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第 1a 页 WYG0595-0024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唐六典卷三 唐 张九龄等 撰
尚书户部
户部尚书一人
侍郎二人
郎中二人
员外郎二人
主事四人
卷三 第 1b 页 WYG0595-0024b.png

令史十七人
书令史三十四人
计史一人
亭长六人
掌固十人
度支郎中一人
员外郎一人
主事二人
卷三 第 2a 页 WYG0595-0025a.png

令史十六人
书令史三十三人
计史一人
掌固四人
金部郎中一人
员外郎一人
主事三人
令史十人
卷三 第 2b 页 WYG0595-0025b.png

书令史二十一人
计史一人
掌固四人
仓部郎中一人
员外郎一人
主事三人
令史十二人
书令史二十三人
卷三 第 3a 页 WYG0595-0025c.png

计史一人
掌固四人
户部尚书一人正三品
卷三 第 3b 页 WYG0595-0025d.png

侍郎二人正四品下
户部尚书侍郎之职掌天下户口井田之政令凡徭赋
职贡之方经费赒给之算藏货赢储之准悉以咨之其
属有四一曰户部二曰度支三曰金部四曰仓部尚书
侍郎总其职务而奉行其制命凡中外百司之事由于
所属皆质正焉
卷三 第 4a 页 WYG0595-0026a.png

郎中二人从五品上
员外郎二人从六品上
主事四人从九品上
郎中员外郎掌领天下州县户口之事凡天下十道任
卷三 第 4b 页 WYG0595-0026b.png

土所出而为贡赋之差
分十道以总之一曰关内道古雍州之境今京兆华
同岐邠陇泾宁坊鄜丹延庆监原会灵夏礼胜绥银凡
二十有二州焉东拒河西抵陇
坂南据终南之山北边沙漠
其名山有太白九嵏吴山岐山梁
山泰华之岳在焉
卷三 第 5a 页 WYG0595-0026c.png

其大川有泾渭灞浐
厥赋绢绵布麻
厥贡岱赭盐山角弓龙须席苁蓉野马皮麝
香
远夷则控北蕃突厥之朝贡焉
二曰河南道古豫兖青徐四州之境今河南府陕汝郑
卷三 第 5b 页 WYG0595-0026d.png

汴蔡许豫颍陈亳宋曹滑濮郓济齐淄徐兖泗沂青莱
登密海凡二十有八州焉东尽于海西距函谷南濒于
淮北薄于河
名山则有三崤少室砥柱
蒙山峄山嵩岱二岳在焉
大
川有伊洛汝颍沂泗之水淮济之渎
卷三 第 6a 页 WYG0595-0027a.png

厥赋绢絁绵布厥贡
䌷絁文绫丝葛水葱藨心席瓷石之器
远夷则控海东新罗日本之贡献焉三曰河东道古
冀州之境今太原潞泽晋绛蒲虢汾慈隰石沁仪岚忻
代朔蔚云凡十有九州焉东距恒山西据河南
卷三 第 6b 页 WYG0595-0027b.png

抵首阳太行北边匈奴
其名山则有雷首介山霍山嵉山
其大川有汾晋及丹沁之水
厥赋布祢厥贡□扇龙须席墨蜡
石英麝香漆人参
卷三 第 7a 页 WYG0595-0027c.png

四曰河北道古幽冀二州之境今怀卫相洺邢赵恒定
易幽莫瀛深冀贝魏博德沧棣妫澶营平安东凡二十
有五州焉东并于海南迫于河西距太行恒
山北通渝关蓟门
其名山有林虑白鹿封龙
井陉碣石之山恒岳在焉
其大川有漳淇呼沲之水
卷三 第 7b 页 WYG0595-0027d.png

厥赋绢绵及丝厥贡罗绫平䌷丝布丝
䌷凤翮苇席墨
远夷则控契丹奚靺羯室韦之贡献焉五
曰山南道古荆梁二州之境今荆襄邓商复郢随唐峡
归均房金夔万忠梁洋集通开壁巴蓬渠
涪渝合凤兴利阆果凡三十有三州焉东接荆楚
卷三 第 8a 页 WYG0595-0028a.png

