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斋易传-宋-杨万里卷十七

卷十七 第 1a 页 WYG0014-0714a.png
钦定四库全书
 诚斋易传卷十七
           宋 杨万里 撰
  系辞上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
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
成形变化见矣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
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
卷十七 第 1b 页 WYG0014-0714b.png
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
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
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易简而天下
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此章言作易之本始也盖易有二有未画之易有既
 画之易未画者易之理既画者易之书曰天尊地卑
 曰卑高以陈曰动静有常曰方以类聚物以群分曰
 在天成象在地成形此未画之易也易之理也有圣
卷十七 第 2a 页 WYG0014-0715a.png
 人作仰观俯察于是制此之画写彼之理罗彼之理
 归此之画而易之书生焉是故因彼之天地定吾二
 卦为乾坤因天地之卑高列吾六位之贵贱因天地
 之动静判吾九六之刚柔因天地之间万物之聚散
 生吾八卦之吉凶因天地之示形象见吾六十四卦
 之变化画卦之椎轮作易之滥觞于是乎书此既画
 之易也易之书也天尊地卑乾坤定矣何谓也曰易
 之未作乾坤在天地易之既作天地在乾坤卑高以
卷十七 第 2b 页 WYG0014-0715b.png
 陈贵贱位矣何谓也曰地之位卑臣道也子道也妇
 道也地既隤然示人以卑则二者臣位也安得不自
 卑而位于贱天之位高君道也父道也夫道也天既
 隆然示人以高则五者君位也安得不惟尊而位于
 贵夫惟上贵下贱既位焉而不可踰如天高地下一
 定焉而不可易于是君臣父子之大分始立由上古
 以迄于今万世共由其道而莫之能改也故乾坤者
 礼之祖而易之门也入室始于门入易始于乾坤人
卷十七 第 3a 页 WYG0014-0715c.png
 本乎祖道本乎礼老子曰失道德仁义而后礼者知
 之乎曰动静有常刚柔断矣何谓也曰天地之道阳
 动而刚阴静而柔九阳也动也故断然知其得天地
 之刚六阴也静也故断然知其得天地之柔天地本
 静也静极生动动极生静一动一静至诚无息兹谓
 有常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何谓也曰南方
 之人喜闻楚语北方之人喜闻燕语方以类聚也鹊
 之巢无乌之子马之厩无狐之穴物以群分也善恶
卷十七 第 3b 页 WYG0014-0715d.png
 之分聚亦然聚散异向好恶相攻由是吉凶生焉故
 泰之道君子聚而吉散而凶否之道小人聚而凶散
 而吉自八至六十四皆然也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
 化见矣何谓也曰有物可见无物可执之谓象有物
 可见有物可执之谓形日月在天象也山泽在地形
 也天垂日月之象故易之坎离可见天之变化地出
 山泽之形故易之艮兑可见地之变化变化者天地
 之至神也孰得而见之者形象著而变化不可隐矣
卷十七 第 4a 页 WYG0014-0716a.png
 大哉易乎大哉作易之圣人乎天地且不得隐而况
 人物万事之变乎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
 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
 道成女何谓也曰此言天地斡流而成万化之神乾
 坤错综而生六子之妙也以乾之刚而错摩坤之柔
 以坤之柔而错摩乾之刚一刚一柔相推相荡鼓之
 以雷霆而为震莫之鼓而鼓也润之以风雨而为巽
 坎莫之润而润也日月运行夫寒暑而为坎离莫之
卷十七 第 4b 页 WYG0014-0716b.png
 运而运也然得我之刚者为长男为中男为少男得
 我之柔者为长女为中女为少女成男成女莫之成
 而成也三才之天地人易之乾坤其神矣乎其妙矣
 乎乾知大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简能何谓也
 此赞乾坤之功虽至溥而无际乾坤之德实至要而
 不繁也始万物者乾之所知也知其始莫知其成成
 万物者坤之所为也为其成莫为其始此其功之漙
 而无际也然乾道不在多言一言而尽之曰易坤道
卷十七 第 5a 页 WYG0014-0716c.png
 不在多言一言而尽之曰简乾因物之自然故易坤
 因乾之自然故简易则有不知之知简则有不能之
 能此乾坤之德至要而不繁也易则易知简则易从
 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
 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易简而天下之
 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何谓也曰此
 赞圣人之德始乎法天地终乎参天地也圣人法乾
 德之易故天下皆可以易知圣人法坤德之简故天
卷十七 第 5b 页 WYG0014-0716d.png
 下皆可以易从易知则有亲乐其中之无险也若德
 宗之猜忌人亦猜之何亲之有易从则有功信其成
 而争先也若苻坚之妄动人皆危之何功之有有亲
 则天下附之而不可解故可久有功则天下成之而
 不知倦故可大圣人之德业于是为至而乾坤易简
 之理吾自得之矣乾坤易简之理得而圣人成位乎
 乾坤之两间而与天地参矣夫圣人以易简成而昧
 者以智巧败易简之理无它因天地万物自然之理
卷十七 第 6a 页 WYG0014-0717a.png
 而顺之耳因尊卑以定乾坤于是天地之理不在天
 地而在易因乾坤而得易简于是天地之理不在易
 而在圣人大哉易乎大哉体易之圣人乎然不曰圣
 人之德业而曰贤人此之所谓贤如记所谓某贤于
 某之贤如孟子所谓贤于尧舜之贤如史所谓三王
 臣主俱贤之贤非贤者过之之贤
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
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忧虞之象也变化者
卷十七 第 6b 页 WYG0014-0717b.png
进退之象也刚柔者昼夜之象也六爻之动三极之道
也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所乐而玩者爻之
辞也是故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
玩其占是以自天祐之吉无不利
 此章言君子学易者必先会易之象辞以为用易之
 功效也象者何象也六爻之象也辞者何辞也爻辞
 与象辞也昔者圣人之设卦也有卦而后有象有象
 而后有辞画有奇耦者象也曰潜龙勿用者爻辞也
卷十七 第 7a 页 WYG0014-0717c.png
 曰阳在下也者象辞也象泯则卦隐辞废则象晦卦
 以象立象以辞明故曰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
 吉凶谓观其有是象而吉凶之理已具系之以是辞
 而吉凶之象始明也何也画之奇者九也阳也刚也
 画之耦者六也阴也柔也纯阳无吉凶纯阴无吉凶
 或以阳杂之阴或以阴杂之阳顺则合逆则战逆顺
 相推合战万变而吉凶生焉阳非位无吉凶阴非位
 无吉凶或以阳居阳或以阳居阴或以阴居阴或以
卷十七 第 7b 页 WYG0014-0717d.png
 阴居阳当位则安不当位则危当否相推安危数化
 而吉凶生焉故既曰明吉凶又曰刚柔相推而生变
