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定康济录-清-陆曾禹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1a 页 WYG0663-0252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康济录卷三上
 临事之政计二十
临事论曰古者有乡里之委积以恤民艰门关之委积
以养老孤县都之委积以待凶荒夫能食之已足矣而
必又有所积盖如此所以为仁政之周也后世古法不
修适遇饥困或指仰官榖以为生命或劝捐借以助赈
施上即垂覆载之鸿恩下仍多冻馁之黎庶此皆承平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1b 页 WYG0663-0252b.png
日久丰穰积年救灾恤患之务阙焉不讲耳语云拯灾
贵早赒急济困之道苟能斟酌于康年自可维持于俭
岁凡长民者诚能踵武圣贤廓开大制则深恩被于苍
生厚惠流于下土仁民之业岂不伟欤
  一急祈祷以回天意
   (周礼奚武/周达)    (汉明帝/唐代宗)
   (曲信陵/宋太宗)     (宋王子融苏轼语附/仁宗)
   (东坡志林/元顺帝)    (李伯时/明太祖)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2a 页 WYG0663-0253a.png
   (梅传/)
周礼小祝掌小祭祀顺丰年逆时雨宁风旱弭灾兵远
罪戾 司巫掌群巫之政令若国大旱则帅巫而舞雩
国有大灾则帅巫而造巫恒(巫恒巫之有常者帅巫而/造之求所以祷禳之术也)
 谨案圣王御宇其爱民也甚于爱身故商之旱成汤
 之祷于桑林也以六事而自责周之旱宣王侧身修
 行而欲消去之其忧民之忧也若此宜乎万姓戴之
 如日月亲之如父母矣今观周礼原贵祈求凡灾伤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2b 页 WYG0663-0253b.png
 之处倘去神京甚远食禄是方者可不竭诚致敬上
 体天子之心下救小民之苦使玉烛常调而时闻击
 壤之歌哉
汉明帝永平十八年四月诏曰自春以来时雨不降宿
麦伤旱秋种未下政失厥中忧惧而已其理冤狱录轻
系二千石分祷五岳四渎郡界有名山大川能兴云致
雨者长吏各洁斋祷请冀蒙嘉㴻
 谨案天之水旱固难测人之祈祷亦岂同哉如遇旱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3a 页 WYG0663-0253c.png
 灾扰龙潭掩枯骨禁民间不得举火抑阳而助阴遇
 雨患闭城市北门盖井禁妇人不许入市抑阴而助
 阳然而究不若一诚是格之为当也汉世遣官分祷
 理冤狱出轻系既极其诚复施仁政不可为后世之
 法欤
周达奚武为同州刺史时大旱高祖敕武祀华岳岳庙
旧在山下常所祈祷武谓僚属曰吾备位三公不能燮
理阴阳遂使盛农之月久绝甘雨天子劳心百姓惶惧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3b 页 WYG0663-0253d.png
忝寄既重忧责寔深不可同于众人在常祀之所必须
登峰展诚寻其灵奥岳既高峻千仞壁立岩路崄绝人
迹罕通武年逾六十惟将数人攀藤援枝然后得上于
是稽首祈请陈百姓恳诚晚不得还即于岳上藉草而
宿梦见一白衣人来执武手曰辛苦甚相嘉尚武惊觉
益用祗肃至旦云雾四起俄而㴻雨远近沾洽高祖闻
之赐玺书慰劳
 谨案念民既深祈祷自切奚武不避一身之险遂格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4a 页 WYG0663-0254a.png
 岳神之灵阴云布而时雨降民间之困释矣后之君
 子欲免灾危者可不小心翼翼昭事上帝哉
唐代宗大历四年四月雨至于九月京师斗米八百官
出米二万石分场出粜闭坊市北门置土台台上置立
黄旂以祈晴是日雨止
 谨案天之以灾谴示警寔未尝殃民以快意也将以
 试司牧者之处置何如耳今幸出官米而分粜之民
 困稍苏是霁也穷黎欣幸感召而致之乎抑亦闭北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4b 页 WYG0663-0254b.png
 门置土台而晴也贤哲者定有以知此
舒州令曲信陵有仁政尝为祷雨文其略曰必也私欲
之求行于邑里惨黩之政施于黎元令长之罪也神得
而诛之岂可移于人而害于岁耶焚毕雨㴻
 谨案对衾影而无惭者始能向神明而畅达也甚矣
 仁政之美也清白之吏神勿福之乎无辜之民岁将
 困之乎民无罪而令长贤雨或稍迟神岂无过此司
 空图之移雨神亦曰知民之情而不时请于天是徒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5a 页 WYG0663-0254c.png
 偶于位矣何以为神
宋仁宗庆历甲申王子融息壤记云余以尚书郎莅荆
州自春至夏不雨遍走群祀五月壬申与群僚过此地
无复隆起而石屋檐已露请掘取验虽致小沴亦足为
快因具畚锸以待来朝从事是夕雷雨大至远近沾洽
即以馨俎荐答 苏子瞻息壤诗序云息壤旁有石不
可犯畚锸所及又复如故又颇致雷雨岁旱屡发有验
 谨案雨之不可得者缘无从而知其可必能致雨之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5b 页 WYG0663-0254d.png
 术也今观息壤王子融苏子瞻皆云略不可犯屡有
 所验犯之既有其灾求之岂无所福欲雨者苟于此
 地展其诚敬焉知不胜于锄锸之用哉
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五月癸卯朔京师大霖雨辛酉
命宰相祈晴 己卯命宰臣祷雨 至道二年命宰臣
百官诣神祠祷雪
 谨案燮理阴阳宰相之任也风雨时若百榖繁昌此
 皆圣天子时时默祝于上天且以此责望于公孤卿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6a 页 WYG0663-0255a.png
 尹者也苟或愆时过甚则百僚之长自宜身任其劳
 斋心虔祷上为至尊分忧下率群臣尽职至诚所感
 或者邀福于上苍以乂安海宇此亦贤臣遇灾而惧
 之道也
仁宗庆历七年三月辛丑帝祷雨于西太乙宫日方炎
赫帝却盖不御及还大雨沾足
 谨案仁宗每遇水旱必露立仰天痛自刻责抑何仁
 爱斯民之至于斯也夫灾荒之至半由人事阙失故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6b 页 WYG0663-0255b.png
 惟恐惧修省克谨天戒以感召和气则灾戾消而百
 榖用成万民以济诗曰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怀多
 福仁宗有焉
东坡志林云吾昔为扶风从事岁大旱问父老境内有
可祷者云太白山至灵自昔有祷无不应者近岁有太
守奏封山神为济民侯自此祷则不验矣莫测其故吾
方思之偶取唐会要看云天宝十四年方士上言太白
山金星洞有宝符灵药遣使取之而获诏封山为灵应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7a 页 WYG0663-0255c.png
公吾然后知神之所以不悦者即告太守遣使祷之若
应当奏乞复公爵且以瓶取水归郡水未至风雾相缠
旂幡飞舞彷佛若有所见遂大雨三日岁大熟吾作奏
具言其状诏封明应公吾复为记之是岁嘉祐七年
 谨案旧典不可不谙神灵不可不敬使非苏公之观
 唐会要知前人封典之误诚心敬祷许复公爵则雨
 终不可得而岁能丰哉
孝宗淳熙时大旱知县李伯时以扰龙事告太守以长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7b 页 WYG0663-0255d.png
绳系虎骨缒于龙潭中遂得雨取之稍迟雷电随至急
令人取出乃止 南州久旱里人以长绳系虎骨投有
龙处入水即数人牵掣不定俄顷云起潭水雨亦随降
龙虎敌也虽枯骨犹能激效如此
 谨案行渺茫之祀典不若效可法之祈求虎骨非难
 得之物龙潭亦郡邑所常有知县李伯时与南州里
 人皆以此而得雨今之求雨者独不可以一试乎但
 恐不有诚心仍无寔效此又在人之自励矣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8a 页 WYG0663-0256a.png
元顺帝至正二年御史王思诚上奏谓京畿去年秋不
雨冬无雪方春首月蝗生河水溢宜雪冤狱敕有司行
祷百神陈牲币祭河伯塞决口被灾之家厚加赈恤庶
几可以召阴阳之和消水旱之变此应天以寔不以文

 谨案人君驭育万物敬畏天神岂徒以虚文求降鉴
 哉历稽古史宋景公以善言退星汉文帝敕有司祭
 而不祈勿媚神以求助唐懿宗诏京兆用香水蒲萧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8b 页 WYG0663-0256b.png
 于坊市以召雨罗隐请遵十六圣之教训可致丰稔
 诚以君上有爱民之隐则必寔践其仁厚之言急行
 其补救之政然后诚信昭于上恩泽及于下推德意
 以导扬和气虽多灾沴有潜消而默化矣愿司牧者
 之敬慎乎平时警惕于临事也
明太祖洪武三年夏久不雨上忧之乃择日躬自祈祷
至日四鼓上素服草履徒步出诣山川坛设藁席露坐
昼暴于日顷刻弗移夜卧于地衣不解带皇太子捧榼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9a 页 WYG0663-0256c.png
进农家之食杂麻麦菽粟凡三日既而大雨四郊沾足
 谨案天者群物之祖帝王则万民之大父母也饥馑
 之岁亿兆嗷嗷于下司牧者忧劳于上惟恐弗克积
 诚感召天和为民请命于苍昊矧敢燕閒深宫置民
 伤于度外哉太祖洞悉其理虔心步祷几不自爱其
 发肤是以君心端而天心亦顺甘㴻滂沱岁称大有
 岂不美欤
明季戊申河南大旱知登封令梅传见麦俱枯槁因思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9b 页 WYG0663-0256d.png
荞麦可种劝民备种而待之祈祷毕信步行数里遇一
隐士揖曰令君勤苦然雨关天行非旦夕之可得也梅
曰荞麦尚可种乎其人叹息曰可惜一片仁心向树下
一指曰公欲活民非此不可视之则菜也梅遂令民广
收菜子与荞麦并种未几又霪雨不止荞无一生者惟
菜则勃然透发矣且逾常年数倍民赖以不死
 谨案苟以难必之事教民不若以得饱之道率众令
 君意在活民诚心祈祷虽不能必雨旸之恊应亦可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10a 页 WYG0663-0257a.png
 得隐士之指述噫此隐士者乌知非神人之化身不
 然何以知荞之不生而菜之必茂也乃知一诚所感
 万类俱通怨天尤人者徒增罪戾耳此亦救雨灾之
 一法留心民瘼者不可不知也
急祈祷总论曰至治馨香何事于祷不知旱涝无常非
神莫祐祷亦不可少也况当万民窘迫四境徬徨之际
哉使弗夙夜祗肃以上格天心不但不能救将来之饥
馑且不能慰怅望之民情矣此周礼小祝必有掌祭祀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10b 页 WYG0663-0257b.png
者在也为人君者因祈祷而念民艰释冤狱广平粜或
格神于梦寐或得雨于躬祈怀保之仁不于此而见欤
岳神降鉴大臣之敬也邑令则作文章而自责投虎骨
以扰龙诚意所通雨无不得菜之可以活民不遇隐士
之指点何由而知可见有牧民之责者无时不当积诚
以致感通如不可得则如苏子瞻之迎神受惠王子融
之息壤求恩皆可法也安可食天禄而不顾岁时之丰
歉哉诗云天降丧乱饥馑荐臻靡神不举靡爱斯牲圭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11a 页 WYG0663-0257c.png
璧既卒宁莫我听惟圭璧既卒而后可以冀上天之降
鉴将荒之际要务尚有过于祈祷者哉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12a 页 WYG0663-0258a.png
  二求才能以捍灾伤
   (汉武帝帝/南齐武)    (秦王坚/唐太宗)
   (杜黄裳/孝宗)     (宋司马光/理宗)
