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一 第 1a 页 WYG0021-0101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周易集说卷十一
宋 俞琰 撰
象辞一
象者伏羲所画八卦天地水火雷风山泽之象其
辞则孔子为之也彖辞爻辞亦皆有象乃独以天
行健君子以自彊不息之类为象辞何也曰彖辞
爻辞固皆有象然又有占辞又有象占相浑之辞
卷十一 第 1b 页 WYG0021-0101d.png
象辞则止乎象而已并无吉凶悔吝之占辞故特
谓之象辞其象则乾坤为天地艮兑为山泽震为
雷更不别取他物巽坎离则不然巽为风遇天遇
雷在上在下皆为风在地泽水火之上亦为风遇
山则在下为风在上为木在地泽水火之中亦为
木坎为水遇地风火泽之上下皆为水在山上亦
为水在山下则为泉在天下亦为水在天上则为
云遇雷而在上亦为云在下则为雨离为火纯离
卷十一 第 2a 页 WYG0021-0102a.png
之象不言火而言明遇地亦皆言明遇天山水泽
风木则皆为火遇雷则为电凡此取象皆以人所
共见者言之也其辞则与彖爻之辞不同彖辞爻
辞有善有恶或善恶相半象辞则无有不善也且
如剥如明夷皆凶卦也而剥曰上以厚下安宅明
夷曰君子以涖众用晦而明必于凶中取吉以为
之辞卦虽凶君子于此观象玩辞而善用之则亦
转凶而为吉盖不待乎占也是以每象皆著一以
卷十一 第 2b 页 WYG0021-0102b.png
字以者用也用而见之于事也称上称大人者皆
一剥与离是也称先王者七比豫观噬嗑复无妄
涣是也称后者三泰复姤是也称君子则五十三
易盖为君子谋不为小人谋也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天行健谓天之运转无停也按说卦乾为天乾不特
为天也又为圜为君为父为玉为金为寒为冰为大
赤为良马为老马为瘠马为驳马为木果今曰天行健
卷十一 第 3a 页 WYG0021-0102c.png
举其大者言之也紫阳朱子曰凡言重卦皆取重义
此独不然者天一而巳但言天行则见其一日一周
而明日又一周若重复之象非至健不能也又曰天
无体只二十八宿便是体愚谓天如鸡卵地在天中
如鸡卵中黄二十八宿绕而转则地之东南西北四
围上下皆虚空虚空即天也天虚空无形无以见其
行二十八宿之行盖即天之行也乾君象也不言君
而言君子者君子乃上下之通称也以用也安定胡
卷十一 第 3b 页 WYG0021-0102d.png
氏曰六十四卦象辞皆著一以字盖以明其用易也
自与晋自昭明德之自同用功在我非由乎人也强
者𤼵于一念之烈也不息者不间断也自强象乾之
健不息象乾而又乾夫圣人与天为徒则至诚无息
今不言无息而言不息何也曰诚者天之道也圣人
之无息是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君子之自强不息是
也伊川程子曰乾道覆育之象甚大非圣人莫能体
欲人皆取法故取其行健而已至健固不足见天道
卷十一 第 4a 页 WYG0021-0103a.png
也君子以自强不息法天行之健也深居冯氏曰天
一昼夜行九十馀万里人之一呼一吸谓之一息每
一昼夜一万三千五百息则一息之间天行已八十
馀里亘古亘今未尝止息何其健哉嵩山晁氏曰天
行健当作天行乾赵氏辑闻云按集韵乾或作
当
是
讹为健也河南吴氏曰六十三卦始于地势坤
终于火在水上未济皆有卦名独乾曰天行健者字
书乾一作
岂本作
而传写之讹遂以为健耶或
卷十一 第 4b 页 WYG0021-0103b.png
