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百〇五
志第一百五十八 藝文四
體裁:史書
類别:歷史
子
子類十七:一曰儒家類,二曰道家類〈〉,三曰法家類,四曰名家類,五曰墨家類,六曰縱橫家類,七曰農家類,八曰雜家類,九曰小說家類,十曰天文類,十一曰五行類,十二曰蓍龜類,十三曰曆算類,十四曰兵書類,十五曰雜藝術類,十六曰類事類,十七曰醫書類。
儒家
《晏子春秋》十二卷《曾子》二卷《子思子》七卷《孟子》十四卷
陸善經《孟子注》七卷王雱注《孟子》十四卷蔣之奇《孟子解》六卷《荀卿子》二十卷〈〉
楊倞注《荀子》二十卷黎錞《校勘荀子》二十卷《魯仲連子》五卷〈〉《董子》一卷〈〉
《屍子》一卷〈〉
《子華子》十卷〈〉《孔叢子》七卷〈〉
桓寬《監鐵論》十卷揚雄《太玄經》十卷又《揚子法言》十三卷張齊《太玄正義統論》一卷
又《太玄釋文玄說》二卷宋惟幹《太玄經注》十卷王涯注《太玄經》六卷柳宗元注《揚子法言》十三卷〈〉
馬融《忠經》一卷《玄測》一卷〈〉王符《潛夫論》十卷關朗《洞極元經傳》五卷
《四注孟子》十四卷〈〉王通《文中子》十卷〈〉太宗《帝範》二卷顏師古《糾繆正俗》八卷
王涯《說玄》一卷林慎思《續孟子》二卷韓熙載《格言》五卷真宗《正說》十卷
徐鉉《質論》一卷許洞《演玄》十卷刁衎《本說》十卷王敏《太平書》十卷
賈罔《山東野錄》七卷宋鹹《過文中子》十卷又《太玄音》一卷章詧《太玄圖》一卷
又《太玄經發隱》一卷聱隅子《歔欷鎖微論》一卷〈〉邵亢《體論》十卷周惇頤《太極通書》一卷
司馬光《潛虛》一卷又《文中子傳》一卷《集注四家揚子》十三卷《集注太玄經》六卷
〈〉《家範》十卷師望《元鑒》十卷範鎮《正書》一卷
張載《正蒙書》十卷又《雜述》一卷《程頤遺書》二十五卷《語錄》二卷〈〉
《孟子解》四卷〈〉徐積《節孝語》一卷〈〉呂大臨《孟子講義》十四卷蘇轍《孟子解》一卷
王令《孟子講義》五卷龔原《孟子解》十卷陳暘《孟子解義》十四卷張鎰《孟子音義》三卷
丁公著《孟子手音》一卷孫奭《孟子音義》二卷劉安世《語錄》二卷王開祖《儒志》一卷
遊酢《孟子解義》十四卷又《雜解》一卷謝良佐《語錄》一卷陳禾《孟子傳》十四卷
晁說之《易玄星紀譜》二卷陳漸《演玄》七卷許允成《孟子新義》十四卷範衝《要語》一卷
張九成《孟子拾遺》一卷《語錄》十四卷張憲武《勸學錄》六卷劉子翬《十論》一卷
張行成《潛虛衍義》十六卷又《皇極經世索隱》一卷《觀物外篇衍義》九卷《翼玄》十二卷
鄭樵《刊繆正俗跋正》八卷文軫《信書》三卷《宋衷解太玄經義訣》十卷〈〉馮休《刪孟子》一卷
陳之方《致君堯舜論》一卷又《削荀子疵》一卷徐庸《注太玄經》十二卷又《玄頤》一卷
僧全瑩《太玄略例》一卷王紹珪《古今孝悌錄》二十四卷尹焞《孟子解》十四卷《語錄》四卷〈〉
鄒浩《孟子解》十四卷朱熹《孟子集注》十四卷又《孟子集義》十四卷《或問》十四卷
《延平師弟子問答》一卷《語錄》四十三卷〈〉張栻《孟子詳說》十七卷又《孟子解》七卷
蔡沉《至書》一卷張氏《孟子傳》三十六卷錢文子《孟子傳讚》十四卷王汝猷《孟子辨疑》十四卷
《諸儒鳴道集》七十二卷〈〉程迥《諸論辨》一卷
《近思錄》十四卷〈〉《外書》十二卷〈〉邵雍《漁樵問對》一卷祝禹圭《東西銘解》一卷
蘇籀《遺言》一卷曾發《泮林討古》二卷張九成《語錄》十四卷胡宏《知言》一卷
《麗澤論說集》十卷〈〉周揆《聖傳錄》一卷吳仁傑《鹽石論》丙丁二卷陳舜申《審是集》一卷
塗近正《明倫》二卷彭龜年《止堂訓蒙》二卷《呂氏鄉約儀》一卷〈〉《李公省心雜言》一卷〈〉
董與幾《學政發縱》一卷高登《修學門庭》一卷劉敞《弟子記》一卷《石月至言》一卷〈〉
戴溪《石鼓孟子答問》三卷陳師道《後山理究》一卷《北山家訓》一卷《伊洛淵源》十三卷
《聞見善善錄》一卷《質疑請益》一卷〈〉楊浚《韋子內篇》三卷
又《聖典》三卷王向《忠經》三卷劉貺《續說苑》十卷《法聖要言》十卷
