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元-托克托

输入文本已由电脑自动标签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词汇
人物
地点
景观
植物
称谓、职官
时间
别称
数量或序号

卷四百六十六 列傳第二百二十五 宦者

宋世待宦者甚嚴。
太祖定天下掖庭給事不過五十人宦寺中年方許養子為後
又詔臣僚家毋私蓄閹人民間有閹童孺貨鬻論死
去唐未遠,有所懲也。
厥後太宗宰相之請,不授王繼恩宣徽真宗欲以劉承規節度使宰相不可而止。
中更主幼母后聽政者凡三朝在於前代豈非宦者用事之秋乎!
祖宗法嚴宰相權重貂璫有懷姦慝旋踵屏除君臣相與防微杜漸慮深矣。
然而宣政間童貫梁師成之禍,亦豈細哉!
南渡苗、劉之逆,亦宦者所激也。
坊記》曰:「君子之道,辟則坊與!
大為之坊,民猶逾之。
可不戒哉!
作《宦者傳》。

竇神寶

公元984年
竇神寶,父思儼,五代時內侍,宋初皇城使
神興左領軍衛大將軍致仕
神寶初為黃門太平興國中從征太原擐甲登城,中流矢,稍遷入內高品,監并州戍兵
屢出襲賊,前後破砦三十六,斬千餘級,大獲鎧甲牛馬橐駝,因築三砦
詔褒之。
九年,命與尹憲夏州,時岌伽羅膩等十四族久叛,神寶率兵大破之,焚其廬帳,斬千餘級,虜獲甚眾。
雍熙中朝廷遣使府州,募邊部願攻契丹者,賜以金帛
神寶上言:「狼子野心由此或生邊隙
」乃止。
俄轉殿頭高品
淳化中,使河東閱視堡柵兵騎。
慕容德豐邢臺延州,未至郡,詔神寶乘傳權州事。
環州近邊內擾,與陳德玄討之,破牛家族二十八部,且規度通遠靈武路,就命環慶駐泊
牛家復結眾叛,又破之,殲餘黨於極泉鎮,獲其渠帥九人
西戎寇鄜,以援之之勞,遷供奉官,與田紹斌部送靈州芻糧即命駐泊
公元997年
李繼遷入寇,與慕容德豐襲破堡砦,焚帳幕,獲人畜萬計
連詔嘉獎,遷內殿崇班
至道初繼遷再寇靈武神寶遣人間道告急闕下
賊圍之歲餘地震二百餘日,城中糧糗皆竭,潛遣人市糴河外宵運以入。
間出擊賊,賊引去,以功拜西京作坊副使
又命於浦洛河清遠軍援芻糧,與楊允恭議造小車三千,運糧環州
三年,遷西京左藏庫副使
出使靈武,還,奏對稱旨面授供備庫使
咸平中出為高陽關鈐轄,徙貝、冀巡檢
原州野狸族三千餘眾徙帳於順成谷,大蟲堪與熟魏族接戰,詔神寶和洽之,至則定其經界,遣悉還舊地
入為內侍右班副都知
真宗朝陵,留與劉承珪同掌大內事。
大中祥符初勾當三班院,又掌諸王宮事
西京左藏庫使、領密州刺史兼掌往來國信
公元1019年
神寶蒞職精恪,性吝嗇,畜貨巨萬
天禧初,以皇城使內職
三年,卒,年七十一。
錄其子守志入內供奉官

王仁睿

公元987年
王仁睿不知何許人
年十餘歲,事太宗於晉邸,服勤左右,甚淳謹
即位宣傳指揮稱旨
入內小底都知洛苑副使
命典宮闈出納之命,最居親近
嘗與柴禹錫等發秦邸陰事
雍熙四年被疾,遣太醫診視
卒,年四十一,特贈內侍省內侍
國朝以來內侍都知押班不領他職。
淳化至道後,皆內殿崇班以上兼充,多至諸司使,有領觀察使者,沒皆有贈官官給葬事。
公元971年
舊制內侍人許養一子,以充繼嗣
開寶四年,以其爭財起訟,詔自今滿三十無養父者,始聽養子,仍以其名上宣徽院,違者準前詔抵死
咸平中,徐志通為溫、台等州巡檢,坐取李歡男四人為假子,又縱卒略民家小兒,致其母抱兒投海死,決杖掃灑班,復申前詔戒厲之。

