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百四十五 列傳第四十二
作者: 柯劭忞
年份:1920
卷一百四十五·列傳第四十二
趙天錫 賁亨 趙瑨 秉溫 秉正 趙迪 椿齡 買塔剌渾 六十八喬惟忠 袁湘 王兆 劉會 趙祥 聶珪 靳和 用 王守道李伯佑 楊彥珍 吳信 段直 楊珪 周獻臣 染成
趙天錫,字受之,東平冠氏人。祖誠,歲飢發慄賑餓者,爲鄉里所推重。父林,金貞祐之亂,以鄉豪保縣城,授冠氏令。大軍略洺州,林堅守不降,城陷,死之。
公元1221年
天錫,初爲本縣防城提控,後避兵於洺州。防禦使蘇政召置幕府,仍充冠氏令。乃挈鄉人壁桃源,天平諸山。太祖十六年,降於行合嚴實,從徵澤、潞有功,遷元帥左都監,兼冠氏令如故。
公元1224年
十九年,宋將彭義斌據大名,天錫度冠氏不能守,率所部往依大將孛裏海。義斌敗,授鎮國上將軍、左副元帥、同知大名路兵馬都總管事。二十年,復爲冠氏令。先是,冠氏守將李泉降於義斌,大兵至,怒城民反覆,欲屠之。天錫悉爲營護,活老幼數萬人。後泉在大名,又結蘇椿等,納金將鄭倜,欲復取冠氏。一日,倜自將萬人來攻,天錫率死士乘城力戰三晝夜,倜知不可攻,乃引去。太宗元年,朝於行在,上便民數事,優詔答之。四年,嚴實敗於黃龍岡,將佐十餘人爲金所俘,天錫皆以計活之。五年,用實薦,授行軍千戶,賜金符。十年,衆伐宋,病卒,年五十。
天錫天資厚重,造次必以禮,事母至孝,在軍中未堂妄笞一人。冠氏屢經寇亂,戶口凋耗,天錫敝衣糲食,勸課農桑,數年之後,流亡復業,賓至燕享犒勞如承平故事,來往者皆稱爲樂土云。
天錫姊有勇略,自將萬餘人,錦衣繡帽從橫無敵,東西數千里咸以女王目之。天錫子賁亨。
公元1259年
賁亨,字文甫,襲父行軍千戶。憲宗九年,從世祖渡江攻鄂州,有功。至元年五年,總管山東諸翼軍。從圍襄、樊。賁亨別抄蘄、黃以五百人拔野人原寫山寨,修白河新城。七年,偕元帥劉整入朝,授徵行千戶,賜金符及衣帶、鞍馬。從攻樊城,擁盾先登,拔之。十一年,敗宋將夏貴於淮西,益以濟南、汴梁二路新軍。十二年從攻鎮江,與宋將孫虎臣、張世傑戰於焦山,殺獲甚衆。江南平,進宣武將軍。
公元1242年
十四年,授虎符、懷遠大將軍、虔州路總管府達魯花赤。未行,盜發澉浦,行省檄爲招討使,率所部平之。未幾,處州盜季文龍、章焱作亂,文龍自稱兩浙安撫使,據處州天慶觀。賁亨將三百騎討之,走章焱。文龍復率衆來援,賁亨與萬戶忽都臺合兵攻之,賊大潰,文龍溺死。忽都臺欲盡戮州民,賁亨不從。兵虜掠,南亨捕爲首者斬之,還所掠於民,闔境悅服。
十五年,龍泉賊張三八殺慶元縣達錢花赤也速臺兒,衢州賊陳千二、遂昌賊葉一丙六遙與三八連合,賁亨以孤軍轉戰,前後斬首三千餘級,賊悉平。十七年,改處州路管軍萬戶。卒,年五十七。
趙瑨,蔚州飛狐人。父昆,金帥府評事。兄圭,亦爲金將,守飛狐城。昆卒,圭奉母如蠡州,留瑨于飛狐。
公元1213年
