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史-明-宋濂

输入文本已由电脑自动标签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词汇
人物
地点
景观
植物
称谓、职官
词牌、曲牌
时间
别称
数量或序号

元史卷五十八 志第十 地理

作者 宋濂
自封建變為郡縣,有天下者,、隋、唐、宋為盛,然幅員之廣,咸不逮元。
漢梗于北狄,隋不能東夷,唐患在西戎,宋患常在西北
若元,則起朔漠,併西域平西夏,滅女真,臣高麗定南詔,遂下江南,而天下為一,故其地北踰陰山西極流沙東盡遼左南越海表
蓋漢,東西九千三百二里,南北一萬三千三百六十八里;東西九千五百一十一里,南北一萬六千九百一十八里;東南所至不下,而西北過之,有難以里數限者矣。
公元1234年
初,太宗六年甲午,滅金,得中原州郡。
七年乙未下詔籍民,自燕京、順天等三十六路,戶八十七萬三千七百八十一,口四百七十五萬四千九百七十五。
憲宗二年壬子,又籍之,增戶二十餘萬。
世祖至元七年,又籍之,又增三十餘萬。
十三年平宋全有版圖
二十七年,又籍之,得戶一千一百八十四萬八百有奇
於是南北之戶總書於策者,一千三百一十九萬六千二百有六,口五千八百八十三萬四千七百一十有一,而山澤溪洞之民不與焉。
中書省一,行中書省十有一:曰嶺北,曰遼陽,曰河南,曰陝西,曰四川,曰甘肅,曰雲南,曰江浙,曰江西,曰湖廣,曰征東,分鎮籓服,路一百八十五,府三十三,州三百五十九,軍四,安撫司十五,縣一千一百二十七。
文宗至順元年戶部錢糧戶數一千三百四十萬六百九十九,視前又增二十萬有奇、唐極盛之際,有不及焉。
嶺北遼陽甘肅四川雲南湖廣之邊,唐所謂羈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賦役之,比於內地;而高麗守東籓,執臣禮惟謹,亦古所未見
地大民眾後世狃於治安,而不知戎兵、慎封守積習委靡一旦有變,而天下至於不可為
嗚呼
盛極而衰,固其理也。
以前以郡領縣而已元則有路、府、州、縣四等
大率以路領州、領縣,而腹裏或有以路領府、府領州、州領縣者,其府與州又有不隸路而直隸省者,具載於篇,而其沿革則溯唐而止焉。
作《地理志》。
凡路,低於省一字。
府與州直隸省者,亦低於省一字。
其有宣慰司廉訪司,亦止低於省一字。
各路錄事司與路所親領之縣與府、州之隸路者,低於路一字
府與州所領之縣,低於府與州一字
府領州、州又領縣者,又低於縣一字
所親領之縣若府若州,曰領縣若干、府若干、州若干;府與州所領之縣,則曰若干縣,所以別之也。
中書省山東西、河北之地,謂之腹裏,為路二十九,州八,屬府三,屬州九十一,屬縣三百四十六。
各路立站,總計一百九十八處。
公元1215年
大都路幽州范陽郡
遼改燕京
遷都,為大興府
元太祖十年,克燕,初為燕京路,總管大興府
太宗七年,置版籍
世祖至元元年中書省臣言:「開平闕庭所在加號上都燕京分立省部,亦乞正名
」遂改中都,其大興府仍舊
四年,始於中都東北置今城而遷都焉。
京城右擁太行左挹滄海,枕居庸,奠朔方
城方六十里,十一門:正南曰麗正,南之右曰順承,南之左曰文明,北之東曰安貞,北之西曰健德,正東曰崇仁東之右曰齊化,東之左曰光熙,正西曰和義西之右曰肅清西之左曰平則
海子皇城之北、萬壽山之陰,舊名積水潭,聚西北諸泉之水,流入都城而匯于此汪洋如海,都人因名焉。
恣民漁采無禁,擬周之靈沼云。
九年,改大都
十九年,置留守司
二十一年,置大都路總管府
戶一十四萬七千五百九十,口四十萬一千三百五十。
至元七年抄籍數。
領院二、縣六、州十。
州領十六縣。
右警巡院
公元1267年
左警巡院
初設警巡院三,至元四年,省其一,止設左右二院分領坊市民事
縣六
公元1279年
大興,赤。
宛平,赤。
大興分治郭下。
金水河源出玉泉山,流入皇城,故名金水
良鄉,下。
永清,下。
寶坻下。
至元十六年於縣屯田所,收子粒太倉及醴源倉輸納
昌平
下。
州十
公元1236年
涿州,下。
范陽縣,復改涿州
宋因之。
元太宗八年,為涿州路
中統四年,復為涿州
二縣
公元1290年
范陽,下。
倚郭
房山
下。
奉先縣至元二十七年,改今名。
霸州,下。
唐隸幽州
周始置霸州
宋升永清郡。
金置信安軍
元仍為霸州
四縣
公元1263年
益津,下。
倚郭
中統四年省,至元二年置。
文安,下。
大城,下。
保定
下。
至元二年,省入益津四年置。
通州,下。
唐為潞縣
金改通州,取漕運通濟之義,有豐備通濟太倉以供京師
二縣
潞縣倚郭
三河
下。
公元1215年
薊州,下。
唐置,後改漁陽郡,仍改薊州
宋為廣川郡
金為中都
元太祖十年,定其地,仍為薊州
五縣
公元1265年
漁陽,下。
倚郭
豐閏,下。
至元二年,省入玉田四年,以路當沖要復置。
二十一年,立豐署,領屯田八百三十七戶。
玉田,下。
遵化,下。
平谷
下。
至元二年,省入漁陽十三年復置。
公元1276年
漷州,下。
遼、金為漷陰縣
元初大興府屬邑,至元十三年,升漷州,割大興府武清香河二邑來屬。
二縣
香河,下。
武清
順州,下。
唐初燕州,復為歸德郡,復為順州,復為歸順州
遼為歸化軍。
宋為順興軍。
金仍為順州,置溫陽縣
元廢縣存州。
檀州,下。
