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川易说-清-王心敬卷五

卷五 第 1a 页 WYG0051-0507a.png
钦定四库全书
 丰川易说卷五
             鄠县王心敬撰
  上经
复䷗(震下/坤上)
 剥而受之以复何也序卦传曰物不可以终尽剥穷
 上反下故受之以复
复亨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利有攸
卷五 第 1b 页 WYG0051-0507b.png

 文王之彖复云云何也曰复一阳自剥而来穷上反
 下故为复自此阳日进日生直至于乾皆由此一阳
 之复有亨通义为卦下雷为动而上坤为顺有顺动
 义一阳出剥入坤有出入义自此五阴顺动有朋来
 义而皆统于顺动之体有出入无疾朋来无咎义又
 反剥成复有反复其道义卦爻六位阳自剥来阅历
 六位而后复于数为七而阳又象日有七日来复义
卷五 第 2a 页 WYG0051-0508a.png
 自此阳日以长阴日以消乃小人道消君子道长时
 也自有往无不利义故象占皆取之
 天地间无往不复乃循环之正理阳穷于上而反于
 下此即循环之义而谓之复者阳于天为生物之本
 于人为君子于心为善念圣人喜阳之反正故名曰
 复若曰阳其已反矣故深喜其复而备极其形容耳
 盖就复而论其旨天道之闭极而复通国家之乱极
 而复治人心之私极而复公即其义也故复之一字
卷五 第 2b 页 WYG0051-0508b.png
 乃万事万理转凶为吉之枢纽其实一部易经四圣
 人亦祇是教人知复之道故文王孔子于复彖备极
 其美善也
彖曰复亨刚反动而以顺行是以出入无疾朋来无咎
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利有攸往刚长也复其见
天地之心乎
 孔子之传复彖云云何也曰言复之所以亨者刚自
 剥上反下为震动而遇坤以顺行也其言出入无疾
卷五 第 3a 页 WYG0051-0508c.png
 朋来无咎者谓惟刚反而以顺行是以一阳从剥上
 反下即自下仍渐渐前进而五阳由是偕进故无咎
 也其言反复其道七日来复者谓此非人力阳由剥
 六还于复初其期七日循环不已是乃天道自然之
 运行也其言利有攸往者谓阳刚初进渐至临泰往
 无不利也而又曰复其见天地之心者则孔子于传
 彖之际见得此一阳也方其未动天地之心藏于无
 形而不可见即阳气充满天地之心散为万品亦不
卷五 第 3b 页 WYG0051-0508d.png
 可见惟此一阳初动冲漠无朕而生机不息如雷藏
 地中于此见天地生物不息之心也然即其言天地
 而可默会于圣人体道之心矣
 复于本心为善念之来复故六爻中皆以为仁取象
象曰雷在地中复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

 孔子之传复大象云云何也曰雷动地静动来静中
 动极复静有复道焉故谓之复先王体此于冬至一
卷五 第 4a 页 WYG0051-0509a.png
 阳来复之日闭关不启商旅不行后不省方以顺天
 道而养此微阳也呜呼其在人心则纷纭扰攘而复
 其本心亦雷在地中之象乎
 即先王之闭关可悟复仁之在闭其情窦即商旅之
 不行可悟复仁之在戒其贪行观后不省方可悟复
 仁之在无役志于耳目
初九不远复无祇悔元吉
 周公之象复初九云云何也曰复一阳甫终于上即
卷五 第 4b 页 WYG0051-0509b.png
 反于下故其象为不远复复而不远则是一念偶失
 旋觉即复形迹未著而念虑立时已化乃人心天真
 不汨而日新又新之机也尚何悔之可言而吉之不
 大耶呜呼颜子之不善未尝不知知即未尝复行其
 庶几乎
象曰不远之复以修身也
 孔子之传复初六云云何也曰言不远之复者神志
 清明主宰在我则视听言动之间自然非礼不履而
卷五 第 5a 页 WYG0051-0509c.png
 所以修其身为成已之仁者在是耳大学之心正而
 后身修亦即此义
 复之初九在人心即最初一念有理无欲之天机也
 而观于自二以上之五爻依此者吉违此者厉应此
 者无悔而远此者便凶吾辈亦可以知复仁之方矣
六二休复吉
 周公之象复六二云云何也曰复以初为不远至二
 稍缓故于初象知几敏速于二象保养休息于义则
卷五 第 5b 页 WYG0051-0509d.png
 友仁事贤为能依仁以自养者也故象占特取于休
 复吉其在孔门即冉闵之徒乎
 二居中得正有受善获益之象故取象如此又初为
 震主阳性刚健如雷之迅故不远即复二当震中阴
 柔空虚有从容改图之象故为休复
象曰休复之吉以下仁也
 孔子之传复六二云云何也曰言六二休复之吉以
 下近初九之仁也呜呼近仁乃得休复休复即无不
卷五 第 6a 页 WYG0051-0510a.png
 吉近仁何负于人耶
六三频复厉无咎
 周公之象复六三云云何也曰三以阴居阳当动之
 极上下之交有频复而操舍不常之象其亦厉矣然
 频失而频复虽若危厉而频厉而频复则亦自无咎
 也故象占取此其在于古则日月至焉之诸贤乎
 杨廷秀曰频复非危频过为危厉无咎者圣人危其
 频过而开其频复也余则谓频复因于频失失岂可
卷五 第 6b 页 WYG0051-0510b.png
 频而频焉自是危事然频失终能频复复仍无过而
 亦尚能频则亦自可免咎故频复无咎一言不惟圣
 人开其频复亦是圣人忧其频复而喜其频复也
象曰频复之厉义无咎也
 孔子之传复六三云云何也曰言频复虽厉犹知改
 过徙义之义故于义无咎耳
六四中行独复
