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墟集-明-冯从吾卷七

卷七 第 1a 页 WYG1293-0128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少墟集卷七
            明 冯从吾 撰
  语录
   宝庆语录
子夏在圣门称笃信谨守者犹曰入闻圣道而悦出见
 纷华而悦可见人心操存最难今学者无圣人以为
 之依归是入既未闻圣道而出又只见纷华安保此
卷七 第 1b 页 WYG1293-0128b.png
 心之不舍而亡耶念及于此真是汗颜慄骨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此仁者强恕而行之事然天下不
 皆强恕而行之人我奈何因不欲之加而辄动其愤
 懑不平之念如此则必生身于羲皇之世而后可也
 但不知羲皇之世又有此愤懑不平之士否
君子遵道而行其志曷尝不锐然不免废于半涂者怕
 人责备也不知别人责备我正是指点我处有人指
 点我方喜其前途之不迷也而又何怕之有
卷七 第 2a 页 WYG1293-0128c.png
管仲设三归用反坫树塞门其规模何等大也而夫子
 乃曰管仲之器小哉夏禹菲饮食恶衣服卑宫室其
 家数若隘乎小也而夫子乃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
 下也而不与焉何圣人之识见议论与人情大相悬
 绝耶于此勘得破方不为世俗所粘染
黄扩儒问学者学圣人尚矣窃意圣人玄修实诣或高
 出寻常一筹及登坛聚讲以日用为体验处平澹为
 下手处何时才跻圣域曰自古圣人造诣岂止高出
卷七 第 2b 页 WYG1293-0128d.png
 寻常一筹盖高出寻常万万者但不知圣人当日用
 何功才得造诣至此亦不过以日用为体验处以平
 淡为下手处耳吾辈果能如此常常用功不患不跻
 圣贤之域
又问旦昼时百累胶结万窦棋布牛羊斧斤易知也忆
 午夜乍觉每将旦昼未为隐事预先千想万虑一切
 牛羊斧斤都打不退此样病根如何拔去曰斧斤牛
 羊时时有之只是自家一向不知故反爱护之耳今
卷七 第 3a 页 WYG1293-0129a.png
 既知是斧斤必不肯再使我伐既知是牛羊必不肯
 再使我牧不患不退只患不打毋曰一杯水不能救
 一车薪之火也
又问人生尘寰举足就差开口便错寻自悔之差错过
 的都收拾不来似这终身痼辙如何解脱曰学者终
 身痼辙不能解脱只是不知自悔若能自悔举足自
 然不差开口自然不错纵不然亦不至大差大错矣
 又何痼辙之足患
卷七 第 3b 页 WYG1293-0129b.png
又问尧舜地步最高功业最伟及阅子舆氏论一不为
 尧隔壁即桀一不为舜隔壁即蹠夫尧桀舜蹠相去
 霄渊何故并谈无别曰尧之隔壁就是桀舜之隔壁
 就是蹠中间再不隔一家此孟子所以并谈无别世
 之学者既不敢为尧为舜又不甘为桀为蹠只是错
 认以为中间尚隔许多人家耳使早知尧之隔壁就
 是桀舜之隔壁就是蹠自然一步不敢差错
又问古昔论人多在事后今世论人多在事始想姬旦
卷七 第 4a 页 WYG1293-0129c.png
 负成王时伊尹放太甲时心事未白二公何所担当
 不为流言中伤竟成千古大事曰世间是非毁誉最
 易动人伊尹周公只是能自信不为是非毁誉所动
 所以能成千古大事亡论伊周即如宋濂洛关闽国
 朝河会姚泾诸先生当日讲学时有多少是非毁誉
 由今视之于诸先生竟何如大约古昔论人多在事
 后今世论人多在事始今世论人虽在事始吾辈自
 信当在事后
卷七 第 4b 页 WYG1293-0129d.png
又问小白重耳两霸最是魁杰称善假之者乃陉亭衡
 雍后执陈涛涂听卫元咺甫履盛满辄肆慆媱暴行
 彰彰可指可摘又若不善假者此何以故曰天下事
 真者断不能假假者亦断不能真伊周真者也虽丛
 流言何损于真桓文假者也虽费弥缝何益于假不
 然涛涂之执元咺之听何一旦败露至此哉或曰非
 败露也是真心发见也余曰然君子有真小人亦有
 真涛涂之执元咺之听是小人之真心发见也于此
卷七 第 5a 页 WYG1293-0130a.png
