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 第 1a 页 WYG0594-0227a.png

钦定四库全书
东西洋考卷九
明 张燮 撰
舟师考
海门以出洄沫粘天奔涛接汉无复崖埃可寻村落可
志驿程可计也长年三老鼓枻扬帆截流横波独恃指
南针为导引或单用或指两间凭其所向荡舟以行如
欲度道里远近多少准一昼夜风利所至为十更约行
卷九 第 1b 页 WYG0594-0227b.png

几更可到某处又沉绳水底打量某处水深浅几托
赖此暗中摸索可周知某洋岛所在与
某处礁险宜防或风涛所遭容多易位至风静涛落驾
转犹故循习既久如走平原盖目中有成算也舟大者
广可三丈五六尺长十馀丈小者广二丈长约七八丈
弓矢刀楯战具都备倅遇贼至人自为卫依然长城未
易卒拔焉造舶费可千馀金每还往岁一修辑亦不下
五六百金或谓水军战舰其坚致不及贾客船不知贾
卷九 第 2a 页 WYG0594-0227c.png

舶之取数多若兵舰所需县官金钱仅当三之一耳每
舶舶主为政诸商人附之如蚁封卫长合并徙巢亚此
则财副一人爰司掌记又总管一人统理舟中事代舶
主传呼其司战具者为直库上樯桅者为阿班司碇者
有头碇二碇司缭者有大缭二缭司舵者为舵工亦二
人更代其司针者名火长波路壮阔悉听指挥书云有
常占风有候此破浪轻万里之势而问途无七圣之迷
者乎
卷九 第 2b 页 WYG0594-0227d.png

内港水程
海澄港口
圭屿
中左所
西洋针路
镇海卫太武山
卷九 第 3a 页 WYG0594-0228a.png

大小柑橘屿
南澚坪山
大星
尖
东姜山弓鞋山
南亭门
乌猪山
卷九 第 3b 页 WYG0594-0228b.png

七州山七州洋
黎母山
卷九 第 4a 页 WYG0594-0228c.png

海宝山
交阯东京
又从七州洋铜鼓山
独珠山
交阯洋
卷九 第 4b 页 WYG0594-0228d.png

广南
又从交阯洋清华港
又从交阯洋顺化港
又从交阯洋外罗山
提夷马陵桥
新州港
卷九 第 5a 页 WYG0594-0229a.png

新州交杯屿羊屿
烟筒山
灵山
伽㑲貌山
占城国
卷九 第 5b 页 WYG0594-0229b.png

占城国罗湾头赤坎山
鹤顶山
柯任山
毛蟹
洲
东埔寨
卷九 第 6a 页 WYG0594-0229c.png

又从赤坎山昆崙山
小昆崙真屿
大横山
小横山
笔架山
黎头山圭头浅
卷九 第 6b 页 WYG0594-0229d.png

竹屿暹罗
又从昆崙山吉兰丹
大泥国
又从昆崙山六坤
又从昆崙山斗屿彭亨国
地盘山东西竺
卷九 第 7a 页 WYG0594-0230a.png

柔佛国
罗汉屿龙牙门
吉里问山昆宋屿
箭屿五屿
麻六甲
卷九 第 7b 页 WYG0594-0230b.png

又从东西竺长腰屿
独石门铁钉屿
鳄鱼屿丁机
宜
又从长腰屿龙雅山
馒头屿詹卑
七屿彭家山
卷九 第 8a 页 WYG0594-0230c.png

旧港
又从彭家山进峡门三麦
屿都麻横港口
览邦港口
锡
兰山港口
卷九 第 8b 页 WYG0594-0230d.png

下港
又从满剌加国五屿绵花屿
鸡骨屿
双屿
单屿亚路
卷九 第 9a 页 WYG0594-0231a.png

巴禄头
急水湾
哑齐国
又从玳瑁洲东西董
失力大山马鞍屿
塔林屿吉宁马哪山
卷九 第 9b 页 WYG0594-0231b.png

勿里洞山
吉里问大山
保老岸山
椒山思吉港饶
洞
又从保老山吉力石港
双银塔磨里山
郎木山
卷九 第 10a 页 WYG0594-0231c.png

重迦罗
火山
大急水髻屿
大小云螺苏律山
印屿池闷
又从吉宁马礁吧哩马阁
三密港
卷九 第 10b 页 WYG0594-0231d.png

龟屿
单戎世力山美哑柔
港口文郎马神国
东洋针路
太武山彭湖屿
虎头山沙马头澚
笔架山大港哪哦山
卷九 第 11a 页 WYG0594-0232a.png

密雁港
又从密雁港六藐山
郎梅屿麻里荖屿
玳瑁港表山
里银中邦头巾礁
吕宋国猫里务国
卷九 第 11b 页 WYG0594-0232b.png

又从吕宋
又从吕宋
以宁港
又从以宁港
汉泽山海山
又从汉泽山
交溢魍根礁老港
绍山干子智港
卷九 第 12a 页 WYG0594-0232c.png

绍武淡水港
又从交溢犀角屿苏
禄国
又从吕蓬芒烟山磨叶洋
小烟山七峰山
巴荖圆罗卜山圣山
昆崙
山长腰屿
卷九 第 12b 页 WYG0594-0232d.png