 周公之象复六四云云何也曰六四处顺当位而与
卷五 第 7a 页 WYG0051-0510c.png
 初为正应是处群阴之中而独能居天下之广居立
 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愿学圣人者也其在战
 国则仪衍杨墨纷纷门户之日而独能私淑孔子之
 孟子乎噫难矣象虽不言吉凶然吉而无咎又岂待
 言
象曰中行独复以从道也
 孔子之传复六四云何也曰言六四之中行独复者
 初见天地之心而四能率由之以从道也
卷五 第 7b 页 WYG0051-0510d.png
 中行谓在五阴之中行由乎中则自无过差应乎初
 则为从道
六五敦复无悔
 周公之象复六五云云何也曰六五以阴居阳处坤
 之中坤为土有敦厚义居中又为至顺义盖安土敦
 乎仁者也初不远复则无悔五敦复宁有悔欤故象
 占取此其在孔门则笃行之曾子乎象虽不言元吉
 而吉亦正自可知尔
卷五 第 8a 页 WYG0051-0511a.png
象曰敦复无悔中以自考也
 孔子之传复六五云云何也曰言六五之敦复无悔
 者谓其敦笃质诚日省不怠而能以中道自考也呜
 呼信非曾子不足以当此
上六迷复凶有灾眚用行师终有大败以其国君凶至
于十年不克征
 周公之象复上六云云何也曰上六以阴居复终下
 无正应去初独远所谓迷而失道者也故占有凶象
卷五 第 8b 页 WYG0051-0511b.png
 凶则更无所之而灾与眚无一可免矣故占有有灾
 眚象坤为师象上亦君位十年坤数之终故又有用
 行师终有大败以其国君凶象且有十年不克征象
 呜呼一迷复而诸凶皆备然则自暴自弃者其可安
 于终迷而不悔也耶
象曰迷复之凶反君道也
 孔子之传复上六云云何也曰言上六迷复之凶至
 于如此之极者以其尽反乎君道耳
卷五 第 9a 页 WYG0051-0511c.png
 观孔子之传则知上六君象亦自可知易象变通岂
 得专以五属君位
 复于天道为阴阳剥复之关在人无往不具而于国
 家治乱人心理欲所关为大故六爻中下五爻言理
 欲上一爻言治乱所以明天德必复后全王道非复
 即迷复则为吉迷即成凶复之所关最大也然言能
 复者备极阶级而言迷复者要只属一迷则又以明
 复之道层累而难尽迷复之凶只一迷便无不至此
卷五 第 9b 页 WYG0051-0511d.png
 正所以明夫复之难而迷之易也盖圣人之致教于
 复致惕于不复如此至也故易为圣人忧患后世之
 书
无妄䷘(下震/上乾)
 复而受之以无妄何也序卦传曰复则不妄矣故受
 之以无妄
无妄元亨利贞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
 文王之彖无妄云云何也曰无妄下震雷上乾天是
卷五 第 10a 页 WYG0051-0512a.png
 为动而顺天五阳居上六二居下是为刚中而应有
 元大亨通利宜贞固义故象占取此而又曰其匪正
 则有眚不利有攸往者易所以责重人事故圣人处
 处以人事提撕斯人也善读易者以此自占于心知
 得心能无妄则自当元亨利贞如其匪正则必然有
 眚而不能利往时时闲邪存诚舍妄即真即天祐不
 在天而在我易不在易而在我尔
 无妄是人心天心来复之机于学者为意诚之候意
卷五 第 10b 页 WYG0051-0512b.png
 诚则心真动直无物不孚物我天人一其感召矣故
 元亨利贞皆其自有然不曰诚而曰无妄者即本然
 无加之义也呜呼学者亦可会吾心无妄之真矣
 匪正有眚之旨大抵如小人无忌惮之类盖其自以
 任放伪无妄不本天心来复之机这样人自以为任
 真不知却是目见空华迷真成妄耳安得利往
彖曰无妄刚自外来而为主于内动而健刚中而应大亨
以正天之命也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无妄之往何
卷五 第 11a 页 WYG0051-0512c.png
之矣天命不祐行矣哉
 孔子之传无妄彖云云何也曰言无妄而元亨利贞
 者刚自大畜之上来而为主于内震动乾健五刚中
 以应六二是天降衷而人率性大亨守正所行皆顺
 帝则而合天命者也何不利之有其匪正有眚不利
 有攸往者动违天行无妄生妄往将何之乎徒逆天
 违人一步难行耳
 观孔子传彖以大亨以正为天之命无妄之往为天
卷五 第 11b 页 WYG0051-0512d.png
 命不祐可见天人相去不远更可知吾心即天欲利
 往者断须顺天之命欲顺天者又须祛心之妄世人
 以妄心行妄事起心动念早与天违矣焉得天祐人
 助乎
 圣人先天不违则自然元亨利贞学者后天奉时亦
 必然攸往可行欲攸往者宜知起心动念即当随顺
 天命矣
 即孔子无妄一传直可作一部感应篇纲领圣言真
卷五 第 12a 页 WYG0051-0513a.png
 天覆地载无所不具亦真是取之不穷用之不竭善
 穷理者只于圣言穷之体之即深造自得之道也
象曰天下雷行物与无妄先王以茂对时育万物
 孔子之传无妄大象云云何也曰言天下雷行震动
 发生万物之蛰者起萌者达无心同得是天以无妄
 之命命万物而万物亦各得其性命以自物其物也
 先王体此知大造公物因时并茂以此顺时爱养一
 如天下雷行之无妄也
卷五 第 12b 页 WYG0051-0513b.png
 先王茂对时育万物之义即月令一篇可见其概即
 孟子王民皞皞一章可明其义
初九无妄往吉
 周公之象无妄初九云云何也曰震以一阴居初诚
 一未分而为无妄之主是阳道之直遂无系而动与
 天合者也以此而往天命祐之吉自不待言耳故象
 占如此
象曰无妄之往得志也
