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墟集-明-冯从吾卷二

卷二 第 1a 页 WYG1293-0034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少墟集卷二
            明 冯从吾 撰
  语录
   疑思录原序
疑思录余同年友冯仲好氏录其讲学语也仲好读中
秘书冠柱后惠文冠正色立朝天下想望其丰采及休
沐过里则杜门却扫足不踰户阈乃多士执经问难户
卷二 第 1b 页 WYG1293-0034b.png
外屦常满尝手学庸论孟书诏诸士溯洙泗渊源抉邹
鲁秘密力辟蓁芜共偕大道语具录中其潜心理学笃
信圣人情见乎辞矣而自题曰疑思且曰吾斯之未能
疑何居千古圣学肇自唐虞允执一言直开草昧宣尼
承之曰笃信好学曰信而好古未闻以疑示者即疑思
问一语正思袪疑非求疑也至白沙先生始曰大道本
无阶级以疑为阶级故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仲好
之旨其本此乎余谓疑信非有两心疑正所以信也万
卷二 第 2a 页 WYG1293-0035a.png
里之程始于跬步必真信其可至然后肯秣马脂车日
征月迈亦必真经历跋涉然后能踌蹰岐路详审迷津
倘测想前途若越溟渤望瀛洲方丈然尚在恍惚有无
间而欲质所向往问征夫以前路其何疑之从世之不
信学者既任其惶惑敝精神于无用信者又固其扃钥
视天下为无可疑其信心过于信学其所疑益成其所
不信终其身或信或疑而卒无所成此夫求前而却步
南辕而燕程者也故苟志于学即疑益矣无问信不志
卷二 第 2b 页 WYG1293-0035b.png
于学即信非矣无问疑虽漆雕氏所谓信未易言然亦
从此信入也仲好聚友讲学谆谆信之一字为从游者
规而兹录顾皇皇若弗及疑余谓此正其信后语且以
药世之自信而居之不疑者耳门下执经多士皆笃信
仲好者传览兹录苦所及不广谋付剞劂公之同好而
问序于余余寡昩不知学然夙办此信心故以此坚多
士之志若能疑与否则多士当自得之余何言仲好论
著甚众善利有图辨学有录订士有编关学有编其馀
卷二 第 3a 页 WYG1293-0035c.png
种种未艾率多发前贤所未发然大疑大进得力处在
兹录故信仲好者亦当自兹录始万历戊申孟夏既望
关中年弟周传诵书
少墟冯先生疑思录成寄猷一帙寓书曰愿子一言以
弁诸首猷因仰而读俯而思寻绎久之乃叹曰先生真
善读书者哉今夫四子之书表章自程朱颁降自昭代
其理炳如日星夫何疑试观海内三尺童子皆能诵说
搦管为文且谓家思孟而户颜曾矣奚足疑矧先生褒
卷二 第 3b 页 WYG1293-0035d.png
然为一代大儒即删诗书定礼乐皆分内事又何待疑
且思也噫嘻我知之矣众人以书观书祗藉为制科羔
雁而一切无补于身心是不知疑者也贤智者左袒二
氏反厌薄圣贤之言为无奇是不屑疑者也不知疑不
屑疑则均之未能思矣先生力排异端羹墙尧舜故于
四子之书以心读之以身證之證之而是也则已纤毫
未协焉得不疑疑稍未释焉得不思思者明之基而疑
者信之渐也猷观录中大都悟后语自别如曰一本大
卷二 第 4a 页 WYG1293-0036a.png
学都是格物不必另补一传则群言之折衷也曰论语
论功夫不论本体论见在不论源头中庸则合并言之
如此而后可以泄孔子之秘破异端之非则道德之阃
奥也曰由孔孟而后至今日才好说只消转念不消易
业则举业之标的也曰天地间惟有此道仲尼颜子之
乐乃所以乐道非悬空别有个乐一言而圣贤心体有
归宿矣曰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曾说出所学何事孟
子曰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是其解也孟子愿
卷二 第 4b 页 WYG1293-0036b.png
学孔子故特拈出圣学之原以示人一提而孔孟宗传
若劵合矣又曰甘得淡者品高容得人者量大见何卓
也志伊尹之志须从一介志去学颜子之学当自四勿
学来功何密也讲到无言处方知道在心旨何约也诸
如此类皆发先儒所未发直破千古之疑者也夫能破
千古之疑者必自一念之能疑始假令寻行数墨驾言
无疑直矮人观场者等耳乌能剖藩篱窥圣域力障狂
澜羽翼传注之若斯哉白沙有言以我观书则开卷得
卷二 第 5a 页 WYG1293-0036c.png
益以书博我则释卷茫然若先生真能以我观书者矣
漆雕氏曰吾斯之未能信正其疑未释处先生曰吾斯
之未能疑正其力求信处故曰思者明之基疑者信之
渐也或曰先生默识道体乌乎疑又乌乎思曰疑曰思
直谦辞耳猷曰唯唯否否昔宣尼读易尝绝韦编矣夫
以圣人天聪明之尽奚事韦编屡绝哉疑之也疑而思
思而信是以十翼成焉先生之疑思毋亦宣尼读易之
遗意乎名之曰谦猷不敢知矣时万历已酉春三月荆
卷二 第 5b 页 WYG1293-0036d.png
山门人杨嘉猷元忠甫书于靖边之吏隐轩
长安冯少墟笃志洙泗之学日取四子书潜而玩之随
有所得随即劄记久而成编名曰疑思录寄音以贻不
佞不佞读之亦不能不疑疑而不能不思也少墟之疑
思录何居洪范有言思曰睿睿作圣不疑则思不起不
思则不能通微不能通微而谓之诚可乎故知思诚之
学起于疑而成于思也入圣之阶也即夫子亦必四十
而后不惑则四十之前夫子必疑而思矣周公思兼三
卷二 第 6a 页 WYG1293-0037a.png
王其有不合者仰而思之则不合而生疑端周公亦善
疑且善思矣颜子疑于高坚前后其思亦苦及闻博约
之后卓尔妙其立境不可谓非思之有得也若曾子之
问则疑端更多而思则可知至一贯之印而始涣然冰
释使当时曾子不疑而不思即孔子启以一贯恐不能
神解而一唯孟子曰我四十不动心则四十之前心犹
动矣必疑而后动思而信之凝之而不动则孟子浩然
之气亦由此疑思而得之故曰大疑则大悟小疑则小
卷二 第 6b 页 WYG1293-0037b.png
悟若曰即不思之本体而存之无事思念不必穷索运
水搬柴即为神通妙用言则甚易而證则实难自谩谩
人不浅吾恐于圣人明善诚身之学无当也少墟于四
子书善疑而思之故有所得以成编大悟大彻可知已
作圣之功不在兹乎若不佞亦不能无疑而不能善疑
不能不思而不能善思不能有所得如少墟耳且此疑
思之义亦精且微矣人徒知易以卜筮立教乃稽疑之
典不知易之卜疑即疑而思之以求合天则之学也故
卷二 第 7a 页 WYG1293-0037c.png
曰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参伍
错综于心而理有定衡执而守之不难不然者疑根未
破此心摇摇不如风前之絮乎何以为事为之准故知
易之立教乃择乎中庸而明诚之学非徒如世俗卜筮
之谓也少墟之读四子书人以为少墟之善学四子故
疑而思之会而通之吾以为少墟之善学夫易不用卜
筮而自有神明之道也且今四子书治举业者举能言
之海内坊刻几于充栋中间亦有当者不当者然为举
卷二 第 7b 页 WYG1293-0037d.png
业而作则为文而解其义不为身心而求其旨也虽能
疑且思思而有妙解出若过于汉之训诂吾终以为得
而未得是纸上之机括非心中之妙悟若疑思录者则
异于是是为德业而作不为举业而设若举业则人疑
思之可也何劳少墟疑疑而思之易曰精义入神以致
用也是录中多有精义不佞不能缕细数之惟在善读
者之自得也先是吾乡端毅王公则有四书意见文简
吕公则有四书因问其书皆直接洙泗心传不为训诂
卷二 第 8a 页 WYG1293-0038a.png
文辞之解知学者无不宗而主之今疑思录出盖称鼎
足矣王吕二先生而后学其在少墟乎万历岁次已酉
阳月望日岐阳友弟张舜典顿首拜撰
余自壬辰请告杜门谢客足未踰阈者三年自药裹外
惟以读书遣怀无它营也间有二三同志及伯兄月夜
过存相与讲孔曾思孟之学辨析疑义尝至漏分或抚
琴一曲或歌诗数首始别盖忘其身之病而亦忘其寒
暑之屡更也居恒多暇乃取所辨析者口授儿康年劄
卷二 第 8b 页 WYG1293-0038b.png
记之针砭韦弦聊以自勖岁月积久不觉成帙要之遗
忘不及记者尚多此特存什一于千伯云耳一日为友
人萧辉之携去越数日辉之诣余曰吾子用心诚勤矣
第圣贤精义不知果如斯否恐其中又未必无可疑者
余当为子编次之以就正于海内同志之士余曰唯唯
编成题曰疑思录盖取九思中疑思问意耳呜呼吾斯
之未能疑录中业已言之矣同志不遗幸教我焉万历
二十三年岁在乙未孟陬十日长安冯从吾序
卷二 第 9a 页 WYG1293-0038c.png
 疑思录一
  读大学
天地间惟有此道人生天地间惟有此学舍此更有何
