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一 第 1a 页 WYG0588-0725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关中胜迹图志卷二十一
陜西巡抚毕沅撰
大川
汉中府汉水在南郑县南三里自褒城界流入又东入城
固界书孔传沔至汉中东流为汉水水经注汉水自合褒
水又东径汉庙堆下又东过南郑县南合廉水又右合池
水又东得长柳渡元和郡县志汉水经县南去县一百步
卷二十一 第 1b 页 WYG0588-0725b.png
褒水在南郑县西二十里自褒城界来南流至龙江铺
西小柏乡入汉通志一名黑龙江
廉水在南郑县西南四里自褒城界来东北流入于汉
魏书地形志华阳县有廉水水经注廉水出巴岭山北
流径廉川故水得其名又北注汉水太平寰宇记龙冈
山北有廉津廉水所经
老渚河在南郑县南十里通志即池水源出笼盖山经
城东南十五里北流入汉汉书地理志旱山池水所出
卷二十一 第 2a 页 WYG0588-0725c.png
东北入汉水经注池水出旱山夹溉诸田散流左注汉
水太平寰宇记旱山下有石池即池水之源
婿水在南郑县西北又东流入城固界通志即左谷水
一名听水又名智乡水水经注左谷水出汉北即智水
也北发听山山下有穴水穴水东南流历平川中谓之
智乡水
涌泉在南郑县北六十一里天台山雍胜略其泉地中
卷二十一 第 2b 页 WYG0588-0725d.png
行人于泉上甃一井深一尺五寸水深四寸常取此水
祷雨以瓶著井水自涌起注瓶中故名
山河大斜堰在南郑县西二十里通志褒城山河第二
堰水东流过小斜堰入县界首筑此堰与褒邑分水灌
溉又东五里为柳叶洞
又东为丰立洞又东八里为羊头
堰又东五里为度通堰又东三里为小林洞又东二里
为燕儿窝堰又东一里为红岩子堰又东二里为姜家
卷二十一 第 3a 页 WYG0588-0726a.png
洞又东二里为营房洞又东半里为李堂洞又东半里
为李官洞自褒城县金华堰至此为上坝第二堰水又
东流一里为高桥洞引水东南流分为三沟曰中沟东
沟南沟又东一里为小王官洞又东半里为大王官洞
又东一里为康本洞又东半里为陈定洞又东半里为
祁家洞又东半里为花家洞又东半里为何棋洞又东
半里为高洞子又东半里为东柳叶洞又东半里为伍
家水口又东半里为吴家水口又东半里为王家水口
卷二十一 第 3b 页 WYG0588-0726b.png
又东为聂家水口又东至三皇川设木闸以节水分渠
七首曰北高渠次麻沟渠次上中沟渠次北高拔洞渠
次南低中沟渠次柏杨坪渠次南低徐家渠自高桥洞
至此为下灞凡灌田三万九千四百馀亩又东沟自褒
城任头堰分山河第三堰水灌田千九百馀亩廉水马
湖堰在南郑县西南八十里通志引廉水灌田堰首在
褒城境东流一里入县界其下流仍入褒城界廉水又
东北流为野罗堰堰首在褒城境流三里入县界又东
卷二十一 第 4a 页 WYG0588-0726c.png
北为马岭堰堰在县境其下流入褒城界又东北为流
珠堰堰首在褒城境流五里入县界又东北为鹿头堰
堰首在褒城境流五里入县界又东北为石梯堰堰首
在褒城境流五里入县界又东北为杨村堰堰首在褒
城境流三里入县界凡灌田一万四千馀亩
黄土堰在南郑县东南二十里通志引观沟河水作堰
分东西二沟共灌田三千六十亩
褒水在褒城县东一里一统志其上流为紫金水下流
卷二十一 第 4b 页 WYG0588-0726d.png
曰黑龙江通志亦名山河史记河渠书孝武时欲通褒
斜道及漕事拜御史大夫张汤子邛为汉中守发数万