鲤鱼塘文莱国
东番
祭祀
协天大帝者汉前将军汉寿亭侯关忠义也万历四十
三年上尊号
天妃世居莆之湄洲屿五代闽王时都巡检林应
之第六女也母王氏妃生于宋元祐八年
卷九 第 13a 页 WYG0594-0233a.png

三月二十三日始生而地变紫有祥光异香幼时
通悟秘法预谈休咎无不奇中乡民以疾告辄愈长能
坐席乱流而济人呼神女或曰龙女雍熙四年二月十
九日升化盖是时妃年三十馀矣厥后
常衣朱衣飞翻海上里人祠之雨旸祷应宣和癸卯给
事中路允迪使高丽中流震风八舟俱溺独路所乘神
降于樯竟无恙使还奏闻特赐庙号曰顺济绍兴己卯
江口海寇猖獗神驾风一扫而遁其年疫大作掘坎涌
卷九 第 13b 页 WYG0594-0233b.png

泉饮者辄苏荐封昭应崇福云乾道己丑都巡检使羌
特立以妃默佑捕反有功疏闻于朝加封善利淳熙间
加封灵惠庆元戊午调舟师平太奚寇神在空中以雾
障之贼为昼昏而我师晴明如故以此贼无脱者开禧
丙寅敌迫淮甸忽半汉旌旄云集望之则妃庙号也敌
披靡解围景定辛酉巨寇泊祠下祷神不允群肆暴慢
醉卧廊庑间神纵火焚之各自躏蹂而毙有司以闻累
封助顺显卫英烈协正善庆等号元以海漕有功赐额
卷九 第 14a 页 WYG0594-0233c.png

灵济国朝永乐间内官郑和有西洋之役各上灵迹命
修祠宇己丑加封弘仁普济护国庇民明著天妃自是
遣官致祭岁以为常册使奉命岛外亦明禋惟谨
舟神不知创自何年然舶人皆祀之 以上三神凡舶中
来往俱昼夜香火不绝特命一人为司香不他事事舶
主每晓起率众顶礼每舶中有惊险则神必现灵以警
众火光一点飞出舶上众悉叩头至火光更飞入幕乃
止是日善防之然毕竟有一事为验或舟将不免则火
卷九 第 14b 页 WYG0594-0233d.png

光必飏去不肯归
都公者相传为华人从郑中贵抵海外归卒于南亭门
后为水神庙食其地舟过南亭必遥请其神祀之舟中
至舶归遥送之去
灵山石佛头舟过者必放䌽船和歌以祈神贶
占验
朝看东南黑势急午前雨暮看西北黑半夜看风雨
卷九 第 15a 页 WYG0594-0234a.png

天外飞游丝久晴便可期清朝起海云风雨霎时辰
风静郁蒸热雷云必振烈东风云过西雨下不移时
东南卯没云雨下巳时辰云起南山遍风雨辰时见
日出卯遇云无雨必天阴云随风雨疾风雨片时息
迎云对风行风雨转时辰日没黑云接风雨不可说
云布满山低连宵雨乱飞云从龙门起飓风连急雨
西北黑云生雷雨必声訇云势若鱼鳞来朝风不轻
云钩午后排风色属人猜夏云钩内出秋风钩背来
卷九 第 15b 页 WYG0594-0234b.png

乱云天半绕风雨来多少风送雨倾盆云过都暗了
红云日出生劝君莫出行红云日没起晴明未堪许
风雨潮相攻飓风难将避初三须有飓初四还可惧望
日二十三飓风君可畏七八必有风讯头有风至春雪
百二旬有风君须记
二月风雨多出门还可记初八及十三十九二十四
三月十八雨四月十八至风雨带来潮榜船人难避
卷九 第 16a 页 WYG0594-0234c.png

端午讯头风二九君还记西北风大狂回南必乱地
六月十一二彭祖连天忌
七月上旬来争秋莫船开八月半旬时随潮不可移
乌云接日雨即倾滴云下日光晴朗无妨
早间日珥狂风即起申后日珥明日有雨一珥单日两
珥双起
午前日晕风起此方午后日晕风势须防晕开门处风
卷九 第 16b 页 WYG0594-0234d.png

色不狂
早白暮赤飞沙走石日没暗红无雨必风
朝日烘天晴风必扬朝日烛地细雨必至
返照黄光明日风狂午后云过夜雨霶𩃱
虹下雨雷晴明可期断虹晚见不明天变
断风早挂有风不怕晓雾即收晴天可求
雾收不起细雨不止三日雾蒙必起狂风
电光西南明日炎炎电光西北雨下连宿
卷九 第 17a 页 WYG0594-0235a.png