王繼恩

王繼恩陝州陝人
周顯德中內班高品
初養於張氏,名德鈞
開寶中復本宗,太祖召見,許之,因賜名焉
累為內侍行首
公元962年
會討江南,與竇神興等部禁兵戰船采石
九年春,改裏面內班小底都知賜金紫。
十月,加武德使
太祖崩,副杜彥圭案行陵地,尋充永昌陵使。
太平興國三年,遷宮苑使
久之,領河州刺史,掌軍器弓槍庫
公元987年
雍熙中王師克雲、朔,命繼恩率師易州,又為天雄駐泊都監
岐溝關、君子敗績之後河朔諸路為契丹所擾,城壘多圮。
四年,詔繼恩翟守素田仁朗郭延濬分路按行築之
遣將北伐,又為排陣都監,屯中山,改皇城使
端拱初,領本州團練使,又為鎮、定、高陽關三路排陣鈐轄
淳化初,賜甲第一區
五年,加昭宣使勾當皇城司
李順成都,命為劍南兩川招安使,率兵討之。
軍事委其制置不從中覆
管內諸州繫囚,非十惡正贓,悉得以便宜決遣
二月,命馬步軍都軍頭王杲劍門崇儀使元由峽路分遣討賊並受繼恩節度
前軍所至,其賊黨敢抗王師者,即須殺戮;如本非同惡受制凶徒,先被脅從今能歸順者,悉釋其罪。
四月繼恩小劍門路研石破賊斬首五百級,逐北過青強嶺,平劍州進破賊五千於柳池驛,斬千六百級,賊眾望風奔走殺戮溺死不可勝計
又克綿二州
五月,至成都破賊十萬餘,斬首三萬級,獲順及鎧甲僭偽服用甚眾。
朝議賞功中書欲除宣徽使
太宗曰:「朕讀前代史書,不欲令宦官預政事。
宣徽使執政之漸也,止可授以他官。
宰相力言繼恩大功,非此任無足以為賞典
上怒,深責相臣,命學士張洎錢若水議別立宣政使序位昭宣使上以授之。
進領順州防禦使
繼恩重兵久留成都轉餉不給,專以宴飲為務。
每出入,前後音樂
又令騎兵博局棋枰自隨威振郡縣
僕使用事恣橫,縱所部剽掠子女金帛軍士亦無鬥志
餘賊迸伏山谷間,州縣有復陷者。
太宗知之,乃命入內押班衛紹欽同領其事。
又遣樞密直學士張鑑西京作坊副使馮守規乘傳督其捕賊。
分減師徒出蜀境,以便糧運
高品王文壽者,隸繼恩麾下繼恩遣領虎翼卒二千,分遂州追討
文壽御下嚴急士卒皆怨。
一夕帳中指揮使張嶙遣卒排闥入,斬文壽首以出。
夜昏黑,嶙猶疑其非,然炬照之,曰:「是也
」時嘉州賊帥張餘有眾萬餘,嶙即以所部與之合,賊勢甚盛。
初奏至,太宗欲盡誅軍人妻子近臣請勿殺,悉索中書,遣帥招撫,諭以釋罪親屬皆全,必自引來歸,因可破賊
上然之,令巡檢程道符諭旨
亡卒斬嶙,函首繼恩,皆自拔來歸
因使為鄉導擊賊悉平之。
公元996年
至道二年春布衣拱辰詣闕上言:「繼恩平賊大功,當秉機務,今止得防禦使,賞甚薄,無以中外之望。
上大怒,以拱辰惑眾杖脊黥面崖州
俄召繼恩
太宗崩,命與李神福按行山陵,加領桂州觀察使
繼恩初事太祖,特承恩顧。
及崩夕,太宗南府繼恩中夜馳詣府邸,請太宗入,太宗忠之,自是寵遇莫比
結黨邀名譽,乘間敢言外朝臣,由是士大夫輕薄好進者從之交往,每以多寶僧舍為期
潘閬能詩詠,賣藥京師繼恩薦之,召見,賜進士第
尋察狂妄追還詔書
真宗初,繼恩豪橫,頗欺罔漏泄機事,與參知政事李昌齡緘題往來,多請託,至有連宮禁者。
素與胡旦善,時將加恩,密諉其為褒辭。
士人詩頌盈門
上惡其朋結,黜為右監門衛將軍均州安置籍沒貲產多得蜀土僭擬之物。
昌齡忠武軍節度行軍司馬削籍長流尋州。
中外臣僚曾與繼恩交識通書尺者,一切不問
公元999年
咸平二年,卒於貶所遣使將其家屬京師假官舍處之。
四年,聽歸葬
大中祥符三年特詔追復官爵,以白金千兩賜其家。
子懷珪,轉入內高班

李神福

公元371年
李神福開封人
父繼美,仕後唐內侍顯德初御廚都監
內臣止以服色為貴,太祖賜紫後至右領軍衛將軍
神福給事晉王府,謹恪上意未嘗少怠。
太宗即位,授入內高品
從征太原攻城之際,往來梯衝宣傳詔命,即行在所殿頭
太平興國六年,擢入內高品押班,遷副都知勾當翰林司,轉入內內班都知
勾當祗候內品班。
淳化四年,遷崇儀副使勾當皇城司
屬初易黃門之號,轉入內黃門都知,俄加宮苑使
太宗筆劄神福侍側,多獲別本之賜。
不豫神福朝夕左右,躬侍藥膳。
公元997年
真宗即位,遷皇城使內侍省入內內侍都知,領恩州團練使勾當永熙行宮事。
模寫太宗聖容,以神福立侍
未幾,求罷都知,加昭宣使勾當皇城司賜第宮城側,遣修內工為葺之。
咸平二年秋閱兵東郊,以神福大內都部署
是冬,幸大名,與王繼英為行宮使
四年勾當三班,部修含光殿,賜賚甚優。
景德初兼領親王宮使
三年,改宣政使
從謁諸陵,復為行宮使
進幸西京賜酺,命神福主其事。
大中祥符初天書降夕,神福劉承珪、鄧永遷李神祐石知顒、張景宗藍繼宗同直禁中,賜以器幣緡錢
京師酺會,又令神福白文肇、閻承翰同典之。
是歲封泰山,與曹利用同經行宮道路
車駕進發,又為行宮使
禮畢,授宣慶使,領昭州防禦使整肅禁衛
先是諸司使止於宣政,故特置使額以寵之。
三年,卒,年六十四。
潤州觀察使
神福恭願和易,每為衛紹欽詬罵,皆引避不校
禁闥五十年,稱為長者
然久掌三班,無規制遠近失敘有請託者不能拒之,人譏其所守。
子懷斌、懷贇。
神祐

