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第 1a 页 WYG0117-0017c.png
钦定四库全书
礼记集说卷一 宋 卫湜 撰
曲礼上第一
唐陆氏曰本或作曲礼上者后人加也檀弓杂记放
此
蓝田吕氏曰曲礼礼之细也礼云经礼三百曲礼三
千其致一也中庸云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待其人而
后行然则曲礼者威仪之谓皆礼之细也布帛之有
卷一 第 1b 页 WYG0117-0017d.png
经一成而不可变者也故经礼象之经礼三百盖若
祭祀朝聘燕飨冠昏乡射丧纪之礼其节文之不可
变者有三百也布帛之有纬其文曲折有变而不可
常者也故曲礼象之曲礼三千盖大小尊卑亲疏长
幼并行兼举屈伸损益之不可常者有三千也今之
所传仪礼者经礼也其篇末称记者记礼之变节则
曲礼也汉兴高堂生传礼十七篇今仪礼是也戴圣
传礼四十九篇今礼记是也礼记所载皆孔子门人
卷一 第 2a 页 WYG0117-0018a.png
所传授之书杂收于遗编断简者皆经礼之变节也
特以此篇名曲礼者盖他篇稍各以类相从此篇杂
记诸礼曲折之文者也
石林叶氏曰经礼三百曲礼三千经礼一而曲礼十
经礼其常犹言制之凡也曲礼其变犹言文之目也
故言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先王之时皆有书与法藏
于有司官掌之士习之有司守之谓之执礼周官大
史掌邦之六典礼居一焉其曰大祭祀与群执事读
卷一 第 2b 页 WYG0117-0018b.png
礼书而协事祭之日执书以次位常大会同朝觐以
书协礼事将币之曰执书以诏王小史大祭祀读礼
法或读之以喻众或执之以行事至周衰而二者皆
亡惟孔子独能知之故亦谓之执礼今礼记首载曲
礼此非其书与法之正汉儒杂记其所闻而纂之尔
故言曲礼曰以表之如毋放饭毋流歠孟子亦云则
孟子犹及见其略欤所谓经礼者无复闻矣
新安朱氏曰礼器作经礼曲礼而中庸以经礼为礼
卷一 第 3a 页 WYG0117-0018c.png
仪郑玄等皆曰经礼即周礼三百六十官曲礼即今
仪礼冠昏吉凶其中书仪三千以其有委曲威仪故
有二名独臣瓒曰周礼三百特官名耳经礼为冠昏
吉凶盖以仪礼为经礼也而近世括苍叶梦得曰经
礼制之凡也曲礼文之目也先王之世二者盖皆有
书藏于有司祭祀朝觐会同则大史执之以涖事小
史读之以喻众而卿大夫授之以教万民保氏掌之
以教国子者亦此书也愚意礼篇三名礼器为胜诸
卷一 第 3b 页 WYG0117-0018d.png
儒之说瓒叶为长盖周礼乃制治立法设官分职之
书于天下事无不该摄礼典固在其中而非专为礼
设也其中或以一官兼掌众礼或以数官通行一事
亦难计其官数以充礼篇之数至于仪礼则其冠昏
丧祭燕射朝聘自为经礼大目亦不容专以曲礼名
之也但曲礼之篇未见于今何书为近而三百三千
之数又将何以充邪又尝考之经礼固今之仪礼其
存者十七篇而其逸见于他书者犹有投壶奔丧迁
卷一 第 4a 页 WYG0117-0019a.png
庙衅庙中霤等篇其不可考者又有古经增多三十
九篇而明堂阴阳王史氏记数十篇及河问献王所
辑礼乐古事多至五百馀篇傥或犹有逸在其间者
大率且以春官所领五礼之目约之则其初固当有
三百馀篇亡疑矣所谓曲礼则皆礼之微文小节如
今曲礼少仪内则玉藻弟子职篇所记事亲事长起
居饮食容猊辞气之法制器备物宗庙宫室衣冠车
旗之等凡所以行乎经礼之中者其篇之全数虽不
卷一 第 4b 页 WYG0117-0019b.png
可知然条而析之亦应不下三千有馀矣若或者专
以经礼为常礼曲礼为变礼则如冠礼之不醴而醮
用酒杀牲而有折俎若孤子冠母不在之类皆礼之
变而未尝不在经礼篇中坐如尸立如齐毋放饭毋
流歠之类虽在曲礼之中而不得谓之变礼其说误
也
东莱吕氏曰曲礼少仪皆是逊志道理步趋进退左
右周旋若件件要理会必有不到处如学者常存此
卷一 第 5a 页 WYG0117-0019c.png
心则自然不违乎礼心有时而不存则礼有时而或
失内有毫釐之碍则外有毫釐之差如天之于百物
根茎枝叶花实条干岂一一生之哉气到则百物自
生若一枝一叶之病则是气不到处也所谓徐行后
长洒埽应对皆是逊志气象
马氏曰直则简曲则详直有所碍则曲以通之简有
所略则详以足之先王制礼小大曲直如栋梁榱桷
相成而不可以相无也其威仪法度纤悉完具视之
卷一 第 5b 页 WYG0117-0019d.png
若甚繁及考其义而要其归则知其支离之所以为
简易也故曰先王之制礼也必有主也故可述而多
学也后世之不知礼者以为繁礼饰猊无所用之者
是未尝推明先王之礼意耳
