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十七 第 1a 页 WYG0118-019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礼记集说卷五十七 宋 卫湜 撰
五行之动迭相竭也五行四时十二月还相为本也五
声六律十二管还相为宫也五味六和十二食还相为
质也五色六章十二衣还相为质也
郑氏曰竭犹负戴也言五行运转更相为始也五声
宫商角徵羽也其管阳曰律阴曰吕布十二辰始于
黄钟管长九寸下生者三分去一上生者三分益一
卷五十七 第 1b 页 WYG0118-0191b.png
终于南吕更相为宫凡六十也五味酸苦辛咸甘也
和之者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皆有滑甘是
谓六和五色六章画缋事也周礼考工记曰土以黄
其象方天时变火以圜山以章水以龙鸟兽蛇杂四
时五色之位以章之谓之巧也
孔氏曰前既论天地故此更论五行之动动谓运转
物之在人上谓之负戴气之过去在上者其在下者
亦负戴也春时木王负戴于水后更相为始负戴前
卷五十七 第 2a 页 WYG0118-0191c.png
气也孟春则以建寅之月为诸月之本仲春则以建
卯之月为诸月之本是还回迭相为本也六律谓阳
律也举阳律则阴吕从之可知故十二管也郑注其
管阳曰律至三分益一皆律历志文十二管更相为
宫以黄钟为始当其为宫备有五声言黄钟下生林
钟林钟上生大蔟大蔟下生南吕南吕上生姑洗姑
洗下生应钟应钟上生蕤宾蕤宾上生大吕大吕下
生夷则夷则上生夹钟夹钟下生无射无射上生中
卷五十七 第 2b 页 WYG0118-0191d.png
吕此则相生之次也随其相生之次每辰各自为宫
各有五声十二管相生之次至中吕而匝黄钟为第
一宫下生林钟为徵上生大蔟为商下生南吕为羽
上生姑洗为角林钟为第二宫上生大蔟为徵下生
南吕为商上生姑洗为羽下生应钟为角大蔟为第
三宫下生南吕为徵上生姑洗为商下生应钟为羽
上生蕤宾为角南吕为第四宫上生姑洗为徵下生
应钟为商上生蕤宾为羽上生大吕为角姑洗为第
卷五十七 第 3a 页 WYG0118-0192a.png
五宫下生应钟为徵上生蕤宾为商上生大吕为羽
下生夷则为角应钟为第六宫上生蕤宾为徵上生
大吕为商下生夷则为羽上生夹钟为角蕤宾为第
七宫上生大吕为徵下生夷则为商上生夹钟为羽
下生无射为角大吕为第八宫下生夷则为徵上生
夹钟为商下生无射为羽上生中吕为角夷则为第
九宫上生夹钟为徵下生无射为商上生中吕为羽
上生黄钟为角夹钟为第十宫下生无射为徵上生
卷五十七 第 3b 页 WYG0118-0192b.png
中吕为商上生黄钟为羽下生林钟为角无射为第
十一宫上生中吕为徵上生黄钟为商下生林钟为
羽上生大蔟为角中吕为第十二宫上生黄钟为徵
下生林钟为商上生大蔟为羽下生南吕为角是十
二宫各有五声凡六十声南吕最处于末故终于南
吕是还回迭相为宫也每月之首各以其物为质是
十二月之食还相为质也郑注六和周礼食医之文
也四时四味皆有滑有甘益之为六也五色谓青赤
卷五十七 第 4a 页 WYG0118-0192c.png
黄白黑据五方也六章者兼天玄也以玄黑为同色
则五中通玄缋以对五方则为六色是六章也为十
二月之衣则各以色为质故云还相为质也其十二
管每月各一故得还相为宫其食与衣唯有四时之
异故周礼春多酸月令食麦与羊春衣青是春三月
其食与衣皆同也夏秋冬亦然无月别之异此云十
二食十二衣者似月各别衣食也熊氏谓异代之法
或得每时三月衣食虽同大总言一岁之中有十二
卷五十七 第 4b 页 WYG0118-0192d.png
月之异故总云十二也
新安朱氏曰案五声相生至于角位隔八下生当得
宫前一位以为变宫五声之正至此而穷又自变宫
隔八上生当得徵前一位以为变徵馀分不可损益
而其数又穷故立均之法至于是而终焉孔氏以本
文但云五声十二管故不及二变而止为六十声增
入二变二十四声合为八十四声自唐以来法皆如
此云
卷五十七 第 5a 页 WYG0118-0193a.png
长乐刘氏曰冬水盛也而生木春木盛也而生火夏
火盛也而生土长夏土盛也而生金秋金盛也而生
水五行相生终而又始天地之常理也金克木木克
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五行相克以成其性以竭
其才故静则相生天之道也动则相竭地之道也五
行四时十二月还相为本者根本也君也言其相生
皆以气之盛者为本虽然盛过于中则阴阳之气不
和是以相克之义生焉然后还相不失其和而日月
卷五十七 第 5b 页 WYG0118-0193b.png
五星四时五行山川万物罔不顺其序而遂其性也
故五声六律十二管还相为宫此以声测阴阳之和
否也五味六和十二食还相为质此以味调阴阳之
逆顺也五色六章十二衣还相为质此以服配阴阳
之盛衰也
长乐陈氏曰五行之动迭相竭者言竭犹所谓休也
休则有王故竭则有盈也五行四时言十二月还相
为本者一行直于一时之月则四者皆为末也五声
卷五十七 第 6a 页 WYG0118-0193c.png
言其气之所在故言本五味五色言其形之所尚故
言质而已 又礼书曰先王因天地阴阳之气而辨
十有二辰因十有二辰而生十有二律统之以三故
黄钟统天林钟统地大蔟统人所以象三才生之以
八故黄钟生林钟林钟生大蔟大蔟生南吕之类所
以象八风律左旋而生吕则为同位所以象夫妇吕
右转而生律则为异位所以象子母六上所以象天
之六气五下所以象地之五行其长短有度其多寡
卷五十七 第 6b 页 WYG0118-0193d.png