西抵陇蜀南控大江北据商华之山
其名山有嶓冢熊耳巫峡铜梁荆山岘山
大
川则有巴汉沮淯之水
厥
赋绢布绵䌷厥贡金漆
密蜡蜡烛钢铁芒硝麝香布交梭白縠䌷纻绫葛䌽纶
兰干
卷三 第 8b 页 WYG0595-0028b.png

六曰陇右道古雍梁二州之境今秦渭成武洮
岷叠宕河兰鄯廓凉甘肃瓜沙伊西北庭安西
凡二十有一州焉东接秦州西
逾流沙南连蜀及吐蕃北界朔漠其名
山有秦岭陇坻西倾朱圉积石合黎崆峒三危鸟鼠同
卷三 第 9a 页 WYG0595-0028c.png

穴
其大川则有
洮水弱水羌水
河渎及休屠之泽在焉厥赋
布麻厥贡麸金砺石棋石蜜蜡蜡烛毛毼麝香白氎及
鸟兽之角羽毛皮革
卷三 第 9b 页 WYG0595-0028d.png

远夷则控西域诸戎之贡
献焉七曰淮南道古杨州之境今杨楚和滁濠寿庐舒
蕲黄沔安申光凡一十有四州焉东临海西抵汉南据
江北距淮
其名山有八公灊大别霍山罗山涂山
其大川有滁肥之水巢湖
在焉厥赋絁绢绵布
卷三 第 10a 页 WYG0595-0029a.png

厥贡交梭纻絺孔雀熟
丝布青铜镜
八曰江南道古扬州之南境今润常苏湖杭歙睦衢
越婺台温明括建福泉汀宣饶抚处洪吉郴袁江
鄂岳潭衡永道邵澧朗辰叙锦施南溪思黔费业巫夷
播溱珍凡五十有一州焉东临海西抵蜀南
极岭北带江
卷三 第 10b 页 WYG0595-0029b.png

其名山有茅山蒋山天目会稽四明天台括苍缙云金
华大庾武夷庐山而衡岳在焉
其
大川有浙江湘赣沅澧之水洞庭彭蠡太湖之泽
厥赋麻
卷三 第 11a 页 WYG0595-0029c.png

纻厥贡纱编绫纶蕉葛练麸金犀角鲛
鱼藤纸朱砂水银零陵香
远夷则
控五溪之蛮九曰剑南道古梁州之境今益蜀彭汉绵
剑梓遂普资简陵邛眉雅嘉荣泸戎黎茂龙扶文当松
卷三 第 11b 页 WYG0595-0029d.png

静柘翼悉维巂姚凡三十有三州焉
东连牂牱西界吐蕃南接群蛮北通剑阁
其名山有峨眉青城鹤鸣岷山
其大川有涪雒及西
汉之水江渎在焉
厥赋绢绵葛纻厥贡麸金
罗绫绵䌷交梭弥牟布丝葛麝香羚羊犛牛角尾
卷三 第 12a 页 WYG0595-0030a.png

远
夷则控西河及群蛮之贡献焉十曰岭南道古扬州之
南境今广循潮漳韶连端康冈恩高春封辩泷新潘雷
罗儋崖琼振桂昭富梧贺龚象柳宜融古严
容藤义窦禺白廉绣党牢岩郁林平琴
邕宾贵横钦浔瀼笼田武环澄安南驩
卷三 第 12b 页 WYG0595-0030b.png

爱陆峰汤苌福禄庞凡七十州焉
东南际海西极群蛮北据五岭其名山有黄岭及郁
之水灵洲焉其大川有桂水
郁水厥
赋蕉纻落麻厥贡金银沉
香甲香水马翡翠孔雀象牙犀角龟壳𪓟鼊丝藤竹布
卷三 第 13a 页 WYG0595-0030c.png

其远夷则控百越及林邑扶南之贡献焉凡天下之州
府三百一十有五而羁縻之州盖八百焉京兆河南太
原为三都潞扬益荆幽为大都督府军于安西安北为
大都护府安南安东北庭为上都护府凉秦灵延代兖
梁安越洪潭桂广戎福为中都督府夏原庆丰胜营松
卷三 第 13b 页 WYG0595-0030d.png

