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易传-宋-杨简卷九

卷九 第 1a 页 WYG0014-0092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杨氏易传卷九
            宋 杨简 撰
(离下/艮上)贲亨小利有攸往彖曰贲亨柔来而文刚故亨
分刚上而文柔故小利有攸往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
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先儒以为此卦本下乾上坤坤之上爻来为六二而
 文乾分乾之中爻上为上九而文坤静观六画诚有
卷九 第 1b 页 WYG0014-0092b.png
 斯象偏刚偏柔不可独用必资相济相贲以成章舜
 命禹征有苗刚德也伯益赞禹而班师以柔文之也
 成王质之柔者也周公以大圣辅之刚上文柔也本
 质刚大柔来文之则亨其功大本质大故也本质阴
 柔柔虽刚往文之仅小利有攸往而已本质小故也
 舜之得益禹周公之遇成王非人之所得为也天也
 其君臣相遇刚柔相遭相之功业大小皆天然之文
 非人之所能为也至于文明以止一定不易之文则
卷九 第 2a 页 WYG0014-0092c.png
 人文也人伦是也尊有常尊卑有常卑礼有常序其
 文甚明而万古不易夫君臣刚柔之所遇时变之形
 不可不观而察之也人文人心之所自有自善自正
 顺而导之左之右之使无失其所有而自化自成矣
 人文如此天文如彼其事不同而文则一也六十四
 卦其事不同道则一也学者至此卦往往不能不浸
 而转于事惟睹其事不省其道大传曰百姓日用而
 不知不可为不知之百姓告也
卷九 第 2b 页 WYG0014-0092d.png
象曰山下有火贲君子以明庶政无敢折狱
 山者生育之所其下有火焉而明殊无用刑之象贲
 文也文柔德也君子知民之未化不在乎民也在我
 而已在庶政而已不在乎刑也在养之而已未有庶
 政咸得其道而民不化者刑狱武德也武文之反也
 使其折狱为本务无不得已之意焉则刑益繁民亦
 乱失本末之叙故也秦汉而下罕明斯旨
初九贲其趾舍车而徒象曰舍车而徒义弗乘也
卷九 第 3a 页 WYG0014-0093a.png
 初九在下义不乘车君子以义为荣不以车为荣义
 在于徒其荣在徒义在于趾其贲在趾人达此者寡
 矣故圣人于是发之
六二贲其须象曰贲其须与上兴也
 六二柔不能自立依刚而立亦犹须不能自兴从颐
 而兴九三一阳在上有颐之象六二耦而附于下有
 须之象六二离体自知也明故能依九三而成贲其
 有不度德不量力妄欲以弱才独任有覆餗之凶矣
卷九 第 3b 页 WYG0014-0093b.png
 六二虽无吉亦免凶自知之明也
九三贲如濡如永贞吉象曰水贞之吉终莫之陵也
 贲卦虽以刚柔相济为贲而柔以得刚为美刚以比
 柔为丑卦分刚上而文柔臣之事君不得已也比肩
 而居非所善也而九三居二阴之间乃有小人濡染
 君子之象天下之变固有不得已居乎小人之间而
 不失其体若为小人所濡而实不濡也贲如濡如此
 君子与小人相处之道孔子见南子子路不悦者以
卷九 第 4a 页 WYG0014-0093c.png
 其有濡如之迹也而孔子未尝失其正焉其正又未
 尝不久他人之居乎小人之间者未必能正正又未
 必能久正之不永者利欲动之而不固也正之不永
 者作意为之故有时乎衰也惟道心昭明道心无我
 道心非意有意则有盛衰无意则无盛衰也终始无
 二也故小人终莫能陵我也为其所动而害吾之德
 虽谓之陵可也此圣人教君子之言当如是严也九
 三与上九皆阳无相应之象故有与上下阴相濡之
卷九 第 4b 页 WYG0014-0093d.png
 象
六四贲如皤如白马翰如匪寇婚媾象曰六四当位疑
也匪寇婚媾终无尤也
 六四与初九正应而下比九三阴阳相比疑有相与
 之情故曰当位疑也而六四正应于初应于初不比
 于三矣三之于四非正德也四之于初乃正应也正
 者君子之道不正者小人之道故以三为寇皤白也
 六四贲如皤如言其洁白不为小人所染污也如白
卷九 第 5a 页 WYG0014-0094a.png
 马之酿往应乎初九之阳志专应乎正一无驳杂断
 不与九三之寇为婚媾不与九三之寇为婚媾则人
 虽始疑之终不尤之也
六五贲于丘园束帛戋戋吝终吉象曰六五之吉有喜