山阴陆氏曰小礼之不谨大礼之所自亡也
龙泉叶氏曰曲礼中三百馀条人情物理的然不违
馀篇如此要切言语可并集为篇使初学者由之而
入岂惟初入固当终身守而不畔盖一言行则有一
卷一 第 6a 页 WYG0117-0020a.png
事之益如鉴睹像不得相离也
曲礼曰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辞安民哉
郑氏曰礼主敬俨矜庄猊人之坐思猊必俨然安定
辞审言语也此三句可以安民
孔氏曰此明人君立治之本曲礼曰者案下文安民
哉是为君上所行故记人引仪礼正经毋不敬以下
三句而为实验也若如也思计虑也夫人计虑状必
端悫矜庄之猊如人之思也
卷一 第 6b 页 WYG0117-0020b.png
唐陆氏曰毋字从女内有一画有禁止意古人云毋
犹今人言莫也
庐陵胡氏曰上三句圣贤皆当如此乃可安民不必
人君也人君尤当谨尔
河南程氏曰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辞安民哉君德也
君德即天德也
伊川曰主一之谓敬无适之谓一 但整齐严肃则
心自一一则自无非辟之干矣
卷一 第 7a 页 WYG0117-0020c.png
建安真氏曰曲礼一篇为礼记之首而毋不敬一言
为曲礼之首盖敬者礼之纲领也曰毋不敬者谓身
心内外不可使有一毫之不敬也其容猊必端严而
若思其言辞必安定而不遽以此临民民有不安者
乎此章凡四言而脩身治国之道略备其必圣贤之
遗言欤又曰伊川云主一之谓敬主者念念守此
而不离之意也及其涵养既熟此心湛然自然无二
不杂则不待主而自一矣不待主而自一即所谓诚
卷一 第 7b 页 WYG0117-0020d.png
也敬是人事之本学者用功之要诚则达乎天道矣
此诚敬之分也伊川又曰无适之谓一适往也主于
此事则不移于他事是之谓无适也 又曰所谓主
一者静时要一动时亦要一平居暇日未有作为此
心亦要主于一此是静时敬应事接物有所作为此
心亦要主于一此是动时敬静时能敬则无思虑纷
纭之患动时能敬则无举措烦扰之患如此则本心
常存而不失为学之要莫先于此 又曰敬一也而
卷一 第 8a 页 WYG0117-0021a.png
贯于动静故有思不思之异焉七情未发天理浑然
此心之存惟有持养当是时也无所事乎思情之既
发淑慝以分几微不察毫末千里当是时也始不容
不思矣无思所以立本有思所以致用动静相须其
功一也然圣贤所以敬尤在于静深居燕处怠肆易
萌操存之功莫此为要曰毋不敬者兼动静而言也
曰俨若思则专以静言矣方静之时何思何虑而曰
若思何也犹镜之明虽未照物能照之理无时不存
卷一 第 8b 页 WYG0117-0021b.png
心之虚灵洞达内外思虑未作其理具全正襟肃容
俨焉弗动而神明昭彻若有思然以身体之意象自
见蒙庄则曰形可使如槁木心可使如死灰异端误
人每每如此使心而无用则参赞化育贯通神明何
所本之弥纶万化利泽千祀何所发之故曰寂然不
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论至圣人然后无弊动静循
理无往非敬则其有思者寂之感无思者感之寂涵
养功深久将自熟
卷一 第 9a 页 WYG0117-0021c.png
北溪陈氏曰敬者一心之主宰万事之根本人心不
可测出入无时莫知其乡惟敬便不散 又曰此心
存则万理便森然于中古人谓敬德之聚正如此
又曰诚与敬不相关恭与敬却相关恭就猊上说敬
就心上说恭主容敬主事 又曰尧之钦明舜之温
恭汤圣敬日跻文王缉熙敬止工夫都如此
横渠张氏曰事主于敬则无过举也动容猊正颜色
出辞气则民可望而知也学者必自此推类
卷一 第 9b 页 WYG0117-0021d.png
新安朱氏曰毋不敬是统言主宰处俨若思敬者之
猊也安定辞敬者之言也安民哉敬者之效也若只
以事无过举可以安民为说则气象浅迫无含蓄也
石林叶氏曰礼主于敬敬者所以直内也内既直则
俨若思者德威也安定辞者德言也德威惟畏德言
惟信非安民哉
蓝田吕氏曰自天子至于庶人壹是以脩身为本欲
脩其身先正其心者敬之谓也脩身者正言猊以礼
卷一 第 10a 页 WYG0117-0022a.png
者也故毋不敬者正其心也俨若思者正其猊也安
定辞者正其言也三者正矣则无所往而非正此脩
己以安百姓也故天下至大取之脩身而无不足故
曰安民哉此礼之本故于记之首章言之
永嘉周氏曰毋不敬所以戒夫人之不可以不敬也
盖敬者君子脩身之道也所以闲邪而存诚者也敬
斯定定斯正正者德之基也慢斯怠怠斯邪邪者德
之贼也古之人相在尔室不愧屋漏出门如见大宾
卷一 第 10b 页 WYG0117-0022b.png
使民如承大祭何所不用其敬哉俨若思者非思也
