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元史-近现代-柯劭忞

输入文本已由电脑自动标签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词汇
人物
地点
景观
植物
称谓、职官
时间
别称
数量或序号

卷一百四十一 列傳第三十八

作者 柯劭忞
年份1920
卷一百四十一·列傳第三十八
董俊 文炳 士元 士選 文蔚 文用 士廉 文直 文忠 士珍守中 士良 士恭
董俊字用章真定藁城人
力田,長涉書史善騎射。
金貞祐間邊事方急,藁城立的募,射中者拔爲將。
一發破的,遂領所募兵的統將。
公元1215年
太祖十年國王木華黎南下迎降
十四年,以勞擢知中山府事,佩金虎符
武仙真定諸城皆應
率衆夜入真定,逐走之。
十五年春中山府治中李全叛應
方屯曲陽,仙來攻,敗之黃山下,獻捷木華黎
以衆降,木華黎承製龍虎衛上將軍、行元帥府事,屯藁城
木華黎曰:「武仙奸黠,終不爲我用,請備之
木華黎然其言,以左副元帥,升藁城縣永安州,號其衆爲匡國軍,兵、民之事,一委
二十年仙果都元帥史天倪,據真定叛,勞郡縣皆爲守。
孤軍反側間,戰士不滿千人
攻之,不能下,乃縱兵蹂民禾。
呼語之曰:「汝欲得民,而奪之食,無道不爲也?
慚而去。
久之夜入真定敗走,乃納史天倪弟天澤爲帥。
公元1232年
太宗四年,會諸軍
明年歸德,追圍之。
夜出諸軍於水,力戰死之。
時年四十有八。
早喪父,事母以孝聞,待親故皆有恩意
時,以侍其軸爲賢,延歸教諸子
嘗曰:「射,百日事耳。
《詩》、《書》,非積學不通
」屢誡諸子曰:「吾一農夫,遭天下多故,徒以忠義事人,僅立門戶深願曹力田讀書,勿求非望爲吾累也。」
公元1229年
臨陣勇氣懾衆,立矢石間,怡然若無事者,雖中傷不爲動。
每慕馬援爲人,曰:「馬革裹屍固可壯。
」故戰必先登。
或諫,曰:「我人臣也,敵在前不死,乃就安避危乎!
」初,太宗即位,朝於行在,諸將獻戶口各增,數,吏請如衆。
曰:「民實少,他日需求無應,必重斂承命,是我獨利,而民日困也。
」蒿城有三百餘人剋期作亂,事覺,戮其渠魁,餘並釋之。
深、冀二州妖人惑衆,圖不軌連逮數萬人,有司議當族。
力請主者,但誅首惡。
節度使劉成叛降武仙今日:「叛者成一人,餘能去逆效順,即忠義士,吾畀其資產,仍奏官之。
」衆果相率來降
沃州天台寨既降,他半欲掠其子女
曰:「在降而俘其家,仁者不爲也。
」力止之。
爲政寬明見人善治田廬,必曲加褒獎,有惰者,則怒罰之。
故所完實,民惟恐其去也。
翊運效節功臣太傅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封壽國公諡忠烈
加贈推忠翊運效節功臣改封趙國公
九子文炳文蔚、文用、文直、文毅、文振文進、文忠、文義
文毅,同知潭州路總管府事
文進順德路總管府判官
文振文義,早卒。
文炳字顏明俊之長子也。
父卒,年始十六。
李夫人賢行治家嚴。
文炳事母,撫諸弟儼如成人
公元1235年
太宗七年,以父任藁城時年甫十七。
文炳明於聽斷同列束手下之,吏抱案牒求署字不敢仰視
縣貧,重以旱蝗,征斂日暴民不聊生
文炳私谷千石賑之。
前令軍興稱貸於人,貸家取息歲倍,償以蠶、
文炳曰:「民困矣,吾當代償
」乃以田廬計直與貸家,復籍縣親田貧民爲業。
於是流離漸復。
朝廷料民,必隱實者誅,籍其家。
文炳使民聚口而居,少爲戶數
以爲不可文炳曰:「爲民獲罪
吾所甘心
」民亦有不樂爲者,文炳曰:「後當德我。
由是賦斂大減。
旁縣民訟不得直,皆詣文炳求決。
文炳上謁大府旁縣聚觀之,曰:「吾亟聞董令,董令顧亦人耳,何其明若神也!
府帥需索無厭文炳抑不予。
或讒於府,帥欲中傷之,文炳曰:「吾終不能剝民求利也。
」即棄官去。
公元1251年
憲宗元年世祖合徵大理文炳率四十六騎從行,人馬道死殆盡
及至吐番,止有兩人,挾文炳徒行取死馬肉食之,日行二、三十里。
使者過,遇文炳還白其狀。
世祖即命其弟文忠以尚廄五馬載糗糧迎之。
既至世祖閔其勞,賜賚甚厚。
任使稱旨由是親貴用事
公元1259年
九年秋世祖伐宋,攻淮西臺山寨。
文炳馳至寨下,諭以禍福不應
文炳脫胄呼曰:「吾所以不亟攻者,欲活汝衆也,不速下,今屠寨矣!
」守者遂降
九月,師次陽羅堡。
宋兵築堡於岸,列船江中軍容甚盛。
文炳請於世祖曰:「長江天險,宋所恃爲國勢必死守,不奪其氣不可,臣請嘗之。
」即與敢死士數百人先發,率弟文用、文忠,鼓棹疾進
鋒既交,文炳麾衆上岸搏之,宋師敗走
命文輕舟報捷世祖方駐香爐峯,因策馬下山戰勝狀,以鞭仰指曰:「天也!
