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大全-明-胡广卷二十四

卷二十四 第 1a 页 WYG0122-0639c.png
钦定四库全书
 礼记大全卷二十四
            明 胡广等 撰
  哀公问第二十七
哀公问于孔子曰大礼何如君子之言礼何其尊也孔
子曰丘也小人不足以知礼君曰否吾子言之也
 哀公鲁君名蒋大礼谓礼之大者何其尊言称扬之
 甚
卷二十四 第 1b 页 WYG0122-0639d.png
孔子曰丘闻之民之所由生礼为大非礼无以节事天
地之神也非礼无以辨君臣上下长幼之位也非礼无
以别男女父子兄弟之亲昏姻疏数之交也君子以此
之为尊敬然
 此皆礼之大者故不得不尊敬之也(马氏曰礼莫重/于祭故以祭为)
 (先祭莫重于天地故以天地为先事天地之神而以/节言之者盖事天地之神各以其位各以其器各以)
 (其时皆有礼以节之也天谓之神地谓之祇此言天/地之神盖可以通言之也○临川吴氏曰分之严者)
 (外自君臣始非君臣则有上下非上下则有长幼其/位虽异而异之中有同焉所当辨也情之厚者内自)
卷二十四 第 2a 页 WYG0122-0640a.png
 (男女始因男女而有父子因父子而有兄弟其亲虽/同而同之中有异焉所当别也妇党曰昏婿党曰姻)
 (自家内之兄弟而推以及异姓之兄弟也间见曰疏/亟见曰数自远外之长幼而推以及游从之长幼也)
 (其交亦有别焉于神之大祭则举二以包其馀于人/之大伦则衍五而至于八此者指节事辨别之礼而)
 (言然者如此也谓君子以此礼之敬事大神辨别大/伦故尊敬之如此所以答哀公言礼何其尊之问也)
然后以其所能教百姓不废其会节
 礼本天秩圣人因人情而为之节文非强之以甚高
 难行之事也故曰以其所能教百姓会节谓行礼之
 期节如葬祭有葬祭之时冠昏有冠昏之时不可废
卷二十四 第 2b 页 WYG0122-0640b.png
 也
有成事然后治其雕镂文章黼黻以嗣
 有成事谓诹日而得卜筮之吉事可成也雕镂祭器
 之饰文章黼黻祭服之饰也嗣者传续不绝之义此
 器服常存则此礼必不泯绝矣
其顺之然后言其丧算备其鼎俎设其豕腊脩其宗庙
岁时以敬祭祀以序宗族即安其居节丑其衣服卑其
宫室车不雕几(祈/)器不刻镂食不贰味以与民同利昔
卷二十四 第 3a 页 WYG0122-0640c.png
之君子之行礼者如此
 顺之谓上下皆无违心也言犹明也丧算五服岁月
 之数殡葬久近之期也即安其居者随其所处而安
 之也节俭也丑犹恶也雕几见郊特牲器养器也自
 奉如此其薄者盖欲不伤财不害民而与民同其利
 也(石林叶氏曰上以事天地下以别疏戚莫非尊敬/之道也然礼者中庸而已中庸则不以所能者病)
 (人其教人皆其所能也君子严于事鬼神而俭于奉/己故事鬼神则以敬顺为主丧算也鼎俎也豕腊也)
 (宗庙也皆无所不尽至于自奉乎己则以恭俭为主/故丑衣服卑宫室不雕车不镂器不贰味以与民同)
卷二十四 第 3b 页 WYG0122-0640d.png
 (利禹之克勤克俭而致美乎黻冕致/孝乎鬼神尽力乎沟洫盖此意也)
公曰今之君子胡莫之行也孔子曰今之君子好实无
(去/声)淫德不倦荒怠敖(去/声)慢固民是尽午(去/声)其众以伐
有道求得当(去/声)欲不以其所昔之用民者由前今之用
民者由后今之君子莫为礼也
 实货财也淫德放荡之行也固如固获之固言取之
 力也尽谓竭其所有也午与迕同午其众违逆众心
 也求得当欲言不过求以称其私欲而已不以其所
卷二十四 第 4a 页 WYG0122-0641a.png
 不问其理之所在也由前由古之道由后由今之道
 也(严陵方氏曰好实无厌言贪而不知足也淫德不/倦言过而不能改也荒于事故其心怠敖于物故)
 (其心慢固民是尽者谓其或尽民之力而不计其劳/或尽民之财而不计其费也众者人之所顺而反午)
 (之有道者人之所尊而反伐之求其得而已不顾于/义也当所欲而已不循于理也若是则动皆失其所)
 (矣故曰不以其所也用民即君子也以/其有君国子民之位故以用民言之)
孔子侍坐于哀公哀公曰敢问人道谁为大孔子愀(七/小)
(反/)然作色而对曰君之及此言也百姓之德也固臣敢
无辞而对人道政为大
卷二十四 第 4b 页 WYG0122-0641b.png
 愀然悚动之貌作色变色也百姓之德犹言百姓之
 幸也敢无辞犹言岂敢无辞(临川吴氏曰人道谓治/人之道政者行事以正)
 (人之不正治人之道不/过如此故曰政为大)
公曰敢问何谓为政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
姓从政矣君之所为百姓之所从也君所不为百姓何
从公曰敢问为政如之何孔子对曰夫妇别父子亲君
臣严三者正则庶物从之矣公曰寡人虽无似也愿闻
所以行三言之道可得闻乎
卷二十四 第 5a 页 WYG0122-0641c.png
 夫妇父子君臣三纲也庶物众事也无似无所肖似
 言无德也(临川吴氏曰三纲人伦之大者庶物庶事/之小者大者先正则小者从而正矣政之)
 (所谓正/者如此)
孔子对曰古之为政爱人为大所以治爱人礼为大所
以治礼敬为大敬之至矣大昏为大大昏至矣大昏既
至冕而亲迎(去/声)亲之也亲之也者亲之也是故君子兴
敬为亲舍敬是遗亲也弗爱不亲弗敬不正爱与敬其
政之本与
卷二十四 第 5b 页 WYG0122-0641d.png
 方氏曰夫妇有内外之位故曰别父子有慈孝之恩
 故曰亲君臣有上下之分故曰严易曰有夫妇然后
 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故先后之序如此三者
 之正一以夫妇为之本故后言大昏为大也政在养
 人故古之为政爱人为大然而爱之无节则墨氏之
 兼爱矣安能无乱乎故曰所以治爱人礼为大礼止
 于敬而已故曰所以治礼敬为大礼以敬为主而大
 昏又为至焉故曰敬之至矣大昏为大大昏既为敬
卷二十四 第 6a 页 WYG0122-0642a.png