 化盖谓某卦之吉凶生于某画之变化某画之变化
 生于阴阳之推移何谓象物有事有理故有象事也
 理也犹之形也象也犹之影也不知其形视其影不
 知其事与理视其象是故欲知事之得失也如何卦
 爻象之以吉凶事之忧虞也又如何卦爻象之以悔
 吝盖吉凶者得失之影也悔吝者忧虞之影也欲知
卷十七 第 8a 页 WYG0014-0718a.png
 理之进退消长也如何卦爻象之以变化理之昼夜
 往来也又如何卦爻象之以刚柔盖变化者进退之
 影也刚柔者昼夜之影也有失得则吉凶随有忧虞
 则悔吝随此事之形影也可得而象者也阴阳之进
 退至神而无迹曷为象之以变化昼夜之往来循环
 而无端曷为象之以刚柔乎独不观之剥复夬姤乎
 夬以五阳决一阴阳进极矣进极必退于是一变为
 姤而阳退焉剥以五阴剥一阳阳退穷矣退穷必进
卷十七 第 8b 页 WYG0014-0718b.png
 于是一变为复而阳进焉吾之变化一出而彼之进
 退无迹者有迹矣又不观之坎离乎月往则日来日
 昱乎昼则卦为离人见其烜乎外而不知一阴之精
 已娠于其中盖至刚之中涵至柔也日往则月来月
 昱乎夜其卦为坎人见其清乎外而不知一阳之精
 已娠乎其中盖至柔之中涵至刚也吾之刚柔一陈
 而彼之昼夜无端者有端矣进退无迹而有迹昼夜
 无端而有端曷为不可得而象乎是故六爻之象一
卷十七 第 9a 页 WYG0014-0718c.png
 动而天地人之道毕陈于易矣故曰六爻之动三极
 之道也君子学易者因辞求象象不能外乎辞因象
 求道道不能外乎象然学易必有序有致知之学有
 力行之学其先后之序不可紊也故曰是故君子所
 居而安者易之序也由其序则自得之而居之安矣
 居则宅乎易而无外安则悦诸心而非强何谓致知
 居而静则观易之象玩爻之辞以自乐玩其辞者愈
 味之而愈无穷乐而玩其辞愈乐之而愈有得此致
卷十七 第 9b 页 WYG0014-0718d.png
 知之学也何谓力行出而动则观象之变玩爻之占
 而后动如乾之初九居下卦之下其象以潜为主也
 至九二则变而见矣故其占曰德施普也宜见而潜
 则为杨如坤之六三居下卦之上其象以发为主也
 至六四则变而默矣故其占曰谨不害也宜默而发
 则为墨吾不自动动必以时吾不自为时时必以易
 此力行之学也其知以易其行以易有所不动动罔
 不吉矣非吾动也以易动也非易动也以天动也故
卷十七 第 10a 页 WYG0014-0719a.png
 曰所乐而玩者爻之辞也是故君子居则观其象而
 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是以自天祐之吉无
 不利前言君子所居而安如居仁由义之居后言君
 子居则观其象如出入起居之居三极者三才也极
 中也至也
彖者言乎象者也爻者言乎变者也吉凶者言乎其失
得也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无咎者善补过也是故列
贵贱者存乎位齐小大者存乎卦辨吉凶者存乎辞忧
卷十七 第 10b 页 WYG0014-0719b.png
悔吝者存乎介震无咎者存乎悔是故卦有小大辞有
险易辞也者各指其所之
 此章言易有卦有爻是故有卦辞有彖辞有爻辞有
 象辞也若元亨利贞者卦辞也若大哉乾元者彖辞
 也若天行健者大象之辞也若潜龙勿用者爻辞也
 若阳在下也者小象之辞也卦辞所以释一卦之义
 彖辞所以释卦辞之义大象之辞所以总释卦象之
 义爻辞所以释一爻之义小象之辞所以释爻辞之
卷十七 第 11a 页 WYG0014-0719c.png
 义彖者言乎象何谓也乾之彖辞曰时乘六龙以御
 天也夫卦辞止言元亨利贞而已未尝言龙也今彖
 辞以龙而象君故曰彖者言乎象者也爻者言乎变
 何谓也巽以一阴而变乾震以一阳而变坤此以一
 爻而变一卦乾初九之潜至九二则变而为见此以
 一位而变一爻它可类推也故曰爻者言乎变者也
 吉凶者言乎其失得也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无咎
 者善补过也何谓也易之道不远人也自人而天自
卷十七 第 11b 页 WYG0014-0719d.png
 身而人不外乎言动之善否而已言动之间尽善之
 谓得尽不善之谓失小不善之谓疵不明乎善而误
 入乎不善之谓过尽善则无祸吉孰禦焉尽不善则
 自祸凶孰逭焉故曰吉凶者言乎其失得也卦彖爻
 象之辞言吉凶者皆此类也觉其小不善非不欲改
 而已无及于是乎有悔不觉其小不善犹及于改而
 不能改或不肯改于是乎有吝与其吝也宁悔盖悔
 者迁善之权舆也吝者长恶之膏肓也然圣人犹许
卷十七 第 12a 页 WYG0014-0720a.png
 其改也谓之小疵恕之之辞也故曰悔吝者言乎其
 小疵也卦彖爻象之辞言悔吝者皆此类也吾身之
 过犹吾衣之破也衣有破补之斯全身有过补之斯
 还还者何复之于善也补不善以复之于善何咎之
 有故曰无咎善补过也卦彖爻象之辞言无咎者皆
 圣人善其补过之辞也言吉凶不若悔吝之轻言悔
 吝不若无咎之平言无咎不若言吉之福此应之者
 有轻重之辨也言失不若言疵之浅言疵不若言过
卷十七 第 12b 页 WYG0014-0720b.png
 之微言补不若言得之善此感之者有浅深之殊也
 失者疵过之积也凶者悔吝之积也得者补过之积
 也吉者无咎之积也今也尽善至于得而吉尽不善
 至于失而凶此岂一念之致一日之积哉此君子所
 以谨其独也谨其独者非它察天理之本善者而存
 之察人欲之不善者而去之而已列贵贱者存乎位
 言六爻之位上者贵下者贱也此又申言上文所谓
 爻者言乎变也齐小大者存乎卦言阴阳之爻阳者
卷十七 第 13a 页 WYG0014-0720c.png
 大阴者小也此又申言上文所谓彖者言乎象也辨
 吉凶者存乎辞即卦彖爻象之辞某卦吉凶某爻吉
 凶也此又申言上文所谓吉凶者言乎失得忧悔吝
 者存乎介即卦彖爻象之辞某卦悔吝某爻悔吝也
 言忧之在乎察于纤介之几微也此又申言上文所
 谓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震无咎者存乎悔即卦彖
 爻象之辞某卦无咎某爻无咎也言震惧悔愧则无
 咎也此又申言上文所谓无咎者善补过也一言之
卷十七 第 13b 页 WYG0014-0720d.png
 不足必再言之圣人之诲人使之避不善以趋乎善
 避凶以向乎吉也详矣犹恐其未谕也又终之曰是
 故卦有小大辞有险易辞也者各指其所之读谦复
 之辞者如行夷涂如逢阳春如对尧舜周孔何其气
 象之和乐也其辞夷易而指人以所之之得且吉也
 读遁剥之辞者如涉风涛如履霜雷如对桀纣盗蹠
 何其气象之懔栗也其辞艰险而指人以所之之失
 且凶也呜呼易其至矣
卷十七 第 14a 页 WYG0014-0721a.png
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
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
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与天地相似
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
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范围天地之化
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
方而易无体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
也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
卷十七 第 14b 页 WYG0014-0721b.png
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此章言圣人作易之道本乎天地而天地之道本乎
 阴阳圣人用易之道显乎天地人物之间而藏乎一
 性之内也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何谓也
 曰易之未作也法天地之道以为易之道故曰准准
 之言决也如太玄准易之准也易之既作也还以易
 之道而理天地之道故曰纶纶之言经理也如君子
 以经纶之纶也弥之言满也经理之而该遍也惟其
卷十七 第 15a 页 WYG0014-0721c.png