神祐

公元967年
神祐,初以父任殿頭高品
太祖將納孝章皇后,命神祐奉聘禮於華州
乾德五年,征太原,負御寶從行
開寶二年,又從征太原,時有詔緣邊和市軍儲車駕潞州聞之,且慮擾民,令神祐馳驛止之。
時詔下已五日神祐一夕而及晉陽
一日甲士既陣,賊潛縱火梯衝,亟命神祐衛兵為援,斬賊甚眾,餘悉潰去。
王師廣州隨軍賞給
劉鋹平,先部帑藏之物赴京師
土寇周瓊等叛,又副尹崇珂討平之。
六年,隨曹彬南征
關城,擒偽將朱令贇,命神祐入獻捷書賜錦袍、金帶
公元976年
太宗即位,遷南作坊副使
錢俶歸朝,命神祐往按府藏之積。
再征太原領工千人隨駕,以備繕完甲兵
劉繼元納降款,太宗儀衛北臺以受之,繼元移時未至,神祐單騎入城,俄頃,引繼元至。
北伐燕薊,命與劉廷翰精騎大陣之援。
車駕還,又令率兵屯定州以備契丹
太平興國六年滑州治河防,材葦未具,命神祐馳往垣曲伐薪蒸四百萬以濟其用。
七年契丹寇邊,命領兵瀛州,俄改崇儀使提點左右藏庫,遷洛苑使
至道初西鄙不寧,命為靈、環排陣都監率眾至烏白池而還
俄駐永興,復護糧運朔方
真宗嗣位,轉內園使邠州都監
車駕北巡改天雄軍都監子城巡檢
北兵充斥道途阻塞,命神祐單騎密旨於諸將。
敵騎數百忽至,神祐乃周麾而呼,若召伏兵,敵懼而逃,遂達其命。
俄充邢州排陣都監勾當西八作司
景德初上幸澶州,領隨駕壕砦。
公元997年
三年,遷入內都知
東封還,遷南作坊使
內侍遷秩有扈升山、不升山不預從祀者,令神祐第其勤狀,上親閱敘遷之。
有范守遜、皇甫文、史崇貴、張延訓等,皆嘗有譴累而互陳勞效,且言神祐品第非當,泣訴於上,止而復來者數四
守遜等先改內常侍,上怒,悉停其官。
神祐石知顒副都知景宗藍繼宗並坐削職
尋掌御廚七年,卒,年六十六。
大中祥符六年,錄其孫永和三班奉職
神祐謹願,曉音律,頗好篇詠
子懷岊,太宗時嘗請為道士,後復內侍
屯邊郡,常持大鐵鞭以鬥賊,屢中流矢,至供奉官
懷儼為內殿崇班

劉承規

公元626年
劉承規字大方楚州山陽人
父延韜,內班都知
承規建隆中高班太宗即位超拜北作坊副使
時泉帥陳洪進歸朝,遣承規疾置封其府庫
土民嘯聚為寇,承規知州喬維岳率兵討定之。
太平興國四年,命與內衣庫使張紹等六人率師定州,以備契丹,又護滑州決河。
雍熙中勾當內藏庫皇城司,出為鄜延路排陣都監,改崇儀使,遷洛苑使
至道中,與周瑩同簽書提點樞密宣徽諸房公事,仍加六宅使
承規懇辭,帝雖不許而嘉其退讓
公元997年
真宗立宣徽使,以承規勝州刺史簽書宣徽院公事
尋讓宣徽之務,加莊宅使
咸平三年,遷北作坊使
邊境未寧,議修天雄軍城壘,命承規乘傳經畫,又命提舉內東、崇政殿等諸門,遷宮苑使
上詢承規西事請益環州木波鎮戍兵,以為諸路之援,從之。
俄兼勾當群牧司
公元1005年
景德二年,與李允則使河間按視嘗經戰陣等處將卒之勞。
是歲,置官提舉京師諸司庫務,以承規領之。
創局署,多所規制
皇城使
林特李溥議更茶法
四年三司上言新課增羨承規以勞加領昭州團練使
大中祥符初,議封泰山,以掌發運使昭宣使長州防禦使
會修玉清昭應宮,以承規副使
汾陰復命督運
議者以自京至河中,由陸則山險,具舟則湍悍承規決議水運凡百供應,悉安流而達。
朝陵東封及是皆留掌大內
禮成,當進秩,表求休致手詔敦勉,仍作七言詩賜之。
宣政使應州觀察使
公元1012年
五年,以疾求致仕
宮使丁謂承規宮職,藉其督轄,望勿許所請,第優賜告詔,特置景福殿使名以寵之,班在客省使上。
仍改新州觀察使,上作歌以賜。
承規廉使月稟歸於有司手詔褒美,復定殿使奉以給之。
本名承珪,以久疾羸瘵,上為取道易名度厄之義,改珪為規。
疾甚,請解務還私第,聽之。
許皇城常務上印日,內藏庫創製,就取商度
又再表求罷,官檢校太傅左騎衛上將軍安遠軍節度觀察留後致仕
七月卒,年六十四。
廢朝,贈左衛上將軍鎮江軍節度,諡曰「忠肅」。
承規三朝,以精力聞,樂較簿領孜孜無倦
自掌內藏僅三十年,檢察精密,動著條式
製定權衡法,語在《律曆志》。
沈毅徇公,深所倚信,尤好伺察,人多畏之。
上崇瑞命修祠祀,飾宮觀承規預聞
玉清昭應宮,尤為精麗
屋室有少不中程,雖金碧已具,必毀而更造有司不敢所費
二聖殿塑配饗功臣特詔塑其像太宗之側。
承規遇事亦或寬恕,鑄錢工常訴本監前後盜銅瘞地千斤承規佯為不納,因密遣發取還官不問其罪。
咸平中朱昂杜鎬編次館閣書籍錢若水祖宗實錄其後修《冊府元龜》、國史編著讎校之事,承規典領之。
好儒學,喜聚書間接文士質訪故實,其有名於朝者多見禮待,或密為延薦
寢疾惟以公家之務為念,遺奏求免贈賻詔葬,上甚嗟惜之,遣內臣鴻臚典喪,親為祭文
玉清昭應宮成,加贈侍中,遣內侍鄧守恩就墓告祭
子從愿,為西染院使