 事
问大学之道曰大字最当玩味天地之性人为贵人生
 天地间原都是大的只因不学便小了大学之道三
 节道理已说完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至末不过发
 明前三节意耳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
卷二 第 9b 页 WYG1293-0038d.png
 也正是其本乱而末不能治处知本末则先后不待
 言故曰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又问知所先后则近道
 固矣至于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节又从新民说起
 何也曰大人之学其志量要大其工夫要实观欲明
 明德于天下一节可见必有明明德于天下的志量
 然后吾之明明德者不涉于二氏之玄虚观物格节
 可见必有明明德实在的工夫然后吾之新民者不
 涉于五霸之功利明德不涉于玄虚新民不涉于功
卷二 第 10a 页 WYG1293-0039a.png
 利然后谓之止于至善然后谓之大人之学
问至善曰明德而不知新民是异端虚无寂灭之学是
 世儒自私自利之学不谓之明德止至善新民而不
 本于明德是五霸权谋功利之学是世儒舍巳芸人
 之学不谓之新民止至善明德新民而不知本末始
 终先后之序是异端悬空顿悟之学是世儒卤莽灭
 裂之学不谓之明德新民止至善必明德而又知新
 民新民而本于明德明德新民而又知本末始终先
卷二 第 10b 页 WYG1293-0039b.png
 后之序方谓之止于至善且谓之至善见人性皆善
 吾德本明而吾明之原是吾性自然不容已事不是
 分外求明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明德自然不容
 不新民不是分外求新明德新民自有本末始终先
 后之序这次序虽毫不可缺毫不可紊皆是天性自
 然不容缺不容紊的不是分外强生枝节故谓之至
 善至善者指其自然恰好不容人力安排增减者言
 之耳此善字即易继善之善孟子性善之善止于至
卷二 第 11a 页 WYG1293-0039c.png
 善是直从本体做功夫直以功夫合本体者此吾儒
 之学所以异于诸子百家也
心不妄动四字解静字真发古人所未发盖身不妄动
 易心不妄动难人心原是神明不测活泼泼地的岂
 能不动只是不妄动便是静非块然如槁木死灰然
 后为静也此吾儒异端之辨
真妄最难辨有真者有妄者有似真而妄似妄而真者
 此处辨之不蚤则认真为妄认妄为真此心安得不
卷二 第 11b 页 WYG1293-0039d.png
 妄动古人当知止时真妄之辨已明故至此方能心
 不妄动耳心不妄动不是容易能的此知止二字古
 人所以独先之也
问格物曰言致知不言格物则落空物字有三解万物
 皆备于我物字对我而言格去物欲物字指私欲而
 言此物字兼物我而言王心斋谓格物是格物有本
 末之物致知是致知所先后之知最为有见格物是
 格其知如何致意如何诚心如何正身如何修天下
卷二 第 12a 页 WYG1293-0040a.png
 国家如何齐治平中间孰为本孰为末孰当先孰当
 后节目次序一一讲究明白则诚正修齐治平功夫
 才得不差明德新民始止于至善耳此格物所以为
 大学第一义
格物即是讲学曰物见学不可谈玄说空耳
格物二字千载聚讼不知讲格物就是格物何事深求
 何事远求
问本乱如何末便不能治曰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
卷二 第 12b 页 WYG1293-0040b.png
 厚未之有也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只毋自欺便是自慊自字最
 妙欺曰自欺则其苦真有不可对人言者慊曰自慊
 则其趣亦有不可对人言者吾辈默默体验自得月
 挂梧桐上风来杨柳边院深人复静此景共谁言
自慊二字甚有味见君子而厌然正是小人自家不慊
 意处安得心广体胖故曰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君
 子慎独只是讨得自家心上慊意自慊便是意诚便
卷二 第 13a 页 WYG1293-0040c.png
 是浩然之气塞于天地之间
问良知小人有否曰小人而无良知何以见君子而厌
 然可见良知是人人有的只是君子肯致小人不肯
 致耳
问如见其肺肝然不知肺肝从何处看见曰就从厌然
 掩著上看见
曾子曰三字乃曾子作传立言之法不可作平日之言
 看左传用君子曰史记用太史公曰皆仿此例
卷二 第 13b 页 WYG1293-0040d.png
问幽独之中何有指视而曰十目十手何也曰幽独之
 中原无指视而却曰十目十手解者求其故而不得
 乃以吾心之明还而照吾心之隐等语以自家良知
 上发挥不知此却是解莫见乎隐莫显乎微的话说
 与此节十目十手何相干此节正为上文小人只说
 见君子之时有人指视所以不得巳厌然掩著当閒
 居之时原为无人指视所以敢于无所不至不知指
 视虽在见君子之时而所以指视已在閒居之日何
卷二 第 14a 页 WYG1293-0041a.png
 也譬如种五榖与荆棘及其生苗后人人指视不待
 言当其下种时恰似无人指视不知既有此种必有
 此苗虽有此苗实由此种可见人之指视不在生苗
 之后而即在下种之日矣是下种之日正生苗生叶
 生枝生干人人指视之日也岂不严哉若自恃以为
 此种也非苗也非枝叶也而忽之则无及矣有此心
 术必有此举动有此意念必有此事为不严于心术
 意念而徒严于举动事为此小人所以卒露肺肝而
卷二 第 14b 页 WYG1293-0041b.png
 悔之无益也或曰閒居不慎而厌然于君子之见小
 人诚失计矣不知閒居之时一念方萌何以能知善
 知恶而慎之邪曰閒居之时一念方萌或善或恶人
 虽不知而自家良知却知的比别人还明白故又曰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此处才好说以吾心之明还而
 照吾心之隐等语盖自家念头起处一念善便是人
 人以为善一念恶便是人人以为恶若是只凭著自
 家良知致去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自是见
卷二 第 15a 页 WYG1293-0041c.png
 得君子自是不消掩著此所以子思又说出莫见乎
 隐二句正是为十目十手补出一段源头话说令人
 自视自指自下顶门之针耳不可与此节意混而为
 一也
少壮不努力而徒伤悲于老大康健不保养而徒针砭
 于病疾丰年不积蓄而徒称贷于凶岁未雨不绸缪
 而徒拮据于侮予此皆閒居不知慎而徒厌然于君
 子之类也
卷二 第 15b 页 WYG1293-0041d.png
少壮不努力便知必伤悲于老大丰年不积蓄便知必
 称贷于凶年是少壮不努力之日即伤悲于老大之
 日丰年不积蓄之日即称贷于凶岁之日也岂待老
 大凶岁而后知哉故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
问十目十手别人的指视既这等严莫见莫显自家的
 睹闻又这等真人却不肯慎独者何故曰只是不曾
 著实讲学若讲的著实明白未有不慎之理
天下事只是人不肯心诚求之若是肯心诚求之真未
卷二 第 16a 页 WYG1293-0042a.png
 有不中者纵不中亦不远矣诚字求字最当体认
求字不是在外边纪纲法度上求只是在自家心上痛
 痒相关一体不容巳处求于此处求则纪纲法度一
 一皆从一体不容巳处流出自然与粉饰太平者不
 同自然深入于民心中字是直中民心痛痒处非徒
 以法度强民于外而使之感也只看那慈母何尝在
 外面强爱赤子赤子亦何尝在外面强从慈母都是
 自然而然莫知其所以然而然一团天性不容已处
卷二 第 16b 页 WYG1293-0042b.png
 故曰诚后世君臣未尝不求只是在事上求不在心
 上求纪纲法度非不灿然可观多是伪多不是诚所
 以百姓不能实受其惠纵然求多不能中此世道所
 以不如古也
一人贪戾一国作乱贪是愚不肖者之病戾是贤智者
 之病贤智之士刻意尚行矫情拂众其所为多有乖
 戾不合人情处纵是实心为国亦足以酿祸而激变
 二字清浊虽异其一国作乱则一也曾子以此二字
卷二 第 17a 页 WYG1293-0042c.png
 并言其虑可谓甚远