有数其轻重有权其损益有宜始于黄钟终于中吕
黄钟大蔟姑洗损阳以生阴林钟南吕应钟益阴以
生阳蕤宾夷则无射又益阳以生阴大吕夹钟中吕
又损阴以生阳何则黄钟至大蔟阳之阳也林钟至
应钟阴之阴也阳之阳阴之阴则阳息阴消之时故
阳常下生而有馀阴常上生而不足蕤宾至无射则
阴之阳也大吕至仲吕则阳之阴也阴之阳阳之阴
则阳消阴息之时故阳常上生而不足阴常下生而
卷五十七 第 7a 页 WYG0118-0194a.png
有馀然则自子午以左皆上生子午以右皆下生矣
郑康成以黄钟三律为下生以蕤宾三律为上生其
说是也班固则类以律为下生吕为上生误矣书云
声依永律和声则律非五声不能辨声非十二律不
能和五声非变则不能尽故一律之中莫不具五声
五声之外有所谓二变黄钟为宫则林钟为徵大蔟
为商南吕为羽姑洗为角应钟为变宫蕤宾为变徵
林钟为宫则大蔟为徵南吕为商姑洗为羽应钟为
卷五十七 第 7b 页 WYG0118-0194b.png
角蕤宾为变宫黄钟为变徵以至十律之为宫馀律
之为商角徵羽为二变旋之为十二宫析之为八十
四声类皆五位为五音第之至六为变宫又第之至
七为变徵及八然后宫复旋矣此六律之大致也京
房之徒推而蔓之至于三百六十以直三百六十日
不可考也然阳尽变以造始故每律异名阴体常以
效法故止于三钟三吕而已则钟者物所聚也吕者
物所正也夹钟亦谓之圜钟函钟亦谓之林钟南吕
卷五十七 第 8a 页 WYG0118-0194c.png
亦谓之南事中吕亦谓之小吕不特此也六律亦谓
之六始六吕亦谓之六间亦谓之六同盖圜钟以春
主规言之也林钟以夏芘物言之也南事则阴之所
成者事而已小吕则阴之所萌者小而已律所以述
阴阳也始所以始六阴也吕其体也间其位也同其
情也然皆述阴阳而已故皆谓之十二律也 又礼
书曰大司乐所以序圜钟为宫黄钟为角大蔟为徵
姑洗为羽此律之相次者也函钟为宫大蔟为角姑
卷五十七 第 8b 页 WYG0118-0194d.png
洗为徵南吕为羽此律之相生者也黄钟为宫大吕
为角大蔟为徵应钟为羽此律之相合者也先儒谓
夹钟生于房心之气房心天帝之明堂故为天宫林
钟生于未之气未坤之位故为地宫黄钟生于虚危
之气虚危为宗庙故为人宫此说是也盖天帝之明
堂东南方也帝与万物相见于是出焉坤之位西南
方也物于是致养焉宗庙北方也物于是藏焉其为
三宫宜矣然言天宫不用中吕林钟南吕无射人宫
卷五十七 第 9a 页 WYG0118-0195a.png
避林钟南吕姑洗蕤宾不用者卑之也避之者尊之
也以为天宫不用地宫之律人宫避天宫之律然则
人宫用黄钟孰谓避天宫之律耶 又乐书曰周官
凡乐圜钟为宫黄钟为角大蔟为徵姑洗为羽凡乐
函钟为宫大蔟为角姑洗为徵南吕为羽凡乐黄钟
为宫大吕为角大蔟为徵应钟为羽盖天五地六天
地之中合也故律不过六而声亦不过五其旋相为
宫又不过三以备中声而已乐以中声为本而倡和
卷五十七 第 9b 页 WYG0118-0195b.png
清浊迭相为经故以仲春之管为天宫仲冬之管为
人宫中央长夏之管为地宫国语有四宫之说不亦
妄乎今夫旋宫之乐十二律以主之五声以文之故
圜钟为宫而无射为之合黄钟为角而大吕为之合
大蔟为徵而应钟为之合姑洗为羽而南吕为之合
凡此宫之旋而在天者也函钟为宫大蔟为角姑洗
为徵南吕为羽而交相合焉凡此宫之旋而在地者
也故其合降而为三黄钟为宫大吕为角大蔟为徵
卷五十七 第 10a 页 WYG0118-0195c.png
应钟为羽而两两合焉凡此宫之旋而在人者也故
其合又降而为二在易上经言天地之道下经言人
道而元亨利贞之德乾别为四坤降为二咸又降为
一亦此意也盖一阴一阳之谓道天法道其数参而
奇虽主乎一阳未尝不以一阴成之故其律先阴而后
阳地法天其数两而偶虽主乎二阴未尝不以二阳
配之故其律或上同于天而以阴先阳或下同于人
而以阳先阴人法地则以同而异此其律所以一于
卷五十七 第 10b 页 WYG0118-0195d.png
阳先乎阴欤大抵旋宫之制与蓍卦六爻之数常相
为表里蓍之数分而为二以象两仪挂一以象三才
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扐以象闰而六爻之用
抑又分阴分阳迭用柔刚则知阴阳之律分而为二
亦象两仪之意也其宫则三亦象三才之意也其声
则四亦象四时之意也馀律归奇亦象闰之意也分
乐之序则奏律歌吕亦分阴分阳之意也三宫之用
则三才迭旋亦迭用柔刚之意也十有二律之管礼
卷五十七 第 11a 页 WYG0118-0196a.png
天神以圜钟为首礼地示以函钟为首礼人鬼以黄
钟为首三者旋相为宫而商角徵羽之管亦随而运
焉则尊卑有常而不乱犹十二辰之位取三统三正
之义亦不过子丑寅而止耳礼运曰五声六律十二
管旋相为宫如此而已先儒以十有二律均旋为宫
又附益之以变宫变徵而为六十律之准不亦失圣
人取中声寓尊卑之意邪
秦溪杨氏曰陈氏礼书所谓天宫取律之相次者圜
卷五十七 第 11b 页 WYG0118-0196b.png
钟为宫圜钟为阴声之第五阴将极而阳生矣故取
黄钟为角黄钟阳声之首也大蔟为徵大蔟阳声之
第二也姑洗为羽姑洗阳声之第三也此律之相次
也地宫取律之相生者函钟为宫函钟上生大蔟故
大蔟为角大蔟下生南吕南吕上生姑洗故南吕为
徵姑洗为羽此律之相生也人宫取律之相合者黄
钟子大吕丑故黄钟为宫大吕为角子与丑合也大
蔟寅应钟亥故大蔟为徵应钟为羽寅与亥合也此
卷五十七 第 12a 页 WYG0118-0196c.png
律之相合也天道有自然之秩序故取律之相次者
以为音地道资生而不穷故取律之相生者以为音
人道相合而相亲故取律之相合者以为义以此观
之则郑氏谓天宫不用中吕林钟南吕无射人宫避