太祖八年,大軍至飛狐,瑨迎降。十二年,木華黎署瑨爲百戶,從攻蠡州。神將石抹也先戰死,木華黎怒,將屠城,晉泣曰:「母與兄在此,願以一身贖城中民命。」木華黎義而許之。從攻易州,城中死士突出,瑨力戰,中流矢,出腦後。城下,擢冀州行軍都元帥,佩金虎符。瑨讓於圭,從之,改授瑨冀州軍民總管,遷易州達魯花赤,佩金虎符。太宗代金,瑨輸矢二十餘萬行在,帝大喜,命權中書省事。五年,趙揚據興州叛,瑨討平之,遷中山、真定二路達魯花赤。
公元1262年
中統三年,立十路宣慰司,以瑨爲順天路宣慰使。至元元年,轉淄菜路總管。六年,改太原路。十二年,擢燕南道提刑按察使。十四年,改河南道。後致仕,卒年八十三。皇慶元年,贈儀同三司、太保、上柱國,追封定國公,諡襄穆。子秉溫、秉正。
公元1271年
秉溫,事世祖於潛邸,命受學於太保劉秉忠。從徵雲南大理。中統初,行右三部尚書事。至元八年,預製朝儀,授禮部尚書、知侍儀司事、祕書少監,購求天下祕書。十九年,遷昭文館大學士,知太史院、侍儀司事。《授時曆》成,賜鈔二百錠,進中奉大夫。二十九年,編《國朝集禮》成,官其子襲侍儀使。後卒。皇慶元年,贈金紫光祿大夫、司徒、雲國公,諡文昭。子和,昭文館大學士。
秉正,字公亮,瑨次子,秉溫弟也。初爲新軍上千戶。世祖自鄂班師,瑨迎謁於定州,奉牛酒以獻。帝爲下馬,坐帳內,瑨進酒,秉正從拜於後。世祖偉其貌,命入直宿衛。
公元1294年
從伯顏伐宋,賜金符,授徽州管軍總管,遷僉江西湖東道提刑按察司事。豐城尹張甲夤緣東宮近待得官貪虐。秉正按之,張怒曰:「吾受東宮教者。」秉正曰:「東宮教汝殘民耶?」吏不敢書其獄詞。秉正曰:「吾得罪,必不累汝等。」卒論如法。行部迎劉辰翁、鄧光薦諸老宿會於學官,命諸生師事之。移僉漢中道,謝病歸。二十八年,起爲僉河東道提刑按察司事。成宗即位,擢江南行合治書侍御史。大德五年,出爲江西廉訪使。卒年六十七,諡忠敏。
趙迪,真定藁城人。有膂力,善騎射。金末爲義軍萬戶。郡將出六鈞強弩,募挽者,獨迪能之,署真定尉,遷藁城丞。
公元1222年
大軍至藁城,迪率衆迎降。太祖十七年,升藁城爲永安州,號其軍爲匡國軍,以迪同知節度使事。從太祖征西域,將枝多縱意剽掠,獨迪治軍嚴,所過秋豪無犯。
初,真定既下,迪亟入索城中藁城人,得千餘,諸將欲分取之曰:「是我所掠者,宜歸我。」盡縱之去,衆皆感泣。後戰骨蔽野,迪爲大冢瘞之。遷永安軍節度使。卒年七十。子椿齡。
椿齡,字壽卿,襲父職爲永安軍節度使、藁城丞,尋遷縣令。有甲乙二人共飲,甲返,乙不知所往。其家訟甲殺之,己誣服。椿齡以不得乙屍,緩其獄,不令甲償死。逾月,滬陀冰釋而屍出,乃醉後墮水死也,甲之誣始白,一縣稱其詳審。
遷西京總管,兼大同尹。詔採民女實掖庭,椿齡上言:「山西距京師甚遠,又無大家,民女率寒陋,無可充掖庭之選。徒令嫁娶失時,非朝廷之盛舉。」同列不敢署名,椿齡獨奏之。事竟報罷。
公元1280年
