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文献志-明-程敏政新安文献志 卷二十

新安文献志 卷二十 第 1a 页 WYG1375-0272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新安文献志卷二十  明 程敏政 撰
  序
   送葛子熙之武昌学录序  郑 玉
临川葛君子熙将之武昌录学事挟太史危君太朴之
书过予黄山之下留连累日将别徵言以为赠予语之
曰予家新安朱子之乡也子家临川陆子之乡也请各
诵其所闻可乎方二先生相望而起也以倡明道学为
新安文献志 卷二十 第 1b 页 WYG1375-0272b.png
己任陆氏之称朱氏曰江东之学朱氏之称陆氏曰江
西之学两家学者各尊所闻各行所知今二百馀年卒
未能有同之者以予观之陆子之质高明故好简易朱
子之质笃实故好邃密盖各因其质之所近而为学故
所入之涂有不同尔及其至也三纲五常仁义道德岂
有不同者哉况同是尧舜同非桀纣同尊周孔同排释
老同以天理为公同以人欲为私大本达道无有不同
者乎后之学者不求其所以同惟求其所以异江东之
新安文献志 卷二十 第 2a 页 WYG1375-0272c.png
指江西则曰此怪诞之行也江西之指江东则曰此支
离之说也而其异益甚矣此岂善学圣贤者哉朱子之
说教人为学之常也陆子之说高才独得之妙也二家
之学亦各不能无弊焉陆氏之学其流弊也如释子之
谈空说妙至于卤莽灭裂而不能尽夫致知之功朱氏
之学其流弊也如俗儒之寻行数墨至于颓惰委靡而
无以收其力行之效然岂二先生立言垂教之罪哉盖
后之学者之流弊云尔呜呼孟子没千四百年而后周
新安文献志 卷二十 第 2b 页 WYG1375-0272d.png
子生焉周子之学亲传之于二程夫子无不同也及二
先生出而后道学之传始有不同者焉周程之同以太
极图也朱陆之异亦以太极图也一图异同之间二先
生之学从可知矣子之教于武昌也其为朱氏之说乎
抑为陆氏之说乎幸诵其所闻以教我
   颂叶县丞平金课时估诗序 郑 玉
徽素不产金至元间山民淘涧谷得金如糠秕校所取
不酬劳事寻己献利者罔上病民遂得令令岁入金以
新安文献志 卷二十 第 3a 页 WYG1375-0273a.png
锭计五十有二郡既不产金民无从得金猾吏豪右贸
他郡待民急而售之又从索费与贾雠至倍号揽户事
觉则以其倍计赃论罪如法官中每月以民间所用平
其直递申所司谓之时估揽户惧事之觉也则请托吏
高其估以待觉逭罪长令署纸尾申达府若省漫不省
以为常至正五年市中金买两以钞计才五锭有奇至
增以为十适中原饥议者请以金折收钞为救荒计歙
县丞叶君以他事在省知折收与金贾争县状曰是岂
新安文献志 卷二十 第 3b 页 WYG1375-0273b.png
可重困吾民乎亟以牍闻府会郡守合刺公别驾王公
皆贤而爱民惊问故求贾于市卒改从实估民以不害
虽二公之善政实叶君有以致之其用心贤矣哉予往
留京师见两都和买法凡民间直一钱物中入县官即
可得两三钱物竞至而官不彊取是以民富而国用足
江南州县去京师远不知朝廷德意惟恐亏之官故常
疲民以奉上民困而官不恤此岂法之罪哉古之善为
国者必先富民民者国之本也国用乏而裒民财以足
新安文献志 卷二十 第 4a 页 WYG1375-0273c.png
之犹割四肢之肉充口腹之食其能久乎叶君尝仕中
朝知国家大体故能推吾君所以爱民者而爱吾民真
今之良吏也使天下皆叶君民其有困苦者乎士友既
为歌诗颂之复徵予序(程黟南曰郑君子美初至京师/或传其文于授经郎揭公读之)
