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第 1a 页 WYG0584-0526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郑开阳杂著卷四
明 郑若曾 撰
日本图纂
卷四 第 1b 页 WYG0584-0526b.png
卷四 第 2a 页 WYG0584-0527a.png
卷四 第 2b 页 WYG0584-0527b.png
卷四 第 3a 页 WYG0584-0527c.png
卷四 第 3b 页 WYG0584-0527d.png
卷四 第 4a 页 WYG0584-0528a.png
卷四 第 4b 页 WYG0584-0528b.png
卷四 第 5a 页 WYG0584-0528c.png

日本国论
日本即古倭国也去中土甚远隔大海依山岛为国
邑隋书记在百济新罗东南水陆三千里地势东高
西下其国君以王为姓以尊为号后改称皇初居日
向筑紫宫后徙山城国文武僚吏皆世其官有德仁
义礼智信大小十二等及军尼伊尼翼诸名汉武帝
灭朝鲜使译始通自后历代贡献不常宋末职贡不
入元世祖屡遣使谕之无功讨以舟师弗克致溺十
卷四 第 5b 页 WYG0584-0528d.png

万众于五龙山终元之世强梗弗顺我太祖龙飞薄
海内外罔不臣仆即位三年命使臣赵秩往谕乃遣
番僧入贡然狙诈狼贪屡寇不靖复与胡惟庸通谋
不轨太祖恶之著为训绝不与通命信国公汤和经
略海防严下海通番之禁寇犹不已文皇帝朝遣太
监郑和招谕海外诸国日本首先纳欸乃给勘合百
道许其通贡寇仍不己十九年寇辽东总兵刘江尽
歼之于望海埚海烽始熄百八十年来贡多寇少近
卷四 第 6a 页 WYG0584-0529a.png

数年弘肆剽掠滨海郡县荡为丘墟皆内地奸民勾
引接济之所致也今日急务备倭为第一义
卷四 第 6b 页 WYG0584-0529b.png
卷四 第 7a 页 WYG0584-0529c.png

日本纪略
日本在溟渤之东其地形类琵琶东西数千里南北
数百里九州居西为首陆岙
居东为尾山城居中
乃彼国之都也山城以东地方广邈虽倭之远服贾
者不能阅历而知况华人乎故其岛之数可考(按旧图山
城以东中为近江伊贺尾张三河美浓飞弹信浓上野陆澳北边海为但马丹后若佐加贺越前越中越
后出羽甲裴常陆南边海为摄摩摄津太和河内远江骏河伊豆相摩武藏下野东北悬海则为佐渡东
卷四 第 7b 页 WYG0584-0529d.png

南悬海则为志摩七岛上总下总安房)而其间广狭至到有不能考者
今姑据若曾之所闻者而述之山城之南为和泉(其南
海岙泊舟者为阿卖介撒几为歪打阿波为于撒几为天王者为沙界衣)又其南为沙界
(其地方甚小)沙界之东南为纪伊(东为三河出海之口南滨大海其岛为康大为
科什么为伮智)纪伊之西为伊势(北为三河其岙为腰大为阿乃伮子)山城之
西为丹渡左为摄津(其岙为飘船谷为阿家世伮乎辣为素埋为男女怀东南悬海
为安防州)左之西为摄摩(其岙为那败为舍个世为抗茄为我这古为摩罗)右为
但马右之西为因幡丹渡西为美作左为备前(其岙为兀
卷四 第 8a 页 WYG0584-0530a.png

什么舵为茄卖茄里为舍多大)左之西为备中右亦因幡右之西为伯耆备后之西为安艺出云之西为石见
卷四 第 8b 页 WYG0584-0530b.png

西为山口国即古之周防州也(横直二百四十里其南边海之岙为翁哥里为密大逝
里为东大为陀伮米为哈迷伮失记为伮罗市米其北边海之岙为撒杀为卖抵哈打为夜
市为高伮乌□北至三岛海面三百五十里)山口之西为长门关渡在焉渡此而西为丰前其南为丰后又其南为日向丰前之西北为筑前
卷四 第 9a 页 WYG0584-0530c.png

势为茄萨里为加打也马为多卖里为一万字为伮打为世加为经家里为多罢为密那多为法哈哒即
博多之别名也其北离伊岐岛海面五百里)西南为筑后(横直皆二百五十里)筑后
之南为大隅(其南滨海之岙为什么乌思述今之人讹傅为悬海悬海乃大渔州也大隔与日向
萨摩等连壤名为九州)大隅之西为萨摩萨摩之北为肥后
卷四 第 9b 页 WYG0584-0530d.png

阿麻国撒为昏陀为国撒介乌喇为开怀世利为哒加什为什哒加)又其北为肥前肥前西悬海为平户平户之西为五岛北为多艺为伊岐
卷四 第 10a 页 WYG0584-0531a.png

至对马岛海面五百里)为对马岛
卷四 第 10b 页 WYG0584-0531b.png

犯广东东多则犯福建
若正东风猛则必由五岛历天堂官渡水而视风之
变迁东北多则至乌沙门分䑸或过韭山海闸门而
犯温州或由舟山之南而犯定海犯象
山奉化犯昌国犯台州
正东风多则至李西岙壁下陈钱分䑸或由洋山之
南而犯临观(过渔山两头洞三姑山入蛏浦则犯绍兴之临山三山过霍山洋五屿烈表平
石则犯宁波之龙山观海)犯钱塘(过大小衢徐公入鳖子门赭山则薄省城)或由洋山之
卷四 第 11a 页 WYG0584-0531c.png

