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学文集-宋-祖无择卷七

卷七 第 1a 页 WYG1098-0818c.png
钦定四库全书
 龙学文集卷七
            宋 祖无择 撰
  长书并记书一记九
   上安抚张杂端书荐孙复牛仲容(初任齐州通/判居官十有)
    (一月作/此书)
九月十二日承奉郎守大理评事通判齐州军州兼管
内河堤劝农事偕绯祖无择谨倾竭愚虞撰书再拜献
卷七 第 1b 页 WYG1098-0818d.png
于安抚杂端执事无择窃谓国家修戎备设民兵虽我
朝之新制实前代之遗法若郡若县其守宰之才者皆
足集事今国家择贤于台省以为安抚者非直为修戎
备设民兵振其纲目而已尽将以察官吏之能否询民
事之利病然后黜陟而更化之也伏惟执事巡按京东
一路自宋及齐历州一十有一矣历县约五七十馀矣
其民盖几百万家矣某吏能某吏否执事固知之矣某
事利某事病执事亦固知之矣无择诚愚而复龊龊奉
卷七 第 2a 页 WYG1098-0819a.png
所事且不能知其能否者其利病者实无以告执事者
今无择所知者有二人焉是皆有才而无位一居兖之
奉符一居齐之章邱彼二人者常举进士不幸为有司
所摈于是乎自放于山林间奉符者曰孙复字明复章
邱者曰牛仲容字元包孙复博学敏行有古人风慕孟
轲扬雄氏著书牛仲容博学敏行与孙复比善用兵如
古所谓孙武吴起者观厥二人之才非今之组绣文字
以为进士者未审执事以无择之言信邪待将其二人
卷七 第 2b 页 WYG1098-0819b.png
之学之行而后信邪执事苟求之不惟信夫二人之学
之行又将信无择之言也执事既信之必将行之将行
之即当请于天子曰孙复有道者可与之官赐之禄以
养于家且旌夫贤曰牛仲容有道者可与之官假之权
以临其戎且伸其用旌夫贤足以厚风俗伸其用足以
威夷狄风俗归厚则王化有成矣夷狄畏威则王师无
征矣是进二人而王道具矣执事倘一言而天子从则
幸其不从再言之又不从则重言之至于四五六七言
卷七 第 3a 页 WYG1098-0819c.png
之惟从而后已焉可也兹二人者无择目识而心知者
也若执事所巡按未至数州或有如孙复牛仲容之贤
更冀执事留意而博访之向者执事为京东转运无择
蒙被恩顾实暴传等今执事安抚京东无择再获望拜
旌旆心甚喜忭是敢辄称彼二人之名于左右以备归
朝日为天子咨询之资不宜无择僭越惶恐顿首
   蔡州新建学记
孔子生中国中国之人帅其教者十一二佛生西方中
卷七 第 3b 页 WYG1098-0819d.png
国之人帅其教者十八九四海之内儒服而释行寝以
成俗者于今百世而况都邑村落之下横衣髡首之伍
所居如市至使庶民终身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爱师
友之礼待其悖逆淫乱之祸生然后寘于刑戮是王道
往往而绝也呜呼不教而杀君子所不为也三代之民
驯然以孝悌相养以礼义相守非家至而日见之也学
校之化行乎州里也两汉以降或张或弛何常之有化
之不常则民之所守不固所守不固则去而为佛去而
卷七 第 4a 页 WYG1098-0820a.png
为佛则君虽有政不得臣而使父虽有慈不得子而蓄
师虽有教不得友而接欲其如三代之盛其可得耶今
尚书祠部郎中集贤校理太原王公质以清才卓识为
上器使来长蔡人为此蔡人作新学于孔子庙近市而
陋地且甚狭迁之乃表请郡治前官舍居焉突然而高
者为之讲堂次后如讲堂者师所仰息翼然而夹于两
旁者生徒列室而处之又有亭以习射有库以藏书有
厨以具馔有庄以出粟有圃以树蔬有什物以备用有
卷七 第 4b 页 WYG1098-0820b.png
耕牛以垦田使居是学者有求而足也且命军事推官
楚秦汝阳县主簿刘丙掌其局事既成公亲领僚属与
其生徒落之蔡人于是知孔子之教非西方佛类皆欲