 准则乎天地故能遍经乎天地非以易而理天地也
 以天地理天地也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
 故知幽明之故何谓也曰此圣人观天地阴阳显晦
 之理而得天地幽明之事也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
 说何谓也曰此圣人观天地阴阳消息之理而得人
 物生死之解也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
 情状何谓也曰此圣人观天地阴阳聚散之理而得
 鬼神造化之用也何也天文显矣所以运是文者则
卷十七 第 15b 页 WYG0014-0721d.png
 不可知地理显矣所以具是理者则不可测谓其幽
 也文可观理可察也谓其明也孰运乎是孰具乎是
 也然则圣人何以知幽明之故也以阴阳之显晦而
 知之也阳静而晦则明者幽阴动而显则幽者明故
 曰圣人之观天地阴阳显晦之理而得天地幽明之
 事也生好物也孰知其所以生死恶物也孰知其所
 以死然则圣人何以知死生之说也以阴阳之消息
 而知之也气始而息息者生之徒气终而消消者死
卷十七 第 16a 页 WYG0014-0722a.png
 之徒物有有始而不反其终者乎原其初知其反不
 足怪也春必反秋昼必反夜旅必反家生必反死死
 者物之复也故曰圣人观天地阴阳消息之理而得
 人物生死之解也至于鬼神也者无声无臭何为而
 有状状且无也何为而有情圣人又何以知其情状
 也以阴阳之聚散而知之也阴阳至精之气聚而有
 形之谓物散而无形之谓魂传曰心之精爽魂魄记
 曰魂气归于天物者具是形者也魂者使是形者也
卷十七 第 16b 页 WYG0014-0722b.png
 魂止则物存魂游则物亡游者止之变也亡者存之
 变也观其聚散则鬼神之情状可知矣然则鬼神之
 状何如也记曰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视之而不见
 听之而不闻体物而不可遗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
 其左右孔子曰祭神如神在此其状也鬼神之情何
 如也易曰与鬼神合其吉凶又曰鬼神害盈而福谦
 此其情也故曰圣人观天地阴阳聚散之理而得鬼
 神造化之用也夫惟圣人观于天文察于地理原始
卷十七 第 17a 页 WYG0014-0722c.png
 而反其终见物而知其变知其如是而为幽明之故
 如是而为死生之说如是而为鬼神之情状举是道
 而书之于易则易之道即天地之道也故曰圣人作
 易之道本乎天地夫惟圣人作易之道即天地之道
 则易与天地相似而不违乎天地矣由是举而措之
 天地之间孰能出乎易之外哉是故万物众矣易之
 知可以周而遍之也天下广矣易之道可以济而利
 之也用易于一身可以乐天知命而不忧用易于众
卷十七 第 17b 页 WYG0014-0722d.png
 民可以安土敦仁而能爱用易于天地可以范模运
 量天地之化用易于万物可以致曲成就万物之生
 用易于幽明可以通达阴阳昼夜之运皆不得遁吾
 易之道矣然知足以周万物过之则为凿道足以济
 天下过之则为兼爱惟易之道则不过旁达博及之
 道流焉则为失其本惟易之道则不流明天理者乐
 于内知天命者轻其外内乐而外轻此颜子所以乐
 而不忧者用易于一身之功也民情安土我则因其
卷十七 第 18a 页 WYG0014-0723a.png
 安而无拂民情欲生我则厚其生而不薄安民而厚
 生此孔子所以答问仁以爱人者用易于众民之旨
 也妙莫妙乎天地之化圣人能范之模之而运其化
 大莫大乎天地之化圣人能围之量之而测其化然
 范围而过焉必入于玄虚惟圣人则不过何也用易
 而已至不一者万物之生至不齐者万物之情将欲
 成物必先致曲不能致曲安能不遗惟圣人则不遗
 何也用易而已至于天地之运日往月来而为夜月
卷十七 第 18b 页 WYG0014-0723b.png
 往日来而为昼孰能测其所以然哉圣人乃能通而
 知之者盖往者屈也来者信也昼夜者一日之屈信
 也寒暑者一岁之屈信也死生者一世之屈信也古
 今者万世之屈信也圣人何以通而知之用易而已
 夫众而万物广而天下近而一身远而众民大而天
 地运而昼夜惟易之为用随用而为应此易之神所
 以无方而易之用所以无体也无方则不可指无体
 则不可执故曰圣人用易之道显乎天地人物之间
卷十七 第 19a 页 WYG0014-0723c.png
 然易之道何道也天地而已矣天地之道何道也一
 阴一阳而已矣阴阳未分谓之太极太极既分谓之
 阴阳其为天地之道一也舍阴阳以求太极者无太
 极舍太极以求天地者无天地天地可一息而无阴
 阳乎阴阳可一息而不动静乎故曰天地之道本乎
 阴阳夫阴阳之为道安在哉在乎生物而已生物者
 善也所以生物者道也故继道谓之善然善在天下
 有其善者在人之性故道者善之父性者道之宅然
卷十七 第 19b 页 WYG0014-0723d.png
 有之而能成之者圣人也自非圣人有有之而得其
 一二者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是也有
 有之而不自觉者百姓日用而不知是也此君子之
 道所以知之者鲜也故曰用易之道藏乎一性之内
 然则孟子言性善有自来矣荀之恶杨之混奚白哉
 噫大哉易乎至哉易乎
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忧盛德大业至
矣哉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成象
卷十七 第 20a 页 WYG0014-0724a.png
之谓乾效法之谓坤极数知来之谓占通变之谓事阴
阳不测之谓神
 此章重赞天地阴阳德业之妙圣人作易德业之由
 也发育万物之谓仁造化无迹之谓用仁可见也故
 显用不可见也故藏此天地阴阳之德业也民可使
 由之之谓仁不可使知之之谓用由之故显不知故
 藏此圣人作易之德业也然圣人之与天地有可同
 者有不可同者可同者显仁藏用之德业也不可同
卷十七 第 20b 页 WYG0014-0724b.png
 者天地无心圣人有心也有心故忧一物之不蒙其
 仁无心故听万物之自生自遂圣人仁万物而独任
 其忧天地鼓动万物而不与圣人同其忧圣人有忧
 而天地无忧矣何天地之无忧也有圣人以当其忧
 也至于德业之盛大则天地圣人一而已矣其业之
 富有则溥博而无外何其大也其德之日新则悠久
 而方增何其盛也万物盈天地不曰天地之富有乎
 万物备于我不曰圣人之富有乎已往者故方来者
卷十七 第 21a 页 WYG0014-0724c.png
 新不曰天地之日新乎今进乎昨后进乎前不曰圣
 人之日新乎天地也圣人也何以能然也易而已矣
 易者何物也生生无息之理也是理也具于天地散
 于万物聚于圣人形于八卦合而言之命之曰易别
 而言之自无象而之有象则谓之乾法乎乾而效学
 之则谓之坤合天地之数五十有五穷其极以知方
 来则谓之占通乎易之理以应乎物之变则谓之事
 乾也坤也占也事也此易之阴阳可得而知也至于
卷十七 第 21b 页 WYG0014-0724d.png
 阴阳之妙不可测而知者其易之神乎非易书之神
 也易道之神也非易道之神也天地之神也
夫易广矣大矣以言乎远则不禦以言乎迩则静而正
以言乎天地之间则备矣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
以大生焉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广大
配天地变通配四时阴阳之义配日月易简之善配至

 此章圣人所以赞易之道其极至于广大之二言其
卷十七 第 22a 页 WYG0014-0725a.png
 原生于乾坤之二卦也以易道为近乎其远无外莫
 之限而禦也以易道为远乎其近无内止于静而正
 也远则莫之禦易道广大之用也近则正而静易道
 广大之体也静者正之舍也正者静之主也以止处
 静以静出动是惟无动动罔不正矣自迩而远天地
 之间人物之理天下国家之事要皆备乎此矣孰能
 限而禦之此易之道所以广大也大则盛大而无伦
 广则广博而无量则其为无穷无极一也然易道之
卷十七 第 22b 页 WYG0014-0725b.png
 所以如是之广大者其原安出哉出于乾坤二卦而
 已乾何物也阳之异名也坤何物也阴之异名也一
 阴一阳之谓道一乾一坤之谓易一生两两生四四
