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川易传-宋-程颐卷一

卷一 第 1a 页 WYG0009-0157c.png
钦定四库全书
 伊川易传卷一
            宋 程子 撰
  周易上经
(乾下/乾上)
乾元亨利贞
 上古圣人始画八卦三才之道备矣因而重之以尽
 天下之变故六画而成卦重乾为乾乾天也天者天
卷一 第 1b 页 WYG0009-0157d.png
 之形体乾者天之性情乾健也健而无息之谓乾夫
 天专言之则道也天且弗违是也分而言之则以形
 体谓之天以主宰谓之帝以功用谓之鬼神以妙用
 谓之神以性情谓之乾乾者万物之始故为天为阳
 为父为君元亨利贞谓之四德元者万物之始亨者
 万物之长利者万物之遂贞者万物之成惟乾坤有
 此四德在他卦则随事而变焉故元专为善大利主
 于正固亨贞之体各称其事四德之义广矣大矣
卷一 第 2a 页 WYG0009-0158a.png
初九潜龙勿用
 下爻为初九阳数之盛故以名阳爻理无形也故假
 象以显义乾以龙为象龙之为物灵变不测故以象
 乾道变化阳气消息圣人进退初九在一卦之下为
 始物之端阳气方萌圣人侧微若龙之潜隐未可自
 用当晦养以俟时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田地上也出见于地上其德已著以圣人言之舜之
卷一 第 2b 页 WYG0009-0158b.png
 田渔时也利见大德之君以行其道君亦利见大德
 之臣以共成其功天下利见大德之人以被其泽大
 德之君九五也乾坤纯体不分刚柔而以同德相应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三虽臣位已在下体之上未离于下而尊显者也舜
 之玄德升闻时也日夕不懈而兢惕则虽处危地而
 无咎在下之人而君德已著天下将归之其危惧可
 知虽言圣人事苟不设戒则何以为教作易之义也
卷一 第 3a 页 WYG0009-0158c.png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渊龙之所安也或疑辞谓非必也跃不跃惟及时以
 就安耳圣人之动无不时也舜之历试时也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进位乎天位也圣人既得天位则利见在下大德之
 人与共成天下之事天下固利见夫大德之君也
上九亢龙有悔
 九五者位之极中正者得时之极过此则亢矣上九
卷一 第 3b 页 WYG0009-0158d.png
 至于亢极故有悔也有过则有悔唯圣人知进退存
 亡而无过则不至于悔也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用九者处乾刚之道以阳居乾体纯乎刚者也刚柔
 相济为中而乃以纯刚是过乎刚也见群龙谓观诸
 阳之义无为首则吉也以刚为天下先凶之道也
彖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
云行雨施品物流形
卷一 第 4a 页 WYG0009-0159a.png
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
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
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卦下之辞为彖夫子从而释之通谓之彖彖者言一
 卦之义故知者观其彖辞则思过半矣大哉乾无赞
 乾元始万物之道大也四德之元犹五常之仁偏言
 则一事专言则包四者万物资始乃统天言元也乾
 元统言天之道也天道始万物物资始于天也云行
卷一 第 4b 页 WYG0009-0159b.png
 雨施品物流形言亨也天道运行生育万物也大明
 天道之终始则见卦之六位各以时成卦之初终乃
 天道终始乘此六爻之时乃天运也以御天谓以当
 天运乾道变化生育万物洪纤高下各以其类各正
 性命也天所赋为命物所受为性保合太和乃利贞
 保谓常存合谓常和保合太和是以利且贞也天地
 之道常久而不已者保合太和也天为万物之祖王
 为万邦之宗乾道首出庶物而万汇亨君道尊临天
卷一 第 5a 页 WYG0009-0159c.png
 位而四海从王者体天之道则万国咸宁也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彊不息
 卦下象解一卦之象爻下象解一爻之象诸卦皆取
 象以为法乾道覆育之象至大非圣人莫能体欲人
 皆可取法也故取其行健而已至健固足以见天道
 也君子以自彊不息法天行之健也
潜龙勿用阳在下也
 阳气在下君子处微未可用也
卷一 第 5b 页 WYG0009-0159d.png
见龙在田德施普也
 见于地上德化及物其施已普也
终日乾乾反复道也
 进退动息必以道也
或跃在渊进无咎也
 量可而进适其时则无咎也
飞龙在天大人造也
 大人之为圣人之事也
卷一 第 6a 页 WYG0009-0160a.png
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
 盈则变有悔也
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
 用九天德也天德阳刚复用刚而好先则过矣
文言曰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
贞者事之干也
 他卦彖象而已独乾坤更设文言以发明其义推乾
 之道施于人事元亨利贞乾之四德在人则元者众
卷一 第 6b 页 WYG0009-0160b.png
 善之首也亨者嘉美之会也利者和合于义也贞者
 干事之用也
君子体仁足以长人
 体法于乾之仁乃为君长之道足以长人也体仁体
 元也比而效之谓之体
嘉会足以合礼
 得会通之嘉乃合于礼也不合礼则非理岂得为嘉
 非理安有亨乎
卷一 第 7a 页 WYG0009-0160c.png
利物足以和义
 和于义乃能利物岂有不得其宜而能利物者乎
贞固足以干事
 贞固所以能干事也
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贞
 行此四德乃合于乾也
初九曰潜龙勿用何谓也子曰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
世不成乎名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
卷一 第 7b 页 WYG0009-0160d.png
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
 自此以下言乾之用用九之道也初九阳之微龙德
 之潜隐乃圣贤之在侧陋也守其道不随世而变晦
 其行不求知于时自信自乐见可而动知难而避其
 守坚不可夺潜龙之德也
九二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龙德而正中
者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谨闲邪存其诚善世而不伐德
博而化易曰见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
卷一 第 8a 页 WYG0009-0161a.png
 以龙德而处正中者也在卦之正中为得正中之义
 庸信庸谨造次必于是也既处无过之地则唯在闲
 邪邪既闲则诚存矣善世而不伐不有其善也德博
 而化正己而物正也皆大人之事虽非君位君之德
 也
九三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何谓也子曰君
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
也知至至之可与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也是故居
卷一 第 8b 页 WYG0009-0161b.png
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乾因其时而惕虽危
无咎矣
 三居下之上而君德已著将何为哉唯进德修业而
 已内积忠信所以进德也择言笃志所以居业也知
 至至之致知也求知所至而后至之知之在先故可
 与几所谓始条理者知之事也知终终之力行也既
 知所终则力进而终之守之在后故可与存义所谓
 终条理者圣之事也此学之始终也君子之学如是
卷一 第 9a 页 WYG0009-0161c.png
 故知处上下之道而无骄忧不懈而知惧虽在危地
 而无咎也
九四曰或跃在渊无咎何谓也子曰上下无常非为邪
也进退无恒非离群也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故无

 或跃或处上下无常或进或退去就从宜非为邪枉
 非离群类进德修业欲及时耳时行时止不可恒也
 故云或深渊者龙之所安也在渊谓跃就所安渊在
卷一 第 9b 页 WYG0009-0161d.png
 深而言跃但取进就所安之义或疑辞随时而未可
 必也君子之顺时犹影之随形可离非道也
九五曰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何谓也子曰同声相应同
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
睹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
 人之与圣人类也五以龙德升尊位人之类莫不归
 仰况同德乎上应于下下从于上同声相应同气相
 求也流湿就燥从龙从虎皆以气类故圣人作而万
卷一 第 10a 页 WYG0009-0162a.png
 物皆睹上既见下下亦见上物人也古语云人物物
 论谓人也易中利见大人其言则同义则有异如讼
 之利见大人谓宜见大德中正之人则其辩明言在
 见前乾之二五则圣人既出上下相见其成其事所
 利者见大人也言在见后本乎天者如日月星辰本
 乎地者如虫兽草木阴阳各从其类人物莫不然也
上九曰亢龙有悔何谓也子曰贵而无位高而无民贤
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
卷一 第 10b 页 WYG0009-0162b.png
 九居上而不当尊位是以无民无辅动则有悔也
潜龙勿用下也
 此以下言乾之时勿用以在下未可用也
见龙在田时舍也
 随时而止也
终日乾乾行事也
 进德修业也
或跃在渊自试也
卷一 第 11a 页 WYG0009-0162c.png
 随时自用也
飞龙在天上治也
 得位而行上之治也
亢龙有悔穷之灾也
 穷极而灾至也
乾元用九天下治也
 用九之道天与圣人同得其用则天下治也
潜龙勿用阳气潜藏
卷一 第 11b 页 WYG0009-0162d.png
 此以下言乾之义方阳微潜藏之时君子亦当晦隐
 未可用也
见龙在田天下文明
 龙德见于地上则天下见其文明之化也
终日乾乾与时偕行
 随时而进也
或跃在渊乾道乃革
 离下位而升上位上下革矣
卷一 第 12a 页 WYG0009-0163a.png
飞龙在天乃位乎天德
 正位乎上位当天德
亢龙有悔与时偕极
 时既极则处时者亦极矣
乾元用九乃见天则
 用九之道天之则也天之法则谓天道也或问乾之
 六爻皆圣人之事乎曰尽其道者圣人也得失则吉
 凶存焉岂特乾哉诸卦皆然也
卷一 第 12b 页 WYG0009-0163b.png
乾元者始而亨者也
 又反覆详说以尽其义既始则必亨不亨则息矣
利贞者性情也
 乾之性情也既始而亨非利贞其能不息乎
乾始能以美利利天下不言所利大矣哉
 乾始之道能使庶类生成天下蒙其美利而不言所
 利者盖无所不利非可指名也故赞其利之大曰大
 矣哉
卷一 第 13a 页 WYG0009-0163c.png
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
六爻发挥旁通情也
时乘六龙以御天也云行雨施天下平也
 大哉赞乾道之大也以刚健中正纯粹六者形容乾
 道精谓六者之精极以六爻发挥旁通尽其情义乘
 六爻之时以当天运则天之功用著矣故见云行雨
 施阴阳溥畅天下和平之道也
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潜之为言也隐而未