閻承翰

閻承翰真定人
周顯德中內侍
入宋事太祖,以謹愿稱。
太宗時擢為殿頭高品稍遷內侍供奉官內殿崇班
先是八作司材木頗有隱弊承翰建議於都城西置事材場,治材以給之。
雍熙中,知廣州徐休復轉運使王延範不軌狀,遣承翰馳往同逮捕下獄,就鞫之,考掠過苦,延範坐誅
李順亂蜀,命為川峽招安都監
賊平,授西京作坊副使
會增募金吾兵,以承翰劉承蘊分充左右金吾都監兼街仗司事。
俄罷之。
公元997年
真宗即位,改西京作坊使內侍左班副都知
咸平三年河決鄆州王陵埽,遣承翰護塞
時議鄆州以避河患,又詔承翰工部郎中陳若拙乘傳規度,徙於舊治東南
五年入內都知韓守英為鎮、定、高陽關三路排陣都鈐轄,上以其素無執守,議別擇人,因謂宰相曰:「承翰雖無武勇,然涖事勤恪
」乃令代守英
中山屯兵甚眾,艱於飛挽,承翰鑿渠,計引唐河水嘉山定州三十二里,又至蒲陰東六十二里,合沙河經邊吳泊入界河以濟饋運,亦可旁為方田上嘉而從之。
渠成,人以為便,優詔褒之。
景德初契丹謀寇順安軍承翰奉詔發雄、霸精兵,與荊嗣、張延同築壘禦之,俄又遣詣德清軍規度重修城壘
車駕北征承翰先在澶州北城,奏契丹兵在近,請不度河,上不聽促駕浮橋
二年,加領廉州刺史勾當群牧司,多條上馬政,遂兼群牧副使
契丹結好,始置國信司交聘之事,以承翰領之,多所規置。
公元1011年
大中祥符初,改西京左藏庫使,充夏州趙德明加恩官告使。
還,請於浦洛河置館,以待夏台奉使,上以荒敻勞役不許
四年,遷內園使左班都知,領獎州團練使
西京左藏庫副使趙守倫久典廄牧,至是又掌估馬,與承翰聯職任,雖素為姻家,然不相得,遂各訟訴並付御史臺
承翰擅用群牧司錢,當贖金三十斤;守倫違制移估馬司,當免所居官;典吏杖脊
詔寬其罰:承翰贖金十斤守倫贖金二十斤,典吏亦降從杖。
群牧都監張繼能判官陳越田瑴勾當騏驥院楊保用估馬楊繼凝皆釋之,制置使陳堯叟特免按問
公元1013年
六年上製內侍箴》賜之,承翰表請刻石省中
明年,建應天府南京,作鴻慶宮,設太祖太宗像,遣承翰自京奉往。
南作坊使入內都知
未幾,卒,年六十八。
懷州防禦使
承翰剛強所至過於檢察,乏和懿之譽。
子文應,西京左藏庫使

秦翰

公元979年
秦翰字仲文真定獲鹿人
十三為黃門開寶中高品
太平興國四年崔彥進眾數萬擊契丹都監,以善戰聞。
太宗因加賞異,謂可屬任
雍熙中,出為瀛州駐泊,仍管先鋒事,遷入內殿頭高品、鎮、定、高陽關三路排陣都監
淳化四年,補入內押班
公元997年
趙保忠叛,命李繼隆率師問罪監護其軍。
延州保忠遁逸,即乘驛先往,矯詔安撫以緩其陰計
王師至,又諷保忠地主之禮郊迎,因並驅而出,保忠就擒,以功加崇儀副使
至道初,為靈、環、慶州清遠軍四路都監
真宗即位,加洛苑使入內副都知
咸平中河朔用兵以為鎮、定、高陽關排陣都監,敗契丹莫州東,追斬數萬,盡奪所掠老幼
詔褒之,徙定州行營鈐轄
王均之亂,為川峽招安巡檢使
上官正石普不協生事,為曉譬和解之。
親督眾擊賊中流矢不卻,五戰五捷,遂克益州上手勞問
翼日,進至廣都斬首千餘級,獲馬數千匹
歸朝,遷內園使,領恩州刺史
出為鎮、定、高陽關前陣鈐轄,又徙後陣
契丹二萬眾於威虜軍西,俘其鐵林大將十五人
又為邠寧、涇原路鈐轄安撫都監,率所部按行山外,召戎落酋帥,諭以恩信,凡三千餘帳相率內附
未幾,康奴族拒命陳興許均深入擊之,斬級數千,焚其廬帳,獲牛馬甚眾。
復與陳興曹瑋襲殺童埋軍主武延咸泊川。
詔書加獎,賜錦袍、金帶白金五百兩、帛五百匹。
景德初車駕北巡先遣乘傳往澶、魏裁制兵要許便宜從事
俄充邢洺路鈐轄,與大軍德清軍,張掎角之勢
又召為駕前西面排陣鈐轄管勾大陣
即督眾環城浚溝洫以拒契丹
功畢,契丹兵暴至不脫甲胄七十餘日,契丹乞和凱旋,留泊澶州
月餘,令率所部兵還京師,加宮苑使入內都知
出為涇、原、儀、渭鈐轄
先是西鄙藩籬之蔽,規度要害,鑿巨塹,計工三十萬,役卒數年而成,不煩於民。
就遷皇城使入內都知
在邊久,宣力勤盡,特置是名以寵異焉。
表讓,不聽
公元1015年
大中祥符初求從東封手詔諭以西垂委任之異。
昭宣使,又為群牧副使,祀汾陰
是歲,夏州屬戶有擾境上者,即日脽上按視,遍巡邊部。
至,事寧,復還扈從,凡行在諸司細務,悉令裁決不須中覆
禮畢,加領平州團練使奉祀毫州,掌如汾陰
八年營葺大內,詔參領其事。
閏六月暴卒內庭之廨,年六十四。
上甚悼惜,為之泣下。
貝州觀察使賻襚加等。
修內畢,詔遣使襲衣金帶賜其家。
倜儻武力,以方略自任
前後戰鬥,身被四十九創。
李繼遷未賓也,因使常出入帳中無疑間,嘗白太宗言:「臣一內官不足惜,願手刺此賊,死無所恨。
太宗深嘉其忠。
溫良謙謹,接人以誠信,群帥有剛狠不和者,皆得其歡心
輕財好施,與將士同休戚,能得眾心,皆樂為用。
其歿也,禁旅有泣下者
公元1016年
九年,重贈彰國軍節度,詔楊億撰碑文,以其不蓄財,表辭所贄物,雖朝廷不許,而時論美之。
懷志內殿崇班

