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元-托克托

输入文本已由电脑自动标签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词汇
人物
地点
景观
植物
称谓、职官
时间
别称
数量或序号

卷四百五十三 列傳第二百十二 忠義

高永年

高永年河東蕃官也。
麟州都巡檢
王贍青唐永年蕃兵先鋒
入邈川,而宗哥叛,永年千騎直抵其城,開省章峽路,擊走叛羌,結陣還青唐。
羌攻甚急,復擊之去。
苗履姚雄以援師至,戰溪蘭宗堡,少卻,永年領勁騎斷羌為二,乃退。
復與李克保敦谷,又戰於乾溝單馬援矛,刺羌酋彪雞廝萬眾之中,斬其首,餘眾宵遁
已而隴拶自乾溝鄯州永年拒守,及棄湟、鄯,皆以永年殿歸師
崇寧初,知岷州
蔡京議復兩州王厚使永年帥兵二萬出京玉關,克安川堡,遂至湟,即知州事
皇城副使四方館使利州刺史,為熙、秦兩路都統制,將前軍駐宗哥北。
溪賒羅撒萃精勇高阜,欲衝官軍永年選鋒突陣,師乘之,羌大敗遂平鄯州
賀州團練使,知其州。
溪賒羅撒合夏國監軍之眾,逼宣威城永年出禦之。
行三十里,逢羌帳下親兵,皆永年昔所推納熟戶也。
永年不之備,羌遽執永年以叛,遂為多羅巴所殺,探其心肝食之,謂其下曰:「此人奪我國,使吾宗漂落處所不可不殺也。
」是役也,王厚實主其事,而謀策皆出永年,乃劾永年信任降羌坐受執縛,故贈恤不及云。
永年略知文義范純仁嘗令贄所著書詣闕,作《元符隴右錄》,不以棄湟、鄯為是,故蔡京用之,雖成功,然竟以此死云。

鞠嗣復

鞠嗣復不知何許人
宣和初,知歙州休寧縣。
方臘黨破縣,欲逼使降,面斬二士以怖之,嗣復罵曰:「自古妖賊豈有長久者,爾當逆從順,因我而歸朝官爵尚可得,何為脅我使降?
嗣復知必死,不少懾,屢言何不速殺我,賊曰:「我,縣人也。
明府宰邑有善政,我不忍殺。
」乃委之而去。
初,嗣復聞難,率吏民修城立門,眾赴功守備略就。
朝廷知之,進其官二等,加直祕閣,擢知睦州
嘗為賊所傷自力度江乞師宣撫使未及行而卒。

宋旅

宋旅字庭實莆田人
進士累官奉議郎、知剡縣
方臘既陷婺五州,且犯越,越盜亦起應之。
縣吏多遁,妻子浮海歸,獨與民據守,以忠義激勸部勒隊伍,為豫備計。
俄而盜眾大至躬率壯銳,冒矢石,雖頗殺獲,終以力不敵,遂死之。
劉韐上其事,詔贈朝散郎,錄其四子

丁仲修

丁仲修字敏之溫州人
方臘黨俞道安樂清,將渡江
巡檢陳華往捕,死之。
先鋒張理同、李振南門迎敵,渡八接橋,橋斷馬蹶溺死
賊至帆遊,祥遣輔褒迎戰數十合,褒死之。
仲修鄉兵禦諸樂灣,鄉兵失據而散,仲修以餘兵與賊戰,力屈乃死。

項德

項德婺州武義人,郡之禁卒也。
宣和間盜發幫源,明年陷婺,而邑隨沒。
敗亡百人破賊,因據邑之城隍祠
二月五月,東抗江蔡,西拒董奉北捍王國大小百餘戰,出則居選鋒之先,入則殿後前後俘馘不可勝計
賊目為「項鷂子」,聞其鉦則相率遁去。
方謀永康諸縣,而官兵至,德引其眾欲會合,賊盡銳邀之黃姑嶺下,戰死。
邑人哭聲震山谷,圖其像,歲時祭之。

