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 第 1a 页 WYG0235-0727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隶辨卷七 长洲顾蔼吉撰
碑考上
鲁孝王刻石 五凤二年
今在曲阜县孔庙中金高德裔记曰鲁灵光殿基西
南三十步有池明昌二年诏脩孔子庙匠者于池中
得此石
其文曰五凤二年鲁卅四年六月四日成共十三字
金石文字记云五凤二年者汉宣帝有天下之年也
卷七 第 1b 页 WYG0235-0727b.png
鲁卅四年者鲁孝王有国之年也上书天子大一统
之年而下书诸侯王自有国之年此汉人之例也石
墨镌华云西汉石刻传者绝少此字简质古朴
建平郫县碑 建平五年
字原云在永康按宋之永康军即今成都府灌县又
云此碑乾道初始出过永康紫屏二里道傍其石三
面高卑凸坳刻随其势
卷七 第 2a 页 WYG0235-0728a.png
其文共二十九字隶续云建平者哀帝之纪年其五
年已改为元寿此云建平五年者殆蜀道未知改元
耳此碑却无篆体乃西京之佐书也蜀中名之蚕崖
碑字原云蔡迨刻记作范功平磨崖复斋碑目作建
平范功平治道碑
何君阁道碑 建武中元二年
字原云在雅州墨宝云此碑出于绍兴辛未在荣经
县以适邛莋之路也
洪氏碑式云其文七行字数不等或六字或九字隶
卷七 第 2b 页 WYG0235-0728b.png
释云范书光武之纪年二曰建武曰中元祭祀志云
以建武三十二年为建武中元元年东夷传云建武
中元二年倭奴国奉贡皆以即位初元冠于新历之
上故此碑有建武中元之文东汉隶书斯为之首字
法方劲古意有馀蜀人以为尊楗阁碑
路君阙 永平八年
未详所在
卷七 第 3a 页 WYG0235-0728c.png
隶续云路君二阙前阙七行二十一字书其所历豫
州刺史至徵试博士凡八官后阙亦七行二十一字
云会稽东郡都尉路君阙其次书造阙年月日字画
兼用篆体前阙人物之后小字一行却是隶文豫州
前后各一人执杖负剑向字立东部之前亦一人执
杖负剑又有一人正面立腰下垂佩两手各有所执
末亦一人执杖负剑而其前又有一人侧面向字立
手中亦有所执盖是墓前双阙东都冢墓间石刻传
于后世者自此始
卷七 第 3b 页 WYG0235-0728d.png
开通褒斜道碑 永平九年
字原云在兴元府即今之汉中府又云绍熙甲寅帅
章德茂得之于褒斜道中
张氏穿中记 建初二年
字原云在眉州碧鸡岩隶释云武阳城东彭亡山之
巅耕夫斸地有声寻罅入焉石窟如屋大中立两崖
崖柱左右各分二室左方有破瓦棺入泥中右方三
卷七 第 4a 页 WYG0235-0729a.png
崖棺泥秽充仞执烛视之得题识三所一在门旁为
土所蚀仅存其上十许字穿中沙石不坚数日间观
者揩摩悉皆漫灭其二在两柱前稍高故可拓时绍
兴丁丑年也
一柱二十五字一柱四十九字隶释云本张公宾之
妻之穴也其子伟伯及伟伯妻与其孙陵皆祔葬右
方曲内中故志之其一则伟伯之孙元益葬其父长
仲并弟叔元所志也其字古而拙
戚伯著碑
卷七 第 4b 页 WYG0235-0729b.png
集古录云在今宿州出于近岁盖宫部春夫开汴渠
于泥沙中掘得之
额题云□本周末嗣戚氏袭以兴勃海君玄孙伯著
之碑十九隶字为一行本之上有一字石损其半碑
式云碑有穿文十二行行二十字在穿下自穿之上
两旁浸削及其颠则锐甚集古录云其文字古怪而
磨灭无首尾了不可读金石录云以文词字画验之
卷七 第 5a 页 WYG0235-0729c.png
疑东汉中叶以前人盖当时石刻见于今者多类此
隶释云世祖建武三年章帝章和元年威宗建和元
年献帝建安十二年皆丁亥也碑有太岁丁亥字当
是建武或章和年所刻者集古录目作周伯著碑盖
不辨题额戚字也
永元刻石 永元六年
字原云在永康军蔡迨刻记云在范功平磨崖之西
五十馀步去地数寸迨得磨崖后十日其子武仲始
见此十六字而摹之
卷七 第 5b 页 WYG0235-0729d.png
复斋碑目作永元六年攻石题
王君平乡道碑 永元八年
隶续云在嘉州夹江县嘉州即今嘉定州
隶释云夹江县泾口有磨崖四百馀字平乡明亭大
道四面危险南安长王君遣掾何童修治故书崖以
颂之崖石增长字体失真复斋碑目作平乡明亭开
道碑
卷七 第 6a 页 WYG0235-0730a.png
王稚子阙 元兴元年
字原云在成都府舆地碑目云在新都县
阙有二其一云汉故先灵侍御史河内县令王君稚
子阙其一云汉故兖州刺史雒阳令王君稚子之阙
金石录云后汉书循吏传王涣字稚子涣以元兴元
年卒阙铭盖和帝时所立也隶释云成都新都县有
涣墓此墓前之双石阙也其上各刻车马之状一则
二人乘马一则二人乘车挽之者橐佗也隶续云阙
之两角有斗斗上镌耐童儿又作重屋四壁刻神像
卷七 第 6b 页 WYG0235-0730b.png
人物车马之类亦有漫灭者有先置二字在右阙南
面稚字在北面子字在东面雒阳二字在左阙西面
羊窦道碑 永初二年
隶释字原俱云在眉州墨宝云在严道县东三十里
严道县今废其地入雅州
碑式云前有文六行空一行后有文九行崖石有裂
络文避石裂故字数不等少者九字多者十五字最
卷七 第 7a 页 WYG0235-0730c.png
后一行刻书人姓字及日月隶释云青衣尉赵君孟
麟穿崖易道行人去危即安故刋石以志其事字画
甚拙愚按最后一行云书此盛巨即碑式所谓书人
姓字也汉碑之有书人姓字者惟此碑及武班樊敏
郙阁颂天井碑侧题名而已
谒者景君墓表 元初元年
字原云在济州即今济宁州
额题云故谒者景君墓表七隶字为一行碑式云有
穿文十六行行二十九字皇帝赙高出三字金石录
卷七 第 7b 页 WYG0235-0730d.png
云文字摩灭断续不成文隶释云东都自路都尉始
见墓阙有文而传于今则自景君始梁任昉作文章
缘起云墓碑始于晋宋予考郦氏水经所载汉刻已
不少岂碑碣多在北方南人未之见乎然郭林宗传
云林宗既葬同志者立碑蔡邕为其文谓卢植曰吾
为碑铭多矣唯郭有道无愧色范书所载岂不知之
今汉人墓刻犹存数十百碑其云始于晋宋非也
卷七 第 8a 页 WYG0235-0731a.png
谒者景君碑阴
首行题诸生服义者五字疑是郯令景君阙题名赵
氏洪氏皆以为谒者碑阴碑亡无考姑阙其疑
郯令景君阙铭 元初四年
隶释云在济州任城县即今济宁州
隶释云景君墓有双阙其一刻此文诸生服义者所
立而不载其名金石录云汉人为景君刻铭本欲传