谓诸卦皆举卦名惟乾言健者乾为君为父不指斥
其名所以尊君父也愚谓或者亦不过强为此异论
耳其实乾健二字乃声之讹也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坤者乾之配乾言天故坤言地天得乾道之大者地
得坤道之大者圣人从其大者故乾坤皆言天地而
六子之象亦各举其大者言之也下卦坤上卦又重
之以坤一下一上象地势高下之相因故曰地势坤
卷十一 第 5a 页 WYG0021-0103c.png
天行以气言地势以形言厚德谓君子自厚其德也
君子于乾法其强于坤法其厚法地势以自厚犹法
天行以自强也载物谓任重也今夫地载华岳而不
重振河海而不泄万物载焉可谓能任重矣君子之
德博厚配地则其自任以天下之重也亦如坤地之
博厚而无不持载也小人则不然小人薄德而方寸
褊窄见人有能则媢疾以恶之见人有善则违之俾
不达惟务刻剥而使人无所措手足又安能容物盖
卷十一 第 5b 页 WYG0021-0103d.png
与君子之厚德载物不可同日而语矣厚德象坤德
之厚载物象坤上有坤
云雷屯君子以经纶
阳承阴则阴气腾而为云阴郁阳则阳气奋而为雷
阴阳和洽然后化而为雨屯之为卦坎水在上谓之
雨可也不言雨而言云阴阳之气方屯结而未通也
雷动于云中而未成雨故曰云雷屯屯难之世君子
有为之时也君子将以解天下之屯难而为之致谋
卷十一 第 6a 页 WYG0021-0104a.png
缔虑反覆䌷绎犹治丝然既经之使不乱其常又纶
之使不失其序也经纶犹言经理纶理之也纶与伦
通平庵项氏曰彖言世变之屯象则自言人道之常
经者立其规模纶者纠合而成之亦有艰难之象焉
经以象雷之振纶以象云之合
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
水出山下泉之象也泉方出而未达如人之蒙稚未
知所适故曰山下出泉蒙德者心之所得者也行者
卷十一 第 6b 页 WYG0021-0104b.png
身之所行者也行贵乎果决德贵乎涵养德乃行之
源也君子观泉之出于山下涓涓不巳终将通达是
以果决其行又观其𤼵源自山中来源头深远而有
涵养是以育养其德平庵项氏曰果行象泉之出育
德象山之深力行者似戆养德者似愚皆有蒙之象
焉彖言治人之蒙此言君子以蒙自治也
云上于天需君子以饮食宴乐
上上声与泽上于天之上同音夬取决义故言泽而
卷十一 第 7a 页 WYG0021-0104c.png
不言云需取待义故言云而不言雨今夫云之上于
天也必待其族而雨君子之饮食也必待其类之聚
而宴乐君子于此盖居易以俟命不行险以徼幸也
享以训恭俭以礼为主燕以示慈惠以恩为主故宴
饮不以醉为度取乐而巳饮食象坤水之润宴乐象
乾体之健平庵项氏曰饮食以养阳象坎宴乐以养
阴象乾饮食宴乐需客之具也古语燕客为需今人
谓之待客亦此意也
卷十一 第 7b 页 WYG0021-0104d.png
天与水违行讼君子以作事谋始
天在上而西行水在下而东流一西一东其行相违
而不亲讼之象也孔氏正义云不云水与天违行者
凡讼之所起必刚健在先以为讼始故云天与水违
行也君子观此象以作事谋始所以绝讼端于事之
始也始谋尽善则他日不至于讼矣伊川程子曰谋
始之义广矣若慎交结明契劵之类是也圣与都氏
曰天为三才之始水为五行之始圭叔吕氏曰乾坎
卷十一 第 8a 页 WYG0021-0105a.png
皆有始义坎为谋作事亦取乾义
地中有水师君子以容民畜众
师卦上坤地下坎水而曰地中有水何也曰水由地
中行也水由地中行未见其有水也凿之则有水水
不外于地而普天之下皆水也古者井田之法隐兵
于农未见其为兵也用之则为兵兵不外于农而普