凡思者其心必有所止心有所止者其耳目视听必
有所忘盖其心定者其容寂此俨然所以若思而非
思也古之人知止而虑善恭默以思道此有思者也
南郭子綦之隐几颜渊之坐忘此无思者也无思者
天也有思者自人而之天也古之为道者如此安定
辞者易所谓易其心而后语也盖一辞之不中皆心
之过孟子所以谓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可而颐之
卷一 第 11a 页 WYG0117-0022c.png
养正君子所以慎言语也此三者礼之大节君子学
道之要也自天子达于庶人自脩身至于为天下莫
不一于是故敬则无敢慢无敢慢则民莫不爱矣俨
则人望而畏之人望而畏之则民莫不敬矣安定辞
则其言善其言善则民莫不应矣匹夫而有此必有
安民之术天子而有此必有安民之事故曰安民哉
马氏曰夫敬者出于心而无事于外也在于我者出
入显晦之无常待乎物者贵贱贤否之不一至于敬
卷一 第 11b 页 WYG0117-0022d.png
而不慢则无处而不然也语曰君子无众寡无小大
无敢慢夫小与寡者人之所易者也而君子不敢慢
者以其在己者主敬而已思者神之所运而心之所
潜也邪正贤愚之行积于所思而发于外者也俨若
矜庄于外也俨然而庄则心之所思者静而正矣此
君子之所以发而无不中也安定则有主于中奠而
后发
吴兴沈氏曰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辞安民哉此圣人
卷一 第 12a 页 WYG0117-0023a.png
之言也自此而下虽至繁至悉然法度森密毫发不
可犯所以为曲礼
永嘉戴氏曰学以礼为先礼以敬为本然而持敬为
难故去其不敬者乃所以为敬也寡欲则心可养闲
邪则诚自存毋之为言禁止之辞也圣人于忿言惩
于欲言室于己言克于心言制于意必固我言毋皆
用力之辞也俨若思者非真思也有所思则坐驰矣
安定辞者非无辞也定其辞而后发也凡此皆主敬
卷一 第 12b 页 WYG0117-0023b.png
之功也俨若思则动容猊而民莫不服安定辞则出
辞气而民莫不信所谓笃恭而天下平也其于安民
也何有夫子曰脩己以敬又曰脩己以安人脩己以
安百姓其本则一而已
眉山家氏曰俨若思乃毋不敬之象毋不敬乃俨若
思之实
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郑氏曰四者慢游之道桀纣所以自祸
卷一 第 13a 页 WYG0117-0023c.png
孔氏曰此亦据人君恭谨节俭之事敖者矜慢在心
之名长者行敖著迹之称矜已慢物中人不免若有
心而无迹则于物无伤若迹著而行用则侵虐为甚
倾国亡家必由乎此故戒不可长心所贪爱为欲饮
食男女是也人皆有欲但不得纵在心未见为志但
不得自满六韬云器满则倾志满则覆乐者人情所
不能已当自抑止不可极为乐记云乐盈而反以反
为文
卷一 第 13b 页 WYG0117-0023d.png
庐陵胡氏曰四者圣贤所同戒郑意专指人君非也
从如字春秋传云鲁君世从其失长久也卢植马融
王肃并同
蓝田吕氏曰敖者人之所自恃也长之则慢物一命
而吕旅再命而车上舞三命而名诸父长傲者也欲
者人之所不能无也从之则丧已而灭天理好恶无
节于内从欲者也志者务存于远大故不可满也齐
桓公葵丘之会振而矜之叛者九国其满可知矣致
卷一 第 14a 页 WYG0117-0024a.png
乐以治心则君子未尝不欲乐也亦使乐而不流感
动人之善心而已奸声以滥溺而不止此极乐者也
四者皆人情之所不免过则害也
永嘉周氏曰君子所以知天者知其性也所以事天
者事其心也性之不明心之不存则在我者与天不
相似故有长傲以悖天德从欲以丧天性所见者小
则其志易满天道亏矣所慕者外则其乐易极天理
灭矣此其丧精失灵皆可哀之民也凡人之所以有
卷一 第 14b 页 WYG0117-0024b.png
傲者何也以其有我而已彼我既分胜心生焉强此
而劣彼此所谓傲也傲且不足以轻彼适所以害我
是心也且不可有况可长乎彼有傲睨乎万物之上
者是非世俗之鄙心也凡人之所以有欲者何也以
其有物而已物我既交爱心生焉忘己而徇物此所
谓欲也且不足以益我适所以丧我是心也且不可
有况可从乎彼有从心所欲不踰矩者是非世俗之
鄙心也凡人之志所以有满者所志者利也其心在
卷一 第 15a 页 WYG0117-0024c.png
利者利得其志必满志满者必骄由志道者观之不
亦隘乎凡人之乐所以有极者所乐者伪也故所乐
在物物得其乐必极乐极者必淫由乐道者观之不
亦鄙乎
马氏曰敖不可长者欲消而绝之也欲不可纵者欲
克而止之也志不可满者欲损而抑之也乐不可极
者欲约而归于礼也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