卷一 第 13b 页 WYG0009-0163d.png
见行而未成是以君子弗用也
 德之成其事可见者行也德成而后可施于用初方
 潜隐未见其行未成未成未著也是以君子弗用也
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辨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易曰见
龙在田利见大人君德也
 圣人在下虽已显而未得位则进德修业而已学聚
 问辨进德也宽居仁行修业也君德已著利见大人
 而进以行之耳进居其位者舜禹也进行其道者伊
卷一 第 14a 页 WYG0009-0164a.png
 傅也
九三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故乾乾因其时
而惕虽危无咎矣
 三重刚刚之盛也过中而居下之上上未至于天而
 下已离于田危惧之地也因时顺处乾乾兢惕以防
 危故虽危而不至于咎君子顺时兢惕所以能泰也
九四重刚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故或
之或之者疑之也故无咎
卷一 第 14b 页 WYG0009-0164b.png
 四不在天不在田而出人之上矣危地也疑者未决
 之辞处非可必也或进或退唯所安耳所以无咎也
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
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
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
 大人与天地日月四时鬼神合者合乎道也天地者
 道也鬼神者造化之迹也圣人先于天而天同之后
 于天而能顺天者合于道而已合于道则人与鬼神
卷一 第 15a 页 WYG0009-0164c.png
 岂能违也
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
知丧
其唯圣人乎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
 极之甚为亢至于亢者不知进退存亡得丧之理也
 圣人则知而处之皆不失其正故不至于亢也
(坤下/坤上)
坤元亨利牝马之贞
卷一 第 15b 页 WYG0009-0164d.png
 坤乾之对也四德同而贞体则异乾以刚固为贞坤
 则柔顺而贞牝马柔顺而健行故取其象曰牝马之
 贞
君子有攸往
 君子所行柔顺而利且贞合坤德也
先迷后得主利
 阴从阳者也待唱而和阴而先阳则为迷错居后乃
 得其常也主利利万物则主于坤生成皆地之功也
卷一 第 16a 页 WYG0009-0165a.png
 臣道亦然君令臣行劳于事者臣之职也
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
 西南阴方东北阳方阴必从阳离丧其朋类乃能成
 化育之功而有安贞之吉得其常则安安于常则贞
 是以吉也
彖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
坤厚载物德合无疆
 资生之道可谓大矣乾既称大故坤称至至义差缓
卷一 第 16b 页 WYG0009-0165b.png
 不若大之盛也圣人于尊卑之辨谨严如此万物资
 乾以始资坤以生父母之道也顺承天施以成其功
 坤之厚德持载万物合于乾之无疆也
含弘光大品物咸亨
牝马地类行地无疆柔顺利贞君子攸行
 以含弘光大四者形容坤道犹乾之刚健中正纯粹
 也含包容也弘宽裕也光昭明也大博厚也有此四
 者故能成承天之功品物咸得亨遂取牝马为象者
卷一 第 17a 页 WYG0009-0165c.png
 以其柔顺而健行地之类也行地无疆谓健也乾健
 坤顺坤亦健乎曰非健何以配乾未有乾行而坤止
 也其动也刚不害其为柔也柔顺而利贞乃坤德也
 君子之所行也君子之道合坤德也
先迷失道后顺得常西南得朋乃与类行东北丧朋乃
终有庆
安贞之吉应地无疆
 乾之用阳之为也坤之用阴之为也形而上曰天地
卷一 第 17b 页 WYG0009-0165d.png
 之道形而下曰阴阳之功先迷后得以下言阴道也
 先唱则迷失阴道后和则顺而得其常理西南阴方
 从其类得朋也东北阳方离其类丧朋也离其类而
 从阳则能成生物之功终有吉庆也与类行者本也
 从于阳者用也阴体柔躁故从于阳则能安贞而吉
 应地道之无疆也阴而不安贞岂能应地之道彖有
 三无疆盖不同也德合无疆天之不已也应地无疆
 地之无穷也行地无疆马之健行也
卷一 第 18a 页 WYG0009-0166a.png
象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坤道之大犹乾也非圣人孰能体之地厚而其势顺
 倾故取其顺厚之象而云地势坤也君子观坤厚之
 象以深厚之德容载庶物
初六履霜坚冰至
 阴爻称六阴之盛也八则阳生矣非纯盛也阴始生
 于下至微也圣人于阴之始生以其将长则为之戒
 阴之始凝而为霜履霜则当知阴渐盛而至坚冰矣
卷一 第 18b 页 WYG0009-0166b.png
 犹小人始虽甚微不可使长长则至于盛也
象曰履霜坚冰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
 阴始凝而为霜渐盛则至于坚永小人虽微长则渐
 至于盛故戒于初驯谓习习而至于盛习因循也
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二阴位在下故为坤之主统言坤道中正在下地之
 道也以直方大三者形容其德用尽地之道矣由直
 方大故不习而无所不利不习谓其自然在坤道则
卷一 第 19a 页 WYG0009-0166c.png
 莫之为而为也在圣人则从容中道也直方大孟子
 所谓至大至刚以直也在坤体故以方易刚犹贞加
 牝马也言气则先大大气之体也于坤则先直方由
 直方而大也直方大足以尽地道在人识之耳乾坤
 纯体以位相应二坤之主故不取五应不以君道处
 五也乾则二五相应
象曰六二之动直以方也不习无不利地道光也
 承天而动直以方耳直方则大矣直方之义其大无
卷一 第 19b 页 WYG0009-0166d.png
 穷地道光显其功顺成岂习而后利哉
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三居下之上得位者也为臣之道当含晦其章美有
 善则归之于君乃可常而得正上无忌恶之心下得
 柔顺之道也可贞谓可贞固守之又可以常久而无
 悔咎也或从上之事不敢当其成功惟奉事以守其
 终耳守职以终其事臣之道也
象曰含章可贞以时发也
卷一 第 20a 页 WYG0009-0167a.png
 夫子惧人之守文而不达义也又从而明之言为臣
 处下之道不当有其功善必含晦其美乃正而可常
 然义所当为者则以时而发不有其功耳不失其宜
 乃以时也非含藏终不为也含而不为不尽忠者也
或从王事知光大也
 象只举上句解义则并及下文他卦皆然或从王事
 而能无成有终者是其知之光大也唯其知之光大
 故能含晦浅暗之人有善唯恐人之不知岂能含章
卷一 第 20b 页 WYG0009-0167b.png
 也
六四括囊无咎无誉
 四居近五之位而无相得之义乃上下闭隔之时其
 自处以正危疑之地也若晦藏其知如括结囊口而
 不露则可得无咎不然则有害也既晦藏则无誉矣
象曰括囊无咎慎不害也
 能慎如此则无害也
六五黄裳元吉
卷一 第 21a 页 WYG0009-0167c.png
 坤虽臣道五实君位故为之戒云黄裳元吉黄中色
 裳下服守中而居下则元吉谓守其分也元大而善
 也爻象唯言守中居下则元吉不尽发其义也黄裳
 既元吉则居尊为天下大凶可知后之人未达则此
 义晦矣不得不辨也五尊位也在他卦六居五或为
 柔顺或为文明或为暗弱在坤则为居尊位阴者臣
 道也妇道也臣居尊位羿莽是也犹可言也妇居尊
 位女娲氏武氏是也非常之变不可言也故有黄裳
卷一 第 21b 页 WYG0009-0167d.png
 之戒而不尽言也或疑在革汤武之事犹尽言之独
 于此不言何也曰废兴理之常也以阴居尊位非常
 之变也
象曰黄裳元吉文在中也
 黄中之文在中不过也内积至美而居下故为元吉
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阴从阳者也然盛极则抗而争六既极矣复进不已
 则必战故云战于野野谓进至于外也既敌矣必皆
卷一 第 22a 页 WYG0009-0168a.png
 伤故其血玄黄
象曰龙战于野其道穷也
 阴盛至于穷极则必争而伤也
用六利永贞
 坤之用六犹乾之用九用阴之道也阴道柔而难常
 故用六之道利在常永贞固
象曰用六永贞以大终也
 阴既贞固不足则不能永终故用六之道利在盛大
卷一 第 22b 页 WYG0009-0168b.png
 于终能大于终乃永贞也
文言曰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
后得主而有常
含万物而化光
坤道其顺乎承天而时行
 坤道至柔而其动则刚坤体至静而其德则方动刚
 故应乾不违德方故生物有常阴之道不唱而和故
 居后为得而主利成万物坤之常也含容万类其功
卷一 第 23a 页 WYG0009-0168c.png
 化光大也主字下脱利字坤道其顺乎承天而时行
 承天之施行不违时赞坤道之顺也
积善之家必有馀庆积不善之家必有馀殃臣弑其君
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辩之
不早辩也易曰履霜坚冰至盖言顺也
 天下之事未有不由积而成家之所积者善则福庆
 及于子孙所积不善则灾殃流于后世其大至于弑
 逆之祸皆因积累而至非朝夕所能成也明者则知
卷一 第 23b 页 WYG0009-0168d.png
 渐不可长小积成大辩之于早不使顺长故天下之
 恶无由而成乃知霜冰之戒也霜而至于冰小恶而
 至于大皆事势之顺长也
直其正也方其义也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
而德不孤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则不疑其所行也
 直言其正也方言其义也君子主敬以直其内守义
 以方其外敬立而内直义形而外方义形于外非在
 外也敬义既立其德盛矣不期大而大矣德不孤也
卷一 第 24a 页 WYG0009-0169a.png
 无所用而不周无所施而不利就为疑乎
阴虽有美含之以从王事弗敢成也地道也妻道也臣
道也地道无成而代有终也
 为下之道不居其功含晦其章美以从王事代上以
 终其事而不敢有其成功也犹地道代天终物而成
 功则主于天也妻道亦然
天地变化草木蕃天地闭贤人隐易曰括囊无咎无誉
盖言谨也
卷一 第 24b 页 WYG0009-0169b.png
 四居上近君而无相得之义故为隔绝之象天地交
 感则变化万物草木蕃盛君臣相际而道亨天地闭
 隔则万物不遂君臣道绝贤者隐遁四于闭隔之时
 括囊晦藏则虽无令誉可得无咎言当谨自守也
君子黄中通理
正位居体
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发于事业美之至也
 黄中文居中也君子文中而达于理居正位而不失
卷一 第 25a 页 WYG0009-0169c.png
 为下之体五尊位在坤则惟取中正之义美积于中
 而通畅于四体发见于事业德美之至盛也
阴疑于阳必战为其嫌于无阳也故称龙焉犹未离其
类也故称血焉夫玄黄者天地之杂也天玄而地黄
 阳大阴小阴必从阳阴既盛极与阳偕矣是疑于阳
 也不相从则必战卦虽纯阴恐疑无阳故称龙见其
 与阳战也于野进不已而至于外也盛极而进不已
 则战矣虽盛极不离阴类也而与阳争其伤可知故
卷一 第 25b 页 WYG0009-0169d.png
 称血阴既盛极至与阳争虽阳不能无伤故其血玄
 黄玄黄天地之色谓皆伤也
(震下/坎上)
 屯序卦曰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盈天地之间者惟
 万物故受之以屯屯者盈也屯者物之始生也万物
 始生郁结未通故为盈塞于天地之间至通畅茂盛
 则塞意亡矣天地生万物屯物之始生故继乾坤之
 后以二象言之云雷之兴阴阳始交也以二体言之
卷一 第 26a 页 WYG0009-0170a.png
 震始交于下坎始交于中阴阳相交乃成云雷阴阳
 始交云雷相应而未成泽故为屯若已成泽则为解
