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元-托克托

输入文本已由电脑自动标签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词汇
人物
地点
景观
植物
称谓、职官
时间
别称
数量或序号

卷四百五十一 列傳第二百一十 忠義

趙良淳

趙良淳字景程,居饒之餘干太宗恭憲王之後丞相汝愚曾孫也。
累世學行名,號賢宗子
良淳少學於其鄉先生饒魯,知立身大節
及仕,所至幹治稱,而未嘗干人薦舉
初以蔭為泰寧主簿三遷淮西運轄,浮湛冗官二十餘年。
馬光祖李伯玉范丁孫交薦辟之,卒不振拔
考舉及格,改知分寧縣
分寧江西劇邑俗尚譁訐良淳治之,不用刑戮不任吏胥取民之敦孝者,身親尊禮之,至甚傑驁者,乃繩以法,俗為少革。
秩滿,特差權江西安撫機宜文字詔除諸司審計院,督餉江西,升大理司直
咸淳末廷臣議眾建宗室內郡以為屏翰,遂除良淳知安吉州
先是知州李庚遁,百事隳廢
良淳至,日與僚吏所以守禦之備,悉舉行之。
時歲饑,民相聚為盜,所在𧔧起。
或請以兵擊之,良淳曰:「民豈樂為盜哉?
時艱歲旱,故相率剽掠苟活耳。
」命僚屬以義諭之,眾皆投兵散歸,其不歸者,眾縛以獻。
有掠人貨財詣其主謝過而還之者
良淳富人振之,嘗語人曰:「使太守可以濟民,亦所不惜也。
」其言懇懇足以動人,人皆倒囷以應之。
朝議尋以徐道隆浙西提刑,以輔良淳,加良淳直祕閣
文天祥平江潰兵四出剽掠良淳捕斬數人,梟首市中,兵稍戢。
已而范文虎遣使持書招降良淳焚書斬其使。
大兵獨松關,有旨趣道隆
道隆既去,大兵至,軍其東西門。
良淳率眾城守,夜就茇舍陴上不歸
先是朝廷遣將國定宜興宜興已危,不敢往,乃如安吉良淳,願留以為輔
良淳國定慷慨大言,意其可用也,請於朝,留戍安吉
已而國定南門外兵,兵入城呼曰:「眾散元帥不殺汝。
於是號泣散去。
良淳命車歸府兵士止之曰:「事至此侍郎當為自全計。
良淳叱去之。
命家人出避,乃閉閣自經
兵士解救之,復蘇,眾羅拜泣曰:「侍郎何自苦?
逃之猶可求生
良淳叱曰:「我豈逃生者邪?
」眾猶環守不去良淳大呼曰:「爾輩欲為亂邪?
」眾涕泣出,復投繯而死。

徐道隆

徐道隆字伯謙婺州武義人
父煥,知南雄
道隆以任入官累官潭州判官權知全州
荊湖制置使汪立信奏辟道隆參議官
立信兵部尚書道隆賓客十許人俱去江陵
趙孟傳制置使,以道隆參其軍事,遂為提點刑獄
文天祥既去平江,潰卒四出,為浙西患苦安吉尤甚
旨令道隆措置,乃梟其首亂者於市。
牛監軍遁,范文虎程鵬飛管景模遺書誘降道隆焚書斬使
公元1276年
大兵至臨平皐亭山,令間道入援時水陸皆有屯軍,道絕不通,議由太湖武康臨安縣勤王
即日乘舟臨湖門,泊宋村。
郡守趙良淳縊死
德祐二年正月朔旦追兵道隆江陵從軍三百人殊死戰矢盡槍槊折,一軍盡沒。
道隆見執艦內,間守者少怠,赴水死,長子載孫亦赴水死。
餘兵有脫歸者言於朝,命贈官賜諡,厚恤其家,立廟安吉,官其子孫
越三日宋亡。