北而犯青南犯太仓或过南沙而
入大江若在大洋而风歘
东南也则犯淮扬犯登莱(过步州洋乱沙入盐城口则犯淮安入庙湾港则犯
扬州再越而北则犯登莱)若在五岛开洋而南风方猛则趋辽阳
趋天津大抵倭舶之来恒在清明之后前乎此风候
不常届期方有东北风多日而不变也过五月风自
南来倭不利于行矣重阳后风亦有东北者过十月
风自西北来亦非倭所利矣故防春者以三四五月
卷四 第 11b 页 WYG0584-0531d.png

为大汛九十月为小汛其停桡之处焚劫之权若倭
得而主之而其帆樯所向一视乎风实有天意存乎
其间倭不得而主之也向之入寇者萨摩肥后长门
三州之人居多其次则大隅筑前筑后博多日向摄
摩津州纪伊种岛而丰前丰后和泉之人亦间有之
乃因商于萨摩而附行者也日本之民有贫有富(如摄
摩伊势若佐博多其人以商为业其地方街巷风景宛如中华富者各数千家有积赀至百万者又如和
泉一州富者八万户皆居积货殖)有淑有慝
卷四 第 12a 页 WYG0584-0532a.png

民于轨物无一人为盗又如宫岛人不嗜杀人有不平事但请神庙罚钱又如纪伊之类陀僧三千八百
房专习武艺杀人而不犯中国)富而淑者或登贡舶或登商舶而来
凡在寇舶皆贫与为恶者也山城君号令不行徒寄
空名于上非若中国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大一统之
治也山口丰后出云开三军门各以大权
相吞噬今惟丰后尚存亦不过兼并肥前等六岛而
已(肥前肥后筑前筑后丰前丰后)山口出云以贪灭亡(山口原并国十二日石见
长门安艺备前备后备中出云伯岐丹后因幡但马后出云夺归其地山口长子死焉其君亦为陶殿所
卷四 第 12b 页 WYG0584-0532b.png

杀丰后军以其弟摄山口事吞安艺安艺杀之嘉靖三十六年山口无君丰后独称雄焉山城君金印勘
合久为山口所有向来入贡俱山口自主山城惟出名而巳陶殿之乱宫殿勘合俱焚金卬亦损一角不
知所归贡自此绝矣)欲望彼国之约束诸倭断断乎不能也愚
闻之军志曰无恃其不来而恃吾有以待之斯言也
禦倭之道备矣修祖宗旧制禁戢沿海接引之人择
守令阜民生储糗粮练精锐寇来则杀之入贡则抚
之通商则绝之如是而乱有不息者未之信也
卷四 第 13a 页 WYG0584-0532c.png

畿内部
州五
山城
太河
河内
和泉
摄津
右共统五十三郡
卷四 第 13b 页 WYG0584-0532d.png

畿外部
道七
东海道
伊贺 伊势 志摩
尾张 三河 远江
骏河 伊豆 甲裴
相摩 武藏 安房
上总 常陆
卷四 第 14a 页 WYG0584-0533a.png

右共统一百一十六郡
西海道
筑前 筑后 丰前
丰后 肥前 肥后
日向 大隅 萨摩
右共统九十三郡
南海道
纪伊 炎路 阿波
卷四 第 14b 页 WYG0584-0533b.png

伊豫 土佐 赞耆
右共统四十八郡
北陆道
若佐 越前 越中
越后 加贺 能登
佐渡
右共统三十郡
东山道
卷四 第 15a 页 WYG0584-0533c.png

近江 美浓 飞弹
信浓 上野 下野
陆岙 出羽
右共统一百一十二郡
山阳道
摄摩 美作 备前
备中 备后 安艺
周防 长门
卷四 第 15b 页 WYG0584-0533d.png

右共统六十九郡
山阴道
丹渡 丹后 但马
因幡 伯耆 出云
石见 隐岐
右共统五十二郡
海曲部
岛三
卷四 第 16a 页 WYG0584-0534a.png

伊岐
对马
多艺
右各统二郡
驿
凡四百一十四
户
可七万馀
卷四 第 16b 页 WYG0584-0534b.png

课
约八十八万三千三百二十九
乡
凡三千七百七十二
卷四 第 17a 页 WYG0584-0534c.png

风俗
四时寒暑类中国土宜禾稻麻纻蚕桑而少麦所产
金银琥珀水晶玛瑙白珠青玉硫黄水银苏
朩胡椒细绢花布螺□砚扇漆器刀剑铠甲多犀象
牛马而无虎豹乐有中国高丽二部男子科头断发
黥面文身服饰衣裙襦其袖微小妇人被发屈紒亦
衣裙襦裳皆有襈人多跣足间用屦不得用金银为
饰婚不娶同姓妇人不淫妒人多寿考性嗜酒死者
卷四 第 17b 页 WYG0584-0534d.png

殓之以棺椁初丧戒酒肉亲宾就尸歌舞妻子兄弟
以白布制服贵人三年殡庶人卜日而瘗既葬举家
入水澡浴自洁以除不祥俗信巫觋知卜筮重儒书
尚佛法好棋博握槊樗蒲之戏每至一日必
射戏饮酒其馀节略与中国同
(倭人居处悉以所产新罗松为之色白而香仰尘地板皆是复涂以香入其室芬郁异常食则共置一器
聚而困食以竹作折折取之鞋则无跟或用朩或以细蒲为之衣皆细布得中国绫绢则珍焉)
卷四 第 18a 页 WYG0584-0535a.png