 也又动于险中亦屯之义阴阳不交则为否始交而
 未畅则为屯在时则天下屯难未亨泰之时也
屯元亨利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
 屯有大亨之道而处之利在贞固非贞固何以济屯
 方屯之时未可有所往也天下之屯岂独力所能济
 必广资辅助故利建侯也
卷一 第 26b 页 WYG0009-0170b.png
彖曰屯刚柔始交而难生
动乎险中
 以云雷二象言之则刚柔始交也以坎震二体言之
 动乎险中也刚柔始交未能通畅则艰屯故云难生
 又动于险中为艰屯之义
大亨贞
雷雨之动满盈
 所谓大亨而贞者雷雨之动满盈也阴阳始交则艰
卷一 第 27a 页 WYG0009-0170c.png
 屯未能通畅及其和洽则成雷雨满盈于天地之间
 生物乃遂屯有大亨之道也所以能大亨由夫贞也
 非贞固安能出屯人之处屯有致大亨之道亦在夫
 贞固也
天造草昧宜建侯而不宁
 上文言天地生物之义此言时事天造谓时运也草
 草乱无伦序昧冥昧不明当此时运所宜建立辅助
 则可以济屯虽建侯自辅又当忧勤兢畏不遑宁处
卷一 第 27b 页 WYG0009-0170d.png
 圣人之深戒也
象曰云雷屯君子以经纶
 坎不云雨而云云者云为雨而未成者也未能成雨
 所以为屯君子观屯之象经纶天下之事以济于屯
 难经纬纶缉谓营为也
初九磐桓利居贞利建侯
 初以阳爻在下乃刚明之才当屯难之世居下位者
 也未能便往济屯故磐桓也方屯之初不磐桓而遽
卷一 第 28a 页 WYG0009-0171a.png
 进则犯难矣故宜居正而固其志凡人处屯难则鲜
 能守正苟无贞固之守则将失义安能济时之屯乎
 居屯之世方屯于下所宜有助乃居屯济屯之道也
 故取建侯之义谓求辅助也
象曰虽盘桓志行正也
 贤人在下时苟未利虽盘桓未能遂往济时之屯然
 有济屯之志与济屯之用志在行其正也
以贵下贱大得民也
卷一 第 28b 页 WYG0009-0171b.png
 九当屯难之时以阳而来居阴下为以贵下贱之象
 方屯之时阴柔不能自存有一刚阳之才众所归从
 也更能自处卑下所以大得民也或疑方屯于下何
 有贵乎夫以刚明之才而下于阴柔以能济屯之才
 而下于不能乃以贵下贱也况阳之于阴自为贵乎
六二屯如邅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女子贞不字十年
乃字
 二以阴柔居屯之世虽正应在上而逼于初刚故屯
卷一 第 29a 页 WYG0009-0171c.png
 难邅回如辞也乘马欲行也欲从正应而复班如不
 能进也班分布之义下马为班与马异处也二当屯
 世虽不能自济而居中得正有应在上不失义者也
 然逼近于初阴乃阳所求柔者刚所陵柔当屯时固
 难自济又为刚阳所逼故为难也设匪逼于寇难则
 往求于婚媾矣婚媾正应也寇非理而至者二守中
 正不苟合于初所以不字苟贞固不易至于十年屯
 极必通乃获正应而字育矣以女子阴柔苟能守其
卷一 第 29b 页 WYG0009-0171d.png
 志节久必𫉬通况君子守道不回乎初为贤明刚正
 之人而为寇以侵逼于人何也曰此自据二以柔近
 刚而为义更不计初之德如何也易之取义如此
象曰六二之难乘刚也十年乃字反常也
 六二居屯之时而又乘刚为刚阳所逼是其患难也
 至于十年则难久必通矣乃得反其常与正应合也
 十数之终也
六三即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
卷一 第 30a 页 WYG0009-0172a.png
 六三以阴柔居刚柔既不能安屯居刚而不中正则
 妄动虽贪于所求既不足以自济又无应援将安之
 乎如即鹿而无虞人也入山林者必有虞人以导之
 者则惟陷入于林莽中君子见事之几微不若舍而
 勿逐往则徒取穷吝而已
象曰即鹿无虞以从禽也君子舍之往吝穷也
 事不可而妄动以从欲也无虞而即鹿以贪禽也当
 屯之时不可动而动犹无虞而即鹿以有从禽之心
卷一 第 30b 页 WYG0009-0172b.png
 也君子则见几而舍之不从若往则可吝而困穷也
六四乘马班如求婚媾往吉无不利
 六四以柔顺居近君之位得于上者也而其才不足
 以济屯故欲进而复止乘马班如也已既不足以济
 时之屯若能求贤以自辅则可济矣初阳刚之贤乃
 是正应已之婚媾也若求此阳刚之婚媾往与共辅
 阳刚中正之君济时之屯则吉而无所不利也居公
 卿之位己之才虽不足以济时之屯若能求在下之
卷一 第 31a 页 WYG0009-0172c.png
 贤亲而用之何所不济哉
象曰求而往明也
 知己不足求贤自辅而后往可谓明矣居得致之地
 已不能而遂至暗者也
九五屯其膏小贞吉大贞凶
 五居尊得正而当屯时若有刚明之贤为之辅则能
 济屯矣以其无臣也故屯其膏人君之尊虽屯难之
 世于其名位非有损也唯其施为有所不行德泽有
卷一 第 31b 页 WYG0009-0172d.png
 所不下是屯其膏人君之屯也既膏泽有所不下是
 威权不在已也威权去已而欲骤正之求凶之道鲁
 昭公高贵乡公之事是也故小贞则吉也小贞则渐
 正之也若盘庚周宣修德用贤复先王之政诸侯复
 朝谓以道驯致为之不暴也又非恬然不为若唐之
 僖昭也不为则常屯以至于亡矣
象曰屯其膏施未光也
 膏泽不下及是以德施未能光大也人君之屯也
卷一 第 32a 页 WYG0009-0173a.png
上六乘马班如泣血涟如
 六以阴柔居屯之终在险之极而无应援居则不安
 动无所之乘马欲往复班如不进穷厄之甚至于泣
 血涟如屯之极也若阳刚而有助则屯既极可济矣
象曰泣血涟如何可长也
 屯难穷极莫知所为故至泣血颠沛如此其能长久
 乎夫卦者事也爻者事之时也分三而又两之足以
 包括众理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
卷一 第 32b 页 WYG0009-0173b.png
(坎下/艮上)
 蒙序卦屯者盈也屯者物之始生也物生必蒙故受
 之以蒙蒙者蒙也物之稚也屯者物之始生物始生
 稚小蒙昧未发蒙所以次屯也为卦艮上坎下艮为
 山为止坎为水为险山下有险遇险而止莫知所之
 蒙之象也水必行之物始出未有所之故为蒙及其
 进则为亨义
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
卷一 第 33a 页 WYG0009-0173c.png
利贞
 蒙有开发之理亨之义也卦才时中乃致亨之道六
 五为蒙之主而九二发蒙者也我谓二也二非蒙主
 五既顺巽于二二乃发蒙者也故主二而言匪我求
 童蒙童蒙求我五居尊位有柔顺之德而方在童蒙
 与二为正应而中德又同能用二之道以发其蒙也
 二以刚中之德在下为君所信向当以道自守待君
 至诚求已而后应之则能用其道匪我求于童蒙乃
卷一 第 33b 页 WYG0009-0173d.png
 童蒙来求于我也筮占决也初筮告谓至诚一意以
 求已则告之再三则渎慢矣故不告也发蒙之道利
 以贞正又二虽刚中然居阴故宜有戒
彖曰蒙山下有险险而止蒙
蒙亨以亨行时中也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志应也
 山下有险内险不可处外止莫能进未知所为故为
 昏蒙之义蒙亨以亨行时中也蒙之能亨以亨道行
 也所谓亨道时中也时谓得君之应中谓处得其中
卷一 第 34a 页 WYG0009-0174a.png
 得中则时也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志应也二以刚
 明之贤处于下五以童蒙居上非是二求于五盖五
 之志应于二也贤者在下岂可自进以求于君苟自
 求之必无能信用之理古之人所以必待人君致敬
 尽礼而后往者非欲自为尊大盖其尊德乐道不如
 是不足与有为也
初筮告以刚中也再三渎渎则不告渎蒙也
 初筮谓诚一而来求决其蒙则当以刚中之道告而
卷一 第 34b 页 WYG0009-0174b.png
 开发之再三烦数也来筮之意烦数不能诚一则渎
 慢矣不当告也告之必不能信受徒为烦渎故曰渎
 蒙也求者告者皆烦渎矣
蒙以养正圣功也
 卦辞曰利贞彖复伸其义以明不止为戒于二实养
 蒙之道也未发之谓蒙以纯一未发之蒙而养其正
 乃作圣之功也发而后禁则捍格而难胜养正于蒙
 学之至善也蒙之六爻二阳为治蒙者四阴皆处蒙
卷一 第 35a 页 WYG0009-0174c.png
 者也
象曰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
 山下出泉出而遇险未有所之蒙之象也若人蒙稚
 未知所适也君子观蒙之象以果行育德观其出而
 未能通行则以果决其所行观其始出而未有所向
 则以养育其明德也
初六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梏以往吝
 初以阴暗居下下民之蒙也爻言发之之道发下民
卷一 第 35b 页 WYG0009-0174d.png
 之蒙当明刑禁以示之使之知畏然后从而教导之
 自古圣王为治设刑罚以齐其众明教化以善其俗
 刑罚立而后教化行虽圣人尚德而不尚刑未尝偏
 废也故为政之始立法居先治蒙之初威之以刑者
 所以说去其昏蒙之桎牿桎梏谓拘束也不去其昏
 蒙之桎牿则善教无由而入既以刑禁率之虽使心
 未能喻亦当畏威以从不敢肆其昏蒙之欲然后渐
 能知善道而革其非心则可以移风易俗矣苟专用
卷一 第 36a 页 WYG0009-0175a.png
 刑以为治则蒙虽畏而终不能发苟免而无耻治化
 不可得而成矣故以往则可吝
象曰利用刑人以正法也
 治蒙之始立其防限明其罪罚正其法也使之由之
 渐至于化也或疑发蒙之初遽用刑人无乃不教而
 诛乎不知立法制刑乃所以教也盖后之论刑者不
 复知教化在其中矣
九二包蒙吉纳妇吉子克家
卷一 第 36b 页 WYG0009-0175b.png
 包舍容也二居蒙之世有刚明之才而与六五之君
 相应中德又同当时之任者也必广其含容哀矜昏
 愚则能发天下之蒙成治蒙之功其道广其施博如
 是则吉也卦唯二阳爻上九刚而过唯九二有刚中
 之德而应于五用于时而独明者也苟恃其明专于
 自任则其德不弘故虽妇人之柔闇尚当纳其所善
 则其明广矣又以诸爻皆阴故云妇尧舜之圣天下
 所莫及也尚曰清问下民取人为善也二能包纳则
卷一 第 37a 页 WYG0009-0175c.png
 克济其君之事犹子能治其家也五既阴柔故发蒙
 之功皆在于二以家言之五父也二子也二能主蒙
 之功乃人子克治其家也
象曰子克家刚柔接也
 子而克治其家者父之信任专也二能主蒙之功者
 五之信任专也二与五刚柔之情相接故得行其刚
 中之道成发蒙之功苟非上下之情相接则二虽刚
 中安能尸其事乎
卷一 第 37b 页 WYG0009-0175d.png
六三勿用取女见金夫不有躬无攸利
 三以阴柔处蒙闇不中不正女之妄动者也正应在
 上不能远从近见九二为群蒙所归得时之盛故舍
 其正应而从之是女之见金夫也女之从人当由正
 礼乃见人之多金说而从之不能保有其身者也无
 所往而利矣
象曰勿用取女行不顺也
 女之如此其行邪僻不顺不可取也
卷一 第 38a 页 WYG0009-0176a.png
六四困蒙吝
 四以阴柔而蒙闇无则明之亲援无由自发其蒙困
 于昏蒙者也其可吝甚矣吝不足也谓可少也
象曰困蒙之吝独远实也
 蒙之时阳刚为发蒙者四阴柔而最远于刚乃愚蒙
 之人而不比近贤者无由得明矣故困于蒙可羞吝
 者以其独远于贤明之人也不能亲贤以致困可吝
 之甚也实谓阳刚也
卷一 第 38b 页 WYG0009-0176b.png
六五童蒙吉
 五以柔顺居君位下应于二以柔中之德任刚明之
 才足以治天下之蒙故吉也童取未发而资于人也
 为人君者苟能至诚任贤以成其功何异乎出于己
 也
象曰童蒙之吉顺以巽也
 舍己从人顺从也降志下求卑巽也能如是优于天
 下矣
卷一 第 39a 页 WYG0009-0176c.png
上九击蒙不利为寇利禦寇
 九居蒙之终是当蒙极之时人之愚蒙既极如苗民
 之不率为寇为乱者当击伐之然九居上刚极而不
 中故戒不利为寇治人之蒙乃禦寇也肆为刚暴乃
 为寇也若舜之征有苗周公之诛三监禦寇也秦皇
 汉武穷兵诛伐为寇也
象曰利用禦寇上下顺也
 利用禦寇上下皆得其顺也上不为过暴下得击去
卷一 第 39b 页 WYG0009-0176d.png
 其蒙禦寇之义也
(乾下/坎上)
 需序卦蒙者蒙也物之稚也物稚不可不养也故受
 之以需需者饮食之道也夫物之幼稚必待养而成
 养物之所需者饮食也故曰需者饮食之道也云上
 于天有蒸润之象饮食所以润益于物故需为饮食
 之道所以次蒙也卦之大意须待之义序卦取所须
 之大者耳乾健之性必进者也乃处坎险之下险为
卷一 第 40a 页 WYG0009-0177a.png
 之阻故须待而后进也
需有孚光亨贞吉利涉大川
 需者须待也以二体言之乾之刚健上进而遇险未