 可以观桓文之假而不可以此概天下之真若概以
 此为真则日肆慆淫无所忌惮者为真而一介不苟
 赤舄几几者反为假矣故君子之真不可无小人之
 真不可有毋徒诿曰吾真也吾真也而置君子小人
 于不辨
或问先知后行知行合一曰昔泾野与东廓同游一寺
 泾野谓东廓曰不知此寺何以能至此寺东廓曰不
 至此寺何以能知此寺之妙二公相视而笑可见二
卷七 第 5b 页 WYG1293-0130b.png
 说都是不可执一也虽然道之不行章先后合一业
 已详言之矣吾辈又何疑
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覆载生成之偏寒暑灾祥之
 不得其正说的未尝不是但讲天地之大处不可说
 坏天地当云以天地之大无所不覆无所不载人不
 知当何如顶戴宜乎有感而无憾然人心不足人之
 愿欲不齐虽以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可见道理
 无穷犹字最当体认不可说坏天地尚有可憾处
卷七 第 6a 页 WYG1293-0130c.png
天地生我当吾世而使人犹有所憾则天地生我之谓
 何须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
 万世开太平使天地不至于为人所憾才不负天地
 生我之意不然无论为人犹有所憾之人即不为人
 犹有所憾之人而碌碌庸庸不能使天地不至为人
 所憾则天地又乌用生我为哉可愧可惧
孔子称舜曰必得其名称武曰身不失天下之显名正
 见得武之征诛与舜之揖让一耳且更加一天下字
卷七 第 6b 页 WYG1293-0130d.png
 又加一显字尤见得武之心事显然明白天下人人
 所共信也
问曰必得曰不失一字之间真春秋衮钺之意何如曰
 不然孔子正恐人有此议论故序武于舜后序不失
 于必得后耳又问不失二字何曰二字极有意思三
 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不独文王武王受命而曰
 末可见武王一生亦以服事殷父子已得天下之显
 名直至末年不得已顺天应人才有此举宜乎平日
卷七 第 7a 页 WYG1293-0131a.png
 之显名至此不无少损而犹然不失此所以为难故
 曰不失非与必得二字有衮钺也又问曰身似心犹
 歉焉何如曰不然自古圣人做非常之事必有非常
 之疑一时浮议或有所不免然公论久而后定纵身
 后有显名而不能保其身之不失武王能以其身不
 失天下之显名是何等心事又何以服人至此岂不
 尤难之难哉谓武王自歉则可若以心犹歉解身字
 则不可
卷七 第 7b 页 WYG1293-0131b.png
问壹戎衣而有天下何也曰一字正见得师不老财不
 匮兵不血刃处向非天与人归武王不得已而应之
 安能易易如此惟一戎衣而有天下此所以身不失
 天下之显名也问文王事殷而武王伐受文王之心
 戚矣何如曰父作之子述之此正文王之所以无忧
 也乌乎戚谓之曰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可见武
 王到文王之时亦必以服事殷文王到武王之时亦
 必一戎衣而有天下孔子明白说破而苏子犹谓武
卷七 第 8a 页 WYG1293-0131c.png
 王非圣人何也
问子思惓惓于缵绪继述为武周辨者何曰孔子尝谓
 武未尽善盖悲其遇也又谓夏礼殷礼吾能言之盖
 为周监于二代溯其郁郁之文所从出也而或者不
 察以为孔子若有不足于周者且春秋时周先王存
 一空名而为下之敢于倍者又多借未尽善之言以
 为辞故子思不得已直说出武周心事原与尧舜揖
 逊之心同而后又惓惓于今用之吾从周及宪章文
卷七 第 8b 页 WYG1293-0131d.png
 武之说又引夏礼吾能言之云云以为证此其忧诚
 深而其虑诚远矣中庸一书谓之明道之书可也谓
 之维周之书亦可也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此亦裁革节省之意不知有当
 裁革节省者亦有不当裁革节省者春秋时列国不
 惟不奉声教且不奉正朔矣关系岂小夫子爱礼之
