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二十八 第 1a 页 WYG0120-013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礼记集说卷一百二十八 宋 卫湜 撰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
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
无入而不自得焉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已
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
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
鹄反求诸其身
卷一百二十八 第 1b 页 WYG0120-0133b.png
郑氏曰援谓牵持之也无怨人无怨之者也易犹平
安也俟命听天任命也险谓倾危之道反求于其身
不以怨人画布曰正栖皮曰鹄
孔氏曰素乡也乡其所居之位而行其所行之事不
愿行在位外之事乡富贵之中行道于富贵谓不骄
不淫也乡贫贱之中行道于贫贱谓不谄不慑也行
乎夷狄谓夷狄虽陋亦随其俗守道不改行乎患难
谓临危不倾守死不变无入而不自得者言君子所
卷一百二十八 第 2a 页 WYG0120-0134a.png
入之处皆守善道在上位不陵下此素富贵行富贵
也在下位不援上此素贫贱行贫贱也身处贫贱则
安之宜令自乐不得援牵富贵者正己而不求于人
则无怨此素夷狄行夷狄也若入夷狄当自正己而
行不求于彼人则彼人无怨己者上不怨天下不尤
人此素患难行患难也尤过责也易平安也言君子
以道自处常居平安之中以听待天命也小人以恶
自居常行险难倾危之事以徼求荣达之道也正谓
卷一百二十八 第 2b 页 WYG0120-0134b.png
宾射之侯鹄谓大射之侯
横渠张氏曰责己者当知无天下国家皆非之理故
学至于不尤人学之至也
蓝田吕氏曰达则兼善天下得志则泽加于民素富
贵行乎富贵者也不骄不淫不足以道之也穷则独
善其身不得志则修身见于世素贫贱行乎贫贱者
也不謟不慑不足以道之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
之邦行矣素夷狄行乎夷狄者也文王内文明而外
卷一百二十八 第 3a 页 WYG0120-0134c.png
柔顺以蒙大难箕子内难而能正其志素患难行乎
患难者也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此在
上位所以不陵下也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
我以吾义吾何慊乎哉此在下位所以不援上也陵
下不从则罪其下援上不得则非其上是所谓尤人
者也庸德之行庸言之谨居易者也国有道不变塞
焉国无道至死不变心逸日休行其所无事如子从
父命无所往而不受俟命者也若夫行险以徼一旦
卷一百二十八 第 3b 页 WYG0120-0134d.png
之幸得之则贪为己力不得则不能反躬是所谓怨
天者也故君子正己而不求于人如射而已射之不
中由吾巧之不至也故失诸正鹄者未有不反求诸
身则德之不进岂吾忧哉
建安游氏曰素其位而行者即其位而道行乎其中若其
素然也舜之饭糗茹草若将终身此素贫贱行乎贫贱也
及其为天子被袗衣鼓琴若固有之此素富贵行乎富贵
也饭糗袗衣其位虽不同而此道之行一也至于夷狄患
卷一百二十八 第 4a 页 WYG0120-0135a.png
难亦若此而已道无不行则无入而不自得矣盖道之在
天下不以易世而有存亡故无古今则君子之行道
不以易地而有加损故无得丧此君子之得于心者
然也至于在上位不陵下知富贵之非泰也在下位
不援上知贫贱之非约也此唯正己而不求于人者
能之故能上不怨天以在我者有义也下不尤人以
在物者有命也此君子之见于行者然也盖君子为
能循理故居易以俟命居易未必不得也故穷通皆
卷一百二十八 第 4b 页 WYG0120-0135b.png
好小人反是故行险以徼幸行险未必常得也故穷
通皆丑学者要当笃信而已射有似乎君子者射者
发而不中则必反而求其不中之因意者志未正邪
体未直邪持弓矢而未审固邪然而不中者寡矣君
子之正身亦若此也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
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而
已而何怨天尤人之有哉失诸正鹄者行有不得之
况也
卷一百二十八 第 5a 页 WYG0120-0135c.png
延平杨氏曰君子居其位若固有之无出位之思素
其位也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何愿乎
外之有故能素其位而行无入而不自得也鲁侯之
不见孟子也臧仓实尼之而孟子曰予之不遇鲁侯
天也臧氏之子焉能使予不遇哉盖孟子非有求于
鲁侯也故其不怨天不尤人如此居易以俟命行其
所无事也行险以徼幸不受命者也诡遇而得禽者
盖有焉君子不为也射有似乎君子者射以容节比
卷一百二十八 第 5b 页 WYG0120-0135d.png
于礼乐为善内志正外体直然后持弓矢审固持弓
矢审固然后可以言中射而失正鹄者未能审固也
知射者岂他求哉反而求诸身以正吾志而已此君
子居易之道也世之行险以徼幸者一有失焉益思
所以诡遇也则异于是矣
河东侯氏曰富贵贫贱夷狄患难行其素则无事矣
易曰素履往无咎是也 又曰总老尝问一士人曰
论语云默而识之识是识个甚子思言君子无入不
卷一百二十八 第 6a 页 WYG0120-0136a.png
自得得是得个甚或者无以为对侯子闻之曰是不
识吾儒之道犹以吾儒语为释氏用在吾儒为不成
说话既曰默识与无入不自得更理会个甚识个甚
事是不成说话也今人见笔墨须谓之笔墨见人须
谓之人不须问默而识之是默识也圣贤于道由是
也庸言之信庸行之谨是自得也岂可名其所得所
识之事乎
新安朱氏曰此第十四章子思之言也凡章首无子
卷一百二十八 第 6b 页 WYG0120-0136b.png
曰字者放此素犹见在也言君子但因见在所居之
位而为其所当为无慕乎其外之心也素富贵以下
言素其位而行也在上位以下言不愿乎其外也居
易素位而行也俟命不愿乎其外也易平地也徼求
也幸谓所不当得而得者正鹄皆侯之中射之的也
子思引此孔子之言以结上文之意 又曰诡遇是
做人不当做底行险是做人不敢做底 又曰此章
文义无可疑者而张子所谓当知无天下国家皆非
