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二 第 1a 页 WYG0011-0777c.png
钦定四库全书
易变体义卷十二 宋 都絜 撰
下经六
䷺涣
初六用拯马壮吉
此涣之中孚也而爻辞云尔者传曰小信未孚而经
曰中孚信也中孚之信则其信至矣至信可以贯金石
而况于人乎然则人而无信固不可以相与况资人
卷十二 第 1b 页 WYG0011-0777d.png
之才势以违害而就利也哉唯至信乃能尔而非小
信之所及故为涣之中孚而曰用拯马壮吉盖初六当
难散之始而以柔居下其才其势不足以违害就利
然九二以刚中近己而在上欲资其才势其可无孚
乎拯马而壮所以资九二之刚中也刚上而柔下刚
柔正而顺矣中孚之象也马健行之才而壮则健之
至也拯言升也附骥之谓也夫中孚之用大矣上足
以应天而下足以化邦无往而不可者是爻则言以
卷十二 第 2a 页 WYG0011-0778a.png
至诚之道资人以违害就利故为涣之中孚而已
九二涣奔其机悔亡
此涣之观也而爻辞云尔者观之为言示乎上而观
乎下也九五以刚健中正为涣之主而命足以敷其
意位足以行其德方险难之初散天下所恃以为安
者也惟播告之言传矣崇高之位显矣而九二明足
以知时刚足以制事观国之光可恃以为安而难散
之初势不可缓且与之同德而有相应之理于是以
卷十二 第 2b 页 WYG0011-0778b.png
强敏之才奔而从之故变体为观而有奔其机之辞
焉盖机之器人所凭以为安者也所以悔者始未往
应后知其可以凭恃而悔其缓也悔所以亡者终能
往应而得其所凭恃而安焉也居阴故有悔以才刚
故悔亡以其悔也是以奔之速而免后至之祸焉与
比之所谓后夫凶者异矣夫观之本体或观生而进
退或观国之光而尚宾不必速也是爻所以奔之速
者特以避难而求安故为涣之观而与其本体异焉
卷十二 第 3a 页 WYG0011-0778c.png
六三涣其躬无悔
此涣之巽也而爻辞云尔者巽伏也下伏而上承者
也一阴孚乎下而上承二阳此其所以行权而无所
不入也涣之六三苟以过中自悦志在内以临其下
则乘刚而有难唯能柔巽以自屈志在外而承其上
则难散而悔亡矣故变体为巽而曰涣其躬无悔躬
亦身也言身之屈也言六三之所以涣其乘刚之难
者能屈其身以应上九也屈身以承上则巽之义著
卷十二 第 3b 页 WYG0011-0778d.png
矣以乘刚而有难故有悔从阳而后难散故悔亡然
巽之本体以刚巽中正柔顺乎刚而后利有攸往利
见大人是爻则言柔以屈身以应上九之阳而免乘
刚之难故为涣之巽而与其本体异焉巽之九三刚
过乎中不得已而后巽其巽之所以不可已者将以
免乎难也涣之六三柔过乎中以乘刚而有难其难
之所以至于涣者终能体乎巽也二爻之义一也卦
各有主而相为先后凡欲巽以免乎难而已
卷十二 第 4a 页 WYG0011-0779a.png
六四涣其群元吉涣有丘匪夷所思
此涣之讼也而爻辞云尔者经曰同人亲也又曰亲
寡旅也至讼则曰不亲盖旅之亲寡则不若同人而
讼之不亲则不若亲寡自人言之或曰亲仁或曰亲
亲固以亲为贵矣自道言之则有所谓无所甚亲者
有所谓不可得而亲者又有谓亲交益疏者故又以
不亲为贵焉涣之六四以柔居柔至正之象也唯至
正而不为邪故能舍下从上而坏植散群乃能以至
卷十二 第 4b 页 WYG0011-0779b.png
仁之德居大臣之位近不为三所承远不为初所应
虽等夷亦相忘而况其他乎是道也我于彼则无所
甚亲彼于我则不可得而亲于是亲交益疏徒友益
散而以光大之道一志从上以相与散天下之难成
仁济之功焉盖得乎讼不亲之义故曰涣其群元吉
涣有丘匪夷所思夫讼以上刚下险而不亲是爻则
因涣其群而匪夷所思特取其不亲之义而已非有
上刚下险讼之实也故为涣之讼而与其本体异焉