 生八八生六十四非奇则偶皆乾坤也一奇一耦一
 贵一贱一分一合一顺一逆而天地人物君臣父子
 仁义礼乐由是生焉故曰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
 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
 此易道之广大所以生于乾坤也乾坤之广大其原
卷十七 第 23a 页 WYG0014-0725c.png
 又安出哉生于静而正而已其静也专乾静而正也
 其静也翕坤静而正也惟其静而正是以动而罔不
 正其动也直乾动而正也其动也辟坤动而正也然
 则乾何为静专而动直也专言一直言达也曷为一
 而达也不见夫炊乎水火之气一而蒸焉则气达而
 物熟分则否乾之为阳也亦然故曰行衢路者不至
 家坤曷为静翕而动辟也翕言敛辟言散也曷为敛
 而散也不见夫橐籥乎闭之弥盈则纵之弥怒不闭
卷十七 第 23b 页 WYG0014-0725d.png
 则弛然耳坤之为阴也亦然故曰冬闭之不固则春
 生之不茂然则乾言大坤言广何也孔子曰唯天为
 大孟子曰广土众民乾天道也故以大言坤地道也
 故以广言夫惟易道之广大生于乾坤故乾坤之广
 大配乎天地然则四时之变通日月之阴阳天地至
 德之易简皆天地广大之用者耳易与之配合皆乾
 坤之馀也故易之道一言蔽之曰静而正
子曰易其至矣乎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也知崇
卷十七 第 24a 页 WYG0014-0726a.png
礼卑崇效天卑法地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成性
存存道义之门
 此章圣人所以赞易书之极其至也非赞易书之极
 其至也赞易道之极其至也前章言广言大此章言
 至皆无以加之谓也易之道何道也天理而已本然
 之谓理当然之谓义因其本然而行其当然之谓道
 天地人物均具此道之谓性圣人得此道者也体之
 以成身之谓德用之以成事之谓业尽天地人物之
卷十七 第 24b 页 WYG0014-0726b.png
 性得天地人物之道以此成其德业德安得不崇业
 安得不广乎何也圣人之德业非圣人之德业也天
 地之德业也非天地之德业也易之道也天地非其
 易之道不得为天地圣人非得易之道不得为圣人
 故道也者天地圣人席上之珍也天地圣人不能为
 夫珍而能有夫珍焉耳虽然藏珍在室入室在门圣
 人之得此珍也独能不由夫门而求之哉然则孰为
 此道之门一曰知二曰礼由知则崇由礼则卑崇则
卷十七 第 25a 页 WYG0014-0726c.png
 效乎天矣惟天为崇故也卑则法乎地矣惟地为卑
 故也且天固崇矣知何足以拟其崇地固卑矣礼何
 足以拟其卑盖明此道之谓知履此道之谓礼知之
 至者极高明不曰崇效天乎履之至者极卑逊不曰
 卑法地乎崇也卑也非圣人也自天地设位卑高以
 陈而易之此道已行乎两间矣圣人之知与礼因之
 而已何也吾之性与天地之性均具此道而固存者
 也固存者性之生存其固存者性之成生者天也成
卷十七 第 25b 页 WYG0014-0726d.png
 者人也惟能尽乎人以成乎天斯能由知与礼以入
 乎道义惟能由知与礼以入乎道义斯能得乎道义
 以成其德业故知也礼也入道义之门而成性而成
 德业之物也观天地之崇卑而易之道在天地观圣
 人之德业而易之道在圣人易之道在天地则易之
 书不可无易之道在圣人则易之书无之可也有之
 亦可也然则易之道何道也天理而已是理也在天
 地为阴阳在日月为昼夜在四时为生育长养在鬼
卷十七 第 26a 页 WYG0014-0727a.png
 神为吉凶在人为君臣父子仁义礼乐此易之道也
 异端之所谓道非易之所谓道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
谓之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
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言天下之至赜而
不可恶也言天下之至动而不可乱也拟之而后言议
之而后动拟议以成其变化
 此章所以赞作易之圣人立卦象系爻辞之妙也象
卷十七 第 26b 页 WYG0014-0727b.png
 者何也所以形天下无形之理也爻者何也所以穷
 天下无穷之事也何谓形天下无形之理今夫天之
 高地之厚日月之明雨露之润人皆可得而见也未
 离夫物之有形故也至于其所以高所以厚所以明
 所以润人不可得而见也其理无形故也人不可得
 而见则谁见之见之者圣人也圣人见天下有至幽
 至赜之理将与天下形其所无形使天下见吾之所
 见独何说也是必取众人之所同识以喻吾之所独
卷十七 第 27a 页 WYG0014-0727c.png
 识不识仲尼使见有若不识伯喈使见虎贲盖拟彼
 之形容以象此之物宜也是故乾道无形圣人独见
 乾之赜于是取龙以象乎乾言健而神也坤道无形
 圣人独见坤之赜于是取马以象乎坤言顺而载也
 故曰象者所以形天下无形之理何谓穷天下无穷
 之事今夫卦有六爻爻有一事六十四卦其事至无穷
 也爻之动故也至于如是而吉如是而凶其变亦无
 穷也爻之动故也爻之动无穷则谁得而见之见之
卷十七 第 27b 页 WYG0014-0727d.png
 者圣人也圣人见天下万事之变有无穷之动将有
 以处其事之得失而逆断其报之吉凶独何说也是
 必得一卦会通之至要行典法礼制之当然事之得
 者系之以吉辞事之失者系之以凶辞如表取影如
 声召响盖典礼之得失即事变之吉凶也是故乾君
 道也其会要在上不得其法制则为亢龙之穷坤臣
 道也其会要在初不得其法制则为坚冰之渐故曰
 爻者所以穷天下无穷之事夫理无形而有形者吾
卷十七 第 28a 页 WYG0014-0728a.png
 易有象也事无穷而有穷者吾爻有辞也然固有言
 天下之至赜而可恶者矣异端之虚玄寂灭是也易
 则不然龙血玄黄雨于何地日中见斗灾于何世载
 鬼一车證于何人然众不以为诬君子不以为怪何
 也其象也非实也固有言天下之至动而可乱者矣
 诸子之坚白同异是也易则不然一卦五阴阴不少
 矣一阳令之而必从一卦五阳阳至杂矣一阴主之
 而必听何也有要也非荡也圣人何以能言天下之
卷十七 第 28b 页 WYG0014-0728b.png
 至赜而不可恶言天下之至动而不可乱也盖未言至
 赜先剪可恶之贼未言至动先弥可乱之讼拟至赜
 而后言至赜议至动而后言至动也皆在一比拟反
 覆论议而后发也唯其谨审而不轻如此岂惟不可
 恶不可乱哉用之而成变化变污而隆化慝而淑犹
 运之掌
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子曰君子
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迩者乎居其
卷十七 第 29a 页 WYG0014-0728c.png
室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况其迩者乎言出乎
身加乎民行发乎迩见诸远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
发荣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
 自此以下皆仲尼举七卦之爻辞以明圣人立卦象
 彖爻辞之旨以见六十四卦爻象之凡也鹤鸣子和
 此中孚九二之爻辞也仲尼释之以谓在阴者鸣鹤
 隐微之地也居室者君子隐微之地也在上之君子
 以吾居室之至隐而忽之乎胡不观鹤之在深林阴
卷十七 第 29b 页 WYG0014-0728d.png
 翳之间乎不鸣则阴鸣则无阴不鸣则不应鸣则无
 不应是故一身之荣辱生于天下之从违天下之从
 违生于一言之淑慝一言之淑慝生于一念之敬否
 一念之敬否生于一室之隐微以一室之隐微而忽
 心生焉至于一言之不善明则千里之远违之幽则
 天地之大动焉灾危生而忧辱集是荣辱不在天地
 之间而在千里之外不在千里之外而在一室之内
 也大哉在阴之戒乎昭哉居室之释乎仲尼释之其
卷十七 第 30a 页 WYG0014-0729a.png
 昭如此然犹恐其不切也又合之以言行行尤大于
 言者也又喻之以枢机机尤速于枢者也又断之曰
 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发之者谁与主之者又谁与