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可见人之性
 都是好善恶恶的可见人性皆善故不知人性之善
 者不可以治天下
大学古本原有错简还当依朱子章句为是第此谓知
 本此谓知之至也一节与上听讼节虽分两节原是
 一章非衍文亦非别有阙文也右传之四章释本末
 八字当序在此谓知本节之后
卷二 第 17b 页 WYG1293-0042d.png
一本大学都是释格物不必另补格物传传止该九章
圣经乃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传俱曾子之言不是
 门人记之者
 疑思录二
  读中庸
问天命之性曰如孩提知爱是谁命他爱稍长知敬是
 谁命他敬这都是自然而然的故曰天命虽然此率
 性之道非天命之性也如何是天命之性曰孩提如
卷二 第 18a 页 WYG1293-0043a.png
 何便知爱稍长如何便知敬这必有所以知爱知敬
 者在此盖自父母初生时天已命之矣岂待孩提稍
 长后才有此爱敬哉知此则知天命之性问修道之
 教曰古之圣人说出许多教人言语立下许多教人
 规矩都不是强人都是教人各自率其知爱知敬之
 性耳有这言语规矩在则贤智者有所俯而就愚不
 肖者有所企而及故曰修道之谓教教曰修道只是
 明其教非强世耳
卷二 第 18b 页 WYG1293-0043b.png
喜怒哀乐未发之中此千古圣学之源学者须在此处
 得力然后能发皆中节故罗豫章教李延平静中看
 喜怒哀乐未发气象而陈白沙亦云吾儒自有中和
 在谁会求之未发前
喜怒哀乐中节才是率性若任喜任怒是无忌惮非率
 性也然则何以能中节曰在戒慎恐惧
七情之中惟怒为难制不惟在行事上见得即著述立
 言多嫉愤不平之气亦是怒不中节处
卷二 第 19a 页 WYG1293-0043c.png
问君子中庸曰君子即下文舜回文武周公孔子君子
 中庸即下文舜之智回之仁文之无忧武周之继述
 孔子之道德九经皆是这中庸不是容易能的故曰
 中庸不可能也中庸虽不可能岂终不可能哉惟至
 诚能之故曰惟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玩此节六个
 能字可见且至诚都是人人能做得的只是人人诿
 于不能不肯致曲耳故又曰其次致曲玩此节两个
 能字可见故君子尊德性一节便是致曲工夫故下
卷二 第 19b 页 WYG1293-0043d.png
 文又曰唯天下至圣为能聪明睿知又曰唯天下至
 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又曰苟不固聪明圣知达
 天德者其孰能知之始终发挥一能字可见中庸虽
 不可能而实未尝不可能也末云至矣即至诚至圣
 中庸其至矣乎至字总只是说个君子中庸
问小人而无忌惮曰此小人不是泛常小人乃异端之
 害道者彼其教以纲常伦理为情缘以诗书礼乐为
 糟粕以辞受取予为末节以规矩准绳为桎梏其自
卷二 第 20a 页 WYG1293-0044a.png
 视常居吾圣人上其视吾圣人之教不啻若弁髦之
 其弊使人猖狂自恣以礼为伪以肆为真贻祸于天
 下后世不小故夫子断之曰小人而无忌惮先儒有
 言无以学术杀天下后世此小人乃以学术杀天下
 后世者若泛常说无忌惮虽未尝不是恐非中庸立
 言本旨
贤知误以中为不及故以过为中而失之过愚不肖误
 以中为过故以不及为中而失之不及非明知其过
卷二 第 20b 页 WYG1293-0044b.png
 与不及而甘之也故曰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中庸不可能也近来讲学者把不可能处说的太高远
 太玄虚太奥妙真是不可能不知于不可能则不可
 能矣却又不中庸了中庸不可能也观于此益信
中庸不可能也圣人又恐人无处觅个中庸故下文便
 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之语可见中庸道理只在
 纲常伦理间若舍此别觅个中庸便玄虚而流于佛
 氏
卷二 第 21a 页 WYG1293-0044c.png
问遵道而行半涂而废何也曰此悔心也素隐行怪后
 世有述遵道而行无述可知无述则遁世不见知矣
 不见知而悔安得不废故曰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
 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可见学者必先绝去好名
 之心而后谓之依而后谓之圣
事父未能也云云正是圣人能处何也有未能之心才
 肯去行庸德谨庸言勉不足慎有馀纵是到慥慥地
 位圣人之心恰似照旧未能故曰躬行君子则吾未
卷二 第 21b 页 WYG1293-0044d.png
 之有得原来不是谦辞后世学者不及圣人处正坐
 自以为能之病把许多不是都推在父兄朋友身上
 谁肯自家认个不能圣人曰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
 焉真非圣人不能为此说
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亦不可使上之陵在下位不援
 上在上位亦不可使下之援故在上而割体统以树
 私交在下而假风力以傲上官皆使援使陵之道也
 使之陵而又不甘于陵使之援而又不喜其援安得
卷二 第 22a 页 WYG1293-0045a.png
 无怨
问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曰上不怨天非不得于天不怨
 天下不尤人非不得于人不尤人盖正已而不求于
 人则无入而不自得自然无天可怨无人可尤何也
 在上位而陵下下之人未必皆甘于陵在下位而援
 上上之人未必皆喜其援安得一一如意安得不怨
 天尤人惟在上位不陵下我正已于上无所求于下
 自不见下之人有所拂意于我何所怨于下在下位
卷二 第 22b 页 WYG1293-0045b.png
 不援上我正巳于下无所求于上自不见上之人有
 所拂意于我何所怨于上上焉若天之于我皆顺而
 无逆自然无天可怨下焉若人之于我皆是而无非
 自然无人可尤又何入而不自得哉当此之时自君
 子视之若我之所遇与小人异自它人视之亦若君
 子之所遇与小人异不知非君子所遇与小人异乃
 君子正巳而不求于人与小人异也
人到得意时每嚣然自以为功多不肯言命到失意时
卷二 第 23a 页 WYG1293-0045c.png
 辄归咎于命又不肯惕然引咎反求诸其身是命之
 一字徒为小人行险者之口实耳子曰射有似乎君
 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夫惟失诸正鹄之时能反
 求诸身然后谓之居易以俟命
问居易俟命行险徼幸曰素位不愿外便是居易不素
 位而愿外便是行险非素位不愿外之外别有居易
 功夫故用故字命如吉凶祸福之类如吉凶祸福是
 命素位不愿外便是居易居易便有吉道福道在天
卷二 第 23b 页 WYG1293-0045d.png
 下又未有因吉道福道在我遂抗命以求吉求福之
 理吉焉惟命凶焉亦惟命只得静以俟之此是自然
 道理若不素位而愿外便是行险行险便有凶道祸
 道在天下未有有凶道祸道而不罹于凶祸之理即
 不然而吉焉福焉亦徼幸耳非吉与福之常也徼幸
 二字真令人可畏可危
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吾儒自有吾
 儒之高远吾儒之卑近异端自有异端之高远异端
卷二 第 24a 页 WYG1293-0046a.png
 之卑近今学者多以高远归异端以卑近归吾儒岂
 君子之道必由吾儒而后可至异端耶岂吾儒只下
 学而不上达耶非孔氏之旨矣
问禅家之乐曰诗云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
 乐且耽宜尔室家乐尔妻孥子曰父母其顺矣乎不
 知禅家有此乐否
问困知勉行视生知安行远甚何以能知之成功则一
 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所以知之
卷二 第 24b 页 WYG1293-0046b.png
 成功则一也此三句正是发明上文所以能一处非
 困勉之下复有此一等人
