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礼通考 卷一百六十九 第 1a 页 WYG0139-0047c.png

钦定四库全书
五礼通考卷一百六十九
刑部尚书秦蕙田撰
嘉礼四十二
学礼
案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太学
之制昉于五帝其名为成均虞曰庠夏曰序
殷曰瞽宗周曰辟廱又兼立四代之学是为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六十九 第 1b 页 WYG0139-0047d.png

五学又有门闱之小学以教国子四郊之小
学以教国人待其既长然后由小学而进于
太学焉其乡遂州党亦各有学诸侯之国亦
立太学小学乡学盖三代以上莫不以立学
为先务其教之之法国子则师氏诏以三德
保氏诏以六艺大司乐诏以乐德乐语乐舞
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中年而考校
九年而大成其秀者官之其不率教者屏之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六十九 第 2a 页 WYG0139-0048a.png

至于乡学则乡遂之吏受教法于司徒以乡
三物教之岁时书其德行道艺三年大比兴
其贤能而登于天府又中年论其秀者升于
太学俾与国子齿焉诸侯则岁贡其太学之
秀者天子试之射宫视其贤否而行庆让之
法以是知先王之于士教之必周择之必慎
而后可收得人之效也天子又以春秋视学
修释菜之仪举养老之典承师问道合语乞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六十九 第 2b 页 WYG0139-0048b.png

言以身先为之向导故学士莫不蒸蒸丕变
相与勉为贤者而耻为不肖然则学之礼顾
不重哉古礼经有学礼一篇见于大戴礼贾
谊新书所引惜其文不传今采录经传以补
礼经之阙而后世学校选举视学养老经筵
见于史者俱以类附之其释奠仪节已见吉
礼故不及云
礼记王制有虞氏养国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庠夏后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六十九 第 3a 页 WYG0139-0048c.png

氏养国老于东序养庶老于西序殷人养国老于右学
养庶老于左学周人养国老于东胶养庶老于虞庠虞
庠在国之西郊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六十九 第 3b 页 WYG0139-0048d.png

内则有虞氏养国老于上庠养庶老于下庠夏后氏养
国老于东序养庶老于西序殷人养国老于右学养庶
老于左学周人养国老于东胶养庶老于虞庠虞庠在
国之西郊
蕙田案虞殷之太学在西夏周之太学在东
东胶又在辟廱之东故大戴礼谓之东学以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六十九 第 4a 页 WYG0139-0049a.png

其法夏后氏之序故亦曰东序对郊外小学
而言故以东胶为大学祭义食三老五更于
太学亦谓东胶也
王制天子曰辟廱
诗大雅灵台虡业维枞贲鼓维镛于论鼓钟于乐辟廱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六十九 第 4b 页 WYG0139-0049b.png

张子曰辟廱古无此名其制盖始于此故周有天下
遂以名天子之学而诸侯不得立焉
于论鼓钟于乐辟廱鼍鼓逢逢矇瞍奏公
蕙田案天子视学大昕鼓徵以警众及天子
至始大合乐故于鼓独一再言之
周颂振鹭振鹭于飞于彼西雍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六十九 第 5a 页 WYG0139-0049c.png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六十九 第 5b 页 WYG0139-0049d.png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六十九 第 6a 页 WYG0139-0050a.png
大雅文王有声镐京辟廱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
服皇王烝哉
张子曰灵台辟廱文王之学也镐京辟雍武王之学
也至此始立为天子之学矣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六十九 第 6b 页 WYG0139-0050b.png
蕙田案周于国中立五学而辟廱居其中其
东西南北四学则为教国子肄业之地故武
王临辟廱而四学之士咸来观礼莫不感化
于德心悦而诚服周之作人于斯为盛经云
自西自东自南自北谓成均上庠瞽宗东序
之学者非汎指四方之人也
白虎通德论辟雍所以行礼乐宣德化也辟者象璧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六十九 第 7a 页 WYG0139-0050c.png