李琪《皇天大政論》十卷高舉《帝道書》十卷魯大公《公侯正術》十卷蕭佚《牧宰政術》二卷
趙瑩《君臣政論》二十五卷《興政論》三卷丘光庭《康教論》一卷張弧《素履子》一卷
張陟《裏訓》十卷趙澡《中庸論》一卷趙鄰幾《鯫子》一卷朱昂《資理論》三卷
何涉《治道中說》三十篇〈〉龔鼎臣《中說解》十卷範祖禹《帝學》八卷章懷太子《修身要覽》十卷
太宗《文明政化》十卷真宗《承華要略》二十卷《名墨縱橫家無所增益答邇英聖問》一卷〈〉
顏之推《家訓》七卷狄仁傑《家範》一卷《先賢誡子書》二卷《開元禦集誡子書》一卷
《古今家戒》四卷黃訥《家戒》一卷柳玢《誡子拾遺》十卷孫奕《示兒編》一部
道家
河上公《老子道德經注》一卷嚴遵《老子指歸》十三卷王弼《老子注》二卷
又《道德略歸》一卷陸修靜《老子道德經雜說》一卷傅奕《道德經音義》二卷唐玄宗注《老子道德經》二卷〈〉
唐玄宗《道德經音疏》六卷成玄英《道德經開題序訣義疏》七卷杜光庭《道德經廣聖義疏》三十卷僧文儻《道德經疏義》十卷
趙至堅《道德經疏》三卷張惠超《道德經誌玄疏》三卷陸氏《道德經傳》四卷扶少明《道德經譜》二卷
《穀神子注經諸家道德經疏》二卷〈〉李若愚《道德經注》一卷喬諷《道德經疏義節解》二卷
《道德經小解》一卷陳景元《道德注》二卷蔣之奇《老子解》二卷又《老子係辭解》二卷
張湛《列子音義》一卷張昭《補注莊子》十卷張烜《莊子通真論》三卷《南華真經篇目義》三卷
李暹《訓文子注》十二卷朱棄《文子注》十二卷墨布〈〉子《文子注》十二卷王源《亢倉子注》三卷
《亢倉子音義》一卷範乾元〈〉《四子樞要》二卷衛偕〈〉《白術子》三卷太公等《陰符經注》一卷
張果《陰符經注》一卷又《陰符經辨命論》一卷袁淑真《陰符經注》一卷又《陰符經疏》三卷
《陰符集解》五卷韋洪《陰符經疏訣》一卷蔡望《陰符經注》一卷又《陰符經要義》一卷
《陰符經小解》一卷張魯《陰符經元義》一卷李靖《陰符機》一卷房山長注《大丹黃帝陰符經》一卷
梁丘子注《黃庭內景玉經》一卷《黃庭外景經》一卷《黃庭外景玉經注訣》一卷《黃庭五藏論圖》一卷
《老子黃庭內視圖》一卷胡愔《黃庭內景圖》一卷《黃庭外景圖》一卷魏伯陽《周易參同契》三卷
《參同大易志》三卷徐從事注《周易參同契》三卷《參同契合金丹行狀十六變通真訣》一卷鄭遠之《參同契心鑒》一卷
張處《參同契大易圖》一卷晁公武《老子通述》二卷《老子道德經三十家注》六卷〈〉葛玄《老子道德經節解》二卷
《道德經內解》二卷〈〉《老子道德經內節解》二卷〈〉王顧《老子道德經疏》四卷李榮《老子道德經注》二卷
李約《老子道德經注》四卷碧雲子《老子道德經藏室纂微》二卷〈〉《老子道德經義》二卷《老子指例略》一卷
〈〉張湛《列子注》八卷郭象注《莊子》十卷成玄英《莊子疏》十卷
文如海《莊子正義》十卷又《莊子邈》一卷《黃帝陰符經》一卷〈〉《集注老子》二卷〈〉
呂知常《老子講義》十二卷李筌《陰符經疏》一卷《陰符玄譚》一卷〈〉《文子》十二卷〈〉
《鶡冠子》三卷〈〉《亢倉子》三卷〈〉《抱樸子別旨》二卷〈〉
司馬子微《坐忘論》一卷《天機經》一卷《道體論》一卷《無能子》一卷
〈〉吳筠《玄綱》一卷劉向《關尹子》九卷劉驥《老子通論語》二卷
徽宗《老子解》二卷《列子解》八卷呂惠卿《莊子解》十卷司馬光《老子道德經注》二卷
蘇轍《老子道德經義》二卷趙令穆《老子道德經解》二卷李士表《莊子十論》一卷沈該《陰符經注》一卷
朱熹《周易參同契》一卷朱安國《陰符元機》一卷程大昌《易老通言》十卷〈〉
鳩摩羅什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一卷沙門曇景譯《佛說未曾有因緣經》二卷玄奘譯《波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一卷般剌密帝彌伽釋迦譯《首楞嚴經》十卷
