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易传-宋-杨简卷十一

卷十一 第 1a 页 WYG0014-0117c.png
钦定四库全书
 杨氏易传卷十一
            宋 杨简 撰
(艮下/兑上)咸亨利贞取女吉彖曰咸感也柔上而刚下
二气感应以相与止而说男下女是以亨利贞取女吉
也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观其
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
 观卦之象上六之柔有自下而升之象九三之刚有
卷十一 第 1b 页 WYG0014-0117d.png
 自上而下之象是谓柔上而刚下刚柔阴阳二气感
 应以相与艮止兑说说出艮止者其咸之道欤亨利
 贞欤变化之神欤夫既以感应相与而说矣而曰止
 者何也岂始说而终止邪今曰止而说言乎止而不
 动而又说尔非止与说离而为二止与说合而为一
 也如水鉴中之万象水常止而万象自动也如天地
 之相感而未尝不寂然也大哉止说之道乎人心皆
 有此妙而自不省不信者何止百人而九十九也归
卷十一 第 2a 页 WYG0014-0118a.png
 妹也归妹天地之大义也艮少男居下兑少女居上
 男下女之正礼也言乎其礼则男下女言乎其义则
 止而说一也皆正也如此娶则吉不然则不吉小不
 然则小不吉大不然则大不吉舜鼓琴二女果若固
 有之止而说也贞也吉也天地之感也天地感而万
 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一也男女之相感
 即君民之相感感应之机神不可测虽感应而遂通
 自寂然而不动省此机者则止而说则能感人心而
卷十一 第 2b 页 WYG0014-0118b.png
 天下和平志有之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者尔人
 心自善自神自明惟昏故乱一日感之则固有之机
 忽发默感默应自和自平矣何独人心举天下万物
 之情皆然何独万物天地亦然惟此感应之妙变化
 之神知天地万物之情则知己之情而大易之道在
 我矣目之所以视者此也耳之所以听者此也口之
 所以言者此也心之所以思者此也不知其所自来
 也不知其所从往也虽视听言动之神无体也此其
卷十一 第 3a 页 WYG0014-0118c.png
 神也虽圣人不能自知也而况于他人乎不识不知
 者文王也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者孔子也三才一
 也古今一也动静一也昼夜一也
象曰山上有泽咸君子以虚受人
 泽甚卑山则甚高今山上而有泽焉气之所感也气
 虚故通人惟虚故能受植已私焉窒其中则安能受
 人心自虚自无体自广大无限量意动而窒始好已
 胜始耻于从人之言而不受而愚而闇而乱矣君子
卷十一 第 3b 页 WYG0014-0118d.png
 以虚受人非本窒而强虚也不失其本虚尔因愚众
 之窒故言君子之虚
初六咸其拇象曰咸其拇志在外也
 咸爻取一身为象初六最下有拇之象其拇感动者
 志在外也其动也微故不及吉凶
六二咸其腓凶居吉象曰虽凶居吉顺不害也
 自拇少升而上则腓人之行其腓先动止者道也动
 非道也道心虚静感而斯应迫而后起及其意动而
卷十一 第 4a 页 WYG0014-0119a.png
 逸则不待感迫而先动如腓矣然艮体止亦有居之
 象知动之非能居则转凶为吉居止也
九三咸其股执其随往吝象曰咸其股亦不处也志在
随人所执下也
 自腓而上其为股乎股虽不至如腓之先动而亦非
 静止者故曰亦不处也处止也股专于随人而动故
 曰执其随执此而往良可羞吝夫咸感之道虽戒躁
 动务去已私感而斯应然亦志于随者志在随人则
卷十一 第 4b 页 WYG0014-0119b.png
 全无主本失道从人所执下矣尧舜之舍己从人非
 随人也舍己从人者其中虚明志在随人者窒闇而
 已矣
九四贞吉悔亡憧憧往来朋从尔思象曰贞吉悔亡未
感害也憧憧往来未光大也
 初拇二腓三股五脢上辅颊舌九四居中正当心象
 爻辞亦言心之所为而不明曰心者何也心非气血
 非形体惟有虚明而亦执以为己私若一物然故圣
卷十一 第 5a 页 WYG0014-0119c.png
 人去心之名庶乎己私之释而虚之神著矣九阳明
 有贞正之象而四又阴闇明未纯一意不能不动未
 能无悔而阳明贞正其悔终亡象曰未感害者意虽
 动而未发于言行未达于外故未感害夫能勉而贞
 正虽可悔亡苟于贞正之中意念扰扰憧憧往来则
 随其所思而朋从之虽贞正亦未光大也言念念动
 朋从之多不可胜纪或意谓若是者为仁乂谓若是
 者为义又谓若是者为礼又谓若是者为乐于仁义
卷十一 第 5b 页 WYG0014-0119d.png
 礼乐之中又各曲折支分之意度不可胜纪于是虽
 有得乎一以贯之之说又亦不免乎意意以若是者
 为一若是者非一或以为静或以为动或以为无或
 以为有或以为合或以为分或以为此或以为彼意
 虑纷然不可胜纪苟为正而若是亦未光大矣光大
 之贞不劳外索不假思虑孔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
 也又每每止绝学者之四病母意母必毋固毋我又
 曰心之精神是谓圣孟子亦曰仁人心也舜知此心
卷十一 第 6a 页 WYG0014-0120a.png
 之即道故曰道心直心为道意动则差爱亲敬亲此
 心诚然而非意也先意承志晨省昏定冬温夏凊出