改南京總管,兼開封尹。未行,裕宗在東官,留爲兵部尚書。未幾,改戶部,又改禮部。建言:「省部用人,率御其私,非獨名器日濫,且啓仕者之爭,無忌憚者至遮乘輿自訴,其風不可崇長。」時論韙之。至元十七年,出爲陝西漢中道提刑按察使。十八年,遷中奉大夫、荊湖北道宣慰使。二十七年卒,年七十三。子瓛,大中大夫、江州總管。
買塔剌渾,冀州人。太祖伐金,募能用炮者籍爲兵,授塔剌渾四路總押,佩金符以領之。及攻拔益都,擢龍虎衛上將軍、元帥左監軍,便宣行事。帥還,駐謙謙州。
公元1232年
十四年,從太祖征西域,將所部及契丹、女真、唐兀、漢兵攻斡脫剌兒城,塔剌渾督諸軍穴城先入,破之,拜元帥,改銀青光祿大夫。太宗四年,從睿宗渡漢江,略唐、鄧、申、裕諸州。又從大帥太赤攻下徐、邳諸州。六年,卒。子抄兒赤襲。從諸王孫哥、塔察兒伐宋。憲宗八年卒。子冀驢襲,卒。
公元1268年
弟六十八襲。至元五年,從諸軍攻襄、樊。九年,六十八率所部戍駱駝嶺一字城,立炮樊城南,不發,以怠敵心。俄率銳卒突出,攻其城西,破之。賜銀幣、鞍馬、弓矢。十二年,進宣武將軍,從攻宋常州,發炮摧其城,以納諸軍。宋援兵突至,六十八力戰卻之。臨安降,進懷遠大將軍。再進昭勇大將軍。領南軍精銳者入宿衛。累進奉國上將軍、管領炮手軍都元帥。二十年,罷都元帥,更授炮手軍匠萬戶,佩三珠虎符,二十六年,卒。
喬惟忠,字孝先,涿州定興大。從張柔起兵,保西山之東流堝。金行臺授惟忠定遠大將軍、桓州刺史。柔降於蒙古,招惟忠,不從。及克東流禍,柔嘉其守義,釋之。武仙叛,柔會諸將討之,使惟忠攝元帥事。仙棄真定走,將聚保於狼山寨,惟忠謂諸將曰:「彼欲歸巢穴,我遏之,必致死於我。不如開其歸路,彼得歸,無鬥志,是獲獸於穴也。」衆從之。仙既過,惟忠奮擊,大破之。有別將陷敵,惟忠橫戈突陣,援而出之,斬首或無算。
遂會攻彰德,轉戰至膝州,營於牙出。金人夜襲其營,惟忠揮戈陷陣,諸軍繼之,敵衆駭散。又會攻益都,敗援兵於城下。先是,柔開元帥府於滿城,以惟忠爲元帥都監,遷副遠帥。師還,復從柔鎮新衛州。
公元1246年
太宗雲年冬,從大軍破金人於鈞州,遂圍汴。金哀宗北渡,其丞相白撒圍衛州,惟忠力戰卻之,追奔至黃龍岡。又從圍蔡州。金亡,柔入覲太宗,奏言:「臣憑藉國威,所向克捷。臣剮將喬惟忠,戰功第一,乞加恩澤。」璽書賜金符,授千戶。自是連年伐宋,從破棗陽,攻光、黃等州,俱有功。定宗元年卒,年五十五。
惟忠美鬚髯,沈勇善戰,遇克捷,無自得之色。其攻黃州,宋人夜襲諸柵,惟忠率銳卒拒戰。主帥舉火偵之,見青甲而黃馬者戰甚爲。明日懸賞購人,惟忠終不自言,其不伐如此。子圭,襲千戶。
袁湘,字潤夫,太原臨泉人。金將王公佐鎮葭盧,當蒙古之衝,力不支。一日,問將佐使舉所知可與計事者。或薦湘,公佐辟之,授忠顯校尉,遙授延長縣主簿。以功進武節將軍、臨泉令。公佐卒,人心惶沮,湘曰:「吾不受一死,敵怨我日久,我死,彼將甘心於民,吾何忍耶?」濟河,詣大將孛裏海,湘請降,解所佩劍誓曰:「所有二於公者,有如此劍。」孛裏海義之,以便宜升臨泉爲州,授湘爲守將,遣將州兵略地鄜、延,悉下之。