卷十二 第 5a 页 WYG0011-0779c.png
且讼九四言下险而不克讼则无患矣故讼之四则
取无难之义涣六四言坏植而涣其群则无私矣故
涣之讼则取不亲之义
九五涣汗其大号涣王居无咎
此涣之蒙也而爻辞云尔者蒙不明也必待乎有以
明之者以其有可明之理也盖民至愚而神者也以
其神故虽昧而可明以其愚故难与虑始而有待于
明之者焉五者所以敷心腹肾肠德意志虑以历告
卷十二 第 5b 页 WYG0011-0779d.png
于万民若家至而户晓者以其蒙而不明必以是而
明之使知□哉之王心而莫不丕应徯志然后可以
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也于难之已散如此故变
体为蒙而曰涣汗其大号涣王居无咎夫蒙之本体
言性之未明也是爻则言圣人当难散之初正王者
之位而德意志虑民之愚者未知也乃涣汗其大号
以明之故为涣之蒙而与蒙之本体异焉且蒙之涣
指在上者言之盖蒙未明而有难德既明而后难乃
卷十二 第 6a 页 WYG0011-0780a.png
散也涣之蒙指在下者言之盖难己散而出命命既
行而后蒙者晓也
上九涣其血去逖出无咎
此涣之坎也而爻辞云尔者盖坎之为言险也知险
者宜远之矣然六三于体为坎而柔过乎中乃乘刚
而见伤焉阴险之象也上九有巽入之材与三为应
苟不能远之则与之俱伤而失涣之宜矣唯居一卦
之外远下体之险故曰涣其血去谓离阴伤之应而
卷十二 第 6b 页 WYG0011-0780b.png
去之也去矣而又远之逖矣然后出焉则所以远乎
险而涣其难者至矣与三为应之咎于是乎可免也
故曰逖出无咎涣言离也去言不与之合也逖言与
之远也出则免乎险矣盖离而后去去而后远远而
后出乎险焉其言如此者甚言出险之道不可缓也
故变体为坎而其辞云尔然坎之本体险而已矣涣
之坎则言能离险而远之故与其本体异焉夫涣之
为卦兼坎巽而后成六三言事上之道欲其不以险
卷十二 第 7a 页 WYG0011-0780c.png
临下而用巽以承上故全体为巽上九言全身之道
欲其不以巽应二而知险之为害故全体为坎且坎
之上六言治人之非理其所以用险者恐其离也故
为坎之涣而曰系用徽纆寘于丛棘涣之上九言行
已之当理其所以能涣者远其险也故为涣之坎而
曰涣其血去逖出无咎而小象有远害之辞焉
䷻节
初九不出户庭无咎
卷十二 第 7b 页 WYG0011-0780d.png
此节之坎也而爻辞云尔者节之为言止也坎之为
言陷也既节矣而又为坎已坎矣而又居下且以九
二刚在前而为之难其可由其户而行其庭哉故曰
不出户庭无咎所以有咎者以兑体有见乎外之材
而终无咎者以变坎而有陷乎内之义所以能慎密
而不出也然坎之本体所主在陷故初六言入于坎
窞是爻则为节之坎非坎之本体也故言不出户庭
而已夫坎虽言陷犹可流也故曰水流而不盈亦可
卷十二 第 8a 页 WYG0011-0781a.png
行也故曰行险而不失其信若夫节之为义则止而
已矣无流行之义故坎之节则不特陷也又入于坎
窞而凶节之坎则虽陷而不害其流故但不出户庭
而已不出户庭犹可优游一室之内焉
九二不出门庭凶
此节之屯也而爻辞云尔者经曰云雷屯盖言云雷
而未雨也夫云雷可以为雨而雨之所以未施者屯
也又曰屯者物之始生盖言始生而未甲坼也物生
卷十二 第 8b 页 WYG0011-0781b.png
可以甲坼而未坼者屯也九二虽居节之时无刚在
前之难可以出而不出者以阳居阴也犹屯为解之
始可以解而未解者以阳气未壮而阴盛为之难也
盖阳为行阴为止以阳居阴而未离下体故为节之
屯焉然则屯之终有解之道而节之屯则止而未解
也故宜出门庭而弗出至于失时已甚而凶焉
六三不节若则嗟若无咎
此节之需也而爻辞云尔者经曰需不进也盖有待