卷一百二十八 第 7a 页 WYG0120-0136c.png
之理者尤为切至吕氏说虽不免时有小失然其大
体则皆平正悫实而有馀味也游氏说亦条畅而存
亡得丧穷通好丑之说尤善但杨氏以反身而诚为
不愿乎外则本章之意初未及此而诡遇得禽亦非
行险徼幸之谓也侯氏所辨常总默识自得之说甚
当近世佛者妄以吾言傅著其说而旨意乖剌如此
类者多矣甚可笑也但侯氏所以自为说者却有未
善若曰识者知其理之如此而已得者无所不足于
卷一百二十八 第 7b 页 WYG0120-0136d.png
吾心而已则岂不明白真实而足以服其心乎
海陵胡氏曰位者所守之分外者分外之事富贵贫
贱夷狄患难皆守己分而行不过分也君子向富贵
之时则得富贵之中道贫贱之时则得贫贱之中道
在夷狄处患难亦然所谓富贵圣人固无心于此假
之以行其道耳博施济众举贤援能是富贵之中道
也不为苟进不求苟得此贫贱之中道也言忠信行
笃敬此行夷狄之中道也患难有二或一身之患难
卷一百二十八 第 8a 页 WYG0120-0137a.png
或天下之患难处天下之患难生重于义则舍义而
取生义重于生则舍生而取义一身之患难但自守
其道不变其志此行患难之道也入犹向也
严陵方氏曰素与庄子所谓素逝之素同而与经所
谓素隐之素异盖因其自然无所与杂之谓也居是
位则素是位而行是事所以不愿乎其外也富贵贫
贱夷狄患难随所遇而安之此非素其位而行不愿
乎其外者乎是以朱轮驷马而舜不以为泰箪食瓢
卷一百二十八 第 8b 页 WYG0120-0137b.png
饮而回不以为忧九夷之居孔子不以为陋三年之
征周公不失其圣君子素其位而行盖有见乎此故
曰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言入乎富贵则得乎处富
贵之道贫贱则得乎处贫贱之道入乎夷狄患难亦
若是而已在上位不陵下虽富贵而无骄故也在下
位不援上虽贫贱而不謟故也正己而不求于人则
无怨论语所谓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是也
无怨者非特人无怨于己己亦无怨于人也上不怨
卷一百二十八 第 9a 页 WYG0120-0137c.png
天以处己有命也下不尤人以处己有义也莫非命
也君子道其常小人道其怪道其常故居易以俟之
道其怪则行险以徼之幸亦命也君子不谓之命而
谓之幸焉故孔子曰罔之生也幸而免
兼山郭氏曰素者豫定乎内之谓也豫定乎内视万
变皆吾素有也又焉有陵下援上怨天尤人之累乎
天人同功也则同乎天人义命一致也则同乎义命
故居易以俟命顾义之所存而君子不独谓命也小
卷一百二十八 第 9b 页 WYG0120-0137d.png
人不知天命而不畏所以行险以徼幸其免也幸而
已矣
长乐陈氏曰易曰素履之往独行愿也故素富贵行
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
行乎患难皆独行其愿而无待乎外则所往无咎宜
其无入而不自得也夫如是则在上位不骄必不陵
下矣在下位不忧必不援上矣此所以正己而不求
于人也此所以上不怨天下不尤人也此所以居易
卷一百二十八 第 10a 页 WYG0120-0138a.png
以俟命也此所以如射失正鹄反求其身也小人反
是是故行险以徼幸呜呼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于此可见矣至于君子之道如行远自近登高自卑
欲孝父母自妻子始则亦反诸身求诸己耳皆忠恕
之所致中庸之所成也
四明沈氏曰富贵贫贱夷狄患难不是位正是外也
易之正位居体孟子居天下之正位乃位也人处富
贵贫贱患难夷狄之变便忘却正位驰逐于外而不
卷一百二十八 第 10b 页 WYG0120-0138b.png
反所谓行乎富贵行乎贫贱行乎夷狄行乎患难此
位不变也无入看去何处也不用拣择不须把捉非
孔子不至此境
高要谭氏曰何谓行践履是也何谓外在天在人者
是也所居之处虽险易穷通之不同而身之履践无
造次颠沛之或变此所谓素其位而行无入而不自
得也自得云者所乐在内不在于外故也彼在外者
一豪已上君子皆以为无预于己而未尝容心于其
卷一百二十八 第 11a 页 WYG0120-0138c.png
间或归之天归之人皆非我也故得时而在上位君
子谓于我无加我何敢骄倨以陵下邪不遇而在下
位君子谓于我无损我何所歆羡而援上邪专务正
己不求于人不得于天我无怨焉不得于人我无尤
焉此所谓不愿乎其外居易以俟命也凡此皆君子
立命之说颜子之屡空孟子之不动心皆有得于是
学者唯知所以立命然后存心养性有用力之地傥
不知立命则将心驰于是非利害荣辱祸福之境而
卷一百二十八 第 11b 页 WYG0120-0138d.png
忿懥恐惧喜乐忧患日交战于胸中又何以存其心
养其性邪命者贵贱贫富死生寿夭皆禀于天者也
一心之中坦然平易凡贵贱贫富死生寿夭之在天
者但俟其来而顺受之初无豪发芥蒂于胸次故曰
君子居易以俟命
范阳张氏曰素犹雅素终始富贵则以忠恕之道行
乎富贵尧是也终始贫贱则以忠恕之道行乎贫贱
颜子是也素夷狄则以忠恕行乎夷狄箕子是也素
卷一百二十八 第 12a 页 WYG0120-0139a.png
患难则以忠恕行乎患难孔子是也富贵贫贱夷狄
患难皆天所以命我者吾其如何哉姑听之而已然
我有忠恕之道无入而不自得故尽其在我不责备
于人其在上也以忠恕待人故不陵下其在下也以
忠恕自处故不援上援者欲己与之齐也反求诸身
在我有杪忽之差则在彼有寻丈之失然则失诸正
鹄岂正鹄之罪哉
永康陈氏曰素其位而行道自行也无所不通之谓
卷一百二十八 第 12b 页 WYG0120-0139b.png
行富贵以顺来而道常公之贫贱夷狄患难极有窒
处而道常通之回旋曲折皆有乐地如水由地中行
行因地而见而行非地也居易以俟命信得及也无
所逃于天地之间身者天地万物之准也为道之基
也修其身至于与道为一由是推之无有不准一豪
不准必有一豪不尽处盍亦观诸射乎
吴兴沈氏曰位非名位之谓也立太极奠三才列万
物止其所止之谓也孟子曰君子所性虽大行不加
卷一百二十八 第 13a 页 WYG0120-0139c.png
焉虽穷居不损焉分定故也中庸所谓素其位而行
不愿乎其外者此理也惟其性分所止无不具足极
天下之富贵贫贱夷狄患难皆不足为吾加损也故
以之处富贵则此位行乎富贵处贫贱则此位行乎
贫贱处夷狄则此位行乎夷狄处患难则此位行乎
患难富贵贫贱夷狄患难虽纷扰于外君子之位于
内者常自若也何往而不自得焉君子之位于内者
如是势之尊卑人自以为上下耳于君子何荣辱焉
卷一百二十八 第 13b 页 WYG0120-0139d.png
故居上位则不陵下在下位则不援上亦其理宜然
也君子则然小人反是故曰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
