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总义-宋-易祓卷二十

卷二十 第 1a 页 WYG0017-0609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同易总义卷二十
            宋 易祓 撰
说卦
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蓍
参天两地而倚数
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和顺于道德
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
卷二十 第 1b 页 WYG0017-0609d.png
  圣人之作易也吾心与造化相为流通而后易生
  焉幽赞于神明而见之于占故曰生蓍参天两地
  之生数以为本故曰倚数观阴阳之变以辨一卦
  之体故曰立卦发挥刚柔之文以明六爻之义故
  曰生爻曰神明曰天地曰阴阳曰刚柔造化之易
  也曰幽赞曰参两曰观变曰发挥吾心之易也吾
  心之易与造化无间则凡道德之要义理之会性
  命之奥非有二致也在天曰命在人曰性物性之
卷二十 第 2a 页 WYG0017-0610a.png
  自然而处之以顺者曰理人事之当然而用之以
  宜者曰义会义理而行之以通者曰道体是道而
  充足乎已者曰德其本一而已唯深穷乎蓍数卦
  爻之用而反求其在我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
  理尽性以至于命则造化之易即吾心之易矣
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
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
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分阴分阳迭用柔刚故
卷二十 第 2b 页 WYG0017-0610b.png
易六位而成章
  此所以申言前章性命之理也性命虽奥亦于卦
  爻之三才见之天统元气则为阴与阳地统元形
  则为柔与刚人统元识则为仁与义三才自各有
  两故易六画而成卦分阴分阳迭用柔刚故易六
  位而成章仁义行于阴阳刚柔之中则知卦爻之
  分无非性命之至理易道之要也
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
卷二十 第 3a 页 WYG0017-0610c.png
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也
  八卦未画其象已见于太极既分之后乾正南坤
  正北天地定位也离正西坎正东水火不相射也
  山起于西北泽钟于东南山泽通气也雷出于东
  北风盛于西南雷风相薄也此已往之象故曰数
  往者顺及圣人观象设卦而后八卦相错画乾于
  左从下数上自震至乾即下文之曰雷曰日曰兑
  而乾以君之也画坤于右从上数下自巽至坤即
卷二十 第 3b 页 WYG0017-0610d.png
  下文之曰风曰雨曰艮而坤以藏之也唯逆数八
  卦之始画而后成易故曰易逆数也图见举隅
雷以动之风以散之雨以润之日以晅之艮以止之兑
以说之乾以君之坤以藏之
  此即上文逆数之易也上文言乾坤而后及于六
  子至此则先言六子而后及于乾坤者乾坤统六
  子于后也风雷雨日则言其义艮兑乾坤则言其
  名曰动曰止曰说则言其性情曰散曰润曰晅则
卷二十 第 4a 页 WYG0017-0611a.png
  言万物之所归唯乾坤统之而六子各有所司是
  以八卦分布于四时而后可以成一岁之序也
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
乾劳乎坎成言乎艮
万物出乎震震东方也齐乎巽巽东南也齐也者言万
物之洁齐也离也者明也万物皆相见南方之卦也圣
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盖取诸此也坤也者地也
万物皆致养焉故曰致役乎坤兑正秋也万物之所说