人作褒斜道五百馀里道果便近而水多湍石不可漕
汉书地理志武功县褒水出衙岭山至南郑入沔水经
注褒水西北出衙岭山东南径大石门历故栈道下谷
又东南径三交城城在三水之会一水北出长安一水
西北出仇池一水东北出太白山是城所名矣褒水又
东南得丙水口又东南历小石门又南历褒口又南径
卷二十一 第 5a 页 WYG0588-0727a.png
褒县故城东又南流入于汉括地志褒水出褒城县西
北九十八里衙岭山与斜水同源而派分舆地纪胜山
河水即褒水出太白山又有石鼓在县北四十里褒水
中击之有声又有将军石亦在水中入谷十五里有石
如兜鍪然又有白玉盆亦在水中大石光白其中可实
五斗方舆胜览紫金水在河池县北一里源出太白山
沿流至凤县武休关入汉中为山河堰即褒水也县志
褒水在县东门外南流出褒谷至县南二十里入汉江
卷二十一 第 5b 页 WYG0588-0727b.png
曰两河口
武关河在褒城县北百四十里通志一名石沟河自凤
县流径武休关东合于褒水水经注所谓一水西北出
仇池盖指此也
丙水在褒城县西北水经注丙水上承丙穴下注褒水
太平寰宇记丙水源出县西北牛头山舆地纪胜大丙
水源出黄崖岭下
廉水在褒城县西南百二十五里通志源出巴州密谷
卷二十一 第 6a 页 WYG0588-0727c.png
东北径双乳山又北径中梁山南东北至南郑界入汉
又让水在县西南百三十里一名逊水范柏年对宋明
帝臣乡有廉泉让水是也
仙人沟在褒城县北八十里通志山径逶迤林朩蓊翳
其境甚幽
鹤腾泉在褒城县西南六十里通志源出中梁山由二
穴涌出南注汉中有石梁天成平分两渠馀水还峡中
下注鹤腾涧为瀑布焉
卷二十一 第 6b 页 WYG0588-0727d.png
山河堰在褒城县东引褒水灌田一统志萧何始立为
二堰曹参落成之诸葛亮军驻
汉中踵迹增筑至宋复坏吴玠吴璘相继修治广溉民
田宋史河渠志嘉祐中史炤奏上堰法刻石堰上乾道
七年吴珙修六堰浚大小渠六十五宣力最多通志褒
水入县南流至鸡头关下筑堰截水第一堰名铁桩堰
在县北三里今废褒水南流三里许至县东门外为第
二堰乃山河堰之正身也堤长三百六十步其下植柳
卷二十一 第 7a 页 WYG0588-0728a.png
筑坎名曰柳边堰分水灌田首为高堰子又东流三里
为金华堰支分小堰七曰鸡翁堰沙堰周家堰崔家堰
何家堰刘家堰跨槽堰又东三里为舞珠堰支分小堰
五曰鲁家堰邓家堰朱家堰瞿家堰白火石堰又东五
里为小斜堰又东一里为大斜堰又东五里为柳叶洞
凡溉县境田三千六百七十馀亩
第三堰在城南五里流二里至三桥洞分两派西流者
为西沟东流者为东沟东沟东流七里许至任头堰又
卷二十一 第 7b 页 WYG0588-0728b.png
分二派西为西渠其东流者入南郑界凡溉县境田六
百馀亩
廉水马湖堰在褒城县西南一百里通志自县境梁家
营筑堰南流入南郑界又流一里入县界又东北流二
十里为野罗堰堰在县境下流入南郑界又东北流三
里为马岭堰堰首在南郑境又东北流三里为流珠堰
堰在县境流五里入南郑界又东北流六里为鹿头堰
卷二十一 第 8a 页 WYG0588-0728c.png
堰在县境流五里入南郑界又东北流为石梯堰堰在
县境流五里入南郑界又东北流为杨村堰流三里入
南郑界凡溉县境田
四千五百六十馀亩
汉水在城固县南四里自南郑界流入又东入洋县界
水经注汉水自长柳渡又东右会盘余水又东左会文
水又东黑水注之又东过城固县南又东过安阳县南
涔水出自旱山北注之又左合婿水
卷二十一 第 8b 页 WYG0588-0728d.png
南沙河在城固县西南三十里通志即盘余水源出巴