馀不足观则骄敖之丧德也甚矣此所以不可长也
卷一 第 15b 页 WYG0117-0024d.png
孟子曰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盖欲者出
于人为遂之而不克以义则无所不至矣此所以不
可从也夫聪明圣知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谦
有高世之行过人之功而侈然有自大之心则失其
所以为善此所以不可满也乐者人情之所不能免
也荡而无节则悖天理而穷人欲矣圣人知其不可
绝也故立中礼以防之盖酒者所以合欢必使之宾
主百拜而不敢醉乐者所以导和必使之正以雅止
卷一 第 16a 页 WYG0117-0025a.png
卷一 第 17a 页 WYG0117-0025c.png
其渐至于不可遏反观吾心四者何有当知是心不
可萌矣使徒遏其末流则随止随起终亦必甚而已
矣
费氏曰此四戒者皆所以持其敬也傲长则忽易而
无所畏欲从则流荡而不知反志满则骄惰而不加
脩乐极则荒惑而无所觉有一于斯敬不存矣此君
子所以亟言其不可也
金华应氏曰君子之学莫累乎有已尤莫累乎有物
卷一 第 17b 页 WYG0117-0025d.png
凡累乎物皆私乎己者也矜己凌物为傲而其病根
则生乎志满志大则常虚而能容物志小则易满而
能拒物彼傲者自以己大而物小孰知乃所以为己
之小哉逐物快已曰欲而其条畅则发于乐极夫乐
节而止则转物而不流荡而极则徇物而忘反彼纵
者自以物常顺乎已而无逆孰知乃非所以为己之
适哉四者蠹心之蟊贼溺身之酖毒学者所宜深戒
毛氏曰人皆曰礼所以强人吾独谓礼所以适
卷一 第 18a 页 WYG0117-0026a.png
人盖圣人不能使人之忘情而能使人之节情不能
绝人之情而能制人之情傲不能尽无也不长之足
矣欲不能尽无也不从之足矣盖强人以其所难则
人有所不堪且将荡然无所限隔反自肆而莫之止
故不若即其情而为之制使行焉而自著居焉而自
安则物或牵而心不应身或作而心不随尚何傲欲
之有 又曰礼者何天理是也非礼者何人欲是也
心无一物是谓天理心有一物是谓人欲然天理人
卷一 第 18b 页 WYG0117-0026b.png
欲相为消长有一分之人欲即灭一分之天理存一
分之天理即胜一分之人欲圣人所以为圣人以其
得天理而忘人欲众人所以为众人以其灭天理而
穷人欲学者将欲反其天理果何所事哉尘去而鉴
明矿尽而金见人欲去而天理全矣故圣人之教不
急于反天理而先于节人欲也傲也欲也皆人欲也
不为血气所使自然明于亲贤公于好恶天理岂不
自此得乎苟得苟免皆人欲也不为人欲所使则心
卷一 第 19a 页 WYG0117-0026c.png
肃而体庄猊诚而意敬天理岂不自此复乎记者先
之以四不可与夫六毋皆戒人之节人欲也继之以
敬爱贤者以至于坐如尸立如齐皆诱夫人之反天
理也学者苟欲至乎天理当自节人欲始
贤者狎而敬之畏而爱之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积
而能散安安而能迁
郑氏曰狎习也近也谓附而近之习其所行也心服
曰畏凡与人交不可以己心之爱憎诬人之善恶积
卷一 第 19b 页 WYG0117-0026d.png
谓己有蓄积见贫穷者则当能散以赒救之若宋乐
氏安安谓己今安此之安图后有害则当能迁晋舅
犯与姜氏醉重耳而行近之
孔氏曰自此至勿有一节总明爱敬安危忠信之事
贤是有德之称朋类附近习其德艺易相亵慢戒令
相敬贤者人心服畏不可疏之郑引宋乐氏见左传
襄二十九年引舅犯见左传僖二十三年
蓝田吕氏曰君子之于贤者狎之非徒爱也以其道
卷一 第 20a 页 WYG0117-0027a.png
可尊故敬之畏之非徒敬也以其德可慕故爱之狎
而敬之交可久也畏而爱之情可亲也君子之于众
人则有私爱也不敢蔽其恶有私恶也不敢掩其善
臧伯曰孟孙之恶我药石也季孙之爱我疾疢也美
疢不如恶石此知其善恶者也积者不能散怀于聚
也安安者不能迁怀于居也货恶其弃于地不必藏
于己也孟子曰王如好货与百姓同之此能散者也
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孔子去齐接淅而行去鲁
卷一 第 20b 页 WYG0117-0027b.png
曰迟迟吾行也当可去也虽父母之国去之况于他
乎此能迁者也
严陵方氏曰狎有近习意狎以迹而敬以心畏其威
而爱其德非特言人之于贤当如是也又以见贤于
人者能使人如是焉爱憎私情也善恶公义也情之
所爱不必皆善故必知其为恶情之所憎不必皆恶
故必知其为善
山阴陆氏曰狎而敬之则尊畏而爱之则亲