卷五 第 13a 页 WYG0051-0513c.png
 孔子之传无妄初九云云何也曰言初九无妄之往
 乃率性而行虽有往而未始失吾本志耳呜呼其斯
 不识不知顺帝之则者乎帝谓明德乃眷西顾何疑
 也
六二不耕穫不菑畬则利有攸往
 周公之象无妄六二云云何也曰六二中正而效初
 以动是处无妄之时能无希望如不耕穫不菑畬与
 世无累者也以此居心制行即天行之无私何不利
卷五 第 13b 页 WYG0051-0513d.png
 之有故象占取此
 二与五刚柔正应有应则宜求而妄生矣然卦本无
 妄而二虚中居正故虽应不求虽应不累为不耕穫
 不菑畬之象
象曰不耕穫未富也
 孔子之传无妄六二云云何也曰言六二虚中无妄
 淡然屡空无求富之心故亦不富而仍自无妄耳
 或疑世安有不耕穫菑畬之理周公之象得无教人
卷五 第 14a 页 WYG0051-0514a.png
 素餐如佛老之为乎不知圣人特取无妄虚中不贪
 之象如孟献子所云不察鸡豚之义耳非教人不须
 耕菑也若泥其语即艮其背为背真可艮不见其人
 为真不见人矣岂其可然亦可见无妄之在圣人则
 为直养不染法在学者则为寡欲减担法也故孔子
 以屡空之回为货殖之赐言之使知自损耳
六三无妄之灾或系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灾
 周公之象无妄六三云云何也曰六三处动之终以
卷五 第 14b 页 WYG0051-0514b.png
 柔履刚上应上九是妄动而有系恋者也妄动则必
 失既失则丧得是为无妄之灾而其象占则为或系
 之牛行人之得而邑人之灾也盖无妄本非有灾以
 外有系应乘刚而动所求非所得而灾耳先儒以或
 为指二恐亦不然或之者取象欲活之义犹曰或如
 某象云耳又以伪乾离同体有牛象亦恐不然阴柔
 皆可为牛六阴柔安在不可为牛且义取于有系则
 失之旨正不必于爻实索牛象也或又为上九变则
卷五 第 15a 页 WYG0051-0514c.png
 外四爻为坎坎为盗有得牛之象又或以为上九变
 则为随之上六拘系从维系牛之象又以为上九行
 在外为远行行人之象皆恐不然总之此爻以六居
 三处动之终为动必有失之义周公系牛四语只借
 此一事以示象所谓义象也义象则皆可以义会矣
 恐不容如此穿凿附会也
象曰行人得牛邑人灾也
 孔子之传无妄六三云云何也曰言行人得牛邑人
卷五 第 15b 页 WYG0051-0514d.png
 受灾受灾者非得牛之人故其灾为无妄耳
九四可贞无咎
 周公之象无妄九四云云何也曰九四虽处非其正
 然爻体居柔下无系应则亦能固守无妄之义者也
 故象占如此
象曰可贞无咎固有之也
 孔子之传无妄九四云云何也曰言可贞无咎固守
 此无妄者也呜呼君子从容中道自然无妄岂可固
卷五 第 16a 页 WYG0051-0515a.png
 守乎然贤于三之妄动必失亦远矣
九五无妄之疾勿药有喜
 周公之象无妄九五云云何也曰九五阳刚中正本
 自无妄以其下与二应故为无妄之疾然本属正应
 但无大生系恋之意即疾自可已初不待药一药则
 仍即药为病耳故象占如此
象曰无妄之药不可试也
 孔子之传无妄九五云云何也曰言疾本得之无妄
卷五 第 16b 页 WYG0051-0515b.png
 而复药之则反为妄而生疾矣此药万不可尝试也
 呜呼程子不须穷索不须防检之旨其此义乎而孔
 子不逆诈而先觉尤其象也
上九无妄行有眚无攸利
 周公之象无妄上九云云何也曰上九无妄之终更
 何所往独以阳亢不正下系六三而遂生妄想此正
 所谓贪欲不止无妄之往何之者也招灾不利自不
 待言故象占如此
卷五 第 17a 页 WYG0051-0515c.png
象曰无妄之行灾之穷也
 孔子之传无妄上九云云何也曰言上九无妄之行
 总是任情罔终故其数尽理穷天命不祐而灾不免
 耳何利之有呜呼古今之以妄想贪行招灾致衅者
 举此类也圣言真如蓍蔡可畏哉
大畜䷙(乾下/艮上)
 无妄而受之以大畜何也序卦传曰有无妄然后可
 畜故受之以大畜
卷五 第 17b 页 WYG0051-0515d.png
大畜利贞不家食吉利涉大川
 文王之彖大畜云云何也曰大畜以艮山止乾健是
 之谓大畜而卦中艮以一阳踞最上乾以纯阳止艮
 下有人君畜贤象故占象为利贞又上既有养贤之
 主则士自以不食于家为吉卦德行健知止以之遗
 大投艰亦自能无往不济故象占又取于不家食吉
 利涉大川也然于大畜之利贞则知凡一切畜人畜
 学畜物者不可不正于不家食吉可知国家以畜贤
卷五 第 18a 页 WYG0051-0516a.png
 为大经大猷于利涉大川可知行健知止乃涉世攸
 往之利耳
 卦中本无坎泽而亦取利涉大川天本不可以山畜
 而卦竟以山畜天成大畜则又可知读易者求象于
 物宜通象于义也易道变通多端真活泼泼地后儒
 往往执象舍义不得则穿凿附会求之纬稗噫误矣
彖曰大畜刚健笃实辉光日新其德刚上而尚贤能止
健大正也不家食吉养贤也利涉大川应乎天也
卷五 第 18b 页 WYG0051-0516b.png
 孔子之传大畜彖云云何也曰言大畜者下以乾健
 上遇艮止乾精敛而笃实艮止明而光辉止以畜健
 健以受止诚明并进两相磨而德日新所以为大畜
 也又为卦艮阳在上有贵德尚贤之义卦德取于止
 健有大正之道上有尚贤之君则士不可复食于家
 故为不家食吉济世艰难以艮道之光明应乾行之
 刚健何忧不济故曰利涉大川也
象曰天在山中大畜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
卷五 第 19a 页 WYG0051-0516c.png