寄语岛名
山城 筑前
太和 筑后
河内 丰前
和泉 丰后
摄津 肥前
伊贺 肥后
伊势 日向
卷四 第 18b 页 WYG0584-0535b.png

志摩 大隅
尾张 萨摩
三河 纪伊
远江 炎路
骏河 阿波
伊豆 赞耆
甲裴 伊豫
相摩 土佐
卷四 第 19a 页 WYG0584-0535c.png

武藏 山口
安房 美作
上总 备前
下总 备中
常陆 备后
若佐 安艺
越前 摄摩
越中 长门
卷四 第 19b 页 WYG0584-0535d.png

越后 丹渡
加贺 丹后
能登 但马
佐渡 因幡
近江 伯耆
美浓 出云
飞弹 石见
信浓 隐岐
卷四 第 20a 页 WYG0584-0536a.png

上野 伊岐
下野 对马岛
陆岙 多艺
出羽 五岛
宫岛 男岛
小岛 女岛
连岛 种岛
博多 平户
卷四 第 20b 页 WYG0584-0536b.png

竹岛 佐加关
三岛
寄语杂类
天文类
天 日
月 星
风 云
雨 雾
卷四 第 21a 页 WYG0584-0536c.png

雪 霜
落雨
时令类
早 夜
午 晚
明 暗
冷 煖
今日 明日
卷四 第 21b 页 WYG0584-0536d.png

后日 昨日
前日 日暮
今日来 明日来
后日来
地理类
地 山
水 海
沙 石
卷四 第 22a 页 WYG0584-0537a.png

火 乡
江
方向类
东 南
西 北
前 后
珍宝类
金 银
卷四 第 22b 页 WYG0584-0537b.png

珠 钱
黄铜 红铜
水银 好铜钱
人物类
皇帝 官
百姓 公
大官 婆
父 母
卷四 第 23a 页 WYG0584-0537c.png

兄 嫂
弟 妹
姊 婶
子 侄
女 孙
丈人 丈母
叔 丈夫
妇人 老
卷四 第 23b 页 WYG0584-0537d.png

男子 后生
孩 亲眷
姐夫 朋友
女婿 仆
小厮 和尚
老实人 艰难人
强盗 瞎子
独眼人 你
卷四 第 24a 页 WYG0584-0538a.png

谁人 我
徒弟 财主妻
生得好 外甥
长子 媳妇
长 年少
主人 生得丑
聪明 贵
贱 富
卷四 第 24b 页 WYG0584-0538b.png

贫 乞丐
好淫 年纪
麻子 村
拐 贼
人事类
要 不要
立 等待
眠 拿来
卷四 第 25a 页 WYG0584-0538c.png

拿去 相扰
乱说 看
不送 嬉
坐 病
伤 骂
鼾 詈
睡 去
在 不在
卷四 第 25b 页 WYG0584-0538d.png

来 便来
回来 便去
快来 送与我
爱惜 怕
出去 前行
行 喜
说话 怠慢
饮 不来
卷四 第 26a 页 WYG0584-0539a.png

独乐 羞愧
吃 安排
走 快去
打人 借
买卖 不吃了
唱 莫怪
多吃酒 教
吃酒 那里去
卷四 第 26b 页 WYG0584-0539b.png

添 行路
晓得 卖
叫人 老实说话
痛 起身
多多吃了 游
还了 不晓得
杀 请人
慢慢的 害
卷四 第 27a 页 WYG0584-0539c.png

不卖 恁么卖
肚饥 哭
多少 打
有情 无情
醉 换
无工夫 怪
死 肿
唤 笑
卷四 第 27b 页 WYG0584-0539d.png

活 买
输 一家
写字
身体类
耳 口
鼻 眉
手 足
心 头
卷四 第 28a 页 WYG0584-0540a.png

须 发
肚 指
爪 齿
器用类
小刀 中刀
大刀 刀柄
甲 弓
盒子 纸
卷四 第 28b 页 WYG0584-0540b.png

砚 砂石
笔 墨
薄纸 扇
锁 厚纸
船 针
钥匙 镬
磨刀石 泥铜扇
帚 泥金扇
卷四 第 29a 页 WYG0584-0540c.png

等子 小箱
砚箱 酒盏
锯 碟
银朱 镜
枕 席
漆 麝香
木香 沉香
盘 伞
卷四 第 29b 页 WYG0584-0540d.png

箸 碗
酒瓶 梯
衣服类
衣服 靴
鞋 箬帽
锦 毡衫
手巾 绵布
夏布 被
卷四 第 30a 页 WYG0584-0541a.png

饮食类
茶 酒
白酒 烧酒
老酒 饭
饮酒 吃饭
盐 酱
油 米
大麦 小麦
卷四 第 30b 页 WYG0584-0541b.png

榖 豆
羹 肉
笋乾 酱瓜
花木类
杉 桧
松 梅子
芥 菜
瓜 麻
卷四 第 31a 页 WYG0584-0541c.png

茄子
鸟兽类
牛 狗
猪 鸡
鹅 马
鱼 蟹
虱 羊
鼠
卷四 第 31b 页 WYG0584-0541d.png

数目类
一 一个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五十 百
卷四 第 32a 页 WYG0584-0542a.png

千 万
通用类
有 无
好 极好
不好 大
小 少
多 远
近 瘦
卷四 第 32b 页 WYG0584-0542b.png

短 细相
引 厚
薄 歪货
破 不是
要𦂳 缓
无用 多有
未 臭
香
卷四 第 33a 页 WYG0584-0542c.png

倭好
昔贾谊上三表五饵之策知倭国之所好则饵
在是而悟所以制之之术矣故志之
丝
所以为织绢纻之用也盖彼国中自有成式花
样朝会宴享必自织而后用之中国绢纻但充
里衣而已若番舶不通则无丝可织每百斤值
银五六百两取去者其价十倍
卷四 第 33b 页 WYG0584-0542d.png