唐改密雲郡又復檀州
遼為武威軍。
宋為鎮遠軍。
金仍為檀州
元因之。
公元1129年
東安州,下。
以前安次縣
遼、金因之,元初大興府
太宗七年,隸霸州
中統四年,升為東安州,隸大都路
公元1259年
固安州,下。
唐仍隋舊為固安縣,隸幽州
宋隸涿水郡。
金隸涿州
元憲宗九年,隸霸州,又改隸大興府
中統四年,升固安州
公元1266年
龍慶州,唐為媯川縣
金為縉山縣
元至元三年,省入懷來縣五年復置,本屬上都路宣德奉聖州
二十二年仁宗於此
延祐三年,割縉山懷來來隸大都,升縉山龍慶州
一縣
懷來
下。
公元1255年
上都路,唐為奚、契丹地
金平契丹,置桓州
元初為劄剌兒部、兀魯郡營幕地。
憲宗五年命世祖居其地,為巨鎮
明年世祖劉秉忠相宅桓州東、灤水北之龍岡
中統元年,為開平府。
五年,以闕庭所在加號上都,歲一幸焉。
至元二年,置留守司
五年,升上都路總管府
十八年,升上都留守司,兼行本路總管府事
戶四萬一千六十二,口一十一萬八千一百九十一。
領院一、縣一、府一、州四,州領三縣,府領三縣二州,州領六縣
警巡院
縣一
開平
上。
府一
公元1129年
順甯府,唐為武州
遼為德州
金為宣德州
元初宣寧府。
太宗七年,改山東路總管府。
中統四年,改宣德府,隸上都路
至元三年,以地震順寧府
三縣二州
三縣
公元1265年
宣德,下。
倚郭
至元二年,省本府錄事司龍門縣併入焉。
二十八年,又割龍門去屬雲州
宣平,下。
順聖
下。
本隸弘州今來屬。
二州
公元1336年
保安州,下。
新州
遼改奉聖州
金為德興府。
元初因之。
舊領永興縉山懷來礬山四縣
至元二年,省礬山永興
三年,省縉山懷來,仍改為奉聖州,隸宣德府。
五年,復置縉山
延祐三年,以縉山懷來仍隸大都
至元三年,以地震保安州
一縣永興
下。
倚郭
公元1265年
蔚州,下。
改為安邊郡,又改為興唐縣,又仍為蔚州
遼為忠順軍。
金仍為蔚州
元至元二年,省州為靈仙縣,隸弘州
其年,復改為蔚州,隸宣德府。
五縣靈仙,下。
靈丘,下。
飛狐,下。
定安,下。
廣靈
下。
州四
公元1262年
興州,下。
唐為奚地。
金初為興化軍,隸北京,後為興州
元中統三年,屬上都路
二縣
公元1265年
興安,下。
至元二年置。
宜興
中。
至元二年置。
公元1262年
松州,下。
松林南境,遼置松山州
金為松山縣,隸北京路大定府
元中統三年,升為松州,仍存縣。
至元二年,省縣入州。
公元1265年
桓州,下。
上谷郡地,金置桓州
元初廢,至元二年復置。
公元1263年
雲州,下。
古望雲川地契丹望雲縣
金因之。
元中統四年,升縣為雲州,治望雲縣
至元二年,州存縣廢。
二十八年,復升宣德龍門鎮望雲縣,隸雲州
一縣
望雲
公元1262年
興和路,上。
唐屬新州
金置柔遠鎮,後升為縣,又升撫州,屬西京
元中統三年,以郡為內輔,升隆興路總管府,建行宮
戶八千九百七十三,口三萬九千四百九十五。
領縣四、州一。
縣四
公元1261年
高原,下。
倚郭
中統二年宣德府,三年來屬。
懷安,下。
元初宣德府,中統三年來屬。
天成,下。
元初宣德府,中統三年來屬。
咸寧
下。
元初宣德府,中統三年來屬。
州一
公元1262年
寶昌州,下。
金置昌州
元初宣德府,中統三年隸本路,置鹽使司
延祐六年,改寶昌州
公元1215年
永平路,下。
平州
遼為盧龍軍。
金為興平軍。
元太祖十年,改興平府。
中統元年,升平灤路,置總管府,設錄事司
大德四年,以水患永平路
戶一萬三千五百一十九,口三萬五千三百。
領司一、縣四、州一。
州領二縣
錄事司
縣四
公元1265年
盧龍,下。
倚郭
遷安,下。
至元二年,省入盧龍縣,後復置。
撫寧,下。
至元二年,與海山俱省入昌黎
三年復置。
四年,又與海山俱入昌黎
七年復置,仍省昌黎海山入焉。
十一年,復置昌黎,以屬灤州,今昌黎本縣
昌黎
下。
至元十一年復置,仍並海山入焉。
詳見撫寧縣
州一
灤州,下。
盧龍塞南,金領義豐馬城石城樂亭四縣
元至元二年,省義豐入州。
三年復置,先以石城省入樂亭,其年改義豐
四年馬城亦省。
二縣
義豐,下。
倚郭
至元二年省入州,三年復置。
樂亭
下。
初嘗於縣漠州,尋廢,復為樂亭縣,隸灤州
德甯路,下。
領縣一:德寧
下。
淨州路,下。
領縣一:天山
下。
泰甯路,下。
領縣一:泰寧
下。
集甯路,下。
領縣一:集寧
下。
應昌路,下。
領縣一:應昌
下。
全甯路,下。
領縣一:全寧
下。
甯昌路,下。
領縣一:寧昌
下。
砂井總管府,領縣一:砂井
以上七路一府八縣皆闕。
公元1239年
保定路,上。
清苑縣唐隸鄚州
宋升保州
金改順天軍。
元太宗十一年順天路,置總管府
至元十二年,改保定路,設錄事司
戶七萬五千一百八十二,口一十三萬九百四十。
領司一、縣八、州七。
州領十一縣。
錄事司
縣八
清苑,中。
附郭
滿城,中。
唐縣,下。
金隸定州後來屬。
慶都,下。
元初真定府太宗十一年來屬。
行唐,下。
曲陽,中。
恆州地,唐為曲陽縣
宋屬中山府
金因之。
元初恆州,立元帥府,割阜平靈壽行唐慶都唐縣以隸之。
移鎮歸德,還隸中山府,復為曲陽縣,後隸保定北嶽恆山在焉。
新安,下。
金置新安州渥城縣
元至元二年州縣俱廢,改為新安鎮,入歸信縣
四年,割入容城
九年,置新安縣來屬。
博野
下。
至元三十一年立。
州七