」命諸軍解甲明日圍城
渡江,會憲宗崩,閏十一月班師
公元1260年
明年世祖即位上都,是爲中統元年,命文炳宣慰燕南諸道。
還奏:「人久馳縱,一旦遽束以法,不可
宜赦天下,與之更始
世祖從之。
二年,擢山東東路宣撫使
就道會立侍衛親軍,帝曰:「親軍文炳難任
遙授侍衛親軍都指揮使,佩金虎符
公元1262年
三年李璮濟南
文炳諸軍圍之,賊勢日蹙
文炳曰:「窮寇可以講擒。
」乃抵城下,呼田都帥曰:「反者耳,餘來即吾人,毋自取死。
」田縋城降。
田,愛將,即降,衆遂亂,擒以獻。
兵有沂、漣兩軍二萬餘人,勇而善戰主將怒其從賊,配諸軍,使陰殺之。
文炳當殺二千人,言於主將曰:「彼爲所脅耳,殺之恐乖天子仁聖之意。
向天子伐南詔,或妄殺人,雖大將亦罪之,是不宜殺也。
主將從之。
伏誅山東猶未靖,乃以文炳爲山東東略經路使,率親軍以行。
出金銀符五十,有功者聽與之。
閏九月文炳益都,留兵於外,從數騎衣冠而入。
居府,不設警衛,召故將吏謂之曰:「狂賊詿誤汝等。
已誅,汝皆王民
天子至仁聖,遣經略使撫汝,當相安毋懼。
經略使得便宜除擬將吏,汝等勉取金銀符經略使不必上命不予有功者。
所部大悅
公元1265年
至元二年,以文炳代史氏兩萬戶鄧州光化行軍萬戶河南路統軍副使
到官,造戰艦五百艘,習水戰,凡厄塞要害列柵築堡,爲備禦計。
帝嘗召文炳密謀,欲大發河北民丁
文炳曰:「河南密邇宋境,人習江淮地利,宜使河南人戰,河北耕以供食
宋平,則河北長隸兵籍河南削籍
如是爲便。
將校素無俸給馬乘,請使所部千戶役兵四化百戶二人,聽其僱役稍食其力。
」帝皆從之。
始頒將校俸,以秩爲差
公元1270年
七年,改山東路統軍副使,治沂州
有詔和糴本部文炳命收州縣移文
衆諫文炳曰:「但止之。
」乃遣使入奏,曰:「敵人接壤知吾虛實,一不可邊民供頓甚勞,重苦此役,二不可;困吾以懼來者,三不可
」帝大悟,罷之。
九年,遷樞密院判官,築正陽兩城
公元1273年
十年,以文炳行樞密院事,守正陽
夏霖雨,水漲宋淮西制置使夏貴舟師十萬來攻文炳登城御之。
飛矢文炳左臂文炳拔矢左右,發四十餘矢。
中矢盡,顧左右索矢,又十餘發,力困不能張滿,遂悶絕氣殆。
明日,水入外郭文炳士卒卻避乘之。
文炳病創甚,子士選請代戰,文炳壯而遣之,復自起束創,手劍督戰
士選戈擊,幾獲之,遂遁去。
公元1274年
是歲,大舉伐宋,丞相顏自襄陽東下
十一年正月,拜參知政事、行中書省淮西
文炳伯顏安慶安慶守將范文虎城降
文炳請於伯顏曰:「大軍既疲於陽羅,吾兵當前行。
伯顏許之。
宋都督賈似道來御望風敗走
進至和州文炳伯顏曰:「和州與彩石戶對岸,亦堅城也,今不取異日爲後患。
伯顏使文炳萬戶晏徹兒往招之,知州事王喜城降
三月,詔以天時向署,命伯顏軍駐建康文炳軍駐鎮江
揚州堅守不下常州平江既降復叛。
張世傑孫虎臣約真揚兵誓死戰,陳大船萬艘碇焦山下江中,勁卒居前。
文炳身犯之,載士選別船。
文直士表請從文炳顧曰:「吾弟僅汝一子,脫吾與士選不返士元士秀猶足殺敵,吾不忍往也
士表固請,乃許之。
文炳輪船,建大將旗鼓士選士表船翼之,大呼突陳。
戰酣短兵相接,宋兵亦殊死戰,聲震天地,黃屍委伏仗,江水爲這不流
自寅至午,宋師大敗世傑走,文炳追及於夾灘。
世傑收潰卒復戰,又破之,遂東走于海。
文炳船小,不能入海,乃還。
甲士萬餘人,悉縱不殺,獲戰船七百艘。
十月諸軍三道而進,文炳居左,曲江陰並海趨臨安
先是江陰軍僉判世修欲降不果文炳檄諭之,世修城降,令權本軍安撫使
所過民不知兵,凡獲生口,悉縱遣之,無敢匿者。
張瑄衆數千,出沒海上文炳招討使王世強及士選單舸所,諭以威德即率所部降。
公元1276年
十三年春正月,次鹽官,招之再返不下
將佐請屠之,文炳曰:「縣去臨安近,聲勢相及臨安約降已有成言,吾輕殺人,則撓大計,況屠一縣耶?