洮鄯西雅泸茂巂姚夔黔辰容邕为下都督府同华岐
蒲为四辅州陕怀郑汴魏绛为六雄州虢汝
汾晋宋许滑卫相洺为十望州安东平营檀妫蔚
朔忻安北单于代岚云胜丰盐灵会凉肃甘瓜沙伊西
北庭安西河兰鄯廓叠洮岷扶柘维静悉翼松当戎茂
巂姚播黔驩容为边州四万户已上为上州
三万户已上为中州不满为下州凡三
都之县在城内曰京县城外曰畿县又望县有
卷三 第 14a 页 WYG0595-0031a.png

八十五焉
其馀则六千户已上为上县二千户已上为中县
一千户已上为中下县不满一千户皆为下县凡天下
卷三 第 14b 页 WYG0595-0031b.png

之户八百一万八千七百一十口四千六百二十八万
五千一百六十一百户为里五里为乡两京
及州县之廓内分为坊郊外为村里及村坊皆有正以
司督察四家为邻五家为保保有长以
相禁约凡男女始生为黄四岁为小十六为中二十有
一为丁六十为老每一岁一造计帐三年一造户籍县
以籍成于州州成于省户部总而领焉
凡天下之户量其资产定
卷三 第 15a 页 WYG0595-0031c.png

为九等每定户以仲年
造籍以季年州县之籍恒留五比省籍留九比凡
户之两贯者先从边州为定次从开内次从军府州若
俱者各从其先贯焉乐住之制居狭乡者听其从宽居
远者听其从近居轻役之地者听其从重
辨天下之四人
使各专其业凡习学文武者为士肆力耕桑者为农工
作贸易者为工屠沽兴贩者为商
卷三 第 15b 页 WYG0595-0031d.png

工商之家不得预于士食禄之人不得夺下人
之利凡天下之田五尺为步二百有四十步为亩百亩
为顷度其肥瘠宽狭以居其人凡给田之制有差丁男
中男以一顷老男笃疾废疾以四十
亩寡妻妾以三十亩若为户者则减丁之半凡田分为
二等一曰永业一曰口分丁之田二为永业八为口分
凡道士给田三十亩女冠二十亩僧尼亦如之凡官户
受田减百姓口分之半凡天下百姓给园宅地者良口
卷三 第 16a 页 WYG0595-0032a.png

三人已上给一亩三口加一亩贱口五人给一亩五口
加一亩其口分永业不与焉凡给口
分田皆从便近居城之人本县无田者则隔县给受凡
应收授之田皆起十月毕十二月凡授田先课后不课
先贫后富先无后少凡州县界内所部受田悉足者为
宽乡不足者为狭乡凡官人受永业田亲王一百顷职
事官正一品六十顷郡王及职事官从一品五十顷国
公若职事官二品四十顷郡公若职事官从二品三十
卷三 第 16b 页 WYG0595-0032b.png

五顷县公若职事官正三品二十五顷职事官从三品
二十顷侯若职事官正四品十四顷伯若职事官从四
品十一顷子若职事官正五品八顷男若职事官从五
品五顷上柱国三十顷柱国二十五顷上护军二十顷
护军十五顷上轻车都尉一十顷轻车都尉七顷上骑
都尉六顷骑都尉四顷骁骑尉飞骑尉各八十亩云骑
尉武骑尉各六十亩其散官五品已上同职事给
卷三 第 17a 页 WYG0595-0032c.png

凡天下诸州公廨田大都督府四
十顷中都督府三十五顷下都督都护上州各三十顷
中州二十顷宫总监下州各十五顷上县十顷中县八
顷中下县六顷上牧监上镇各五顷下县及中牧下牧
司竹监中镇诸军折冲府各四顷诸冶监诸仓监下镇
上关各三顷互市监诸屯监上戍中关及津各二顷
下关一顷五十亩中戍下戍岳渎各一顷凡诸
州及都护府官人职分田二品一十二顷三品四品以
卷三 第 17b 页 WYG0595-0032d.png

二顷为差五品至八品以一顷为差九品二顷五十亩
镇戍关津岳渎及在外监官五品五顷六品三顷五十
亩七品三顷八品二顷九品一顷五十亩三卫中郎将
上府折冲都尉各六顷中府下府以五十亩为差郎将
各五顷上府果毅都尉四顷中府下府以五十亩为差
上府长史别将各三顷中府下府各二顷五十亩亲王
府典军五顷五十亩副典军四顷千牛备身备身左右
太子千牛备身各三顷诸军上折冲府兵曹各二顷中
卷三 第 18a 页 WYG0595-0033a.png