孫昭遠

孫昭遠字顯叔其先眉州眉山人
元祐間進士,調長沙,辟河東經略司幹當公事
鳳翔府天興縣河北山東撫諭盜賊幹當公事,尋擢河北燕山府路轉運使
公元1126年
靖康元年,召為水部員外郎
金人太原,宋師多潰,欽宗折彥質乘傳昭遠招集
洛陽陷,西京留守西道總管王襄徙治,授昭遠西道總管
道收潰卒至京兆,遇永興安撫范致虛諸軍入援昭遠督其進,且檄諸道使出師
環慶帥王似、熙河王倚各以師會涇原席貢秦鳳趙點、鄜坊使張深後師期,昭遠二十有八疏劾之。
合諸道兵得十萬,命馬祐昌統之。
昭遠致虛同出關,祐昌與金人戰敗
京師陷,遣使大元帥府
公元1127年
建炎元年,遷河南尹西京留守西道都總管
至洛收集散亡得義萬餘人,柵伊陽使民入保。
其冬,金人來攻,昭遠遣將姚慶拒戰,軍敗,慶死。
昭遠將官王伃奉啟運諸殿神御間道行在
金兵益熾昭遠不利,其下欲昭遠南還昭遠罵曰:「若等平衣食縣官不以此時報國南去何為
」叛兵怒,反擊昭遠,遂遇害
官屬無免者。
四年追贈徽猷閣待制

曾孝序

曾孝序字逢原泉州晉江人
蔭補將作監主簿,監泰州海安鹽倉,因家泰州
累官環慶路經略安撫使
過闕,與蔡京講議司事,曰:「天下之財貴於流通取民膏血以聚京師,恐非太平法。
銜之。
方行結糴俵糴之法,盡括民財充數孝序上疏曰:「民力殫矣。
民為邦本一有逃移,誰與守邦
益怒,遣御史宋聖寵劾其私事追逮家人鍛煉無所得,但言約日出師,幾誤軍期削籍嶺表
遇赦量移永州
罷相,授顯謨閣待制知潭州
復以論徭事與吳居厚不合落職袁州尋復職,再知潭州
道州徭人叛,乘高恃險,機毒矢下射官軍得前,於兩山間仆巨木,橫累以守。
孝序夜遣驍銳攀援而上,以大兵繼進,破平之
顯謨閣直學士,遷龍圖閣直學士、知青州
繕修城池訓練士卒儲峙金穀有數年之備,金人不敢犯。
高宗即位,遷徽猷閣學士,升延康殿學士,召赴行在
既而青州民詣南都借留,許之。
先是臨朐土兵趙晟聚眾為亂孝序將官王定千人捕之,失利而歸。
孝序責以力戰自贖乃以言撼敗卒,奪門斬關入,孝序出據廳事瞋目罵之,遂與其宣教郎訏皆遇害,年七十九。
無主,遂陷。
臨淄縣有常率民拒守,死於陣。
益都縣張侃、千乘縣興宗亦死之。
後贈孝序五官,為光祿大夫,諡「威愍」;子訏,承議郎
常朝散郎,錄其家一人
贈侃、興宗二官,官二子

趙伯振

公元1124年
趙伯振太祖八世孫。
宣和六年進士
靖康末,為鄭州司錄捍禦有功
上聞之,就遷直秘閣通判州事
建炎元年,金人犯鄭州守臣董庠棄城走。
越八日城陷伯振率兵巷戰中流墜馬,遂遇害
事聞,贈朝請大夫,官其一子

王士言

公元1126年
王士言武舉進士
累立戰功西北服其威名
宣和初,擢河東廉訪使者
方臘為寇,詔擇材略之士,馮熙載薦為東南第三將,首解嘉興之圍。
靖康元年,詔以浙西兵往河東防秋
金人澤州畢力守禦,金兵日增士言分必死。
他將力屈城西南遂陷,乃使親卒持劍歸報,巷戰而死。
康允之上其事,贈拱衛大夫忠州團練使,官其後五人