(识如字又音/志行下孟反)
 孔子之传大畜大象云云何也曰言天体之至大而
 山以静虚止畜之故曰大畜君子体此则多识前言
 往行以畜在中之德焉盖吾德本大与天同体而非
 经好古敏求之后则亦无由开发印正而使之还其
 本量彼前言往行则皆古之圣贤由道德之精蕴发
 为菁华而言为德言本精义之实得见诸制行而行
 为德行可以印正开发吾德者也故君子于前言往
卷五 第 19b 页 WYG0051-0516d.png
 行多见多识神明默成以畜其德而使之笃实辉光
 焉
 观君子之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可知徒事虚静
 者德终不大又可知不为畜德而徒以多识前言往
 行为畜者所畜不足言大也吾辈欲体大畜之旨者
 必以道问学为尊德性之实功然后广大精微高明
 中庸一以贯之于大畜也其庶几乎
 又朱子曰天在山中不必实有是事但以其象言之
卷五 第 20a 页 WYG0051-0517a.png
 耳可见全易之中义象固多也
初九有厉利己(已夷/止反)
 周公之象大畜初九云云何也曰乾之三阳为艮所
 止初九为六四所止者也而以刚居刚易生躐等躁
 动之弊故占象为有厉为不利于行而利于己已止
 也
象曰有厉利己不犯灾也
 孔子之传大畜初九云云何也曰言初九有厉利己
卷五 第 20b 页 WYG0051-0517b.png
 者躁动而不已则必犯灾能止而受畜则不犯灾也
九二舆说輹(说吐活反/輹音福)
 周公之象大畜九二云云何也曰九二得中履正上
 应六五有待用之期而当畜之时则以其中正知止
 不进故虽有可驾之舆竟脱其受轴之輹止而不进
 焉呜呼伊尹之币聘而嚣嚣其类此乎
象曰舆说輹中无尤也
 孔子之传大畜九二云云何也曰言舆说輹者九二
卷五 第 21a 页 WYG0051-0517c.png
 刚中材大得中无躁进之过也呜呼信非伊尹嚣嚣
 之象不足当之也
九三良马逐利艰贞曰闲舆卫利有攸往
 周公之象大畜九三云云何也曰九三以刚居刚当
 乾之终而与上敌应是乃下之畜积已多而可行之
 时也故为良马逐之象然自处重刚又遇刚应必艰
 难守正以谨绩家修廷献之学使真足为国家干城
 好仇黼黻皇猷如日闲舆卫之义乃利攸往耳故象
卷五 第 21b 页 WYG0051-0517d.png
 占如此
象曰利有攸往上合志也
 孔子之传大畜九三云云何也曰言九三之利有攸
 往者上九阳刚与九三阳刚之志合也
六四童牛之牿元吉(牿古/毒反)
 周公之象大畜六四云云何也曰六四以阴畜初阳
 有畜之于早之义故有童牛加牿象畜而如是自然
 养成其材而足为我用故占又有元吉象也
卷五 第 22a 页 WYG0051-0518a.png
象曰六四元吉有喜也
 孔子之传大畜六四云云何也曰六四之元吉者蒙
 养既豫自然小子有造他日当得真才而心喜耳
六五豮豕之牙吉(豮符/云反)
 周公之象大畜六五云云何也曰据程朱二先生说
 六五以柔居尊位而为上所畜如豮去其势以制其
 牙为得机会而可制之象义自可取但细味经文豮
 豕之牙四字终觉注与经语脉未合且如此则与六
卷五 第 22b 页 WYG0051-0518b.png
 二不殊又五当君位乃士子向应而畜道至此已成
 之时也亦不应又言初事耳顾无从更向二先生面
 质也
象曰六五之吉有庆也
 孔子之传大畜六五云云何也曰言六五之吉者畜
 士而养之已成自然足为王国之桢为社稷之庆耳
上九何天之衢亨
 周公之象大畜上九云云何也曰上九以阳踞止之
卷五 第 23a 页 WYG0051-0518c.png
 上畜极而通不特三之日闲舆卫者至此而良马汇
 征即初二之利己者至此而进说輹者至此而行矣
 所谓上有好贤之主而士皆奋翼天衢鹏抟万里者
 其在此乎故占有亨象
象曰何天之衢道大行也
 孔子之传大畜上九云云何也曰上九何天之衢者
 谓所畜者至此乃得其道大行耳盖以上有尚贤之
 主故士乃得大行其道而以不家食吉为吉也
卷五 第 23b 页 WYG0051-0518d.png
颐䷚(震下/艮上)
 大畜而受之以颐何也序卦传曰物畜然后可养故
 受之以颐颐者养也
颐贞吉观颐自求口实
 文王之彖颐云云何也曰颔颏曰颐所以饮食养人
 者也卦体外实内虚下动上止有颐象故取于颐也
 颐以养生惟正而固则吉故占有贞吉象也养有所
 养之道故象取于观颐又有所以自养之术故象又
卷五 第 24a 页 WYG0051-0519a.png
 取自求口实也然此言义象耳其实仔细玩味为卦
 全象似离本有观象而四阴在中亦自有口实象则
 义象象象固未始不贯也
彖曰颐贞吉养正则吉也观颐观其所养也自求口实
观其自养也天地养万物圣人养贤以及万民颐之时
大矣哉
 孔子之传颐彖云云何也曰言颐贞吉者养得其正
 不以饥渴害心则吉也观颐者动而知止以观其所
卷五 第 24b 页 WYG0051-0519b.png
 为养也自求口实者颐以虚待实所求口实之物不
 可不自观也彖义止此矣而又言天地云云者盖孔
 子读易至此又见得颐道更有至大至正而不徒自
 养之口实者在故又特推而广之以示人使知颐时
 固至大耳其曰天地养万物云云者则言万物莫不
 养而皆资于天地万民莫不养而皆资于圣贤天地
 养万物圣人养贤以及万民此养之得正而吉也天
 地圣人民物不能废养则其为时岂不大矣哉此颐
卷五 第 25a 页 WYG0051-0519c.png
 之不可不观口实不可妄求而惟其时之为贵也
 观圣人养贤以及万民则知养贤方可以养民而养
 贤乃养民之实事不然所养非贤而令亲民者多贪
