近汉无缘在安丰要与内方接
地理志云章山在江夏竟陵县东北古文以为内方山
地理志无大别郑玄云大别在庐江安丰县杜预解春
秋云大别阙不知何处或曰大别在安丰县西南左传
云吴既与楚夹汉然后楚乃济汉而陈自小别至于大
别然则二别近汉之名无缘得在安丰县如预所言虽
卷六 第 38a 页 WYG0060-0088a.png
不知其处要与内方相接汉水所经必在荆州界
(八十)岷山江所出衡山江所经
岷山之阳至于衡山岷山江所出在梁州衡山江所经
在荆州正义曰志云衡山在长沙湘南县东南
(八一)衡山连延过九江接敷浅原
过九江至于敷浅原言衡山连延过九江接敷浅原言
导从首起言阳从南敷浅原一名博阳山在扬州豫章

卷六 第 38b 页 WYG0060-0088b.png
(八二)别言岷阳为首以见岷非三条
正义曰衡即横也东西长今之人谓之为岭东行连延
过九江之水而东接于敷浅原之山也经于岍及嶓冢言
导岷山言阳故解之言导从首起言阳从南言岷山之
南至敷浅原别以岷山为首不与大别相接由江所经
别记之耳以见岷非三条也地理志豫章历陵县南有
博阳山古文以为敷浅原
(八三)导弱水以下凡九水立文不同
卷六 第 39a 页 WYG0060-0088c.png
导弱水至于合黎合黎水名在流沙东正义曰此下所
导凡有九水大意亦自北为始以弱水最在西北水又
西流故先言之黑水虽在河南水从雍梁西界南入南
海与诸水不相参涉故又次之四渎江河为大河在北
故先言河也汉入于江故先汉后江其济发原河北越
河而南与淮俱为四渎故次济次淮其渭与洛俱入于
河故言之计流水多矣此举大者言耳凡此九水立文
不同弱水黑水不出于山文单故以水配其馀六水文
与山连既系于山不须言水积石山非河上源记施功
卷六 第 39b 页 WYG0060-0088d.png
之处故云导河积石言发首积石起也漾江先山后水
淮渭洛先水后山皆是史文详略无义例也又淮渭洛
言自某山者皆是发源此山欲使异于导河故加自耳
郑玄云凡言导者发源于上未成流凡言自者亦发源
于上未成流必其俱未成流何须别导与自河出昆崙
发源甚远岂至积石犹未成流而云导河也
(八四)河自积石以西多伏流故黑水越河入南海
卷六 第 40a 页 WYG0060-0089a.png
导黑水至于三危入于南海黑水自北而南经三危过
梁州入南河正义曰地理志益州郡计在蜀郡西南三
千馀里故滇王国也武帝元封二年始开为郡郡内有
滇池县县有黑水祠止言有其祠不知水之所在郑云
今中国无也传之此言顺经文耳案郦元水经黑水出
张掖鸡山南流至燉煌过三危山南流入于南海然张
掖燉煌并在河北所以黑水得越河入南海者河自积
石以西皆多伏流故黑水得越而南也
卷六 第 40b 页 WYG0060-0089b.png
(八五)导河积石记施功处非河源
导河积石至于龙门施功发于积石至于龙门或凿山
或穿地以通流正义曰河源不始于此记其施功处耳
故言施功发于积石释水云河千里一曲一直则河从
积石北行又东乃南行至于龙门计应三千馀里龙门
底柱凿山也其馀平地穿地也或凿山或穿地以通流
言自积石至海皆然也释水云河出昆崙虚色白李巡
曰昆崙山名虚山下地也郭璞云发源高处激凑故水
卷六 第 41a 页 WYG0060-0089c.png
色白潜流地中受渠众多浑浊故水色黄汉书西域传
云河有两源一出葱岭一出于阗郭璞云其去昆崙里
数远近未得详也
(八六)郑谓周人恶降水改共此臆说
郑以降读为降(下江反)声转为共河内共县淇水出焉东
至魏郡黎阳县入河此近降水也周时国于此地者恶
言降水改谓之共此郑胸臆不可从也
(八七)九河将至海更同为逆河
传言九河将欲至海更同合为一大河名为逆河而入
卷六 第 41b 页 WYG0060-0089d.png
于渤海也郑玄云下尾合名为逆河言相向迎受王肃
云同逆一大河纳之于海其意与孔同
(八八)始为漾流为沔为汉
嶓冢导漾东流为汉泉始出山为漾水东南流为沔水
至汉中东行为汉水
(八九)嶓东汉西为沔尾与汉合乃入江
正义曰传之此言当据时人之名为说也地理志云漾
卷六 第 42a 页 WYG0060-0090a.png
水出陇西氐道县至武都为汉水不言中为沔水孔知