天之下皆兵也此地中有水所以为师之象也民者
农也兵者众也容民畜众在平居无事之时则散处
卷十一 第 8b 页 WYG0021-0105b.png
斯民为大司徒之比闾族党州乡无非农也一旦用
之于有事之时则聚处其众为小司徒之伍两卒旅
师军无非兵也深居冯氏曰容民如地之受水畜众
如水之有坊坤容而坎畜也师临二卦为坤故一以
容民一以容保民
地上有水比先王以建万国亲诸侯
地上有水水与地最相亲而无间者也是为比之象
先王以封建万国亲抚诸侯亦如水之与地相比也
卷十一 第 9a 页 WYG0021-0105c.png
先王非谓周王盖谓古先王天下者如尧舜禹汤皆
是也圣与都氏曰万国犹地也诸侯之得国犹水之
居地也深居冯氏曰象称先王凡七卦比之建国豫
之作乐观之省方噬嗑之明罚复之闭关无妄之育
万物涣之享帝立庙皆王者之事从古而然故称先
王节初齐氏曰唐虞万国周止千八百国而孔子犹
言万国者众建而少其力也众建则多助少其力则
易制周制殆非孔子意也然则曰先王其不为周言
卷十一 第 9b 页 WYG0021-0105d.png
欤
风行天上小畜君子以懿文德
风有气而无质能畜而不能久况行于天上而未能
下及万物则其畜也小君子以懿文德犹风行天上
仅能舒卷烟云而成文耳懿者柔淑粹美之谓如容
仪之温恭言辞之和婉皆足以为德之文饰不能如
大畜之前言往行所识者多而所畜者大也懿取巽
体柔顺之象德取乾体刚健之象文象互离之文明
卷十一 第 10a 页 WYG0021-0106a.png
平庵项氏曰以山畜天则其所畜大矣以风畜天则
其力之所至止于荡摩披拂是以谓之小懿者小德
之名君子以小懿而文大德虽不若前言往行启𤼵
培灌之多然而和气令辞婉容愉色所以辅成其德
者不可废也
上天下泽履君子以辨上下定民志
泽如湖海之类是也兑泽潴水于下而乾天运行于
上履之象也君子以辨别上下之分盖将定民之志
卷十一 第 10b 页 WYG0021-0106b.png
使士农工商各安其业而不生觊觎之心也序卦云
物畜然后有礼故受之以履履乃有礼之卦也曲礼
云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今
夫君子以辨上下定民志不言于上天下水之讼又
不言于上天下地之否而必言于上天下泽之履何
也曰上天下地其分自辽绝又何必辨上天下水其
行自相违亦不必辨唯上天下泽则有不可不辨者
焉盖泽水漫漶远望则与天相连不知孰为天孰为
卷十一 第 11a 页 WYG0021-0106c.png
泽此君子所以观此象以辨上下定民志也伊川程
子曰古之时公卿大夫而下位各称其德终身居之
得其分也位未称德则君举而进之士修其学学至
而君求之皆非有预于巳也农工商贾勤其事而所
享有限故皆有定志愚谓民志不定盖由尊卑无等
贵贱无别则不知孰为上孰为下也上下不辨则卑
踰尊贱妨贵天下纷纷何时而治乎上下既辨民知
尊卑有等贵贱有别截然如天渊之不侔则其志一
卷十一 第 11b 页 WYG0021-0106d.png
定各安其所履而莫敢觊觎然后可以言治也圣人
之于易象疑似之间必致意焉故不曰天下有泽亦
不曰泽在天下而必曰上天下泽者所以严君臣上
下之大分也
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
民
乾上坤下天地之定位也泰之为卦则下乾而上坤
上下易位盖象天气之下降地气之上腾故曰天地
卷十一 第 12a 页 WYG0021-0107a.png
交泰所以不曰地天交泰而必曰天地交泰者天君
象也地臣象也地不可以先天臣不可以加于君也
后谓时王古者天子与诸侯皆称后天子为元后君