姜才

姜才濠州人
貌短悍。
少被掠入河朔,稍長亡歸,隸淮南兵中,以善戰名,然以來歸人不得大官,為通州副都統
時淮多健將,然驍雄無逾
知兵善騎射,撫士卒有恩,至臨陣,軍律凜凜
其子當戰,回白事望見以為敗也,拔劍馳逐,幾殺之。
賈似道出師以兵屬孫虎臣先鋒,相拒於丁家洲。
大軍砲架車弩江濱中流千艘旌旗聯亙鼓行而下
奮兵前接戰,鋒已交,虎臣遽過其妾所乘舟,眾見之,讙曰:「步帥遁矣。
於是諸軍皆潰,收兵揚州
大兵乘勝揚州三疊陣逆之三里溝,戰有功
又與元帥揚子橋日暮兵亂流矢肩,拔矢揮刀而前,所向辟易
已而大軍長圍,自揚子橋瓜洲東北灣頭黃塘,西北至丁村,務欲以久困之,時德祐元年也。
公元1277年
明年正月,宋亡。
二月,五奉使及一閤門宣贊舍人持謝太后來諭降,弩射卻之,復以兵擊五奉使召伯堡,大戰而退。
未幾瀛國公瓜洲庭芝泣涕將士出奪之。
將士感泣
乃盡散金帛犒兵,以四萬人夜搗瓜洲,戰三時,眾擁瀛國公避去
追戰至浦子市,夜猶不退
阿术使人招之,曰:「吾寧死,豈作降將軍邪!
四月兵攻灣頭柵。
五月,復攻之,騎旋濘而止,乃舍騎步戰,至四鼓,全師以歸。
揚食盡,時出運米真州高郵以給兵。
六月,護餉至馬家渡萬戶史弼將兵擊奪之,與戰達旦幾殆阿术馳兵來援,乃得免去
庭芝以在圍久。
計事,屏左右,語久之,第聞厲聲云:「相公不過片時痛耳。
左右聞之俱汗下
自是以兵護庭芝第,期與俱死。
七月益王福州,以龍神四廂都指揮使保康承宣使庭芝東至泰州,將入海。
阿术以兵追及,圍泰州,使使者招之降,不聽
阿术揚兵妻子城下,會疽發脅不能戰,諸將遂開門降。
都統安國臥內,執之以獻。
阿术愛其忠勇欲降而用之,肆為謾言阿术庭芝不降,曰:「不降者,也!
」復憤憤不已阿术怒,剮之揚州
臨刑夏貴出其傍,切齒曰:「若見我不媿死邪?」
洪福者,夏貴家僮也,從積勞鎮巢江左軍統制鎮江北。
貴降與子大淵、大源、下班祗候彭元亮軍復之,加右武大夫、知鎮巢
臣附,招不聽,使其從子往,斬之。
大兵攻城,久不拔,遣城下好語,請單騎入城。
福信之,門發而伏兵起,執父子屠城中。
泣殺大源、大淵,謼曰:「法止誅首謀,何至舉家為戮?
叱曰:「以一命宋朝何至告人求活邪?
次及大罵不忠,請身南向死,以明不背國也。
者流涕。

馬塈

馬塈宕昌人也。
一家父叔兄弟皆以忠勇名將,而與其兄堃特顯
咸淳中欽州,徙知邕。
地接六詔安南傍通溪峒撫御失宜往往召亂。
鎮撫諸蠻及治關隘,皆有條理大理不敢善闡安南不敢永平,諸峒皆上帳冊,邊陲晏然
廣西經略李興上其功,加閤門宣贊舍人
未幾,以左武衛將軍征入朝。
已而宋亡,因留靜江,總屯戍諸軍,護經略司印守城。
至元十四年平章阿里海牙廣西
所部及諸峒兵靜江,而自將三千人嚴關,鑿馬坑,斷嶺道
大兵嚴關不克,乃以偏師平樂過臨夾攻
兵敗,退保靜江
平章使人招降弩射之。
三月夜不解甲前後百餘戰,城中死傷相籍,訖無降意。
城東隅稍卑,大軍陽攻西門,以精兵決水閘,攻東門,破其外城;內城城守,又破之。
死士巷戰刀傷臂被執,殺之斷其首,猶握拳奮起,立逾時始仆。
靜江破,邕守馬成旺及其子都統應麒以城降,獨部將婁鈐轄猶以二百五十人月城不下
阿里海牙笑曰:「是何足攻。
」圍之十餘日,婁從壁上呼曰:「吾屬饑,不能出降,苟賜之食,當聽命
」乃遺之牛數頭,米數斛。
部將開門取歸,復閉壁
大軍乘高視之,兵皆分米,炊未熟,生臠牛,啖立盡。
鳴角伐鼓,諸將以為出戰也,甲以待。
婁乃令所部入擁一火砲然之,聲如雷霆,震城土皆崩,煙氣天外,兵多驚死者
火熄視之灰燼無遺矣。