行险以徼幸
东莱吕氏曰居易以俟命如天命之谓性之命非特
为贵贱穷通也
延平周氏曰射有似乎君子君子不罪其在彼者
钱塘于氏曰君子无求中之心谓君子似射则不可
新定钱氏曰此章当看一行字正是君子无入而不
卷一百二十八 第 14a 页 WYG0120-0140a.png
自得处所以不愿乎其外者也若但碌碌苟安素分
亦何足道直是随所遇而行焉方是自得
晋陵钱氏曰素犹固也安于固然则道无时而不可
行所以不愿乎其外入者自外之辞安于固然则于
其所入犹固然也而道无不行是以自得陵迫胁也
援攀引也下不从不迫胁之上不用不攀引之易犹
平也正己则居易失己则行险居易则待天命而无
所容其心行险则徼幸于得利而丧其本心矣正鹄
卷一百二十八 第 14b 页 WYG0120-0140b.png
皆鸟名义取其难中也君子在上位而不得乎下在
下位而不得乎上犹射之失正鹄也反而正已犹射
之求诸身也此一节谓中庸之道不求诸人
林氏曰富贵贫贱夷狄患难所居之位不同而道行
其中则一也君子思不出其位安有愿乎其外者哉
外慕之心一生居富贵而必骄必淫居贫贱而必謟
必慑居夷狄而变所守居患难而丧其志皆非素其
位而行外慕之心移之也 又曰援攀引也在上位
卷一百二十八 第 15a 页 WYG0120-0140c.png
而陵下者必骄在下位而援上者必謟骄者失其所
以行富贵之道也謟者失其所以行贫贱之道也君
子则不然谓居富贵而非泰在下者不可陵也处贫
贱而非约在上者不足援也吾惟正己而不求乎人
则远怨矣不怨天不尤人则知命矣苟知正己而不
求乎人虽以之行乎夷狄可也苟知不怨天不尤人
虽以之行乎患难可也君子之所以能行此者无他
居易以俟命也小人所以不能行此者无他行险以
卷一百二十八 第 15b 页 WYG0120-0140d.png
徼幸也夫易与险不难知也君子小人所以异其趣
者何也盖居易本乎循理行险由乎趋利君子循理
小人趋利其所以异也然而居易以俟未必不得虽
或不得亦曰有命行险以徼未必可得虽或苟得不
过曰幸君子观此可以审其所择矣
霅川倪氏曰素者其旧所居已然者也入者今方自
此而入也假如生于富贵是其素富贵也或贫贱之
士逢时而得富贵是其入富贵也下之三者皆然素
卷一百二十八 第 16a 页 WYG0120-0141a.png
者以道行之故无所不行入者以道行之故无往不
得自得即孟子所谓自得之则居之安之自得自得
其道而有以自乐故无入而不自得也富贵顺境也
贫贱夷狄患难逆境也顺居其一逆居其三以此见
人少有不经忧患者君子所以能居易俟命者以其
视富贵贫贱夷狄患难为一也小人所以行险徼幸
者贪欲之心炽必以人力胜天理也君子素其位而
行以为如我已居之位皆可以行道是以不愿乎外
卷一百二十八 第 16b 页 WYG0120-0141b.png
而他有所求此所以能居易俟命者小人君子之反
也此曰君子居易俟命乃曰行法以俟命于易言居
静而待也于法言行动而待也法者正理与小人行
险相反也俟命者世俗以为俟命之亨通如此则是
欲达而恶穷欲富贵而恶贫贱或不如志不免失望
君子则达亦俟命穷亦俟命穷之与达听天命之何
如尔故曰得之自是不得自是以听天命射以譬君
子处贫贱夷狄患难无所怨尤于居易以俟命之时
卷一百二十八 第 17a 页 WYG0120-0141c.png
常反求诸身惟恐有一之未至而益加进修及达则
兼善天下矣小人则唯怨天尤人而已
蔡氏曰此言正心修身之事素其位而行无入而不
自得则心不外驰而正矣不愿乎其外正己而不求
于人则身安而修矣
君子之道譬如行远必自迩譬如登高必自卑诗曰妻
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耽宜尔室家乐尔
妻帑子曰父母其顺矣乎
卷一百二十八 第 17b 页 WYG0120-0141d.png
郑氏曰自从也迩近也行之以近者卑者始以渐致
之高远瑟琴声相应合翕和也耽亦乐也古者谓子
孙曰帑此诗言和室家之道自近者始
孔子曰自射有似乎君子至此其顺矣乎为一节覆
明行道在身之事以射譬之所引诗小雅常棣之篇
美文王之诗
蓝田吕氏曰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
以为子故君子之道莫大乎孝孝之本莫大乎顺父
卷一百二十八 第 18a 页 WYG0120-0142a.png
母故仁人孝子欲顺亲必先乎妻子不失其好兄弟
不失其和室家宜之妻帑乐之致家道成然后可以
养父母之志而无违也行远登高者谓孝莫大于顺
其亲者也自迩自卑者谓本乎妻子兄弟者也故身
不行道不行于妻子文王刑于寡妻至于兄弟则治
家之道必自妻子始
建安游氏曰行远必自迩自家以达国也升高必自
卑由人以之天也妻子好合然后兄弟翕兄弟既翕
卷一百二十八 第 18b 页 WYG0120-0142b.png
然后父母顺盖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顺于父母则
家道正矣于治国也何有家道正则人道立矣于天
道也何有知事于迩且卑者则远且高者之理得矣
延平杨氏曰身不行道不行于妻子故齐家自身始
行远自迩之辟也盖妻子之不好合兄弟之不翕而
能顺父母者未之有也
新安朱氏曰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
耽宜尔室家乐尔妻帑然后父母其顺矣乎则顺父
卷一百二十八 第 19a 页 WYG0120-0142c.png
母自妻子始登高自卑之辟也此第十五章辟譬同
夫子诵此诗而赞之曰人能和于妻子宜于兄弟如
此则父母其安乐之矣子思引诗及此语以明行远
自迩登高自卑之意
或问十五章之说曰章首二句承上章而言道虽无
所不在而其进之则有序也其下引诗与夫子之言
乃指一事以明之非以二句之义为止于此也诗说
唯吕氏为详实然亦不察此而反以章首二言发明
卷一百二十八 第 19b 页 WYG0120-0142d.png
引诗之意则失之矣
涑水司马氏曰行远必自迩自家以达国也登高必
自卑由人以之天也
延平周氏曰自迩而行远者自室家而及乎天下者
也自卑而登高者自妻子好合而至乎父母其顺者
也
严陵方氏曰君子之道自诚意正心推而广之以至
于平天下自可欲之善积而进之至于圣而不可知
卷一百二十八 第 20a 页 WYG0120-0143a.png
之神伊尹曰若升高必自下若陟遐必自迩又言父
母其顺矣乎者言父母顺则天下无不顺也此皆有
所自之意也
兼山郭氏曰易曰夫乾确然示人易矣夫坤隤然示
人简矣推是而言圣人之道与天下之至理皆易知
易从而天下莫能从之者凡以行之不自迩自卑故
也惟其自迩自卑所以易知易从而终于必达其成
德也反在于真积力久不息之后所以莫能知莫能
卷一百二十八 第 20b 页 WYG0120-0143b.png
从此中庸之难能也孟子曰舜尽事亲之道而瞽瞍