丝绵
髡首裸裎不能耐寒冬月非此不煖常因匮乏
每百觔价银至二百两
布
用为常服无绵花故也
绵绸
染彼国花样作正衣服之用
锦绣
卷四 第 34a 页 WYG0584-0543a.png

优人剧戏用之衣服不用
红线
编之以缀盔甲以束腰腹以为刀带书带画带
之用常因匮乏每百觔价银七百两
水银
镀铜器之用其价十倍中国常因匮乏每百觔
价银三百两
针
卷四 第 34b 页 WYG0584-0543b.png

女工之用若不通番舶而止通贡道每一针价
银七分
铁鍊
为悬茶壶之用倭俗客至饮酒之后啜茶啜已
即以茶壶悬之不许著物极以茶为重故也
铁锅
彼国虽自有而不大大者至为难得每一锅价
银一两
卷四 第 35a 页 WYG0584-0543c.png

磁器
择花样而用之香炉以小竹节为尚碗碟以菊
花棱为上碗亦以葵花棱为上制若非觚虽官
窑不喜也
古文钱
倭不自铸钱但用中国古钱而已每一千文价
银四两若福建私新钱每千价银一两二钱惟
不用永乐开元二种
卷四 第 35b 页 WYG0584-0543d.png

古名画
最喜小者盖其书房精洁悬此以为清雅然非
落款图书不用
古名字
书房粘壁之用厅堂不用也
古书
五经则重书礼而忽易诗春秋四书则重论语
学庸而恶孟子重佛经无道经若古医书每见
卷四 第 36a 页 WYG0584-0544a.png

必买重医故也
药材
诸味俱有惟无川芎常价一百觔价银六十七
两此其至难至贵者也其次则甘草每百斤价
银二十两以为常
毡毯
以青者为贵
马背毡
卷四 第 36b 页 WYG0584-0544b.png

王家用青官府用红
粉
女人搽面之用
小食箩
用竹丝所造而漆饰者然惟古之取若新造者
则虽精巧不喜也小盒子亦然
漆器
文几古盒砚箱三者其最尚也盒子惟用菊花
卷四 第 37a 页 WYG0584-0544c.png

棱圆者不用
醋
若曾按日本所贡倭扇描金盒子类皆异物
也其所悦于中国者皆用物也是彼有资于
中国而中国无资于彼忠顺则礼之悖逆则
拒之不易之道也若徇其求而愆期许贡无
端互市断断乎不可
卷四 第 37b 页 WYG0584-0544d.png
卷四 第 38a 页 WYG0584-0545a.png

倭船
日本造船与中国异必有大木取方相思合缝不
使铁钉惟联铁爿不使麻筋桐油惟以草塞罅漏
而已费功甚多费财甚大非大力量未易造
也凡寇中国者皆其岛贫人向来所傅倭国造船
千百只皆虚诳耳其大者容三百人中者一二百
人小者四五十人或七八十人其形卑隘遇巨舰
难于仰攻苦于犁沉故广船福船皆其所畏而广船
卷四 第 38b 页 WYG0584-0545b.png

旁陡如垣尤其所畏者也其船底平不能破浪其
布帆悬于桅之正中不似中国之偏桅机常活不
似中国之定惟使顺风若遇无风逆风皆倒桅荡
橹不能转戗故倭船过洋非月馀不可今若易然
者乃福建沿海奸民买舟于外海贴造重底渡之
而来其船底尖能破浪不畏横风斗风行使便易
数日即至也
凡倭船之来每人带水三四百觔约七八百碗每
卷四 第 39a 页 WYG0584-0545c.png

日用水五六碗极其爱惜常防匮乏也水味不同
海水咸不可食食则令人泄故彼国开洋必于五
岛取水将近中国过下八山陈钱山之类必停舶
换水所以欲换者冬寒稍可耐久若五六月蓄之
桶中二三日即坏虽甚清洌不能过数日也海洋
浩渺风涛叵测程不可计遇山而汲亦其势耳盥
□沐浴海水山水皆可用或云浴海水令人肤裂
近访之不然但黑肌肤而已倭人有一秘法煮泉
卷四 第 39b 页 WYG0584-0545d.png

一二沸置之缸缶能令宿而不坏然亦不过半月
久则不能也其遇山而登非独汲水或觇登泊之
远近或觇我兵之虚实(其至普陀必登者非换水亦非真欲焚香乃觇兵防
虚实耳)然后下海或拿渔户或拿樵夫逼问消息使
为向𨗳在船亦候潮大水满之时方敢深入而每
月初一二三四五六十五六七八九二十等日以
时定之又在子午此日此时皆潮汛长大之水也
灌诸港浦无不深满涂礁无不平没水脉无不通
卷四 第 40a 页 WYG0584-0546a.png

流凡水陆官兵当此时宜汲汲然提备又于每日
晨昏升旗放铳于海表之高山先声振夺望闻畏
之使其知我有备不敢登泊也
卷四 第 40b 页 WYG0584-0546b.png
卷四 第 41a 页 WYG0584-0546c.png

倭刀
刀有高下技有工拙倭之富者不吝重价而制
之广延高师而学之其贫者所操不过下等刀
耳善运刀者在前冲锋可畏颇有限也中国人
不知望之辄震而避焉擒获倭刀亦莫辨高下
混给兵士故志之
大小长短不同立名亦异每人有一长刀谓之
佩刀其长刀之上又插一小刀以便杂用又一
卷四 第 41b 页 WYG0584-0546d.png

刺刀长尺许者谓之解手刀长尺馀者谓之急
拔亦刺刀之类此三者乃随身必用者也
其大而长秉者乃摆𨗳所用可以杀人谓之先
𨗳其以皮条缀刀鞘佩之于肩或执之于手乃
随后所用谓之大制
又有小裁纸设机刀出长门州号兼常者最佳
又有作贽礼贺礼不拘大小名虽为刀其实无
用
卷四 第 42a 页 WYG0584-0547a.png