《佛說一乘究竟佛心戒經》一卷《佛說三亭廚法經》二卷《佛說法句經》一卷《佛垂涅槃略說教戒經》一卷〈〉
馬鳴大師《摩訶衍論》五卷《起信論》二卷僧肇《寶藏論》三卷彥琮《福田論》一卷
道信《大乘入道坐禪次第要論》一卷法琳《辨正論》八卷〈〉彗海大師《入道要門論》一卷淨本和尚《語論》一卷
惠能《仰山辨宗論》一卷《勸修破迷論》一卷《金沙論》一卷《明道宗論》一卷
《偈宗秘論》一卷〈〉法藏《心經》一卷惟愨《首楞嚴經疏》六卷
宗密《圓覺經疏》六卷《圓覺道場修證儀》十八卷《起信論鈔》三卷傅大士、寶誌《金剛經讚》一卷
惠能《金剛經口訣義》一卷《金剛經大義訣》二卷大白和尚《金剛經訣》一卷法深《起信論疏》二卷
忠師《百法明門論疏》二卷蕭子良《統略淨住行法門》一卷元康《中觀論三十六門勢疏》一卷《華嚴法界觀門》一卷〈〉
傅大士《心王傳語》一卷《行道難歌》一卷竺道生《十四科元讚義記》一卷灌頂《國清道場百錄》一卷
楞伽山主《小參錄》一卷道宣《通感決疑錄》一卷《大唐國師小錄法要集》一卷紹修《漳州羅漢和尚法要》三卷〈〉
白居易《八漸通真議》一卷張雲《元中語寶》三卷大閬和尚《顯宗集》一卷《大雲和尚要法》一卷〈〉
元覺《一宿覺傳》一卷魏靜《永嘉一宿覺禪宗集》一卷《達摩血脈》一卷本先《竹林集》一卷
寶覺禪師《見道頌》一卷〈〉道瑾《禪宗理性偈》一卷《石頭和尚參同契》一卷〈〉《惠忠國師語》一卷〈〉
《東平大師默論》一卷義榮《天台國師百會語要》一卷齊寶《神要》三卷懷和《百丈廣語》一卷
統休《無性和尚說法記》一卷惠明《棲賢法雋》一卷《龍濟和尚語要》一卷《荷澤禪師微訣》一卷
楊士達《禪關八問》一卷〈〉句令《禪門法印傳》五卷《淨惠禪師偈頌》一卷義淨《求法高僧傳》二卷
飛錫《往生淨土傳》五卷法海《六祖法寶記》一卷《壇經》一卷辛崇《僧伽行狀》一卷
靈湍《攝山棲霞寺記》一卷師哲《前代國王修行記》一卷盧求《金剛經報應記》三卷賢首《華嚴經纂靈記》五卷
元偉《真門聖胄集》五卷《雲居和尚示化實錄》一卷覺旻《高僧纂要》五卷智月《僧美》三卷
裴休《拾遺問》一卷神澈《七科義狀》一卷夢微《內典編要》十卷《紫陵語》一卷
《大藏經音》四卷《真覺傳》一卷《渾混子》三卷〈〉《遺聖集》一卷
《菩提心記》一卷《積元集》一卷《相傳雜語要》一卷《德山集》一卷〈〉
《會昌破胡集》一卷《妙香丸子法》一卷《潤文官錄》一卷〈〉《迦葉祖裔記》一卷
《釋門要錄》五卷〈〉十朋《請禱集》一卷《瑞象曆年記》一卷
《惟勁禪師讚頌》一卷《釋華嚴漩澓偈》一卷馬裔孫《看經讚》一卷《法喜集》二卷
文益《法眼禪師集》一卷《法眼禪師集真讚》一卷高越《舍利塔記》一卷可洪《藏經音義隨函》三十卷
建隆《雍熙禪頌》三卷魏德謩《無上秘密小錄》五卷程讜《釋氏蒙求》五卷延壽《感通賦》一卷
李遵《天聖廣燈錄》三十卷呂夷簡《景祐寶錄》二十一卷僧肇《寶藏論》一卷又《般若無知論》一卷
《涅槃無名論》一卷僧慧皎《高僧傳》十四卷僧佑《弘明集》十四卷僧寶唱《比丘尼傳》五卷
僧佑《釋迦譜》五卷甄鸞《笑道論》三卷僧慧可《達摩血脈論》一卷費長房《開皇曆代三寶記》十四卷
又《開皇三寶錄總目》一卷《國清道場百錄》五卷〈〉僧法琳《破邪論》三卷又《辨正論》八卷
僧彥琮《釋法琳別傳》三卷僧慧能注《金壇經》一卷又撰《金剛經口訣》一卷僧慧昕注《壇經》二卷
僧辨機《唐西域志》十二卷僧道宣《續高僧傳》三卷又《佛道論衡》三卷《三寶感應錄》三卷
《釋迦氏譜》一卷《廣弘明集》三十卷僧政覺《金沙論》一卷僧神會《荷澤顯宗記》一卷
《華嚴法界觀門》一卷〈〉僧宗密《禪源諸詮》二卷又《原人論》一卷《大乘起信論》一卷
魏靜《永嘉一宿覺禪師集》一卷僧道世《法苑珠林》一百卷僧慧忠《十答問語錄》一卷《無住和尚說法》二卷〈〉
僧普願《語要》一卷《龐蘊語錄》一卷〈〉僧神清《北山參元語錄》十卷僧慧海《頓悟入道要門論》一卷
僧義淨《求法高僧傳》三卷僧元應《唐一切經音義》一十五卷僧澄觀《華嚴經疏》十卷僧紹修《語要》一卷