卷二十 第 4b 页 WYG0017-0611b.png
也故曰说言乎兑战乎乾乾西北之卦也言阴阳相薄
也坎者水也正北方之卦也劳卦也万物之所归也故
曰劳乎坎艮东北之卦也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
故曰成言乎艮
  帝者天之主宰也天之生物始于震万物随之而
  出至巽则毕出而齐谓之洁齐至离而明万物以
  明而相见至坤而养养则致役而有成万物之成
  至兑而说是以敛华而归实至乾则阴阳相薄而
卷二十 第 5a 页 WYG0017-0611c.png
  战战而劳必息故劳乎坎息之而后成故成言乎
  艮艮止也止其所也复出乎震则不终止也故曰
  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此天行之序也
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动万物者莫疾乎雷挠万
物者莫疾乎风燥万物者莫熯乎火说万物者莫说乎
泽润万物者莫润乎水终万物始万物者莫盛乎艮故
水火相逮雷风不相悖山泽通气然后能变化既成万
物也
卷二十 第 5b 页 WYG0017-0611d.png
  此所谓神者不言乾坤而言六子以六子各司其
  职而乾坤不见其功用故也方八卦之并列也自
  天地定位至于水火不相射则乾坤位于六子之
  上自雷以动之至于乾以君之坤以藏之则乾坤
  统于六子之后又至于长子代父而乾退居于西
  北长女代母而坤退居于西南则乾坤犹夫六子
  并行于四时之间至此而后耑言六子曰动曰挠
  者震巽之功用也曰燥曰润者坎离之功用也曰
卷二十 第 6a 页 WYG0017-0612a.png
  说曰终始者兑艮之功用也是以水火相逮雷风
  不相悖山泽通气然后能变化而既成万物此乾
  坤不见其功用而超出乎万物之表故以妙万物
  而为言而谓之神万物既成则六子又以乾坤之
  神而行变化矣
乾健也坤顺也震动也巽入也坎陷也离丽也艮止也
兑说也
  此论八卦之性情也而六子皆以乾坤为本乾以
卷二十 第 6b 页 WYG0017-0612b.png
  阳刚在上统天而为健坤以阴柔在下承天而为
  顺震也坎也艮也得阳刚之体极下则起而为动
  极上则静而为止在中则掩于二阴而为陷皆生
  乎乾者也巽也离也兑也得阴柔之体极下则伏
  而为入极上则见而为说在中则系于二阳而为
  丽皆生乎坤者也知性情之实则八卦之取象者
  可以类推矣
乾为马坤为牛震为龙巽为鸡坎为豕离为雉艮为狗
卷二十 第 7a 页 WYG0017-0612c.png
兑为羊
  此远取物者乾运行而不息故为马坤顺载而任
  重故为牛震主启蛰而奋动故为龙巽主号令而
  知时故为鸡坎主沟渎而污湿故为豕离主火电
  而文采故为雉艮有禁止之义故为狗兑有说随
  之义故为羊下文取类实繁皆其义也
乾为首坤为腹震为足巽为股坎为耳离为目艮为手
兑为口
卷二十 第 7b 页 WYG0017-0612d.png
  此近取身者也首会诸阳属乾腹藏众阴属坤足
  主下六经为震手主上六经为艮耳阳在内而聪
  为坎目阳在外而明为离巽下开为股兑上开为
  口或谓巽当为手艮当为鼻其说皆通详见举隅
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乎母震一索而得男故
谓之长男巽一索而得女故谓之长女坎再索而得男
故谓之中男离再索而得女故谓之中女艮三索而得
男故谓之少男兑三索而得女故谓之少女
卷二十 第 8a 页 WYG0017-0613a.png
  此言八卦相生之理乾为天为父纯乎阳也一阴
  生于下则为巽生于中则为离生于上则为兑此
  三者皆乾体也坤为地为母纯乎阴也一阳生于
  下则为震生于中则为坎生于上则为艮此三者
  皆坤体也索求也自坤而求乾者男也自乾而求
  坤者女也震生于坤而得阳画于下巽生于乾而
  得阴画于下故曰一索而得长男长女坎生于坤
  而得阳画于中离生于乾而得阴画于中故曰再
卷二十 第 8b 页 WYG0017-0613b.png
  索而得中男中女艮生于坤而得阳画于上兑生
  于乾而得阴画于上故曰三索而得少男少女此
  六子之生皆自乾坤推之大易生生不穷之道也
乾为天为圜为君为父为玉为金为寒为冰为大赤为
良马为老马为瘠马为驳马为木果
  乾之健行不息天也运而无极圜也首出庶物君