底豫瞽瞍底豫而天下化则化天下者必始于顺父
母父母之道必始于乐室家同兄弟夫何难哉顾行
之不至而已关雎之诗用之乡人用之邦国亦此之
谓也
晋陵喻氏曰譬如行远必自迩譬如登高必自卑步
步著实何忧乎迩之不远卑之不高哉身既正矣则
处夫妇兄弟之间下至妻帑何忧不乐以此奉亲父
卷一百二十八 第 21a 页 WYG0120-0143c.png
母有不顺者乎
晏氏曰常棣本燕兄弟之诗乃曰妻子好合者盖人
之兄弟少长嬉戏譬如新昏初未尝不和良由娶妇
则外姓入家争长竞短为人夫者唯妇言是用则兄
弟始不和矣故兄弟之翕者必本于妻子之合焉书
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故顺于父母必本于兄弟之
和焉昔舜之孝釐降二女于妫汭观厥刑于二女有
钦哉之语则妻子之合可知矣故虽傲象有言二嫂
卷一百二十八 第 21b 页 WYG0120-0143d.png
使治朕栖不以为愠亦诚信而喜之非兄弟之和乎
所以父顽母嚚亦能顺之而克谐以孝也
高要谭氏曰诚身之学治家治国治天下皆不外是
而其用心自家始故曰譬如行远必自迩譬如升高
必自卑盖切近于身者唯家为然一家之内妻子兄
弟最为难处人子所以顺其亲者在于处妻子兄弟
之间得其道也道行乎妻子而妻子睦道行乎兄弟
而兄弟和由是而上得父母之悦则修身及家之道
卷一百二十八 第 22a 页 WYG0120-0144a.png
得矣推此而施之国施之天下又何足治乎
晋陵钱氏曰君子之道始于夫妇至于兄弟则父母
无不顺亦行远自迩登高自卑之意此一节谓中庸
之道行于一家
蔡氏曰此言齐家之事自身修以后皆理物也齐家
乃理物之始故以自迩自卑为言
子曰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
体物而不可遗使天下之人齐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
卷一百二十八 第 22b 页 WYG0120-0144b.png
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诗曰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
可射思夫微之显诚之不可掩如此夫
郑氏曰齐明明犹洁也洋洋人想思其傍僾之貌格
来也矧况也射厌也思声之助言神之来形象不可
亿度而知事之尽敬而已况可厌倦乎微之显诚之
不可掩言神无形而著不言而诚
孔氏曰此一节明鬼神之道无形而能显著诚信中
庸之道与鬼神之道相似亦从微至著不言而自诚
卷一百二十八 第 23a 页 WYG0120-0144c.png
也齐明盛服齐戒明洁盛饰衣服以承祭祀也鬼神
之情状人想象之如在人之上如在人之左右所引
诗大雅抑之篇言神之来至以其无形不可度知常
须恭敬况于祭祀可厌倦乎微之显者鬼神之状微
昧不明而精灵与人为吉凶是从微之显也诚之不
可掩者鬼神诚信不可掩蔽善者必降以福恶者必
降以祸如此夫者此诗人所云何可厌倦此鬼神即
易系辞知鬼神之情状与天地相似以能生万物也
卷一百二十八 第 23b 页 WYG0120-0144d.png
彼注云木火之神生物金水之鬼终物彼以春夏对
秋冬故以春夏生物秋冬终物其实鬼神皆能生物
终物也故此云体物而不可遗此虽说阴阳鬼神人
之鬼神亦附阴阳之鬼神故此云齐明盛服以承祭
祀是兼人之鬼神也
河南程氏曰夫天专言之则道也分而言之则以形
体谓之天以主宰谓之帝以功用谓之鬼神以妙用
谓之神以性情谓之乾 又曰鬼神者造化之
卷一百二十八 第 24a 页 WYG0120-0145a.png
迹也 又曰鬼是往而不返之义 又曰立清虚一
大为万物之原恐未安须兼清浊虚实乃可言神道
体物不遗不应有方所 又曰上天之载无声
无臭其体则谓之易其理则谓之道其用则谓之神
故说神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包小大事而只曰诚
之不可掩如此夫彻上彻下不过如此 问世言鬼
神之事虽知其无然不能无疑如何可以晓悟其理
曰理会得精气为物游魂为变与原始要终之说便
卷一百二十八 第 24b 页 WYG0120-0145b.png
能知也鬼神之道只恁说与贤虽会得亦信不过须
是自得也
横渠张氏曰鬼神者二气之良能也 又曰天道不
穷寒暑已众动不穷屈伸已鬼神之实不越二端而
已矣 又曰鬼神往来屈伸之义故天曰神地曰祗
人曰鬼神示者鬼之始归往者来之终 又曰天体
物而不遗犹仁体事而无不在也礼仪三百威仪三
千无一物之非仁也昊天曰明及尔出王昊天曰旦
卷一百二十八 第 25a 页 WYG0120-0145c.png
及尔游衍无一物之不体也 又曰凡可状皆有也
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气之性本虚而神则神与
性乃气所固有此鬼神所以体物而不可遗也
蓝田吕氏曰此章论诚之本唯诚所以能中庸神以
知来知以藏往往者屈也来者伸也所屈者不亡所
伸者无息虽无形声可求而物物皆体弗闻弗见可
谓微矣然体物不遗此之谓显不亡不息可谓诚矣
因感必见此之谓不可掩 又曰鬼神者无形故视
卷一百二十八 第 25b 页 WYG0120-0145d.png
之不见无声故听之不闻然万物之生莫不有气气
也者神之盛也莫不有魄魄也者鬼之盛也故人亦
鬼神之会尔此体物而不可遗者也鬼神者周流天
地之间无所不在虽寂然不动而有感必通通虽无
形无声而有所谓昭昭不可欺者故如在其上如在
其左右也弗见弗闻可谓微矣然体物而不可遗此
之谓显周流天地之间昭昭而不可欺可谓诚矣然
因感而必通此之谓不可掩 又曰鬼神者二气之
卷一百二十八 第 26a 页 WYG0120-0146a.png
往来尔物感虽微无不通于二气故人有是心虽自
谓隐微心未尝不动动则固已感于气矣鬼神安有
不见乎其心之动又必见于声色举动之间人乘间
以知之则感之著者也
上蔡谢氏曰动而不已其神乎滞而有迹其鬼乎往
来不息神也摧仆归根鬼也致生之故其鬼神致死
之故其鬼不神何也人以为神则神以为不神则不
神矣知死而致生之不智知死而致死之不仁圣人
卷一百二十八 第 26b 页 WYG0120-0146b.png
所为圣明之也 或问死生之说谢曰人死时气尽
也曰有鬼神否谢曰余当时亦曾问明道先生明道
曰待向你道无来你怎信得及待向你道有来你但
去寻讨看谢曰此便是答底语又曰横渠说得来别
这个便是天地间妙用须是将来做个题目入思议
始得讲说不济事曰沈魂滞魄影响底事如何曰须
是自家看得破始得张亢郡君化去尝来附语亢所
知事皆能言之亢一日方与道士围棋又自外来道
卷一百二十八 第 27a 页 WYG0120-0146c.png
士封一把棋子令将去问之张不知数便道不得又