 在上之君子试思焉
同人先号咷而后笑子曰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
语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此同人九五之爻辞也仲尼释之以谓君子之道于
 其心不于其迹心同迹异君子不以迹间心心异迹
卷十七 第 30b 页 WYG0014-0729b.png
 同君子不以心混迹故同人之先悲后喜与君子之
 甲出乙处此默彼语皆所不计也出处同道则禹显
 颜晦同一情语默同道则史直蘧卷同一意心同故
 也金石至坚也然不坚于人心故二人一心则石可
 裂金可折所谓同舟而济胡越何患乎异心也故曰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薰莸同器一童子能辨之臭味
 不同故也取南山之兰杂之北山之兰十黄帝不能
 分臭味同故也所谓鲁君之声似宋君之声也故曰
卷十七 第 31a 页 WYG0014-0729c.png
 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初六藉用白茅无咎子曰苟错诸地而可矣藉之用茅
何咎之有慎之至也夫茅之为物薄而用可重也慎斯
术也以往其无所失矣
 此大过初六之爻辞也仲尼释之以谓不慎谓之苟
 不苟谓之慎天下之事将由夫苟者为之乎举是物
 错诸地斯以为可矣然坐身于地非席则寒履足于
 地非履则伤无以藉之故也错物于地无以藉之可
卷十七 第 31b 页 WYG0014-0729d.png
 乎将由夫慎者为之乎薄莫薄乎茅也然重莫重于
 藉也有茅以藉是物则茅虽薄而用则重矣故非币
 不姻非贽不见非百拜不行酒皆有以藉之也慎之
 至而无失无咎也秦欲尽去先王之白茅而行一切
 之政苟则可矣如咎何
劳谦君子有终吉子曰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
也语以其功下人者也德言盛礼言恭谦也者致恭以
存其位者也
卷十七 第 32a 页 WYG0014-0730a.png
 此谦九三之爻辞也仲尼释之以谓人之谦与矜系
 其德之厚与薄德厚者无盈色德薄者无卑词如钟
 磬焉愈厚者声愈缓薄者反是故有劳有功而不伐
 不德惟至厚者能之其德愈盛则其礼愈恭矣
亢龙有悔子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人在下位而无
辅是以动而有悔也
 解已见乾之上九
不出户庭无咎子曰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君不
卷十七 第 32b 页 WYG0014-0730b.png
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
慎密而不出也
 此节初九之爻辞也仲尼释之以谓处世事者戒漏
 言唐高宗告武后以上官仪教我以废汝此君不密
 而失臣也陈蕃乞宣臣章以示宦者此臣不密而失
 身也失臣失身可悼也几事不密唐几为周汉几为
 魏尤可悼也然则谨密而不出遂忘世乎曰仲尼不
 云乎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卷十七 第 33a 页 WYG0014-0730c.png
子曰作易者其知盗乎易曰负且乘致寇至负也者小
人之事也乘也者君子之器也小人而乘君子之器盗
思夺之矣上慢下暴盗思伐之矣慢藏诲盗冶容诲淫
易曰负且乘致寇至盗之招也
 此解六三之爻辞也仲尼释之以谓人皆知小人之
 致盗莫知小人之为盗盖小人之致盗有三其为盗
 亦有三一曰盗位二曰盗势三曰盗货小人身为负
 贩之役而僭乘君子之车此盗位也既得君子之位
卷十七 第 33b 页 WYG0014-0730d.png
 而公行暴慢之恶此盗势也以负贩之屡而骤得千
 金之富矜其有忽于藏此盗货也已盗其三盗亦将
 盗其三已以盗而得盗亦将盗其得是故得车而盗
 夺之得势而盗伐之得货而盗取之非盗能盗小人
 之有也小人实教盗以盗已之有也司马氏安能盗
 魏曹操教之也萧衍安能盗齐萧道成教之也故仲
 尼曰作易者其知盗乎所谓知盗非知夺伐之盗也
 知教夺伐者之盗也故又终之曰诲盗曰之招非幸
卷十七 第 34a 页 WYG0014-0731a.png
 小人之遇盗也所以深惩小人之为盗以教盗也
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
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扐以象闰五岁再
闰故再扐而后挂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
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
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
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当期之日二篇之策万有
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之数也是故四营而成易十有
卷十七 第 34b 页 WYG0014-0731b.png
八变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
之能事毕矣显道神德行是故可与酬酢可与祐神矣
 此章言易道尚占揲蓍之法也其法有所谓数之用
 有所谓数之本有所谓数之终何谓数之用大衍之
 数五十是也五十者天地之成数也程子曰数始于
 一备于五小衍之为十大衍之为五十吕氏曰参天
 雨地而为五故十者两其五也五十者十其五也二
 说得之矣故天地之数不过于五然其数五十而其
卷十七 第 35a 页 WYG0014-0731c.png
 用四十有九者虚其一也虚其一者复归于一也所
 谓易有太极也分而为二者取四十九枚之蓍以左
 右手无意而中分之为二也象两者两仪也挂一者
 初揲必挂其一也象三者三才也揲之以四者四四
 揲之也张子曰奇者即所挂之一也扐者一揲之馀
 也归奇于扐者以所挂合所馀也犹闰者岁之馀也
 此数之用也何谓数之本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是也
 五十有五者天地之积数也天数二十有五者一三
卷十七 第 35b 页 WYG0014-0731d.png
 五七九之积也地数三十者二四六八十之积也自
 一至九天数五也自二至十地数五也以地六合天
 一五位各有合也此数之本也何谓数之终乾坤二
 卦之策万有一千五百二十是也揲之而得四者九
 是为老阳之数三十有六从而六之不曰乾之策二
 百一十有六乎揲而得四者六是为老阴之数二十
 有四从而六之不曰坤之策百四十有四乎二篇之
 策凡阳爻百九十有二皆乾之九也阴爻百九十有
卷十七 第 36a 页 WYG0014-0732a.png
 二皆坤之六也不曰万有一千五百二十乎此数之
 终也分二挂一揲四归奇于扐营之有四而后有爻
 有爻而后有卦故曰四营而成易揲之三变而成一
 爻遇九为老阳遇七为少阳遇六为老阴遇八为少
 阴三变者六而成六爻小而成八卦伸之长之大而
 成六十四卦易之能事于是毕矣成变化者十有八
 变是也行鬼神者卦成而知吉凶也其道甚显者象
 两仪象三才当万物而天地人物之道著也其德行
卷十七 第 36b 页 WYG0014-0732b.png
 甚神者分而为二莫知其数之多寡揲之以四莫知
 其爻之奇耦也筮则告占则应故可与酬酢行吉凶
 在神知吉凶在蓍故可与祐神祐助也
子曰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易有圣人之道
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
以卜筮者尚其占是以君子将有为也将有行也问焉
而以言其受命也如向无有远近幽深遂知来物非天
下之至精其孰能与于此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
卷十七 第 37a 页 WYG0014-0732c.png
