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九 第 1a 页 WYG0543-059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山西通志卷四十九
兵制
杀虎口协驻劄杀虎堡原设守备一员守兵一百七十
四名康熙三十一年改设副将守备改为协标中军
添设千总一员把总二员马步战守兵八百二十六
名三十二年步战守兵俱改为马战兵三十六年添
设千总一员把总二员将本营马战兵五百名拨换
卷四十九 第 1b 页 WYG0543-0593b.png

各营路步战兵三百五十名守兵一百五十名三十
八年拨入左卫马战守兵四名雍正九年添设守备
一员千总二员把总四员马战兵二百四十二名步
战兵三百六十二名分为左右两营十年改中军守
备为都司佥书实在经制副将一员中军都司一员
守备一员千总四员把总八员马战兵七百四十名
步战兵七百一十二名守兵一百
四十八名各官自备马四十四匹兵丁战马七百四
卷四十九 第 2a 页 WYG0543-0594a.png

十匹
每岁额支饷银三万二千三百五十二两米五千一
百三十三石六斗折银三千五百九十三两五钱二
分原设兵丁一百七十四名每名给赡军地二顷抵
支月米 马乾银八千四百六十七两二钱
分汛设防一十二处
大河口三边桥铺窑子湾铺
东路铺头台五台七台十三台
卷四十九 第 2b 页 WYG0543-0594b.png

二十四台三十二台三十八台
三十九台
以上共设马步战守兵九十三名
平鲁营驻劄平鲁县原设参
将一员中军守备一员马步战守兵二百五十一名
长夫四十名站军四十名康熙三十六年步战兵改
为马战兵三十五名长夫内拔守兵二十名站军内
拔守兵二十三名三十八年拨入左卫城马战兵一
卷四十九 第 3a 页 WYG0543-0594c.png

名雍正五年改长夫为厂夫站军为马夫俱归𨽻平
鲁县十年添设把总一员马战兵三十六名又拨入
云石威虎二堡步战兵五名实在经制官三员马战
兵九十五名步战兵六十三名守
兵一百六十五名各官自备马十四匹兵丁战马九
十五匹
每岁额支俸饷银五千三百九十四两米一千一百
六十二石八斗外有赡军地四百三十七顷八十八
卷四十九 第 3b 页 WYG0543-0594d.png

亩零 马乾银一百九十六两二钱
分汛设防八处
朔州岭三层洞破石槽乾庄子
西水涧祁家窑山寺儿巡沟梁
以上共设马战守兵四十名
井坪城原设守备一员马战守兵一百五十一名雍正
十年改守备为都司佥书实在经制官一员马战兵
十二名守兵一百三十九名都司自备马四匹兵丁
卷四十九 第 4a 页 WYG0543-0595a.png

战马十二匹
每岁额支饷银一千九百五十六两米五百四十三
石六斗 马乾银一百七十二两八钱
分汛设防九处
西酸茨细水梁苦参坪下窑子
秤沟梁孤山烟郝家坡旦子山
绞涧沟
以上共设马战守兵四十五名
卷四十九 第 4b 页 WYG0543-0595b.png

威远城原设把总一员守兵九名长夫四十名站军四
十名康熙三十六年改守兵为马战兵六名四十一
年五十年陆续添设守兵一百一十二名改把总为
千总雍正五年改长夫为厂夫站军为马夫俱归𨽻
右玉县十年添设马战兵二名步战兵四名实在经
制官一员马战兵八名步战兵四名守兵一百一十
五名千总自备马二匹兵丁战马八匹
每岁额支饷银一千五百六十四两米八百七十二
卷四十九 第 5a 页 WYG0543-0595c.png

石 马乾银一百八两
分汛设防五处
王景原九座坟常毛毛鹿角湾
北草厂
以上共设守兵二十五名
阻虎堡原设把总一员守兵六十六名康熙三十六年
改守兵为马战兵二名五十九年改把总为千总雍
正十年添设马战兵二名步战兵四名实在经制官
卷四十九 第 5b 页 WYG0543-0595d.png

一员马战兵四名步战兵四名守兵六十四名千总
自备马二匹兵丁战马四匹
每岁额支饷银九百三十六两米二百九十石二斗
外有赡军地一百三十二顷 马乾银六十四两八
钱
分汛设防三处
周家梁芦草窊圭儿茆
以上共设守兵九名
卷四十九 第 6a 页 WYG0543-0596a.png

败虎堡额设把总一员守兵七十二名康熙三十六年
改守兵为马战兵二名添设守兵五名实在经制官
一员马战兵二名守兵七十五名把总自备马二匹
兵丁战马二匹
每岁额支饷银九百八十四两米二百七十七石二
斗 马乾银四十三两二钱
分汛设防四处
车儿窊团山窊五格眼祁河湾
卷四十九 第 6b 页 WYG0543-0596b.png

以上共设守兵一十二名
大水口堡额设把总一员守兵六十六名康熙三十六
年改守兵为马战兵二名雍正十年添设马战兵二
名步战兵四名实在经制官一员马战兵四名步战
兵四名守兵六十四名把总自备马二匹兵丁战马
四匹
每岁额攴饷银九百三十六两米二百五十九石二
斗外有赡军地一百三十二顷 马乾银六十四两
卷四十九 第 7a 页 WYG0543-0596c.png

八钱
分汛设防三处
蒋家坪木炭窑大嘴沟
以上共设守兵九名
威虎堡雍正十年额设经制把总一员马战兵十名步
战兵三十六名把总自备马二匹兵丁战马十匹
每岁额攴饷银八百八十八两米一百六十五石六
斗 马乾银一百二十九两六钱
卷四十九 第 7b 页 WYG0543-0596d.png

迎恩堡雍正十年额设经制把总一员马战兵十名步
战兵三十六名把总自备马二匹兵丁战马十匹
每岁额支饷银八百八十八两米一百六十五石六
斗 马乾银一百二十九两六钱
朔平城守营驻防朔平府原设副将一员中
军守备一员千总二员把总四员马步战守兵一千
名顺治十二年移驻浑源州留驻本营守备一员马
守兵一百二名康熙三十六年将本营守兵一十四
卷四十九 第 8a 页 WYG0543-0597a.png

名拨换杀虎协马战兵一十四名四十一年将本管
站军五名长夫二十名改为守兵雍正九年添设参
将一员千总二员把总四员马战兵三百六名步战
兵四百五十八名实在经制参将一员中军守备一
员千总二员把总四员马战兵三百三十一名步战
兵四百五十八名守兵一百二名各官自备马二十
四匹兵丁战马三百三十一匹
每岁额支俸饷银一万八千两一钱九分六釐米二
卷四十九 第 8b 页 WYG0543-0597b.png

千七百五十石四斗内马战兵二十五名守兵一百
二名给赡军地租抵支月米 马乾银三千八百三
十四两
分汛设防九处
本界边墩一十四座冲口一十二处八里
庄善家堡单树儿铺老王沟黑
圪塔后所沟铺黑土坡
以上共设马守兵一百六十五名
卷四十九 第 9a 页 WYG0543-0597c.png