於是遣人入城諭之,城人遂降
文炳伯顏於臨安城北。
宋主隰既納款伯顏文炳入城,罷宋官府,散其諸軍,封庫藏收禮樂器圖籍
文炳盡取宋主諸符璽上於伯顏
伯顏以宋主入覲,詔留事一委文炳
翰林學士李槃奉詔臨安文炳謂之曰:「國可滅,中不可沒。
宋十六主,有天下三百餘年,其太史所記具在史館宜收之。
」乃得宋史及諸註記五千餘冊,歸之國史院
宗室福王與苪赴京師,遍以重寶致諸貴人文炳卻不受。
及官錄與苪家,具籍受寶者,惟文炳無名
伯顏入朝奏曰:「文炳舊臣忠勤朕所素知
」乃拜資德大夫中書左丞
張世傑吉王昰台州福建亦爲宋守敕文炳進兵,所過禁士馬勿踐田責,曰:「在倉者吾既食之,在野者汝又踐之,新附之民何以續命
」次台州世傑遁。
諸將先俘州民,文炳下令曰:「臺人首效順於我,我不暇有,故世傑據之,其民何罪。
敢不縱所俘,以軍法論。
」得免者數萬口
溫州,其守將火城中而遁文炳追擒之,數其殘民之罪,斬以狥。
逾嶺,漳、泉、建寧邵武諸郡皆送款
人感文炳德,廟祀之。
公元1277年
十四年,帝在上都,適北邊有警,欲親征,急召文炳
四月文炳至自臨安,帝日問來期及至,即召入。
文炳奏曰:「今南言已平,臣無所效力請事北邊
」帝曰:「朕召卿,意不在是也
豎子盜兵,朕自撫定
以南,國之根本,盡以託卿。
卒有不虞便宜處置以聞。
中書省樞密院事大小,諮卿而行,己敕主者,卿其勉之
文炳避謝不許;因奏曰:「臣在臨安時,阿里伯奏詔檢括宋諸藏貨寶追索沒匿,人實苦之,恐非安懷之道。
」即詔罷之。
又奏:「昔者泉州薄壽庚以城降,壽庚素主市舶,臣欲重其事權,使爲我捍海寇,誘諸蠻臣服,因解所佩金虎符佩壽庚矣,惟陛下恕其專擅之罪。
」帝嘉之,賜金虎符
燕勞畢,即聽陛辭
文炳求見皇太子,帝許之,復敕太子曰:「董文炳所任甚重,見畢即遣行
太子慰諭懇至
文炳十選宿衛即日京追,凡在上都三日
大都更日中書樞密,不暑中書案。
平章政事阿合馬恃寵用事生殺任情,惟畏文炳
執筆請曰:「相公官爲左丞當暑省案
」請至再四不肯暑。
皇太子聞之,謂官臣忽納曰:「董文炳深慮,非爾曹所知
」後或私問其故,文炳曰:「主上付託者,在根本之重,非文移細故
且吾少徇則濟奸,不徇則致讒。
讒行則身危,而失付託本意
是以略其細務也,。」
公元1278年
十五年夏文炳有疾奏請機務
詔至上都,命僉書樞密院事中書左丞如故
八月天壽節禮成賜宴帝命文炳上坐,諭宗室大臣曰:「董文炳功臣也,理當坐是
」每尚食上食輒輟賜文炳
是夜,文炳復作敕賜御醫診視疾篤洗沐而坐,召文忠等曰:「吾以先人死王事,恨不效命邊疆,今至此,命也。
原董氏世有男子能騎馬行伍,則吾死瞑目矣,言畢,卒,年六十二。
帝聞,悼痛良久,贈金好光祿大夫平章攻事、上柱國追封趙國公諡忠獻
世祖文炳最厚,嘗曰:「朕心,文炳所知文炳心,朕所知
」故讒間不行
文炳卒後十餘年,奸臣桑哥敗,帝詔文士選入,曰:「汝父忠勤不欺成吾大事
不必遠學,學汝父足矣
」其爲帝所如此
文炳孝友,居母喪哀毀骨立,教諸弟嚴師
文用、文忠貴顯休沐還家不敢至私室,侍立終日不問不敢對,諸弟有過受笞退,無怨言
當世家法者,比之漢萬石君云。
士元士選
士元一名不花字長卿文炳長子也。
襁褓喪母,祖母李氏愛之,謂文炳曰:「俟兒能言即令讀書
憲宗,士元年二十三,從叔文蔚鄧州軍西行。
釣魚山宋人堅壁拒守
士元請代文蔚攻之,以所部銳卒先登力戰,以它軍不斷而還
憲宗壯之,賜金、帛。
中統初文蔚入典禁兵士元供奉內班從車巡狩北方
文蔚病卒,無子,命士元襲爲千戶,率禁兵淮上
士元軍中修敕武備號令肅然
丞相伯顏江南兩淮郡縣猶爲宋守,十元攻拔淮安堡,以功遷武節將軍
太師博魯歡攻揚州,駐灣頭堡
博魯歡病還京師,以行省阿里代領諸軍
揚州守將姜才米運至,出步騎五千陣於丁村。
阿里素不習兵,率輕騎百出堡,士元別將哈刺禿以百騎從之。
日已暮,宋兵至者萬餘,士元左右曰:「大丈夫報國正在今日,勿俱也。
整軍欲戰,阿里已遁去。
土元與哈刺禿以所部迎敵泥淖馬不能馳,乃棄馬步戰,至夜,宋兵始退。
明日阿里來視戰地,見士元泥中,身被十七創,甲裳盡赤,肩舁至營而絕,年四十二。
哈刺禿亦戰死。
文炳聞士元死,一慟而止曰:「真吾子也。」
公元1308年
江淮既平,伯顏入朝言於帝日:「淮海之役,所損者二將而已
」帝問其人,以上元與哈刺禿對。
曰:「不花健捷過人晝戰必能制敵,夜戰而死,甚可借也。
至大元年,贈鎮國上將軍僉書樞密院事諡節憋