 能进也故为需待之义以卦才言之五居君位为需
 之主有刚健中正之德而诚信充实于中中实有孚
 也有孚则光明而能亨通得贞正而吉也以此而需
 何所不济虽险无难矣故利涉大川也凡贞吉有既
 正且吉者有得正则吉者当辩也
卷一 第 40b 页 WYG0009-0177b.png
彖曰需须也险在前也刚健而不陷其义不困穷矣
 需之义须也以险在于前未可遽进故需待而行也
 以乾之刚健而能需待不轻动故不陷于险其义不
 至于困穷也刚健之人其动必躁乃能需待而动处
 之至善者也故夫子赞之云其义不困穷矣
需有孚光亨贞吉位乎天位以正中也
 五以刚实居中为孚之象而得其所需亦为有孚之
 义以乾刚而至诚故其德光明而能亨通得贞正而
卷一 第 41a 页 WYG0009-0177c.png
 吉也所以能然者以居天位而得正中也居天位指
 五以正中兼二言故云正中
利涉大川往有功也
 既有孚而贞正虽涉险阻往则有功也需道之至善
 也以乾刚而能需何所不利
象曰云上于天需君子以饮食宴乐
 云气蒸而上升于天必待阴阳和洽然后成雨云上
 上于天未成雨也故为须待之义阴阳之气交感而
卷一 第 41b 页 WYG0009-0177d.png
 未成雨泽犹若子畜其才德而未施于用也君子□
 云上于天需而为雨之象怀其道德安以待时饮食
 以养其气体宴乐以和其心志所谓居易以俟命也
初九需于郊利用恒无咎
 需者以遇险故需而后进初最远于险故为需于郊
 郊旷远之地也处于旷远利在安守其常则无咎也
 不能安常则躁动犯难岂能需于远而无过也
象曰需于郊不犯难行也利用恒无咎未失常也
卷一 第 42a 页 WYG0009-0178a.png
 处旷远者不犯冒险难而行也阳之为物刚健上进
 者也初能需待于旷远之地不犯险难而进复宜安
 处不失其常则可以无咎矣虽不进而志动者不能
 安其常也君子之需时也安静自守志虽有须而恬
 然若将终身焉乃能用常也
九二需于沙小有言终吉
 坎为水水近则有沙二去险渐近故为需于沙渐近
 于险难虽未至于患害己小有言矣凡患难之辞大
卷一 第 42b 页 WYG0009-0178b.png
 小有殊小者至于有言言语之伤至小者也二以刚
 阳之才而居柔守中宽裕自处需之善也虽去险渐
 近而未至于险故小有言语之伤而无大害终得其
 吉也
象曰需于沙衍在中也虽小有言以吉终也
 衍宽绰也二虽近险而以宽裕居中故虽小有言语
 及之终得其吉善处者也
九三需于泥致寇至
卷一 第 43a 页 WYG0009-0178c.png
 泥逼于水也既进逼于险当致寇难之至也三刚而
 不中又居健体之上有进动之象故致寇也苟非敬
 慎则致丧败矣
象曰需于泥灾在外也自我致寇敬慎不败也
 三切逼上体之险难故云灾在外也灾患难之通称
 对眚而言则分也三之致寇由己进而迫之故云自
 我寇自己致若能敬慎量宜而进则无丧败也需之
 时须而后进也其义在相时而动非戒其不得进也
卷一 第 43b 页 WYG0009-0178d.png
 直使敬慎毋失其宜耳
六四需于血出自穴
 四以阴柔之质处于险而下当三阳之进伤于险难
 者也故云需于血既伤于险难则不能安处必失其
 居故云出自穴穴物之所安也顺以从时不竞于险
 难所以不至于凶也以柔居阴非能竞者也若阳居
 之则必凶矣盖无中正之德徒以刚竞于险适足以
 致凶耳
卷一 第 44a 页 WYG0009-0179a.png
象曰需于血顺以听也
 四以阴柔居于险难之中不能固处故退出自穴盖
 阴柔不能与时竞不能处则退是顺从以听于时所
 以不至于凶也
九五需于酒食贞吉
 五以阳刚居中得正位乎天位克尽其道矣以此而
 需何需不获故宴安酒食以俟之所须必得也既得
 贞正而所需必遂可谓吉矣
卷一 第 44b 页 WYG0009-0179b.png
象曰酒食贞吉以中正也
 需于酒食而贞且吉者以五得中正而尽其道也
上六入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
 需以险在前需时而后进上六居险之终终则变矣
 在需之极久而得矣阴止于六乃安其处故为入于
 穴穴所安也安而既止后者必至不速之客三人谓
 下之三阳乾之三阳非在下之物需时而进者也需
 既极矣故皆上进不速不促之而自来也上六既需
卷一 第 45a 页 WYG0009-0179c.png
 得其安处群刚之来苟不起忌疾忿竞之心至诚尽
 敬以待之虽甚刚暴岂有侵陵之理故终吉也或疑
 以阴居三阳之上得为安乎曰三阳乾体志在上进
 六阴位非所止之正故无争夺之意敬之则吉也
象曰不速之客来敬之终吉虽不当位未大失也
 不当位谓以阴而在上也爻以六居阴为所安象复
 尽其义明阴宜在下而居上为不当位也然能敬慎
 以自处则阳不能陵终得其吉虽不当位而未至于
卷一 第 45b 页 WYG0009-0179d.png
 大失也
(坎下/乾上)
 讼序卦饮食必有讼故受之以讼人之所需者饮食
 既有所须争讼所由起也讼所以次需也为卦乾上
 坎下以二象言之天阳上行水性就下其行相违所
 以成讼也以二体言之上刚下险刚险相接能无讼
 乎又人内险阻而外刚强所以讼也
讼有孚窒惕中吉终凶
卷一 第 46a 页 WYG0009-0180a.png
 讼之道必有其孚实中无其实乃是诬妄凶之道也
 卦之中实为有孚之象讼者与人争辩而待决于人
 虽有孚亦须窒塞未通不窒则已明无讼矣事既未
 辩吉凶未可必也故有畏惕中吉得中则吉也终凶
 终极其事则凶也
利见大人不利涉大川
 讼者求辩其曲直也故利见于大人大人则能以其
 刚明中正决所讼也讼非和平之事当择安地而处
卷一 第 46b 页 WYG0009-0180b.png
 不可陷于危险故不利涉大川也
彖曰讼上刚下险险而健讼
 讼之为卦上刚下险险而又健也又为险健相接内
 险外健皆所以为讼也若健而不险不生讼也险而
 不健不能讼也险而又健是以讼也
讼有孚窒惕中吉刚来而得中也
 讼之道固如是又据卦才而言九二以刚自外来而
 成讼则二乃讼之主也以刚处中中实之象故为有
卷一 第 47a 页 WYG0009-0180c.png
 孚处讼之时虽有孚信亦必艰阻窒塞而有惕惧不
 窒则不成讼矣又居险陷之中亦为窒塞惕惧之义
 二以阳刚自外来而得中为以刚来讼而不过之义
 是以吉也卦有更取成卦之由为义者此是也卦义
 不取成卦之由则更不言所变之爻也据卦辞二乃
 善也而爻中不见其善盖卦辞取其有孚得中而言
 乃善也爻则以自下讼上为义所取不同也
终凶讼不可成也
卷一 第 47b 页 WYG0009-0180d.png
 讼非善事不得已也安可终极其事极意于其事则
 凶矣故曰不可成也成谓穷尽其事也
利见大人尚中正也
 讼者求辩其是非也辩之当乃中正也故利见大人
 以所尚者中正也听者非其人则或不得其中正也
 中正大人九五是也
不利涉大川入于渊也
 与人讼者必处其身于安平之地若蹈危险则陷其
卷一 第 48a 页 WYG0009-0181a.png
 身矣乃入于深渊也卦中有中正险陷之象
象曰天与水违行讼君子以作事谋始
 天上水下相违而行二体违戾讼之由也若上下相
 顺讼何由兴君子观象知人情有争讼之道故凡所
 作事必谋其始绝讼端于事之始则讼无由生矣谋
 始之义广矣若慎交结明契劵之类是也
初六不永所事小有言终吉
 六以柔弱居下不能终极其讼者也故于讼之初因
卷一 第 48b 页 WYG0009-0181b.png
 六之才为之戒曰若不长永其事则虽小有言终得
 吉也盖讼非可长之事以阴柔之才而讼于下难以
 吉矣以上有应援而能不永其事故虽小有言终得
 吉也有言灾之小者也不永其事而不至于凶乃讼
 之吉也
象曰不永所事讼不可长也
 六以柔弱而讼于下其义固不可长永也永其讼则
 不胜而祸难及矣又于讼之初即戒讼非可长之事
卷一 第 49a 页 WYG0009-0181c.png
 也
虽小有言其辩明也
 柔弱居下才不能讼虽不永所事既讼矣必有小灾
 故小有言也既不永其事又上有刚阳之正应辩理
 之明故终得其吉也不然其能免乎在讼之义同位
 而相应相与者也故初于四为获其辩明同位而不
 相得相讼者也故二与五为对敌也
九二不克讼归而逋其邑人三百户无眚
卷一 第 49b 页 WYG0009-0181d.png
 二五相应之地而两刚不相与相讼者也九二自外
 来以刚处险为讼之主乃与五为敌五以中正处君
 位其可敌乎是为讼而义不克也若能知其义之不
 可退归而逋避以寡约自处则得无过眚也必逋者
 避为敌之地也三百户邑之至小者若处强大是犹
 竞也能无眚乎眚过也处不当也与知恶而为有分
 也
象曰不克讼归逋窜也
卷一 第 50a 页 WYG0009-0182a.png
 义既不敌故不能讼而逋窜避去其所也
自下讼上患至掇也
 自下而讼其上义乖势屈祸患之至犹拾掇而取之
 言易得也
六三食旧德贞厉终吉
 三虽居刚而应上然质本阴柔处险而介二刚之间
 危惧非为讼者也禄者称德而受食旧德谓处其素
 分贞谓坚固自守厉终吉谓虽处危地能知危惧则
卷一 第 50b 页 WYG0009-0182b.png
 终必获吉也守素分而无求则不讼矣处危谓在险
 而成乘皆刚与居讼之时也
或从王事无成
 柔从刚者也下从上者也三不为讼而从上九所为
 故曰或从王事无成谓从上而成不在己也讼者刚
 健之事故初则不永三则从上皆非能讼者也二爻
 皆以阴柔不终而得吉四亦以不克而渝得吉讼以
 能止为善也
卷一 第 51a 页 WYG0009-0182c.png
象曰食旧德从上吉也
 守其素分虽从上之所为非由己也故无成而终得
 其吉也
九四不克讼复即命渝安贞吉
 四以阳刚而居健体不得中正本为讼者也承五履
 三而应初五君也义不克讼三居下而柔不与之讼
 初正应而顺从非与讼者也四虽刚健欲讼无与对
 敌其讼无由而兴故不克讼也又居柔以应柔亦为
卷一 第 51b 页 WYG0009-0182d.png
 能止之义既义不克讼若能克其刚忿欲讼之心复
 即就于命革其心平其气变而为安贞则吉矣命谓
 正理失正理为方命故以即命为复也方不顺也书
 云方命圮族孟子云方命虐民夫刚健而不中正则
 躁动故不安处非中正故不贞不安贞所以好讼也
 若义不克讼而不讼反就正理变其不安贞为安贞
 则吉矣
象曰复即命渝安贞不失也
卷一 第 52a 页 WYG0009-0183a.png
 能如是则为无失矣所以吉也
九五讼元吉
 以中正居尊位治讼者也治讼得其中正所以元吉
 也元吉大吉而尽善也吉大而不尽善者有矣
象曰讼元吉以中正也
 中正之道何施而不元吉
上九或锡之鞶带终朝三褫之
 九以阳居上刚健之极又处讼之终极其讼者也人
卷一 第 52b 页 WYG0009-0183b.png
 之肆其刚强穷极于讼取祸丧身固其理也设或使
 之善讼能胜穷极不已至于受服命之赏是亦与人
 仇争所获其能安保之乎故终一朝而三见褫夺也
象曰以讼受服亦不足敬也
 穷极讼事设使受服命之宠亦且不足敬而可贱恶
 况又祸患随至乎
(坎下/坤上)
 师序卦讼必有众起故受之以师师之兴由有争也
卷一 第 53a 页 WYG0009-0183c.png
 所以次讼也为卦坤上坎下以二体言之地中有水
 为众聚之象以二卦之义言之内险外顺险道而以
 顺行师之义也以爻言之一阳而为众阴之主统众
 之象也比以一阳为众阴之主而在上君之象也师
 以一阳为众阴之主而在下将帅之象也
师贞丈人吉无咎
 师之道以正为本兴师动众以毒天下而不以正民
 弗从也强驱之耳故师以贞为主其动虽正也帅之
卷一 第 53b 页 WYG0009-0183d.png
 者必丈人则吉而无咎也盖有吉而有咎者有无咎
 而不吉者吉且无咎乃尽善也丈人者尊严之称帅
 师总众非众所尊信畏服则安能得人心之从故司
 马穰苴擢自微贱授之以众乃以众心未服请庄贾
 为将也所谓丈人不必素居崇贵但其才谋德业众
 所畏服则是也如穰苴既诛庄贾则众心畏服乃丈
 人矣又如淮阴侯起于微贱遂为大将盖其谋为有
 以使人尊畏也
卷一 第 54a 页 WYG0009-0184a.png
彖曰师众也贞正也能以众正可以王矣
 能使众人皆正可以王天下矣得众心服从而归正
 王道止于是也
刚中而应行险而顺
 言二也以刚处中刚而得中道也六五之君为正应
 信任之专也虽行险道而以顺动所谓义兵王者之
 师也上顺下险行险而顺也
以此毒天下而民从之吉又何咎矣
卷一 第 54b 页 WYG0009-0184b.png
 师旅之兴不无伤财害人毒害天下然而民心从之
 者以其义动也古者东征西怨民心从也如是故吉
 而无咎吉谓必克无咎谓合义又何咎矣其义故无
 咎也
象曰地中有水师君子以容民畜众
 地中有水水聚于地中为众聚之象故为师也君子
 观地中有水之象以容保其民畜聚其众也
初六师出以律否臧凶
卷一 第 55a 页 WYG0009-0184c.png
 初师之始也故言出师之义及行师之道在邦国兴
 师而言合义理则是以律法也谓以禁乱诛暴而动
 苟动不以义则虽善亦凶道也善谓克胜凶谓殃民
 害义也在行师而言律谓号令节制行师之道以号