 之至故虽天子诸侯之尊亦必冕而亲迎也己亲其
 人乃所以使人之亲己而已故曰亲之也者亲之也
 冕而亲迎可谓敬矣故曰兴敬为亲舍敬是遗亲也
 弗爱则无以相合而其情疏故曰弗爱不亲弗敬则
 无以相别而其情亵故曰弗敬不正爱敬之道其始
 本于闺门之内及扩而充之其爱至于不敢恶于人
 其敬至于不敢慢于人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
 故曰爱与敬其政之本与(庆源辅氏曰夫妇始也父/子内也君臣外也问所以)
卷二十四 第 6b 页 WYG0122-0642b.png
 (致三者之道则哀公亦善学之矣冕而亲迎躬亲之/也躬亲之者所以致其亲爱之意也是兴敬所以为)
 (亲也舍敬则是遗亲矣彼以亵为亲者未要其终也/唯敬以为亲则爱得其正故能爱与敬则夫妇别父)
 (子亲君臣严矣而/大昏又其总也)
公曰寡人愿有言然冕而亲迎不已重乎孔子愀然作
色而对曰合二姓之好以继先圣之后以为天地宗庙
社稷之主君何谓已重乎公曰寡人固(句/)不固焉得闻
此言也寡人欲问不得其辞请少进
 已重太重也寡人固自言其固陋也不固焉得闻此
卷二十四 第 7a 页 WYG0122-0642c.png
 言者言若不固陋则不以此为问安得闻此言乎请
 少进者幸孔子更略有以进教我也○石梁王氏曰
 并言天地非止诸侯之礼也(庆源辅氏曰愿有言然/者疑似之意不敢以为)
 (是也后临川吴氏曰言配合二姓为夫妇以继续先/圣之 祭祀之时君为外主夫人为内主故曰为天)
 (地宗庙社稷之主诸侯不得祭天地此泛言之因及/天子尔天地社稷之祭后夫人不与以宗伯摄献是)
 (亦后夫人/为之主也)
孔子曰天地不合万物不生大昏万世之嗣也君何谓
已重焉孔子遂言曰内以治宗庙之礼足以配天地之
卷二十四 第 7b 页 WYG0122-0642d.png
神明出以治直言之礼足以立上下之敬物耻足以振
之国耻足以兴之为政先礼礼其政之本与
 直言二字未详或云当作朝廷○陆氏曰物以不振
 为耻国以不兴为耻○应氏曰物耻谓事物之污陋
 国耻谓国体之卑辱内外之礼交洽则国家安富尊
 荣何耻之不伸是时鲁微弱哀公欲振而兴之而不
 知礼之为急故夫子以是告之(严陵方氏曰天地合/而后万物生犹之二)
 (姓合而后人道成焉故曰大昏万世之嗣也以其传/万世之嗣则亲迎之礼不为过矣○石林叶氏曰昏)
卷二十四 第 8a 页 WYG0122-0643a.png
 (以继万世之嗣而为先祖后与之共事宗庙社稷以/及天地所谓主也君共粢盛夫人共祭服则内足以)
 (治宗庙之礼推而大之可以配天地天则神也地则/明也故以配天地之神明夫妇正则名正名正则言)
 (顺故出则足以治直言之礼推而广之凡君臣父子/皆所正也故以立上下之敬至于事之废坠可耻者)
 (足以正之国之衰弱可耻者足以兴之为政之本孰/有先于此乎然而昏姻之礼人伦之常也其效若此)
 (者何也盖大王之所以兴国者以其有姜女文王之/所以造周者以其有后妃幽王之所以亡天下也亦)
 (以褒姒而已王化之本取诸/家而推之则天下无不治)
孔子遂言曰昔三代明王之政必敬其妻子也有道妻
也者亲之主也敢不敬与(平/声)子也者亲之后也敢不敬
卷二十四 第 8b 页 WYG0122-0643b.png
与君子无不敬也敬身为大身也者亲之枝也敢不敬
与不能敬其身是伤其亲伤其亲是伤其本伤其本枝
从而亡三者百姓之象也身以及身子以及子妃以及
妃君行此三者则忾(迄/)乎天下矣大(泰/)王之道也如此
则国家顺矣
 敬吾身以及百姓之身敬吾子以及百姓之子敬吾
 妻以及百姓之妻忾犹至也暨也如朔南暨声教之
 意大王爱民之君也尝言不以养人者害人故曰大
卷二十四 第 9a 页 WYG0122-0643c.png
 王之道也○方氏曰冕而亲迎所以敬其妻也冠于
 阼阶所以敬其子也为主于内者妻也故曰亲之主
 传后于下者子也故曰亲之后内非有主则外不足
 以治其国家矣下非有后则上不足以承其祖考矣
 此所以不敢不敬也君子虽无所不敬又以敬身为
 大焉非苟敬身也以其为亲之枝故也身之于亲犹
 木之有枝亲之于身犹木之有本相须而共体又非
 特为主为后而已此尤不敢不欲也(长乐刘氏曰君/子所以敬其身)
卷二十四 第 9b 页 WYG0122-0643d.png
 (非为我而自尊也身虽在我其气与性则受之于亲传/之于祖非己得以轻而辱之也故曰不敬其身是伤)
 (其亲也犹伤其根本者枝干必从之而亡敢不敬慎/而培之以礼乎三者非君独然也百姓亦然也故其)
 (身也妻也子也莫不肖象于我靡有以异也○石林/叶氏曰三者君行于上而民效于下故曰百姓之象)
 (也百姓象其行莫不敬其身亦莫不敬其妻子所谓/忾乎天下也大王爱厥妃终至于内无怨女外无旷)
 (夫盖得/于政矣)
公曰敢问何谓敬身孔子对曰君子过言则民作辞过
动则民作则君子言不过辞动不过则百姓不命而敬
恭如是则能敬其身能敬其身则能成其亲矣
卷二十四 第 10a 页 WYG0122-0644a.png
 君子以位言也在上者言虽过民犹以为辞辞者言
 之成文者也动虽过民犹以为则则者动之成法者
 也此所以君子之言动不敢有过俱无过则民不待
 命令之及而自知敬其上矣民皆敬上则君之身不
 为人所辱方谓之能敬身成其亲者不使亲名为人
 所毁也(马氏曰言动者敬身之所宜慎也拟之而后/言则无过言议之而后动则无过动过言而)
 (民作辞过动而民作则以其贵者贱者之所矜式也/上者下之所视效也言而世为天下法动而世为天)
 (下则不命而民敬恭能敬身之效也能敬其身则能/立其身能扬其名以显父母故曰能敬其身则能成)
卷二十四 第 10b 页 WYG0122-0644b.png
 (其亲○庆源辅氏曰慎言谨行以敬其身则百姓不/命而恭敬焉所谓身以及身也故曰成己所以成物)
 (也/)
公曰敢问何谓成亲孔子对曰君子也者人之成名也
百姓归之名谓之君子之子是使其亲为君子也是为
成其亲之名也已孔子遂言曰古之为政爱人为大不