上等
上库刀
山城国盛时尽取日本各岛名匠封锁库中不
限岁月竭其工巧谓之上库刀其间号宁久者
更佳世代相傅以此为上
次等
备前刀
以有血漕为巧刀上或凿龙或凿剑或凿八幡
卷四 第 42b 页 WYG0584-0547b.png

六萨蕯春日天明神天照皇大神宫皆其形著
在外为美观者
如匠人制造之精不论刀大小必于柄上一
面镌名一面刻记字号以为古今贤否之辨
鎗剑亦然
卷四 第 43a 页 WYG0584-0547c.png

寇术
倭寇之胜我兵专以术也即以其术还治其人
不必用古兵法蔑不胜矣故志之
倭寇惯为蝴蝶阵临阵以挥扇为号一人挥扇众
皆舞刀而起向空挥霍我兵仓皇仰首则从下砍
来
又为长蛇阵前耀百脚旗以次鱼贯而行最强为
锋最强为殿中皆勇怯相参
卷四 第 43b 页 WYG0584-0547d.png

贼每日鸡鸣起蟠地会食食毕倭酋据高坐众皆
听令挟册展视今日劫某处某为长某为队队不
过三十人每队相去一二里吹海螺为号相闻即
合救援亦有二三人一队者舞刀横行人望之股
慄远避延颈授首薄暮即返各献其所劫财物毋
敢匿倭酋较其多寡而嬴缩之每掳妇女夜必酒
色酣睡劫掠将终纵之以焚烟㷔烛天人方畏其
酷烈而贼则抽去矣愚诒我民勿使邀击自为全
卷四 第 44a 页 WYG0584-0548a.png

脱专用此术
贼至民间遇酒馔先令我民尝之然后饮食恐设
毒也行衢陌间不入委巷恐设伏也又不敢沿城
而行恐城上抛砖石也
其行必单列而长缓步而整故占数十里莫能近
驰数十日不为劳
布阵必四分五裂故能围
对营必先遣一二人跳跃而蹲伏故能空竭我之
卷四 第 44b 页 WYG0584-0548b.png

矢石火炮
冲阵必伺人先动动而后突入故乘胜长驱战酣
必四面伏起突绕阵后故令我军惊溃
每用怪术若结羊驱妇之类当先以骇观故令吾
目眩而彼械乘之惯用双刀上诳而下反掠故难
格
钯鎗不露竿突忽而掷故不测
弓长矢巨近人则发之故射命中
卷四 第 45a 页 WYG0584-0548c.png

敛迹者其进取也张扬者其逃遁也故常横破舟
以示遁而突出金山之围造竹梯以示攻而旋有
胜山之去
将野逸则逼城
欲陆走则取䑲
或为阱以诈坑
或结稻秆以绊奔
或种竹签以刺逸
卷四 第 45b 页 WYG0584-0548d.png

常以玉帛金银妇女为饵故能诱引吾军之进陷
而乐罢吾军之邀追
俘掳必开塘而结舌莫辨其非倭故归路绝
恩施附巢之居民故虚实洞知
赏丰降掳之工匠故器械易具
细作用吾人故盘诘难
向𨗳用吾人故进退熟
预籍富室姓名而次第取之故多获
卷四 第 46a 页 WYG0584-0549a.png

宿食必破壁而处乘高而瞭故袭取无机
间尝一被重围矣饵以伪馘而逸之或披蓑顶笠
沮溺于田亩或云巾纻履荡游于都市故使我军
士或愚而投贼或疑而杀良
江海之战本非其所长亦能联虚舟张弱帘以空
发吾之先锋捐妇女遗金帛以弭退吾之后逐
凡舟之裙墙左右悉裹以布帛被褥而湿之以拒
焚击交閧间或附蓬而飞越即雷震而风靡矣
卷四 第 46b 页 WYG0584-0549b.png

寇掳我民引路取水早暮出入按籍呼名每处为
簿一扇登写姓名分班点闸真倭甚少不过数十
人为前锋寇还岛皆云做客回矣凡被我兵擒杀
者隐而不宣其邻不知犹然称贺
卷四 第 47a 页 WYG0584-0549c.png

使倭针经图说
太仓使往日本针路
见渡海方程及海道针经
太仓港口开船用单乙针一更船平
更者每一昼夜分为十更以焚香枝数
为渡以木片投海中人从船面行验风
迅缓定更多寡可知船至某山洋界
吴淞江用单乙针及乙卯针一更平
卷四 第 47b 页 WYG0584-0549d.png

宝山到南汇嘴用乙辰针出港口打水六
七丈沙泥地是正路三更见茶山
茶山水深十八托一云行一百六十里
正与此合
自此用坤申针及丁未针行三更船直至
大小七山滩山在东北边
滩山下水深七八托用单丁针及丁午针
三更船至霍山
卷四 第 48a 页 WYG0584-0550a.png

霍山用单午针至西后门
西后门用巽已针三更船至茅山
茅山用辰已针取庙州门船从门下行过
取升罗屿
庙州门水深急流
升罗屿用丁未针经崎头山出双屿港
升罗崎头俱可泊船崎头水深九托
双屿港用丙午针三更船至孝顺洋及乱
卷四 第 48b 页 WYG0584-0550b.png

礁洋
双屿港口水流急孝顺洋水深十三托
泥地
乱礁洋水深八九托取九山以行
九山西边有礁打水行船宜仔细一云
乱礁洋水深六托泥地
九山用单卯针二十七更过洋至日本港
口
卷四 第 49a 页 WYG0584-0550c.png