 意只当在奉正朔上说与春秋书春王正月之意同
 昔人谓桐江一丝系汉九鼎余谓有司一羊存周九
卷七 第 9a 页 WYG1293-0132a.png
 鼎
王者之迹熄而诗亡周自平王东迁政教号令不行于
 天下天子不巡狩诸侯不述职列国不陈诗贡俗原
 是诗亡不是黍离降为国风而雅亡也所以孔子删
 诗止于三百篇此外再无诗可删矣王迹熄而诗亡
 观诗亡而王迹可忧此孔子所以作春秋以存王迹也
 春秋天子之事不是孔子僣托二百四十年南面之权
 只是鲁之春秋照周天子的制度稍为笔削便是天子
卷七 第 9b 页 WYG1293-0132b.png
 之事非复诸侯之事矣故观于春秋而知周天子之
 政教号令犹然行于天下也夫子维周之功大矣
问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如今有
 目疾者亦神散而昏岂胸中不正耶曰只视所当视
 不视所不当视便是瞭便是神精而明若不视所当
 视而反视所不当视便是眊便是神散而昏昔一朋
 友书屋中有酒数罂有书数卷客至反覆视酒更不
 及书主人因留饮大醉而别呜呼瞭眊之际亦微矣
卷七 第 10a 页 WYG1293-0132c.png
 可不慎与
问格物曰今吾辈在此讲格物就是格物即如孝弟二
 字与师友讲明便是格孝弟之物心下讲得孝弟二
 字明白即是知至由是诚其孝弟之意正其孝弟之
 心脩其孝弟之身齐其家使一家之人皆孝弟治其
 国使一国之人皆孝弟平其天下使天下之人皆孝
 弟故曰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若离却眼前
 另寻一物是物与吾身为两而道可须臾离矣
卷七 第 10b 页 WYG1293-0132d.png
问经权曰天地间只有此经天地以此立心生民以
 此立命人类以此异于禽兽可进可退可毁可誉
 可生可死而此经必不可废但当平常易处之事
 虽中人或亦偶合当变故难处之事虽贤者不免
 出入所以古之圣人不得已设一权字以为事至
 于此须是行权才得合经不然便拂经矣是圣人
 之设权正为委曲合经设也而后人之行权反多
 至于废经何哉圣人为经以设权后人借权以废
卷七 第 11a 页 WYG1293-0133a.png
 经关系岂小
信者人之真心国之大经足食足兵民信三者诚不可
 缺一若不得已宁可去兵必不可去信再不得已宁
 可去食必不可去信再三斟酌至死不去此权也正
 所以求合乎其经也若今人论政平常已不知信为人
 之真心国之大经每每与兵食并论所以但不得已
 先要去信何况于再若曰不得已而行权耳不知行
 权之主意谓何如此又何取于权哉权一也权的合
卷七 第 11b 页 WYG1293-0133b.png
 经不合经便是能权不能权便是可与不可与
孔子而后可与权者莫如孟子如答任人一章任人不
 知礼为天地之大经为万古之常经乃权于礼与食
 之间而谓食重又权于礼与色之间而谓色重曰饥
 而死曰不得妻者甚之也说到这个去处恰似食色
 重所以屋庐子亦不能答不知如此权礼则人欲肆
 而天理灭人类将尽沦于禽兽矣其关系夫岂小哉
 孟子亦权于礼与食之间而曰宁可以无食必不可
卷七 第 12a 页 WYG1293-0133c.png
 以紾兄之臂而夺之食亦权于礼与色之间而曰宁
 可以无妻必不可以踰东家墙而搂其处子曰紾兄
 曰踰墙亦甚之也说到这个去处自然是礼重如此
 权礼则天理常存人心不死人类不至为禽兽矣先
 王为食色而制礼孟子权食色而重礼天地之大经
 以正万古之常经以明其功岂小补哉故曰孔子而
 后可与权者莫如孟子也
君子远庖厨一句正是行权以合经处不忍见其死不
卷七 第 12b 页 WYG1293-0133d.png
 忍食其肉此真心也此经也此心既是不忍而宾祭
 又不可废若不行权执定礼不可废只得忍而杀之
 则其初一二次还觉不忍久之习以为常必至见其
 生而亦忍见其死闻其声而亦忍食其肉矣故先王
 不得已行权以远庖厨庶乎礼既不废心亦可存岂
 非为仁至妙至妙之术哉庖厨原为此心而远行权
 原为合经而设惟至于委曲以合经而后见权之所
 以为妙
卷七 第 13a 页 WYG1293-0134a.png
吾儒事业不外齐治均平此是如何景象若以家道富