于不朽而不著其族系名字何哉集古录作景君石
椁铭
卷七 第 8b 页 WYG0235-0731b.png
嵩山太室神道石阙铭 元初五年
今在登封县中岳庙南百馀步
金石文字记云铭八行年月及职官姓氏共十三行
其文剥蚀殆半不载洪氏隶释此阙岿然尚在而永
叔德父当宋之盛时何以皆未之见则知二录所不
及载者固多也
赐冯焕诏 元初六年
卷七 第 9a 页 WYG0235-0731c.png
字原云在渠州今为渠县属四川顺庆府
碑首行云告豫州刺史冯焕隶释云汉诏之式如此
其石下断惟存上八字碑式云冯焕断诏十八行可
见者或行有九字末行年字垂笔多占一字
冯焕残碑 永宁二年
字原云在渠州舆地碑目云在大竹县古宝城
碑式云冯焕断碑六行可见者或行有七字隶释云
建光之元即永宁二年是岁七月改元焕以四月终
故碑尚用旧年也
卷七 第 9b 页 WYG0235-0731d.png
冯焕残碑阴
隶释云诸曹史及帐下司马武刚司马十馀人其间
有贯颍川汝南陈国者皆豫州旧部也
冯焕神道 永宁二年
字原云在渠州
其文曰故尚书侍郎河南京令豫州幽州刺史冯君
神道共十九字金石录云按后汉书冯绲传绲父焕
卷七 第 10a 页 WYG0235-0732a.png
安帝时为幽州刺史绲碑亦云幽州君之元子此字
在宕渠绲墓前双石阙上知其为焕阙也
孝子蕫蒲阙 永宁二年
未详所在
山阳麟凤碑 永建元年
字原云在济州即今济宁州
碑图云右凤而左麟其下各刻一赞其阴又刻铭辞
皆小篆两旁有隶书其篆曰永建元年秋七月飨时
山阳太守河内孙君见碑不合礼掾夔造新刻瑞仪
卷七 第 10b 页 WYG0235-0732b.png
麟凤米元章画史云此图半篆半隶麟一角上高如
足翘形如恶马凤高冠尾长甚可怪也
陈君阁道碑 永建五年
字原云在资州内江县资州今为资县与内江俱属
成都府舆地碑目云在獠井坝层崖之腹
碑云汉安长蜀郡青衣陈君省去根阁令就土著邮
亭掾尹厚勒此石隶续云汉安旧属犍为根字未见
卷七 第 11a 页 WYG0235-0732c.png
所出所谓根阁者犹李翕郙阁何君尊楗阁之比
袁良碑 永建六年
集古录目云在开封扶沟天下碑录云在太康县圉
城镇西南三十里扶乐城石牛庙又云在县西北三
十里阳夏乡墓下
额题云汉故国三老袁君碑八篆字袁君以顺帝永
建六年卒其孙卫尉滂立此石滂以光和年作相其
为卿当在灵帝之初因无立碑年月姑以所卒之年
附载于此水经注云扶沟城北有袁梁碑金石略有
卷七 第 11b 页 WYG0235-0732d.png
三老袁贡碑即此碑也其名皆误
北海相景君铭 汉安二年
今在济宁州儒学
额题云汉故益州太守北海相景君铭十二篆字为
二行文十七行行三十二字穿居其中在第八字之
下其三行各废两字碑中屡称明府独伏惟明府一
句其明府字平阙乱曰亦平阙隶释云济州任城有
卷七 第 12a 页 WYG0235-0733a.png
景氏三碑皆不著其名字
北海相景君碑阴
凡三列第三列姓名之下又云行三年服者凡八十
七人末以两行刻四言韵语十八句
武斑碑 建和元年
隶释云在济州任城即今济宁州
额题云故敦煌长史武君之碑九隶字集古录前跋
作班碑以未见碑额不知其姓也武君以冲帝永嘉
元年卒后三年同舍郎史恢曹芝等六人为之立碑
卷七 第 12b 页 WYG0235-0733b.png
后有题名六人其一曰防东长齐国临菑□纪伯允
书此碑汉碑有书人姓字者绝少惜阙其姓
杨君石门颂 建和二年
集古录目云在兴元墨宝云褒城县北五里磨崖兴
元即今汉中府褒城县属之
额题云故司隶校尉犍为杨君颂十隶字碑式云碑
文六十七行行三十字或有疏密不齐者高祖受命
卷七 第 13a 页 WYG0235-0733c.png
平阙命字垂笔甚长所侵两字许又空二字方书其
下一句序曰别作行后一行低二字书赵邵等三人
姓名又书王府君分遣官属事凡三行末行低七字
书魏伯玉徙官隶续云宣和殿碑录以碑为晁汉彊
书考其碑云五官掾南郑赵邵属褒中晁汉彊书佐
西成王戒盖三人主其事书佐则王戒之职非晁汉
彊书也集古金石二录与郑樵金石略俱作杨厥开
石门颂隶释云碑云司隶校尉杨君厥字孟文水经
及欧赵皆谓之杨厥碑蜀中晚出杨淮碑云司隶校
卷七 第 13b 页 WYG0235-0733d.png
尉杨君厥讳淮字伯邳大司隶孟文之元孙也始知
两碑皆以厥为语助此乃后人颂其勋德故尊而字
之不称其名华阳国志云杨君名涣
王君石路碑 建和二年
隶释云在汉州今为汉川州属成都府
碑式云其上画方大书一表字其下六行各有界道
每行二十四字末行低四字书立石人名隶释云广
卷七 第 14a 页 WYG0235-0734a.png
汉长王君攻治崖路标表其事文不满百扬子钦所
作
张公神碑 和平元年
集古录目云在黎阳天下碑录云在通利军黎阳即
今之浚县属大名府宋为通利军熙宁初改黎阳属
卫州卫州今卫辉府也
额题云张公神碑隶字一行集古录作张公庙碑云
碑无题首盖未见此额也隶释云朝歌长郑郴为张
公建阙作碑监黎阳营谒者李君好郑之文又作歌
卷七 第 14b 页 WYG0235-0734b.png
九章刻之石皴剥不明仅能辨其梗槩歌中再称其
夫人又云朝歌荡阴及黎阳三女所处各殊方三门
鼎列推其乡时携甥幼归侯公不知张公是何神也
冯君阁道碑 和平元年
未详所在
严䜣碑 和平元年
金石录云政和中下邳县民耕地得之
卷七 第 15a 页 WYG0235-0734c.png
无额隶续云汉人铭墓皆一律此碑先书其所终岁
月及寿考有嗟惜之辞踰百言始云伊叹严君讳䜣
字少通遂述其行事与费凤两碑略相似铭诗亦五
言䜣所历官东牟侯相之下长之上阙四字赵氏作
下邳祝遂名祝长严䜣碑汉无祝县盖亦阙其一字
下邳本属东海东海则有祝其疑此邑尝割隶也
杨信碑 和平元年
字原云在忠州
无额碑首行云故县三老杨信字伯和隶释云石已
卷七 第 15b 页 WYG0235-0734d.png
刓剥鲜有成章者墨宝作金溪杨信碑
丁鲂碑 元嘉元年
隶释云在巴州
无额碑首行云广汉属国故都尉丁君讳鲂字叔河
碑式云文十行行三十四字四边有磨纹上狭下阔
武梁碑 元嘉元年
隶释云在济之任城即今济宁州
卷七 第 16a 页 WYG0235-0735a.png
无额碑首行云故从事武掾讳梁字绥宗金石录云
崇宁初得此碑爱其完好后十馀年则缺最后四字
今去崇宁七百馀年碑已不知所在
王政碑 元嘉三年
隶续云在济州今济宁州
额题云汉故郎中王君之铭八隶字为二行碑式云
文十二行行三十字隶续云王君名政字季酺以元