铁山岭堡原𨽻云石堡把总管理雍正十年额设经制
把总一员马战兵八名步战兵三十二名把总自备
马二匹兵丁战马八匹
每岁额支俸饷银八百四两米一百四十四石 马
乾银一百八两
分汛设防二处
二道梁铺八圪塔铺
以上共设步战兵六名
卷四十九 第 9b 页 WYG0543-0597d.png

云石堡额设把总一员守兵七十七名康熙三十六年
于守兵内改设马战兵二名雍正十年添设马战兵
十名步战兵九名实在经制官一员马战兵十二名
步战兵九名守兵七十七名把总自备马二匹兵丁
战马一十二匹
每岁额支俸饷银一千三百八十六两米六百八十
四石内原额兵七十七名给赡军地租抵支月米
马乾银一百五十一两二钱
卷四十九 第 10a 页 WYG0543-0598a.png

分汛设防二处
陡岭子铺土门湾铺
以上共设守兵六名
宁武营驻劄宁武府原设副将
一员中军守备一员把总二员马步战守兵一千名
顺治十五年康熙八年陆续裁拨兵丁二百一十八
名三十一年副将移驻杀虎口随把总二员马步战
兵二百二名留驻本营守备一员添设把总一员三
卷四十九 第 10b 页 WYG0543-0598b.png

十七年拨入忻州左卫等营守兵三十六名雍正三
年将利民路参将改驻本营随带把总一员马步战
兵一百一十名实在经制参将一员中军守备一员
把总二员马战兵六十名步战兵
一百名守兵四百九十四名各官自备马一十六匹
兵丁战马六十匹
每岁额支俸饷银一万五十四两四分五釐九毫二
丝米二千三百五十四石四斗 春冬二季马料豆
卷四十九 第 11a 页 WYG0543-0598c.png

四百一十石四斗草折银一百九十一两五钱二分
夏秋二季马乾银二百二十两八钱
分汛设防一十一处
段家岭黄花岭凤凰沟马家湾
埧上村余家社汾水岭乱桥子
三马营圪璆村谢家坪
以上共设步战守兵五十一名
利民营驻劄利民城原设参将一员中军守备一员把
卷四十九 第 11b 页 WYG0543-0598d.png

总二员马步战守兵五百二十名康熙二十二年后
陆续裁拨兵丁一百三十名雍正三年参将移驻宁
武营随把总一员马步战兵一百一十名本营中军
守备改为城守十年改守备为都司佥书实在经制
官二员马战兵一十九名步战兵
四十二名守兵二百一十九名各官自备马六匹兵
丁战马一十九匹
每岁额支俸饷银四千五十三两三钱九分三釐六
卷四十九 第 12a 页 WYG0543-0599a.png

毫米一千八石 春冬二季马料豆一百三十五石
草折银六十三两夏秋二季马乾银七十五两
分汛设防五处
下羊房黄泥井喜雀山陆家河
马房村
以上共设守兵二十五名
神池营驻防神池县原设守备一员把总一员马步战
守兵二百四十名康熙二十二年后陆续拨入抚标
卷四十九 第 12b 页 WYG0543-0599b.png

及静乐左卫等营兵丁五十六名五十八年改把总
为千总雍正十年改守备为都司佥书实在经制官
二员马战兵一十九名步战兵二十四名
守兵一百四十一名各官自备马六匹兵丁战马一
十九匹
每岁额支俸饷银二千七百五十七两三钱九分三
釐六毫米六百六十二石四斗 春冬二季马料豆
一百三十五石草折银六十三两夏秋二季马乾银
卷四十九 第 13a 页 WYG0543-0599c.png

七十五两
分汛设防八处
大涧口黄花岭长城梁喜雀山
小辛庄银洞窊西口村义井村
以上共设守兵四十名
八角营驻劄八角堡原设守备一员把总一员马步战
守兵二百四十名康熙二十二年后陆续拨入抚标
及静乐左卫等营兵丁六十二名五十八年改把总
卷四十九 第 13b 页 WYG0543-0599d.png

为千总雍正十年改守备为都司佥书实在经制官
二员马战兵一十八名步战兵二十五名
守兵一百三十五名各官自备马六匹兵丁战马一
十八匹
每岁额支俸饷银二千七百一十五两三钱九分三
釐六毫米六百四十石八斗 春冬二季马料豆一
百二十九石六斗草折银六十两四钱八分夏秋二
季马乾银七十二两
卷四十九 第 14a 页 WYG0543-0600a.png

分汛设防七处
安宁庄上八角樱桃镇暗门子
草庵西庄窝北甘河梁
以上共设守兵三十三名
静乐营驻防静乐县额设经制把总一员马战兵四名
守兵九十六名把总自备马二匹兵丁战马四匹
每岁额支俸饷银一千二百八十四两米三百六十
石 春冬二季马料豆三十二石四斗草折银一十
卷四十九 第 14b 页 WYG0543-0600b.png

五两一钱二分夏秋二季马乾银一十八两
分汛设防九处
永安镇西马房娘子神康家会
固镇海子湾楼头镇南山天池店
对子沟
以上共设守兵四十一名
阳方口营驻劄阳方口堡额设守备一员把总一员马
步战守兵三百五十名康熙二十二年后陆续拨入
卷四十九 第 15a 页 WYG0543-0600c.png

抚标及静乐左卫等营兵丁七十八名三十八年奉
裁四十二名实在经制官二员马战兵一十九名步
战兵五十七名守兵一百五十四名各官自备马六
匹兵丁战马一十九匹
每岁额支俸饷银三千四百五十六两七钱五分米
八百二十八石 春冬二季马料豆一百四十二石
二斗草三千束折银六十三两夏秋二季马乾银七
十五两
卷四十九 第 15b 页 WYG0543-0600d.png

分汛设防十处
盘道梁石嘴头谷家嘴
炫冈口瓦窑子闹泥驿小水口
金家嘴夹柳树燕儿水
以上共设步战守兵八十六名
宁化营额设经制把总一员步战兵四名守兵六十三
名把总自备马二匹
每岁额支俸饷银八百六十四两米二百四十一石
卷四十九 第 16a 页 WYG0543-0601a.png

二斗 春冬二季马料豆一十石八斗草折银五两
四分夏秋二季马乾银六两
分汛设防四处
潘家湾小横沟头马营二马营
以上共设守兵二十名
朔州营驻防朔州原设守备一员马战守兵一百五十
名雍正十年改守备为都司佥书实在经制官一员
马战兵二十名守兵一百三十名
卷四十九 第 16b 页 WYG0543-0601b.png

每岁额支俸饷银二千一百八十一两三钱九分三
釐六毫米五百四十石折银二百四十三两 马乾
银二百五十九两二钱
分汛设防九处
十里铺二十里铺油房头前寨村
青圪塔西夺村沙河子小村儿
刘家口
以上共设守兵四十五名
卷四十九 第 17a 页 WYG0543-0601c.png