府下府各一顷五十亩其外军校尉一顷二十亩旅帅
一顷队正副各八十亩
凡
赋役之制有四一曰租二曰调三曰役四曰杂徭
课户每丁租
粟二石其调随乡土所产绫绢絁各二丈布加五分之
一输绫绢絁者绵三两输布者麻三斤皆书印焉
凡丁岁役二旬
卷三 第 18b 页 WYG0595-0033b.png

无事则收其庸每日三尺有事而加役
者旬有五日免其调三旬则租调俱免凡
庸调之物仲秋而敛之季秋发于州租则准土收穫早
晚量事而敛之仲冬起输孟春而纳毕
本州纳者季冬而毕凡诸国蕃胡内
附者亦定为九等四等已上为上户七等已上为次户
八等已下为下户上户丁税银钱十文次户五文下户
免之附贯经二年已上者上户丁输羊二口次户一口
卷三 第 19a 页 WYG0595-0033c.png

下户三户共一口
凡岭南诸州税米者上户
一石二斗次户八斗下户六斗若夷獠之户皆从半输
轻税诸州高丽百济应差征镇者并令免课役凡天下
诸州税钱各有准常三年一大税其率一百五十万贯
每年一小税其率四十万贯以供军国传驿及邮递之
用每年又别税八十万贯以供外官之月料及公廨之
用凡水旱虫霜为灾害则有分数十分损四已上免租
卷三 第 19b 页 WYG0595-0033d.png

损六已上免租调损七已上课役俱免若桑麻损尽者
各免调若已役已输者听免其来年凡丁新附于籍帐
者春附则课役并徵夏附则免课从役秋附则课役俱
免凡丁户皆有优复蠲免之制
若孝子顺孙义
夫节妇志行闻于乡闾者州县申省奏闻表其门闾同
籍悉免课役有精诚致应者则加优赏焉凡京畿充奉
陵县及诸陵墓及庙邑户各有差降焉桥陵尽以奉先
卷三 第 20a 页 WYG0595-0034a.png

献陵以三元昭陵以丰泉乾陵以奉天定陵以富平各
三千户若献祖懿祖二陵各置洒扫三十人兴宁永康
二陵各置一百人恭陵亦如之隐太子及章怀懿德节
悯惠庄惠文惠宣等七陵各置三十人诸亲王墓各置
十人诸公主墓各置五人周文帝隋文帝陵各置二十
人周隋诸帝陵各置十人凡内外职
事葬者一品给营墓夫一百人以三十人为差至五品
二十人凡太山天齐王置守庙三百户亳州玄
卷三 第 20b 页 WYG0595-0034b.png

元皇帝庙置二十户凡京司文武
职事官皆有防阁一品九十六人二品七十二人三品
三十八人四品三十二人五品二十四人六品给庶仆
十二人七品八人八品三人九品二人公主邑士八十
人郡主六十人县主四十人特封县三十四人
凡州县官僚皆有白直二品四十人三品三十二人
四品二十四人五品十六人六品十人七品七人
八品五人九品四人凡州县官及在外监官皆有执
卷三 第 21a 页 WYG0595-0034c.png

衣以为驱使二品十八人三品十五人四品十二人五
品九人六品七品各六人八品九品各三人
凡诸亲王府属并给士力其品数如白直
凡州县有公廨白直及杂职
两番上下执衣三番上下边州无白直执衣者取
比州充凡有功之臣赐实封者皆以课户充准户数州
县与国官邑官执帐共收其租调各准配租调远近州
县官司收其脚直然后付国邑官司其丁亦准此入国
卷三 第 21b 页 WYG0595-0034d.png

邑者收其庸凡食封皆传于子孙
凡庶人年
八十及笃疾给侍丁一人九十给二人百岁三人
凡亲王入朝皆给车牛驮马
内外百官家口应合递
送者皆给人力车牛
卷三 第 22a 页 WYG0595-0035a.png