嘉三年卒门徒士夫相与立此石字虽残阙尚多可
读者欧阳公云磨灭不复成文名字官阀卒葬年月
卷七 第 16b 页 WYG0235-0735b.png
皆莫可考盖察之不详尔小欧阳以为其字季辅赵
氏以为光和元年立皆非也
平都相蒋君碑 永兴元年
隶释云在道州
额题云汉故平都侯相蒋君之碑十篆字为二行碑
式云文十六行行四十字后馀五行隶释云碑石漫
灭不得其名字蒋君以元嘉二年卒其文有云礼毕
卷七 第 17a 页 WYG0235-0735c.png
祥除瞻望坟茔则此碑乃永兴元年所立
孔和碑 永兴元年
今在曲阜县孔庙中
无额凡十八行行四十字孔子十九世孙麟廉请置
百石卒史鲁相乙瑛言之于朝司徒吴雄司徒赵戒
奏于上瑛已满秩去后相平复上于朝除孔和补名
因立此碑今谓之百石碑金石录作孔子庙置卒史
碑集古录以为吴雄修孔子庙碑盖考之不详也后
人刻其上曰汉钟太尉书隶释云嘉祐中郡守张稚
卷七 第 17b 页 WYG0235-0735d.png
圭按图经云钟繇书繇以魏太和四年卒距永兴盖
七十八年图经所云非也
孔谦碣 永兴二年
今在曲阜县孔林中
碑图云碣甚小一穿微偏有晕一重起于穿中复有
两晕在右其一甚短与他碑小异文八行行十字后
馀两行今已漫灭仅存十馀字集古金石二录作孔
卷七 第 18a 页 WYG0235-0736a.png
德让碣德让其字也隶释云其名不甚可辨考孔氏
谱得之
益州太守碑 永寿元年
隶释云蜀中汉碑不云在蜀中何所汉之益州即今
成都府亦即在成都诸属也
碑图云上下有朱爵元武左右有龙虎文七行行四
十一字故吏门生题名九行行六人碑式云末行字
颇多尚馀五字书于碑之末隶释云碑首曰益州太
守某君卒其姓独刓灭或有谓之冯君者
卷七 第 18b 页 WYG0235-0736b.png
益州太守碑阴
碑图云碑阴所刻者五玉而三兽鼎列其中其一则
九尾狐也下有一牛首其右有题名三人
韩敕碑 永寿二年
今在曲阜县孔庙中
无额文十三行行三十六字第三行皇戏皇字高出
一字后有题名三行行三人鲁相韩敕脩造孔庙礼
卷七 第 19a 页 WYG0235-0736c.png
器所立今谓之礼器碑集古录作脩孔子庙器表金
石录作韩明府孔子庙碑天下碑录作鲁相韩敕复
颜氏繇发碑按碑云复颜氏并官氏邑中繇发以尊
孔心发属下句读且所复者尚有并官氏而此碑又
不为复繇所立碑录非也
韩敕碑阴
十九行行三人又有数人附其下参错不齐隶释云
凡六十有二人不称字者一人不称名者二十一人
张普朱熊五人书体不同盖后来所增者
卷七 第 19b 页 WYG0235-0736d.png
韩敕碑两侧题名
刻于碑之两旁共三十二人又一人以小字附其下
字体与碑阴张普朱熊五人书体相同亦后来所增
者济国广张建平二百下识曰其人处士碑阴河南
成皋苏汉明二百下亦有其人处士四字盖当时有
此书法隶释谓已镌而续书非也欧赵洪氏皆不言
此碑两旁有字由拓碑者止拓碑与阴而不及此诸
卷七 第 20a 页 WYG0235-0737a.png
公又未尝亲至碑下故不知耳
州辅碑 永寿二年
字原云在汝州旧录云在龙兴县汝州今属河南龙
兴县今为宝丰县
额题云汉故中常侍长乐大仆吉成侯州君之铭十
六篆字金石录云郦道元注水经云滍水南有吉成
侯州苞冢冢前有碑其词云天帝四后是咨是诹今
验其铭实有此语独以辅为苞盖水经之文误汝帖
以此碑为蔡邕书初无所据
卷七 第 20b 页 WYG0235-0737b.png
州辅碑阴
自汉阳大守而下凡四十有九人其二即延笃叔坚
金石录云辅一宦者虽当代显人如延叔坚亦预焉
有以见权势之盛如此
韩敕后碑 永寿三年
字原云在兖州按当在曲阜县孔庙中
无额碑式云文十六行字多少不等大半每行四十
卷七 第 21a 页 WYG0235-0737c.png
六七字第一行皇汉高出一字第二行孔圣平阙文
之后题名三列每列三人韩府君之下附以宗戚二
人碑云谒庙拜墓又云宅庙悉脩敬脩房疑即
菆字檀弓云天子之殡也菆涂龙輴以椁菆才官反
菆涂者用木丛棺而四面涂之菆房犹殡宫也前碑
载其脩造礼器此碑载其脩庙脩墓事阙里祖庭记
有桓帝中年韩敕脩孔子墓碑在墓林中当是此碑
字原以为即前碑非是金石录作韩明府孔子庙碑
隶释作韩敕脩孔庙后碑皆不及其脩墓由考之不
卷七 第 21b 页 WYG0235-0737d.png
详也
韩敕后碑阴
隶续云凡五列所题士大夫可辨者七十馀人自第
二至第五列以其后四行直书家下复民姓名后一
行云永寿三年孔从事所立
韩敕后碑两侧题名
碑式云碑侧两题名各四列其一则首列三行中有
卷七 第 22a 页 WYG0235-0738a.png
祥符年题字第二列其前废三行后有四人第三列
前阙一人后六人第四列四人空两行书孔元闿其
一则首列四行所书府君及刘翊各用两行第二列
五人空一行书石师姓名第三列七人第四列右尾
二人前有大和年张咸题字上数列则有唐大中及
庆历年两人题字就列于汉人之上字原作韩敕孔
林别碑两侧题名
郑固碑 延熹元年
今在济宁州儒学
卷七 第 22b 页 WYG0235-0738b.png
额题云汉故郎中郑君之碑八篆字为二行有穿文
十五行行二十九字行间方若棋局今碑已中断失
其下一截予家有拓本尚完
议即元宾碑 延熹二年
金石录云在亳州
隶释云无额故不得其姓石缺又失其名金石录云
所可见者云字元宾历官终于议郎
卷七 第 23a 页 WYG0235-0738c.png
张休崖涘铭 延熹二年
未详所在
隶续云铭四言十四句末有张休姓名姑以名其碑
藏碑者得之蜀人字原云或作磨崖险路铭
孙叔敖碑 延熹三年
水经注云在期思县城西北隅楚相孙叔敖庙前集
古录目云在光州天下碑录云在固始县本庙内期
思县即今光山县与光州固始县俱属河南汝宁府
按碑固始令段君梦见孙君为架庙屋立石铭碑期
卷七 第 23b 页 WYG0235-0738d.png
思县宰段光庶慕先贤又为刻石则固始所刻者一
碑期思所刻者又是一碑此碑乃期思所刻者两令
皆段姓一名光一不著其名非一人也期思固始宋
皆属光州
额题云楚相孙君之碑六隶字为二行碑式云文二
十四行行三十七字最后一行书年月高出一字穿
在文中其三行各废三字隶释云旧碑阙五十馀字
卷七 第 24a 页 WYG0235-0739a.png
此用续刻者故其文全予所见拓本乃是续刻未知
刻于何时
孙叔敖碑阴
碑式云二十三行行二十字相君字平阙穿居三行
之内亦各废三字此阴重言段光立碑之事甚详后