卷一 第 21a 页 WYG0117-0027c.png
马氏曰狎则生侮必将之以敬畏则不亲必辅之以
爱四者并行则待贤之义具矣夫天下之是非善恶
所以不明者蔽于人之憎爱不能徇理以察物也故
曰公生明偏生暗好恶正则天下之是非瞭然而不
惑矣积而能散者以财发身也安安而能迁者义之
与比也
永嘉周氏曰天下之人莫不善也贤者先得乎其善
者也故其温良可亲也其威严可畏也亲之而不知
卷一 第 21b 页 WYG0117-0027d.png
敬则其流必易畏之而不知爱则其渐必疏狎而敬
之而不失其尊畏而爱之而不失其亲君子之亲贤
有如此者天下之蔽莫大乎私天下之明莫大乎公
君子之于人也无私好无私恶惟能公于好恶故能
不以一己之爱憎而易天下之善恶君子之至公有
如此者凡人之所以厚积者必以为己私分也惟公
者能以天下为度则不累乎物在人者犹在己也奚
积而不能散乎凡人之所以居安者必以为我所安
卷一 第 22a 页 WYG0117-0028a.png
也惟公者能以天下为宅则不累其居在彼者犹在
此也奚安而不能迁乎惟其能散也故散而不失其
所积惟其能迁也故迁而不失其所安君子之无累
有如此者
东莱吕氏曰狎而敬之畏而爱之须将狎与敬作一
字看畏与爱作一字看方见得亲近贤者气象爱而
知其恶憎而知其善此天理人欲之所以分也大凡
人胸中著一件所爱所憎非特不见其恶不见其善
卷一 第 22b 页 WYG0117-0028b.png
凡其所见却被人欲障碍并不见了君子纯乎天理
故是是非非两不相夺
李氏曰君子之亲贤也狎以致其爱而以礼存心其
尊贤也畏以致其敬而以仁存心无作好则知其恶
无作恶则知其善是以能好人能恶人也圣人顺性
命之理则安其所安而不安其所不安故所安者有
不必迁也易曰介于石子曰知几其神乎小人暗于
善恶之积则安其所不安而不安其所安故于所不
卷一 第 23a 页 WYG0117-0028c.png
安有不知迁也易曰困于石子曰非所困而困焉名
必辱夫石物之安者也惟圣人则能介于所安而至
于吉小人则困于所安而至于凶安之则同而安之
者则异也故察其所安则君子小人见矣
新安朱氏曰人之常情与人亲狎则敬弛有所畏敬
则爱衰惟贤者乃能狎而敬之是以虽亵而不慢畏
而爱之是以猊恭而情亲也己之爱憎或出私心而
人之善恶自有公论唯贤者存心中正乃能不以此
卷一 第 23b 页 WYG0117-0028d.png
而废彼也六句文意大同皆蒙贤者二字为文言皆
众人所不能唯贤者乃能之耳旧注非是
王氏曰人之学莫急于与贤人处然亲之而不敬则
其渐必易畏之而不爱则其渐必疏易之疏之在贤
者本无恤也而我何所得哉若是者其于贤者本无
所见也人以为贤吾从而贤之耳使有所见则必知
所以可尊所以可亲者矣从夫子者至于久而不去
何也彼于圣人有所见也故曰子温而厉威而不猛
卷一 第 24a 页 WYG0117-0029a.png
然则欲与贤者游要必有所见
庐陵胡氏曰魏徵云憎者惟见其恶爱者止知其善
爱憎之间所宜详谨春秋传好不废过恶不去善
长乐刘氏曰积而能散者积其学而能散之于政上
也积其财而能散之于民次也积而不能散下矣安
安而能迁者国虽安必防其危而迁其德善以除其
危不可以安其安而弗迁也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
日新又日新能迁之谓也
卷一 第 24b 页 WYG0117-0029b.png
毛氏说见前
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狠毋求胜分毋求多疑事毋
质直而勿有
郑氏曰毋苟得为伤廉也毋苟免为伤义也狠阋也
谓争讼也毋求胜毋求多为伤平也质成也彼己俱
疑而己成言之终不然则伤知直正也己若不疑则
当称师友而正之谦也
孔氏曰临财苟得入已则伤廉隅难谓有寇雠谋害
卷一 第 25a 页 WYG0117-0029c.png
君父为人臣子当致身授命以救之狠谓小小阋狠
当引过归己不可求胜所分之物人皆贪欲望多入
已故戒求多人多专固未知而为己知故彼己俱疑
勿得成言之也勿有勿谓己有此义也
蓝田吕氏曰趋利避害人之情也虽君子亦然特主
于义而不苟也义可得则受义不可得则不受则得
不得有义矣义可免则免义不可免则不免则免不
免有义矣君子所趋惟义而已何利害之择哉狠者
卷一 第 25b 页 WYG0117-0029d.png
与人争者也君子无所争犯而不校而已故不求胜
也分者与人共者也如劳逸忧乐方与人共而独求
多焉是自私也道途不争险易之利冬夏不争阴阳
之和故不求多也多闻阙疑孔子之所许也疑而质
之自欺也信以传信疑以传疑则寡尤矣可疑而不
疑则道不信可直而不直则道不见我且直之又曰