问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五之字何所指曰此五个
 之字皆指善字善即上文不思而得不勉而中道理
 择善固执是择其不思而得者思之又思以至于不
 思而得择其不勉而中者勉之又勉以至于不勉而
 中是之谓择善固执弗措之志弗措乎此也百倍之
 功百倍乎此也若不辨得之字明白纵是博学审问
卷二 第 25a 页 WYG1293-0046c.png
 慎思明辨笃行到底总只是外面工夫
问不思而得不勉而中曰孩提知爱稍长知敬见孺子
 而怵惕睹亲骸而颡泚不忍觳觫之牛不屑嘑蹴之
 食此等去处不知由思而得由勉而中否尧舜其心
 至今在个个人心有仲尼正在此处
礼仪三百威仪三千此天地间实在道理此士君子实
 在学问发育万物此发育也峻极于天此峻极也若
 不敦厚以崇礼而曰礼伪率天下荡检踰闲放纵恣
卷二 第 25b 页 WYG1293-0046d.png
 肆以为真是小人而无忌惮也
问尊德性而道问学曰德性对气质说今人皆气质用
 事所以喜怒哀乐不能中节尊德性者使德性用事
 而不为气质胜也故曰变化气质涵养德性尊德性
 由于问学道问学乃所以尊德性广大精微高明中
 庸故新厚礼是德性本体致之尽之极之道之温之
 知之敦之崇之是学问工夫识得本体然后可做工
 夫做得工夫然后可复本体此圣学所以为妙
卷二 第 26a 页 WYG1293-0047a.png
德性乃天命之性不睹不闻无声无臭气原不能囿质
 原不能拘本是尊的只因少学问工夫所以气质用
 事所以不能尊德性学者须知天命之初德性原来
 本尊则知学问之功不过变化气质使尊者无失其
 为尊耳非矫揉造作以拂性也故曰率性之谓道可
 见学问二字原非义外工夫
问上律下袭曰如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
 久可以速则速一毫不肯执著何等样圆故曰上律
卷二 第 26b 页 WYG1293-0047b.png
 天时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
 则速一毫不肯假借又何等样方故曰下袭水土
内省内字极重内字对外字言外省不疚不过无恶于
 人内省不疚才能无恶于志外省不疚无恶于人到
 底只做成个乡愿内省不疚无恶于志才是个真君
 子
中庸一书只是说了穷理尽性以至命一句故开口说
 天命之谓性而末云至矣至字即至命之至也
卷二 第 27a 页 WYG1293-0047c.png
问道德一也中庸言道德与论语言道德其旨同否至
 于老子五千言亦以道德名经又何以为异端曰中
 庸道德字与论语道德字微有不同论语一书论功
 夫不论本体论见在不论源头盖欲学者由功夫以
 悟本体由见在以觅源头耳此其为虑甚远非故秘
 之而不言也如论道是指其见在可道者而言故曰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而异端则曰道可道非常道
 如论德是指其见在可据者而言故曰据于德而异
卷二 第 27b 页 WYG1293-0047d.png
 端则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舍功夫而直谈本体舍
 见在而直谈源头如此则异端之说似又高吾儒一
 层矣不知异端差处正在本体源头处差不在舍功
 夫而直谈本体舍见在而直谈源头也故子思不得
 巳亦直指本体源头以泄孔子之秘以破异端之非
 如论语论夫子之道曰忠恕而巳矣而中庸则曰忠
 恕违道不远盖论语之论道指其见在可道者言中
 庸之论道直指天命率性之初而言也不然忠恕即
卷二 第 28a 页 WYG1293-0048a.png
 一贯之道而曰违道不远何哉言道而直指天命率
 性之初则玄莫玄于此也彼异端道可道非常道之
 说真粗浅甚矣论语论德曰据于德中庸则曰不显
 惟德百辟其刑之盖论语之论德指见在可据者言
 中庸之论德直合于上天之载无声无臭之初而言
 也不然为巳知几即君子之德而曰可与入德何哉
 言德而合于无声无臭之初则玄又莫玄于此也彼
 异端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之说又粗浅甚矣如水一
卷二 第 28b 页 WYG1293-0048b.png
 也论语指其见在如江河如池沼皆水也即如饮酒
 如啜茶亦皆水也而中庸则直指山下出泉原泉混
 混而言矣言功夫并言本体言见在并言源头必如
 此而后可以泄孔子之秘破异端之非耳若中庸不
 言本体源头则异端隐微之病孰为剖决道德不经
 之谈真足称经于后世矣道学不为之失传哉此中
 庸所以不容不作也盖有忧也
 疑思录三
卷二 第 29a 页 WYG1293-0048c.png
  读论语上
问学而时习章大意曰学而时习一节已包括下文二节
 意在内不然所学何事然既说学而时习之悦可以不
 说朋来之乐而犹继时习而云者所以广学者之量也
 不然惟知有已而不知有人矣可以不说人不知而不愠
 之君子而犹继朋来而云者所以广学者之识也不然
 又惟知有人而不知有己矣此孔门第一学问心法惟颜
 曾可以与此故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即学而
卷二 第 29b 页 WYG1293-0048d.png
 时习之说也一日克复天下归仁即朋来之说也为仁
 由已而由人乎哉即人不知而不愠之说也而大学
 说明明德亲民止至善又说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意
 亦如此故由明明德于天下说到格物由格物说到
 天下平又总归于修身意益明析要之学字仁字修
 身字总是一个道理人已内外上下四方毫无渗漏
 此圣贤授受之真传非颜曾以外诸弟子之可及也
问朱注解学为效先觉之所为汉儒解学为觉何如曰
卷二 第 30a 页 WYG1293-0049a.png
 学所以求其觉也注中人性皆善而觉有先后后觉
 者必效先觉之所为乃可以明善而复其初数语极
 精复其初则觉矣然必效先觉之所为而后能觉觉
 何容易后世学者惮于求师求友而乐于自宽自便
 辄曰学者觉也何必效先觉之所为不知既不效先
 觉之所为何以能觉此必无之理也谓学所以求其
 觉学然后觉则可若直解学为觉于学字说不去
效先觉之所为为字下得极妙曰为便落不得空
卷二 第 30b 页 WYG1293-0049b.png
不学不觉不觉不学学然后觉觉然后学此夫子所以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也后世学者惑
 于异端之说又自以为一觉便了不复言学且并疑
 愤乐相寻之说为非若曰既乐矣何消去再愤不知
 既不愤矣何以见其乐可见自谓一觉便了不复言
 学者还非真能觉者也
维天之命于穆不已若是真觉自然巳不得一息尚存
 此志不容少懈自然说不得便了
卷二 第 31a 页 WYG1293-0049c.png
佛氏以所以能知觉运动的这个为性故不消言学所
 以多流于放纵自恣吾儒以知觉运动之所以恰好
 的这个为性故曰人性皆善所以非学则不能明善
 而复其初
问人不知而不愠是知我者希则我贵之意否曰不然
 人不知而不愠圣人之心如太虚然原不贵知亦不
 贱知朋来则乐人不知则亦不愠人知之则嚣嚣人
 不知之则亦嚣嚣何等平心易气曷尝有丝毫愤世
卷二 第 31b 页 WYG1293-0049d.png
 不平之意芥蒂于中总之以无心自处亦以无心处
 天下耳若知我者希则我贵我贵二字便觉傲气便
 觉愤世不平此是借此二字以自宽慰之意此又愠
 之甚者也安得与夫子之言并论
问学也者所以学为人也不知当从何处为曰在为仁
 又问为仁当从何处为曰在孝弟故有子曰其为人
 也孝弟又曰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圣门学问只
 在根本上做不是泛然用功
卷二 第 32a 页 WYG1293-0050a.png
为人谋而不忠乎是就自家为师说与朋友交而不信
 乎是就自家与朋友说传不习乎是就自家为弟子
 说为人谋人字指弟子言不是泛说为人谋吾于子
 思则师之矣于颜般则友之矣王顺长息则事我者
 也王顺长息是费惠公之弟子二人皆可与师子思
 而友颜般者不是等閒人事字就弟子事师说古人
 之学只有师弟朋友舍此无馀事此所以学有渊源
 非后世可及
卷二 第 32b 页 WYG1293-0050b.png