密佑

密佑其先密州人,後渡淮居廬州
為人剛毅質直累官廬州駐劄御前遊擊中軍統領,改權江西副總管
公元1274年
咸淳十年,以閤門宣贊舍人江西都統
是冬,大元丞相伯顏鄂州,留右丞阿里海牙守之,而將大兵東下
明年二月朱禩孫高世傑鄂州阿里海牙以兵逆擊,執世傑荊江口,兵盡潰,半入江西
江西制置黃萬石招集之,且募寧都廣昌南劍義兵千餘人,盡以屬佑。
十一月大兵隆興劉槃兵敗,乃嬰城自守
萬石時移撫州,將遁,懼佑不從,乃調佑兵援,且戒以勿戰。
未至隆興已降都統夏驥率所部潰圍出。
已而元帥張榮實呂師夔提兵撫州,佑率眾逆之進賢坪,兵來呼曰:「降者乎?
鬥者乎?
」佑曰:「鬥者也。
」麾其兵突戰,進至龍馬坪,大兵圍之數重,矢下如雨
佑告其部曰:「今日死日也,若力戰或有生理
」眾咸憤厲
自辰戰至日昃,佑面中矢,拔之復戰,又身被四矢三槍,眾皆死,僅餘數十人
佑乃揮雙刀斫圍南走前渡橋,馬踏板斷,遂被執。
眾見其勇,戒勿殺,輿歸隆興
元帥宋都䚟曰:「壯士也。
欲降之,繫之月餘,終不屈。
嘗罵萬石賣國小人,使我志不得伸。
宋都䚟命劉槃呂師夔城樓,引佑樓下,以金符遺之,許以官,佑不受,語侵師夔,益不遜
又令佑子說之曰:「父死,子安之?
」佑斥曰:「汝行乞於市,第云密統子,誰不憐汝也。
怡然自解其衣請刑,遂死。
觀者皆泣下。