如紫姑神不识字底把著写不得不信底把著写不
得推此可以见矣曰先生祭飨鬼神则甚曰是他意
思别三日斋七日戒求诸阴阳四方上下盖是要集
自家精神所以格有庙必于萃与涣言之虽然如是
以为有亦不可以为无亦不可这里有妙理于若有
若无之间须断置得去始得曰如此却是鹘突也谢
曰不是鹘突自家要有便有自家要无便无使得鬼
卷一百二十八 第 27b 页 WYG0120-0146d.png
神在虚空中辟塞满触目皆是为他是天地间妙用
祖考精神便是自家精神
建安游氏曰道无不在明则为礼乐幽则为鬼神鬼
神具道之妙用也其德顾不盛欤夫欲知鬼神之德
者反求诸其心而已神将来舍则是神之格思也若
正心以度之则乖矣所谓不可度思也正己度之犹
不可又况得而忘之乎所谓不可射思也不可度故
视不见听不闻不可射故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也
卷一百二十八 第 28a 页 WYG0120-0147a.png
夫微之显如此以其诚之不可掩也诚则物物皆彰
矣故不可掩为之显者其理也诚之不可掩以其德
言也
延平杨氏曰鬼神之德唯诚而已诚无幽明之间故
其不可掩如此夫不诚则无物所谓体物而不可遗
者尚何显之有知此其知鬼神矣 又曰鬼神体物
而不可遗盖其妙万物而无不在故也
河东侯氏曰鬼神之德天地乾坤阴阳造化之理而
卷一百二十八 第 28b 页 WYG0120-0147b.png
已有是道有是理故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有是
物有是用故体物而不可遗消息盈虚往来神明皆
是理也吉凶悔吝刚柔变化皆是物也妙而无穷微
而至显使天下之人齐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
在其上如在其左右诗曰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
射思射读作石字故曰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或曰
鬼神其诚乎曰只是鬼神非诚也曰非诚则经言诚
之不可掩何也曰诚者诚也充塞乎上下无物可间
卷一百二十八 第 29a 页 WYG0120-0147c.png
者也以阴阳言之则曰道以乾坤言之则曰易贯通
乎上下则曰诚盖天非诚其行也不健地非诚其载
也不厚人非诚其形也不践总摄天地斡旋造化动
役鬼神阖辟乾坤万物由之以生死日月由之而晦
明者诚也经不曰鬼神而曰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
鬼神之德诚也诚无内外无幽明故可格而不可度
射易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鬼神亦
器也形而下者也学者心得之可也
卷一百二十八 第 29b 页 WYG0120-0147d.png
新安朱氏曰此第十六章张子以二气言则鬼者阴
之灵也神者阳之灵也以一气言则至而伸者为神
反而归者为鬼其实一物而已为德犹言性情功效
鬼神无形与声然物之终始莫非阴阳合散之所为
是其为物之体而物之所不能遗也其言体物犹易
所谓干事齐之为言齐也所以齐不齐而致其齐也
洋洋流动充满之意能使人畏敬奉承而发见昭著
如此乃其体物而不可遗之验也孔子曰其气发扬
卷一百二十八 第 30a 页 WYG0120-0148a.png
于上为昭明焄蒿悽怆此百物之精也神之著也正
谓此尔诚者真实无妄之谓阴阳合散无非实者故
其发见之不可掩如此此前三章以其费之小者而
言此后三章以其费之大者而言此一章兼费隐包
小大而言不见不闻隐也体物如在则亦费矣 或
问鬼神之说其详奈何曰鬼神之义孔子所以告宰
予者见于祭义之篇其说已详而正郑氏释之亦已
明矣其以口鼻之嘘吸者为魂耳目之精明者为魄
卷一百二十八 第 30b 页 WYG0120-0148b.png
盖指血气之类以明之程子张子更以阴阳造化为
说则其意又广而天地万物之屈伸往来皆在其中
矣盖阳魂为神阴魄为鬼是以其在人也阴阳合则
魄凝魂聚而有生阴阳判则魂升为神魄降为鬼易
大传所谓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故知鬼神之情状者
正以明此而书所谓徂落者亦以其升降为言耳若
又以其往来者言之则来者方伸而为神往者既屈
而为鬼盖二气之分实一气之运故阳主伸阴主屈
卷一百二十八 第 31a 页 WYG0120-0148c.png
而错综以言亦各得其意焉学者熟玩而精察之如
谢氏所谓做题目入思议者则庶乎有以识之矣
又曰吕氏推本张子之说尤为详备但改本有所屈
者不亡一句乃形溃反原之意张子他书亦有是说
而程子数辨其非东见录中所谓不必以既反之气
复为方伸之气者其类可考也谢氏说则善矣但归
根之云似亦微有反原之累耳游杨之说皆有不可
晓者唯妙万物而无不在一语近是而以其他语考
卷一百二十八 第 31b 页 WYG0120-0148d.png
之不知其于是理之实果如何也侯氏曰鬼神形而
下者非诚也鬼神之德则诚也案经文本赞鬼神之
德之盛如下文所云而结之曰诚之不可掩如此则
是以鬼神之德所以盛者盖以其诚耳非以诚自为
一物而别为鬼神之德也今侯氏乃析鬼神与其德
为二物而以形而上下言之乍读如可喜者而细以
经文事理求之则失之远矣程子所谓只好隔壁听
者其谓此类也 曰子之以干事明体物何也天下
卷一百二十八 第 32a 页 WYG0120-0149a.png
之物莫非鬼神之所为也故鬼神为物之体而物无
不待是而有者然曰为物之体则物先乎气必曰体
物然后见其气先乎物而言顺耳干犹木之有干必
先有此而后枝叶有所附而生焉贞之干事亦犹是
也
长乐刘氏曰鬼神之为德所以盛者以其主宰于万
化也无形也而形由之以生无气也而气由之以兆
其体虚空故能役用于万有其用冲寂故能造化于
卷一百二十八 第 32b 页 WYG0120-0149b.png
三才不可得而见也而钦敬畏仰孰敢慢之于无形
不可得而闻也而恭肃恐惧孰敢忽之于无声不可
得而名也随其用而名其功不可得而体也随其物
而体其德是故用其健顺者强之曰乾坤用其覆载
者强之曰天地用其气者强之曰阴阳用其道者强
之曰仁义用之为熯润者强之曰水火用之为鼓挠
者强之曰雷风用之为养悦者强之曰山泽归之于
主宰者强之曰鬼神然则鬼神无体万物流行莫非
卷一百二十八 第 33a 页 WYG0120-0149c.png
其体也资其物者莫不荷鬼神之功故曰体物而不
可遗易曰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资其功而享其妙
又可遗哉故使天下之人齐明盛服以承祭祀不遗