卷十二 第 9a 页 WYG0011-0781c.png
也六三柔过中则过分而不知节者也柔不知节所
以致其忧然忧其所忧故不进而有待焉盖六三柔
过中矣比四而四莫之比应上而上莫之应然兑体
柔外又过乎中故不节若而嗟若柔虽过中未离下
体知其可嗟而能嗟则不轻进以求四之比上之应
也于是而有待焉故变体为需而曰不节之嗟又谁
咎也然需之本体以险在前能未进而有待是爻则
已过中而后能节节而后不进以待之故为需之节
卷十二 第 9b 页 WYG0011-0781d.png
而与本体异焉
六四安节亨
此节之兑也而爻辞云尔者兑之为言说也君臣上
下有自然之常分而君乃制其节以命之臣当安其
节以承之所谓安节者非利而行之非勉强而行之
也安土乐天说孰甚焉故变体为兑而曰安节亨唯
安而说之是以亨也盖九五刚健中正制节者也六
四柔静以正近承乎五故有安节亨之辞然兑之说
卷十二 第 10a 页 WYG0011-0782a.png
或以孚或以和或引而后兑是爻则安节而说也故
为节之兑而与其本体异焉夫节之成卦兼坎与兑
初九在下慎密不出故全体为坎六四近君安节而
亨故全体为兑坎言陷而兑言说也
九五甘节吉往有尚
此节之临也而爻辞云尔者临之六五曰知临大君
之宜而夫子释之曰行中之谓也临人之道唯中是
宜况节人情以从礼其可咈之已甚哉苟节之太过
卷十二 第 10b 页 WYG0011-0782b.png
则众所弗安非临人之道也唯节不过中则人心之
所悦用此道以行则人必尚之如此然后足以有临
矣故九五节不过中变体为临乃曰甘节吉往有尚
而夫子释之以居位中也盖九刚也有节之道五尊
矣有节之势刚不过中则人所甘也尊而无二则人
因其可尚而尚之矣六二应则人所甘而尚之之谓
也然临之六五所以为知临大君之宜者柔得中而
已是爻则言节不过中而其道足以临人故为节之
卷十二 第 11a 页 WYG0011-0782c.png
临而与其本体异焉且临之六五以柔临人而能济
之以中故能中礼而为节节之九五以刚节物而能
纳之以中故能治人而为临
上六苦节贞凶悔亡
此节之中孚也而爻辞云尔者中孚之彖曰柔在内
而刚得中说而巽孚乃化邦也盖由中道以为孚而
孚不过中则不必尚威而足以化邦矣况出命制节
而不约之以中则其道穷极人所苦而弗堪也苟不
卷十二 第 11b 页 WYG0011-0782d.png
以此为正而俯就乎中则诚足以化人而穷极之悔
亡矣故节之上六变体为中孚有苦节贞凶悔亡之
辞而夫子释之曰其道穷也盖上六柔也而居六位
之上当节之时而过乎中人所苦而弗堪也故曰苦
节然有坎之体其性趋下则不必以此为正而约之
以中由中以为孚则人信之而悔亡矣故曰贞凶悔
亡然中孚本体唯以信为主故其彖曰信及豚鱼又
曰中孚信也是爻则以苦节而未失中孚之道不以
卷十二 第 12a 页 WYG0011-0783a.png
是为正则复乎中而人信之故为节之中孚而与中
孚之本体异焉
䷼中孚
初九虞吉有他不燕
九二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
六三得敌或鼓或罢或泣或歌
六四月几望马匹亡无咎
九五有孚挛如无咎
卷十二 第 12b 页 WYG0011-0783b.png
上九翰音登于天贞凶
䷽小过
初六飞鸟以凶
此小过之丰也而爻辞云尔者丰有盛大之义又有
盈满之义故曰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
消息是爻在六位之下而有盈盛之义者器小易盈
如雨集于沟浍然盖初六无其才而有其位位虽居
下已为盛矣犹上应于九四则非知足不辱知止不
卷十二 第 13a 页 WYG0011-0783c.png
殆者也故为小者之过且变体为丰而有飞鸟以凶