圆以法天也雍者雍之以水象教化流行也辟之为
言积也积天下道治雍之为言壅也壅天下之仪则
故谓辟雍也王制曰天子辟雍诸侯泮宫外圆者欲
使观者平均也又欲言外圆内方明德当圆行当方
也
周礼春官大司乐掌成均之法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六十九 第 7b 页 WYG0139-0050d.png
凡有道有德者使教焉死则以为乐祖祭于瞽宗
礼记文王世子春夏学干戈秋冬学羽籥皆于东序
春诵夏弦太师诏之瞽宗秋学礼执礼者诏之冬读书
典书者诏之礼在瞽宗书在上庠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六十九 第 8a 页 WYG0139-0051a.png

凡祭与养老乞言合语之礼皆小学正诏之于东序
大司成论说在东序
凡语于郊者于成均以及取爵于上尊也
蕙田案文王世子曰成均曰东序曰瞽宗曰
上庠独不及辟廱者以此篇主学世子及学
士而言辟廱非教学之所也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六十九 第 8b 页 WYG0139-0051b.png

祭义天子设四学当入学而大子齿
陆氏佃曰天子立四学并其中学而立直于一处并
建周人辟雍则辟雍最居中其南为成均其北为上
庠其东为东序其西为瞽宗当学礼者就瞽宗学书
者就上庠学舞干戈羽籥者就东序学乐德乐舞乐
语者就成均辟雍唯天子承师问道食三老五更及
出师受成等就焉学礼曰帝入东学尚亲而贵仁东
序是也帝入南学尚齿而贵诚成均是也帝入西学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六十九 第 9a 页 WYG0139-0051c.png

尚贤而贵德瞽宗是也帝入北学尚贵而尊爵上庠
是也帝入太学承师而问道辟雍是也总而言之四
学亦大学也若辟雍虽太子不得预太子入学学者
所学之宫也辟雍非其所学之宫故云四学
郑氏锷曰周人立五学中曰辟雍环之以水水南为
成均水北为上庠东为东序西为瞽宗学礼者就瞽
宗学书者就上序学舞干戈羽籥者就东序学乐德
乐舞乐语者就成均惟天子承师问道及养老更之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六十九 第 9b 页 WYG0139-0051d.png

类乃就辟雍故大戴礼有帝入东学西学南学北学
太学之文盖周人立四代之学礼记云于成均以及
取爵于上尊也又云瞽宗商学也然上庠下庠虞也
东序西序夏也左学右学商也东胶虞庠周也不见
成均为何代之学独董仲舒谓五帝学康成从之他
无所见或者以成均为辟雍岂其然欤
蕙田案陆氏郑氏解四学五学之说极精惟
云食三老五更就辟雍则未然三老五更之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六十九 第 10a 页 WYG0139-0052a.png

位在东序不在辟廱也
食三老五更于太学所以教诸侯之弟也祀先贤于西
学所以教诸侯之德也
陈氏礼书记曰天子视学命有司行事祭先师先圣
焉卒事遂适东序设三老五更之席又曰食三老五
更于太学所以教诸侯之弟祀先贤于西学所以教
诸侯之德夫天子视学则成均也命有司行事祭先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六十九 第 10b 页 WYG0139-0052b.png

师先圣焉即祀先贤于西学也祀先贤于西学则祭
于瞽宗也有司卒事适东序设三老五更之席即养
国老于东胶也养国老于东胶即食三老五更于大
学也然则商之右学在周谓之西学亦谓之瞽宗夏
之东序在周谓之东胶亦谓之太学盖夏学上东而
下西商学上右而下左周之所存特其上者耳
蕙田案注以西学为西郊之虞庠不如陈氏
主瞽宗之的然陈氏谓天子视学在成均则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六十九 第 11a 页 WYG0139-0052c.png

又误以成均辟廱为一
射义天子将祭必先习射于泽泽者所以择士也
郊特牲卜之日王立于泽
朱子曰王制论学天子曰辟雍诸侯曰泮宫说者以
为辟廱大射行礼之处也水旋丘如璧以节观者泮
宫诸侯乡射之宫也其水半之盖东西门以南通水
北无也故振鹭之诗曰振鹭于飞于彼西雍说曰以
雍为泽盖即旋丘之水而其学即所谓泽宫也盖古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六十九 第 11b 页 WYG0139-0052d.png