 残将日思剥民以肥已即人君悉心民瘼朝令夕申
 民且日见瘠羸耳故欲养万民者以观其所养之贤
 不贤为要也然使名曰养贤而不能使贤足以自养
 究之不能养及万民耳何者既富方谷即凡厥正人
 固莫不然耳故养贤者又当以忠信重禄为大经
卷五 第 25b 页 WYG0051-0519d.png
 虞书曰在知人在安民此即养贤及万民之旨而中
 庸曰忠信重禄所以劝士此即养贤之实六经四子
 原相表里善读易者融六经四子于一贯可也
象曰山下有雷颐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
 孔子之传颐大象云云何也曰山下有雷山止乎上
 雷动乎下其卦象颐也君子体此而知此口之所为
 祸者由动不知止耳于是于言语则加慎于饮食则
 加节焉盖言语口之所出也虽时当言语不能不动
卷五 第 26a 页 WYG0051-0520a.png
 而言语而为难言讱不使多言丧心饮食口之所入
 也虽时当饮食不能不动而饮食而节性止贪不使
 嗜味生疾以此为养德养生之要务耳
 观君子云云可知凡事以动而知止为自养之道
初九舍尔灵龟观我朵颐凶(舍音舍朵/多果反)
 周公之象颐初九云云何也曰初九阳刚在下可不
 赖人而食者而乃上应六四是动于欲而仰人之养
 也故为舍尔灵龟观我朵颐象颐而如此大非养正
卷五 第 26b 页 WYG0051-0520b.png
 之义矣故占有凶象
象曰观我朵颐亦不足贵也
 孔子之传颐初九云云何也曰言观我朵颐是不能
 自观其所养而徒仰养于人乃齐人乞墦昏夜之行
 亦何足贵乎呜呼孔子之示戒更切矣
六二颠颐拂经于丘颐征凶
 周公之象颐六二云云何也曰言六二以阴居柔不
 足自养求养于初则颠倒而违于常理求养于上则
卷五 第 27a 页 WYG0051-0520c.png
 非其正应而征凶故象占取此
 李氏以颠颐指上以上居艮上为山颠也以邱颐为
 指五以征凶为五方仰养于上不能养二此亦足备
 一说
象曰六二征凶行失类也
 孔子之传颐六二云云何也曰言六二往上凶者二
 上非应行失其类也呜呼今之于非类求养者皆于
 丘颐类也其当慎所往哉
卷五 第 27b 页 WYG0051-0520d.png
六三拂颐征凶十年勿用无攸利
 周公之象颐六三云云何也曰六三处动之终居非
 其正虽于上为正应然下动上止终不得其养故有
 拂颐征凶象又有十年勿用无攸利象十年不必于
 二体中求象只是形其终不可得之义
象曰十年勿用道大悖也
 孔子之传颐六三云云何也曰言十年勿用者养太
 失道终不可用耳
卷五 第 28a 页 WYG0051-0521a.png
 下三爻多凶者以其处动耳颐固以动而知止为正
 也
六四颠颐吉虎视耽耽其欲逐逐无咎(耽都/含反)
 周公之象颐六四云云何也曰六四与艮同体居柔
 得正是赖上之养而得所欲者故象占为颠颐之吉
 又卦似离目有视象位当颐中为口实象而虎则视
 下而专逐逐其欲正以象其自求口实之义也颐而
 如此是欲动而能视以观其所养者则亦可无咎耳
卷五 第 28b 页 WYG0051-0521b.png
 故象占又如此
 虎视不必于象求解但取其求养得常之旨耳呜呼
 文王善养虽伯夷太公皆来就之况同体耶故传曰
 上施光耳
象曰颠颐之吉上施光也
 孔子之传颐六四云云何也曰言六四当上下之交
 与上九同体止而能明以仰上九之养而上九以大
 烹之养养之其上施本光故虽㒹颐而吉也
卷五 第 29a 页 WYG0051-0521c.png
六五拂经居贞吉不可涉大川
 周公之象颐六五云云何也曰言六五处尊位阴柔
 不能自养而止赖上之养是反乎常理也有拂经象
 然处柔得中能止而顺上则亦自得吉道耳故占有
 居贞吉象但颐而如是虽得其正而终不足以济险
 盖其以柔处止而又无正应是力不足以养天下者
 亦安能涉险乎故占又有不可涉大川象
象曰居贞之吉顺以从上也
卷五 第 29b 页 WYG0051-0521d.png
 孔子之传颐六五云云何也曰言六五居贞之吉者
 大君虚己养贤上九一阳为所倚重五惟顺上以养
 天下而已
上九由颐厉吉利涉大川
 周公之象颐上九云云何也曰上九阳刚为艮主群
 阴无不仰欲给求颐之所由成者在此所以厉者亦
 在此故象占为由颐厉吉又艮以一阳刚果无前则
 自足以济大过之事而胜任故为利涉大川也然要
卷五 第 30a 页 WYG0051-0522a.png
 之涉川取于艮刚之坚而实由于由颐之吉盖惟上
 九足以养贤及万民故无险不济耳观传义亦自可
 见也
象曰由颐厉吉大有庆也
 孔子之传颐上九云云何也曰言由颐虽厉得吉者
 以克艰之心居此位则自能泽被天下大有福庆耳
 呜呼观上九一爻曰厉曰涉大川势綦危矣而终得
 吉则亦可知动而明者之能保令终也呜呼其斯伊
卷五 第 30b 页 WYG0051-0522b.png
 周诸葛足以当之乎
大过䷛(巽下/兑上)
 颐而受之以大过何也序卦传曰不养则不可动故
 受之以大过
大过栋桡利有攸往亨(桡乃/教反)
 文王之彖大过云云何也曰为卦取于四阳居中过
 盛为大过而以上下二阴不胜其重为栋桡二五得
 中内巽外说为利往亨通而其义则谓大过有栋桡
卷五 第 31a 页 WYG0051-0522c.png
 之象亦有利往亨通之占也
彖曰大过大者过也栋桡本末弱也刚过而中巽而说
行利有攸往乃亨大过之时大矣哉
 孔子之传大过彖云云何也曰言大过者谓四阳大
 者过也栋桡者本末皆阴柔而弱也刚过而二五得
 中下巽而上说以行故利有攸往乃亨也其曰大过
 之时大矣者则孔子又于观象系辞时真见得天下
 大过之事非有大过人之材不能济故推广而赞叹