山北流入汉水经注盘余水出南山巴岭上泉流分两
南入蜀水北注汉津谓之盘余口又小沙河在县南十
里源出县东南曹林坝北流入汉
文川水在城固县西北四十里水经注文水即门水也
出北山石穴中长老云杜阳有仙人宫石穴宫之前门
故号其川为门川水为门水雍胜略文水两水合流有
如文字宋范柏年对明帝臣乡有文川武乡即此
卷二十一 第 9a 页 WYG0588-0729a.png
黑水在城固县西北五里水经注黑水出北山南流入
汉庾仲雍曰黑水去高桥三十里诸葛亮笺云朝发南
郑暮宿黑水四五十里指谓是水也括地志黑水源出
梁州城固县西北太山
谨按方舆纪要谓黑水即褒水以褒水一名黑龙
江为證然覈其地理褒城在南郑之西城固在南郑
之东褒水发源褒城西北之衙岭山南流至南郑之
小柏乡己入于汉乂安得以发源城固之黑水而即
卷二十一 第 9b 页 WYG0588-0729b.png
指为褒水乎今不取其说
涔水在城固县南通志一名鬵谷水汉书地理志安阳
县鬵谷水出西南北入汉水经注涔水即黄水也出南
郑县旱山东北流径城固南城北右岸有悦归馆水历
其北又北至安阳入沔
婿水在城固县东北六里通志一名北水河自南郑界
来南流入汉水经注唐公房升仙之日婿行未还约以
卷二十一 第 10a 页 WYG0588-0729c.png
此川为居因号曰婿乡故水亦即名焉又南历婿乡溪
东南流径通关势南又东径七女冢又径樊哙台南又
东南径大城固北东回南转又径其城东而南入汉水
谓之三水口府志婿水源出太白山东流径县北又东
南入汉又有上中下清溪在县北七十里源出马盘山
南流合于婿水
之溪在城固县北五十里通志潆洄曲折如之字故名
明月池在城固县东北水经注婿水东径七女冢水北
卷二十一 第 10b 页 WYG0588-0729d.png
有七女池池东有明月池状如偃月皆相通注谓之张
良渠盖良所开也雍胜略明月池中有台相传为汉高
祖所筑又有七女池按汉中记曰昔人无男养七女父
没女于此负土为冢遂成此池
婿水渠高堰在城固县西北四十里通志引婿水灌田
南流绕庆山而出于山下筑一堰为百丈堰堰常有暴
水冲淤明万历间知县高登明建石桥以闸暴水仍于
两岸筑堤渠道遂无所患婿水又东为五门堰堰有五
卷二十一 第 11a 页 WYG0588-0730a.png
门以泄山水元至正间建前明及
本朝康熙间先后修筑分水车九辆及七洞以溉田婿水
又南为杨填堰堰截婿水
东南流为帮河堰又东南流有六洞及鹅儿堰新堰而
入洋县界凡溉县境田三万六千八百馀亩
北沙河上官堰在城固县西三十里通志引北沙河水
于东岸作堰又南流西岸有西小堰又南流西岸有枣
儿堰凡溉田三千七百馀亩
卷二十一 第 11b 页 WYG0588-0730b.png
南沙河万寿堰通志在城固县西南四十五里引南沙
河于东岸作堰河水又北流五里西岸有上盘堰古名
盘蛇堰稍下为下盘堰又北流五里东岸有新堰稍下
为平沙堰又北流五里西岸有沙平堰稍下为莲花堰
又北流十里东岸有倒流堰凡溉田七千一百馀亩
小沙河东流堰在城固县南五里通志在东岸故名东
流其在西岸者曰西流堰凡灌田七百馀亩
卷二十一 第 12a 页 WYG0588-0730c.png
汉水在洋县南二里通志自城固界流入又东入西乡
界水经注汉水自合婿水又东会益口又东至灙城南
与洛谷水合又东径小城固南又东历上涛而径于龙
下盖伏石惊湍流屯激怒故有上下二涛之名龙下地
名也度此溯洄从汉为山行之始又东径石门滩山峡
也又东会酉水又东径妫墟滩又东径猴径滩又东径
小大黄金南又东合蘧蒢溪口元和郡县
卷二十一 第 12b 页 WYG0588-0730d.png