打水七八托泥地南边泊船
又有从乌沙门开洋七日即到日本
若陈钱山至日本用艮针
福建使往日本针路
梅花东外山开船用单辰针乙辰针或用
辰巽针十更船取小琉球
小琉球套北过船见鸡笼屿及花瓶屿彭
卷四 第 49b 页 WYG0584-0550d.png

嘉山
彭嘉山北边过船遇正南风用乙卯针或
用单卯针或用单乙针西南风用单卯针
东南风用乙卯针十更船取钓鱼屿
钓鱼屿北边过十更船南风用单卯针东
南风用单卯针或用乙卯针四更船至黄
麻屿
黄麻屿北边过船便是赤屿五更船南风
卷四 第 50a 页 WYG0584-0551a.png

用甲卯针东南风用单卯针西南风用单
甲针或用单乙针十更船至赤坎屿
赤坎屿北边过船南风用单卯针及甲寅
针西南风用艮寅针东南风用甲卯针十
五更至古米山
古米山北边过船有礁宜知避南风用单
卯针及甲寅针五更船至马岊山
马岊山南风用甲卯针或甲寅针五更船
卷四 第 50b 页 WYG0584-0551b.png

至大琉球
大琉球那霸港泊船
土官把守港口船至此用单卯针及甲
寅针行二更进那霸内港以入琉球国
中
那霸港外开船用单子针四更船取离倚
屿外过船南风用单癸针三更船取热壁
山以行
卷四 第 51a 页 WYG0584-0551c.png

热壁山南风用单癸针四更船取硫黄山
硫黄山南风用丑癸针五更船取田嘉山
又南风用丑癸针三更半船取梦加刺山
南风用单癸针及丑癸针三更船取大罗
山
大罗山用单癸针二更半船取万者通七
岛山西边过船
万者通七岛山用单寅针五更船取野顾
卷四 第 51b 页 WYG0584-0551d.png

七山岛内各叫兵之妙是麻山屿
野顾山用巽寅针二更半船取但午山用
艮寅针四更船取亚甫山
一云野顾山对面行六十里有小礁四
五个最宜避在北边过船用艮寅方一
百五十里至旦午山用艮宀方行二百
四十里至亚甫山
亚甫山平港口其水望东流甚急离此山
卷四 第 52a 页 WYG0584-0552a.png

用艮寅针十更船取亚慈理美妙若不见
此山用单艮针二更船又艮寅针五更船
取湾伮乌佳眉山
沿湾伮乌佳眉山用单癸针三更船若船
开时用单子针一更船至而是麻山而是
麻山南边有沉礁名套礁东
北边过船用单丑针一更船是正路却用
单子针四更船取大门山中
卷四 第 52b 页 WYG0584-0552b.png

大门山傍西边门过船用单丑针三更船
取兵裤山港
兵裤港循本港直入日本国都
若曾按已上针路乃历代以来及本朝
国初中国使臣入番之古道也频年倭
寇之人往往取间道突至便利特甚予
已稍从入寇图中指画然不欲条书之
者恐傅者或贻奸孽以倖衅也有志于
卷四 第 53a 页 WYG0584-0552c.png

经世者必须以意会之而得予之所以
不详书焉斯善矣
卷四 第 53b 页 WYG0584-0552d.png
卷四 第 54a 页 WYG0584-0553a.png

国朝贡式
贡道
宁波府定海关收舶
设市舶提举司官二员专主日本入贡礼仪互市
贡期
十年一次
永乐二年给勘合百道定十年一贡
贡例
卷四 第 54b 页 WYG0584-0553b.png

船止二只人止二百违例则以寇论
永乐二年钦定每贡二艘正副使等无过二百人
若贡非期人船踰数夹带刀鎗并以寇论宣德元
年遣贡人船刀剑不奉朝制谕使臣自后贡无过
三舟人无过三百刀剑无过三十嘉靖六年奏准
凡贡非期及人过百船过三多挟兵器皆阻回二
十九年定日本贡船每船水夫七十名三船共计
水夫二百一十名正副使各一员居坐六员土官
卷四 第 55a 页 WYG0584-0553c.png

五员从僧七员从商无得过六十人
制限进贡方物
马 盔 铠
鎗 剑 腰刀
玛瑙 苏木 涂金装彩屏风
描金粉匣 描金笔匣 洒金木铫角盘
洒金文台 洒金手箱 洒金厨子
贴金扇 抹金提铜铫 水晶数珠
卷四 第 55b 页 WYG0584-0553d.png

硫黄 牛皮
卷四 第 56a 页 WYG0584-0554a.png

市舶
洪武初设市舶于太仓名黄渡市舶司寻以近
京师改设于福建浙江广东在广东者专为占城暹
罗诸番在福建者专为琉球在浙江者专为日本而
设日本入贡而来也许带方物官设牙行与民贸易
谓之互市洪武七年九月罢未几复设
大祖后绝日本而市舶卒不废盖东裔有马市西裔
有茶市东南海裔有市舶所以通华裔之情迁有无
卷四 第 56b 页 WYG0584-0554b.png

之货收征税之利减戌守之费禁海贾抑奸商使利
权在上也自市舶内臣出稍稍苦之然所当罢者市
舶内臣非市舶也嘉靖二年科臣建言倭患起于市
船遂悉罢之市舶罢而利权在下奸豪外交内诇海
上无宁日矣
卷四 第 57a 页 WYG0584-0554c.png

