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礼疑义举要-清-江永卷七

卷七 第 1a 页 WYG0101-0779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周礼疑义举要卷七
             婺源江永撰
  考工记(二/)
犀甲兕甲皆单而不合合甲则一甲有两甲之革费多
工多而价重犀兕非不削革里肉欲其坚厚不尽削也
合甲则削之多惟存其表譬之用竹惟存篾青皮而两
面合之故尤坚久
卷七 第 1b 页 WYG0101-0779b.png
甲续札为之节节相续则一札而表里有两重不甚坚
者续欲密札稍短而多坚则可稍长而少也如第一札
之半第二札续之第二札之半第三札续之则第三札
之上端当第一札之尽处故一札有两重养田基蹲甲
而射之穿七札盖一札左右叠之凡四重札有八重而
镞穿其七也
甲片片而为之非若裁衣之易故必先为人身之形容
而后裁制之为甲甚多其容亦当有大小长短服时以
卷七 第 2a 页 WYG0101-0779c.png
身合之非先拟一人之身而后制甲为此人服也
上旅下旅此旅即背旅之膂脊骨也故注谓上旅为要
以上下旅为要以下疏以札众多为旅失之甲自要半
上下相等故权之而重若一
以其长为之围文承权其上旅下旅之后必通计上旅
下旅之长盖甲裳当下蔽胫及跗中人长八尺自肩及
跗约六尺五六寸(头约一尺三寸有奇见车人半矩谓/之宣注又足跗至地一二寸其馀有)
(六尺五/六寸)计上旅下旅正合人身之要围(深衣裳计要半/下七尺二寸者)
卷七 第 2b 页 WYG0101-0779d.png
(彼礼服欲宽博又有带束之甲/欲贴身𦂳束故要围当杀数寸)注围谓札要广厚者当
人身之腰也甲皆以札为之故通谓之札而疏谓量一
札之长又以长之中央为围失之矣
此言钻空欲小下云革坚谓孔小则革不裂也是因惌
故坚惌亦有线𦂳密而孔窐深之意
视其朕欲其直也朕字从目者为目缝则此朕字谓缝
甲之缝也缝欲正直不可斜枉下言制善兼裁与缝言
之此与深衣篇负绳及踝以应直可参观深衣背缝直
卷七 第 3a 页 WYG0101-0780a.png
中绳此缝甲亦欲如是也櫜之如约亦由裁缝之工
注仓颉篇有鞄㼱㼱字从北从穴从瓦㼱乳兖反柔革

