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三 第 1a 页 WYG0044-048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大易通解卷十三
江常镇道魏荔彤撰
系辞上傅
天地间原有一部现成易经圣人照样画出一个图
来伏羲所画八卦便是当日不知果是因河图画底
否孔圣不曾说祗说是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系
辞上傅首章亦不曾说河图但说圣人画卦是因见
卷十三 第 1b 页 WYG0044-0483b.png
天地现成气化于气化中会得道理于道理中生出
奇耦于奇耦中生出八卦于八卦生出六十四卦这
个天地底气化道理俱在圣人所作卦画之内矣若
是人人是圣人圣人何必作易若祇圣人一人在天
地间圣人亦不用作易圣人作易要将天地底气化
道理晓示天下后世之人所以作易耳
伏羲画卦从一个天地中看出两个来又在两个中
看出四个来从此看成八个便将天地万物根本俱
卷十三 第 2a 页 WYG0044-0484a.png
画在八个里了再推衍出六十四个来万物万事底
本末终始尽矣
首章孔圣所指之圣人是伏羲禾曾说到有文字祇
说底是初画卦爻有天地便有乾坤有乾坤无六子
祗说底是个气化根本有六子而气化之终始俱备
矣有八卦祇说底个气化根本终始有六十四卦而
万物万事之终始俱备矣启蒙虽言还可再推衍出
无数底本来然圣人岂知不及此祇是六十四卦恰
卷十三 第 2b 页 WYG0044-0484b.png
好而已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
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
成形变化见矣 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 鼓之以
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 乾道成男坤
道成女 乾知大始坤作成物 乾以易知坤以简能
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
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
卷十三 第 3a 页 WYG0044-0484c.png
业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
矣
天尊地卑便有乾坤然天地中间天之上地之下有
若大底所在非六爻不能象之故六爻尽三才之道
高卑以陈中列六爻贵贱之位是连三才俱取象也
动静有常是现成天地自然之体刚柔却自圣人看
出断者分成两个也方以类聚物以群分俱就人目
所共见底物事说方即四正四隅安置卦位之处物
卷十三 第 3b 页 WYG0044-0484d.png
即画爻成卦取象于乾坤六子各成一物但既有二
物便有此六物有此六物遂有万物有此万物遂有
万事万事万物各类各群类则各向其方而聚群则
各随其物而分于是随分聚之顺逆各自生吉凶矣
未有卦爻以前吉吉凶凶不知若干圣人画卦时俱
推究出本末终始来于是万事万物俱包括在六十
四个大式样里其中又有三百八十四爻每爻一个
小式样大式样是领纲小式样是条目吉凶悔吝再
卷十三 第 4a 页 WYG0044-0485a.png
不能越得出矣况且神而明之存乎其人引而伸之
触类而长之就这六十四个纲领三百八十四个条
目里而又生出许多吉凶悔吝底象义来未尝不在
天地间万事万物中但有圣人之卦爻方有了纲领
条目使人知道趋避所以说吉凶生于类聚群分中
也类聚群分上古之世便如此祇为天地气化原是
如此不但人已也至于飞潜动植有情无情各聚其
类各分其群不必说俱是随着气化为聚为分了在
卷十三 第 4b 页 WYG0044-0485b.png
人物虽然类聚群分不知将来吉凶如何圣人之心
气化道理俱了然明白画爻成卦取象使人人皆得
明白此圣人作易之苦心为天下后世开物成务也
但天地气化时行物生本自有常圣人之画卦作易
何以变化不测不知天地至有常而无常者也在天
成象者动之常也而成象之大者日月星辰自古及
今无一定之度数即如天与日会日与月会有定期
而以岁差论天差而左岁差而右何能定乎在地成
卷十三 第 5a 页 WYG0044-0485c.png
形者静之常也更无一物有成无败有生无死矣亦
更无一物死而不生败而不成矣是天地动静之间
有由动而静者有由静而动者由动而静静变为动
矣由静而动动化为静矣圣人画卦其变化莫测也
盖见天地之动静有常而变化不可知也是卦画变
化亦可于天地见之也可见伏羲画卦作易俱就天
地现成底气化道理推衍出来垂示天下后世无一
非圣心作成无一非天地所固有也
卷十三 第 5b 页 WYG0044-0485d.png
刚柔既断成两个然两个未尝不交于是相摩为交
遂从两个中摩出六个来是为三男三女因成八个
又于八个中交相动荡荡成六十四个来皆是圣人
见天地事物气化道理是如此故画卦亦是如此这
六个是气化最易见底雷霆也风也雨也日也月也
不说山者山即该在地内矣雷霆是鼓动万物底风
雨是和润万物底日月是运行寒暑昭明万物底山
是界限地上万物底天地气化原有此六者圣人以
卷十三 第 6a 页 WYG0044-0486a.png
乾坤象天地以六子象此六个气化之终始乎万物
底俱备于卦画中矣至于万物虽盈满天地之间然
不过刚柔两个相交生出来底有乾之卦画则有乾
之道理凡气化本乎天之刚者俱可谓乾道所成而
为男也有坤之卦画即有坤之道理凡气化本乎地
之柔也俱可谓之坤道所成而为女也万物虽众刚
柔尽之刚柔难明男女辨之俱因乾坤之道是现成
可以体会底故有卦画而天地万物之气化俱在易
卷十三 第 6b 页 WYG0044-0486b.png
矣气化如此其主宰气化底亦即在卦画中寓焉乾
之卦画其中道理能主宰乎始物之气化一始无不
始也是乾知大始也坤之卦画其中道理能兴作焉
为成物之气化一成而无不成也是坤作成物也于
是天地始成万物底道理亦俱在圣人卦画中矣总
是圣人之心聪明睿知能体会昭然故画出卦爻来
以示天下后世耳但当日伏羲时画卦尚无文字一
奇一耦摩荡出卦来爻来天下后世之人如何便得
卷十三 第 7a 页 WYG0044-0486c.png
知如何便能行却知卦爻中底道理即是天地之道
理天之道理甚平易也是以乾之卦爻道理亦甚平
易地之道理甚简约也是以坤之卦爻道理亦甚简
约既是平易有何难知既是简约有何难能天祇是
个生物底气化道理而已地祇是个成物底气化道
理而已且一生而万物皆生一成而万物皆成何等
平易简约乎所以乾坤卦爻中虽无气化却有主宰
气化底道理知得个生物道理便知学乾矣行得个
卷十三 第 7b 页 WYG0044-0486d.png
成物道理便知学坤矣知至易则无纷扰于心行至
简则无繁杂之事所以易则易知简则易从也圣人
示天下后世以所画卦爻原令人知之从之既是易
知易从人岂肯甘于不知不从乎若有知之者则人
皆有亲如有从之者则出必有功人人俱要知这个
道理有知之者岂不来相亲近乎人人俱要能这个
道理有能之者岂不成事有功乎人人亲近自然得
久远安和矣事事有成自然得功业广大矣可以久
卷十三 第 8a 页 WYG0044-0487a.png
远安和是贤人学易不徒知道理而已自有得于心
而为立德之本也可以事业广大是贤人学易不但
将这道理成已且兼成乎物而为建业之用也能知
从乎圣人之易便有这般效验贤人可以渐成圣人
矣何非圣人开成之乎原来画卦爻之圣人乃天生
至圣心中道理已有一个天地在内所以将天地易
简底道理先得于心而天下万事万物中底道理自
然俱得于心矣方能看出天地万物气化道理有现
卷十三 第 8b 页 WYG0044-0487b.png
成一部易经于是尽在卦爻画出圣人虽亦是天地
所生然天地无此圣人竟成两个块然之物必有圣
人生于天地之中成圣人中立之位而天不徒覆于
上地不空载于下皆赖圣人之心明其道理成其德
行而且调和其气化之过不及也天地尚如此万事
万物何一不赖有圣人生成之开示之于此全性情
于此立性命乎此伏羲画卦为有天地后必不可无
之圣人也
卷十三 第 9a 页 WYG0044-0487c.png
右第一章
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 刚柔相推而生变
化 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忧虞之象也
变化者进退之象也刚柔者昼夜之象也六爻之动三
极之道也 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所乐而