(惊曰是盖工于古文者严而有法艺文少/监欧阳公曰使少加丰润足追古作者)
   孟君文集序        程 文
文犹车也故善御车者必范其驰驱善为文者必正其法
度为文而不正其法度犹诡遇御车而不能行远也审
新安文献志 卷二十 第 4b 页 WYG1375-0273d.png
矣况虚其载乎今世人莫不能为文大槩有三托物连
类因事赋情语丽辞赡悦可人意是曰应世之文识高
志远论议卓绝发菽粟之至味振金石之逸响使一世
之人皆服曰名世之文编之乎诗书之册而不愧措之
乎天地之间而不疑圣人复生不易吾言千载之下有
好之者所谓传世之文也有志于文者亦莫不欲传世
而至于名世者己不可多得往往应世而止尔然则文
岂易言哉山高而云兴焉井深而泉冽焉枝叶畅沃其
新安文献志 卷二十 第 5a 页 WYG1375-0274a.png
木百围盖积于中者厚则其发于外者大如斯而己矣
平昌孟君善为文往年读其拟古数篇不知其生于今
也来京师始得请教门下因又得其己亥集者读之弥
月而后己其文有先秦战国之风驰骋上下纵横捭阖
极其变而不失其正如王良造父之御然予益以喜其
合于法度也孟君举进士于乡尝佐使者行治所历天
下十七八雄才大略见诸行事之实而发为文辞又不
托于空言如是而进之名当时而传后世岂其艰邪然
新安文献志 卷二十 第 5b 页 WYG1375-0274b.png
而世之人知其人而未知其文也其文特馀事尔非其
志之所存也其志之所存固将有所大用也岂文乎哉
予既手录数篇以自矜式复序其集而归之虽然孟君
之文后当有大贤君子表章之恶以予言为哉读孟君
之文而徵予言或者知其不诬也孟君名昉字天炜今
某官云
   送王子充南归序     程 文
予与金华王君子充友善居京师数相从论学爱其年
新安文献志 卷二十 第 6a 页 WYG1375-0274c.png
少而气静才赡而志专为文辞典实清润得古作者之
意求之流辈如子充者盖不多得也以子充之才之学
当朝廷侧席求贤之时宜见施用下而大夫士莫不知
之未有能荐之者惟其师今翰林侍讲学士黄公力能
荐之而黄公以孤高绝特之操重已轻世之学嫉当时
躁进者多思有以易之凡四方之士被论荐于翰林者
皆一切屏斥弃去不省故于子充亦无所论荐又不欲
令出己门下而子充亦退而益修其所学不敢以不见
新安文献志 卷二十 第 6b 页 WYG1375-0274d.png
进望黄公四方之士见子充之久游师门独贤而不获
进也乃各相顾罢归于是翰林荐士之风遂息黄公独
以文章为当时所宗君子曰黄公一居翰林而朝廷无
躁进之士盖善之也呜乎若黄公者可谓斯文柱石哉
宜乎朝廷不听其归老而黄公亦将鞠躬尽瘁以报国
不欲为苟去也或曰黄公非不荐子充也子充自不欲
黄公之荐亦犹鲁两生之于叔孙焉尔其信然乎若信
然则青出于蓝而青于蓝冰生于水而寒于水子充有
新安文献志 卷二十 第 7a 页 WYG1375-0275a.png
之矣窃尝谓国家县三等之爵以招徕天下之士其道
若大路然人自不由顾乃迷惑乎旁蹊曲径之岐颠踬
乎荒榛断梗之途良可哀也戒尔车乘饬尔鞭辔中道
而行何所不至哉与其奇而捷孰若正而迂返予充之
奇以趋于正不使成于此而毁于彼岂非黄公之心欤
夫乐道人之善本于父兄师友厚之道也故于子充之
归待举于其乡也述黄公之事以为赠
   送揭主簿之官绩溪序   程 文
新安文献志 卷二十 第 7b 页 WYG1375-0275b.png
天历至顺间文以笔劄从故侍讲学士揭文安公著书
奎章阁下公时为授经郎文以师事公公一以故人待
文不以诸生情谊之厚蔼如骨肉后数年谒公于丰城
私第又获识其子弟乡人长者于时士弘以从孙侍侧
年未弱冠日就学问娟好静逸为揭氏之秀自是公入