祝公明

祝公明處州麗水人
太原府盂縣主簿
靖康間,金人犯河東,令棄官去,公明攝縣事,率保甲入援圍守逾年城陷不屈
子陶,為唐州司戶中原失守,陶亦死官所
建炎中,贈公明承事郎

薛慶

薛慶,起群盜,據高郵,兵數萬人,多驍雋敢鬥,能以少擊眾,附者日多。
張浚無所係屬,欲歸麾下親往招之。
感服,因使守高郵,尋遷拱衛大夫福州觀察使承州天長軍鎮撫使
金人還自浙,屯天長六合間,率眾劫之,得牛數百,悉賤估分畀民之力田者。
人欲運河引舟北歸,而趙立在楚,在承,扼其衝不得進。
左監軍昌來見兀术,欲會兵楚州,真、揚鎮撫郭仲威聞之,約俱往迎敵
揚州仲威無行意,置酒高會
怒曰:「此豈縱酒時耶?
我為先鋒,汝當繼後
上馬疾馳去,平旦揚州西門從騎不滿百,轉戰十餘里,亡騎三人仲威不至
與其下奔揚州仲威閉門拒之,倉皇墜馬,為金追騎所獲。
馬識舊路還,軍中見之曰:「馬還,太尉其死乎。
金人承州陷。
訃聞,贈保寧承宣使,官其家十人,封其妻碩人

孫暉

公元1129年
孫暉,為泗州招信縣
建炎三年正月金人泗州州守呂元、閻瑾焚淮橋遁。
金人招信將渡淮,射士民兵禦之,沈其數舟。
大霧蔽日金人莫測多寡相持逾半日,以疑兵,自上流渡兵。
又戰且卻,城破,竟死於敕書樓

李靚

公元1140年
李靚字彥和吉州龍泉人
幼孤,母督之學,不肯卒業,母詰之,辭曰:「國家女真之變,寓縣雲擾,士當捐為國大憝安能呫囁章句間,效淺丈夫哉?
岳飛督師平虔寇,挺身從之,未行,奔母喪
服除,走淮南,以策干都督張浚奇之,使隸淮西總管孫暉戲下
累功授承信郎
紹興十年,金遣其將翟將軍犯境部曲當其鋒,轉戰西京天津橋南,俘翟將軍乘勝逐北
會金兵大至,遂死之,年三十一。

楊照

楊照者,濠州將官也。
金人圍城急,照躍上角樓,刺賊之執黑旗者,洞腹抽腸而死。
照俄中流矢,卒。

丁元

統領丁元者,遇金人十八里洲,被圍,元大謼其徒,勉以毋得負國
一舟二百人皆鬥死。
詔並贈承信郎,錄其後

宋昌祚

公元1129年
宋昌祚和州鈐轄也。
建炎三年,兀术犯和州州人昌祚領軍事,率眾堅守金人圍之數匝。
禁軍左指揮使鄭立拳勇忠憤,共激士卒晝夜備禦不少怠。
閱數日,軍士胡廣發弩中兀术左臂,兀术大怒飛炮雨集,徑登弩發之地,城破,金人入屠其城。
昌祚與權倅唐璟曆陽蹇譽、司戶徐兟、縣尉邵元通、廣皆死譙樓上,磔裂以徇。
軍士多不降,潰圍西出,保麻湖水砦,推鄉豪統領
聞於朝,遂以霜為和州鎮撫使昌祚、譽、兟、元通贈官,錄其子弟

李政

公元1127年
李政,為雲騎第六指揮,在京東戰功補官河北將官冀州駐紮
靖康二年知州權邦彥以兵赴元帥府勤王,金兵來攻,政守禦有法紀律嚴明軍民不敢犯。
金屢攻城,政皆卻之。
夜搗其砦,所得財物盡散士卒,無纖毫入私家。
號令明,賞罰信,由是人皆用命
攻城甚急,有登城者,火其門樓,與官兵相隔,政呼曰:「事急矣。
有能躍火而過者,有重賞
於是十數人皆以濕氈裹身,持仗躍火而過,大呼力戰金人驚駭,有失仗者,遂敗走
大喜,皆厚賞之
未幾政死,城遂陷。
權知州事單某者不降,自經死。