玩者爻之辞也是故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
观其变而玩其占是以自天祐之吉无不利
先天之圣人画卦已有文字其卦名自是伏羲画成
卷十三 第 9b 页 WYG0044-0487d.png
时立底然亦无所考唐虞之世自然尊奉三代以来
各就其卦画编次成书故有夏首艮名连山殷首坤
名归藏之易有卦辞爻辞否亦不可考若无文字或
者如朱子所言上古之人就卦爻中可以观出吉凶
然夏曰连山殷曰归藏即是文字矣或者周易既成
而夏殷之辞俱废如朱子本义立于学官而群言存
亡今皆不论也或者周文王又就二代易中重为删
正编序并先天卦位亦移置一番矣于是每卦系之
卷十三 第 10a 页 WYG0044-0488a.png
以彖辞周公又于每爻系以象辞因革损益盖俱不
可考也孔子读易韦编三绝既将伏羲画卦爻时道
理叙明乃叙文王周公系之以辞底道理殆在周言
周从周之义也先天后天之圣人作易之始道理得
明方可于易中求明其无穷之道理也伏羲圣人画
成卦爻文王周公两圣人陈设此卦爻于前详细观
其刚柔摩荡成八成六十四底形象就形象中观出
道理来于是系之以辞以明虚象之实义使人知如
卷十三 第 10b 页 WYG0044-0488b.png
此而吉如彼而凶此后天圣人开务成物示天下后
世以学易也首章说吉凶生者乃吉凶之所由生此
章言明吉凶乃吉凶之所以明也所观者何象乎亦
不过就先天画卦时则柔既断更相推移而生变化
变化虽无穷尽该于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中后
天圣人之辞观于此而心与心相通理与理相会气
数与气数相应所以为吉为凶俱明著焉虽后天之
成终亦自先天之经始来也非经始而有卦爻之象
卷十三 第 11a 页 WYG0044-0488c.png
何以取象而有吉凶之辞乎是故辞有吉凶者观于
象之得失也辞有悔吝者观于象之忧虞也此辞之
生于象也然先天之象何仿乎先天之取象取象于
卦爻也知刚柔之变化无方取进退以象之也知刚
柔之进退有定取昼夜以象之也且于三才之间推
乎至极莫不有道难于取象乃以六爻之动象之故
六爻之动乃该乎天地人三才之极也此先天圣人
画卦爻以明三极之气化而道理亦兼明于内矣
卷十三 第 11b 页 WYG0044-0488d.png
学易之君子当今日有先后天之圣人画卦系辞作
此易亦幸矣哉故其静而居也不外于易也安其居
于易之序而已矣本义谓序乃卦爻所著事理当然
之次第极是曰安于序者静居原为行动之本也若
有所得而乐也必亦深玩而乐乎易也寄其乐于爻
之辞而已矣曰乐而玩者得于心而可以措之于事
也此俱君子平素静深学易工夫岂有体无用者哉
君子静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所以有事而卜或卦
卷十三 第 12a 页 WYG0044-0489a.png
动或爻动则就其变而观之就其所得之辞而玩之
以定向背行止其道理已熟悉于心自从而弗违有
吉无凶如易大有所系之辞自天佑之吉无不利也
非天佑也易佑之也非易佑之也道理佑之也先后
天之圣人既得万事万物道理包括于易中而分著
于卦爻之内君子静得其理动合其道有不大吉而
无不利者乎究为学易之君子自求多福耳
右第二章
卷十三 第 12b 页 WYG0044-0489b.png
彖者言乎象者也爻者言乎变者也 吉凶者言乎其
失得也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无咎者善补过也 是
故列贵贱者存乎位齐小大者存乎卦辨吉凶者存乎
辞 忧悔吝者存乎介震无咎者存乎悔 是故卦有
小大辞有险易辞也者各指其所之
再就圣人之系辞论之文王系卦辞为彖言乎一卦
之全体象也周公所系一爻之辞为象言乎本爻之
变动者也盖揲蓍之数老变而少不变九六变者也
卷十三 第 13a 页 WYG0044-0489c.png
七八不变者也故爻有九六无七八老变而后有九
六有九六而后系以辞以明其变也所以占易不止
卦有参玩贞悔之象义更每爻皆有参玩贞悔之象
义也于是观辞之吉凶可知其言人事有得有失矣
观辞之悔吝可以知其言人事有小疵矣观无咎之
辞可知其言人事贵于免咎以补过矣以所占之人
事合乎卦爻之象义得其道理则吉失其道理则凶
小失则悔吝有疵失后复得则可以改过无咎何一
卷十三 第 13b 页 WYG0044-0489d.png
非圣人系辞之开成然亦贵于学易者之能体会而
善遵循也盖系辞之圣人述而不作一本于卦画自
然之象以申其义也辞有贵贱而列贵贱之不等则
存乎爻之位也辞有大小而齐大小之不齐者存乎
卦之体也列位如五为君二为臣上为终初为始之
类大小如阴多阳少阳多阴少贵阴贵阳之类此先
天之卦画已定之于伏羲明其象数而为吉为凶则
存乎后天之辞明其义理也占易者能先观象而后
卷十三 第 14a 页 WYG0044-0490a.png
玩辞得悔吝之辞而忧之则心之几随象义而动于
内趋善避恶存乎一念取舍之间而已介间也得无
咎之辞而震之则事之理随象义而著于外迁善改
过存乎一念修省之悔而已此先后天圣人作易为
学易者明体会遵循之方也再卦不一而有大小之
不同辞不一而有险易之不同如大畜小畜大过小
过剥复夬姤等卦皆大小之迥不同也而辞之险深
平易又皆因卦因爻而立平易者未尝不中具精微
卷十三 第 14b 页 WYG0044-0490b.png
深险者未尝不开示明切苟能体会卦爻之象义则
辞也者不过各指其所之易者固易明而不可忽险
者亦无不可明而不可置不外究研而自得耳
以上二章虽分亦可作为一章所言皆有卦爻以后
文周系辞以作易前民之故令学易君子观玩而得
用易之道耳
右第三章
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 仰以观于天文俯
卷十三 第 15a 页 WYG0044-0490c.png
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
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 与天地
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
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范围天地
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
神无方而易无体
画卦既明其本源系辞复示明其根柢然后可明易
中之道理矣易之道即天地之道也先后天圣人原
卷十三 第 15b 页 WYG0044-0490d.png
将天地之气化道理既象之于卦爻又各系之以辞
是易之为易与天地准也天地之体如是高明博厚
悠久而易之体亦如是天地之用如是资始资生乎
万物至于无终无始而易之用亦如是易一天地也
天地一易也无二气无二理故无二道也且不惟准
其体用而已又更能以易之体用体用乎天地以易
之体弥补乎天地之体而充周于无间也以易之用
经纶乎天地之用而条理各足也是天地之道备于
卷十三 第 16a 页 WYG0044-0491a.png
易者皆易能补天地之憾而代天地之劳也天地有
此气化有此道理无易以为发明天地不能自言百
姓日用不知天地之道亦徒存将虚而无所托矣故
有圣人作易而天地之道体斯立于平易简约用斯
行于可大可久也是皆易弥纶之也又不止弥纶天
地之道也更开示圣人之道使人学易而欲穷理者
有易而以之仰观天文俯察地理皆在易中则知天
阳刚而主乎明地阴柔而主乎幽幽明之故不可以
卷十三 第 16b 页 WYG0044-0491b.png
天文地理察之乎天文日月星辰之运行也地理山
川人物草木之生植也刚柔各分而又交际不离上
下各睹而又升降无息知其分才知其合幽明之故
既得则原其始反其终死生之说亦皆得知矣由幽
而明以生也由明而幽以死也原始于终而万物有
始矣反终于始而万物有始矣究之物有终始而气
化无终始由于道无终始易既备乎道之体用何不
可究研之而大明乎既明乎幽明死生则鬼神之情
卷十三 第 17a 页 WYG0044-0491c.png
状亦可得矣凡天地间飞潜动植之物皆精气凝聚
而生者也但所凝聚有厚薄故所成之物有久暂大
槩成形属阴阴气盛者成形柔而小阳气盛者成形
刚而大生气者阳气也原与阴精凝聚成形如脱离
焉则阴之魄入地阳之魂浮游遂离于形之外是乃
谓之变也变即死也不言死者非讳言死也变而将
以复生也岂释氏轮回之说乎非也释氏轮回之说
有考核功过转生善恶等论失之太凿易之言游魂
卷十三 第 17b 页 WYG0044-0491d.png
为变是就生人生物之气原始反终言也至于游魂