林钟南吕姑洗蕤宾其说凿矣
严陵方氏曰交相为用故曰迭相竭言相竭如此则
相生相克亦若是而已以至所别之声所食之味所
被之色皆出于此故继言五声五味五色焉五行播
卷五十七 第 12b 页 WYG0118-0196d.png
而为四时四时合而为十二月积阳成暑积阴成寒
阳生于子阴生于午各以所生之气为本故曰还相
为本五声比而为六律六律偶而为十二管阳旋而
左阴旋而右益阴生律损阳生同各以所生之音为
宫故曰还相为宫五味调而为六和衍而为十二食
十二食则六谷六牲是也若牛宜稌羊宜黍豕宜粱
之类则各以所宜者为质故也十二衣则六冕六服
是也若祀昊天上帝服裘冕飨先王服衮冕之类则
卷五十七 第 13a 页 WYG0118-0197a.png
各以所服者为质故曰还相为质质犹射之有质而
以取正为义五味五色各有正也故以质言之庄子
曰四者孰知正味又曰四者孰知正色则味色各有
正也凡此皆周而复始故以还言之犹于五行之动
言迭者主动而言故也
马氏曰四时者五行之运十二月者四时之积故还
相为本还相为本者若盛德在木以木为主盛德在金
以金为主此所谓相为本也律者所以律宣阳气也
卷五十七 第 13b 页 WYG0118-0197b.png
吕者所以吕宣阴气也十二月之食若春食麦羊则
以麦羊为质夏食菽鸡则以菽鸡为质此所谓相为
质也六章者言灿然有文章也故还相为质若春衣
青则以青为质夏衣赤则以赤为质也
延平周氏曰五行之动迭相竭也者如木竭则火盈
火竭则金盈也五行四时十二月还相为本也者如
木行为本于春之月则水火土金皆木也五声六律
十二管还相为宫也者十二律各具五声而还相为
卷五十七 第 14a 页 WYG0118-0197c.png
宫也五行者四时十二月之所自出五声者六律十
二管之所自出五味之于六和十二食五色之于六
章十二衣亦若是而已矣四时者间于十二月者也
六律者间于十二管者也六和之于十二食六章之
于十二衣亦若是而已矣十二食即周官所谓鼎十
有二十二衣即舜之十二章
山阴陆氏曰竭尽也水王则金竭木王则水竭王文
公曰此立而彼竭也六和五味中六和也六章五色
卷五十七 第 14b 页 WYG0118-0197d.png
中六章也言五味五色矣又言六和六章盖文章经
纬之体春秋传曰为六畜五牲三牺以奉五味于六
畜中又数五牲五牲中又数三牺盖亦如此
蒋氏曰五行造化之枢要也迭相穷尽变通无极而
后三才之道立焉鲧因洪水而汨陈之彝伦攸斁天
乃兴禹锡以皇极九畴而后得其叙也由今观洪范
之书五行居其首而后五政八事三德庶徵六极之
类次第而举矣是则有五行而后有五声五味与
卷五十七 第 15a 页 WYG0118-0198a.png
五色有四时十二月而后有六律十二管六和十二
食与六章十二衣天人相因其用无尽方天一生水
地六成之是时之为冬者然也而金为之本矣地二
生火天七成之是时之为夏者然也而木为之本矣
五声之本生于黄钟三分去一下生林钟是律中林
钟之管也而黄钟为之宫矣林钟三分益一上生大
蔟是律中大蔟之管也而林钟为之宫矣五味各有
所主而调以滑甘因谓六和五色各有所尚而天玄
卷五十七 第 15b 页 WYG0118-0198b.png
地黄因谓六章质之月令稽之内则订之考工若是
其有成数也而食齐视春时羹齐视夏时略以见饮
食还相为质之道居青阳而衣青衣乘朱路而服赤
玉亦足以知服色变通之宜盖物以故而滞礼以运
而久造化自然之数丽于奇偶之定形天人不穷之
机本于运用之迭出静不极则动不著损不极则益
不生厌故而取新处积而能化古先圣人顺阴阳消
长之变制衣服居处之意其意盖若此而已
卷五十七 第 16a 页 WYG0118-0198c.png
龙泉叶氏说见前
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
者也
郑氏曰此言兼气性之效
孔氏曰自此至不失一节以上经论人禀天地五行
气性而生此以下论禀气性之有效验也人生天地
之中动静应天地天地有人如人有心故云天地之
心也端犹首也万物悉由五行而生而人最得其妙
卷五十七 第 16b 页 WYG0118-0198d.png
明仁义礼智信为五行之首也五行各有味有声有
色三者最为彰著而人皆禀之以生故为五行之端
也言食言别言被随义而言也此并是五行彰著之
事而人气性有之故郑注云兼气性之效也王肃曰
人于天地之间如五藏之有心矣人乃有生之最灵
其心五藏之最圣也
五峰胡氏曰人者天地之精也故行乎其中而莫禦
五行万物之秀气也故物为之用而莫违
卷五十七 第 17a 页 WYG0118-0199a.png
江陵项氏曰何谓天地之心曰仁而已矣天地之至
仁寓之于人才有人形即有仁心故曰仁者人也又
曰仁人心也又曰人者天地之心也复所以能见天
地之心者以其有生意也凡果实之心皆名曰人字
亦作仁故天地之心亦名曰人人之名盖出于此
长乐陈氏曰物之体常在外而心常在中天地者人
之体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人非五行不因而五行非
人不成故人者五行之端始也所食者五味所别者
卷五十七 第 17b 页 WYG0118-0199b.png
五声所被者五色此人之所以生也上言声与色自
然之序故先声而后味味而后色以明有气而后有
形也此言人之所用声味与色之序故食味而后别
声别声而后被色以明由内以及外也
马氏曰天高地下而人位乎两间以生也故曰人者
天地之心万物散殊而在天地之间莫不钟五行之
气而人则受其气之秀者也故曰五行之端五行莫
不有其味先王因之以为五味六和十二食所以顺
卷五十七 第 18a 页 WYG0118-0199c.png