易州,中。
唐改上穀郡又復易州
元太宗十一年割隸順天府
至元十年,隸大都路
二十三年,還隸保定
三縣
公元1266年
易縣,中。
倚郭
元初存州廢縣,至元三年復置。
淶水,下。
定興
下。
金隸涿州今來屬。
祁州,中。
唐為義豐縣,屬定州
改為蒲陰縣
于縣祁州,屬真定路
元至元三年,立附郭蒲陰縣及以束鹿深澤二縣來屬,隸保定
三縣
公元1265年
蒲陰,中。
倚郭
深澤,下。
至元二年併入束鹿縣三年又來屬。
束鹿
中。
公元1239年
雄州,下。
歸義縣
五代為瓦橋關,周世宗三關,于關置雄州
宋為易陽郡。
金為永定軍
元太宗十一年,割雄州三縣順天路
至元十年,改屬大都路
十二年順天路保定路二十三年,復以雄州隸之。
三縣
公元1124年
歸信,下。
容城,下。
金隸安肅州今來屬。
新城
太宗二年,改新泰州
七年,復為縣,隸大都路
十一年,隸順天路
至元二年,隸雄州
十年,隸大都
二十三年復來屬。
公元1265年
安州,下。
唐為唐興縣,隸鄚州
宋升順安軍
金改安州,治渥城縣
元初移治葛城
至元二年,廢為鎮,入高陽縣,後復改安州,隸保定
二縣
葛城,下。
倚郭
高陽
下。
遂州,下。
唐為遂城縣,屬易州
宋改廣信軍
金廢為遂城縣,隸保州
元至元二年,省入安肅州為鎮,後復置州而縣廢,隸保定
安肅州,下。
易州戎鎮地,宋創立靜戎軍,又改安肅軍
金為安肅州
元隸保定
完州,下。
唐為北平縣,隸定州
宋升北平軍
更為永平縣,又改完州
元至元二年,改永平縣,後復為完州
燕南河北道肅政廉訪司
真定路恆山郡,又改鎮州
宋為真定府
元初總管府,領中山府、滑、、完十一州。
後割磁、威隸廣平,浚、滑隸大名,祁、完隸保定,又以邢入順德,洺入廣平相入彰德,衛入衛輝;又以、深、蠡四州來屬。
戶一十三萬四千九百八十六,口二十四萬六百七十。
領司一、縣九、府一、州五。
府領三縣,州領十八縣。
錄事司
縣九
公元1128年
真定,中。
倚郭
槁城,中。
太宗六年,為永安州無極甯晉新樂平棘四縣隸焉。
七年,廢州為槁城縣,屬真定
欒城,下。
元氏,中。
獲鹿,中。
太宗潛邸西寧州,既即位七年,復為獲鹿縣,隸真定
平山
下。
靈壽,下。
阜平,下。
涉縣
元初崇州,隸真定路後廢州復置涉縣
至元二年,省入磁州,後復來屬。
府一
公元419年
中山府定州
宋為中山郡
金為中山府
元初因之。
舊領、完二州太宗十一年,割二州順天府,後為散府,隸真定
三縣
安喜,中。
新樂,下。
無極
中。
州五
公元400年
趙州,中。
趙州
宋為慶源軍。
金改沃州
元仍為趙州
舊領平棘臨城欒城元氏高邑贊皇甯晉隆平柏鄉九縣太祖十五年,割欒城元氏真定
七縣
公元1265年
平棘,中。
甯晉,下。
隆平,下。
臨城,中。
柏鄉,下。
高邑,下。
贊皇
下。
至元二年併入高邑
七年復置。
冀州,上。
唐改魏州,後仍為冀州
宋升安武軍。
元仍為冀州
五縣
公元1266年
信都,中。
至元初冀州錄事司俱省入冀州,後復置。
三年,省錄事司入焉,為冀州治所
南宮,上。
棗強,中。
武邑,中。
新河
中。
太宗四年置。
公元418年
深州,下。
唐改饒陽郡,後仍為深州
元初河間,置帥府
太宗十年,隸真定路,領饒陽安平武強束鹿靜安五縣
後割安平饒陽武強晉州束鹿祁州,以冀州衡水來屬。
二縣
靜安,中。
衡水
下。
公元1215年
晉州,唐、宋皆為鼓城縣
元太祖十年,改晉州
太宗十年,立鼓城等處軍民萬戶府
中統二年,復為晉州
四縣
公元1224年
鼓城,中。
倚郭
饒陽,中。
安平,下。
太祖十九年,為南平州於此千戶總管府事,領饒陽一縣
太宗七年,復改為縣,隸深州
憲宗在潛,隸鼓城等處軍民萬戶府
中統二年,改立晉州,仍為安平縣隸焉。
武強
下。
初創東武州,領武邑靜安
太宗六年,廢州復為縣,改隸深州
十一年,割屬祁州
憲宗在潛,隸鼓城等處軍民萬戶府
中統二年,置晉州,縣隸焉。
公元1266年
蠡州,下。
唐始置。
宋改永寧軍
金仍為蠡州
元初真定,領司候司、博野縣
至元三年省司候司博野縣蠡州
十七年直隸省部。
二十一年,仍屬真定
公元1262年
順德路,下。
邢州
宋為信德府
金改邢州
元初元帥府,後改安撫司
憲宗洺水民戶之半于武道鎮,置司總管
五年,以武道鎮置廣宗縣,並以來屬。
中統三年,升順德府
至元元年,以洺州磁州來屬。
二年,洺、磁自為一路,以順德順德路總管府
戶三萬五百一,口一十二萬四千四百六十五。
領司一、縣九。
錄事司
縣九
公元1265年
邢臺,中。
倚郭
钜鹿,中。
內丘,中。
至元二年,並唐山縣入焉,後復置唐山,與內丘並。
平鄉,中。
廣宗,中。
憲宗五年置。
中統三年以後順德府
至元二年,省入平鄉縣,後復置,隸順德路
沙河,下。
至元二年,省南和縣入焉。
後復置南和,與沙河並。
南河,下。
唐山
下。
任縣
下。
至元二年,省入邢臺縣,後復置。
公元1236年
廣平路,下。
洺州,又為廣平郡
元太宗八年,置邢洺路總管府,以邢、磁、威隸之。
憲宗二年,為洺磁路,止領威二州
至元十五年,升廣平路總管府
戶四萬一千四百四十六,口六萬九千八十二。
領司一、縣五、州二。
州領六縣
錄事司
縣五
永平,中。
倚郭
曲周,中。
肥鄉,中。
雞澤,下。
元初併入永年,後復置。
廣平
下。
州二
公元1215年
磁州,中。
磁州
宋為滏陽郡。