之有知无知则未尝言也究之形既与神离矣魄云
入地亦阴气之初离形与阳离散而阴亲下故下降
入地耳同于魂阳气之初离形与阴开散亲上而上
游也故言魂魄者皆就物言其阴阳之气凝聚者至
此离形各散而已知此则鬼者游魂之浊而薄者也
神者游魂之厚而清者也如生人生物之气资有清
浊厚薄不同也知生人生物有不同则人物之变有
卷十三 第 18a 页 WYG0044-0492a.png
鬼有神亦不同可知矣既知鬼神同于生人生物鬼
中情状不可并知乎为物者有情为变者亦有状知
有贤愚故情有灵惷气有盛衰故状有巨微皆气之
所凝聚成形既离形而未遽开散者耳然终亦必开
散归之天地天地又另凝聚而生人物矣似与释氏
说同而非如彼执之太实似既沦于无而实滞于有
也但其中有可疑者有知之物亦众矣禽兽亦有生
死独人乃有鬼神乎无知之物更多矣草木亦有生
卷十三 第 18b 页 WYG0044-0492b.png
死闻草木有妖或久而成神亦生物耳未尝闻其死
而有鬼神也易之言精气为物游魂为变该万物而
立言何以独就人之生死可知鬼中之情状乎此如
孔圣答子路未知生焉知死之说只就人之灵以该
物之惷凡物有情自有鬼无鬼方无状所以生有精
灵死有鬼神物之理气亦相通于人矣自必初死未
散亦有鬼最灵亦有神也乎○鬼神作二气之良能
言宋儒之论也祭祀之鬼神谓之鬼神中之一鬼神
卷十三 第 19a 页 WYG0044-0492c.png
分而为二气矣祭祀之鬼神又谓其中之一然则祭
祀之鬼神虽有阴有阳祇为鬼神中偏在阴中一边
者耳愚谓祭祀之鬼神皆鬼也皆游魂为变所成也
就鬼中之灵爽尊贵者则谓之神耳如谓神为阳亦
就阴中分阴阳不与人物同其阳也再绎中庸内鬼
神之为德其盛矣乎通章似俱是说祭祀之鬼神但
就根源说起乃知首二句为二气之良能言也此章
言鬼神情状本义云阴精阳气聚而成物神之伸也
卷十三 第 19b 页 WYG0044-0492d.png
魂游魄降散而为变鬼之归也兼论神鬼人物矣盖
鬼神情状易所明言者亦将人物鬼神合论总归之
于阴阳气化人能以易言情状与中庸言德盛对论
则大合也此段圣传从仰观俯察说到幽明又从幽
明说二气之始终以为生死末段方分精气为物游
魂为变为二尾结说到鬼神之情状是要将鬼为幽
为死神为明为生二者分剖个到底而后将二者归
一气行理寓使穷理者研求到此方为物无不格而
卷十三 第 20a 页 WYG0044-0493a.png
知无不至耳若耑言鬼之情状则似为齐谐之志怪
也故姑置之
神者来而伸也鬼者往而归也就二气说鬼神是鬼
神已该阴阳生死矣但人物原与鬼神相对一阴一
阳今将鬼神说成两个神来而伸也人物亦来而伸
也鬼神与人物难分矣愚谓鬼神二气良能即气化
也宋儒名之为鬼神正此章所谓鬼神情状也若单
言乎鬼又在阴中分阴阳须将神谓为阴中之阳鬼
卷十三 第 20b 页 WYG0044-0493b.png
谓为阴中之阴方可对待人物也人死为鬼鬼之精
洁灵明者为神如人类中贤愚物类中灵惷耳至于
魂游魄降之说魂阳魄阴亦是在阴中分阴阳魄阴
内必仍有微阳魂阳内必仍有微阴耳不然并此魂
魄亦无矣惟阴中有微阳阳中有微阴所以尚游聚
而成魂魄徐徐方消散为无如火之已熄烟尚有形
少时方散而已然则天地间之有鬼神皆游魂而已
其魄降而入地矣且阴中之阴必更冥晦无知不能
卷十三 第 21a 页 WYG0044-0493c.png
自致声灵故人无所见闻惟游魂尚在人间为神为
鬼各以清浊厚薄分类乘阴盛时能见形能作声或
于无形无声中昭灵示异惟其阴中之阳气未尽故
尚得浮游此游魂为鬼为神不同俱为阴气无二也
既为阴气则与人物之阳气方相对待然后可以谓
之来而伸者神也往而归者鬼也兼人物鬼神而言
二气之良能也要之既成一物必有两在无两不成
一矣及其气尽则消归乌有气未尽者为神为鬼各
卷十三 第 21b 页 WYG0044-0493d.png
因其气之盛衰以为久暂亦如人物之生死然亦终
无气不消散之鬼神也商俗尚鬼原兼鬼神神亦名
曰鬼正是与人对言阴阳故愚谓伸而来者人屈而
往者鬼
俗言新鬼长大旧鬼矮小亦似有理盖久而渐小渐
无也又俗言不正命而死者有鬼正命死者无鬼年
壮气盛卒死者有鬼年老气衰久病死者无鬼皆有
卷十三 第 22a 页 WYG0044-0494a.png
理之论也中有为神者必其人生时阳刚强毅之气
居多正直英爽之情素具者也再如忠孝节义持念
至坚不得伸志抱痛而殁自是英灵不散而为神矣
左传云神者聪明正直而壹者也无此壹则不成神
有此而纯乎淳者尊而久参以驳而漓者卑而暂也
鬼有厉鬼神有正神皆其气壹而聚者所成也其中
又有不朽之神则必有不朽之德不朽之功垂于世
也此又因人心之推奉不忘故其神灵爽不昧如斯
卷十三 第 22b 页 WYG0044-0494b.png
之神亦不易多得矣或有疑曰人生于精气聚矣殁
而有为鬼神者矣鸟兽草木无不生于精气之聚何
不闻有鬼神此可以孝经明之孝经云天地之性人
为贵天地生人天地精气最灵最秀者聚之于人而
鸟兽草木不能与人相类也人在生时即成位于中
而辅相裁成乎天地故死而为神为鬼尚能于天地
间作影响昭功用可见可闻若夫馀物生时其知识
原自十不及人二三死何能复有灵明为神为鬼乎
卷十三 第 23a 页 WYG0044-0494c.png
或又有疑曰如此则人死为神为鬼孑然一物之外
无复他物矣何鬼神亦有车舆宫室衣服仪物之属
龙虎蛇龟犬马牛羊之类乎不知此等多妄诞之传
言耳纵然有之乃其类中之性独灵而气稍清者耳
其无情无识者则神之灵气所幻成也亦无足异也
若庄子火尽薪傅之说释氏以之言转生然庄子本
意从古谓是帝之悬解来亦不与释氏同即如所说
火者一念之灵明也此薪尽而火傅于彼如转生之
卷十三 第 23b 页 WYG0044-0494d.png
递傅也但气在则灵明方在如气已散灵明何所附
丽乎薪必稍有馀烬则可傅于他薪如已为灰尚何
傅火乎愚谓纵有转生者亦阴中阳气浮游未尽故
灵明得以寓于内而复形神归合耳天槩人死为鬼
为神为转生为消灭不出此论一主乎气之聚散则
莫能外也不观圣人之论乎礼祭仪载子曰气者神
之盛也魄者鬼之盛也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此之谓
鬼骨肉毙于下阴为野土其气发扬于上为昭明焄
卷十三 第 24a 页 WYG0044-0495a.png
蒿悽怆此百物之精也神之著也圣人之言神鬼至
矣其首二句则非宋儒二气良能之说也其言气者
即游魂也魂为阳气未尽故曰盛也魄言鬼者鬼为
阴也魄入地者不能为神鬼挟其阳气发扬于上即
游魂也为昭明焄蒿悽怆者即游魂之灵明也乃其
人物精气之未尽故曰物之精也能有声灵使人焄
蒿悽怆是其神灵之著见者也此神字是就其灵爽
言愚谓魂入地不能有声见形必游魂为神为鬼方
卷十三 第 24b 页 WYG0044-0495b.png
能有声形昭灵异也盖本于此至于鬼神之精而著
者原该百物有情之物亦有神鬼可知矣故圣人言
神之著也神之著神字是物之精气变后既为游魂
结而未散者此神乃就鬼中言鬼神也易以穷理至
于天地幽明始终生死精气游魂为物为变鬼神情
状无不穷焉可谓理无不穷焉矣
圣人以易穷理如是然圣人尽性亦以乎易也以易
则易简之知能即天地清宁之理也盖圣人之性即
卷十三 第 25a 页 WYG0044-0495c.png
天地所命也率之为道即与天地相似也何违乎以
此性率为道者用圣人之知以周乎万物用圣人之
道以济天下自有大中至正之则也何过不及之有
先言知周后言道济者先知事物之理后以道济天
下也用此大中至正者经也又有达权之用旁行而
不出于经故不流固能道济天下也然即道不行有
天命之性在全而畀我者全而归之故无所入而不
有自得之乐是乐天也在我性已尽人不我知命之
卷十三 第 25b 页 WYG0044-0495d.png
不遇道或不行复何忧乎但又非道不行而成已不
能成物也素其位而行安土也崇一心之理广推暨
之量不能行其道以济天下亦能存其理以敦吾仁
吾仁既敦推而致之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皆仁
之存心为德及物为爱者也穷达显晦虽异而性则
无不可尽也此穷理之后用易以尽性性尽而伦尽
物尽能用易而仁爱乎天下有馀量也
圣人以易穷理尽性即天地生成终始万物之命亦
卷十三 第 26a 页 WYG0044-0496a.png
可用易以至之也圣人既能穷理复能尽性知极义
之精行极仁之熟矣皆于易中得来仍用易以为矩
而范之用易以为方而围之则天地之化亦不能过
矣气化在天地而圣人用易以为范围即位天地之
说也更能用易以曲成乎万物而无所遗天地之气
化不过万物自能曲成矣亦是圣人用易万物所以
能曲成此育万物之说也此圣人至命之学也然非
聪明圣知达天德者乌足以知易而用易乎惟圣人
卷十三 第 26b 页 WYG0044-0496b.png
能通乎昼夜之道以为知则理无不穷于知性无不
尽于行也且理之本道也道之原天也天道以道为