其味五行莫不有其声先王因之以为五声六律十
二管所以顺其声五行莫不有其色先王因之以为
五色六章十二衣所以顺其色有曰人者天地之德
五行之秀气有曰人者天地之心五行之端何也盖
言天地之德者以其性之所受之中也言天地之心
者以其为人所处之中也秀者言其精而不粗端者
言其本而非末也
长乐刘氏曰五行者天地之子而人为之长故曰端
卷五十七 第 18b 页 WYG0118-0199d.png
焉口所食者五味也不食则病矣耳所别者五声也
不别则聋矣身所被者五色也不被则禽矣仰此以
为生凡人不教所自能也而于声色衣食有得有失
七情生焉圣人防其情之过中而反为身祸也乃作
礼法制度其心俾人人用足而不伤乎物之生也事
事有则而不汨其性也
严陵方氏曰天地散而为五行故仁之端则木之性
所立也义之端则金之性所立也以至火之于礼水
卷五十七 第 19a 页 WYG0118-0200a.png
之于知土之于信亦若是而已故曰五行之端也五
行滋而为五味人以养其口感而为五声人以养其
耳形而为五色人以养其目然后人得而生焉故曰
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食之于口别之于耳被之
于身莫不有所别焉独于声言别者则以微妙尤宜
致别故也然其序前以声为首此以味为首盖探其
本则声为妙要其用则味为急
四明沈氏曰易言裁成辅相中庸言知天地之化育
卷五十七 第 19b 页 WYG0118-0200b.png
赞天地之化育䆒竟天地是天地大人但可知赞裁
成辅相尔俱不若礼运言人者天地之心也耳目视
听若无心何以运用天地若无人如何全得广大直
是倚人为心岂特知赞裁成辅相而止邪
蒋氏曰上章既言人者天地之德五行之秀气至此
复言人者天地之心五行之端盖德言其自得心言
其能运气證其所自禀端䆒其所从始名虽不同其
实一也至于食味别声被色则人所以为万物之灵
卷五十七 第 20a 页 WYG0118-0200c.png
者昭然有可考之实矣且鸟俛而啄仰而四顾味有
所不辨也五味六和惟人能辨而食之瓠巴鼓琴流
鱼出听物有万一而然耳声有所不别也五声六律
惟人能别而听之生而羽毛以禦寒暑物莫不皆然
耳色不能自择也五色六章惟人能择而被之盖囿
形而供人者为物任智以役物者为人由是观之人
具耳目备口体视明而听聪饮食有具而服用有适
盖其得于天者本如是而已情欲一恣性天牿亡或
卷五十七 第 20b 页 WYG0118-0200d.png
至于养一指而失肩背是自失其所以食味者也好
郑声而厌雅乐是自失其所以别声者也忘正色而
好奸色是自失其所以被色者也然则食味别声被
色夫人同此生生之具其或流而不知止徇而不知
反圣人何以约而归之于中曰因天理之自然制人
情之或过自圣人作则必以天地为本以下无非立
治人之要道以制事物之命使天下通性情之正者
也
卷五十七 第 21a 页 WYG0118-0201a.png
龙泉叶氏说见前
故圣人作则必以天地为本以阴阳为端以四时为柄
以日星为纪月以为量鬼神以为徒五行以为质礼义
以为器人情以为田四灵以为畜
郑氏曰天地以至五行其制作所取象也礼义人情
其政治也四灵其徵报也量犹分也鬼神谓山川也
山川助地通气之象也器所以操事田人所捊治也
孔氏曰则法也本根本也人既是天地之心故圣人
卷五十七 第 21b 页 WYG0118-0201b.png
作法必用天地为根本祭帝于郊祭社于国是也端
犹首也用阴阳为端首赏以春夏刑以秋冬是也春
生夏长秋敛冬藏是法四时为柄也剑戟须柄而用
之纪纲纪也日行有次度星有四方列宿分部昏明
敬授民时是法日星为纲纪也量犹分限也天之运
行每三十日为一月圣人制教随人之才分是法月
为教之限量也山川助地以通气为地之徒属圣王
象之立群臣助己以施教为己徒属也质体也五行
卷五十七 第 22a 页 WYG0118-0201c.png
循回周而复始圣人为教亦然是法五行为体也执
礼义为器用可耕于人情人情得礼义之耕如田得
耒耜之耕也四灵以为畜则获天地应以徵报也四
灵并至圣人畜之如人养牛马为畜也
长乐陈氏曰以天地为本至于五行以为质以言其
所法者也礼义以为器人情以为田以言其所用者
也四灵以为畜以言其所致者也圣人作则必推其
所法以适其所用然后有所致矣
卷五十七 第 22b 页 WYG0118-0201d.png
山阴陆氏曰自月以为量变以在下是月以为量非
以月为量也盖圣人作则能以天地为本以阴阳为
端以四时为柄以日星为纪于是月以我而后得为
量鬼神以我而后得为徒他仿此
严陵方氏曰操此而彼为之用者柄也日星系乎天
之大而各有常度焉故以日星为纪大小之所容多
少之所概有数而可量者量也月受明于日而朔望
盈亏以三五之数可推焉故月以为量圣人作则以
卷五十七 第 23a 页 WYG0118-0202a.png
天地为之始以人物为之终固其理也其序所以如
此
庐陵胡氏曰圣人父天母地是本也本犹原也端始
也柄所以斟酌言以四时斟酌和气也纪次序也量
限也月满必亏持满者取法焉鬼神天帝言与天为
徒也质实也五行万物之所终始也器如农夫治田
器也人情有治乱犹田之有荒垦也四灵治则见故
可畜乱则隐岂可畜哉
卷五十七 第 23b 页 WYG0118-0202b.png
金陵应氏曰人之生也储造化之精而不能自阐于
造化钟礼义之粹而不能自达于礼义备万物之全
而不能自用于万物圣人作则因其所固有者顺导
而曲成之其法象则参诸造化尧典所以钦若而历
象授时禹范所以建极而协纪念徵也其政治则取
诸礼义商书所以欲其建中而制事制心周官所以
教之中和而防情防伪也其效验则集夫四灵舜乐
所以成于凤仪周南所以终于麟趾也天地以全体
卷五十七 第 24a 页 WYG0118-0202c.png