卷而搏之欲其无迤也搏字当音团搏者卷作一束也
迤邪迤也
视其著欲其浅也言缝合两皮相著之处欲浅狭若太
深广则革为厚边缝庋起而革不信
凡径一者不止围三祖冲之约率径七围二十二如鼓
卷七 第 3b 页 WYG0101-0780b.png
面径四尺则其围十二尺五寸七分弱以端广六寸计
几有二十一板以中穹六尺六寸三分寸之二计之则
其围二十一尺九寸六分亦几有二十一板盖造鼓时
自有伸缩以求密合记不言板数或用二十板而稍加
其六寸与一尺之度或用二十一板而稍减其六寸与
一尺之度皆可也先儒习于径一围三之说未知有密
率耳
厚三寸疑其太厚恐有误字
卷七 第 4a 页 WYG0101-0780c.png
鼖鼓虽鼓军事此鼓甚长大非车中所能容疑元帅车
中之鼓不如此鼖鼓依密率算之中围十六尺七寸六
分鼖鼓倨句磬折者但知磬之折而不止中矩
山以章郑说未安王氏云尔雅释山曰上正章画山者
虽其文之成章而必取其上正之形此说可取
凡画缋之事后素功先郑谓白采后布之为其易渍污
此说与论语绘事后素及记白受采相反岂记文本如
郑说夫子又别发一义与盖素有本质之素有粉白之
卷七 第 4b 页 WYG0101-0780d.png
素本质之素在先而粉白之素则宜后加也
大圭长三尺杼上终葵首天子服之终葵椎也注谓为
椎于杼上明无所屈非也大圭通体皆直插于带恐失
坠故首作椎亦即以此明尊诸侯服荼前诎后直有诎
则不失坠故无椎
大璋亦如之诸侯以聘女当承榖圭七寸天子以聘女
之下天子用圭七寸因聘女谦也诸侯用大璋七寸谓
上公七寸亦谦也侯伯当用五寸子男其用璧琮与
卷七 第 5a 页 WYG0101-0781a.png
宗祝以前马当如注说马即校人之黄驹前马者先行
灌而后杀驹也林氏谓奉以先马而行似王所乘之马
误矣
案十有二寸节多可疑先郑谓夫人为天子夫人义胜
后郑然天子用物乃有十二二王后亦当用九寸九列
耳即不然案十二寸有定亦不当以十二列劳上公记
不言后而言夫人后郑谓记时同王后于夫人义皆未
(夫人实是后/不斥言之耳)
卷七 第 5b 页 WYG0101-0781b.png
雕人虽阙而姓有漆雕氏记言丹漆雕几之美司几筵
有雕几彤几漆几盖几漆器雕人作之或谓雕漆玉者
非也
倨句一矩有半注疏得之后人不通算法多不得其解
今详言之倨犹直也句犹曲也磬须作折旋形然不可
正方如矩而失于太句又不可使两股间过开而失于
太倨故先度一矩为句一矩为股句股间之弦比正方
之弦稍长得一矩有半以为作磬之法则得倨句之宜
卷七 第 6a 页 WYG0101-0781c.png
也凡正方形方十者斜弦十四一四有奇此正方矩也
今以一矩有半为弦是为十有五不止十四一四有奇
而两股稍开也后世作磬不知此率作正方如矩形矣
矢笴有长短三尺其中制假令矢长三尺三分之前一
尺后二尺五分之二在前尺二寸三在后尺八寸七分
之三在前尺三寸弱四在后尺七寸强当其处准平之
以定镞之重轻前稍短者镞重稍长者镞轻
参分其羽以设其刃则虽有疾风亦弗之能惮矣此刃
卷七 第 6b 页 WYG0101-0781d.png
并铤言之设刃即设铤也参分其羽谓笴后设羽之处
得一分羽前至设铤之处得二分也言羽则比在其中
羽与比六寸有奇羽前至铤一尺二寸有奇共一尺九
寸于此处设铤刃则前刃之重镇与后羽之轻扬可以
相制疾风不能惊惮矣加铤与刃一尺一寸是三尺也
此刃兼铤非指镞端之锋注误解参分其羽为二寸则
是三分为刃长非三分其羽以设其刃矣且刃长寸此
及冶氏两言之谓此处脱二字既未安而刃长二寸铤
卷七 第 7a 页 WYG0101-0782a.png
十之又有铤二十寸之嫌文意尤不协今详之乃是以
设羽之处为三分之一其馀有三分之二也
髺垦薜暴髺字从先郑读为刮义从疏欹邪不正垦为
顿伤薜为破裂后郑训精当暴训坟起不坚致但言坟
起不必言不坚致可也此等皆以字之声音意想可知