之辞焉鸟言小物飞言下顺而上逆以柔居下上应
九四之象也小物上逆而不知止此其所以凶欤然
丰言日中而后昃月盈而后食而此乃于初六言下
顺上逆者盖位虽居下亦已盈矣故为小过之丰而
与其本体异焉且丰之初九刚也而刚为大然与上
同德而以过旬为戒故为丰之小过小过初六柔也
而柔为小故进而应上则以盛大为戒而为小过之
卷十二 第 13b 页 WYG0011-0783d.png
丰
六二过其祖遇其妣不及其君遇其臣无咎
此小过之恒也而爻辞云尔者盖天下有常分古今
所不可易者也而父子君臣之际在五典尤大焉然
闺门恩胜义则祖可过朝廷义胜恩则君不可过祖
虽可过而不可废其顺事之礼君不可过而又不可
废其钦承之道此有常而不可易之大者也故小过
变为恒而有过其祖遇其妣不及其君遇其臣无咎
卷十二 第 14a 页 WYG0011-0784a.png
之辞焉所谓过其祖者亦小过而已可也君则虽小
过亦不可而况于大乎虽然此特常道而已若夫傅
说之于高宗则君固可过矣文王之于先公则祖亦
可大过之矣此盖非常之事而道其常者所不言是
爻之变体所以为恒而已盖初为一卦之始而二居
其上过其祖之象二虽在乎初之上而柔顺中正以
比之遇其妣之象也三为下卦之主而二居其下不
及其君之象二居三之下而柔顺中正以承之遇其
卷十二 第 14b 页 WYG0011-0784b.png
臣之象也遇其妣者言法妣之道遇其臣者言尽臣
之道然恒之卦爻所主不一三才之道元非恒者是
爻言过其祖遇其妣不及其君遇其臣故为小过之
恒而与其本体异焉
九三弗过防之从或戕之凶
此小过之豫也而爻辞云尔者豫之为言怠也悦也
而般乐怠敖者或不防其外故言弗过防之以勉焉
以喜随人者或不虑其祸故言从或戕之以戒焉盖
卷十二 第 15a 页 WYG0011-0784c.png
九三君子之象上六小人之象九三才足以过上六
而位不足以过之则或因其才之不及以嫉之因其
位之有馀以陵之不可不防也所谓弗过防之也然
二爻本正应也苟不能防之而反从之且自三以至
上必由九四以往而九四以刚在上必见伤焉所谓
从或戕之也夫顺以动者所以致豫也是爻非顺以
动矣故为小过之豫而与其本体异焉
九四无咎弗过遇之往厉必戒勿用永贞
卷十二 第 15b 页 WYG0011-0784d.png
此小过之谦也而爻辞云尔者小者过越疑其失谦
之道也唯其能谦是以不嫌于过所谓无咎弗过遇
之者取其刚而能谦也所谓往厉必戒勿用永贞者
戒其谦而不终也盖九四以阳居阴才虽至刚而济
之柔静则有守己之德矣自下比上而以刚动之才
承柔中之主则无胜人之心矣此言刚而能谦也故
有无咎弗过遇之之辞其才既刚矣其体又为震焉
则疑往而有厉然震体虽刚而居阴好静亦能以恐
卷十二 第 16a 页 WYG0011-0785a.png
致福故虽厉而能戒且以阳居阴阴能守静而无为
故曰勿用阴能有常而持久故曰永贞盖言勿用有
攸往而永守谦下之正也此言谦而有终也然谦之
本体言君子德盛而礼恭是爻则以小者过越为危
咎之道于是取其能谦而戒其谦之无终故为小过
之谦而与其本体异焉且谦之德有馀小过之才不
足故谦之小过则安而行之也取行过乎恭之义盖
以谦为主也小过之谦则勉强而行之也与无不利
卷十二 第 16b 页 WYG0011-0785b.png
撝谦异矣
六五密云不雨自我西郊公弋取彼在穴
此小过之咸也而爻辞云尔者经曰山泽通气故山
上有泽为咸咸之义训感而其彖曰二气感应以相
与又曰天地感而万物化生盖山泽通气然后出云
云出乎地而天气下应则雨矣故山泽本乎地小者
之象也升而为云小者过而亨也咸则地气上而天
应之矣故曰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小过之咸则地气
卷十二 第 17a 页 WYG0011-0785c.png