能爱人不能有其身不能有其身不能安土不能安土
不能乐天不能乐天不能成其身
 方氏曰不能爱人则伤之者至矣故不能有其身不
卷二十四 第 11a 页 WYG0122-0644c.png
 能有其身则一身无所容矣故不能安土安土则所
 居无所择乐天则所遭无所怨俯能无所择则仰亦
 无所怨矣故不能安土不能乐天能乐天则于理无
 所不顺成身之道亦顺其理而已(延平周氏曰君子/有君国子民之道)
 (者也以其有君国子民之道然后能充其人道之成/名然岂特成己之名耳又将成其亲之名也○张子)
 (曰爱人然后保其身能保其身则不择地而安不择/地而安盖所达者天矣夫达于天则成性而成身矣)
公曰敢问何谓成身孔子对曰不过乎物
 应氏曰物者实然之理也性分之内万物皆备仁人
卷二十四 第 11b 页 WYG0122-0644d.png
 孝子不过乎物者即其身之所履皆在义理之内而
 不过焉犹大学之止于仁止于孝也违则过之止则
 不过矣夫物有定理理有定体虽圣贤岂能加毫末
 于此哉亦尽其当然而止耳(严陵方氏曰不过乎物/即仁人不过乎物孝子)
 (不过乎物是也不过乎物/则性分之内成而无亏也)
公曰敢问君子何贵乎天道也孔子对曰贵其不已如
日月东西相从而不已也是天道也不闭其久是天道
也无为而物成是天道也已成而明是天道也
卷二十四 第 12a 页 WYG0122-0645a.png
 日月相从不已继明照于四方也不闭其久穷则变
 变则通也无为而成不言而信不怒而威也已成而
 明为法于天下可传于后世也○刘氏曰天道至诚
 无息所谓维天之命于穆不已也君子贵之纯亦不
 已焉然其不已者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如日往则月
 来月往则日来是以不穷其久无思无营而万物自
 然各得其成及其既成皆粲然可见也盖其机缄密
 运而不已者虽若难名而成功则昭著也无为而成
卷二十四 第 12b 页 WYG0122-0645b.png
 者不见其为之之迹而但见有成也此唯天为大唯
 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
 乎其有文章之谓也(严陵方氏曰天道之不已不特/在日月之相从此言亦据可见)
 (之象而已且天道之大在阴阳日者阳之象月者阴/之象以是言天道又宜矣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
 (不息此君子所以贵天道也不闭者不寒也凡物开/之则通闭之则塞能不闭其久之道是以其久可久)
 (也易曰终则有始/天行也其谓是与)
公曰寡人憃(尸雍/反)愚冥烦子志(如/字)之心也
 憃愚蔽于气质也冥者暗于理烦者累于事志读如
卷二十四 第 13a 页 WYG0122-0645c.png
 字哀公自言其不能敏悟所教欲孔子以简切之语
 志记于我心故孔子下文所对是举其要者言之
孔子蹴(蹙/)然辟(避/)席而对曰仁人不过乎物孝子不过
乎物是故仁人之事亲也如事天事天如事亲是故孝
子成身公曰寡人既闻此言也无如后罪何孔子对曰
君之及此言也是臣之福也
 蹴然变容为肃敬貌无如后罪何言虽闻此言然无
 奈后日过乎物而有罪何此言是有意于寡过矣故
卷二十四 第 13b 页 WYG0122-0645d.png
 孔子以为是臣之福○方氏曰仁人者主事天言之
 也孝子者主事亲言之也亲则近而疑其不尊天则
 远而疑其难格徒以近而不尊则父子之间或几乎
 亵矣徒以远而难格则天人之际或几乎绝矣故事
 亲如事天者所以致其尊而不欲其亵也事天如事
 亲者所以求其格而不欲其疏也○石梁王氏曰仁
 人之事亲也如事天事天如事亲此两句非圣人不
 能言(吴兴沈氏曰不过乎物鼻目口耳百骸四肢物/也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物也仁义礼智亦)
卷二十四 第 14a 页 WYG0122-0646a.png
 (物也举天地万物之理备于我者皆物也是物也各/有则焉人皆有是物则不可过也过则非天理也○)
 (马氏曰孝者仁之始仁者孝之终亲则迩不嫌乎无/爱嫌于无敬而已故事亲如事天所以致其敬也天)
 (则远不嫌乎无敬嫌于无爱而已故事天如事亲所/以致其爱也爱与敬两得之而后孝子行全故曰成)
 (身成身者言其/德之不亏也)
  仲尼燕居第二十八
   石梁王氏曰文虽有首尾然辞旨散漫处多未
   必孔子之言(山阴陆氏曰退朝曰燕退燕曰閒/言礼燕居之事也言诗閒居之事)
   (也燕居称仲尼閒/居称孔子以此)
卷二十四 第 14b 页 WYG0122-0646b.png
仲尼燕居子张子贡言游侍纵言至于礼子曰居女(汝/)
三人者吾语(去/声)女礼使女以礼周流无不遍也子贡越
席而对曰敢问何如子曰敬而不中礼谓之野恭而不
中礼谓之给勇而不中礼谓之逆子曰给夺慈仁
 纵言汎言诸事也周流无不遍者随遇而施无不中
 节也敬以心言恭以容言礼虽以敬恭为主然违于
 节文则有二者之弊给者足恭便佞之貌逆者悖戾
 争斗之事夫子尝言恭而无礼则劳勇而无礼则乱
卷二十四 第 15a 页 WYG0122-0646c.png
 给则劳逆则乱矣夫子于三者之弊独言给之为害
 何也盖野与逆二者犹是直情径行而然使习于礼
 则无此患矣惟足恭便给之人是曲意徇物致饰于
 外务以悦人貌虽类于慈仁而本心之德则亡矣故
 谓之夺慈仁谓巧言令色鲜矣仁而耻乎足恭正此
 意也(严陵方氏曰敬言其心恭言其貌心敬而不中/礼则文辞寡故谓之野貌恭而不中礼则文辞)
 (多故谓之给勇而不中礼则以力而不/以德故谓之逆给即论语所谓口给也)
子曰师尔过而商也不及子产犹众人之母也能食(嗣/)
卷二十四 第 15b 页 WYG0122-0646d.png
之不能教也子贡越席而对曰敢问将何以为此中者
也子曰礼乎礼夫礼所以制中也
 能食不能教亦为不及故子贡并以中为问(临川吴/氏曰卜)