言大根大本之先立者也道之大原出乎天也阴阳
以气化言闿端造始之可见者也立天之道曰阴与
阳也四时以运化言当权操柄之可握者也大昊执
规炎帝执衡之属是也日星纪运乎周天之度验其
次舍以分时令如纲有纪以分其目一月遍匝乎周
天之度视其晦朔以课事功如物有量以揆其平鬼
神布列于天地之间造化之用也以之为徒则阖辟
变化常与之并行犹曰与之为徒也五行变合于阴
卷五十七 第 24b 页 WYG0118-0202d.png
阳之内造化之体也以之为质则亭毒胚胎不昧其
所主五味五色之所以为质也有其质而无其具则
善不能自遂故因其自然固有之礼义以为器而品
节防范之道无不周有其器而无其地则功无所可
施故因其可与为善之人情以为之田而修治垦除
之功无不至四灵盖物之变化而有神者非罝网之
所可循也能尽致而为之畜则德之所感可知矣
以天地为本故物可举也以阴阳为端故情可睹也以
卷五十七 第 25a 页 WYG0118-0203a.png
四时为柄故事可劝也以日星为纪故事可列也月以
为量故功有艺也鬼神以为徒故事有守也五行以为
质故事可复也礼义以为器故事行有考也人情以为
田故人以为奥也四灵以为畜故饮食有由也
郑氏曰物天地所养生也情以阴阳通也事以四时
成也事以日与星为候兴作有次第也艺犹才也十
二月各有分犹人之才各有所长也艺或为倪山川
守职不移故云有守也事下竟复由上始故云可复
卷五十七 第 25b 页 WYG0118-0203b.png
也考成也器利则事成也奥犹主也田无主则荒由
用也四灵与羞物为群
孔氏曰此一节覆明前经诸事若行诸事治理皆应
则万事得成也天地生养万物今本而为政教故万
物可举而兴也人情与阴阳通今法阴阳为教故人
情可见也生长收藏随四时无失故民不假督励而
事自劝成也日中星鸟敬授民时无失早晚故民事
有次第列犹次第也月以为量随人才而教之则人
卷五十七 第 26a 页 WYG0118-0203c.png
竭其才之所长故功有艺山川鬼神各有分职不移
今引鬼神为徒属则事无失业故云有守五行相次
终而复始凡所营为之事亦终而复始故云可复工
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若治国用礼义为器是器之
利者故所治之事行必有成也上人是人民下人是
圣人田无主则荒废故用人为主今以人情为田圣
人以为田主则人情不荒废也灵是众物之长长既
至为圣人所畜则其属并随其长而至是饮食有用
卷五十七 第 26b 页 WYG0118-0203d.png
也
横渠张氏曰情可睹也情谓理循是以穷其理鬼神
以为徒故事有守也因其自然而任之役鬼神之义
顺其自然则人鬼协济人鬼协济则岂非以为徒欤
今山川百物生焉养成其材以时取之得非协欤先
天而天弗违五行之气运而为四时质据也顺五行
之气用五行之材莫不以为质也至如东作西成舍
五行之序何以行五行相代不穷故事可复也四灵
卷五十七 第 27a 页 WYG0118-0204a.png
以为畜能扰四灵则鸟兽之类豢养不失其情自天
地为本至四灵为畜一理也特细别耳事天治人与
夫接物无所不用其极能用其极则其馀不足治矣
此数句必出于古语亦非传者所能道也
严陵方氏曰以天地为本则万物皆末焉本既得则
末斯从焉故物可举也举言持之在我也阴阳者万
物之情以阴阳为端则其情可探而见故情可睹也
以四时为柄则人顺时之后先因时之动静不敢辞
卷五十七 第 27b 页 WYG0118-0204b.png
焉故事可劝也以日星为纪则昼之所参夜之所考
各得其序焉故事可列也月以为量则兴事造业各
有数以致其能焉故功有艺也五行以为质则代废
代兴皆周而复始焉故事可复也四灵以为畜则人
之日用者皆易致焉故饮食有由也由言人因之致
用也
马氏曰法象莫大乎天地故以为本而阴阳日月鬼
神皆天地之别也圣人作则莫不取象于此虽然圣
卷五十七 第 28a 页 WYG0118-0204c.png
人作则仰有法于天俯有察于地而近取于人情者
礼义也礼义出于人情先王因之以为治情之具也
自天地为本推而至于人情以为田其为法备其为
治详宜有休徵以应之也故终以四灵为畜然四灵
以为畜圣人无意于是盖在已有以立之在物者亦
顺之而不敢逆也以天地为本而曰物可举者盖万
物生于天地之间皆可举而用之也天地之大端在阴
阳而人情之大端亦在于阴阳喜为阳怒为阴以阴
卷五十七 第 28b 页 WYG0118-0204d.png
阳为端则人之情可睹而见也时者当其可之谓也敬
授之而勿失则事有所成故以为柄则事可劝也日星
者示其东作西成之候而使民之兴作不失其先后
之序也故以为纪月者三五而盈阙其盈不至于有
馀其阙不至于不足故以为量量者言多寡之均而
无过不及之患先王之制礼必协于分艺使贤者不
敢过不肖者不敢不及艺者言各当其材也鬼神在
于幽其类非一而祖庙山川五祀各有守也先王因
卷五十七 第 29a 页 WYG0118-0205a.png
以立官设其参傅其伍使之各司其局而不敢失也
五行者天地之间往来不穷终而复始故以为质则
事可复而不穷也四灵者犹为圣人而见畜则天地
之间飞潜陆走之类莫不甚多无非饮食之用也
讲义曰夫万物生息于天地之间以天地为本则万
物虽多而无所逃故物可举也阳推五福以类升阴
幽六极以类降故凡为善者阳之类也为恶者阴之
类也以阴阳为端则物情大见而可睹也时以作事
卷五十七 第 29b 页 WYG0118-0205b.png
事以厚生无先时而起无后时而缩故先时者杀无
赦不及时者杀无赦以四时为柄而执守之故天下
之事可劝而成也
山阴陆氏曰阴阳为端若观其所聚观其所感观其
所恒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是也四时为柄若春