遂成天地之文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非天下之至变
其孰能与于此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
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与于此夫易圣人之
所以极深而研几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几也
故能成天下之务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子曰
易有圣人之道四焉者此之谓也
 此仲尼赞圣人作易之妙先之以总言圣人易道之
 神复别言君子用易之神申之以别言君子用易之
卷十七 第 37b 页 WYG0014-0732d.png
 神复总言圣人易道之所以神也夫神者何物也阴
 阳不测之谓神此天之神也圣而不可知之谓神此
 圣之神也既曰不可测知矣何自而知神之所为乎
 求之变化其庶矣乎何谓变何谓化变者有之改化
 者无之复物壮而老世盛而衰变也物生而死世存
 而亡化也孰为此者神也故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
 之所为乎曰其知神之所为乎者疑辞也虽仲尼亦
 难于指而定之也此所谓总言圣人易道之神也易
卷十七 第 38a 页 WYG0014-0733a.png
 道之神如此君子将欲推而用之何从而用之其道
 有四内焉用之于一身吾之一言一动非尊夫易之
 辞与变不可也外焉用之于万事吾之一器一疑非
 尊夫易之象与占不可也尚者尊之之谓也此所谓
 别言君子用易之神也君子于此惟能于一言一动
 一器一疑之间将有为有行之时用易之四道而不
 敢须臾离之则有吉而无凶悔吝矣吾将一言乎不
 敢以私意言也必问在易之辞可言与否易之道可
卷十七 第 38b 页 WYG0014-0733b.png
 以言与吾受易之命而后言也易之道不可以言与
 吾受易之命而不言也吾受易之命如响应声之速
 故物之方来其吉凶吾能逆知之亦如响应声之速
 无远无近无幽无深吾有不知者乎何也非有奇谲
 也言善则物必应言不善则物必违此易之辞也吾
 能精于其辞此其所以前知其应与否也精于射者
 知百中于未发精于医者料十全于垂死而况精于
 易之辞者乎非精于辞也精于理也故曰非天下之
卷十七 第 39a 页 WYG0014-0733c.png
 至精孰能与于此此以言者尚其辞也吾将一动乎
 不敢以私意动也必观易之卦与卦之爻或以三而
 变或以五而变或吉变而凶或凶变而吉吾从其吉
 者而动焉则日星亦为之光明山川亦为之宁谧天
 地之文罔不用成而况于人乎故曰参伍以变通其
 变遂成天地之文又曰非天下之至变孰能与于此
 此以动者尚其变也吾将制一器乎不敢以私意制
 也必观易之数或其数错而杂或其数综而统如乾
卷十七 第 39b 页 WYG0014-0733d.png
 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如坤之策百四十有四极易之
 数定易之象如制鼎之器者象鼎卦之形一器犹然
 况天下之事有大于一器者乎故曰错综其数极其
 数遂定天下之象此以制器者尚其象也吾将决一
 疑乎不敢以私意决也必卜筮于易之占盖吾有思
 也有思则惑吾有为也有为则妄至于易之道隐于
 天地之间而著于圣人之书无思无为而寂然不动
 然如是而吉如是而凶其理固存也吾将以吾之疑
卷十七 第 40a 页 WYG0014-0734a.png
 质易之占有质则感有感则应天下万事吉凶之故
 响然而应涣然而通如撞钟如启钥无毫釐之差无
 顷刻之缓孰为此者易之神也故曰易无思也无为
 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孰
 能与于此此以卜筮者尚其占也凡此四者所谓申
 之以别言君子用易之神也然易何为而神也圣人
 穷极天下万物之理而得其深研究天下万事之微
 而得其几聚于一心之精而谓之神也惟其深故以
卷十七 第 40b 页 WYG0014-0734b.png
 吾先知达彼后知以吾先觉达彼后觉自一心而通
 天下之志惟其几故未乱知乱易乱为治未亡知亡
 转亡为存自一心而成天下之务合深与几而至于
 圣而不可知之神此其所以能不疾而速不行而至
 也夫天下之理惟疾故速惟行故至未有不疾而速
 不行而至者也盖不如是不足以为神也然则圣人
 之神果何物也心之精也岂惟心之能神哉物理亦
 有之铜山东倾而洛钟西应东西异地倾应同时此
卷十七 第 41a 页 WYG0014-0734c.png
 一物之理相感有不疾而速者也岂惟物理哉人气
 亦有之其母齧指而其子心动母未尝往子未尝来
 此一人之气相同有不行而至者也而况圣心之神
 乎是故范围天地而一念不踰时岂假疾而后速经
 纬万方而半武不出户岂假行而后至何为其然也
 心之神也圣人聚天地之神于一心推一心之神于
 大易此易道之所以神而君子之用易所以神也故
 曰夫易圣人所以极深而研几也惟深也故能通天
卷十七 第 41b 页 WYG0014-0734d.png
 下之志惟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惟神也故不疾而
 速不行而至子曰易有圣人之道四焉者此之谓也
 此所谓复总言圣人易道之所以神也
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子
曰夫易何为者也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
已者也是故圣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以断
天下之疑是故蓍之德圆而神卦之德方以知六爻之
义易以贡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吉凶与民同患神
卷十七 第 42a 页 WYG0014-0735a.png
以知来知以藏往其孰能与于此哉古之聪明睿知神
武而不杀者夫是以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之故是兴
神物以前民用圣人以此斋戒以神明其德夫是故阖
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
之通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制而用之谓之法利用
出入民咸用之谓之神
 程子曰自天一至地十当在天数五地数五之上简
 编失其次也天一生数地六成数此说得之自子曰
卷十七 第 42b 页 WYG0014-0735b.png
 夫易何为者也以下一章窃意亦有脱简紊编者如
 曰其孰能与于此哉古之聪明睿知神武而不杀者
 夫此二语上下皆与前后之文不相联属别释于后
 姑试铨次之曰子曰夫易何为者也夫易开物成务
 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是故阖户谓之坤辟户
 谓之乾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见乃谓
 之象形乃谓之器制而用之谓之法利用出入民咸
 用之谓之神是故蓍之德圆而神卦之德方以知六
卷十七 第 43a 页 WYG0014-0735c.png
 爻之义易以贡神以知来知以藏往圣人以此洗心
 退藏于密吉凶与民同患是以明于天之道而察于
 民之故是兴神物以前民用圣人以此斋戒以神明
 其德夫是故圣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以
 断天下之疑易曰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小人勿用
 子曰非天下之至仁其孰能与此哉古之聪明睿知
 神武而不杀者夫此一章仲尼赞圣人之作易所以
 周天下之用又言圣人之用易所以致天下之用也
卷十七 第 43b 页 WYG0014-0735d.png
 昔者圣人之作易果何为而作乎有以作之必有以
 用之作而无用则如勿作开达物理成就世务以覆