 告反面此心诚然而非意也事君事长此心诚然而
 非意也忠信笃敬此心诚然而非意也应物临事此
 心诚然而非意也如冰鉴中之万象如四时之错行
 如日月之代明其积焉而不苑并行而不缪深而通
 茂而有间是谓变化云为不识不知一以贯之
九五咸其脢无悔象曰咸其脢志末也
卷十一 第 6b 页 WYG0014-0120b.png
 心之上口之下曰脢脢者无思虑无营为之所虽感
 而无应虽静而无用虽无悔而非大道故曰志末也
 末为言卑之也何谓大道孝悌忠敬交错泛应喜怒
 哀乐云为思度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
上六咸其辅颊舌象曰咸其辅颊舌滕口说也
 上体之上惟辅颊舌有咸感之象辅颊之中有舌为
 言感人以言不由乎中胜口说也鄙之也
(巽下/震上)恒亨无咎利贞利有攸往彖曰恒久也刚上
卷十一 第 7a 页 WYG0014-0120c.png
而柔下雷风相与巽而动刚柔皆应恒恒亨无咎利贞
久于其道也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己也利有攸往终则
有始也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化而能久成圣人
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观其所恒而天地万物之情可
见矣
 观卦之象九四之刚有自下而上之象初六之柔有
 自上而下之象又震长男而在上巽长女而在下刚
 上而柔下得体之正得理之常然上下之情不相与
卷十一 第 7b 页 WYG0014-0120d.png
 则不和不和亦不能恒雷动风作率常相与巽而动
 不忤六爻刚柔皆相应如此则可恒矣久者必亨通
 虽亨通又必无咎而后可其未免于为人所尤咎犹
 为未可也亨通无咎矣而未正者容或正之盖不拂
 乎人情者亦亨亦无咎而未贞正诵王莽功德者满
 天下而莽非贞正必亨无咎利贞而后为道而后为
 久于道也天地之道恒久不已必如天地之久而后
 始全乎恒久之道三才未始不一也惟人因物有迁
卷十一 第 8a 页 WYG0014-0121a.png
 意动而昏而后裂而为三也不迁不昏则未始不一
 人心之神不可测也不可知也无体也莫知其乡也
 三才一体岂不实然恒亨无咎利贞则利有所往而
 无所不通无所终穷矣终则有始无穷之道也此事
 虽终后事复始如日月之代明如四时之相推循环
 无端而莫知已极也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初无深义
 之可求也四时变化而能久成亦无深义之可索也
 得天丽乎天也变化寒暑温凉之变化也久照者久
卷十一 第 8b 页 WYG0014-0121b.png
 照也久成者久成也日月即四时四时即圣人一也
 是道也至人久焉贤人亦久而未尽于久未尽乎久
 则未精一未精一则其化也浅惟圣人久于其道全
 体为道全心为道即日月四时四时即天地即天下
 之心圣人运天下同然之机于上而天下默应默化
 默成矣岂人力之所能为哉故曰神化观其所恒所
 恒即所感知所恒即所感则天地万物之情昭然矣
 苟以为所感自有所感之情所恒自有所恒之情则
卷十一 第 9a 页 WYG0014-0121c.png
 不惟不知恒亦不知感今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此其不恒者皆形也其风之自其雨之自不可知也
 不可知者未始不恒也其音声则不恒其动作则不
 恒其声音之自动作之自不可知也不可知者未始
 不恒也知其自未始不恒则知其发其变化亦未始
 不恒无所不通无所不恒曰恒曰咸皆其虚名曰易
 曰道亦其虚名天地万物之情如此六十四卦三百
 八十四爻之情如此
卷十一 第 9b 页 WYG0014-0121d.png
象曰雷风恒君子以立不易方
 雷风天下之至动疑不可以言恒而恒卦有此象此
 人情之所甚疑而君子以为未始或动也此非训诂
 之所解非心思之所及也孔子曰哀乐相生即风雷
 之至也而继之曰正明目而视之不可得而见也倾
 耳而听之不可得而闻也夫哀乐不可见不可闻其
 谓之未始或动其孰曰不可未始或动非不易方也
 此之谓立此之谓君子此之谓雷风此之谓不可以
卷十一 第 10a 页 WYG0014-0122a.png
 动静论
初六浚恒贞凶无攸利象曰浚恒之凶始求深也
 天下万物皆有其序不由其序而遽求之深皆不可
 也其于事则其进锐者其退速其于人情则相与未
 久相知未深而遽求之深则彼将不堪将莫之应浚
 深也遽求深入虽贞正亦凶始求深入多由贞正之
 人执正义而为之急也易之道不如此惟时惟变不
 主一说天下之大用也用小道者虽正犹凶犹无所
卷十一 第 10b 页 WYG0014-0122b.png
 利故孔子止绝人之意必固我其为害道也
九二悔亡象曰九二悔亡能久中也
 九二以阳明之臣事阴柔之君阳非臣道之恒有悔
 之道今也能久于中故悔亡其在进德九阳二阴驳
 杂未纯一有悔能久于道其悔终亡颜子有不善未
 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既有不善岂能无悔然能久
 于其道至于三月不违仁则悔亡矣过三月虽不无
 违违则不无悔而益久当益亡
卷十一 第 11a 页 WYG0014-0122c.png
九三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贞吝象曰不恒其德无所容