诵夏弦春率民耕作秋率民收敛之类日星为纪若
日在北陆而藏冰龙见而雩之类月以为量成亏相
备故功有艺极也人情得圣人以为田故人以圣人
卷五十七 第 30a 页 WYG0118-0205c.png
为奥无田则孰为养也无奥则孰与居焉四灵以为
畜圣人致治以是为终及其乱也亦以是为终若西
狩获麟则是兽也非畜也且麟信而应礼不妄出者
也春秋哀公十四年胡为来哉饮食有由言四灵以
为畜故圣人饮食有由也如是而后享天下之大奉
无愧矣是之谓有由
庐陵胡氏曰功犹艺也艺极也春秋传贡赋无艺鬼
神以为徒鬼神不欺人以为与人谓民奥主也民以
卷五十七 第 30b 页 WYG0118-0205d.png
为主也左氏昭十三年传云国有奥主
龙泉叶氏曰人性非所治所治者其情也圣人之治
以天地阴阳四时五行为之纲目立之至公周尽物
则故能深通人情之变平而治之凡人发于好恶利
欲之私心激于事势逆顺之偏重者发为邪德隐为
诐行皆其情之所宜有也虽其所以治之要不越乎
理义而情之委曲圣人不一施焉有当直从者有当
曲遂者有当明禁者有当预防者畅其不及裁其过
卷五十七 第 31a 页 WYG0118-0206a.png
甚扶其缓弱通其壅蔽其治之有时其教之有机膏
润成熟而善道备美俗一是故圣人发正于天理收
功于人情如良农之善稼也五谷之报必厚矣听而
弗治长稂莠也治而弗达杂稊稗也不本其情而责
其成废田者也如是则人岂能心服于圣人而恃之
以为奥主哉
黄氏曰饮食之礼达则天下杀害有时物无暴殄庶
人无故不食珍士燕食不兼羹胾上下咸以僭奢为
卷五十七 第 31b 页 WYG0118-0206b.png
耻是圣王治定无为之徵验也故四灵以为畜者因
饮食有由也天下饮食从礼故四灵为瑞应信及豚
鱼礼化明备也前儒不认由从于礼之义而解由为
用其义失矣
何谓四灵麟凤龟龙谓之四灵故龙以为畜故鱼鲔不
淰凤以为畜故鸟不獝麟以为畜故兽不狘龟以为畜
故人情不失
郑氏曰淰之言闪也獝狘飞走之貌也失犹去也龟
卷五十七 第 32a 页 WYG0118-0206c.png
北方之灵信则至矣
孔氏曰此一经更解四灵之事谓之灵者以此四者
皆有神灵异于他物也淰水中惊走也闪是忽有忽
无鱼从龙鸟从凤兽从麟龙凤麟既来为人之畜则
其属见人自不惊而飞走也龟知人情既来应人知
人情善恶故人各守其行其情不失也上三者皆言
其长来而族至此应云龟以为畜而甲族驯狎今独
云感信而至者与上三族相互此言感信则上亦感
卷五十七 第 32b 页 WYG0118-0206d.png
仁义礼而至也案月令冬云其虫介则龟为水虫水
主信故信则至水为信则土为知然水土二行俱有
信知
严陵方氏曰麟体信厚凤知治乱龟兆吉凶龙能变
化故谓之四灵淰谓水动不淰以见鱼之不惊跃也
文王有灵德以及鸟兽昆虫故谓其囿曰灵囿谓其
沼曰灵沼至于麀鹿濯濯白鸟翯翯于牣鱼跃鼍鼓
逢逢岂非能以之为畜故然邪
卷五十七 第 33a 页 WYG0118-0207a.png
马氏曰于龟又言人情不失何也盖龟者能逆知人
之情状而善恶吉凶皆不能逃之也
龙泉叶氏曰四灵为畜上世载之详矣圣人尽人道
之正则彼动物之杰不得翻然自遂其雄狡而一将
听命于人于是虫鱼鸟兽无不顺若而人之饮食生
养亦未有苟为温饱而不自知其所由来者故夔言
凤凰来仪周公言遗我大宝龟孔子曰凤鸟不至河
不出图吾已矣夫此言物之听命于人也后世先王
卷五十七 第 33b 页 WYG0118-0207b.png
之治不可复见其所以为治之说儒者亦失其传反
以异物之来为善祥嘉瑞之应不度其德之厚薄而
取必于异物之有无故怪异日兴治象日隐如汉所
称神爵五凤黄龙其君臣歆艳皆以为天之报贶而
已嗟夫是人反听命于物也
长乐陈氏曰鱼鳖鸟兽至于不淰不獝不狘者盖亦
不必实然所以诱君人者修德而已矣
故先王秉蓍龟列祭祀瘗缯宣祝嘏辞说设制度故国
卷五十七 第 34a 页 WYG0118-0207c.png
有礼官有御事有职礼有序
郑氏曰皆卜筮所造置也埋牲曰瘗币帛曰缯宣犹
扬也缯或作赠
孔氏曰上既言龟知人情故此一节言卜筮所造置
之事先王圣人将有大事必秉执蓍龟而问吉凶言
蓍者凡卜皆先筮故兼言之陈列祭祀谓郊庙以下
皆用卜筮也瘗谓祀地埋牲也祭法云瘗埋于泰折
祭地也缯之言赠也谓埋告又赠神也祝嘏有旧辞
卷五十七 第 34b 页 WYG0118-0207d.png
更宣扬告神也设制度谓造宫室城隍车旗之属以
上诸事既并用卜筮故国家必有其礼国既有礼故
百官各御其事官既有御故百事各有职主凡所行
礼皆有次序也
长乐刘氏曰先王措天下如此而犹不敢以自任也
于是有猷有为则秉于蓍龟求其明知于神也列于
祭祀归其功德于祖也瘗缯宣祝达其诚信于幽也
嘏辞说者示其神灵之飨也设制度者辨上下定民
卷五十七 第 35a 页 WYG0118-0208a.png
志也故国无大小皆有礼以称之故官有所御事有
所职礼有所序不相夺伦而五礼之施五品之实遍
于斯民一道德以同风俗莫非五常之归也
延平周氏曰蓍者数也数故为筮龟者象也象故为
卜以先王之诚心敬德固足以感天下然犹秉于蓍
龟列于祭祀盖以为吾之有为有行莫非禀受于神
明而无非事者此国之所以有礼官之所以有御事
之所以有职而礼之所以有序者也
卷五十七 第 35b 页 WYG0118-0208b.png
严陵方氏曰秉蓍龟所以决礼之疑列祭祀所以致
礼之敬瘗缯所以备礼之物宣祝嘏辞说所以通礼
之情设制度所以修礼之文若是则可谓有其礼矣
故继言国有礼也缯帛藏之于幽故言瘗辞说扬之
于明故言宣建国必设官设官必治事治事所以行
礼故其序如此然上言国有礼则礼之体也下言礼
有序则礼之用也
山阴陆氏曰幽言瘗缯显言宣祝嘏辞说不责不备