裴休《傳心法要》一卷《唐六譯金剛經讚》一卷〈〉僧慧祥《古清涼傳》二卷《釋迦方志》一卷〈〉
僧應之《四注金剛經》一卷僧延壽《宗鏡錄》一百卷僧讚寧《僧史略》三卷僧道原《景德傳燈錄》三十卷
晁迥《法藏碎金》十卷《道院集要》三卷〈〉僧延昭《眾吼集》一卷僧重顯《瀑布集》一卷
又《語錄》八卷僧世衝《釋氏詠史詩》三卷僧居本《廣法門名義》一卷僧慧皎《僧史》二卷
僧契嵩《輔教編》三卷僧省常《錢塘西湖淨社錄》三卷僧道誠《釋氏須知》三卷僧道誠《釋氏要覽》三卷
王安石注《維摩詰經》三卷朱士挺《伏虎行狀》一卷《僧自嚴行狀》一卷〈〉李之純《成都大悲寺集》二卷
又《成都大慈寺記》二卷僧惟白《續燈錄》三十卷僧宗頤《勸孝文》二卷又《禪苑清規》十卷
蹇序辰《諸經譯梵》三卷王敏中《勸善錄》六卷楊諤《水陸儀》二卷僧智達《祖門悟宗集》二卷
樓穎《傳翕小錄要集》一卷僧宗永《宗門統要》十卷僧智圓《閑居編》五十一卷僧懷深注《般若波羅密多心經》一卷
公元943年
僧原白注《證道歌》一卷《僧宗杲語錄》五卷〈〉僧慧達《夾科肇論》二卷僧應乾《楞嚴經標指要義》二卷
僧靈操《釋氏蒙求》一卷僧馬鳴《釋摩訶衍論》十卷僧闍那多迦譯《羅漢頌》一卷僧菩提達磨《存想法》一卷
又菩提達磨《胎息訣》一卷《頌證道歌》一卷〈〉《淨慧禪師語錄》一卷《蓮社十八賢行狀》一卷
《法顯傳》一卷《諸經提要》二卷《五公符》一卷《寶林傳錄》一卷
〈〉李通玄《華嚴合論》一卷張戒注《楞伽集注》八卷佛陁多羅譯《圓覺經》二卷
般剌密諦譯《楞嚴經》十卷《法寶標目》十卷〈〉僧肇譯《維摩經》十卷晁迥《耄智餘書》三卷
《八方珠玉集》四卷〈〉王日休《金剛經解》四十二卷《淨土文》十一卷〈〉《語錄》二卷〈〉
《普燈錄》三十卷〈〉《諸天傳》二卷〈〉《奏對錄》一卷〈〉《崇正辨》三卷〈〉
劉向《列仙傳》三卷王褒《桐柏真人王君外傳》一卷周季通《玄洲上卿蘇君記》一卷
葛洪《神仙傳》十卷《馬陰二君內傳》一卷《上真眾仙記》一卷《隱論雜訣》一卷
《金木萬靈訣》一卷《抱樸子養生論》一卷《太清玉碑子》一卷〈〉《二女真詩》一卷〈〉
施真人《銘真論》一卷旌陽令許遜《靈劍子》一卷《黃帝內傳》一卷〈〉東方朔《十洲三島記》一卷
淮南王劉安《太陽真粹論》一卷黃玄鍾《蓬萊山西鼇還丹歌》一卷婁敬《草衣子還丹訣》一卷魏伯陽《還丹訣》一卷
《周易門戶參同契》一卷《大丹九轉歌》一卷華佗《老子五禽六氣訣》一卷陸修靜《老子道德經雜說》一卷
《五牙導引元精經》一卷
《黃庭經》一卷〈〉李千乘《黃庭中景經注》一卷尹喜《黃庭外景經注》一卷襄楷《太平經》一百七十卷
李堅《東極謝真人傳》一卷王禹錫《海陵三仙傳》一卷施肩吾《真仙傳道集》二卷《三住銘》一卷
《西山群仙會真記》一卷長孫滋《崔氏守一詩傳》一卷吳筠《神仙可學論》一卷又《形神可固論》一卷
《著生論》一卷《明真辨偽論》一卷《心目論》一卷《玄門論》一卷
《元綱論》一卷《諸家論優劣事》一卷《辨方正惑論》一卷杜光庭《二十四化詩》一卷
又《二十四化圖》一卷《神仙感遇傳》十卷《墉城集仙錄》十卷《應現圖》三卷
《仙傳拾遺》四十卷《曆代帝王崇道記》一卷《道教靈驗記》二十卷《道經降傳世授年載圖》一卷
謝良嗣《中嶽吳天師內傳》一卷李渤《李天師傳》一卷《真係傳》一卷張隱居《演龍虎上經》二卷
盧潘《侯真人傳》一卷沈汾《續仙傳》三卷尹文操《樓觀先師本行內傳》一卷《玄元聖記經》十卷
刁琰《廣仙錄》一卷見素子《洞仙傳》十卷傅元鎮《應緣道傳》十一卷晞暘子《寶仙傳》三卷
《南嶽夫人清虛玉君內傳》一卷範邈《南嶽魏夫人內傳》一卷李遵《三茅君內傳》一卷梁日廣《釋仙論》一卷
赤松子《中誡篇》一卷《金石論》一卷《門天老曆》一卷冷然子《學神仙法》一卷
賈嵩《陶先生傳序》三卷吳先主孫氏《太極左仙公神仙本起內傳》一卷華嶠《真人周君內傳》一卷《劉海蟾詩》一卷
《太一真君固命歌》一卷〈〉張融《三破論》一卷陶弘景《養性延命錄》二卷《導引養生圖》一卷