 冒天下此其道之用也如斯而已言不外乎此也然
 易道之用有四尚其辞尚其变尚其象尚其占是也
 四者之要有二尚其变尚其占是也何谓尚其变乾
 坤阖辟易之变也乾阳也阳主乎开坤阴也阴主乎
 闭先言坤后言乾静而后动也坤闭也闭极必开乾
 开也开极必闭闭者开开者闭变而未已也惟其静
卷十七 第 44a 页 WYG0014-0736a.png
 而复动动而复静变而未已是故已往者故方来者
 新此易道之所以通而不穷也于是物生而有象物
 成而有器制作百度以适于用而百世守之其正名
 曰法出入万化以利其用而百姓不知其强名曰神
 易道之尚其变者如此何谓尚其占蓍卦圆方易之
 占也蓍运于四营之初其七八九六之数不可以逆知
 故圆而神卦成于十有八变之后其初上二五之位
 一定而不易故方以知神言天知言人也以蓍之神
卷十七 第 44b 页 WYG0014-0736b.png
 得卦之知故六爻之义可推吉凶之告可献矣贡者
 献也伻来献卜是也蓍听乎方来之运故曰知来卦
 画乎已往之书故曰藏往易道之尚其占者如此故
 仲尼赞圣人之作易所以周天下之用夫惟易道尚
 其变是故圣人以之洗心则洞照天人之理夫惟易
 道尚其占是故圣人以之斋戒则益尊蓍卦之德且
 夫衣垢则洗器尘则洗圣人之心如止水如明镜已
 同乎天也何俟乎易之洗哉盖圣人之心同乎天而
卷十七 第 45a 页 WYG0014-0736c.png
 圣人之忧患同乎人何圣人之忧患同乎人也民之
 吉凶圣人之吉凶也民无吉凶圣人何患虽然圣人
 亦岂弊弊然以民之吉凶忧患自撄其方寸之地乎
 有时而同乎人有时而同乎天也曷为有时而同乎
 天也出而与民同患退而以易洗心也方其退而潜
 乎静密穆清之中乐而玩乎卦系爻象之辞默而观
 乎乾坤阖辟之变如是而为变为通如是而为象为
 器如是而为法为神当是之时金石奏乎侧而耳不
卷十七 第 45b 页 WYG0014-0736d.png
 闻黼绣张乎前而目不见天人之至理隐然睹乎羹
 墙而参然倚于舆衡也明于天之道察于民之故信
 乎其明且察也若夫祭必斋戒卜必斋戒将以动天
 地感鬼神也三日戒焉以远夫外物之干七日斋焉
 以专夫一念之敬故祭则受福卜则袭吉何也蓍者
 神物也卜者鬼谋也吾之一心能神明夫蓍之德则
 蓍亦神明而应之吾之一心将草芥夫蓍之德则蓍
 亦草芥而应之曰神明其德者尊之之谓也故记曰
卷十七 第 46a 页 WYG0014-0737a.png
 其曰明器神明之也蓍无情者也而有应之与否者
 皆吾心之所召也何也心之所在理之所在也圣人
 兴神物以前民用可不敬乎兴神物者有举而无废
 前民用者先占而后事天文之理明所以能通天下
 之志定天下之业蓍卦之德尊所以能断天下之疑
 故曰仲尼言圣人之用易所以致天下之用大扺系
 辞之文皆有凡例如曰非天下之至变孰能与于此
 又曰非天下之至神孰能与于此言变言神则有所
卷十七 第 46b 页 WYG0014-0737b.png
 本也今此章于知以藏往之下言其孰能与此哉则
 前无所本如曰古者王天下必指牺黄又曰易兴于
 中古必指殷周言古则必有其人也今此章于孰能
 与此哉之下言古之聪明神武不杀则独无其人窃
 意其为仲尼释易之辞而有脱文又求易中神武不
 杀之君惟既济九三之爻辞称高宗伐鬼方三年克
 之小人勿用惟不杀故三年而后克惟小人好杀故
 勿用或可以当仲尼神武不杀之称姑试补之曰易
卷十七 第 47a 页 WYG0014-0737c.png
 曰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小人勿用子曰非天下之
 至仁其孰能与此哉古之聪明睿知神武而不杀者
 夫
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
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
大乎四时县象著明莫大乎日月崇高莫大乎富贵备
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探赜索隐钩
深致远以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蓍
卷十七 第 47b 页 WYG0014-0737d.png
龟是故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天垂
象见吉凶圣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易有四
象所以示也系辞焉所以告也定之以吉凶所以断也
易曰自天祐之吉无不利子曰祐者助也天之所助者
顺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履信思乎顺又以尚贤也是以
自天祐之吉无不利也
 此章极言易之所以大者天地出于易而易非出于
 天地圣人作夫易而易不作于圣人也易有太极何
卷十七 第 48a 页 WYG0014-0738a.png
 谓也曰○元气浑沦阴阳未分是谓太极当是之时
 易之道已具矣故曰易有太极然则非太极之能有
 夫易而易能有夫太极也是生两仪何谓也曰□元
 气既分一阴一阳于是生焉两仪生四象何谓也曰
 □两仪之阳一生二是阳之二象也□两仪之阴一
 生二是阴之二象也合而言之是为四象四象生八
 卦何谓也曰☰四象之二阳重两仪之一阳其卦乾
 生焉☷四象之二阴重两仪之一阴其卦坤生焉☳
卷十七 第 48b 页 WYG0014-0738b.png
 两仪之一阳降于四象二阴之下其卦生震☴两仪
 之一阴降于四象二阳之下其卦生巽☵两仪之一
 阳交于四象二阴之中是生坎之卦☲两仪之一阴
 交于四象二阳之中是生离之卦☶两仪之一阳升
 于四象二阴之上于是艮之卦生矣☳两仪之一阴
 升于四象二阳之上于是兑之卦生矣是谓生八卦
 盖太极者一气之太初也极之为言至也两仪者二
 气之有仪也四象者重两仪而有象也何也阴阳不
卷十七 第 49a 页 WYG0014-0738c.png
 测至幽至神无仪无象太极是也有仪则幽者著而
 有仪则矣阴阳是也有象则阴阳之著者形而有物
 象矣五行是也仪者极之著象者仪之形故一气者
 二气之祖也二气者五行之母也二气分而纯者为
 乾为坤二气散而杂者为震为巽为坎为离为艮为
 兑乾天也坤地也震巽木也坎水也离火也艮土也
 兑金也故周子曰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
 极本无极也周子所谓无极者非无极也无声无臭
卷十七 第 49b 页 WYG0014-0738d.png
 之至也然则易出于天地乎天地出于易乎虽然易
 之未作易在太极之先易之既作易在八卦之内八
 卦画而吉凶定吉凶定而大业生大哉作易之圣人
 乎大哉易书之事业乎何大乎易书之事业也以言
 乎法象之大则有易中之天地乾坤是也以言乎变
 通之大则有易中之四时震巽六子是也以言乎著
 明之大则有易中之日月坎离是也以言乎崇高之
 大则有易中之富贵日新之盛德富有之大业是也
卷十七 第 50a 页 WYG0014-0739a.png
 以言乎利用之大则有易中之圣人或神道而设教
 或顺动而民服是也以言乎深远之大则有易中之
 蓍龟某爻吉亨某爻征凶是也是皆易中之大业也
 非圣人立卦而作易孰能备天下之物致天下之用
 成天下之器若是其广大悉备乎谓易不作于圣人
 不可也然易中之蓍龟神物孰生之也天生之也圣
 人不过则之而已易中之变化孰为之也天地为之
 也圣人不过效之而已易中之吉凶孰见而示之也
卷十七 第 50b 页 WYG0014-0739b.png
 天垂象以见之也圣人不过象之而已易中之图书
 孰出之也天于河洛而出之也圣人不过则之而已
 故四象八卦也圣人不过因天地之阴阳画之以示
 天下而已系之以辞也圣人不过因某卦与某爻言
 之以告天下而已如是而吉如是而凶也圣人不过
 因阴阳之逆顺从而断定之而已圣人何与焉使圣
 人之作易有秋毫与于其间则是易之书乃圣人之
 私书易之道乃圣人之私术何以先太极而有初后
卷十七 第 51a 页 WYG0014-0739c.png
 天地而无终乎谓易不作于圣人亦可也然则圣人
 可无乎曰圣人何可无也韩愈曰如古之无圣人人
 之类灭久矣王通曰通于夫子受罔极之恩矣其与
 太极合德乎故此章先之以易有太极之辞又申之
 以法象莫大乎天地之辞又申之以备物致用立成
 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之辞然则易也太极也