周懷政

公元1013年
周懷政并州人
父紹忠,以黃門太宗從征河東,得懷政於亂屍間,養為子。
給事禁中,累至入內高品
大中祥符初真宗東封,命修行頓遞
及奉泰山天書馳驛赴闕,轉殿頭
天書每出宮,與皇甫繼明並為夾侍。
東封禮成,與內殿崇班康宗元留泰山,修圜臺,轉入內西頭供奉官
汾陰,轉東頭
六年劉承規卒,擢內殿崇班入內押班勾當皇城司
會朝太清宮,與閻承翰同管勾大內事。
七年奉天摹刻乾元殿,為刻玉都監,又為修兗州景靈宮太極都監,俄遷內殿承制
是冬,命起居舍人知制誥盛度會真醮告使,懷政都監
還,為玉清昭應宮都監兼掌景靈宮會靈觀使
玉成,遷如京副使
九年,建資善堂,以懷政都監
壽丘宮觀成,優賜襲衣金帶,遷崇儀使
天禧大禮,又為修奉寶冊都監,加領長州刺史是冬,遷洛苑使
二年春,遷左藏庫使
仁宗皇太子,命為入內副都知管勾左右春坊,轉左騏驥使
三年,領英州團練使,加昭宣使
懷政日侍內廷權任尤盛,於是附會者頗眾,往往言事獲從,同列位望居右者,必排抑之。
中外帑庫皆得專取,因多入其家。
性識凡近,酷信妖妄
朱能者,本單州團練使田敏廝養為人凶狡,遂賂懷政親信,得見,因與侍卒姚斌妄談神懌以訹之。
懷政大惑,援御藥使、領階州刺史
俄於終南山修道觀,與劉益輩造符命託神國家休咎否臧大臣
寇準永興能為巡檢,倚舊望,欲實其事。
好勝,喜其附己,多依違之。
朝臣屢言懷政之妄,真宗含忍不斥,然漸疏遠之。
懷政憂懼,時使小黃門自禁中出詐稱宣召,入內東門,坐別室久之而還,以欺同類
為相,踰年而罷,懷政愈畏獲譴,不自安
公元1011年
四年七月,與弟禮賓副使懷信謀潛召客省使楊崇勳內殿承制楊懷吉、閤門祗候懷玉皇城司,期以二十五日竊發,殺丁謂等,復相寇準,奉真宗太上皇傳位太子
前夕崇勳、懷吉詣丁謂密告之,即夜崇勳、懷吉至曹利用計議翌日利用入奏真宗怒,命收懷政
宣徽北院使曹瑋崇勳御藥院鞫訊具伏
帝坐承明殿臨問懷政但祈哀而已,命斬於城西普安寺
內殿承制紹忠及懷信並杖配復岳州子侄勒停貲產沒官
朱能左武衛將軍致仕諤、母周氏罰銅百斤,子守昱、守吉分配道州
懷政僕使親從並杖配海島遠州部下使臣貶秩有差
懷政之未敗也,紹忠嘗詬之曰:「斫頭豎子終累我!
懷信謂之曰:「兄前事必敗,宜早詣上首實,庶獲輕典
」及其謀亂,又泣拜止之,不聽,故皆得免死。
右街僧錄澄遠預聞妖詐,決杖黥配郴州
內供奉官譚元吉高品王德信高班允則黃門允文懷政協同妖妄,皆杖配遠州
入內押班志誠與能書問往還,削兩任,配房州
入內供奉官石承慶嘗為懷政所召,夜二鼓不下皇城門鑰以待,黃門守忠見之,戒門卒勿納,至是言其事,承慶坐削兩任,配宿州
懷玉次日始詣樞密院自陳責授侍禁杭州都監
崇勳內客省使桂州觀察使,懷吉如京使,賜以金帶金銀
懷政既誅,亟遣入內供奉官盧守明、鄧文慶馳驛永興,捕朱能
劉益、李貴、康玉信,道士王先、張用和悉免死,配遠州
偵知使者至,衷甲出,殺守明以叛。
詔遣內殿承制江德明入內供奉官德潤發兵捕之,桑林自縊死。
永興、乾耀都巡檢供奉官李興本軍十將張順及其子首以獻,補閤門祗候牢城都頭
劉益十一人能害中使,磔於市。
王先、李貴、信、張用和八人處斬
妻子弟皆決杖配隸閤門祗候穆介、知永興軍朱巽轉運使梅詢劉楚、知鳳翔府臧奎等坐與懷政交結相稱薦,皆論罪
寇準太常卿,再貶道州
朝士永興鳳翔官吏厚善者,悉降黜焉。