天下也诸侯为群后各君其国也或以后为继体守
文之君其说亦通天地之道以阴阳言天地之宜以
时势言财裁通用左右古佐佑字财成者因其全体
而财成之所以制其过也辅相者随其所适而辅相
之所以补其不及也气化流行有寒有暑后则财成
卷十一 第 12b 页 WYG0021-0107b.png
其道分春夏秋冬而为四时地形广袤有燥有湿后
则财成其道分东西南北而为四方春宜耕夏宜耘
秋宜穫冬宜藏此天时之宜也后则辅相其宜使之
高者种黍下者种稻无不得其当如尧典之历象日
月星辰而以闰月定四时成岁禹贡之别九州则三
壤皆财成辅相以左右斯民之法也后观天地交泰
之象以任财成辅相之责于两间以左右斯民使之
用天之时因地之利以遂其生养所以赞天地之化
卷十一 第 13a 页 WYG0021-0107c.png
育也左右即辅翼匡直之谓与益稷左右有民之左
右同紫岩张氏曰阳为左阴为右左右之而使归中
也愚谓在天地则财成之以制其过辅相之以补其
不及在斯民则左右之以救其偏无非皆欲其中也
易道之贵中盖如此
天地不交否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
否卦上乾天下坤地上下不交而窒塞不通否之象
也是时小人道长君子道消君子以俭啬其德所以
卷十一 第 13b 页 WYG0021-0107d.png
远避小人之害也俭者收敛于内而不敢呈露也辟
与避通用君子于此唯欲全身远害而已岂以爵禄
为荣虽系马千驷弗顾也万钟于我何加焉是故人
君之爵禄不可得而荣之也紫阳朱子曰收敛其德
不形于外以辟小人之难人不得以禄位荣之秀岩
李氏曰欧阳公集古录跋尾载汉玄儒娄先生碑云
父安贫守贱不可荣以禄与朱子说同紫岩张氏
曰坤吝啬为俭德三阳在外为辟难坤邑为禄平庵
卷十一 第 14a 页 WYG0021-0108a.png
项氏曰俭德辟难不与害交也不可荣以禄不与利
交也此君子所以体天地不交之象也世固有假避
祸之名以保荣禄者故圣人必兼言之不可荣犹言
不可得而荣非戒其不可也俭德又属地之啬不可
荣以禄又属天之高金华唐氏曰夬而不施禄是去
小人以为己利也否而荣以禄则邦无道而富贵也
天与火同人君子以类族辩物
不曰天下有火亦不曰火在天下而必曰天与火者
卷十一 第 14b 页 WYG0021-0108b.png
天覆于上火炎于上是天与火相同也是故天与水
相违则为讼天与火相同则为同人卦名同人而象
辞乃云君子以类族辩物得无异乎盖族有远近之
不同类聚之则近者同乎近远者同乎远物有高下
之不同辩别之则高者同乎高下者同乎下而无不
得其同也准斋吴氏曰泰乃君子之卦否乃小人之
卦同人乃分别君子小人之卦故取高明之象言之
深居冯氏曰类族象天之兼覆辩物象火之鉴形
卷十一 第 15a 页 WYG0021-0108c.png
火在天上大有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
离在坤下则为明入地中明夷离在乾上则为火在
天上大有夷则明入地中而不见有则明在天上而
大也紫阳朱子曰火在天上所照者广为大有之象
所有既大无以治之则衅孽萌于其间矣天命有善
而无恶故遏恶扬善所以顺天反之于身亦若是而
已矣愚谓物有善有恶宜有以彰别之不然则善恶
混淆恶者日茂而善者莫之能伸君子以恶不可纵
卷十一 第 15b 页 WYG0021-0108d.png
善不可隐于是见人有恶即止遏之使之不复为恶
有善即显扬之使之勇于为善所以然者非君子之
私意也顺天命也盖天命有德作善则降之百祥故
君子扬之也以天天讨有罪作不善则降之百殃故
君子遏之也亦以天君子岂容心于其间哉不过顺