体以命而生成万物也如学易者由理求性由性求
天求命则于命亦可以会其体而达其用也此之谓
至命也何非深得乎易之道乎以此论之圣人垂教
原令人神明易于无方无体者也何也易之道原自
广大悉备变化无穷而不可尽以爻象之变理道之
精尽之也有至神者在变化爻象理道之内而不滞
卷十三 第 27a 页 WYG0044-0496c.png
于其间者所谓神无方而不可测也不可测者非易
尽能拟议故惟示天下后世以至变至精其无方者
在人神明也是易虽有一定之书实无一定之爻象
道理也亦如神之无方而已易何尝有定体哉学易
者穷理尽性皆学易之有方体者也非极乎至命不
能得神无方易无体之体用也学易者可不勉哉
右第四章
卷十三 第 27b 页 WYG0044-0496d.png
一阴一阳之谓道 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仁者
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
子之道鲜矣 显诸仁藏诸用鼓万物而不与圣人同
忧盛德大业至矣哉 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
生生之谓易 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 极数知
来之谓占通变之谓事 阴阳不测之谓神
圣人用易以穷理尽性至命因易之道本准乎天地
也然易者因神无方而易遂无体也何以求其方体
卷十三 第 28a 页 WYG0044-0497a.png
乎仍以天地之道明之天地之道一阴一阳之谓也
阴阳是气化而一阴一阳递为体用交际无间则道
也生天地是此道生万物者即此道故道之体本于
静也由静而动将此继天地之道而生人物也由天
地之道立极于静者动而生人物乃道之至善者也
此至善虽兼理气而言然尚属天地未着人物偏主
在气气动而理与俱行也谓之至善者天地之太和
元气无偏驳无乖戾之故也于是人物得之本以为
卷十三 第 28b 页 WYG0044-0497b.png
生气以成形理亦赋焉人得其全物得其偏此天地
之动用而又为人物之静体也此所以各成其性也
既莫不有性性发为情又由静而动矣在天地之道
静以立体者动而生万物以为用及人物成形成性
又得天地之动用以为静体而各发知能又各行其
动用矣动静互根体用无二之理气也于是天地之
道在人物人为万物之灵然后独膺弘道之任矣善
就气言难明者兼理以言气而大明矣专论人之性
卷十三 第 29a 页 WYG0044-0497c.png
难明者兼言气质亦大明矣兼物之气质难明者耑
论人之气质更大明矣人之气质有过于清而得天
之理气多者则知者也有过于厚而得地之理气多
者则仁者也与上章所言仁属地知属天无二义也
上章言乐天知命故不忧知命固知也乐天则非仁
者不能也安土敦仁能爱固俱为仁矣而爱有差等
非知乎且上章所言成德之仁知知不外仁仁不遗
知也此章所言人生气质各有所偏仁知之发端也
卷十三 第 29b 页 WYG0044-0497d.png
天地之道本一生人成性亦本一而分知者仁者各
兼气质之性以立论天命之性至一者亦不能不少
异所以论语云性相近也亦兼气质以言性也是故
偏于清者知之裕也率其性而多知之道偏于厚者
仁之笃也率其性而多仁之道固未尝自以为此吾
知也仁也而立体兼气质者稍偏自然发而为用亦
归稍偏矣谓之知谓之仁就知者仁者各成其性因
而各见其所得于性者也百姓庸愚虽皆有性性亦
卷十三 第 30a 页 WYG0044-0498a.png
有仁知但日在天地道中而不知道虽生有性可率
为道且不知吾性中即有天地之道又乌从而率之
见知见仁乎是以君子中庸之道民皆鲜能而弘道
之任不得不归于君子也何不观之天地之气化乎
言理言道难见言气化则仁者知者及百姓共见共
知矣试观其发生之显也似知者之致用也然显者
之动用本于静体是显者显诸仁也仁存乎静以立
体然后显而为知之用也再观收敛之藏也似仁者
卷十三 第 30b 页 WYG0044-0498b.png
之存体也然藏者之静体将以动用是藏者藏诸用
也知尽乎动之用然后藏而为仁之体也一显一藏
一动一静明是一阴一阳之谓道也此乃鼓万物而
始之终之终始于无终始者也俱出于天地之无心
而不同圣人位天地育万物有心以立体致用每多
忧勤惕厉也所以天地之德极其纯盛体之藏也其
业极其弘大用之显也盛德大业盖至矣哉然天地
一气也何谓大业盖自天之下地之上无非天之所
卷十三 第 31a 页 WYG0044-0498c.png
覆地之所载万物无不生成于天地富有如是业之
大为何如皆其仁之显者主之也又何谓盛德自古
昔至今日无一日不生物无一刻不运行万物无不
随气化为变化日新如是德之盛为何如皆其用之
藏者裕之也此天地之德业即天地静仁动知之体
用即天地一阴一阳之道为存为发者也于是作易
之圣人体会天地之道于一心尽易之道于卦爻以
乾坤象天地以诸卦爻象万事万物易之盛德大业
卷十三 第 31b 页 WYG0044-0498d.png
显仁藏用同于天地无尽者同于天地生生不尽耳
天地之生生不尽者气也易之生生不尽者理也天
地之气中无理乎非也有理而不能示之于人也有
圣人之易然后天地之理气俱大明天地之道始昭
然矣圣人以易备天地之道故能用易而穷理尽性
至命无不如其心之所求而皆可自得也于是乎天
之道成象于上者自有易成象之理气俱属之乾矣
地之道效法于下者自有易而效法者俱属之坤矣
卷十三 第 32a 页 WYG0044-0499a.png
成象乾在天成象也效法坤在地成形也不言成形
而言效法效即呈法即形之灿陈者耳故既有乾坤
为上下成象成形之根则天高地下万物散殊无不
归于易矣归者归其道理于易也是盖圣人作之令
贤者学之令庸众占之可以极乎象数之变化而知
未来之吉凶也且可因其变化通此于彼焉变彼为
此焉天地之间事物无穷而易之卦爻亦通变于无
穷是以易应天下事物而有馀也虽然可知者因系
卷十三 第 32b 页 WYG0044-0499b.png
辞以求卦爻因卦爻以究形象因形象以察阴阳因
阴阳而思交际极深研几可谓尽其智力矣而阴中
有阳阳中有阴本一个而为二为四为八为六十四
已不可尽矣况六十四仍是八八仍是四四仍是二
二仍是一是万事万物无不一中有二二中有一更
何可测乎无乃所谓神无方者此道耶天地之道阴
阳可知可名可测然有不杂于阴阳而又不离于阴
阳者则不可知不可名不可测也易亦如是所谓神
卷十三 第 33a 页 WYG0044-0499c.png
无方而易无体也至此虽圣人犹以为不可测而以
易之无体以拟议其无方岂学者于有方体中可求
道之至神者乎或于易之无体者渐会心焉庶道之
无方至神得以渐通耳
右第五章
夫易广矣大矣以言乎远则不禦以言乎迩则静而正
以言乎天地之间则备矣 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
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
卷十三 第 33b 页 WYG0044-0499d.png
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阴阳之义配日月易简之善
配至德
天地阴阳之道俱归于易而不可测如是盖易之体
用俱同乎天地故能德业与天地无二也夫易殆广
矣大矣乎何也其用无远不届也言其用之远则无
有可以阻禦之者此易之有元而无不亨也是有体
乎其体者也然其体又至迩而求之即得也言其体
之迩则静存于内而大中至正焉此易之无不利而
卷十三 第 34a 页 WYG0044-0500a.png
永贞者也是以能致乎无穷之用也以此论之易之
广大凡天地之间所有之事物无不备于易之中矣
惟其理备于易中故事物不能外也此易之所以为
广大乎易之体用每卦每爻皆有而以乾坤为体用
之统会乾之体静而耑也动而直也耑就统天言耑
统乎天而已直就资始乎万物言直一始而无不始
也故大无大于乾其实自统天之一元而生乎大也
坤之体静则翕动则辟也翕就顺承言无所为而顺
卷十三 第 34b 页 WYG0044-0500b.png
承乎天而已辟就成物言辟而作成万物一生而无
不生也故广莫广于坤其实自顺承乎天之元而生
乎广也是以天地之广大易足以配之也天地有四
时而乾坤之体用一动一静动静互根变动莫穷足
以配四时之错行也天有阴阳而易中之刚柔交际
往来出入足以配日月之代明也此皆易之用也至
于易中易简之理原得自于天地而画之为卦系之
以辞以尽乎理之极斯尽乎善之至足以配天地之
卷十三 第 35a 页 WYG0044-0500c.png
至德焉此易之体也体立而用行故功能广大于莫
量耳此章与下章亦可合之为一
右第六章
子曰易其至矣乎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也知崇