老营营驻劄老营堡额设参将
一员中军守备一员把总二员马步战守兵六百五
十七名康熙五十八年改把总为千总实在经制官
四员马战兵六十六名步战兵二
百六十名守兵三百三十一名各官自备马一十六
匹兵丁战马六十六匹
每岁额支俸饷银一万一千二十五两八钱五釐九
毫二丝米二千三百六十五石二斗 马料豆四百
卷四十九 第 17b 页 WYG0543-0601d.png

四十二石八斗乾银六十八两八钱八分
分汛设防五处
关河口岩头寺南沟
大虫岭邓家山
以上共设马步战守兵十九名
将军会堡雍正十年额设经制千总一员马战兵一十
二名步战兵二十三名守兵二十一名千总自备马
二匹兵丁战马一十二匹
卷四十九 第 18a 页 WYG0543-0602a.png

每岁额支俸饷银九百五十四两米折银一百八两
八钱六分四釐 春冬二季马料豆六十四石八斗
草折银三十两二钱四分夏秋二季草乾银三十六
两
分汛设防五处
二十六墩边口十四墩水口八墩水口
杨家大沟水口中沟水口
以上共设马步战守兵十八名
卷四十九 第 18b 页 WYG0543-0602b.png

贾家堡额设把总一员守兵四十五名雍正十年以守
兵调换将军会堡马步战兵四名实在经制官一员
马战兵二名步战兵二名守兵丁四十一名把总自
备马二匹兵丁战马二匹存营操马一匹
每岁额支俸饷银五百七十六两米一百六十二石
春冬二季马料豆二十七石草折银一十二两六
钱夏秋二季草乾银一十五两
分汛设防一处
卷四十九 第 19a 页 WYG0543-0602c.png

东昌峪
五眼井堡额设把总一员守兵一百四名雍正十年添
设马战兵二名步战兵四名又以守兵调换将军会
堡马战兵五名步战兵二名实在经制官一员马战
兵七名步战兵六名守兵九十七名把总自备马二
匹兵丁战马七匹存营操马三匹
每岁额支饷银一千四百四十两米三百七十四石
四斗折银一十一两六钱六分四釐 春冬二季马
卷四十九 第 19b 页 WYG0543-0602d.png

料豆六十四石八斗草折银三十两二钱四分夏秋
二季草乾银三十六两
分汛设防六处
西要边口镇宁台马头楼镇楼台
旧市口视远墩
以上共设马步战守兵三十一名
马站堡额设把总一员守兵七十一名雍正十年以守
兵调换将军会堡马步战兵四名实在经制官一员
卷四十九 第 20a 页 WYG0543-0603a.png

马战兵二名步战兵二名守兵六十七名把总自备
马二匹兵丁战马二匹存营操马二匹
每岁额支饷银八百八十八两米二百八十八石
春冬二季马料豆三十二石四斗草折银一十四两
五钱二分夏秋二季草乾银一十八两
分汛设防三处
李家塔黄家营石沟子
以上共设守兵一十五名
卷四十九 第 20b 页 WYG0543-0603b.png

永兴堡额设把总一员守兵六十七名雍正十年以守
兵调换将军会堡马步战兵四名实在经制官一员
马战兵二名步战兵二名守兵六十三名把总自备
马二匹兵丁战马二匹存营操马二匹
每岁额支饷银七百五十六两米二百四十一石二
斗 春冬二季马料豆三十二石四斗草折银一十
四两五钱二分夏秋二季草乾银一十八两
分汛设防二处
卷四十九 第 21a 页 WYG0543-0603c.png

石壑子秤达勾坞
以上共设守兵一十名
乃河堡原属山阴路额设把总一员马战守兵六十九
名雍正二年改隶老营营十年以守兵调换将军会
堡步战兵二名实在经制官一员马战兵二名步战
兵二名守兵六十五名把总自备马二匹兵丁战马
二匹
每岁额支饷银八百六十二两月米给赡军地抵支
卷四十九 第 21b 页 WYG0543-0603d.png

马乾银四十三两二钱
分汛设防四处
孤山坞沙沟堰白店沟土圈沟
以上共设守兵一十四名
河保营额设参将一员中军
守备一员千总一员把总二员马步战守兵六百七
十四名康熙五十八年改把总为千总一员雍正十
年添设把总一员马战兵三十六名步战兵一十二
卷四十九 第 22a 页 WYG0543-0604a.png

名守兵七十名实在经制官六员马战兵一百一十
七名步战兵三百二十七名守兵
三百四十名各官自备马二十匹兵丁战马一百一
十七匹存营操马二匹
每岁额支俸饷银一万三千二百六十四两四分五
釐米二千八百二十二石四斗 春冬二季马料豆
七百五十石六斗草折银三百五十两二钱八分夏
秋二季草乾银四百一十七两
卷四十九 第 22b 页 WYG0543-0604b.png

分汛设防七处
侯家口许家口水门隘口红沟儿梁
水壕口守河七墩十墩
以上共设马步战守兵四十一名
焦尾城雍正十年额设经制把总一员马战兵二十名
步战兵六十四名守兵一十六名把总自备马二匹
兵丁战马二十匹
每岁额支俸饷银一千八百六十四两米三百六十
卷四十九 第 23a 页 WYG0543-0604c.png

石 春冬二季马料豆一百一十八石八斗草折银
五十五两四钱四分夏秋二季草乾银六十六两
分汛设防八处
赵家口娘子口鲁家口秦家口
鲁家沟罗圈墩靖虎二墩黑土一墩
以上共设马步战守兵五十四名
楼子营额设把总一员守兵七十九名雍正十年添设
卷四十九 第 23b 页 WYG0543-0604d.png

马步战兵二十四名本营守兵拨入焦尾城八名实
在经制官一员马战兵六名步战兵一十八名守兵
七十一名把总自备马二匹兵丁战马六匹存营操
马二匹
每岁额支俸饷银一千三百五十六两米三百四十
二石 春冬二季马料豆五十四石草折银二十五
两二钱夏秋二季草乾银三十两
分汛设防一十三处
卷四十九 第 24a 页 WYG0543-0605a.png

马连口沙堮口饮马口董家梁
石城口牛角尖口吴峪口石城墩
董家梁墩董家庄墩井角尖墩马
连墩高家峁墩
以上共设马步战守兵五十三名
唐家会营额设经制把总一员守兵五十九名把总自
备马二匹存营操马二匹
每岁额支俸饷银八百一十六两米二百一十二石
卷四十九 第 24b 页 WYG0543-0605b.png

四斗 春冬二季马料豆二十一石六斗草折银一
十两八分夏秋二季草乾银一十二两
分汛设防一十四处
河湾口张家口李家口沙渠口
暗门口险崖寨马头墩下窊墩
歇虎墩平泉墩护城墩观音梁
杨家梁杨家寨
以上共设守兵三十三名
卷四十九 第 25a 页 WYG0543-0605c.png