  也万物资始父也刚而粹精玉也刚而能变金也
  其位在秋冬之交寒也其气为严凝之积冰也老
卷二十 第 9a 页 WYG0017-0613c.png
  阳之色大赤也其象为马而五以刚健得位良马
  也初三阳居阳位老极而变老马也二四居阴位
  阴能剥阳瘠马也上阳极而亢驳马也与剥同位
  于戌剥上之硕果不食战而生于复木果也
坤为地为母为布为釜为吝啬为均为子母牛为大舆
为文为众为柄其于地也为黑
  坤之厚德载物地也万物资生母也德含万物布
  也化生成熟釜也静翕不施吝啬也持载无私均
卷二十 第 9b 页 WYG0017-0613d.png
  也其象为母牛而生震坎艮三子子母牛也为地
  为方而方地为舆大舆也以坤配乾乾质而坤文
  文也乾一而坤众众也地道统形形主于执柄也
  卦气在十月月行黑道又为纯阴之色黑也
震为雷为龙为玄黄为敷为大涂为长子为决躁为苍
筤竹为萑苇其于马也为善鸣为馵足为作足为的颡
其于稼也为反生其究为健为蕃鲜
  震以一阳动于下雷也大苍精之宿龙也具天地
卷二十 第 10a 页 WYG0017-0614a.png
  初交之气玄黄也中春万物向荣敷也其次为房
  心房有三涂大涂也一索而得男长子也其象为
  足以刚而动决躁也太玄以甲乙为竹苍为东方
  之色萑苇亦竹之类皆中虚有节苍莨萑苇也其
  动马善鸣也一阳在下为左白之馵足在下而动
  为疾走之作足阳动而应于上为白颠之的颡也
  其生物为稼阳气在下载莩而出反生也得乾之
  动体其究为健变而从巽则万物蕃庶而鲜明也
卷二十 第 10b 页 WYG0017-0614b.png
巽为木为风为长女为绳直为工为白为长为高为进
退为不果为臭其于人也为寡发为广颡为多白眼为
近利市三倍其究为躁卦
  巽与震皆木继乎震后蕃鲜之木也号令鼓舞万
  物风也一索而得女长女也木白曲直从绳则正
  绳直也揉木为器工也东南万物之洁齐洁者为
  白齐者为长为高也阳外则进阴外则退退则不
  果进则声闻臭达为进退为不果为臭也乾为首
卷二十 第 11a 页 WYG0017-0614c.png
  变初成器巽故中画在首为眼以刚乘柔则为白
  眼上画在首为颡为发以阳刚为广颡以老阳为
  寡发也巽变则离离之日中为市以噬嗑六三而
  变则近利市三倍也阴伏善入二阳在上躁者必
  起躁卦也
坎为水为沟渎为隐伏为矫輮为弓轮其于人也为加
忧为心病为耳痛为血卦为赤其于马也为美脊为亟
心为下首为薄蹄为曳其于舆也为多眚为通为月为
卷二十 第 11b 页 WYG0017-0614d.png
盗其于木也为坚多心
  坎北方之卦水也沟则水之通流而入川者渎则
  水之通行而入海者隐伏则水之潜行于地中者
  为沟渎为隐伏也水行于地或矫曲为直或輮直
  为曲激而迅疾则弓之象圜而运行则轮之象为
  矫輮为弓轮也其于人则阳陷险中加忧也险中
  而难生心病也坎为耳在险而劳耳痛也水通流
  于地在人则血也乾以老阳为大赤而少阳之色
卷二十 第 12a 页 WYG0017-0615a.png
  亦赤也其于马则阴在上为美脊在下为薄蹄于
  中为亟心中坚而就下为下首薄蹄而为曳也以
  坤之大舆行于地遇险则多眚出险则通取水于
  月水月同气月也潜行于险者盗也水生木而其
  刚在内木之坚多心也
离为火为日为电为中女为甲胄为戈兵其于人也为
大腹为乾卦为鳖为蟹为蠃为蚌为龟其于木也为科
上稿
卷二十 第 12b 页 WYG0017-0615b.png
  离南方之卦火也火之精者日也火之辉者电也
  再索而得女中女也一阴在二阳之内内虚而外
  实甲胄也内柔而外刚戈兵也阴在内而虚大腹
  也阳在外而燥乾卦也又内虚而外实内柔而外
  刚为鳖为蟹为蠃为蚌为龟也木之阴在中空为
  科科上稿也
艮为山为径路为小石为门阙为果蓏为阍寺为指为
狗为鼠为黔喙之属其于木也为坚多节
卷二十 第 13a 页 WYG0017-0615c.png
  艮静而止山也山之险径径路也刚在上为石二
  柔在下小石也成始成终介乎阴阳启闭之时门
  阙也在剥上为硕果果蓏也其象为门阙阍守门
  而寺守阙之巷阍寺也其象为手之指也狗止而
  夜守鼠止而昼伏刚在上为喙北方为黔为狗为
  鼠为黔喙之属也三索成体木之坚多节也
兑为泽为少女为巫为口舌为毁折为附决其于地也
为刚卤为妾为羊
卷二十 第 13b 页 WYG0017-0615d.png
  兑说而泽泽也三索得女少女也以言为说升则