人之学与今日不同孟子所谓序者射也则学盖有
以射为主者矣苏氏引庄周言文王有辟廱之乐遂
以辟廱亦为乐名而曰古人以乐教胄子则未知学
以乐而得名欤乐以学而得名欤则是又以为习乐
之所也记所谓鲁人将有事于上帝必先有事于泮
宫者盖射以择士云耳
蕙田案孟子云序者射也泽宫为习射之所
其当在东序与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六十九 第 12a 页 WYG0139-0053a.png

大戴礼保傅篇学礼曰帝入东学上亲而贵仁则亲
疏有序始思相及矣帝入南学上齿而贵信则长幼
有差始民不诬矣帝入西学上贤而贵德则圣智在
位而功不匮矣帝入北学上贵而尊爵则贵贱有等
而始下不踰矣
帝入太学承师
问道退习而端于太傅太傅罚其不则而达其不及
则德智长而理道得矣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六十九 第 12b 页 WYG0139-0053b.png

蕙田案此文亦见于贾谊新书汉书贾谊传
其所引学礼盖古礼经之文而今不传矣周
立四代之学于国又立辟廱于中故有五学
卢辨注大戴礼亦未明晰
易传太初篇太子旦入东学昼入南学暮入西学在
中央曰太学天子之所自学也
蕙田案蔡邕明堂论引此又引大戴保傅篇
云与易传同则此文当有夜入北学四字传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六十九 第 13a 页 WYG0139-0053c.png

写偶脱之耳云太学天子所自学则世子不
得与可知与祭义四学之说互相发明
又案天子之学有五中为辟廱亦曰太学天
子视学则临之其南为成均亦曰南学学乐
德乐舞乐语者居之成均者五帝之学也其
北为上庠亦曰北学学书者居之上庠者虞
学也其东为东序亦曰东胶亦曰东学学干
戈羽籥者居之东序者夏学也其西为瞽宗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六十九 第 13b 页 WYG0139-0053d.png

亦曰右学亦曰西学学礼者居之瞽宗者殷
学也辟廱居其中四学环其外辟廱为天子
讲礼之学虽世子齿学亦不得就焉四学为
学世子及学士之学故大司乐掌成均之法
大司成论说于东序大师诏礼于瞽宗典书
者诏书于上庠祭义云四学据世子齿学而
言学礼云五学据天子入学而言其实一也
以四学对辟廱则辟廱为太学以郊外之小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六十九 第 14a 页 WYG0139-0054a.png

学对四学则四学亦为太学矣至郊外之小
学则仿虞氏下庠之制谓之虞庠在国之西
郊皇侃谓四郊皆有虞庠然经无其文不可
知也先儒说学校之制人各一说纷如聚讼
今以学礼五学祭义四学参之文王世子王
制周礼诗大雅诸文反覆讨论惟陆农师郑
刚中之说独为精当故依用之其汉唐以来
诸儒之说胪陈于后略为辨正庶知所折衷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六十九 第 14b 页 WYG0139-0054b.png

焉
辨诸儒以辟廱与明堂太庙为一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六十九 第 15a 页 WYG0139-0054c.png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六十九 第 15b 页 WYG0139-0054d.png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六十九 第 16a 页 WYG0139-0055a.png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六十九 第 16b 页 WYG0139-0055b.png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六十九 第 17a 页 WYG0139-0055c.png
蕙田案明堂辟廱本非一地说者以大戴有
明堂外水曰辟雍之语而明堂五室辟廱五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六十九 第 17b 页 WYG0139-0055d.png

学又略相近因傅会之马宫蔡邕卢植颍容
王肃诸家皆承其误惟郑康成非之而袁准
正论驳之尤详可谓有卓然之识者矣至袁
氏以辟雍与太学为二其误与孔疏同当分
别观之
辨刘氏孔氏以辟廱为小学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六十九 第 18a 页 WYG0139-0056a.png
蕙田案殷制太学在郊文王殷之诸侯故立
辟廱于郊辟廱之名创于文王至武王宅镐
建辟廱于国中遂为周家一代之学诸侯不
得立焉文之辟廱殷制也故在郊武之辟廱
周制也故在国灵台辟廱何必在一处疏家
比而同之乃以辟廱为小学即西郊之虞庠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六十九 第 18b 页 WYG0139-0056b.png