礼卑崇效天卑法地 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成
性存存道义之门
易以易简之善配天地之至德则易之善其至矣乎
功能之广大由于至善之理俱备于易中者极其至
卷十三 第 35b 页 WYG0044-0500d.png
也有此至善者可以立德可以建业又为圣人用易
之学也德欲极其高明圣人用易以崇之业欲极其
远大圣人用易以广之盖虽圣人用易而实圣人自
用其心之知身之行也用知以崇德圣心之知本极
其高明用礼以制行圣人于礼本自处卑牧此圣人
用易也即用天地也崇效天之高明也卑法地之博
厚也故圣人与天地同德业与易同易简也所以天
地设为虚位圣人作易以实之有易行于天地之中
卷十三 第 36a 页 WYG0044-0501a.png
而天地之道方可知可行有亲有功可久可大也然
圣人何以能如是乎圣人不过自成其性而已性命
于天圣人得而成其性成性者全而畀之全而成之
也而又必时时惺惺存之又存与为终身所以体立
于一心而用推于无穷效法天地者此性也措置道
义者亦此性也故成性之存存乃道义之门也旁出
各当肆应咸宜老氏谓之玄牝众妙之门亦有合于
易哉此言易同天地圣人用易其成性亦如天地体
卷十三 第 36b 页 WYG0044-0501b.png
用皆无二也
右第七章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
谓之象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
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 言天下之至
赜而不可恶也言天下之至动而不可乱也 拟之而
后言议之而后动拟议以成其变化 鸣鹤在阴其子
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子曰君子居其室出其言
卷十三 第 37a 页 WYG0044-0501c.png
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迩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
则千里之外违之况其迩者乎言出乎身加乎民行发
乎迩见乎远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
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 同人先号咷
而后笑子曰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二人同心
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初六藉用白茅无咎
子曰苟错诸地而可矣藉之用茅何咎之有慎之至也
夫茅之为物薄而用可重也慎斯术也以往其无所失
卷十三 第 37b 页 WYG0044-0501d.png
矣 劳谦君子有终吉子曰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
之至也语以其功下人者也德言盛礼言恭谦也者致
恭以存其位者也 亢龙有悔子曰贵而无位高而无
民贤人在下位而无辅是以动而有悔也 不出户庭
无咎子曰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君不密则失臣
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
出也 子曰作易者其知盗乎易曰负且乘致寇至负
也者小人之事也乘也者君子之器也小人而乘君子
卷十三 第 38a 页 WYG0044-0502a.png
之器盗思夺之矣上慢下暴盗思伐之矣慢藏诲盗冶
容诲淫易曰负且乘致寇至盗之招也
再就圣人画卦系辞明其已备天下事物之理也圣
人见天下事物之至赜也而其中皆各有一理于是
以圣心之理拟之象之拟诸其形容似指在天成象
言而在地者亦在内象其物宜似指在地成形言而
在天者亦在内拟形容必尽得形象之所以然也象
物宜必尽得事物之当然也此所以画卦取其象而
卷十三 第 38b 页 WYG0044-0502b.png
明其义于卦也不谓之卦而谓之象者此一卦之象
在是义亦在是也取乎事物之立体于静也及其各
体立而用行也则天下之动也赜者各立一体动则
交致其用矣圣人见其动而相交虽各有一理无不
归于道之中也于是观其众理之会合为一理者又
观乎会合众理之中而通贯为一道者圣人于此理
此道观之极其明行之无不尽用之于事物之间以
为典则而可守也以为礼制而可法也圣人自用此
卷十三 第 39a 页 WYG0044-0502c.png
理为道而又示天下后世斯为教也于何示之示以
系辞以断吉凶所以有卦之中复有爻就事物之各
立静体交致动用研究其理而会通其道以著于辞
也辞不言卦者爻卦之用也卦乃爻之体也言爻而
彖辞自在故谓之象一句中矣既有象彖复有爻辞
天下之至赜至动为理为体为道为用俱备于易也
学易之君子明知天下之赜难尽也而不可以繁而
生厌恶也明知天下之动难测也而不可以变而有
卷十三 第 39b 页 WYG0044-0502d.png
紊乱也能法先后天圣人作易拟形容象物宜以画
卦观会通行典礼以系辞之心凡得占者将言也拟
之而后言也言必得其宜矣将动也议之而后动也
动必合于理矣则占者之拟议能奉教于易中变化
无穷之理之道圣人作易以始者学易君子能终之
以有成矣即谓之学易者成其变化之理之道可也
此孔圣将作易先后天圣人开成苦心示天下后世
学易得占者各知用易之方也此学易最切要之功
卷十三 第 40a 页 WYG0044-0503a.png
夫也前章之成性存存是立体之学此章末节是致
用之学既存性以立德更拟议言动以建业学易之
理也即学圣人可以得至之道也以下七爻门人引
夫子平日之论所谓拟议以成变化之比例也愚谓
一爻是一个式样于此更明圣人间尝玩习偶有得
焉即彰为教门人谨识之又见圣门弟子之善学而
圣人循循善教也七爻圣传释义今统叙于下系传
第五章咸四等十爻之前矣
卷十三 第 40b 页 WYG0044-0503b.png
右第八章
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
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
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
神也 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
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扐以象闰
五岁再闰故再扐而后挂 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
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当期之日 二篇之
卷十三 第 41a 页 WYG0044-0503c.png
策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之数也 是故四营而
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 八卦而小成 引而伸之触
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 显道神德行是故可与
酬酢可与祐神矣 子曰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
为乎
易之为书画卦本于河图惟于此章似言之明切一
气浑沦者天也有何数之可言天自以数示人然必
圣人能明之圣人既明遂欲以垂教天下万世而气
卷十三 第 41b 页 WYG0044-0503d.png
之有数可推方自此始数之始起于一由一得二由
二得五由五成十此河图所肇示也然亦与画卦为
八不大相合迨至用之以前民用而有揲蓍之法则
画卦与河图有源流本末得合一之数盖原于由气
启数之理出于太极之一也天地万物皆由此一而
生而天地又为自一生二之始故凡奇耦之数皆以
天地贯之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
天九地十是也一自成五天生地成不外二生五五