  为史降则为巫巫与口舌阴在上而缺毁折也附
  阳为夬而能决附决也泽水在下润下作咸刚卤
  也以少女说于上妾也阳在下为内狠阴在上为
  外顺羊也
序卦
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故受之
以屯屯者盈也屯者物之始生也物生必蒙故受之以
卷二十 第 14a 页 WYG0017-0616a.png
蒙蒙者蒙也物之稚也物稚不可不养也故受之以需
需者饮食之道也饮食必有讼故受之以讼讼必有众
起故受之以师师者众也众必有所比故受之以比比
者比也比必有所畜故受之以小畜物畜然后有礼故
受之以履履而泰然后安故受之以泰泰者
通也物不可以终通故受之以否物不可以终否
故受之以同人与人同者物必归焉故受之以大有有
大者不可以盈故受之以谦有大而能谦必豫故受之
卷二十 第 14b 页 WYG0017-0616b.png
以豫豫必有随故受之以随以喜随人者必有事故受
之以蛊蛊者事也有事而后可大故受之以临临者大
也物大然后可观故受之以观可观而后有所合故受
之以噬嗑嗑者合也物不可以苟合而已故受之以贲
贲者饰也致饰然后亨则尽矣故受之以剥剥者剥也
物不可以终尽剥穷上反下故受之以复复则不妄矣
故受之以无妄有无妄然后可畜故受之以大畜物畜
然后可养故受之以颐颐者养也不养则不可
卷二十 第 15a 页 WYG0017-0616c.png
动故受之以大过物不可以终过故受之以坎坎者陷
也陷必有所丽故受之以离离者丽也
  上经始于乾坤者乾天也坤地也天地生物其始
  为屯其稚为蒙稚而欲养则为需养而起争则为
  讼争而正之则为师正而亲之则为比以至比而
  后畜畜而后履凡十卦者圣人所以建人道之本
  又自泰否而下曰同人曰大有曰谦曰豫曰随曰
  蛊曰临曰观曰噬嗑曰贲曰剥曰复曰无妄曰大
卷二十 第 15b 页 WYG0017-0616d.png
  畜凡十有六卦者圣人所以明人道之用又至于
  颐与大过不相反对而后坎离得以用事盖坎离
  者乾坤之大用方先天之始乾南坤北上下定位
  及其再变则乾退居于西北坤退居于西南于是
  离自东而居于南坎自西而居于北圣人体之以
  为通变不穷之利此坎离所以为上经之终也
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
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
卷二十 第 16a 页 WYG0017-0617a.png
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夫妇之道不
可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恒恒者久也物不可以久居其
所故受之以遁遁者退也物不可以终遁故受之以大
壮物不可以终壮故受之以晋晋者进也进必有所伤
故受之以明夷夷者伤也伤于外者必反其家故受之
以家人家道穷必乖故受之以睽睽者乖也乖必有难
故受之以蹇蹇者难也物不可以终难故受之以解解
者缓也缓必有所失故受之以损损而不已必益故受
卷二十 第 16b 页 WYG0017-0617b.png
之以益益而不已必决故受之以夬夬者决也决必有
所遇故受之以姤姤者遇也物相遇而后聚故受之以
萃萃者聚也聚而上者谓之升故受之以升升而不已
必困故受之以困困乎上者必反下故受之以井井道
不可不革故受之以震震者动也物不可以终动止之
故受之以艮艮者止也物不可以终止故受之以渐渐
者进也进必有所归故受之以归妹得其所归者必大
故受之以丰丰者大也穷大者必失其居故受之以旅
卷二十 第 17a 页 WYG0017-0617c.png
旅而无所容故受之以巽巽者入也入而后说之故受
之以兑兑者说也说而后散之故受之以涣涣者离也
物不可以终离故受之以节节而信之故受之以中孚
有其信者必行之故受之以小过有过物者必济故受
之以既济物不可穷也故受之以未济终焉
  下经言万物相生始于咸恒以男女之长少配焉
  于是有夫妇父子君臣上下而礼义以之立礼义
  谓之错而数者皆谓之有因其所有而错之天下
卷二十 第 17b 页 WYG0017-0617d.png
  者也故下经谓人道之交言恒不言咸必有阙文
  自咸恒而下两两对立遁者大壮之反晋者明夷
  之反家人者睽之反蹇者解之反损者益之反夬