颁赐日本仪制
永乐二年赐国王冠服纻丝纱罗金银古器书画
宣德十年回赐国王纻丝二十表里纱罗各八疋锦二
段银二百两王妃银一百两
成化二十年回赐国王纻丝二十表里纱罗各二十疋
锦四端银二百两王妃纻丝十表里纱罗各八疋锦
二段银一百两
凡差来正副使每员金襕袈裟一领镀金银钩环
卷四 第 57b 页 WYG0584-0554d.png

全罗直䄌一件罗偏衫一件纻丝二疋纱罗各一
疋绢六疋铜钱一万文靴袜各一双居座以下土
官从僧通事从人各给赐有差 正贡外使臣自
进并官收买附来货物俱给价不堪者令自贸易
卷四 第 58a 页 WYG0584-0555a.png

日本入贡赐宴仪制
洪武中钦定日本国入贡使臣御赐筵宴二次礼部
预开筵宴日期奏请大臣一员待宴光禄寺备办于
会同馆管待教坊司用乐鸿胪寺令通事及鸣赞供
事仪制司领宴花人一枝若使臣数多分二日宴回
还之日差官伴送至宁波府管待一次许镇守总兵
或三司或府卫正官二三员陪席
宣德间钦定日本入贡使臣至通州汤饭令行在光
卷四 第 58b 页 WYG0584-0555b.png

禄寺办送至济宁州浙江布政司并宁波府茶饭管
待
卷四 第 59a 页 WYG0584-0555c.png

历代封号
魏景初二年册封魏倭王赐金印紫绶
宋永初二年册封安东将军倭国王
元嘉二年册封如前
元嘉二十年册封如前
元嘉二十八年加封使持节都督倭新罗任那加罗
秦韩慕韩六国诸军事安东将军倭国王
太明六年册封安东将军倭国王
卷四 第 59b 页 WYG0584-0555d.png

升明二年册封使持节都督倭新罗任那加罗秦韩
慕韩六国诸军事安东大将军倭国王
齐建元元年册封使持节都督倭新罗任那加罗秦韩
慕韩六国诸军事镇东大将军倭国王
梁天监元年册封征东将军倭国王
隋大业三年册封倭国王赐冠服(先是其王冠服仍其国俗至是如赐与衣
冠乃以䌽锦为冠饰裳皆施襈缀以金玉云)
唐贞观五年册封倭国赐玺书
卷四 第 60a 页 WYG0584-0556a.png

国朝永乐二年册封日本国王赐龟纽金印诰命冠服
诏封其国之镇山曰寿安镇国之山御制碑文赐
之
卷四 第 60b 页 WYG0584-0556b.png
卷四 第 61a 页 WYG0584-0556c.png

宋徽宗御制跋
日本国古倭伮国也自以近日所出故改之有画不
知姓名傅写其国风物山水小景设色甚重多用金
碧考其真未必有此第欲䌽绘粲然以取观美也然
因以见殊方异域人物风俗又蛮陬彝壤非礼义之
地而能留意绘事亦可尚也抑又见华夏之文明有
以渐被岂复较其工拙耶旧有日本国官告傅至于
中州比之海外他国已自不同宜其有此太平兴国中
卷四 第 61b 页 WYG0584-0556d.png

日本僧与其徒五六人附商舶而至不通华语问其
风土则书以对书以𨽻为法其言大率以中州为楷
式其后再遣弟子奉表称贺进金麈砚鹿毛笔倭画
屏风今御府所藏三海山风景图一风俗图二
至今倭僧多能作墨画观音佛像
卷四 第 62a 页 WYG0584-0557a.png

附日本贡使诗
恭荅太祖皇帝问日本风俗
嗐哩嘛哈
国比中原国人同上古人衣冠唐制度礼乐汉君臣
银瓮篘新酒金刀鲙锦鳞年年二三月桃李一般春
和宋学士赠诗 释全俊
一回错买离乡舶抹过鲸波万里间震旦扶桑无异
土参方饱看浙西山
卷四 第 62b 页 WYG0584-0557b.png

长安春日 天 祥
何事长安客春来思易迷乐游原上草无日不萋萋
题虎丘寺 天 祥
东西两寺今为一有客登临见断碑剩水残山王霸
业苦风酸雨鬼仙诗楼台半落长洲苑箫鼓时来短
簿祠盘郢鱼肠何处是辘轳千尺响空池
题龙关水阁 天 祥
此楼登眺好终日俯平湖叶尽村村树花残岸岸芦
卷四 第 63a 页 WYG0584-0557c.png

渔翁晴独钓沙鸟晚相呼何处微钟动云藏岛寺孤
榆城听角 天 祥
十年游子在天涯一夜秋风又忆家恨杀叶榆城上
角晓来吹入小梅花
暮春病怀 天 祥
落花满地雨丝丝九十春光又别离行乐送春犹有
恨那堪多病过花时
碧鸡秋色 鉴机先
卷四 第 63b 页 WYG0584-0557d.png

鉴机先有滇阳八景诗云岂料长为南窜客
朝朝相对独为翁国初日本僧入贡者多
谴谪居滇南胡粹中挽机先诗云日出扶桑
极东处云归滇海最西头知机先没于滇也
碧鸡西望水天虚漠漠秋光画不如翠壁烟华摇浪
处丹崖树色著霜初前朝有阁今游鹿落日何人独
钓鱼却讶维舟溋浦上芙蓉九叠看匡庐
梁王阁 鉴机先
卷四 第 64a 页 WYG0584-0558a.png

碧鸡飞去已千秋闻说梁王曾此游洞口仙桃迎凤
辇岩前官柳系龙舟青山有恨人何在白日无情水
自流岂识当时歌舞地寒烟漠漠锁荒丘
闻笛 鉴机先
夜深吹笛是谁家独倚高楼月欲斜塞上春情无赖
甚那堪又听落梅花
雪夜偶成 鉴机先
画角声残曙色迟雪花如掌朔风吹吟中二十年三
卷四 第 64b 页 WYG0584-0558b.png

