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门六君子文粹-宋-张耒卷六十八

卷六十八 第 1a 页 WYG1361-0478a.png
钦定四库全书
 苏门六君子文粹卷六十八
  济北文粹六     宋 晁补之 撰
  书
   答外舅兵部杜侍郎书
补之再拜昨自苏公以尚书召适与左右兵部同事意
两公平日未尝相与处往未必合故尝为苏公极言左
右居家行已莅官及物之意苏公固不以补之言为过
卷六十八 第 1b 页 WYG1361-0478b.png
及辱赐书道联职甚亲远闻欣喜不已补之于苏公为
门下士无所复赞然刚洁寡欲奉已至俭菲而以身任
官责嫉邪爱物知无不为繇是不忽细务其有所不得
尽视去官职如土芥凡规模大较与左右近者非一事
也来书犹怪其尚气好辩此非补之所能知自非圣人
各有所长亦有所短然伯夷班圣人之列矣而孟子尚
以谓伯夷隘君子不由夫孟子所谓君子者必若孔子
无可无不可而后可也不然望望然去之若将浼焉者
卷六十八 第 2a 页 WYG1361-0478c.png
苟病其未和则凡能虑祸忍诟摧刚为柔熟视出胯下
者皆可以免夫此议矣隘者见排而不恭者并获罪见
排且获罪矣而不害其并列于圣人则孟子之心盖可
见矣西汉名臣惟汲黯郑当时汲黯好直谏多大体而
性倨少礼面折不能容人之过士亦以此不附而郑当
时性长者常引丞史以为贤于已与官属言惟恐伤之
山东翕然称郑庄黯以倨得不附而庄见誉长者似庄
胜也然至于淮南有邪谋数汉庭臣惟惮黯而庄乃获
卷六十八 第 2b 页 WYG1361-0478d.png
讥趋和承意不敢甚斥臧否庄于此不反愧黯哉虽然
汲黯为直不为忮郑当时为和不为谀故良史同称推
贤则汲黯郑当时此其大体皆有所长而亦皆有所短
故补之以谓自非孔子无可无不可未免于见议者君
子以同而异若是可也方今老成言行足以矜式后进
者非左右乎俗异教离党同门蠹道真十室皆是补之
以谓众贤和于朝则幽远趋向自一而事无不可为不
识左右以为如何后赐一言幸甚幸甚
卷六十八 第 3a 页 WYG1361-0479a.png
   答刘壮舆论国语书
补之再拜辱书以国语二事相切磋甚厚所援据通洽
而议近正又以知别后学问之益殊欣喜也然齐桓晋
文同功一体皆仲尼之徒所不道虽晋文入异此但一
事未可言优于桓也亦不当称周之盛德以类其迹之
近似者以大重耳子犯之谋而疑后世凡圣人所以与
霸者非与其假仁义也与其假仁义以成功而民赖焉
方其走狄避患区区窃仁义之迹以图济其私未足称
卷六十八 第 3b 页 WYG1361-0479b.png
于大君子之前也亡人从者其文义可观而士溺焉若
进疑于岐山盟津退不失为季札则僭且不类甚矣岐
山盟津来书所谓拟人必于其伦者此甚不可若退为
季札则非重耳之本心也岐山去国而成国无豳岐之
异夫何所待盟津以国为天下退修德以待之非诸侯
公子失国反国之比又重耳以谗出逃父之诛不与奚
齐卓子争立足矣国人自杀奚齐卓子国无君而已义
嗣入可也胡为委幼且不肖之夷吾以敝晋而流祸如
卷六十八 第 4a 页 WYG1361-0479c.png
此其酷哉若曰桓讨子纠则高梁之事与生窦奚辨壮
舆其未之思耶凡补之所为论者以摘夫假仁义之微
情使当其分而止不欲使夫谲甚而疑圣也岂善冀芮
之谋以子犯为诚不及者哉以谓夷吾亦晋嗣苟可以
入而存国虽走梁而援秦奚不可者卒其不与夷吾则
