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端毅奏议-明-王恕王端毅奏议 提要

王端毅奏议 提要 第 1a 页 WYG0427-045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史部六
 王端毅公奏议    诏令奏议𩔖二(奏议之属/)
  提要
    (臣/)等谨按王端毅公奏议十五卷明王恕撰
    恕有石渠意见已著录恕吏部奏议九卷宏
    治四年文选郎孙交编次李东阳序之后兵
    部尚书王宪取其自大理寺左寺副至南京
    兵部尚书时奏议六卷刻于苏州御史程启
王端毅奏议 提要 第 1b 页 WYG0427-0453b.png
    元又刻于三原此本则正德辛已三原知县
    王成章合二本而刻之者第一卷为大理寺
    及巡抚荆襄河南时所上二卷为南京刑部
    户部及总理河道时所上三卷为云南巡抚
    时所上四卷为前参赞几务时所上五卷为
    巡抚南直时所上六卷为后参赞几务时所
    上七卷至十五卷皆吏部所上刘昌悬笥琐
    探称恕历仕四十五年凡上三千馀疏则此
王端毅奏议 提要 第 2a 页 WYG0427-0454a.png
    犹汰而存之者矣明史恕本传称其扬历中
    外五十馀年刚正清严始终一致集中所载
    如参奏镇守太监及论中使扰人等疏皆剀
    切直陈无所回护又如处置地方及拨船事
    宜诸状皆筹画详尽具有经略其他亦多有
    关一时朝政可资史传之参证沈德符顾曲
    杂言称邱浚作五伦全备杂剧王恕谓其程
    学大儒不宜留心词曲浚大恨之遂谓恕所
王端毅奏议 提要 第 2b 页 WYG0427-0454b.png
    刻疏稿凡成化间留中之疏俱书不报故彰
    先帝拒谏之失侍医刘文泰因以此事疏攻
    恕恕因去位所以报恕之轻诋也明史恕传
    则谓二人因争坐位故搆是狱案浚本狠忮
    恕一日不去则浚一日不得快其私其忌恕
    未必以此数语亦未必以此一事然恕亦殊
    乖避人焚草之意故史谓其昧于远名之戒
    今刋本已无此二字或后来削之欤乾隆四
王端毅奏议 提要 第 3a 页 WYG0427-0454c.png
    十三年五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 校 官 (臣/) 陆 费 墀
王端毅奏议 提要 第 4a 页 WYG0427-0455a.png
王端毅奏议序
周官冢宰即唐虞百揆之职虽列于六曹而实总众务
历代宰相之设则别立六曹以隶之迨于我朝始不置
相然所谓吏部尚书者独为六部之长所领人才又天
下首务非他政事比盖大臣之最重者也故非德足以
格君正国才足以察理辨物者莫宜为之顾世远制异
天下事不尽于都俞吁咈之间则必假于辞而后能达
于是谟训之体变为章疏为题为奏代代有之晋山涛
王端毅奏议 提要 第 4b 页 WYG0427-0455b.png
有所铨注必先启而后奏宋赵普有所荐而不用则拾
残藁复上之者皆是物也今部曹所奏朝报所录人皆
倾耳而听之今日行某事事之善者必曰吾君之仁也
明日用某人人之贤者必曰吾君之明也是虽书簿格
例之细而所谓格君正国者亦于是关焉固诸曹之所
同而在吏部为尤重也今天子御极之初三原王公复
召为吏部尚书进太子太保天下翕然望之而公亦毅
然以天下人才为己任凡有会议必手自属藁虽部曹
王端毅奏议 提要 第 5a 页 WYG0427-0455c.png
所拟官属所具亦亲为改订四三年来散于诸司者不
可悉记文选员外郎孙君交择其关于政之大者萃为
一编以藏于家东阳得而观之则叹曰于乎盛哉皋陶
论知人必曰载采孟子言尚友必曰论世后之人闻公
之风不获见其人而接其论言者必于是观之而一代
之盛亦从可识矣东阳承乏翰林脩两朝实录皆在史
馆盖自正统以来迄于成化选举之典式人才之名籍
未尝不得与也圣天子之休风善政大臣元老之嘉谟
王端毅奏议 提要 第 5b 页 WYG0427-0455d.png
伟绩乃复于今日见之敢不为天下贺哉且难进易退
公之夙心而眷注方切未可以言去则所以益于君与
国者尚多又敢不益为天下望之哉公自立朝累有献
纳在南部者尤为天下所传诵则既编为别卷而序之
者已详故独识于此庶公之任以天下者有所参考云
弘治四年夏四月望日赐进士出身奉议大夫左春坊
左庶子兼翰林院侍讲学士经筵讲官兼修国史长沙
李东阳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