   (元武宗元/明林希)    (张光大/钟化民)
汉武帝元朔元年冬诏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三人并
行厥有我师今或至阖郡而不荐一人是化不下究而
积行之君子壅于上闻也二千石官长纪纲人伦将何
以佐朕烛幽隐惠元元厉蒸庶崇乡党之训哉且进贤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12b 页 WYG0663-0258b.png
受上赏蔽贤蒙显戮古之道也其与中二千石礼官博
士议不举者罪
 谨案武帝之诏虽不专为荒政而言然而令人举贤
 之法莫妙于此如赵简子得尹铎而万姓感怀陈宠
 用王涣而百事尽理况饥年民命在于旦夕若不以
 赏罚励荐举乌知不有徘徊岐路观望而后时者哉
东晋秦甘露五年十月秦王坚命牧伯守宰各举孝悌
廉直文学政事察其所举得人者赏之非其人者罪之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13a 页 WYG0663-0258c.png
由是人人莫敢妄举而请托不行内外之官率皆称职
田畴修辟仓库多寔盗贼屏息
 谨案用人得而万事理非秦王之谓乎令举之不得
 其法赏罚混淆蒙蔽者多田畴能辟欤仓库能充欤
 盗贼能息欤甚矣贤良之不可不急而赏罚之不可
 不明也
南齐武帝永明三年诏守宰亲民之要刺史案部所先
宜严课农桑相土揆时必穷地利若耕蚕殊众足励浮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13b 页 WYG0663-0258d.png
惰者所在即便立奏其违方矫务佚事妨农亦以名闻
将明赏罚以劝勤怠较覈殿最以申黜陟
 谨案佚事妨农国之大蠹也设逢水旱小民衣食全
 无必至冻馁流离转于沟壑此诏既励司牧于未荒
 岂肯因循于歉岁可谓劝之切而责之当者矣
唐太宗贞观初上令封德彝举贤久之无所举上诘之
对曰非不尽心但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
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异代乎正患已之不能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14a 页 WYG0663-0259a.png
知安可诬一世之人德彝惭而退
 谨案一人之聪明有限天下之才智无穷可弗令人
 悉举乎故有一代之圣君必有一代之贤臣何尝借
 才于异代蔽贤小人惟知自用被太宗一言道破此
 其所以抱惭而退耳
宪宗元和间上与宰相论自古帝王或勤劳庶政或端
拱无为互有得失何为而可杜黄裳对曰王者上承天
地宗庙下抚百姓四夷夙夜忧勤故不可自暇自逸然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14b 页 WYG0663-0259b.png
上下有分纪纲有序苟慎选天下贤才而委任之有功
则赏有罪则刑谁不尽力明主劳于求贤而逸于得人
此虞舜所以能无为而治者也
 谨案天下事独任则劳分任则逸理固然也然不得
 贤才而委之则亲民之官不以寔心行寔政而救灾
 恤患之无方督抚大员不能洞达国体宣布德意于
 群黎俾知崇节俭致阜成之有道所以治国之谟必
 以慎选为要杜公之对真宰相之论也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15a 页 WYG0663-0259c.png
宋神宗熙宁二年遣使赈济河北流民司马光言京师
之米有限河北之流民无穷莫若择公正之人为监司
使察灾伤州县守宰不胜任者易之各使赈济本州县
之民则饥民有可生之路岂得有流移
 谨案宋之司马君实其为政也虽妇人小子无不爱
 之戴之然其救荒也亦以举贤良去不职为言后之
 活饿莩者何可不以得人为首务大生机于歉岁而
 免流移之颠沛哉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15b 页 WYG0663-0259d.png
孝宗时臣僚言诸路旱伤乞以展放展阁责之转运司
籴给借贷责之常平司觉察妄滥责之提刑司体量措
置责之安抚司上谕宰执曰转运只言检放一事恐他
日赈济之类必不肯任事虞允文奏曰转运司管一路
财赋谓之省计凡州郡有馀不足通融相补正其责也
 谨案君臣之间皆以饥民为急其用人也互相斟酌
 惟恐稍有不当以贻民患悉令各尽厥职事有专司
 非苍生之幸欤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16a 页 WYG0663-0260a.png
理宗嘉熙三年临安饥民相携溺死命故守臣赵与权
仍知临安府事与权奉诏急榜谕各全性命伫沐圣恩
都人遂相戒勿死与权上则祈哀公朝下则推诚劝分
甘雨随至米商大集即流移者亦有以济之
 谨案理宗之命故守臣仍知临安府事民遂相戒勿
 死良吏之有益民生也如此凡当歉岁得此良模借
 寇之风忽焉再睹何患雨之不降民之不救哉
元武宗至大二年诏即位以来恒以拯灾恤民为务而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16b 页 WYG0663-0260b.png
恩泽犹未溥博流离犹未安集岂有司奉行弗至欤今
特命中书省选内外官僚专以抚治为事简汰冗员撙
节浮费一新政理以称朕怀
 谨案因恩泽未溥而以遴选宜严计之得矣但在司
 牧亦不可不以下士为怀昔子奇年十六而令于阿
 非赖白首者悉与之谋其能大治欤
张光大有云择人委任为第一要事若委任得人自然
无弊君子作事谋始赈济之方尤为当慎若一概委用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17a 页 WYG0663-0260c.png
富豪之家则富而好义者少为富不仁者多其害有甚
于吏胥无藉之辈今后莫若选择乡里有德望诚信谨
厚好义之人或贤良缙绅素行忠厚廉介之士不拘富
豪但为众所敬而悦服者许令乡民推举使之掌管庶
几储积不虚凶年饥岁得以济民也
 谨案元之张君犹夫宋之董氏也留心荒政真诚恺
 切故所论悉皆出于肺腑事事可法呜呼人生天地
 间既不能致君择民再不能立说济世食粟而已不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17b 页 WYG0663-0260d.png
 亦大有愧于寸阴是惜之论哉
明佥事林希元疏内有云救荒无善政使得人犹有不
济况不得人乎臣愚欲令抚按监司精择府县官之廉
能者使主赈济正印官如不堪用可别择廉能佐贰或
无灾州县廉能正印官用之盖荒事处变难以常拘也
至于分赈官员可令主赈官择之事完官则上之吏部
府县学职等官视此黜陟举人监生等人员视此为除
授民则上之抚按别其赏罚如此则人人有所激劝而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18a 页 WYG0663-0261a.png
荒政之行或庶几乎
 谨案佥事之救荒可谓无微不入矣首重得人而以
 赏罚劝人敢不以勤敏自励怠惰为戒哉此即求贤
 于赏罚之中使饥民得活于拯溺扶危之道耳
御史钟化民救荒谕所属曰司厂不可用在官人各地
方保甲里耆公举富而好礼者州县官以乡宾礼往请
破格优礼谕以寔心任事厂内利弊陈请即行月给官
俸能使一厂饥民得所旌以彩币匾额倍之者给以冠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18b 页 WYG0663-0261b.png
带或为骨肉赎罪或欲子弟采芹任其所欲富室捐赈
视其多寡与司厂者同赏格既谕之后又巡历各方用
拾遗法得寔心任事多方全活灾民贤之尤者即刻破
格荐扬贪暴纵恣以致饿殍枕籍不肖之尤者即时驰
参以故群吏寔心任事饥民多所全活
(拾遗法预令饥民进见时人具一纸勿书姓名开所当/兴当革及官吏豪猾有无侵刻横行散布于地即与兴)
(革处分然必择其佥/同者而后察之也)
 谨案破格优礼陈请即行钟公存此八字于心何患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19a 页 WYG0663-0261c.png
 人之不为我用人亦谁不欲见用于公此所以县县
 得人而厂厂有济也况有拾遗之妙法乎
求才能总论曰天下事未有不得人而能理者也况歉
岁哉事起急迫人非素练老幼悲啼妇女杂乱厉之以
严则饿体难加扑责待之以宽则散漫莫肯循规加之
吏胥作弊致使饿莩盈途故不得人其何以济此历代
圣君贤相无不以得人为要也如汉武之诏谓进贤受
上赏蔽贤蒙显戮唐太宗之罪封德彝谓用人当取所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19b 页 WYG0663-0261d.png
长必不借才异代虽不为救荒而言而自得求才任事
之要道南齐之诏至大之制切中情弊其次如苻坚之
责重有司孝宗之与群僚斟酌高宗之复用与权皆用
人救荒之良法佥事之用廉能任其择取御史之用厂
首陈请得行人有不乐为其所用欤昔王梅溪守泉州
会邑宰勉以诗云九重天子爱民深令尹宜怀恻隐心
今日黄堂一杯酒使君端为庶民斟使为太守者皆若
梅溪之存心又何患乎令之不善也总之在君相当郡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20a 页 WYG0663-0262a.png
县是求在郡县宜乡耆是选递相慎择必得其人任之
以事自无不济书云建官惟贤位事惟能时当歉岁可
弗以择贤任能为首务哉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21a 页 WYG0663-0262c.png
  三命条陈以开言路
   (虞舜伯/周西)     (夏禹/周公)
   (汉文帝/宋真宗)     (唐太宗/神宗)
   (明于谦/刘大夏)     (周忱诏/世宗)
虞帝广开视听求贤自辅置进善旌立敢諌鼓设诽谤
木以访不逮于总章(即明堂尧曰衢/室舜曰总章)
 谨案圣人之治天下肯使一民不被其泽哉但贵贱
 相悬朝野相隔虽有善言何由得达此虞帝之圣不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21b 页 WYG0663-0262d.png
 自圣而广开言路也后世岁逄饥馑不得良谟将何
 以补天地之不足故身虽圣矣亦当法虞帝之视听
 以善言为重宝
夏禹悬器以招言者曰教寡人以道者击鼓告事者铎
讼狱者鼗谕以义者钟有忧欲鸣者磬每一馈十起一
沐三握发以劳民(鼗音陶有/柄摇鼓)
 谨案大禹之治水智超千古功在万年犹欲以言自
 益况乎后世帝王不及禹者多矣可挟贵自矜而不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22a 页 WYG0663-0263a.png
 以善言为急哉书云德日新万邦惟怀志自满九族
 乃离急下求言之诏时闻规諌之条有不日新其德
 欤
周西伯即位笃仁敬老慈少礼下贤者日中不暇食以
待士士以此多归之
 谨案世知文王之德广被四海而不知其所以无远
 勿届者未有不由乐闻善言而得也故日不暇食以
 求言否则何西伯之不惮烦而时与多士相接哉周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22b 页 WYG0663-0263b.png
 家八百之基开之者西伯总在见善不怠去邪勿疑
 而已矣
鲁公伯禽周公之长子也成王少周公留相之使其子
就封于鲁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今王
之叔父吾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亦一沐三握发一饭
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
国骄人
 谨案孔子之所赞美者周公之才也要知天下无有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23a 页 WYG0663-0263c.png
 过于周公之才者矣尚且握发吐哺以待士周公岂
 不知身之贵哉盖以作相之道贵乎尊贤而得士不
 可不以言为重耳并以之训其子则凡骄矜自恃拒
 人于千里之外者视此岂不有天壤之隔耶