入晋而不能善晋也苟善晋春秋亦将与之使桓文徒
窃仁义之名以济其私而其成功民所无赖则春秋犹
不与公羊论享国长短美见未见固非是要之春秋随
卷六十八 第 4b 页 WYG1361-0479d.png
事褒贬无始终善者也其曰实与而文不与乃补之犹
反是圣人于齐晋皆文与而实不与实不与者以其假
仁义文与者无王不得已也孟子谓彼善于此为至论
壮舆疑于王迹则假者之情后终不得而诛矣又荀息
事始意壮舆许息之死再得来问乃与补之论其悖者无
异荀息世未有知其非者也独吾两人非之耳凡小人
之事主也生则阿其欲以蒙利死则择利而背之荀息
阿献公之生罪也死则曰虽无益也将焉避之是岂小
卷六十八 第 5a 页 WYG1361-0480a.png
人之所能哉故后世惑焉以其复言乱信义之实而左
氏述其忠正公羊类夫仇孔非壮舆卓然自信几何不
胥而靡也召忽死子纠天下不称其是亦不诛其非始
无善而终无恶也荀息死奚齐论者至今谓夫疑于信
义也否则荀息何足议哉虽然荀息愚不幸既许其君
以死矣至于不济壮舆以谓宁死而不贰之为良抑贰
而不死之为是将死与不死于荀息无轻重皆不可也
天下固无皆不可之义壮舆必能处之矣惟其要终之
卷六十八 第 5b 页 WYG1361-0480b.png
义不足以救初之恶与其苟免如犬彘则死为可进故
补之以谓进荀息以甚苟免之祸知宗元为学春秋而
通者不然则可以死如召忽可以无死如管仲要其忠
义所在何如耳张禹李绩蒙丧邦之旧事与荀息类而
禹绩皆不死为愧于荀息若曰汉唐事禹绩不得预其
祸则狐掘之必狐埋之已首祸而身不预则何如馀非
面不尽
   答刘壮舆书
卷六十八 第 6a 页 WYG1361-0480c.png
补之答示漫浪翁图赞并所以名堂与亭之意以壮舆
志业岂老且不售畸乖自放者之比其所以名者意不
在是鲁直为赞以反之此善谕人之意非反也合也扬
雄为反离骚补之尝谓屈原没后惟雄为知原者故其
言曰如玉如莹爰变丹青如其智如原之如玉如莹不
可以丹青变而伤原之一其质不能与丹青变以异而
见尤也乃圣人之智则异于是此但如原之智而已矣
然则丹青岂果可以变玉哉若曰外与之化而内不化
卷六十八 第 6b 页 WYG1361-0480d.png
原其免矣故颇摭骚词而反之非反也合也始欲为诗
寓此意其间而不作诗久深避以言来诟又杂为五诗
以名堂与亭轩斋泉则意不属姑书此托之图后则犹
诗也元次山介特名重唐世足以愧阘堕者百辈然语
诸大方之家则未通也何足学哉记曰人莫不饮食鲜
能知味也学犹饮食固有常珍奚事异馔合万宇以聚
庐载百族与并游想壮舆亦俛仰此间又奚以漫浪而
异为补之再拜
卷六十八 第 7a 页 WYG1361-0481a.png
  记
   沈丘县学记
民可以诚化而不可以文治吏功可以岁月致而不可
以一朝成古者继世以立诸侯又命之教而为学使各
以其身化于其国然中材之君意竭于有为而先王之
事业旷时而不一睹况夫后世吏不得久于其官而庠
序之教已微吏有爱民不苟之心不幸或不得为而去
或虽为之名具而实亡以其卤莽灭裂仅存之馀而施
卷六十八 第 7b 页 WYG1361-0481b.png
之其久坏不安之俗故为其事而无其功豪杰远识之
士以谓是区区何益于为民而不为中材乍存乍亡而
不肖者尽弃不省而好更张喜事者乃始务修此以盗
名于众人不为之中则学之存否于吏治之损益信未
有系也盖如卓茂鲁恭其治至使民相仁爱不犯有司
而亦不闻其朝夕与民诵诗读书舞乐释菜常常从事