历叙叔敖之子孙名氏
樊安碑 延熹三年
集古录目云在唐州湖阳县唐州今为唐县属南阳
府湖阳县今废有旧城在唐县
卷七 第 24b 页 WYG0235-0739b.png
有额而无字首行题云汉故中常侍骑都尉樊君之
碑碑式云首行已有标题故不再书额其题一行文
十二行铭三行诏三行行三十五字诏之下空二字
书年月剩一字其间年字垂笔甚长下侵两字冯焕
诏同亦汉人书诏如是乎隶释云安以永寿四年卒
其子以延熹三年始刻此碑又载延熹元年八月丁
酉赠骑都尉诏赵氏遂以碑为元年所立误也碑在
卷七 第 25a 页 WYG0235-0739c.png
湖阳椎拓漫灭治平中县令乐京尝为之再刻
江原长碣 延熹三年
舆地碑目云在忠州郡庠
隶释云似阙非阙似碑非碑其文共二十二字由左
而右其下刻一怪兽之首若虎而有角复斋碑目作
进德阙舆地碑目作江原君阙
曹腾碑阴 延熹三年
集古录目云在亳州
碑式云碑文无存阴九行行三十六字制曰平阙皇
卷七 第 25b 页 WYG0235-0739d.png
太后及先帝高出一字碑后尚存穿之半此文皆在
穿右末行以穿废第四第五字水经注云谯县有曹
腾碑题云汉故中常侍长乐太仆特进费亭侯曹君
之碑延熹三年立碑阴又刋诏策二隶释云欧赵不
指此为曹腾碑阴失稽考也篆额今独存云中常侍
长乐大仆特进费亭曹侯碑水经误多四字
王元宾碑 延熹四年
卷七 第 26a 页 WYG0235-0740a.png
未详所在
隶续云隶额两行所存其下令碑二字按碑叙其历
官终封丘令集古录作王元赏碑跋云其名既亡又
不序其姓惟其铭云于惟王君以此知其姓王尔金
石录云其姓名已残缺所可见者字元赏而已隶续
云欧赵皆以为王元赏予所得者却是元宾字画分
明非是测度其名仿佛是绍
王元宾碑阴
集古录有其碑而亡其名谓之汉碑阴题名跋云斯
卷七 第 26b 页 WYG0235-0740b.png
碑所题文字缺灭而中间有钱各五百四字似是脩
庙人所记其人可见者有济阴定陶蔡颢子盛山阳
金乡张谚季德河南宛陵赵堂世苌南阳南乡邓升
升远济阴成武周凤季节而其馀人姓名邑里多不
完又时时有故吏字不知为何人祠庙金石录作王
元赏碑阴跋云载门生姓名有云右奔丧右斩杖三
年于礼无乃太过隶续云王元宾碑阴四横称故吏
卷七 第 27a 页 WYG0235-0740c.png
者四人有名字郡邑者十数人馀皆凋落不备其中
有立碑钱各五百之文又有右奔丧右斩杖三年之
文则知欧公所云汉碑阴题名者即此碑也
王纯碑 延熹五年
隶释云在郓州中都县郓州今为东平州中都县今
为汶上县俱属兖州府
额题云汉故冀州刺史王君之碑十篆字为一行字
作阴文凸起拓本为黑字与衡方武荣诸碑同碑图
云额当穿之中其文十三行行三十五字金石录云
卷七 第 27b 页 WYG0235-0740d.png
桑钦水经济水径须句城西郦道元注济水西有安
民山山西有汉冀州刺史王纷碑汉中平四年立按
地里书须朐即今中都县此碑在中都又其官与姓
氏皆合疑其是也然以纯为纷以延熹为中平则疑
水经之误愚按碑文王君以延熹四年卒五年始葬
立碑金石录以为延熹四年立亦非也
王纯碑阴
卷七 第 28a 页 WYG0235-0741a.png
首行题诸门生人名五字隶续云碑阴九横横二十
三人凡百九十三人漫灭者四人姓字不具者六十
二人其下尺馀以前两行书事上两横许不刻一字
独最下一横有二十二人亦强半漫灭不可辨金石
录云字画淳劲可喜
任伯嗣碑 延熹五年
金石录云在汜水县大观初始获此碑辇寘运司廨
舍壁间
隶续云碑之中凿方为窍广四寸长五之疑曾用之
卷七 第 28b 页 WYG0235-0741b.png
为碑趺金石录云首已残阙其可见者云字伯嗣南
郡编人其先盖任座之苗胄又云筑阳侯相延熹五
年迁来临县其后历叙政绩又云迁君桂阳最后云
都邑谣咏甄勒勋绩永昭于后碑在今汜水县汜水
在汉为成皋此碑盖成皋令德政颂尔后汉书桓帝
纪延熹八年有桂阳太守任胤以此碑校之岁月相
符又名与字协知其名胤也按金石录有碑阴洪氏
卷七 第 29a 页 WYG0235-0741c.png
所未见
真道冢地碑 延熹五年
字原云在万州即今夔州府万县
隶续云真道以钱八千从真敖兄弟市此地刻其文
戒约后世字札紊碎不能尽通
桐柏庙碑 延熹六年
天下碑录云在唐州即今南阳府唐县桐柏山在其
境字原云或云在随州枣阳桐柏镇按一统志桐柏
山南接随州西接枣阳唐县随州皆有淮渎庙或随
卷七 第 29b 页 WYG0235-0741d.png
州别有一碑非即唐县之碑也集古录目云在邓州
恐误
碑式云无额有穿文十三行行三十三字末有两行
题侍祠官属以春秋二字题于两行之上春四人秋
五人中无空字水经注云桐柏山南有淮源庙庙前
有碑是南阳郑苞立又二碑并是汉延熹中守令所
造隶释云此则其一也弇州续稿云汉淮源庙碑漫
卷七 第 30a 页 WYG0235-0742a.png
漶不可读杜昭守唐州乃延吴炳参用汉隶释书旧
文于石而刻之吴炳元时人见书史会要潘耒作金
石文字记补遗云拓本完好盖唐人重刻者据朱长
文碑帖考云是释旷书不知释旷所书者乃是正书
隶释云此碑又有一正书者华盖误作萃丰昼夜误
作立式凡十数字即谓释旷所书之碑也耒见吴炳
重摹本而误以为唐人重刻亦失考之甚
平舆令薛君碑 延熹六年
未详所在
卷七 第 30b 页 WYG0235-0742b.png
额题云汉故平舆令薛君碑八隶字隶续云前有叙
凡三十六字次有铭诗三百四言文虽无阙而不书
其名字
祝睦碑 延熹七年
集古录云睦有二碑皆在虞城县
额题云汉故山阳大守祝君之碑十篆字为二行碑
式云额下有穿碑十二行行三十字
卷七 第 31a 页 WYG0235-0742c.png
造桥碑 延熹七年
字原云在雅州
隶释云碑首刻二人冠带相向而坐一器居中如豆
登之状后有二人折腰低首双垂其袖若胡舞者其
上横行有数字惟府卿明府四字不毁二人之下又
横刻二十六字兼篆隶之体曰蜀郡属国明府颍川
阳翟辛君字通达犍为李君字仲曾其下三字不可
晓汉碑无如是模式者碑图云其下有文十七行行
三十七字其后有题名五行隶释又云蜀人谓此为
卷七 第 31b 页 WYG0235-0742d.png
神水阁碑考其文则谋谟若神是绝句其水似小其
阁似閤特未能判今摘三语而强名之非也
严举碑 延熹七年
字原云在梁山军即今夔州府梁山县
无额碑首行云都乡都里孝子严君隶续云碑崇七
尺其二分之下横有裂文近岁出梁山军所传者皆
至裂文止石理皴剥文意间断予再得之始是全碑