辰阙电飞大飓可期远来无虑迟则有危
电光乱明无风雨晴闪烁星光星下风狂
蝼蛅放洋大飓难当两日不至三日无妨
海乏沙尘大飓难禁若禁沙岸仔细思寻
乌𩺀弄波风雨必起二日不来三日难抵
东风可守回来暂傲白虾弄波风起便和
月上潮长月没潮涨大讯潮光小讯月上
水涨东北南东旋复西南水回便是水落
卷九 第 17b 页 WYG0594-0235b.png

击定且守船走难缆钮定必凶直至沙岸
走花落碇神鬼惊散要知碇地大洪泥硬
水醒水忌
每月初一卅日初二三四五六水醒至初七平交十五
水又醒至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日水俱醒廿一日
水平如前水醒流势甚𦂳凡船到七州洋及外罗洋值
此数日斟酌船身不可偏东宜扯过西自初八九十一
二三四水退流东廿三四五六七八水俱退东船到七
卷九 第 18a 页 WYG0594-0235c.png

州洋及外罗值此数日斟酌船身不可偏西西则无水
宜扯过东凡行船可探西水色青多见拜浪鱼贪东则
水色黑色青有大朽木深流及鸭鸟声见如白鸟尾带
箭此系正针足近外罗对开贪东七更船便是万里石
塘内有一红石山不高如看见船身低下若见石头可
防可防水痕忌日忌行船装载大月初一初七十一十
七廿三卅日忌小月初三初七十二廿六日忌
逐月定日恶风
卷九 第 18b 页 WYG0594-0235d.png

正月初十廿一日乃大将军降日逢大杀午后有风无
风则雨
二月初三十七廿七日午时有大风雨
三月初九十二廿四日有大风雨
四月初八十九廿三日午时有大风雨
五月初十十一十九日申酉时有大风雨
六月十九廿七日卯辰有大风雨
七月初七初九十五廿七日有大风
卷九 第 19a 页 WYG0594-0236a.png

八月初三初八十七廿七日有大风
九月十一十五十七十九日有恶风雨
十月十五十八十九廿七日府君朝上帝卯时有大风
雨
十一月初一初三十九日有大风雨
十二月初二初三初五初六十二廿八日有大狂风
潮汐
古今论潮备矣长为潮退为汐匪朝至夕至之谓或以
卷九 第 19b 页 WYG0594-0236b.png

为海䲡出入或神龙变化或日出于海或天河激涌皆
居中土不习见潮者之论夫天地间一气耳海潮者地
之喘息耳记云卯酉之月气以交而盛朔望之日气以
变而盛故潮独大此以馀月馀日论也周翠渠云海居
地上地有俯仰潮因有往来气升于北则北盈而南虚
地必南俯故潮皆南趋气升于南则南盈而北虚地必
北俯故潮皆北趋此以地乘气潮因地论也唯俯仰之
形与喘息之义略有异矣月临于午为长之极历未及
卷九 第 20a 页 WYG0594-0236c.png

申酉则极消月临于子为长之极历丑及寅卯则极消
此以太阴之天盘论也若每日之子午亦有潮退每日
之卯酉亦有潮至至于八时皆然昼刻不见太阴安得
复论天盘乎余安道云海之极远者其得气尤专故潮
因之东海南海其候各有远近之殊岂非方之不同而
气有独盛与若昼潮大于春夏夜潮大于秋冬潮之极
涨常在春秋之中涛之极大常在朔望之后则天地之
常数通四海皆然者漳人之候潮也夜则以月昼则以
卷九 第 20b 页 WYG0594-0236d.png

时于指掌中从日起时顺数三位长半满退半尽以六
字操之无毫发爽海上渔者于海啸则知风海动则知
雨潮退则出潮长则归其方言云初一十五潮满正午
初八廿三满在早晚初十廿五日暮潮平又云月上水
翻流月斜水半月落水汐尽潮则呼曰南流上汐则呼
曰北流落至驾舟洋海虽凭风力亦视潮信以定向往
或晦夜无月惟瞻北斗为度至海外之潮已平而内溪
犹长则气盛而未收俗所云港尾水又云回流水是也
卷九 第 21a 页 WYG0594-0237a.png

海口以潮平为度其穿达支流仍以百里而缓三刻不
可以此而分迟速焉
论曰造车室中出而合辙善舟者亦然彼夫蜩翼不分
蠡测多合直狎夷酋为鸥鸟而谷王波臣皆庄周所可
衔翼而济也嗟乎望鳌冠山元无殊于戴粒问蜗左角
亦何有于触蛮所可虑者莫平于海波而争利之心为
险耳
卷九 第 21b 页 WYG0594-0237b.png
东西洋考卷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