汉文帝时每朝郎从官上书疏未尝不止辇受其言言
不可用置之言可用则采之未尝不称善 又除诽谤
妖言法诏曰古之治天下朝有进善之旌(如有进善者/立于旌下言)
(之/)诽谤之木(虑政有缺失便言/事者书之于木)所以通治道而来谏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23b 页 WYG0663-0263d.png
者也今法有诽谤妖言之罪是使众臣不敢尽情而上
无由闻过失也将何以示远方之贤良其除之
 谨案文帝之求直言不啻如饥者之欲食渴者之欲
 饮故无不称其善者诱之使言也除诽谤妖言法者
 虑其惧祸而不告也朝乾夕惕民瘼是恤不待邹忌
 之讽谏而能然也此文景之时号称熙皞盛世可以
 彷佛唐虞耳
唐太宗贞观三年夏六月以旱求直言中郎将常何武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24a 页 WYG0663-0264a.png
人不学家客马周代陈便宜二十馀条上怪其能以问
何对曰此非臣所能家客马周为臣具草耳上即召之
未至遣使督促者数辈及谒见与语甚悦令直门下省
寻除监察御史奉使称旨上以常何为知人赐绢三百

 谨案以太宗之聪明英武一遇饥年直言是急救我
 元元故见马周条陈之言即令人召之不特召之而
 且使人促之不特促之而且官之无非为万民起见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24b 页 WYG0663-0264b.png
 故天下无不救之饥寒发明云太宗之用人如此天
 下乌有遗才治道乌有不进者哉信矣夫
宋真宗咸平二年闰三月丁亥以久不雨谕宰相曰凡
政有阙失宜相规以道毋惜直言庚寅罢有司营缮之
不急者诏中外臣直言极諌壬辰雨
 谨案言路通而苛政除犹夫茅塞去而蹊径豁人情
 快于下天道有勿和于上哉真宗之谕宰相首欲阙
 失相规诏谕群僚又望极言敢谏犹恐己之不德降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25a 页 WYG0663-0264c.png
 咎于民急于改过惟善是图上苍有不为之感动哉
 此时雨之所以立降也
神宗熙宁七年京师久旱下诏求直言略曰朕之听纳
有不得于理欤狱讼非其情欤赋敛失其节欤忠谋谠言
郁于上闻而阿䛕壅蔽以成其私者众欤诏出人情大
悦是日即雨
 谨案是雨也非诏出而即雨也因人情之大悦和气
 相感而雨者也人情岂徒悦哉盖因直言即罢新法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25b 页 WYG0663-0264d.png
 二十八事民免征求死于法网而雨者也乃知郑侠
 之绘图韩维之力諌寔有回天之力仁宗因亢旱而
 求直言英宗缘雨灾而望敢諌从未有若两君言之
 切而验之速者也谁谓天道之元远哉
明宣德间山西河南荒上命于谦巡抚二省公到任即
立木牌于院门一书求通民情一书愿闻利弊二省里
老皆远来迎公公曰吾欲首行平粜之法汝众里老可
将吾言劝谕富豪之家将所积米榖扣起本家食用之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26a 页 WYG0663-0265a.png
外馀者皆要粜与饥民若仗义者每石肯减价二钱减
至一百石以上者免其数年差役一二千以上者奏请
建坊旌表有不愿减者勿强若有奸民擅富要利坐视
饥民不与平粜者里老从寔具呈重罚不恕凡有借欠
私债一概年丰还纳若有遗弃子女里老可即报与州县著
官设法收养候岁熟访其父母而还之如里内有贤良
之民能收养四五口者官犒以羊酒给其匾额十口以
上者加䌽鞋免其终身差役二十口以上者冠带荣身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26b 页 WYG0663-0265b.png
一时富民乐捐而尚义者甚众
 谨案公之谋猷能匡辅社稷之艰危岂不克自出救
 荒之仁术然犹以民情利弊为急榜示于门求通言
 路盖以抚绥之责关系匪䡖拯灾之方便民为上苟
 非虚衷下问寔心采访纵有爱民之意难施利济之
 谋是以咨询周广惟恐百姓不为上告民情不得上
 申言路开而州牧县令罔敢遏抑冤滞由其上之明
 聪已无远不届也蠹胥奸役莫敢扰累闾里缘其上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27a 页 WYG0663-0265c.png
 之察访已无微不烛也豪猾绅士弗敢闭籴昂价侵
 牟乡邑惧受欺受侮者之直诉劣迹难逃国宪也然
 此尚未可恃为无弊必平心以审之明决以行之其
 庶几有利而无害欤
正统时周文襄公巡抚江南苏州逋税七百九十万石
公阅牒大异询父老皆言吴中豪富有力者不出耗并
赋之贫民贫民不能支尽流徙公创为平米官田民田
并加耗苏税额二百九十馀万石公与知府况钟曲算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27b 页 WYG0663-0265d.png
疏减八十馀万石
 (明/)何良俊曰周文襄巡抚江南一十八年常操一小
 舟沿村逐落随处询访遇一村朴老农则携之与俱
 卧于榻中下咨以地方之事民情土俗无不周知故
 定为论粮加耗之制以金花银粗细布䡖赍等项裨
 补重额之田斟酌损益尽善尽美顾文僖谓循之则
 治紊之则扰非虚语也
弘治间命户部刘大夏出理边饷或曰北边粮草半属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28a 页 WYG0663-0266a.png
中贵子弟经营公素不与此辈合恐不免刚以取祸大
夏曰处事以理不以势俟至彼图之后既至召边上父
老日夕讲究遂得其领要公有馀积家有馀财
 旧评曰忠宣之法诚善然使不召边上父老日夕讲
 究如何得知能如此虚心访问寔心从善何官不治
 何事不济书曰木从绳则正后从諌则圣人臣果知
 纳约自牖之理兼以寔心爱民则民情何时不可上
 闻九重何时不悉民隐耶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28b 页 WYG0663-0266b.png
世宗嘉靖七年九月川陕湖广山西荒谕都察院令内
外官员条奏救荒良策及凡不便者
 谨案事不尽晰于典章言不尽在于卿贰故必令内
 外官员奏其良策盖合天下之广兆民之众平时经
 理常恐有未协民心不便民俗之事况于饥荒之岁
 尤须斟酌尽善康济黎元况内外官员具有牧民之
 责然则有嘉谋嘉猷者可不急为入告以顺承此德
 意也哉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29a 页 WYG0663-0266c.png
命条陈总论曰舜之孝禹之功西伯之德皆臻人世之
极皇皇焉犹恐士民不以善言告日中不暇食求贤以
自辅后之致治者可弗广开言路欤君臣一体理岂有
殊周公之辅成王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
下之贤人故致君泽民者亦无不以言路为先也况逄
凶岁饥馑频仍衣食难充者众民困不知救援无术何
以称佐君上烛幽隐子元元之意哉此汉文帝之止辇
受言庶几无愧唐太宗之立用马周彷佛圣王其他如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29b 页 WYG0663-0266d.png
宋之二君明之嘉靖亦不愧凶年之修省于忠肃公之
巡抚两省一到即求通言路上达民情惟以平粜为先
育婴为重上行之既力下奉之必诚既活饥寒之众复
全襁褓之婴仁哉忠肃救荒之政也周文襄大惊逋欠
若不随地与农民辨论乌得周知刘大夏出理边疆使
不日夕与父老图谋何由得法且草茅之中屠狗之间
未必无人言可忽乎书云能自得师者王谓人莫若己者
亡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君子可不卑以自牧合天下之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30a 页 WYG0663-0267a.png
智以为智哉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31a 页 WYG0663-0267c.png
  四先审户以防冒恩
   (宋苏次参/郑 雍)    (李/余) (珏/童)
   (俞宗亨/袁 燮)     (董林煟元/明 希)
   (钟化民/周孔教)     (陈霁岩/陈龙正)
宋苏次参澧州赈济患抄劄不公给印册一本用纸半
幅令各自书某家口数若干大人若干小儿若干合请
米若干寔贴于各人门首壁上如有虚伪许人告首甘
伏断罪以便委官查点又患请米者冗分定几人为一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31b 页 WYG0663-0267d.png
队逐队俱用旗引如卯时一刻引第一队领米二刻引
第二队以至辰巳时皆用此法则自无冗杂且老幼妇
女悉得均籴矣 又任澧阳司户日权安乡县正值大
涝始至令典押将县图逐乡抹出全涝者用绿半涝者
用青无水之乡用黄不以示人又令乡司抹来参合方
请乡耆逐乡为图复以青绿黄色别其村分出图参验
故不检涝而可知分数催科赈济亦视此为先后其法
甚简要也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32a 页 WYG0663-0268a.png
 谨案宋苏君两番赈济前法固佳安乡之涝令典押
 抹出或言在城之人焉知在乡之事岂能无弊殊不
 知水涝乃人所共睹共闻倘出人不意亲历数乡而
 验之不但典押不敢妄抹即乡司乡耆皆知自警矣
 非善法而何
李珏守毗陵时适遇民饥将灾伤都分作四等抄劄仁
字系有产税物业之家义字系中下户虽有产税灾伤
寔无所收之家礼字系五等下户及佃人之田并薄有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32b 页 WYG0663-0268b.png
艺业而饥荒难于求趁之人智字系孤寡贫弱疾废乞
丐之人除仁字不系赈救义字赈粜礼字半济半粜智
字全济并给票计口如常法惟济米预挂榜文十日一
次委官散给民至于今称之 丁卯鄱阳旱暵又将义
仓米每日就城中多置场所减价出粜先救城内外之
民却以此钱准价计口逐月一顿支给以济村落之民
非惟深山穷谷皆沾寔惠且免偷窃拌和之弊一物两
用其利甚普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33a 页 WYG0663-0268c.png
 谨案李公之守毗陵户分四等别之最清其赈鄱阳
 先城后乡以钱代米免拌和路费之苦循循有序处
 处至当如陈平之宰肉以之而治天下何不均之有
吴中大饥方议赈恤以民习欺诞敕本部料捡家至户
到左谏议大夫郑雍言此令一布吏专料民而不救灾
民皆死于饥今富有四海奈何谨圭撮之滥而䡖比屋
之死乎上悟追止之
 谨案搜检户口在官长则不可不严在天子万不可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33b 页 WYG0663-0268d.png
 过谨何也官长不严则滥冒者决多天子过谨则搜
 检者必刻而况久羁时日乎諌议之言诚怀保赤子
 之道也天子悟而追止之君明而臣良吴人生矣
余童蕲州赈济尽括户口之数第为三等孤独不能自
存者专赈济下户乏食者赈粜有田无力耕者赈贷閤
境五邑以乡村远近均粟置场每场以一总首主出纳
十场以一官吏专伺察
 谨案户列三等赈各不同已得其要而且远近置场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34a 页 WYG0663-0269a.png
 多分给所各有所主令官察之弊不能生惠可遍及
 宜其见美于千秋
江东运判俞宗亨赈济踏杀妇人一百六十二人乞待

 旧评曰是未明分场分队用旗引之法不知徐宁孙
 苏次参皆有成式尽可通变而行大抵百人已上便
 虑冗杂此皆平日无纪律者况饥羸之躯易蹂践乎
从政郎董煟曰勘灾抄劄之时里正乞觅强梁者得之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34b 页 WYG0663-0269b.png
善弱者不得也附近者得之远僻者不得也吏胥里正
之所厚者得之鳏寡孤独疾病而无告者未必得也赈
成已是深冬官司疑之又令覆寔使饥者自备裹粮数
赴点集空手而归困踣于风霜凛冽之时甚非古人视
