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集说-宋-卫湜卷八十九

卷八十九 第 1a 页 WYG0118-0850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礼记集说卷八十九    宋 卫湜 撰
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
 郑氏曰有居有常居也
 孔氏曰自此至之谓乎一节论教学之道必当优柔
 宽缓不假急速游息孙顺其学乃成也时谓时习之
 正业谓先王正典非诸子百家也学者退息必有常
 居之处各与其友间居得相咨决不可杂滥也
卷八十九 第 1b 页 WYG0118-0850b.png
 长乐陈氏曰大学之教也时所以顺天道教必有正
 业退息必有居所以尽人道盖安弦以夏安诗以冬
 安礼以秋此所谓时也教人弦诗礼学之正而不以
 异端此所谓正业也退息必有居教者之事游焉息
 焉学者之事
 山阴陆氏曰正业言时教之所教也若春诵夏弦春
 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是也居学言退息之所
 学也若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是
卷八十九 第 2a 页 WYG0118-0851a.png
 也
 新安朱氏曰今案上句郑注孔疏读时字居字句绝
 而学字自为一句恐非文意当以也字学字为句绝
 时教如春夏礼乐秋冬诗书之类居学谓居其所学
 如易之言居业盖常习所习如下文操缦博依兴艺
 藏脩息游之类所以学者能安其学而信其道
 讲义曰时教谓时时教之也道欲其熟习故学者贵
 于时习而教者亦贵于时教正业如扬雄曰君子正
卷八十九 第 2b 页 WYG0118-0851b.png
 而不他正与他之閒不可不谨其所向故教者必以
 先王之正道退息必有居非谓有所居止而已也
 必有常居焉所居有常乃教者所以教学者所以学
 古之人坐则如尸立则如齐几杖有铭盘盂有戒无
 非学也岂以退息而姑置之哉
 延平周氏曰退息必有居故身安而心广
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
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
卷八十九 第 3a 页 WYG0118-0851c.png
 郑氏曰操缦杂弄也博依广譬喻也依或为衣杂服
 冕服皮弁之属杂或为雅兴之言喜也歆也艺谓礼
 乐射御书数
 孔氏曰此以下并正业积渐之事学操缦教乐也乐
 主和故在前弦琴瑟之属人将学琴瑟若不先学调
 弦杂弄则手指不便不能安正其弦故先学杂弄然
 后音曲乃成也学博依教诗法也诗是乐歌故次乐
 依谓依倚譬喻也杂服自衮而下礼经正体在于服
卷八十九 第 3b 页 WYG0118-0851d.png
 章以表贵贱不明杂服则心不能安善于礼也不兴
 其艺此总结上三事并先从小起义也艺谓操缦博
 依六艺之等若欲学诗书正典意不歆喜其杂艺则
 不能耽玩乐于所学之正道也
 横渠张氏曰古之教人先使有以乐之者如操缦博
 依如此则心乐乐则道义生今无此以致乐专义理
 自得以为乐然学者太苦思不从容第恐进锐退速
 苦其难而不知其益莫能安乐也服事也杂服洒埽
卷八十九 第 4a 页 WYG0118-0852a.png
 应对投壶沃盥细碎之事兴艺乐学兴起也艺礼乐
 之文如琴瑟笙磬古人皆能之以中制节射御亦合
 于礼乐之文如不失其驰舍矢如破驺虞和鸾动必
 相应也书数其用虽小但施于简策然莫不出于学
 故人有倦时又用此以游其志所以使乐学也
 长乐陈氏曰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以至不学杂服不
 能安礼学者之于业也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教者之
 于人也缦之为乐钟师之所职磬师教而奏之所谓
卷八十九 第 4b 页 WYG0118-0852b.png
 操缦则燕乐而已此固音之所存而易学者也凡物
 杂为文色杂为采古者冠而后服备未冠则冠衣不
 纯素所服采衣之杂服而已此固礼之所存而易学
 者也安弦而后安诗乐学诵诗之意也安诗而后安
 礼兴诗立礼之意也夔教胄子必始于乐孔子语学
 之序则成于乐内则就外傅必始于书计孔子述志
 道之序则终于游艺岂非乐与艺固学之终始欤
 严陵方氏曰操之而急纵之而缓者操缦之谓也弦
卷八十九 第 5a 页 WYG0118-0852c.png
 之理亦若是而已依则依物之理以为言焉多识于
 鸟兽草木之名则博依之谓也诗之理亦若是而已
 服虽杂而繁亦君子之所不惮焉以服亦无非理也
 艺虽成而下亦君子之所不废焉以艺亦无非学也
 山阴陆氏曰操缦非弦之正事博依非诗之正事依
 读如字书曰声依永
 新安朱氏曰理会得杂服则于礼亦思过半矣且如
 冕服是天子祭服皮弁是天子朝服诸侯助祭于天
卷八十九 第 5b 页 WYG0118-0852d.png