卷十三 第 42a 页 WYG0044-0504a.png
中各有二而已五各有二二又相交故天地之数各
五成五位五位又各有合合者天中有地地中有天
虽分二仍合为一也但河图之总数五十有五何也
五十者天地之相合为数之用也除五十存五以为
数之体也此五十为用五为体体用分合之中天地
之数尽矣于是自天地至万物显者为变化幽者为
鬼神变化不测鬼神难知亦莫不该括于此数矣变
化成人物屈伸行鬼神不外阴阳之二自不能外体
卷十三 第 42b 页 WYG0044-0504b.png
用之五皆本于一气气中有理所以以本原该末流
而悉尽也大衍之数用用不用体又复置一以为用
中之体以四十九数分二象两仪挂一以象三才揲
四象四时再归奇于扐者置闰也五岁再闰三变三
扐成经卦重之成别卦矣乾策九之馀二百一十有
六坤策六之馀百四十有四共合三百六十数以应
一期正合一岁天日之运也又统计凡为乾为坤之
馀策万一千五百二十以应万物之数也凡分二挂
卷十三 第 43a 页 WYG0044-0504c.png
一揲四归扐四营四也成易则五数足矣十八变贞
悔之卦皆成遂成六十四卦之一也九变成贞卦谓
之小成者内卦体生外卦用也本象天地时物然悉
本于河图之数故谓之圣人则之耳上章明揲蓍之
法犹为有定易明者至于画卦系辞圣人之心则难
于体会矣占者虽占得卦爻之象玩所系之辞但引
此喻彼以伸其义触类旁通以长其智乃至无穷者
也必能有得于易方能不拘于占则天下之功能事
卷十三 第 43b 页 WYG0044-0504d.png
业有为悉成而毕备矣天下能事皆道之流行灿著
然事不成道不见占者能用易则其道昭显焉虽圣
人作易皆德行之表见开示然非典要可拘必占者
能用易斯其德行可神明之焉如此则占者之道即
易道而圣道也占者之德行即易与圣人之德行也
故可以应接天下万事万物任其紏纷来往至赜至
动皆能时措咸宜如宾主杂遝酬酢不紊也不惟可
以接事应物更可引伸触类而神明其间偶有心思
卷十三 第 44a 页 WYG0044-0505a.png
所未及皆若神来告可以为学并可以为教矣且佑
助乎鬼神之英爽亦为占者之能事矣合人神以为
能事洵备矣乎圣人复于章末明可以佑神之所以
然盖其能事至于知变化之神道则知阴阳反复固
不测而皆有定理故吉凶祸福极难知而皆归有定
所以能佑神者以其知神之所为耳神果有为乎不
过道理气数顺逆从违之所为即神之为而已即作
易之圣人亦惟以此为能事占者何可不企及乎
卷十三 第 44b 页 WYG0044-0505b.png
右第九章
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
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 是以君子将有为
也将有行也问焉而以言其受命也如向无有远近幽
深遂知来物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与于此 参伍以
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遂成天地之文极其数遂定天下
卷十三 第 45a 页 WYG0044-0505c.png
之象非天下之至变其孰能与于此 易无思也无为
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
能与于此 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 惟深
也故能通天下之志惟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惟神也
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 子曰易有圣人之道四焉者此
之谓也
圣人示人学易贵得其要故复历举易之显著深微
以训之易盖有圣人之道四也随人所欲以用易而
卷十三 第 45b 页 WYG0044-0505d.png
无不可尚焉欲用易以为言则尚乎易之辞斯言寡
尤矣欲用易以为动则尚乎易之变也斯行寡悔矣
此该乎观象玩辞观变玩占言动如亲承圣人之教
诲者也或用易利用制器则尚乎易之象而器斯合
道或用易以稽疑问卜则尚乎易之占而卜斯协吉
此易中圣人之四道最为显著者也然易更有圣人
深微之道焉亦即寓于此显著之间是以学易之君
子亦不外四道以求易将有为也将有行也问以决
卷十三 第 46a 页 WYG0044-0506a.png
疑定志焉必藉言以达其诚而易能悉受之以训命
如响之随桴无有远近如面命也无有幽深如示掌
也未来之事物皆俾人前知以通孚其心志以利用
其进止此易中理在而数存最精者也然非天下之
至精孰能与于易之精乎理原至精天下无能与易
之至精者有参于理者也易之理一元以统天而无
所不统斯其精为独至焉再就其变化论其卦爻或
以阴变阳或以阳变阴或一爻独变或六爻全变一
卷十三 第 46b 页 WYG0044-0506b.png
卦可以变至六十四卦其中参伍其变者在爻则不
可测度也且卦与卦相错而六爻阴阳相反或卦与
卦相综而上下贞悔相易皆经卦别卦之定数也是
错综其数者在卦又咸无定则也卦以立体静也而
错综则无一定爻以致用动也而变化逾见不测若
能通贯乎爻之变化则刚柔交际来往上下章采焕
然此天地之大文所以成也若能穷参伍极乎变之
不一推错综尽乎数之无定则日月风雷山泽天地
卷十三 第 47a 页 WYG0044-0506c.png
定位昭然此天地之间凡物之象所以定也此易中
数行而理寓于至变者也然非天下之至变孰能与
于易之变乎数原至变天下无能与于易之至变者
有紊于其数者也易之数以一生两而无所不生斯
其变为独至也易之至精至变如此然犹可以理数
求得也更有不可测者易之为道静则无所思也动
亦无所为也常立体于至静寂然无声无臭而不动
也及乎事物之来感者无穷皆主一为通通乎无尽
卷十三 第 47b 页 WYG0044-0506d.png
天下之故至赜至动而易惟一以通之此理与数合
为一而感与通协于道也乃易中之至神者也非天
下之至神孰能与于易之神乎理数之不可知者原
至神天下无能与于易之至神者或执理数为有定
而实无定者也或以理数为无定而不知主乎至定
者也易之理数以一阴一阳谓之道者为有定而一
阴一阳阴阳互根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非两不成非
一无物诚有至神者斯其神为独至而理与数俱不
卷十三 第 48a 页 WYG0044-0507a.png
可测也易中之深微者又如此虽寓于四道之中而
有不滞于四道之中者也是皆作易古圣人之心以
极乎立体之静深而研乎致用之动几也惟阴中之
静者立乎体静则深而不可穷也所谓寂然不动也
故感而即动焉是以通天下之志而无憾也何也天
下之志皆属静阴也仍是以志与志相契者也惟阳
之动有致乎用动则几行莫之遏也所谓动而莫禦
也故开务前用足以成天下之物不遗也何也天下
卷十三 第 48b 页 WYG0044-0507b.png
之物属动阳也仍是阳与阳相孚也易之通志成物
又如此盖因易之道至神者也穷乎阴阳不可以阴
阳求神也兼乎理数不可以理数执神也惟其至神
所以通志不见神之疾而通之至速成物不见神之
行而行之皆至也是以圣人必尽其极深之心而殚
其研几之知也此又见惟圣人能作易惟圣人能用
易而不可遽望于学易之君子也若夫君子先求圣
人之道于四者之显著以驯致极深研几之功则至
卷十三 第 49a 页 WYG0044-0507c.png
精至变之理数皆能体会于神明焉所谓神者圣而
不可知者也阴阳不可测者也君子虽不能至心向
往之可矣
右第十章
子曰夫易何为者也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
而已者也是故圣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业以
断天下之疑 是故蓍之德圆而神卦之德方以知六
爻之义易以贡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吉凶与民同
卷十三 第 49b 页 WYG0044-0507d.png
患神以知来知以藏往其孰能与于此哉古之聪明睿
知神武而不杀者夫 是以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之
故是兴神物以前民用圣人以此斋戒以神明其德夫
是故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一阖一辟谓之变往
来不穷谓之通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制而用之谓