 (商虽不在坐并言之者以其不及与子张之过相反/也子产母道有馀父道不足有馀者为过不足者为)
 (不及师商二人而一过一不及子产一人而有过亦/有不及故因言师商之过不及而并言之中者无过)
 (不及制者裁也子贡见夫子言师商之过不及遂问/夫子何以得为无过不及之中而夫子答以礼也盖)
 (礼有节以礼裁制之使中其节则无过亦无不及/矣先云礼乎者设为问辞后云礼者设为答辞也)
子贡退言游进曰敢问礼也者领恶而全好者与子曰
卷二十四 第 16a 页 WYG0122-0647a.png
然然则何如子曰郊社之义所以仁鬼神也尝禘之礼
所以仁昭穆也馈奠之礼所以仁死丧也射乡之礼所
以仁乡党也食(嗣/)飨之礼所以仁宾客也
 前言礼释回增美质此言领恶全好大意相类仁昭
 穆谓祭时则群昭群穆咸在也馈奠丧奠也非吉祭
 乡射乡饮酒皆行之于乡故曰仁乡党人而不仁如
 礼何此五者之礼皆发于本心之仁也○应氏曰领
 谓总揽收拾之也好恶对立一长一消恶者收敛而
卷二十四 第 16b 页 WYG0122-0647b.png
 无馀则善者浑全而无亏矣夫礼之制中非屑屑然
 与恶为敌而去之也养其良心启其善端而不善者
 自消矣仁者善之道也祭祀聘享周旋委曲焉者凡
 以全此而已仁心发于中而后礼文见于外及礼之
 既举而是心达焉则幽明之间咸顺其序驩欣浃洽
 皆在吾仁之中是仁之周流畅达也○刘氏曰领恶
 犹言克己也视听言动非礼则勿所以克去己私之
 恶而全天理之善也一日克巳复礼则天下归仁所
卷二十四 第 17a 页 WYG0122-0647c.png
 以鬼神昭穆死丧乡党宾客之礼无所往而不为仁
 也(严陵方氏曰子游固知领恶全好在乎礼矣然未/知所以谓之礼者果安在哉故问鬼为阴神为阳)
 (天地主乎阴阳故郊社言仁鬼神自禘而下皆言礼/而特于郊社言义者盖义者礼之所尊故特于郊社)
 (言之死丧死言其事丧言其礼也射以宾贤能乡以/序长幼乡以大言之党以小言之也食以养阴气飨)
 (以养阳气宾以君言之客以臣言之也先郊社后尝/禘尊亲之序也先尝禘后馈奠吉凶之序也先馈奠)
 (后射乡重轻之序也先射/乡后食飨众寡之序也)
子曰明乎郊社之义尝禘之礼治国其如指诸掌而已

卷二十四 第 17b 页 WYG0122-0647d.png
 明乎郊社之义则事天如事亲明乎尝禘之礼则事
 亲如事天仁人孝子明于此故能推民胞物与之心
 而天下国家有不难治者矣(马氏曰郊社所以事天/地而义藏于其中尝禘)
 (所以事宗庙而礼陈于其外因义以设礼因礼以/考义神而明之存乎人则治国其如示诸掌乎)
是故以之居处有礼故长幼辨也以之闺门之内有礼
故三族和也以之朝廷有礼故官爵序也以之田猎有
礼故戎事闲也以之军旅有礼故武功成也
 三族父子孙也上文言郊社以下五者此又言居处
卷二十四 第 18a 页 WYG0122-0648a.png
 以下五事皆所以明礼之无乎不在也(严陵方氏曰/居言其常居)
 (处言其暂处田以所取之利言之猎以所获之物言/之室有奥阼席有上下所谓居处有礼也故长幼辨)
 (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所谓闺门有礼也故/三族和设官分职列爵分土所谓朝廷有礼也故官)
 (爵序春蒐夏苗秋狝冬狩所谓田猎有礼也故戎事/闲进退有度左右有局所谓军旅有礼也故武功成)
 (或曰戎事或曰武功何也以器言则曰戎以道言则/曰武器之所用者小而道之所致者大故于事则曰)
 (戎于功则曰武戎事闲/然后武功成固其序也)
是故宫室得其度量鼎得其象味得其时乐得其节车
得其式鬼神得其飨丧纪得其哀辨说得其党官得其
卷二十四 第 18b 页 WYG0122-0648b.png
体政事得其施加于身而错(措/)于前凡众之动得其宜
 方氏曰奥为尊者所居阼为主者所在寝则无侵房
 则有方至是极而中者为极自是衰而杀者为榱楹
 以盈而有所任也檐以曕而有所至也栌若颅然楣
 若眉然如是则宫室得其度矣若鲁庄公丹楹刻桷
 臧文仲山节藻棁盖失其度故也量左为升以象阳
 之所升右为合以象阴之所合仰者为斛以象显而
 有所承覆者为斗以象隐而有所庇外圜其形动以
卷二十四 第 19a 页 WYG0122-0648c.png
 天也内方其形静以地也鼎口在上以象有所安乎
 上足在下以象有所立乎下大者为鼐以象气之所
 仍掩者为鼒以象才之所任足奇其数参乎天也耳
 偶其数两乎地也非特此而已以兆之则有庣以既
 之则有概而量之所象又有如此者以贯之则有耳
 以举之则有铉而鼎之所象又有如此者其音足以
 中黄钟而量又有乐之象焉其亨足以享上帝而鼎
 又有礼之象焉易曰以制器者尚其象盖谓是矣然
卷二十四 第 19b 页 WYG0122-0648d.png
 其器疏以达者所以象春高以粗者所以象夏廉以
 深之象秋闳以奄之象冬器固无适而非象也止以
 量鼎为言者盖量为器之大者大者得其象则小者
 从可知鼎为器之重者重者得其象则轻者从可知
 若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所谓味得其时也
 阳而不散阴而不密刚气不怒柔气不慑所谓乐得
 其节也车得其式者六等之数作车之式也五路之
 用乘车之式也鬼神得其飨者若天神皆降地祇皆
卷二十四 第 20a 页 WYG0122-0649a.png
 出人鬼皆格可得而礼是矣丧纪得其哀者或发于
 容体或发于声音或发于言语饮食或发于居处衣
 服而各得其哀也辨说得其党若在官言官在府言
 府在库言库在朝言朝之类官得其体若天官掌邦
 治地官掌邦教之类政事得其施若施典于邦国施
 则于都鄙施法于官府之类○刘氏曰礼以制中无
 过无不及克己复礼为仁则溥博渊泉而时出之故
 凡众之动无不得其时中之宜经礼三百曲礼三千
卷二十四 第 20b 页 WYG0122-0649b.png
 无一事之非仁也(石林叶氏曰人莫不有所居凡所/遇之地与所安之地皆居处也其)