《神仙玉芝瑞草圖》二卷《上清握中訣》三卷《登真隱訣》三十五卷《真誥》十卷
華陽道士韋處玄注《老子西升經》二卷魏曇巒法師《服氣要訣》一卷陳處士同洪讓書《老子道經》一卷李淳風《正一五真圖》一卷
孫思邈《退居志》一卷《真氣銘》一卷《九幽福壽論》一卷《龍虎亂日篇》一卷
李用德《晉州羊角山慶曆觀記》一卷王元正《清虛子龍虎丹》一卷《驪山母黃帝陰符大丹經解》一卷〈〉吳兢《保聖長生纂要坐隅障》二卷
僧一行《天真皇人九仙經》一卷尹愔《老子五廚經注》一卷周涖《潁陽書》一卷昝商《導養方》三卷
李廣《中指真訣》一卷僧遵化《養生胎息秘訣》一卷高駢《性箴金液頌》一卷黃仲山《玄珠龜鏡》三卷
裴鉉《延壽赤書》一卷張果《紫靈丹砂表》一卷《內真妙用訣》一卷《休糧服氣法》一卷
《大易誌圖參同經》一卷〈〉王紳《太清宮簡要記》一卷康真人《氣訣》一卷盧遵元《太上肘後玉經方》一卷
楊知玄《淮南王練聖法》一卷《老子元道經》一卷〈〉李延章《中元論》一卷胡微《玉景內篇》二卷
《黃庭內景五藏六腑圖》一卷〈〉王懸河《三洞珠囊》三十卷王貞範《洞天集》二卷捷神子《唐元指玄篇》一卷
《中央黃老君洞房內經》一卷《黃老中道君洞房內經》一卷《黃老神臨藥經》一卷《太清真人絡命訣》一卷
《太上老君血脈論》一卷《靈寶服食五芝精》一卷《黃帝內經靈樞略》一卷《黃帝九鼎神丹經訣》十卷
《黃帝內丹訣》一卷《太極真人風鳴爐火經》一卷《紫微帝君王經寶訣》一卷《太上老君服氣胎息訣》一卷
《老子中經》二卷《老子神仙曆藏經》一卷《王母太上還童采華法》一卷《紫微帝君紫庭秘訣》一卷
《茅真君靜中吟》一卷《王茅君雜記》一卷《陰真君還丹歌》一卷《金液還丹歌》一卷
《元君付道傳心法門》一卷《徐真君丹訣》一卷《張真君靈芝集》一卷《彭君訣黃白五元神丹經》一卷
《太一真君元丹訣》一卷陳大素《九天飛步內訣真經》一卷河間真人劉演《金碧潛通秘訣》一卷大白山李真人《調元妙經》一卷
陳少微《大洞煉真寶經》一卷申天師《服氣要訣》一卷張天師《石金記》一卷玄元先生《日月混元經》一卷
鄭先生《不傳氣經》一卷建平然先生《少來苦樂傳》一卷赤城隱士《服藥經》三卷臥龍隱者《少玄胎息歌》一卷
蜀郡處士《胎息訣》一卷成都李道士《太上洞玄靈寶修真論》一卷務元子《混成經》一卷務成子注《太上黃庭內景經》一卷
含光子《契真刊謬玉鑰匙》一卷鄧雲子《清虛真人裴君內傳》一卷廣成子《靈仙秘錄陰丹經》一卷《紫陽金碧經》一卷
《升玄養生論》青霞子《旨道篇》一卷又《龍虎金液還丹通玄論》一卷《寶藏論》一卷
易元子《勸道詩》一卷逍遙子《內指通玄訣》三卷《攝生秘旨》一卷升玄子《造化伏汞圖》一卷
穎陽子《神仙修真秘訣》十二卷元陽子《金石還丹訣》一卷真一子《金鑰匙》一卷《九真中經》一卷〈〉
暢元子《雜錄經訣尊用要事》一卷狐剛子《粉團》五卷左掌子《證道歌》一卷中皇子《服氣要訣》一卷
桑榆子《新舊氣經》一卷玄明子柳衝用《巨勝歌》一卷葉真卿《玄中經》一卷丁少微《真一服元氣法》一卷
洞元子通元子《通玄指真訣》一卷真常子《服食還丹證驗法》一卷煙蘿子《內真通玄歌》一卷獨孤滔《丹房鏡源文》三卷
天台白雲《服氣精義論》一卷徐懷遇《學道登真論》一卷曹聖圖《鉛汞五行圖》一卷張素居《金石靈台記》一卷
高先《大道金丹歌》一卷陳君舉《朝元子玉芝書》三卷呂洞賓《九真玉書》一卷陶植《蓬壺集》三卷
《修仙要訣》一卷〈〉《上相青童太上八術知慧滅魔神虎隱文》一卷碧岩張道者《中山玉櫃服神氣經》一卷《司世抱陽劍術》一卷
金明七真人《三洞奉道科誡》三卷楊歸年《修真延秘集》三卷陰長生《三皇經》一卷馬明生《赤龍金虎中鉛煉七返還丹訣》〈〉
上官翼《養生經》一卷王弁《新舊服氣法》一卷傅士安《還丹訣》一卷徐道邈注《老子西升經》二卷
劉仁會注《西升經》一卷張隨《解參同契》一卷李審《頤神論》二卷處士劉詞《混俗頤生錄》一卷
閭丘方遠《太上經秘旨》一卷道士張乾森《自然券立成儀》一卷張承先《度靈寶經表具事》一卷《玉晨奔日月圖》一卷