予岂好辨哉予不得已也然则直者直吾道而已吾
何与乎故终日与人辩而不自有也理义者人心之
卷一 第 26a 页 WYG0117-0030a.png
所同然君子之于天下唯义理所在而已
永嘉周氏曰累于物者则临财必求苟得累于身者
则临难必求苟免惟君子忘物所以立我故不累于
物忘我所以立道故不累于身内外无累故可以得
而得无心于得非所谓苟得也可以免而免无心于
免非所谓苟免也君子之所以自立有如此者今天
下之所以好胜者为其不能忘我也天下之所以多
得者为其不能遗物也苟能忘我而常处其弱则人
卷一 第 26b 页 WYG0117-0030b.png
之狠者不求胜而天下莫能胜矣苟能遗物而常处
其不足则人之分者不求多而天下莫能损矣苟持
是于天下虽之蛮貊而必行入麋鹿而不乱君子之
所以与人有如此者君子之知众人之所以疑也众
人之曲君子之所以直也然而君子有同天下之志
而无善一己之心故致其大知以释其疑使天下之
疑者不疑质其所疑则天下疑矣推其大直以直其
未直使天下之不直者直有其直则天下不直矣故
卷一 第 27a 页 WYG0117-0030c.png
不质其疑所以欲天下之皆致其知也不有其直所
以欲天下之皆得其直也君子之善世有如此者凡
此数者君子之所当务而众人之所深戒也
马氏曰曾子避越寇而子思独不去卫以义所不得
免也孟子受宋薛之赆而却齐之馈兼金义所不宜
得也狠毋求胜君子所以惩忿也分毋求多君子所
以安命也盖刚而不辅以道则至于斗而危其身矣
此狠之所以不可求胜也自天子以达于公侯以至
卷一 第 27b 页 WYG0117-0030d.png
于士上下有职而尊卑有制不能安其所受而以辞
卑疾贫为志则至于犯分而戕义矣于行有疑以之
行己则不智在理有疑以之授人则不忠此所以无
敢质也王制曰司会以岁之成质于天子周礼曰听
卖儥以质剂盖质者有决而正之之意也孟子曰言
语必信非以正行也然则君子之所以直已而无枉
者岂自以为善而矜于世哉循理而适然耳书曰有
其善丧厥善此所以直而不敢有也
卷一 第 28a 页 WYG0117-0031a.png
山阴陆氏曰毋禁辞勿戒辞
李氏曰君子见得思义见危授命故临财而不訾临
难而不避君子不以为苟难然可以取可以无取取
伤廉可以与可以无与与伤惠可以死可以无死死
伤勇故廉者重取勇者重死而君子不以为苟易无
难也无易也不苟而已矣故冉子为子华请粟为不
可则原宪之辞粟君子亦未尝可也以曾子寇至而
去为是则子思之不去君子亦未尝以为非是也表
卷一 第 28b 页 WYG0117-0031b.png
记曰义者天下之制也不忮故毋求胜不求故毋求
多不忮近仁不求近义
王氏曰君子财有所当得难有所可免得其所
当得天下不以为贪免其所可免天下不以为怯至
于非所当得君子泊然无欲心非所可免君子毅然
无难色盖惟义所在故其处利害若此若怀苟得苟
免之心则将何所不至曰苟云者在乎若可得可免
之间自众人观之亦不为无辞也然君子所为岂直
卷一 第 29a 页 WYG0117-0031c.png
为有议己者虑哉君子所以过人者以其容物也乐
天也待小人以君子何所不容彼狠也而求胜之则
隘矣得丧穷达之来我何往而不乐忘其分而过望
之则戚矣是二者其患生于有我有我故与物为敌
必至于好胜有我则不知天必至于不安分质实也
学以疑故进事以疑故立盖疑则问问则明疑则思
思则得故君子以亡所疑为能而以有所疑为幸也
事疑矣而自以为实其能无咎乎直者顺理之谓也
卷一 第 29b 页 WYG0117-0031d.png
世本无直名有不直而后直名立事上无隐忠与人
无隐情理当然耳我何有哉不幸正直之士天下不
多有有一人焉则相与咨嗟叹息以为难事而斯人
亦且有自得之色以为能人所不能为固己浅矣而
又坐悻悻以速祸者遂以直道为不可行噫此岂直
之罪哉罪在于有之耳使天下皆知为理之当然而
我无与焉尚复有不直者邪后世至有为人臣者置
君于恶而已安受其名独何心哉
卷一 第 30a 页 WYG0117-0032a.png
永嘉戴氏曰积而能散临财毋苟得分无求多皆为
财利言也此人所甚病者故三言之天下之患莫大
于苟可为而止故苟者自恕之辞也毋苟免则于死
生之际严矣夫人心不可有所求也有所求则经营
必得而后止毋求胜求多则血气有时而定矣此皆
私欲之难制者学者能其所当能毋为其所不为则
几于礼矣
费氏曰欲富不欲贫欲得不欲丧人之常情也临财
卷一 第 30b 页 WYG0117-0032b.png
不嫌于得虽君子无异于众人然苟得财者无所不
为而不思义之可不可则君子不为也好生恶死好
安恶危人之常情也临难冀其或免虽君子无异于
众人然苟可免难者无所不为而不顾义之可不可
则君子不为也若曰吾于财必不欲得于难必不欲
免则是矫情行怪非中道也故毋苟得毋苟免中之
见于临利害者然也争而必求已胜分而必求已多