 (礼异于阖门故尚齿则言长幼尚亲则言三族见于/战伐攻取所谓军旅也其礼异于田猎故习其坐作)
 (进退则言戎事献俘执馘则曰武功至于朝廷则序爵/下贤之地止于官爵序而已矣宫室者居其身也有)
 (所居而不可无所养故量鼎与味养其身也有其养/不可无所安故乐安其心车安其行也自宫室而车)
 (安其行则奉身者已备故幽而事鬼神飨则受福明/而治丧纪哀不灭性出而从辨说则不失人以之居)
 (官则不失为政之体政事则不失先后之施/举而措之众动无不当于理亦礼之违者与)
子曰礼者何也即事之治也君子有其事必有其治治
国而无礼譬犹瞽之无相(去/声)(平/声)伥伥(昌/)乎其何之譬
卷二十四 第 21a 页 WYG0122-0649c.png
如终夜有求于幽室之中非烛何见若无礼则手足无
所错(措/)耳目无所加进退揖让无所制是故以之居处
长幼失其别闺门三族失其和朝廷官爵失其序田猎
戎事失其策军旅武功失其制宫室失其度量鼎失其
象味失其时乐失其节车失其式鬼神失其飨丧纪失
其哀辨说失其党官失其体政事失其施加于身而错
于前凡众之动失其宜如此则无以祖洽于众也
 伥伥无定向之貌祖始也洽合也言无以率先天下
卷二十四 第 21b 页 WYG0122-0649d.png
 而使之恊合也(临川吴氏曰此又覆说上一条之言/治者使之不乱也即事之治即其事)
 (而治之以礼也有其事必有其治之之礼治国而无/礼则其事必乱而不能治如无目之人无相者前导)
 (旁扶则不能有所往如黑暗之时在黑暗之地无烛/以照则不能有所见无礼则手足皆妄动故曰无所)
 (错耳目皆妄听妄视故曰无所加进退揖让无以裁/制而使之中节别即辨也策谓讲武教战之谋策制)
 (谓全师克/敌之法制)
子曰慎听之女三人者吾语女礼犹有九焉大飨有四
焉苟知此矣虽在畎亩之中事之圣人已两君相见揖
让而入门入门而县(玄/)兴揖让而升堂升堂而乐阕(缺/)
卷二十四 第 22a 页 WYG0122-0650a.png
下管象武夏籥序兴陈其荐俎序其礼乐备其百官如
此而后君子知仁焉行中(去/声)规还(旋/)中矩和鸾中采齐
(慈/)客出以雍彻以振羽是故君子无物而不在礼矣入
门而金作示情也升歌清庙示德也下而管象示事也
是故古之君子不必亲相与言也以礼乐相示而已
 知者知其理也事者习其仪也圣人已者言可以进
 于圣人礼乐之道也两君相见诸侯相朝也县乐器
 之悬于笋簴者也兴作也升堂而乐阕者既升堂主
卷二十四 第 22b 页 WYG0122-0650b.png
 人献宾酒宾卒爵而乐止也此飨礼之一节也宾酢
 主君又作乐主君饮毕则乐止此飨礼之二节也下
 管象武之上缺升歌清庙一句或记者略耳升堂而
 歌清庙之诗是三节也堂下以管吹象武之曲是四
 节也夏籥禹大夏之乐曲以籥吹之也与象武次序
 更迭而作故云夏籥序兴言礼而必曰君子知仁使
 三子求节文于天理之中也行中规第五节也还中
 矩第六节也采齐乐章名和鸾车上之铃也车行整
卷二十四 第 23a 页 WYG0122-0650c.png
 缓则铃声与乐声相中盖出门迎宾之时此第七节
 也客出之时歌雍诗以送之此第八节也振羽即振
 鹭礼毕彻器则歌振鹭之诗九节也九者之礼大飨
 有其四一是宾卒爵而乐阕二是宾酢主卒爵则乐
 又阕三是升歌清庙四是下管象武馀五者则非飨
 礼所得专也○方氏曰雍禘太祖之诗也其用为大
 故歌之以送客振鹭助祭之诗其用为小故歌之以
 彻器而已二诗本主于禘太祖与助祭而又用之于
卷二十四 第 23b 页 WYG0122-0650d.png
 此者犹鹿鸣本以燕群臣而又用于乡饮也然论语
 言以雍彻其用与此不同又何也盖彼言天子飨神
 之事此言诸侯飨宾之事重轻固可知矣示情者欲
 宾主以情相接也示德者欲宾主以德相让也示事
 者欲宾主以事相成也○刘氏曰仁者天下之正理
 礼序乐和天下之正理不外是矣故曰如此而后君
 子知仁(慈湖杨氏曰孔子曰入门而金作示情也然/则悬兴而金作铿然而鸣即吾之情也何以)
 (言为也又曰升歌清庙示德也然则人声由中而发/文德由中而畅即吾之德也何以言为也又曰下而)
卷二十四 第 24a 页 WYG0122-0651a.png
 (管象示事也然则堂下管籥武舞文舞次序而兴又/即吾之事也何必身亲之也浑然天地万物皆吾之)
 (体也纯然宫商节奏皆吾之用也荐俎非外百官非/彼行非行夫孰知其所以行而自中规还非还夫孰)
 (知其所以还而自中矩和鸾车之和鸾而即吾之中/采荠也客出以雍其彻也以振羽庄敬和乐之妙又)
 (何其始始终终而不可致诰也畎亩之中无两君相/见之礼也而即两君相见之礼也无金声之乐也而)
 (即金声之乐也无管象夏籥也而管象夏籥之音舞/未尝不日奏于前而昧者不见不闻也此岂说合而)
 (强同之哉默而识之当自知自信也○临川吴氏曰/荐俎谓献宾之时所陈礼乐谓自初及终所行之礼)
 (节所奏之乐章先后皆有序也百官谓执礼服役之/职备具而无缺也于斯时也见其蔼然亲厚相爱之)
 (心故曰/知仁焉)
卷二十四 第 24b 页 WYG0122-0651b.png
子曰礼也者理也乐也者节也君子无理不动无节不
作不能诗于礼缪不能乐于礼素薄于德于礼虚
 乐记言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此言礼
 者理也乐者节也盖礼得其理则有序而不乱乐得
 其节则虽和而不流君子无理不动防其乱也无节
 不作防其流也人而不为周南召南犹正墙面而立
 不能诗者能不缪于礼乎礼之用和为贵不能乐则
 无从容委曲之度是达于礼而不达于乐谓之素也
卷二十四 第 25a 页 WYG0122-0651c.png
 素谓质朴也忠信之人可以学礼薄于德者必不能
 充于礼也(长乐陈氏曰礼烦则乱非所以为理也乐/胜则流非所以为节也故曰礼也者理也)
 (乐也者节也君子循理而动无动而非中也应节而/作无节而非和也故曰君子无理不动无节不作一)
 (动一作而礼乐存焉岂小人所能与哉盖诗出于人/情礼缘人情而为之节文则兴于诗者未有不及于)