金以隸彰德
元太祖十年,升為滏源軍節度,隸真定路
太宗八年,隸邢洺路
憲宗二年,改邢洺路洺磁路
至元二年,以真定涉縣成安縣併入滏陽武安縣併入邯鄲,止以滏陽邯鄲二縣錄事司來屬。
後復置涉縣真定,以滏陽武安邯鄲成安錄事司隸焉。
至元三年,並錄事司滏陽縣
至元十五年,改洺磁路廣平路總管府磁州仍隸焉。
四縣
滏陽,中。
倚郭
武安,中。
邯鄲,下。
成安
下。
公元1234年
威州,中。
舊無此州,金始置。
元太宗六年割隸邢洺路,以洺水縣來屬。
憲宗二年,隸洺磁路,徙州治洺水
二縣
公元1236年
洺水,中。
倚郭
太宗八年,隸洺州
定宗二年,改隸威州
憲宗二年,徙威州治此。
井陘
下。
威州本治此,憲宗二年移州治于洺水縣井陘為屬縣。
公元1232年
彰德路,下。
相州,又改鄴郡
石晉彰德軍。
金升彰德府
元太宗四年,立彰德帥府領衛、輝二州
憲宗二年,割出衛、輝,以彰德為散府,屬真定路
至元二年,復立彰德總管府,領懷、輝四州,及本府安陽臨漳湯陰輔岩林慮五縣
四年,又割出懷、孟、衛、輝,仍立總管,以林慮升為林州,復立輔岩縣隸之。
六年,並輔岩安陽
戶三萬五千二百四十六,口八萬八千二百六。
領司一、縣三、州一。
錄事司
縣三
公元1269年
安陽,上。
至元六年,並輔岩入焉。
湯陰,中。
臨漳
中。
州一
公元1235年
林州,下。
林慮縣金升為州
元太宗七年行縣事。
憲宗二年,復為州。
至元二年,復為縣,又並輔岩入焉。
未幾復為州,割輔岩安陽,仍以州隸彰德路
大名路上。
魏州
五代南漢大名府
金改安武軍。
元因舊名,為大名府路總管府
戶六萬八千六百三十九,口一十六萬三百六十九。
領司一、縣五、州三。
州領六縣
錄事司
縣五
公元1265年
元城,中。
倚郭
至元二年併入大名縣,後復置。
大名,中。
倚郭
太宗六年,立縣治
憲宗二年,遷縣事於府城內。
至元二年,省元城來屬,尋析大名元城二縣
九年,還縣治故所
南樂,中。
魏縣,中。
清河
恩州地太宗七年,籍為清河縣,隸大名路
州三
開州,上。
澶州
宋升開德府
金為開州
元割開封長垣曹州之東明來屬。
四縣
公元1235年
濮陽,上。
倚郭
東明,中。
太宗七年割隸大名路
至元二年屬。
長垣,中。
初隸大名路至元二年始隸開州
清豐
中。
滑州,中。
唐改靈昌郡
宋改武成軍。
元仍為滑州
二縣
白馬,上。
為州治所
內黃
公元1265年
浚州,下。
唐置黎州後廢
石晉浚州
宋為通利軍,又改平川軍。
金復浚州
元初真定
至元二年,隸大名
公元552年
懷慶路,下。
懷州,復改河內郡,又仍為懷州
宋升防禦
金改南懷州,又改沁南軍
元初復為懷州
太宗四年,行懷孟州事。
憲宗六年世祖潛邸,以懷孟二州湯沐邑
七年,改懷孟路總管府
至元元年,以懷孟路彰德路
二年,復以懷孟自為一路
延祐六年,以仁宗潛邸懷慶路
戶三萬四千九百九十三,口一十七萬九百二十六。
領司一、縣三、州一。
州領三縣
錄事司
縣三
河內,中。
修武,中。
武陟
中。
州一
公元1258年
孟州,下。
唐置河陽軍,又升孟州
宋隸河北道
金大定中,為河水所害,北去故城十五里,築今城,徙治焉。
故城謂之下孟州新城謂之上孟州
元初治下孟州
憲宗八年,復立上孟州河陽濟源王屋溫四縣隸焉,設司候司。
至元三年,省王屋濟源,並司候司入河陽
三縣
公元1234年
河陽,下。
濟源,下。
太宗六年,改濟源原州
七年,州廢,復為縣。
至元三年,省王屋縣入焉。
溫縣
公元1260年
衛輝路,下。
義州,又為衛州,又為汲郡
金改河平軍。
元中統元年,升衛輝路總管府,設錄事司
戶二萬二千一百一十九,口一十二萬七千二百四十七。
領司一、縣四、州二。
錄事司
縣四
公元1251年
汲縣,下。
倚郭
新鄉,中。
獲嘉,下。
胙城
下。
舊以胙城倚郭
憲宗元年,還州治,以胙城為屬邑。
州二
公元1266年
輝州,下。
唐以共城縣共州
宋隸衛州
改為河平縣,又改蘇門縣,又升蘇門縣輝州,置山陽縣屬焉。
至元三年,省蘇門縣,廢山陽為鎮,入本州
公元1255年
淇州,下。
唐、宋、金並為衛縣之域,曰鹿台鄉。
元憲宗五年,以大名彰德衛輝籍餘之民,立為淇州,因又置縣曰臨淇,為倚郭
中統元年,隸大名路宣撫司
至元三年,立衛輝路,以州隸之,而臨淇縣省。
公元1265年
河間路,上。
瀛州
河間府
元至元二年,置河間路總管府
戶七萬九千二百六十六,口一十六萬八千五百三十六。
領司一、縣六、州六。
州領十七縣。
錄事司
縣六
河間,中。
倚郭
肅寧,下。
至元二年,廢為鎮,入河間縣,後復舊
齊東,下。
憲宗三年,隸濟南路
至元二年,還屬河間路
寧津,下。
憲宗二年,屬濟南路至元二年,隸河間
臨邑,下。
本屬濟南府太宗七年,割屬河間
憲宗三年,還屬濟南
至元二年,復屬河間
青城
下。
青平鎮太宗七年,析臨邑寧津地置縣,隸濟南
中統青城縣,隸陵州
至元二年,隸河間
州六
滄州,中。
唐改景城郡,復仍為滄州
金升臨海軍。
元復滄州
五縣
清池,中。
樂陵,中。
南皮,下。
無棣,下。
至元二年併入樂陵縣,以縣治濟南棣州尋復置。
鹽山
下。
景州,中。
觀州,又改景州
宋改永靜軍
金仍改觀州
元因之。
至元二年,復為景州
五縣
蓚縣,中。
舊屬觀州元初元州,後復為蓚縣
故城,中。
元初河間路
至元二年,並為故城鎮,屬景州
是年,復置縣還來屬。