 子则服冕服自祭于其庙则服玄冕大夫助祭于诸
 侯则服玄冕自祭于其庙则服皮弁又如天子常朝
 则服皮弁朔旦则服玄冕诸侯常朝则服玄端朔旦
 则服皮弁大夫私朝亦服玄端夕深衣士则玄端以
 祭上士玄裳中士黄裳下士杂裳庶人深衣此所谓
 杂服也
 庆源辅氏曰博依如陆氏之说学诗然后能多识鸟
 兽草木之名谓广譬喻亦非也古人因诗而歌使协
卷八十九 第 6a 页 WYG0118-0853a.png
 声律而歌有高下清浊合于宫商则为声声协律吕
 则为律盖古之学诗者先学歌诗使其歌依于声律
 故云博依博谓有其声者清浊高下不一也先能歌
 然后能安之而求其义服事也杂服谓凡礼之事如
 三千三百之仪是也不学操缦以下皆言艺也艺谓
 礼乐射御书数上言礼乐矣故下言艺以总射御书
 数也诗亦乐也故因乐言之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
 学者先教以六艺也兴如旧音
卷八十九 第 6b 页 WYG0118-0853b.png
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脩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
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
兑命曰敬孙务时敏厥脩乃来其此之谓乎
 郑氏曰藏谓怀抱之脩习也息谓作劳休止之息游
 谓閒暇无事之游敬孙敬道孙业也敏疾也厥其也
 学者务及时而疾其所脩之业乃来
 孔氏曰故因上起下之辞君子之为学恒使业不杂
 身若能藏脩息游无时暂替乃能安其所习学业学
卷八十九 第 7a 页 WYG0118-0853c.png
 业既深知由于师故亲爱师既能亲师故乐重同志
 之友说信已道一云安学故乃亲师乐友后乃信道
 辅即友也离犹违也心信已道不复虚妄假令违离
 师友亦强立不反也乃来谓所学得成也
 横渠张氏曰藏退也脩则思以得之日知其所不知
 也息休止也游游玩也接物倦则存心讲习以不忘
 其故此即温故而知新也大要未尝须臾忘也敬孙
 务时敏孙其志于仁则得仁孙其志于义则得义唯
卷八十九 第 7b 页 WYG0118-0853d.png
 其敏而已
 长乐陈氏曰君子之于学也将以致道没身不怠而
 已故藏焉以蕴其所已知月无忘其所能是也脩焉
 以习其所未知日知其所亡是也息焉则所次必于
 是若倪宽带经而锄休息辄诵是也游焉则所造必
 于是若孔子出游于观之上有志于三代之英是也
 君子之于学如此故能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
 信其道矣今夫美吾身者学也成吾性者道也模范
卷八十九 第 8a 页 WYG0118-0854a.png
 我者师也切磋我者友也学待师而后正性不安学
 则疾其师而不亲矣道待友而后明情不乐友则疑
 其道而不信矣安学而亲师则外有正以行乐友而
 信道则中有主以正若然则虽离师辅亦确乎强立
 而不反也
 延平周氏曰藏者言其学之既得者也脩者言其学
 之未得者也息对游则息为暂游为久言安学而亲
 师则知信道而乐友言乐友而信道则知亲师而安
卷八十九 第 8b 页 WYG0118-0854b.png
 学有所藏有所脩有所息有所游则其所入者深故
 虽离师辅亦不反也辅也者盖友有佑助之意
 严陵方氏曰藏焉脩焉所以存其心息焉游焉所以
 游其志藏则藏于其心脩则脩于其身务学不求师
 则道孰为之傅独学而无友则道孰为之辅是故虽
 安其学必亲其师必乐其友既乐其友然后能信其
 道其始也亲师取友以至于此其终也虽离师辅亦
 若是而已孔子曰以友辅仁
卷八十九 第 9a 页 WYG0118-0854c.png
 庐陵胡氏曰学者君子之所以藏身犹鱼之藏于水
 不可离也脩犹竹之脩日加益而不知也息谓居之
 安也游若游心于淡之游
 永嘉戴氏曰君子为学当以进德脩业为本今脩居
 其一而藏游息居其三岂教人为怠乎盖古之教者
 教以心后之教者教以言古之学者养其心后之学
 者苦其心然则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既求
 之则操之存之养之制之至于宅心正大而后至于
卷八十九 第 9b 页 WYG0118-0854d.png
 从心不踰岂若后世学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苦其
 志虑耗其血气非徒无益而丧失其本心者多矣亲
 师取友此学者急务师友之间固有实不相知而外
 徇其名者无所得于其师则龃龉而情实疏无所得
 于其友则疑忌而意不合此非学者之过抑师友亦
 有过焉盖涵养之功不加而督迫之意日至渐渍之
 实不孚而责善之意太甚则彼有不安而已尔有不
 乐而已尔况望其能进德乎涵养其心术之微使之
卷八十九 第 10a 页 WYG0118-0855a.png
 渐渍习熟安于义理无所矫揉则无有师保自进于
 善虽他日离群索居不变其初大抵物之矫揉者力
 进则返唯自然驯习者久而不变一段与上文意似