失之远矣
辨注疏以瞽宗上庠为小学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六十九 第 19a 页 WYG0139-0056c.png

蕙田案疏以东序为大学瞽宗上庠为小学
不知三者皆大学也记称学干戈羽籥于东
序学礼于瞽宗学书于上庠干戈羽籥非大
于礼与书何故学礼书者独在小学乎周立
虞氏之上庠于国又立虞氏之下庠于郊经
云上庠者别于西郊之下庠也注疏误以上
庠即虞庠遂并瞽宗成均俱为小学亦惑矣
辨注疏以成均虞庠为一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六十九 第 19b 页 WYG0139-0056d.png
蕙田案王氏辨成均非虞庠虞庠非上庠极
是至以成均为上庠则非
辨注疏以四学为四郊之学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六十九 第 20a 页 WYG0139-0057a.png
蕙田案四学皆大学非四郊之学说见前
辨刘氏项氏四学之说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六十九 第 20b 页 WYG0139-0057b.png
蕙田案辟雍之南尚有成均一学成均东序
瞽宗上庠四代之学也合辟廱为五学刘氏
说尚未备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六十九 第 21a 页 WYG0139-0057c.png
蕙田案项氏说本于原父以瞽宗即校亦未
然
辨陈氏礼书三学之说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六十九 第 21b 页 WYG0139-0057d.png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六十九 第 22a 页 WYG0139-0058a.png

蕙田案周有五学如陈氏礼书所说止有三
学由不知成均与辟雍非一地又误以上庠
为虞庠耳
蕙田案春官大司乐掌成均之法而合国之
子弟则成均亦学者肄业之地矣辟雍居中
惟天子视学则临之成均在辟雍之南蔡氏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六十九 第 22b 页 WYG0139-0058b.png

以成均居中非是
右天子五学
周礼地官师氏居虎门之左司王朝
保氏使其属守王闱
蔡邕明堂论周官有门闱之学师氏教以三德守王
门保氏教以六艺守王闱
蕙田案天子立小学有二其一为门闱之学
师氏保氏掌之所以教太子而国之贵游子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六十九 第 23a 页 WYG0139-0058c.png

弟亦学焉其一为郊外之学王制所谓虞庠
在国之西郊先儒又谓四郊皆有小学后世
既立国子学又立四门学盖取于此大戴礼
保傅篇云王子年八岁而出就外舍成童而
就大学卢辨注云小学谓虎闱师保之学也
大学王宫之东者蔡邕明堂论亦云周官有
门闱之学而郑氏注周礼不之及焉亦疏矣
世子学于虎门其所与共学者惟王子弟及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六十九 第 23b 页 WYG0139-0058d.png

公卿适子耳其馀大夫元士之子及国中之
秀者当学于郊外小学若国中之大学则王
制云王太子王子公卿大夫元士之适子国
之俊造皆造焉盖皆由小学而进于大学者
也
右门闱小学
礼记学记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六十九 第 24a 页 WYG0139-0059a.png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六十九 第 24b 页 WYG0139-0059b.png

陈氏礼书乡曰庠记言党有庠州曰序记言遂有序
何也古之致仕者教子弟于闾塾之基则家有塾云
者非家塾也合二十五家而教之于闾塾谓之家有
塾则合五党而教之乡庠谓之党有庠可也周礼遂
官各降乡官一等则遂之学亦降乡一等矣降乡一
等而谓之州长其爵与遂大夫同则遂之学其名与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六十九 第 25a 页 WYG0139-0059c.png

州序同可也
蕙田案古字术与遂通用月令审端经术注
云术周礼作遂水经注引此文亦云遂有序
陈浩谓术当为州非也
乡饮酒义主人拜迎宾于庠门之外
周礼地官州长春秋以礼会民而射于州序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六十九 第 25b 页 WYG0139-0059d.png