 (礼故不能诗于礼必失之无序能无缪乎乐不徒作/必有礼焉则知乐者未有不几于礼故不能乐于礼)
 (必失之无文能无素乎人而无德焉以为礼则道以/德者未有不齐以礼故薄于德于礼必失之无实能)
 (无虚乎人之于诗乐有能有不能其于德则足乎己/无待于外非有能有不能也特所得有厚薄而已)
子曰制度在礼文为在礼行之其在人乎子贡越席而
卷二十四 第 25b 页 WYG0122-0651d.png
对曰敢问夔其穷与子曰古之人与(平/声)古之人也达于
礼而不达于乐谓之素达于乐而不达于礼谓之偏夫
夔达于乐而不达于礼是以传于此名也古之人也
 文谓文章之显设者苟非其人则礼不虚道是以行
 之在人也子贡之意谓夔以乐称而不言其知礼其
 不通于礼乎穷不通也夫子再言古之人亦微示不
 可贬之意言夔以偏于知乐是以传此不达礼之名
 于后世耳然而毕竟是古之贤者也故又终之以古
卷二十四 第 26a 页 WYG0122-0652a.png
 之人也之言然则礼乐之道学者能知其相为用之
 原则无素与偏之失矣(马氏曰制度者文为之体文/为者制度之用簠簋俎豆所)
 (谓制度也升降上下所谓文为也制度文为皆礼之/法也徒法不能自行故行之在人○长乐陈氏曰礼)
 (乐之道未尝不相为表里一人而兼礼乐者其古有/德之成人欤语曰文之曰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盖)
 (达于礼不达于乐是直有质而无文以饰之也君子/谓之素达于乐不达于礼是失之沈湎而无礼以正)
 (之也君子谓之偏夔虽达于乐而不达于礼非不知/制度文为也谓之偏可矣谓之穷可欤观夔教胄子)
 (以直宽刚简之德达之以温柔戒之以无虐无傲/则以乐礼教和亦不过如此子贡以为穷恶可哉)
子张问政子曰师乎(句/)前吾语女乎君子明于礼乐举
卷二十四 第 26b 页 WYG0122-0652b.png
而错之而已
 前吾语女谓昔者已尝告汝矣举而错之谓举礼乐
 之道而施之政事也
子张复(扶又/反)问子曰师尔以为必铺几筵升降酌献酬
酢然后谓之礼乎尔以为必行缀(拙/)兆兴羽籥作钟鼓
然后谓之乐乎言而履之礼也行而乐(洛/)之乐也君子
力此二者以南面而立夫是以天下大(泰/)平也诸侯朝
万物服体而百官莫敢不承事矣
卷二十四 第 27a 页 WYG0122-0652c.png
 筵席也缀兆舞者之行列也万物服体谓万事皆从
 其理
礼之所兴众之所治也礼之所废众之所乱也目巧之
室则有奥阼席则有上下车则有左右行则有随立则
有序古之义也
 众之治乱由礼之兴废此所以为政先礼也目巧谓
 不用规矩绳墨但据目力相视之巧也言虽苟简为
 之亦必有奥阼之处盖室之有奥所以为尊者所处
卷二十四 第 27b 页 WYG0122-0652d.png
 堂之有阼所以为主人之位也席或以南方为上或
 以西方为上详见曲礼车之尊位在左父之齿随行
 贵贱长幼各有所立之位此皆古圣人制礼之义也
 (严陵方氏曰明于礼乐之道然后能举而错之于政/礼足以正人之身乐足以正人之心政者正也子张)
 (问政故孔子以是答之论语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故不必铺几筵之类然后)
 (为礼行缀兆之类然后为乐也言而履之谓践言行/而乐之谓安行力此二者谓力行此礼乐而施于有)
 (政也欲施于有政非明于礼乐而有其位焉固不可/故曰以南面而立夫是以天下太平也作室者工而)
 (工有巧巧之运存乎目故曰目巧之室隅有奥尊者/所处别于卑阶有阼主人所历别于宾所谓室有奥)
卷二十四 第 28a 页 WYG0122-0653a.png
 (阼也席或以南方为上或以西方为上所谓席有上/下也乘车之法君在左勇士在右所谓车有左右也)
 (父之齿随行五年以长则肩随之所谓行有随也天/子南向而立自公侯而下各有位焉所谓立有序也)
 (然则古人之礼至于如是者岂徒从事于/文为哉亦各有义存焉尔故曰古之义也)
室而无奥阼则乱于堂室也席而无上下则乱于席上
也车而无左右则乱于车也行而无随则乱于涂也立
而无序则乱于位也昔圣帝明王诸侯辨贵贱长幼远
近男女外内莫敢相踰越皆由此涂出也三子者既得
闻此言也于夫子昭然若发矇矣
卷二十四 第 28b 页 WYG0122-0653b.png
 此言礼之为用无所不在失之则随事致乱为政者
 可舍之而他求乎贵贱以爵言长幼以齿言远近以
 亲疏言男女以同异言外内以位序言也○方氏曰
 发矇者若目不明为人所发而有所见也○石梁王
 氏曰篇末二句是记者自作结语
  孔子閒居第二十九(长乐陈氏曰閒居言诗则先/之以为民父母而继之以三)
   (王之德为民父母则在于致五至而行三无三/王之德则在于奉三无私而先令闻盖有为民)
   (父母之道而后可以行三王之德洪范曰/天子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故其序如此)
卷二十四 第 29a 页 WYG0122-0653c.png
孔子閒居子夏侍子夏曰敢问诗云凯弟君子民之父
母何如斯可谓民之父母矣孔子曰夫民之父母乎必
达于礼乐之原以致五至而行三无以横于天下四方
有败必先知之此之谓民之父母矣
 诗大雅泂酌之篇凯乐也弟易也横者广被之意言
 三无五至之道广被于天下也四方将有祸败之衅
 而必能先知者以其切于忧民是以能审治乱之几
 也(严陵方氏曰礼有节父道也乐能同母道也五至/由粗以入精故曰致三无自内以达外故曰行横)
卷二十四 第 29b 页 WYG0122-0653d.png
 (于天下者以是道广被于天下也四方有败必先知/之言其道又足以几于神也败者成之对不言成而)
 (止言败者盖君子思患而豫防/之则败尤在乎先知之故也)
子夏曰民之父母既得而闻之矣敢问何谓五至孔子
曰志之所至诗亦至焉诗之所至礼亦至焉礼之所至
乐亦至焉乐之所至哀亦至焉哀乐(洛/)相生是故正明