擢延安路兵馬總管。湘敦勸農桑,裁抑遊惰,鄰民聞之咸逾河而至。又徵儒者侯邱、嚴明、焦舉華、張玉明、華美、邵瑞、張輔等延致幕下,由是禮讓大行。
會檢料戶口,湘止籍主戶,漏其僑家浮客。或咎以何獨損吾戶口,湘曰:「若欲肥版籍以炫衆耶?一旦賦役下,僑浮必逃亡,祗益累也。」後河東、山西累徙其民,湘謂使者曰:「吾所籍止主戶,不敢以僑浮爲土著,版冊具在,可稽也。何如勿徙,使各奠其居,置吏歲集其賦入,是以吾土養吾民,便甚。」使者從之。尋有詔,任民隨在佔籍。湘猶減浮僑之庸調。同列嫉其能,訐於朝,徵湘就辨。湘見貴幸,幣贄甚薄,執政嘉其廉直,釋之歸。世祖駐蹕六盤,湘上謁,建言:「始延安籍民爲兵,皆懸賞募之,人率授銀三十兩始行。及運戍久役,津饋不加於前,老稚日困,則怯者挺身亡去,悍者連伍俱歸。軍吏雖以法誅之,莫能止也。非大選閱州民厚籍饒丁更代,以休其力,則兵帳不充。」世祖韙之,責諸道將吏曰:「汝輩之來,其所請求不過官資之崇卑,符節之輕重而已。亦嘗有一白軍民利病,如袁湘者乎?」聞者愧服。自是,雖不自行遣官屬奏事,世祖輒曰:「若從袁湘所來耶?」即報可。卒年五十九。子克忠,昭勇大將軍、隴右道提刑按察使;克良,提舉太原桴術司。
公元1217年
王兆,堅州人。少爲軍吏,非所好,棄去,從旁郡諸豪俠遊。太祖十二年,蒙古兵圍雁門,遊兵至堅州,知州棄城遁。城人推兆與劉會同管州事,兆度不能守,乃與會等持牛酒詣軍門上謁,且獻攻取之策。主帥偉之,以便宣授兆左監軍,會軍事判官盡還所俘堅州生口。已而受監國公主教,遷昭武將軍、堅州左副元帥。時兵荒之後,兆招集流民,勸課農桑。在職二十年,威惠大行。以老病致仕,卒年八十。
弟斌,善騎射,兆倚爲爪牙。武仙餘黨匿五臺山中爲盜,斌偵知所在,擒盜首戮之,餘黨悉平。
兆子王巳,權堅州軍民。
次官劉會,亦堅州人。由判官遷驍騎將軍、堅州都元帥,兼節度使。子澤質於監國公主,深蒙禮遇。澤妻卒,公主賜良家女爲繼室。會卒,澤襲堅州軍民長官。
公元1235年
趙祥,字天麟,繁畤人。金末,徙蔡州之平輿。大軍圍金主於蔡州,祥糾合義兵數千,發平輿富人藏慄,突圍饋城中。金主嘉之,賜銀符,命還守平輿。金亡,祥率其衆降宋。宋襄陽守將慮降人反覆,欲坑之。太尉江海持不可,使祥戍鄧州,以裨將呼延實爲之監。祥與實不相能,又知其始謀,益憤。太宗七年冬,大兵略地至鄧州,祥突入實營,劫令約束所部毋妄動,即開門迎降,縱實還襄陽以謝宋。
公元1236年
八年二月,皇子曲出伐宋,徙唐、鄧、均三州民於洛陽西,以長水爲鄧州治,令祥權行省事。襄、樊二州民亦徙於洛陽西。祥入覲,奏歲飢,請發大名軍儲米,運陝州鹽,以振之。報可。賜金符、錦衣。旋授鄧州長官,以其弟彥爲次官。祥在任十二年,墾污菜,建城邑,甚有能名。憲宗三年,史天澤奉命經略河南,還五州民於故土,祥仍爲鄧州帥。時宋人已復取襄、樊,守以重兵,二州民無所歸,皆寓於鄧州。祥外捍敵兵,內務耕作,四年積穀七十萬石。以疾乞休,不允。卒年六十一。祥有勇力,善射,性坦直。子侃,以平宋功,授詔勇大將軍,鎮衢州。