昧未了梅花一首诗
定起閒吟独倚阑朔风吹面雪漫漫修心不到梅花
地耐得山中一夜寒
西湖 普 福
一株杨柳一株花原是唐朝卖酒家惟有吾邦风土
异春深无处不桑麻
途中有感 普 福
来游上国看中原细嚼青松咽冷泉慈母在堂年八
卷四 第 65a 页 WYG0584-0558c.png

十孤儿为客路三千心怀北阙浮云外身在西山返
照边处处朱门花柳巷不知何日是归年
挽逯光古 大 用
气宇自豪迈孤超傲世时冥鸿冲汉志野鹤出尘姿
笔势云烟起诗名草朩知论交三十载死别抱长悲
谒祝京兆不值 僧左省
沈润卿吏隐录云日本使者朝贡过吴内有
一僧往谒祝京兆希哲不值予与弟瀚遇之
卷四 第 65b 页 WYG0584-0558d.png

索纸书字问之僧亦书以对云予乃俄补一
官之阙祗有其名贫冻沙门也名左省号钝
牛又曰我国中无此官惟禅僧学本国文字
故充使臣耳问谒祝君何为又书云仲春之
初雨雪连日篷底僵卧今日新晴扣祝君书
屋幸遇君一笑依稀十年之旧杜少陵所谓
能吏逢联璧华筵值一金者也率赋小诗以
呈其词云云后知其欲求希哲一文耳
卷四 第 66a 页 WYG0584-0559a.png

二月天和乍雪晴见君似见祝先生醉中不觉虚筵
滴吟作灯前细雨声
江楼留别
青嶂俯楼楼俯渡远人送客此经过西风扬子江边
柳落叶不知离思多
游育王寺
偶来览胜鄮峰境山路行行雪作堆风搅空床饥虎
啸云埋老树断猿哀抬头东塔又西塔移步前台更
卷四 第 66b 页 WYG0584-0559b.png

后台正是如来真境界腊天香散一枝梅
咏春雪
昨夜东风胜北风酿成春雪满长空梨花树上白加
白桃杏枝头红不红莺问几时能出谷燕愁何日得
泥融寒冰锁却鞦韆架路阻行人去不通
咏萍
锦鳞密砌不容针只为根儿做不深曾与白云争水
面岂容明月下波心几番浪打因难灭数阵风吹不
卷四 第 67a 页 WYG0584-0559c.png

复沉多少鱼龙藏在底渔翁无处下钩寻
咏柳
时泊舟杭州城外涌金门
涌金门外柳如金三日不来成绿阴折取一枝城里
去教人知道是春深
卷四 第 67b 页 WYG0584-0559d.png
卷四 第 68a 页 WYG0584-0560a.png

日本僧大周然表
日本国东大寺大朝法济大师赐紫沙门大周然启
伤麟入梦不忘汉主之恩枯骨令欢犹亢魏氏之敌
虽云羊僧之拙宁忘鸿濡之恩大周然诚惶诚恐顿
首顿首死罪大周然附商舶之离岸期魏阙于生涯
望落日而西行十万里之波涛难尽顾信风而东别
数千重之山岳易过妄以下根之卑适诣中华之盛
于是宣旨频降恣许荒外之跋涉宿心克协历观宇
卷四 第 68b 页 WYG0584-0560b.png

内之瑰奇况乎金阙晓后望尧云于九禁之中岩扄
晴前拜圣灯于五台之上就三藏而禀学巡数寺而
优游遂使莲华回文神笔出于北阙之北贝叶印字
佛诏傅于东海之东重蒙宣恩忽趁来迹季夏解台
州之缆孟秋达本国之郊爰待明春初到旧邑缁素
忻待侯伯慕迎伏惟陛下惠溢四溟恩高五岳世超
黄轩之古人值金轮之新大周然空辞凤凰之窟更
还蝼蚁之封在彼在斯只想皇德之盛越山越海敢
卷四 第 69a 页 WYG0584-0560c.png

忘帝念之深纵分百年之身何报一日之会染笔拭
泪伸纸摇魂不胜慕恩之至谨差上足弟子傅灯大
法师位嘉因并大朝剃头受戒僧祚乾等拜表以闻
日本国永延二年岁次戊子二月八日拜启
文献通考载倭人自后汉始通中国史称从带方
至倭循海水行历朝鲜国乍南乍东渡三海历七
国凡一万二千里然后至其国都又言去乐浪郡
境及带方郡并一万二千里在会稽东与儋耳相
卷四 第 69b 页 WYG0584-0560d.png

近其地去辽东甚远而去闽浙甚迩其初通中国
也实自辽东而来故迂回如此至六朝及宋则多
从南道浮海入贡及通互市之类而不自北方大
周然叙其来则曰望落日而西行十万里之波涛
难尽顾信风而东别数千重之山岳易过何远也
叙其归则曰季夏解台州之缆孟秋达本国之郊
又何近也继曰爰逮明春初到旧邑缁素忻待候
伯慕迎则国境虽去浙东甚近而国都又必半年
卷四 第 70a 页 WYG0584-0561a.png

而后达欤
又载大周然书曰国中有五经书及佛经白居易
集七十卷并得自中国大周然来复得郑康成注
孝经一卷(崇文总目载郑康成注孝经一卷五代兵兴中原久逸其书咸平中日本僧大
周然以此书来献议藏秘府其说未知孰是)越王孝经新义第十五一
卷国之东境接海岛彝人所居身面皆有毛东岙
州产黄金西别岛出白银
卷四 第 70b 页 WYG0584-0561b.png

郑开阳杂著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