卷五 第 31b 页 WYG0051-0522d.png
 之耳
象曰泽灭木大过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
 孔子之传大过大象云云何也曰朱子谓泽灭于木
 大过之象不惧无闷大过之行自为得之盖以时危
 势急之中而能独立不惧天地闭藏之时而能遁世
 无闷此真属过人之行然要非有大过人之识大过
 人之养则亦岂能砥柱中流屹立不移乎故大过人
 之君子其立身行己大过乎人原是其识见涵养大
卷五 第 32a 页 WYG0051-0523a.png
 过乎人也
 大过之君子说而能巽盖所谓处阴气锢寒之时尽
 已顺命者也否之君子俭德避难所以处否世大过
 之君子不惧无闷所以自尽道然要之俭德避难之
 君子原有此不惧无闷之学故能如彼耳不然则避
 难为惧祸而俭德有闷心非吾夫子翼易所取象之
 君子矣
初六藉用白茅无咎
卷五 第 32b 页 WYG0051-0523b.png
 周公之象大过初六云云何也曰大过以四阳居中
 而初六以阴柔处下有藉用白茅象孔子曰错诸地
 而可矣藉之用茅慎之至也天下百凶皆起于放肆
 而百福皆起于敬慎敬慎若此尚何咎乎故占又有
 无咎象也呜呼观周公于藉用白茅则系之无咎易
 四圣人教人寡过之书而其实教人敬而无失之书
 乎
 白茅柔嫩巽初柔象初居下而上踞四阳藉用象初
卷五 第 33a 页 WYG0051-0523c.png
 六洁齐以承众刚小心慎重自能无咎象
象曰藉用白茅柔在下也
 孔子之传大过初九云云何也曰言藉用白茅者以
 下承刚而能用柔则自然无咎耳诚以刚不可以承
 刚也然须合系中此爻之文言观之则爻义始尽耳
 盖孔子初系此爻时特释象辞而系言则并其义畅
 发之其馀如困六三爻大有上九诸爻皆然
九二枯杨生梯老夫得其女妻无不利(梯杜/兮反)
卷五 第 33b 页 WYG0051-0523d.png
 周公之象大过九二云云何也曰阳过之时而二比
 初阴有枯杨生梯老夫得其女妻象是则强阳难过
 犹借阴柔以调和其下于六二尚为无咎而往则有
 利故占有无不利象
 二元根于下而上接群刚有枯杨象下资于阴有萌
 蘖象二阳与初阴比为得妻象阳刚履中得正无不
 利象大抵象皆爻所本有非外借也故知读易无事
 穿凿附会
卷五 第 34a 页 WYG0051-0524a.png
 他卦以阴阳正应为夫妇而大过以刚柔相比为夫
 妇盖圣人取象固惟其义之适耳岂拘拘如律例之
 一定不可移易乎读易者亦可以知易之为书不特
 其道变动不居惟变所适即象亦变动不居惟变所
 适也
象曰老夫女妻过以相与也
 孔子之传大过九二云云何也曰言老夫女妻者刚
 居二柔居初以阴之过调阳之过以相与也
卷五 第 34b 页 WYG0051-0524b.png
九三栋桡凶
 周公之象大过九三云云何也曰三四二爻居卦之
 中栋之象也九三不惟以刚承刚刚过必折亦且下
 近于地原有栋桡之象栋桡岂能胜重乎故占有凶
 象
象曰栋桡之凶不可以有辅也
 孔子之传大过九三云云何也曰言六三栋桡之凶
 者以九三栋已近地下边容不得支撑而不可以有
卷五 第 35a 页 WYG0051-0524c.png
 辅耳
九四栋隆吉有它吝(它徒/何反)
 周公之象大过九四云云何也曰九四位已居上而
 又以刚处之此栋之隆而不桡者也故象占取于隆
 吉然以下应初阴则是一桥两栋三既桡矣而初六
 一阴两承亦太费力矣故象占又取有他吝也然此
 语孔子未释来历皆以意释顾不知竟何如耳
象曰栋隆之吉不桡乎下也
卷五 第 35b 页 WYG0051-0524d.png
 孔子之传大过九四云云何也曰言九四栋隆之吉
 者盖以四视三居位已高似栋之隆然独起不桡乎
 下耳
九五枯杨生华老妇得其士夫无咎无誉
 周公之象大过九五云云何也曰九五以阳过之极
 又比过极之阴有枯杨生华老妇得其士夫象大过
 如此虽于阴阳之义无乖要非适可之耦虽可以济
 壮阳之偏要未可成生育之功故虽无咎而亦无誉
卷五 第 36a 页 WYG0051-0525a.png
 耳
象曰枯杨生华何可久也老妇士夫亦可丑也
 孔子之传大过九五云云何也曰言枯杨生华转眼
 便萎何可久也老妇士夫亢阳极而求耦于穷阴既
 非其配又无生育天下事之最可怪而可丑者也
上六过涉灭顶凶无咎
 周公之象大过上六云云何也曰上六以穷阴处大
 过之终所谓末弱者也于桥梁则为木过柔而灭于
卷五 第 36b 页 WYG0051-0525b.png
 水于行人则为桥已断而涉灭顶过涉之凶从可知
 矣然卦象为泽灭木而木中立于人象则涉灭顶而
 人未仆则又所谓独立不惧遁世无闷者也故虽凶
 而又有无咎象
 既凶矣又无咎何也凶以言乎灭顶无咎言乎灭顶
 而仍涉也呜呼孔孟虽隐灭于春秋战国之时而其
 挺然独立则于千古之道德无咎也龙逢比干虽死
 灭于夏桀商纣之时而其致命遂志则于万古之纲
卷五 第 37a 页 WYG0051-0525c.png
 常无咎也读易者能于此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亦
 可以神明乎易而默成居安矣
象曰过涉之凶不可咎也
 孔子之传大过上六云云何也曰言上六过涉之凶
 虽凶其身而实义所当过亦不可咎耳
 观孔子不可咎之释则似宜解无咎以自已过涉尚
 于谁咎为近然如程朱之说自于名教有关也
坎䷜(坎下/坎上)
卷五 第 37b 页 WYG0051-0525d.png
 大过而受之以坎何也序卦传曰物不可以终过故
 受之以坎坎者陷也
习坎有孚维心亨行有尚