上而天未应也故有密云不雨自我西郊之辞焉云
地气也西阴所也郊远于有事之地也自天地言之
密云上行而雨未施则化生之事未成也能荫物而
已自君臣言之则臣道太盛而上莫应人臣之事业
未成也可小事而已故曰公弋取彼在穴公言人臣
之极位也弋言兴事之小与狩远矣与田亦异矣穴
阴之宅小者之所居也六五居人臣之极位上不得
君下无所应仅得九四承己而已九四阴位而在五
卷十二 第 17b 页 WYG0011-0785d.png
之下与五近而相得取彼在穴之象也且咸之道有
馀小过之才不足故虽小者之过越亦可小事而不
可大事唯行过乎恭以至用过乎俭为君子之依于
仁而过于厚故谦之六四尽谦之道咸之九五尽咸
之道皆变体为小过而取行过乎恭之义焉若夫小
过之道视咸不及远矣故取山泽通气之义而已不
足以预天地感而万物化生之事也
上六弗遇过之飞鸟离之凶是谓灾眚
卷十二 第 18a 页 WYG0011-0786a.png
此小过之旅也而爻辞云尔者小过之极必失其所
旅言失所也盖上六以才之柔居位之极无相遇者
而过诸爻之上小者之过越于是极矣故曰弗遇过
之飞鸟上逆下顺亦小者过越之象也苟或如此必
丽乎凶鸟飞至此高已极矣无一物相遇而莫不过
之则无容而失其所矣故变体为旅而曰飞鸟离之
凶是为灾眚灾言凶由天降眚言凶由自取夫致旅
之道不皆由小过而因小者过越之极以至于失其
卷十二 第 18b 页 WYG0011-0786b.png
居者如此故为小过之旅焉经曰穷大者必失其居
故受之以旅此小过致旅之證也且小过之旅者过
越之极至于失其所居而为旅也故曰弗遇过之飞
鸟离之凶旅之小过者既已失所而为旅矣又为小
者过越之事而失其柔顺之道故曰鸟焚其巢而终
于丧牛于易凶丧牛于易则与夫所谓旅小亨柔得
中乎外而顺乎刚者异矣夫鸟之飞如旅之行其巢
也如旅之处其飞弗遇则行而失其所矣其巢焚如
卷十二 第 19a 页 WYG0011-0786c.png
则处而失其所矣故其象为旅之小过以旅之小过
故先言焚巢以小过之旅故后言离之凶
䷾既济
初九曳其轮濡其尾无咎
此既济之蹇也而爻辞云尔者经曰蹇难也险在前
也见险而能止知矣哉初九有刚动之才怀进取之
志将以图既济之事也然在六爻之下则未及中而
不足以有行矣故有曳其轮之辞在六爻之后则莫
卷十二 第 19b 页 WYG0011-0786d.png
能进而不足以有济矣故有濡其尾之辞曳其轮而
不运濡其尾而不前虽于六四为应而不往所谓险
在前而能止者也故变体为蹇而其辞如此虽然非
蹇之时也既济之时也于既济之时乃蹇而止者以
在一卦之初居六位之下也故为既济之蹇而与蹇
之本体异焉夫既济之与蹇异矣蹇之初乃变而为
既济者与六二相比近而相得也既济之初乃变为
蹇者与六四为应而远莫致之也凡应皆远而此独
卷十二 第 20a 页 WYG0011-0787a.png
恶之者有九三为之间与蹇之初六近而相得者异
矣
六二妇丧其茀勿逐七日得
此既济之需也而爻辞云尔者需之为言有待而未
进也其所以有待者以柔中之德济世之才待上之
自知而不因所主者以进也故曰妇丧其茀茀者妇
人蔽车之器所为主之象也妇臣道也虽为上之所
知不因所为主者以进然既得君矣其为君者乃同
卷十二 第 20b 页 WYG0011-0787b.png
寅恊恭和衷以共图康济之功焉然而无欲速也待
其自知而已故曰勿逐七日得逐也得也皆指茀而
言也七日者二至五往复之数也九五刚得尊位大
中至正君之象也九三刚在前而为之蔽则茀之象
也虽然此变体之所以为需也非谓险在前刚健而
不陷也以有待乎上之自知故取需之义而已以可
济之才遇将济之时谓君非自知我而终以誉命为
不足济世故于是乎者待而为既济之需焉盖与需
卷十二 第 21a 页 WYG0011-0787c.png