嶓冢之东汉水之西而得为沔水者以禹治梁州入帝
都白所治云逾于沔入于渭是沔近于渭当梁州向冀
州之路也应劭云沔水自江别至南郡华容县为夏水
过江夏郡入江既云江别明与此沔别也依地理志汉
水之尾变为夏水是应劭所云沔水下尾亦与汉合乃
入于江也
(九十)水自大别触山回南入江汇泽分为三
又东为沧浪之水别流在荆州过三澨至于大别三澨
卷六 第 42b 页 WYG0060-0090b.png
水名入汉大别山名南入于江触山回南入江东汇泽
为彭蠡汇回也水东回为彭蠡大泽东为北江入于海
自彭蠡江分为三入震泽遂为北江而入海正义曰扬
州云三江既入震泽底定孔为三江既入入震泽也故
言江自彭蠡分而为三江复共入震泽出泽又分为三
此水遂为北江而入于海郑玄以为三江既入入于海
不入震泽也孔必知入震泽者以震泽属扬州彭蠡在
卷六 第 43a 页 WYG0060-0090c.png
扬州之西界今从彭蠡有三江则震泽之西三江具矣
今云三江既入继以震泽底定故知三江入震泽矣今
南人以大江不入震泽震泽之东别有松江等三江案
职方扬州其川曰三江宜举州内大川其松江等虽出
震泽入海既近周礼不应舍岷山大江之名而记松江
等小江之说山水同今变易故郑云既知今亦当知古
是古今同之验也
(九一)江东南流沱东行江在沱南
岷山导江东别为沱江东南流沱东行又东行至于澧
卷六 第 43b 页 WYG0060-0090d.png
澧水名正义曰以上云浮于江沱潜汉其次自南而北
江在沱南
(九二)郑以合黎为山澧为陵与孔水名异
正义曰郑玄以此经自导弱水以下言过言会者皆是
水名言至于者或山或泽皆非水名故以合黎为山名
澧为陵名郑玄云今长沙郡有澧陵县其以陵名为县
乎孔以合黎与澧皆为水名弱水馀波入于流沙则本
卷六 第 44a 页 WYG0060-0091a.png
源入合黎矣合黎得容弱水知是水名楚辞曰濯余佩
兮澧浦是澧亦为水名
(九三)言东迤北东为中江有北有中南可知
东迤北会于汇迤溢也东溢分流都共北会为彭蠡正
义曰迤言靡迤邪出之言故为溢也东溢分流北都共
聚合北会彭蠡言散流而复合也郑云东迤者为南江
孔意或然至之与会史异文耳东为中江入于海有北
有中南可知正义曰地理志云南江从会稽吴县南东
入海中江从丹阳芜湖县西东至会稽阳羡县东入海
卷六 第 44b 页 WYG0060-0091b.png
北江从会稽毗陵县北东入海
(九四)泉源为沇流去为济
道沇水东流为济泉源为沇流去为济在温西北平地
正义曰地理志云济水出河东垣县王屋山东南至河
内武德县入河传言在温西北平地者济水近在河内
孔必验而知之见今济水所出在温之西北七十馀里
温是古之旧县故计温言之入于河溢为荥济水入河
卷六 第 45a 页 WYG0060-0091c.png
并流十数里而南截河又并流数里溢为荥泽在敖仓
东南正义曰此皆目验为说也济水既入于河与河相
乱而知截河过者以河浊济清南出还清故可知也
(九五)淮出胎簪山盖桐柏之傍小山
导淮自桐柏桐柏山在南阳之东正义曰地理志云桐
柏山在南阳平氏县东南淮水所出水经云出胎簪山
东北过桐柏山胎簪盖桐柏之傍小山传言南阳郡之
东也
卷六 第 45b 页 WYG0060-0091d.png
(九六)东会于泗沂乃沂入泗泗入淮
正义曰地理志云沂水出泰山盖县南至下邳入泗泗
水出济阴乘氏县至临淮睢陵入淮乃沂水先入泗泗
入淮耳以其水入泗处去淮已近故连言之
(九七)渭水出鸟鼠同穴山二物共处一穴
导渭自鸟鼠同穴鸟鼠共为雄雌同穴处此山遂名山
曰鸟鼠渭水出焉正义曰释鸟云鸟鼠同穴其鸟为鵌
其鼠为鼵李巡曰鵌鼵鸟鼠之名共处一穴天性然也
卷六 第 46a 页 WYG0060-0092a.png
尚书孔传云共为雄雌张氏地理记云不为牝牡璞并
载此言未知谁得实也地理志云陇西首阳西南有鸟
鼠同穴山渭水所出至京兆北沿司空县入河过郡四
行千八百七十里
(九八)总叙山川泽海及六府庶土三壤
正义曰昔尧遭洪水道路阻绝今水土既治天下大同
故总叙之今九州所共同矣所同者四方之宅已尽可
居矣九州之山刋槎其木旅祭之矣九州之川涤除泉
源无壅塞矣九州之泽已皆陂障无决溢矣四海之内