卷七 第 32a 页 WYG0235-0743a.png
严举姓名甚分明其碑有文有颂又有乱曰十六句
严举碑阴
隶续云赠此者初无主名因见其间有都乡有秩姓
字严孝子碑中临江丞名杜此碑有丞广汉属国王
杜合二碑则短长阔狭相若横有裂文亦相等始知
是严举碑阴
孔宙碑 延熹七年
今在曲阜县孔庙中
额题云汉泰山都尉孔君之碑九篆字为一行碑首
卷七 第 32b 页 WYG0235-0743b.png
行题云有汉泰山都尉孔君之铭隶释云凡汉碑有
额者首行即入词无额者或题其前如张纳樊安之
比亦甚少已篆其上复标其端惟此碑尔文十四行
行二十八字末行铭辞下空十一字刻年月
孔宙碑阴
汉碑阴皆无额独此碑以门生故吏名五篆字题其
上凡三列六十二人
卷七 第 33a 页 WYG0235-0743c.png
华山庙碑 延熹八年
金石文字记云旧在华阴县西岳庙中嘉靖三十四
年地震碑毁华州郭胤伯有此拓本文字完好今藏
华阴王无异家予从商丘宋尚书摹得之即无异藏
本也
额题云西岳山庙碑六篆字为二行碑式云文二
十二行行三十七字袁府君肃恭明神及京兆尹敕
杜迁市石皆平阙高祖太宗孝武并列行高出一字
有纹如棋局洪氏碑图云欧阳叔弼以袁逢华庙碑
卷七 第 33b 页 WYG0235-0743d.png
为郭香察书考其碑云敕都水据杜迁市石遣书佐
郭香察书盖一人市其石一人察其书非郭君书之
也隶释云东汉循王莽之禁人无二名郭香察书者
盖察涖他人之书尔金石文字记云察书乃对上市
石之文则香者其名律历志有太史治历郎郭香岂
其人欤徐浩古迹记以碑为蔡中郎书都穆金薤琳
琅云浩深于字学且生唐盛时殆非凿空而言者
卷七 第 34a 页 WYG0235-0744a.png
老子铭 延熹八年
隶释云在亳州苦县亳州今属凤阳府苦县今废地
入归德府鹿邑县
额题云老子铭三篆字为一行碑式云文二十一行
皇上字平阙集古录云世传碑铭蔡邕作今检邕集
无此文集古录目云陈相边韶撰据碑桓帝梦见老
子尊而祀之韶时典礼因而为铭金石录云旧传蔡
邕文并书盖杜甫李潮小篆八分歌有曰苦县光和
尚骨立书贵瘦硬方通神世云此碑是也今验其词
卷七 第 34b 页 WYG0235-0744b.png
乃边韶延熹八年作非光和中所立未知甫所见是
此碑否而周越书苑遂以为韶撰文而邕书初无所
据
祝睦后碑 延熹九年
集古录云在虞城县
额题云汉故山阳太守祝君之碑十篆字为二行碑
式云亦有穿其文十五行行三十六字伊余祝君一
卷七 第 35a 页 WYG0235-0744c.png
句祝君字平阙隶释云祝君以延熹七年卒故吏王
堂等三年礼阕相与刋此石则延熹之九年也
尧庙碑 永康元年
字原云在濮州
无额按碑济阴太守孟郁行县祀庙膏雨即降遂饬
治大殿仲氏宗家共作殿前石阶陛栏楯乃立此
碑以表著郁之美勋复序仲氏祖统所出于后子姓
官位具载碑阴盖当时出钱者惟仲氏故所序特详
集古录作尧祠祈雨碑
卷七 第 35b 页 WYG0235-0744d.png
尧庙碑阴
字原云此阴皆载仲氏父祖兄弟子孙所历所终之
官独一董永为异姓隶续云左侧亦有题字
度尚碑 永康元年
字原云在徐州隶释云此碑在湖陵荒野政和壬辰
巡检王当世见之始迁于官廨其后邑令滕君欲徙
碑于沛舟三载而三覆继因大水涨没不出乙未年
卷七 第 36a 页 WYG0235-0745a.png
刘宗仪摄事乃能立之使星亭云按湖陵县今废地
入徐州沛县
额题云汉故荆州刺史度侯之碑十篆字为二行碑
式云有穿文十五行空三行低十三字刻立碑年月
其石下阙所存者行三十二字亦有棋局之纹
冯绲碑 永康元年
隶释云在渠州字原云墨宝作达州此碑与冯焕神
道冯焕残碑告冯焕诏皆在渠州流江县达州永睦
县之间郑霭先在夔路得之故墨宝作达州实渠州
卷七 第 36b 页 WYG0235-0745b.png
境按渠州达州今皆为县一属顺庆府一属夔州府
流江永睦二县今废其地一并入渠县一并入达县
额题云汉故车骑将军冯公之碑十篆字为二行碑
式云有穿在第五字之中文十四行行三十四字将
军体清守约句将军字平阙后空三行书威宗得谥
之因
杨震碑
卷七 第 37a 页 WYG0235-0745c.png
隶释云在陕州阌乡
额题云汉故太尉杨公神道碑铭十篆字为二行字
作阴文凸起碑式云有穿文十五行行二十八字有
纹如棋局隶释云震以延光三年卒此碑乃其孙沛
相统之门人汝南陈炽等所立碑中载杨秉陪陵则
延熹八年事也沛相以建宁元年卒此碑盖立于是
时去震卒已四十馀年沛相已死而门人为其祢庙
立碑汉人风义后世不可跂及
杨震碑阴
卷七 第 37b 页 WYG0235-0745d.png
碑式云二十五行行九人穿在第二第三列之间亦
有纹如棋局集古录云杨震碑阴题名者百九十人
其馀磨灭不完者又十馀人予家所录汉碑阴题名
颇多或称故吏门生弟子或称从事曹掾之类其人
皆著州县邑里名字甚详独此碑所书简略直云河
间贾伯锜博陵刘显祖之类凡百九十人者皆然疑
其所书皆是字尔盖后汉时人见于史传者未尝有
卷七 第 38a 页 WYG0235-0746a.png
名两字者也隶释云百九十馀人皆其孙之门生岁
月相距又远故不名
杨统碑 建宁元年
集古录云在阌乡杨震墓侧
额题云汉故沛相杨君之碑八篆字为二行碑式云
文十四行行三十五字孝顺皇帝字平阙有穿在九
十十一行之上汉碑穿皆居中此碑后有馀石打碑
者去之非穿之偏也集古录云碑首尾不完失其名
字不知沛相为何人金石录云余按杨震碑沛相名
卷七 第 38b 页 WYG0235-0746b.png
统震长孙富波侯相牧之子也
杨统碑阴
碑式云故吏十五人作一横行隶释云十五人不称
郡皆沛人也集古录云杨氏世葬阌乡墓侧皆有碑
今其存者四余家集录皆得之乃大尉沛相高阳繁
阳令也此碑阴者不知为何人碑文字残阙其仅存
者十五人又灭其一其在者怀陵圉令相蒋禧字武
卷七 第 39a 页 WYG0235-0746c.png
仲以下十四人金石录云集古所有余尽得之又各
以碑阴附于碑后其曰怀陵圉令蒋禧字武仲者沛
相碑阴也
杨著碑
集古录云碑在杨震墓侧
额题云汉故高阳令杨君之碑九篆字为三行其字
作阴文凸起碑式云碑十三行行二十八字穿在第
二字之下第七八行各空三字不书有棋局之纹碑
石损缺其名集古录云按杨震碑高阳令著震孙也
卷七 第 39b 页 WYG0235-0746d.png
所卒之年亦缺惟存年字年下云十月廿八日壬寅
卒按碑遭从兄沛相忧去官即继之以上大不惠不