河会营额设经制把总一员守兵六十七名把总自备
马二匹存营操马二匹
每岁额支俸饷银八百四十两米二百四十一石二
斗 春冬二季马料豆二十一石六斗草折银一十
两八分夏秋二季草乾银一十二两
分汛设防七处
沙沟滩镇河口司河口狗儿窊
下营墩红崖墩寺坞墩
卷四十九 第 25b 页 WYG0543-0605d.png

以上共设守兵一十七名
河曲营驻防河曲县额设经制把总一员守兵六十八
名把总自备马二匹存营操马二匹
每岁额支俸饷银八百五十二两米二百四十四石
八斗 春冬二季马料豆二十一石六斗草折银一
十两八分夏秋二季草乾银一十二两
分汛设防八处
水草沟曲峪口石梯口沙泉驿
卷四十九 第 26a 页 WYG0543-0606a.png

王异庄黄尾梁石板沟土沟墩
以上共设守兵二十四名
保德营驻防保德州原设守备一员把总一员马步战
守兵一百七十六名雍正十年改守备为都司佥书
添设中军千总一员马战兵五十八名步
战兵八十六名实在经制官三员马战兵八十八名
步战兵一百六十二名守兵七十名各官自备马八
匹兵丁战马八十八匹
卷四十九 第 26b 页 WYG0543-0606b.png

每岁额支俸饷银六千八十六两三钱九分米一千
一百四十八石六斗 春冬二季马料豆五百一十
八石四斗草折银二百四十一两九钱二分夏秋二
季草乾银二百八十八两
分汛设防五处
边墩二十座窑峁村界牌村平延村
天桥子
以上共设守兵三十六名
卷四十九 第 27a 页 WYG0543-0606c.png

水泉营驻劄水泉城额设游击一员千总
一员把总一员马步战守兵五百六十名康熙三年
后陆续奉裁一百三十一名二十二年拨入抚标马
步战守兵一十七名二十三年奉裁马战兵一名二
十九年拨入左卫马战守兵三名三十六年添设马
一十四匹实在经制官三员马战兵五十九名
步战兵一百六十三名守兵一百八十
六名各官自备马十匹兵丁战马五十九匹
卷四十九 第 27b 页 WYG0543-0606d.png

每岁额支俸饷银七千三百五十八两七钱米一千
四百六十八石八斗 马料豆三百七十二石六斗
乾银三百八十两八钱八分
分汛设防五处
红门隘口本界边墩九座接火傅
烽墩台一十一座西沟五眼井
以上共设马步战守兵一百八名
草垛山堡额设把总一员守兵一百四名雍正十年添
卷四十九 第 28a 页 WYG0543-0607a.png

设马步战兵六名实在经制官一员马战兵二名步
战兵四名守兵一百四名把总自备马二匹兵丁战
马二匹存营操马二匹
每岁额支俸饷银一千四百四两米三百九十六石
马料豆三十二石四斗乾银三十三两一钱二分
分汛设防六处
本界边墩二座接火傅烽墩台十座驴皮
窑东口驴皮窑西口灭虎口腰柞沟
卷四十九 第 28b 页 WYG0543-0607b.png
以上共设守兵四十二名
滑石涧堡额设把总一员守兵一百四名雍正十年添
设马步战兵六名实在经制官一员马战兵二名步
战兵四名守兵一百四名把总自备马二匹兵丁战
马二匹存营操马二匹
每岁额支俸饷银一千四百四两米三百九十六石
马料豆三十二石四斗乾银三十三两一钱二分
卷四十九 第 29a 页 WYG0543-0607c.png

分汛设防六处
本界边墩八座接火傅烽墩台十座镇边
口镇宁口吞虎口十八盘
以上共设守兵五十四名
大同镇标暨统辖各营路共经制官一百九十员兵
二万一千一百四十八名马五千九百九十八匹
太原驻防满兵顺治六年设立驻劄正蓝镶蓝满洲蒙
古四旗分官兵设统辖城守尉一员笔帖式二员满
卷四十九 第 29b 页 WYG0543-0607d.png

洲防禦二员蒙古防禦二员骁骑校四员兵丁八百
六十名其后添拨不一顺治八年调回正蓝旗兵九
十名十年将正镶两蓝旗察哈尔兵共二百四十八
名仍令回其游牧处十五年移驻杭州正镶两蓝旗
兵二百五十名将东安县等处驻防正镶两蓝旗兵
一百二十七名拨驻太原十七年移驻江宁正蓝旗
兵五十名康熙十四年将太原居住闲散内挑补兵
六十四名雍正二年添设兵八十七名共领催四十
卷四十九 第 30a 页 WYG0543-0608a.png

名骁骑四百六十名外设弓匠二名铁匠二名又添
设养育兵四十名食抚标兵粮饷九年城守尉调赴
陜西宁夏驻防随带兵三百名山西巡抚兼理城守
尉印务石麟 奏请添设效力行走兵一百名每名
每月支银一两米三斗实在正蓝旗满洲旗分领催
十三名骁骑一百五十名养育兵十三名效力行走
兵二十六名弓匠一名镶蓝旗满洲旗分领催十三
名骁骑一百五十名养育兵十三名效力行走兵二
卷四十九 第 30b 页 WYG0543-0608b.png

十六名铁匠一名正蓝旗蒙古旗分领催七名骁骑
八十名养育兵七名效力行走兵二十四名弓匠一
名镶蓝旗蒙古旗分领催七名骁骑八十名养育兵
七名效力行走兵二十四名铁匠一名官马一百四
匹
每岁额支俸饷银一万四千五百一十六两米一万
二千三百五十五石四斗菜园地五十垧 马料豆
九百三十六石草折银三百九十三两一钱二分
卷四十九 第 31a 页 WYG0543-0608c.png

朔平驻防满兵康熙三十三年设立驻劄满洲蒙古汉
军八旗分官兵设统辖将军一员笔帖式六员护军
统领二员左右翼副都统四员护军参领五十六员
协领十员佐领七十二员防禦七十二员骁骑校七
十二员护军校一百一十二员经制兵四千九百三
名随兵四十八名铁匠一百十二名三十七年撤回
护军统领二员笔帖式二员副都统二员护军参领
五十六员协领一员佐领八员防禦八员骁骑校八
卷四十九 第 31b 页 WYG0543-0608d.png

员护军校一百一十二员经制兵二千八百九十九
名随兵四十一名五十年添设经制兵一千名雍正
元年添设蒙古协领二员前锋二百名
四年添设汉军协领一员六年裁退满洲蒙古
领催一百一十二名八年由领催内委设
满洲鸣赞二员九年添设经制兵五百名实在统辖
将军一员笔帖式四员左翼副都统一员
右翼副都统一员
卷四十九 第 32a 页 WYG0543-0609a.png