朝显贵修三史文以亲丧居山中不得从数年而公薨
矣及再至京师士弘袖然由史馆校勘为宣忠扈卫教
授己而转官徽州路绩溪县之主簿文亦教授军府将
新安文献志 卷二十 第 8a 页 WYG1375-0275c.png
满私窃自喜以为徽吾郡也得士弘为乡邑官吾幸补
外万一托在邻近或家居可以有咨询启发之益过从
之乐及士弘拜命而文被留前日之喜反为后日不足
之憾矣士弘将赴官求一言以为别夫仕者之问政行
者之赠言古之道也唯贤而后能知政唯仁人而后能
赠人以言其谁敢窃仁贤之名虽然必有以告也士弘
以文安之家学史馆之隽才奉天子之命以佐小邑而
纪纲法度有常守焉于从政也何有惟其民风土俗则
新安文献志 卷二十 第 8b 页 WYG1375-0275d.png
不可以不察也徽之为郡在万山中地高而气寒其民
刚而好斗绩溪当宣歙之交尤为阨塞险绝处国初有
司者乘其新附虎视而鹰攫之民不堪命遂起为乱朝
廷命将出师以讨之堑山垒泽以为固攻之不下其人
曰吾非敢反也纾死也若许侯来无事兵矣许侯者名
楫尝守徽有惠爱于民是时迁他官诏召以来许侯掉
臂入其巢穴众皆罗拜而出矣人皆谓许侯贤于三军
之师而不知绩溪之民可以义服而不可以威屈也其
新安文献志 卷二十 第 9a 页 WYG1375-0276a.png
地今设官以守之其事尚传之父老可徵而问也夫民
犹水也顺之则安流逆之则冲突奔放虽鲁卫之民犹
然何独绩溪哉今国家深仁厚泽涵濡百年而徽国文
公之教本诸乡里士弘因其风俗和其令长揖而治之
将不劳而民自化矣况绩溪多穹林邃壑美泉怪石宋
苏文定公遗迹往往而在燕休之日独不可与民同其
乐乎虽然文家去绩溪尚远数留外莫能道其详士弘
谒大府退求歙郑隐君之庐而拜焉亦文安之友也老
新安文献志 卷二十 第 9b 页 WYG1375-0276b.png
于文学而明于当世之务必有以语士弘者矣是则文
之所赠言也
   送余佥宪序       程 文
待制余君廷心之在史馆也太夫人居淮南日夜思归
会朝廷责成史事不得请既而欲弃官去大臣闻而悯
之奏以为浙东佥宪使得以禄为养余君拜命忻然束
书与一童乘傅而南朝之大夫士与四方之客京师者
咸以为余君以德业文章名于世当国家制礼作乐之
新安文献志 卷二十 第 10a 页 WYG1375-0276c.png
时兴教崇化之日宜使居中不宜补外便其私解之者
曰不然古者明王以孝理天下也岂不曰求忠臣于孝
子之门乎余君纯孝人也不忍其亲之年高不乐就养
于远故惓惓思归其心以为苟在侧家虽贫菽水之奉
犹足以为欢也苟违乎亲虽有禄位而甘旨禄养不得
朝夕左右犹不养也此其素所蓄积也朝廷亦岂不欲
余君之留中哉诚不忍孝子爱亲之心而失先王以孝
理天下之意不欲夺故禄以成之非便其私也且浙水
新安文献志 卷二十 第 10b 页 WYG1375-0276d.png
东七郡生民之众户数十百万阻山而并海奸贪之所
渔猎盗贼之所椎埋朝廷何惜馆阁之贤为风纪之重
以肃清一道哉余君是行内不遗其亲外不后其君可
谓两全而曲尽者矣至若国家制作兴崇之大有待于
文章德业谁如余君后日赐还太夫人固寿康无恙则
奉以入朝未为不可也于是大夫咸悦相率咏歌以送
之予辱知余君最深故又述所闻以为之序(宋氏元僖/曰程黟南)
(文雅驯而潜溪宋氏曰程礼部/文明洁 精深虞道园多称之)
新安文献志 卷二十 第 11a 页 WYG1375-0277a.png
   送陈太博游黄山还诗序  赵 汸
徽之黄山巨镇也北掎九华西拓彭蠡南接广信诸山
其东左挟浙河右起桐汭以尽海壖要皆支陇所分谓
其隤然中居以降势委和于四表有坤道土德焉故名
之曰黄山然其上则连峰极天岩岫深窅下则重冈复