阜城,下。
東光,下。
吳橋
中。
公元1230年
清州,下。
五代乾寧軍
宋為乾甯郡,大觀間河清,改清州
金為乾寧軍
元太宗二年,改清寧府
七年,又改清州
至元二年,以靖海興濟兩縣本州司候司並為會川縣,後復置清州
三縣
會川,中。
靖海,下。
興濟
下。
公元1265年
獻州,下。
樂壽縣,宋隸瀛州,又隸河間府
改為壽州,又改獻州
元至元二年,以州併入樂壽直隸河間路未幾復舊
二縣
樂壽,中。
附郭
交河
中。
至元二年,入樂壽未幾如故
莫州,下。
唐置鄚州,尋改為莫。
舊領二縣至元二年,省入河間未幾仍領二縣
莫亭,下。
倚郭
至元二年,與任丘俱省入河間縣,後復置。
任丘
下。
公元1253年
陵州,下。
將陵縣,宋、金皆隸景州
憲宗三年割隸河間府
是年陵州,隸濟南路
至元二年,復為縣。
三年,復為州,仍隸河間路
公元1220年
東平路,下。
鄆州,又改東平郡又號天平軍
宋改東平府,隸河南道
金隸山東西路
元太祖十五年嚴實彰德大名、磁、洺、恩、博、浚、滑等戶三十萬來歸,以實行東平,領州縣五十四。
沒,子忠濟為東平路管軍萬戶總管,行總管府事州縣如舊
至元五年,以東平為散府。
九年,改下路總管府
戶四萬四千七百三十一,口五萬一百四十七。
領司一、縣六。
錄事司
縣六
公元1274年
順城,下。
東平治所
東阿,中。
陽穀,中。
汶上,中。
壽張,下。
平陰
下。
至元十一年,以縣之辛鎮寨、孝德四鄉分析他屬。
明年,改寨為肥城,作中縣,隸濟甯路,以平陰為下縣,仍屬東平
公元1267年
東昌路,下。
博州
宋隸河北東路
金隸大名府
元初東平路
至元四年,析為博州路總管府。
十三年,改東昌路,仍置總管府
戶三萬三千一百二,口一十二萬五千四百六。
領司一、縣六。
錄事司
縣六
公元1265年
聊城,中。
倚郭
堂邑,中。
莘縣,中。
宋隸大名府,元割以來屬。
博平,中。
茌平,中。
丘縣
下。
本為鎮,隸曲周
至元二年併入堂邑
二十六年山東宣慰司言:「丘縣併入堂邑差稅詞訴相去二百餘里,往復非便。
平恩有戶二千七百,升縣為宜。
」遂立丘縣,隸東昌
公元1235年
濟甯路,下。
麟州
於此濟州
元太宗七年,割屬東平府
至元六年,以濟州還治巨野,仍析鄆城四鄉來屬。
八年,升濟寧府,治任城,尋還治巨野
十二年,復立濟州,治任城,屬濟寧府
十五年遷府濟州,卻以巨野濟州事。
其年又以府治巨野,而濟州仍治任城,但為散州
十六年濟甯升為路,置總管府
戶一萬五百四十五,口五萬九千八百一十八。
領司一、縣七、州三。
州領九縣
錄事司
縣七
公元1269年
巨野,中。
倚郭
金廢,屬鄆州
至元六年復立。
鄆城,上。
金以水患徙置盤溝村。
元至元八年,復來屬。
肥城,中。
宋、金為平陰縣
元至元十二年,以平陰莘鎮寨東北十五里舊城改設今縣。
金鄉,下。
初隸濟州至元二年來屬。
碭山,金為水蕩沒。
元憲宗七年,始復置縣治,隸東平路
至元二年,以戶口稀少併入單父縣
三年復置,屬濟州
八年,屬濟甯路
虞城,下。
金圮于水。
元憲宗二年,始復置縣,隸東平路
至元二年,以戶口稀少併入單父
三年,復立縣,屬濟州
八年,隸濟甯路
豐縣
唐屬徐州
元憲宗二年,屬濟州
至元二年,以沛縣併入豐縣
三年,復立沛縣
八年,以豐縣直隸濟甯路
州三
公元1265年
濟州,下。
以前濟北郡,治單父
唐初濟州,又為濟陽郡,仍改濟州
周瀕濟水濟州
宋因之。
遷州任城,以河水湮沒故也。
元至元二年,以戶不及千數,並隸任城
六年遷州巨野,而任城為屬邑。
八年升州濟寧府,治任城復還府治巨野
十二年,以任城江淮水陸沖要,復立濟州,屬濟甯府任城廢。
十五年遷府濟州,以巨野濟州事。
其年復於巨野立府,仍於此為州
二十三年,復置任城,隸州。
三縣
公元1235年
任城倚郭
魚台太宗七年,屬濟州
至元二年併入金鄉
三年復故
八年,屬濟寧府
十三年來屬。
沛縣
太宗七年,移滕州治此。
憲宗二年,州廢,復為縣。
至元二年,省入豐縣
三年復置。
八年,隸濟寧府
十三年來屬。
公元1252年
兗州,下。
唐初兗州,復升泰寧軍。
宋改襲慶府
金改泰定軍。
元初復為兗州,屬濟州
憲宗二年分隸東平路
至元五年,復屬濟州
十六年,隸濟甯路總管府
二十三年,立尚珍署,領屯田四百五十六戶,收子粒濟州官倉輸納,餘糧糶賣,所入鈔納於光祿寺
四縣
公元1265年
嵫陽曲阜泗水至元二年,省入曲阜
三年復置。
甯陽
至元二年,省入嵫陽
大德元年復置。
公元1252年
單州,下。
唐置輝州,治單父
後唐改為單州
宋升團練州
金隸歸德府
元初濟州
憲宗二年,屬東平府
至元五年,復屬濟州
十六年,隸濟甯路
二縣
單父,縣在郭下。
元初單州並屬濟州
憲宗二年,隸東平府
至元二年,復立單父縣
三年,還屬濟州,今屬單州
嘉祥
舊屬濟州
憲宗二年割隸東平路
至元三年,還屬濟州
今為單州屬縣。
公元1265年
曹州,上。
唐初曹州,後改濟陰郡,又仍為曹州
宋改興仁府
金復曹州
元初東平路總管府
至元二年直隸省部。
戶三萬七千一百五十三,口一十九萬五千三百三十五。
縣五
濟陰,上。
成武,中。
定陶,中。
禹城,中。
楚丘
中。
公元1268年
濮州,上。
唐初濮州,後改濮陽郡,又仍為濮州
宋升防禦郡。
金為刺史州
元初東平路,後割大名館陶朝城恩州之臨清,開州觀城來屬。
至元五年,析隸省部