姜綬

姜綬處州麗水人
金人再犯京師內外相聞
朝廷募忠勇士蠟書南京總管司調兵赴援忠翊郎應募,乃刲股藏書,縋下南壁,為邏騎所獲,厲聲叱罵,遂被害
建炎中,州上其事,官其子特立承信郎

劉宣

劉宣,為秦鳳路兵馬都監
金人入關、陝,蠟書密與吳玠相結,且率金將任拱等以所部歸朝
約日已定,有告之者金人縷擘之,其家屬曹州

屈堅

公元1128年
屈堅,為右武大夫忠州防禦使
建炎二年金人陝府所部救之。
圍解,金人曰:「始吾所以來,為解圍也。
苟全,吾死何憾。
」叱金人使速殺之。
後贈三官,錄其家五人

王琦

公元1130年
王琦,為弓門砦巡檢
建炎四年金人還自熙河,琦禦之。
人立招降旗牓改年阜昌,眾皆拜,琦獨不屈
金人執而殺之。

永壽

公元1162年
永壽者,紹興三十二年,以統制官金人和州,子承節郎世堅救之,同死。
張浚以言,贈中衛大夫融州觀察使,世堅贈三官

鄭覃

公元1127年
鄭覃字季厚明州人
靖康二年貢於鄉。
建炎四年春金人明州縱兵大掠挈族辟難山谷間。
金人追及,與兄章俱被執,脅以刃,曰:「予吾金,即貰死
號泣指所瘞黃金釵遺之,遂見釋。
而金兵相屬拏小舟與其妻董同載去,顧謂章曰:「萬一不得脫北面異國者,兄勉主祭祀。
」復為兵所劫去,迫使之降,厲辭不屈,躍入水中
董哭曰:「夫亡矣,與其受辱以生,不如死。
」亦自沈。
死後,孫、曾多舉進士,而清之最顯。
累贈太師秦國公,董秦國夫人

姚興

公元1131年
姚興相州人
靖康中,以州校用。
劫殺金人有功借補承信郎
建炎初,張琪聚兵東京留守宗澤往從之,又從琪依劉洪道池州
紹興元年,琪叛,掠饒州呂頤浩招降之。
琪既聽命中變,執總管師古將殺之,密諭所部,挾師古同其妻遊騎而馳,夜歸頤浩
頤浩義之,請於朝,授武義郎,隸張俊軍中
復從劉錡順昌,復宿、亳,下城父永城臨渙蘄縣朱家村,遷武略大夫
淮壖有功,授右武大夫累遷建康府駐紮御前破敵統制,充荊湖南路兵馬副都監
公元1161年
紹興三十一年金人渝盟都統王權麾下,遇金兵五百騎於廬州之定林,與戰卻之,生得女直鶻殺虎。
初,金主亮在壽春江淮制置使劉錡將兵迎敵怯懦不進,督戰益急,不得已廬州
及金兵渡淮,遣興拒之,而退保和州
金人遇於尉子橋金人鐵騎進,兵力戰,手殺數百人
仙宗山嚴兵自衛告急不應統領戴皐帥馬軍引避
初,李二者,嘗有私恩於,因得出軍中往來兩界貿易,間竊權旗幟遺金人。
至是,金人立旗幟以誤往奔之,父子俱死焉。
公元1205年
事聞,詔贈容州觀察使,又特官其後三人,即其砦立廟
既復淮西,又立廟戰所,賜額旌忠
開禧元年戶部侍郎趙善堅言:「近守邊藩,詢訪故老姚興以四百騎當金人十數萬,自辰至午,戰數十合,援兵不至,竟死於敵。
人相謂曰:『有如姚興十輩吾屬敢前乎?
忠勇如此,宜超加爵諡。
於是賜諡忠毅」。