《真秘訣》一卷〈〉僧玄玄《疑甄正論》三卷王長生《紫微內庭秘訣》三卷《傳授五法立成儀》一卷
寒山子《大還心鑒》一卷守文居鎡《長生纂要》一卷《莊周氣訣》一卷《朗然子詩》一卷
山居道士《佩服經符儀》一卷〈〉蘇登《天老神光經》一卷《內外丹訣》二卷〈〉《崔公入藥鏡》三卷
《混元內外觀》十卷張君房《雲笈七簽》百二十卷樂史《總仙秘錄》一百三十卷餘卞《十二真君傳》二卷
李信之《雲台異境集》一卷賈善翔《高道傳》十卷《猶龍傳》三卷張隱龍《三茅山記》一卷
王鬆年《仙苑編珠》一卷李昌齡《感應篇》一卷朱宋卿《徐神翁語錄》一卷《太宗真宗三朝傳授讚詠儀》二卷
真宗《汴水發願文》一卷徽宗《天真示現記》三卷陳摶《九室指玄篇》一卷王欽若《七元圖》一卷
《先天紀》三十六卷《翊聖保德傳》三卷丁謂《降聖記》三十卷耿肱《養生真訣》一卷
青霞子《丹台新錄》九卷李思聰《道門三界詠》三卷張端《金液還丹悟真篇》一卷彭曉《周易參同契分章通真儀》三卷
《參同契明鑒訣》一卷姚稱《攝生月令圖》一卷錢景衎《南嶽勝概編》一卷謝修通《玉笥山祖記實錄》一卷
張無夢《還元篇》一卷《純陽集》一卷《上清五牙真秘訣》一卷《二仙傳》一卷
《成仙君傳》一卷《劉真人傳》一卷《平都山仙都觀記》二卷《師譜》一卷
《十真記》一卷《仙班朝會圖》五卷《賴卿記》一卷《大還丹照鑒登仙集》一卷
《斷穀要法》一卷《裴君傳行事訣》一卷《太上墨子枕中記》二卷《太上太素玉錄》一卷
《太上倉元上錄》一卷《學仙辨真訣》一卷《洞真金元八景玉錄》一卷《五嶽真形圖》一卷
《祭六丁神法》一卷《神仙雜歌詩》一卷《玄門大論》一卷《九轉丹歌》一卷
《太和樓觀內紀本草記》一卷《老君出塞記》一卷《五嶽真形論》一卷《黃帝三陽經五明乾羸坤巴訣》一卷
《正一肘後修用訣》一卷《正一法文目》一卷《正一論》一卷《正一上元九星圖》一卷
《正一修行指要》三卷《正一法十籙召儀》一卷《正一奏章儀》一卷《正一醮江海龍王神儀都功版儀》一卷
《太上符鏡》一卷《穀神賦》一卷《黃書過度儀》一卷《太上八道命籍》二卷
《靈寶聖真品位》一卷《靈寶飛雲天篆》一卷《上清佩文訣》五卷《上清佩文黑券訣》一卷
《福地記》一卷《曲素憂樂慧辭》一卷《皇人三一圖》一卷《西升記》一卷
《胎精記解結行事訣》一卷《高上金真元籙》一卷《長睡法》一卷《大洞玄保真養生論》一卷
《曲素訣辭》一卷《太上丹字紫書》一卷《絕玄金章》一卷《紫鳳赤書》一卷
《靈寶步虛詞》一卷《金紐太清陰陽戒文》一卷《太上紫書錄傳》一卷《度太一玉傳儀》一卷
《奔日月二景隱文》一卷《司命楊君傳記》一卷《回耀太真隱書》一卷《思道誡》一卷
《潘尊師傳》一卷《三屍經》一卷《金簡集》三卷《無名道者歌》一卷
《大丹會明論》一卷《太清真人九丹神秘經》一卷《金鏡九真玉書》一卷《八公紫府河車歌》一卷《大還秘經》一卷
《神仙肘後三宮訣》二卷《太極紫微元君補命秘錄》一卷《老君八純玄鼎經》一卷《海蟾子還金篇》一卷
《太清篇火式》一卷《太一真人五行重玄論》一卷《龍虎大還丹秘訣》一卷《煉五神丹法》一卷
《太清丹經經》一卷《神仙庚辛經》一卷《紫白金丹訣》一卷《仙公藥要訣》一卷
《三十六水法》一卷《金虎赤龍經》一卷《玉清內書》一卷《太上老子服氣口訣》一卷
《燒煉雜訣法》一卷《太清金液神丹經》三卷《休糧諸方》一卷《胎息根旨要訣》一卷
《修真內煉秘訣》一卷《上清修行訣》一卷《大道感應論》一卷《太上習仙經契錄》一卷
《回耀飛光日月精氣上經》一卷《攝生增益錄》一卷《神氣養形論》一卷《服餌仙方》一卷
《鉛汞指真訣》一卷《服食日月皇華訣》一卷《神仙藥名隱訣》一卷《煉花露仙醽訣》一卷
《繕生集》一卷《道術旨歸》一卷《按摩要法》一卷《醮人神法》一卷
《上清大洞真經玉訣》一卷《草金丹法》一卷《十二月五藏導引》一卷《大易二十四篇》一卷
《服氣煉神秘訣》一卷《老君金書內序》一卷《尹真人本行記》一卷《陶陸問答》一卷
《諸家修行纂要》一卷《穀神秘訣》三卷《太清導引調氣經》一卷《大玄部道興論》二十七卷