張世傑

張世傑范陽人
少從張柔戍杞,有罪,遂奔宋,隸淮兵中,無所知名
阮思聰見而奇之,言之呂文德文德召為小校
累功至黃州武定諸軍都統制
安東州,戰疾力,與高達鄂州有功,轉十官
尋從賈似道黃州,戰蘱草坪,奪還所俘,加環衛官,歷知高郵軍安東州
公元1268年
咸淳四年大軍鹿門堡,呂文德請益兵於朝,調世傑夏貴赴之。
呂文煥襄陽降,命世傑五千人鄂州
世傑鐵絙兩城,夾以砲弩,其要津皆施杙,設攻具
大軍新城長驅而下世傑力戰,不得前遣人招之,不聽
丞相伯顏陽攻嚴山隘,潛自唐港蕩舟入漢,東攻,鄂降。
世傑所部兵入道復饒州,乃入朝
時方危急,征諸將勤王不至,獨世傑來,上下歎異
和州防禦使不數累加保康承宣使,總都督府兵。
遣將四出,取浙西諸郡,復平江安吉廣德溧陽諸城兵勢頗振。
七月,與劉師勇諸將大出焦山,令以十舟為方,碇江中,非有號令發碇,示以必死。
元帥阿术載彀士以火矢攻之,世傑兵亂無敢發碇,赴江死者萬餘人
大敗,奔圌山
上疏濟師不報
尋擢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
十月,進沿江招討使,改制置副使、兼知江陰軍
已而大軍獨松關,召文天祥,以世傑保康軍節度使、知平江
尋亦召入,加檢校少保
公元1266年
二年正月大軍臨安世傑請移三宮入海,而與天祥合背城一戰
丞相陳宜中遣人請和不可白太皇太后止之。
未幾和議亦沮。
兵至皐亭山世傑提兵定海
石國英都統卞彪說之使降,世傑以為來從己俱南也,椎牛享之,酒半,彪從容為言世傑大怒,斷其舌,磔之巾子山
四月,從二王福州
五月,與宜中奉昰為主,拜簽書樞密院事
王世強導大軍攻之,世傑乃奉益王入海,而自將陳吊眼、許夫人諸畬兵攻蒲壽庚不下
十月元帥唆都將兵來援泉,遂解去
既而唆都遣人益王,又遣經歷安甫世傑世傑安甫軍中不遣
招討劉深攻淺灣,世傑兵敗,移王居井澳,深復來攻井澳,世傑戰卻之,因徒碙州。
公元1278年
至元十五年正月遣將王用雷州敗績
四月益王殂,衛王昺立,拜世傑少傅樞密副使
五月,遣瓊州安撫張應科雷州三戰不利
六月,再決戰雷城下,應科死之。
世傑以碙州不可居,徙王新會厓山
八月封越國公
瓊州給軍
十月,遣淩震、王道夫廣州,震敗績
公元1279年
明年元帥張弘範等兵至厓山或謂世傑曰:「北兵舟師海口,則我不能進退,盍先據海口
幸而勝,國之福也;不勝猶可西走
世傑久在海上離心,動則必散,乃曰:「頻年航海何時已乎
今須與決勝負
」悉焚行朝草市,結大舶千餘水砦,為死守計,人皆危之。
已而弘範兵至,據海口樵汲道絕,兵茹乾糧十餘日,渴甚,下掬海水飲之,海鹹,飲即嘔泄,兵大困。
世傑蘇劉義、方興日大戰
弘範世傑甥韓,命以官,使三至招之,世傑歷數忠臣曰:「吾知降,生且富貴,但為主不移耳。
二月癸未弘範等攻厓山世傑敗,走衛王舟。
大軍中軍世傑乃斷維,以十餘艦奪港去。
後還收兵厓山劉自立擊敗之,降其將方遇龍、葉秀榮、章文秀四十餘人
世傑復欲奉楊太妃趙氏而立之,俄颶風壞舟,溺死平章山下

劉師勇

劉師勇者,廬州人
戰功環衛官
魯港師潰,賈似道東入海,師勇贊之入揚州再舉似道然之。
姚訔常州似道師勇以淮兵取呂城朝廷師勇和州防禦使,助守常,而以張彥守呂城合兵大軍
失利,彥馬弱,陷淖中見執,呂城失守常州勢益孤。
大軍置彥城下招降師勇大義斥彥,彥慚而退。
又遣范文虎來諭師勇伏弩射走之。
常受圍數月,援兵絕,有群鴟飛鳴繞城,眾惡不祥俄而城陷
師勇拔柵,戰且行,其弟馬墮塹,躍不能出,師勇舉手與訣而去。
淮軍數千人皆鬥死。
婦人積屍下,窺淮兵六人反背相拄,殺敵十百人乃殪。
師勇二王海上,見時事不可為憂憤縱酒卒,葬於鼓山