左翼协领六员佐领三十
二员防禦三十二员
骁骑校三十二员右翼协领
六员佐领三十二员
防禦三十二员骁骑校三十
二员鸣赞二员满洲蒙古汉军领
催二百六十名前锋二百名披甲兵三千四十四名
满洲随兵十一名满洲蒙古铁匠一百
卷四十九 第 32b 页 WYG0543-0609b.png

一十二名额马一万二千一十匹
每岁额俸饷并米豆草束折色银两共三十四万八
千三百一十七两七钱八分二釐五毫本色粳米六
百三十三石粟米五万九千一百六石四斗五升
存城马五千二匹料豆一万三千五百五石四斗
历代兵制附
春秋
晋曲沃武公并翼僖王使虢公命曲沃伯以一军为
卷四十九 第 33a 页 WYG0543-0609c.png

晋侯献公之十六年始作二军公将上军太子
申生将下军以灭耿灭霍灭魏惠公韩之败作州兵
文公蒐于被庐
作三军郤縠将中军郤溱佐之狐毛将上军狐
偃佐之栾枝将下军先轸佐之二军则上军为尊三
军则中军为尊城濮之战赋车七百乘其
后作三行以禦狄荀林父将中行屠挈将右行
卷四十九 第 33b 页 WYG0543-0609d.png

先蔑将左行
清源之蒐遂作五军
襄公蒐于夷舍二军以复三军
之制景公邲之战二军增置大夫各一人
至鞍之战郤克请益车八百乘始作六军
韩厥赵括巩朔韩穿荀骓赵旃皆
为卿厉公鄢陵之战罢新上军悼公初尚四军
其后新军无帅遂使其什吏帅
卷四十九 第 34a 页 WYG0543-0610a.png

其卒乘官属以从于下军明年遂舍之傅曰
礼也
晋苟吴败无终及群狄于太原初将战魏舒曰彼徒
我车所遇又阨以什其车必克困诸阨又克请皆卒
自我始乃毁车以为行五乘为三伍为五阵以相离
两于前伍于后专为右角参为左角偏为前拒以诱
之狄人笑未阵而薄大败之
卷四十九 第 34b 页 WYG0543-0610b.png

战国
荀子魏氏武卒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矢五
十人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
里中式则复其户利其田宅
汉
汉调兵之制民年二十三为正一岁为卫士二岁为
材官骑士习射御骑驰战陈年六十五衰老乃得免
为庶民就田里
卷四十九 第 35a 页 WYG0543-0610c.png

汉民凡在官三十二年自二十三以上为正卒每一
岁当给郡县官一月之役其不役者为钱二千入于
官以雇庸者已上戍中都官者一年为卫士京师者
一年为材官骑士楼船郡国者一年三者随其所长
于郡县中发之然后退为正卒就田里以待悉上调
发
卷四十九 第 35b 页 WYG0543-0610d.png
更有三品有卒更有践更有过更古者正卒无常人
皆迭为之一月一更为更卒也贫者欲得雇更钱次
直者出钱雇之月二千是为践更也虽丞相子亦在
戍边之调不可人人自行三日戍又行者当自戍三
日不可往便还因便往一岁一更诸不行者出钱三
百入官以给戍者是谓过更也 通考卒更者正身
供正役也践更者以钱雇直所直者内地其役一月
卷四十九 第 36a 页 WYG0543-0611a.png

其钱则不行者月以钱雇代行者过更者亦以钱雇
直所直者边疆其役三日其钱则不行者输之县官
县官以给代行者但所谓一岁而更者是并往回行
程言之
汉书音义边方备警急作高土台上作桔槔桔槔头
有兜零以薪草置其中常低之有寇即燃火举之以
相告曰烽又多积薪寇至即燔之望其烟曰燧昼则
燔燧夜乃举烽
卷四十九 第 36b 页 WYG0543-0611b.png

元初元年以乌桓校尉邓遵为度辽将军 百官志
明帝初置度辽将军后遂为常守
后魏
延兴三年十月诏州郡之民十丁取一以充行伍收
租五十石以备军粮
承明元年六月甲子诏分京师见兵为三等第一军
出遣第一兵二等兵一如之
太和二十年十月戊戌以代迁之士皆为羽林虎贲
卷四十九 第 37a 页 WYG0543-0611c.png
后周
武帝克齐后并相二州各置六府而东北别为七总
管
隋
龙泉郡开皇四年置西汾州总管五年改为隰州总
管府
雁门郡开皇五年置代州总管府
卷四十九 第 37b 页 WYG0543-0611d.png

定襄郡开皇五年置云州总管府
太原郡开皇二年置河北道行台九年改为总管府
隋文帝以并益荆杨四州置大总管
义宁元年十一月太原置镇北府
唐
唐武德初始置军府
贞观十年更号统军为折冲都尉别将为果毅都尉
诸府总曰折冲府河中府河东郡府三十三晋州平
卷四十九 第 38a 页 WYG0543-0612a.png

阳郡府十六绛州绛郡府三十三慈州文城郡府三
隰州大宁郡府六太原府太原郡府十八汾州西河
郡府十二沁州阳城郡府二辽州乐平郡府三岚州
楼烦郡府一石州昌化郡府二忻州定襄郡府四代
州雁门郡府三潞州上党郡府一泽州高平郡府五
陜西陜郡府十五
按唐制府兵隶于今山西疆域者业一百四十有
二又陜州十五府亦多隶焉而忻代北诸军尚不
卷四十九 第 38b 页 WYG0543-0612b.png

隶府兵籍
潞州长从兵蒲州彍骑万二千三百绛州彍骑三千
六百晋州彍骑千五百陜州彍骑六百
唐初兵戎大曰军小曰守捉曰城曰镇而总之曰道
军城镇守捉皆有使而道有大总管旋更为大都督
其后都督带使持节者始谓之节度使景云二年遂
置河东节度至开元时朔方陇右河西河中诸镇皆
置节度使
卷四十九 第 39a 页 WYG0543-0612c.png
武德五年以洛荆并幽交五州置大总管
太极初以并益荆扬为四大都督府开元十七年加
潞州为五焉
太原府 河东节度 武德元年置并州总管三年
废四年又置总管并介受辽太榆沁七州改为上总
管五年又管代石二总管改上总管为大总管六年
又管朔州总管七年改为都督府贞观元年督并汾
卷四十九 第 39b 页 WYG0543-0612d.png

箕岚四州龙朔二年进为大都督府天授元年置北
都兼都督府开元置河东节度使辖汾辽沁岚石忻
宪等州 景云中置北都长使持节领和戎大武诸
军开元八年更为天平节度使十一年复更天平节
度为太原道节度使领太原以北而以云朔蔚代诸
州隶之后改称河东道 有天兵军
河中府 河中节度 武德二年置蒲州总管府管
蒲虞秦绛邵浍六州九年置都督府管蒲虞苪邵秦
卷四十九 第 40a 页 WYG0543-0613a.png