後加推誠效節功臣資政大夫中書左丞護軍追封趙郡公改諡忠愍
士元妻淩氏嘗以賜幣土元作服,世祖善之,謂左右曰:「董士元妻必勤於女紅者。
由是賢名
守仁中書參知政事諡肅誠
士選字舜卿文炳次子也。
幼從文炳居兵間,晝治武事夜讀不輟
文炳敗宋兵於金山,士選戰甚力。
及降張瑄等,丞伯顏臨陣觀之,壯其驍勇遣使問之,始知爲文炳子。
奏功,佩金符管軍總管
臨安降,從文炳入官,取宋主降表及收其文書圖籍靜重識大體秋毫元所取,軍中稱之。
詔置侍衛親軍諸衛,以士選前衛指揮使,未幾,以職讓其弟士秀
帝嘉其意,命士秀將前衛,而以士選同僉行樞密院事於湖廣久之召還。
乃顏叛,帝親征,召士選行在所,與李庭同將漢軍以御之。
乃顏飛矢乘輿士選等出步卒橫擊之,其衆敗走
急進退有禮,帝甚善之。
桑哥伏誅,召士選論議政事,以中書左丞平章政事徹理往鎮浙酉,聽辟舉僚屬
至部,察病民事,悉以帝意除之。
西僧楊璉真伽總攝僧教於杭州,淫態不法士選密旨逮之,械之於市,士民稱快
公元1294年
成宗即位,僉行樞密院江南
未幾,拜江西行省左丞
贛州劉六聚衆至萬餘,自號劉王
朝廷遣兵討之,主將觀裏不肯戰,賊勢益盛。
士選請自往,衆欣然許之。
即日就道,不求益兵,但率掾史李霆鎮、元明善二人,持文書以去,衆莫測所爲
境,捕貪吏病民者治其罪,民大悅
進至興國縣,去賊百里察知激亂之人,悉置於法,復誅奸民之爲囊橐者。
於是爭出自效不數日,遂擒賊首,散餘衆歸農
軍中獲賊所爲文書旁近郡縣富人姓名具在
霆鎮、明善請焚之,民心益安。
遣使以事平奏於朝。
中書平章政事不忽木召其使,謂之曰:「狂公上功簿耶?
使者曰:「某且行,左丞某日:『朝廷若以軍功爲問,但言鎮撫無狀,得免罪幸甚,何功之可言
』因出其書,但請黜贓吏數人而己,不言破賊事。
廷議深嘆其不伐
江南行徇史臺中丞廉威素著不嚴而肅。
入僉樞密吭事,俄拜御史中丞
中丞崔彧久任風紀,善斡旋就事功。
既卒,不忽木平章軍國重事繼之,方正大體已而多病,遂屬之士選
士進風采明俊中外竦然
公元1321年
丞相完澤劉深言,出師徵八百媳婦及至士卒死者十已七八。
驅民轉粟餉軍溪谷之間不容舟、車,必負捉擔以達
一人致粟八斗率數人佐之,凡數十日乃至
由是死者數十萬,中外騷然
完澤說帝:「江南地盡世祖所取,陛下不興此役,則無功可見後世
」帝入其言,用兵意甚堅,故無敢諫者。
進率同列言之,奏事殿中畢,同列皆起,士選獨言:「劉深出師,以有用之民而取無用之地。
就令當取,亦必遣使諭之,諭之不從然後時而動。
豈得一人妄言,致百萬生靈死地
」帝色變,士進猶辨論不止侍從皆爲戰慄
帝日:「事已成,卿勿復言
士選曰:「以言受罪,臣所甘心
他日以不言罪臣,臣雖死何益!
」帝麾之起,左右士選出。
未數月,帝聞師敗績慨然曰:「董二哥之言驗矣。
吾愧之。
」因賜上尊,以旌直言。
罷兵,誅劉深等。
世祖嘗呼文炳曰董大哥,故帝以二哥士選云。
久之,出爲江浙行省右丞,遷汴梁行省平章政事,又遷陝西
至治元年卒,追封趙國公諡忠宣
士選平生忠義自許,尤廉介門生故史無敢苞苴進者。
治家甚嚴,言世家有禮法者,必歸之董氏。
禮敬賢士,在江西以屬掾元明善爲賓友,既又師事吳澄,延虞汲家塾,以教其子,後又行範槨等數人,皆以文學顯。
守忠雲南行省參知政事樞密副使諡靖獻;守愨,浙東廉訪使;守思,知威州
文蔚字顏華俊之次子也。
重厚寡言善騎射,膂力絕人
事母至孝,凡所與交,貴賤長幼待之無異
公元1241年
太宗十三年,僉民兵南行文炳文蔚率十有七人,私整鞍馬衣甲自爲一隊,與衆軍渡淮。
憲宗四年世祖大理,還駐六盤山
文炳文蔚公勤可委以事,解所佩金符讓之
嘉之,授藁城等處行軍千戶,鎮鄧州是年冬十一月,城光化
明年,城昆陽
六年,城棗陽
文蔚悉總其役。
公元1257年
七年,從大軍城南漢江北瀕湖,卒不得渡。
文蔚夜率所部,於湖水狹處,伐木爲橋,至曉,師畢過,城人大掠。
文蔚復統拔都軍以當前行,奪其外城,論功居最
九年,從憲宗,至釣魚山地勢險絕惟一徑可登。
文蔚激厲將士,挾雲梯以上
帝親勞之厚加賞賚
公元1261年
中統二年世祖武衛軍。
文蔚鄧州兵入爲千戶
北狩留屯上都
三年李璮反,據濟南文蔚所部圍其南面
至元五年七月,卒於上都炭山
秦定中,贈明威將軍、僉右衛使司事、上騎都尉隴西郡
文用,字彥材,俊第三子也。
十歲,父卒,長兄文炳諸弟有法
文用學問早成弱冠詞賦中選
藁城莊聖太后湯沐邑太后命擇邑中子弟來見,文用始從文炳太后和林
世祖潛藩