戶一萬七千三百一十六,口六萬四千二百九十三。
領縣六:
鄄城,上。
朝城,中。
初隸東平府至元五年來屬。
館陶
中。
初屬東平路至元三年來屬。
臨清,觀城,下。
金屬開州,元初來屬。
範縣
下。
初屬東平府路,至元二年來屬。
公元1270年
高唐州,中。
唐為縣,屬博州
宋、金因之。
元初東平至元七年升州
戶一萬九千一百四,口二萬三千一百二十一。
領縣三:
高唐,中。
夏津,中。
初隸東平至元七年來屬。
武城
中。
初隸東平至元七年來屬。
公元1265年
泰安州,中。
博城縣唐初於縣東泰州後廢州,改為乾封縣,屬兗州
宋改奉符縣
金置泰安州
元初東平路
至元二年,省新泰縣萊蕪縣
五年,析隸省部
三十一年,復立新泰縣
東嶽泰山在焉。
戶九千五百四十,口一萬七百九十五。
領縣四:
奉符,中。
長清,中。
舊屬濟南府,元初來屬。
萊蕪,下。
新泰
金屬泰安州至元二年,省入萊蕪三十一年復立。
德州唐初德州,後改平原郡,又仍為德州
金屬山東西路
元初東平路總管府,割大名清平濟南齊河縣來屬。
戶二萬四千四百二十四,口一十五萬六千九百五十二。
縣五
安德,下。
平原,下。
齊河,金創置此縣,隸濟南府至元二年來屬。
清平,宋、金隸大名府,元初來屬。
德平
恩州,中。
貝州,又為清河郡
宋改恩州
金隸大名府路
元初清河縣大名府,以武城高唐,惟存曆亭一縣司候司。
至元二年,縣及司俱省入州。
七年,自東平析隸省部
戶一萬五百四十五,口三萬七千四百七十九。
公元1269年
冠州,本冠氏縣,唐因隋舊,置毛州,後州廢,縣屬魏州
宋、金並屬大名府
元初東平路
至元六年,升冠州直隸省
戶五千六百九十七,口二萬三千四十。
山東東西道宣慰司
益都路青州,又升盧龍軍。
宋改鎮海軍
金為益都路總管府
戶七萬七千一百六十四,口二十一萬二千五百二。
領司一、縣六、州八。
州領十五縣。
錄事司
縣六
公元1265年
益都,中。
倚郭
至元二年,以行淄州及行淄川縣併入
三年,又並臨淄臨朐二縣入焉。
十五年,割臨淄臨朐復置縣,並屬本路。
臨淄,下。
臨朐,下。
高苑,下。
舊屬淄州
樂安,下。
壽光
下。
州八
公元1253年
濰州,下。
唐初濰州後廢
宋為北海軍,復升濰州
金屬益都路
元初北海昌邑昌樂三縣司候司。
憲宗三年省司候司北海
至元三年,省昌樂縣北海
二縣
北海,下。
昌邑
下。
膠州,下。
唐初膠西縣
宋置臨海軍。
金仍改為膠西縣,屬密州
元太祖于縣膠州
三縣
公元1227年
膠西,中。
即墨,下。
宋、金皆隸萊州元太祖二十二年來屬。
高密
下。
宋、金並隸密州
公元1253年
密州唐初改為高密郡,後仍為密州
宋為臨海軍,復為密州
元初因之,以膠西高密膠州
憲宗三年省司候司諸城縣,隸益都
二縣
諸城州治所。
安丘
下。
莒州,下。
唐廢莒州,以莒縣密州
宋沿其舊。
金復莒州,隸益都府
元初因之。
四縣
莒縣,下。
州治所。
憲宗三年省司候司入焉。
沂水,下。
沂山,為東鎮
日照,下。
蒙陰
下。
元初,因舊名新泰縣
中統三年,以李璮亂,人民逃散,省入沂水
皇慶二年,復置為蒙陰縣
沂州,下。
唐初改為琅邪郡,後仍為沂州
宋屬京東東路
金屬山東東路
元屬益都路
二縣
臨沂,中。
州治所。
憲宗三年省司候司入焉。
費縣
下。
滕州,下。
唐為滕縣,屬徐州
仍舊
改為滕州,屬兗州
元隸益都路
二縣
滕縣,下。
憲宗三年省司候司入焉。
鄒縣
下。
公元1265年
嶧州,下。
唐置鄫州,又改蘭陵縣承縣,後州廢,以縣屬沂州
仍舊
金改蘭陵縣於縣嶧州
元初嶧州益都路至元二年,省蘭陵本州
博興州,下。
博昌縣
後唐博興
宋屬青州
金屬益都府
元初為州
山東東西道肅政廉訪司
濟南路,上。
濟州,又改臨淄郡,又改濟南郡,又為青州
宋為濟南府
金因之。
元初濟南路總管府,舊領、陵二州
至元二年淄州割入淄萊路,陵州割入河間路,又割臨邑縣河間路長清縣泰安州禹城縣曹州齊河縣德州,割淄州鄒平縣來屬,置總管府
戶六萬三千二百八十九,口一十六萬四千八百八十五。
領司一、縣四、州二。
州領七縣
錄事司
縣四
曆城,中。
倚郭
章丘,上。
鄒平,上。
唐、宋皆屬淄州至元間來屬。
濟陽
中。
州二
公元1262年
棣州,上。
唐析滄州陽信商河樂陵厭次棣州
宋、金因之。
元初濱、棣自為一道中統三年改置濱棣路安撫司
至元二年,與濱州棣濟南路
四縣
公元1265年
厭次,中。
倚郭
初立司候司,至元二年,省入本縣
商河,中。
陽信,中。
無棣
下。
金屬滄州元初無棣之半屬滄州,半以來屬。
濱州,中。
唐屬棣州
周始置濱州
金隸益都
元初棣州為濱棣路。
至元二年,省路為州,隸濟南路
三縣
渤海,中。
初設司候司,至元二年,省入此縣
利津,下。
沾化
下。
公元1263年
般陽府路,下。
淄州,宋屬河南道
金屬山東東路
元初太宗在潛,置新城縣
中統四年,割濱州蒲台來屬。
先是淄州濟南路總管府五年,升淄州路,置總管府
是歲改元至元,割鄒平濟南路高苑益都路
二年,改淄州路淄萊路。
二十四年,改般陽路,取漢縣以為名。
戶二萬一千五百三十,口一十二萬三千一百八十五。
領司一、縣四、州二。
州領八縣
錄事司
縣四
公元1262年
淄川,中。
倚郭
長山,中。
初屬濟南路中統三年來屬。
新城,中。
長山驛台太宗在潛,以人民完聚創置城曰新城,以田、索二鎮屬焉。
蒲台
下。