張崇貴

張崇貴真定人
太祖時內中高品稍遷殿頭
太平興國中,以善射遷為御帶
錢俶納土,命馳往閱城儲偫之數。
親征太原,從崔彥進李漢瓊先路水草
端拱初,補內供奉官。
公元993年
淳化四年,命乘傳延州羌戎內附者,發庫錢犒給,以金幣酋領
將行,轉內班右班押班就命管勾鄜延屯兵李繼隆李繼遷,詔崇貴延安掎角進討
及擒趙保忠,留崇貴與石霸守綏州,徙平夏民以實之。
繼遷橐駝路,驅脅內屬戎人,崇貴田敏率熟倉族乚遇戰雙塠,殺二千餘級,掠牛羊橐駝鎧甲甚眾,連詔褒諭
繼遷走漠中,遣其將佐光祚、張浦求納款,會於石堡砦崇貴椎牛釃酒犒諭之,給以錦袍帶。
會改內班黃門,命為黃門右班押班,仍加內殿崇班,又改黃門內侍,職隨易焉。
既而繼遷橐駝名馬待罪,遣崇貴往賜器幣茶藥衣物
公元995年
至道元年,進崇儀副使內侍右班副都知
繼遷復叛,劫芻饋於浦洛河
二年,詔李繼隆大發進討
賊圍靈州急,太宗將棄之,廷議未決,命崇貴與馮納乘傳往議其事,乃益兵固守就命為靈、環、慶州清遠路監軍,又為排陣都監
公元997年
真宗立,拜洛苑使右班都知管勾并州軍馬
至道後,五路討賊兵戰相繼,卒無成功。
及是,保吉修貢,詔以定節度授之,命崇貴詔命衣帶器幣以賜。
使還,加六宅使
公元998年
咸平元年,又命管勾鄜延屯兵,泊延安,改駐泊都監,又為鈐轄
其後繼遷復與熟戶李繼福為隙,因緣內擾,崇貴張守恩擊之,焚廬舍,獲貲畜器甲生口甚眾。
又與王榮禦賊,獲具裝馬數十匹,再詔褒飭。
四年,詔歸。
俄領獎州刺史,復涖鄜延,仍制置沿邊青白鹽事
與衛超領軍敵境,焚廬舍帳幕,獲廩糗、牛羊復被詔獎。
崇貴屢詗契丹傳遞以聞,願身當一隊前鋒,詔不允
公元1004年
景德元年保吉死,其子德明尚幼,崇貴移書朝廷恩信德明請俟釋服稟命
詔書慰撫,以向敏中緣邊安撫使
自是邊防事宜經制小大,皆崇貴專主之。
築臺安北十里許,召戎人會議,與之盟約
二年春,召赴闕面授方略,許德明以定節度西平王賜金緡錢各四萬、二萬斤,給內地節度奉,聽回圖往來放青鹽禁,凡五事
而令德明靈州土疆止居平夏,遣子弟宿衛,送略去官吏,盡散蕃漢兵及質口,封境之上有侵擾者稟朝旨,凡七事
德明如約,惟以子弟入質及納靈州為難,故亦禁鹽如舊不許回圖
公元1006年
三年九月,以德明誓表來上,崇貴因請入朝,許之。
以功拜皇城使內侍左右班都知,領誠州團練使
又持旌節誥命德明太常博士趙湘為之副。
四年,使還,會車上陵,次瓊林苑崇貴對於苑中即命為行宮使
是秋復還延安
供奉官曹信時監邊軍,信善琴崇貴石普軍中宴集,令信奏之,信以久廢為辭。
崇貴因摭其他過以聞,真宗知其誣奏不問
大中祥符元年,加昭宣使
公元1009年
崇貴久在邊,善識羌戎情偽西人畏服
德明有所論述及境上交侵,皆先付裁制
夏州趣邊有二路,其文移環慶者,皆付延州議焉。
嘗請置緣邊安撫使,如北面之制。
上曰:「西鄙無經營,苟德明能守富貴無慮朝廷失恩信也。
增置署局,徒為張皇不若委卿靜制之。
二年上言去鄉里,願得告歸父母
許之,錫與甚厚。
復命都鈐轄提舉榷場
崇貴乞留京師面諭委屬之意,聽歲入奏事
四年八月,卒,年五十七。
悼惜之,贈豐州觀察使內侍護喪京師
子承素,東染院副使