五州是年罢都督府乾元后置河中节度使辖蒲晋
绛慈隰等州 有耀德军
潞州大都督府 武德二年置总管府管潞泽沁韩
盖五州贞观元年废都督府八年置大都督废十年
又改为都督府开元十七年以元宗历职此州置大
都督府管慈仪石沁四州乾元元年后昭义军节度
使领之辖潞泽邢洺磁五州
代州都督府 雁门节度 武德元年置代州总管
卷四十九 第 40b 页 WYG0543-0613b.png

管代蔚忻三州五年废六年又置管代蔚忻朔四州
贞观四年又督灵州六年又督顺州十二年省顺州
定督代忻蔚朔灵五州唐末置雁门节度有守捉兵
其北有大同军其西有天安军又有代北军
云州都督府 大同节度 唐末置防禦使升节度
使云州刺史领之辖云蔚朔三州 有云中守捉城
楼烦守捉城东有牛皮关灵邱有直谷关北有孔岭
关有大安镇
卷四十九 第 41a 页 WYG0543-0613c.png

振武节度 唐初为军使唐末置节度
朔方节度辖丰麟胜单盂等州府
绛州晋绛慈观察 武德元年置绛州总管府绛潞
盖建泽沁韩晋吕浍秦蒲虞芮邵十五州三年废总
管府唐末置晋绛慈观察
晋州 武德三年置总管府管晋绛沁吕四州贞观
六年废都督
石州 武德五年置总管府管石北和北管东会岚
卷四十九 第 41b 页 WYG0543-0613d.png

西定六州贞观二年废三年复置都督六年又废
隰州 武德二年置总管府领隰忠昌南汾东和西
德六州贞观元年督隰南汾东和三州三年废都督
府
岚州岚谷县有岢岚军 永淳二年以岢岚镇为栅
长安三年为军景隆中张仁亶徙其军于朔方留者
号岢岚守捉隶大同有守捉兵
陜州大都督府
卷四十九 第 42a 页 WYG0543-0614a.png

河东节度使理太原府
管兵五万五千马万四千
匹衣赐百二十六万段匹军粮五十万石统军四守
捉一郡三
天兵军在太原府城内大历二年置管兵二万人马
五千五百匹 突厥九姓内属处太原北并州刺史
张嘉贞请置天兵军绥护其众即以嘉贞为天兵军
使
卷四十九 第 42b 页 WYG0543-0614b.png

大同军雁门郡北三百里调露中突厥南侵裴行俭
开置管兵九千五百人马五千五百匹南去理所八
百馀里
横野军安边郡东北百四十里开元中河东公张嘉
贞移置管兵七千八百人马千八百匹西南去理所
九百里
岢岚军楼烦郡北百里长安中李迥秀置管兵千人
东南去理所二百四十里
卷四十九 第 43a 页 WYG0543-0614c.png

云中郡守捉管军七千七百马千二百匹东南去理
所八百里
定襄郡管兵三千人去理所百八十里
雁门郡管兵四千人去理所五百里
楼烦郡管兵三千人东南去理所二百五十里
共兵十一万一千人马二万八千匹
朔方节度使统经略丰安定远西受降城横塞军天
德军中受降城东受降城安北都护振武军等军府
卷四十九 第 43b 页 WYG0543-0614d.png
丰安军管兵八千人马千三百匹在黄河外百八十
里灵州西
定远军管兵七千人马三千匹在灵州东北二百里
西受降城管兵七千人马一千七百匹在丰州北黄
河外八十里
横塞军 天宝八载木刺山始筑横塞军诏郡军为
使俄苦地偏不可耕徙筑永清号天德军
卷四十九 第 44a 页 WYG0543-0615a.png

天德军 唐宪宗徙西受降城于天德故城以受降
城骑士隶天德军
中受降城管兵六千人马二千匹在黄河北
岸
东受降城管兵七千人马一千七百匹在胜州东北
二百里
振武军管兵九千人马一千六百匹在黄河东都护
府城内东北至朔州五百五十七里 云伽关旧唐
卷四十九 第 44b 页 WYG0543-0615b.png

书长庆二年七月分振武置加震兵千人会昌中回
纥攻天德振武节度使刘沔屯云伽关拒却之即此
关也古为石门障
代北行营 河东节度使范希朝料沙陀劲骑千二
百号沙陀兵元和中节度使王锷请建十府处之太
和中节度使柳公绰奏废十府料部人三千号代北
行营
五代
卷四十九 第 45a 页 WYG0543-0615c.png

蒲州 梁护国军节度唐晋汉周因之
晋州 梁定昌州节度改建宁后唐建雄军节度晋
汉周因之
朔州 后唐振武军节度
云州 后唐大同节度
应州 后唐彰国军节度
代州 后唐雁门军节度晋汉东汉因之 周静塞
军节度 五代会要显德元年升代州为静塞军节
卷四十九 第 45b 页 WYG0543-0615d.png

度以初归降故也
并州 后唐河东军节度后建北都仍军号晋汉东
汉因之
潞州 后唐昭义军节度改安国晋复为昭义汉周
因之
汾州 周宁化军节度 五代会要显德五年升汾
州为宁化军节度以初归顺故也
岚州东汉雄勇镇
卷四十九 第 46a 页 WYG0543-0616a.png

岢岚军 东汉以岚谷县建军
五台县 东汉宝兴军
宁化军 通考本岚州地刘崇置军
宋
河东路太原府 河东节度大都督府 隆德府
大都督府 昭义军节度旧领河东路兵
马钤辖兼提举泽晋绛州威胜军屯驻泊本城兵马
巡检事 平阳府建雄军节度 庆祚军政和三年
卷四十九 第 46b 页 WYG0543-0616b.png

升以军事领之 绛州绛郡防禦 泽州关一 雄
定 旧天井关属晋城县靖康元年改名雄定 代
州雁门郡防禦旧置沿边安抚司 忻州定襄郡团
练 汾州西河郡军事 辽州 宪州汾源郡军事
岚州楼烦郡军事 石州昌化郡军事 旧带岚
石隰三州都巡检使元丰五年置葭芦吴堡二寨隶
州因置二砦沿边都巡检使遂令三州各带边都巡
检使 隰州大宁郡团练 熙宁五年吉乡县隶州
卷四十九 第 47a 页 WYG0543-0616c.png

即县治置吉乡军使元祐七年以州之上平永宁两
关俯逼西界以州为次边 慈州团练 熙宁五年
隶隰州置吉乡军使 威胜军太平兴国三年于潞
州铜鞮县乱柳石围中建 平定军太平兴国二年
以州镇广阳砦建 岢岚军太平兴国五年以岚州
岚谷县建 宁化军 火山军太平兴国七年以岚
州地建 保德军淳化四年析岚州地置定羌军景
德元年改建 晋宁军本葭芦砦元符三年建 知
卷四十九 第 47b 页 WYG0543-0616d.png