后人泥字之形义训释者非也
五虫本以无羽毛鳞介者为裸而兽皆为毛虫此以虎
豹之属别于脂膏者为裸所指各异郑因此文遂以虎
卷七 第 7b 页 WYG0101-0782b.png
豹之属释大司徒与月令之裸误矣
凡裸羽虫皆刻于植虡上曰任重曰任轻曰加任焉假
设言之耳非真以全架任之于其背也说者泥任字谓
凡虡所刻物皆于其下载之绘图者遂作禽兽负笋虡
之形殊可笑夫以禽鸟而加磬架于其背有悲鸣而死
耳古人制器不当如是之拙
觚为觯豆为斗当如旧说刘氏谓献一升酬以三升通
计四升四升为豆非也若论献酬之正礼宾止得一献
卷七 第 8a 页 WYG0101-0782c.png
而酬酒不举何有四升如以主人言之受酢一爵酬宾
一觯得四升矣而又不得为献或谓始而主献次而宾
酬三而主酬故称三酬强解一献三酬亦未思宾之酬
酒不举也不知记文本通前后大槩言之谓得一献三
酬则一斗耳非必谓献酬正礼也酬酒不举而后有旅
酬无算爵皆用觯行酬则宜有三酬矣且古之量甚小
古一升当今一合五勺有奇一斗当今一升五合有奇
食肉饮酒如此正是中人之食若四升仅如今之六合
卷七 第 8b 页 WYG0101-0782d.png
一勺耳中人之食岂止此
张皮侯而栖鹄则春以功注读春为蠢文义未安从王
氏诸侯春贡士之说可也
此经三侯分明有大射宾射燕射记曰天子诸侯之射
也必先行燕礼是燕亦为射而燕不可谓五采之侯亦
是燕而无宾射祭侯祝辞向亦疑之以侯象诸侯而射
之且明言射侯之意不动诸侯之怒乎后思之不然射
本是武事因而文之以礼乐耳若使诸侯皆属于王所天
卷七 第 9a 页 WYG0101-0783a.png
下安宁櫜弓束矢安用射所以用射正为诸侯有不顺服
者耳故以大司马九伐之意寓之于射侯正先王奋武诘
戎之意作射义者未见此记乃谓射中得为诸侯不中则
否其说迂远后人又欲曲避诸侯之义谓侯字古人本作
□象矢集于布之形然则曷不并其侯之名而易之乎
人众地阻则势不便人劳饥罢则力不胜故兵不宜长
注未该
注句兵戈戟属刺兵矛属后人反之非也戈戟虽可刺
卷七 第 9b 页 WYG0101-0783b.png
而有胡主于句
横而摇之当是手执其中以摇之疏谓横置膝上以一
手执一头以摇之未确
水地以县注云于四角立植而县以水望其高下不知
若何而望有谓四面注水于地以审其高下此于经文
水地似协矣又云于四角立四柱以绳悬之以审其邪
正不知何故又必立四柱也今工人作室既成有平水
之法各柱任意量定若干尺画墨四面依墨用横线线
卷七 第 10a 页 WYG0101-0783c.png
下以竹承水县直物于线进退量之如柱平则直物至
水皆均如不均则知柱有高下而更定之意古人四角
立植而县以水望其高下亦是用此法
此谓测景之地须先平之盖地不平则景有差故下注
云于所平之地中央树八尺之臬非谓通国城之地皆
须平也疏云欲置国城先当以水平地知地之高下然
后平高就下误矣国城随地势皆可居民何用平
古人树臬用八尺何也盖测景之臬不可过短过短则
卷七 第 10b 页 WYG0101-0783d.png
分寸太密而难分过长则取景虚淡而难审八尺与人
齐如是为宜八尺虽无正文而土中之地夏至景尺有
五寸以知用八尺臬也后世郭守敬测景用四丈之表
表上作横梁下用铜皮钻小窍于小窍中取横梁之景
谓之景符此后人之巧法然四丈表亦不易作也疏引
考灵曜谓从上向下八万里故以八尺为法此汉人之
妄说天去地岂止八万里哉
为规者以树𣙗之处为心而画墨于地为圆形视朝景
卷七 第 11a 页 WYG0101-0784a.png
端之当规者识之又视夕景端之当规者识之作一横
线于规心亦作一横线与之平行则东西之位正矣折
半作直线则南北之位正矣后世郭守敬作正方案多
为之规树短表于案心多为之墨亦仿此意而变通之
日景近二分时朝夕有微差当二至时朝夕均方位尤