聶珪,字廷玉,冀寧壽陽人,少孤,從兄璋學,天資天敏。金攝太原府事趙裕辟爲委差官。時德裕寄治榆次之利和寨。
公元1222年
太祖十七年,大軍克利和寨,珪率衆迎降,授招撫司副使,同都元帥王璋擡撫平定州諸寨。璋卒,珪代爲都元帥,而以璋弟貴副之。貴素驕恣,珪稍加檢制,貴不平,潛結武仙以叛。二十一年正月,遣步卒戕,珪以弓弦縊之,舁置於城西北隅。至夜,珪帳下督王常等視珪可救,緩共其縊而活之。珪奔於太原,太原繼陷,珪挺身走,檄召本路兵復克太原。
都行省恆察遣兩千戶討仙,以珪爲鄉導,襲破仙於石人寨。仙竄仙台寨,珪進圍之,仙衆潰,進奔汲縣。珪以功,攝平定臬晉威盂遼儀等處總兵都元帥,守令以下聽珪選注,賜金虎符。
時遺民據山寨自保,珪攻降石龕、燾泉等十餘砦。北山民兵帥趙德以驍勇聞,屢入寇。珪敗德於張家河,生獲之,德請降。珪使德入平山境,招撫張山、保安等寨。後德卒以戰死。
公元1233年
太宗五年,再攻新寨,拔之。於是河北之南路、西路,諸賊帥悉解甲來降。六年,仙餘黨復據平定、皋落,珪攻破之,其安撫史雄、康義等俱降。七年,東山羅珪等亦率所部來降,境內始平。時朝延更制,改授珪平定邢晉等州長官。
先是,珪拔新寨,俘男女數千人,大帥習力吉思欲盡坑之,珪不從,衆始獲免。珪天資仁厚,其爲政緩急輕重,悉有條例。家居喜賓客,多購法書名畫,與元好問、李治等友善。卒年五十六,贈西陽郡公。
子大本,襲平定等州軍民長官。
靳和,字達道,平陽曲沃人。家富,喜施予。
公元1219年
太祖十四年,率義兵三千人降於木華黎,授征南元帥。木華黎南征,留和守曲沃。金將據彈平、青龍諸寨,屢出剽掠,和選募鄉兵,且耕且戰,境內卒免流殍。太祖嘉之,拜絳陽軍節度使,賜金符。後乞致仕,卒。
長子麟,襲節度使。
次子用,初授榮河尹,遷汲縣尹。廷議開沁水通漕,用力爭不可,以舉家沒入爲請,事獲寢。已而沁水涌溢,壤民田千餘頃,其言卒驗。拜監察御史,出爲嶺北湖南道廉訪僉事。所至廉直有聲。卒於官。
王守道,字仲履,真定平山人。金亡,羣盜並起,往往殺守令,擁衆自保。宣撫司署守道爲縣尉,因攝令,改真定主簿。史天倪爲河北西路兵馬都元帥,鎮真定,收大名、澤、潞、懷、孟諸城之未附者,以守道爲府經歷。及金恆山公武仙降,爲天倪副,守道謂天倪曰:「是人位居公下,意不平,宜先事備之。」天倪不以爲然。未幾,果爲所害。及仙以城反,史氏舊部與屬縣豪傑納天倪之弟天澤爲主帥,攻仙。仙走保西山諸寨,執守道家人,以重市誘之。守道不顧。擢慶源軍節度使。
公元1270年
天澤爲五路萬戶,署守道行軍參謀,兼檢察使。真定爲莊聖太后湯沐邑,守道頻歲入覲,奏對稱旨,賜金符、錦衣、金錢。至元七年卒。至大元年,以子顒貴,特贈銀青榮祿大夫、大司徒,追封壽國公,諡忠惠。仁宗即位,復加推忠協力秉義功臣、金紫光祿大夫、大司徒、上柱國。