志汉水经兴道县南去县一百步太平寰宇记汉水自
发源至此屈曲行三百七十里流入金州汉阴县界
婿水在洋县西四十里县志经城固流入县境入汉
溢水河在洋县西二十五里通志即益水北出秦岭南
流入汉水经注益水出北山益谷东南流入于汉水
灙水在洋县西一里通志即洛谷水又名铁冶河水经
注洛谷水北出洛谷南流右则灙水注之水发西溪东
南流合为一水乱流南出际灙城西南注汉水太平寰
卷二十一 第 13a 页 WYG0588-0731a.png
宇记灙谷水一名洛谷水在兴道县北三十里南流注
汉水县志铁冶河在县北百八十里下流入于灙水
大龙溪在洋县东北三十里通志即龙涓水舆地纪胜
龙涓水在兴道县二十九里水出龙涓谷屈曲西南流
十五里入汉江通志大小龙溪在洋县石上有赤书展
溪二字相传为张鲁女感孕生二龙之所
潜水在洋县东六十里通志源出华阳山东南流入汉
卷二十一 第 13b 页 WYG0588-0731b.png
酉水河在洋县东七十里水经注酉水北出秦岭酉谷
南历重山与寒泉合水东出寒泉泉涌山顶望之交横
似瀑布颓波激石散若雨洒其水西流入于酉水酉水
又南注汉谓之酉口太平寰宇记寒泉在旧黄金县北
八十四里
金水河在洋县东百里通志即蘧蒢水一名黄金水源
出秦岭南流至黄金峡之金潭入汉水经注蘧蒢水北
出就谷其水南流径巴溪戍西又南径阳都坂东又南
卷二十一 第 14a 页 WYG0588-0731c.png
历蘧蒢溪谓之蘧蒢水而南流注于汉谓之蒢口元和
郡县志黄金水源出县西北百亩山黄金谷南流经县
西去县九里太平寰宇记黄金水在黄金县西十里南
注汉水
子午河在洋县东北县志蒲河源出秦岭南流会椒溪
文水二河名三河口又至白沙铺名子午河南流入汉
横湖在洋县治西北通志旧有待月台二乐榭文与可
守洋故迹也雍大记在洋县旧州西
卷二十一 第 14b 页 WYG0588-0731d.png
锡杖泉在洋县北念佛岩上通志唐僧法照以锡杖卓
地泉遂涌出因名
杨填堰在洋县西五十里通志引婿水自城固至留村
入县界首为梁家洞又东南为
新开洞其北岸为倪家渠魏家渠又东南为柳家洞又
东南为磨眼洞又东南为宿龙洞又东南为赵家洞又
东南为黄家洞又东南为汉龙洞又东南为水磨堰洞
又东南为分水渠其北岸为北高渠又下为野狐洞又
卷二十一 第 15a 页 WYG0588-0732a.png
东南入汉江凡溉县境田一万八百馀亩
溢水堰在洋县西北二十里通志源出县北秦岭南流
五里于东岸筑堰分水东南流下为小飞槽为大飞槽
为□坂堰为腰渠为西渠为石堰渠为吴家渠为北渠
为南渠溢水又南流五里于西岸筑堰引水西南流为
二郎堰又下为高堰洞又下分两派东流者为东渠西
流者为西渠溢水又南流五里于下流截河为堰从东
岸分水与溢水偕行而南者为三郎堰凡溉田二千四
卷二十一 第 15b 页 WYG0588-0732b.png
百馀亩
灙滨堰在洋县北十五里通志源出县北石锉山南流
至周家坎于西岸筑堰分水西南流者为灙滨堰灙水
又南流五里于东岸筑堰分水东南流者为土门堰灙
水又南流四里许截河筑堰从东分水流至县西关外
者为斜堰下流分东西二渠其地居灙水下流岁苦冲
溢明万历间知县李用中甃石数丈仍东开土渠灌溉
赖之凡溉田三千四百馀亩
卷二十一 第 16a 页 WYG0588-0732c.png
汉水在西乡县东北百二十里通志自洋县流入又东
南流入石泉界水经注汉水自合蘧蒢水又东右会洋
水川流漫阔广几里许又东历敖头
子午河在西乡县东北百五十里源出子午谷西南流
入于汉
洋水在西乡县东二十里水经注洋水𨗳源巴山东北