之本体异矣且需言待时之实其变体则取既济之
义而已故居下体之中而与三阳并进焉此九二所
以为需之既济也既济言济时之实其变体则取需
须之义而已故有中正之道而待九五之应焉此六
二所以为既济之需也
九三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小人勿用
此既济之屯也而爻辞云尔者当下卦过中之时将
无不济矣而犹有远夷之难未免三年之伐是亦屯
卷十二 第 21b 页 WYG0011-0787d.png
也然伐之而不惮烦者将吊其民以康其屯焉尔三
年而后克则爱其民以全之而屯无不康矣夫治虽
生于君子乱虽生于小人然远伐之际必兼用小人
之力焉平定之后唯用君子之德而已其或犹用小
人则难复生而屯未解也故有高宗伐鬼方三年克
之小人勿用之辞盖九三居下体之上天下将无不
济之时也而上六以阴居一卦之外鬼方之象也三
恃刚过中之才以刚敌柔则人君所用以伐鬼方之
卷十二 第 22a 页 WYG0011-0788a.png
将也于体为离则甲胄戈兵之象也然刚而正则君
子之象刚过中则小人之象故其爻辞如此夫王室
安矣诸夏安矣要服与夫荒服亦安矣此可谓既济
之时而远夷或有未安者犹有吊伐之事至于三年
之久未足以为屯然在既济之时则为屯焉故为既
济之屯而与夫所谓刚柔始交而难生动乎险中者
异矣且自谋己言之则以有求而不获为屯以无求
而自足为既济所谓屯之既济者以此自应世言之
卷十二 第 22b 页 WYG0011-0788b.png
则以万国咸宁为既济以一夫不获未免于屯也所
谓既济之屯者以此观二爻之义则可见矣
六四繻有衣袽终日戒
此既济之革也而爻辞云尔者革之为卦有革而去
之之义序卦所谓井道不可不革杂卦所谓革去故
者此也既济之时上下各当其分宜承上而不附下
况居近君之位者乎六四上承九五而初实应之然
四以柔顺居正而位实近君方且一志以承上而初
卷十二 第 23a 页 WYG0011-0788c.png
欲自下而来应苟为其所入则必溺于附下之私意
而害其载上之公心矣其能相与有济乎初虽上应
乎我我能绝而去之然后载上之志专而可以有济
矣故变体为革而有繻有衣袽终日戒之辞焉昔商
高宗命傅说曰若济巨川用汝作舟楫盖臣之载上
犹舟也自下而来入者犹水之濡也绝而去之犹衣
袽能窒舟之隙而去其濡也然六四视五则君视初
则友二爻皆君子之道则于去就之际不能无疑也
卷十二 第 23b 页 WYG0011-0788d.png
唯守上下之分审趋舍之宜而一其心定其虑乃能
绝其下而载其上焉故曰终日戒有所疑也夫革之
本体以去故为义则法之弊者宜变事之弊者宜改
若夫既济之时则未弊也所谓革者绝其下入之累
而已故为既济之革而与本体异焉且革之既济者
革谓纳谏既济谓得志故曰改命之吉此言正君之
义既济之革者既济谓安分革谓绝类故曰繻有衣
袽此言承上之义
卷十二 第 24a 页 WYG0011-0789a.png
九五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礿祭实受其福
此既济之明夷也而爻辞云尔者夫既济盈盛之时
而明夷者昏乱之世昏乱者文王与纣之际而盈盛
者成康之际此固相反矣能于成康之盛而不忘文
王与纣之事所谓治而不忘乱也盛世宜用盈礼而
衰世宜用薄礼唯治不忘乱故既济为一时之盛九
五又为既济之盛乃变体为明夷而曰东邻杀牛不
如西邻之礿祭实受其福周诗之凫鹥言持盈而守
卷十二 第 24b 页 WYG0011-0789b.png
成也其诗有曰尔殽伊脯盖用俭以持盈与此言礿
祭同义欤然于既济之时不忘明夷之世非明夷之
实也则与明夷之本体异矣且明夷之六五自人言
之故变为既济而爻辞亦言一身之事既济之九五
自时言之故变为明夷而爻辞亦言一世之事