目而视之不可得而见也倾耳而听之不可得而闻也
志气塞乎天地此之谓五至
 五至三无者至则极盛而无以复加无则至微而不
卷二十四 第 30a 页 WYG0122-0654a.png
 泥于迹之谓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志盛则言亦盛
 故曰志之所至诗亦至焉诗有美刺可以兴起好善
 恶恶之心兴于诗者必能立于礼故曰诗之所至礼
 亦至焉礼贵于序乐贵于和有其序则有其和无其
 序则无其和故曰礼之所至乐亦至焉乐至则乐民
 之生而哀民之死故曰乐之所至哀亦至焉君能如
 此故民亦乐君之生而哀君之死是哀乐相生也乐
 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即
卷二十四 第 30b 页 WYG0122-0654b.png
 下文无声之乐无服之丧是也目正视则明全耳倾
 听则聪审今正视且不见倾听且不闻是五至无体
 无声而惟其志气之充塞乎天地也塞乎天地即所
 谓横于天下也(马氏曰五至者治己之事也治己莫/如志故以志为先在心为志发言为)
 (诗故志之所至诗亦至焉兴于诗则可与言言而履/之礼也故礼亦至焉立于礼则可以行行而乐之乐)
 (也故乐亦至焉治己至于乐则治之至也治己之至/则人所忧不可不忧故乐之所至哀亦至焉哀者有)
 (出而与民同患之意也哀乐相生自然之势也哀乐/相生妙道也道之妙则以声色求之其意愈远矣志)
 (气充于中则其精神与天地往来而俯仰之间/无所愧怍故曰志气塞乎天地此之谓五至)
卷二十四 第 31a 页 WYG0122-0654c.png
子夏曰五至既得而闻之矣敢问何谓三无孔子曰无
声之乐无体之礼无服之丧此之谓三无子夏曰三无
既得略而闻之矣敢问何诗近之孔子曰夙夜其(基/)
宥密无声之乐也威仪逮逮不可选也无体之礼也凡
民有丧匍匐救之无服之丧也
 夙早也基始也宥宽也密宁也周颂昊天有成命篇
 言文王武王夙夜忧勤以肇基天命惟务行宽静之
 政以安民夫子以喻无声之乐者言人君政善则民
卷二十四 第 31b 页 WYG0122-0654d.png
 心自然喜悦不在于钟鼓管弦之声也逮逮诗作棣
 棣盛也选择也邶风柏舟之篇言仁人威仪之盛自
 有常度不容有所选择初不待因物以行礼而后可
 见故以喻无体之礼也手行为匍伏地为匐邶风谷
 风之篇言凡人有死丧之祸必汲汲然往救助之此
 非为有服属之亲特周救其急耳故以喻无服之丧
 也(蓝田吕氏曰先儒谓此三者皆行之在心外无形/状故称无也盖乐必有声其无声者非乐之器乃)
 (乐之道也礼必有体其无体者非礼之文乃礼之本/也丧必有服其无服者非丧之事乃丧之理也则此)
卷二十四 第 32a 页 WYG0122-0655a.png
 (三者行之在心外无形状可知也○临川吴氏曰所/谓礼乐之原非真有形而后为礼有声而后为乐有)
 (丧服而后为哀/故以三无言之)
子夏曰言则大矣美矣盛矣言尽于此而已乎孔子曰
何为其然也君子之服之也犹有五起焉
 疏曰服习也言君子习此三无犹有五种起发其义
子夏曰何如孔子曰无声之乐气志不违无体之礼威
仪迟迟无服之丧内恕孔悲无声之乐气志既得无体
之礼威仪翼翼无服之丧施(异/)及四国无声之乐气志
卷二十四 第 32b 页 WYG0122-0655b.png
既从无体之礼上下和同无服之丧以畜万邦无声之
乐日闻(去/声)四方无体之礼日就月将无服之丧纯德孔
明无声之乐气志既起无体之礼施及四海无服之丧
施于孙子
 方氏曰无声之乐始之以气志不违者言内无所戾
 也无所戾则无所失故继之以气志既得得之于身
 则人亦与之故继之以气志既从人从之矣则声闻
 于外故继之以日闻四方日闻不已则方兴而未艾
卷二十四 第 33a 页 WYG0122-0655c.png
 故继之以气志既起无体之礼始之以威仪迟迟者
 言缓而不迫也缓或失之于怠故继之以威仪翼翼
 威仪得中则无乖离之心故继之以上下和同和同
 而无乖离则久而愈大故继之以日就月将愈大则
 不特施于近而可以及乎远故终之以施及四海无
 服之丧始之以内恕孔悲者言其以仁存心也仁者
 爱人故继之以施及四国以仁及人则所养者众故
 继之以以畜万邦所养者众则其德发扬于外故继
卷二十四 第 33b 页 WYG0122-0655d.png
 之以纯德孔明德既发扬于外则泽足以被于后世
 故终之以施于孙子其序如此谓之五起不亦宜乎
 ○应氏曰大抵援诗句以发扬咏叹之盖赞美之不
 已也○刘氏曰志气塞乎天地则是君之志动天地
 之气也气志不违以下则是君心和乐之气感天下
 之志也(蓝田吕氏曰无声之乐在于气志无体之礼/在于威仪气志与物不违则固乐矣于理既)
 (得则尤乐矣于道既合则愈乐矣然则虽曰无声日/闻四方矣是故天下乐之气志既起也威仪和而缓)
 (则无急迫之态矣敬而肃则无怠慢之容矣上下和/同则无乖异之变矣然则虽曰无体而小者日就大)
卷二十四 第 34a 页 WYG0122-0656a.png
 (者月将矣是故一人行之施及四海也若夫无服之/丧本由内恕孔悲则视人之丧犹己之丧也既推是)
 (心施及四国必由是道以畜万邦厥今纯德孔明其/后施于孙子此仁之至也气志既充威仪既备而笃)
 (于仁然后三无五起/之义可得而尽矣)
子夏曰三王之德参于天地敢问何如斯可谓参于天地
矣孔子曰奉三无私以劳(去/声)天下子夏曰敢问何谓三
无私孔子曰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奉斯三
者以劳天下此之谓三无私其在诗曰帝命不违至于
汤齐(如/字)汤降不迟圣敬日齐(跻/)昭假(格/)迟迟上帝是祗
卷二十四 第 34b 页 WYG0122-0656b.png
帝命式于九围是汤之德也
 三王之德参于天地盖古语故子夏举以为问诗商
 颂长发之篇孔子引之以證汤无私之德○严氏曰
 商自契以来天命所向未尝去之然至汤而后与天