命文主文書,講說帳中
公元1466年
憲宗三年從世祖徵雲南大理
七年世祖命授皇子經,是爲北平王雲南王
又使召遺老竇默姚樞李俊民李冶魏璠符。
九年從世祖伐宋,攻鄂州宋呂文德將兵來拒,水陸軍容甚盛。
世祖臨督戰文炳先進,文用與文忠固請偕行世祖親料甲冑,擇大艦授之,大破宋師。
公元1643年
憲宗崩,世祖即去,文用一日三諫,乃班師
世祖即位,使文用宣諭過郡,且擇諸翼軍充侍衛七月還朝
中書左丞張文謙宣撫大名等路,奏文炳左右司郎中。
二年八月,以兵部郎中參議都元帥府事。
三年李璮叛,從元闊闊討之。
阿術伐宋,召文用爲其屬,文用辭曰:「新制諸侯總兵者,其子弟任兵事。
吾兄文炳經略使重兵山東,我不當行
阿術曰:「潛邸舊臣不得引此爲說。
」文用卒謝病不行
公元1264年
至元元年,召爲西夏中興路行省郎中
中興自渾都海之亂,民間恐動竄匿山谷
文用至,鎮之以靜,爲書通衢諭之,民乃安
開唐來、漢延、秦家等渠,墾中興西涼沙等州之地爲屯田,歸者四五萬戶,更造舟於河,受諸部落潰叛來降者。
公元1265年
諸王只必鐵木兒鎮西方,部下需索無算省臣不能支,文用坐幕府,輒面折以法。
其徒積忿,譖文用於王。
王怒,召文用,使左右雜問之,意叵測
文用曰:「我天子命史,非汝守所當問,請得與天子所遣爲王傅者辨之。
」王即遣其傅訊文用。
文用謂之曰:「我漢人生死不足計。
所恨者,仁寬厚如王,而其下毒百姓凌暴官府,損王聲名。
事體不便
」因歷指不法數十事,其傅白於王,王即召文用謝曰:「非郎中,我不知也。
郎中持此心事朝廷,宜勿怠。
自是譖始不行
二年入奏經略事宜還,以詔旨行之。
公元1271年
八年,立司農司,技山東西道巡行勸農使
文用巡行所部,至登州,見其開墾有方,以郡守爲能,作詩表異之。
蒞任五年政績爲諸道勸農使之最。
十二年丞相安童奏文用爲工部侍郎,代紇石裏
石裏阿合馬私人也,安童罷相即使鷹監奏曰:「自紇石裏去,工部侍郎不緒鷹食,鷹且瘦死。
」帝怒,促召治之,因急捕文用入見,帝望見曰:「董文用爲爾治鷹食者耶!
」置不問,別令取給有司
公元1276年
十三年,出爲衛輝路總管,佩金虎符
諸郡運江淮米於京師,衛當運十五萬石。
文用曰:「民籍可役者無幾,且米船不能以時至,而先爲期會,是未運而民己困矣。
」乃集旁郡通議,立驛置法,民力以舒。
十四年,詣漕司言事
適漕司議沁水東合御河以便漕,文用曰:「衛爲郡,地最下,大雨時行沁水溢出,今又引之使來,豈惟無衛,將無大名長蘆矣。
會朝遣使相地形,上言:「衛州城浮屠最高者,才與沁水平,勢不可開。
事始寢。
公元1279年
十六年受代歸。
裕宗東官,數爲臺臣言:「董文用忠良何以不見用。
十八年臺臣奏起文用山北遼東道提刑按察使不赴
十九年朝廷舊臣,召文用兵部尚書
二十年江淮省臣建議行臺隸於行省,狀上,集朝臣議之。
文用議曰:「御史臺譬之臥虎,雖未噬人,人猶畏其爲虎也。
虛名僅存紀綱不振一旦摧抑之,則風采{艹而}然;無可復望者矣。
阿合馬用事時,商賈賤役行賄入官及事敗,欲盡去其人,廷議以爲不可,使阿合馬售私思,而朝廷斂怨
乃命按察司劾罷其不稱職者,然後吏有所憚,民有赴訴
則是按察司者,國家激勵之,不可摧抑之也。
於是廷臣悉從文用議。
公元1283年
禮部尚書,遷斡林、集賢二院學士知祕書監
中書右丞盧世榮,以掊克爲功,建議曰:「我立法治財,視常歲倍增,而民不擾
」招下會議,人無敢言者
文用陽問曰:「此錢取於右丞家耶?
將取之於民耶?
取於右丞之家,則不敢知。
若取諸民,則有說矣,收羊者歲嘗兩剪其毛,今牧人日謂其毛而獻之,則主者固悅其得毛之多,然而無以避寒熱,即死且盡,毛又安所得哉!
民財有取。
取之以時,猶懼其不給
刻剝無遺,尚有百姓乎!
世榮不能對。
丞相安童坐中日:「董尚書真不虛食俸祿者。
」議者出,皆謝文用曰:「君以一言,折聚斂之臣,吾曹不及也。
世榮以是得罪
公元1285年
二十二年,拜江淮行中書省參知政事文用力辭。
帝曰:「卿家非他人比。
所以任卿者,不在錢穀細務,卿當察其大者,事有不便,但言之。
文用遂行
行省丞相忙兀帶;素貴倨,同列莫敢仰視跪起稟白小吏
文用至,則坐堂上,侃侃與論是非無所遷就,雖數忤之,不顧也。
有以帝命佛塔於宋故宮者,官史奉行甚急天大雨雪入山伐術,死者數百人,猶欲並建大寺
文用曰:「非時役民民不堪命少徐之如何?
」忙兀帶曰:「參政奈何上命耶?
文用曰:「非敢格上命今日之困民力失民心者,豈上意耶?