 半山曰丘六五居艮中爻艮为山有丘园之象六五
 以丘园为贲贲饰之世六五能反本善矣束帛戋戋
 然俭陋虽于贲之时为吝啬而终于吉象曰有喜者
卷九 第 5b 页 WYG0014-0094b.png
 言六五之所为虽人情之所不快而实可喜也六五
 有丘园之象故有戋戋之象
上九白贲无咎象曰白贲无咎上得志也
 贲饰至如此极矣上九超然于一卦之外乃艮止其
 贲一以白为贲焉一用质实疑人情之所不悦圣人
 于是示之曰无咎尤也人心不至于不悦忠诚相与
 人必不咎象曰上得志者人心本善本纯诚而不杂
 礼文之兴人心未必不流而入于伪故礼贵乎去伪
卷九 第 6a 页 WYG0014-0094c.png
 又曰防民之伪今也白贲则一由中心行之无毫发
 致饰之伪故曰上得志也正人心之本然也周文之
 敝继周者当用忠质亦人心之所厌也
(坤下/艮上)剥不利有攸往彖曰剥剥也柔变刚也不利有
攸往小人长也顺而止之观象也君子尚消息盈虚天
行也
 以五阴剥一阳柔变刚也柔象小人刚象君子不利
 有攸往者小人之道长日盛君子不利有所往也顺
卷九 第 6b 页 WYG0014-0094d.png
 而止之卦有此象坤顺艮止观象可知也小人既盛
 不可遽止顺而止之可也小人既极其盛盛极则衰
 亦有可以顺止之理然不可心也一观天消息盈虚
 之势如何小人果有消虚之势则顺而止之如其未
 消未虚是以天行之未可圣人所以继言于后者深
 知顺止之象不可必也君子亦何敢置已意于其间
 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退退作止无非天
 之所行也有毫发未与天为一君子耻之
卷九 第 7a 页 WYG0014-0095a.png
象曰山附于地剥上以厚下安宅
 剥之义悉具于卦画之中而人不知省圣人于是发
 之剥之为卦小人剥君子也而艮山附于坤地乃有
 厚下安宅之象何也剥之祸生于用小人剥不必厚
 下小人不剥下则无所便其私欲今欲救剥之祸当
 用君子之道厚下君子之道也君子小人率相反民
 惟邦本本固邦宁剥其下则人心离人心离则谁与
 守邦取祸之道也岂不甚危厚下则民戴其上上之
卷九 第 7b 页 WYG0014-0095b.png
 安宅如山之附于地其安固若此必无剥祸
初六剥床以足蔑贞凶象曰剥床以足以灭下也六二
剥床以辨蔑贞凶象曰剥床以辨未有与也
 足最居下辨者上下之际曰辨取象乎床者床人所
 安处今曰剥床庶居上者知所惧也蔑无也贞正也
 小人剥床无能正之则凶六爻惟初与二曰蔑贞凶
 言初与二小人之势未甚壮尚可正之也过此则虽
 欲正之亦无及矣祸成矣初象曰以灭下也明小人
卷九 第 8a 页 WYG0014-0095c.png
 必剥下剥下所以奉上之私欲也二象曰未有与也
 言未有阳为之应未有君子与之正救也
六三剥之无咎象曰剥之无咎失上下也
 六三在群阴之中独与上九一阳应此小人稍识邪
 正不与君子相违独为剥之无咎象言其与上下众
 小人相失也
六四剥床以肤凶象曰剥床以肤切近灾也六五贯鱼
以宫人宠无不利象曰以宫人宠终无尤也
卷九 第 8b 页 WYG0014-0095d.png
 鱼阴类宫人亦阴类皆小人之象贯鱼以柔制之也
 以宫人宠宠爱之如宫人也皆顺而止之道制小人
 良难恐其不利也如贯鱼如宠宫人则无不利矣故
 象曰终无尤也无怨咎也
上九硕果不食君子得舆小人剥庐象曰君子得舆民
所载也小人剥庐终不可用也
 阳实有硕果之象硕本也阳为大君子为大阳极衰