陸秀夫

公元1260年
陸秀夫字君實楚州鹽城人
生三歲,其父徙家鎮江
稍長,從其鄉人孟先生學,孟之徒恒百餘,獨指秀夫曰:「此非凡兒也。
景定元年,登進士第
李庭芝淮南,聞其名,辟置幕中
天下得士多者,以淮南第一,號「小朝廷」。
公元1274年
秀夫才思清麗一時文人少能及之。
沉靜不苟求人知,每僚吏至閣,賓主交歡秀夫獨斂焉無一語
或時宴集府中,坐尊俎間,矜莊終日未嘗少有希合
至察其事,皆治,庭芝益器之,雖改官不使去己,就幕三遷主管機宜文字
咸淳十年庭芝制置淮東,擢參議官
德祐元年邊事急,諸僚屬多亡者,惟秀夫數人不去
庭芝上其名,除司農寺丞,累擢至宗正少卿權起居舍人
公元1276年
二年正月,以禮部侍郎使軍前請和不就而反。
二王溫州秀夫蘇劉義追從之,使人陳宜中張世傑等皆至,遂相與益王福州
端明殿學士簽書樞密院事
宜中秀夫久在兵間,知軍每事咨訪始行,秀夫悉心贊之,無不自盡
旋與宜中不合宜中使言者劾罷之。
張世傑宜中曰:「此何如時,動以臺諫論人
宜中皇恐,亟召秀夫還。
時君播越海濱庶事疏略楊太妃垂簾,與群臣語猶自稱奴。
時節朝會秀夫儼然正笏,立如治朝或時在行中,淒然泣下,以朝衣拭淚,衣盡浥,左右無不動者
屬井澳風,王以驚疾殂,群臣皆欲散去,秀夫曰:「度宗皇帝一子尚在,將焉置之?
古人有以一旅一成中興者,今百官有司皆具,士卒數萬,天若欲絕宋,此豈不可為國邪?
」乃與眾共立衛王
陳宜中占城,以與世傑不協,屢召不至
乃以秀夫左丞相,與世傑秉政
世傑駐兵厓山秀夫外籌軍旅內調工役凡有述作,又盡出其手。
匆遽流離中,猶日書大學章句》以勸講
公元1279年
至元十六年二月厓山破,秀夫衛王舟,而世傑劉義各斷維去,秀夫不可脫,乃杖劍妻子入海,即負王赴海死,年四十四。
翰林學士劉鼎孫亦驅家屬輜重沉海,不死被執,搒掠無完膚一夕得脫,卒蹈海

劉鼎孫

鼎孫字伯鎮江陵人進士也。
秀夫海上時,記二王事為一書甚悉,以授禮部侍郎鄧光薦曰:「君後死,幸傳之。
其後厓山平,光薦以其書還廬陵
大德初光薦卒,其書存亡無從知,故海上之事,世莫得其詳云。

徐應鑣

公元1276年
徐應鑣字巨翁,衢之江山人,世為衢望族
咸淳末試補太學生
德祐二年,宋亡,瀛國公入燕,三學生百餘人從行
應鑣不欲從,乃與其子琦、崧、女元娘誓共焚,子女皆喜從之。
公元1289年
太學岳飛第,有應鑣酒肉曰:「天不祐宋,社稷為墟應鑣死以報國,誓不與諸生俱北。
死已,將魂魄累王,作配神主,與王英靈,永永無斁
賦詩自誓
祭畢,以酒肉餉諸僕,諸僕醉臥應鑣與其子女梯雲樓,積諸房書籍箱笥四周縱火自焚
一小僕未寐,聞火聲,起至樓下穴牖視之應鑣父子儼然坐立,如廟塑像
走報諸僕,壞壁入,撲滅火。
應鑣不得死與其子女怏怏出戶去,倉卒莫知所之翌日得其屍祠前井中,皆僵立瞠目,面如生
諸僕為具棺斂,殯之西湖金牛僧舍
益王福州,褒其節,贈朝奉郎祕閣修撰
後十年,其同舍生劉汝鈞儒者五十餘人收而葬之方家峪,私諡曰「正節先生」。