古之学者必有师曾点曾参颜路颜回父子同师孔子
 杨时杨迪罗从彦父子师弟同师伊川蔡元定蔡沈
 父子同师晦庵王柏金履祥师弟同师北山吕大钧
 与横渠同年而后师横渠沈焕与象山为友而后师
 象山
虽曰未学语意与虽曰不要君吾不信也同只是决其
 即此是学吴注谓抑扬太过其流弊或至废学不知
 虽曰乃圣贤文法非抑扬之词如以此为废学则君
卷二 第 33a 页 WYG1293-0050c.png
 子食无求饱节亦废学耶
问处贫之道于人已间有辨否曰有如怜贫一也怜人
 之贫可自怜其贫不可乐贫一也自乐其贫可乐人
 之贫不可
问患不知人也如大庭广众中偶然相遇君子小人一
 时何以知之曰此不难知闻之前辈云大庭广众中
 如一人称人善一人称人恶则称人善者为君子而
 称人恶者为小人一人称人善一人和之一人阻之
卷二 第 33b 页 WYG1293-0050d.png
 则和者为君子而阻者为小人一人称人恶一人和
 之一人不答则不答者为君子而和者为小人以此
 观人百不失一矣
问患不知人是患人难知否曰人难知何消说只是患
 我不知人耳不患妍媸难辨而患鉴之不明不能照
 人之妍媸不患轻重难定而患衡之不平不能称人
 之轻重此患不知人正君子近里著巳之学也
问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曰道之以
卷二 第 34a 页 WYG1293-0051a.png
 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
 且格
问孔子生知圣人何十有五而志于学曰惟十有五而
 志于学乃所以为生知圣人
问从心所欲不踰矩曰只从心所欲便不踰矩若从耳
 目口体所欲便踰矩矣故曰从其大体为大人从其
 小体为小人
夫子之从心是从志学中千磨百鍊而来所以能从心
卷二 第 34b 页 WYG1293-0051b.png
 所欲不踰矩若放开学字而曰从心所欲是纵心非
 从心也纵心所如岂有不为耳目口体引去之理岂
 有不踰矩从心纵心此吾儒异端之辨
问从心纵心之辨曰有心放开之谓纵无心自然之谓
 从
问夫子于回则终日与言于赐则予欲无言何也曰终
 日与言之意正予欲无言之意譬之卢扁治病欲人
 勿药自不容不教人用药是教人用药之意正欲人
卷二 第 35a 页 WYG1293-0051c.png
 勿药之意也知此则予欲无言又安得不终日与言
 哉
孔门以博约立教是论功夫非论本体学者不达遂以
 闻见择识为知故夫子不得已又曰知之为知之不
 知为不知是知也直就人心一点灵明处点破知字
 此千古圣学之原若闻见择识不过致知功夫非便
 以闻见择识为知也故曰知之次知其知知其不知
 是本体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是功夫
卷二 第 35b 页 WYG1293-0051d.png
 譬之镜本明而拂拭所以求明非便以拂拭为明也
 以拂拭为明固不是谓镜本明不必拂拭亦不是故
 圣人说出本体正见得功夫原非义外耳此孔门博
 约之教所以上符精一之传也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故曰多闻择其善
 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孔子之道一贯之道也又曰博文约礼何也盖道有本
 原功无泛用博文原不是有心求博盖所以探本穷
卷二 第 36a 页 WYG1293-0052a.png
 原耳博文约礼则本立而逢原矣故曰吾道一以贯
 之孟子曰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此博约一
 贯之说也
知知知不知是良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致良
 知故曰是知也
老子曰知不知上不知知病不知知病固也知不知独
 非病乎必如夫子所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斯
 不病矣然则知不知何以亦曰病曰知不知令人不
卷二 第 36b 页 WYG1293-0052b.png
 可知矣故亦曰病
子张学干禄而夫子告以禄在其中似又教以得禄之
 道或者求其故而不得乃以天爵良贵解禄在其中
 禄字又与学干禄的禄字不相蒙不知子张学干禄
 也是在言寡尤行寡悔多闻阙疑慎言其馀多见阙
 殆慎行其馀上用功只是念头为得禄才如此用功
 耳故夫子告之只一味如此用功禄自在其中矣何
 必干哉若曰修其天爵而人爵自从之矣何必修天
卷二 第 37a 页 WYG1293-0052c.png
 爵以要人爵哉子张之学是修天爵以要人爵夫子
 之言是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子张之学是有所为
 而为夫子之言是无所为而为古今人功夫都是一
 样只是主意念头有所为无所为不同耳夫子此章
 与孟子天爵章总只是令人转念不是令人易业
春秋战国时成周取士之制虽废而遗风犹存或以言
 扬或以行举间有行之者故子张学干禄孟子谓今
 人修天爵以要人爵还说得只消转念不消易业自
卷二 第 37b 页 WYG1293-0052d.png
 秦汉以后取士之途不一学者欲为圣贤先要易业
 更说不得转念矣前半生精力既夺于诸子百家后
 半生精力又夺于功名富贵到老年纵有为圣为贤
 之心那里有功夫去读六经孔孟之书此真儒所以
 不多见而世道人心不三代若也且尤可异者汉诏
 举非常之士于是人争跅弛不羁以博非常之名卒
 之操莽温懿接踵而出世道之祸可胜言哉至于王
 安石以新经字说取士其坏人心术尤甚南宋韩侂
卷二 第 38a 页 WYG1293-0053a.png
 胄当国取士稍涉义理者悉见黜落六经语孟中庸
 大学之书为世大禁宋之不竞又何怪焉树鹄于彼
 而责成于此此必无之理也逮我国朝以五经四书
 取士而设儒学以作养之诸士自幼所读者理学之
 书所作者理学之文下以此应举上以此取士主司
 若曰其言如此其人可知此必理学真儒无疑也虽
 中间言行不相顾徒以文售者未必尽无乃各人自
 家不知转念有负于上之所举耳非其举业立法之
卷二 第 38b 页 WYG1293-0053b.png
 不善也由孔孟而后寥寥千馀载至今日才好说只
 消转念不消易业由此观之士生今日岂非至幸至
 幸矣哉吾辈今日千讲万讲只是要转得此一念则
 平生所学者尽皆是物矣不必易业而后称真儒也
 愿共勉旃毋负千载一时
入太庙每事问此正圣心自然不容已处如见孺子而
 怵惕睹亲骸而颡泚之类此正象山所谓墟墓兴哀
 宗庙钦斯人千古不磨心也古之先王有此一念所
卷二 第 39a 页 WYG1293-0053c.png
 以不得不制出许多祭礼如宗祝有司笾豆樽罍一
 切仪文度数之类此皆从此一念不容已处流出故
 孔子入太庙不觉的每事问此一念即古先圣当日
 制礼最初之一念所以不得不把许多祭礼如宗祝
 有司笾豆樽罍一切仪文度数之类每事去问此亦
 皆从此一念不容已处流出故曰是礼也见孺子而
 怵惕乃不忍之政之原睹亲骸而颡泚乃葬亲之礼
 之原入太庙每事问乃宗庙之礼之原先王得其原
卷二 第 39b 页 WYG1293-0053d.png
 遂昌其流圣人睹其流遂触其原此圣人每事问处
 正圣人窥礼之原处或人乌足以知之
问管仲功业甚大夫子尝亟称之而又鄙其器小者何
 曰惟其功业大所以敢于奢僣惟其奢僭所以见得
 他器小若是器大将此功业不知容在何处岂肯奢
 僭至此
管仲之功莫大于尊周攘夷管仲之罪莫大于树屏反
 坫何也桓公之于仲即汤之于尹不是过而树屏反
卷二 第 40a 页 WYG1293-0054a.png
 坫仲何忍也仲方尊周室明君臣之分攘荆楚峻华
 夏之坊而树屏反坫仲又何悖也是仲能尊周天子
 而不能尊齐桓公能攘荆楚之僣而不能攘自己之
 僭仲将何词以谢桓公哉仲之得以善始善终者亦
 天幸耳且当时以桓公之威岂其不能禁仲之树屏
 反坫而甘心任仲之僣也或者其偏信乎仲而不知
 其僭乎抑一匡九合有所用乎仲而不得不为是隐
 忍之计乎抑仲自恃其大有功于桓而谓桓其奈我
卷二 第 40b 页 WYG1293-0054b.png
 何乎不知使桓而偏信乎仲而不知其僭也是仲愚
 桓也使桓私计有所用乎仲而不得不为是隐忍也
 是桓愚仲也使仲自恃其功而谓桓无奈我何也是
 仲胁桓也愚之不可胁之可乎哉周公凭叔父之亲
 居冢宰之位操制作之权自古人臣功烈权势未有