于此而惟其诚心实事则固有以得之然俗吏至或一
切务簿书狱讼财赋无爱民之意士亦不本乡党庠序
卷六十八 第 8a 页 WYG1361-0481c.png
而游侠四方专以干禄于此以为文不足为或不得久
而不为则至于俗隳弛已甚本又不立孰从而维之谯
郡张柔文刚好学而有文为令沈丘尝曰位无贵贱皆
可以行志民无古今皆可以道理齐也则欲以其学试
之沈丘使民于衣食必以时教民于相牧养必以孝弟
廉耻三年而民有改文刚喜曰吾所知信是吾民可与
言矣乃从其邑子论古之学者所以治心修身非干禄
之意而士亦欣然相与化之乃建学孔子庙中貌象堂
卷六十八 第 8b 页 WYG1361-0481d.png
室东西序之房与祭器廪庖皆有所盖为屋四十楹可
以待乡先生之讲道而来子弟之愿游者属补之记补
之曰世之所患先王之事业不可为非先王之事业不
可为而其势不得为治天下有本而徒于其末救之则
智不胜无以为之大而仅为之小则力不足虽然导民
之道唯其所欲无不可成民尝见者则识之尝为者则
能之耳目习熟于此而中心不喻人情无有也文刚于
是能知其本则其所施设宜有先后非特以备观美人
卷六十八 第 9a 页 WYG1361-0482a.png
为亦为而已武城弦歌夫子戏之曰割鸡焉用牛刀然
亦各以教其人使知道则子游之意卒乎为是以为不
告朔而饩羊可遂去则夫子之所悼也民常病诈而至
其化上之所为则甚信晋之俭秦之好车马郑卫之音
宛丘之婆娑以诗书所记行四方察其风俗无不近者
当其一时上之所为岂自知能入人如此之深耶其渐
靡使然朝鲜去箕子千载至汉时其民饮食犹以笾豆
民不相犯耻淫僻其后吏及贾人往者稍侵之俗乃益
卷六十八 第 9b 页 WYG1361-0482b.png
衰朝鲜夷貊况中国哉后之来者尝无忘文刚所欲为
则沈丘之民虽使世世知好学俗纯厚易治无不可也
元祐二年五月十日晁补之记
   祁州新修学记
先王以礼为天下礼行而民有耻以乐为天下乐行而
民向方以庠序养天下之才而君子之学洋溢于四海
先王之须数者以治如此而自后世视之则常若迂远
而不切于治之情夫古与今一也而先王之用礼乐则
卷六十八 第 10a 页 WYG1361-0482c.png
如帛缕之于衣榖米之于食每须而常效而后世之用
之则如观殊类之好而名异国之物虽存而犹亡射乡
食享裼袭之文而笾豆之器钟磬柷敔缀兆之容而搏
拊之节是先王之所朝夕用以为礼乐者也而行之于
后世则文龃龉而情不安若度十指而合方圆非圣人
复生不可得而定是先王之礼乐终不可用于后世也
然而后世亦何尝一日而无礼乐贤君良吏诚心于为
治各因其世所用者而用之以合恭敬而交欢欣亦不
卷六十八 第 10b 页 WYG1361-0482d.png
见其少虽声音服器灭裂于已坏之馀而参差于不同
之绪至杂野人里巷之说而用之盖礼乐自此而亡然
亦或自此而存何则其文异其实在也至于庠序先王
之所以教人事父兄亲宗族而善乡党内之于治心行
已外之于事君牧民盖亦如此而止矣而世之为士者
闻先王之教则漠然若非其身之所当任而惟其文词
记诵所以干有司者为师起粟辟屋而俟之三岁而一
取士集于堂者如市否则掉臂而不顾盖仅有存者夫
卷六十八 第 11a 页 WYG1361-0483a.png
如是则州里之有学特以为求仕者之舍耳而于治诚
何补哉然尽弃而不举专以文法赋敛目前之所急者
为务则民益野一州而有学则一州之为士者多一邑
而有学则一邑之为士者多使夫世之所谓贤有智者