卷五十七 第 36a 页 WYG0118-0208c.png
也郑氏谓埋牲曰瘗币帛曰缯失之矣
故先王患礼之不达于下也故祭帝于郊所以定天位
也祀社于国所以列地利也祖庙所以本仁也山川所
以傧鬼神也五祀所以本事也故宗祝在庙三公在朝
三老在学王前巫而后史卜筮瞽侑皆在左右王中心
无为也以守至正
郑氏曰患礼不达患下不信也祭帝于郊以下所以
达礼于下也教民尊神慎居处也宗宗人也瞽乐人
卷五十七 第 36b 页 WYG0118-0208d.png
也侑四辅也
孔氏曰此一节为上并用卜筮民下犹未见信先王
患之故更为下诸事使达下也天子至尊而犹祭于
郊以行臣礼而事天是欲使严上之礼达于下天高
在上故云定天位也至尊而犹自祭社是欲使报恩
之礼达于下也地出财故云列地利也王在宗庙以
子礼事尸是欲使仁义之教达于下也王自祭山川是
欲使傧敬鬼神之教达于下也王自祭五祀是欲使
卷五十七 第 37a 页 WYG0118-0209a.png
本事之教达于下也五祀是制度故云本事也此明
因事鬼神使礼达于下郑注教民尊神是也宗祝以
下明因委于人使礼达于下也王在宗庙则委于宗
祝在朝职事则委任三公在学乞言则受之三老若
王吊临则前委于巫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
既言前巫故云后史也卜筮主决疑瞽是乐人主和
侑是四辅即左辅右弼前疑后丞皆侑劝人君为善
典规諌者示不自专故并置左右宗祝以下郑注慎
卷五十七 第 37b 页 WYG0118-0209b.png
居处是也既祭祀尊神及委任得人故王中心无为
以守至正之道也
长乐刘氏曰祭帝于郊也天位由之而定民不敢慢
于其上矣祀社于国也生物享其报而民不敢慢于
其神矣祖庙有祀也受祖有其德而民不敢慢于其
人矣山川有祀也报功有其秩而民不敢僭于其礼
矣故宗祝在庙者执祭祀之礼虽鬼神之大不可得
以乱之也三公在朝者执上下之礼虽君上之尊不
卷五十七 第 38a 页 WYG0118-0209c.png
可得以踰之也三老在学者执人伦之礼虽异数之
隆不可得以变之也王前巫者辟除其心之疑虑也
后史者临正其行之欹倾也卜筮瞽侑皆在左右者
防其言动之有失也夫如是也何为哉欲王之中心
无为也无为矣而曰以守至正者何谓也中心不为
于意虑则寂然而不动是人之正性也
长乐陈氏曰先王以为礼之行常在于人之所畏敬
而人之所畏敬者在于天地鬼神故于其所畏敬而
卷五十七 第 38b 页 WYG0118-0209d.png
寓之以法则此礼所以达上下也夫惟礼之达于上
下则君人有以安于上故宗祝在庙足以讲礼正法
三公在朝足以论道经邦三老在学足以乞言宪行
前巫所以却不祥后史所以书言动卜筮在左所以
决疑谋瞽师在右所以防非志凡此皆人之侑辅王
中心无为以守至正而已矣
严陵方氏曰礼之始也则自天子出礼之终也则与
民由之与民由之然后礼达而分定故先王患礼之
卷五十七 第 39a 页 WYG0118-0210a.png
不达于下则必有以为之教者然教必以祭祀为主
者以神道设之使民知畏敬故也天则远人而尊故
祭帝于郊地则近人而亲故祀社于国郊谓郊之南
南者阳之盛故曰所以定天位国谓国之右右者阴
之盛故曰所以列地利定天位则天下达于尊卑之
礼矣列地利则天下达于施报之礼矣且位以祭之
所言也利以祭之物言也位欲其一故言定物欲其
陈故言列天神曰祀地示曰祭而此于天曰祭者郊
卷五十七 第 39b 页 WYG0118-0210b.png
所以明天道故也于地曰祀者社所以神地道故也
仁以立人道而人本乎祖故曰祖庙所以本仁也如
是则天下达于亲疏之礼矣我为祭主于内而山川
之鬼神在外固有宾道故曰所以傧鬼神也如是则
天下达于兴作之礼矣五祀出于五行而五行各因
时以用事焉故曰所以本事也如是则天下达于制
度之礼矣然于帝于社止言祭祀则祖庙而下皆主
祭祀可知也庙者神之所存而宗祝所以事神故在
卷五十七 第 40a 页 WYG0118-0210c.png
庙朝者政之所出而三公所以共政故在朝学者教
之所寓而三老所以奉教故在学不祥却于未然故
前巫言行纪于己然故后史卜以知象筮以知数瞽
以典乐侑谓侑食左右前后皆得其人则王非特外
之无为也中心亦至守正夫天下之动正乎一而止
苟非以至正为守则天下之动莫之能正虽欲无为
也其可得乎以玉藻考之史有左右而此乃言后史
者对前巫言之则为后而后自分左右故也以膳夫
卷五十七 第 40b 页 WYG0118-0210d.png
考之王日一举以乐侑食则知此言瞽言其人侑言
其事尔
马氏曰天位乎上而生时不穷圣人祭天于圜丘所
以严上也故曰定天位地位乎下而生财不已圣人
祭地于方丘所以因下也故曰列地利祖庙远则杀
之所以示其义近则隆之所以示其仁离而言之则
有仁义之别合而言之皆所以亲亲仁也故祖庙所
以本仁礼器所谓宗庙之祭仁之至者其意同也山
卷五十七 第 41a 页 WYG0118-0211a.png
者地之高川者地之深而皆有兴作之功有鬼神以
助其幽故所以傧鬼神五祀者中霤户灶门行制度
所出亦治天下之事也自郊社推而至于五祀皆所
以达于下者也以一人之身不能达于天下必寄于
群材然后能如此以至于无为而治也故继之以宗
祝在庙三公在朝三老在学既曰中心无为又曰以
守至正何也盖人之情安久则逸逸久则乱故中心
无为而继之以守至正然后能守其无为之道也
卷五十七 第 41b 页 WYG0118-0211b.png
龙泉叶氏曰礼之理显而事隐礼之理可极而事难
名故先王非以礼之不备于其身为忧而以礼之不
达于其下为患也夫礼者圣人以为因我之所设而
后明耳故天位未尝不定也必祭帝而后定地利未
尝不列也必祀社而后列庙吾之所为祖而曰此仁