 而复生阴阳无偏绝之理故硕果不食复于下生当
卷九 第 9a 页 WYG0014-0096a.png
 是时小人盛极势衰君子衰极势将复故曰君子得
 舆小人剥庐君子本为人心所敬况今将复民咸载
 之矣小人为人心所贱况今势衰如剥斯庐终不可
 用无庇身之所矣
(震下/坤上)复亨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
利有攸往彖曰复亨刚反动而以顺行是以出入无疾
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利有攸往刚长
也复其见天地之心乎
卷九 第 9b 页 WYG0014-0096b.png
 复阳复也君子复也阳复则万物发生君子复则治
 康是谓亨剥柔变刚小人剥君子也复刚反君子反
 复于内也言变恶其乱也言反喜其复也谓君子本
 当在内今复其所也喜君子恶小人万古人心如此
 也人心即易之道也君子虽为人心之所喜虽已反
 复于内苟动而不以顺行即失人心即转而为小人
 矣安能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夫天下惟有道而已顺
 之则善逆之则害一日违之则有一日之害一事违
卷九 第 10a 页 WYG0014-0096c.png
 之则有一事之害一念违之则有一念之害是故君
 子反复动必以顺行而后出入一无疾害虽朋类咸
 来亦无咎消息盈虚咸有其势一阳虽微其势则长
 五阴虽众其势则消而况于君子之朋来乎而况于
 以顺行乎必无咎尤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反
 复有数焉自姤之一阴生遁二阴否三阴观四阴剥
 五阴坤六阴至于复是为七阳言日阴言月故临言
 八月亦以易道欲君子之早复故近其期曰七日然
卷九 第 10b 页 WYG0014-0096d.png
 消息盈虚之势七之数虽天道不能违而况于人乎
 天人之道一也异乎天无以为人人心即天道人自
 不明意起欲兴人心始昏始与天异意消欲泯本清
 本明云为变化动者天之动也静者天之静也反复
 天之反复也如是则全体天道寂然而感通无干时
 之祸无作意之咎既复矣则利有攸往矣刚长君子
 之道长故君子利有攸往此非君子之私意也亦天
 道也复其见天地之心乎三才之间何物非天地之
卷九 第 11a 页 WYG0014-0097a.png
 心何事非天地之心何理非天地之心明者无俟乎
 言不明而欲启之必从其易明之所而启之万物芒
 芒万物循循难于辩明阳穷上剥尽矣而忽反下而
 复生其来无阶其本无根然则天地之心岂不昭然
 可见乎天地之心即道即易之道即人即人之心即
 天地即万物即万事即万理言之不尽究之不穷视
 听言动仁义礼智变化云为何始何终一思既往再
 思复生思自何而来思归于何处莫究其所莫知其
卷九 第 11b 页 WYG0014-0097b.png
 自非天地之心乎非道心乎万物万事万理一乎三
 乎此尚不可以一名而可以二名乎通乎此则变化
 万殊皆此妙也喜怒哀乐天地之雷霆风雨霜雪也
 应酬交错四时之错行日月之代明也孔子曰哀乐
 相生明目而视之不可得而见也倾耳而听之不可
 得而闻也于戏至哉何往而非天地之心也
象曰雷在地中复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

