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原-宋-程大昌卷五

卷五 第 1a 页 WYG0012-055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易原卷五
           宋 程大昌 撰
  太极生两仪论七篇
   一 阴阳未分为一
天地已判变化已形尚其不可俄测俄度也则前乎此
者茫昩无朕独以何见而命为太极也曰是有理焉非
亿之也两仪之出为四象四象之出为八卦是易序矣
卷五 第 1b 页 WYG0012-0553b.png
而凡有象有卦则皆以两为初也夫其出焉而初者可
以命之为两则夫未出而该者不容不命为一也其曰
太极犹言天地阴阳未能为至而此能独至也若夫一
气判而为两仪则阴阳既已对立而二矣其力可以施
生而未遽名为天地也其象当为乾坤而未遽画为乾
坤也有两之仪无两之象是阴阳初分而未凝于物者
也四象也者木火金水位在四正而未为春夏秋冬者
也是阴阳之已出而将为四时者也至于八卦所纪则
卷五 第 2a 页 WYG0012-0554a.png
是四正之气周遍八方而后世命为八节者也故其立
为震巽离坤兑乾坎艮八其名而八其列者乃其序也
至此而后阴阳始著于卦画矣然则自无形以及于有
形自纪数之少以及乎纪数之多皆不出乎阴阳之源
𣲖也所谓易道阴阳者是其凡也然则由易之所成以
要其所始则夫据生两之地而能与之为者者其当为
未分之阴阳也岂不昭然可想也哉故太极所奠惟系
辞发之而循五经以达论孟皆未见其尝言也
卷五 第 2b 页 WYG0012-0554b.png
   二 老子明一为太极
夫子亦尝言一矣皆有天地后总统万物之一非太极
未为天地之一也其曰一致而百虑又曰天下之动贞
夫一者也则皆并人事以名之耳若夫未丽事为能生
天地而不为天地则实未肯明以一名也夫子尝曰天
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中庸曰德輶如毛毛犹有
伦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此二语也固尝髣髴乎象
数之表矣而其所指亦皆从天地已得一后模拟其似
卷五 第 3a 页 WYG0012-0554c.png
焉耳若超出象表而究出天地之所从施则皆未之肯
言也予故曰太极之一求诸五经论孟未有明说也此
非圣贤有所靳秘也寓道于器而藏性天于文章以期
天下之自得焉耳老子意见既已穷极造化而又虑夫
学者之迷本也故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者是其穷究始末而竭告焉者也一太极也二两仪也
易之太极理当为一而未名以一者此语既出而人始
知其可以会而同之也
卷五 第 3b 页 WYG0012-0554d.png
   三 一非数
老氏虑此理之未白也则又申言夫一之无乎不在者
而曰天地谷神侯王位置不同而皆分禀此一以为清
宁盈灵贞焉则是一也盖皆随在随有也此其为一无
间乎幽明大小而皆能与之为祖也然则天也地也方
且与人物均受此一者也则天地安能反生此一也诸
家指天一为五十所虚之一则是以变形之一为太极
之一其原既误故推之无或能通也(详在列传/河图下)是以老
卷五 第 4a 页 WYG0012-0555a.png
子之明此理也立一以为始立二以为承而立三以致
极自三以往继其下者遽为万物则其为一二三万也
与易之本数自一至万次比而不可阙一者全不侔矣
则安可混为一则也(一生两详见论贰二生三详见/论三又见予所著易老通言)
子尚虑若语之简而难明也则自作之问而自为之答
以究极其详也曰圣人因阴阳以统天地夫有形生于