 不合然古人援诗书为證略取其大意而已敬孙则
 心有所守无欲速之患时敏则进脩及时无自怠之
 失此所以厥脩乃来要之藏脩游息四者不同其为
 脩业则一也
 庆源辅氏曰藏犹诗所云中心藏之脩谓以身脩之
卷八十九 第 10b 页 WYG0118-0855b.png
 也藏之则不须臾而忘脩之则不顷刻而废息亦在
 于斯游亦在于斯犹言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也
 夫然故能自小成而进于大成安其学而亲其师乐
 其友而信其道小成也虽离师辅而不反大成也乐
 谓心有所爱羡之意若子贡所谓赐也何敢望回安
 其学故亲其师乐其友故信其道如七十子之服孔
 子所谓安其学而亲其师曾子曰昔者吾友尝从事
 于斯矣所谓乐其友而信其道变友言辅欲见不假
卷八十九 第 11a 页 WYG0118-0855c.png
 友之辅助而不反也敬孙务时敏谓时教必有正业
 退息必有居学以下厥脩乃来谓安其学而亲其师
 乐其友而信其道以下
 金华应氏曰深考自大学之教至此章则自比年入
 学至九年大成其所学大略可见盖时教之正业即
 所习者经也至于亲其师乐其友乃所谓乐群亲师
 也至于知类通达则虽离师辅而强立不反矣
今之教者呻其佔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
卷八十九 第 11b 页 WYG0118-0855d.png
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
佛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
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
 郑氏曰呻吟也佔视也简谓之毕讯犹问也言今之
 师自不晓经之义但吟诵其所视简之文多其难问
 也呻或为慕讯或为訾言及于数谓𤼵言出说不首
 其义动云有所法象而已不顾其安谓务其所诵多
 不惟其未晓也不由其诚由用也使学者诵之而为
卷八十九 第 12a 页 WYG0118-0856a.png
 之说不用其诚也不尽其材谓师有所隐施之也悖
 求之也佛谓教者言非则学者失问也隐不称扬也
 不知其益若无益然速疾也学不心解则忘之易刑
 犹成也
 孔氏曰此一节论教者违法学者所以不成多其讯
 者不晓义理假作问难诈了多疑也进谓务欲前进
 诵习使多而不曾反顾其义理之安诚忠诚也使学
 者诵文而已为之说义心皆不晓是不用己之忠诚
卷八十九 第 12b 页 WYG0118-0856b.png
 也教人不尽其材谓隐惜其所知也教者有上五者
 之短故施教于人皆违背其理其学者求之则又违
 戾义意佛戾也师教既悖受者又违故弟子隐其师
 之学而憎疾其师也师说既不晓了故弟子受之苦
 其难解不自知其有益也虽得终竟其业其去之必
 速疾师教弟子不成由此上诸事
 严陵方氏曰以言问之之谓讯道之本寓诸理其末
 见乎数言及于数非所谓教之大伦矣进而不顾其
卷八十九 第 13a 页 WYG0118-0856c.png
 安非所谓安其学矣使人不由其诚非所谓信其道
 矣教人不尽其材非所谓强而弗抑矣施之也悖非
 所谓不陵节矣求之也佛非所谓孙其业矣隐其学而
 疾其师非所谓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矣隐以言
 其学之不明也苦其难而不知其益非所谓和易以
 思矣其去之必速非所谓强立而不反矣
 新安朱氏曰数谓形名度数言及于数欲以是穷学
 者之未知非求其本也注疏法象之说恐非若小学
卷八十九 第 13b 页 WYG0118-0856d.png
 之教盖将使之循习乎洒埽应对之节与今之教言
 及于数者其意不同隐其学谓以其学为幽隐而难
 知如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之意
 延平周氏曰孔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
 之盖进之必顾其所安而使之进也使漆雕开仕曰
 吾斯之未能信孔子说盖使之必由其诚而不强其
 中心之所不欲也于门人问仁问孝之类其荅皆不
 同盖教之必尽其材故所答虽有难易而未尝不随
卷八十九 第 14a 页 WYG0118-0857a.png
 其材之大小也后之教人者反此故曰其施之也悖
 其求之也佛而其教之者卒不见其成故曰隐其学
 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虽终其业而去之必
 速
 庆源辅氏曰言及于数所谓记问之师也呻其佔毕
 所以形容其貌多其讯谓无统类强聒而泛语之讯
 犹墓门诗所谓歌以讯之之讯毛氏曰讯告也言及
 于数则愈下矣此上言在己之失此下言教人之失
卷八十九 第 14b 页 WYG0118-0857b.png
 盈科而后进可也如是然后居之安而资之深若不
 顾其安否而强揠以进此学者所以隐其学而苦其
 难也强揠以进是使人不由其诚未及安于此而又