承天之休命耳休美也天之命盖有善而无恶也诚
斋杨氏曰同人明在下而不敢专故止于类而辩大
有明在上而由己出故极于遏而扬准斋吴氏曰此
卷十一 第 16a 页 WYG0021-0109a.png
象大义是谓人君有高明之德则为去小人用君子
获天祐也节斋蔡氏曰遏恶扬善离象顺天休命乾象
地中有山谦君子以裒多益寡称物平施
山本高于地者而曰地中有山则以卑蕴高含蓄而
不露圭角谦之象也裒多恶盈也益寡益谦也君子
以己下人不敢自高以善与人不敢自有于是裒取
己之有馀以增益人之不足又称量其宜而均其施
与犹权衡然不至于过亦不至于不及适平而止非
卷十一 第 16b 页 WYG0021-0109b.png
谓夺甲之多以益乙之寡而必欲物之齐也裒多益
寡象山在地中称物平施象山与地平称平声施去
声裒郑荀董氏蜀才作桴云取也字书作掊广雅云
掊减也或疑地中安得有山盖非实象平庵项氏曰
此正实象也以天下地势观之地之最下而负海者
其中最多大山非地中有山而何若曰地下有山则
不可尔或者疑之曰谓地下有山何为不可也愚应
之曰非知浑天之说不足以语此知浑天之说则知
卷十一 第 17a 页 WYG0021-0109c.png
山与水皆在地中犹人身中之有骨与血故比与豫
皆言地中若地下则是虚空安得有山
雷出地奋豫先王以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
雷在地中其声未𤼵则其气闭郁及其出地奋𤼵而
有声则其气通达而和畅豫之象也豫之为卦内坤
顺外震动和顺积中而𤼵于声乐之象也乐记云乐
者天地之和也又云乐者所以象德豫之象辞云先
王以作乐崇德谓先王作一代之乐所以𤼵扬祖考
卷十一 第 17b 页 WYG0021-0109d.png
之德而尊崇之也崇德诸儒皆以为褒崇功德又添
一功字唯深居冯氏谓褒崇祖考之德乃与象辞之
意合今从之殷盛也荐享礼也上帝天之尊称以主
宰而言故谓之帝以配祖考当作配以祖考如商汤
祭昊天而配以喾祭五帝而配以契是也万物本乎
天人本乎祖祀上帝而以祖考配报本之道也乐外
也德内也作乐象震之动崇德象坤之顺帝出乎震
震在上有上帝之象互艮为门阙互坎为隐伏有宗
卷十一 第 18a 页 WYG0021-0110a.png
庙祖考之象节初齐氏曰祭义云君子合诸天道春
禘秋尝又云禘有乐而尝无乐先王祭祀之礼盖合
乎天道以仲春之月雷乃𤼵声是以春禘有乐至秋
尝之时雷乃收声是以无乐郭白云引此以明先王
作乐之道因雷之收𤼵其微如此夫雷之出于地上
春分时也文王八卦以震准之震正春也而曰帝出
乎震雷出而帝与之俱也夹钟二月律也郭兼山谓
周大司乐以圜钟为宫而奏于圜丘圜钟夹钟也正
卷十一 第 18b 页 WYG0021-0110b.png
体豫以作乐也圜丘祭天郊祭也周之郊以后稷配
天故言殷荐之上帝以配祖考然郊特牲云周之始
郊日以至则雷在地中时也而易与大司乐云尔者
岂其始用冬至而周公时已用仲春欤其曰先王岂
周以前皆仲春欤
泽中有雷随君子以向晦入宴息
雷𤼵声于春收声于秋兑正秋也时为秋则雷亦随
时而收声故曰泽中有雷随若言雷震于泽中泽随
卷十一 第 19a 页 WYG0021-0110c.png
震而动则是归妹之象非随之象也君子以向晦入
晏息者时动则动时静则静时当止息君子亦随时
而止息礼君子昼不居内夜不居外随时之道也夫
当旦昼之时事物交接于前君子盖不能不与之酬
酢至昏晦之时群动既息则君子不能不与之俱息
若乃终日役役至暮夜而不知止息则神疲力竭而
弗能继矣岂随时之道哉或曰然则周公坐以待旦
孔子终夜不寝非欤曰向晦入晏息君子之随时处