 厚为齐以天下富强为平此五霸之治平非二帝三
 王之治平也唯是入其家见其父慈子孝兄友弟恭
 夫和妇顺方是家齐景象而家之贫富不与焉推而
 一国必一国兴仁兴让而始谓之治又推而天下必
 人人亲其亲而长其长则天下始平不在国之富不
 富兵之强不强也以富强为治平此千载不破之障
一念不起纯然是善惟有念而后有善恶之不同故戒
卷七 第 13b 页 WYG1293-0134b.png
 慎不睹恐惧不闻而朱子解之止曰存天理之本然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而朱子解之即曰遏人欲于将
 萌
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此节字乃天然自有之节就是中
 不是人为
问豫立之意曰豫在事上寻求断不能立盖事变无穷
 千头万绪豫先何以安排即安排得是亦属有所将
 迎之弊况又未必合乎此豫字即是下文择善固执
卷七 第 14a 页 WYG1293-0134c.png
 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于此励弗措之志加百倍
 之功造到虽愚必明虽柔必强凡事自然是立前定
 者前定乎此也若预先不在理上讲究得明白心上
 不涵养得纯熟事到面前如何得妥贴凡事豫则立
 是在心上豫不在事上豫
一夕坐宝庆月下见皓月当空自觉此心湛然无物因
 顾谓诸生曰此时正好自识心体盖人性上不容添
 一物就如皓月当空纤尘不染可见吾辈心体必一
卷七 第 14b 页 WYG1293-0134d.png
 物不容而后能万物皆备彼反身不诚万物不能皆
 备者还是自家心上有物还是自家心体不乾净
问一物不容与万物皆备二物字同否曰一物物字指
 欲言万物物字指理言佛氏本来无一物不止欲无
 并理亦无不止理无并无理之无亦无矣此理障二
 字所以贻祸无穷也
人心所以与万物隔者只是不能舍己若能舍己自然
 眼界大心地宽自然看得我与人俱从一善生来有
卷七 第 15a 页 WYG1293-0135a.png
 何不可从处有何不可乐取处荡荡乾坤独来独往
 岂不为千古一快
取与二字原是相反惟善是同有的故即取为与于人
 无损而于已有益于已无损而于人有益故曰君子
 莫大乎与人为善彼此无损彼此有益人亦何惮而
 不与人为善耶
大学言正心无他法只是要此心常在腔子里盖此心
 一不在所以视听遂失其职以此应事未有不差错
卷七 第 15b 页 WYG1293-0135b.png
 者此身所以不脩也薛文清公每寝必自问曰主人
 翁在室否可谓精于心学者
出门如见大宾非止为出门而发盖出门之后就要待
 人就要处事有多少事体多少应酬若以不敬当之
 岂有不差错之理故提醒之法于出门尤为𦂳要
问参前倚衡曰只如此时眼前师友相对大家精神收
 敛宁一便是参前倚衡真境第恐吾辈过此时不能
 如此时耳所以学要常讲师友要常会
卷七 第 16a 页 WYG1293-0135c.png
问人而无信曰信在天为实理故四时一信之流行在
 人为实心故四德一信之贯彻如怵惕形于孺子固
 信之见于仁矣俄而接大宾而恭敬生焉非信之见
 于礼乎又俄而屈直互陈是非立判非信之见于智
 乎世人不知无信之不可故意做出许多机械来以
 为巧于涉世不知人而无信终不能行自己做到州
 里不能行处还不知是不忠信笃敬之故真是可惜
言忠信一节正是人而无信的注疏
卷七 第 16b 页 WYG1293-0135d.png
问淡而不厌曰淡之一字原是性体吾性中一物不容
 何其淡也无物而万物皆备又何厌之有即如滚水
 淡极矣故人人皆可用且如眼前饮茶就有多用不
 得的推而至于羹汁酒醴之类则人人断难如一矣
 可见淡中之味人人当知能知此味则天下无事不
 可做矣先儒曰咬得菜根百事可做此之谓也
人之乐未有无所寄者只是要寄得好即如声色货利
 人皆以为可乐故敝精耗神以殉之至老死而不寤
卷七 第 17a 页 WYG1293-0136a.png
 所乐一差匪独人品攸关而身家亦系之良可悲痛
 故二程初见茂叔即教之寻仲尼颜子乐处诚恐劈
 头所乐一差则终身不能出此坑堑耳