 九三不得中道而阳性多动不能恒久之人尚不可
 以作巫医则何往而不承之羞虽中于贞正既不恒
 矣亦吝孔子曰人之所助者信也不恒不信无所容
 于天地之间
九四田无禽象曰久非其位安得禽也
 四阴位也今以九居之非其位也非其位者非其所
卷十一 第 11b 页 WYG0014-0122d.png
 也非其所谓久非其道也既非其道虽久之安能得
 禽言无功也言其徒久而无成也
六五恒其德贞妇人吉夫子凶象曰妇人贞吉从一而
终也夫子制义从妇凶也
 六五亦得中道且得静正六有柔静之象而专应九
 二天下固有静正之德而未刚大者如六五之恒其
 德贞是也故妇则吉以妇人之道从一而终也至于
 夫子则当制义当有刚健无所不通之德而专静柔
卷十一 第 12a 页 WYG0014-0123a.png
 从则为凶也道心中虚何刚何柔虚名泛应无所不
 通而知刚知柔之德随时而著初不用毫发之思虑
 气质之拘者养德未成弱质未成六五之恒其德贞
 是也惟养德之成者气质尽化而为天德故无所不
 通无强无慑刚健柔顺之德无非变化之神此圣人
 之道也
上六振恒凶象曰振恒在上大无功也
 振振动也震卦之上有振象夫初六始而遽求浚恒
卷十一 第 12b 页 WYG0014-0123b.png
 则不可今至于其终而犹震动其恒未纯未一则大
 无功也凶凶道也学者于此而进德未纯一殆未至
 于凶故悠悠不学也孔子独于颜子称好学者此万
 古之通患孔子圣人而发愤忘食者何为也惧其至
 如此也故自十五志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
 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踰矩而其功大
 成也得道则吉失道则凶甚可畏也
(艮下/乾上)遁亨小利贞彖曰遁亨遁而亨也刚当位而
卷十一 第 13a 页 WYG0014-0123c.png
应与时行也小利贞浸而长也遁之时义大矣哉
 阳为君子四阳虽多势则外往也阴为小人二阴虽
 寡势则内来也是故君子当遁遁则亨通之道不遁
 则与小人争取祸之道也然刚当位君子犹居位人
 心犹应与时偕行随宜而施亦可也曰小利贞则亦
 不大利于贞正之道矣以小人浸长乘时得势不可
 制也方是小人浸长君德可知奸状百出乱政日滋
 君子方遁事情扰扰处此往往不无动于意随于事
卷十一 第 13b 页 WYG0014-0123d.png
 而往圣人于是乃曰遁之时义大矣哉谓夫此时之
 义至大也至大者极其不可形容之辞也孔子曰哀
 乐相生是故正明目而视之不可得而见倾耳而听
 之不可得而闻夫哀乐相生人皆以为可见可闻也
 孔子曰不可见不可闻则小人浸长君子好遁虽扰
 扰万状孰谓其可见可闻乎此非训诂之所解也非
 思虑之所及也惟心通内明者自知之惟可曰大矣
 哉而不可复加之言也某自弱冠左右读孔子一贯
卷十一 第 14a 页 WYG0014-0124a.png
 之语尧舜执中之诲常疑先圣启告之未为详明及
 微觉后始知前圣之言及此已详矣复加焉则非矣
 则思虑之所及尔训诂之所言耳非大矣哉之道也
象曰天下有山遁君子以远小人不恶而严
 君子如天小人如山君子未尝恶之也而自远自严
 此易之道也此非君子以权术待小人也人心无我
 无体自神自明由中心而达自无适而不当寂然不
 动无为而自不恶自严自远也使后世之君子皆同
卷十一 第 14b 页 WYG0014-0124b.png
 此道则于小人何怨此远遁小人之一义尔非谓遁
 卦之义尽于此
初六遁尾厉勿用有攸往象曰遁尾之厉不往何灾也
 尾居其后言乎遁之迟也初爻而曰迟者初系内卦
 二阴为小人居内势浸长初居小人之中而未遁为
 遁之尾遁诸爻以远于阴为善故初为遁尾为危厉
 戒之勿用有攸往者此往谓进盖内卦惟二为中而
 犹居下位故尚德言往进孔子为乘田委吏之时必
卷十一 第 15a 页 WYG0014-0124c.png
 无出位干时之灾
六二执之用黄牛之革莫之胜说象曰执用黄牛固志