陳文龍

公元1269年
陳文龍字君賁福州興化人
丞相俊卿之後也。
能文章,負氣節。
初名子龍咸淳五年廷對第一度宗易其名文龍
丞相賈似道愛其文,雅禮重之。
鎮東軍節度判官、歷崇政殿說書祕書省校書郎
數年,拜監察御史,皆出似道力。
然自十數年,似道置臺諫皆闒茸臺中相承凡有建白,皆呈稿似道始行。
文龍為之,獨不呈稿,已忤似道
知臨安府洪起畏請行類田,似道主其說,文龍上疏以為不可似道怒,寢其疏。
襄陽久被圍,似道日恣淫樂不少加意時陽督師,而陰使其黨留己,竟失襄陽
文龍上疏極言其失。
范文虎總師無功似道芘之,以知安慶,又除趙溍建康黃萬石臨安
文龍言:「文虎襄陽,今反見擢用是當罰而賞也。
乳臭小子何以任大閫之寄?
萬石政事怠荒以為京尹何以能治?
請皆罷之。
似道大怒,黜文龍撫州,旋又使臺臣李可劾罷之。
未幾呂文煥大軍東下范文虎迎降,與文煥俱東。
似道兵潰魯港,最先遁,以故列城從之皆遁,始悔不用文龍之言。
起為左司諫,尋遷侍御史
邊事甚急王爚陳宜中不能畫一策,而日坐朝堂私意
潛說反,以平江降,臺臣請籍其家,以為可,宜中以為不可
張世傑諸將分四道出師,而大臣監護臺諫論之,請行邊,下公雜議宜中請出督師,又下公雜議
文龍上疏曰:「《書》言:『三后協心,同底於道』;北兵今日取某城,明日築某堡,而我以文相遜,以跡相疑,譬猶拯溺救焚,而為安步徐行之儀也。
請詔大臣同心圖治,無滋虛議。
其後宜中不相能而去,至十月始來,事已不可為矣。
是冬累遷文龍參知政事
未幾議降,文龍上章乞歸養,既出國門而悔之,復上疏求還,不報,乃歸。
五月益王稱制福州,復以文龍參知政事
漳州叛,以文龍為閩廣宣撫使討之。
文龍黃恮前守漳有恩信,辟為參謀官
按兵泉州,使招撫之,至,民皆頓首謝罪
興化石手軍者,能擲石中人,議者以其不足用罷之,石手軍亦叛,復命文龍知軍平之
已而降將王世強復導大軍建寧、泉、福皆降
福州王剛中遣使興化文龍之而縱其副以還,使持書責世強、剛中負國
遂發民兵自守城中不滿千,大兵來攻不克,使其姻家持書招降之,文龍焚書斬其使。
有風其納款者,文龍曰:「諸君特畏死耳,未知此生能不死乎?
」乃使其將林華偵伺境上。
華即降,且導兵至城下,通判曹澄孫開門降,執文龍與其家人至軍中,欲降之,不屈左右淩挫之,文龍指其腹曰:「此皆節義文章也,可相逼邪?
」強之,卒不屈,乃械繫杭州
文龍興化不食,至杭餓死
母繫福州尼寺中,病甚,無醫藥左右視之泣下。
母曰:「吾與吾兒同死,又何恨哉?
」亦死。
眾歎曰:「有斯母,宜有是兒。
」為收葬之。
蒲壽庚泉州降,告其民曰:「陳文龍非不忠義,如民何?
」聞者笑之。
大兵既歸,文龍之侄瓚復舉兵殺林華,據興化未幾復破,瓚死之。

鄧得遇

公元1250年
鄧得遇字達夫邛州人
淳祐十年進士
調寧遠主簿,改知南昌縣通判隆興府監行左藏庫出知昭州,遷廣西提點刑獄逾年經略事兼知靜江府
公元1275年
德祐元年長沙被兵得遇都統馬驥馬應赴援
潛叛而還得遇斬之,軍事悉委之應麒。
未幾馬塈代閫,議事不合
二年移治蒼梧
靜江破,得遇朝服南望拜辭,書幅紙云:「宋室忠臣鄧氏孝子
不忍偷生,寧甘溺死
彭咸故居,乃吾潭府
屈公子平,乃吾伴侶
優哉悠哉,吾得其所
」遂投南流江而死。