孔子论友即继之论乐而损益辨焉此之损益即利害
 祸福也不得轻轻看过
自家所乐一差则终身相与的朋友岂得不差朋友一
 差何事不差念之悚然
今人于书画奕咏靡不殚精为之如曰学圣人则退托
卷七 第 17b 页 WYG1293-0136b.png
 不敢当岂知技艺至难故不能者极多若夫孝弟庸
 行当身而具人人可能则学圣人不较易乎
问吾子云人生天地间惟有讲学一事固矣第讲学者
 多惹人议论奈何曰议论何病议论然后见君子且
 吾辈为学非所以学孔孟耶孔子讲学或人疑其为
 佞孟子讲学外人讥其好辨不特此也伊川有洛党
 之嫌紫阳有伪学之禁真西山称为真小人魏了翁
 号为伪君子自古圣贤未有不从是非毁誉中来者
卷七 第 18a 页 WYG1293-0136c.png
 故曰若要熟也须从这里过又曰金不鍊不精玉不
 琢不美可见是非毁誉圣贤方藉以为锻鍊砥砺之
 资也又何计人之议论哉不然瞻前顾后方信忽疑
 是遵道而行半途而废者也何以谓之孔孟又何以
 谓之程朱哉白沙先生诗有云饱历冰霜十九冬肝
 肠铁样对诸攻群讥众诋寻常事了取男儿一世中
 愿与诸君日三复之
问大德不踰闲小德出入可也何如曰道无大小学亦
卷七 第 18b 页 WYG1293-0136d.png
 无大小安得以小德出入为可此中大有意思盖先
 王立教大处不待言小处如曲礼所称上东阶则先
 右足上西阶则先左足先生书策琴瑟在前坐(作跪/)
 而迁之就屦跪而举之屏于侧乡长者而屦跪而迁
 屦俯而纳屦人子行不中道立不中门之类即一言
 一动一步一趋都有个规矩准绳一毫不肯假借一
 毫不得踰越非是先王过于详过于严盖立教不得
 不如此先王立教既如此其详且严而又恐学者苦
卷七 第 19a 页 WYG1293-0137a.png
 其繁畏其严于是不得已又宽一步曰大德不踰闲
 小德出入可也庶使初学之士不至苦其繁而自诿
 又畏其难而自阻耳不严不足以端学者之趋而不
 宽又不足以鼓学者之进此正是圣贤循循然善诱
 人处非果谓小德可以出入无伤也若果谓小德可
 以出入无伤则先王立教只标其大德足矣又何必
 条缕小德若是之详且严哉惟其若是之详且严所
 以不得不说此一句圣贤中间有多少苦心处语云
卷七 第 19b 页 WYG1293-0137b.png
 天之爱民甚矣余亦曰圣人之爱学者甚矣学者岂
 可不亦步亦趋务使毫无出入以无负圣人爱之之
 意此章之言大有关系安得谓不能无弊吴氏盖未
 尝深思其意耳
问或以纲常伦理为大德辞受取与为小德何如曰伊
 尹格天事业皆从一介不苟中来辞受取与岂是小
 德为此言者是贪夫借口之辞岂子夏之意
先王立教虽是宽人一步学者不可自宽如礼记内则
卷七 第 20a 页 WYG1293-0137c.png
 云子事父母鸡初鸣咸盥漱衣服敛枕簟洒扫堂室
 及庭布席各从其事至于曲礼又云献粟者操右契
 凡遗人弓者右手执箫左手承弣主人自受由客之
 左之类由是观之吾辈自来不知出入了多少尚敢
 还说别样出入无伤哉不辨其何者为大德何者为
 小德而槩言小德出入无伤窃恐其认大德为小德
 认踰闲为出入而犹曰无伤无伤也其自误误人可
 胜道哉细行不矜终累大德愿与同志共勖之
卷七 第 20b 页 WYG1293-0137d.png
圣贤学问虽多端一言以蔽之曰谨言慎行不必深求
 只看世间谨言慎行的人那一个不为人所敬爱那
 一个不获福放言肆行的人那一个不为人所怠慢
 那一个不惹祸故曰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
 敬之又曰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念及于此敢不凛
 凛
言易而行难为谨言易而慎行难也今于易者且不能
 又何论难者哉昔刘元城问尽心行已之要于司马
卷七 第 21a 页 WYG1293-0138a.png
 温公公曰其诚乎又问从何入曰从不妄语始元城
 于此三字力行七年而后成为古今大儒不妄语三
 字似易而实难愿共勉之毋忽
语云一念而善景星庆云一念而恶妖氛厉鬼余亦云
 一言而善景星庆云一言而妄妖氛厉鬼古诗云忠
 孝传家国诗书教子孙广行方便事阴德满乾坤余
 亦云忠孝传家国诗书教子孙广开方便口阴德满
