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五代史-北宋-欧阳修

输入文本已由电脑自动标签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词汇
人物
地点
景观
称谓、职官
时间
别称
数量或序号

卷二十周世宗家人第八

作者 歐陽修

柴守禮

周太祖聖穆皇后柴氏,無子,養后兄守禮之子以為子,是為世宗
公元954年
守禮字克讓以后族拜銀青光祿大夫檢校吏部尚書、兼御史大夫
世宗即位,加金紫光祿大夫檢校司空光祿卿
致仕,居于洛陽,終世宗之世,未嘗京師,而左右莫敢言,第以元舅禮之。
守禮亦頗恣橫,嘗殺人于市,有司以聞,世宗不問
是時王溥王晏[1]王彥超韓令坤等同將相,皆有父在洛陽,與守禮朝夕往來,惟意所為洛陽多畏避之,號「十阿父」。
守禮卒年七十二,官至太傅
嗚呼父子之恩至矣!
孟子言:舜為天子,而瞽叟殺人,則棄天下,竊負之而逃。
以謂天下可無舜,不可無至公,舜可棄天下不可刑其父,此為世立言之說也。
然事固有不得如其意者多矣!
蓋天子有宗廟社稷之重、百官之衞、朝廷之嚴,其不幸不得竊而逃,則如之何而可?
予讀周史,見守禮殺人世宗寢而不問,蓋進任天下重矣,而子於其父亦至矣,故寧受屈法之過,以申父子之道,其所合於義者,蓋知權也。
君子之於事,擇其輕重而處之耳。
失刑輕,不孝重也。
刑者所以人為非,孝者所以教人為善,其意一也,孰為重?
一人未必能使天下殺人,而殺其父,滅天性絕人道,孰為重?
其所輕重者,則天下雖不能棄,而父亦不可刑也。
然則為舜與世宗者,宜如何無使瞽叟守禮至於殺人,則可謂孝矣!
然而不得如其意,則擇其輕重而處之焉。
世宗知權,明矣夫!

皇后劉氏

公元951年
世宗皇后
貞惠皇后劉氏,不知世家,蓋微時所娶也,世宗左監門衞將軍,得封彭城縣君
世宗太祖后留京師太祖舉兵漢誅其族。
[2]太祖即位追封彭城郡夫人
世宗顯德四年夏四月,始詔彭城郡夫人劉氏追冊皇后有司謚曰貞惠,陵曰惠陵

皇后符氏

公元954年
宣懿皇后符氏,其祖秦王存審,父魏王彥卿
后世王家,出於將相之貴,為人明果大志
初適李守貞崇訓
守貞事漢為河中節度使,已挾異志
有術善聽人聲以知吉凶守貞出其家人使聽之,術者后聲,驚曰:「此天下之母也!
守貞自負,曰:「吾婦猶為天下母,吾取天下復何疑哉!
於是決反。
而漢遣周太祖討之,逾年攻破其城。
崇訓不免,手自殺家人,次以及走匿,以帷幔自蔽崇訓惶遽不得,遂自殺
漢兵入其家,儼然坐堂上,顧軍士曰:「郭公與吾父有舊[3]汝輩無犯我!
軍士見之不敢迫。
太祖聞之,以謂一女子能使亂兵不敢犯,奇之,為加慰勉,以歸彥卿
后感太祖不殺,拜太祖為父。
其母以后夫家滅亡,而獨脫死兵刃之間,以為天幸,欲使削髮為尼,后不肯曰:「死生有命,天也。
何必毀形髮為!
太祖於后有恩,而世宗性特英銳,聞后如此,益奇之。
及劉夫人卒,遂納以為繼室
世宗即位,冊為皇后
世宗卞急暴怒而後追悔,每怒左右,后必從容顏色,漸為解說世宗意亦隨解,由是益重之。
世宗征淮,后以帝不宜親行,切諫止之,世宗不聽
師久無功,遭大暑雨,后以憂成疾而崩。
議者以方用兵,請殺喪禮於是百官朝臨于西宮三日釋服,帝亦七日而釋,葬於新鄭,陵曰懿陵。
後立皇后符氏,后妹也。
國初,遷西宮號周太后

世宗七子

公元951年
世宗七人:長曰宜哥,次二皆未名,次曰恭皇帝,次曰熙讓,次曰熙謹,次曰熙誨,皆不知其母為誰氏。
宜哥與其二,皆為漢誅
太祖即位,詔賜皇孫名誼,贈左驍衞大將軍;誠,左武衞大將軍;諴,左屯衞大將軍
公元956年
顯德三年,羣臣請封宗室世宗以謂為國日淺恩信未及於人,而須功德大成慶流于世,而後議之可也
明年夏四月癸未,先封太祖諸子
又詔曰:「父子之道,聖賢不忘,再思夭閼之端,愈動悲傷之抱。
皇子左驍衞大將軍誼、左武衞大將軍左屯衞大將軍諴等,載惟往事,有足傷懷,宜增一字之封,仍贈三台之秩。
誼可贈太尉追封越王;誠太傅吳王;諴太保韓王
」而皇子在者皆不封
公元959年
六年,北復三關,遇疾,還京師
六月癸未皇子宗訓特進左衞上將軍封梁王;而宗讓亦拜左驍衞上將軍封燕國公
後十日世宗崩,梁王即位,是為恭皇帝
其年八月宗讓更名熙讓封曹王
熙謹、熙誨皆前未封爵,遂拜熙謹右武衞大將軍封紀王;熙誨左領軍衞大將軍蘄王
皇朝乾德二年十月,熙謹卒。
熙讓、熙誨,不知其所終。
嗚呼
至公天下之所共也。
是非曲直之際,雖父愛其子,亦或有所不得私焉。
周太祖舉兵,漢遣劉銖誅其家族京師酷毒備至;後太祖入立遣人不屈太祖雖深恨之,然以辭直,終不及其家也。
追封妻子之被殺者,其言深自隱之而已,不敢有非漢之辭焉,蓋知其曲在己也。
故略存其辭,以見周之有媿於其心者矣!
  • 王晏 貴池南監、汪、南昌、鄂本同
    汲、殿、、劉校本「王」作「汪」。
  • 漢誅其族 貴池本同
    他本均作「漢誅太祖家屬,后見殺」。
  • 郭公與吾父有舊 貴池本同
    他本「吾」下均有「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