 进之是教人不尽其材此二句所以终上句之义也
 材者可为之资施与求皆为师之事施谓施己之教
 求谓求学者之益隐不安之意柏舟之诗注云隐痛
 也痛则不安矣安其学故亲其师则隐其学而疾其
 师宜矣所谓虽得之必失之也强聒而教之强揠而
卷八十九 第 15a 页 WYG0118-0857c.png
 进之则有终其业者矣然其忘也可立而待也刑犹
 仪刑之刑教之不刑犹言教不足为人之仪刑也
 横渠张氏曰人未安之又进之未喻之又告之徒使
 人生此节目不尽其材不顾其安不由其诚皆是施
 之妄也教人至难必尽人之材乃不误人观可及处
 然后告之圣人之明直若庖丁之解牛皆知其隙刃
 投馀地无全牛矣故使人必由其诚教人必尽其材
 人之材足以有为但以其不由于诚则不尽其材若
卷八十九 第 15b 页 WYG0118-0857d.png
 勉率而为之则岂有由其诚者哉
大学之法禁于未𤼵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
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郑氏曰未发情欲未生谓年十五时可谓年二十成
 人时不陵节谓不教长者才者以小教幼者钝者以
 大也施犹教也孙顺也相观而善谓不并问则教者
 思专也摩相切磋也兴起也
 孔氏曰此一节论教得理则教兴也十五以前情欲
卷八十九 第 16a 页 WYG0118-0858a.png
 未发则用意专一学业易入逆防于未发之前故云
 豫也二十德业已成时可受教故云时也陵犹越也
 不陵节谓年才所堪不越其节分而教之所谓孙顺
 也善犹解也
 长乐陈氏曰邪不闲则诚有所不存回不释则美有
 所不增故禁于未发之谓豫所以救失于未然之前
 当其可之谓时所以长善于可教之际故当其可以
 学之之时而达之可以习之之业易所谓进德脩业
卷八十九 第 16b 页 WYG0118-0858b.png
 欲及时也因时而不违循理而不逆不责其所不及
 不强其所不能优而柔之使自求之厌而饫之使自
 趣之岂不为孙乎与夫骤而语之喧德荡志者异矣
 教者不陵节而施则学者见贤思齐见善相示不必
 亲相与言而同归于善矣岂不为摩乎与夫朋友已
 谮不胥以榖者异矣以内则推之七年男女不同席
 不共食十五出就外傅居宿于外禁于未发之意也
 八年始教之孙以至二十敦行孝弟当其可之意也
卷八十九 第 17a 页 WYG0118-0858c.png
 学乐而后射御射御而后学礼舞勺而后舞象舞象
 而后舞夏不陵节而施之意也三十博学无方孙友
 视志相观而善之意也教之所由兴本诸此而已
 严陵方氏曰夫既发而后禁则为无及矣未发而先
 禁乃为有备幼子常视毋诳亦可谓之豫矣未可以
 教而教则欲速而不达可以教而不教则虽悔而不
 可追若十年学书计十三年舞勺成童舞象则可谓
 之时矣不陵节而施则理顺而不悖故谓之孙若孔
卷八十九 第 17b 页 WYG0118-0858d.png
 子言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立未可与权则可
 谓之孙矣以此之善而见彼之不善以彼之不善而
 见此之善所谓相观也有见于上则知善之可慕有
 见于下则知不善之可戒荀子所谓见善翛然必以
 自存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则可谓之摩矣夫既有
 以防其情又有以成其性既有以因其才又有以辅
 其仁则教之道尽矣故曰所由兴也
 庐陵胡氏曰易蒙卦初六发蒙则知未发谓童蒙之
卷八十九 第 18a 页 WYG0118-0859a.png
 初也其志不分防之宜早康衡曰谨防其端禁于未
 然诗傅人少而端悫长大无欲十有五而志于学三
 年通一经三十而五经立此皆学之时不陵节若学
 诗学礼之次
 新安朱氏曰禁于未发但谓豫为之防其事不一不
 必皆谓十五时也当其可谓适当其可告之时亦不
 必以年为断相观而善但谓观人之能而于己有益
 如以两物相摩而各得其助也
卷八十九 第 18b 页 WYG0118-0859b.png
 横渠张氏曰当其可者乘其閒而施之不待彼有求
 而后教之 又曰不待其问当其可告之机即告之
 如孟子曰时雨化之如天之雨岂待望而后雨但时
 可雨即雨
 马氏曰自洒埽应对进退而进于成人者各有当也
 当其可之谓时也鲤趋而过庭子曰学诗乎又曰学
 礼乎不陵节而施之谓孙也切切偲偲相观而善之
 谓摩也
卷八十九 第 19a 页 WYG0118-0859c.png
 山阴陆氏曰郑氏谓可谓二十成人时夫谓之可岂
 特年二十而已不陵节若孔子所以教诸弟子未有
 同者也此之谓孙孙师之事也学友之事也郑氏谓
 不并问则教者思专夫所谓相观岂特不并问而已
 永嘉戴氏曰夫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疑
 若不可须臾缓也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
 之谓摩又何其甚缓也夫君子进德脩业欲及时也
 过时非也不及时亦非也乾于九三论君子进德脩