 过此者而公也吐哺握发赤舄几几曾不以功烈权
 势自高仲诚有功未必加于周公顾以周公之所不
 敢僭者而仲僭之何也如曰成大功者略小节不知
卷二 第 41a 页 WYG1293-0054c.png
 树屏反坫是居然以桓自命也此而为之小孰能为
 之大厥后季氏舞八佾三家歌雍彻是仲也为之作
 俑矣仲之功不能掩乎其罪仲之罪不能掩乎其功
 故曰功烈如彼其卑也功烈本高而自高之则卑仲
 固可罪也哉仲亦可惜也哉
淮阴羞列绛灌祸惨赤族管仲僣儗邦君老死牖下仲
 之不为淮阴者亦倖耳可见为人臣者宁可无功业
 之成不可无居功之量
卷二 第 41b 页 WYG1293-0054d.png
功业大小系于所遇器量大小系于所学有器量而无
 功业犹可言也有功业而无器量不可言也
问达生死曰所谓达生死者谓自己不以生死动其心
 也若不以人之生死动心如庄子妻死而歌友死而
 歌甚至母死不哀而曰达生死可乎或曰此寓言也
 曰以母死不哀为寓言可乎
问朝闻道夕死可矣曰人能闻道则生也可死也可不
 能闻道则生也不可死也不可言死生则诸凡是非
卷二 第 42a 页 WYG1293-0055a.png
 毁誉穷通得丧可知死生特举其重者言之耳只是
 甚言道之不可不闻且闻道之人能出离生死固不
 待言若专为出离生死闻道执定在了生死一边说
 是佛氏之旨非夫子之意矣
朝闻道夕死可矣乃吾儒光明正大之说也若说未尝
 生未尝死而人谓之生谓之死则幻妄不经甚矣
生死原无二理故谓未知生焉知死则可谓未尝生未
 尝死则不可
卷二 第 42b 页 WYG1293-0055b.png
问德不孤必有邻曰象山不云乎东海有圣人出焉此
 心同也此理同也西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
 同也南海北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千
 百世之上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千百世
 之下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故曰德不孤
 必有邻虽然还多一圣字耳
漆雕开曰吾斯之未能信余则曰吾斯之未能疑夫道
 中天日也有何可疑学行而已疑之何为不知道虽
卷二 第 43a 页 WYG1293-0055c.png
 中天日也而吾侪果能见道分明胸中朗朗如中天
 日乎学行而已而吾侪果能于人伦日用间一一行
 而著习而察乎胸中不能朗朗如中天日而曰有何
 可疑人伦日用间不能一一行而著习而察而曰疑
 之何为是何其敢于自信如此也易曰或之者疑之
 也故无咎可见疑虽非信而欲求信必自疑始故居
 之不疑夫子鄙其非士而自以为是孟子谓其为乡
 原圣贤之为虑远矣余故曰吾斯之未能疑呜呼疑
卷二 第 43b 页 WYG1293-0055d.png
 且未能矧信也乎哉因书此与同志者正之
孔子惓惓教人谨言慎行后世学者多以谨言慎行为
 伪放言肆行为真夫谨言慎行中诚有伪者惩其伪
 只当进而在谨慎之中求真不当退而在放肆之中
 求真进而求真则为真君子退而求真则为真小人
泾野先生平日教人惟以甘贫改过为言或者疑其浅
 余曰先生之学盖得之颜子者也箪瓢陋巷不改其
 乐非甘贫乎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非改
卷二 第 44a 页 WYG1293-0056a.png
 过乎故曰屡空又曰不贰过圣贤之学大抵如此以
 此而疑其浅也则佛老深矣
问回也不改其乐孔子乐在其中不知是乐道否曰天
 地间惟有此道吾儒之学亦惟有此道故孔子曰志
 于道又曰吾道一以贯之其言道者不一而足至于
 曾子言大学之道子思言率性之道孟子七篇尤惓
 惓于道字可见自古圣贤学问全在此道故仲尼颜
 子之乐乃所以乐道非悬空去别有个乐也孔孟而
卷二 第 44b 页 WYG1293-0056b.png
 后禅学盛行将此一道字扫而去之只悬空以求此
 乐故其弊至于猖狂自恣而不可救后世溺于禅学
 者无论即号称大儒挺然以崇正辟邪为任者亦群
 然谓孔颜自有乐处不是乐道一倡百和莫可究诘
 盖其心虽专主于吾儒而其学则浸淫于佛氏而不
 自知矣故谓乐道有浅深安勉之分则可谓非以道
 为可乐而乐之则不可彼舍道而悬空以求此乐是
 异端之乐非吾儒之乐也千言万语讳此道字千思
卷二 第 45a 页 WYG1293-0056c.png
 万想解此乐字此正见禅学入人之深而人亦不自
 知处孔孟而后此道不明盖千有馀年矣吾儒异端
 关系学术不小故不可不辨
孔子曰君子忧道不忧贫惟其忧道则所乐在道可知
 惟其不忧贫则不改其乐乐在其中可知可见孔颜
 之乐全在此道字奈何后儒必欲讳言之也不知虽
 乐到浑然相忘无适不然处亦总只是个乐道
孟子曰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分明说破道
卷二 第 45b 页 WYG1293-0056d.png
 之可乐如此后儒必欲谓颜子非以道为可乐而乐
 之何也既非以道为可乐又将以何者为可乐乎禅
 学移人虽吾儒不能自解免如此
二程见茂叔后吟风弄月以归有吾与点也之意即此
 便是得仲尼颜子乐处又何必更往别处寻鸢飞鱼
 跃时行物生斯道原在目前只是人丢过道字往别
 处寻所以孔颜乐处终不能到耳
冉有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还是不说若说则何
卷二 第 46a 页 WYG1293-0057a.png
 论力且能说就是力既曰说矣而又曰力不足何也
 冉求之病只是把这道理认在夫子身上不曾认得
 是自家的故曰非不说子之道夫以我说子之道是
 二之也力即足安所用之他日问闻斯行诸子曰闻
 斯行之不知求所闻斯行之者果说夫子之道而行
 之耶抑说自家之道而行之耶回知博我约我故欲
 罢不能既竭吾才是回说我之道非说子之道也力
 何患其不足既竭吾才吾字正与博我约我二我字
卷二 第 46b 页 WYG1293-0057b.png
 相应吾辈为学勿说我学圣人之道把道当做圣人
 的当知圣人不过先得我心之同然我自赤子以来
 此道完完全全圣非有馀我非不足只是我自家不
 知说我之道耳使我自家果能说我之道也即此便
 有馀力何患不到圣贤地位
问女为君子儒君子儒何以解曰儒行篇解之详矣或
 曰昔人谓儒行篇非夫子之言是否曰儒之道大矣
 夫子告哀公是泛说儒行道其实如此不是说自家
卷二 第 47a 页 WYG1293-0057c.png
 如此多自夸大以摇其君也自异端绌吾儒吾儒不
 惟不能绌异端且往往混于异端而自绌乃曰儒行
 非孔子之言不知何以知其非孔子之言也宋制新
 进士赐儒行中庸二篇此其意甚盛高闶乃奏儒行
 词说不纯请止赐中庸闶受学龟山且不知儒且自
 绌儒如此况异端哉又何怪三教日月星之说也
尧舜其犹病诸与下论不同此是论其势若曰心犹易
 尽而势殊难周下论是论其心若曰势犹易周而心
卷二 第 47b 页 WYG1293-0057d.png
 殊难尽下论病字正是修己以敬敬处
问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曰一向解者
 皆谓己立立人己达达人两念并起不分先后不知
 谓之曰两曰并犹未得一体之旨己欲立己欲达此
 欲是人人有的不独仁者只是少立人达人之心所
 以不及仁者耳故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
 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玩能近取譬四
 字其意自见又问躬自厚而薄责于人所求乎人者
卷二 第 48a 页 WYG1293-0058a.png
 重而自任者轻何也曰躬自厚者谓以立人达人自
 任薄责人者谓不以立人达人责人也若自家不能
 以立人达人自任只责备别人不能立人达人便是
 所求乎人者重而自任者轻可见己欲立而立人己
 欲达而达人才谓之躬自厚才谓之自任重昔伊尹
 思天下之民匹夫匹妇有不被尧舜之泽者若已推
 而纳之沟中而孟子以为其自任以天下之重如此
 既曰天下又曰自任此可以解立人达人之旨矣虽
卷二 第 48b 页 WYG1293-0058b.png
 然伊尹犹待三聘而后自任而孔子则以匹夫自任
 不论事业而论理不论穷达而论心一腔四海一息