无形则天地安从生于是列叙未有天地之先形气体
质具而未离者命为浑沦也浑沦之动而为形气也体
卷五 第 4b 页 WYG0012-0555b.png
质之具而为形变也其轻清而上者自名为天重浊而
下者别名为地则夫浑沦之函阴阳者出焉而二矣夫
惟有清而又有浊有上而又有下是向者一而今者二
矣然则清浊未分而浑沦无间其非一欤已分清浊而
有上有下其非两与课二子话言殆如随易立训而共
发挥焉特不肯明以易言耳是所谓深于易者不言易
也世人见其别立轨则期以自成一家言则遂斥之儒
外然魏晋间知道者已深知其理矣故常槩易老以为
卷五 第 5a 页 WYG0012-0555c.png
一称也凡今世之能说易者率皆滥取世传以为已出
焉是特立影求形者耳而老氏则直究其形矣是故可
尊也
   四 借数名一
数者因纪物而有也无物可纪则无数可命矣太极也
者本无其质则故不可系之以数而名之为一矣然太
极之能生天地也惟圣人而后能得其一自非圣人安
能闻言辄解也圣人其亦有忧乎此矣故不免借人人
卷五 第 5b 页 WYG0012-0555d.png
可识之数而发造化难言之妙也此借数名一之所由
起也何以知其为借也曰图书命数虽其多少或有不
同而次比已定则五十五者不可损为五十有四也四
十五者亦不可增为四十有六也皆其实有此数不容
赘阙故也若夫大衍之五十者其立数固本天五矣然
其为五十也者元非实用天地五十五数也故一非生
水之一而十非生土之十则可以见其不为纪实之数
矣是岂可从实有之数以求其宿哉且其分蓍象两之
卷五 第 6a 页 WYG0012-0556a.png
上不立一数与之为始则固示人以其可阙之象矣象
四而下又遂虚五六七而不用也直至借八以名八卦
而后八始入用也是所借八数半用半不用而元不乏
事也则凡大衍之数岂其自一至万不容中阙者耶又
四八策中每得一策且如三十六而为乾则自三十六
外皆为扐数扐数第以识闰而不全为用也是四十六
中其所虚者不止发数之一也今见其所虚者为一而
不知此一之非实一也乃遂从借数以求实有而指天
卷五 第 6b 页 WYG0012-0556b.png
一之为此一也则推之如何可通也老庄列三子者盖
恐流传滋久误而求诸实数则夫太极也者将遂沦于
有形有体之域矣故尝更迭发明著诸其书而世人罕
觉也
   五 老子以同独明一
老子之言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独立而不改周行而
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又曰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人物之
母此两者同出夫天也地也是其二也此既为一则生
卷五 第 7a 页 WYG0012-0556c.png
此之二而能与之为始者决当为一也至其谓同者则
取有无未分而混然者也独则又了立无名之象也然
则同也独也拟数而言固可借名为一矣离数而观则
遂不复为一也故取同独一殊名而共义者参错言之
使人悟此一之非数也予故于此有见而云借一之非
实一也列庄二子固其师老者矣而申言同独之为一
则又附事出理愈益明白也列子之言造化也曰生生
者不生不生者疑独及言道德则曰多岐亡羊多方丧
卷五 第 7b 页 WYG0012-0556d.png
生惟反同归一者为无其弊是又用一同独三语者递
相发挥而明乎一之非数焉者也庄子曰物物而不物
于物者是为独有则是用超物者为独也又曰一之所
起有一而成形物得以生谓之德性反修德德至同初
初则亦用反同复初者以形容夫一之为同为初也故
言及乎道而前圣后圣皆归一揆无分乎彼此也
   六 老子以同独明一
列子固尝极言阴阳刚柔仁义而会归于一矣曰天地
卷五 第 8a 页 WYG0012-0557a.png