 令节制为本所以统制于众不以律则虽善亦凶虽
 使胜捷犹凶道也制师无法幸而不败且胜者时有
 之矣圣人之所戒也
象曰师出以律失律凶也
卷一 第 55b 页 WYG0009-0184d.png
 师出当以律失律则凶矣虽幸而胜亦凶道也
九二在师中吉无咎王三锡命
 师卦惟九二一阳为众阴所归五居君位是其正应
 二乃师之主专制其事者也居下而专制其事唯在
 师则可自古命将阃外之事得专制之在师专制而
 得中道故吉而无咎盖恃专则失为下之道不专则
 无成功之理故得中为吉凡师之道威和并至则吉
 也既处之尽其善则能成功而安天下故王锡宠命
卷一 第 56a 页 WYG0009-0185a.png
 至于三也凡事至于三者极也六五在上既专意任
 复厚其宠数盖礼不称则威不重而下不信也他卦
 九二为六五所任者有矣唯师专主其事而为众阴
 所归故其义最大人臣之道于事无所敢专唯阃外
 之事则专制之虽制之在已然因师之力而能致者
 皆君所与而职当为也世儒有论鲁祀周公以夫子
 礼乐以为周公能为人臣不能为之功则可用人臣
 不得用之礼乐是不知人臣之道也夫居周公之位
卷一 第 56b 页 WYG0009-0185b.png
 则为周公之事由其位而能为者皆所当为也周公
 乃尽其职耳子道亦然唯孟子为知此义故曰事亲
 若曾子者可也未尝以曾子之孝为有馀也盖子之
 身所能为者皆所当为也
象曰在师中吉承天宠也王三锡命怀万邦也
 在师中吉者以其承天之宠任也天谓王也人臣非
 君宠任之则安得专征之权而有成功之吉象以二
 专主其事故发此义与前所云世儒之见异矣王三
卷一 第 57a 页 WYG0009-0185c.png
 锡以恩命褒其成功所以怀万邦也
六三师或舆尸凶
 三居下卦之上居位当任者也不唯其才阴柔不中
 正师旅之事任当专一二既以刚中之才为上信倚
 必专其事乃有成功若或更使众人主之凶之道也
 舆尸众主也盖指三也以三居下之上故发此义军
 旅之事任不专一覆败必矣
象曰师或舆尸大无功也
卷一 第 57b 页 WYG0009-0185d.png
 倚付二三安能成功岂唯无功必以致凶也
六四师左次无咎
 师之进以强勇也四以柔居阴非能进而克捷者也
 知不能进而退故左次左次退舍也量宜进退乃所
 当也故无咎见可而进知难而退师之常也唯取其
 退之得宜不论其才之能否也度不能进而完师以
 退愈于覆败远矣可进而退乃为咎也易之发此义
 以示后世其仁深矣
卷一 第 58a 页 WYG0009-0186a.png
象曰左次无咎未失常也
 行师之道因时施宜乃其常也故左次未必为失也
 如四退次乃得其宜是以无咎
六五田有禽利执言无咎长子帅师弟子舆尸贞凶
 五君位兴师之主也故言兴师任将之道师之兴必
 以蛮夷猾夏寇贼奸宄为生民之害不可怀来然后
 奉辞以诛之若禽兽入于田中侵害稼穑于义宜猎
 取则猎取之如此而动乃得无咎若轻动以毒天下
卷一 第 58b 页 WYG0009-0186b.png
 其咎大矣执言奉辞也明其罪而讨之也若秦皇汉
 武皆穷山林以索禽兽者也非田有禽也任将授师
 之道当以长子帅师二在下而为师之主长子也若
 以弟子众主之则所为虽正亦凶也弟子凡非长者
 也自古任将不专而致覆败者如晋荀林父邲之战
 唐郭子仪相州之败是也
象曰长子帅师以中行也弟子舆尸使不当也
 长子谓二以中正之德合于上而受任以行若复使
卷一 第 59a 页 WYG0009-0186c.png
 其馀者众尸其事是任使之不当也其凶宜矣
上六大君有命开国承家小人勿用
 上师之终也功之成也大君以爵命赏有功也开国
 封之为诸侯也承家以为卿大夫也承受也小人者
 虽有功不可用也故戒使勿用师旅之兴成功非一
 道不必皆君子也故戒以小人有功不可用也赏之
 以金帛禄位可也不可使有国家而为政也小人平
 时易致骄盈况挟其功乎汉之英彭所以亡也圣人
卷一 第 59b 页 WYG0009-0186d.png
 之深虑远戒也此专言师终之义不取爻义盖以其
 大者若以爻言则六以柔居顺之极师既终而在无
 位之地善处而无咎者也
象曰大君有命以正功也小人勿用必乱邦也
 大君持恩赏之柄以正军旅之功师之终也虽赏其
 功小人则不可以有功而任用之用之必乱邦小人
 恃功而乱邦者古有之矣
(坤下/坎上)
卷一 第 60a 页 WYG0009-0187a.png
 比序卦众必有所比故受之以比比亲辅也人之类
 必相亲辅然后能安故既有众则必有所比比所以
 次师也为卦上坎下坤以二体言之水在地上物之
 相切比无间莫如水之在地上故为比也又众爻皆
 阴独五以阳刚居君位众所亲附而上亦亲下故为
 比也
比吉原筮元永贞无咎
 比吉道也人相亲比自为吉道故杂卦云比乐师忧
卷一 第 60b 页 WYG0009-0187b.png
 人相亲比必有其道苟非其道则有悔咎故必推原
 占决其可比者而比之筮谓占决卜度非谓以蓍龟
 也所比得元永贞则无咎元谓有君长之道永谓可
 以常久贞谓得正道上之比下必有此三者下之从
 上必求此三者则无咎也
不宁方来后夫凶
 人之不能自保其安宁方且来求亲比得所比则能
 保其安当其不宁之时固宜汲汲以求比若独立自
卷一 第 61a 页 WYG0009-0187c.png
 恃求比之志不速而后则虽夫亦凶矣夫犹凶况柔
 弱者乎夫刚立之称传曰子南夫也又曰是谓我非
 夫凡生天地之间者未有不相亲比而能自存者也
 虽刚柔之至未有能独立者也比之道由两志相求
 两志不相求则暌矣君怀抚其下下亲辅于上亲戚
 朋友乡党皆然故当上下合志以相从苟无相求之
 意则离而凶矣大抵人情相求则合相持则暌相持
 相待莫先也人之相亲固有道然而欲比之志不可
卷一 第 61b 页 WYG0009-0187d.png
 缓也
彖曰比吉也
比辅也下顺从也
 比吉也比者吉之道也物相亲比乃吉道也比辅也
 释比之义比者相亲辅也下顺从也解卦所以为比
 也五以阳居尊位群下顺从以亲辅之所以为比也
原筮元永贞无咎以刚中也
 推原筮决相比之道得元永贞而后可以无咎所谓
卷一 第 62a 页 WYG0009-0188a.png
 元永贞如五是也以阳刚居中正尽比道之善者也
 以阳刚当尊位为君德元也居中得正能永而贞也
 卦辞本泛言比道彖言元永贞者九五以刚处中正
 是也
不宁方来上下应也
 人之生不能保其安宁方且来求附比民不能自保
 故戴君以求宁君不能独立故保民以为安不宁而
 来比者上下相应也以圣人之公言之固至诚求天
卷一 第 62b 页 WYG0009-0188b.png
 下之比以安民也以后王之私言之不求下民之附
 则危亡至矣故上下之志必相应也在卦言之上下
 群阴比于五五比其众乃上下应也
后夫凶其道穷也
 众必相比而后能遂其生天地之间未有不相亲比
 而能遂者也若相从之志不疾而后则不能成比虽
 夫亦凶矣无所亲比困屈以致凶穷之道也
象曰地上有水比先王以建万国亲诸侯
卷一 第 63a 页 WYG0009-0188c.png
 夫物相亲比而无间者莫如水在地上所以为比也
 先王观比之象以建万国亲诸侯建立万国所以比
 民也亲抚诸侯所以比天下也
初六有孚比之无咎
 初六比之始也相比之道以诚信为本中心不信而
 亲人人谁与之故比之始必有孚诚乃无咎也孚信
 之在中也
有孚盈缶终来有他吉
卷一 第 63b 页 WYG0009-0188d.png
 诚信充实于内若物之盈满于缶中也缶质素之器
 言若缶之盈实其中外不加文饰则终能来有他吉
 也他非此也外也若诚实充于内物无不信岂用饰
 外以求比乎诚信中实虽他外皆当感而来从孚信
 比之本也
象曰比之初六有他吉也
 言比之初六者比之道在乎始也始能有孚则终致
 有他之吉其始不诚终焉得吉上六之凶由无首也
卷一 第 64a 页 WYG0009-0189a.png
六二比之自内贞吉
 二与五为正应皆得中正以中正之道相比者也二
 处于内自内谓由己也择才而用虽在乎上而以身
 许国必由于己已以得君道合而进乃得正而吉也
 以中正之道应上之求乃自内也不自失也汲汲以
 求比者非君子自重之道乃自失也
象曰比之自内不自失也
 守己中正之道以待上之求乃不自失也易之为戒
卷一 第 64b 页 WYG0009-0189b.png
 严密二虽中正质柔体顺故有贞吉自失之戒戒之
 自守以待上之求无乃涉后凶乎曰士之修己乃求
 上之道降志辱身非自重之道也故伊尹武侯救天
 下之心非不切必待礼至然后出也
六三比之匪人
 三不中正而所比皆不中正四阴柔而不中二存应
 而比初皆不中正匪人也比于匪人其失可知悔吝
 不假言也故可伤二之中正而谓之匪人随时取义
卷一 第 65a 页 WYG0009-0189c.png
 各不同也
象曰比之匪人不亦伤乎
 人之相比求安吉也乃比于匪人必将反得悔吝其
 亦可伤矣深戒失所比也
六四外比之贞吉
 四与初不相应而五比之外比于五乃得贞正而吉
 也君臣相比正也相比相与宜也五刚阳中正贤也
 居尊位在上也亲贤从上比之正也故为贞吉以六
卷一 第 65b 页 WYG0009-0189d.png
 居四亦为得正之义又阴柔不中之人能比于刚明
 中正之贤乃得正而吉也又比贤从上必以正道则
 吉也数说相须其义始备
象曰外比于贤以从上也
 外比谓从五也五刚明中正之贤又居君位四比之
 是比贤且从上所以吉也
九五显比王用三驱失前禽邑人不诫吉
 五居君位处中得正尽比道之善者也人君比天下
卷一 第 66a 页 WYG0009-0190a.png
 之道当显明其比道而已如诚意以待物恕己以及
 人发政施仁使天下蒙其惠泽是人君亲比天下之
 道也如是天下孰不亲比于上若乃暴其小仁违道
 干誉欲以求下之比其道亦狭矣其能得天下之比
 乎故圣人以九五尽比道之正取三驱为喻曰王用
 三驱失前禽邑人不诫吉先王以四时之畋不可废
 也故推其仁心为三驱之礼乃礼所谓天子不合围
 也成汤祝网是其义也天子之畋围合其三面前开
卷一 第 66b 页 WYG0009-0190b.png
 一路使之可去不忍尽物好生之仁也只取其不用
 命者不出而反入者也禽兽前去者皆免矣故曰失
 前禽也王者显明其比道天下自然来比来者抚之
 固不煦煦然求比于物若田之三驱禽之去者从而
 不追来者则取之也此王道之大所以其民皞皞而
 莫知为之者也邑人不诫吉言其至公不私无远迩
 亲疏之别也邑者居邑易中所言邑皆同王者所都
 诸侯国中也诫期约也待物之一不期诫于居邑如
卷一 第 67a 页 WYG0009-0190c.png
 是则吉也圣人以大公无私治天下于显比见之矣
 非惟人君比天下之道如此大率人之相比莫不然
 以臣于君言之竭其忠诚致其才力乃显其比君之
 道也用之与否在君而已不可阿谀逢迎求其比己
 也在朋友亦然修身诚意以待之亲己与否在人而
 已不可巧言令色曲从苟合以求人之比己也于乡
 党亲戚于众人莫不皆然三驱失前禽之义也
象曰显比之吉位正中也
卷一 第 67b 页 WYG0009-0190d.png
 显比所以吉者以其所居之位得正中也处正中之
 地乃由正中之道也比以不偏为善故云正中凡言
 正中者其处正得中也比与随是也言中正者得中
 与正也讼与需是也
舍逆取顺失前禽也
 礼取不用命者乃是顺取逆也顺命而去者皆免矣
 矣比以向背而言谓去者为逆来者为顺也故所失
 者前去之禽也言来者抚之去者不追也
卷一 第 68a 页 WYG0009-0191a.png
邑人不诫上使中也
 不期诫于亲近上之使下中平不偏远近如一也
上六比之无首凶
 六居上比之终也首谓始也凡比之道其始善则其
 终善矣有其始而无其终者或有矣未有无其始而
 有终者也故比之无首至终则凶也此据比终而言
 然上六阴柔不中处险之极固非克终者也始比不
 以道隙于终者天下多矣
卷一 第 68b 页 WYG0009-0191b.png
象曰比之无首无所终也
 比既无首何所终乎相比有首犹或终违始不以道
 终复何保故曰无所终也
(乾下/巽上)
 小畜序卦比必有所畜故受之以小畜物相比附则
 为聚聚畜也又相亲比则志相畜小畜所以次比也
 畜止也止则聚矣为卦巽上乾下乾在上之物乃居
 巽下夫畜止刚健莫如巽顺为巽所畜故为畜也然
卷一 第 69a 页 WYG0009-0191c.png
 巽阴也其体柔顺唯能以巽顺柔其刚健非能力止
 之也畜道之小者也又四以一阴得位为五阳所说
 得位得柔巽之道也能畜群阳之志是以为畜也小
 畜谓以小畜大所畜聚者小所畜之事小以阴故也
 彖专以六四畜诸阳为成卦之义不言二体盖举其
 重者
小畜亨密云不雨自我西郊
 云阴阳之气二气交而和则相畜固而成雨阳倡而
卷一 第 69b 页 WYG0009-0191d.png
 阴和顺也故和若阴先阳倡不顺也故不和不和则
 不能成雨云之畜聚虽密而不成雨者自西郊故也
 东北阳方西南阴方自阴倡故不和而不能成雨以
 人观之云气之兴皆自四远故云郊据四而言故云
 自我畜阳者四畜之主也
彖曰小畜柔得位而上下应之曰小畜
 言成卦之义也以阴居四又处上位柔得位也上下
 五阳皆应之为所畜也以一阴而畜五阳能系而不
卷一 第 70a 页 WYG0009-0192a.png