上六濡其首厉
此既济之家人也而爻辞云尔者经曰伤于外者必
反于家夫涉水而濡则颠沛而至于厉矣不反于家
卷十二 第 25a 页 WYG0011-0789c.png
而焉往哉盖既济之终未济之始也其欲济而颠沛
也徒濡其首而已颠沛而濡其首虽未至陷溺而灭
其顶盖亦伤其生矣所以必反于家而变体如此初
九在下故言濡尾上六在上故言濡首濡首则不特
濡尾故夫子释之以何可久也唯其不可久是以反
于家焉然家人以明内齐外为义此则言当既济之
穷有濡首之厉而反于其家故为既济之家人而与
其本体异焉且家道之成则正家而天下定故上九
卷十二 第 25b 页 WYG0011-0789d.png
为家人之既济所谓既济定也者其以此欤既济之
穷则伤于外而反于家故上六为既济之家人所谓
家人内也者其以此欤
䷿未济
初六濡其尾吝
此未济之睽也而爻辞云尔者睽之彖曰二女同居
其志不同行又曰睽者乖也未济之初六与九四本
为正应犹火之于水也初六柔在下困于九二之险
卷十二 第 26a 页 WYG0011-0790a.png
而不得应于四犹水在火下位不当而相济亦犹火
动而上泽动而下虽不若革之水火相息亦无既济
相遇之理也故于变体为睽而曰濡其尾吝濡其尾
者若疐后然不得进也然泽火无相济之道而不同
行故为睽水火有相济之理而位不当故为未济初
与四本正应而不相遇故为未济之睽而与睽之本
体异矣且睽之未济者其义本睽而渐能相济终亦
济焉故曰悔亡丧马勿逐自复未济之睽者其义未
卷十二 第 26b 页 WYG0011-0790b.png
济而遂至于睽亦终于睽焉故曰濡其尾吝丧马者
睽也勿逐者未济也自复终于济也若夫濡其尾而
至于吝则为未济之睽而已矣
九二曳其轮贞吉
此未济之晋也而爻辞云尔者经曰晋进也柔进而
上行得中而应乎刚夫柔中固可进也而况刚中乎
九二以刚中之才有六五之应有才则能进矣有应
则可进矣然未济之时非刚过不能济而九二之才
卷十二 第 27a 页 WYG0011-0790c.png
唯以刚居中则虽有能进之才可进之应亦未能进
也虽未能进而中以行正其志未尝不在于进故于
此爻变体为晋而曰曳其轮贞吉轮言能进也曳言
未进也能进而未进所以为未济之晋焉所谓贞吉
中以行正者志在未进也志于行正而未能正亦所
以为未济之晋欤然晋之本体则柔中亦可进是爻
虽刚中而未能进者以在未济之时非刚过不能也
然有欲进而正时之志故为未济之晋而与其本体
卷十二 第 27b 页 WYG0011-0790d.png
异焉且晋言将济未济言未晋晋者济之始济者晋
之终也晋之未济者晋故言晋如未济故言愁如未济
之晋者未济故言曳能晋故言轮以本体为晋故虽
变为未济而终能晋其曰受兹介福于其王母者以
此以本体为未济故虽变为晋而终未济其曰贞吉
者以此为正则吉也
六三未济征凶利涉大川
此未济之鼎也而爻辞云尔者鼎象三才以喻人之
卷十二 第 28a 页 WYG0011-0791a.png
才盖资诸己而才不足者苟能资诸人是亦才也才
不足则未济才可用然后济故未济之时刚过中而
后能济六三乃柔过中己之才不足也故曰未济征
凶唯以己之柔过中资彼之刚得中才能兼是则为
刚过中矣乃能往而有济焉故曰利涉大川然鼎言
己之才非资人之才也此言己之才未能济而资人
之才以济故为未济之鼎而与鼎之本体异焉且鼎
喻人才而才乃能济苟非其才未能济也鼎之未济
卷十二 第 28b 页 WYG0011-0791b.png
者虽以刚过中而未能济故曰鼎耳革其行塞雉膏
不食未济之鼎者虽己之才未济而资人之才可济
也故曰未济征凶利涉大川
九四贞吉悔亡震用伐鬼方三年有赏于大国
此未济之蒙也而爻辞云尔者先儒以蒙为暗者求
明之卦则蒙者暗而不明之谓也书曰蠢兹有苗昏
迷不恭边徼有昏迷不恭者此天下所以未济而震以伐之有
