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書敘例
唐正議大夫行祕書少監琅邪縣開國子顏師古撰
儲君體上哲之姿,膺守器之重,俯降三善,博綜九流,觀炎漢之餘風,究其終始,懿孟堅之述作,嘉其宏贍,以為服、應曩說疏紊尚多,蘇晉衆家剖斷蓋尠,蔡氏纂集尤為牴牾,自茲以降,蔑足有云。悵前代之未周,愍將來之多惑,顧召幽仄,俾竭芻蕘,匡正睽違,激揚鬱滯,將以博喻冑齒,遠覃邦國,弘敷錦帶,啟導青衿。曲稟宏規,備蒙嘉惠,增榮改觀,重價流聲。斗筲之材,徒思罄力,駑蹇之足,終慙遠致。歲在重光,律中大呂,是謂涂月,其書始就。不恥狂簡,輒用上聞,粗陳指例,式存揚搉。
漢書舊無注解,唯服虔、應劭等各為音義,自別施行。至典午中朝,爰有晉灼,集為一部,凡十四卷,又頗以意增益,時辯前人當否,號曰漢書集注。屬永嘉喪亂,金行播遷,此書雖存,不至江左。是以爰自東晉迄于梁、陳,南方學者皆弗之見。有臣瓚者,莫知氏族,考其時代,亦在晉初,又總集諸家音義,稍以己之所見,續廁其末,舉駮前說,喜引竹書,自謂甄明,非無差爽,凡二十四卷,分為兩帙。今之集解音義則是其書,而後人見者不知臣瓚所作,乃謂之應劭等集解。王氏七志,阮氏七錄,並題云然,斯不審耳。學者又斟酌瓚姓,附著安施,或云傅族,旣無明文,未足取信。蔡謨全取臣瓚一部散入漢書,自此以來始有注本。但意浮功淺,不加隱括,屬輯乖舛,錯亂實多,或乃離析本文,隔其辭句,穿鑿妄起。職此之由,與未注之前大不同矣。謨亦有兩三處錯意,然於學者竟無弘益。
漢書舊文多有古字,解說之後屢經遷易,後人習讀,以意刊改,傳寫旣多,彌更淺俗。今則曲覈古本,歸其真正,一往難識者,皆從而釋之。
古今異言,方俗殊語,末學膚受,或未能通,意有所疑,輒就增損,流遯忘返,穢濫實多。今皆刪削,克復其舊。
諸表列位,雖有科條,文字繁多,遂致舛雜。前後失次,上下乖方,昭穆參差,名實虧廢。今則尋文究例,普更刊整,澄蕩愆違,審定阡陌,就其區域,更為局界,非止尋讀易曉,庶令轉寫無疑。
禮樂歌詩,各依當時律呂,修短有節,不可格以恆例。讀者茫昧,無復識其斷章,解者支離,又乃錯其句韻,遂使一代文采,空韞精奇,累葉鑽求,罕能通習。今並隨其曲折,剖判義理,歷然易曉,更無疑滯,可得諷誦,開心順耳。
凡舊注是者,則無間然,具而存之,以示不隱。其有指趣略舉,結約未伸,衍而通之,使皆備悉。至於詭文僻見,越理亂真,匡而矯之,以祛惑蔽。若汎說非當,蕪辭競逐,苟出異端,徒為煩冗,祗穢篇籍,蓋無取焉。舊所闕漏,未嘗解說,普更詳釋,無不洽通。上考典謨,旁究蒼雅,非苟臆說,皆有援據。六藝殘缺,莫覩全文,各自名家,揚鑣分路。是以向、歆、班、馬、仲舒、子雲所引諸經或有殊異,與近代儒者訓義弗同,不可追駮前賢,妄指瑕纇,曲從後說,苟會扃塗。今則各依本文,敷暢厥指,非不考練,理固宜然,亦猶康成注禮,與其書、易相偝,元凱解傳,無係毛、鄭詩文。以類而言,其意可了。爰自陳、項,以訖哀、平,年載旣多,綜緝斯廣,所以紀傳表志時有不同,當由筆削未休,尚遺秕稗,亦為後人傳授,先後錯雜,隨手率意,遂有乖張。今皆窮波討源,搆會甄釋。
字或難識,兼有借音,義指所由,不可暫闕。若更求諸別卷,終恐廢於披覽。今則各於其下,隨卽翻音。至如常用可知,不涉疑昧者,衆所共曉,無煩翰墨。
近代注史,競為該博,多引雜說,攻擊本文,至有詆訶言辭,掎摭利病,顯前修之紕僻,騁己識之優長,乃效矛盾之仇讐,殊乖粉澤之光潤。今之注解,翼贊舊書,一遵軌轍,閉絕歧路。
諸家注釋,雖見名氏,至於爵里,頗或難知。傳無所存,具列如左:
荀悅字仲豫,潁川人,後漢祕書監。〈〉
服虔字子慎,滎陽人,後漢尚書侍郎,高平令,九江太守。初名重,改名袛,後定名虔。
應劭字仲瑗,〈〉汝南南頓人,後漢蕭令,御史營令,泰山太守。
伏儼字景宏,琅邪人。
劉德,北海人。
鄭氏,晉灼音義序云不知其名,而臣瓚集解輒云鄭德。旣無所據。今依晉灼但稱鄭氏耳。
李斐,不詳所出郡縣。
李奇,南陽人。
鄧展,南陽人,魏建安中為奮威將軍,封高樂鄉侯。
文穎字叔良,南陽人,後漢末荊州從事,魏建安中為甘陵府丞。
張揖字稚讓,清河人,〈〉魏太和中為博士。〈〉
蘇林字孝友,陳留外黃人,魏給事中領祕書監,散騎常侍,永安衞尉,太中大夫,黃初中遷博士,封安成亭侯。
張晏字子博,中山人。
如淳,馮翊人,魏陳郡丞。
孟康字公休,安平廣宗人,魏散騎常侍,弘農太守,領典農校尉,勃海太守,給事中,散騎侍郎,中書令,後轉為監,封廣陵亭侯。
項昭,不詳何郡縣人。
韋昭字弘嗣,吳郡雲陽人,吳朝尚書郎,太史令,中書郎,博士祭酒,中書僕射,封高陵亭侯。
晉灼,河南人,晉尚書郎。
劉寶字道真,高平人,晉中書郎,河內太守,御史中丞,太子中庶子,吏部郎,安北將軍。〈〉
臣瓚,不詳姓氏及郡縣。
郭璞字景純,河東人,晉贈弘農太守。〈〉
蔡謨字道明,陳留考城人,東晉侍中五兵尚書,太常領祕書監,都督徐、兗、青三州諸軍事,領徐州刺史,左光祿大夫開府儀同三司,領揚州牧,侍中司徒不拜,贈侍中司空,諡文穆公。
崔浩字伯深,清河人,後魏侍中特進撫軍大將軍,左光祿大夫,司徒,封東郡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