《富貴日用篇》一卷《入室思赤子經》一卷《餌芝草黃精經》一卷《治身服氣訣》一卷
《玉皇聖台神用訣》一卷《燒金石藥法》一卷《神仙服食經》一卷《三天君烈紀》一卷
《養生要錄》三卷《神仙九化經》一卷《調元氣法》一卷《太上保真養生論》一卷
《神仙秘訣三論》三卷《元君肘後術》三卷《山水穴竇圖》一卷《養生諸神仙方》一卷
《五經題迷》一卷〈〉
- 右道家附釋氏神仙類凡七百十七部,二千五百二十四卷。
法家
《管子》二十四卷〈〉
《商子》五卷〈〉《慎子》一卷〈〉《韓子》二十卷〈〉尹知章注《管子》十九卷
杜佑《管氏指略》二卷丁度《管子要略》五篇〈〉董仲舒《春秋決事〈〉》十卷〈〉李文博《治道集》十卷
張去華《大政要錄》三卷
名家
《公孫龍子》一卷〈〉《尹文子》一卷〈〉
《鄧析子》二卷〈〉劉邵《人物志》二卷杜周士《廣人物志》二卷
墨家
《墨子》十五卷〈〉
縱橫家
《鬼穀子》三卷高誘注《戰國策》三十三卷
鮑彪注《國策》十卷
農家
《夏小正戴氏傳》四卷〈〉蔡邕《月令章句》一卷
杜台卿《玉燭寶典》十二卷唐玄宗《刪定禮記月令》一卷李林甫《注解月令》一卷韓鄂《歲華紀麗》四卷
韋行規《月錄》一卷李綽《秦中歲時記》一卷〈〉李邕《金穀園記》一卷徐鍇《歲時廣記》一百二十卷〈〉
賈昌朝《國朝時令集解》十二卷宋綬《歲時雜詠》二十卷劉安靖《時鏡新書》五卷孫岊《備閱注時令》一卷
《歲中記》一卷《十二月纂要》一卷《保生月錄》二卷《四時錄》四卷
〈〉張方《夏時誌別錄》一卷又《夏時考異》一卷《許狀元節序故事》十二卷〈〉
真宗《授時要錄》十二卷孫思邈《齊人月令》三卷宗懍《荊楚歲時記》一卷李綽《輦下歲時記》一卷
劉靖《時鑒雜〈〉書》四卷岑賁《月壁》一卷孫翰《月鑒》二卷嵇含《南方草木狀》三卷
賈思勰《齊民要術》十卷則天皇后《兆人本業》三卷陸羽《茶經》三卷又《茶記》一卷
溫庭筠《采茶錄》一卷《茶苑雜錄》一卷〈〉張又新《煎茶水記》一卷韓鄂《四時纂要》十卷
賈躭《醫牛經》〈〉淮南王《養蠶經》一卷孫光憲《蠶書》三卷秦處度《蠶書》一卷
毛文錫《茶譜》一卷史正誌《菊譜》一卷任璹《彭門花譜》一卷周序《洛陽花木記》一卷
陶朱公《養魚經》一卷熊寅亮《農子》一卷賈樸《牛書》一卷王旻《山居要術》三卷
又《在居雜要》三卷《山居種蒔要術》一卷戴凱之《竹譜》三卷無求子《酒經》一卷〈〉
大隱翁《酒經》一卷《是齋售用》一卷李淳風《四民福祿論》二卷《牛皇經》一卷
《辨五音牛欄法》一卷《農家切要》一卷《荔枝故事》一卷〈〉
封演《錢譜》一卷張台《錢錄》一卷於公甫《古今泉貨圖》一卷侯氏《萱堂香譜》一卷
範如圭《田夫書》一卷賈元道《大農孝經》一卷陳靖《勸農奏議》三十篇林勳《本政書》十卷
又《本政書比校》二卷《治地旁通》一卷王章《水利編》三卷僧讚寧《筍譜》一卷
僧仲休《花品記》一卷丁謂《北苑茶錄》三卷又《天香傳》一卷歐陽修《牡丹譜》一卷
蔡襄《茶錄》一卷沈立《香譜》一卷又《錦譜》一卷《茶法易覽》十卷
丁度《土牛經》一卷孔武仲《芍藥譜》一卷張峋《花譜》一卷沈括《誌懷錄》三卷
竇蘋《酒譜》一卷馮安世《林泉備》五卷呂惠卿《建安茶用記》二卷劉攽《芍藥譜》一卷
王觀《芍藥譜》一卷洪芻《香譜》五卷章炳文《壑源茶錄》一卷吳良輔《竹譜》二卷
葛澧《酒譜》一卷高伸《食禁經》三卷劉異《北苑拾遺》一卷宋子安《東溪茶錄》一卷
陳翥《桐譜》一卷張宗誨《花木錄》七卷周絳《補茶經》一卷葉庭珪《南蕃香錄》一卷
樓璹《耕織圖》一卷曾安止《禾譜》五卷曾之謹《農器譜》三卷陳旉《農書》三卷
熊蕃《宣和北苑貢茶錄》一卷韓彥直《永嘉橘錄》三卷王居安《經界弓量法》一卷
雜家
《鬻熊子》一卷呂不韋《呂氏春秋》二十六卷〈〉陸賈《新語》二卷賈誼《新書》十卷
《淮南子鴻烈解》二十一卷〈〉許慎注《淮南子》二十一卷高誘注《淮南子》十三卷劉向《新序》十卷
又《說苑》二十卷仲長統《昌言》二卷王充《論衡》三十卷邊誼《續論衡》二十卷