流径平阳城又东北流入汉谓之城阳水口洋川者汉
戚夫人所生处也元和郡县志洋水
卷二十一 第 16b 页 WYG0588-0732d.png
在洋源县南三百步又径西乡县八里
太平寰宇记洋水出废洋川县东巴岭北流入黄金县
界 县志洋河在县西南三百里
源出星子山流径县东合于朩马河
七十二渡河在西乡县东南三百五十里雍胜略源出
金竹山其水潆洄凡七十二渡北流入洋河
朩马河在西乡县南百步通志一名马源水东北流合
洋水入汉县志木马河源出大巴山在县南二百八十
卷二十一 第 17a 页 WYG0588-0733a.png
里县西南之左西峡空渠水及县北之清凉川县南之
金竹水皆注焉又东北入于汉
清凉川在西乡县北五里蒿坪山下通志一名青源川
自洋县流来入洋河太平寰宇记唐德宗幸梁洋山南
节度使严震具军容迎谒于清凉川即此
楮河在西乡县东南二十里通志又有大石川流入紫
阳界合于渚河
金洋堰在西乡县东南二十里一统志在子午山左有
卷二十一 第 17b 页 WYG0588-0733b.png
大渠一分小渠二十五明景泰初知县邱俊筑溉田四
千六百亩
故道水在凤县北一里一统志自凤翔府宝鸡县流入
又西南入秦州两当县界水经注两当水出陈仓县之
大散岭西南流入故道川谓之故道水又西南径故道
城东与马鞍山水合又西南流北川水注之
元丰九域志大散关西南有嘉陵谷即嘉陵
水所出自是始有嘉陵江之名方舆胜览嘉陵江源出
卷二十一 第 18a 页 WYG0588-0733c.png
大散关之西去凤州九十里雍大记嘉陵江在沔县西
北百八十里按类要云其源出大岩县志云出大散关
西恐即大岩也径凤县北徽县东两当南略阳西迤逦
而入川江滩石险恶至渔关始通舟楫
黄花川在凤县东北十里太平寰宇记大散水出黄花
县东界大散岭流径县西去城十步方舆胜览大散水
卷二十一 第 18b 页 WYG0588-0733d.png
流入黄花川唐有黄花县
安河在凤县东二里通志即马鞍山水一名斜谷水水
经注马鞍山水历谷西流至故道城东西入故道水
红崖河在凤县西七十里通志即北川水源出秦州南
流至唐仓合小峪河又流至两当界入嘉陵江水经注
北川水出北洛□山南南流径唐仓城下又南至困冢
川入故道水
卷二十一 第 19a 页 WYG0588-0734a.png
野羊河在凤县南七十里通志源出紫柏山东流至废
邱关与东沟河合
紫金河在凤县东南百五十里通志即褒水南流入褒
城界方舆胜览紫金水在河池县北一里源出太白山
沿流至凤州武休关入汉中为山河堰即褒水也
捍水在凤县东北又东北流入宝鸡界水经注捍水出
周道谷北径故道县故城西又东北历大散关西入渭
卷二十一 第 19b 页 WYG0588-0734b.png
汉水在沔县城南通志亦曰沔水自宁羌界流入又东
入褒城界书禹贡浮于潜逾于沔孔传汉上曰沔汉书
郊祀志秦祀沔于汉中如淳注北方人谓汉水为沔水
水经注沔水东南流注汉曰沮口所谓沔汉者也又东
径白马戍南浕水入焉又东径武侯垒南又东径沔阳
故城南又东径西乐城北容裘溪注之又左得度水口
又东合温泉又东黄沙水注之元和郡县
卷二十一 第 20a 页 WYG0588-0734c.png
志汉水去铎水县一里县志明珠曲亦曰
明支曲在县南即汉江洄曲处
三泉水在沔县西八十里通志南流二十里入汉太平
寰宇记在三泉故县北二十里山下县以此名舆地纪
胜在大安军东门外濒江石上有泉三处大如车轮品
列鼎峙泉流涓涓下注水旱无盈缩
沮水在沔县西三十里通志源出凤县南流合于汉即
沔水也述异记汉沔会流处岸上有石铭云下至水府
卷二十一 第 20b 页 WYG0588-0734d.png