 文王之彖坎云云何也曰坎于象为阳陷阴中外虚
 中实而卦则上下皆坎是为习坎习坎之象取其阳
 实在中则为中有孚信取其中实则为中心诚一诚一
 则自能动物而为维心亨又惟诚一则行可嘉尚而
 居险亦尚乎行以出险则行有尚也盖彖辞于卦中
卷五 第 38a 页 WYG0051-0526a.png
 无义不显固如此易道探赜索隐岂不信然
彖曰习坎重险也水流而不盈行险而不失其信维心
亨乃以刚中也行有尚往有功也天险不可升也地险
山川丘陵也王公设险以守其国险之时用大矣哉
 孔子之传坎彖云云何也曰言习坎者谓其为重险
 也于卦象则水流而不盈于卦义则行险而不失其
 信是为有孚也维心亨者以刚在中而亨也行有尚
 者本诚实而行则可尚济险亦尚乎实行也天险云
卷五 第 38b 页 WYG0051-0526b.png
 云者则孔子于传彖时又推重险之用而广之盖以
 为此险在天则不可升也在地则山川邱陵也在王
 公则知险之不可陵而设为城郭潢池之险以守其
 国而保其人民是用险之时其用固甚大也
象曰水荐至习坎君子以常德行习教事(荐在荐反/行下孟反)
 孔子之传习坎大象云云何也曰言卦以上下两坎
 为水荐至故取义习坎是殆如水之原泉混混不舍
 昼夜盈科而后进者也君子体此取其有常则常久
卷五 第 39a 页 WYG0051-0526c.png
 其德行而至诚无息居安资深取其荐习相受则以
 习熟其教令之事而劳来匡直使之自得盖以德行
 非常不熟而教令非习不喻也
 为之不厌常德行也诲人不倦习教事也易之精蕴
 孔子时时于言行證之欲求易义者能求之于孔子
 之行止言论即易道可以默识
初六习坎入于坎窞凶(窞徒坎陵/感二反)
 周公之象坎初六云云何也曰初六当坎之时而以
卷五 第 39b 页 WYG0051-0526d.png
 阴柔处下是习坎而且入坎窞者也则终无出理矣
 其凶可知故象占取此
象曰习坎入坎失道凶也
 孔子之传坎初六云云何也曰言由习坎而更入坎
 窞失道之甚岂有出险之日乎无怪其凶也呜呼世
 之积恶而益肆为恶亦犹是已
九二坎有险求小得
 周公之象坎九二云云何也曰九二当坎之时处险
卷五 第 40a 页 WYG0051-0527a.png
 之中所谓方有其险者也然以其刚中心亨则亦可
 以济险而小得其求不至如初之入于坎窞耳呜呼
 其申屠蟠袁闳之流乎
 程子曰刚则才足自卫中则动不失宜其解求得至
 明
 二正在险中故为有险刚中而实故求小得向非有
 险则求大亦得以二本阳刚而大者也然向非中实
 则且陷而无得故求得亦惟九二之中孚心亨也
卷五 第 40b 页 WYG0051-0527b.png
象曰求小得未出中也
 孔子之传坎九二云云何也曰言求小得者以阳刚
 之才本可济险而尚未出险故所求仅小得也
六三来之坎坎险且枕入于坎窞勿用
 周公之象坎六三云云何也曰六三在下坎之终而
 上际上坎又以阴柔居不中正是来之坎坎险且枕
 而入于坎窞者也如三之所处如是是岂可用者乎
 故象占如是呜呼古之君子见险而止知难而退者
卷五 第 41a 页 WYG0051-0527c.png
 殆即善用此爻勿用之旨者乎
象曰来之坎坎终无功也
 孔子之传坎六三云云何也曰言六三来之坎坎云
 云者进退皆险处又不安若用此道当益入于险终
 无功耳
六四樽酒簋贰用缶纳约自牖终无咎(簋音轨缶/俯九反)
 周公之象坎六四云云何也曰言六四上险初出而
 近与五比是君臣之间险中交际以克艰时也以其
卷五 第 41b 页 WYG0051-0527d.png
 爻位爻德皆阴虚有不丰不实之义故取樽酒簋贰
 用缶以为艰难交际象又六以阴而四亦柔有诚信
 相得义故又取纳约自牖象大臣如是始虽艰难终
 必无尤故占又为无咎也樽酒簋贰用缶宁武子之
 橐饘冯异之麦饭豆粥庶几似之纳约自牖子房四
 皓之悟汉高触龙少子之悟赵后亦为近之也
 樽酒簋贰用缶先儒或以樽酒簋三字为句贰用缶
 三字为句又或以樽酒为读簋贰为读用缶为读前
卷五 第 42a 页 WYG0051-0528a.png
 说以酒食器为义后说以樽酒簋食缶乐为义总之
 象大臣于君艰难中交际之义但得此义固不必定
 其何当亦无从质其何当也第观离卦鼓缶而歌又
 诗云坎其击缶则用缶于乐义差近耳
 六四之无咎总是于九五君臣结约虽在险难之中
 而同心有礼可以终济之义
九五坎不盈祇既平无咎
 周公之象坎九五云云何也曰九五以阳刚中正居
卷五 第 42b 页 WYG0051-0528b.png
 尊位且居上卦之中时亦将出矣而尚居于中则有
 坎不盈象而以其时将出则又为祗既平象传所谓
 水流不盈行险有常者九五之谓也故虽处乎险上
 而中孚心亨行尚则亦自无咎耳呜呼其在中主创
 业之始则昭烈正位之际而在圣人克艰之心则大
 禹祗台之怀乎
象曰坎不盈中未大也
 孔子之传坎九五云云何也曰言坎不盈者虽阳刚
卷五 第 43a 页 WYG0051-0528c.png
 中正而尚属坎中未大光耳
上六系用徽纆寘于丛棘三岁不得凶(纆音墨/寘音置)
 周公之象坎上六云云何也曰上六以阴柔居险极
 有系用徽纆寘于丛棘三岁不能脱出象居坎如此
 凶终衅末不可救矣故于占为至凶也呜呼其怙终
 不赦而屏诸四夷者乎
象曰上六失道凶三岁也
 孔子之传坎上六云云何也曰言上六如此云云者
卷五 第 43b 页 WYG0051-0528d.png
 以其处险而阴柔成性故自致于罪而凶三岁耳
 观上六以阴柔失道而凶则可以悟彖辞二五以刚
 实而有孚心亨行尚之旨且以悟济阴之端赖刚中
 也
离䷝(离下/离上)
 坎而受之以离何也序卦传曰陷必有所丽故受之
 以离离者丽也
离利贞亨畜牝牛吉