應劭《風俗通義》十卷徐幹《中論》十卷《蔣子萬機論》十卷〈〉諸葛亮《武侯十六條》一卷
沈顏《聱書》十卷《傅子》五卷〈〉陸機《正訓》十卷崔豹《古今注》三卷
周蒙《續古今注》三卷張華《博物志》十卷葛洪《抱樸子內篇》二十卷又《抱樸子外篇》五十卷
《劉子》三卷〈〉奚克讓《劉子音釋》三卷又《音義》三卷湘東王繹《金樓子》十卷
庾仲容《子鈔》三十卷顧野王《符瑞圖》二卷《孫綽子》十卷範泰《古今善言》三十卷
沈約《袖中記》三卷《尹子五機論》三卷商子逸《商子新書》三卷鄭瑋《道言錄》三卷
杜正倫《百行章》一卷李文博《治道集》十卷虞世南《帝王略論》五卷劉嚴《芻蕘論》三卷
李賢《修書要覽》十卷羅隱《兩同書》二卷李直方《正性論》一卷韓熙載《格言》五卷
又《格言後述》三卷黃晞《聱隅書》十卷李淳風《感應經》三卷魏徵《時務策》一卷
又《祥瑞錄》十卷朱敬則《十代興亡論》十卷張說《才命論》一卷楊相如《君臣政要論》三卷
趙自勔《造化權輿》六卷《元子》十卷〈〉杜佑《理道要訣》十卷皇甫選注《何亮本書》三卷
邵元《體論》十卷馬總《意林》三卷又《意樞》二十卷林慎思《伸蒙子》三卷
丘光庭《規書》一卷又《兼明書》十二卷牛希濟《理源》二卷又《治書》十卷
朱樸《致理書》十卷盧藏用《子書要略》三卷臧嘉猷《史玄機論》十卷歐陽浚《周紀聖賢故實》十卷
徐融《帝王指要》三卷張輔《宰輔明鑒》十卷趙湘《補政忠言》十篇〈〉徐氏《忠列圖》一卷
《孝義圖》一卷趙彥衛《雲麓漫鈔》二十卷又《雲麓續鈔》二卷南唐後主李煜《雜說》二卷
《劉子法語》二十卷〈〉又《通論》五卷宋齊丘《化書》六卷又《理訓》十卷
葛澧《經史摭微》四卷劉賡《稽瑞》一卷趙蕤《長短要術》九卷吳筠《兩同書》二卷
馬縞《中華古今注》三卷蘇鶚《演義》十卷樂朋龜《五書》一卷徵微子《服飾變古》一卷
狐剛子《感應類從譜》一卷通幽子《靈台隱秘寶符》一卷〈〉李恂《前言往行錄》三卷《尹子》五卷
鄭至道《諭俗編》一卷彭仲剛《諭俗續編》一卷黃嚴《虙犧範圍圖傳》二卷張時舉《弟子職女誡鄉約家儀鄉儀》一卷
李宗思《尊幼儀訓》一卷呂本中《官箴》一卷何薳《春渚記聞》十三卷王普《答問難疑》一卷
徐度《崇道卻掃編》十三卷吳曾《漫錄》十三卷魏泰《書可記》一卷又《續東軒雜錄》一卷
馮忠恕《涪陵記》一卷洪興祖《聖賢眼目》一卷又《語林》五卷姚寬《叢語》上下二卷
唐稷《硯岡筆志》一卷吳箕《常譚》二卷袁采《世範》三卷又《欷歔子》一卷
葉適《習學記言》四十五卷項安世《項氏家記》十卷徐彭年《涉世錄》二十五卷又《涉世後錄》二十五卷
《坐忘論》一卷呂祖謙《紫微語錄》一卷葉模《石林過庭錄》三十七卷李石《樂善錄》十卷
劉鵬《縣務綱目》二十卷周樸《三教辨道論》一卷僧讚寧《物類相感志》十卷又《要言》二卷
柳寀《藪記》十卷王錡《動書》一卷宋祁《筆錄》一卷龍昌期《天保正名論》八卷
胥餘慶《瑞應雜錄》十卷刁衎《治道中術》三卷朱景先《默書》三卷鄧綰《馭臣鑒古論》二十卷
王韶《敷陽子》七卷《天鬻子》一卷〈〉吳宏《群公典刑》二十卷高承《事物紀原》十卷
陳瓘《中說》一卷孔平仲《良史事證》一卷李新《塾訓》十三卷又《欲書》五卷
李格非《史傳辨志》五卷晁說之《客語》一卷方行可《治本書》一卷王揚英《黼扆誡》一卷
何伯熊《機密利害一》卷李高《審理書》一卷張大楫《翠微洞隱》百八十卷李易《要論》一卷
何亮《本書》三卷劉長源《治本論》一卷鄭樵《十說》二卷潘植《忘筌書》二卷
洪氏《雜家》五卷〈〉《瑞錄》十卷《冗錄》一卷《治獄須和》一卷
《之官申戒》一卷《瑞應圖》十卷《玉泉子》一卷《中興書》一卷
《汲世論》一卷〈〉《東筦子》十卷《李子正辨》十卷
劉潛《群書集》三卷成嵩《韻史》一卷陳鄂《十經韻對》二十卷又《四庫韻對》九十九卷
魏玄成《祥應〈〉圖》十卷劉振《通籍錄異》二十卷趙誌忠《大遼事跡》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