之道非阴则阳圣人之教非仁则义万物之宜非柔则
刚是既明援易语以会诸其书矣虽其立教常欲自成
一家而此语一出安能终掩其原也及其言数之播复
则全是释易也一之变七之变九九固河图矣而夷易
无形㽟者(易羊吏反/㽟音埒)能生形变之一则正指太极之生
天一也此其何书何往而非易出也(详见/论数)是理也惟王
弼能于易老左右采获故其释衍最精曰演天地之数
所赖者五十其用四十九九则其一不用也不用而用
卷五 第 8b 页 WYG0012-0557b.png
以之通非数而数以之成斯易之太极也其言深得易
理而世无悟者患在以实数说借一故弼语反弃也
   七 易书无太极
或曰夫子自言易有太极明非无矣而弼之所训乃曰
无不可以无明必因于有故常于有物之极而明其所
由之宗也夫夫子明以为有而弼乃推而入之于无是
以诸家多致疑议也曰固哉高叟之为诗也以辞害意
而不能以意逆志故其执滞如此也夫子此语主变易
卷五 第 9a 页 WYG0012-0557c.png
而发也易理之已著乎变者皆其为物而可见者耳非
其役物而制变者矣故凡乾坤立画以象天地阴阳是
直已传形质而事事物物无不为两者耳非其能生此
两而造夫无可增加之极也其曰易有太极者犹曰变
易之道固有立乎其极者焉则凡象两象三象四以备
乎八固皆由此出变也是为制变之祖也不曰易书自
能有此之极也盖易之识变也有书而制变者有理六
十四卦之爻之辞则书也制六十四变而居总无为者
卷五 第 9b 页 WYG0012-0557d.png
则其理也故系辞之言易也生蓍倚数立卦布爻则皆
指夫有状可书者矣而推致其至则必穷理尽性以至
于命乃居其成也是卦爻以上更有理有性且有命也
理也者言其所以然者也性也者言其所已得者也命
也者言其所从来者也是不独欲穷其书而必欲穷其
所为书也然则变易之所起固在两仪以下矣孰使两
仪而有此变者则必有命之者也故太极当为变祖也
若曰太极立不变之地未尝肯入于变不当与数变同
卷五 第 10a 页 WYG0012-0558a.png
言则非圆机之士也
  两仪生四象论六篇
   一 刘牧以一二三四为四象
两仪天地也天以一生水三生木地以二生火四生命
水火木金有其似而无其体是之谓象本其象之所出
而言故曰两仪生四象也古今通以七八九六为四象
则在地六以后独刘牧取诸天五以前是二说也固皆
祖天地而本五行矣予以经考知牧说之合易者其可
卷五 第 10b 页 WYG0012-0558b.png
据凡四也揲著之法曰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四时也者
方其在数则为一二三四及其播气则中乎冬夏春秋
入之于卦则为坎离震兑也故一坎直冬二离直夏三
震直春四兑直秋此四位四气者人更万古经更万说
而四数者未尝少少变易也则揲四所指之四时安可
易四位而他之也牧说之合易者此其一也
   二 七八九六非四象
六七八九固为四行成数矣诸古书如月令之属亦尝
卷五 第 11a 页 WYG0012-0558c.png
取而入诸四时矣然其所云六七八九者乃其阴阳经
五而既足者故从而立数以识之焉耳非如一水二火
三木四金自能授气于四时而不受四时之气者也则
虽尝以入诸四气而不得正为四时也(详见论五及乾/凿度八卦论)
故夫子之言易序既尝以四象次两仪是天地之生四
时也矣已而犹虑其未明也则又缀辞其下曰法象莫
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以示次天地而为四象者
正为一冬二夏三春四秋总之可名乎四而非四数以
卷五 第 11b 页 WYG0012-0558d.png
外别有一四也则牧说之合易者此其二也古今又有
命四策之六七八九以为四象者矣为夫易之画爻累
卦悉自此出也殊不悟四策之数乃其受诸四时者也