民如伤之意凡县令宜每乡委请一上户平时信义为
乡里推服官员一人为提督赈济官令其逐都择一二
有声誉行止公干之人为监视每月送米麦点心钱分
团抄劄不许邀阻乞觅有则申县断治其发米赈粜亦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35a 页 WYG0663-0269c.png
如之若此庶乎其弊少革耳
 谨案董君此语在数百年之前而勘赈弊端历历如
 绘可见人情千古一辙惟在为政者善于审户发粮
 否则徒饱奸人之腹耳
袁燮为江阴尉浙西大饥常平使者罗点属任赈恤燮
命每保画一图田畴山水道路悉载之以民居分布其
间凡名数治业悉书之合都为乡合乡为县征发追胥
披图可立决以此为荒政首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35b 页 WYG0663-0269d.png
 谨案披览舆图瞭如指掌司牧者留心于閒暇之时
 则临事自有定见若灾荒既告方事丹青如嗷嗷待
 哺者何与索我于枯鱼之肆者殆不远也
明佥事林希元疏云臣愚欲分民为六等富民之等三
极富次富稍富贫民之等三极贫次贫稍贫稍富不劝
分稍贫不赈济极富次富使自检其乡之次贫稍贫而
贷之种非特欲借其银种也欲于劝分之中而寓审户
之法何者盖使极富次富之民出银以贷诸贫彼必度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36a 页 WYG0663-0270a.png
其能偿者方借而不借者即极贫不用耳目而民为吾
耳目不费吾心而民为吾尽心法之简要似莫有过于
此者若流移之民则与鳏寡孤独等皆谓之极贫可也
 谨案审户不清奸人得之已可恨贫户失之更可怜
 林公此法使乡里自别上中下三等而贷之其源清
 矣其流岂浊哉但极富者当贷几户次富者当贷几
 人不可不细加斟酌亦安富之一道也
御史钟化民督理荒政有云垂亡之人既因粥厂而得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36b 页 WYG0663-0270b.png
生矣稍自顾惜不就厂者散银赒之令各府州县正印
官遍历乡村唤集里保公同查审胥棍作奸许人举首
得寔者重赏如虚反坐给与印信小票上书极贫某人
给银五钱次贫某人给银三钱鳏寡孤独更加优恤分
东西南北先期出示分给以免奔走守候敢有以宿逋
夺去者以劫贼同论其银又当不时掣封秤验如有低
潮短少视䡖重处分
 谨案御史公审户之意一在正印官遍历乡村二在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37a 页 WYG0663-0270c.png
 公同查审三在许人首告兼而行之不可缺一必须
 上台寔有爱民之心有司方不敢怠至分东西南北
 先期出示者尤美政也
万历己巳陈霁岩知开州时大水无蠲而有赈府下有
司议岩倡议极贫民赈榖一石次贫民赈五斗务必令
民共沾寔惠放赈时编号执旗鱼贯而入虽万人无敢
哗者公自坐仓门外小棚下执笔点名视其容貌衣服
于极贫者暗记之庚午春上司行文再赈贫者书吏禀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37b 页 WYG0663-0270d.png
公出示另报公曰不必第出前之点名册查看暗记极
贫者径开其人唤领赈米乡民咸以为神盖前领赈之
时不暇妆点尽得真态故也
 谨案有司官皆如是之惠爱法纪精严何患贫民之
 不沾寔惠要之真诚必能穷虚伪亦惟始终存心为
 民时时检点则民情洞鉴而措置无一事之不得其
 宜矣
中丞周孔教抚苏时有云救荒者凡以为贫户下户也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38a 页 WYG0663-0271a.png
官司非不欲一一清审之奈寄之人则难公任之已则
难遍昔人谓救荒无奇策正以贫户之难审也所以然
者亦不豫故耳合令被灾之府州县豫乘秋月以主赈
官督在城保长以在城保长催在乡保长以保长催甲
长以甲长报花户每甲分为不贫次贫极贫三等除不
贫外将次贫极贫各口数大小若干贴其门首壁上再
令每保开一土纸手本送至赈济官不许指称造册科
敛贫民待乡党日久论定委官乘便覆查此即宋时苏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38b 页 WYG0663-0271b.png
次参澧州赈济之法但彼临时为之不若先时查审贫
富明白民志定矣尤为无弊
 谨案先时查审明白较临期抄劄贫富迥不相同非
 亲历其境者不能知其妙也抚君之法不但著美一
 时且可传于后世
陈龙正曰赈饥之法往往吏缘为奸皆由户之不能审
也贫者未必报报者未必给其报而给者又未必贫请
就里中推一二大姓任以赈事有司不时单车临视稍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39a 页 WYG0663-0271c.png
立赏罚科条以劝戒之盖大姓给散其利有九习知贫
户多寡不至漏冒一也给散近在里中得免奔走与留
滞之若二也披籍而得姓名榖米之数易于查勘三也
以邻里之谊不至伪杂损耗四也贫户数服大姓即有
缺漏同于自鸣五也食糜各于其乡不至群聚喧杂秽
恶薰蒸而成疫疠六也大姓熟识近邻不至攫夺七也
分县官之劳八也吏不能为奸九也(一云黄𢡟/中所言)
 谨案凡论荒政事贵可行语贵通达勿支勿漏斯得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39b 页 WYG0663-0271d.png
 之矣若此九种意周而语切非目睹饥年之窦弊丛
 兴者不能有此妙论也譬如宝镜当前丝毫悉烛纤
 尘无有不见者也此虽放赈之法而审户已寓其中
 不审之审也可不熟此而为济世之策欤
先审户总论曰时当歉岁不以生民为重而恒以榖粟
是惜者固非要道然用之而不得其法徒资奸诡莫救
哀鸿在朝廷既有所费在穷民不得生全主其事者宁
无溺职之罪耶况有冒支之弊必多不给之人有一姓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40a 页 WYG0663-0272a.png
而得数姓之粮者有几人而不得一口之食者其害可
胜道哉故惟天子不当谨圭撮之滥而轻比屋之死郑
雍所言可风千古若主赈之官乌可不预为检点此苏
次参命取一家人口尽贴壁上陈霁岩自将点过穷民
暗记册中立法善而用意深尚何冒破之足虑李珏之
人分四等余童之户别三般居上者既能精其妙算在下
者焉敢肆其侵欺袁燮之画未尝不美但当预计于平
时不能济变于歉岁懋中所言委托大户其利有九的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40b 页 WYG0663-0272b.png
确不易仓卒可行弊之无穷董煟言之最尽法之简要
希元思之最精钟御史必令正印官亲历穷乡公同检
视周巡抚又使府州县预先抄劄不混稽查由此观之
良法已备于前矣善政何疏于后也乃知不稽旧典任
意设施者不但不能比美先贤且恐践俞通判之故辙
矣惟保甲之法严而审户自清审户清而奸诡息然而
尤当筹之于预也诗云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
牖户今此下民莫敢侮予人能得诗人之意致力于閒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41a 页 WYG0663-0272c.png
暇之时又何必徬徨于放赈之际哉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42a 页 WYG0663-0273a.png
  五借国帑以广籴粜
   (春秋臧孙辰/兴元诏)   (唐开元诏/宋吴遵路)
   (王元秬/至 令)     (元张养浩/明康荣)
   (成化准奏/周孔教)    (林希元/屠 隆)
春秋庄公二十八年鲁饥臧文仲言于庄公曰夫为四
邻之援结诸侯之信重之以婚姻申之以盟誓固国之
艰急是为铸名器藏宝财固民之殄病是待今国病矣
君盍以名器请籴于齐于是以鬯圭玉磬如齐告籴曰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42b 页 WYG0663-0273b.png
不腆先君之敝器敢告滞积以救敝邑
 谨案官之籴粜春秋时贤大夫已行之矣何以后之
 为臣者竟不恤民之困于高价籴于熟所粜于荒境
 哉分釐之惠及小民赞诵之声盈道路易者不为难
 者可知虽曰爱民其谁我知
唐元宗开元十二年八月诏曰蒲同等州自春偏旱虑
至来岁贫下少粮宜令太原仓出十五万石米付蒲州
永丰仓出十五万石米付同州减时价十钱粜与百姓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43a 页 WYG0663-0273c.png
 谨案籴莫贵于早粜莫贵于时以八月而计来年计
 之得矣且以十五万石赈粜于一州每升减价十文
 非美政乎但唐时出粜之际其法不传使不知张公
 咏守蜀平粜之法恐其 必尽归富户其害寔在穷
 民深可叹耳何也穷民待哺之日时虽多所籴之米
 粟有限一则官不许其多籴二则彼亦无钱多籴奸
 人窥破其微贿嘱官吏串通斛手在水次日买数十
 石而去(此米未曾发入公所早已暗货与人/故此无从查考簿上仍填零卖之期)不踰月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43b 页 WYG0663-0273d.png
 而官米已毕矣奈此地米价稍减之名忽又遍传商
 贩商贩闻之惧亏本而不来官长察之叹仓空而无
 继米有不骤贵之理乎奸人于是卖其所籴之米不
 数旬而获利无算宁勿令人切齿是穷民之食贱米
 不过数旬穷人之食贵米必需几月食贱米者十不
 过二三食贵米者十必八九惠之者非即所以害之
 耶故赈粜当兼行张公保甲之法此法一行既无冒
 滥亦不失恩宋之去唐不远乌知张公所行之法非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44a 页 WYG0663-0274a.png
 即蒲同等州所行之法哉赈籴者尚其察之
德宗兴元元年十月乙亥诏曰顷戎役繁兴两河尤剧
农桑俱废井邑为墟丁壮服其干戈疲羸委于沟壑江
淮之间连岁丰稔迫于供赋颇亦伤农收其有馀济彼
不足宜令度支于淮南浙江东西道增价和籴米三五
十万石差官搬运于诸道减价出粜贵从权便以利于
人宜即遣使分道宣慰劳勉将士存问乡闾有可以救
岁凶灾除人疾苦各与长吏商量奏闻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44b 页 WYG0663-0274b.png
 谨案是时陆宣公言于上曰人君知过非难改过为
 难言善非难行善为难诏内命官和籴不厌多方疾
 苦可除悉求具奏意真词切感动军民此车驾之所
 以得返长安耳忠良之言有益于人国也如是夫
宋吴遵路知通州时淮甸灾伤民多流转惟遵路劝诱
富豪之家得钱万贯遣牙吏二十六次和赁海船往苏
秀收籴米豆归本处依元价出粜使通州灾伤之地常
与苏秀米价不殊当时范仲淹乞宣付史馆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45a 页 WYG0663-0274c.png
 谨案官米若不循环籴粜奸商乘其既尽而鬻之价
 愈高而民愈困矣以万贯钱转运至二十六次价焉
 有不平之理故遵路之劝富民者是救一时之灾也
 仲淹之命付史馆者欲垂万世之则也留心民瘼者
 尚其知所取法哉
孝宗乾道七年饶州旱伤措画赈济知州王秬劄子借
会子五万贯接续贩籴米麦之类以赈粜得旨依江州
旱伤益措置本州义仓米四万四千馀石又截留上供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45b 页 WYG0663-0274d.png
米六千五百馀石作本收籴米斛
 谨案借钱籴粜官不伤而民有益最善而易行何皆
 逡巡不果如知州王君借会子钱五万贯接续贩籴
 朝廷益之以米又得数万石作本收籴此州尚虑缺
 食乎事毕而本在民得不死非贤者之妙算而能之
 乎
元文宗时以张养浩为西台御史中丞时关中大旱民
相食既闻命即散家之所有以与乡里贫乏登车就道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46a 页 WYG0663-0275a.png
遇饥者赈之死者瘗之经华山祷雨岳祠泣拜不能起