 能固是以为小畜也彖解成卦之义而加曰字者皆
 重卦名文势当然单名卦惟革有曰字亦文势然也
健而巽刚中而志行乃亨
 以卦才言也内健而外巽健而能巽也二五居中刚
 中也阳性上进下复乾体志在于行也刚居中为刚
 而得中又为中刚言畜阳则以柔巽言能亨则由刚
 中以成卦之义言则为阴畜阳以卦才言则阳为刚
 中才如是故畜虽小而能亨也
卷一 第 70b 页 WYG0009-0192b.png
密云不雨尚往也自我西郊施未行也
 畜道不能成大如密云而不成雨阴阳交而和则相
 固而成雨二气不和阳尚往而上故不成雨盖自我
 阴方之气先倡故不和而不能成雨其功施未行也
 小畜之不能成大犹西郊之云不能成雨也
象曰风行天上小畜君子以懿文德
 乾之刚健而为巽所畜夫刚健之性惟柔顺为能畜
 止之虽可以畜止之然非能固制其刚健也但柔顺
卷一 第 71a 页 WYG0009-0192c.png
 以扰系之耳故为小畜也君子观小畜之义以懿美
 其文德畜聚为蕴畜之义君子所蕴畜者大则道德
 经纶之业小则文章才艺君子观小畜之象以懿美
 其文德文德方之道义为小也
初九复自道何其咎吉
 初九阳爻而乾体阳在上之物又刚健之才足以上
 进而复与在上同志其进复于上乃其道也故云复
 自道复既自道何过咎之有无咎而又有吉也诸爻
卷一 第 71b 页 WYG0009-0192d.png
 言无咎者如是则无咎矣故云无咎者善补过也虽
 使爻义本善亦不害于不如是则有咎之义初九乃
 由其道而行无有过咎故云何其咎无咎之甚明也
象曰复自道其义吉也
 阳刚之才由其道而复其义吉也初与四为正应在
 畜时乃相畜者也
九二牵复吉
 二以阳居下体之中五以阳居上体之中皆以阳刚
卷一 第 72a 页 WYG0009-0193a.png
 居中为阴所畜俱欲上复五虽在四上而为其所畜
 则同是同志者也夫同患相忧二五同志故相牵连
 而复二阳并进则阴不能胜得遂其复矣故吉也曰
 遂其复则离畜矣乎曰凡爻之辞皆谓如是则可以
 如是若已然则时已变矣尚何教诫乎五为巽体巽
 畜于乾而反与二相牵何也曰举二体而言则巽畜
 乎乾全卦而言则一阴畜五阳也在易随时取义皆
 如此也
卷一 第 72b 页 WYG0009-0193b.png
象曰牵复在中亦不自失也
 二居中得正者也刚柔进退不失乎中道也阳之复
 其势必强二以处中故虽强于进亦不至于过刚过
 刚乃自失也爻止言牵复而吉之义象复发明其在
 中之美
九三舆说辐夫妻反目
 三以阳爻居不得中而密比于四阴阳之情相求也
 又昵比而不中为阴畜制者也故不能前进犹车舆
卷一 第 73a 页 WYG0009-0193c.png
 说去轮辐言不能行也夫妻反目阴制于阳者也今
 反制阳如夫妻之反目也反目谓怒目相视不顺其
 夫而反制之也妇人为夫宠惑既而遂反制其夫未有
 夫不失道而妻能制之者也故说辐反目三自为也
象曰夫妻反目不能正室也
 夫妻反目盖由不能正其室家也三自处不以道故
 四得制之不使进犹夫不能正其室家故致反目也
六四有孚血去惕出无咎
卷一 第 73b 页 WYG0009-0193d.png
 四于畜时处近君之位畜君者也若内有孚诚则五
 志信之从其畜也卦独一阴畜众阳者也诸阳之志
 系乎四四苟欲以力畜之则一柔敌众刚必见伤害
 唯尽其孚诚以应之则可以感之矣故其伤害远其
 危惧免也如此则可以无咎不然则不免乎害矣此
 以柔畜刚之道也以人君之威严而微细之臣有能
 畜止其欲者盖有孚信以感之也
象曰有孚惕出上合志也
卷一 第 74a 页 WYG0009-0194a.png
 四既有孚则五信任之与之合志所以得惕出而无
 咎也惕出则血去可知举其轻者也五既合志众阳
 皆从之矣
九五有孚挛如富以其邻
 小畜众阳为阴所畜之时也五以中正居尊位而有
 孚信则其类皆应之矣故曰挛如谓牵连相从也五
 必援挽与之相济是富以其邻也五以居尊位之势
 如富者推其财力与邻比共之也君子为小人所困
卷一 第 74b 页 WYG0009-0194b.png
 正人为群邪所厄则在下者必攀挽于上期于同进
 在上者必援引于下与之戮力非独推己力以及人
 也固资在下之助以成其力耳
象曰有孚挛如不独富也
 有孚挛如盖其邻类皆牵挛而从之与众同欲不独
 有其富也君子之处难厄唯其至诚故得众力之助
 而能济其众也
上九既雨既处尚德载妇贞厉
卷一 第 75a 页 WYG0009-0194c.png
 九以巽顺之极居卦之上处畜之终从畜而止者也
 为四所止也既雨和也既处止也阴之畜阳不和则
 不能止既和而止畜之道成矣大畜畜之大故极而
 散小畜畜之小故极而成尚德载四用柔巽之德积
 满而至于成也阴柔之畜刚非一朝一夕能成由积
 累而至可不戒乎载积满也诗云厥声载路妇贞厉
 妇谓阴以阴而畜阳以柔而制刚妇若贞固守此危
 厉之道也安有妇制其夫臣制其君而能安者乎
卷一 第 75b 页 WYG0009-0194d.png
月几望君子征凶
 月望则与日敌矣几望言其盛将敌也阴已能畜阳
 而云几望何也此以柔巽畜其志也非力能制也然
 不已则将盛于阳而凶矣于几望而为之戒曰妇将
 敌矣君子动则凶也君子谓阳征动也几望将盈之
 时若已望则阳已消矣尚何戒乎
象曰既雨既处德积载也君子征凶有所疑也
 既雨既处言畜道积满而成也阴将盛极君子动则
卷一 第 76a 页 WYG0009-0195a.png
 有凶也阴敌阳则必消阳小人抗君子则必害君子
 安得不疑虑乎若前知疑虑而警惧求所以制之则
 不至于凶矣
(兑下/乾上)
 履序卦物畜然后有礼故受之以履夫物之聚则有
 大小之别高下之等美恶之分是物畜然后有礼履
 所以继畜也履礼也礼人之所履也为卦天上泽下
 天而在上泽而处下上下之分尊卑之义理之当也
卷一 第 76b 页 WYG0009-0195b.png
 礼之本也常履之道也故为履履践也藉也履物为
 践履于物为藉以柔藉刚故为履也不曰刚履柔而
 曰柔履刚者刚乘柔常理不足道故易中唯言柔乘
 刚不言刚乘柔也言履藉于刚乃见卑顺说应之义
履虎尾不咥人亨
 履人所履之道也天在上而泽处下以柔履藉于刚
 上下各得其义事之至顺理之至当也人之履行如
 此虽履至危之地亦无所害故履虎尾而不见咥啮
卷一 第 77a 页 WYG0009-0195c.png
 所以能亨也
彖曰履柔履刚也
说而应乎乾是以履虎尾不咥人亨
 兑以阴柔履藉乾之阳刚柔履刚也兑以说顺应乎
 乾刚而履藉之下顺乎上阴承乎阳天下之至理也
 所履如此至顺至当虽履虎尾亦不见伤害以此履
 行其亨可知
刚中正履帝位而不疚光明也
卷一 第 77b 页 WYG0009-0195d.png
 九五以阳光中正尊履帝位苟无疚病得履道之至
 善光明者也疚谓疵病夬履是也光明德盛而辉光
 也
象曰上天下泽履君子以辩上下定民志
 天在上泽居下上下之正理也人之所履当如是故
 取其象而为履君子观履之象以辩别上下之分以
 定其民志夫上下之分明然后民志有定民志定然
 后可以言治民志不定天下不可得而治也古之时
卷一 第 78a 页 WYG0009-0196a.png
 公卿大夫而下位各称其德终身居之得其分也位
 未称德则君举而进之士修其学学至而君求之皆
 非有预于己也农工商贾勤其事而所亨有限故皆
 有定志而天下之心可一后世自庶士至于公卿日
 志于尊荣农工商贾日志于富侈亿兆之心交骛于
 利天下纷然如之何其可一也欲其不乱难矣此由
 上下无定志也君子观履之象而分辩上下使各当
 其分以定民之心志也
卷一 第 78b 页 WYG0009-0196b.png
初九素履往无咎
 履不处者行之义初处至下素在下者也而阳刚之
 才可以上进若安其卑下之素而往则无咎矣夫人
 不能自安于贫贱之素则其进也乃贪躁而动求去
 乎贫贱耳非欲有为也既得其进骄溢必矣故往则
 有咎贤者则安履其素其处也乐其进也将有为也
 故得其进则有为而无不善乃守其素履者也
象曰素履之往独行愿也
卷一 第 79a 页 WYG0009-0196c.png
 安履其素而往者非苟利也独行其志愿耳独专也
 若欲贵之心与行道之心交战于中岂能安履其素
 也
九二履道坦坦幽人贞吉
 九二居柔宽裕得中其所履坦坦然平易之道也虽
 所履得坦易之道亦必幽静安恬之人处之则能贞
 固而吉也九二阳志上进故有幽人之戒
象曰幽人贞吉中不自乱也
卷一 第 79b 页 WYG0009-0196d.png
 履道在于安静其中恬正则所履安裕中若躁动岂
 能安其所履故必幽人则能坚固而吉盖其中心安
 静不以利欲自乱也
六三𦕈能视跛能履履虎尾咥人凶武人为于大君
 三以阴居阳志欲刚而体本阴柔安能坚其所履故
 如盲𦕈之视其见不明跛躄之履其行不远才既不
 足而又处不得中履非其正以柔而务刚其履如此
 是履于危地故曰履虎尾以不善履履危地必及祸
卷一 第 80a 页 WYG0009-0197a.png
 患故曰咥人凶武人为于大君如武暴之人而居人
 上肆其躁率而已非能顺履而远到也不中正而志
 刚乃为群阳所与是以刚躁蹈危而得凶也
象曰𦕈能视不足以有明也跛能履不足以与行也
 阴柔之人其才不足视不能明行不能远而乃务刚
 所履如此其能免于害乎
咥人之凶位不当也武人为于大君志刚也
 以柔居三履非其正所以致祸害被咥而凶也以武
卷一 第 80b 页 WYG0009-0197b.png
 人为喻者以其处阳才弱而志刚也志刚则妄动所
 履不由其道如武人而为大君也
九四履虎尾愬愬终吉
 九四阳刚而乾体虽居四刚胜者也在近君多惧之
 地无相得之义五复刚决之过故为履虎尾愬愬长
 惧之貌若能畏惧则当终吉盖九虽刚而志柔四虽
 近而不处故能兢慎畏惧则终免于危而获吉也
象曰愬愬终吉志行也
卷一 第 81a 页 WYG0009-0197c.png
 能愬愬畏惧则终得其吉者志在于行而不处也去
 危则获吉矣阳刚能行者也居柔以顺自处者也
九五夬履贞厉
 夬刚决也五以阳刚乾体居至尊之位任其刚决而
 行者也如此则虽得正犹危厉也古之圣人居天下
 之尊明足以照刚足以决势足以专然而未尝不尽
 天下之议虽刍荛之微必取乃其所以为圣也履帝
 位而光明者也若自任刚明决行不顾虽使得正亦
卷一 第 81b 页 WYG0009-0197d.png
 危道也可固守乎有刚明之才苟专自任犹为危道
 况刚明不足者乎易中云贞厉义各不同随卦可见
象曰夬履贞厉位正当也
 戒夬履者以其正当尊位也居至尊之位据能专之
 势而自任刚决不复畏惧虽使得正亦危道也
上九视履考祥其旋元吉
 上处履之终于其终视其所履行以考其善恶祸福
 若其旋则善且吉也旋谓周旋完备无不至也人之
卷一 第 82a 页 WYG0009-0198a.png
 所履考视其终若终始周完无疚善之至也是以元
 吉人之吉凶系其所履善恶之多寡吉凶之小大也
象曰元吉在上大有庆也
 上履之终也人之所履善而吉至其终周旋无亏乃
 大有福庆之人也人之行贵乎有终
(乾下/坤上)
 泰序卦履而泰然后安故受之以泰履得其所则舒
 泰泰则安矣泰所以次履也为卦坤阴在上乾阳居
卷一 第 82b 页 WYG0009-0198b.png
 下天地阴阳之气相交而和则万物生成故为通泰
泰小往大来吉亨
 小谓阴大谓阳往往之于外也来来居于内也阳气
 下降阴气上交也阴阳和畅则万物生遂天地之泰
 也以人事言之大则君上小则臣下君推诚以任下
 臣尽诚以事君上下之志通朝廷之泰也阳为君子
 阴为小人君子来处于内小人往处于外是君子得
 位小人在下天下之泰也泰之道吉而且亨也不云
卷一 第 83a 页 WYG0009-0198c.png
 元吉元亨者时有污隆治有小大虽泰岂一槩哉言
 吉亨则可包矣
彖曰泰小往大来吉亨则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
交而其志同也
 小往大来阴往而阳来也则是天地阴阳之气相交
 而万物得遂其通泰也在人则上下之情交通而其
 志意同也
内阳而外阴内健而外顺内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长
卷一 第 83b 页 WYG0009-0198d.png
小人道消也
 阳来居内阴往居外阳进而阴退也乾健在内坤顺
 在外为内健而外顺君子之道也君子在内小人在
 外是君子道长小人道消所以为泰也既取阴阳交
 和又取君子道长阴阳交和乃君子之道长也
象曰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
左右民
 天地交而阴阳和则万物茂遂所以泰也人君当体
卷一 第 84a 页 WYG0009-0199a.png
 天地通泰之象而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
 以左右生民也财成谓体天地交泰之道而财制成
 其施为之方也辅相天地之宜天地通泰则万物茂
 遂人君体之而为法制使民用天时因地利辅助化
 育之功成其礼美之利也如春气发生万物则为播