卷八十九 第 19b 页 WYG0118-0859d.png
 业其言曰知至至之可与几也知终终之可与存义
 也知所终始则无过不及之患矣大抵学者为学始
 终节目皆有次第先传后倦不可诬也若先后倒置
 本末舛逆学虽勤无益也禁于未发不必谓十五时
 也物欲未深情伪尚浅则犹可禁也当其可不必谓
 年二十成人时也适当其机因而导之此之谓可孙
 之为言有优游巽入之意焉摩之为言有切磋动荡
 之意焉人知豫与时之为教而不知孙与摩之为教
卷八十九 第 20a 页 WYG0118-0860a.png
 也益深
 河南程氏曰朋友讲习更莫如相观而善之工夫为
 多
 四明沈氏曰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谓失可教
 之机也圣人朝夕视学者熟矣投机之会藏于未形
 非圣人谁识之也夫子于子贡曾子不待其问不俟
 其请而遽提其名语以大道之要盖夫子默察二子
 见道之机以语之圣人于门弟子所谓如慈母之哺
卷八十九 第 20b 页 WYG0118-0860b.png
 婴儿如医师之候病者无不各中其所欲内外感应
 之妙油然而自得矣
 庆源辅氏曰凡事豫则立况教人者乎己犯上矣而
 使之无为乱也己穴坯矣而使之勿为盗也既争而
 教之让既奢而教之节难矣故先王之教人自能言
 时男唯女俞之不同至七年时同席共食之不可其
 道当然不可谓之太早计也自子能食食教以右手
 至吾道一以贯之皆当其可之谓时颜子曰夫子循
卷八十九 第 21a 页 WYG0118-0860c.png
 循然善诱人子曰赐也可与言诗则其所施不陵节
 而孙可知矣曾子称颜子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是相观而善也忠告而善道之又其次也强聒而不
 已祇取辱焉
发然后禁则捍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
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脩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
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郑氏曰捍格不胜谓教不能胜其情欲格读如冻𠗂
卷八十九 第 21b 页 WYG0118-0860d.png
 之𠗂捍坚不可入之貌时过然后学则思放也杂施
 不孙则小者不达大者难识学者所惑也独学无友
 则不相观也燕犹亵也燕辟亵师之譬喻废弛也
 孔氏曰此一节论学不依理教所由废发谓情欲既
 生也捍谓拒捍格谓坚强譬如地冻则坚强难入今
 人谓地坚为𠗂也学时已过则心情放荡虽欲追悔
 精明已散徒勤苦四体也杂施谓教杂乱无次越节
 则大才轻其小业小才苦其大业并是坏乱之法不
卷八十九 第 22a 页 WYG0118-0861a.png
 可复脩治也独学则学识孤偏鄙陋寡有所闻此四
 条皆反上教之所兴也燕朋谓燕亵朋友不相尊敬
 则违逆师之教道燕辟谓义理难晓时须假设譬喻
 而堕学之徒好亵慢笑之是废学之道也此六者是
 废学之由
 严陵方氏曰情发后禁则捍格言相抵也相抵则禁
 之有所不胜矣时过后学则勤苦不倦欲有所成难
 矣杂施而至于乱坏则术业无由而脩矣独学无友
卷八十九 第 22b 页 WYG0118-0861b.png
 则孤而无与陋而不广所闻寡矣以燕安为朋而至
 于逆其师之教以燕安为辟而至于废其学之道若
 是则教何自而兴乎然教之兴止于四废至于六者
 以见教之为难所由兴者常少所由废者常多也
 延平周氏曰燕安则有亵意人之所以为朋者以其
 同出于师故尊其朋则为顺其师而亵其朋乃为逆
 其师也学至于难解然后有用于辟故亵其辟则为
 废其学也
卷八十九 第 23a 页 WYG0118-0861c.png
 横渠张氏曰学者当先与朋友讲习然后问师若但
 多问未尝自得学者则惰教者则渎两失之矣燕朋
 不敬其朋友而侮慢之必不能从师之教理之然也
 燕安也亵也亵其友则慢其师盖有渐也安师之辟
 喻则不能三隅反何学之有燕辟谓燕安乐人之辟
 喻不能自得是废学也人当思而得之
 山阴陆氏曰燕朋逆其师之意燕辟废其学之方
 新安朱氏曰燕朋逆其师大戴保傅篇作左右之习
卷八十九 第 23b 页 WYG0118-0861d.png
 反其师朋此燕朋是私亵之友所谓损者三友之类
 注说非也燕辟但谓私亵之谈无益于学而反有所
 害也
 永嘉戴氏曰𤼵然后禁非不禁也特禁之不得其要
 尔时过然后学非不学也特学之不得其道尔杂施
 而不孙则固尝施之矣施之不得其统犹不施也独
 学则固尝自学矣而无其友犹不学也燕游私昵之
 谓也燕朋谓昵于朋比如孺子其朋之朋燕辟谓昵
卷八十九 第 24a 页 WYG0118-0862a.png
 于敖辟如师也辟之辟昵于朋比则人自为学不顾
 其师昵于敖辟则自以为是不力于学教之不刑由
 此之故也夫人之患在好为人师而为师最难其道
 与天地君父并重乌可以易为之夫子曰温故而知
 新可以为师矣人而可以为师则中之所存必有大
 过人者然而非深识学者之病无以成阖辟造化之