三十一里传为李斯刻石县志沮水出县北百八十里
母猪山南流径县北又南入汉
白马河在沔县城西三十步通志即浕水出龙门沟南
流入汉水经注浕水北发武都氐中南径张鲁城东又
南径张鲁治东对白马城又南流入沔谓之浕口
太平寰宇记浕水源出西县北四十五里
独石谷南流径县西二百步注汉水府志龙门沟在县
西北一里即白马河也东为卧龙山西为烽燧山其中
卷二十一 第 21a 页 WYG0588-0735a.png
如门故名
旧州河在沔县东二十五里通志即度水源出百丈坡
南流入汉水经注度水出阳平北山南径阳平县故城
东又南径沔阳县故城东而南流注于汉水
养家河在沔县南通志即容裘溪一名洛水源出巴山
其水东北流入于汉水经注西乐城在山上有谷谓之
容裘谷有容裘溪俗谓之洛水水南遵巴岭山东北流
卷二十一 第 21b 页 WYG0588-0735b.png
又北径西乐城东而北注于汉县志养家河自褒城界
大铁厂来径县之镇阜川北流至黄沙驿入于汉
金泉水在沔县东南四十五里水经注汉水又东右会
温泉水口水发山北平地方数十步泉源沸涌冬夏汤
汤望之白气浩然言能瘥百病浴者皆有硫黄气池水
通注汉水
黄沙河在沔县东四十里通志源出云雾山南流至褒
城界入汉水经注黄沙水北出远山山谷邃险人迹罕
卷二十一 第 22a 页 WYG0588-0735c.png
及溪曰五丈溪水侧有黄沙屯其水南注汉水舆地纪
胜西县有青羊峡黄沙水所出
东池在沔县东三十里通志沔水所溢相传为唐贾岛
避暑之所
石剌塔堰在沔县东北三十五里通志引旧州河水分
两派东流者为山河东堰西流者为山河西堰凡溉田
六千九百馀亩
石燕子堰在沔县东北三十里通志引黄沙河水分两
卷二十一 第 22b 页 WYG0588-0735d.png
派东流者为天分东堰西流者为天分西堰凡溉田四
千六百馀亩
琵琶堰在沔县南三十里通志引养家河水首为琵琶
堰又北为马家堰又北为麻柳堰又北为白马堰一名
白崖堰又北为天生堰又北为金公堰又北为浕水堰
又北为康家堰凡溉田五千八百馀亩
西汉水在略阳县城西一统志自成县流入又南经宁
羌州西入四川广元县界亦曰嘉陵江水经注西汉水
卷二十一 第 23a 页 WYG0588-0736a.png
自会脩水又东南于槃头郡南与浊水合又东南历汉
曲径挟崖与挟水合又东径武关城南东南与北谷水
合又西南径关城北唐书地
理志元和中节度使严砺自长举县西疏嘉陵江二百
里元和郡县志嘉陵水经长举县南十里又经顺政县
南百步雍大记西汉水在西和县源出嶓
冢山雍胜略犀牛江在县西北百二十里又名东西淮
自阶州东流入嘉陵江府志犀牛江源出礼县自西淮
卷二十一 第 23b 页 WYG0588-0736b.png
而下舟楫可通流至两河口合嘉陵江
故道水在略阳县北百二十里通志自大散关分水岭
之南径凤县又径徽县至大鱼关可通舟楫又至县北
合白水江又至两河口合淮河又合横现河径县城西
南又合夹渠八渡二水又合乐素河径阳平关至广元
卷二十一 第 24a 页 WYG0588-0736c.png
县入蜀
白水江在略阳县北百二十里通志即浊水水经注浊
水自合故道水又南径槃头郡而南合凤溪水又南注
汉水太平寰宇记左溪水在鸣水县西南七里自栗亭
县北来合于嘉陵江
横现河在略阳县西十五里府志其水东南流入嘉陵
江
百八渡水在略阳县东八十步通志即北谷水一名黄
卷二十一 第 24b 页 WYG0588-0736d.png
坂水源出退水河自徽县来经城西南入嘉陵江水经
注北谷水出武兴东北而西南流径武兴城北又南转
径其城东而南与益水合水出东溪西流注北谷水又