 乾坤言出于我一毫无所费而能使阴德满乾坤人
卷七 第 21b 页 WYG1293-0138b.png
 亦何惮而不为耶可见人不惟不当妄语且当善言
 德行
天下之患莫大于小人倡不根之言君子不察误信而
 误传之人见其出于君子之口也皆谓君子必有所
 见其言必不妄即理之所无者或亦信其为有而不
 可破矣不知小人当造言之时原觊君子之信而传
 之及君子一信而传之则小人反借为口实曰君子
 云何君子云何即他人亦必曰君子原云何原云何
卷七 第 22a 页 WYG1293-0138c.png
 也如此则小人不根之言一一皆有根之论矣当斯
 时也即尧舜之明亦岂能察之哉忠臣饮恨孝子含
 冤病正坐此余以为君子之听言凡说好人不是处
 当姑阙疑从容详审勿轻信而轻传之则小人之计
 自无所售彼纵假借而君子原无此言天下必有能
 辨之者又何萋斐贝锦之足忧哉
问君子小人之心曰恐君子变而为小人望小人变而
 为君子者君子之心也恐小人变而为君子望君子
卷七 第 22b 页 WYG1293-0138d.png
 变而为小人者小人之心也此小人所以动辄左袒
 小人而媒孽君子左袒小人者非是厚小人只是使
 小人益成其为小人而有以快已之忌心媒孽君子
 者非是恨君子只是使君子不成其为君子而有以
 遂已之忌心耳故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
 人反是小人只是一个忌心不知坏了世道人心多
 少良可浩叹
问或云必有孔孟之道然后可辟佛老其说是否曰此
卷七 第 23a 页 WYG1293-0139a.png
 佞佛者阻人辟之之言而听者未及察耳孟子曰能
 言距杨墨者圣人之徒也若必待有孔孟之道者而
 后可以辟佛老则佛老终无人辟矣能言距杨墨二
 句余昔有此破云大贤公辟邪之责于天下亦不得
 已意也余师萧慕渠先生深以为然近又见叶寅阳
 破云大贤主张圣教而深望于羽翼者焉更得其意
问从祀孔庙只当重人品不当专重讲学何如曰不然
 此祀原专重讲学须在讲学中择其有功圣门人品
卷七 第 23b 页 WYG1293-0139b.png
 无议者方得从祀若不论讲学与否而槩论人品则
 古今人品无议者亦多矣岂得人人而祀之且孔子
 以前人品无议者又不在所遗邪讲学二字创自孔
 子此祀全为风人讲学而设不专为古今人物而设
 也若古今人物表表不凡者或祀乡贤或祀名宦或
 为专祠以祀用以崇德报功磨世砺俗皆无不可第
 不宜轻易从祀孔庙耳此关系不小不可轻议
问讲学者多弃去文词不理此道学自护其短之巧术
卷七 第 24a 页 WYG1293-0139c.png
 何如曰学者弃去道学不理诚不可若弃去文词不
 理有何关系而曰此自护其短之巧术也能文者自
 是能文不能文者自是不能文能文者而不理此正
 道学不自恃其所长不能文者而不理此正道学不
 自护其所短而反以为自护其短之巧术何也道理
 甚明无足置辨
问圣贤道理在人伦日用间只为子孝为臣忠可矣何
 必讲心性而后为学耶曰圣贤道理原在人伦日用
卷七 第 24b 页 WYG1293-0139d.png
 间但不知以心性不端之人为子能孝为臣能忠否
 此必不能而曰不必讲心性可乎借忠孝大题目以
 杜讲学之口此正以不忠不孝误天下者也而学者
 多误信之何也
心之理一也在子谓之孝在臣谓之忠忠孝是天命之
 性为子孝为臣忠是率性之道圣人教子孝教臣忠
 是修道之教讲心性正是讲忠孝之理处今曰不必
 讲心性是臣子而不讲忠孝之理也其不臣不子甚
卷七 第 25a 页 WYG1293-0140a.png
 矣
问心性之学上达之学也或不宜槩施于下学曰收放
 心养德性下学不当如是邪
问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一说以必有事
 焉而勿正心为句经锄堂杂志又谓正心二字元是
 忘字传写失真以一字分为二字盖养浩然之气必
 当有事而勿忘既当勿忘又当勿助长可也叠下勿
 忘作文法云云二说孰是曰二说俱非当依伊川以
卷七 第 25b 页 WYG1293-0140b.png
 勿正七字为句为是孟子谓必有事原是在心上有
 事心上用功不专在事上有事事上用功若说心必