 功故脩己者可以尊道知人者可以明道设教者不
 可以不兼备也
卷八十九 第 24b 页 WYG0118-0862b.png
 庆源辅氏曰发然后禁唯孔子之圣而后可过而能
 改非子路之勇则不能舍是则未有不捍格者也禁
 师之事也学弟子事也互言之尔如孔子之教则无
 不胜如子路之学则无不成先儒之言曰老而好学
 尤不易得人固不可不自勉学于孔子者虽鄙如樊
 迟有子夏以启发之则不患其陋而未达况其馀者
 相观而善切切偲偲则其成德达材可知矣朋友摄
 以威仪而切偲致意则非燕朋矣善教者罕譬而喻
卷八十九 第 25a 页 WYG0118-0862c.png
 孟子之长于譬喻则非燕辟矣燕朋则志有所溺故
 逆其师之教燕辟则心有所分故废其学之业子曰
 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六者杂举师
 资之病以见教之废非独一人之罪也
 讲义曰前四者教之所由兴在师者三在学者一后
 六者教之所由废在师者三在学者三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
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
卷八十九 第 25b 页 WYG0118-0862d.png
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
以思可谓善喻矣
 郑氏曰道示之以道涂也抑犹推也开谓发头角思
 而得之则深
 孔氏曰此一节明君子教人方便善诱之事喻犹晓
 也君子既识学之废兴故教喻有节道犹示也牵谓
 牵偪令速晓强谓微劝学者不推抑而教之开谓开
 发大义不事事使之通晓也人苟不晓而牵偪之彼
卷八十九 第 26a 页 WYG0118-0863a.png
 心必生忿恚今但示正道则彼心和而意悟易谓受
 者和易则易成也思谓用意思念所得必深师能教
 弟子如此可谓善教喻矣
 长乐陈氏曰君子之教人道而使之和则所从者乐
 强而使之易则所进者锐开而使之思则所得者深
 此所以为善喻也
 延平周氏曰知其学之所兴者寡所废者多则可以
 为人师矣道而弗牵者私淑艾者也强而弗抑者尽
卷八十九 第 26b 页 WYG0118-0863b.png
 其材者也开而弗达者引而不发者也道而弗牵则
 和而不暴强而弗抑则易而不艰开而弗达则思而
 不殆君子之教人常欲其所得胜所闻故曰和易以
 思可谓善喻矣
 严陵方氏曰教主乎道喻形乎言然道未尝不资乎
 言言未尝不本乎道教无非喻也喻无非教也故下
 有独言善喻者或独言善教者君子之教喻也道之
 使有所尚而弗牵之使从则人有乐学之心强之使
卷八十九 第 27a 页 WYG0118-0863c.png
 有所勉而弗抑之使退则人无难能之病开之使有
 所入而弗达之使知则人有自得之益以此三道而
 喻人故曰可谓善喻矣若孔子循循然善诱人所谓
 道而弗牵也于互乡童子与其进不与其退所谓强
 而弗抑也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所谓开而弗
 达也
 永嘉戴氏曰君子之教而以喻为言何哉喻以义理
 使之心通意悟默然自喻此教之大功也道而弗牵
卷八十九 第 27b 页 WYG0118-0863d.png
 强而弗抑未尝示人以其难开而弗达亦未尝示人
 以其易不示人以难则教者有善诱之功学者有欲
 罢不能之意不示人以易则教者寓愤悱之机学者
 有启发之功大要和易以思使学者不过用其心亦
 非泛然无所用其心所谓勿正之功盖如此
 庆源辅氏曰知所由兴则行之知所由废则防之然
 后可以为人师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所谓
 优而柔之使自求之也先儒谓至道恳切固是诚意
卷八十九 第 28a 页 WYG0118-0864a.png
 若迫切不中理则反为不诚教者岂可不知此理哉
 开谓开其端绪开其端绪则自不能已于致思故可
 以至于自得之地于教喻而如此谓之善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
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
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郑氏曰失于多谓才少者失于寡谓才多者失于易
 谓好问不识者失于止谓好思不问者救其失者多
卷八十九 第 28b 页 WYG0118-0864b.png
 与易则抑之寡与止则进之
 孔氏曰此一节明教者识学者之心而救其失也才
 识浅小而所学贪多则终无成是失于多也才识深
 大而所学务少徒有器调而终成狭局是失于寡少
 也至道深远非凡浅所识人不知思求唯好泛滥外
 问是失之䡖易此学而不思则罔心未晓知不肯咨
 问唯但自思终不能达此失于自止是思而不学则
 殆四失由人心之异故也师既识四心之不同乃能
卷八十九 第 29a 页 WYG0118-0864c.png