其覆载之德而祀乎天地也不遗其照临之功而祀
乎日月也不遗其仁义之道而祀乎尧舜也不遗其
生育之恩而祀乎祖先也不遗其变化之勤而祀乎
四时风霆雷雨山川丘陵也故曰洋洋如在其上如
在其左右以言乎无所入而不仰乎鬼神之功无所
卷一百二十八 第 33b 页 WYG0120-0149d.png
至而不沐乎鬼神之德也
海陵胡氏曰鬼神以形言之则天地以气言之则阴
阳以主宰言之则鬼神鬼神无形故视之弗见无声
故听之弗闻无体以物为体视其所以生所以成莫
非鬼神之功故天下之人不可遗忘以神无形无声
故其来也不可亿度人当敬事之不暇况可厌射之
乎
莆阳林氏曰此一段自非深于道德性命之理未易
卷一百二十八 第 34a 页 WYG0120-0150a.png
到此盖唯性能知之知之然后能言之明而礼乐幽
而鬼神一而已矣以有求之则窈窈冥冥而不见其
迹以无求之则又洋洋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者也
子思作中庸而有及于鬼神之事是其穷理至此有
得于此矣人多见子路问鬼神之事则疑之不知当
时发此一问亦子路穷高极远见到此方有此问孔
子答之以未知生未事人则往往以为鬼神又道德
之别一事不可学也今人不会此意只说能事人便
卷一百二十八 第 34b 页 WYG0120-0150b.png
能事鬼失之远矣殊不知孔子之言谓子路不可躐
等须学至此然后可以知此也此乃子路之幼学其
后燔台结缨想子路亦知之矣然则子思之言可谓
深于道德性命之理然后能形容此言也如致中和
一事则知天地之位万物之育孝一事则知其通神
明光四海皆学之极到处然后能知而言也
范阳张氏曰惟鬼神之德如此是以发天下之敬
高要谭氏曰诚者实理也贯幽明通昼夜亘古今穷
卷一百二十八 第 35a 页 WYG0120-0150c.png
万世此理常在不亡不息未尝有纤毫间断也虽隐
于至微不可以形声求然物物皆体随所遇而著见
惟其如是故天下之物莫能拟其形容独鬼神变化
无方可以推见其理之不可掩者此夫子所以称鬼
神之德为盛也微而显者鬼神之德如此盖实有是
理故也若无是理安得随感而著见乎诚之为道与
鬼神之德更无异理方其隐于至微有如鬼神之不
可闻见也此所谓往者屈也及其著见而不可掩又
卷一百二十八 第 35b 页 WYG0120-0150d.png
如鬼神之随感随应也此所谓来者伸也圣人知鬼
神之情状不过往来屈伸之理方其往而屈也若甚
隐微及其来而伸也尤为显见因以见诚之不可掩
者其理如此故曰微之显诚之不可掩如此夫
吴兴沈氏曰中庸之道显则有人事幽则有鬼神曰
忠恕曰舜之大智曰颜子之择善曰子路之强曰君
子之道四皆人事也至此又指其幽者示之其实皆
中庸也
卷一百二十八 第 36a 页 WYG0120-0151a.png
严陵喻氏曰晦庵曰其言体物犹所谓干事旨哉言
乎木非干则不能生筑非干则不能立不曰物之体
而曰体物犹不曰事之干而曰干事也
宣城奚氏曰世之言鬼神者皆失之诞谩荒怪惟圣
人之论极乎实理经曰明则有礼乐幽则有鬼神其
曰有者实理也知礼乐则知鬼神矣盖盈乎天地之
间凡其可名状者皆有也皆实理也名之曰鬼神虽
弗见弗闻本无真体而默体于物自有不可遗者故
卷一百二十八 第 36b 页 WYG0120-0151b.png
在天地则有天地之鬼神在山川则有山川之鬼神
在宗庙则有宗庙之鬼神凡报本反始之有乎物者
皆鬼神之不可遗者也惟君子知其不可遗故齐明
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此岂
故为是勉强矫饰之态哉亦曰实有是理耳夫以其
弗闻弗见而乃使人敬之若是者微之显也人之所
以敬鬼神若是者诚之不可掩也此鬼神之德所以
为盛也彼惑于世俗诞谩荒怪之说者至谓真闻真
卷一百二十八 第 37a 页 WYG0120-0151c.png
见可惊可愕此岂知鬼神之德哉
钱塘于氏曰此章发鬼神之为德而著诚之不可掩
诚之一字始开于此
新定顾氏曰陟降厥士日监在兹非是虚语鬼神充
塞天地间司察生人但人不见尔如今人请大仙大
仙便降法师行法神将便至何其相去之近也有疑
人死后神识散不散者答曰人之智虑浅未到这地
如何探先臆度死了神识散不散所可知者明则有
卷一百二十八 第 37b 页 WYG0120-0151d.png
礼乐幽则有鬼神此是决定若要尽测鬼神中事如
何容你识尽且如禽兽亦有灵性他只知得他类中
事如何知得人事曲折人之神识自道中生出来亦
有神识复归道体之理但其间曲折不齐不可尽知
或问神识亦有坏时否答曰以理推之鬼神亦有代
谢才著于有便有坏时惟神其神者不坏不灭又曰
人才动念鬼神便知此某所洞见者吾人但当正心
诚意戒谨恐惧到得德重鬼神钦田地也早得何须
卷一百二十八 第 38a 页 WYG0120-0152a.png
更说过头事人之所为善恶报应迟缓者自是天道
长远不如此屑屑定须次序报来或问释氏轮回之
说如何答曰姑存之若果有天堂地狱为善者定不
到得堕恶地狱分明或问东莱书说云后人祭山神
须泥塑木刻为人形不知峙而为山流而为川飞走
而为禽兽灵而为人各自有个形若谓山神之形如
人则人之形亦可为山矣此说有理答曰固是但鬼
神之形不必指定形貌而论安知山神必为人形必
卷一百二十八 第 38b 页 WYG0120-0152b.png
不为人形所谓游魂为变却自有变现时不可执定
说 又曰实有之理是谓诚夫惟实有是理则
无隐而不章者郑康成曰可犹所也言不有所遗鬼
神无往不在暗室屋漏可以隔绝人之视听不可以
隔绝神之往来体物而不可遗之谓也
蔡氏曰此言感应微妙之理君子之道自家齐以前
人力可至其国治天下平之事非诚之至与造化同
体者不能也君子至此其功用与圣人同矣子思特
卷一百二十八 第 39a 页 WYG0120-0152c.png
举此义以合之故下文即以圣人之事接之也 又
曰凡物之体无非鬼神体之故曰体物而不可遗此
体字虚非若形体之体实盖体其体之谓也 又曰
诚之不可掩诚字恐是指人之成德而言也
子曰舜其大孝也与德为圣人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
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
得其名必得其寿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笃焉故栽
者培之倾者覆之诗曰嘉乐君子宪宪令德宜民宜人
卷一百二十八 第 39b 页 WYG0120-0152d.png
受禄于天保佑命之自天申之故大德者必受命
郑氏曰保安也名令闻也材谓其质性也笃厚也言
善者天厚其福恶者天厚其毒皆由其本而为之栽
犹殖也培益也覆败也宪宪兴盛之貌保亦安也佑
助也
孔氏曰此一节明中庸之德故能富有天下受天之
命也舜禅与禹何言子孙保之谓子孙承保祭祀周