即四营成易者是其则也四营之所以必四者揲四之
象四时者即其起数之原也四营既成而后七八九六
始出则四策之数安能先乎春夏秋冬而与之立则也
(详见此/下一篇)夫惟四策反倚四时以得数则牧说之合易者
三也若夫一二三四当为四时正数则夫子之言又有
卷五 第 12a 页 WYG0012-0559a.png
可据者矣说卦之以卦配时也明立四位明分四气其
端绪甚明也曰兑秋也兑正为秋则坎冬离夏震春不
可易而他之也又曰坎者水也正北方之卦也坎既为
水则离火震木兑金又可槩见也夫坎离震兑其德既
为水火木金而水火木金之数即一二三四之位也则
夫揲四之象四时也夫子实用一二三四正主其象矣
经生乃谓七八九六与之相当是欲更夫子之所配而
易以乾坎艮巽也虽甚昧者亦知其不可也此牧说之
卷五 第 12b 页 WYG0012-0559b.png
合易者四也凡此四者皆即易言易而四象所属明白
如此故予不敢舍夫子而顺世传也
   三 易数皆本数
有天地阴阳而后有四时有春夏秋冬而后有万物易
之所写者造化也造化之所托者万物也人而欲抚造
化则必从其所出者而求之而写之则无一或遗矣是
故蓍之首尾祖四者本所授以临所受冀得母必能知
子也分二之后数著定策每揲必以四者四也凡成一
卷五 第 13a 页 WYG0012-0559c.png
爻必取其于四营者亦四也揲足数定积四数之以出
七八九六者亦四也随策画爻而立卦以极乎八者倍
其四也八其卦而八之以为六十有四者从倍四之八
而又八之者也莫非权舆于四也于是细而推之得策
三十六而累四数之知其为乾者九其四也得策二十
四而知其为坤者六其四也得七而为二十八者四其
七也得八而为三十二者四其八也亦皆从揲四象四
者以出盈缩也自此以往演乾坤之策以追期岁之度
卷五 第 13b 页 WYG0012-0559d.png
会爻策之数以当万物之变莫非本祖乎四也凡其谨
守此四者以四气四中之象得天地四初之数而居四
方正中之位故可以总物原而该数本也凡易之他数
随事迁变不常其度而四行之四未尝或改盖以此也
(四出于两两出于一两之分一以为体如/四之分两以为体皆相贯穿详见论数)
   四 五行未为五材故可象
孔颖达疏经大率多仍先儒故虽指七八九六以为四
象而其所谓四者仍指水火木金则亦不离乎四行矣
卷五 第 14a 页 WYG0012-0560a.png
然详味其言孔盖两存其疑焉耳予尝因其取数于土
而测知其微也孔之言曰土则分王四季故惟曰四象
也夫其立土以对四象不援十而援五则固舍成数而
就生数矣五行生成皆一体也孔之主土言象也既取
诸生则水火木金不当独取于成矣今其生成杂取则
是存疑示后而不敢专主七八九六以为定则也王昭
素胡旦刘牧朱震因其指四行为象则皆非之而牧震
同辞曰金木水火有形之象安得为象此又泥辞失指
卷五 第 14b 页 WYG0012-0560b.png
之甚也系辞之言象曰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拟诸形
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则象者物之形容而已非真
有取乎体质也其曰物宜者惟甚宜焉而拟以为象正
如两仪固可以肖象天地已而求诸阴阳则阴也阳也
亦可象两也求诸乾坤则乾也坤也亦可象两也既曰
象矣则以肖似言之安在执五行以为五材而谓形质
不当取象也则四子之讥颖达又皆失之也
   五 诸家言四象
卷五 第 15a 页 WYG0012-0560c.png
此数说者虽异而犹并四时乎取象其失未远也若夫
庄氏则曰有实象有假象有义象有用象语不本经而
率意以言颖达既已非之矣易系尝曰易有四象所以
示也或亦有援此以言者特不知此之四示乃其著书
而垂世者耳非四仪初生四象之谓也此其为四即蓍