卷九 第 12a 页 WYG0014-0097c.png
 三才一气三才一体是故人与天地不可相违腹脏
 作疾则首足四体皆为之不安为其皆一人之身也
 人事与天地乖戾感触上下为灾为害亦以三才一
 体故也雷在地中静人事亦当静亦以明人与天地
 一致舜禹十有一月朔巡狩往往于至日则不行耳
 其前其后无不可者
初九不远复无祗悔元吉象曰不远之复以修身也
 意起为过不继为复不继者不再起也是谓不远复
卷九 第 12b 页 WYG0014-0097d.png
 意起不已继继益滋后虽能复不可谓不远复不远
 之复孔子独与颜子谓其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
 尝复行者继之之谓意起即觉其过觉即泯然如虚之
 水泯然无际如气消空不可致诘人心自善自神自
 明自无污秽事亲自孝事兄自弟事君自忠宾主自
 敬应酬交错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如冰鉴
 中之万象意微起焉即成过矣颜子清明微过即觉
 觉即泯然无际如初神明如初是谓不远复微动于
卷九 第 13a 页 WYG0014-0098a.png
 意而即复不发于言行则不入于悔戾祗适也某尝
 自觉意初起如云气初生上未知其为何意而已泯
 然复矣某何者犹尔而况于颜子乎若交又起而往
 则入于悔矣元始也复于意未动之始也是元即乾
 元即坤元元不可思元不可度姑谓之始又谓之大
 又谓之道心又谓之天地之心其曰元吉吉孰大焉
 象曰以脩身也明乎脩身当如此而脩
六二休复吉象曰休复之吉以下仁也
卷九 第 13b 页 WYG0014-0098b.png
 休者美之之辞六二亲贤乐善虚心以下初九之仁
 世俗众人往往以为卑辱而圣贤则灼知其为休美
 也故曰休复吉所以破俗情之蔽彰六二之美助好
 善之心夫人亲小人则不善之心日炽亲仁贤则复
 于道矣象曰下仁所以明爻辞之未著者也
六三频复厉无咎象曰频复之厉义无咎也
 六阴三阳动善恶杂有频复之象频复亦危厉矣其
 有不复则入乎恶岂不甚危既复则无过故无咎
卷九 第 14a 页 WYG0014-0098c.png
六四中行独复象曰中行独复以从道也六五敦复无
悔象曰敦复无悔中以自考也
 益六三六四皆曰中以三爻四爻居一卦之中故亦
 有中行之象此六四之中行独复与六五之中以自
 考略相似而不同既曰中行则由道而行矣中者道
 之异名而犹以复为言犹以从道为言何也孔子发
 愤忘食者此也颜子好学者此也得道而不能行则
 意不能动过未能寡何以成德是中行之复也何思
卷九 第 14b 页 WYG0014-0098d.png
 何虑变化云为浑焉一焉犹我而已是我无体是我
 无方是我无思是我无为无为而行是谓中行无倚
 无畔是谓独复是谓从道是谓蒙以养正作圣之功
 也至于六五敦复无悔敦不动也不动而复象曰以
 自考者考成也中以自成无俟乎行而自成也敦复
 虽自卦而有复名而实无复之可言盖曰复敦复敦
 不动之复异乎诸爻之所以为复矣进乎天矣圣功
 等级有此
卷九 第 15a 页 WYG0014-0099a.png
上六迷复凶有灾眚用行师终有大败以其国君凶至
于十年不克征象曰迷复之凶反君道也
 既不能不远复又不休复又无频复放而不反至如
 此极迷复之道不止于凶又有灾眚灾𤯝天谴也如
 此而言已包括矣而经言行师国君者复举此二大
 事而言以应筮者之问所告切的庶几警惧而改也
 十年不克征亦断断不可之辞使知惧也夫族师者
 一族之所师党正者一党之所正州长者其贤足以
卷九 第 15b 页 WYG0014-0099b.png
 长一州之人也国君则其德足以居一国之上也天
 下之君则其德足以居天下之上今迷复是反乎君
 道也
(震下/乾上)无妄元亨利贞其匪正有𤯝不利有攸往彖曰
无妄刚自外来而为主于内动而健刚中而应大亨以
正天之命也其匪正有𤯝不利有攸征无妄之往何之
矣天命不祐行矣哉
 复则不妄矣未复则物为主复则我为主道心无外
卷九 第 16a 页 WYG0014-0099c.png
 内外心即内心惟人之昏不省乎内惟流乎外是故
 姑设内外之辞目之于色人惟见色不知视者耳之