卷十一 第 19b 页 WYG0021-0110d.png
常也待旦不寝圣人之救时处变也震东方之卦日
出之地曰𤾉谷兑西方之卦日入之地曰昧谷今自
震东而趋于兑西有向晦之象卦互巽入艮止有入
而止息之象
山下有风蛊君子以振民育德
小畜之风在天上观之风在地上涣之风在水上并
无所阻故皆言行蛊之风则止于山下为山所阻而
不能条达故不言行而言有康节邵子曰蛊者风之
卷十一 第 20a 页 WYG0021-0111a.png
族也蛊以风化故风字从虫今夫山下有风则木多
滞淫而蠹生焉蛊之象也振起也君子以振民育德
者民心偷惰而风俗浇薄则当振起之使之深耕易
耨欢于生业而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则庶乎
民德归厚也育德与蒙取象同而其意则异蒙言育
德乃君子之德蛊言育德乃民之德紫阳朱子曰振
民有风之象育德有山之象
泽上有地临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
卷十一 第 20b 页 WYG0021-0111b.png
泽上之地岸也岸在泽上而下临于泽故曰泽上有
地临言其相临而最亲近也君子之临民岂以威加
而力制之盖以德教容保之而已若以刑政临民又
施以威力是不能容又安能保民乎哉教取兑口之
象容取坤腹之象节斋蔡氏曰教思无穷泽润地之
象也容保民无疆地容泽之象也蛟峰方氏曰思训
斯语辞
风行地上观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
卷十一 第 21a 页 WYG0021-0111c.png
风之行于地上则卑而及物所加者偃所触者动有
周游历览之义故为观之象先王以省察四方俯观
民之风俗而就为之设教如王制所谓天子五年一
巡守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令市纳贾以观民之好
恶修其教不易其俗是也夫风行地上各随其时时
为二月则谷风至自东时为五月则凯风至自南时为八
月则阊阖风至自西时为十有一月则广莫风至自北四
时所至无有差忒先王之省方二月则东巡守五月则南
卷十一 第 21b 页 WYG0021-0111d.png
巡守八月则西巡守十有一月则朔巡守亦犹风行地上而无
不周及也平庵项氏曰方与民属地省之观之教之属风
雷电噬嗑先王以明罚敕法
诸卦象皆顺说唯泰与噬嗑倒说泰不言地天而言
天地此圣人崇阳抑阴尊君卑臣之微意也噬嗑不
言电雷而言雷电伊川程子紫阳朱子皆以为倒置
或曰按噬嗑之彖传云雷电合而章盖取其交而相
合耳不交则为电雷交则为雷电也愚则曰噬嗑之
卷十一 第 22a 页 WYG0021-0112a.png
象岂有他哉不过取其威明二者之并行耳先王以
明罚敕法则威明并行亦如电与雷相合而震耀使
天下知所畏而莫敢犯也或又疑之曰若然则噬嗑
与丰取象何以异哉曰丰则光明后动犹电闪而雷
继之震而击物故丰之象曰折狱致刑噬嗑则不然
雷先动于下电乃明于上唯震耀而已不击物也故
噬嗑之象但曰明罚敕法明罚如金作赎刑所以惩
其过也敕法如象以典刑所以防其恶也言之于设
卷十一 第 22b 页 WYG0021-0112b.png
教之后所以辅教之不逮也秀岩李氏曰释文云敕
俗字也字林作敕圭叔吕氏曰明罚离象敕法震象
明而示之虽愚知避严而敕之虽悍知畏深居冯氏
曰离火也而不为火者五卦其遇雷则为电噬嗑丰
是也遇地则为明晋明夷是也而重离亦以明言之
周易集说卷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