天忽阴翳一雨三日及到官复祷于社坛大雨如注水
三尺乃止禾黍自生秦民大喜时米价腾踊缗钞壅不
可得米养浩以倒换之艰乃检库中未燬缗钞得一千
八十五万五千馀缗悉印其背又刻十贯五贯为劵给
贫民命米商视印出粜诣库验数以易钞又率富民出
粟为奏补官四月未尝家居止宿公署夜祷于天昼出
赈饥无少怠每一念至即抚膺恸哭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46b 页 WYG0663-0275b.png
 谨案人若无寔心爱民耳此天之所以不能格也若
 张公所行惟知有民不知有已何祷不诚何民不救
 视民如伤之念形之恸哭是所忠者君所爱者民不
 愧忠君爱民之君子矣
顺帝至元三年十二月大都南城等处设米铺二十每
铺日粜米五十石以济贫民俟秋成乃罢 六年二月
增设京城米铺从便赈粜
 谨案天之警惕于顺帝亦云至矣兹独于分设米铺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47a 页 WYG0663-0275c.png
 一节思以上格天意政虽疏略而爱养百姓之心固
 肫挚而不浮苟能震动恪恭上则敬畏昊天下乃轸
 恤民隐则将推广此心正已求贤养民致治岂遽至
 于危也
明英宗正统六年巡抚浙江监察御史康荣奏杭州府
地狭人稠浮食者多仰给苏松诸府今彼地水旱相仍
榖米不至杭州遂困又湖州府比因岁凶米亦甚贵窃
计二府官廪有二十年之积恐年久红腐请发三十五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47b 页 WYG0663-0275d.png
万粜于民间令依时值偿纳则朝廷不费而民受其惠
从之
 谨案积善在常人则不易在大臣又何难一念朝存
 万民暮活如康公此奏穷人虽难免拮据之求饥者
 幸可无转死之虑惟望仁人赈饥救困活此穷民德
 大福大自古不爽也
宪宗成化六年奏准将京通二仓粮米发粜五十万石
每粳(音/耕)米收银六钱粟米五钱以减京城米价腾贵再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48a 页 WYG0663-0276a.png
将文武官员俸粮预支三个月
 谨案岁值饥馑仁智不可不兼用也仁以惠民智以
 慰众今减价粜米仁也预支月俸智也数月之后麦
 熟稻登仍然大有乌可闭藏不发令民心之顿变哉
佥事林希元疏云臣愚欲借官帑银钱令商贾分往各
处籴买米榖归本处发卖依原价量增一分为搬运脚
力一分给商贾工食粜尽复籴事完之日籴本还官官
无失财之费民有足食之利非特他方之粟毕集于我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48b 页 WYG0663-0276b.png
而富民亦恐后时失利争出粟以粜矣然籴粜之法专
为济贫若有商贾转来贩去所当禁革又当遍及乡村
不得专及城市则贫民方沾寔惠
 谨案籴粜济民能以林公之论为法不特城市蒙其
 利泽而村落亦沾其寔惠矣尚有沟壑之苦哉奈何
 世之救荒者皆不知林公之荒政丛言是必要之书
 也
中丞周孔教抚苏时有云次贫之民宜赈粜其法有二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49a 页 WYG0663-0276c.png
有坊郭之粜宜多择诸城门相近寺院及宽厂民居储
榖于其中不限时日零细粜之粜米计升多不过一斗
粜榖不过二斗如奸牙市虎有借倩妆扮之弊出首者
重赏其弊自革有乡村之粜宜行保甲之法间月而粜
之每先一月出示将有灾之乡保限次月某日某保排
定日期每隔一日一粜以防雨雪壅滞之患每甲大约
许粜三石多则五石若通水去处当移舟就水次粜之
粜价俱比时价减少愈少愈善富人强夺贫人之籴用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49b 页 WYG0663-0276d.png
张咏连坐之法一家犯罪十家皆不许籴其籴本或借
官银或借官粮或劝富家事完各归其本如系民家则
加旌奖可也
 谨案赈粜之法分出二种一曰坊郭一曰乡村何其
 周到也又曰循环行之必待稻熟而止方略精详不
 遗遐迩真仁人也有心而不得其法寔惠不能及民
 有法而不存此心苍生何由得活中丞不但身体力
 行而且欲传后世有不身为济世之名臣而子孙享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50a 页 WYG0663-0277a.png
 积德之报哉
屠隆荒政考有云灾伤之处议赈济则恐官府之困廪
有限议劝借又恐地方之富户无多最妙之法借帑银
若干委用忠厚吏农富户向丰熟去处循环籴粜积榖
之家虽欲踊贵其价而官府平粜之粮日日在市势亦
不能如他处米亦不足则杂置豆粟薷薥麦荞蕨粉芝
麻之类皆足充饥但当严禁商牙来籴昔吴遵路知通
州时能使灾伤之处与苏秀同其米价用此法也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50b 页 WYG0663-0277b.png
 谨案屠君开口两句就将荒政说完见得赈粜一事
 是救荒上策本不亏民不死即耿寿昌之遗意至说
 凡可以充饥而救死者一概可买尤见行权之大略
借国帑总论曰上不病官下不困民能救生民于万死
之中者莫如借国帑以先兴贩也自春秋以来即有其
事今观唐宋元明代无不举诚盛典也但借官钱而籴
粜之多者无如王氏借民钱而兴贩之频者首推吴公
二人所行为法千古救荒者何可视为泛泛也若元之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51a 页 WYG0663-0277c.png
张公不特取钞命米商出籴救民一种忠君爱民之心
勃不可遏形之痛哭流涕而不止真太古之仁人也后
之君子或那常平米或借府库钱或贷富豪钱加其月
利以作籴本给与富商大贾或差干吏能员先往丰熟
去处循环籴粜我无济人之重费而寔有起死之良图
举口之劳生人之命上智之事也又何惑焉易云损上
益下民悦无疆惟赈籴则所损者甚少而民之悦也诚
无疆矣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52a 页 WYG0663-0278a.png
  六理囚系以释含冤
   (汉于公/邓太后)     (扬贞终诏/唐 观)
   (颜真卿/欧阳观)     (宋太祖谕/元仁宗谕)
   (明王哲/许襄毅)     (吴/) (黼/)
汉昭帝时海州大旱三年人民离散莫知所从会新太
守下车于公谓守曰非申孝妇之冤不可守询之公曰
郯城昔有窦氏少寡事姑极孝姑念孝妇侍奉勤苦欲
其嫁妇不允姑遂自经盖以已在妨其嫁也姑之女竟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52b 页 WYG0663-0278b.png
以杀毋告太守按治妇乃诬服某曾力争而勿听咎非
在是而何新守斋戒沐浴徒步往祭孝妇于冢祝方毕
而大雨如注至今有孝妇庙在
 谨案人有冤抑之事不明则郁恨之气不散遂结于
 太虚而灾𤯝见淫雨亢旱蝗蝻兵火之类是也窦氏
 孝妇也蒙不孝之名身首不保非于公之力请于太
 守徒步往祭舒孝妇之冤而能上回天意哉况以孀
 妇而遭此冤者多矣一见于齐之庶女再见于东汉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53a 页 WYG0663-0278c.png
 之上虞三见于晋代之临淄折狱者慎之
章帝建初元年大旱榖贵校书郎杨终以为广陵楚淮
阳济南之狱徙者万数又远屯绝域吏民怨旷乃上疏
曰臣窃按春秋水旱之变皆因暴急惠不下流自永平
以来仍连大狱有司穷考转相牵引掠拷冤滥家属徙
边加以北征外邦西开三十六国频年服役转输烦费
又远屯伊吾楼兰车师戊巳民怀土思怨结边域足以
感动天地移变阴阳愿陛下留念省察以济元元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53b 页 WYG0663-0278d.png
 谨案杨子山以至理论天意切寔不差毫釐何也天
 不可测而理可必圣人云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
 民听安有天心异于民心者哉掠拷冤滥已足违和
 况闾阎愁苦一方郁结此天地所以为之感动也
安帝立邓太后犹临朝听政永平二年夏京师旱亲幸
洛阳寺录冤狱有囚寔不杀人而被拷自诬羸困舆见
畏吏不敢言将去举头若欲自诉太后察视觉之即呼
还问状具得枉寔即时收洛阳令下狱抵罪行未还宫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54a 页 WYG0663-0279a.png
㴻雨大降
 谨案不仁哉有司之严刑也不肯细心体访但将五
 毒迫人囚不能堪何冤不受致令馀威犹在死不敢
 言若非太后英明此狱乌能得直今下属问而上司
 录防冤抑也然而出入难必谁敢再受一番荼毒故
 案一定而狱多冤理其枉而出之者是在钦恤慎刑
 之君子矣
唐太宗贞观十七年三月甲子以久旱诏曰去冬之间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54b 页 WYG0663-0279b.png
雪无盈尺今春之内雨不及时载想田畴恐乖丰稔农
为政本食乃人天百姓嗷然万箱何冀昔颓城之妇陨
霜之臣至诚所通感应天地今州县狱讼常有冤滞者
是以上天降鉴延及兆庶宜令覆囚使至州县简刑狱
以申枉屈务从宽宥以布朕怀庶使桑林自责不独美
于殷汤齐郡表坟岂自高于汉代
 谨案天地惟以好生为心人生当以不杀为德刑之
 所加何招不得有罪者叹自新之无路受枉者恨宿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55a 页 WYG0663-0279c.png
 愤之难申怨触上苍遂成闭塞此诏一下何患甘霖
 之不沛而嘉禾之不熟哉
开元中榆林卫等久旱非常颜真卿为御史行部至五
原时有冤狱久不决真卿至立辨其冤雨即沛然而至
郡人遂呼为御史雨
 谨案狱之冤者不待决遣而后乖戾之气惨成凶岁
 即令沉埋狱底积愤未舒已逆天和久之不雨幸颜
 公行部细心辨其冤狱愁云怨日忽变而为畅霭和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55b 页 WYG0663-0279d.png
 风此御史雨之所由来也
宋太祖建隆二年帝谓宰臣曰五代诸侯跋扈(跋扈犹/言强梁)
(也扈竹篱也水未至先作竹篱候鱼入水退/小鱼独留大鱼跋篱扈而出故曰跋扈也)有枉法杀
人者朝廷置而不问人命至重姑息当如是邪自今诸
州决大辟录案奏闻付刑部覆视之
 宋史断曰禁暴止虐诚帝王保民之盛德也汤武圣
 君此心纯乎爱民故勇决严毅之中即寓正直荡平
 之道太祖深知理狱之难视人命为至重特诏令诸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56a 页 WYG0663-0280a.png
 州慎重录囚达部详审然后信谳定而法网宽合之
 周礼委曲详核之条仁慈忠厚之旨前后无违矣
欧阳观为泗州司理尝秉烛治官书屡废而叹妻问之
曰此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耳其子修方三岁乳者抱
立于旁观曰术者谓我岁在戍不利使其言验不及见
儿之立也后当以吾言告之
 谨案仁哉欧阳观之存心何肫挚而深切也求生于
 死狱之内并非要名遗言以告后人并非树德总为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56b 页 WYG0663-0280b.png
 一腔慈惠不欲因势而阻尤不欲自我而止故及身
 则倍著哀矜锡类则教之忠厚仁哉司理宜文忠之
 为名臣也乎
元仁宗延祐四年春正月帝谓侍臣曰中书比奏百姓
乏食宜加赈恤朕默思之民饥若此岂政有过差以致
然与向诏有司务遵世祖成宪宜勉力奉行辅朕不逮
然尝思之惟省刑薄赋庶使百姓可遂其生也
 谨案百姓不能遂其生四境扰害由之起大业末年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57a 页
 乾符初年可鉴也仁宗因民饥馑言非省刑罚薄赋
 敛则不能舒其困非思得其要而治得其道者哉
明孝宗弘治十五年五月上命御史王哲巡按江西时
值大旱苗种不得入土哲深恤民隐即亲录囚系出其
所当原者数百人馀皆减之次日即雨遂成有秋民为