龟也天地变化也天象也图书也是其四也蓍盖受易
为数而非能与易立数者也则自不得在生卦之列矣
既曰天地即两仪是矣天地变化若居四象之一则是
卷五 第 15b 页 WYG0012-0560d.png
两仪自生两仪也王昭素曰象两象三象四象闰其象
凡四也胡旦曰此圣人蓍法也非由两仪而生也旦之
言是矣而自出其见则遂曰阴阳刚柔其象可四也此
尤误也圣人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立爻
爻之刚爻即卦之阴阳也今取刚柔阴阳匹而四之因
以命为四象是谓水火燥湿可以配对为四也是数说
者固皆不通矣而支离及此者则皆不安乎七八九六
之为四时也故遂转而他求也
卷五 第 16a 页 WYG0012-0561a.png
   六 刘牧言四象
予以经考而知惟刘牧之说合经而可据也其言曰天
一地二天三地四兼天五之变化上下交易四象备其
成说而能生八卦于是坎离震兑兑兑居四象之正位
不云五象者以五无定位举其四则五可知矣诸家惟
朱震因牧之说始疑坎离震兑与四时相应亦尝微以
佑牧而不能确也其说曰揲四之象四时者坎离震兑
此六七八九之数也夫坎离震兑不为六七八九不难
卷五 第 16b 页 WYG0012-0561b.png
见也朱氏两冒而兼言之亦犹孔氏之不敢自主矣至
其立为坎离能中天地之图明明为之言曰坎离震兑
四时也气数时日自有之序不容改而他之也则前语
之为存疑益明也然则创推四象于地四之前有如牧
者亦可谓确乎其有见矣所可恨者揲四之象四时夫
子自有明则而牧不知援以为据故震辈视牧语为创
说遂亦不敢坚主也
  四象生八卦论十二篇
卷五 第 17a 页 WYG0012-0561c.png
   一 八卦分成四气
卦之八也前不为六后不为九何所取之取诸倍四也
四之必倍者四气行乎四正四维而其为象必当列八
也然则八卦所起其源流可考矣自太极而两也以其
全而分二也自两仪而四也则二气者又遂分四也四
气者有唱有随故其四者又遂为八也是以震离兑坎
与夫巽坤乾艮不得不耦出而错立也善乎乾凿度之
明易序也曰太极分而为二故生天地天地有春夏秋
卷五 第 17b 页 WYG0012-0561d.png
冬之节故生四时四时各有阴阳刚柔之分故生八卦
推此言也则二四六八之更相灌输其序甚明也已而
又取八卦而分唱随则曰震生离长兑收坎藏以言其
唱也巽坤乾艮仍四气而散之而养之而制之而终始
之以言其应也是正夫子出震终艮八卦更迭之序也
既著其序然后辨方命位明列先后承乘则其唱随之
则又益白矣命坎离震兑为四正言居四行正位而唱
发四气也命乾坤艮巽为四维言居四正隅角而摅达
卷五 第 18a 页 WYG0012-0562a.png
四气也四正也者即夫子之谓东方也南方也西北方
也四方正方故也四维也者则夫子之谓东南也西北
也东北也西南也以其居于隅角故也然则四正者非
四维之唱也欤四维者非四正之辅也欤故易谓四象
生八卦者盖夫子之言得乾凿度而益明也
卷五 第 19a 页 WYG0012-0562c.png
右内一重为四正四维是八卦之位也外一重生散长
养收制藏终始是八卦之功用也说皆出于乾凿度也
以其语明因取一岁而八其节者附著以致其详观乎
此者足以主四时之主四正而四象不属四维也矣易
之出震终艮也盖其补足书序而以八节成四时者也
是为一期之日也
   三 参天两地
夫子之极言卦始也曰参天两地而倚数观变于阴阳
卷五 第 19b 页 WYG0012-0562d.png
而立卦夫有变可观则是立数已定而其奇偶可以递
易者是也即今八其节而八之以写肖一岁气莭者是
其成也若夫参天两地也者知天地五初之数可为数
本而参之两之以求夫可用之数当何所属者也故夫
子著之以为卦始也参天云者并天之一三五而成其