岭斗绝环周虽土人有不能遍求而尽达者故自遁世
隐沦之士咸乐居之或以为由轩辕得名者近古所传
也郡非会通之地四方宾客无因而至独唐李太白尝
新安文献志 卷二十 第 11b 页 WYG1375-0277b.png
一游其间为之徘徊而去遂无复蹑其踪者由是兹山
之胜槩世罕闻矣至正十一年岁辛卯夏四月浚仪陈
公子山实来游焉始至风雨弥月而山之主僧适远归
亟率其徒以先导晨发郡城出西郭明霁开豁郊原穆
清旦日既旴始遵其麓涧潦平而波流易涉林洳尽而
萝蔓可缘若有阴相之者乃休仆人领宾从相羊乎松
隍竹林之间灵苗不采而自芳丹泉在山而常洁德人
君子之恒操犹有可见者乎进而据虎头之岩以下临
新安文献志 卷二十 第 12a 页 WYG1375-0277c.png
白龙之湫风云浡兴雷雨将作凛然神物不可亵而观
也乃循左巘绝大壑陟层崖登莲花之危峰以望八极
浑浑焉皞皞焉若有见夫昆崙磅礴兼覆并育之仁然
后知兹山之大根同乎五岳润达乎四海而英华发挥
精爽洋溢与造物相为流通而莫知其终始也矧可以
方隅论哉振衣下迈授馆精庐信宿而还盖充然若有得
者不知我之观山邪山之观我邪与吾游者皆自观其
所观邪抑将同所观于游者邪噫以公高情达识如斯
新安文献志 卷二十 第 12b 页 WYG1375-0277d.png
其有异乎昔人之来者固宜彼仰首注目望岩而退者
于公所存何如也公妙龄积学己超迈等伦俄而贡春
官对大廷以第一人及第列官朝著闻誉日隆矣顾犹
远寻名山以发登峰造极之趣则夫究经纶于功载抱
根柢于词林者何可以浅近量哉于是郡之缙绅儒士
喜公之能来而惜其别去也杂取山中景物有名图志
者相与赋诗赠公以寓其向往之私诗皆一章章十句
五言以予获与斯游又俾叙其事于右简是用著兹山
新安文献志 卷二十 第 13a 页 WYG1375-0278a.png
得名之实极一时之荣观以告夫继公而来者
   送叶宗茂还安丰序    赵 汸
新安叶宗茂归自安丰讲业父母之邦居无何复还省
其亲寓里旦出别所与游者而告于赵汸曰亲庭不可
以重违吾惧夫师友之日疏也子何以教我汸告之曰
君子之为学固将以事其亲然有急先之务焉非服劳
奉养之谓也子亦观乎圣门之学者乎颜氏之子居陋
巷一箪食一瓢饮子路衣缊袍食藜藿负米百里之外
新安文献志 卷二十 第 13b 页 WYG1375-0278b.png
之二君子者之事其亲非有甘旨之奉也然且从其师
周游天下畏于匡绝粮于陈几殆其身而不反何欤吾
闻人之得于天而贵于物者即其得于亲者也得之于
亲而失之于己虽尽瘁以服劳列鼎以致养不可以为
孝孰若得圣人而师之全其得于亲者以事其亲之为
盛乎二君子之志庶几在此予不足以知之也今子自
视家孰与二君子德孰与二君子二君子者师乎圣人
其一时同游之士皆成德达材而子无有也二君子者
新安文献志 卷二十 第 14a 页 WYG1375-0278c.png
学成行尊师表百世而子未能也子之亲年尚强桑田
足以供衣食僮仆足以备使令日用百需不待子而可
足然则即子之身而求其所当务不待予言而后知矣
若夫志于近而遗远舍其大而图细此古人所谓一夫之
行者岂足论于知学之士乎然自世降道失学者习于
俗之己成迫于势之难返虽闻颜渊子路之事鲜能兴
起于是乃有徇外以为学怀利以事亲盛气强力以侥
倖其不可必得卒之并其得于亲者失之而后己岂不
新安文献志 卷二十 第 14b 页 WYG1375-0278d.png
可哀也哉夫学然后知不足孝然后知困学而不知不
足者不以事亲为学者也孝而不知困者不以事亲为
孝者也子质美而好修识明而慕古求闻择善不啻渴
饥无亦闻二君子之风而兴起者乎是固予之所畏也
请书以为赠