張玘

張玘,字伯玉
世居河南澠池
建炎中,以家財募兵金人從者數千人
翟興制置京西,玘以眾屬焉。
兵長渡河,玘禦之白浪口,金人不得渡。
積功武翼大夫成州刺史
董先為制置司前軍統制,玘佐之,每戰,冒矢石諸軍先。
公元1151年
紹興元年,金將高瓊率眾商州
董先禦之,玘乘銳奔擊,從騎不能屬,單馬四皓,金兵數百騎至,玘瞋目大呼,挺刃突擊,金兵披靡莫敢向。
是日九戰九捷,追至試劍關,爭門蹂踐死者百人
明年春,偕先繇藍田渡渭,規取長安
時偽齊經略使李諤屯渭北,與金將折合孛堇相為聲勢
陳兵華嚴川,俄白氣貫日吏士歡奮,戰於興平咸陽渭河石鱉谷
劉豫京師,先軍乏食,偽降,不挈家,玘事其夫人如舊
使人迎其妻,先密書報玘勿遣,且述必還意
王倚虢州,從偽意堅,玘患之。
別將董震商州來,喜曰:「與我善,今以兵來,天贊我也。
」乃與謀害玘。
震陽許而陰以告。
翼日詣玘議事,玘叱下,責以大義,並推官祁宗儒斬之。
先是遣人持詔撫諭,以玘為商虢順州路兵馬都監同統制軍馬,玘囚其使,至是並戮之。
公元1153年
於是偽齊河南安撫孟邦雄、總管樊彥直據洛陽,兵直抵長水
遣將陳俊守白馬山謝皐守船板山,梁進守錦屏山,盡匿精銳
金兵深入,玘戰東關三砦響應,金兵潰。
玘率精騎三千,一日夜馳三百里,黎明河南,邦雄就擒,彥直遁去。
便宜霸州防禦使
三年春先自偽齊歸,玘還兵柄,退就位時人義之。
初,翟興既死,朝廷命其子琮襲,至是琮言於朝,真授玘武翼大夫果州團練使河南府汝唐州馬步軍副總管
擊金將閻銳於唐、鄧間,先登殺獲千餘人
未幾,詔先一行並聽神武后軍統制
玘從岳飛京西六州平湖鍾子義等,累功進拱衛大夫
侍衛,始以誅王倚事聞,敕付史館,賜褒詔,進親衛大夫
公元1162年
三十二年,領御營宿衛前軍都統,屯泗州
金人海州急,詔玘會鎮江都統制張子蓋赴之。
環城數十匝,矢石如雨,玘戰於州三里,麾精騎衝其陣,手殺數十人,殲其長,殺獲萬計海州圍解。
中流矢卒,子蓋上其功,特贈正任觀察使,官其後九人廟號忠勇
孝宗即位,又命祠於戰所,贈清遠承宣使
世雄,歿於符離之戰,贈武節大夫

陳亨祖

陳亨祖者,淮寧大豪也。
紹興末官軍復蔡州亨祖遂領民兵淮寧,執金知州完顏耶魯,以其城來歸
命為武翼大夫忠州刺史、知淮寧府
兵攻城,亨祖力戰死之,舉家五十餘人皆死。
容州觀察使立廟光州賜額「閔忠」。

王拱

公元1163年
王拱建康府前軍統制
都統邵宏淵收復虹縣進取宿州,屢立奇功
隆興元年五月,與金人接戰深入營中,自辰至力戰死。
詔贈正任觀察使,官其家八人
許奏異姓賜銀三百兩,即其砦立廟賜額忠節」。
是役也,中亮大夫朱贇亦死之,贈承宣使

劉泰

劉泰樞密院忠義前軍正將也。
慷慨好義,以私財募兵三百,糧儲器械一切不資於官。
人犯壽春所部赴援轉戰累日金人引去身被數十創,一夕死。
詔贈武翼郎,官其家三人

孫逢

公元1110年
孫逢眉山人
大觀四年進士累官太學博士
張邦昌僭立有司百僚入賀獨堅不起
夜既半,同僚強起之,不從,至垂泣與之訣。
祠部員外郎喻汝礪聞變,捫其膝曰:「不能為賊臣屈。
」遂掛冠去。
事畢,有司不至者,欲以汝礪復於金人邦昌以畢至告,乃免。
聞之曰:「是必肆赦遷官以重汙我,我其可竢!
」遂發疾而卒。