李伯佑,高麗人,爲史天倪部將。武仙襲殺天倪,其弟天澤方在燕京購入覲禮節,伯佑馳告之,與從事王玉汝、王縉推天澤領其兄潰卒。又北見國王勃魯,使奏聞。詔天澤嗣爲都元帥,以伯佑爲都提控。仙復夜襲真定,伯佑從天澤縋城出,先投下以藉。天澤走藁城,求援於董俊,諸將有異謀者,伯佑手斬之。天澤再取真定,伯佑轉鎮撫軍民都彈壓。
從天澤伐宋,以功授金符,授本路兵馬都總管。大軍圍襄陽,宋人柵峭石灘,環以戰艦。天澤將伯佑等二十人攻其柵,伯佑棹輕舸而進,三進三卻。宋人以爲怯,不設備。遂疾趨敵艦,天澤先登,伯佑繼之,平其柵而還。又從拔壽春,授千戶。天澤拜河南經略使,以伯佑攝真定萬戶。又從世祖圍鄂。
公元1260年
中統元年,擢侍衛親軍都指揮使,佩金符。李璮反,從大軍討之,戰於老鶬口失利。伯佑與董文蔚合,請天澤督師,從之。璮平,伯佑以老致仕,卒年八十三。
子珣,真定甘軍千戶;公懋,沐陽令;珏,江陵總管;琦,寶慶總管;琳,提舉越州人匠。初,伯佑致仕時,禁網尚疏,諸將多以家奴伏兵。後核兵籍,事發,罪至死。珣爲部下所訐,事連伯佑。珏方爲質子,乃自承曰:「吾以資用乏,爲此事;父兄不知也。」下獄當死,執政知其事,憫之,奏軍官未受俸以前,宜減罪。珏始獲免。後從大軍伐宋有功,應得萬戶,聞珣卒,子幼,恐奪珣千戶,乃棄已功,求代兄子襲千戶,曰:「吾父、兄世官也,吾宜及兄。」俟其子壯,授之。人稱其孝弟云。
公元1254年
楊彥珍,汴粱杞縣人。金末,聚衆二萬人來降,授萬戶。從張柔戰淮南、北,復徐、邳兩州,擢行軍千戶。又從柔拔光化、棗陽,克信陽軍,戍鄧州。宋將劉整來襲,戰於塔橋、古村、黔陂,屢敗之。與遊顯築威楚、鐵狗兩堰,以灌屯田,歲收粟數萬石。憲宗四年,以老乞致仕,使子珪襲其職;至元中卒,年七十。
公元1269年
楊珪,始以副千戶領彥珍舊部。江漢督府遣別將襲宋房州,爲宋兵所邀截,檄圭援之。戰於分道口,斬其副將杜胡。又戰於馬嘶山通道,房州全軍皆出。從史天澤援開、達二州,累戰皆捷,獲生口五百。又從阿術圍襄陽,戰於小堰堡南漳鴉及八瓣棱三山,擒宋將解都統、樊提轄於湖城寨,趙總管於野鵝池,劉都官於蚌山,王總管於狢子川。至元六年,襄陽下,授敦武校尉。
公元1275年
十二年,從伯顏攻漢陽,先登,拔之。又從敗宋師於陽邏堡,獲船五十五艘。又從阿里海涯戰於荊口,降其將高安撫。從攻沙市,先登,拔之。徇地峽州,鄉民多趨險阻自保,圭擇宜都富民駱升爲衆所信曏者,署爲邑令,招還五千戶。從圍潭州,先登,進武略將軍、千戶,佩金符。從下衡、永、全、道四州,拔靜江,進宣武將軍、總管,佩虎符。又從拔西融州,召還,進明威將軍、副萬戶,再遷廣威將軍、萬戶,戍襄陽。後卒。
圭大小七十餘戰,身被五創,矢中右手,洞肩汰股貫踵,衆推其勇敢云。
吳信,晉寧榮河人。目了能夜視,月下射雉兔於百步之外,矢無虛發。
公元1222年
太祖十七年,率衆降於木華黎,授鎮西元帥,留戍禹門東衛堡。進據汾陰鄉,金榮州守將憚信威名,不敢迎擊。信遂定榮州。