澡刷前日所为夷狄行靡然胥日乡莫不悦怿辱在学
徒乃率其众拜公之赐遂以是辞刻于石用识所始其
生徒书史屋宇什物庄牛之数籍于学者悉第列于石
阴云时景祐二年秋九月日谨记
   京东路转运使厅名记
卷七 第 5a 页 WYG1098-0820c.png
昔者西汉漕山东之粟岁数十万硕厥后又益数百万
硕以给乎中都故太仓之积相因而红腐者繇此也今
王京之东海岱之间其是乎国家受天骏命奄宅区夏
析海内为一十七路分命官以司漕运寔兼廉察统理
郡国则汉之八使之权俱焉非夫材如萧何威如张纲
能丰储偫而肃奸贪则不与是选我司勋张公郎中工
部马公郎中领漕运于京东既再稔二公静惟国朝以
来膺其任者为不少矣皆贤能有材称去此而入居台
卷七 第 5b 页 WYG1098-0820d.png
省毗大政者有矣而爵氏不纪其间也乃追录前人而
次之用刋诸石郓之名州惟旧某年以河决徙今新州
而二公之署在焉今所追录则断自徙州而下凡若干
人徙州而上者盖亡矣观夫群贤爵氏森然在目未有
不称其任者矧二公之业茂绩隆度越群贤远甚其将
去此而入居台省毗大政在蚤暮矣重惟二公之懿著
于世也不可掩蔽则人或睹此必曰某之言不为所部
吏而佞且诬也康定二年夏六月十日记
卷七 第 6a 页 WYG1098-0821a.png
   京东路转运使厅刻奖谕敕记
奖谕有敕嘉臣劳也金石刻之尊君赐也夏州畔之二
年王师致讨未克于是朝廷大臣外及庶官皆思修政
教出筹策干财币练士卒协心陈力补缀阙漏以服乎
有罪以基乎无为不敢自暇于位然犹天子念边警未
撤日乾而夕惕至午而弗食未明而乃衣所以更张洪
化怀来远人此虞舜格苗周文降崇之修文德也我南
阳张公扶风马公以尚书郎主邦计于外实居京之东
卷七 第 6b 页 WYG1098-0821b.png
属国家有事于西鄙二公夙夜劳躬忧思勤宣精力顾
所职在国用在民隐方今宿兵原野调发良急苟国用
民隐之弗恤于臣节乎何有乃议校货布经费之嬴者
以资乎军须遂取千万以献上以充国之供馈下以纾
民之赋敛天子嘉其然锡以玺书而褒之二公茂对天
子之休命且欲流光无穷非金石刻不永即命某以文
志焉惟二公之才之任实朝廷之所赖以康也虽然于
二公为小官而尚劬劬以事事如此异日天子擢贤以
卷七 第 7a 页 WYG1098-0821c.png
辅至治二公并命为公为相必能推是心于天下则其
德业铭钟鼎书竹帛然后纳诸宗庙燕之勋室以昭示
后世某犹期为二公称述兹敢不承命哉谨拜手稽首
恭篆其辞于玺书之下云
   申申堂记
申申堂者所以备燕息也无择官于齐之六月郡政之
暇思得宾客之有道者与之书而学政焉乃度地作堂
以延宾客得隙地于寝室之后遂树垣作限而构堂焉
卷七 第 7b 页 WYG1098-0821d.png
制不侈大亦不卑陋俯砌凿二方池导回泉水以灌其
中匝岸植杂花果树间以怪石植藕于池池之东旧有
竹数本又徙数十本益之成丛既而宾客每至则引于
此著古今之治乱评人物之是非有不学古而能通时
事者亦见之以咨询其利病焉或公退客去惟看书赋
诗以为燕息之事若夫坐于堂上则有连峰在目鸣泉
入耳时时观鱼之泅闻鸟之啭窃感鱼鸟之乐几动林
壑之恋此其燕息之趣也居是官十有九月天子有诏
卷七 第 8a 页 WYG1098-0822a.png
俾三十日而后归朝惜夫将去此也因书其始作且志
其物或曰子名燕息之堂曰申申非取孔子燕居之义
乎无择对曰然书不云乎惟狂克念作圣若无择其不
为狂者耶斯亦克念矣恐后来君子未之知我以兹为
过故以其说附诸康定元年夏五月二十有五日记
   知雄堂记
君子之为道也夙夜皇皇不敢懈惰蕲至于圣且贤也
苟至矣又将蕲其所施焉耳为所施惟勤而克著大休
卷七 第 8b 页 WYG1098-0822b.png
顾内充于厥躬外及于斯民光永于来世其或懈于其
始而光且有终者末也兰陵萧君浚夙夜为道有君子
之心焉虽内充于厥躬而犹蕲其所施故惟卑以处之