李熙靖

李熙靖晉陵人
提舉醴泉觀
邦昌使直學士院熙靖固拒,因憂憤不食,疾且篤,謂友人曰:「百官何日朝天乎?
」泣數行下。
邦昌又命禮部侍郎譚世勣權直學士院世勣稱疾堅臥不起
熙靖尋卒。
後並贈延康殿學士

趙俊

公元1097年
趙俊,字德進南京宋城人
紹聖四年進士,官至朝奉郎
隱居杜門,雖鄉里不妄交。
劉安世無恙時居河南,暇則獨一過之
徐處仁與俊厚善,及為丞相鄉人多見用,俊未嘗往求,處仁亦忘之,獨不得官
公元1166年
建炎末士大夫避地,俊獨不肯,曰:「但固吾所守爾,死生命也,避將安之?
衣冠奔踣於道者相繼,俊晏然不動。
劉豫以俊為虞部員外郎辭疾不受,以告畀其家,卒卻之,如是再三不復強。
凡家書文字,一不用僭號但書甲子
後三年卒。
承直郎
姚邦基者,蜀人也。
尉氏縣秩滿不復仕,屏居村落間,授徒自給
時宗南渡不及者,尚散居民間,豫募人索之,承務郎閻琦匿不以聞,為人所告,豫杖之死

劉化源

公元1094年
劉化源耀州人
紹聖元年進士
建炎初金人關陝,守令以城降者,金人因而命之。
化源時知隴州不肯降,城陷被執。
人使人守之,不得死,遂驅入河北,鬻蔬果隱民間者十年,終不屈辱

米璞

公元1112年
米璞者,與化源同鄉里,西人敬之
政和二年進士第,時通判原州劉豫欲官之,杜門謝病,卒不汙偽命。

劉長孺

劉長孺者,亦耀州人
簽書博州判官公事,與豫書,備陳祖宗德澤,勸以轉禍為福
豫怒,追其官,囚之百日長孺終不屈。
豫後復官之,不從
公元1139年
紹興九年宣諭使周聿上之朝,詔赴行在,而簽書樞密院事樓炤言璞苦風痹化源長孺老病,遂命各轉兩官奉祠;又言新鳳翔教授陰晫守節不仕,詔特改令入官
其後金復渝盟長孺華陰縣不屈而死。

李嚞

公元1124年
李嚞者,開封人
宣和六年進士
建炎中,知彭陽縣,亦不降,與民移治境上。
令執之以獻,金人欲官之,凡三辭
其後金人以為歸附,命為儒林郎嚞言所司曰:「昔為俘獲不敢歸附之賞。
」還其牒。
劉麟聞其賢,命張中孚以禮招致力拒之。
紹興九年原州
事聞,贈奉議郎,官其家一人

胡唐老

公元1126年
胡唐老字俊明樞密副使宿之曾孫也。
崇寧間,與弟世將同登進士第
南京國子博士,知江陵縣,召為祕書省校書郎
靖康元年,擢殿中侍御史
金人再犯京師攻圍日急唐老請對曰:「城危矣。
康王北使,為河朔士民不得進,殆天意也。
請就拜大元帥,俾召天下入援
宰相何㮚是之,遂遣秦仔持蠟書相州,拜王河北兵馬大元帥
朝廷西兵,而不立帥。
唐老疏:「乞命范致虛宣撫使節制諸路以進,不然無功
不聽
致虛孤軍金人戰淆、澠間,它路兵不至,遂敗。
京城破,金人搜括金銀分命朝臣董之,以臺臣糾察唐老預焉。
知無為軍
朝廷竄逐偽命之臣,坐降二官
先是金人民間多匿金銀,杖唐老幾死,以疾得免稱臣於偽楚。
至是,唐老不自言故,例從貶秩
公元1128年
三年,知衢州
苗傅敗走,以亂兵犯城,唐老拒之。
大雨雹,城上矢石俱發,賊不支,遂解去
以功擢秘閣修撰未幾,進徽猷閣待制,充兩浙宣撫司參謀官,知鎮江府浙西安撫使
杜充降於金,建康失守,潰卒戚方等趣鎮江城壁頹圮,兵不滿千,獨倚浙西制置韓世忠為重。
世忠復去,唐老度力不敵,因撫之。
無何欲犯臨安妄言行在,請唐老部眾以行。
唐老不從,諭以逆順禍福環脅之,唐老怒罵,遂遇害
詔贈徽猷閣直學士,諡「定愍」。
安撫司機宜鄭凝之亦以兵死,詔官其家一人
凝之,戩孫也。