之法利用出入民咸用之谓之神 是故易有太极是
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八卦定吉凶吉凶
生大业 是故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县
卷十三 第 50a 页 WYG0044-0508a.png
象著明莫大乎日月崇高莫大乎富贵备物致用立成
器以为天下利莫大乎圣人探赜索隐钩深致远以定
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莫大乎蓍龟是故天生
神物圣人则之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天垂象见吉凶圣
人象之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易有四象所以示
也系辞焉所以告也定之以吉凶所以断也
孔圣复举先后天圣人功德及于天下万世然其作
易皆本于天地以作之圣如述之明也夫圣人作易
卷十三 第 50b 页 WYG0044-0508b.png
何为者乎盖用以开乎天下之万物也发其蒙以亨
其屯也用以成乎天下之万务也化其蹇以使之解
也易何以能如是哉由于天下事物之理数无不在
易中故易有以包括乎天下之道也曰冒者即范围
天地曲成万物也是故易成而圣人用之以其理之
精通天下之心志以其数之变定天下之功业以其
不可知之神决断天下之疑也疑者不明也不明故
疑明而不能神犹未免于疑焉必也神而明之方能
卷十三 第 51a 页 WYG0044-0508c.png
用易而大明无疑也在圣人因诚而明故作易而用
易以通志定业断疑在学易者因明而求诚以神其
明焉苟能因易用易自无不可希之圣矣
圣人何以为开成乎乃用蓍以揲卦焉蓍百茎一丛
用其半为大衍之数其形圆故其德亦圆转动于至
神也盖象乎天也卦四正四隅其形方而静故其德
亦方正定位而昭然也盖象乎地也蓍卦象天地如
此矣卦有六爻如天地间三才之道上天下地中而
卷十三 第 51b 页 WYG0044-0508d.png
万事万物无义不备乃变易于阴阳而呈效其理数
天地人具而圣人开成之心乃因易而无不显明如
贡物之陈列也于是即用易以清其憧扰之思虑存
其极深之敬礼所谓洗心也且极易之深以为心之
深安于成性之存研易之几以为心之几待发而为
道义所谓退藏于密也于是吉凶之理数已大明于
圣人之衷用以开务成物与愚贱同其忧患圣人之
用知乎乃圣人之行仁也故蓍一草木而其神足以
卷十三 第 52a 页 WYG0044-0509a.png
知来卦一画图其知足以藏往无非圣人仁知之体
用藉蓍卦以贡之者也知来者知未来万事万物之
数也以理主之而已藏往者藏已往万事万物之理
也以数推之而已故蓍卦不外理数知来藏往无足
异而理数俱备圣心有孰能得与乎此者哉盖古之
画卦系辞之圣皆聪明睿知诚而明生而安之圣人
也而又神武不杀知而归仁不以政刑为贵而以德
礼为尚不惟一身德礼为尚而且作易以使天下后
卷十三 第 52b 页 WYG0044-0509b.png
世各明乎德之自成而孚于易简各得于礼之自行
而合于典礼也此惟伏羲文王足以当之也作易知
也使天下后世事得济而物得所非仁乎言仁而聪
明睿知之知神武不杀之勇具备于仁之体量矣此
段乃圣人之三达德也
圣人具此三达德盖圣心能明乎天之道也明乎天
之命赋于人为性民彝物则莫非天理于是率之为
道修之为教凡庶民日用行习之常皆能察其中有
卷十三 第 53a 页 WYG0044-0509c.png
命性道教之理也然何以使天下后世知之由之乎
为之作易俾其易知易从示之吉凶悔吝以通志定
业断疑乃观于河图有四正无四隅之圆形象天而
用蓍观于洛书四正四隅全之方形象地而用龟龟
蓍一物也用其用于易而其物神矣神非其物自神
圣人兴之也兴而用其物之灵明以彰著易之理数
也此谓之兴神物也即以此神物用于卜易以前民
用民因随乎卦爻之吉凶以为向背岂非圣人前为
卷十三 第 53b 页 WYG0044-0509d.png
引导之乎此圣人用易以尽伦尽物也而实自尽其
性也以此济事利物之用本于立诚主敬之体斋戒
以洗心退藏而待用将以神明其德如易之至精至
变至神而已所以圣人一用易而穷理尽性至命之
道无不备也明天道察民故非穷理乎斋戒以神明
其德非尽性乎至于人已兼明神明可佑非至命乎
此段即第四章中仰以观于天文三段之意更申明
之乃以明德立神人之极也
卷十三 第 54a 页 WYG0044-0510a.png
圣人观天察民兴神前用以自神明其德如此故作
易焉以易简之理备于内以易知易从示于外则易
中皆可知可从可久可大之道也坤非他一阖户即
得所谓坤矣乾非别一辟户即得所谓乾矣乾坤或
难知从阖户辟户观之人孰不易知从乎不明变者
观一阖一辟而阴阳之变化得所谓矣不明通者观
阖辟往来不穷于无终始而交际出入之通得所谓
矣不明象者仰观于天见象矣即知易所谓象也不
卷十三 第 54b 页 WYG0044-0510b.png
明器者俯察于地著形矣即知易所谓器也因此象
形制为事物之宜而用之即得易之所谓法也至于
神乃不可测者然乾坤乃阴阳之体变通乃阴阳之
用形象卦爻之体也制而用之卦爻之用也微而阴
阳显而卦爻体用俱明于是本其立体以制用者而
用之斯出入无不利故民咸用之亦无不利是神之
为神虽不可测其实亦易测也即此利用出入民咸
用之无不利者正所谓神也此段言圣人以易之至
卷十三 第 55a 页 WYG0044-0510c.png
精至变至神示天下后世无人不可于易中求至易
至简而神即在易简之中不可于易简之外别求所
谓神矣此中庸所谓至德即在庸行子臣弟友之中
也易简之理固易知从矣即卦爻之数亦无不可明
也易之为易肇于无形无色从未有天地以前立始
基焉理气浑然是谓太极也动而生阳成天静而生
阴成地于是天包地外地悬天中有此一个大囫囵
物事矣分观之则为天为地遂有两仪两仪者即一
卷十三 第 55b 页 WYG0044-0510d.png
动一静而分阴阳也阴阳中又各有动静阴阳分为
老少是为四象四象中又各因动静分阴阳而八卦
成天地气化体用备矣因而以八与八相荡为六十
四卦万事万物之体用亦备矣吉凶莫不定于是焉
不言六十四卦及诸爻者以八卦统之也吉凶既定
通志定业断疑用易于利用出入而大业生矣此段
又就卦爻可明以见易简可得示学易者勿畏难苟
安也
卷十三 第 56a 页 WYG0044-0511a.png
易之为理至精为数至变极之至神皆易简而易知
易从如此何也圣人作易原就天地间现成理数圣
人不过于中神明之耳学易者不明易何不再观之
天地欲法乎为象为形者则莫大乎天地可观察也
不明乎为变为通则莫大乎四时也是玩易可明天
地四时者观天地四时又可明易矣然而竟不能互
观有得者则明不足也何不观之悬象于天而著明
于地普照万物之日月乎何其明莫大也学易者能
卷十三 第 56b 页 WYG0044-0511b.png
观于日月以求易之水火观乎水火以求日月之明
则易与天地至一无二可以大明矣天地至大穷其
明之用于水火水火至明著其大明于万物万物中
有富贵者崇高之莫大者也然阳贵于一也阴富于
二也故易中以阳为贵以阴为富而万物得阳多则
贵得阴多则富也有万物则有万事万事乃万物之
致用也物之至备用之故无穷也有一物一事即有
一器以为天下后世成物济此事者然有一器即有
卷十三 第 57a 页 WYG0044-0511c.png
一道道在而器斯能济用为利焉非圣人之德不能
立之亦不过得于易之理数而有取于天地之形象
耳虽莫大乎圣人而亦无难知从也至于圣人用易
而兴神物前民用钩理数之至深出之使显致理数
之至远约之使近以之定天下无穷之吉凶成天下
无尽之亹亹可谓神矣亦不过圣人用龟蓍耳惟圣
人兴神物以著圣德故莫大乎蓍龟然得其理之精
数之变神之不可测可以知神所为而反佑神矣易
卷十三 第 57b 页 WYG0044-0511d.png
又何不可知从乎此段见易之为易现在天地四时
日月万事万物中圣人取其象以作易兴神物以前
用总无难知难行每言莫大者正见莫大于圣人之
一心也学易者不可以舍约就博也明矣
虽然易果如是之易知从乎何以圣人以下多不能
体易于一心用易于一身而让圣人以独至乎盖天
生神物惟有圣人之德斯有圣人之心于无知无识
之物皆能神明之而成神物以圣人之神明而反寄
卷十三 第 58a 页 WYG0044-0512a.png
其神明于物也天地有不测之变化惟有圣人之神
明斯能以其变化作易以用其变化是圣人以作之
圣自居于述之明而效其变化也天之垂象而示下
言天而地之形该之圣人仰观而见吉凶于是圣人
取其象象之以为卦爻言仰观而俯察该之矣亦惟
有圣人之神明斯能以天地之形象作易以象其形
象是圣人不以为自作易乃以天地有易而圣人象
之也凡此者皆有圣人之德而不自居也故能作易
卷十三 第 58b 页 WYG0044-0512b.png