 有事焉而勿正虽是明白却不浑融却不妙惟将心
 字放在下句正见得上句必有事焉而勿正是在心
 上有事勿正非专在事上有事勿正也此正见孟子
 句法字法之妙上文是集义所生者义原在心在内
 故行慊于心便是义行不慊于心便不是义集只行
 事件件务慊于心便是非硬将外面一物取而积累
卷七 第 26a 页 WYG1293-0140c.png
 于此而曰集义也告子义外之见病正在此故孟子
 先说集义后说行有不慊于心而直断之曰告子未
 尝知义正与此先说有事后说心勿忘勿助长一样
 文法大抵圣贤立言下字眼都有意思学者识见不
 到切勿轻起疑端擅自更改也
正心诚意四字千古正论圣学真传而或以必有事焉
 而勿正心为句或又以正心二字为忘字之误必欲
 借孟子抺摋正心二字何也
卷七 第 26b 页 WYG1293-0140d.png
问巧言佞利口何以分别曰佞与利口俱是巧言孔子曰
 巧言乱德孟子解之曰佞乱义利口乱信昔张横渠
 以崇文说书被召与王安石议不合安石遂命按狱
 浙东寔疏之也时程伯淳为御史争曰张某以道德
 进不宜使治狱安石曰淑问如皋陶犹且谳狱此佞
 语也朱文公内召入朝有人要于途说之曰正心诚
 意上所厌闻文公正色答曰某平生所学惟此四字
 言者愧服上所厌闻云云此利口也
卷七 第 27a 页 WYG1293-0141a.png
或以文公平生所学惟此四字之言为迂不知正与邪
 对诚与伪对既以诚正为迂不知将以何者为不迂
 邪或者其人可知矣
或曰正心诚意亦未必为上所厌闻或为上所喜闻亦
 不可知为臣子者何可不言余曰不然臣子进言不
 必论上所厌闻不厌闻亦不必论上所喜闻不喜闻
 如以厌闻诚正而不言诚正固非事君之道如以喜
 闻诚正而始言诚正亦岂纯臣之节如喜闻诚正而
卷七 第 27b 页 WYG1293-0141b.png
 言诚正固矣倘喜闻狗马而亦言狗马可乎喜闻货
 财而亦言货财可乎不论自家所学惟论上所喜厌
 其势必至于此唐李绩知遂良之说上所厌闻故陛
 下家事之说一投而遂贻唐室无穷之祸想绩之心
 不过以遂良之言为迂耳岂知贻祸之烈至此哉文
 公不论上所厌闻否第曰平生所学惟此四字宛然
 孔氏家法真万世臣子之所不敢违也
问学之不讲孔子所忧后世学者多不肯讲何也曰其
卷七 第 28a 页 WYG1293-0141c.png
 病多端一则于已不便一则自以为是一则为人不
 足与言一则恐为世所厌一则嫉忌人之胜已孔子
 曰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一讲则人必以躬行责
 备于已不便故不得已谓学只在行不在讲是以行
 之一字杜责备者之口以掩不行之过也即间有能
 行者又器小易盈若曰吾行是是亦足矣何必再讲
 而况其人又不足与讲也孟子曰齐人无以仁义与
 王言者岂以仁义为不美也其心曰是何足与言仁
卷七 第 28b 页 WYG1293-0141d.png
 义也云尔彼其心或亦曰是何足与言学问也云尔
 昔人说朱文公曰正心诚意上所厌闻今之不讲者
 岂亦以正心诚意世所厌闻而讲之无益邪女无美
 恶入宫见妒士无贤不肖入朝见妒今之不讲者得
 无曰我不能行而讲之使人行则形已之短我能行
 而讲之使人行则掩已之长得非忌心胜而不欲人
 之行之邪不知不讲者不行者也真能行者必不避
 人责备而不讲义理无穷即圣贤且望道未见我安
卷七 第 29a 页 WYG1293-0142a.png
 敢自以为是而不讲人性皆善孰不可与言敢谓人
 不足与言而不讲平生所学惟此四字何论人之厌
 不厌也而不讲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方愧不能与
 人为善也又何忌人之胜已也而不讲孔子忧之正
 忧乎此耳后人不忧岂其有加于孔子邪
问近世讲学者多讲玄虚不知只躬行足矣何必讲曰
 药玄虚之病者在躬行二字既学者多讲玄虚正当
 讲躬行以药之可也而反云学不必讲何哉为此言
卷七 第 29b 页 WYG1293-0142b.png
 者是左袒玄虚之说而阻人之辨之者也
讲玄虚之学讲学也讲躬行之学亦讲学也玄虚之学
 不讲可也躬行之学不讲可乎若曰学不必讲岂躬
 行之学亦不必讲邪