王儔

王儔,以通判真州權通判廣德軍
建炎末,盜戚方既為劉晏所破,引兵欲趨宣城,道過廣德,入其郛。
不屈,與權判官李唐俊、權司法潘偊、權知廣德縣韋績、權丞蔣夔皆死。
後贈二官,唐俊等皆京秩,錄其家一人

朱嗣孟

朱嗣孟饒州樂平人
宣和間進士,為廣德司戶司理
叛卒戚方鎮江,犯廣德,守倉皇招安無敢往者,奇嗣孟狀貌膽略,遂以命焉。
嗣孟自負不復遜,直詣賊壘,問所以涉吾地何故,為陳逆順禍福,使自擇所處
以迕己殺之。
事聞,贈宣教郎,官其子。

劉晏

公元1122年
劉晏字平甫嚴州人
入遼,舉進士,為尚書郎
宣和四年,帥眾數來歸,授通直郎
人犯京師,以晏總遼東兵,號「赤心隊」。
建炎初,從劉正彥淮西賊丁進。
進黨頗眾,晏所提赤心騎才八百,乃為五色旗,使騎兵持之,循山而出,一色盡則以一色易之。
見官累日不絕顏色各異,遂不戰而降
朝散郎
正彥反,晏謂其部曲曰:「吾豈從逆黨者耶?
」以眾歸韓世忠
世忠追正彥及苗傅浦城,以晏騎六百為疑兵浦山之陽,賊大駭,晏以所部力戰
正彥既擒,世忠上其功,遷一官
人犯建康杜充兵潰,世忠退保江陰,晏領赤心百五十騎屯青龍
群寇犯常州郡守請晏為援,晏以精銳七千人出奇破之。
直龍圖閣
馬跡山以捍寇,寇再至,晏選舟師迎戰,降其眾千五百人,郡人為晏立生祠
戚方宣城,急命晏往援,晏至城下,未立營壘,出不意直搗帳下,方大驚卻走
晏欲生致單騎追之,率其眾迎戰,晏不能敵,猶手殺數十人,為賊所害。
事聞,贈龍圖閣待制,官其子四人,於死所立廟曰「義烈」,歲時祀之。

鄭振

公元1143年
鄭振字亨叔興化軍仙遊人
建炎中,盜楊步勍起,邑令糾集民兵以禦之。
力戰賊眾披靡一夕遁去。
紹興十三年,群盜曾少龍、周老龍何白旗、陳大刀至數萬,帥司振行,盜素聞名,不戰自屈
十六年,盜詹鐵義者,入井里帥眾拒之,殺數十人,遂遇害
廟食里中

孫知微

公元1131年
孫知微者,以朝請大夫通判舒州
紹興元年,賊劉忠入其境,執知微以去知微不屈,忠怒,臠而食之。

孟彥卿

公元1129年
孟彥卿忠厚從父也,頗知兵
通判潭州
建炎三年,潭城中叛卒焚掠,自東門出,帥臣向子諲彥卿領兵追之。
已而招安其眾。
未幾潰兵杜彥袁州瀏陽,遂犯善化長沙二縣
彥卿率民兵拒之,手殺數人,賊勢挫,退還瀏陽
彥卿追與之戰。
俄而民兵有自潰者,賊遂乘之,斬彥卿,持其首以告所掠民兵曰:「此善戰孟通判首也。
」因支解以徇。