 随其失而救之使学者和易以思是长善使学者无
 此四失是救失唯善教者能之
 横渠张氏曰失之多过也失之寡不及也止有两端
 无三也凡学者不是过即是不及无过与不及乃是
 中矣失则多谓才小者卒然不能会归故失于烦多
 若子夏是也子夏之学自洒埽应对之末至博学而
 笃志切问而近思其学最实失于寡者以才多易晓
 达而不精密若子张窥见夫子近上一节不复勤求
卷八十九 第 29b 页 WYG0118-0864d.png
 力行又问善人之道意谓善人可不学而至孔子告
 以必践履善人之事乃能至善人之地曾子亦曰堂
 堂乎张也难与并为仁矣易者䡖易也与寡相近以
 为易知更不复研究子路事多近之止画也苦其难
 而不进冉求事近之学者之四失为人则失多好高
 则失寡不察则失易畏难则失止
 东莱吕氏曰大抵治学者之病须是先知他病处所
 谓学者四失随其气禀厚薄清浊判断不出四端或
卷八十九 第 30a 页 WYG0118-0865a.png
 失则多才有馀者或失则寡才不足者或失则易俊
 快者或失则止钝滞者大抵四者所为心之莫同也
 病各自别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要识他病处失
 在多寡易止辟如医者用药知得阴阳虚实方始随
 症补泻针灼若错施之教者学者皆劳而无功只看
 孔子教人四者之病随症用药曲得其妙且如子路
 所失者多孔子未尝不裁减由也兼人故退之知他
 多病而底救之或失之寡孔门如柴愚参鲁雍也仁
卷八十九 第 30b 页 WYG0118-0865b.png
 而不佞就他资质上所失在寡孔子之教就他寡处
 博之以文约之以礼各到成立或失则易如子贡亿
 则屡中与夫方人之病孔子未尝不深惩而痛抑之
 如云夫我则不暇皆使之难不使之易或失则止孔
 子之门如冉求之自画孔子未尝不诱掖而进之小
 以成小大以成大若不识学者之病倒去他病上加
 添无缘得成就子路之失多更若进之所谓有馀不
 敢尽工夫子路何缘得入推此类言之其他无不如
卷八十九 第 31a 页 WYG0118-0865c.png
 此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为学之道扶持长养
 人之善端救人之偏失孔子之教皆在一部论语中
 如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大哉问善哉问之类无
 非长善如责以朽木不可雕粪土之墙不可圬之类
 无非救其失
 长乐陈氏曰失之多者孔子谓之狂失之寡者孔子
 谓之简古之教者观性以知心因心以求失多者约
 之以礼寡者博之以文易者抑之以自反止者勉之
卷八十九 第 31b 页 WYG0118-0865d.png
 以自强此长善救失之道也且善譬则苗也失譬则
 莠也欲长善者必救其失欲长苗者必去其莠彼闵
 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其智不已疏乎
 延平周氏曰或失则多者知之所以过或失则寡者
 愚之所以不及或失则易者贤之所以过或失则止
 者不肖之所以不及也
 严陵方氏曰失虽见乎外而所存本乎心故知其心
 于内然后可以救其失于外也人之性莫不有善苟
卷八十九 第 32a 页 WYG0118-0866a.png
 无教以长之则善浸以消人之心不能无失苟无教
 以救之则失或为害
 永嘉戴氏曰夫人资禀各有所偏虽伯夷柳下惠不
 能免也其平日所践履终身所成就皆于其所偏者
 重况于学者乎学者四失其意皆自以为善而不知
 其非失之多者博采以为功失之寡者约取以为精
 失之易者泛应而不能致思失之止者小成而莫肯
 前进所贵于学问者谓其能化气禀之偏学者每患
卷八十九 第 32b 页 WYG0118-0866b.png
 于不自知故有赖于教者之功盖自知甚难自上知
 下甚易设教而不知学者之失知其失而不知救学
 者之过皆非所以为教也
 庆源辅氏曰必知之言不可不知也不言失之多而
 言失则多者盖多寡易止有时为当然若一于此则
 为失也故云则焉博之失则多陋之失则寡勇之失
 则易愚之失则止内有所溺然后失形于外不正其
 心而治其外未之能也失由心生善本性有教人者
卷八十九 第 33a 页 WYG0118-0866c.png
 长其固有之善而己救其失则非知其心有所不能
 及也
 山阴陆氏曰长善而救其失将顺其善而匡救其失
 也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
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
 郑氏曰善歌善教言为之善者则后人乐仿效也可
 谓继志谓师说之明则弟子好述之其言少而解臧
卷八十九 第 33b 页 WYG0118-0866d.png
 善也
 孔氏曰此一节论教者若善则能使学者继其志于
 其师也记者以善歌而比喻之音声和美感动人心
 能使听者继续其声善教者必能使后人继续其志
 如今传继周孔也又释所以可继之事善教者出言
 寡约而理显易解义理微妙而说之精善其譬罕少
 而听者皆晓为教如此则可使后人继其志也