 植之法秋气成实万物则为收敛之法乃辅相天地
 之宜以左右辅助于民也民之生必赖君上为之法
 制以教率辅翼之乃得遂其生养是左右之也
卷一 第 84b 页 WYG0009-0199b.png
初九拔茅茹以其汇征吉
 初以阳爻居下是有刚明之才而在下者也时之否
 则君子退而穷处时既泰则志在上进也君子之进
 必与其朋类相牵援如茅之根然拔其一则牵连而
 起矣茹根之相牵连者故以为象汇类也贤者以其
 类进同志以行其道是以吉也君子之进必以其类
 不唯志在相先乐于与善实乃相赖以济故君子小
 人未有能独立不赖朋类之助者也自古君子得位
卷一 第 85a 页 WYG0009-0199c.png
 则天下之贤萃于朝廷同志恊力以成天下之泰小
 人在位则不肖者并进然后其党胜而天下否矣盖
 各从其类也
象曰拔茅征吉志在外也
 时将泰则群贤皆欲上进三阳之志欲进同也故取
 茅茹汇征之象志在外上进也
九二包荒用冯河不遐遗朋亡得尚于中行
 二以阳刚得中上应于五五以柔顺得中下应于二
卷一 第 85b 页 WYG0009-0199d.png
 君臣同德是以刚中之才为上所专任故二虽居臣
 位主治泰者也所谓上下交而其志同也故治泰之
 道主二而言包荒用冯河不遐遗朋亡四者处泰之
 道也人情安肆则政舒缓而法度废弛庶事无节治
 之之道必有包含荒秽之量则其施为宽裕详密弊
 革事理而人安之若无含弘之度有忿疾之心则无
 深远之虑有暴扰之患深弊未去而近患已生矣故
 在包荒也用冯河泰宁之世人情习于久安安于守
卷一 第 86a 页 WYG0009-0200a.png
 常惰于因循惮于更变非有冯河之勇不能有为于
 斯时也冯河谓其刚果足以济深越险也自古泰治
 之世必渐至于衰替盖由狃习安逸因循而然自非
 刚断之君英烈之辅不能挺特奋发以革其弊也故
 曰用冯河或疑上云包荒则是包含宽容此云用冯
 河则是奋发改革似相反也不知以含容之量施刚
 果之用乃圣贤之为也不遐遗泰宁之时人心狃于
 泰则苟安逸而已恶能复深思远虑及于遐远之事
卷一 第 86b 页 WYG0009-0200b.png
 哉治夫泰者当周及庶事虽遐远不可遗若事之微
 隐贤才之在僻陋皆遐远者也时泰则固遗之矣朋
 亡夫时之既泰则人习于安其情肆而失节将约而
 正之非绝去其朋与之私则不能也故云朋亡自古
 立法制事牵于人情卒不能行者多矣若夫禁奢侈
 则害于近戚限田产则妨于贵家如此之类既不能
 断以大公而必行则是牵于朋比也治泰不能朋亡
 则为之难矣治泰之道有此四者则能合于九二之
卷一 第 87a 页 WYG0009-0200c.png
 德故曰得尚于中行言能配合中行之义也尚配也
象曰包荒得尚于中行以光大也
 象举包荒一句而通解四者之义言如此则能配合
 中行之德而其道光明显大也
九三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勿恤其孚于食有

 三居泰之中在诸阳之上泰之盛也物理如循环在
 下者必升居上者必降泰久而必否故于泰之盛与
卷一 第 87b 页 WYG0009-0200d.png
 阳之将进而为之戒曰无常安平而不险陂者谓无
 常泰也无常往而不返者谓阴当复也平者陂往者
 复则为否矣当知天理之必然方泰之时不敢安逸
 常艰危其思虑正固其施为如是则可以无咎处泰
 之道既能艰贞则可常保其泰不劳忧恤得其所求
 也不失所期为孚如是则于其禄食有福益也禄食
 谓福祉善处泰者其福可长也盖德善日积则福禄
 日臻德踰于禄则虽盛而非满自古隆盛未有不失
卷一 第 88a 页 WYG0009-0201a.png
 道而丧败者也
象曰无往不复天地际也
 无往不复言天地之交际也阳降于下必复于上阴
 升于上必复于下屈伸往来之常理也因天地交际
 之道明否泰不常之理以为戒也
六四翩翩不富以其邻不戒以孚
 六四处泰之过中以阴在上志在下复上二阴亦志
 在趋下翩翩疾飞之貌四翩翩就下与其邻同也邻
卷一 第 88b 页 WYG0009-0201b.png
 其类也谓五与上夫人富而其类从者为利也不富
 而从者其志同也三阴皆在下之物居上乃失其实
 其志皆欲下行故不富而相从不待戒告而诚意相
 合也夫阴阳之升降乃时运之否泰或交或散理之
 常也泰既过中则将变矣圣人于三尚云艰贞则有
 福盖三为将中知戒则可保四已过中矣理必变也
 故专言始终反复之道五泰之主则复言处泰之义
象曰翩翩不富皆失实也不戒以孚中心愿也
卷一 第 89a 页 WYG0009-0201c.png
 翩翩下往之疾不待富而邻从者以三阴在上皆失
 其实故也阴本在下之物今乃居上是失实也不待
 告戒而诚意相与者盖其中心所愿故也理当然者
 天也众所同者时也
六五帝乙归妹以祉元吉
 史谓汤为天乙厥后有帝祖乙亦贤王也后又有帝
 乙多士曰自成汤至于帝乙罔不明德恤祀称帝乙
 者未知谁是以爻义观之帝乙制王姬下嫁之礼法
卷一 第 89b 页 WYG0009-0201d.png
 者也自古帝女虽皆下嫁至帝乙然后制为礼法使
 降其尊贵以顺从其夫也六五以阴柔居君位下应
 于九二刚明之贤五能倚任其贤臣而顺从之如帝
 乙之归妹然降其尊而顺从于阳则以之受祉且元
 吉也元吉大吉而尽善者也谓成治泰之功也
象曰以祉元吉中以行愿也
 所以能获祉福且元吉者由其以中道合而行其志
 愿也有中德所以能任刚中之贤所听从者皆其志
卷一 第 90a 页 WYG0009-0202a.png
 愿也非其所欲能从之乎
上六城复于隍勿用师自邑告命贞吝
 掘隍土积累以成城如治道积累以成泰及泰之终
 将反于否如城土颓圮复反于隍也上泰之终六以
 小人处之行将否矣勿用师君之所以能用其众者
 上下之情通而心从也今泰之将终失泰之道上下
 之情不通矣民心离散不从其上岂可用也用之则
 乱众既不可用方自其亲近而告命之虽使所告命
卷一 第 90b 页 WYG0009-0202b.png
 者得其正亦可羞吝邑所居谓亲近大率告命必自
 近始凡贞凶贞吝有二义有贞固守此则凶吝者有
 虽得正亦凶吝者此不云贞凶而云贞吝者将否而
 方告命为可羞吝否不由于告命也
象曰城复于隍其命乱也
 城复于隍矣虽其命之乱不可止也
(坤下/乾上)
 否序卦泰者通也物不可以终通故受之以否夫物
卷一 第 91a 页 WYG0009-0202c.png
 理往来通泰之极则必否否所以次泰也为卦天上
 地下天地相交阴阳和畅则为泰天处上地处下是
 天地隔绝不相交通所以为否也
否之匪人
 天地交而万物生于中然后三才备人为最灵故为
 万物之首凡生天地之中者皆人道也天地不交则
 不生万物是无人道故曰匪人谓非人道也消长阖
 辟相因而不息泰极则复否终则倾无常而不变之
卷一 第 91b 页 WYG0009-0202d.png
 理人道岂能无也既否则泰矣
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
 夫上下交通刚柔和合君子之道也否则反是故不
 利君子贞君子正道否塞不行也大往小来阳往而
 阴来也小人道长君子道消之象故为否也
彖曰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则是天地不交
而万物不通也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也内阴而外阳
内柔而外刚内小人而外君子小人道长君子道消也
卷一 第 92a 页 WYG0009-0203a.png
 夫天地之气不交则万物无生成之理上下之义不
 交则天下无邦国之道建邦国所以为治也上施政
 以治民民戴君而从命上下相交所以治安也今上
 下不交是天下无邦国之道也阴柔在内阳刚在外
 君子往居于外小人来处于内小人道长君子道消
 之时也
象曰天地不交否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
 天地不相交通故为否否塞之时君子道消当观否
卷一 第 92b 页 WYG0009-0203b.png
 塞之象而以俭损其德避免祸难不可荣居禄位也
 否者小人得志之时君子居显荣之地祸患必及其
 身故宜晦处穷约也
初六拔茅茹以其汇贞吉亨
 泰与否皆取茅为象者以群阳群阴同在下有牵连
 之象也泰之时则以同征为吉否之时则以同贞为
 亨始以内小人外君子为否之义复以初六否而在
 下为君子之道易随时取义变动无常否之时在下
卷一 第 93a 页 WYG0009-0203c.png
 者君子也否之三阴上皆有应在否隔之时隔绝不
 相通故无应义初六能与其类贞固其节则处否之
 吉而其道之亨也当否而能进者小人也君子则伸
 道免祸而已君子进退未尝不与其类同也
象曰拔茅贞吉志在君也
 爻以六自守于下明君子处下之道象复推明以象
 君子之心君子固守其节以处下者非乐于不进独
 善也以其道方否不可进故安之耳心固未尝不在
卷一 第 93b 页 WYG0009-0203d.png
 天下也其志常在得君而进以康济天下故曰志在
 君也
六二包承小人吉大人否亨
 六二其质则阴柔其居则中正以阴柔小人而言则
 方否于下志所包畜者在承顺乎上以求济其否为
 身之利小人之吉也大人当否则以道自处岂肯枉
 已屈道承顺于上唯自守其否而已身之否乃其道
 之亨也或曰上下不交何所承乎曰正则否矣小人
卷一 第 94a 页 WYG0009-0204a.png
 顺上之心未尝无也
象曰大人否亨不乱群也
 大人于否之时守其正节不杂乱于小人之群类身
 虽否而道之亨也故曰否亨不以道而身亨乃道之
 否也不云君子而云大人能如是则其道大矣
六三包羞
 三以阴柔不中不正而居否又切近于上非能守道
 安命穷斯滥矣极小人之情状者也其所包畜谋虑
卷一 第 94b 页 WYG0009-0204b.png
 邪滥无所不至可羞耻也
象曰包羞位不当也
 阴柔居否而不中不正所为可羞者处不当故也处
 不当位所为不以道也
九四有命无咎畴离祉
 四以阳刚健体居近君之位是以济否之才而得高
 位者也足以辅上济否然当君道方否之时处逼近
 之地所恶在居功取忌而已若能使动必出于君命
卷一 第 95a 页 WYG0009-0204c.png
 威柄一归于上则无咎而其志行矣能使事皆出于
 君命则可以济时之否其畴类皆附离其福祉离丽
 也君子道行则与其类同进以济天下之否畴离祉
 也小人之进亦以其类同也
象曰有命无咎志行也
 有君命则得无咎乃可以济否其志得行也
九五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系于苞桑
 五以阳刚中正之德居尊位故能休息天下之否大
卷一 第 95b 页 WYG0009-0204d.png
 人之吉也大人当位能以其道休息天下之否以驯
 致于泰犹未离于否也故有其亡之戒否既休息渐
 将反泰不可便为安肆当深虑远戒常虞否之复来
 曰其亡矣其亡矣其系于苞桑谓为安固之道如维
 系于苞桑也桑之为物其根深固苞谓丛生者其固
 尤甚圣人之戒深矣汉王允唐李德裕不知此戒所
 以致祸败也系辞曰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
 者也乱者有其治者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
卷一 第 96a 页 WYG0009-0205a.png
 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象曰大人之吉位正当也
 有大人之德而得至尊之正位故能休天下之否是
 以吉也无其位则虽有其道将何为乎故圣人之位
 谓之大宝
上九倾否先否后喜
 上九否之终也物理极而必反故泰极则否否极则
 泰上九否既极矣故否道倾覆而变也先极否也后
卷一 第 96b 页 WYG0009-0205b.png
 倾喜也否倾则泰矣后喜也
象曰否终则倾何可长也
 否终则必倾岂有长否之理极而必反理之常也然
 反危为安易乱为治必有刚阳之才而后能也故否
 之上九则能倾否屯之上六则不能变屯也
(离下/乾上)
 同人序卦物不可以终否故受之以同人夫天地不
 交则为否上下相同则为同人与否义相反故相次
卷一 第 97a 页 WYG0009-0205c.png
 又世之方否必与人同力乃能济同人所以次否也
 为卦乾上离下以二象言之天在上者也火之性炎
 上与天同也故为同人以二体言之五居正位为乾
 之主二为离之主二爻以中正相应上下相同同人
 之义也又卦唯一阴众阳所欲同亦同人之义也他
 卦固有一阴者在同人之时而二五相应天火相同
 故其义大
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贞
卷一 第 97b 页 WYG0009-0205d.png
 野谓旷野取远与外之义夫同人者以天下大同之
 道则圣贤大公之心也常人之同者以其私意所合
 乃昵比之情耳故必于野谓不以昵近情之所私而