趙民 謝淳

添差通判趙民民兵赴之,鏖戰瀏陽城南流橋,依山為陣殺傷甚眾。
為間者折其陣中認旗,眾驚謂民已敗,遂潰,民彥為所得
邑士謝淳才勇,眾推之帥民兵前鋒,助民戰。
手殺數十人力屈亦被執。
並殺之。
事聞,彥卿、民並贈直龍圖閣,官其家各三人
字景祥,贈成忠郎,官其子晞古
朱熹湖南,請為彥卿、民彥立廟,以侑之。

高談

公元1229年
高談字景遂邵武光澤人
紹定二年旁郡盜作,諸子請避之,談曰:「昔楊子訓問避寇胡文定公,語之曰:『往歲盜起燕山,則河北關中可避;入關,則淮南漢南可避;今惟二廣寧保其無寇乎?
吾惟存心聽命爾。
小子識之,此格言也。
南去則汀、劍,西去則盱、贛,皆為盜區東去富、沙,雖有城避,吾聞官吏例弗我納;北去廣信防夫守隸利人囊篋,指民為諜,數剽殺之。
胡公之言未有他策也。
」盜入,諸子又請,談曰:「有廟祏在,將焉之?」
盜至,談出曰:「時和歲豐,何忍為此
」盜曰:「吏貪暴,民無所訴,我為直之。
」談曰:「獨不能鼓上聞乎?
何辜而殺之。
」盜怒,執諸庭。
遺之牛酒不釋;遺之金帛不釋
談曰:「然則何為
」盜曰:「我欲東破武陽,若得耆老爾者,率是鄉子弟,吾其濟乎。
」談曰:「斯言奚為至我。
」唾賊大罵,遂遇害,而里人以免
平居言動,必由禮法,故鄉人敬而附之。

連萬夫

公元1130年
連萬夫德安人或曰南夫弟也。
將仕郎
建炎四年,群賊犯應山萬夫邑人數千保山砦,賊不能犯。
浪子者以兵至,圍之三日,卒破之。
賊知萬夫勇敢有謀,欲留為用,萬夫怒,厲聲罵賊,為所害。
右承務郎,官其家一人

謝皐

謝皐者,開封人,為鎮撫司統制官
李成虢州欲降之,指腹示賊曰:「此吾赤心也。
自剖其心以死。

大壽

公元1232年
大壽泉州人,為左翼隊將
紹定五年海寇王子犯圍頭,守真德秀大壽領卒百人防遏
猝與賊遇,奮前控弦,斃賊十餘,後無援者,遂沒。
從死五人
賊就俘,剖心祭之。
事聞,贈官,恤其家。

薛良顯

公元1103年
薛良顯字貴勤,溫之瑞安人
崇寧二年進士第累官大宗正丞,出為江東轉運使
江寧軍校周德作亂良顯聞變,率眾與戰,斬十餘級,力不勝,死之。
事聞,贈恤良渥。

唐敏求

公元1124年
唐敏求字好古太平當塗人
宣和六年進士,調德化主簿
盜起,敏求挺身率眾捍賊,度力不能支,諭以禍福,賊憤詆觸,譟而前,遂遇害
事聞,加贈升朝官,仍補其子將仕郎

王師道

王師道字居中兗州人
為人沈勇
吉州傳砦巡檢
紹興中,與盜戰於吳村,每射輒斃,追擊數里,遇賊有伏於民居者,挺身力戰,遂死。
立廟其地。
部使者以聞,官其二子

王輝

公元1175年
王輝者,青州人
亦嘗為傳砦巡檢
靖康初,詔起義兵,應募,立奇功,官至正使,寓吉州
淳熙二年茶寇犯邑,郡以驍勇,檄之使行。
勝鄉地險勇於進,士卒不繼,為賊所得,以刃加頸欲全之,含血大罵,遂死。
帥司以聞,贈忠州刺史,與恩澤二人立廟羅陂

陳霖

公元1220年
陳霖者,字傅容泉州人
嘉定十三年進士,為瑞金
盜起江、閩,霖迎敵力戰,盜繫之以去不屈遇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