」忙兀帶意沮,遂稍寬其期。
二十三年朝廷將用日本文用上書極諫時論韙之。
公元1288年
二十五年,拜御史中丞
文用曰:「中丞不當細務吾當先舉賢才
」乃舉胡祗遹王惲雷膺、荊玩恆、許楫、孔從道十餘人按察使徐琰、巍初爲行臺中丞當時以爲極選
桑哥當國,自近戚貴人見之,皆屏息遜避
文用不附之。
桑哥令人文用頌己於上前文用不答。
桑哥又自謂文用曰:「百司具食丞相府矣。
文用又不答。
北邊軍興誅求愈急,文用桑哥曰:「民憊矣。
外難未解,而內伐根本丞相宜思之。
桑哥益怒,乃摭拾臺事百端文用辯論不爲屈。
於是具奏桑哥奸狀,語密外人不知也。
桑哥誣譖文用於帝,曰:「在朝董文用戇傲不聽令沮撓尚書省,誰治其罪?
」帝曰:「彼御史之職也,何罪之有
董文用端謹,朕所素知,汝善視之。
」遷大司農
時欲奪民田屯田文用固執不可
乃遷爲翰林學士承旨
公元1290年
二十七年,隆福太后東官,以文用舊臣,欲使女用授皇孫經,以帝命命之。
文用講說旨,必附以朝廷故事反覆開悟皇孫特加敬禮
公元1294年
三十一年帝命文用諸子入見文用曰:「臣蒙國厚恩,死無以報,臣之子豈敢邀恩寵。
」命至再三,終不肯從。
世祖崩,成宗即位上都太后文用從行
即位巡狩三不刺之地,文用曰:「先帝棄天下陛下不以時還;元以慰元元之望,宜趣還京師
」帝悟,即時旋蹕。
帝每召文用,問先朝故事文用盛言先帝虛心納諫開國經世之務,奏對或至夜半
初,帝在東官正旦受賀,於衆中文用,召使前曰:「吾向見至尊,甚稱汝賢。
」至是眷賚益厚。
是年,詔修《世祖實錄》。
遷資謂大夫知制誥修國史文用祖宗世系功德近戚將相世勳績,皆記憶貫穿史館質疑文用
大德元年請老,賜中統鈔萬貫以歸,官一子鄉郡侍養
六月卒,年七十有四
銀青光祿大夫少保壽國公諡忠穆
八子士亨,晤勇大將軍侍御親軍都指揮使士恆南康路總管士廉字簡卿,以儒業起家爲國子師,匾其書室曰:「性齋」,學者稱之。
文直字彥正,俊第四子也。
通經史法律,爲藁城,佩金符
好施鄉里貧乏者,每陰濟其急,不使之知。
卒年五十有二。
士表,後衛親軍都指揮使追封隴西郡侯諡武毅
表子守義,前衛親軍都指揮使追封隴西郡侯諡昭毅
文忠字彥誠,俊第八子也。
入侍世祖潛邸
從討雲南
又從伐宋與兄文炳文用敗宋兵於陽羅堡,得艨艟百艘
公元1643年
世祖即位,置符寶局,以文忠爲郎,授奉訓大夫,居益近密,嘗呼董八而不名
至元二年,安董以右丞相入領中書,陳十事,言忤旨。
文忠曰:「丞相素有賢名人方傾聽,所請不得何以爲政
」遂從旁代奏條理詳明,始蒙允納
公元1271年
八年侍講學土徒單公履欲奏行貢舉,知帝於釋氏重教輕禪,乃言儒亦有之,科舉類教,道學類禪。
帝怒,召姚樞許衡宰臣廷辨
文忠自外人,帝曰:「汝日誦四書》,亦道學者。
文忠對曰:「陛下每言,士不治經講孔盂之道而爲詩賦何關修身,何益治國
由是海內之士,稍知從事實學。
臣今所誦,皆之言,焉知所謂道學
而俗偏守亡國餘習,欲行其說,故以上惑聖所,恐非陛下教人修身治國之意也。
」帝意始解
公元1274年
十一年,伐宋,民田供給文忠奏免常歲橫徵,從之。
請罷官鬻田器之稅,聽民自爲
時多盜,詔犯者皆殺無赦文忠言:「殺人取貨,與竊一錢者均死,恐乖陛下好生之德
」帝悟,敕革之。
或告漢人歐傷國人,及太府監盧摯盜剪官布
帝命殺以徵衆。
文忠言:「今刑曹於囚罪當死者,已有服辭,猶必詳讞
豈可因人一言,遽加重典。
宜付有司閱實,以俟後命
」乃遣文忠近臣滿分核之。
皆得其誣狀,遂原之
帝因責侍臣曰:「方朕怒時,卿曹皆不敢言
董文忠開司朕心,則殺二無辜之人,必取議中外矣。
」因賜文忠金樽,曰:「用旌卿直。
裕宗亦語官臣日:方天威之震,董文忠從容諫止,實人臣所難能者。
盧摯奉物詣文忠泣謝曰:「鄙人賴公復生
文忠曰:「吾素不知子所以相救者,爲國平刑,豈望子見報哉。
」卻其物不受
公元1279年
安童罷相阿合馬獨當國柄,懼廉希憲復入相,害其私計,奏希憲平章政事行省江陵
文忠言:「希憲國家名臣
宰相虛位不可使久居外,以孤人望;且江陵卑溼希憲病,宜早召還。
」從之。
十六年十月,奏曰:「陛下始以燕王中書令樞密使,才一至中書
自冊爲太子,欲使明習軍國之事,然十有餘年,終守謙退,不肯視事者,非不奉明詔也,蓋朝廷處之未盡其道爾。
夫事已奏決,而始啓太子,是使臣子而可否君父之命,故惟有避遜而已