时陈国是舜之后也天之生物随物质性而厚之善
卷一百二十八 第 40a 页 WYG0120-0153a.png
者厚其福舜禹是也恶者厚其毒桀纣是也已德自
能丰殖天则因而培益之无德自取倾危天则因而
覆败之所引诗大雅嘉乐之篇美成王之诗嘉善也
言成王宪宪然有令善之德宜民谓宜养万民宜人
谓宜官人故天乃保安佑助命为天子又申重福之
记者引證大德必受命之义诗本文宪宪为显显
河南程氏曰知天命是达天理也必受命是得其应
也命者是天之付与如命令之命天之报应皆如影
卷一百二十八 第 40b 页 WYG0120-0153b.png
响得其报者是常理也然而细推之则须有报应但
人以浅狭之见求之便为差互天命不可易也然有
可易者唯有德者能之如修养之引年世祚之祈天
永命常人之至于圣贤皆此道也
横渠张氏曰德不胜气性命于气德胜其气性命于
德穷理尽性则性命于天天命天德气之不可变者
可变者独死生修天而已故论死生则曰有命以言
其气也语富贵则曰在天以言其理也此大德所以
卷一百二十八 第 41a 页 WYG0120-0153c.png
必受命
蓝田吕氏曰中庸之行孝弟而已如舜之德位皆极
流泽之远始可尽孝故禄位名寿之皆得非大德其
孰能致之 一本云天命之所属莫踰于大德至于
禄位名寿之皆极则人事至矣天命申矣行父母之
遗体敢不敬乎则敬亲之至莫如德为圣人尊为天
子之大也以天下养养之至也则养亲之至莫如富
有四海之内之盛也积厚者流泽广积薄者流泽狭
卷一百二十八 第 41b 页 WYG0120-0153d.png
则继亲之至莫如宗庙飨之子孙保之久也舜之德
大矣故尊为天子所谓必得其位富有四海之内所
谓必得其禄德为圣人所谓必得其名宗庙飨之子
孙保之则福禄之盛享寿考而无疑也所谓必得其
寿天之于万物其所以为吉凶之报莫非因其所自
取也植之固者如雨露之养则其末必盛茂植之不
固者震风淩雨则其本先拨至于人事则得道者多
助失道者寡助是皆因其材而笃焉栽者培之倾者
卷一百二十八 第 42a 页 WYG0120-0154a.png
覆之也古君子既有宪宪之令德而又有宜民宜人
之大功此宜受天禄矣故天保佑之申之以受天命
此大德所以必受命是亦栽者培之之义与 又曰
命虽不易唯至诚不息亦足以移之此大德所以必
受命君子所以有性焉不谓命也
建安游氏曰中庸以人伦为主故以孝德言之虽外
物不可必要不害其有必得之理也
延平杨氏曰圣人之德无加于孝故称舜之德以大
卷一百二十八 第 42b 页 WYG0120-0154b.png
孝言之夫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笃焉此理之固然
也然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与夫人事之尽其
力无不齐也而有所不同者地有肥硗也古之圣人
之在上岂独舜而已哉而禄位名寿之必得独惟舜
为然盖舜犹之生得其地也当尧之时上有好贤之
诚心下无蔽贤之私党虽商均之不肖宜若宗庙弗
飨子孙不能保也而又有禹以继其后此禄位名寿
所以皆必得也若孔子之厄穷则异于是矣当衰周
卷一百二十八 第 43a 页 WYG0120-0154c.png
之时犹之生非其地也虽其雨露之滋而牛羊斧斤
相寻于其上则其濯濯然也岂足怪哉然颜蹠之夭
寿不齐何也老子曰死而不亡寿也颜虽夭其不亡
者犹在也非夫知性知天者其孰能识之
河东侯氏曰易曰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
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
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
乎鬼神之为德诚而已前曰微之显诚之不可掩而
卷一百二十八 第 43b 页 WYG0120-0154d.png
继之以舜其大孝也与舜匹夫也而有天下尊为天
子富有四海之内以天下养宗庙飨之子孙保之孝
之大也此所谓必得者先天而天弗违也孔子亦匹
夫也亦德为圣人也而不得者后天而奉天时也必
得者理之常也不得者非常也得其常者舜也不得
其常者孔子也舜之必得而为舜之事功舜之中庸
也孔子不得而为孔子之事业孔子之中庸也与四
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者也然而天之生物必
卷一百二十八 第 44a 页 WYG0120-0155a.png
因其材而笃焉栽者培之倾者覆之如孔子者培之
邪覆之邪何其穷也曰培之覆之非谓如孔子者也
孔子德为圣人其名与禄寿孰禦固已培之矣孟子
所谓天爵者也何歉于人爵哉诗曰嘉乐君子宪宪
令德宜民宜人受禄于天保佑命之自天申之天非
特私于圣人也保佑其命申顺其理而已天且弗违
是也圣人何与焉舜自匹夫而有天下栽者培之也
桀自天子而为匹夫倾者覆之也天非为舜桀而存
卷一百二十八 第 44b 页 WYG0120-0155b.png
亡之也理固然也故曰大德必受命必言其可必也
新安朱氏曰此第十七章子孙谓虞思陈胡公之属
舜年百有十岁材质也气至而滋息为培气反而游
散则覆假当依此作嘉宪当依诗作显申重也受命
者受天命为天子也此章由庸行之常推之以极其
至见道之用广也而其所以然者则为体微矣后二
章亦此意 又曰程子张子吕氏之说备矣杨氏所
辨孔子不受命之意则亦程子所谓非常理者尽之
卷一百二十八 第 45a 页 WYG0120-0155c.png
而侯氏所推以为舜得其常而孔子不得其常者尤
明白也至于颜蹠寿夭之不齐则亦不得其常而已
杨氏乃忘其所以论孔子之意而更援老聃之言以
为颜子虽夭而不亡者存则反为衍说而非吾儒之
所宜言矣且其所谓不亡者果何物哉若曰天命之
性则是古今圣愚公共之物而非颜子所能专若曰
气散而其精神魂魄犹有存者则是物而不化之意
犹有滞于冥漠之间尤非所以语颜子也侯氏所谓
卷一百二十八 第 45b 页 WYG0120-0155d.png
孔子不得其常者善矣然又以为天于孔子固已培
之则不免有自相矛盾处盖德为圣人者固孔子之
所以为栽者也至于禄也位也寿也则天之所当以
培乎孔子者而以适丁气数之衰是以虽欲培之而
有所不能及尔是亦所谓不得其常者何暇复为异
说以汨之哉
延平周氏曰传曰父子之道天性也舜之大孝言天
性也有天性所以致天德故曰德为圣人有天德所
卷一百二十八 第 46a 页 WYG0120-0156a.png
以获天位故曰尊为天子有天位所以享天禄故曰
富有四海有天位有天禄则天祚之所以传故曰宗
庙飨之子孙保之
海陵胡氏曰子孙保之者武王下车而封舜之后胡
公满于陈是子孙长保其福禄也尊为天子是必得
其位也竭天下之产以奉一人是必得其禄也万世
而下言帝王者必称尧舜是必得其名也舜年三十