   潜溪后集序       赵 汸
潜溪前集凡十卷冠以陈公众仲序文浦阳义塾既刻
而传之后集笔藁日新而卷帙未有终也宋公以书来
新安文献志 卷二十 第 15a 页 WYG1375-0279a.png
俾汸序其意顾久病废学阅岁无以复命又念与公相
知有自盖尝遍观前集而惜乎陈公有未及尽见者然
则后集固不可无序汸既不敢让知其又奚辞乃为序
曰修辞以为文非古也其起于汉之西京乎太史公传
司马相如吾丘寿王东方朔枚皋王褒之属以善属文
见知人主然皆不得列于儒林而孔子弟子别为传谓
辞章为文而不本于经盖昉于此至唐韩子宋欧阳公
曾子固相继而出始考诸经以立言其器识之大学问
新安文献志 卷二十 第 15b 页 WYG1375-0279b.png
之博志节之固又足振而兴之文辞之用于是为贵虽
子朱子缵周程之绪犹且诵法表章而不敢忽焉叶正
则显于东南当道学复明之世刻意修辞不践故迹而
乖离侵畔自窒其源其视韩欧特起于千载之下而知
所宗尚者为何如也是以君子尚论浙东先达必以东
莱吕公为归岂非以其博而知要能自得师虽拟诸孔
门游夏之伦而无愧也乎若夫辞达理明不缴绕于陈
言而固与之合则百馀年间莫善于文献黄公者矣景
新安文献志 卷二十 第 16a 页 WYG1375-0279c.png
濂父生吕公之乡而久游于黄公之门其学以经为师
而尤长于周礼其出入百家钩深索隐盖将以自致也
而不但资为文其于为文直以才高思敏舒之敛之无
适不宜而未尝有意于为作当其发愤择术直诋辞章
为淫言葩藻为宿秽期于刬削刋落以径趋乎道德之
涂而于吕公尤惓惓咏思叹慕若不能自已于言者则
其于轻重之类得失之几察之明矣别集之行岂徒欲
以文辞名世者哉盖汸所知于景濂父者如此若夫陈
新安文献志 卷二十 第 16b 页 WYG1375-0279d.png
公谓为文必传诸师而后可者景濂父既不以自多而
汸又不足以言之顾尝闻之袁公伯长尝问于先师虞
公伯生曰为文当何如虞公曰子浙人也子欲知为文
当问诸浙中庖者予川人也何足以知之袁公曰庖者
何用知文乎虞公曰川人之为庖也粗块而大脔浓醯
而厚酱非不果然属餍也而饮食之味微矣浙中之庖
者则不然凡水陆之产皆择取柔甘调其湆齐澄之有
方而洁之不己视之泠然水也而五味之和各得所求
新安文献志 卷二十 第 17a 页 WYG1375-0280a.png
羽毛鳞介之珍不易故性故予谓为文之妙惟浙中庖
者知之袁公盖矍然称善也自虞公为是言学者窃论
以为非黄公之文不足以当之众仲尝学于虞公而景
濂父黄公之徒也二公之所指授信乎有异于他门者
哉善观斯集者则得之矣歙诸生赵汸序(东山与潜溪/宋公书鄙文)
(中有数字未安其一二处恐是绣梓时改入者笔墨日/新多却一而字似不可读前辈云文章如铁墼子累墙)
(区区何敢言此然丰而不馀一言约而不失一辞固昌/黎律令也久游于黄公之门添一久字味便浅不若无)
(之有包涵旧云侍讲黄公官当在姓上也曰文献黄公/则谥不可在姓上矣最是后面有二公之所指授两语)
新安文献志 卷二十 第 17b 页 WYG1375-0280b.png
(而前出先师二字攀附矜持之章遂不可掩使虞门先/进见之岂无兀者齐执政之讥乎虽然又有请焉弟子)
(称先师三代遗礼也但后世事体各自不同汉儒传授/甚陋然得称先师者以其专门也当秦火之后固以经)
(为重矣后来如韩欧门人最多然曾子固出于欧陈无/己出于曾其师资分谊又非如韩门弟子苏门学士而)
(己二公乃未闻有先师之称关洛门人终身严事宜称/先师而文字间未之见至朱子没门人始皆称先师则)
(事体又非汉儒比矣虞先生海涵地负广大精微又尝/显仕于朝区区登门最晚管窥蠡测视韩太师包子厨)