 齐谓王业至此而成天命至此而集天人适相符合
 也汤之谦抑所以自降下者甚敏而不迟故圣敬之
 德日以跻升也敬为圣人之敬言至诚也日跻言至
 诚无息也德日新又日新是圣敬日跻之盛即文王
卷二十四 第 35a 页 WYG0122-0656c.png
 之纯亦不已也其昭格于天迟迟甚缓言汤无心于
 得天付之悠悠也汤无所觊倖故唯上帝是敬其诚
 专一然天自命之以为法于天下使为王也(严陵方/氏曰天)
 (之高也凡在下者无不覆故曰无私覆地之厚也凡/在上者无不载故曰无不载日月之明也凡容光者)
 (无不照故曰无私照○石林叶氏曰所谓参者即易/之所谓合也德合于天地则其明必合于日月故曰)
 (奉三无私以劳天下○朱子曰商之先祖既冇明德/天命未尝去之以至于汤汤之生也应期而降适当)
 (其时其圣敬又日跻升以至昭格于天久而不/息惟上帝是敬故帝命之使为法于九州也)
天有四时春秋冬夏风雨霜露无非教也地载神气神
卷二十四 第 35b 页 WYG0122-0656d.png
气风霆风霆流形庶物露生无非教也
 上章引诗以明王道之无私此言天地之无私也春
 夏之启秋冬之闭风雨之发生霜露之肃杀无非天
 道至公之教也载犹承也由神气之变化致风霆之
 显设地顺承天施故能发育群品形犹迹也流形所
 以运造化之迹而庶物因之以生此地道至公之教
 也圣人之至德与天道之至教均一无私而已(蓝田/吕氏)
 (曰天有四时运行于上地载神气动作于下春秋冬/夏风雨霜露所以释天有四时也风霆流形庶物露)
卷二十四 第 36a 页 WYG0122-0657a.png
 (生所以释地载神气也春秋执生杀之机冬夏极阴/阳之用风雨霜露施于庶物者皆可取法无非教也)
 (风之动荡霆之震耀流形于下化育庶物使皆呈露/发生者亦可取法无非教也然风霆犹风雨皆神气)
 (也降于天载于地以成化育者也独于地言之则以/流形而可见也○严陵方氏曰天以气运乎上故其)
 (教以四时为主地以形成乎下故其教以庶物为主/言天之四时则其序先于风雨霜露者四时以风雨)
 (霜露为之用故也言地之庶物则其序后于神气风/霆者庶物以神气风霆为之体故也且四时之在天)
 (一往一来莫不有先后之序盈虚之数庶物之在地/一动一植莫不有小大之别多少之分则圣人之设)
 (教岂能舍是哉故曰无非教也神气者天气也及其/下降而得地载之故曰地载神气神气散而为风薄)
 (而为霆故曰神气风霆风霆流行而成形故曰风霆/流形形成而后物生可见故曰庶物露生夫风之行)
卷二十四 第 36b 页 WYG0122-0657b.png
 (也植物之甲者莫不拆霆之震也动物之蛰者莫不/苏则庶物露生于此可见矣若雨露莫不物资以生)
 (然止以风霆言之者以风霆无方而莫测尤为气之/神故也易曰鼓之舞之以尽神扬子曰鼓舞万物其)
 (雷风乎盖/以是也)
清明在躬气志如神耆(嗜/)欲将至有开必先天降时雨
山川出云其在诗曰嵩高维岳峻极于天维岳降神生
甫及申维申及甫为周之翰四国于蕃四方于宣此文
武之德也
 清明在躬气志如神即至诚前知之谓也耆欲所愿
卷二十四 第 37a 页 WYG0122-0657c.png
 欲之事也有开必先言先有以开发其兆眹者如将
 兴必有祯祥若时雨将降山川必先为之出云也国
 家将兴天必为之豫生贤佐故引大雅嵩高之篇言
 文武有此无私之德故天为之生贤佐以兴周而文
 武无此诗故取宣王诗为喻而曰此文武之德也○
 严氏曰嵩然而高竦者岳也其山峻大极至于天维
 此岳降其神灵以生仲山甫及申伯此申伯及山甫
 皆为周室之翰干四国则于以蕃蔽其患难四方则
卷二十四 第 37b 页 WYG0122-0657d.png
 于以宣布其德泽(蓝田吕氏曰清而明者天之德也/以天德在躬故气志如神孟子曰)
 (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君子乐之所谓耆欲将至/则有开于兴王必先有以生贤有开于兴王譬犹天)
 (降时雨也必先有以生贤譬犹山川出云也嵩高者/生贤之诗也宣王中兴之王也申甫间生之贤也故)
 (能为周翰以蕃于四国宣于四方也文武之德如此/无诗以言之故取类以明义也○石林叶氏曰清明)
 (在躬则志所向气所适其验于外者如神也以其如/神故耆欲将至有开必先中庸曰见乎蓍龟动乎四)
 (体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诚之至则亦虚一而静耆欲将至而先动乎四体)
 (者人也雨降而先出乎云者天也国家将/兴而五岳必生辅助者天人之相应也)
三代之王也必先其令闻(去/声)诗云明明天子令闻不已
卷二十四 第 38a 页 WYG0122-0658a.png
三代之德也弛其文德恊此四国大王之德也子夏蹶
(鳜/)然而起负墙而立曰弟子敢不承乎
 先其令闻者未王之先其祖宗积德已有令善之声
 闻也诗大雅江汉之篇弛犹施也诗作矢陈也恊诗
 作洽诗美宣王此亦取以为喻子夏问三王之德夫
 子但举殷周言之者禹以禅无可疑殷周放伐故特
 明其非私也蹶然喜跃之貌负墙而立者问竟则退
 后背壁而立以避进问之人也承者奉顺不失之意
卷二十四 第 38b 页 WYG0122-0658b.png
 ○应氏曰嵩高生贤本于文武德洽四国始于大王
 其积累岂一日哉(蓝田吕氏曰奉三无私以劳天下/而得贤佐则必有令闻矣先以令)
 (闻慰服人心然后可以兴王业故三代之王必皆先/之也江汉之诗曰明明天子令闻不已矢其文德洽)
 (此四国以矢为弛以洽为恊声之误也此亦宣王之/诗而谓明明天子令闻不已为三代之德矢其文德)
 (洽此四国为大王之德皆取类言之也此篇始论为/民父母之道终论参于天地之德致五至行三无者)
 (为民父母之道也奉三无私以劳天下者参于天地/之德也然王者必得贤佐有令闻然后可以施为故)
 (以嵩高江汉之/诗申言之也)
 礼记大全卷二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