为九也阳主进九者在天地后五数中阳进而极者也
(谓自一而往愈进/愈增至九而极)故圣人画奇以象乎天而名其爻为
九命其卦为乾也两地云者并地之二四而成其为九
卷五 第 20a 页 WYG0012-0563a.png
也阴主减六者在天地后五数中阴退而极者也(谓阴/进至)
(十始极而圣人取诸地六致/变之初故云退也详见论数)故圣人画耦以象乎地而
名其爻为六命其卦为坤也此其倚数以成九六之初
也及其九六既具而六子也者又从六九而得七八焉
则奇耦相参八纯卦者立而六十四卦由之以成矣则
卦数在易无有不生乎天地五初之数者也(九六生七/八在后论)
   四 五为五象
参天两地以成九六则夫五者亦居其一矣而生卦之
卷五 第 20b 页 WYG0012-0563b.png
象独不数五何也五土也分气以为水火木金而不专
主一德也故一二三四有象可像而五之随感出应者
无定致可仿也下系之言易曰其为道也屡迁变动不
居周流六虚上下旡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是语也
盖数变之已著于卦而犹屡迁不可执据则夫天五也
者又其出变之元也柰之何而可象也欤故五之不预
四象也非不及象之言也过乎象之言也方其倚数则
五初数者皆在所倚今其参之两之而皆于五初数之
卷五 第 21a 页 WYG0012-0563c.png
取则者是也及其言象则四行可像而五土不可得数
也四时无土月而八卦无土卦者是也(详见/五论)然则五之
能出变其果何以也曰天之一也三也其皆以纯奇属
天未及交乎地者也地之二也四也又其以纯耦𨽻地
而未及交乎天者也迨夫数之运而至五也奇因属天
矣而土于此乎生则是天之奇数方传乎土而正为地
体也故土之一位有地有天非如四正之位天奇地耦
判乎其未会也夫惟奇耦既已相会地天又已相得此
卷五 第 21b 页 WYG0012-0563d.png
其为象盖如重卦之屯继乾坤而首出者也乾六其奇
坤六其耦天阳地阴非不各极其至也必待重震坎以
为屯而后奇耦始能参会也故彖辞命为刚柔始交者
其理正与五之奇耦始合者同为一理也故天五之五
所以遂为一易交变之始也屯虽不能总统卦变如五
之该然而经纶草昧是亦阴阳交而吉凶变大业遂可
因此而生者也其理又与五之起变正相符也
   五 五不为象
卷五 第 22a 页 WYG0012-0564a.png
一三五合而为九二与四合而为六则成变之初也九
与六其中皆蕴一五以较四象曰一则专于一曰二曰
三曰四则专于二三四者其体质不侔矣自六而后益
推益广以及于万亦莫不然则天下之变无非本五也
故易象皆出于四(详见两仪/生四象论)而易变皆出于五也(详见/图书)
(论/)夫其有象可象者水火木金皆有定位亦有定时故
也其不可象也者变动周流不可抚拟故也故刘牧立
论谓五无定位而遂不容仿象者有见乎此也是理也
卷五 第 22b 页 WYG0012-0564b.png
夫子固尝明著其则矣说卦之叙四时四德也配水于
坎以槩乎离火震木兑金而土不著方也明兑为秋以
槩乎坎冬离夏震春而土不附时也此正土不著象之
明验也夫子言之非后人所尝增损也由是观之牧之
言其皆有本惜乎不能充竟其理焉耳若夫牧之论象
并生成言之则又不知变之可卦专乎五五而七八九
六之入爻画者本非有取于四行之成数也然则牧之
言是殆得其然而不究其所以然者欤
卷五 第 23a 页 WYG0012-0564c.png
   六 四象取象不在天五以后七八九六不主
      四时
天地十全数莫非自然而然皆可则矣而取数必于四
制变必于五者即本以该末故末不能离本也天下万
物无有不生于五行者矣而前乎天五者则皆五行初
度也受天地初数有其象而未著乎质不为物变所杂
故木火能生春夏金水能生秋冬也而土也又能该四
者而授之以生也则天地之间虽其方汇有万不同而