 横渠张氏曰继其志谓教者使学者继其志循循然
卷八十九 第 34a 页 WYG0118-0867a.png
 善诱是继志也善歌者亦使学歌者自继其声高下
 得相继使人继其志继学之志也使人心不能已善
 教者也志常继则罕譬切喻言易入则复而臧
 长乐陈氏曰声之不可继者非善歌志之不可继者
 非善教盖高明以绝物则不足以为善中庸以导物
 然后为善也夫详而不约而后能达显而不微而后
 能臧多譬而不罕然后能喻此理之常也今也约而
 能达微而能臧罕譬而能喻则是约而人知其要微
卷八十九 第 34b 页 WYG0118-0867b.png
 而人知其妙罕譬而人知其简可谓继志矣盖约与
 微所以明道罕譬所以明物道至于难明则又明物
 以显之此所以为善也 又乐书曰善歌者直已而
 陈德未尝无可继之声善教者易直以开道未尝无
 可继之志其声为可继则气盛而化神其志为可继
 则德盛而教尊其故何哉其为言也约而达微而臧
 罕譬而喻故也
 严陵方氏曰天下之理太高则与物绝而人莫能继
卷八十九 第 35a 页 WYG0118-0867c.png
 矣太卑则与物亵而人不足继矣惟得中则为可继
 焉夫言苟务多则人以为惑而不达矣言苟好大则
 人以为迂而不臧矣言苟多譬则人以为僻而不喻
 矣若然则教者虽有其志学者焉能继之哉
 山阴陆氏曰歌不贵苟难则易于继其声教不贵苟
 难则易于继其志若佛老言理则妙矣以为善教则
 未也故昔贤论此以为无之则昧理有之则害教不
 可谓微而臧也约而臧微而达则罕譬而喻矣
卷八十九 第 35b 页 WYG0118-0867d.png
 新安朱氏曰继声继志者皆谓微发其端而不究其
 说使人有所玩索而自得之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
 而喻三者皆不务多言而使人自得之意
 永嘉戴氏曰善歌艺也犹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不可
 使人继其志乎然继志之学不在言语之閒曰约曰
 微曰罕譬其为辞甚简曰达曰臧曰喻其见理甚明
 教者之辞简学者之理明若此可谓能继志矣
 东莱吕氏曰约而达教者之言甚约然而本末贯彻
卷八十九 第 36a 页 WYG0118-0868a.png
 未尝不达微而臧教者之言甚微然而渊深粹美其
 味无穷罕譬而喻大抵曲为之喻使学者自得于言
 意之表如此可谓善继志矣大抵圣贤之教引而不
 发非是阻抑学者若开户倒囊尽其底蕴以告之学
 者不去思量不去玩味其流弊多是口耳之学惟是
 引而不发示其端而不尽使人万绎千思及功深力
 到义理自涣然冰释怡然理顺学记教人皆是三代
 教人之法如孔子洙泗之教孟子在战国风气既降
卷八十九 第 36b 页 WYG0118-0868b.png
 气质既薄三代之教已是尽用不得今看论语少者
 一二语多者不过三四语孟子往往至千百言所谓
 约而达到孟子已自用不得如予岂好辨哉予不得
 已也而孔子则罕言利与命与仁夫子之言性天道
 不可得而闻到孟子已自用剖析精微示人如论性
 直指之谓善如论浩然之气皆是分明说破所谓微
 而臧到孟子已自用不得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所谓譬喻见于论语者少若孟子每事譬喻亦是不
卷八十九 第 37a 页 WYG0118-0868c.png
 得已傅注者谓其长于譬喻当时罕譬而喻又用不
 得然而孟子观会通以行典礼于此自立规模所以
 为孟子如多寡易止则止是就一人身上看孟子改
 规模是统天下看
 庆源辅氏曰若夫子之举一隅孟子之引而不发所
 谓善教也不以三隅反跃如也则能继其志矣约而
 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则人有自得之地矣然则孟子
 之譬喻非与向时不同也孟子于战国大道既隐之
卷八十九 第 37b 页 WYG0118-0868d.png
 时与其君臣言论又非其素所讲学也故不得不假
 譬以晓之然孟子固曰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可
 谓继志矣者省文也盖言如此则可谓能使人继志
 矣
 李氏曰欲其求而后应故其言常约欲其思而后得
 故其义常微言之所不能及义之所不能明故达之
 以譬譬者理之所在也理欲其自穷故罕譬言虽近
 而指不可不远故其言约其义微其譬罕指远故虽
卷八十九 第 38a 页 WYG0118-0869a.png
 约而达虽微而臧虽罕譬而喻也子曰夫易其称名
 也小其取类也大其指远其辞文其言曲而中其事
 肆而隐其称名小取类大则罕譬而喻也其旨远其
 辞文则微而臧也曲而中则约而达
 延平黄氏曰学之序能辨志然后能逊志能逊志然
 后能继志辨志求道之时也逊志从道之时也继志
 会道之时也志于道则无累志于仁则无恶
 
卷八十九 第 38b 页 WYG0118-0869b.png
 
 
 
 
 
 
 
 礼记集说卷八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