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若不讲如何孝如何弟安能孝
 弟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若不讲如何忠如何恕安
 能忠恕彼谓只孝弟忠恕而不必讲者是原无心于
 孝弟忠恕者也
卷七 第 30a 页 WYG1293-0142c.png
孔子曰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可听其未得已乎故
 曰学之不讲是吾忧也讲学者正是讲其所以躬行
 处正是因其未得而讲之以求其得处不然躬行君
 子终未之有得矣
讲学二字幸出于孔子若出于孟子则必以为孟子不
 及孔子处在标此二字矣
问讲学可也第不宜如诸儒之各立门户何如曰不然
 天下有升堂入室而不由门户者乎如以诸儒标天
卷七 第 30b 页 WYG1293-0142d.png
 理二字标本心二字标主敬穷理四字标复性二字
 标致良知三字为立门户不知孔门标一仁字孟子
 标仁义二字曾子标慎独二字子思标未发二字岂
 亦好立门户邪夫子之墙数仞若真欲见宗庙之美
 百官之富自不容不觅此门户以入不然是原甘心
 于宫墙之外者也何足辨哉且论道体则千古之门
 户无二论功夫则从入之门户不一第求不诡于孔
 氏之道各择其门户以用功不自护其门户以立异
卷七 第 31a 页 WYG1293-0143a.png
 可耳而必于责备其立门户不知舍天理本心慎独
 未发之外又将何所讲邪一开口便落门户真令人
 不敢开口矣闻者豁然大悟
天下有三件不可解的事言可省也别样不该说的言
 语通不省偏只省了讲学的言语一不可解交可寡
 也别样不该交的朋友通不寡偏只寡了讲学的朋
 友二不可解是非可避也别样不该管的是非通不
 避偏只避了讲学的是非三不可解
卷七 第 31b 页 WYG1293-0143b.png
或有苦忌者之责备者余曰人而不为人所忌则其人
 可知矣人而忌人则其人可知矣人而不为人所责
 备则其人可知矣人而责备人则其人可知矣
战国之时杨墨之言盈天下得孟子辞而辟之从汉至
 宋佛老之言盈天下得程朱辞而辟之至于今日非
 学之言盈天下倘有辞而辟之如孟子程朱其人乎
 余窃愿为之执鞭
非学之言忌者倡之误听者从而和之讲学者又误从
卷七 第 32a 页 WYG1293-0143c.png
 而讲之忌者无论矣误听者从而和之讲学者又从
 而讲之何也讲学者误讲非学之言于已为自误于
 人为误人
论学譬如为文必融会贯通乎百家然后能自成一家
 若只守定一家恐孤陋不能成家矣学之道何以异
 此故曰孔子圣之时者也又曰孔子之谓集大成
天下事执彼以议此执此以议彼则皆短也执此以济
 彼执彼以济此则皆长也执伯夷之清以议下惠之
卷七 第 32b 页 WYG1293-0143d.png
 和执下惠之和以议伊尹之任则三子皆在所弃矣
 执伯夷之清以济下惠之和执下惠之和以济伊尹
 之任则三子皆在所收矣孟子圣三子正所以备孔
 子之集成孔子之时耳不然舍清任和之外又将何
 所集以成大成哉惟不外清任和而能时出之此孔
 子所以异于三子也
古人惟见人之长今人惟见人之短古人论人于短中
 求长今人论人于长中求短古人见人之长处原是
卷七 第 33a 页 WYG1293-0144a.png
 长处见人之短处原是短处今人见君子长处反以
 为短处见小人短处反以为长处
皆古圣人也论人何其恕吾未能有行焉自处何其谦
 乃所愿则学孔子也趋向又何其正此正孟子之所
 以得统于孔子也
以孔子自期则可以孔子自任则不可以孔子望人则
 可以孔子责人则不可只争一念遂隔千里
宋儒云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余亦云人不学仲尼
卷七 第 33b 页 WYG1293-0144b.png
 万古如长夜
士君子为人全要有品有量一介不苟以学品则品自
 高万物皆备以学量则量自大
 
 
 
 
 少墟集卷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