军领岚石路沿边安抚使兼岚石隰州都巡检使
麟州建宁军节度改镇西 府州永安军节度改靖
康 旧制麟府路军马司以太原府代州路钤辖领
之
丰州 庆历元年赵元昊陷州嘉祐七年以府州萝
泊川掌复建为州
陜西路河中府护国军节度旧兼提举解州庆成军
兵马巡检事 庆成军大中祥符中以荣河地建荣
卷四十九 第 48a 页 WYG0543-0617a.png

河隶焉熙宁元年废即荣河县治置军使 解州防
禦 陜州大都督府太平兴国初改保平军
元丰五年命河北河东兵更戍 旧制河北兵马不
出戍帝虑其骄惰始命河北河东兵更戍减其一岁
以优之
宣和二年诏河北军马与陜西河东更戍三年罢其
令
宋初征潞州以降卒立效顺
卷四十九 第 48b 页 WYG0543-0617b.png

乾德二年诏辽州降军宜以效顺怀恩为名
乾德中选岚州归附兵为河南骁捷
太平兴国四年迁云朔州民于西京许汝为家户马
置清朔擒戎指挥
太平兴国四年征太原得上军天禧四年并入外殿
直班雍熙三年拔飞狐灵邱得其降卒立归远
咸平四年六月以河东州兵为神锐二十四指挥神
虎十指挥又升石州厅子军为禁军又以虎威十指
卷四十九 第 49a 页 WYG0543-0617c.png

挥隶虎翼厅子军本石州城立景德元年改营相州
升禁军
景德四年诏河东广锐神锐神虎军以见存为定额
缺则补之
仁宗天圣至宝元间增置河东清边弩手等总百馀
营
康定时赵元昊反西边用兵升并州充戎骑射麟州
飞骑府州威远岚府州建安等皆为禁兵凡增数百
卷四十九 第 49b 页 WYG0543-0617d.png

营又河东等路各募宣毅大州二营小州一营营凡
三百八十人岢岚军别置床子弩炮手
熙宁元年十月枢密院请陜西河东选三班使臣及
士人任殿侍者以为河北诸路指挥教习骑军
熙宁二年四月诏河东陜西诸路旧制马军自十月
一日驰射野战至榖日止塞上地凉自今教起八月
止五月一日
熙宁三年河东等路禁军拨并立额 诏陜西就粮
卷四十九 第 50a 页 WYG0543-0618a.png

禁军额十万人方用兵之初其令陜西河东亟募士
补其阙 上亲阅河东所教排手进退轻捷不畏矢
石遂诏殿前司步军指挥当出戍者择鎗刀伉健者
百人教如河东法
元祐二年复增置河北河东陜西府界马步军
元祐七年河东陜西诸路帅敢勇以一百人为额专
隶经略司
绍圣四年诏陜西路添置番落军十指挥各以五百
卷四十九 第 50b 页 WYG0543-0618b.png

人为额于河东置两指挥隶统制训练
绍圣四年诏河东路总管司那融替换上番兵马无
令戍边日久致有劳弊如无人替换候春月事宜稍
息即先后上番四将抽减一番兵马归营
治平初遣使分募河北河东陜西京东民为本城兵
遇就粮禁军阙选补
治平八年诏忻代州诸砦以禁军代厢军
元符元年诏配隶皆配陜西河东为厢军
卷四十九 第 51a 页 WYG0543-0618c.png

仁宗时神锐忠勇废已久而忠顺保毅仅有存者康
定初诏河北河东添籍强壮河东凡十四万四千皆
以时训练 河东转运使文彦博奏康定元年差吴
中路等于河东点差强壮共十四万三千馀人多而
不精颇妨夺农事
庆历二年籍河东强壮以十之七为义勇尽抄民丁
增广其数㨂刺胥如河北法
庆历三年选河北河东强壮为义勇抄民丁涅手背
卷四十九 第 51b 页 WYG0543-0618d.png

户三等以上置弩当税钱二年三等以下官给各营
于其州岁教练给俸廪犯罪断比厢军下番比强壮
景德四年五月减并代戍兵屯河东以省馈运
康定元年六月增置陜西河北河东京东西弓手
元祐二年二月诏陜西河东行策应牵制法
辽
统和十三年七月壬戍诏蔚朔等州龙卫威胜军更
戍
卷四十九 第 52a 页 WYG0543-0619a.png

清宁四年三月戊寅募天德振武东胜等处勇捷者
籍为军
天庆六年六月乙丑籍诸路兵有杂畜十头以上者
皆从军
金
大定五年西北路招讨司置于应州西南路招讨司
置于桓州以重臣知兵者为使列城堡濠墙戍守为
永制
卷四十九 第 52b 页 WYG0543-0619b.png

西京路领节镇九镇九
太同府西京留守司 晋云州大同军节度辽升西
京金皇统三年以西京及山后诸部族隶元帅府旧
置兵马都部署司天德二年改置本路总管府后更
置留守司 大同镇一 奉义 宣宁镇一 窟龙
城 怀仁镇一 安七疃 西京路世袭蕃巡检月
支钱二贯三百九十文米四石五斗绢三匹
丰州天德军节度使 辽常更军名应天寻复金因
卷四十九 第 53a 页 WYG0543-0619c.png

之皇统九年升为天德总管府置西北路招讨司以
天德尹兼领之大定元年降为天德军节度使兼丰
州管内观察使以元管部族直撤军马公事并隶西
南路招讨司 富民镇一 振武
净州刺史兼权机察北至界八十里
抚州威宁 承安二年以抚州新城镇置
朔州顺义军节度使
武州 大定前置宣威军
卷四十九 第 53b 页 WYG0543-0619d.png

应州彰国军节度使
云州内开远军节度使天会七年徙奚第一第三部
来戍 柔服镇一系宁仁旧县大定后废为镇
宁边州金初置镇西军贞祐四年升为防禦河东北
路世袭蕃巡检月支钱粟一十贯石绢二匹绵一十
两
东胜州金初置武兴军 东胜镇一 宁化
河东北路领节镇三镇四十堡十寨
卷四十九 第 54a 页 WYG0543-0620a.png

八
太原府武勇军 河东军总管府 阳曲镇五 阳
曲 百井 赤塘关 天门关 凌井 平晋镇二
晋宁 晋祠 祁镇一 团柏 寿阳一 西张
寨
忻州 秀容镇四 忻口 云内 徒合 石岭
平定州兴定二年升防禦 平定镇二 承天 东
柏井 乐平镇一 净阳
卷四十九 第 54b 页 WYG0543-0620b.png

汾州西河郡军事汾阳军节度使 西河镇一 郭
栅 介休镇一 洪山
石州 离石镇一 石窟 孟门镇二 吴保 天
泽 临泉镇一 克明
代州震武军节度使贞祐二年四月侨置西面经略
司 雁门镇三 雁门 西陉 胡谷 崞镇一
楼板 五台镇二 兴善 石觜 繁峙镇七 茹
越 大石 义兴 麻谷 瓶形 梅迥 宝兴
卷四十九 第 55a 页 WYG0543-0620c.png