金屬濱州元初隸濱棣路。
中統五年,屬淄州
至元二年,改屬淄萊路,升中縣
州二
公元1264年
萊州,中。
唐初東萊郡萊州
宋為防禦州
金升定海軍,屬山東東路
元初益都路
中統五年,屬淄萊路。
舊設錄事司
至元二年,省入掖縣,又省即墨入掖與膠水,仍隸般陽路
四縣
公元1265年
掖縣,中。
倚郭
至元二年,省錄事司,析即墨縣入焉。
膠水,下。
至元二年,析即墨縣入焉。
招遠,下。
萊陽
下。
公元1264年
登州,下。
唐初牟州,復改登州,宋屬河南道
元初益都路
中統五年別置淄萊路,以登州隸之。
至元二十四年,改屬般陽路
四縣
公元1287年
蓬萊,下。
黃縣,下。
福山,下。
偽齊以登州雨水鎮為福山縣楊疃鎮棲霞縣
棲霞
下。
公元1272年
寧海州,下。
偽齊劉豫登州文登牟平二縣甯海軍
金升寧海州
元初益都路
至元九年直隸省部。
戶五千七百一十三,口一萬五千七百四十三。
領縣二:
牟平,中。
文登
下。
河東山西道宣慰使
公元1288年
大同路,上。
唐為北恆州,又為雲州,又改雲中郡
遼為西京大同府
金改總管府
元初警巡院
至元二十五年,改西京大同路
戶四萬五千九百四十五,口一十二萬八千四百九十六。
領司一、縣五、州八。
州領四縣
大德四年,于西京黃華嶺立屯田
六年,立萬戶府,所屬山陰雁門馬邑鄯陽洪濟金城甯武凡七屯。
錄事司
縣五
公元1265年
大同,中。
倚郭
至元二年,省西縣入焉。
白登,下。
至元二年,廢為鎮,屬大同縣尋復置。
宣寧,下。
平地,下。
本號平地嫋,至元二年,省入豐州
三年,置縣,曰平地
懷仁
下。
州八
弘州,下。
唐為清塞軍,隸蔚州
遼置弘州
仍舊
舊領襄陰順聖二縣
元至元中,割順聖宣德府,惟領襄陰司候司,後並省入州。
公元1267年
渾源州,下。
唐為渾源縣,隸應州
金升為州,仍置縣在郭下,並置司候司。
元至元四年省入州。
應州,下。
唐末置。
唐升國軍
元初仍為應州
二縣
公元1265年
金城,下。
州治所。
山陰
下。
至元二年併入金城,後復置。
朔州,下。
唐改馬邑郡朔州
唐升振武軍。
宋為朔寧府。
金為朔州
元因之。
二縣
公元1267年
鄯陽,下。
至元四年,省錄事司入焉。
馬邑
下。
公元1265年
武州,下。
唐隸定襄馬邑二郡
遼置武州宣威軍。
元至元二年,割甯邊州之半來屬。
舊領甯邊一縣司候司,四年省入州。
公元1267年
豐州,下。
唐初豐州,又改九原郡,又仍為豐州
金為天德軍
元復豐州
舊有錄事司富民縣元至元四年省入州。
公元1265年
東勝州,下。
勝州,又改榆林郡又復勝州
張仁願築三受降城東城南直榆林,後以東城濱河,徙置綏遠南郡東勝州是也
金初屬西夏,後復取之。
元至元二年,省甯邊州半入焉。
舊有東勝縣錄事司四年省入州。
公元1267年
雲內州,下。
唐初雲中都督府,復改橫塞軍,又改天德軍,即中受降城之地。
金為雲內州
舊領雲川柔服二縣元初雲川,設錄事司
至元四年省司、縣入州。
河東山西道肅政廉訪司
公元1218年
冀甯路,上。
并州,又為太原府
宋、金因之。
元太祖十三年,立太原路總管府
大德九年,以地震冀甯路
戶七萬五千四百四,口一十五萬五千三百二十一。
領司一、縣十、州十四。
州領九縣
錄事司
縣十
公元1265年
陽曲,中。
倚郭
文水,中。
平晉,下。
祁縣,下。
舊隸晉州,後州廢,隸太原路
榆次,下。
至元二年,隸太原路
太谷,下。
清源,下。
壽陽,下。
交城,下。
徐溝
下。
州十四
汾州,中。
唐改西河郡浩州,又改汾州,又改西河郡,又為汾州
金置汾陽軍。
初立汾州元帥府,割靈石縣平陽路霍州,仍析置小靈石縣後廢府。
至元二年,復行州事,省小靈石介休
三年,並溫泉孝義
四縣
公元1266年
西河,中。
孝義,下。
至元三年,割溫泉縣之半置巡檢司,隸本縣
平遙,下。
元初太原府至元二年來屬。
公元1265年
介休
下。
元初置,隸太原府至元二年來屬,仍省小靈石縣入焉。
公元1261年
石州,下。
唐初離石郡石州,又改昌化郡,又仍為石州
宋、金因其名。
元中統二年,省離石縣本州
三年,復立。
至元三年,省溫泉孝義,以臨泉臨州
置司候司,後與孟門方山俱省入離石
二縣
公元417年
離石,下。
倚郭
寧鄉
下。
太宗九年,隸太原府
定宗三年,隸石州
憲宗九年,又隸太原府
至元三年,復來屬。
忻州,下。
唐初新興郡,後改忻州,又改定襄郡,又為忻州
金隸太原府
元因之。
二縣
公元1265年
秀容,下。
倚郭
至元二年,省入忻州
四年復置。
定襄
下。
平定州,下。
唐為廣陽縣
宋為平定軍
金為平定州
元至元二年,省倚郭平定樂平二縣本州
七年,復立樂平
一縣
樂平
下。
倚郭
至元二年,省縣為鄉,入本州,立巡檢司
七年復立。
公元1261年
臨州,下。
唐置臨泉縣,又置北和州,後州廢,隸石州
宋置晉寧軍
金廢軍,置臨水縣,隸石州
元中統二年,仍改臨泉縣直隸太原府
三年,升臨州
公元1257年
保德州,下。
嵐州地,宋始置州。
舊有倚郭縣,元憲宗七年廢縣。
至元二年,省隩州、芭州入本州
三年,又並岢嵐軍入焉。
四年,割岢嵐管州隩州仍來屬。
公元1219年
崞州,下。
崞縣元太祖十四年崞州
公元1221年
管州,下。
唐以靜樂縣置,後州廢,屬嵐州
後又為憲州
宋為靜樂軍
金為靜樂郡,又改為管州
元太祖十六年,以嵐州岢嵐甯化樓煩併入本州