是徒知有已而不知有人皆偏也故毋求胜毋求多
卷一 第 31a 页 WYG0117-0032c.png
中之见于处物我者然也事可疑而未决必持一说
證而成之不已偏乎三代直道而行不直则道不见
君子固无恶乎直然昭昭然自表其直振而矜之以
为我所独有而他人所无是亦私而已矣是亦偏而
已矣有其善丧厥善此言善之不可有也不直固不
可直而有之又不可故疑事毋质直而勿有此君子
制行之适中者也
庐陵胡氏曰狠毋求胜惩忿也分毋求多平施也疑
卷一 第 31b 页 WYG0117-0032d.png
事毋质质正也事有可疑勿以臆决正之所谓阙疑
直而勿有不以己直彰彼曲
新安朱氏曰疑事毋质直而勿有两句连说为是疑
事毋质即少仪所谓毋身质言语是也直而勿有谓
陈我所见听彼决择不可据而有之专事彊辩不能
如此则是以身质言语矣
毛氏说见前敖不可长章
若夫坐如尸立如齐礼从宜使从俗
卷一 第 32a 页 WYG0117-0033a.png
郑氏曰言若欲为丈夫也春秋传曰是谓我非夫如
尸视猊正如齐磬且听也齐谓祭祀时礼从宜事不
可常也晋士丐帅师侵齐闻齐侯卒乃还春秋善之
使从俗谓牲币之属当从俗所出亦不可常也礼器
曰天不生地不养君子不以为礼
孔氏曰尸居神位坐必矜庄言人虽不为尸当如尸
之坐立之时虽不齐亦当如祭前之齐必须磬折屈
身士虞礼云无尸者主人哭出复位祝阖牖户如食
卷一 第 32b 页 WYG0117-0033b.png
间是主人有听法故郑云磬且听礼从宜谓梱外之
事将军裁之知可而进知难而退郑引士丐见公羊
襄十九年使谓臣为君出聘之法朝聘皆有皮马龟
金竹箭璧帛之等有则致之土俗若无不可境外求
物
清江刘氏曰若夫坐如尸立如齐弗信不言言必齐
色此成人之善者也未得为人子之道也此曾子之
文记礼者取之非误留若夫二字则全脱弗信以下
卷一 第 33a 页 WYG0117-0033c.png
一简
河南程氏曰坐如尸立如齐大要养其志也岂徒欲
养气乎哉
蓝田吕氏曰礼者敬而已矣敬者礼之常也礼时为
大时者礼之变也坐如尸立如齐尽其敬也礼从宜
使从俗适其时也体常尽变则礼达之天下周还而
无穷也若夫者发语之端盖举礼之大旨而言之也
庄氏云尸居而龙见居即坐也推是意也则坐容庄
卷一 第 33b 页 WYG0117-0033d.png
可知矣齐者专致其精明之德必见其所祭者则立
容端可知矣礼有不可行者必变而从宜如老者不
以筋力为礼贫者不以货财为礼之类使于他邦必
从其俗故有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之礼
永嘉周氏曰君子之所以必庄必敬者非以饰外猊
所以养其中也盖其心肃者其猊必庄其意诚者其
体必敬必庄必敬然后可以为尸故君子之坐如之
必庄必敬然后可以为齐故君子之立如之当是时
卷一 第 34a 页 WYG0117-0034a.png
也其心寂然而无一物有孚颙若而无他虑是心也
圣人之心也颜子三月不违仁不违此心也其馀日
月至焉至此心也圣人从心所欲不踰矩不踰此心
也圣人常颜子久其馀暂百姓日用而不知也古之
人何独坐立然后如此无须臾之离终食之违造次
必于是颠沛必于是此学者入德之要不可以不思
也
永嘉戴氏曰此论起居动作之礼也古之君子其律
卷一 第 34b 页 WYG0117-0034b.png
己甚严而酬酢万物不为崖异怪僻之行故麻冕纯
俭夫子从众鲁人猎较夫子亦猎较彼之君子或异
乎是视听言动不为非礼而好为是异世惊俗之举
取恶于人甚以纳侮是亦不明夫礼之故也儒行曰
君子之学也博其服也乡虽圣人亦不敢为异以骇
俗也夫人心所甚严者莫严于祭祀如尸如齐其严
甚矣宜者义也礼与义俱礼不合宜是为非礼之礼
俗非流俗之谓风俗各有所尚故曰入国而问俗苟
卷一 第 35a 页 WYG0117-0034c.png
非俗之所安君子不以为礼
王氏曰君子之所以然者凡以养其中也君子之学
要在于存养耳非特坐立之际为然若几杖之铭盘
盂之戒出门如宾在舆有见无所不用其敬譬犹高
其闬闳厚其垣墉则处乎室中者固泰然自若也而
昧者不知启户以延盗乃始操戈以逐之禦其东而
攻其西也复至惴惴然视外物如寇雠而以心累之
何其惑也安得如颜子者从事于视听言动之际以
卷一 第 35b 页 WYG0117-0034d.png
传圣学于千载之后乎 又曰言礼者多失于拘挛
故人病其难行正如法家守纸上语不求人情所在
则动辄有碍而法始弊矣夫礼者天下万世所通行
非止为一槩设也使知时中之义务当其可而已则
委巷之人皆可以为礼故曰礼从宜礼不从宜夏裘
而冬葛也使不从俗山鱼鳖而泽鹿豕也而可乎
长乐陈氏曰记曰礼可以义起从宜之谓也又曰入
国而问俗从俗之谓也孔子曰诵诗三百不足以一