谣曰江西有一哲六月飞霜雪天下有十哲太平无休

 谨案古之盛吉执丹笔而泣者谓五口笔一下死生立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57b 页
 判故也理刑官如此存心何至亢旱不雨王御史因
 苗不得入土亲录系囚出其当原减其馀等即成有
 秋乃知宁失出无失入此二句者诚祈祷之灵符也
松江吴黼任抚州同知时久旱不雨台使以黼廉直将
邻郡建昌富民吴万八一案令迹其寔盖万八以子杀
父大狱久未决万八至是仍以厚赂求宽免黼曰我荷
国恩食天禄宁以贿赂坏公法耶遂覈论如律是夕忽
然大雨万八已为雷震矣一郡惊异以为吴公之正直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58a 页
所感云
 谨案此又以不杀而致旱灾者也万八之狱断无迟
 滞之理问官何得贪其厚赂而曲贷其辜苟非天谴
 严明暗与王章相合安见幽明一理法不可弛然则
 赦非善政古且志之况于绝伦之大者乎
单县有田作者其妇饷之食毕即死其翁曰此必妇之
故矣陈于官不胜箠楚遂诬服自是天久不雨许襄毅
公时官山东曰狱其有冤乎乃亲历各境出狱囚遍审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58b 页
之至饷妇乃曰夫妇相守人之至愿鸩毒杀人计之至
密焉有自饷于田而鸩之者哉遂询其所馈饮食所经
道路妇曰鱼汤米饭度自荆林无他异也公问时适当
其夫死之际置鱼作饭仍由旧路而行试狗彘无不立
死者遂出其罪即日大雨如注
 谨案感孚之理捷如影响田妇饷夫而死寔出无心
 问官不能细访置之死地所谓严刑之下何所不招
 遂干天怒灾异顿施非襄毅公上体天心察其冤抑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59a 页
 安能沛甘㴻于恒旸之岁哉
理囚系总论曰狱中之苦人尽知之乎以将相而叹狱
吏之尊则其毒加于囚也可知矣一人在狱閤户悲啼
吏卒苛求不已妻儿卖尽难供故血泪未乾于箠楚离
魂又泣于梦中仁人君子可不以刑狱是恤哉若雨呼
御史者不决之狱也亢旱三年者已死之狱也畏吏不
敢言苗不得入土者将死之狱也罪定天诛不杀之狱
也不论已死未死有枉不直困于狱中天地未有不为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59b 页
之震怒而见于灾异者也杨终之论信不诬矣唐之太
宗宋之太祖元之仁宗异代同心故得咸称致治之主
折狱者存心必若欧阳观明察得如许襄毅方能无愧
试问今之沉于狱底者果能求其生而勿得者欤哀哉
吾恐半居洛阳令之所问也人自不察耳五毒痛加何
枉不坐缧绁所系何岁无冤易云君子以明慎用刑而
不留狱书云杀戮无辜上帝弗蠲降咎于苗君子可勿
于囚系之内稍开一面以免降咎之困哉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60a 页
  七禁遏籴以除不义
   (秦百里奚/隋文帝)    (秦穆公/唐崔悛)
   (后周广顺诏/苏 轼)   (宋吴及/苏 缄)
   (淳熙诏正/明张居)    (黄化裳/钟 民)
周襄王甲戍五年冬晋饥使乞籴于秦百里奚言于秦
伯曰天灾流行国家代有救灾恤邻道也行道有福秦
于是输粟于晋
 谨案人生不幸遭遇饥年全赖有无相济庶可全生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60b 页
 此贤臣所以劝其君救灾恤邻惠养黎民之要道也
襄王七年十一月晋饥秦伯馈之粟曰吾矜其民也
 谨案秦伯之输粟一而再矜民之语蔼若阳春并不
 生一点偏护之念是故被其泽者欢欣交通远迩爱
 戴后之为邻郡司牧者可不上法贤哲之仁术乎
隋齐州刺史卢贲坐民饥闭籴除名皇太子为言贲有
佐命功不可废帝谓卢贲等功虽甚伟然皆挟诈扰政
不可免也乃如律治之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61a 页
 谨案沽名而不恤民者非良有司也欲以闭籴为爱
 民殊不知邻邦均赤子也故孟子取五霸之禁遏籴
 千古公正之论莫大于此高祖之论卢贲略前勋而
 儆害民之吏诚快举哉
唐崔悛为湖南都团练观察使湖南旧法丰年贸易不
出境邻部灾荒不相恤悛至谓属吏曰此非人情也无
使闭籴以重困邻民自是商货流通
 谨案不近人情之事皆胥吏贪污者之所为也凡下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61b 页
 闭籴之令藉口为本境之民起见未尝稍有所私殊
 不知其所私者不在是也不过不能为民身家画万
 全之策徒欲藏此粟于富家以说豪猾昂价损民之
 意岂知圣天子以天下为家胞与为怀凡在版图莫
 不欲安养而生全之宁肯令此境阜安彼方饥馁乎
 揆情度理务在流通崔公真仁人也
后周广顺间南唐大旱井泉涸淮水可涉饥民度淮而
北者相继濠寿发兵禦之民与兵斗而北来太祖闻之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62a 页
曰彼我之民一也听籴米过淮唐人遂筑仓多籴以供
军诏唐民以人畜负米者听之以舟车运载者勿予
 谨案视太祖之待南唐非大度之主欤唐人以之供
 军尚许人畜负之而去究何尝因救民而得祸若后
 之府县官必然闭籴以为上为其君下为其民而不
 知其干天之怒矣人主当以好生为德信哉
宋仁宗嘉祐四年諌官吴及言春秋之时诸侯相争窃
地专封固不以天下生灵为忧然同盟之国有救患分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62b 页
灾之义秦饥晋闭之籴而春秋诛之圣朝恩施动植视
民如伤然州郡之间各专其民擅造闭籴之令一路饥
则邻路为之闭籴一郡饥则邻郡为之闭籴夫二千石
以上所宜同国休戚而宣布主恩今坐视流离又甚于
春秋之间岂圣朝所以子育兆民之意
 谨案闭籴之令自古皆恨又自古有之其故何也其
 意他处之民徙死我境之粟有馀岂无卓异贤能之
 赏殊不知此令一行劫掠流移由之而起吴公言之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63a 页
 亹亹盖深知民之受弊甚大断不可以害民之政为
 我邀功倖禄计也
苏轼浙西灾伤状内有云臣闻熙宁之灾伤本缘天旱
米贵而沈起张靓之流不先事奏闻但立赏闭籴富民
皆事藏榖小民无所得食流殍既作然后朝廷知之使
命运江西及截本路上供米一百二十三万石济之巡
门俵米拦街散粥终不能救饥馑既成继之以疫所伤
寔多两税课利皆失其旧是大吏之不能仰承德意广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63b 页
孚惠泽于下民也如之何其可乎
 谨案饥年处事沽名心万不可起救荒政务须宜早
 为裁酌沈起张靓立赏闭籴不过欲沽爱民之誉不
 知小民绝粒草木俱完藏米者愈高其价兴贩者惧
 劫不来遂至于此非平日失于稽古临事在于求名
 乎东坡疏中此段可为闭籴者戒
绍兴初苏缄为南城令岁凶里中藏粟者固闭以待价
缄籍得其数先发常平榖定中价粜于民揭榜于道曰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64a 页
某家有粟几何令民用官价籴有勒不出及出不如数
者挞于市以是民无艰食
 谨案民无籴所劫掠必兴盗贼纵横安危难保惟赖
 司牧有以处之然不将常平米尽行先籴何以塞富
 民之口苏君为政先已后人其谁我议
淳熙八年敕旱伤州县全赖傍近丰熟去处通放客贩
米斛已降旨不得遏籴访闻上流得熟州郡尚有将客
贩米斛邀阻者仰逐司觉察按劾尚或容蔽仰御史台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64b 页
弹奏 九年两降指挥诸路监司不许遏籴多出榜文
晓谕如故违戾令总司觉察申奏
 谨案官之籴粜有限民之兴贩无穷彼射锱铢之利
 我活沟壑之民寔云两得如其闭籴此境虽安彼地
 不活无恻隐之心违忠恕之道弹劾觉察其可缓乎
咸淳七年抚州饥黄裳奉命往彼救荒但期会富民耆
老以某日至至则大书闭籴者籍强籴者斩八字揭于
通衢米价遂平(一云辛幼/安所行)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65a 页
 谨案孰谓救荒无奇策以八字而定民心非奇策乎
 此所谓有治人无治法也
明万历九年淮凤告灾张居正疏云皇上大发帑银遣
使分赈恩至渥矣然赈银有限饥民无穷惟是邻近协
助市籴通行乃可延旦夕之命近闻所在往往闭籴灾
民既缺食于本土又绝望于他乡是激之为变也宜禁
止遏籴之令讲求平籴之法听商民从宜籴买江南则
籴于江淮山陕则籴于河南各抚按互相关白接递转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65b 页
运不许闭遏其籴本或于各布政司或于南京户部权
宜措处河南直𨽻四府县以临德二仓之米平价发粜
则各处皆可接济
 谨案以通畅之笔写仁政之端条分缕晰何等明白
 且令各巡抚互相关白接递转运籴本悉为措置允
 称相度汪洋不愧调和鼎鼐有盐梅之责者不可不
 法之以救天下也
万历间御史钟化民奉使河南赈饥先飞檄各省不许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66a 页
遏籴及河南布政司撤防剿兵悉分置黄河口各运米
所过为米舶传纤护送至境设官单记所到时刻稽迟
罪及将领米到任其价之高下毋许抑勒是时米价五
两远商慕重价无攘夺患浃辰米舟并集延袤五十里
价遂减石止八钱矣(袤音茂长也亘于东西/曰广亘于南北曰袤)
 谨案水旱不时天荒之也遏籴阻抑人荒之也天荒
 尚有挽回人荒岂无救治钟公竭力救全顿苏民困
 米价十减五六可知有治人无治法本仁心以行仁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66b 页
 政事未有不济者也
禁遏籴总论曰伪矣哉有司之遏籴也彼不过欲借此
以邀爱民之上赏耳若言真寔为民彼粜米之家虽妇
人小子必知但卖其食之所馀断无尽货之理何必有
司之谆谆禁约也总之图治之术在诚寔尤在权宜自
周至明历代典故悉中窾要晋惠公之失算未识爱民
之方周太祖之大度包容异域卢贲沈起张靓等特小
人之尤者耳设令见崔悛于湖南能无愧欤此宋朝之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67a 页
诏使劾之察之诚是也吴及之论苏缄之法黄裳之谕
化民之檄同功一体得致治之原良法良模不可不知
所以法之也且无曲防无遏籴五伯禁之圣贤取之吏
竟背之耶诗曰在彼无恶在此无射庶几夙夜以永终
誉则凡在位之君子欲美其誉于毕生者可分疆界致
嗷嗷待哺之民日望泛舟之役而弗得哉闭籴之令乌
可勿除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68a 页
  八发积储以救困穷
   (汉文帝/唐元宗)     (魏黄初间/宪 宗)
   (宋仁宗/元世祖)     (真德秀/胡长孺)
   (明成祖/孙 玺)     (周化忱/钟 民)
汉文帝六年大旱蝗令诸侯无入贡弛山泽减诸御服
损郎吏员发仓庾以赈民
 谨案尝阅文帝之诏有云患自怨起福繇德兴则祸
 福之机久矣了了于胸中故首定振穷养老之令每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68b 页
 布蠲租免税之恩当此旱蝗相继岂不知民饥患也
 救困德也有不自损以济苍生哉此三代后之贤君
 首推文帝也
魏黄初二年冀州大荒岁饥使尚书杜畿持节开仓廪
以赈之 五年冀州复饥又遣使者开仓廪赈之 六
年春遣使者巡行沛郡问民间疾苦贫者悉赈贷之
 谨案时当灾荒民惟望治魏能爱民赈贷弗倦故能
 抚其众而大其国百姓戴惠四境宁帖致治者所当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69a 页
 于𦂳要机宜务为斟酌也
唐元宗开元二十九年制曰承前饥馑皆待奏报然后
开仓道路悠远何救悬绝自今委州县及采访使给讫
奏闻
 谨案初阳透发大地回春一诏下颁九州开泰岂非
 明皇此日之制乎洞悉嗷嗷待哺之苦免其悬悬望
 眼之穿故其时沐恩泽者歌咏遐陬四海清宁兆人
 康乐谁谓斯民也非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者也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69b 页