若未有以过人者岂不几乎贤哉宝元已卯春以将作
丞为齐临邑明年新故堂于其听事之左堂故无名遂
名之曰知雄在老氏曰知其雄守其雌雄取大雌取小
知其大守其小则实之者虚满之不损孔子所谓若圣
与仁则吾岂敢又曰吾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
卷七 第 9a 页 WYG1098-0822c.png
是矣惟君能知道之大守道之小故取老氏说以名其
堂盖将与道出处不忘乎知之守之之义也他日其获
用于朝廷施厥所为以外及于斯民光永来世信夫道
之雄也厥惟君之志是诚君子之心焉临邑于予为属
予乃知君也详后之来者其尚继萧君之志夙夜为道
而又知其大守其小则圣且贤可蕲而至焉也苟不以
其道而曰吾不为雄而为雌不为大而为小必也懦夫
者已未可与言乎知雄之有也
卷七 第 9b 页 WYG1098-0822d.png
   郴州学记(时为广南东/路转运使)
皇祐五年七月郴州新作夫子庙学成太守陈君藻移
书俾无择识其始夫惟圣人者人道之规矩学者王化
之本原人道非规矩不成王化非本原不立我国家因
唐制天下州县置夫子庙与学用古道也郴于湘南介
要荒之地向之为州者往往陋其俗而不教之使知其
方故旧祠圮毁而弦诵之音未之闻焉前年陈君通判
是州与太守李君初平始谋撤故而新之因上其事朝
卷七 第 10a 页 WYG1098-0823a.png
廷嘉之赐钱三十万以助其费用承制再拜喜忭黄发
稚齿莫不闻知明天子崇儒尊道之如此阖境欢声蒸
为太和众工效能晓昏劬劬事以亟集谋虽肇于李而
成功者陈也其制宏敞尊显为一州壮观偶夫子与十
哲于殿者王若公若侯各视其冕服图六十子于庑皆
有次序俨然如摄乎威仪僾然如闻乎声音左之右之
有经有史学者有能用力于斯不懈可以变冥为昭言
具齐圣陈君之是举也郴人戴其德曷有穷乎矧君之
卷七 第 10b 页 WYG1098-0823b.png
自通判迁知州事凡四年矣惠恩入民心也深矣金石
之刻以诒后人无择不宜辞乃系以诗云天下有道兮
庶人不议王泽旁流兮海隅万里化莫先兮吾儒崛起
德莫盛兮斯文遐被惟郴之人兮亦材而美可揉为辕
兮可矫为矢孰绝其津兮孰梗其隧今我邦侯兮戚然
以喟兴坠补漏兮靡艰厥为庙学既成兮不愆旧仪生
徒既集兮率用新规勤道在已兮广业及时入圣之域
兮为帝之师无曰苟取富贵兮内以自欺遗我邦侯之
卷七 第 11a 页 WYG1098-0823c.png
羞兮汝颜曷施谁踵其武兮善继勿隳惟郴之人兮无
忘此诗
   袁州庆丰堂记
予去年春正月自广南东路徙荆湖北路皆为提点刑
狱秋七月按部道次鼎州奉诏改广南东路转运使时
广源州蛮入寇陷岭外数州朝廷趋行乘遽日驰二百
里浃辰而达所治远方久无事戎备既寡粮饷不给贼
气方锐我师屡败予不量力亦提羸兵迫蹑其后遂出
卷七 第 11b 页 WYG1098-0823d.png
境外未几以罪移典此州其始至也见城郭井邑在迤
逦众山之间如图画屏障使人清趣自生俗虑都去郡
僻务简居多暇日小寝西有地一亩馀荒秽无人迹命
粪除之为堂以休焉公退则拥书隐几而坐考圣贤之
事业以自广间或速宾友以琴尊相欢因谓坐客曰昔
也委妻子而去履山川之险见危致命可谓劳矣今也
乃无秩有禄饱食终日不亦泰乎人虽以为贬予不以
为贬也顾无以报陛下之德为忧耳是秋禾大熟百姓
卷七 第 12a 页 WYG1098-0824a.png
足食上下莫不悦怿乃名其堂曰庆丰且持其说私自
贺焉皇祐五年十月二十日记
   唐韩文公庙记
元和十五年昌黎韩文公尝为袁州刺史后二百三十
四年无择实涖此州筑宫而祠之公讳愈字退之幼孤
见鞠于兄嫂氏嫂卒服期丧以报德进士及第应董晋
张建封辟为汴徐二府从事入为国子博士监察御史
关中大旱民死盈路公请宽征复租幸臣切齿贬连州
卷七 第 12b 页 WYG1098-0824b.png
阳山县令在阳山有善政既去人怀其惠生子悉以韩
名繇江陵府法曹参军再为博士避谤分司东都迁尚