公元1230年
太宗二年,太傅耶律禿花遣信進攻夾家堡,中伏,士卒潰散。信突圍而出,過深阱,躍馬過之,如有神助。已而潰卒復集,現戰,大破之,堡衆遂降。
及境內寧謐,信躬勤稼穡,公私皆足。在任十餘年,爲政廉平,遠近歸之。後以疾致仕,卒年六十八。子思,襲榮河諸軍奧魯。
段直,字正卿,澤州晉城人。木華黎略地河東,直率衆歸之,承製授澤州長官,兼潞州元帥府右監軍,佩金符。時天下初定,以澤州衝要,留兵戍之。將士恣爲侵暴,民苦之,往往聚爲盜賊。直上言,願罷戍兵,請身任防守。從之。羣盜始息。
直見土人避亂者多未復,乃籍其業於親戚、鄰人,約曰:「俟主還與之。」於是流亡盡返,戶口日增。新法匿逃亡者籍沒,從坐保任。直乃豫爲符券,若系宮收養以俟諸軍物色者,於是臣家皆獲免罪。州人俘於他郡者,直又出資贖之。闔境翕然以爲樂土。
直乃大修廟學,購書萬卷貯之。州人李俊民,累徵不起,賜號莊靖先生,直迎而師之,學徒通經預選者至百二十餘人。世祖在潛邸,聞而嘉之,特命提舉本州學校事、直未拜而卒,年六十五。
子紹隆,襲澤州長官,加武略將軍,移知葭州。
公元1232年
同時有王圭,聞喜人。父謹成,金華州節度使,天興元年,拒大軍於新門,兵敗死之。圭以父死事,授招撫使,金亡降於蒙古,授徵行元帥、孟津令,敦尚儒雅,士論稱之。
周獻臣,字夢卿,忻州定襄人。
父丕顯,質直尚義。有以女奴嫁饑民爲贅婿者,歲久並所生男女奴之。丕顯教以訴訟法,爲有司所直,所生女從母,其餘皆免爲良。當世賢之。
丕顯長子鼎臣,金陽曲令,城陷死之。
獻臣其次子也。岱遜郡王略地河東,獻臣率衆迎降,承製授定襄令。從岱遜南略遼、沁、晉、絳、河解等州,皆望風納款。復從岱遜安輯靈、夏,以功擢九原府左副元帥,權四州都元帥,行九原府事。未幾,又從平河北,山東諸路。
公元1226年
太祖二十一年,武仙圍忻州,獻臣援之,遇仙驍將姬節便於忻州之南原,敵銳甚。獻臣謂麾下曰:「彼衆我寡,不可緩也。」乃陷陣而大,大破之,斬首三百餘級,圍立解。仙復遣驍將董佑襲盂州,遂侵忻州,獻臣拒戰,互有勝負,中流矢,創甚,意氣愈厲,覆敗佑於盂州之丘石甸,佑僅以身免。自是,仙不敢窺忻州。
公元1230年
太宗二年,車駕南征,詔獻臣屯三棱、大勝等寨,以御金人。已而從大軍克蔡州。又從大軍伐蜀。宣授徵行千戶,賜金符。後致仕,卒於家,年七十四。獻臣用兵有法,賞罰明信,與士卒同甘苦,故所向有功。
子允中,襲父職,累遷宣武將軍、太原路行軍總管:敏中,忻州諸軍奧魯長官。
襄陵人梁成,與獻臣同時,亦有名。成,性剛勇。國王孛魯選善騎射者,成中選爲偏將,從孛魯拔益都。又從攻河南,授廣威將軍、都元帥,賜金符。卒。
子正視,以質子從征西域,每戰先登,不避矢石,授武略將軍,充千戶,賜虎符。從也裏城,歿于軍。子乞住,襲父千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