宪宗元和九年二月丁未制曰善为国者务蓄于人百
姓未康君孰与足去岁甸服气序愆和夏属骄阳秋多
苦雨三农爽候五稼不滋产于地者既微出于力者宜
困百姓所欠历年税斛等项并宜赦免仍以常平义仓
斛斗三十万石委京兆条疏赈济如不足即宜以元和
七年诸县所贮折籴斛斗添给应缘赈给百姓等委京
兆官差择清干官于每县界逐处给付使无所弊各得
自资将我诏意戒之以扰授之以仁宣示朕怀咸使知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70a 页

 谨案地无所产粟何从生民若遭荒催征何益宪宗
 悉为蠲免诚贤主矣且以三十万石而赈饥民不足
 又令添之以折籴之斛㪷谆谆不已民命为怀何其
 仁也克宽克仁彰信兆民宪宗之谓矣
宋仁宗乾兴元年十二月以京城榖价翔贵出常平仓
米分十四场贱粜以济民 皇祐三年十二月癸巳诏
曰天下常平米依原籴价出粜以济饥民毋得收馀利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70b 页
以希恩赏
 谨案民逄饥馑之灾确似人遭水火之厄救之稍迟
 不成灰烬即陷狂澜宁不痛心然救之不力终于一
 死与不救何殊今乾兴间以常平米分作十四场减
 价出粜以济平民皇祐间又以天下常平仓米依原
 价出粜以济贫民博施济众可风千载小民不有再
 生之乐欤
宁宗时真德秀知潭州以廉仁公勤励僚友以正心脩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71a 页
身勉士行遇水旱灾伤贫困无依之民极力救恤复立
惠民仓积榖至五万石至凶荒时照原价出粜又积榖
九万五千石分十二县置社仓以遍及乡落立慈惠仓
养老仓孤幼无依自十五岁以下年老无养自六十岁
以上皆有赈给
 谨案自古理学儒臣莫不本子惠苍生之念为君父
 锡福于四方盖其温厚性成兼能陶镕于典籍经权
 措置各得其宜试观此数法寔可与文公之社仓共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71b 页
 垂不朽有守土之责者苟能仿而行之是甘棠慈荫
 可以传后世而润斯民矣
元世祖至元五年益都路饥以米三十一万八千石赈
之 十年诸路出蝻霖雨害稼赈米五十四万五千五
百九十石 十三年东平济南诸路水旱赈饥用米二
十二万五千五百六十石粟四万七千七百十二石钞
四千二百八十二锭 廿二年十一月哈喇和卓民饥
户给牛二头种二石更给钞一十一万六千四百锭籴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72a 页
米六万四百石为四月粮赈之
 谨案天有降灾之时民无愁苦之岁此际之转移而
 造福者惟随时蠲赈惠爱万民之圣君贤相耳帑藏
 之金粟断无穷时闾里之身家亟宜抚恤世祖赈饥
 不异九天雨露随地频施一无所吝民生矣岁何凶
 焉
武宗时民饥者四十六万户即诏每户月给米六斗浙
东宣慰同知脱欢察议行劝贷之令敛富民钱一百五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72b 页
十馀万以二十五万属海宁县簿胡长孺藏之长孺察
其有乾没意悉散于民既而果索其钱长孺抱成案进
曰钱在此脱欢察怒而不敢问
 谨案饥民之得赈济犹田苗之得时雨点滴不到根
 荄失鲜业已云兴泽沛则时刻不可需迟何况云霓
 之转易乎廉吏识破贪夫之意发其积聚补散民间
 为苍生救饥寔则为脱欢消愆仁智兼尽一举而两
 得之矣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73a 页
明成祖永乐九年七月户部言赈北京临城县饥民三百
馀户给粮三千七百石有奇上曰国家储蓄上以供国下
以济民故丰年则敛凶年则散但有土有民何忧不足
隋开皇间大旱民饥文帝不开仓赈济听民流移就食
末岁计所积可供五十年仓廪虽丰民心勿固前鉴具
在今后但遇水旱民饥即开仓赈给毋令失所
 谨案开皇间仓廪皆足不肯赈给使民流移后且恃
 其富足而糜费焉成祖深明其故而易其辙诚明达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73b 页
 之主哉
正统间周忱巡抚江南适江北大饥巡抚都御史王竑借
三万石于忱忱计至来春麦熟曰此须十万即以与焉盖
忱所积馀米不但赡江南又可兼利江北景泰二年有
言忱勾通官吏侵渔国帑召忱还忱言臣之百凡修治
兴作见为妄费亦由宣宗皇帝许臣便宜行事臣之所
费者馀米也不敢侵动正赋事遂不问致仕而归户部
因言忱所积米无可稽验请综括为公赋由是徵需杂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74a 页
出逋负依然吴后大饥民多饿莩无不望周公之再生

 谨案贤臣妙策忽转而为奸吏弹射之端户部因之
 作公赋设使再遇饥年于何利赖户部之归积粟于
 朝廷不过邀荣于一己岂知国体之正大其生财之
 道固自有在夫岂若是之琐琐也哉
武宗正德四年孙玺知兴化县事多奇政时大水伤稼
上司不允题荒玺即自为奏请诏减田租之半又赈饥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74b 页
民万馀人后以兵备巡历云贵直声大振
 谨案今之为县令者见上台不题而敢自奏乎孙公
 不以逆鳞为恐宁顾其他虽然使非天子之惠爱何
 以成郎官之救援宜并德之
神宗万历二十二年御史钟化民河南赈荒垂危之人
赈粥有顾惜体面者散银赈之着州县正印官下乡亲
放移官就民毋劳民就官分东西南北四乡先示散期
以免奔走伺候贫民领得钱榖或里长豪恶要抵宿负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75a 页
者以劫论出首者赏其银正印官监视戥凿逐封加印
立册期日分给差廉能官不时掣封秤验躬巡所至延
见各色人等不嫌村陋
 谨案饥无不救国无不安河南甲午之荒甚难措手
 而钟公独力撑持弗辞辛苦赈济斯民不生不已不
 特自忘其官并过遭饥之困观其政迹直欲令人感
 入心脾矣良臣善政真足垂光简编
发积储总论曰仓廪寔而国富饶致治之本图也然而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75b 页
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则财与用俱有可知百
姓之身家国之仓廪所由出始而年岁丰登民则为上
寔仓储偶然旱潦告灾君即为民谋保聚盖君犹心而
民犹体体安心始泰民饥其可勿救乎积储其可勿发
乎君臣识鉴之明睿者未有不以赈济为急者也自汉
文以至元明赈济之法救困之言略备于前致治者可
勿以是为法哉夫水旱蝗蝻迫人沟壑救人适以自安
无二视也何则未有百姓困厄于下而君臣能相安于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76a 页
上者也天灾之流行偶尔一人之救济万全否则成汤
何以将六事而自责孔子何以举自贬以对景公救饥
之道权自上操设遇灾伤之地诚能大发积储以救穷
黎则一方安乐薄海内外愈皆安乐矣能散财者世跻
升平夫岂谬哉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77a 页
  九不抑价以招商运
   (齐管子/唐卢坦)     (汉宣帝诏/宋赵抃)
   (范仲淹/范纯仁)     (包庾拯谊/孟 章)
   (董懋煟/蔡 德)     (明周孔教/庞承宠)
齐管子曰滕鲁之粟釜百则使吾国之粟釜千滕鲁之
粟四流而归我若下深谷矣
 谨案旨哉管子之言也民之趋利确如水之趋下稍
 拂其性其谁我向榖粟者活命之源也使恤民之财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77b 页
 而不恤民之命财帛其可饱乎危亡其可免乎则釜
 百釜千之论非明决者不能道也
汉宣帝本始四年春正月诏盖闻农者兴德之本也今
岁不登已遣使者赈贷困乏其令太官损膳省宰乐府
减乐人使归就农业丞相以下至都官令丞上书入榖
输长安仓助贷贫民民以车船载榖入关者得毋用传
(传符也欲榖之多/故不问其出入也)
 谨案宣帝令丞相以下皆上书入榖以贷贫民则官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78a 页
 无避事之弊矣载榖入关者不论舟车皆无用传则
 免徵商之困矣岂尚有抑价之令哉
唐卢坦为宣歙观察使岁饥榖价日增或请损之坦曰
所部土狭榖少仰四方之来者若价贱榖不复来民益
困矣既而米商辐辏市估遂平民赖以生
 (宋/)董煟曰不抑价则商贾来此不昜之论昧者反之
 其意正欲沽誉不知市无告籴之所适以召变而起
 衅也坦有定见真可嘉也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78b 页
宋神宗熙宁中赵抃知越州两浙旱蝗米价踊贵诸州
皆榜道路禁人增米价人多饿死抃独榜通衢令有米
者任昂价粜之于是诸州米商辐辏米价更贱而民无
饿者
 谨案抑价之令一行商贾固裹足不前囤户亦皆无米
 吏知之乎囤户恐人贱籴略留少许以应多人馀皆
 重价而暗售他方故无米者室如悬罄有钱者亦欲
 呼庚于是一夫不靖千人应之赵公之论高出千古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79a 页
范公仲淹知杭州二浙阻饥榖价方踊每斗一百二十
文范公增至一百八十文众不知所为仍多出榜文具
述杭饥及米价所增之数于是商贾争先惟恐其后米
既辐辏价亦随减
 谨案范公仁智兼全行之固极其善后世法令不可
 造次须要揆时度势假如杭州米贵增价之榜文必
 须豫先差人于产米地方张挂约其已到之后我处
 方增其价不然彼处米商未知而我先增其价贫民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79b 页
 何堪久食贵米但增价告示切不可令一人知之恐
 俱待增价而后卖则民愈苦矣
包拯知庐州不限米价商贾闻之日集其境不数日而
米价大平
 谨案龙图公之明决虽妇人小子无不知之若使米
 价可抑公抑之矣公知物多必贱少则贵愈抑愈少
 愈少愈贵龙图公之所不抑也而他人可抑之哉
范纯仁为襄邑宰因岁大旱度来年必歉于是尽籍境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80a 页
内客舟诱之运米许为主粜明春客米果至多于平日
邑人遂赖以不饥
 谨案境内荒矣客米不来此际而方为之备何若先
 事而为之图范公预于冬间多方劝诱交春果至高
 价既无民情可慰非得预备不虞之策耶
绍兴五年行在斗米千钱时留守参政孟庾户部尚书
章谊不抑价惟大出陈廪每升止粜二十五文仅得时
价四之一耳民赖以济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80b 页
 谨案米贵时民虽卖妻鬻女总救不得数旬之苦何
 也米贵则人贱所得无几耳二公大出陈廪减价救
 民秋成仍可贱籴非仁智两全之道欤故虑米贵者
 出天庾而贱粜一也借国帑以兴贩二也王侯贵戚
 大小臣工军民人等有米照时价出粜视其多寡递
 有恩奖三也责重有司广贷牛种课民春耕因其勤
 惰定以黜陟四也朝廷重农抑末优恤穷氓五也得
 此五法水利是务专官督理何米贵之足忧哉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81a 页
从政郎董煟云比年为政者不明立法之意谓民间无
钱须当籍定其价不知官抑其价则客米不来若他处
腾踊而此间之价低则谁肯兴贩商贾不至则境内乏
食有蓄积者愈不敢出矣饥民手持其钱终日无告籴
之所有不肯甘心就死者必不能安静人情昜于煽摇
此莫大之患也惟不抑价非惟舟车辐辏而上户亦恐
后时争先发米出粜其价自贱
 谨案凡论荒政言宜通畅事贵预知董君所论彰隐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81b 页
 情于未发息祸患于无形非达人之言欤为政者果能
 频频属目细想人情自无抑价之令闭籴之条矣若
 之何忽之也
明中丞周孔教抚苏时有云榖少则贵势也有司往往
抑之米产他境欤客贩必不来矣米产吾境欤上户必
然闭籴矣上户非真闭籴也远商一至牙侩为之指引
则阴粜与之以故远商可籴而土民缺食是抑价者欲