至元二十二年,割岢嵐嵐州,而甯化樓煩併入本州
公元1263年
代州,下。
唐置代州總管府
金改都督府
元中統四年,並雁門縣入州。
台州,下。
唐為五台縣,隸代州
金升台州,隸太原路
元因之。
興州,下。
臨津縣,隸嵐州,又改合河縣
金升興州,隸太原路
元因之。
堅州,下。
繁畤縣
金為堅州,隸太原路
元因之。
公元1265年
嵐州,下。
宋並嵐州
金升鎮西節度
至元二年,省入管州
五年復立。
盂州,下。
盂縣金升為州
元因之。
公元1305年
晉甯路,上。
晉州
金為平陽府
元初平陽路大德九年,以地震晉甯路
戶一十二萬六百二十,口二十七萬一百二十一。
領司一、縣六、府一、州九。
府領六縣,州領四十縣。
錄事司
縣六
公元1266年
臨汾,中。
倚郭
襄陵,中。
洪洞,中。
浮山,下。
汾西,下。
岳陽
下。
猗氏縣,屬平陽府
至元三年,省入岳陽縣
四年,以縣當東西驛路之要復置,並岳陽和川二縣入焉。
後復改為岳陽縣
府一
河中府蒲州,又改河中府,又改河東郡,又仍為河中府
宋為護國軍
金復河中府
元憲宗在潛,置河解萬戶府,領解二州
河中府錄事司河東臨晉虞鄉猗氏萬泉河津榮河七縣
至元三年,省虞鄉入臨晉,省萬泉猗氏,並錄事司河東,罷萬戶府,而河中府仍領解州
八年,割解州直隸平陽路河中止領五縣
十五年,復置萬泉縣來屬。
六縣
河東,下。
府治所。
萬泉,下。
猗氏,下。
榮河,下。
金隸榮州元初榮州,復為榮河縣
臨晉,下。
河津
下。
州九
絳州,中。
唐初絳郡,又改絳州
宋置防禦
金改晉安府
元初絳州元帥府解二州諸縣皆隸焉。
後罷元帥府,仍為絳州,隸平陽路
七縣
公元1265年
正平,下。
倚郭
至元二年,省錄事司入焉。
太平,中。
曲沃,下。
翼城,下。
金為翼州元初復為翼城縣,隸絳州
稷山,下。
絳縣,下。
至元二年,省垣曲縣入焉。
十六年,復立垣曲縣絳縣如故
垣曲
下。
公元1231年
潞州,下。
唐初潞州,後改上黨郡,又仍為潞州
宋改隆德軍
金復潞州
元初隆德府行都元帥府事。
太宗三年,復為潞州,隸平陽路
至元三年,以涉縣割入真定府,以錄事司併入上黨縣
七縣
公元1266年
上黨,下。
壼關,下。
長子,下。
潞城,下。
屯留,下。
至元三年,省入襄垣
十五年復置。
襄垣,下。
黎城
下。
至元二年,並涉縣偏城等十三村入焉。
澤州,下。
唐初澤州,後為高平郡,又仍為澤州
宋屬河東道
金為平陽府
元初置司候司及領晉城高平陽城沁水端氏陵川六縣
至元三年省司候司陵川縣晉城,省端氏沁水
後復置陵州
五縣
晉城,下。
高平,下。
陽城,下。
沁水,下。
陵川
下。
至元三年,省入晉城,後復置。
公元1267年
解州,下。
蒲州解縣
五代漢乾祐中解州
宋屬京兆府
金升寶昌軍。
元至元四年,並司候司入解縣
有鹽池,方一百二十里。
六縣
解縣,下。
安邑,下。
聞喜,下。
夏縣,下。
平陸,下。
芮城
下。
霍州,下。
唐初霍山郡,又改呂州,又廢州而以縣隸晉州
金改霍州
元因之。
三縣
霍邑,下。
倚郭
霍山中鎮
趙城舊屬平陽府
靈石
下。
舊屬汾州
隰州,下。
唐初隰州,又改大寧郡,又仍為隰州
元以州隸晉甯路
五縣
公元1266年
隰川,中。
州治所。
至元三年,省大寧、蒲、溫泉三縣入焉。
大寧,下。
至元三年,省入隰川二十三年復置。
石樓,下。
永和,下。
蒲縣
下。
沁州,下。
唐初沁州,又改陽城郡,又仍為沁州
宋置威勝軍
金仍為沁州
元因之。
三縣
公元1273年
銅鞮,下。
州治所。
至元十年,省錄事司武鄉縣入焉。
沁源,下。
至元十年,省綿上縣入焉。
武鄉
下。
至元三年,省入銅鞮,後復立。
遼州,下。
唐初遼州,又改箕州,又改儀州
宋復遼州
元隸晉甯路
三縣
公元1266年
遼山,下。
倚郭
榆社,下。
至元三年,省入遼山六年立。
和順
下。
至元三年,省儀城縣入焉。
公元1261年
吉州,下。
唐初西汾州,又為南汾州,又改慈州
宋置吉鄉軍。
金改耿州,又改吉州
元初司候司、吉鄉鄉寧二縣
中統二年,並司候司入吉鄉縣
至元二年,省吉鄉
三年,又省鄉寧併入州。
後復置鄉寧
一縣
鄉寧
下。
嶺北等處行中書省和甯路總管府
公元1220年
和甯路,上。
始名和林,以西有哈剌和林河,因以名城
太祖十五年,定河北諸郡,建都於此
初立元昌路,後改轉和林使司,前後五朝都焉。
太宗乙未年,城和林,作萬安宮。
丁酉,治迦堅茶寒殿,在和林北七十餘里。
戊戌營圖蘇胡迎駕殿,去和林城三十餘里。
世祖中統元年遷都大興和林宣慰司都元帥府
後分都元帥府金山之南,和林止設宣慰司
至元二十六年諸王叛兵侵軼和林宣慰使怯伯等乘隙叛去。
二十七年,立和林等處都元帥府
大德十一年,立和林等處行中書省,以淇陽王月赤察兒右丞相,太傅答剌罕左丞相,罷和林宣慰司都元帥府,置和林總管府
至大二年改行中書省為行尚書省
四年,罷尚書省,復為行中書省
皇慶元年,改嶺北等處行中書省,改和林路總管府為和甯路總管府
至元二十年,令西京宣慰司牛一千,赴和林屯田
二十二年並和屯田五條河。
三十年,命戍和林漢軍四百,留百人,餘令耕屯杭海。
元貞元年,于六衛漢軍內撥一千人青海屯田
北方立站帖裏幹、木憐、納憐等一百一十九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