不出于士则已贤有知者而必出于士则为士者多盖
先王之教所以在也河北自五代兵革迁徙之馀而士
日少至本朝百有馀年朔方之民得安于衣食而伟人
巨公间出于其地仕于四方以文学政事显者往往而
卷六十八 第 11b 页 WYG1361-0483b.png
有祁州又支郡而求举于有司者率常百馀人旧有学
不复葺学者至散而入他郡宫苑使董侯之为守始至
慨然以为先务而郡贫力不足以为乃敛菜圃之课当
入于守者日二千钱举而新之藉其圃之入以其半为
学者之食其居处安其资粮足而无患矣复得前进士
彭城赵君怀之以教授学者日至弦歌之声远闻使其
子逌以书抵补之求为记补之以谓自三代之亡繇秦
汉至于今所以教养人材者固无复先王之旧凡几百
卷六十八 第 12a 页 WYG1361-0483c.png
千年矣而忠臣孝子仁义之人操守廉洁之士器足以
任重而致远明足以解疑而释惑彊足以胜难而处剧
朝廷用之则重舍之则轻天下有之则治无之则乱者
亦凡几何人而岂其必出于先王之庠序亦各因其世
之所有取之长才秀民杰然于众人之中若物之精华
不可得而掩终不以教养非是晻暧而不出亦何必曰
春夏教礼乐秋冬教诗书十有三年而舞勺成童而舞
象中年考数九年大成论辨而升黜之一切皆如先王
卷六十八 第 12b 页 WYG1361-0483d.png
时而后得哉有诚心若古之人则处今之事而要古之
效何适而不可龚遂黄霸汉良二千石此两人何必文
武成康之吏其教民成俗亦何必文武成康之法而正
使文武成康之用吏亦不过如此归于治而已虽然此
可为通人道难为守文不知变者言也董侯以文法中
第而不用顾以其才雄于诸将武人之间而其政事施
设先后如此惜也其试之小不获试之大也故叙其意
而刻之
卷六十八 第 13a 页 WYG1361-0484a.png
   林虑县学记
先王之治其实不可为也而文可为夫文亦安足为哉
盖文者实之所寓而存也并文而去之实之所存与有
几然则存其文是存其实也遵古人之迹而为之加以
诚心不倦而能久则实斯可几也已食饮以笾豆夷而
有先王旧也则朝鲜可求礼被发而祭于野中国而用
夷事也则伊川为戎此非夫文存则实存文先丧则实
并亡者乎故鲁不弃周礼则君子以谓未可动子贡欲
卷六十八 第 13b 页 WYG1361-0484b.png
去饩羊则圣人以谓我爱其礼此深知为治之意者其
于守先王之故本末惟谨虽其既绝之绪不可复之馀
而堇堇焉不欲其废而不举者如此也无棣刘君演好
学良士其为林虑令也下车而问庠序之政若令之事
莫先于此者而先圣之祠有堂而无序风雨屋坏雀鼠
之所舍不足以备登降供礼事刘君愀然不乐以语其
僚曰此于事若缓而急者吾闻之君子米盐狱讼吏之
力可以朝夕为者至为则为之一日去则已矣若夫事
卷六十八 第 14a 页 WYG1361-0484c.png
之大而缓者其举百一盖未尝为而去者相辈也我不
敢以后吾之所急顾一钱一工之在官者令不得专焉
使吾常知所急不敢后日储之不足岁储之有馀则学
之成必其有时矣盖自始至至将去踰二年而学成为
屋五十有五楹貌象一新讲有堂休有房廪廥饎㸑有
所宾客诸生之至者曰美哉昉于此前此无有也于是
乃介其主簿真定耿君辄求文于补之以记之耿君儒
者道刘君所以治其邑事皆若此一二修举类不苟然
卷六十八 第 14b 页 WYG1361-0484d.png
者士相与歌其能民闻其欲去而戚者甚众也人之言
曰以儒术缘饰吏事儒术之不可一日无也如此昔子