利吾民反害吾民也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82a 页
 谨案抑价之令一出商贾不来囤户不卖即卖如抚
 君所云专卖与出重价之远商而去四境之米于是
 而绝无论小民无钱在手即有钱何从得籴非死亡
 即劫掠缘斯而起抚君烛及隐微非一省之福乎
杭州司李蔡𢡟德通商济荒条议杭城生齿仰给外米
蒙宪行广籴通商已无遗策而聚米之道不厌多方近
闻邻境闭籴米价翔涌商贩纷纷有各处阻难之愬职思
官府之储散有限民间之自运无穷而民间之自运犹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82b 页
有限远商之乐贩更无穷但能使远地经商望武陵为
利薮闻风争赴米货迸凑杭郡百万生齿之事济矣招
来之法釐为八则(八则载后摘要/备观条内)
 谨案商不通民不救价不抑客始来此定理也司李
 善于擘画釐为八则精详周到盖以经济为心视疏
 忽者远矣
杭守庞承宠给批籴米议杭城周遭百里食齿繁聚地
又山多田少桑柘多而禾稼少故民间食米皆仰给于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83a 页
外省所从来久矣今夏徂秋云汉为灾民虞桂玉所藉
商贩云集庶几拯此孑遗无奈邻省下遏籴之令掫人
又播摽掠之虐使不为之计商人将裹足不敢出途而
杭民有立槁耳给照流通无待再计仍请严檄嘉湖二
府饬各巡兵不得抢掠吓诈米船生事者以三尺绳之
庶商贩通行而杭民犹有更生之望也
 谨案兴贩五榖虽云射利之徒譬犹救民之使不可
 与他贩等何也杭州素不产米远商不至朝啼绝粒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83b 页
 暮丧沟渠害可言哉给批令籴无许阻挠通商之要
 法也
不抑价总论曰诸君子咸以不抑米价为高又以稍增
米价为善商自通而民可救此固不易之理矣古人立
法固有成算后世仿行贵乎随时非访之于父老即宜
询之于绅衿然终不若微行村僻得寔之为当也遇饥
年果能知境内之粟共有若干石而榜示于通衢必使
阖郡人知之令有米者但许随时价出粜不许闭籴屯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84a 页
积此亦救民之要法不可不知也小民既知有米可粜
心已安矣谁复争求客商知价不抑舟已集矣岂又他
之此不抑之抑也惟杭城之栈米最为可恨富商略不
遂意栈而不卖图厚利耳岂顾穷民牙人利口欺官阿
富翁耳谁怜饿莩彼果为人何不速买速卖循环籴粜
悉屯积而不卖哉此非闭籴而何君子知之自管子以
及宋明政之美者已列于右若能仿行何患乎饥民之
不救也与其为民惜钱不若为民惜命如宋时濮州侯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84b 页
日成嫌米价日增题请令人留一年之粮馀皆依祥符
八年之数而出粜天子虑其扰民勿许非洞悉人情之
圣主耶书云懋迁有无化居蒸民乃粒万邦作乂故米
价贵任其低昂不可稍为之裁抑欲利吾民而反害吾
民也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85a 页
  十开粥厂以活垂危
   (齐黔敖/汉陆续)     (卫公叔文子/隋房景远)
   (唐郭禹/陈尧佐)     (宋程颐/元余阙)
   (明席书/耿 橘)     (毕懋康/钟化民)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
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
而视之曰予惟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
终不食而死曾子闻之曰微与其嗟也可去其谢也可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85b 页

 谨案礼猊之于人大矣哉士君子当死亡之际略不
 自贬以偷生曾子论之素矣故钟御史河南赈粥赈
 银独加厚于寒士不与庸众同之盖以扬目而视之者
 未必不谢之而宁死也
卫公叔文子卒其子请谥君曰昔者卫国凶饥夫子为
粥与国之饿者不亦惠乎昔者卫国有难夫子以其死
卫寡人不亦贞乎夫子听卫国之政修其班制以与四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86a 页
邻交卫国之社稷不辱不亦文乎故谓夫子贞惠文子
 谨案人当饥馑之时得惠一餐之粥即延一日之命
 此后得遇生机皆此一餐之力矣故为力少而致功
 大以此定谥也宜矣凡当凶岁人可不以文子之惠
 为惠哉
汉陆续字智初会稽吴人也幼孤仕郡户曹史时岁荒
民饥困太守尹兴使续于都亭赋民饘粥续悉简阅其
民讯以名氏事毕兴问所食几何续因口说六百馀人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86b 页
皆分别姓名无有差谬兴异之
 谨案粥虽数碗能活饥人岂可小视公皆悉数无遗
 其不苟于处事也明矣太守之用人户曹之谨慎不
 可为赈粥之盛典欤
隋房景远为齐州主簿多惠政景远平生重然诺好施
与岁祲设粥通衢存济甚众平原刘郁路经齐兖遇劫
贼将杀之郁呼曰与君乡近何忍见杀贼曰若乡里亲
亲是谁郁曰齐州房主簿是我姨兄贼曰我食彼粥得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87a 页
活何忍杀其亲遂还郁衣物且蒙活者二十馀人
 谨案善之感人如风之偃草未有不从之而披靡者
 也故虽盗贼不昧其良赈救其可缓乎主簿赈粥得
 救其亲设令景远自遇化盗为良岂其所难可见粥
 之活人感恩者切食禄者何不稍分肥甘之万一以
 延枵腹之残喘哉
唐僖宗文德元年四月以郭禹为荆南留后初禹励精
为治抚集彫残赈饘粥给孤贫通商务农时藩镇莫以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87b 页
养民为事独华州刺史韩建招抚流散劝课农桑数年
之间民富军赡时人谓之北韩南郭
 谨案人生天地间惠在一时名垂万世始可告无忝
 于生平北韩南郭近之矣若专以功名为重者生则
 显荣死则泯焉不亦大可慨哉
宋程颐有云救饥者使之免死而已非欲其丰肥也当
择宽广之地宿戒使辰入至已则阖门不纳午后与之
食申而出之日得一粥则不死矣其力能自营一食者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88a 页
皆不来矣比之不择而与者当活数倍之多也
 谨案昔陈龙正谓伊川之论虽佳但日只一餐恐不
 足以救其死耳曾则以为莫若俟其食毕每人或给
 米二三合或给糕饼数枚以代下次之餐彼既不专
 守候于此又可往他处营生一朝而获数日之粮未
 可知也
陈尧佐知寿州遭岁大饥自出米为糜以食饿者吏民
以故皆争出米共活数万人尧佐曰吾岂以是为私惠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88b 页
耶盖以令率人不若身先而使其从之乐也
 谨案米珠薪桂人皆自顾不暇何处恳求官长若不
 救全老弱死而壮者盗必然之势陈公身先率民广
 开粥厂一州之中到处尽沾寔惠非善于鼓众之君
 子哉
元顺帝至正二年五月起复余阙为淮东宣慰副使守
安庆到官十日寇至却之集将吏议屯田战守计环境筑
堡寨选精甲外捍而田其中明年春夏大饥人相食捐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89a 页
俸为粥以食之请之中书得钞三万锭以赈民
 谨案忠于君者必能爱民如余公到官十日捐俸煮
 粥请钞赈民力行善政惟恐不及后果尽忠于国若
 置饥民于勿问但以功名为重是屯其膏而不能布
 上之恩泽矣所以有圣主必赖有贤臣上下交而志
 同夫非苍生之幸欤
明嘉靖十七年席书疏云臣窃见南京地方饥馑殊甚
初卖牛畜继鬻妻女老弱展转少壮流移甚或饿死于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89b 页
道廷议赈恤但饥民甚多钱粮绝少惟作粥一法不须
防奸不须审户至简至要可以救人世俗皆谓作粥不
可轻举缘有行之一城不知散布诸县以致四方饥民
闻风骈集主者势力难及来者壅积无算遂谓作粥不
宜轻举不知辰举而午即受惠三四举而即可宁辑其
效甚速其功甚大此古遗法扶颠起毙拯溺救焚未有
先于此者未有急于此者此臣一得之愚也
 谨案是时饿莩甚多比户离徙奸民杂出公谓民命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90a 页
 在于旦夕若必待编审事定民何以堪令州县每十
 里为一局先发现银市米为粥赈之两月惟食以粥
 则所赈皆贫民奸猾渐散乃奏截运储及户部所发
 银两议定间月兼给其妙在先令州县十里为一局
 俟赈粥两月然后议给银米所以人沾寔惠而豪强
 不得为奸也
陕西巡按毕懋康赈粥其议有云尝闻救荒非救饥民
乃救死民也其法无如煮粥善相应先尽各州县见在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90b 页
仓粮尽数动支又动本院赎银收买米豆杂粮煮粥赈
济然所谓救荒无奇策者患在任之不真任之不力耳
若有真心自有良法又何事不可为何灾不可弭也向
得张司农救荒十二议试有明验为此仰司即将救荒
议十二款发刻令各府印刷分给各州县逐款著寔举
(十二款载后/赈粥须知内)
 谨案若有真心自有良法非寔心爱民者不能道此
 二句亦不能知此二句之妙毕公深于爱民令州县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91a 页
 尽开粥厂且令将救荒十二议处处发刻印刷施行
 其心不但欲救一省之荒并欲救各省之荒更可以
 救各省千百年后之荒矣生机至今犹在时与春气
 融和于宇宙间也
万历时知常熟县耿橘有云荒年煮粥全在官司处置
有法就村落散设粥厂若尽聚之城郭少壮弃家就食
老弱道路难堪一不便也竟日伺候二餐遇夜投宿无
地二不便也秽杂昜染疾疫给散难免挤踏三不便也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91b 页
非有司亲尝严禁人众虑粥缺少增添生水往往致疾
惟就各处村落属慕义者主之画地分煮之为当也
 谨案耿君三说言言中窾事事俱真非目睹而伤心
 者焉能有此故于不得已之中想出必不可易之法
 莫如各处村落各令义士主之留法人间惠爱至今
 不息吁嗟乎耿公安得天下有司尽如公也
御史钟化民河南赈饥令各府州县官遍历乡村察举
善良以司粥厂就便多立厂所每厂收养饥民二百不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92a 页
拘土著流移分别老幼妇女片纸注明某厂就食以油
纸护系于臂汇立一册听正印官不时查点使不得东
西冒应期至麦熟而止所到必行拾遗之法遍历州县
村墟粥厂以故地方官望风感动竭力赈救而民赖以

 谨案谚云饥时一口胜如一斗死在须臾即能行走
 粥厂之妙言难尽述钟公令州县乡村就便多立厂
 所在在救全而且遍历周观有司敢不竭力以生之乎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92b 页
 一点仁慈贯彻各厂如阳和之布大地无有不在其
 化育之中者也
开粥厂总论曰饥年赈粥可以粥视之乎纯阳丹药岐
伯仙方不是过也何也得之则生勿得则死故耳于黔
敖之事可见矣但粥厂之事务虽多其要惟五耳一贵
多厂耿橘之论是也二贵得人陆续之事是也三贵巡
察钟化民之所行是也四贵犒赏毕懋康之所颁是也
五贵得法席侍郎之所奏是也以此五法得余忠宣之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93a 页
捐俸陈尧佐之先民何患乎粥厂之不尽善尽美也乃
知无远涉之苦门外之嗟者厂多故也无废弛之事冒
破之求者得人故也不事虚名立平赈灶者巡察故也
人人竭力不忍相欺者犒赏故也寔惠均沾不填沟壑
者得法故也苟能若是不特远迈于房主簿且可与公
叔文子及北韩南郭并传不朽矣礼记云使民有父之
尊母之亲如此而后可以为民父母则凡父母斯民者
一粥之赈其可缓乎
钦定康济录 卷三上 第 93b 页
 
 
 
 
 
 
 
钦定康济录卷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