卷六 第 46b 页 WYG0060-0092b.png
得会同京师无乖异矣六材之府甚条治矣言海内之
人皆丰足矣水害己除天下众土坟壤之属俱得其正
复本性故也民既丰足取之有艺致所重慎者惟财货
赋税也慎之者皆法则其三品土壤准其地之肥瘠为
上中下三等以成其贡赋之法于中国美禹能治水土
安海内于此总结之
(九九)锡土姓如姒姜妫皆因生赐之
卷六 第 47a 页 WYG0060-0092c.png
锡土姓祗台德先不距朕行台我也天子建德因生以
赐姓谓有德之人生此地以此地名赐之姓以显之王
者常自以敬我德为先则天下无距违我行者正义曰
台我释诂文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隐八年左传文既
引其文又解其义土地也谓有德之人生于此地天子
以地名赐之姓以尊显之周语称帝嘉禹德赐姓曰姒
祚四岳赐姓曰姜左传称周赐陈胡公之姓为妫皆是
因生赐姓之事也臣蒙赐姓其人少矣此事是用贤大

卷六 第 47b 页 WYG0060-0092d.png
(一百)纳总铚秸服远弥轻
百里赋纳总甸服内之百里近王城者禾槁曰总入之
供饲国马二百里纳铚铚刈谓禾穗三百里纳秸服秸
稿也服稿役正义曰郊特牲云莞簟之安而稿秸之设
秸亦稿也双言之耳去穗送稿易于送穗故为远弥轻
也然计什一而得稿粟皆送则秸服重于纳铚则乖近
重远轻之义盖纳粟之外斟酌纳稿服稿役者解经字
卷六 第 48a 页 WYG0060-0093a.png
于此言服明上下服皆并有所纳之役四百里犹尚纳
粟此当稿粟别纳非是徒纳稿也
(百一)粟米少禾稿多税皆当什一
四百里粟五百里米所纳精者少粗者多正义曰直纳
粟米为少禾稿俱送为多其于税也皆当什一但所纳
有精粗远轻而近重耳
(百二)五百里以甸计侯服谓斥侯而服事
五百里侯服甸服外之五百里侯候也斥候而服事正
义曰襄十八年左传称晋人代齐使司马斥山泽之险
卷六 第 48b 页 WYG0060-0093b.png
斤谓检行之也斥候谓检行险阻伺候盗贼此五百里
主为斥候而服事天子故名侯服因见诸言服者皆是
服事也
(百三)周语甸侯宾要荒此绥当宾服
五百里绥服绥安也侯服外之五百里安服王者政教
正义曰绥安释诂文要服去京师已远王者以文教要
束使服此绥服路近言安服王者政教以示不待要束
卷六 第 49a 页 WYG0060-0093c.png
而自服也周语云先王之制邦内甸服邦外侯服侯卫
宾服蛮夷要服戎狄荒服彼宾服当此绥服韦昭云以
文武侯卫为安王宾之因以名服然则绥者据诸侯安
王为名宾者据王敬诸侯为名彼云先王之制则此服
旧有二名
(百四)要要束以文教夷为常祭为法
五百里要服绥服外之五百里要束以文教三百里夷
守平常之教事王者而已二百里蔡蔡法也法三百里
而差简
卷六 第 49b 页 WYG0060-0093d.png
(百五)甸侯绥要俱有三日之役什一而税
三百里蛮以文德蛮来之不制以法正义曰郑云蛮者
听从其俗羁縻其人耳故云蛮蛮之言罠也王肃云蛮
慢也礼义简慢与孔异然甸侯绥要四服俱有三日之
役什一而税但二百里蔡者税微差简其荒服力役田
税并无故郑注云蔡之言杀减杀其赋荒服既不役作
其人又不赋其田事也
卷六 第 50a 页 WYG0060-0094a.png
(百六)漆沮亦名洛水在泾东与诗沮漆别
又东过漆沮入于河注漆沮二水名亦曰洛水出冯翊
北正义曰地理志云漆水出扶风漆县依十三州记漆
水在岐山东入渭则与漆沮不同矣此云会于泾又东
过漆沮是漆沮在泾水之东故孔以为洛水一名漆沮
水经沮水出北地直路县东入洛水又云郑渠在太
上皇陵东南濯水入焉俗谓之漆水又渭之漆沮其水
东流注于洛水志云出冯翊懹德县东南入渭以水土
验之与毛诗古公自土沮漆者别也彼漆即扶风漆水
卷六 第 50b 页 WYG0060-0094b.png
也彼沮则未闻
(百七)洛会涧瀍伊入河
导洛自熊耳在宜阳之西东北会于涧瀍会于河南城
南又东会于伊合于洛阳之南又东北入于河合于巩
之东
 尚书要义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