 黄中也牛柔顺之物革坚固之物二居中有道之象
 六与二皆阴有柔顺之象二正在内卦之中正与小
 人并处非遁者故爻辞不言遁柳下惠当之居人之
 朝而隐人称其和是为柔顺而不以三公易其介是
 故有坚贞不可移夺之德不偏于和矣是为中是为
卷十一 第 15b 页 WYG0014-0124d.png
 黄牛之革莫之胜说言其坚贞不移之至不可胜言
 然自古以来安得人人皆如柳下惠德性自然无劳
 固执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利势易以动人而况于
 日处其中则固志难久执之之坚诚不可不谨也意
 念一动即化而为小人矣
九三系遁有疾厉畜臣妾吉象曰系遁之厉有疾惫也
畜臣妾吉不可大事也
 三与二比九阳与六二之阴相得而九三阳为君子
卷十一 第 16a 页 WYG0014-0125a.png
 虽知义所当遁而尚不忘利禄有恋系之意故曰系
 遁初六虽遁之迟居后而无阴阳相得恋系于小人
 之象故初止于厉而九三有疾厉明其己得自有患
 疾象又曰有疾惫也言其惫弱无刚毅之德不能决
 去也其曰畜臣妾吉臣妾贱者畜养于人者恋而不
 思去则为忠爱其主则为吉也此至贱之义不可施
 之于大事也
九四好遁君子吉小人否象曰君子好遁小人否也
卷十一 第 16b 页 WYG0014-0125b.png
 四已入外卦有好遁之象然君子则好遁而吉若小
 人则不然也谓小人则不能遁也九四与初六相应
 此一小人不能遁之象大凡人情之乖违者皆当遁
 避小人与小人乖违亦当遁小人溺于利故不能遁
九五嘉遁贞吉象曰嘉遁贞吉以正志也
 九五为遁之嘉者何谓嘉九五刚当位而应非早遁
 者小人之势虽己得位而浸长位犹在下犹须命而
 应九五虽欲遁而义犹未可去犹可随时而行彖既
卷十一 第 17a 页 WYG0014-0125c.png
 言之而此爻又发其象者筮于爻为急急此事变之
 大者故不得以重复而废也又贞吉之义彖所未言
 故并发之自古大臣知小人之势长己位莫安阴相
 结纳永固其位其志不正者多矣斯义讵可不特省
上九肥遁无不利象曰肥遁无不利无所疑也
 肥遁若为一卦之善色斯举矣其遁最早与小人一
 无相涉之迹不与二阴相应也故无所不利象曰无
 有疑者无可疑之迹也无与小人相涉可疑之迹也
卷十一 第 17b 页 WYG0014-0125d.png
 
 
 
 
 
 
 
 杨氏易传卷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