我慭遗之语盖与沛相先后而卒沛相以建宁元年
三月卒著之卒必在建宁元年十月也
杨著碑阴
碑式云前后阙横五列穿在第一横之内凡空三人
不书此碑复姓者五人独相里文调高出一字右三
卷七 第 40a 页 WYG0235-0747a.png
人沛君亦高出一字有棋局之纹集古录云此不知
为何人碑阴其后有云右后公门生又云右沛君门
生沛君疑是沛相者自有碑而亡其名后公者不知
为何人金石录云其曰右后公门生右沛君门生者
高阳令碑阴也隶释云沛君沛相统也后公太尉秉
也杨震拜于前故以秉为后沛君者著之从兄后公
者著之季父非皆著之门生故不名
孔扶碑 建宁元年
阙里祖庭记云在孔林
卷七 第 40b 页 WYG0235-0747b.png
额题云汉故司空孔公之碑八隶字隶续云其文上
一半皆已沦没仅存其下九行多者十有四字鲁相
史晨到官既谒先圣冢遂为司空公刻此碑赵氏以
为鲁相谒孔子冢文当是不见其额之故碑录云司
农孔峡碑在仙源县墓前建宁元年立农峡二字乃
传写之误
张寿碑 建宁元年
卷七 第 41a 页 WYG0235-0747c.png
今在城武县
额题云汉故竹邑侯相张君之碑十隶字金石文字
记曰土人截为后人碑趺止存二百馀字
衡方碑 建宁元年
今在汶上县
额题云汉故卫尉卿衡府君之碑十隶字为二行其
字作阴文凸起额下有穿碑二十三行行三十六字
其下漫灭每行或阙三字或阙四五字末有小字门
人朱登题名一行金石录以为建宁三年立误也
卷七 第 41b 页 WYG0235-0747d.png
张表碑 建宁元年
集古录目金石录隶释俱云在冀州诸道录云在澶
州府衙都厅上未知孰是冀州今属真定府澶州即
今大名府开州也余家有此拓本
额题云汉故冀州从事张君碑九篆字为三行有穿
文十六行行二十五字隶释云此碑皆作四言韵语
末四句又五言与费凤碑文体相类
卷七 第 42a 页 WYG0235-0748a.png
刘让阁道题字 建宁元年
隶释云相传在蜀中阁道字原云在涪州
题共十六字金石录误合绵竹令王君神道为一碑
刘子山断碑 建宁元年
未详所在
字原云子山其字也其名疑是松字金石录作堵阳
长谒者刘君碑
武荣碑
今在济宁州儒学
卷七 第 42b 页 WYG0235-0748b.png
额题云汉故执金吾丞武君之碑十隶字为二行其
字作阴文凸起金石文字记载王弘撰之语以为此
额他碑所无予考洪氏碑式若此者甚多碑之存于
今者衡方碑亦然不独此碑也其文十行行三十一
字字多漫灭后馀三行碑无年月其文有云遭孝桓
大忧戚哀悲恸遭疾陨灵桓帝崩于永康元年十二
月武君之卒必在灵帝初年也
卷七 第 43a 页 WYG0235-0748c.png
史晨奏铭 建宁二年
今在曲阜县孔庙中
无额文十七行行三十六字两尚书字及朝廷并平
阙时副言诸官府在尚书一行之下隔三字昔在仲
尼别作行金石录云鲁相晨有两碑皆在孔子庙中
其一云臣蒙恩受符守者即此碑也其一云相河南
史君讳晨者即后碑也集古录作史晨孔子庙碑天
下碑录作鲁相晨等奏出王家谷祠孔子庙碑
史晨后碑
卷七 第 43b 页 WYG0235-0748d.png
在前碑之阴字原云阙里记不录此碑而有碑阴考
文意当是前碑之阴此说是也
无额文十四行行三十五字时长史别作行史君飨
后史君念孔渎又敕渎井复民假夫子冢凡四处皆
别作行后馀三行有武后天授二年马元贞题名隶
释云前碑载奏请之章此碑叙飨礼之盛其补墙垣
治渎井种梓守冢皆在飨礼后字画亦大小不等盖
卷七 第 44a 页 WYG0235-0749a.png
史君孔林中事不一书也
侯成碑 建宁二年
字原云在单州单父县墓侧即今兖州府单县
额题云汉故金乡守长侯君之碑十隶字为二行碑
式云有穿文十七行行三十字铭后空五字书夫人
卒与下一字齐金石文字记云汉碑未有志其夫人
者此碑末云夫人以延熹七年岁在甲辰十一月三
日庚午遭疾终此后人作碑并志夫人之始
柳敏碑 建宁二年
卷七 第 44b 页 WYG0235-0749b.png
字原云在忠州舆地碑目云在黔州州廨内
碑图云朱爵为首龟蛇为趺碑十四行行二十六字
首云故孝廉柳君讳敏隶释云敏历五官功曹宕渠
令碑以孝廉称之重其行也本初元年再为郡守所
举不幸而死后二十三年县令赵台念其墓无碑识
故为立石时灵帝建宁二年也碑图云柳敏碑阴无
字其上刻一禽若凤其下则麟也中有牛首衔环两
卷七 第 45a 页 WYG0235-0749c.png
旁凡六玉其右则瑁圭璧其左则琮璋璜
夏承碑 建宁三年
字原云在洺州州衙洺州今广平府也金石录云元
祐间因治河堤得于土壤中刻画完好如新予考广
平志成化己亥知府秦民悦于府治后堂见此碑仆
地复树堂之东隅创爱石轩以覆之并刻跋于碑阴
则此碑成化中尚在府治字原所谓洺州州衙是也
而旧传在广平府学王秋涧集有此碑之跋亦云在
今广平府学则秋涧时已不在府治而民悦之复树
卷七 第 45b 页 WYG0235-0749d.png
者何碑疑不能明也民悦跋云碑之下截凡一百一
十字年久藓蚀系后人摸刻览者当自辨之都穆金
薤琳琅谓江阴徐公扩尝得旧刻双钩其字以惠予
与此绝异旧刻阙字四十五而此独完好又积行勤
约今作勤绍俱为可疑谓是后人伪作盖未见民悦
之跋其下截为后人摸刻也隶释载此碑勤绍作勤
约今作勤绍者摸刻之误徐公双钩乃是此本则都
卷七 第 46a 页 WYG0235-0750a.png
公所藏为最旧予家有双钩本亦止阙四十五字勤
绍亦作勤约疑即都公所藏之本嘉靖二十四年知
府唐曜重刻于漳川书院曜亦有跋在碑后云此碑
因取筑城之石为工所毁故重刻之
额题云汉北海淳于长夏君碑九篆字碑图云篆额
三行黑字额下有穿今重刻者无额于铭辞之下作
一方画中正书淳于长夏承碑六字碑式云其文十
四行行二十七字今重刻者十三行行三十字无论
字体失真式亦非旧矣隶释云此碑字体颇奇唐人
卷七 第 46b 页 WYG0235-0750b.png
盖所祖述梁庾元威作书论载隶有十馀种曰芝英
隶花草隶幡信隶钟鼎隶龙虎隶凤鱼隶麒麟隶仙
人隶科斗隶虫隶龟隶鸾隶此碑盖其间之一体临
汝帖以为蔡邕书后遂仍袭弗疑今重刻者直书于
碑末云建宁三年蔡邕伯喈书中郎之迹传于今者
惟石经遗字为有据而与此碑字体不类不足信也
马江碑 建宁三年
卷七 第 47a 页 WYG0235-0750c.png
字原云在济州今济宁州
额题云汉故郎中马君之碑八篆字隶释云此碑字
体古拙而行閒疏密不等马君元嘉三年卒其间载
建宁三年夫人曹氏卒盖相去十七年矣又载其弟