市朝一夫或疑其过狭然云朝者指其外朝当王宫之
中者言之方百步亦不为狭其两旁当左祖右社固有
卷七 第 11b 页 WYG0101-0784b.png
馀地也大约王宫方三百步外朝之两旁亦当各百步
后市亦然此外为民居世室重屋明堂经文有详有略
固有互相备之意然郑谓三者或举宗庙或举路寝或
举明堂互言之以明其同制则未必然周路寝之制略
见顾命有堂有序有夹有房何尝有五室有两阶有二
垂有侧阶何尝有九阶盖宗庙路寝宜同制而明堂则
否也明堂者朝诸侯听朔祀上帝配文王之堂东西南北
有四门堂上中央与四隅有五室东西阶之间有中阶
卷七 第 12a 页 WYG0101-0784c.png
而东西北堂皆有两阶为九阶皆与寝庙不同也此当
合匠人及月令明堂位并朱子之明堂图参考之乃知
其制盖月令者明堂听朔之制也南为明堂北为玄堂
东为青阳西为总章虽未知果周制秦制而四面有堂
可知矣四隅虽各有左右个而朱子谓青阳之右个乃
明堂之左个明堂之右个乃总章之左个总章之右个
乃玄堂之左个玄堂之右个乃青阳之左个随其时之
方位开门则八个实四个并中央之太庙太室正合此
卷七 第 12b 页 WYG0101-0784d.png
经之五室矣五室并四堂为九大戴礼所谓二九四七
五三六一八郑氏以为法龟文朱子所谓古人制事多
用井田遗意者此也大戴又谓有九室十二堂则舛矣
当四方之中者可谓之堂不可谓之室既为九室又安
得复有十二堂乎以此经九筵七筵计之东西九筵以
为广南北七筵以为脩凡室皆方二筵则南北之堂各
有广五筵脩二筵半之地东西之堂各有广三筵脩二
筵之地也而中室之左右犹各有南北二筵东西一筵
卷七 第 13a 页 WYG0101-0785a.png
半之地盖以为左右房宗祀文王陈笾豆不可无房故
太室旁宜有房而此经略之也大戴谓四户八牖凡三
十六户七十二牖疑未必然四隅之室不必开四户盖
室在堂廉两边未必有墙也四门中阶之制见明堂位
门有堂室见此经疑惟南门有之又疑南门外有朝大
戴所谓待朝在南宫揖朝出其南门揖朝者王揖见群
臣之朝盖视朔时先于南门外朝群臣然后至明堂随
月居之以布政令布讫即反堂室迫狭群臣在堂下亦
卷七 第 13b 页 WYG0101-0785b.png
可无嫌也
井由之制未能画方如棋局今欲以数言总其大槩亦
各随其文势以立言非可按图而索骥也注于遂人匠
人有异制诚启后人之疑愚于遂人已言九夫为井以
方言十夫有沟以长言皆通为一法矣畎遂之水通于
沟沟通于洫洫通于浍浍通于川此遂人匠人所同也
其多少远近则各因其地势
梢沟三十里而广倍后郑谓不垦地之沟先郑谓水漱
卷七 第 14a 页 WYG0101-0785c.png
齧之沟陈氏谓沟末皆非也梢与轮人捎其薮之捎同
除也谓掘地为沟也下流纳水多故三十里宜倍于上
流之广其广当以渐而增也
大防外杀注谓又薄其上厚其下或谓非更杀其上乃
益厚其下皆与经文不协愚谓大防宜杀其外不杀其
内也外必杀者使下厚而土不倾内不杀者所以当水
之冲也然则两边皆杀者非大防也
里为式旧读里为已非也以一日之功筑凿几何又以
卷七 第 14b 页 WYG0101-0785d.png
一里之地计几何日几何人力则可依附此而计用几
何众力也
庛字先郑谓耜下岐后郑谓耒下前曲接耜疑先郑近
之庛即耜也如耒之下复作一折而后接耜似为赘耒
已六尺加金约一尺通七尺长不啻及肩则举手高而
不便于用力以庛即金并耒弦内只六尺则便于推而
量步不必脱金亦便于量也匠人言耜广五寸此言庛
长一尺互相备庛虽作于金工而车人并言之犹之矢
卷七 第 15a 页 WYG0101-0786a.png
人亦言刃铤也庛与耜音同字异经与记一字两形者
多矣
或谓耒之用高举而入向内而发而人身作抱势便于
起土非也耜之入土也不必高举惟用力推之其发土
也句曲者向外非向内也询之行中州者谓亲见耕地
之法以足助手跐耜入土乃接其柄向外挑拨每一发
则人却行而后也(耦耕用两/人发土)
直庛句庛谓作耜有直有句也倨句磬折不甚直亦不
卷七 第 15b 页 WYG0101-0786b.png
甚句
大车之轮必出于箱外其间又须有空处容轮转彻广
安能与鬲长同数后文彻广六尺当是八尺之误以彻
广计置辐宜皆如马车之法参分其毂长二在外一在
内以此计之大车箱下无毂柏车箱下有毂轴上不必
伏兔即以两辕庋起此三等之车大约因任有重轻牛
有高下视牛之高下以为轮之崇卑非必因行泽而高
其轮也
卷七 第 16a 页 WYG0101-0786c.png
绠寸者轮大则轮之向外箄者自当稍宽
牝服言其虚而能负戴物即箱之异名耳作之亦当用
雌雄交笋牝服不言广略之也牝服惟柏车方大车羊
车皆长方陈氏谓车人之箱方而不广者未确较即牝
服上之四周木故注以较言之马车有式为重较此为
平较牛车辕长者牝服之后犹有辕辕尾亦可载物今
车亦如此以上下文可推知其长短大车尾辕四尺羊
车五尺五寸柏车三尺皆以辕长三之一减牝服之半
卷七 第 16b 页 WYG0101-0786d.png
计之其前辕出牝服之外者大车一丈四尺柏车九尺
羊车八尺五寸牛车即以辕当伏兔凿其钩谓辕当轴
处凿半月形以衔轴轴上亦稍凿之令其相钩著不脱
牛在车旁牵者以曲木为轭在辕内则以辕端之横木
为轭故注云鬲辕端厌牛领者鬲即论语之輗彼注辕
端横木缚轭以驾牛非是今之牛车在辕内者无轭可

