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通注-清-傅以渐易经通注 敕

易经通注 敕 第 1a 页 WYG0037-000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敕大学士傅以渐日讲官曹本荣
 朕览易经一书义精而用博范围天地万物之理自魏
 王弼唐孔颖达有注与正义宋程颐有传朱熹本义出
 学者宗之明永乐间命儒臣合元以前诸儒之说汇为
 大全皆于易理多所发明但其中同异互存不无繁而
 可删华而寡要且迄今几三百年儒生学士发挥经义
 者亦不乏人当并加采择折衷诸论简切洞达辑成一
易经通注 敕 第 1b 页 WYG0037-0001b.png
 编昭示来兹尔等殚心研究融会贯通析理精深敷辞
 显易务约而能该详而不复使羲经奥旨炳若日星以
 称朕阐明四圣作述至意钦哉故敕
 顺治十三年十二月十五日
易经通注 敕 第 2a 页 WYG0037-0002a.png
   进易经通注表
   光禄大夫少保兼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学士兼兵
   部尚书加一级臣傅以渐
   经筵日讲官左春坊左庶子兼内翰林秘书院侍
   读加一级臣曹本荣恭承
敕谕纂修易经今已成书谨奉
 表上
 进者臣以渐等诚惶诚恐稽首顿首
易经通注 敕 第 2b 页 WYG0037-0002b.png
 上言伏以六经皆治世之书作述既垂于往哲一画先
 天之秘表章尤贵乎
熙朝唯其妙贯乎天人是用精探乎幽渺业资四圣实造
   化之元关道历群儒殆源流之奥府圣人以之开
   物成务学者以之致远钩深包罗天地之神奇囊
   括阴阳之变态于吉凶悔吝之理洞若秋毫知进
   退存亡之几捷于桴鼓远则六合之外近在一身
   之中天道远而无不可明人事纷而悉有可据顾
易经通注 敕 第 3a 页 WYG0037-0002c.png
   前人穷理尽性原昭昭揭日月而行奈后学观象
   玩占每伥伥同幽室之步苟非博采章句檃括义
   疏会意旨于同原立片言以居要即枝叶而究其
   根柢弃糟粕而寻彼玄珠何以使大义炳于日星
   深著乎性命之理来学升其堂奥不疑为卜筮之
   资然则雠校缪讹贯穿同异必有待于乘六御天
   之主始足垂为函三得道之书则专钦乎
 今日矣兹盖伏遇
易经通注 敕 第 3b 页 WYG0037-0002d.png
皇帝陛下
 通德𩔖情
 显仁藏用
 中正观天下皇哉
天子之龙飞
 和平感人心允矣
大人之虎变
 乙夜之观万卷奎壁宏开三苗之格
易经通注 敕 第 4a 页 WYG0037-0003a.png
 两阶海山效顺焕大文于经天纬地知
帝王之绝异儒生汇众理于诸子百家陋古后之专言图
   谶凡属先民正学悉垂
 昭代鸿编况大易之全书尤六经之奥旨儒者研朱而
   莫究枉飞露于华笺博士皓首以难穷还丛芸于
   渠阁即考注疏于王孔未续微言幸遵传义于程
   朱妙窥真际犹恐百家争喙或多榛芜之讥兼之
   俗说流传不少豕鱼之误用是涣启
易经通注 敕 第 4b 页 WYG0037-0003b.png
宸断俾之修辑成书撮要删繁博选诸家之笺注要终
   原始独探至理之要归固将沿流以溯源抑且得
   一而贯万虽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参悟当在
   文字之先而因经成传因传成文启蒙不出诠
   解之外诚一代尊经之表的更大道接续之微
   机也臣等学愧真儒才惭都讲管窥蠡测未
   悉理数之两家薪尽火传宁识南北之二派
   祗以恭承
易经通注 敕 第 5a 页 WYG0037-0003c.png
敕命俯竭颛愚考订不厌其再三舛讹或去其一二仰
   资
睿鉴乃垂金石而不磨允协
 昌期如睹龙马之复出伏愿
 天行时健
 盛德日新在上有教思容保之功在下有迁善改过
   之实君子之道日长圣人之道常明大启儒宗用继渊
   源于孔子丕跻治化𫉬返醇闷于羲皇(臣/)等无任瞻
易经通注 敕 第 5b 页 WYG0037-0003d.png
天仰
圣激切屏营之至谨奉
 表上
 进以

 顺治十五年冬十月 日(臣/)以渐等谨上表
易经通注 敕 第 6a 页 WYG0037-0004a.png
   易经通注序
   岁在丙申嘉平之望(臣/)与日讲官(臣/)本荣恭承
敕命纂修易经合注说传义之纷纶多端者采择折衷务
   令约而能该详而不复简切洞达辑成一编(臣/)
   窃叹
皇上聪明天纵固已探画前之秘犹复教天下以学易之
   法何惓惓无穷也臣知识弇浅安能副我
皇上阐明四圣作述之心顾自幼凛遵父师之训专以易
易经通注 敕 第 6b 页 WYG0037-0004b.png
   经起家得窥中秘书者又十馀年所不辞固陋辄
   搜取汉魏唐宋元明诸家刻本涉猎商订寒暑弗
   间凡二十阅月而采录粗完仰尘
睿览(臣/)例有序弁首夫易经者圣人持世之书非谶纬
   术数之书也通经者帝王取士之法非诗赋策论
   之法也以三古之卦爻流传千载而愈见其新竭
   天下之聪颖发挥奥渺而难穷其趣盖天人共贯