凡天下朝集使皆令都督刺
史及上佐更为之若边要州都督刺史及诸州水旱成
分则佗官代焉皆以十月二十五日至于京都十一月
一日户部引见讫于尚书省与群官礼见然后集于考
堂应考绩之事元日陈其贡篚于殿庭凡京都诸县令
每季一朝
卷三 第 22b 页 WYG0595-0035b.png

度支郎中一人从五品
员外郎一人从六品
主事二人从九品上
度支郎中员外郎掌支度国用租赋少多之数物产丰
约之宜水陆道路之利每岁计其所出而支其所用
卷三 第 23a 页 WYG0595-0035c.png

凡物之精者与地之
近者以供御物之固者与地之远者
以供军皆料其远近时月众寡好恶而
统其务焉凡陆行之程马日七十里步及驴五十里车
三十里水行之程舟之重者溯河日三十里江四十里
馀水四十五里空舟溯河四十里江五十里馀水六十
里沿流之舟则轻重同制河日一百五十里江百里馀
卷三 第 23b 页 WYG0595-0035d.png

水七十里
转运徵敛送纳皆准程而节其迟速凡和市籴皆量其
贵贱均天下之货以利于人凡金银宝货绫罗之属皆
折庸调以造焉凡天下舟车水陆载运皆具为脚直轻
重贵贱平易险涩而为之制
卷三 第 24a 页 WYG0595-0036a.png

凡天下边军皆有支度之使以计军实粮仗之用每岁
所费皆申度支而会计之以长行旨为准
金部郎中一人从五品上
卷三 第 24b 页 WYG0595-0036b.png

员外郎一人从六品上
主事三人从九品上
金部郎中员外郎掌库藏出纳之节金宝财货之用权
衡度量之制皆总其文籍而颁其节制凡度以北方秬
黍中者一黍之广为分十分为寸十寸为尺一尺二寸
为大尺十尺为丈凡量以秬黍中者容一千二百为龠
二龠为合十合为升十升为斗三斗为大一斗十斗为
卷三 第 25a 页 WYG0595-0036c.png

斛凡权衡以秬黍中者百黍之重为铢二十四铢为两
三两为大两十六两为斤凡积秬黍为度量权衡者调
钟律测晷景合汤药及冠冕之制则用之内外官司悉
用大者凡库藏出纳皆行文傍季终而会之若承命出
给则于中书省覆而行之百司应请月俸则符牒到所
由皆递覆而行之
乃置
木契与应出物之司相合以次行用随符牒而合之以
卷三 第 25b 页 WYG0595-0036d.png

明出纳之慎
凡有互市皆为之节制
凡缣帛
之类必定其长短广狭之制端匹屯綟之差焉
凡赐物十
段则约率而给之绢三匹布三端绵三屯
卷三 第 26a 页 WYG0595-0037a.png

若杂䌽十段则丝布二匹从三品三百六十石正
四品三百石从四品二百六十石正五品二百石从五
品一百六十石正六品一百石下以十石为差至从七
品七十石正八品六十七石下以五石为差至从九品
五十二石外官降一等
春
夏二季则春给之秋冬二季则秋给之乃置木
契一百枚以与出给之司相合以决行用随符牒内而
卷三 第 26b 页 WYG0595-0037b.png

给之
凡在京诸司官人及
诸色人应给仓食者皆给贮米据见在供养九品以
上给白米流外长上者外别给两口粮诸牧尉给五口
粮牧长四口粮诸牧监兽医上番日给卫
士防人以上征行若在镇及番还并在外诸监关津番
官土人任者若尉史并给身粮诸官奴婢皆给公
粮其官户上番充役者亦如之凡致仕之官五品已上
卷三 第 27a 页 WYG0595-0037c.png

及解官充侍者各给半禄即迁官者通计前禄以充后
数凡都之东租纳于都之含嘉仓自含嘉仓转运以实
京之太仓自洛至陜运于陆自陜至京运于水量其递
运节制置使以监充之
凡王公以下每年户别
据已受田及借荒等具所种苗顷亩造青苗簿诸州以
七月已前申尚书省至徵收时亩别纳粟二升以为义
仓
卷三 第 27b 页 WYG0595-0037d.png

凡义仓之粟唯荒年给粮不
得杂用凡常平仓所以均贵
贱
唐六典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