党正以礼属民而饮酒于序
陈氏礼书孟子曰庠者养也序者射也乡饮酒尊两
壶于房户之间乡射尊于宾席之东盖乡饮在庠而
庠有房室故尊于房户之间乡射在序而序无房室
故尊于宾席之东而已乡射礼豫则钩楹
内堂则由楹外序则物当栋堂则物当楣是于
其有室则所揖所履之位浅而前于其无室则所揖
所履之位深而后尔雅曰东西墙谓之序序之名盖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六十九 第 26a 页 WYG0139-0060a.png

本于此
孟子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
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
人伦也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
朱子曰庠以养老为义校以教民为义序以习射为
义皆乡学也学国学也共之无异名也
汉书儒林传夏曰校殷曰庠周曰序
蕙田案以王制内则明堂位考之当云虞曰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六十九 第 26b 页 WYG0139-0060b.png

庠夏曰序而校无明文或云殷曰校想当然
矣周则乡学曰庠遂学曰序州党学亦曰序
其县鄙学盖曰校何休曰中里为校室里属
于县鄙则县鄙曰校可知也盖兼三代之名
而命之
尚书大传大夫七十而致仕而退老归其乡里大夫
为父师士为少师新谷既入馀子皆入学距冬至四
十五日始出学上老平明坐于右塾庶老坐于左塾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六十九 第 27a 页 WYG0139-0060c.png

馀子毕出然后皆归夕亦如之
白虎通德论古之教民百里皆有师里中之老有道
德者为里右师其次为左师教里中之子弟以道艺
孝悌仁义也
陈氏礼书塾说文曰闾里门也尔雅曰门侧之堂谓
之塾尚书大传曰大夫七十而致仕老其乡里大夫
为父师士为少师岁事已毕馀子皆入学距冬至四
十五日始出学傅农事上老平明坐于右塾庶老坐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六十九 第 27b 页 WYG0139-0060d.png

于左塾馀子毕出然后归夕亦如之食
货志亦曰春将出民里胥平旦坐于右塾邻长坐于
左塾毕出然后归夕亦如之盖古者合二十五家而
为之门塾坐父师少师于此所以教之学也坐里胥
邻长于此所以教之耕也书言先路在左塾之前次
路在右塾之前先路象路也次路木路也象路贵于
木路而象路在左塾木路在右塾则左塾者东塾也
里胥尊于邻长而里胥在右塾邻长在左塾则右塾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六十九 第 28a 页 WYG0139-0061a.png

者西塾也何则自内视外则左东而右西自外视内
则左西而右东也曲礼曰主人入门而右客入门而
左此左西而右东也又曰公事自闑东私事自闑西
此左东而右西也然则书言左塾史言右塾皆西塾
也自内外言之异耳汉之时闾里亦有门史称石庆
入里门是也
汉书食货志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四里为族五族为
党五党为州五州为乡于里有序而乡有庠序以明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六十九 第 28b 页 WYG0139-0061b.png

教庠则行礼而视化焉春令民毕出在壄冬则毕入
于邑冬民既入馀子在于序室
蕙田案党学名序见于周礼刘氏项氏以为
党有校者臆说也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六十九 第 29a 页 WYG0139-0061c.png

蔡氏德晋曰立学之制乡则比无学而闾有学族无
学而党州乡有学遂则邻无学而里有学酂无学而
鄙县遂有学闾里之学皆名塾而在巷首党州之学
名序当在中闾鄙县之学名校当在中里也乡学名
庠遂学名序遂降乡一等遂学既名序鄙县之学不
得不名校矣左传郑人游于乡校郑风子衿刺学校
废康成云郑国谓学为校言可以校正道艺盖郑之
始封本在西都畿内故犹以六遂中县鄙之学名其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六十九 第 29b 页 WYG0139-0061d.png