 万年此孔子之所以为仁而孟子所以愿学孔子也
惟欲己立而不立人甚且忌人之立惟欲己达而不达
 人甚且忌人之达如此存心不知可称己立己达否
 可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才谓之己立己
 达故曰古之学者为己古之学者是如此为己不然
 则杨氏为我矣
卷二 第 49a 页 WYG1293-0058c.png
述而不作不是圣人谦词后世天下不治道理不明正
 坐一作字不遵守祖宗法度只作聪明以自用天下
 安得治不表章圣贤经传只好异论以自高道理安
 得明述而不作圣人之为虑远矣
默而识之一句最要𦂳果然默识得这个道理原自无
 止息安得不学学之安得厌原自无人我安得不诲
 诲之安得倦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此
 学而不厌之解也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
卷二 第 49b 页 WYG1293-0058d.png
 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此诲人不倦之解
 也或又问默者何曰此章默字从次章讲字来原不
 是悬空顿悟余尝有一绝句末云讲到无言处方知
 道在心不是一味不言坐待默识也讲到无言处真
 是多说一句不得故曰默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
 曰唯何消多说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既识得东风面则万紫千红总是
卷二 第 50a 页 WYG1293-0059a.png
 春安往非学安往得厌安往非诲安往得倦
何有于我哉正是圣人默识处正是圣人不厌不倦处
 若自以为有便非圣人望道未见之心便是厌便是
 倦便不是真识
问默识所识何物曰夫子尝自解之矣曰若圣与仁则
 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可
 见默识是识仁识圣圣是究竟处仁是发端处究竟
 处无所增发端处无所减仁如桃仁杏仁虽止一粒
卷二 第 50b 页 WYG1293-0059b.png
 而枝叶花实无穷生意已具圣如成株之后枝叶花
 实已扶疏而烂漫矣其实只是一个道理故曰学者
 先须识仁
或问吾辈只修德足矣又何必讲学余笑而未答顷之
 问余如何修德余曰公只修德足矣又何必问如何
 修德或者笑而大悟
徙义改过是修德实在功夫讲学者正讲其如何是义
 如何是过如何去徙如何去改耳总是一件事非判
卷二 第 51a 页 WYG1293-0059c.png
 然四段功夫
问讲学盛于宋或云议论多而成功少又云理学敝宋
 何也曰声容盛而武备衰论建多而成效少此元人
 进宋史表中语盖指当时庙堂之上言也如新法和
 议之类满朝争之而竟不报真所谓论建多而成效
 少者而忌者乃借口归咎于理学诸儒不知当时诸
 儒多屏逐山野或弃置散地师友之间不过私相讲
 论以明道觉人耳何关于庙谟国是而责其成效少
卷二 第 51b 页 WYG1293-0059d.png
 哉且宋之不竞正系于京惇侂胄辈禁学之故即有
 忠言无从取效而反归咎于学何也是宋以禁理学
 敝非以理学敝也论者试取宋史一细读之则诸儒
 之冤可不待辨而自白矣
问宋儒有不适于用之讥是否曰不然天下之人不一
 有有才而讲学者亦有无才而讲学者有有才而非
 学者亦有无才而非学者彼见讲学而无才者之不
 适于用非学而有才者或亦倖成其功遂谓讲学之
卷二 第 52a 页 WYG1293-0060a.png
 无益不知讲学而不适于用乃无才之过非讲学之
 过也非学而倖成其功乃有才之效非非学之效也
 不咎其所以不适于用而归咎于学不察其所以成
 功而归功于非学此宋儒所以有不适用之讥也虽
 然元祐之禁伪学之禁即有才安所用之是宋儒之
 不适于用又时为之也于诸儒乎何尤
有才而讲学益足见其所长无才而讲学亦足补其所
 短不然有才而非学则为恃才无才而非学则为弃
卷二 第 52b 页 WYG1293-0060b.png
 物矣
昔三原王康僖公讲学其父端毅公督之朝邑韩苑洛
 讲学其父莲峰老人督之康僖公之门人为马溪田
 苑洛之门人为杨斛山当其时家庭之间蔼若洙泗
 师弟之际不愧伊洛此吾乡前辈所以为盛今父师
 之教弟子之学自举业外无复有此风味矣识者不
 能不为之三叹
亲妻子奴仆之日多接贤人君子之日少学问终无进
卷二 第 53a 页 WYG1293-0060c.png
 益此古人所以讲学会友常若不及
聚坐一番收敛一番讲论一番明白一番
问子路行三军恐颜子未必能此夫子何以与之曰用
 之则行舍之则藏正是行三军之上策可以进则进
 可以退则退可以战则战可以守则守临事而惧好
 谋而成兵法之妙莫过于此可见行三军特用舍行
 藏之绪馀耳颜子岂迂阔而无用也
凡天下事果于道理见得明白自家就该做去不该徇
卷二 第 53b 页 WYG1293-0060d.png
 人故孔子论贫富不论别人所好何如但曰如不可
 求从吾所好论礼乐不论别人所用何如但曰如用
 之则吾从先进二吾字正是圣人不肯徇人处不然
 空慨叹一场徒说别人不是自家依旧落了世俗蹊
 径
问子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云尔不知在何处愤何处乐曰学也者所以学为人
 也故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
卷二 第 54a 页 WYG1293-0061a.png
 至云尔愤在此乐亦在此此圣人所以不可及后世
 学者不知此将一生精力或在诗文上发愤或在功
 名上发愤或在富贵上发愤不肯在做人上发愤所
 以不及圣人
问我欲仁斯仁至矣如何是欲如何是至曰无论如何
 是欲如何是至当论如何是仁程子曰仁者以天地
 万物为一体故欲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则其心公公
 则谓之欲仁不欲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则其心私私
卷二 第 54b 页 WYG1293-0061b.png
 则不谓之欲仁故曰学者先须识仁
仁人心也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此真心也古圣贤
 千言万语吾辈千讲万讲总只是要涵养此一念扩
 充此一念更无多术圣学真传原在于此彼摩顶放
 踵从井救人者乃有此心而不能善用其心之过正
 所谓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者若惩其愚不病其不
 好学而反病仁之不当好则其愚抑又甚矣故学者
 必涵养扩充此一念到满腔皆恻隐之心处然后信
卷二 第 55a 页 WYG1293-0061c.png
 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之说
有若无实若虚非颜子明知其有而故为无明知其实
 而故为虚也盖天下道理原是无穷尽的岂可以自
 足自满故曰有若无实若虚此正是颜子实见道理
 处不可与老氏良贾深藏若虚盛德容貌若愚之说
 并论盖老氏明白又说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
 先民必以身后之这二欲是甚么心肠此其用意甚
 深反落霸术畦径盖用此以欺世愚人令人不可测
卷二 第 55b 页 WYG1293-0061d.png
 识非真见道理当如此也老氏巧颜子诚老氏有意
 颜子无心此吾儒异端之辨
问犯而不校曰方将与物同休戚何暇共人争是非
问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曰民可使由不可使知非
 圣人不使之知也圣人看破这道理不能强人人而
 使之知是以因性牖民道德齐礼立规矩树准绳昭
 然示人以可由之则使之家遵而户守然而使民知
 之之意已在于由之之中特不强人人以必知耳中
卷二 第 56a 页 WYG1293-0062a.png
 间有能知者不外规矩准绳直透精微奥妙固圣人
 所深愿有不能知者有此规矩准绳亦不至放纵决
 裂亦圣人所深喜民可使由不可使知圣人诚不能