南流注汉水太平寰宇记黄坂水在顺政县东一里府
志一百八渡水源发三川众水合流经一百八渡绕城
东南会夹渠水入嘉陵江其夹渠河在县东二里源发
飞仙岭西入百八渡河
卷二十一 第 25a 页 WYG0588-0737a.png
沮水在略阳县东北百二十里通志一名铎水河俗称
黑河东南流入沔县界汉书地理志沮县沮水出东狼
谷南至沙羡南入江水经注沔
水出武都沮县东狼谷中一名沮水阚骃曰以其初出
沮洳然故曰沮水县亦受名焉导源南流泉街水注之
又东南径沮水戍而东南流入汉曰沮口所谓沔汉者
也
泉街水在略阳县东北汉书地理志河池县泉街水南
卷二十一 第 25b 页 WYG0588-0737b.png
至沮入汉水经注泉街水自河池县东南流
入沮县会于沔
西汉水在宁羌州西北百里通志自略阳界流入又西
南入四川广元县界水经注西汉水自合北谷水又西
南径关城北除水出西北除溪东南流入于汉汉水又
西南径通谷合通谷水又
西南寒水注之
又西径石亭戍广平水东南流注之元和郡县
卷二十一 第 26a 页 WYG0588-0737c.png
志嘉陵江经金牛县西去县三十里太平
寰宇记嘉陵江在三泉县西半里
广平河在宁羌州西北阳平关西通志其水南入嘉陵
江水经注广平水西出百顷川东南流注汉
汉水在宁羌州东北通志一名漾水一名沔水东南流
入沔县界水经注山海经所谓汉出鲋鰅山也东北流
得献水口汉水又东北合沮口同为汉水之源宋陆游
文集尝登嶓冢山有泉涓涓出山间是为汉水之源即
卷二十一 第 26b 页 WYG0588-0737d.png
安国传所谓泉始出山为漾者也
蜀道驿程记出沔县西门曲折行乱山中沔水流经其
中西涉沮水抵大安驿沔沮之间阔者未丈许狭者才
二三尺沙石磷磷深不没踝自大安西南乱山益稠至
金牛驿北望嶓冢峨然云表一小水自西东流即所谓
嶓冢导漾者也水才滥觞不没凫堆合五丁峡水东流
为沔其流始大又自宁羌州行十里渡水过百牢关关
下有分水岭岭东水皆北流至五丁峡北合漾水入沔
卷二十一 第 27a 页 WYG0588-0738a.png
岭西水皆南流径七盘关龙洞合嘉陵水为川江
谨按嶓冢有二汉水亦有二其出秦州嶓冢山历
礼县成县南流入略阳县经宁羌州而西入四川广
元县界者此嘉陵江之正源西汉水是也其出宁羌
州嶓冢山东流经沔县褒城南郑城固洋县之南西
乡县之北又东经石泉县南乃折而南经汉阴及紫
阳县之西复折而东出兴安州之北又东经洵阳县
南白河县北而入湖广郧阳府界者此即禹贡嶓冢
卷二十一 第 27b 页 WYG0588-0738b.png
导漾东流为汉之汉水也夫陇西嶓冢非禹功所及
而西汉水亦无漾沔之名其以秦州嶓冢及汉水系
之禹贡者误自班固汉书地理志而常璩华阳国志
桑钦水经郦道元注皆因之而不能辨近时惟胡渭
禹贡锥指始以嶓冢汉水之在宁羌者为应经义其
说允为可从文繁不能具载著其大指如此
濒仓河在宁羌州东北九十里通志径铁佛寺东流四
十里入汉一名东流河
卷二十一 第 28a 页 WYG0588-0738c.png
玉带河在宁羌州城北通志源发州南箭竹岭流径城
西而北而东复会于东南盘曲若围带然故名又东至
沔县入汉又有洄水河在州西二十里曲折南流十五
里合于玉带河
莲花池在宁羌州西门外府志南山如屏障小山联络
如画滩声清响如杂丝竹
七里堰在宁羌州西南七里通志堰洄水灌田千馀亩
卷二十一 第 28b 页 WYG0588-0738d.png
关中胜迹图志卷二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