 于声人惟闻声不知闻者心思之于为事人惟睹万
 事不知心思之所从起视者即听者听者即心思之
 所从起起莫知其所从用莫知其所终觉则复而为
 主于内不觉则放而为客于外此心有至刚不可磨
 灭之妙昏犹金之混于沙泥明犹金之出于泥沙内
 非外内复者自知知无所思变化云为动而健不随
卷九 第 16b 页 WYG0014-0099d.png
 气以衰刚无所屈中无所偏姑名刚中岂思岂为虚
 明而应群心自随大亨以正天命在斯与物亨通而
 失其正是小人之中庸其所以至于无忌惮者盖由
 于斯故有眚元始也元大也始难于言惟曰大亨足
 以明矣下之至动足以发挥无妄之至神徒静犹妄
 至动无妄愈动愈神是谓无妄之贞孔子从心所欲
 而不踰矩大亨以正也不言所利利在其中不利有
 攸往禹曰安汝止是也言其本止而不动意动则往
卷九 第 17a 页 WYG0014-0100a.png
 矣往则为妄矣动则离无妄而之妄矣故曰无妄之
 往何之矣离无妄而之妄离天命而之人欲天不佑
 也何以能行非天不佑自取之也
象曰天下雷行物与无妄先王以茂对时育万物
 与犹皆也天下雷行万物皆无妄圣人于是指无妄
 以示人庶人心之或省也何以明是时万物之皆无
 妄无妄本无可言本无可思雷动物生无妄可言而
 不可知不识不知帝则在斯非谓性此时无妄他时
卷九 第 17b 页 WYG0014-0100b.png
 则妄也因其动生之机发而易明也省则物我一矣
 先王对时茂育万物禁其伤害仲春毋竭川泽毋焚
 山林季春置果罔毕弋无门毋伐桑柘孟夏毋伐大
 树季夏虞人行木毋有斩伐皆所以顺天道也
初九无妄往吉象曰无妄之往得志也
 此无妄之往异乎彖辞之云彖辞谓舍无妄而他往
 也此谓以无妄而往也乃真心而往也彖所言无妄
 之往动于意而离是谓失其道心道心者人之本心
卷九 第 18a 页 WYG0014-0100c.png
 也真心非放逸之心也虽动而未尝离也正吾心之
 本也故曰得志也
六二不耕穫不菑畬则利有攸往象曰不耕穫未富也
 必耕而后可穫断无不耕而穫之理田一岁曰菑三
 岁曰畬断无不菑而畬之理然而此爻曰不耕穫不
 菑畬则利有攸往者其义何也为之而成作之而得
 者皆万世横目之所知也不为而自成不作而自得
 者无妄之妙也六二至阴至静而得中有得其道之
卷九 第 18b 页 WYG0014-0100d.png
 象圣人于是发挥其妙盖不思而知不为而为者无
 妄之妙也道心至灵至神至明变化云为如冰鉴之
 照物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孔子不逆诈不
 亿不信而抑亦先觉其诈不信色勃如屏气似不息
 终年应酬终日不食终夜不寝而思而又曰吾无知
 也此非训诂之所解也非告语之所及也又曰哀乐
 相生明目而视不可得而见也倾耳而听不可得而
 闻也夫哀乐皆可见也皆可闻也而曰不见曰不闻
卷九 第 19a 页 WYG0014-0101a.png
 万古之所莫解也而智者之所默识也禹曰安汝止
 人心自有寂然不动之妙惟不安而好动故昏故夫
 禹之所谓止非无喜怒无思为也终日思为而未尝
 动也虽有喜有怒而未尝动也如此则不妄如此则
 利有攸往往者以无妄而往也不然则往皆放逸也
 何利之有未富之者中虚无实之谓因不耕穫而发
 此义孔子与门弟子言每每戒其意戒其必戒其固
 戒其我皆所以攻其害道者使虚也
卷九 第 19b 页 WYG0014-0101b.png
六三无妄之灾或系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灾象曰行
人得牛邑人灾也
 六三无妄之爻非为邪者以未能不作意不能不立
 于我故谓之灾人性本善本神本明作意则昏立我
 则窒意作我立如云翳空如尘积鉴所谓本无妄者
 灾矣灾非其本心之所欲也志在于善反罹其灾志
 在于得反有所失心在于静得静则失动矣心在于
 一得一则失二失三四失十百千万矣心在于万则
卷九 第 20a 页 WYG0014-0101c.png
 得万得万又失一心在于同则得同得同则失异矣
 心在于异则得异得异则失同矣心在于实则得实
 得实则失虚心在于虚则得虚得虚则失实心在于
 中则得中得中则失四方心在于四方则得四方得