射深之力在干亦在筋后言九和之弓角不胜干干不
卷七 第 17a 页 WYG0101-0787a.png
胜筋则筋力在角干之上故篇末云覆之而筋至谓之
深弓
射远者用埶详诸埶字是以物形自曲者为埶
居干谓之若何而居有读锯字者亦未安菑栗古语难晓以意
想之木之文理不邪迤也发谓发弓辟戾今人谓之弓翻
老牛之角紾而昔紾似与直对谓辟戾不直也昔似与
泽对谓若陈久之色不鲜润也昔有久意如昔酒是也
冬析干当兼伐木言之伐木宜于冬时谓其津液下流
卷七 第 17b 页 WYG0101-0787b.png
体质坚实一立春则津液上行其材濡耎且易生蠹易
者言其易治无濡耎生蠹诸病春液角疑是以火炙角
出其液秋合三材旧谓胶漆丝详文势三材谓干角筋
合者以胶丝合之也漆则在后故下云冰析灂冰析灂
注说可疑大寒中下于檠中复内之似与析灂无涉析
灂难晓下言冰析灂则审环环者漆之圻鄂见辀人先
郑说似欲于大寒时施漆漆乾而灂文有定也后言合
灂若背手文合灂似对析灂而言疑析灂者分析弓之
卷七 第 18a 页 WYG0101-0787c.png
表里而漆之又或兼分析诸弓之意有无灂者有灂而
深者有有灂而疏者有惟漆筋而角无灂者皆须分别
用之也
前言筋欲敝之敝谓槌击欲极熟夏治筋则不烦盖欲
乘暑月蒸溽时治之可不烦劳而敝也
木不能无目而目又不可尽去尽则有缺陷非他物所
能填补故遇目处徐徐斲之令其平正无暴起摩筋之
病而止而其馀目仍欲留之使无缺陷填补之病也假
卷七 第 18b 页 WYG0101-0787d.png
令以胶填补弓有张弛则陷中之胶恐有变动矣斲目
必茶似有此意
故角三液而干再液文承斲目不荼而筋幨恒此作之
后意主于干再液盖欲液之使濡而目易斲也
厚其液而节其帤厚其液即上文干再液也再液干已
濡耎矣犹必节其帤不厚不薄乃无太坚太需之病也
斲挚必中挚之言致也又辀人大车之辕挚挚有下之
意近干近柎处细从柎至箫渐下故谓之挚与中与均
卷七 第 19a 页 WYG0101-0788a.png
皆谓无厚薄不匀也
凡居角长者以次需此需字与上同义谓角之柔耎者
也角长者居渊中长不能达箫则以他角之近末而柔
者续之此句为下张本下恒角而短是当长而短也恒
角而达是当短反长而当耎处反坚也
角须先以长者置于渊中令中坚当畏弓乃有力而放
矢疾今竟角而短则末之柔者当畏而弓弱矣
弓不能以一角达末须以短续长令角末之柔者当弓
卷七 第 19b 页 WYG0101-0788b.png
之末今恒角而达接续之角过长而近末处犹当其坚
则弓亦不利如常缚于䪐中甚言其放矢之不疾也注
乃谓送矢太疾与终绁之喻相反矣
恒角而短与恒角而达二事相因由其渊中之角短故
接续之角不得长短长失所当坚处反柔当柔处反坚
其送矢不疾之病则一故此节与上节详略互见而下
节再申恒角而达则恒角而短之病亦在其中
以茭解中而变对挺臂中有柎盖一句言箫一句言柎
卷七 第 20a 页 WYG0101-0788c.png
此言弓干上本有箫以为放矢之疾有柎以为引弓之
剽然而居角不善弓虽劲犹不利也
引筋疑谓缠筋于干须引之急乃无宽弛之病太甚伤
力则筋恐绝也
下柎之弓节似谓末柎杀三处相连而动未知其所以
然不敢强解
量其力有三均郑注不误贾疏失之注言以绳试弓之
法每加物一石则张一尺本已成之弓先言干胜一石
卷七 第 20b 页 WYG0101-0788d.png
加角胜二石被筋胜三石此推三均之由谓其由此三
者之力耳非谓弓未成而迭试之也疏谓初空干时称
物一石则失之矣被筋必先于加角安能使角先于筋
为天子之弓云云此言尊卑制度如此至用弓时自有
变通下文所言则变通之法也亦犹大射侯道有九十
弓七十弓五十弓以此辨尊卑至射时臣各射其侯而
君则三侯皆可射也
危弓安弓疏说非是下文言弓安矢安而莫能速中且
卷七 第 21a 页 WYG0101-0789a.png
不深是弓弱也乃以强者为安弱者为危何耶当是剽
疾者为危柔缓者为安然则三等之弓皆有危安与
 
 
 
 
 
 
卷七 第 21b 页 WYG0101-0789b.png
 
 
 
 
 
 
 
 周礼疑义举要卷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