卷一 第 36a 页 WYG0117-0035a.png
献毋轻议礼又曰诵诗三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
多亦奚以为夫以诵诗之多不足以议礼与为使则
礼之与使其可不知变哉
庐陵胡氏曰礼从宜从时之宜使从俗役使人必从
俗所便旧读为色吏反恐非
新安朱氏曰宜谓事之所宜若男女授受不亲为礼
而祭与丧则相授器之类俗谓彼国之俗若魏李彪
以吉服吊齐齐裴昭明以凶服吊魏盖得此义
卷一 第 36b 页 WYG0117-0035b.png
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
孔氏曰自此至往教一节总明人之所行皆当由礼
故以礼为目定亲疏者五服之内大功已上服粗者
为亲小功已下服精者为疏故周礼小史掌定系世
辨昭穆也决嫌疑者若妾为女君期女君为妾若服
报之则太重降之则有舅姑为妇之嫌故全不服是决
嫌也孔子之丧门人疑所服子贡引夫子丧颜渊若
丧子而无服丧子路亦然请丧夫子若丧父而无服
卷一 第 37a 页 WYG0117-0035c.png
是决疑也别同异者本同今异姑姊妹是也本异今
同世母叔母及子妇是也明是非者得礼为是失礼
为非若主人未小敛子游裼裘而吊得礼是也曾子
袭裘而吊失礼非也但嫌疑同异是非之属在礼甚
众各举一事为證
蓝田吕氏曰伯母叔母疏衰踊不绝地姑姊妹之大
功踊绝于地为祖父母齐衰期为曾祖父母齐衰三
月此所以定亲疏也嫂叔不通问嫂叔无服君沐粱
卷一 第 37b 页 WYG0117-0035d.png
大夫沐稷士沐粱燕不以公卿为宾以大夫为宾此
所以决嫌疑也己之子与兄弟之子异矣引而进之
同服齐衰期天子至于庶人其贵贱异矣而父母之
丧齐疏之服饘粥之食无贵贱一也大夫为世父母
叔父母众子昆弟昆弟之子降服大功尊同则不降
此所以别同异也礼之所尊尊其义也其文是也其
义非也君子不行也其义是也其文非也君子行也
故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男女不授受礼也嫂
卷一 第 38a 页 WYG0117-0036a.png
溺则援之以手此所以明是非也
马氏曰丧期有远近之杀宗庙有迁毁之制恩之隆
者服之三年而不以为厚族之远者杀于袒免而不
以为薄所以因人情而定亲疏也宗庙之仪迎牲而
不迎尸燕饮之礼宰夫为献主而以大夫为宾所以
断君臣之疑男女非有行媒不相知名非受币不交
不亲所以别男女之嫌凡为此者所以决嫌疑也夫
同异是非之所以不明者以无主于内也故曰规矩
卷一 第 38b 页 WYG0117-0036b.png
诚设不可欺以方圆绳墨诚陈不可欺以曲直又曰
欲察物而不由礼弗之得矣有礼则有主于内同异
是非之际判然可辨矣故曰无节于内者观物弗之
察矣
石林叶氏曰亲疏位也嫌疑情也故言定言决同异
事也故言别是非理也故言明礼至于明则礼之达
也
永嘉戴氏曰夫礼者定天下之邪正凡天下之事其
卷一 第 39a 页 WYG0117-0036c.png
疑似而难明参差而不齐可否而莫之定者皆取證
于礼非但为制礼言也其定于礼何也定于理而已
矣
王氏曰天下之事使其自有定分即礼矣又奚
取必于礼惟其在疑似之间人所易惑而不能处者
于是一举而断之以礼而后天下定何也礼无心而
人有情也方圆曲直固不假规矩绳墨者然毫釐之
差非质之规矩绳墨则容有可欺者矣夫子作春秋
卷一 第 39b 页 WYG0117-0036d.png
褒贬之际断然不易盖作春秋者夫子也所以为褒
贬者非夫子也礼也后世之褒贬乃以意为之宜其
纷纷无定论
费氏曰乐统同礼辨异故礼主乎辨所以辨天下之
理使之各得其当也夫物理各有攸当物理之自然
也圣人制礼亦因其自然而辨之使不乱耳人不能
无亲疏理之自然也圣人制礼以定之而人处亲疏
之间无不得其当如五服之制有精粗重轻之类是
卷一 第 40a 页 WYG0117-0037a.png
也事不能无嫌疑理之自然也圣人制礼以决之而
人处嫌疑之际无不得其当如男女不亲授受嫂叔
不通问之类是也同异有自然之理圣人制礼以别
之而同异判然得其当如车服器用之有等杀鼎俎
笾豆之有奇耦之类是也是非有自然之理圣人制
礼以明之而是非昭然得其当如麻冕礼也今也纯
俭吾从众之类是也夫亲疏嫌疑同异是非非圣人
之所为也特因其理之所在而定之决之别之明之
卷一 第 40b 页 WYG0117-0037b.png
而已尔故曰礼者理也
长乐陈氏曰易曰阴疑于阳又曰为其嫌于无阳燕
义曰不以公卿为宾为疑也明嫌之义也盖两物相
似为疑以此兼彼为嫌
礼记集说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