 天地也圣人也为四乎为一乎为大乎为小乎故曰
 圣人何可无也
卷十七 第 51b 页 WYG0014-0739d.png
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
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
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乾坤其易之缊
耶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乾坤毁则无以见易易
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
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
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是故夫象圣人有以见天
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圣人有
卷十七 第 52a 页 WYG0014-0740a.png
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
其吉凶是故谓之爻极天下之赜者存乎卦鼓天下之
动者存乎辞化而裁之存乎变推而行之存乎通神而
明之存乎其人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
 此章言圣人作易之意其散在六十四卦之爻象其
 聚在乾坤之二卦圣人用易之道其散在天下之事
 业其聚在一身之德行也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何谓也曰此仲尼将欲
卷十七 第 52b 页 WYG0014-0740b.png
 言圣人作易之意既叹其言之之难又叹其见之之
 难故自言之自问之以发下文之自答也夫言无穷
 而书有止以有止之书载无穷之言故书不尽言意
 无形而言有声以有声之言述无形之意故言不尽
 意圣人之作易其书且不尽其言其言且不尽其意
 而吾欲以吾之言尽彼之意可乎此仲尼所以叹圣
 人作易之意吾欲言之之难也非言之之难也见之
 之难也见之也真则言之也亲矣故又自问曰然则
卷十七 第 53a 页 WYG0014-0740c.png
 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此仲尼所以屡叹圣人作易
 之意见之之难也然则孰见之仲尼见之者也惟其
 见之故又自答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
 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
 神神者无方而不测者也易一作而神且尽而况圣
 人自言其易之意自书其易之言乎立象以尽意何
 谓也曰以一卦言之天地交者泰之象也不交者否
 之象也通塞之象立而治乱之意尽矣以一爻言之
卷十七 第 53b 页 WYG0014-0740d.png
 初而潜者勿用之象也上而亢者不知退之象也上
 下之象立而潜退之意尽矣孰谓言不尽意乎系辞
 焉以尽其言何谓也曰元亨利贞者卦辞也大哉乾
 元者彖辞也潜龙勿用者爻辞也天行健者大象辞
 也阳在下也者小象辞也系之以卦辞不足又系之
 以彖象之辞系之以爻辞不足又系之以小象之辞
 孰谓书不尽言乎爻象之辞具而卦成卦成而天地
 万物之情可得而见鬼神之情状可得而知而况于
卷十七 第 54a 页 WYG0014-0741a.png
 人之情伪乎故曰设卦以尽情伪易穷则变泰否是
 也变则通剥复是也通则久既济未济是也故曰变
 而通之以尽利古之圣人用易之道以利天下者变
 通而已故栋宇生于巢居之穷舟楫生于车马之穷
 变而通之所以鼓之舞之也冗居病而得栋宇孰不
 鼓舞于栋宇车马阻而逢舟楫孰不鼓舞于舟楫何
 则困于所穷必快于所变也变而通之则天下之利
 皆可得而尽鼓之舞之则圣人之道皆精入于神非
卷十七 第 54b 页 WYG0014-0741b.png
 圣人之神也易道之神也故曰鼓之舞之以尽神此
 所谓圣人作易之意其散在六十四卦之爻象也曰
 乾坤其易之缊耶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乾坤
 毁则无以见易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何谓
 也盖六十四卦其阳爻皆乾之自出其阴爻皆坤之
 自出故乾坤二卦乃六十四卦之奥府三百八十四
 爻之宝藏也乾坤立则易立乾坤隐则易隐非乾坤
 有毁息之理也言易与乾坤不可以相无也虽然乾
卷十七 第 55a 页 WYG0014-0741c.png
 坤者何物也谓天地则非天地也谓非天地则天地
 具此者也其阴阳之异名而健顺之异诂与故曰乾
 阳物也坤阴物也又曰乾健也坤顺也易之道一阴
 一阳而已矣此所谓圣人作易之意其聚在乾坤之
 二卦也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
 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措之天下之
 民谓之事业何谓也曰此仲尼所以别言易道之体
 极言易道之用也何谓体曰道曰器是也何谓用曰
卷十七 第 55b 页 WYG0014-0741d.png
 变曰通曰事业是也今夫笾豆器譬也所以秩笾豆
 者道譬也吾身之手足器譬也所以使手足者道譬
 也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亦未离于器者也所以阴
 阳者道也道不自立以器而立器不自行以道而行
 故孔子曰何莫由斯道也孟子曰夫道若大路然董
 子曰道者所由适于治之路仁义礼乐皆其具也韩
 子曰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
 谓道董子之所谓具即仲尼之所谓器也仲尼之所
卷十七 第 56a 页 WYG0014-0742a.png
 谓由斯孟子之所谓若路董子之所谓由适韩子之
 所谓由是之焉者即今仲尼之所谓形而上者也形
 而上云者以无形而使有形也形而下云者以有形而
 使于无形也所谓变通所谓事业皆自此道化而裁
 之推而行之举而措之耳易之道岂不大而圣人之
 用易其用岂不大哉此所谓圣人用易之道其散在
 天下之事业是故夫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
 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圣人有以见天下
卷十七 第 56b 页 WYG0014-0742b.png
 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
 是故谓之爻极天下之赜者存乎卦鼓天下之动者
 存乎辞化而裁之存乎变推而行之存乎通何谓也
 曰赜动已见于前化推再见于后疑其衍也神而明
 之存乎其人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何谓也
 曰易有三一曰天易二曰竹易三曰人易天尊地卑
 乾坤定矣天易也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竹易也存乎
 其人存乎德行人易也有圣人焉能得易之道神而
卷十七 第 57a 页 WYG0014-0742c.png
 明之则易不在天而在人能体易之德默而成之则
 易不在竹而在圣神明在我德行在我则言之可也
 不言亦可也体易成德至于不言而信则书不尽言
 也系辞尽言也言不尽意也立象尽意也仲尼皆道
 之矣此所谓圣人用易之道其聚在一身之德行也
 
 
 
卷十七 第 57b 页 WYG0014-0742d.png
 
 
 
 
 
 
 
 诚斋易传卷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