书都官员外郎判祠部僧之无良者一切寘于理用是
复力穑者众改河南县令将发魏郸幽镇留邸亡卒民
恐禁示历职方及比部考功郎中史馆修撰知制诰初
议讨吴元济朝廷文武大臣无敢言者公以为宰相被
杀中丞伤仅免若是兵可息乎及裴度出征公以太子
右庶子为行军司马先驰至汴说韩都统(名纪宣祖庙/讳上一年故)
卷七 第 13a 页 WYG1098-0824c.png
(书其/言)韩舆疾以从蔡州平公谓度曰王承宗可取乃授
书柏耆以往承宗即献德棣二州转刑部侍郎佛骨至
自凤翔百姓大饥肤为奉供京师公上疏极其不可因
得辜贬潮州刺史近境有鳄鱼食人公以文逐之鱼辄
远去人用无患移刺袁州袁州之民男女为人𨽻者踰
约则没不得出公皆计佣子有而出之循奏而著于令
拜国子祭酒接学官儒生必以礼除兵部侍郎镇州乱
杀其帅署王廷凑为节度诏公宣抚既行穆宗遽止之
卷七 第 13b 页 WYG1098-0824d.png
公已入矣众皆危公公辞气慷慨如蹈无人之境与士
卒论逆顺存亡之理莫不听命解深州围归牛元翼以
吏部侍郎典选听令史出入令史之势遂轻任京兆尹
六军将士咸畏惮帖怙不敢犯曰是欲烧佛骨者其为
人信服也如此宪宗既贬公于潮且将复用之为皇甫
鏄所忌乃以公为狂疏止可量移一郡故有袁州之命
公自镇州还穆宗即欲相之会京兆尹以不治闻乃擢
公兼御史大夫有敕无台参中丞李绅繇是不协复为
卷七 第 14a 页 WYG1098-0825a.png
吏部侍郎卒赠礼部尚书呜呼公之器业可谓宏深魁
伟施于行事细大夷险无所不宜其文章博辨卓诡与
商盘周诰相上下惜也孔子没无圣人者为之章显以
信后世而见绌于史臣之笔其亦不幸也欤无择何人
哉道不知修学不加益夙夜茂勉庶几前烈谨详书其
实以著于记云时皇祐三年冬十一月一日也
   袁州东湖记
袁城之东有湖焉上有四亭兴自近岁厥后为州者耄
卷七 第 14b 页 WYG1098-0825b.png
昏不事事湖亭用不治以荒初予至州日其处不及往
者三月既而吏曹务简登城而观水虽盈而甚污屋虽
存而将倾延议葺之且官无羡财苟贼于民则予不为
也阅封内之浮屠民多藏者籍其馀什之一募匠购财
一皆新之别为堂亭台阁互植以珍木嘉果间以奇卉
幽草红蕖绿荷杂袭波上于是游者日往焉予乐州人
之观游是好遂署其中堂曰乐游其东堂曰廉循厓之
南其亭曰休因城之高其台曰月抗水而榭曰采香阁
卷七 第 15a 页 WYG1098-0825c.png
为庖厨二以供宾客旧亭四皆无名亦名之在乐游之
西者曰逊堂堂壮有射硼南有石高丈馀奇秀可爱实
自卢肇故宅徙焉背城而东向者曰采珠阁阁后有石
亦惟旧廉与逊采香采珠皆东西相值据城之隅者曰
销暑亭与月台相属而差小者曰风亭其浮有航其绝
有梁其登有磴道其周有缭南北其门后溪前市山
烟水风渊鱼林鸟明灭虚徐浮沉下上眺听之际可以
释幽郁可以道和粹予以公事不得数自放于其间月
卷七 第 15b 页 WYG1098-0825d.png
或一至再至盖稀矣予犹以为数也越二年新太守在
道予行有日矣因置酒为会同僚举觞属予曰湖亭虽
旧而增广之以至大备者非君而谁不可以不闻于后
盍文而刻诸金石乎予曰池馆之作耳目之娱非
政之急何足道哉然此州自江以西蕞然穷处故
朝廷往往以有罪者居之予即其人也或终年不逢王
人出于其涂非数君子相与乐此予何以久处乎后之
踵予武者其以才选而来厥职是宜政成民和能无燕
卷七 第 16a 页 WYG1098-0826a.png
嬉之事欤若以辜谴而来又宜有登览之美庶几忘迁
谪之累焉繇是而言则兹境也当不废矣奚取于予文
如欲识其岁时请以斯言刻之至和二年冬十月一日
洛阳祖无择记
 
 
 
 
卷七 第 16b 页 WYG1098-0826b.png
 
 
 
 
 
 
 
 龙学文集卷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