卷五 第 44a 页 WYG0051-0529a.png
 文王之彖离云云何也曰为卦上下皆离火之继续
 不绝者也而其占象则为利贞亨而忌飞扬躁扰为
 畜牝牛吉而喜柔顺安静耳然离之二五两阴爻俱
 在刚中原自有畜牝牛象而彖取于此易象往往有
 义象双融恰好合符者此类是也
彖曰离丽也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重明以丽
乎正乃化成天下柔丽乎中正故亨是以畜牝牛吉也
 孔子之传离彖云云何也曰言离者两相附而谓之
卷五 第 44b 页 WYG0051-0529b.png
 丽也如日月则丽乎天而光明百谷草木则丽乎地
 而光华物固无不以丽而化成者况人为万物之灵
 明以继明丽乎至正则大明普照有不化成天下乎
 而为卦二五皆以柔体丽上下二卦之中是重明无
 偏倚邪曲而丽乎正者也何用不亨是以象占取于
 畜牝牛吉也而凡人生丽人宜得其正居心欲丽于
 正从可类推
 他彖传皆以推广时用义之旨系于释彖辞后而丽
卷五 第 45a 页 WYG0051-0529c.png
 独系于释卦名下圣人之立言得心写意固无成例
 有如是乎
象曰明两作离大人以继明照于四方
 孔子之传离大象云云何也曰言离之为卦两明相
 继故成继明之离大人体此聪明睿智以照临天下
 使天下无不达之隐九重无不照之时德则日新继
 以又新治则善政继以善教常使光明不息以坐照
 于四方如离之两明相继也呜呼其古之明明德于
卷五 第 45b 页 WYG0051-0529d.png
 天下者乎
初九履错然敬之无咎(错七/各反)
 周公之象离初九云云何也曰下卦之离取于日而
 初则日始出而未大晓有开户出门各营所事而视
 履错然参差之象当此时也能谨而不为所错乃得
 无咎故象占如此
 初在下有履象以刚居之有敬之象
 聪明每多躁扰则聪明反为自焚之具故宜于当初
卷五 第 46a 页 WYG0051-0530a.png
 即敬
象曰履错之敬以避咎也
 孔子之传离初九云云何也曰初九履端之始吉与
 咎之所由分人无不求吉而避咎者然庄敬日强安
 肆日偷天下之定理视履错然之初而能以敬持之
 所避咎之道莫外于是
六二黄离元吉
 周公之象离六二云云何也曰六二履柔处中如日
卷五 第 46b 页 WYG0051-0530b.png
 之方中所谓柔丽乎中正以化成天下者也故其象
 为黄离得中而其占为元吉大利呜呼其古之浚哲
 文明温恭允塞者乎宜其得无为而天下治之吉也
象曰黄离元吉得中道也
 孔子之传离六二云云何也曰六二六五为离卦之
 主而二尤居中而得正文明之世而有用中之君含
 弘广大荡荡平平所以一世遵道遵路而元吉也后
 世如光武治天下以柔道行之之言庶几近之而秦
卷五 第 47a 页 WYG0051-0530c.png
 之苛酷隋之操切适以自促其元气也
九三日昃之离不鼓缶而歌则大耋之嗟凶
 周公之象离九三云云何也曰九三于日为既昃之
 离人之老耋时也正宜有以自娱以忘其老倘不能
 鼓缶而歌则戚戚于日暮之穷而昏作罔休是自速
 其亡也大耄之伤何能免乎故占为大凶呜呼世之
 耄耋而不知自乐者其尚鉴于此
象曰日昃之离何可久也
卷五 第 47b 页 WYG0051-0530d.png
 孔子之传离九三云云何也曰言日昃之离时已过
 矣其能久乎此正宜自乐以娱老时也噫合象以观
 而见周公孔子之为日昃者儆亦至矣故曰易圣人
 为忧患天下后世而作也
九四突如其来如焚如死如弃如(突如/忽反)
 周公之象离九四云云何也曰九四前火来迫后火
 相促而自已又以刚乘之其凶可想而知故象占特
 取于突如来如焚如死如弃如也人之处非其正而
卷五 第 48a 页 WYG0051-0531a.png
 又辗转附丽益非其正者俱可作此观已
象曰突如其来如无所容也
 孔子之传离九四云云何也曰言九四之突如其来
 如云云者谓其丽太不当无所容之象也
六五出涕沱若戚嗟若吉(沱徒/何反)
 周公之象离六五云云何也曰六五柔丽乎中与六
 二同而位则人君之位人君以一身坐照天下而自
 恃其聪明则昏蔽反多而大化不成必须时时有临
卷五 第 48b 页 WYG0051-0531b.png
 渊履薄克艰忧厉之心乃为丽乎中正故象占特取
 于出涕沱若戚嗟若则吉也二若字亦即五如字之
 义极形其忧危戒惧之象耳不必于卦爻索象也呜
 呼其古知难之君乎一言兴邦是即其吉耳
象曰六五之吉离王公也(离音/丽)
 孔子之传离六五云云何也曰言六五之吉者所丽
 得王公之正位也盖居在上之势而明察事理畏惧
 忧虞以待之乃得吉耳所谓危乃保其存者六五其
卷五 第 49a 页 WYG0051-0531c.png
 知之矣故六五正为柔丽乎中正以化成天下者耳
上九王用出征有嘉折首获匪其丑无咎
 周公之象离上九云云何也曰上九居明之终履位
 之高明之及乎至远者也又离为甲胄有征象故象
 取于出征而嘉折首获匪其丑焉盖用兵欲其歼厥
 渠魁胁从罔治以正有罪而安四方耳然非王者真
 有不滥及胁从之仁察及首从之明则亦不能嘉折
 首而匪获丑也故于上九离之继明远照发之呜呼
卷五 第 49b 页 WYG0051-0531d.png
 王者固以恩威并用宽猛相济为明之至乎
象曰王用出征以正邦也
 孔子之传离上九云云何也曰言王者用此上九之
 德以出征而行罚乃所以正治其邦国刚明居上之
 道也然则圣王之出征固义取于正邦匪是即不以
 兴师动众从可知矣
 
 丰川易说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