以臣所知不若有司先啓太子而後奏聞,其有未安者,則以詔敕斷之,庶幾理順而分不逾。
」帝即日大臣面諭意行之。
復語太子曰:「董八祟立國本者,其勿忘之。」
禮部尚書謝昌元請立門下省封駁制敕,以絕近習奏請之弊。
銳意行之,詔廷臣雜議,且怒翰林學士承旨王磐曰:「如是有益之事,汝不入告,而使南方後進言之,汝用學問何爲
廷議文忠侍中
近臣乘間奏曰:「陛下門下省,今實其時
得人可以聖心新民聽。
今聞用欺詐之臣,臣實惑之。
」其言多指摘文忠
文忠忿辨,帝令言者出,文忠猶訴不止
帝曰:「朕自知之,彼不言汝也。
文炳中書左丞卒,太傅伯顏言文忠可相;文忠固辭
公元1281年
十八年,升典瑞局爲監,郎爲卿,仍以文忠爲之,授正議大夫
俄授資德大夫僉書樞密院事,卿如故
車駕行幸詔文忠毋扈從留居大者,凡官苑、城門直舍徼道環衛管屯禁兵太府少府軍器尚乘諸監,皆領焉。
兵馬司舊隸中書並付文忠
桑哥累請奪還中書不報
是冬十月,卒。
悼惜之,賻錢數十萬。
大德四年,贈光祿大夫司徒封壽國公諡忠貞
後加體仁保德佐運功臣太師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趙國公諡正獻
五子士珍士良、士恭最知名
公元1282年
士珍字周卿
幼從許衡學,淹貫經史,通國語,善騎射。
世祖侍東宮裕宗嘗解御衣賜之。
至元十九年參議樞密院事,讞軍戶康甲冤,老吏咸服其明斷
二十三年,進同知上都留守司事。
桑哥尚書省,專以錢穀羨餘罔上
士珍典倉瘐,出納均平不事掊克
世詰之,對曰:「臣收慄不以高概,多取於民,出慄不以低概,少與于軍。
不爲欺,羨餘故無自出
」帝感悟
二十八年,除山東西道肅政廉訪使
公元1294年
成宗即位,召爲兵部尚書
大德元年,遷吏部尚書
五年,拜江浙行省參知政事賜鈔萬五千緡,以旌其廉。
七年召拜中書參知政事,與右丞相答剌罕右丞尚文同心軸政,有中統至元之風。
河東地震,民多死傷命士珍發屬郡賑之。
八年,出爲江西行省左丞,以疾不赴,改陝西行臺中丞
至大元年,又移江南行臺,皆力辭。
公元1311年
仁宗即位,拜河南江北行省左丞
皇慶二年御史中丞員缺仁宗臺臣議其人,既而曰:方今無逾董士珍者。
」驛詔還都,拜御史中丞
仁宗性嚴教,士珍執奏或不得旨,至再三,必諭允乃己。
帝輒嘆曰:「董中丞直人也。
」嘗一日論事榻前,忤帝意,進曰:臣等死生,至微臣若顧其至微,而使君有過舉國缺政,何面目立朝廷之上。
中書四方災異,欲遣使者巡行郡國士珍曰:「此時急務選賢能,任守令,省刑薄斂,其民自安
使者巡行郡國,徒增擾耳。
」事遂寢。
省、臺議禁圍獵,欲置犯者極刑
士珍曰:「殺其麋鹿者,如殺人之罪,可乎?
」其人語塞。
士珍言路蹇蹇自矢,有古直臣風,爲它官則務持大體
居中書時,帝議討西南夷臺臣力諫不納,士珍侍左右,從容進曰:「臺臣言是。
」帝意解,遂寢其事。
延祐元年卒,年五十九,諡清獻
土珍三子守中守庸、守簡。
守庸御史中丞,坐黨附逆臣鐵失免官
公元1368年
守中字子平
始入太學世祖召問時政條對詳敏,如素習吏事者,世祖稱之。
年二十二,以世胄供奉內廷
歷尚服院,出爲懷慶路判官坐事左遷河南行省理問
丁父憂,起爲典瑞院丞、僉典瑞院事不赴
服闋,除集賢侍讀學士,出爲浙江廉訪使
以弟守庸御史,改河南行省參知政事
河北飢,部使者下令流民南渡守中止而賑之,全活無算
湖廣行省參知政事
江西歲給蒙山銀冶糧四萬餘石,輸銀三萬五千兩,興國路龍閣諸山亦產銀,有請包辦興國銀冶者。
守中曰:「此奸利之民。
」斥弗聽。
旋改漢中道廉訪使
泰定帝崩,燕鐵木兒懷王江陵,使河南行省平章伯顏簡兵扈從
守中漢中任,過河南伯顏留之,與聞密議
伯顏孛羅潼關,守中諫不聽
已而潼關失守
懷王至,召賜白金百兩,除河南道廉訪使,使將兵武關
事平,遷湖北道廉訪使晉階正奉大夫
大飢豪發控米商閉糴城中斗米萬錢
守中適至,杖其黨與七十餘人,米大賤。
貢士莊錢入學養士,俾不至以飢廢學
又刻朱子戊申封事南陽書院,以教學者,士論翕然頌之。
後以病乞歸
至順四年,卒於家,年六十一。
樞密副使追封趙郡公諡清獻
三子:錇、鉉、鑰,僉羣玉內司事
鑰,監察御史
守簡,守子敬士珍第三子也。
甫冠,入直宿衛仁宗察其忠謹,授集賢待讀學士
守簡辭,曰:「朕知卿家法,崇禮讓,宜成卿之美。
」乃以守簡兄守中代之。
換守簡僉典瑞院事