而登庸在位五十载陟方乃死是必得其寿也宜民者
卷一百二十八 第 46b 页 WYG0120-0156b.png
兴庠序务农桑使男不释耒女不废机薄赋敛节用
度若此之类是宜民也宜人者内朝廷外方国自宰
辅以至于百执事自方伯连率以至于邑宰里长官
皆得其人人皆称其职若此之类是宜人也
严陵方氏曰舜不传于子而传于贤乃曰子孙保之
何哉盖圣人则以天下为一家中国为一人也舜为
法于天下可传于后世乃天下之所飨万民之所保
宗庙飨之子孙保之孰大于是
卷一百二十八 第 47a 页 WYG0120-0156c.png
范阳张氏曰天之生万物初无容心也因其材而成
之耳如鸾凰为瑞物自取尊荣鸱鸮为妖祥自取弹
射楩楠自取栋梁蒲柳自取烟爨夫亦因其材而成
之耳栽者本根深固自取培益倾者本根摇荡自取
颠覆亦岂有心哉是以知大德者自取名位禄寿而
无德者自取贫贱刑戮也此所以勉天下之为德者
而论者曰孔子大圣人而名位禄不著颜子大贤而
寿亦不闻斯言岂欺我哉曰大德受命天下之正理
卷一百二十八 第 47b 页 WYG0120-0156d.png
也至于孔颜非可以为常也
江陵项氏曰上四章已极言用力之隐故自此以下
三章皆言道之功用以明其费独以舜武王周公言
之者皆处人道之变可以见圣人之功用也舜居侧
微父母欲杀之本无得位得禄得名得寿之理文王
事商而武王以兵取之武王与子而周公以臣代之
皆处危疑之地而舜卒受命天不能穷也武王卒不
失显名人不能訾也周公阐幽明之情极古今之变
卷一百二十八 第 48a 页 WYG0120-0157a.png
为武王立八百年之纪纲制度使在天之灵慰喜而
无憾万世之下祖述而无以踰也此皆功用之至难
而极盛者也然而用力之初则甚隐矣故皆以孝言
之孝者仁心之所发也天下之实者莫加焉于武王
周公之事独言丧祭亦此意也知至于舜谓之大知
行至于舜谓之大孝舜为人道之极万世仰之不可
加也周为王制之备万世由之不可易也此盖古之
尽伦尽制者故举之以为训也宜民以在下者言之
卷一百二十八 第 48b 页 WYG0120-0157b.png
宜人则尊卑远近无不色也又举文王之无忧者明
舜与武王周公所居之地皆不若文王之易于以见
独举舜武王周公之意也
建安真氏曰舜以圣人之德居天子之位其福禄上
及于宗庙而下延于子孙此所以为大孝也然舜所
知者孝而已若禄位名寿则天实命之非舜有心于
得之也孔子以天之眷舜如此因言天之生物必因
其材质而加厚焉其本固者雨露得以滋培之其本
卷一百二十八 第 49a 页 WYG0120-0157c.png
倾者风霜得以颠覆之其培之也非恩之也其覆之
也非害之也咸其自取焉耳又引诗以明之以见大
德者之必受命知舜德为圣人尊为天子宗庙飨之
子孙保之然后为大孝则夏商后王不敬厥德而至
于覆宗绝祀者其为不孝可知
晋陵钱氏曰物有栽植者遇雨露则培益有倾欹者
遇风雨则覆败嘉乐今诗作假乐假大也宪宪作显
显申加美也诗言大乐此君子有显显之令德宜民
卷一百二十八 第 49b 页 WYG0120-0157d.png
人而受禄矣又有保佑而命之者谁乎乃自天而加
美之也
永嘉薛氏曰舜之受命所谓与天地合其德者原其
宗本不过充事亲之孝天因材而笃之耳栽培倾覆
皆天道之当然者舜何与焉达天之德而不能得天
者未之有也而况于迩者乎
四明宣氏曰大孝惟于舜见之书与孟子论舜之孝
皆言孝之始中庸论舜之孝则言孝之终盖书与孟
卷一百二十八 第 50a 页 WYG0120-0158a.png
子指其事亲之实中庸则发明其用功之大 又曰
夫天人之应至难言也而圣贤常若有可必之论曰
积善之家必有馀庆积不善之家必有馀殃今曰大
德而谓之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与寿圣贤
何若是为必然之论而亦岂能尽取必于天哉或者
以有其不可必也故为之说曰至贵在我所谓必得
其位至富在我所谓必得其禄至善在我所谓必得
其名生生在我所谓必得其寿则亦以其不可必也
卷一百二十八 第 50b 页 WYG0120-0158b.png
故为之自反之说云耳夫所可必者理也所不可必
者命也由声色臭味之欲以至于四肢之安佚孟子
皆曰有命焉至于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亦曰所以
立命也是知言天下之理者常有必然之论而言天
下之命者则不敢有取必之说故进乎德者圣人之
事也名位禄寿者非圣人之所得与也虽然天道之
可必亦惟人心之可必也讴歌之所归从者如归市
非有大德者不能至是至于期之以万年颂之以福
卷一百二十八 第 51a 页 WYG0120-0158c.png
禄申之以令闻名位禄寿凡有是德者皆人心之所
共祝人心之可必即天理之可必也天人之际又当
以是观之 又曰天命之于人犹其于天下之物也
均是物也而生之有不同天岂或私于其物哉均是
人也而命之有不同天岂或私于其人哉地有肥硗
人事有不齐而雨露润泽之功有得其养有不得
其养皆因其材而笃之之谓也惟人亦然名位禄寿
因其有是德而畀之无是德者不及也假乐之诗以
卷一百二十八 第 51b 页 WYG0120-0158d.png
为假乐君子显显令德又有宜民宜人之功则受禄
于天保佑命之自天申之夫申之者非有心于命之
因以申之而已书曰天其申命用休所谓栽者培之
倾者覆之之谓也然则大德者必受命观假乐之诗
益知取必于天者皆可取必于人者也虽然素富贵
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
难行乎患难在我固无入而不自得也奚必区区计
福禄于其后而取必于其在彼者哉盖尽其在我者
卷一百二十八 第 52a 页 WYG0120-0159a.png
圣人之德也必其在彼者中庸所以示行险侥倖之
戒也
蔡氏曰自此至治国其如示诸掌言国治天下平之
事舜性之者也故曰大孝大孝者不违乎天武王周
公反之者也故曰达孝达孝者不违乎人天人之难
格人鬼之难享圣人莫不各极其感应之妙子思举
此以明显而为天下国家者宜无有毫釐之不平且
治也故前以鬼神为德之盛者起义而复以明郊社
卷一百二十八 第 52b 页 WYG0120-0159b.png
禘尝之义者结之也 又曰自君子之道费而隐至
其如示诸掌乎言达道之事首言夫妇次言君子之
道四者达道所事之自也自物格以至天下平者达
道所施之序也圣人之中庸本一贯也由教而言不
分内外体用则节目不明故有达德达道之分学者
于此又当有以深察其融会贯通之义庶几中庸之
至可得而能也 又曰大孝大德大道皆以天道而
为言达孝达德达道皆以人道而为言
卷一百二十八 第 53a 页 WYG0120-0159c.png
卷一百二十八 第 53b 页 WYG0120-0159d.png
礼记集说卷一百二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