  者姤之反萃者升之反困者井之反革者鼎之反
  震者艮之反渐者归妹之反丰者旅之反巽者兑
  之反节者涣之反至于中孚小过不相反对而后
  既济为坎离之变以水火言之下降上腾其气未
  尝不交究其初则炎上润下其位一定而不易受
卷二十 第 18a 页 WYG0017-0618a.png
  之以未济则上下定位复乎初而已此既济未济
  所以为下经之终也
杂卦
乾刚坤柔比乐师忧
临观之义或与或求
屯见而不失其居蒙杂而著
震起也艮止也损益盛衰之始也
大畜时也无妄灾也
卷二十 第 18b 页 WYG0017-0618b.png
萃聚而升不来也谦轻而豫怠也
噬嗑食也贲无色也
兑见而巽伏也
随无故也蛊则饬也
剥烂也复反也
晋昼也明夷诛也
井通而困相遇也
咸速也恒久也
卷二十 第 19a 页 WYG0017-0618c.png
涣离也节止也解缓也蹇难也睽外也家人内也否泰
反其类也
大壮则止遁则退也
大有众也同人亲也革去故也鼎取新也小过过也中
孚信也丰多故也亲寡旅也
离上而坎下也
小畜寡也履不处也
需不进也讼不亲也大过颠也姤遇也柔遇刚也渐女
卷二十 第 19b 页 WYG0017-0618d.png
归待男行也颐养正也既济定也归妹女之终也未济
男之穷也夬决也刚决柔也君子道长小人道忧也
  经之上下已见序卦唯杂卦之义未详谓圣人杂
  揉其辞不以序分则自乾坤至困凡三十卦有合
  于上经之数自咸至夬凡三十四卦有合于下经
  之数其谓之杂也决非偶然者或谓杂卦自乾至
  夬所以释伏羲六十四卦今不可考姑以其义释
  之乾以九为老阳刚也坤以六为老阴柔也比以
卷二十 第 20a 页 WYG0017-0619a.png
  五为得位乐也师以二为犯难忧也临之二阳在
  下我出而与乎人也观之二阳在上人望而求乎
  我也屯以初九为建侯之利见而不失其居也蒙
  以九二克家而吉杂而著也震以一阳动于二阴
  之下起也艮以一阳止于二阴之上止也损至上
  九而弗损盛之始也益至上九而莫益至上九而
  莫益衰之始也大畜宜止而三与初二之上行时
  也无妄宜吉而五与三上之有眚灾也萃以坤众
卷二十 第 20b 页 WYG0017-0619b.png
  在兑说之下而后聚于上也升以坤众往巽顺之
  上顺而不来于下也谦以三之劳谦而下于人轻
  也豫以四之由豫而玩于乐怠也噬嗑自二至五
  而言噬食也贲自四至上而言白无色也兑以一
  阴说于二阳之上见也巽以一阴入于二阳之下伏
  也随以无事而偷安无故也蛊以有事而振起饬
  也剥之言烂者一阳将复而五阴溃于内也复之
  言反者五阴浸退而一阳反于下也晋之明升于
卷二十 第 21a 页 WYG0017-0619c.png
  上昼也明夷之明伤于下诛也井以初升于五通
  也困以上降于二相遇也咸以少男少女而相感
  速也恒以长男长女而永久也涣以风行水上为
  散离也节以泽上有水为防止也解以五来二为复
  吉缓也蹇以二往五为涉险难也睽之火在外则
  气散外也家人火在内则神凝内也泰之阳往而
  复反泰之类也否之阴终而倾反否之类也大壮
  四阳在下而不过于用壮止也临之二阳在下而
卷二十 第 21b 页 WYG0017-0619d.png
  不果于求胜退也大有以交孚有其大众也同人
  以中直而同乎人亲也革以火镕金为用去故也
  鼎以木钻火为用取新也小过四阴在外而过其
  常过也中孚二阴在内而守其常信也丰以盛大
  为忧多故也旅以孤弱为惧亲寡也离之火性炎
  上上也坎之水润下下也小畜以阴畜阳而未大
  寡也履以柔履刚而能应不处也需之坎险在前
  不进也讼之坎险在下不亲也至大过本末俱弱
卷二十 第 22a 页 WYG0017-0620a.png
  以颠为义自此以下凡八卦皆不相偶以为错简
  则音韵皆协或谓大过两体已具夬姤继以夬姤
  则有君子决小人之象其说固有理而亦尽八卦
  之义窃谓小人之祸常生于姤而必以正胜而后
  可颐者大过之反固以养正而吉若渐与既济得
  中正君子于此知所劝归妹未济失位不正君子于
  此知所戒至于夬则君子道长小人道忧夬一变
  则为乾复乎天理本然之初如元亨利贞而贞复
卷二十 第 22b 页 WYG0017-0620b.png
  归于元始终大易生生不穷之道也
 
 
 
 
 
 
 周易总义卷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