 四方则失中心在于知则得其知得其知则失其不
 知心在于不知则得其不知得其不知则失其知大
 抵有得则有失无得则无失无得则得无得得无得
 则又失有得矣有得非粗无得非精愈深愈穷无深
卷九 第 20b 页 WYG0014-0101d.png
 无穷唯自觉者四辟不通变化无穷是为大中莫究
 厥始无穷厥终无得尚不足以言之而况于有得乎
 故取或系之牛为象行人之得邑人之灾象又曰行
 人得牛邑人灾也有得则有失其旨益明六阴静三
 复阳动有意我之象
九四可贞无咎象曰可贞无咎固有之也
 九阳动四阴静三与四皆非中道六三虽静而不能
 不动九四则自动而之静去妄而学无妄自圣人观
卷九 第 21a 页 WYG0014-0102a.png
 之九四未免于习未觉其本未可以为大正然寖释
 其意寖消其蔽有损而无加有寡而无多意蔽消则
 性自明意蔽大消则性自大明云气去尽则日月自
 昭夫明德人所自有学者惟自昭其明德而己觉则
 明不觉则固难乎其明然九虽未觉未中唯渐释意
 蔽意蔽尽释则本明自昭是或一道也故曰可贞言
 亦可以正也虽未尽正而寖改过矣故无咎象曰固
 有之也言固有此道也孔子曰君子以人治人改而
卷九 第 21b 页 WYG0014-0102b.png
 止正谓此也人谓蔽以人为治人为人为尽改则止
 不必复求也意蔽尽去则本德自明九四可贞之道
 也学道者亦不心专主一说有忽觉而明者有渐释
 渐明者明则一也孔子思而渐释其意蔽明道心亦
 自明故与门弟子语每每正绝其意曰毋意曰毋必
 曰毋固曰毋我知夫意蔽尽去过尽改则人人皆与
 圣人同也人人之德性未始不明也固有此道也中
 庸曰其次致曲曲能有诚
卷九 第 22a 页 WYG0014-0102c.png
九五无妄之疾勿药有喜象曰无妄之药不可试也
 五为中中为道九五得道者也然有疾焉意或微动
 而过差此疾既小不药自愈如加药焉其病滋甚故
 象曰不可试也此爻唯己得道者知之未得道者不
 知此何等义理也有病而勿药有过而不改殆不可
 解也昔者孔子遇旧馆人之丧入而哭之哀出使子
 贡脱骖而赙之子贡曰于门人之丧未有所脱骖脱
 骖于旧馆无乃已重乎孔子曰予向者遇于一哀而
卷九 第 22b 页 WYG0014-0102d.png
 出涕予恶夫涕之无从也小子行之夫孔子之过于
 哀此不可掩者也然此无妄之疾也孔子不加药焉
 子贡不知也此四时寒暑之变微有过差者也易传
 曰变化云为云为乃变化非心思之可度也非训诂
 之可解也孔子曰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盖
 孔子不梦周公也久矣不知其几年矣孔子一不之
 省则孔子无思无虑数年而始觉其觉矣亦非动又
 曰不知老之将至又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此蒙以
卷九 第 23a 页 WYG0014-0103a.png
 养正作圣之功也加药则不蒙矣则有知矣有知则
 不一贯矣则妄矣此爻辞不为圣人而作为已得道
 而未新纯者作大休无妄起意于善是谓无妄之疾
 若又治此疾则于意上生意疾中加疾此疾自妙非
 大非小惟道心大明者始知此未至于大明者终疑
上九无妄行有眚无攸利象曰无妄之行穷之灾也
 无妄至于此至矣尽矣亦无过之可言矣而贤者于
 此或尚疑己德之未盛复有所行则意复起则有眚
卷九 第 23b 页 WYG0014-0103b.png
 眚者灾之小则失蒙养之功矣将以为利适以为害
 将以为进反以为退无妄之药尚不可试而况于无
 故而欲行乎行则有眚又况于行而穷之乎穷之则
 灾矣此学道其终之微蔽故于上爻言之孔子曰吾
 无知也无知则不行矣又曰不知老之将至老至犹
 不知而况于行乎孔子唯如此故能至于耳顺从心
 所欲之妙此爻唯己得道而蒙以养正之功未成者
 当达斯义
卷九 第 24a 页 WYG0014-0103c.png
 
 
 
 
 
 
 
 
卷九 第 24b 页 WYG0014-0103d.png
 
 
 
 
 
 
 
 杨氏易传卷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