之本也山川效地之俯仰而已严而奉之以傧于鬼
神也居处器服切于人而已本其事之所由起尊而
先之曰有神之所为也庙有宗祝朝有三公学有三
卷五十七 第 42a 页 WYG0118-0211c.png
老巫前史后卜筮瞽侑皆在左右济济然秩秩然森
然凛然有观有听有效有法而王不自见其所为也
凡其为此者皆以达夫礼也故百神受职百货可极
孝慈服正法则而礼诚达矣义之修礼之藏其器数
名物反复委曲不可穷尽也不然则夫薄礼者之论
以为天本高地本厚日月本明万物与人未尝不自
然而圣人者乌用是区区其间哉况夫俗靡事弊而
极䆒于敲扑趋走之不给则先王之所以达礼于天
卷五十七 第 42b 页 WYG0118-0211d.png
下之具是诚有所不能识者矣然则礼之所以本所
以分所以转变者何从知之徇今而忘礼不可也徒
诵古之言礼者乐而味之而不考于今之何以合何
以不合不可也
江陵项氏曰王前巫而后史卜筮瞽侑皆在左右之
位圣王岂溺于淫瞽者哉诚见夫显微之无间天人
之合一视听言动之变即风雨寒燠之源故考验占
察如此其密也诗曰文王陟降在帝左右此之谓也
卷五十七 第 43a 页 WYG0118-0212a.png
又曰昊天曰明及尔出王昊天曰旦及尔游衍讥厉
王之不能察也
延平周氏曰瞽言其人侑言其理先言宗祝立于礼
也终言瞽侑成于乐也
建安真氏曰古之所以众建忠贤森列左右者皆以
正人君之心也在朝则有三公焉所谓道之教训傅
之德义保其身体者也在学则有三老焉所谓宪德
乞言者也巫掌祀以鬼神之事告王史掌书以三皇
卷五十七 第 43b 页 WYG0118-0212b.png
五帝之事告王掌卜筮者以吉凶諌王瞽矇之叟以
歌诗諌王一人之身而左右前后挟而维之以引以
翼有孝有德虽欲斯须自放得乎故王中心它无所
为惟守至正而已后世人主所亲者𥊍御近习所说
者淫声美色狐媚蛊惑者千态万貌虽欲无邪其可
得乎此君德所以不如古也
蒋氏曰圣人惟能定天下之礼而后可以辨天下之
职天下之职既辨则一己之职亦不劳而自举此王
卷五十七 第 44a 页 WYG0118-0212c.png
者所以惓惓于礼以御斯世也盖礼有大有小则职
亦有尊有卑方其祭帝于郊就阳以定天位祀社于
国答阴以列地利祖庙崇报反之仁山川傧远近之
职五祀彰不一之事大者不得以兼乎小小者不得
以干乎大义有所由生文有所由寓此其礼一定而
不易者也夫惟礼之大小一定不易故设官崇卑亦
各有攸司而不相乱坐乎朝者议不及乎末尊乎学
者职不关乎细宗祝在庙仪文是掌弗及乎大事也
卷五十七 第 44b 页 WYG0118-0212d.png
巫史前后卜瞽左右彼特以问吉凶职聪察司辞说
而弗与乎大本也夫是以上而总化原者有其人至
于侍御仆从罔有弗正故一人中心无为于上而治
道以立乃若官职废阙典礼隳坏天下正人直士既
不得尊于朝礼于学则下而宗祝工师之徒亦不得
尽其才效其艺昔者孔门记晚周之时太师摰适齐
以下伤鲁之不用人也若是则宗祝安得在庙卜筮
瞽侑安得在左右或用人不当其位如卫之贤者仕
卷五十七 第 45a 页 WYG0118-0213a.png
于伶官无非可以承事王者之人则硕人俣俣公庭
万舞如简兮之刺则三公安得在朝三老安得在学
然则王者欲守至正以御天下必如古圣人之定礼
分职而后可以收无为之治功
故礼行于郊而百神受职焉礼行于社而百货可极焉
礼行于祖庙而孝慈服焉礼行于五祀而正法则焉故
自郊社祖庙山川五祀义之修而礼之藏也
郑氏曰言信得其礼则神物与人皆应之百神列宿
卷五十七 第 45b 页 WYG0118-0213b.png
也百货金玉之属修犹饰也若其城郭然
孔氏曰此一节论上文礼既达于下有功而见徵应
百神天之群神也王者郊天备礼则星辰不忒故云
受职祀社尽礼则五谷丰稔金玉露形尽为国家之
用故云可极祭庙尽礼而天下皆服行孝慈祭五祀
以礼而天下法则各得其正不言山川兴作者法则
之事包之也祭在上诸神是义之修饰礼之府藏也
长乐陈氏曰礼行于郊而百神受职焉者以其大报
卷五十七 第 46a 页 WYG0118-0213c.png
天而百神莫不与之也礼行于社而百货可极焉者
以其五土之宜百物资之以生也礼行于祖庙而孝
慈服焉者以其有祝以告人之孝而有嘏以告神之
慈也礼行于五祀而正法则焉者以其有制以正法
有度以正则也言郊社祖庙五祀而不及山川者以
社言百货可极则兼之也夫义则有宜礼则有体务
其宜以归其体然后五者之教全矣故曰义之修礼
之藏也
卷五十七 第 46b 页 WYG0118-0213d.png
严陵方氏曰受职言各受其职而有守也可极言各
尽其利而无遗也正法则者以制度之所在故各得
其法则之正也其行于始也祭帝于郊而已故终至
于礼行于郊焉其始也祀社于国而已故终至于礼
行于社焉固其序也推之于祖庙五祀其义亦若是
庐陵胡氏曰百神如诗怀柔百神郑指星辰太泥
四明沈氏曰自郊至五祀皆言礼行正孟子不诚未
有能动者也不是说行礼我与神为二不可谓之行
卷五十七 第 47a 页 WYG0118-0214a.png
无所往而不感通此之谓行圣人之诚足以感神而
无间故无往而不得其所欲
宓氏曰义者理也礼者文也义者内也礼者外也人
之于礼始也见其礼而未知其所以为义谓之礼修
而义藏可也故曰义而不自知亦犹假筌以求鱼鱼
得而忘筌因蹄以获兔兔得而忘蹄故曰义之修而
礼之藏也
蒋氏曰郊社祖庙山川五祀之义礼运一篇盖累累
卷五十七 第 47b 页 WYG0118-0214b.png
言之大旨则同至此则曰百神受职曰百货可极曰
孝慈服曰正法则备言圣人为礼之效也谓之义修
而礼藏则圣人因义以起礼因礼以辨义礼义之为
说实相表里
礼记集说卷五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