   之学理数兼该之妙以为易则百姓皆与其能以
易经通注 敕 第 7a 页 WYG0037-0004c.png
  为难则士大夫反失其指其故皆由于各成一家
  而彼此不相通经莫先于谈理乃不谈有关治道
  之理而谈奇遁吐纳之理讲说本义姑为举业之
  资青紫方拾竟游心于玄冥甚至登坛高讲或偶
  拈章句杂以释道或引證别卦或乱窜系辞试清
  夜自揣果能一卦如一句否果能一部前后不相
  背戾否(臣/)谓虚字实字俱当一一体勘数圣人精
  思妙用真一字增减不得始成其为天下第一书
易经通注 敕 第 7b 页 WYG0037-0004d.png
  则研理之难难在精确而广大易不止为卜筮作
  即卜筮可易言乎不斋戒洗藏则灵应不出不光
  明正大则贞悔不确黄裳随彖古人瞿然未敢当
  也事吉则吉事凶则凶读易而参之以二三之心
  作事可知卜筮亦可知矣(臣/)谓易经为人事设也
  谈理之精正以究事中之千态万变即推天造不
  堕空廓则措诸实事之难难在显著而端方况乎
  人情世故练则愈熟说书而不能达情是视圣贤
易经通注 敕 第 8a 页 WYG0037-0005a.png
  为太不可及也诸子百家皆得圣人之一偏诚能
  融会而统括之则道终于贯而人情世故无不了
  了何必轻舍旧业而竞好新闻故不必详列其谁
  氏之说总期达乎经文而止能专其情乃谓合天
  下之情夫以一人著不如以天下著之为大也本
  义之未详者参以诸家之辨论传注之或漏者𤼵
  以文章之华茂非后人之见解胜乎前人则日积
  月累之研穷者极耳故说书作文不遵功令即神
易经通注 敕 第 8b 页 WYG0037-0005b.png
  奇何益是又范俗之不可已矣且世之读易者(臣/)
  惑焉此爻彼爻倏好倏丑辄为之强解曰稽实待
  虚存体应用独不思夫彖与爻重犹可言爻与象
  重不可言与其重复系之何益文言𤼵乾坤之蕴
  重而又重又何贵乎词之费也(臣/)谓大道无极性
  灵日变方见以为如此而又非如此所可尽文周
  不必袭伏羲之图孔子何必执文周之解或因而
  畅达其旨或转而抑扬其机层叠𤼵挥字字皆圣
易经通注 敕 第 9a 页 WYG0037-0005c.png
   人之心髓至于彖与爻异盖全体分用理固不同
   履豫之五噬嗑之四岂不昭昭哉序卦自当从两
   卦之斗笋合缝处为之杂卦自当从反对错综处
   求之此则(臣/)一得之愚也虽不敢谓有当于磾心
   研究融会贯通析理精深敷辞简易之
敕谕而可以研理可以措事可以达情可以范俗可以免
   挂漏重复者果有当于
睿虑之万一更恳
易经通注 敕 第 9b 页 WYG0037-0005d.png
钦赐嘉名垂之永久庶无负
专敕(臣/)等之意臣等亦窃附名于不朽焉
   光禄大夫少保兼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学士兼兵
   部尚书加一级(臣/)傅以渐谨序
易经通注 敕 第 10a 页 WYG0037-0006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一
 易经通注       易𩔖
  提要
    (臣/)等谨案易经通注九卷
   国朝大学士傅以渐左庶子曹本荣奉
 敕撰首载顺治十三年十二月十五日
 谕旨次载顺治十五年十月以渐等进书表次为以
    渐恭撰序文恭绎
易经通注 敕 第 10b 页 WYG0037-0006b.png
 世祖章皇帝圣训谓自魏王弼唐孔颖达有注与正
  义宋程颐有传朱熹本义出学者宗之明永乐间
  命儒臣合元以前诸儒之说汇为大全皆于易理
  多所发明但其中同异互存不无繁而可删华而
  寡要且迄今几三百年儒生学士发挥经义者亦
  不乏人当并加采择折衷诸论简切洞达辑成一
  编昭示来兹仰见
 聪明天亶
易经通注 敕 第 11a 页 WYG0037-0006c.png
 睿鉴高深
 万几馀閒游心经术洋洋
 谟训𤼵四圣之精微衡诸儒之得失斟酌乎𧰼数义
    理折以大中非儒生株守专门斤斤一家之
    言者所能窥见万一以渐等恪遵
 指授亦能镕铸众说荟稡微言词简理明可为说经
    之圭臬缘其书上备
 乙览外间莫得而窥仅有原藁尊藏曹本荣子孙之
易经通注 敕 第 11b 页 WYG0037-0006d.png
    家今奉
  皇上求书
  明诏湖北巡抚陈辉祖乃缮录进
   呈原本未标书名恭阅
 五朝国史传以渐旧传有顺治十三年十月纂修易
    经通注之文谨据以补题伏思此书推阐圣
    经发明经义虽编摩于众手实禀受于
 圣裁允宜宝轴琅函昭示无极俾天下万世共仰
易经通注 敕 第 12a 页 WYG0037-0007a.png
 世祖开天明道之功且以见
  国家文治超迈古今本本原原一皆钦奉
 祖训故重熙累洽百有馀年而有
  令日之极盛焉乾隆四十二年六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 校 官 (臣/) 陆 费 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