乡学也
观承案党庠遂序之名虽不同然乡尊于遂
故遂学仅与乡之州县同名为序正是可通
惟校无考据左传郑人游于乡校则校为乡
学之名亦可徵矣蔡氏谓鄙县之学名校者
恐不足据榕村李氏以校为乡学之名极是
似当从之要之庠序校学之名对文则各别
散文亦可通礼家之言每有异同参错者正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六十九 第 30a 页 WYG0139-0062a.png

坐此以意会之可也
右乡遂学
礼记王制天子命之教然后为学小学在公宫南之左
大学在郊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六十九 第 30b 页 WYG0139-0062b.png
蕙田案殷制大学在郊周制大学在国天子
诸侯皆然陈用之说非是
诸侯曰頖宫
陈氏礼书頖宫泮水也其制半于辟廱而水盖阙于
北方也诸侯乐县阙其南而泮水阙其北者阙南而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六十九 第 31a 页 WYG0139-0062c.png

存北所以便其观也阙北而存南所以便人之观也
文王世子始立学者既衅器用币然后释莱不舞不授
器乃退傧于东序一献无介语可也
蕙田案五等诸侯之大学皆有东序不独鲁
也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六十九 第 31b 页 WYG0139-0062d.png

礼记明堂位米廪有虞氏之庠也序夏后氏之序也瞽
宗殷学也頖宫周学也
礼器鲁人将有事于上帝必先有事于頖宫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六十九 第 32a 页 WYG0139-0063a.png
蕙田案鲁立四学其中为泮宫其北曰米廪
其东曰序其西曰瞽宗不立成均者避天子
也鲁之四学在国中故水经注云灵光殿之
东南即泮宫也宫中有台台南水东西一百
步南北六十步台西水南北四百步东西六
十步诗所谓思乐泮水也杜佑通典云鲁郡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六十九 第 32b 页 WYG0139-0063b.png

古鲁国有泗水泮水出焉建宫于上名为泮
宫其不在郊外明矣南郊与泮宫何必在一
处诗云鲁侯戾止何必定往郊外诸儒强以
为大学在郊之證皆不然也
诗鲁颂序泮水颂僖公能修泮宫也
思乐泮水薄采其芹鲁侯戾止言观其旂其旂茷茷鸾
声哕哕无小无大从公于迈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六十九 第 33a 页 WYG0139-0063c.png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六十九 第 33b 页 WYG0139-0063d.png
思乐泮水薄采其藻鲁侯戾止其马蹻蹻其马蹻蹻其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六十九 第 34a 页 WYG0139-0064a.png

音昭昭载色载笑匪怒伊教
思乐泮水薄采其茆鲁侯戾止在泮饮酒既饮旨酒永
锡难老顺彼长道屈此群丑
穆穆鲁侯敬明其德敬慎威仪维民之则允文允武昭
假烈祖靡有不孝自求伊祜
明明鲁侯克明其德既作泮宫淮夷攸服矫矫虎臣在
泮献馘淑问如皋陶在泮献囚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六十九 第 34b 页 WYG0139-0064b.png
济济多士克广德心桓桓于征狄彼东南烝烝皇皇不
吴不扬不告于讻在泮献功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六十九 第 35a 页 WYG0139-0064c.png

角弓其觓束矢其搜戎车孔博徒御无斁既克淮夷孔
淑不逆式固尔犹淮夷卒获
翩彼飞鸮集于泮林食我桑黮怀我好音憬彼淮夷来
献其琛元龟象齿大路南金
蕙田案诸侯学制见于经传者惟鲁为详郑
氏因谓诸侯惟立时王之学有功德者得立
三代之学今考文王世子称王命公侯伯子
男反养老幼于东序是诸侯皆有东序又称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六十九 第 35b 页 WYG0139-0064d.png

始立学者必释奠于先圣先师释奠者当于
西学则诸侯皆有瞽宗惟上庠之有与否则
不可知耳诸侯亦有小学殷制在国中周制
在郊
右诸侯学
诗郑风子衿序子衿刺学校废也世乱则学校不修焉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六十九 第 36a 页 WYG0139-0065a.png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春秋襄三十一年左氏传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
右诸侯乡学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六十九 第 36b 页 WYG0139-0065b.png
五礼通考卷一百六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