帝賜守簡《大學衍義》,適近侍進酒,守簡引《衍義》之說以諫,帝大悅
公元1320年
英宗即位,命守簡代祀秦蜀山川
陝西飢,守簡移行開倉廩賑之,覆命專擅之罪。
曰:「卿朕之汲黯也。
」除淮安路總管
歲早,條荒政便且奏之。
未及報,先以祿廩,倡官民輸錢流民,爲粥食之,土著給以錢,使不失其業,邗溝涸,發官浚之,使饑民得食其力,公私以爲便。
未幾,遷汴梁路總管,郡人挽留得行,由他道而去。
有吏於不返葬者,弟利其資,逼寡嫂啓冢歸其柩,嫂匿其骨之一體,弟訴之,下嫂於獄,豪家又覬以賤價,售其田宅,共賄獄卒殺嫂,以瘐死聞。
簡廉其實豪家獄卒與民弟皆論死
陳州惡少爲何人所殺,且誘其妻以逃。
事覺,有司逮其族人論死
守簡詰吏曰:「惡少死,其妻安在
」吏不能對。
乃捕其妻至,一訊而服。
人以爲神明
擢海北海南廉訪使
廣西徭人竊發官軍不能制,守簡劾其總兵官罷之。
諸將皆肅然聽命,徭患遂平
累擢江東廉訪使,以疾告歸
召爲大都路總管,兼大興尹,辭不就
中使上樽強起之。
旋除樞密院判官
公元1341年
至正元年,出爲山東廉訪使,未行,拜中奉大夫陝西行省參知政事,復以疾辭。
浙西廉訪使,擢湖廣行省左丞,又改江南行臺御史中丞
先是,建集慶寺,取官沒田宅給之,丙有故平章政事張珪別業未幾復歸張氏,有司觀望
簡至立命歸之。
召還,拜御史中丞
公元1344年
至正四年九月,遷中書左丞,尋命知經筵事。
進士授官,吏部奏,恐礙入粟補官者。
守簡曰:「朝廷下詔求賢,將儲爲公卿也。
急於此,而緩於彼,人將謂讀書不如獻慄,恐貽笑天下後世
」乃授進士官如故事。
有司患盜,欲重法以懲之。
守簡曰:「民貧故爲盜,不思保民淫刑以逞,可乎?
或謂去歲汴中亂,連坐者猶末竟其獄,此盜所以起也。
守簡曰:「罪人已得州縣行文書,容有不能辨其真僞者,未可首從論,且事在赦前,使國家失信何以反側
於是繫獄百餘人皆釋不問
延議以盜發,禁漢人弓矢
帝曰:「董左丞祖父祖宗征伐四方豈得漢人待之
」賜良弓二,命其族人皆得挾弓矢
四月惠宗北巡,命守簡留守京師,賜御衣一襲
未幾,以左丞總裁遼、金、宋三史,復拜御史中丞,時榮祿大夫
至正六年卒,年五十五。
推誠佐治濟美功臣榮祿大夫河南行省平章政事上柱國追封冀國公諡忠肅
子鎧。
公元1327年
士良文忠第二子。
曲陽累遷開州
文忠卒,世祖召見諸子
士良偕其弟士恭入見,帝熟視之,指士良左右曰:「此兒甚肖其父。
」遂命入直宿衛,以母疾謝歸。
再起曲陽尹,縣陶縹瓷歲貢之。
是年變色爲赤,士良曰:「禮奇器不入公宮
」悉毀之。
人服其有識
士良嘗以公事曲阜,孔氏有相爭之獄,累年不決,聞士良至,咸愧而相告曰:「吾輩所爲何以董公
」遂罷訟。
泰定四年卒。
公元1305年
士恭,字肅卿文忠第五子。
幼瑞重,未嘗見其嬉笑
文忠卒,世祖召見諸子
士恭年甫十三,命往返步於廷中正色斂容周旋中度
帝甚奇之,問學射否?
對以漢人挾兵有禁。
帝即以弓矢賜之,仍命董氏一族挾兵之禁。
後入宿衛,從成宗至三不刺,命代嶽瀆覆命奏對稱旨
世祖常呼文忠八哥,帝因呼士恭爲察罕八哥,其見親如此
大德九年,授典瑞少監
十一年有位士恭下者,中書奏太監
帝怒曰:「董少監不遷何耶?
特命典瑞太監,階正議大夫
公元1307年
成宗崩,安西王阿難覬覦神器,亟索符璽,士恭持不與
仁宗入平內難,士恭奉御寶以進。
武宗即位,賜黃僉帶以旌之
典瑞升爲院,拜中奉大夫同知典瑞院事。
四年,出爲江南行合侍御史,蒞事不務苛細,人服其知大體
皇慶二年典瑞復爲監,授典瑞卿,使屬吏佩金字圓牌馳驛召之。
有宗室位士恭下,固讓之。
不允,士恭始拜命
帝問民所疾苦,以省刑薄斂對。
臣子之道,以忠孝對。
大悅
延祐二年,拜陝西行合御史中丞
丞相阿斯罕迎詔便服不拜,又肩輿登堂在坐
士恭厲色責之,叱左右去其肩輿
翌日,諸御史踵門謝曰:「微公,臺綱幾墜。
未幾謝病歸。
累除河南江北淮東西道廉訪使,俱不赴
至順元年卒,年五十三。
子守讓,東昌路總管守訓中書工部司程;守誠,衡水尹,有惠政縣人立碑頌之。
史臣曰:「藁城董氏與永清史氏定興張氏,皆爲功臣之胄。
董氏被服儒術家法尤嚴,父子兄弟世濟其美出任干城,入爲腹心
《詩》云:『惟其有之,是以似之。
』其董氏之謂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