 于郊野旷远之地既不系所私乃至公大同之道无
 远不同也其亨可知能与天下大同是天下皆同之
 也天下皆同何险阻之不可济何艰危之不可亨故
 利涉大川利君子贞上言于野止谓不在昵比此复
 言宜以君子正道君子之贞谓天下至公大同之道
卷一 第 98a 页 WYG0009-0206a.png
 故虽居千里之远生千岁之后若合符节推而行之
 四海之广兆民之众莫不同小人则唯用其私意所
 比者虽非亦同所恶者虽是亦异故其所同者则为
 阿党盖其心不正也故同人之道利在君子之贞正
彖曰同人柔得位得中而应乎乾曰同人
 言成卦之义柔得位谓二以阴居阴得其正位也五
 中正而二以中正应之得中而应乎乾也五刚健中
 正而二以柔顺中正应之各得其正其德同也故为
卷一 第 98b 页 WYG0009-0206b.png
 同人五乾之主故云应乎乾象取天火之象而彖专
 以二言
同人曰
 此三字羡文
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乾行也
 至诚无私可以蹈险难者乾之行也无私天德也
文明以健中正而应君子正也
 又以二体言其义有文明之德而刚健以中正之道
卷一 第 99a 页 WYG0009-0206c.png
 相应乃君子之正道也
唯君子能能通天下之志
 天下之志万殊理则一也君子明理故能通天下之
 志圣人视亿兆之心犹一心者通于理而已文明则
 能烛理故能明大同之义刚健则能克已故能尽大
 同之道然后能中正合乎乾行也
象曰天与火同人君子以类族辨物
 不云火在天下天下有火而云天与火者天在上火
卷一 第 99b 页 WYG0009-0206d.png
 性炎上火与天同故为同人之义君子观同人之象
 而以类族辨物各以其类族辨物之同异也若君子
 小人之党善恶是非之理物情之离合事理之异同
 凡异同者君子能辨明之故处物不失其方也
初九同人于门无咎
 九居同人之初而无系应是无偏私同人之公者也
 故为出门同人出门谓在外在外则无私昵之偏其
 同博而公如此则无过咎也
卷一 第 100a 页 WYG0009-0207a.png
象曰出门同人又谁咎也
 出门同人于外是其所同者广无所偏私人之同也
 有厚薄亲疏之异过咎所由生也既无所偏党谁其
 咎之
六二同人于宗吝
 二与五为正应故曰同人于宗宗谓宗党也同于所
 系应是有所偏与在同人之道为私狭矣故可吝二
 若阳爻则为刚中之德乃以中道相同不为私也
卷一 第 100b 页 WYG0009-0207b.png
象曰同人于宗吝道也
 诸卦以中正相应为善而在同人则为可吝故五不
 取君义盖私比非人君之道相同以私为可吝也
九三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三岁不兴
 三以阳居刚而不得中是刚暴之人也在同人之时
 志在于同卦惟一阴诸阳之志皆欲同之三又与之
 比然二以中正之道与五相应三以刚强居二五之
 间欲夺而同之然理不直义不胜故不敢显发伏藏
卷一 第 101a 页 WYG0009-0207c.png
 兵戎于林莽之中怀恶而内负不直故又畏惧时升
 高陵以顾望如此至于三岁之久终不敢兴此爻深
 见小人之情状然不曰凶者既不敢发故未至凶也
象曰伏戎于莽敌刚也三岁不兴安行也
 所敌者五既刚且正其可夺乎故畏惮伏藏也至于
 三岁不兴矣终安能行乎
九四乘其墉弗克攻吉
 四刚而不中正其志欲同二亦与五为仇者也墉垣
卷一 第 101b 页 WYG0009-0207d.png
 所以限隔也四切近于五如隔墉且乘其墉欲攻之
 之义不直而不克也苟能自知义之不直而不攻则
 为吉也若肆其邪欲不能反思义理妄行攻夺则其
 凶大矣三以刚居刚故终其强而不能反四以刚居
 柔故有困而能反之义能反则吉矣畏义而能改其
 吉宜矣
象曰乘其墉义弗克也其吉则困而反则也
 所以乘其墉而弗克攻之者以其义之弗克也以邪
卷一 第 102a 页 WYG0009-0208a.png
 攻正义不胜也其所以得吉者由其义不胜困穷而
 反于法则也二者众阳所同欲也独三四有争夺之
 义者二爻居二五之间也初终远故取义别
九五同人先号咷而后笑大师克相遇
 九五同于二而为三四二阳所隔五自以义直理胜
 故不胜愤抑至于号咷然邪不胜正虽为所隔终必
 得合故后笑也大师克相遇五与二正应而二阳非
 理隔夺必用大师克胜之乃得相遇也云大师云克
卷一 第 102b 页 WYG0009-0208b.png
 者见二阳之强也九五君位而爻不取人君同人之
 义者盖五专以私昵应于二而失其中正之德人君
 当与天下大同而独私一人非君道也又先隔则号
 咷后遇则笑是私昵之情非大同之体也二之在下
 尚以同于宗为吝况人君乎五既于君道无取故更
 不言君道而明二人同心不可间隔之义系辞云君
 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二人同心其利断金中
 诚相同出处语默无不同天下莫能间也同者一也
卷一 第 103a 页 WYG0009-0208c.png
 一不可分分乃二也一可以通金石冒水火无所不
 能入故云其利断金其理至微故圣人赞之曰同心
 之言其臭如兰谓其言意味深长也
象曰同人之先以中直也大师相遇言相克也
 先所以号咷者以中诚理直故不胜其忿切而然也
 虽其敌刚强至用大师然义直理胜终能克之故言
 能相克也相克谓能胜见二阳之强也
上九同人于郊无悔
卷一 第 103b 页 WYG0009-0208d.png
 郊在外而远之地求同者必相亲相与上九居外而
 无应终无与同者也始有同则至终或有暌悔处远
 而无与故虽无同亦无悔虽欲同之志不遂而其终
 无所悔也
象曰同人于郊志未得也
 居远莫同故终无所悔然而在同人之道求同之志
 不得遂虽无悔非善处也
(乾下/离上)
卷一 第 104a 页 WYG0009-0209a.png
 大有序卦与人同者物必归焉故受之以大有夫与
 人同者物之所归也大有所以次同人也为卦火在
 天上火之处高其明及远万物之众无不照见为大
 有之象又一柔居尊众阳并应居尊执柔物之所归
 也上下应之为大有之义大有盛大丰有也
大有元亨
 卦之才可以元亨也凡卦德有卦名自有其义者如
 比吉谦亨是也有因其卦义便为训戒者如师贞丈
卷一 第 104b 页 WYG0009-0209b.png
 人吉同人于野亨是也有以其卦才而言者大有元
 亨是也由刚健文明应天时行故能元亨也
彖曰大有柔得尊位大中而上下应之曰大有
 言卦之所以为大有也五以阴居君位柔得尊位也
 处中得大中之道也为诸阳所宗上下应之也夫居
 尊执柔固众之所归也而又有虚中文明大中之德
 故上下同志应之所以为大有也
其德刚健而文明应乎天而时行是以元亨
卷一 第 105a 页 WYG0009-0209c.png
 卦之德内刚健而外文明六五之君应于乾之九二
 五之性柔顺而明能顺应乎二二乾之主也是应乎
 乾也顺应乾行顺乎天时也故曰应乎天而时行其
 德如此是以元亨也王弼云不大通何由得大有乎
 大有则必元亨矣此不识卦义离乾成大有之义非
 大有之义便有元亨由其才故得元亨大有而不善
 者与不能亨者有矣诸卦具元亨利贞则彖皆释为
 大亨恐疑与乾坤同也不兼利贞则释为元亨尽元
卷一 第 105b 页 WYG0009-0209d.png
 义也元有大善之义有元亨者四卦大有蛊升鼎也
 唯升之彖误随他卦作大亨曰诸卦之元与乾不同
 何也曰元之在乾为元始之义为首出庶物之义他
 卦则不能有此义为善为大而已曰元之为大可矣
 为善何也曰元者物之先也物之先岂有不善者乎
 事成而后有败败非先成者也兴而后有衰衰固后
 于兴也得而后有失非得则何以有失也至于善恶
 治乱是非天下之事莫不皆然必善为先故文言曰
卷一 第 106a 页 WYG0009-0210a.png
 元者善之长也
象曰火在天上大有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
 火高在天上照见万物之众多故为大有大有繁庶
 之义君子观大有之象以遏绝众恶扬明善类以奉
 顺天休美之命万物众多则有善恶之殊君子亨大
 有之盛当代天工治养庶类治众之道在遏恶扬善
 而已恶惩善劝所以顺天命而安群生也
初九无交害匪咎艰则无咎
卷一 第 106b 页 WYG0009-0210b.png
 九居大有之初未至于盛处卑无应与未有骄盈之
 失故无交害未涉于害也大凡富有鲜不有害以子
 贡之贤未能尽免况其下者乎匪咎艰则无咎言富
 有本匪有咎也人因富有自为咎耳若能享富有而
 知难处则自无咎也处富有而不能思艰兢畏则骄
 侈之心生矣所以有咎也
象曰大有初九无交害也
 在大有之初克念艰难则骄溢之心无由生矣所以
卷一 第 107a 页 WYG0009-0210c.png
 不交涉于害也
九二大车以载有攸往无咎
 九以阳刚居二为六五之君所倚任刚健则才胜居
 柔则谦顺得中则无过其才如此所以能胜大有之
 任如大车之材强壮能胜载重物也可以任重行远
 故有攸往而无咎也大有礼盛之时有而未极故以
 二之才可往而无咎至于盛极则不可以往矣
象曰大车以载积中不败也
卷一 第 107b 页 WYG0009-0210d.png
 壮大之车重积载于其中而不损败犹九二材力之
 强能胜大有之任也
九三公用亨于天子小人弗克
 三居下体之上在下而居人上诸侯人君之象也公
 侯上承天子天子居天下之尊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在下者何敢专其有凡土地之富人民之众皆王者
 之有也此理之正也故三当大有之时居诸侯之位
 有其富盛必用享通乎天子谓以其有为天子之有
卷一 第 108a 页 WYG0009-0211a.png
 也乃人臣之常义也若小人处之则专其富有以为
 私不知公以奉上之道故曰小人弗克也
象曰公用亨于天子小人害也
 公当用亨于天子若小人处之则为害也自古诸侯
 能守臣节忠顺奉上者则蕃养其众以为王之屏翰
 丰殖其财以待上之徵赋若小人处之则不知为臣
 奉上之道以其为己之私民众财丰则反擅其富强
 益为不顺是小人大有则为害又大有为小人之害
卷一 第 108b 页 WYG0009-0211b.png
 也
九四匪其彭无咎
 九四居大有之时已过中矣是大有之盛者也过盛
 则凶咎所由生也故处之之道匪其彭则得无咎谓
 能谦损不处其太盛则得无咎也四近君之高位苟
 处太盛则致凶咎彭盛多之貌诗载驱云汶水汤汤
 行人彭彭行人盛多之状雅大明云驷騵彭彭言武
 王戎马之盛也
卷一 第 109a 页 WYG0009-0211c.png
象曰匪其彭无咎明辨晰也
 能不处其盛而得无咎者盖有明辨之智也晰明智
 也贤智之人明辨物理当其方盛则知咎之将至故
 能损抑不敢至于满极也
六五厥孚交如威如吉
 六五当大有之时居君位虚中为孚信之象人君执
 柔守中而以孚信接于下则下亦尽其信诚以事于
 上上下孚信相交也以柔居尊位当大有之时人心
卷一 第 109b 页 WYG0009-0211d.png
 安易若专尚柔顺则陵慢生矣故必威如则吉威如
 有威严之谓也既以柔和孚信接于下众志说从又
 有威严使之有畏善处有者也吉可知矣
象曰厥孚交如信以发志也
威如之吉易而无备也
 下之志从乎上者也上以孚信接于下则下亦以诚
 信事其上故厥孚交如由上有孚信以发其下孚信
 之志下之从上犹响之应声也威如之所以吉者谓
卷一 第 110a 页 WYG0009-0212a.png
 若无威严则下易慢而无戒备也谓无恭畏备上之
 道备谓备上之求责也
上九自天祐之吉无不利
 上九在卦之终居无位之地是大有之极而不居其
 有者也处离之上明之极也唯至明所以不居其有
 不至于过极也有极而不处则无盈满之灾能顺乎
 理者也五之孚信而履其上为蹈履诚信之义五有
 文明之德上能降志以应之为尚贤崇善之义其处
卷一 第 110b 页 WYG0009-0212b.png
 如此合道之至也自当享其福庆自天祐之行顺乎
 天而获天祐故所往皆吉无所不利也
象曰大有上吉自天祐也
 大有之上有极当变由其所为顺天合道故天祐助
 之所以吉也君子满而不溢乃天祐也系辞复申之
 云天之所助者顺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履信思乎顺
 又以尚贤也是以自天祐之吉无不利也履信谓履
 五五虚中信也思顺谓谦退不居尚贤谓志从于五
卷一 第 111a 页 WYG0009-0212c.png
 大有之世不可以盈丰而复处盈焉非所宜也六爻
 之中皆乐据权位唯初上不处其位故初九无咎上
 九无不利上九在上履信思顺故在上而得吉盖自
 天祐也
 
 
 
 
卷一 第 111b 页 WYG0009-0212d.png
 
 
 
 
 
 
 
 伊川易传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