产为郑陈伐之子产能以其众入陈盖数俘而出致地
而还以献捷于晋而晋人犹难焉子产陈周之德数陈
之罪甚顺而有礼晋人乃受之仲尼曰晋为伯郑入陈
非文辞不为功夫子产之功不在其对晋时而晋之受
之又不以其功可尚卒之其事所以显而不泯者独其
文辞足以发非若俗吏一切用其力于簿书法令之间
卷六十八 第 15a 页 WYG1361-0485a.png
而不知缘饰有礼义何足道哉然则刘君以谓于事若
缓而急者不可忽也
   智近斋记
传曰计人之所知不若其所不知宇宙至广万物至夥
千古至远众理至幽而欲以七尺之躯方寸之地尽揽
而悉储之譬之芥纳山人知其不可故神智大矣德配
蓍卦而昔人犹或以谓智有所困神有所不通虽然圣
人若常通而不困夫常通而不困岂特其生而知之皆
卷六十八 第 15b 页 WYG1361-0485b.png
备于我者能若是亦必曰好古敏以求之也而天下之
不知者乃始曰圣人必其生而知之故不穷其曰好古
敏以求之者孔子之所以自贬圣而不居之意是也不
然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律天时袭水土删诗定书雅言
执礼至于韦编三绝曰我于易则彬彬矣是固孔子所
以学也岂曰我生而知之学皆可已哉虽然自其常通
而不困语之神不可知而智则学者可以俱至舜称智
臧武仲亦称智而臧武仲去舜远虽才异亦学不造其
卷六十八 第 16a 页 WYG1361-0485c.png
极也学造其极则无不知故智之为言惟好学为能近
平居无事反观而内融上思千载若存若亡中揽四海
若隐若显下索将来若绝若续譬空中雨欲数其滴有
不胜知者矣欲知之奈何惟学而已矣学则圣人之智
可近而不远故物量无穷而圣人之智亦无穷用无穷
逐无穷亦穷则凡理之不可胜知者有不能外吾之所
察易曰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此古人所以事至而辨物
来而名也可谓不智乎事物之过吾前如日月更代而
卷六十八 第 16b 页 WYG1361-0485d.png
无止而吾之所以应之如井泉愈汲而愈不竭盖学之
效如此不可谓不智也顷余术不与时偶废官休其廛
八年而巷之草没屐或唁之辄自语曰足固未尝刖而
士相与戒而远之曰是其术也不利人眤且招悔而袁
君耕道得往来从余者亦八年其意不衰或谢不见或
乍见而不留卒不怼或旦暮见或易与言如家人卒不
悔余叹曰甚矣耕道可谓好学也抑人所戒远利近悔
奈何耕道犹笑自如而余记诵益落文学益疏顾无以
卷六十八 第 17a 页 WYG1361-0486a.png
应耕道求又不敢以其不知而作者语之虽语之而知
也无涯使耕道何自入故第诵中庸语曰好学近乎智
以勉之好学云者非孔子颜渊不得以私相与然各从
其志独颜渊得好学而已哉时习之为说譬冰水为之
而寒于水苟不已则所不知当益知故求智者莫近反
而言之则好官爵好货财至塞其心如蹊间之茅者皆
愚矣人之所以无知若草木自愚其心者耕道可不反
戒而远之惟恐其似若彼之相与戒而远我哉因为之
卷六十八 第 17b 页 WYG1361-0486b.png
名其所居斋曰近智耕道勉之乃栋牖花竹起居之佚
视听之适则不足道也大观四年七月十有四日记
 
 
 
 
 
 苏门六君子文粹卷六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