張繼能

公元1012年
張繼能字守拙并州太原人
父贊,晉末為內班
繼能建隆初黃門禁中太平興國初內品
從征河東,命主城南洞屋,以勞遷高品
契丹入寇,命為高陽、鎮、定路先鋒都監,從崔彥進戰長城口,多所俘馘
明年,又與彥進契丹於唐興口,轉殿頭高品
公元992年
雍熙中夏州叛命李繼隆為銀、夏都部署,以繼能監軍
俄徙護定州屯兵,領驍捷卒三千,屯五回嶺。
端拱初,遷入內殿頭,從趙保忠李繼遷
保忠薦其有材,命與保忠經略其事。
代還,掌內弓箭庫
淳化三年,與白承睿護芻粟靈武
繼遷寇邊,命繼能、承睿與知靈州侯延廣驍卒五千,同主軍務,俄留為本州都監
鄭文寶議城威州清遠軍,繼能護其役。
工畢,命與西京作坊副使延州同知軍事,又與田紹斌同掌積石砦。
就遷內供奉官、靈環慶清遠後陣都監,與西人轉鬥敗走之。
復還清遠
詣闕奏事,遷內殿崇班
未幾,拜供備庫副使,復遣護環州屯兵,徙涇、原、儀、渭都巡檢使
公元997年
真宗即位,遷崇儀使、靈、環十州兵馬都監巡檢安撫使
咸平三年王均之亂,命為川峽兩路招安巡檢使
成都平,留為利州招安巡檢,尋召歸。
會銀、夏寇警,復為邠寧駐泊都監
夏人清遠軍,營於積石河,繼能楊瓊、馮守規在慶州逗留不時赴援,致陷城堡,又焚棄青岡砦,特詔御史府,免死,長流儋州
景德二年,會赦,還為內侍省內常侍,又為陝西捕賊巡檢,獲千餘人,改內殿崇班
朝陵為行四面巡檢
公元1007年
四年宜州卒陳進為亂。
初,知州劉永規馭下嚴酷,課澄海伐木州廨,數不中程即杖之,至有率妻孥山林以采者,雖甚風雨不停其役。
故進因眾怨,殺永規監軍國鈞,擁判官成均為帥,據其城。
七月,奏至,詔東上閤門使忠州刺史曹利用供備庫使賀州刺史張煦廣南東西路安撫使如京副使張從古及繼能副之,虞部員外郎薛顏勾當轉運事,發荊湖蘄黃州兵討之。
上語近臣曰:「番禺寶貨雄富,賊若募驍果,立謀主沿流東下廣州,則為患深矣。
」遣內侍高品周文質使廣州,監屯兵,會鄰路巡檢使要路,集東西海戰棹,扼端州峽口
賊悉眾來攻柳城縣殿直韓明、許貴、郝惟和以所部千餘禦敵,明、貴死之,惟和僅以身免成均宜州遣使舒賁赦罪
是夕,進復柳城官軍退保象州
賊又寇懷遠軍知軍殿直任吉與邕桂巡檢殿直張崇寶、侍禁張守榮擊走之。
賊退而復集者累日,吉輩固守,屢與鬥,大獲器甲
又攻天河砦,砦兵甚少,監軍奉職錢吉部分嚴整一戰敗之。
賊眾屢衄,頗潰去,眾心攜貳,將棄宜州,以家屬悼耄五百人江中,率其眾裁三千趣、象,將入容管
初至柳州,限江不能渡。
知州王昱望賊遁走,城遂陷。
朝廷詔書四十分揭要路,諭賊歸順者悉釋其罪。
賊挈族居思順州分兵象州
利用入內高班德潤千兵倍道襲逐,利用繼至,遇賊武仙縣之李練鋪。
賊初不知覺,惟進率眾來拒,直犯前軍前軍寄班侍班志言騎士左右縱擊
賊衣順水甲、執標牌以進,飛矢攢鋒不能卻,前軍即持棹刀巨斧破其牌,史崇貴登山大呼曰:「賊走矣,急殺之!
賊心動,眾遂潰。
逐北象州城下,賊砦猶有據長竿城中者,成均始挈其族以詔書來降,乃斬進並其黨,生擒賊帥六十餘人斬首級、獲器甲戰馬甚眾。
利用分兵捕餘寇,遣于德潤馳奏其事。
利用引進使,煦如京使,從古莊宅副使繼能供備庫使,志言供備庫使
又以御前忠佐馬步軍副都軍頭郭全豐為都軍頭,領勤州刺史
歸遠軍士手殺進者李昊、劉宗、趙敏並補本軍都頭張守榮為供奉官閤門祗候張崇寶、任吉並為供奉官,錢吉為右侍禁
又以知象州大理寺丞何邴最有勞,優拜祠部員外郎賜緋
又賜邴三子知道、知古、知常出身,邴之親屬同扞寇者悉甄敘之。
象州防禦使
初,賊攻象州,城在高丘上,素無井,閉壘之日,皆以乏水為慮。
賴天雨,停水將竭而雨復下如是兩月,汲之以濟。
山中烽候,每欲破賊,即禱於城西神祠,或見巨蟒吞龜,是日果有克獲,眾以為神靈順之應。
張守榮俄病瘴,遣尚醫往視之,未至而卒,贈如京使,錄其子官。
十二月,餘寇悉平
東封,留繼能為京舊城內巡檢鈐轄,俄加東染院使
公元1009年
大中祥符二年入內都知李神祐坐事悉罷,擢繼能入內內侍省副都知
時宗室多召侍講說書上嘉勤學,令講誦日別給公膳,專遣繼能主之。
俄又與內殿承制保正提點縣主諸院事。
三年,兼群牧都監
汾陰,留掌大內兼舊城內巡檢鈐轄,俄領會州刺史
太清宮,為天書扶侍都監
七年,以疾求解職,不許
命為涇原儀渭、鎮戎軍兩路鈐轄
未幾,徙鄜延都鈐轄
先是內屬戶殺漢口者止罰孳畜繼能則麗於常法由是西人畏而不敢犯。
德明受朝命,而羌部不絕寇境
繼能日課截竹為簽,署字其上,且言以將士殺獲功狀,賊聞之甚懼。
歸朝,復涖群牧
仁宗儲宮,嘗親書一幅賜之。
繼能以聞,真宗亦為標題其末,人以為榮。
九年,坐前護修莊穆皇后摧陷左授西染院使,掌往來國信
公元1019年
天禧初,復西京左藏庫使
國信司吏陳誠者,頗巧黠繼能欲援置群牧司,而誠先隸群牧坐事停職
至是,群牧吏左宗抉其宿負白制置使曹利用,故誠不遂所求。
繼能怒宗之沮己,密遣親事卒偵宗。
會宗弟元喪妻,為假敦駿軍校送葬,及還,元抵飲肆與酒保相毆,繫府中,而假馬之事未發。
誠即白繼能請屬府中並劾其事。
知府樂黃目受屬,獄未就,為群牧副使楊崇勳所發,繼能坐罷內職降授西京作坊使,出為邠寧鈐轄
繼能自陳不願外任,得掌瑞聖園,尋領往來國信所
三年,復為西京左藏庫使內侍右班副都知
未幾,遷崇儀使,以衰老求解職,轉內園使,掌瓊林苑
五年,卒,年六十五。
特贈汀州團練使,錄其子懷忠大理寺丞孫逖三班奉職,遜為借職春坊祗候
繼能性沉密知兵,頗勇敢,喜讀書,然好治生
晚年急於聚蓄,眾以此少之。
何邴後歸朝,知磁州而卒。
一子知崇裁十餘歲,特補太廟齋郎
又徙其侄平夷知古為滏陽
省郎賞延之例,猶以城守勞,故甄錄焉。