不得已也鬼方一也以昏迷不恭然后为中国之难故在
卷十二 第 29a 页 WYG0011-0791c.png
未济之上体正为未济之时也乃取昏迷之义而变
体为蒙在既济之下体则既济之初也乃取作难之
义而变体为屯盖以其昏迷故作难焉尔未济之九
四所以然者正其分上承于五则刚而不正之悔亡
矣故九言刚动之才四言近君之位盖上之所用以
伐国之象也初六险且远而九四应之则远伐而久
之象也居上体而近君则功可报之象也六五大国
之象也与四近而相得赏之之象也故曰贞吉悔亡
卷十二 第 29b 页 WYG0011-0791d.png
震用伐鬼方三年有赏于大国然蒙之本体言物生
之必蒙而鬼方在未济之时昏迷而不恭故为未济
之蒙而与蒙之本体异矣且蒙指一人言之故变体
之未济亦言一身之事未济指一时言之故变体之
蒙亦言一国之事
六五贞吉无悔君子之光有孚吉
此未济之讼也而爻辞云尔者盖时之所以未既济
必有为之难者此周官所以有讼敌国之事而葛伯
卷十二 第 30a 页 WYG0011-0792a.png
不祀成汤使人问之也夫遣王人而问彼既服而舍
之者上也问之而罔悛然后遣将帅奉辞以伐之则
不得已而用兵岂止讼而已哉盖其次也且讼之之
道非中不足以有行非柔不足以知止中而有行则
有中吉之福柔而知止则无终凶之祸能以柔中为
正则吉而无悔矣故曰六五贞吉无悔序卦曰讼必
有众起故受之以师讼以服之而不至于用师则道
之光也然未免乎有讼则为君子之光而已未足以
卷十二 第 30b 页 WYG0011-0792b.png
尽圣人之道焉至于光散而为辉然后无思不服则
未济之终而既济之始也故曰有孚吉夫时既济则
无讼矣无征伐矣有讼与伐皆未济之时故六五九
四具此义焉然讼有言而已上道也故于六五言之
奉辞伐罪则下道也故于九四言之若夫既济之下
体犹为未济之终其言高宗伐鬼方则高宗之时盖
有是事亦命方伯遣将帅而已故于六三言之且六
五所以有讼之象者以乘九四之刚而四未必服应
卷十二 第 31a 页 WYG0011-0792c.png
九二之刚而二未必从也然讼之本体以有孚而见
窒为主其为讼小矣是爻以时之未济不得已而问
罪故为未济之讼而其为讼大矣盖讼然后济故为
讼之未济未济乃有讼故为未济之讼其理一也特
卦各有所主尔分而言之讼以刚而过险险而健乃
讼故于九五言之以讼为主也未济以刚过乃济而
柔中则不能济故于六五言之以未济为主也
上九有孚于饮酒无咎濡其首有孚失是
卷十二 第 31b 页 WYG0011-0792d.png
此未济之解也而爻辞云尔者解有二义若曰君子
维有解有孚于小人者言难之散也若曰解者缓也
缓必有所失言难之所由生也所谓有孚于饮酒者
言上九当一卦之极有刚过之才于未济之终成既
济之始信乎有饮食燕乐之事言难散也所谓濡其
首有孚失是者言已解而难散矣已变未济为既济
矣若乃以刚过之才而般乐怠傲则沉湎而怠忽信
乎必失既济之乐焉此言难之复生也然则刚过一
卷十二 第 32a 页 WYG0011-0793a.png
也用之当则致维有解之福用之不当则致解缓之
祸或自未济而为既济或方既济而复未济则用之
当否可不慎乎然解言已解矣未济则未解也故未
济之终然后变体为解解言难之散济言治之定则
解然后济济然后定虽未既济然已解矣盖难已散
矣而彼以贪残为害则未济也故解上六为解之未
济而曰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获之无不利治方定
矣而此以怠忽自肆则解缓焉故未济之上九为未
卷十二 第 32b 页 WYG0011-0793b.png
济之解而曰有孚于饮酒濡其首有孚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