卷五 第 23b 页 WYG0012-0564d.png
何事何物能不受其管摄也耶故可宗莫尚乎此象也
若夫天地之六七八九十也者五行于此乎成其亦要
矣而皆非四时之谓也六七函五而一水二火之气于
此乎足八九函五而木三金四之气亦于此乎始足也
则汉志谓五行大数者是也以其并五行而言故世儒
亦遂援之以言四时而四时本无此数也(详见图/书论)若究
其何以名之为成则数之本奇者得五而成其为阴焉
耳数之本耦者得五而成其为阳焉耳而非四时之外
卷五 第 24a 页 WYG0012-0565a.png
别有七八九六之象也是固六七八九固可以纪四行
之成而一二三四之生四气也其已久矣初无所待乎
此地也故夫子之配四时也以震三之木为春而不以
巽八之木为春也𩔖而推之则艮七坤六乾九其不能
为夏为秋为冬也亦已审矣七八九六既皆不为四时
则揲四之象四时也安得越取六七八九以乱其次也
   七 七八九六非四象
蓍策之有七八九六也自从大衍衍而得之所谓倚数
卷五 第 24b 页 WYG0012-0565b.png
也倚者依天地本数以立其则而非直受其数也是故
衍数之与本数相戾者可考也衍之一二非水火而其
象三非木象四非金也然则衍之一二三四既其不应
四行四初之数则夫七八九六也者特其记策之数耳
岂尝正为四行四德也予既得其以而病其淆杂也故
釐其名而异之命大衍为设数而求别乎天地图书之
本数也(设数本数/详见论数)且夫易以变易为体凡其随事取数
至不常也是故卦之有数本宗五行者也而六爻既画
卷五 第 25a 页 WYG0012-0565c.png
其初爻之当为一者自为本卦之一而不为五行之水
也又其蓍数正写卦数者也而八卦之八亦遂不为巽
木之八也并此而推夫数之所出凡其丽诸日辰播乎
星历𣲖为乐律流为方技道术百出百变而各自为数
无一之能同也惟夫坎离震兑也者其出数之为一二
三四其凝气之为水火木金其配时之为冬夏春秋盖
自初有天地图书以及既成八卦而此四数者常与四
正四行谨相传著无时而或他改也此足以见四时之
卷五 第 25b 页 WYG0012-0565d.png
不可他易而四正之异乎四隅也矣至夫卦数之与策
数虽其偶有同者坤坤之六艮之七以至震八乾九之
类骤而观之似可参合于八卦所得之数矣审而求之
则有异也九之策专于画乾也六之策专于画坤也尚
可援之以为生卦之證矣若夫策之七者遂当为震为
坎为艮而卦之以七为数者乃独属乎艮之一卦也八
策之当为巽离兑而卦数亦惟一巽独擅其七也凡如
此𩔖足以见其策之七八不专属乎艮巽之七八也况
卷五 第 26a 页 WYG0012-0566a.png
又有甚易见者坎一震三离二兑四已尝据四中而配
四数矣则虽更有七八安能搀四正而入之也凡其言
此者皆不悟大衍所衍特其倚五行以立之说而非受
其数于五德者也故皆执遍而不该也
   八 易数迭为唱应
或曰八卦也者乾坤与居其二矣今以四象属之震离
坎兑而曰四象能生八卦则是四子反能父母乾坤也
此不然也天地万变固皆不外乎阴阳也以一阴一阳
卷五 第 26b 页 WYG0012-0566b.png
而万不同之变皆出焉是其取象必皆循还往复不一
其主也阴当时则阳为客阳用事则阳退听必先明其
孰主孰客然后互为此此者始可别其唱随也当其定
著卦始也本天地以临四气则乾坤固生六子矣及其
主四气以推变化则四初之气该乎八方而乾坤所位
乃其八方之二焉耳安得不并体为八也夫子已恐后
世求之无要故尝明示宾主于说卦矣当其列言八卦
之出震终艮也是本气序以为之主也故八卦列敌为
卷五 第 27a 页 WYG0012-0566c.png
八而不容别出乾坤两位也至其本卦性而言其以则
异矣雨日之闰煊雷风之动散艮兑之止说六子之功
用亦已广矣而夫乾之君也坤之藏也实能翕张此之
六物而制其命也则其位虽杂六子而道实冒之也惟