文绪年三十二早世当是因夫人卜兆以马君共茔
又同时改厝其季故作碑并言之石有断缺不能详
考
刘脩碑 建宁四年
集古录目云在南京下邑县天下碑录云在谷熟县
卷七 第 47b 页 WYG0235-0750d.png
门外夫子庙中宋之南京即今河南归德府下邑今
改夏邑谷熟县今废地入亳州属江南凤阳府
额题云汉故慎令刘君墓碑八篆字为二行碑式云
文十三行行二十五字隶释云汉碑多门生故吏为
之此则其二弟三子所立
孔𩃄碑 建宁四年
今在曲阜县
卷七 第 48a 页 WYG0235-0751a.png
额题云汉故博陵太守孔府君碑十篆字为二行额
下有穿其文十八行后馀二行行四十五字有纹如
棋局集古录作孔君碑跋云其名字磨灭不可见今
碑名字尚完不知欧公时何以磨灭或摸者不工尔
𩃄即彪字韩敕碑阴有尚书侍郎孔𩃄元上即其人
也
孔𩃄碑阴
凡十三人皆博陵故吏隶释云赵氏以孔君自博陵
再迁河东而碑额仍题博陵莫晓其何谓盖博陵之
卷七 第 48b 页 WYG0235-0751b.png
人相与立碑故以本郡题其首
郭仲奇碑 建宁四年
集古录目云在河阳天下碑录云在孟州济源县孟
州今为孟县与济源俱属河南怀庆府河阳孟州之
旧名也
额题云汉故北军中候郭君碑九篆字为三行其字
作阴文凸起碑式云碑十三行行三十九字集古
卷七 第 49a 页 WYG0235-0751c.png
录云名字已磨灭隶释云字仲奇
西狭颂 建宁四年
隶释云在成州墨宝云磨崖在同谷县成州即今巩
昌府成县同谷宋属成州今废
碑式云十九行行二十字末有一行书年月又有小
字题名二行低四字许按碑武都大守李翕凿治西
狭中道乃刋斯石隶释云南丰曾子固跋此碑云翕
与功曹史李旻定筴敕衡官掾仇审治东坂有秩李
瑾治西坂鐉烧大石人得夷涂作颂刻石其颂有二
卷七 第 49b 页 WYG0235-0751d.png
所识一也其一刻于建宁四年六月十三日壬寅其
一是年六月三十日刻今集古之家惟有壬寅一碑
李旻定筴碑中不见天井吏属却有李旻姓名而天
井一碑是时未出始知南丰非轻信异闻必是西狭
第二碑所载今不传矣金石录作武都大守李翕碑
黾池五瑞碑
在西狭颂前
卷七 第 50a 页 WYG0235-0752a.png
碑图云李翕五瑞碑所图者黄龙白鹿连理嘉禾有
一人承甘露于乔木之下左方有题字二行金石录
作李翕碑阴隶释云李君昔治黾池臻此五瑞及西
狭磨崖因刻于前非碑阴也
天井道碑 建宁五年
隶续云在成州隶释云近岁武都樵人斩刈藤蔓始
见石上有天井刻字倚崖缚架椎拓甚艰寺僧或以
恶木蔽晦
按碑乃李翕治天井道所立末一行书年月云建宁
卷七 第 50b 页 WYG0235-0752b.png
五年四月廿五日己酉讫成则知南丰所云六月三
十日刻者非即此碑也
天井碑后题名
隶续云十二人题名在天井磨崖之后其仇靖字汉
德书文者遣词挥翰皆斯人也郙阁颂题名云从史
位字汉德为此颂中间姓名刓缺得此乃知亦仇所
作按此题名在天井碑后所云书文者书碑之文不
卷七 第 51a 页 WYG0235-0752c.png
独书此题名也
郙阁颂 建宁五年
集古录目云在兴元字原云磨崖在兴州宋之兴元
府今为汉中府兴州今为略阳县属汉中天下碑录
云在汉州什邡县汉州今为汉川州与什邡俱属成
都府此碑今重刻在略阳则不在什邡可知碑录误
也
额题云析里桥郙阁颂六隶字为二行碑式云文十
九行行二十七字太守汉阳李翕平阙颂后又有诗
卷七 第 51b 页 WYG0235-0752d.png
并别行又有数行刻年月及书撰人石师姓名余家
有旧拓本无此数行重刻本有之其曰从史位□□
□□字汉德为此颂者隶续证以天井题名谓即仇
靖是也其曰故吏下辨□□□子长书此颂者天下
碑录以为仇子长名绋未知何据岂作碑录时其三
字犹未阙耶但重刻本字甚拙恶比之旧拓本已尽
失其真集古录跋李翕作李会曾南丰跋此碑云翕
卷七 第 52a 页 WYG0235-0753a.png
字残缺不可辨欧阳永叔以为李会余亦意其然及
马瑊中玉得此颂以视余始知其为李翕永叔于学
博矣其于是正文字尤审然一以其意质之遂不能
无失则古之人所以阙疑其可忽欤
灵台碑 建宁五年
字原云在濮州雷泽濮州今属东昌府雷泽县今废
有故城在濮州东南一百里即汉成阳地后汉书郡
国志云成阳有尧冢灵台水经注云成阳西二里有
尧陵陵南一里有尧母庆都陵称曰灵台有汉成阳
卷七 第 52b 页 WYG0235-0753b.png
令管遵所立碑即此碑也集古录目云在曹州济阴
曹州今属兖州府济阴县即今曹县后汉书郡国志
成阳属济阴郡叔弼盖误以汉之济阴郡为宋之济
阴县也
额题云成阳灵台碑五篆字按碑灵台上立黄屋尧
所奉祠亡新礼绝廷尉仲定奏治黄屋济阴太守审
晃成阳令管遵辅助成之故立此碑水经注以为管
卷七 第 53a 页 WYG0235-0753c.png
遵一人所立非也集古录作尧母碑
灵台碑阴
隶释云治黄屋者二十八人作碑者十五人凡诸仲
三十一人异姓者四人其间称美仲阿东代群从出
钱数十言其末又载工师仇福事亦数十言
仲定碑 熹平元年
金石录云在濮州雷泽
额题云汉故廷尉仲君之碑按碑有云表祠唐尧为
汉祈福又云为廷尉卿托病乞归脩尧灵台黄屋盖
卷七 第 53b 页 WYG0235-0753d.png
即灵台碑中所载之人也
东海庙碑 熹平元年
金石录云在海州今属淮安府即汉东海郡朐县也
隶释云予官京口日将士往来朐山者云海庙一椽
不存不复见此刻矣
按碑永寿元年东海相桓君脩饬殿宇部掾何俊等
欲为镌石桓君止之熹平元年后相满君惜其功绩
卷七 第 54a 页 WYG0235-0754a.png
不著乃为作颂立碑金石录作东海相桓君海庙碑
东海庙碑阴
一行十七字其文曰阙者秦始皇所立名之秦东门
阙事在史记按碑有云□阙倚倾即此阙也天下碑
录云秦始皇碑东海相任恭脩理祠于碑背刻在朐
山此阴是也碑缺任君之名赵氏洪氏皆以为惜乃
于此得之
吴仲山碑 熹平元年
字原云在东京今开封府隶释云宣和中知鄢陵县
卷七 第 54b 页 WYG0235-0754b.png
穆延年得之于民间
额题云汉故民吴公碑六隶字为二行碑式云有穿
穿在八九行之中文十三行行二十一字后馀数行
隶释云碑无其名仲山其字也金石录云文词颇拙
陋书亦怪而不工
鲁峻碑 熹平二年
今在济宁州儒学
卷七 第 55a 页 WYG0235-0754c.png
额题云汉故司隶校尉忠惠父鲁君碑十二隶字为