(中缕葱丝者犹有愧焉故平日窃尝称学生称门人独/不敢称先师此一节自合就正若杨会稽序中则又有)
(大不即乎人心者所谓金华延祐以来凡四三人者何/所指邪末乃谓四三人之信于后世吾未知得如今否)
(乎其视疑夫子于西河者嘻其甚矣与左右平日拳拳/尊慕师表之意殊不相似旧见此公文字类如此大抵)
新安文献志 卷二十 第 18a 页 WYG1375-0280c.png
(多是以矜气作之于柳子厚答韦中立书似全不得力/先生既亲视重刻宜与更一二字如何非恃斯文至爱)
(岂敢及此乃若先生之为文所谓长袖善舞多财善贾/者也而自视犹蜩翼蛇跗秕糠尘垢虽欧公之序可也)
(而况于他人乎况于不肖乎前辈远矣幸而好古博雅/泛爱不穷有潜溪太史公存固吾徒之所宜就折衷也)
   送操公琬先生归鄱阳序  赵 汸
圣天子既平海内尽辇胜国图史典籍归于京师乃诏
修元史起山林遗逸之士使执笔焉凡文儒之在官者
无与于是在廷之臣各举所知以应诏汸以衰病屡谢
徵命亦误在选中使者至郡太守将吏皆能言其病状
新安文献志 卷二十 第 18b 页 WYG1375-0280d.png
然莫肯受其咎者故不得终辞舟过严陵适前太史金
华宋公景濂亦至曰有诏召王子充于临漳矣予曰汸
衰病日增非可出者纵出亦无补于事所幸者平生故
人重得一见于契阔之馀事故有非偶然者宋公曰然
盖予与宋公不相见者数载而子充则十有馀年矣既
至京师闻鄱阳操公琬先生在书馆卧病旦夕以闻即
可归私又自念鄱歙接境自弱冠则知先生先生学通
诸经百氏述作满家诸兄之家于鄱者与先生有连姻
新安文献志 卷二十 第 19a 页 WYG1375-0281a.png
相好也每相见辄能言先生动静而未获一识今乃得
相见于此岂非向所谓非偶然者乎自是日上堂与诸
公从事笔砚间退则省先生疾先生疾少间辄俾予连
榻卧谈论经史昼夜亹亹相扣击不少休予盖有愧焉
俄而礼部尚书崔公侍郎傅公同至局中以先生得旨归
且为别先生乃为文一篇以告同舍同舍之士莫不惜
先生之归咸赋诗为先生赠予辱知有自则进言于先
生曰先生归矣士之在山林与在朝廷异其于述作也
新安文献志 卷二十 第 19b 页 WYG1375-0281b.png
亦然纂释群经折衷百氏处则充栋梁出则汗牛马虽
其说未必尽合于圣人非素业与之相出入者不敢议
也崇古学贵文章凌厉汉唐上拟三代使穷乡晚进謏
闻浅见之士目动神耸不敢出声以诵自揆终身不能
为者又况陶冶性情吟咏风月或以单辞或以偶句为
人所称皆足以名世虽或无取于作者于人非鬼责亦
何有焉此皆山林之士所得为也若夫朝廷之士则不
然太史公网罗旧闻上接春秋下迄麟趾其序高帝创
新安文献志 卷二十 第 20a 页 WYG1375-0281c.png
业文景守成至今使人如亲见之书封禅平准传货殖
皆谏书也而后世以为谤韩退之未遇时欲作唐一经
以垂无穷既入史馆不敢有为柳子厚苦辞迫之曾不
少动仅以执事成顺宗实录数卷卒困于谗口窜走无
完篇司马文正公受知神宗作资治通鉴垂十九年始
就而小人出鄙语以訾之此皆钜人硕德名实孚于上
下以著书为大业者也犹或所遭若是今吾人挟其山
林之学以登于朝廷之上则其茫然自失凛然不敢自
新安文献志 卷二十 第 20b 页 WYG1375-0281d.png
放者岂无所惧而然哉尚赖天子明圣有旨姑即旧志
为书凡笔削悉取睿断不以其所不能为诸生罪德至
渥也于是先生得以病辞归而支离昏昧如汸者亦得
以预闻纂修自诡岂非其幸欤然则汸于先生之行独
不能无所感者良有以也先生曰子姑迟之吾待子于
鄱歙之间不远矣
 
 新安文献志卷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