以自用为道而开成天下后世为教也今人多予圣
之心何以希圣人而学易乎又言河出图洛出书圣
人则之即天生神物圣人则之傅自注也不必再释
然则圣人之作易自用为道者皆欲修道以为教也
从刚柔中摩出八卦又从八卦中荡出六十四卦更
用龟蓍以别阴阳老少方明动静变化是万事万物
之吉凶全在阴阳老少之四象也四象者老则动而
少则静易以老而动为用少而静为体故曰所以示
卷十三 第 59a 页 WYG0044-0512c.png
也示者示其象也复系以辞不但告以象且告以辞
矣观象玩辞吉凶已定又教之以断也观象不明可
玩辞玩辞不明固有吉凶之断矣尚有不明者乎总
见易虽作于圣人实欲开成天下故最易知易从学
易者苟能明此章之义以用易焉庶知圣人之易本
至易简天下之理备于易简人心之理不外易简犹
以为艰深险阻不可学也则亦自画而已
右第十一章
卷十三 第 59b 页 WYG0044-0512d.png
易曰自天祐之吉无不利子曰祐者助也天之所助者
顺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履信思乎顺又以尚贤也是以
自天祐之吉无不利也 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
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
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
之以尽神 乾坤其易之缊邪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
中矣乾坤毁则无以见易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
卷十三 第 60a 页 WYG0044-0513a.png
矣 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
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错之天下之民谓之
事业 是故夫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
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
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
极天下之赜者存乎卦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辞 化
而裁之存乎变推而行之存乎通神而明之存乎其人
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
卷十三 第 60b 页 WYG0044-0513b.png
圣人之易原自易简而学者多以口耳求之故孔圣
复示曰凡道之在书者未必尽在于言即有言之著
者亦未必尽达其意然则圣人之意于言辞求之其不
可尽见乎必也求圣人之意于有言无言之间方知
圣人之言明其不尽之意之情也圣人盖立象以尽
意仰观俯察近取远取凡天地之象皆圣人意所寄
也欲求知圣意亦观于易之取象而可尽矣意之所
发为情而象之所著为卦圣人陈设八卦重之六
卷十三 第 61a 页 WYG0044-0513c.png
十四卦无非因世人之情真伪错杂不可端倪然无
不可以圣人之情通天下之情得其曲尽也欲知圣
人尽天下之情伪似自达其情亦观于易之设卦而
可尽矣意不可见者象其可见者也情隐而难知者
卦显而易知也言卦则爻在其中卦大象也爻小象
也象兼大小而事物之情方备也圣人之意及天下
情伪皆于易能体会而尽得焉方可求之圣人系辞
以尽言也象卦不明意情弗识徒求之于言末矣况
卷十三 第 61b 页 WYG0044-0513d.png
求之于言又非言所可尽必明易中变通之理数因
而用易之变通以为变通变指卦爻言通则全易之
理数俱可贯通矣如此则易之用以出入咸宜无不
利者方可于应事接物之间尽之又非但自尽其利
用已也鼓之舞之如奏乐然使天下后世人人皆观
象卦玩系辞无不欢欣踊跃以趋吉避凶迁善改过
为用焉方可谓之尽易之神明于不测也岂徒以言
求圣人之意乎
卷十三 第 62a 页 WYG0044-0514a.png
盖圣人之意有所缊也非有意以缊之乃理数之统
会至精至变皆寓意于至神之中必深有所缊包含
蓄积然后发于不穷用之靡尽也如易之有乾坤其
易之理数尽缊于兹乎未有易之前先有天地然圣
人作易即从未有天地之前立体其致用方及于既
有天地以后于是有天地而乾坤成列矣乾如天之
覆坤如地之载乾坤成列万物在其中是圣人观其
象形而作易以乾坤而包涵全易使立于乾坤之中
卷十三 第 62b 页 WYG0044-0514b.png
者也乾坤者六子所出万物所形万事所生也易之
中无事无物无理无数不备其实俱缊于乾坤若乾
坤毁则无以见易理数俱无根源何因而有变通又
何因而为鼓舞乎于是易不可见乾坤不几于息乎
盖乾坤即天地之德也又即气化之源也焉有毁息
不过明易之为易缊于乾坤为理数之一始无不始
一成无不成以示学易者于象卦求意情于变通鼓
舞求利神固不尽求之于言矣尤贵于知要以求其
卷十三 第 63a 页 WYG0044-0514c.png
缊耳此又示以易简至德之义也易之理数既俱缊
于乾坤则凡天下之万事万物虽赜动无穷俱可以
即本以求末即一以会万矣不知何所谓道也万事
万物之中有理存焉即道也寄于事物之内而超乎
事物之表者也事物虽有形而道无形是形而上者
道也形而上祇是说无形者在有形之上底意思知
道在形而不杂于形则凡事物之形有形可见者皆
器而已器如用物该事物为器见天地事物无非人
卷十三 第 63b 页 WYG0044-0514d.png
之所用即无非体道者之所敬慎以将之者也惟不
忽于器斯能全乎道道器又何尝为二乎虽然器有
定者也谓一器一道恐执器以求道矣谓万器一道
恐体道而淆乎器矣君子于器道之通必化而裁焉
一器有一道用之必时措咸宜也而又不执器以求
道用之惟义之与比也此所谓化而裁之可以谓之
能变也化其执器之迹裁以求道之宜则至变者乃
有至不变以权衡之也方可谓既随道用器又不执
卷十三 第 64a 页 WYG0044-0515a.png
器求道而道之神明俱化裁于君子之一心矣由此
推行于事理不过此一心一理之流通流通者即道
也由此举而措之于天下之民凡有建立不过此理
此道之所成就成就者事业也未尝非用道之验也
得乎易之所缊知所谓一者道也则化裁推行举措
俱一心为用也此君子学易最易简之知能也是以
圣人作易亦惟备乎易简之道而画卦系辞俱由此
为化裁推行举而措之耳如易之有象也圣人有以
卷十三 第 64b 页 WYG0044-0515b.png
见天下之至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所以有象
是故谓之象也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至动而观其会
通以行其典礼更为系辞焉以断其吉凶于是有爻
是故谓之爻也再叙此一段者非复也所以明画卦
系辞之本也是圣人因易简之道为作易之本也自
有卦而天下之赜者尽存乎卦矣自有辞而天下之
动者不越于辞矣在圣人于未有易之时尚能观天
察地即知易立于中于万事万物即能得形上之道
卷十三 第 65a 页 WYG0044-0515c.png
以御形下之器于是化裁尽变推行尽通举措于民
成其开物成务之事业在学者幸而生圣人之后得
以观易之象玩易之辞又何不可学圣人乎亦必化
而裁之以尽变也推而行之以尽通也是善学于圣
人者也在圣人修其教在学者懋其学无论化裁推
行皆可希圣即神而明之于易之理数至精至变至
神者皆可神明之矣固非圣人不能然亦存乎学者
之勉以求安渐以求至也是岂于言可求尽乎有识
卷十三 第 65b 页 WYG0044-0515d.png
于心默而契焉默契既深遂成其诣不必求意于圣
言也亦不必以言示人也诚于已者自信于物此处
言信尚非谓人信之也乃自喻其理数之至一者于
心不言而能化裁推行举措是所谓能神而明之也
其能用易之用如此必得乎易之易简之德以为体
所以能如圣人之用无不周体无不立也此则存乎
其人在心之德及德之表见于行者也言德则自喻
也言行则人信亦在其中矣合内外以验其德也此
卷十三 第 66a 页 WYG0044-0516a.png
岂言语可以求尽也哉
右第十二章
卷十三 第 66b 页 WYG0044-0516b.png
大易通解卷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