其因事记变不一其体故每言每每不同焉耳
卷五 第 28a 页 WYG0012-0567a.png
 
 
 
 
 
 
 
 
卷五 第 28b 页 WYG0012-0567b.png
   十 九六生七八
九六之生七八也奇耦交而盈减变也凡奇爻皆九而
其一爻之策三十有六凡耦爻皆六而其一爻之策二
十有四故以九较六其盈减登降皆以三也三其九而
为乾则其三奇爻者积策之多至于一百有八用以比
六则进而盈之之极也三其六而为坤则其三耦爻者
得策之少至于七十有二用以比九则退而减之之极
也及其九六之爻有交变则异减之数亦随爻而异矣
卷五 第 29a 页 WYG0012-0567c.png
乾来交坤则坤之三耦者其一遂变为奇故随爻数策
则两耦者当为四十八而一奇者当为三十六也合焉
而数则八十四也八十四者均诸三画则其每爻得策
皆二十八也二十八也者四其七也以其每爻得七故
云九能生七也及其成卦则震坎艮三阳卦是也至夫
坤之交乾则其三爻之两奇一耦也合而言之实九十
六策也以九十六策而均诸三爻则每爻皆三十二也
三十二者四其八也故云六能生八也及其成卦则巽
卷五 第 29b 页 WYG0012-0567d.png
离兑三阴卦是也于是乾之三交乎坤而取数皆当为
七也是父焉而三其男者也后世命九为老阳而名震
坎艮以为少阳者正抚易而为之言也坤之三交乎乾
而取数皆当为八是母焉而三其女者也后世命坤为
老阴而名巽离兑以为少阴者语亦易出也世皆外易
而谈九六七八故立说虽巧而夫老少之名盈减之度
终无归宿也(详减详/见论数)
   十一 合爻成卦分爻名七八
卷五 第 30a 页 WYG0012-0568a.png
分策画爻者并蓍生卦之本法也乾六爻之策二百一
十有六坤六爻之策一百四十有四则两卦爻策固尝
分数矣而二篇之策总会以为万有一千二百五十也
者则无分乎乾也坤也是策数亦可数数也当其分也
乾自乾而坤自坤也及其合数也乾坤既交而九六七
八杂出则其卦变为它卦矣其当为震艮坎者不复为
纯乾之爻也当为巽离兑者亦不复为纯坤之爻也则
六卦所画之爻乃六子之爻而非坤坤之爻矣故虽会
卷五 第 30b 页 WYG0012-0568b.png
九六以为总总而必分全策以均三画也九六之变为
七八者此其理也后世以十二律配卦气而其律管分
寸视上下生以生增损者其法正祖乎此也黄钟九寸
而下生林钟则林钟所得止于六寸为夫阳既为阴则
分寸随阴而减也林钟上生太簇则太簇遽为八寸以
阴既变阳则分寸亦随阳以增也夫其阴阳已变而分
寸随之即制律者能师易意而立为此则者也是故黄
钟之九至林钟而减为六林钟之六至太族而增为八
卷五 第 31a 页 WYG0012-0568c.png
其于九之降七六之升八又一𩔖也此造化至理圣得
之而能作贤得之而能述非其知巧之所凿为也
   十二 二四函五
或曰子以一二三四也者得五而始成变则参天之一
二五而成其为九是固有五矣两地所倚不出乎二也
四也是未尝函五也然则徒二徒四亦岂害其为六也
哉曷尝必待遇五也曰此当即变言变而不当守常论
变也易之象数未变则从本已变则从变是一画通例
卷五 第 31b 页 WYG0012-0568d.png
也方二四之在地也二则专二四则专四是其本然之
数也及其二与四合则始而判然者今遂合而为六矣
既已为六则六中已自函五安得而云无五也且如河
图之五其九者元无十也参五以变而其为十五者自
成乎错综之地也三其十五而五其九又遂成其为四
十有五也夫其图本无十也为夫合他数而十之遂可
名以为十况二四皆为他数而谓六中无五也乎此理
固明然而不辨则人以两地旡五者为疑也疑则五之
卷五 第 32a 页 WYG0012-0569a.png
制变也近乎臆说矣故不可不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