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官集注 提要 第 1a 页 WYG0101-000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四
周官集注 礼类一
提要
等谨案周官集注十二卷
国朝方苞撰苞字凤九号灵皋亦号望溪桐城
人康熙丙戌会试中式举人官至内阁学士
兼礼部侍郎后落职修书
特赐侍讲衔致仕是编集诸家之说诠释周礼谓
周官集注 提要 第 1b 页 WYG0101-0001b.png
其书皆六官程式非记礼之文后儒因汉志
周官五篇列于礼家相沿误称周礼故改题
本号以复其初其注仿朱子之例采合众说
者不复标目全引一家之说者乃著其名凡
其显然舛误之说皆置不论惟似是而非者
乃略为考正有推极义类旁见侧出者亦仿
朱子之例以圈外别之训诂简明持论醇正
于初学颇为有裨其书成于康熙庚子后苞
周官集注 提要 第 2a 页 WYG0101-0002a.png
所著望溪集指周官之文为刘歆窜改以媚
王莽历指某节某句为歆所增言之凿凿如
目睹其笔削者自以为学力既深鉴别真伪
发千古之所未言而究不免于臆断转不及
此书之谨严矣乾隆四十二年六月恭校上
总纂官纪昀陆锡熊孙士毅
总 校 官 陆 费 墀
周官集注 提要 第 3a 页 WYG0101-0002c.png
周官集注原序
朱子既称周官遍布周密乃周公运用天理熟烂之书
又谓颇有不见其端绪者学者疑焉是殆非一时之言
也盖公之兼三王以施四事者具在是书其于人事之
始终百物之聚散思之至精而不疑于所行然后以礼
乐兵刑食货之政散布六官而联为一体其笔之于书
也或一事而诸职各载其一节以互相备或举下以该
上或因彼以见此其设官分职之精意半寓于空曲交
周官集注 提要 第 3b 页 WYG0101-0002d.png
会之中而为文字所不载迫而求之诚有茫然不见其
端绪者及久而相说以解然后知其首尾皆备而脉络
自相灌输故叹其遍布而周密也余尝析其疑义以示
生徒犹苦旧说难自别择乃并纂录合为一编大指在
𤼵其端绪使学者易求故凡名物之纤悉推说之衍蔓
者槩无取焉盖是经之作非若后世杂记制度之书也
其经纬万端以尽人物之性乃周公夜以继日穷思而
后得之者学者必探其根源知制可更而道不可异有
周官集注 提要 第 4a 页 WYG0101-0003a.png
或易此必蔽亏于天理而人事将有所穷然后能神而
明之随在可济于实用其然则是编所为𤼵其端绪者
特治经者所假道而又岂病其过略也哉康熙庚子冬
十有一月桐城方苞序
周官集注 提要 第 5a 页 WYG0101-0003c.png
总说
孟子曰周公思兼三王以施四事其有不合者仰而思
之夜以继日幸而得之坐以待旦
程子曰有关雎麟趾之意然后可行周官之法度
张子曰周礼惟大宰职难看盖无许大心胸记得此复
忘彼其他五官便易看止一职也
朱子曰周官遍布周密乃周公运用天理熟烂之书
又曰制度之书惟周礼仪礼可信周礼必竟是出于一
周官集注 提要 第 5b 页 WYG0101-0003d.png
手
又曰惟周礼为周道盛时圣贤制作之书若国语戴记
皆衰周文字其间有杂入一时僭窃之礼
又曰周礼好看广大精密周家之法度在焉
又曰看周礼第一要见得圣人公平意思
又曰胡氏父子以为是王莽令刘歆撰此恐不然周礼
是周公遗典也
又曰五峰以周礼为非周公致太平之书谓如天官冢
周官集注 提要 第 6a 页 WYG0101-0004a.png
宰却管甚宫阃之事其意只是见后世宰相请托宫闱
交结近习以为不可殊不知此正人君治国平天下之
本岂可以后世之弊而并废圣人之良法美意哉又如
王后不当交通外朝之说他亦是惩后世之弊仪礼中
分明载此礼
又曰今人不信周官若据某言却不恁地盖古人立法
无所不有天下有是事他便立此一官只是要不失正
耳且如女巫之职掌宫中巫祝之事凡宫中祈祝皆在
周官集注 提要 第 6b 页 WYG0101-0004b.png
此人如此便无后世巫蛊之事矣
又曰天官是正人主之身兼统百官地官主教民之事
大纲己具矣春夏秋冬之官各有所掌如太史等官属
之宗伯盖以祝史之事用之祭祀职方氏等官属之司
马以司马主封疆之政最是大行人等官属之司寇难
晓按仪礼觐礼诸侯行礼既毕出乃右肉袒于庙门之
东王曰伯父无事归宁乃邦然后再拜稽首出自屏此
所谓怀诸侯则天下畏之也所以属之司寇如此等处
周官集注 提要 第 7a 页 WYG0101-0004c.png
皆是合着如此非圣人私意
张南轩曰凡井田封建取士建官礼乐刑政虽起于上
世莫备于周是皆周公心思之所经纬本诸三代而达
之者也周公之心孟子𤼵明之至矣
李景斋曰仲长统以为周礼礼之经礼记礼之传盖礼
记多春秋战国间事未若是书之纯于周礼也
孙氏曰周官晚出孔孟既无明言不幸刘歆用之而大
坏王安石用之而益坏儒生学士真以为无用于后世
周官集注 提要 第 7b 页 WYG0101-0004d.png
矣然究观其书以道制欲以义防利以德胜威以礼措
刑蔼然唐虞三代之意非春秋战国以后所能髣髴也
学者欲知先王经制之备舍此书将焉取之
周官集注 提要 第 8a 页 WYG0101-0005a.png
条例
一汉艺文志列周官五篇于礼家后人因谓之周礼其
实乃成周分职命事之书也春秋传曰先君周公作
周礼而所称则是书所无盖周公监于二代以定五
礼必有成书谓之周礼用别于夏殷散亡既久其存
者如仪礼十七篇犹其支流若是书则六官程式非
记礼之文故复其旧仍曰周官
一诸儒掇取五官近似者以补冬官甚无义理李耜卿
周官集注 提要 第 8b 页 WYG0101-0005b.png
云若本无冬官则地官乡师职之匠师仪礼大射礼
之工人士梓人觐礼之啬夫何代之官当系何所足
破群疑今一仍其旧即一官之属偶有意为错简者
亦不敢割附他职
一依朱子集注例凡承用注疏及掇取诸儒一二语串
合己意者皆不复识别全述诸儒及时贤语则标其
姓字正解本文者居前总论居后不分世代为次
一注疏及诸儒之说必似是而非者乃辨正焉于先郑
周官集注 提要 第 9a 页 WYG0101-0005c.png
及注疏皆分标之诸儒举姓字若主是说者多则曰
旧说
一推极义类旁见侧出者以圈外别之或前注通论大
体而中有字句应辨析者辞义奇零无可附丽虽正
解本文亦缀于后或以圈外别之
一诸儒取后世政法与周官比證其有所𤼵明者别为
周官馀论是编直指本义故弗采录其深切治体者
略举数端以著圣人经理民物之实用俾学者勿徒
周官集注 提要 第 9b 页 WYG0101-0005d.png
以资文学也
一字义已诂者不再见制度名物之详见他职及诸经
者曰见某篇一字具二义则各诂本文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