隩州 河曲镇一 邺镇 许父寨
宁化州 宁化镇一 窟谷
岚州楼烦郡军事镇西节度使 宜芳镇一 飞鸢
合河镇三 合河津 乳浪 盐院度
岢岚州贞祐三年升防禦四年升节镇五月复防禦
岚谷堡一 寒光
保德州 保德大堡津 汝谷津
管州兴定三年升防禦
卷四十九 第 55b 页 WYG0543-0620d.png

河东南路领节镇三防禦一镇三十关六
平阳府河东南路总管府 襄陵镇一 故关 霍
邑兴定元年升镇定节度
隰州大宁郡团练 大宁关一 马斗关 永和关
一 永和关 石楼关二 永宁关 上平关
吉州文城郡军
河中府蒲州防禦使天德元年升护国军节度使大
定五年置陜西元帅府 河东镇二 永乐 合河
卷四十九 第 56a 页 WYG0543-0621a.png

荣河镇一 北郎 万泉镇一 胡壁
绛州绛阳军节度使兴定二年升晋安府总管河东
南路兵马 正平镇一 泽掌 曲沃镇二 柴村
九五
翼城元光二年升翼安军节度 垣曲镇一 皋落
关一 行台 绛镇一 浍交
解州解梁郡军贞祐三年升宝昌军节度 平陆镇
一 张店 夏镇一 曹张 闻喜镇二 东镇
卷四十九 第 56b 页 WYG0543-0621b.png

刘庄
泽州元光二年升忠昌军节度 晋城镇二 周村
巴公 天井关
潞州昭德军节度使兼潞南辽沁观察处置使 上
党镇一 八义 屯留镇一 寺底 长子镇一
横水 襄垣镇一 褫亭 黎城一 故壶关口
辽州 辽山镇一 平城 关一 黄泽关
沁州元光二年升义胜军节度 武乡镇一 南关
卷四十九 第 57a 页 WYG0543-0621c.png

天德二年九月置统军司于山西路以元帅府都
监监军为使贞祐三年八月戊申太原潞州置元帅
府
金边镇置兵之州三十八 保德 隩 宁边 东
胜 净 桓 昌 置兵于要州者十一 太原
丰 抚
河东三虞候顺德军与诸路效节军同掌弓手
元
卷四十九 第 57b 页 WYG0543-0621d.png

太宗七年七月佥西京平阳太原路人匠充军命管
匠头目自识匠外通验丁数每二十人出军一名
中统三年三月诏平阳太原等路有旧属按札尔博
啰实讷岱库库布哈布尔哈巴图尔等官所管探马
赤军乙卯岁籍为民户及佥充军者壬寅甲寅佥军
入册籍者令随各万户依旧出征其或未尝为军及
蒙古汉人内民户作数者悉佥为军
至元十二年六月佥平阳西京等路达噜噶齐弟男
卷四十九 第 58a 页 WYG0543-0622a.png

为军十四年正月诏西京等四路编民捕猎等户佥
选丁壮军二千人防守上都
十六年十一月罢太原西京诸路新佥军还籍调江
南新附军五千驻太原
太原路总管府 大德九年改冀宁路
平阳路 大德九年改晋宁路
石州怯怜口千户
隆德府行都元帅府事 元初置太宗三年复为潞
卷四十九 第 58b 页 WYG0543-0622b.png

州
汾州元帅府 元初立至元二年复行州事
绛州行元帅府 元初置领河解二州后罢
河解万户府 宪宗在潜置于河中府领河解二州
至元三年罢
宝昌军 元初因金旧至元四年并入解县
大同路军器人匠提举司达噜噶齐提举同提举副
提举各一员其属丰州甲局院长应州甲局院长平
卷四十九 第 59a 页 WYG0543-0622c.png

地县甲局院长山阴县甲局院长各一员白登县甲
局头目一人丰州弓局使一员赛甫丁弓局头目一
人
平阳路军器人匠提举司达噜噶齐提举同提举副
提举各一员其属本路投下杂造局大使副使各一
员绛州甲局大使一员
太原路军器人匠局达噜噶齐局使副使各一员吏
目一员
卷四十九 第 59b 页 WYG0543-0622d.png

广胜军掌平阳太原等处岁造兵器以给北边征伐
军需达噜噶齐大使副使各一员库子一人
丰州杂造局达噜噶齐大使副使各一员
明
明初大同止设都司故军马隶卫至弘熙以后始设
总兵副将游击等官粮虽卫而军马列伍易卫以营
总督宣大军务御史 景泰元年置阳和朔州亦有
署
卷四十九 第 60a 页 WYG0543-0623a.png

山西镇
巡抚山西地方赞理军务都御史 宣德间置驻省
城防秋驻代州
标下营游击一员把总一员旗鼓千户一员
参将营在都司治东设参将一员指挥同知一员左
哨千户一员把总三员右哨千户一员把总三员
三关镇守总兵官一员 嘉靖二十二年置先是宣
德四年置总兵官驻偏头成化十八年罢总兵官置
卷四十九 第 60b 页 WYG0543-0623b.png

分守参将弘治十四年复罢参将置协守偏关副总
兵官宁武𨽻焉至是移镇宁武称镇守铸印建节与
宣大同
参将五员分驻省城代州偏关利民堡北楼口
守备十员分驻广武偏头平刑神池利民八角老营
北楼西黄河镇西卫
大同镇
巡抚大同地方赞理军务都御史 永乐六年置天
卷四十九 第 61a 页 WYG0543-0623c.png

顺元年罢二年复设驻大同
大同镇守总兵官一员 永乐七年置佩征西将军
印驻镇城
协守副总兵官一员 宣德七年置同总兵官驻镇
城后驻左卫
参将九员分驻东路中路西路北东路北西路新平
路威远路井坪路南路
游击将军六员以时应援
卷四十九 第 61b 页 WYG0543-0623d.png

守备四十二员分驻怀仁朔州马邑应州山阴浑源
灵邱阳和天城左卫右卫威远平鲁井坪新平守口
靖鲁镇边镇川弘赐镇羌镇鲁聚乐高山拒墙助马
灭鲁威鲁宁鲁云石破虎铁山威虎迎恩将军会瓦
窑口平远保平三十八城堡
协守都指挥一员 弘治十五年置驻平鲁
操守二十四员分驻许家庄广灵镇河王家庄破鲁
保安云西云冈牛心马堡残虎威平红土黄土祁家
卷四十九 第 62a 页 WYG0543-0624a.png

河云阳败虎阻虎西安乃河镇门镇口永嘉镇宁二
十四城堡
防守三员分驻三屯马营河桦门三堡
原额官军共八万四千二百五十六员名
卷四十九 第 62b 页 WYG0543-0624b.png
山西通志卷四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