 强人人而使之知也老氏不达乃倡为愚民之说故
 其言曰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
 治以其知多卒使始皇焚书以愚黔首则老氏一言
 误之耳学术一差关系岂小
三年学不至于榖不易得也只为志榖一念不知忙坏
卷二 第 56b 页 WYG1293-0062b.png
 古今多少人且无论圣学无所为而为只说榖之得
 与不得岂系于志人第不思耳
问御乃艺之卑者夫子何以执御曰古人每出必舆必
 以子弟御非以自逸所以防轻动妄动耳且子为父
 御弟为师御亦寓教孝教敬意在内故曰樊迟御又
 曰冉有仆尧舜孝弟只在徐行后长可见御之义甚
 大此御所以为六艺之一而夫子所以愿执御也
六艺中惟御久废可见夫子执御之说为虑甚远
卷二 第 57a 页 WYG1293-0062c.png
多能是游艺功夫博文是志道功夫不可混看
多能是艺如射御钓弋之类故曰吾不试故艺博文是
 讲明道理约礼是体验身心此圣门精一之学原自
 与多能不同博文不是在艺上博虽俯仰宇宙上下
 古今只可谓之博文不可谓之多能博文与多能盖
 道与艺之别也
多能无论其粗者即如诗文一事虽亦是古今不朽之
 事不可少的但圣人之所以为圣与学者之所以学
卷二 第 57b 页 WYG1293-0062d.png
 圣人功夫所重不在此故圣人不禁人题诗作文写
 字亦不教人题诗作文写字天资高有馀力不妨正
 务学之无伤不然不学亦无伤彼不能诗文而遂谓
 诗文为不当学固不是即能诗文而遂谓惟诗文为
 当学亦不是
汉人之文晋人之字唐人之诗自是宇宙奇观自足令
 人欣赏学者但以此为游艺之助则可若以此为正
 学之妨则不可
卷二 第 58a 页 WYG1293-0063a.png
问空空鄙夫何足与言而夫子必竭两端曰此正见圣
 人诲人不倦之心
自己稍有所知不待人问而汲汲于自见是其病在浅
 露自己无所不知而人或有问却含糊不肯尽言是
 其病在深晦洪钟有声特不可不叩而自鸣耳岂可
 叩之而复不鸣哉此其为人心术不问可知子曰吾
 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
 两端而竭焉自己不自有其知而告人务必尽其知
卷二 第 58b 页 WYG1293-0063b.png
 此圣人所以不可及
问自己无所不知而人问不肯尽言是何主意曰只是
 恐其人知忌人并己意思鸳鸯绣出凭君看莫把金
 针度与人坏人心术莫此为甚
问空空如也当作圣人看否曰不可鄙夫惟空空才能
 领受圣教不然圣言未毕必有龃龉不相投处圣人
 必不能尽言又安得竭两端哉夫子说鄙夫空空正
 见得他受教有地程明道谓空中受道意本于此若
卷二 第 59a 页 WYG1293-0063c.png
 说夫子空空颜子屡空是学别有所宗特援圣言以
 为證耳
叩字竭字正见圣人无知处人未问我我安得无故起
 念是未问之前我本无知由人之问才发动起我之
 知故曰叩既发动起我之知是以不得不竭两端彼
 所问者如此我所答者不得不如此多说一句不得
 少说一句不得故曰竭竭者竭尽无馀之意也既竭
 矣圣人之心尚复有知乎是既答之后依旧无知故
卷二 第 59b 页 WYG1293-0063d.png
 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
问知不知上曰知而不自有其知诚上也但老氏之意
 明知其知而欲以上人先人故故为不知以下之后
 之故曰知雄守雌知白守黑又曰非以明民将以愚
 之是知而故为不知以愚人者也安得为上孔子曰
 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
 其两端而竭焉知而不自有其知而又与天下人共
 进于知此吾儒之所谓上非异端之所谓上也
卷二 第 60a 页 WYG1293-0064a.png
问博约之训孔门群弟子共闻之独颜子悟得博我约
 我何也曰此一悟全从仰钻瞻忽中来群弟子所以
 日闻圣教而不悟者正是少此功夫耳
人皆有为圣人之才只是不肯竭竭之便几于圣人故
 曰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
颜子得力处在一竭字世儒受病处在一罢字偶有所
 悟辄去放开此所以流弊无穷
自以为悟遂去罢手还不是悟若是真悟自然欲罢不
卷二 第 60b 页 WYG1293-0064b.png
 能
圣人心同天地圣人学问直是与天地万物为一体学
 问不是自家私自做的故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
 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只玩可与未
 可与五字便见圣人公己公人处曾子亦曰堂堂乎
 张也难与并为仁矣此亦夫子未可与之意学者且
 无论有可与不可与之人当先论有与人不与人之
 心若无此与人公共之心纵自家十分用功终是自
卷二 第 61a 页 WYG1293-0064c.png
 私自利之人其于圣学不啻千里
问权曰道譬之秤然权是秤锤衡是秤梗经是秤星应
 感之来即所秤之物经是一定不移的权是移来移
 去的权虽移来移去始终在星之内非移在星之外
 也权虽通变不离乎经事事有权时时有权非专为
 经处常权处变也程子谓权只是经可谓独见若外
 经言权则权谋权变矣
可与立未可与权不可说坏立字权是立之熟处孔子
卷二 第 61b 页 WYG1293-0064d.png
 不踰矩是立从心所欲不踰矩是权
鲁男子以己之不可学柳下惠之可是他立处然能以
 己之不可学柳下惠之可又是他权处即此是立即
 此是权故夫子与之不独鲁男子昔沈晦问尹彦明
 今有南子可见乎尹曰不可曰子学孔子者也如何
 不见曰若某学未到磨不磷涅不缁处故不见人谓
 此尹子立处余谓此尹子权处故必权如鲁男子如
 尹彦明才谓之真可与权
卷二 第 62a 页 WYG1293-0065a.png
问乡党篇大意曰当恂恂则恂恂当便便则便便当訚
 訚则訚訚当侃侃则侃侃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夏葛
 而冬裘渴饮而饥食圣人何以异于人哉人自异于
 圣人耳
问孔子疏食饮水乐在其中至乡党一篇凡饮食衣服
 又要齐整何也曰乡党篇是说圣人动容周旋无不
 中礼即一饮食一衣服人所易忽略处圣人亦不肯
 苟不是要齐整受用不然绀緅何以不饰红紫何以
卷二 第 62b 页 WYG1293-0065b.png
 不为亵服羔裘玄冠何不以吊食必求精何以不厌
 精脍必求细何以不厌细惟知肉食何以不使胜食
 气哉为此言者是恶恶衣恶食之人而借孔子以自
 解者也何足置辨
许平仲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傍有梨众争取啖平仲
 独危坐树下自若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人曰世乱此无主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或者叹
 服必如此方谓之善学孔子
卷二 第 63a 页 WYG1293-0065c.png
不撤姜食不为通神明去秽恶与不得其酱不食俱无
 所取意只是门弟子心悦诚服圣人把圣人平日所
 嗜的所常用的都要记下以识不忘耳与曾晰嗜羊
 枣曾子不忍食羊枣之意同即此足见圣门肫肫其
 仁景象
问伤人乎不问马曰此圣心自然不容己处盖闻厩焚
 仓卒之际正真心发见之时只一问人不问马则圣
 人一生老安少怀多少大的志愿皆从此一念中来
卷二 第 63b 页 WYG1293-0065d.png
 故孟子验人皆有不忍人之心验之乍见孺子入井
 之一念其意正本于此战国时厩有肥马野有饿莩
 天下日趋于危乱只是为人上者少此一念耳这道
 理尽大不可看小了
问论语中有重出者有重出而逸其半者何曰非是重
 出盖圣人丁宁意也春秋传所谓书之重词之复必
 有大美存焉尔
时哉时哉乡党一篇圣人的行事也只是个时哉时哉
卷二 第 64a 页 WYG1293-0066a.png
 故曰孔子圣之时者也
 
 
 
 
 
 
 
卷二 第 64b 页 WYG1293-0066b.png
 
 
 
 
 
 
 
 少墟集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