衛紹欽

公元985年
衛紹欽開封人
父漢超,內侍高品
紹欽始以中黃門給事晉邸,太宗即位,補入內高品,甚被親倚
從征太原,命督諸將攻城
劉繼元降,命領驍卒先入城,燒其營柵,遷殿頭高品
雍熙二年,擢入內西頭供奉官
淳化中,部修皇城,功畢,授入內押班
五年,加崇儀副使
李順之亂,王師致討,與王繼恩同領招安捉賊事,遇賊,鬥學射山南
又攻清水埧,破雙流砦,招降萬眾,斬千餘級。
順死,餘黨保險為寇,又與楊瓊扼要路以邀之,擒斬萬餘人,獲器甲槍槊千餘
別將曹習領兵捕餘賊於安國鎮,斬三百級。
眉二州賊尚擾城郭,又遣內殿崇班宿翰討之。
兩川平,召還,深被褒勞。
公元1005年
真宗嗣位,拜宮苑使,領愛州刺史,充入內副都知修奉永熙陵都監,即復土,遂為陵使
景德二年,改皇城使
從幸河朔,命為車駕前後行宮四面都巡檢
澶淵,命領扈駕兵守河橋
三年,加昭宣使
朝諸陵,復為行宮巡檢
洛陽,命為皇城內外都巡檢
歷掌三班院皇城儀鸞翰林司
卒,年五十六。
紹欽苛愎少恩不為眾所附。
太平興國中江東有僧詣闕請修天台壽昌寺,且言寺成願焚身以報。
太宗允其請,命紹欽往督營繕
訖役,遽積薪於廷,請僧如願,僧言欲見至尊面謝紹欽曰:「昨朝辭日,親奉德音,不煩致謝
」僧惴怖偃蹇,顧道俗有救之者紹欽促令躋薪上,火既盛,僧欲投下,紹欽左右以叉抑按而焚之。
子承慶,至內殿承制

石知顒

石知顒真定人
曾祖承渥,尚食使
守忠內供奉官。
父希鐸,高品
公元626年
知顒形貌甚偉,建隆中內中高品
太宗即位,改供奉官
雍熙中,諸將征幽薊,以知顒隨軍
歸,掌儀鸞司
淳化中明州初置市舶司,與蕃商貿易,命知顒經制之。
內殿崇班親王宮都監
王繼恩平蜀寇,就遷西京作坊副使
公元1000年
咸平初,遷正使帶御器械
契丹犯邊,上北巡,命為天雄軍、澶州巡檢使,俄改德、博等州緣河巡檢使安撫,加領長州刺史
三年,戍鎮、定、高陽關三路,押大陣
是冬,改高陽關駐泊行營鈐轄
歸朝,復掌親王宮事
景德中,自京抵泗,遣徒治河堤,命總其役。
初計工累月,及是,浹日而畢。
上面褒諭,賜白金千兩,授入內都知
公元1010年
大中祥符初,遷內園使
以定內侍遷秩品第不當,為其列所誣,坐罷都知
三年,為幷、代州鈐轄,遷莊宅使,徙鎮、定、高陽關鈐轄
四年,命與內殿崇班張繼能供奉官侍其旭同修太祖神御殿
上封求覲闕下,復掌群牧司三班院親王宮事
公元1018年
天禧二年,為幷、代州鈐轄管勾麟府軍馬事。
三年,卒,年六十九。
孫全彬。

全彬

全彬,字長卿,以知顒奏補入內小黃門累遷西頭供奉官
仁宗使致香幣南海密詔察所過州縣吏治民俗,還,具以對,帝以為忠謹
陝右群盜殺鳳州巡檢,遣往擒滅之。
元昊叛,全彬監鄜州兵救延州解圍去。
經略使明鎬言其勇略善將,得邊人情,除幷、代州都監,加內侍押班
鈐轄,徙鄜延,還,為押班
儂智高寇廣南,以為湖南江西安撫副使
桂林,請於宣撫使狄青,願獨當一隊自效
於是使將左方兵,力戰邕州
南方平,領綿州防禦使
張貴妃居寧殿閣,命全彬提舉
妃薨,治喪過制,皆劉沆王洙與全彬共為之。
數月,進宮苑使利州觀察使,給兩使留後奉。
俄為入內副都知知制誥劉敞封還詞命,居三月,復授之
轉領信武軍留後,為永昭陵鈐轄
時去永定復土四十二年,有司亡其籍,全彬以心計辦治
福延宮使提點奉先院。
熙寧中,卒,年七十六。
太尉定武軍節度使,諡曰「恭僖」。

鄧守恩

鄧守恩并州人
十歲黃門太宗
淳化中,盜起成都,從王繼恩往討之。
至道初,就護西蜀屯兵
咸平初,為入內高班
契丹入寇,命石保吉為鎮、定都部署,以守恩都監
踰年,入掌騏驥院。
龍騎叛卒剽劫環、慶,遣守恩擒翦之。
景德初,為澶、濮都巡檢
又使環、慶及戎、瀘等州巡察邊事
公元1014年
大中祥符初按獄濮州雪冤人十餘。
監修玉清昭應宮、會靈觀
七年,又兼修真遊殿、景靈宮
累遷入內高品供奉官
宮成,遷內殿承制
八年,預修大內,改西京作坊副使
九年營造皆畢,授東染院使,充會靈觀都監
公元1018年
天禧二年,掌軍頭引見司,又修祥源觀成,遷崇儀使
三年,授入內押班
河決滑州,命為修河鈐轄
郊祀,召為行宮使,改如京使復還本任
四年春,河復故道,遷文思院使
歸朝,加領昭州刺史
是秋,掌皇城國信二司整肅禁衛,遷入內副都知
會建天章閣,命領其事。
勾當資善堂太子左右春坊司。
公元1021年
守恩七尺餘,狀貌甚偉,涖事幹敏,以強果於時
五年,卒,年四十八。
淄州防禦使
錄其子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