張珏

張珏,字君玉隴西鳳州人
年十八,從軍釣魚山,以戰功累官中軍都統制,人號為「四川虓將」。
公元1263年
寶祐末大兵,破吉平隘,拔長寧,殺守將王佐父子
閬州,降安撫楊奫,推官趙廣死之。
蓬州,降守將張大悅,運使施擇善死之。
順慶廣安諸郡,破竹而下
明年,合諸道兵圍合州,凡攻城之具無不精備
珏與王堅協力戰守,攻之九月不能下。
景定初,合守王堅入朝,以馬千代守合。
四年千子饋餉至虎相山,為東川所得,屢以書勸千降,朝廷乃以珏代千。
魁雄有謀,善用兵,出奇設伏算無遺策
其治合州士卒必練,器械必精,御部曲有法,雖奴隸有功優賞之,有過至親必罰不貸故人用命
公元1266年
自全汝楫失大良大兵築虎相山駐兵兩城時出梁山、忠萬開達,民不得耕,兵不得解甲而臥,每餉渠,竭數郡兵護送死戰兩城之下始克入。
咸淳二年十二月,珏遣其將史炤、王立以死士五十斧西門入,大戰城中,復其城。
三年四月平章賽典赤提兵入,壞重慶夾道出合城下,珏碇舟斷江中水城大兵數萬攻之不克,遂引去
公元1273年
合州余玠用二冉生策,徙軍釣魚山城壁甚固。
然開、慶兵,民凋弊甚,珏外以兵護耕,內教墾田積粟,未再期公私兼足。
九年,叛將劉整復獻計,欲自青居進築馬騣、虎頂山,扼三江口以圖合,匣刺統軍率諸翼兵以築之
左右出兵與之爭,珏不可,曰:「蕪菁母德、彰城,汪帥勁兵所聚也,吾出不意而攻之,馬騣必顧其後不暇城矣。
」乃張疑兵嘉渠口潛師平陽灘攻二城,火其資糧器械,越砦七十里,焚船場統制周虎戰死,馬騣城卒不就
公元1274年
十年,加寧江承宣使
德祐元年,升四川制置副使、知重慶府
五月,加檢校少保
徵其兵入,蜀道斷不得達。
六月昝萬壽嘉定三龜九頂降,守將都統戰死。
已而瀘、敘、長寧、富順、開、達、巴、渠諸郡不一月皆下,合兵重慶,作浮梁三江中,斷援兵
自秋徂冬援絕糧盡,珏屢以死士間入城,許以赴援,且為之畫守禦計。
二年正月,遣其將趙安襲青居,執安撫劉才、參議馬嵩歸。
二月,遣張萬以巨艦載精兵,斷內水橋,入重慶
四月,合重慶兵出攻鳳頂諸砦。
珏結瀘士劉霖、先坤朋為內應
六月,遣趙安破神臂門,執梅應春,殺之,復瀘州
重慶兵漸解去,圍瀘州
十二月趙定應迎珏入重慶制置
公元1277年
時陽立以涪州降,珏遣張萬攻走立,俘其僚屬馮巽午等。
復合兵來決戰,史進、張世傑戰死,萬不支,俘立妻子安撫李端以歸。
珏以都統程聰守涪。
重慶兵盡退。
珏聞二王立廣中,遣兵數百人王所
調史訓忠、趙安等援瀘州
萬入,連忠、兵拔石門巴巫砦,獲將士百餘人,解大寧圍,攻破十八砦。
明年六月,張德潤復破涪州,執守將程聰。
先是,聰在重慶力主守城之議,珏入,不知也,使出守涪。
聰至郡怏怏,不設備,至是被執。
德潤肩輿載聰歸,語之曰:「若子鵬飛參政矣,旦晚可會聚也。
」聰曰:「我執彼降,非吾子也。」
是月梁山軍世安降。
十月萬州破,殺守將上官夔
十一月瀘州食盡,人相食,遂破之,安撫王世昌自經死。
大兵重慶,駐佛圖關,以一軍南城一軍駐朱村坪,一軍江上
瀘州降將李從招降,珏不從
十二月達州降將鮮汝忠破咸淳皇華城,執守將馬堃,軍使包申巷戰死。
至元十五年春,珏遣總管李義將兵廣陽一軍皆沒。
二月大兵紹慶府,執守將鮮龍,湖北提刑趙立制司幕官趙酉泰皆自殺
珏率兵出薰風門,與大將也速䚟兒戰扶桑壩,諸將其後合擊之,珏兵大潰。
城中糧盡,趙安以書說珏降,不聽
安乃與帳下忠顯夜開鎮西門降。
珏率兵巷戰不支,歸索鴆飲,左右匿鴆,乃以小舟載妻子東走
中道大憾,斧其舟欲自沉,舟人奪斧擲江中,珏踴躍赴水家人挽持不得死
明日萬戶鐵木兒追及於涪,執之送京師
重慶降,制機曹琦自經死,張萬、張起出降
進攻合州,破外城
三月,王亦降。
珏至安西趙老庵,其友謂之曰:「公盡忠一世,以報所事,今至此縱得不死亦何以哉?
」珏乃解弓弦自經廁中,從者焚其骨,以瓦缶之死所。

趙立

趙立者,字德修重慶人
進士以上書迕賈似道被謫。
德祐初,起為太社令湖北提刑
使蜀趣諸將入,至重慶昝萬壽已降,珏方城守為後圖。
無以復命還至沉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