二行忠惠父者其私谥峻后为屯骑校尉而额题司
隶者隶释云汉人书碑或以所重之官揭之司隶权
尊而秩清非列校可比亦犹冯绲舍廷尉而用车骑
也额下有穿文十七行行三十二字赵氏洪氏皆云
水经注亦载此碑而误以峻为恭今按水经注所载
乃石壁画象非此碑也金薤琳琅云郑夹漈谓此碑
书于蔡邕考徐浩古迹记及他字书未闻邕尝书此
不知郑氏何所据也
卷七 第 55b 页 WYG0235-0754d.png
鲁峻碑阴
凡三列下一列漫灭存者二列每列二十一人前有
故吏四人馀称门生最后一人称义士凡四十二人
皆有郡县名字及出钱之数碑载门生汝南干商沛
国丁直魏郡马萌勃海吕图任城吴盛陈留诚屯东
郡夏侯弘等为之作谥立碑两列中干丁马吕吴姓
名皆在惟诚夏侯二人无之盖在第三列也隶续有
卷七 第 56a 页 WYG0235-0755a.png
鲁峻断碑阴跋云所存其下之四横横二十有四人
凡九十有一人书姓字而不名惟徐袁二人有郡藏
碑者以为鲁君碑阴虽无所据度其石之广适与鲁
碑合又字体与鲁碑相类若无可疑今按此阴凡三
列隶续所载乃有四横今存者四十二人而乃有九
十一人又皆书姓字而不名无故吏门生义士之称
亦误以他碑之阴为鲁峻耳此阴至今尚存洪氏何
以未见
李翊碑 熹平二年
卷七 第 56b 页 WYG0235-0755b.png
字原云在渠州今四川顺庆府渠县
无额按碑翊拜广汉属国候碑式云碑十行行四十
一字
李翊夫人碑
字原云在渠州
无额碑式云有穿文十二行行三十六字叹曰别作
行穿在最后二行隶释云广汉属国候夫人碑李翊
卷七 第 57a 页 WYG0235-0755c.png
之配两碑欧赵时皆未出
宗俱碑 熹平二年
字原云在邓州
额题云汉司空宗公碑六篆字为二行碑图云穿在
文中凡三行各废三字其文二十行行四十字隶释
云碑之文皆已残缺惟名字郡邑父祖独存而官秩
尚可见
宗俱碑阴
额题云门生立碑人名六篆字隶续云正碑甚刓灭
卷七 第 57b 页 WYG0235-0755d.png
碑背所损却不多上下凡四横
杨淮碑 熹平二年
字原云在兴元府即今陜西汉中府
无额碑首行云故司隶校尉杨君厥讳淮隶续云绍
兴中此碑方出欧赵皆未见之碑云杨君厥讳淮盖
以厥为语助又云大司隶孟文之元孙也大司隶有
石门颂亦云杨君厥字孟文今古皆以厥为孟文之
卷七 第 58a 页 WYG0235-0756a.png
名得此始知其非华阳国志孟文名涣淮者涣之孙
张普题字 熹平二年
字原云在嘉州即今四川嘉定州墨宝云磨崖在洪
雅县
碑式云凡七行六十七字字大小疏密不等多者十
六字少者九字隶续作米巫祭酒张普题字跋云字
画放纵敧斜略无典则乃群小所书以同时石刻杂
之如瓦砾之在圭璧中也复斋碑目作张普施天师
道法记
卷七 第 58b 页 WYG0235-0756b.png
娄寿碑 熹平三年
集古录云光化军乾德县图经载此碑景祐中余自
夷陵贬所再迁乾德令按图求碑而寿有墓在榖城
界中余率县学生亲拜其墓见此碑在墓侧遂据图
经迁碑还县立于敕书楼下按宋置光化军领乾德
县熙宁中军废改乾德为光化县今与谷城县俱属
湖广襄阳府
卷七 第 59a 页 WYG0235-0756c.png
额题云玄儒娄先生碑六篆字为一行隶释云所篆
娄字颇异图经谓之翟先生碑欧阳公问之王洙原
叔以李阳冰篆文證之始知先生为娄姓碑图云穿
在文中三行之内所废者六字凡十三行行二十五
字予家有双钩本得之寒山赵氏曾见一拓本于鬻
古之家剪而帖之每行四字失去首二行今不知所
归矣
娄寿碑阴
隶释云可见者五十四人漫灭者四人馀盖南阳人
卷七 第 59b 页 WYG0235-0756d.png
也此碑在光化而欧赵不云有阴初若可疑盖汉人
立碑多有阴往往椎拓者略而弃之好古之士身在
他壤无自而知也娄先生南阳人而此有叶令又其
间姓娄之可见者十有二人以前碑合之大小与中
穿适相等然后知为娄君碑阴决也按此碑欧阳公
亲立于敕书楼下非身在他壤无自而知者乃不言
其有阴则此阴为可疑恐亦如鲁峻碑阴误以他碑
卷七 第 60a 页 WYG0235-0757a.png
之阴合之也而洪氏碑图又云碑阴十五行若亲见
有阴者今碑已亡无从考證姑存其疑
繁阳令杨君碑 熹平三年
集古录目云在阌乡杨震墓侧
额题云汉故繁阳令杨君之碑九篆字为二行碑式
云有穿碑十八行行三十字集古录云首尾不完文
字磨灭碑云君遭叔父大尉薨又云富波君之子按
汉书杨震子牧为富波相君乃牧子也叔父大尉者
秉也惜其名字不可见
卷七 第 60b 页 WYG0235-0757b.png
繁阳令杨君碑阴
碑式云二十一行每行六人穿在第一第二列之间
隶释云凡百三十人不书郡邑皆繁阳之人也集古
录有此碑阴而不知为何碑之阴跋云凡一百三十
一人有称故吏者故民者处士者故功曹史者故门
下佐者而文字磨灭仅可读其姓名字俱完可识者
八十三人其馀或在或亡盖后汉杨震墓域中碑也
卷七 第 61a 页 WYG0235-0757c.png
金石录云其曰故吏故民故功曹史故门下佐者繁
阳令碑阴也
耿勋碑 熹平三年
隶续云在成州同谷县成州即今巩昌府成县同谷
县今废地入成县
无额碑首行云汉武都太守右扶风茂陵耿君讳勋
字伯玮隶续云造碑之人即李翕天井碑中西部道
桥掾李祗熹平元年李翕尚在武都次年三月耿君
到郡似是继翕者字原云字与郙阁颂相类乾道间
卷七 第 61b 页 WYG0235-0757d.png
方出
周憬功勋铭 熹平三年
集古录目云在韶州乐昌县昌乐泷上周君庙中隶
释云今碑在韶州张九龄庙中
额题云神汉桂阳太守周府君功勋之纪铭十四隶
字集古录云神汉者如唐人之圣唐云尔盖当时已
为此语而史传他书无之独见此碑也碑式云文二
卷七 第 62a 页 WYG0235-0758a.png
十一行行四十二字后有馀石韶州图经云郭苍文
按碑曲江长区祉与邑子故吏龚台郭苍龚雒等命
工建碑于泷上勒铭公功苍亦命工建碑者非撰文
之人图经之不足信如此寰宇记云泷上有太守周
昕庙金石录引曲江县图经云周君名昕集古录前
跋惜不见其名后跋云国子监直讲刘仲章云名暻
碑刻虽阙尚可识也集古金石二录俱作桂阳周府
君碑天下碑目作桂阳太守周使君碑
周憬碑阴
卷七 第 62b 页 WYG0235-0758b.png
碑式云上一列二十二人下一列前空七行所题者
八人又空六行刻工师姓名
石经尚书残碑 熹平四年
后汉书灵帝纪云立于太学门外水经注云立于太
学讲堂前洛阳记云太学在洛阳城南开阳门外按
石经虽屡经丧乱未大崩侵后魏冯熙常伯夫相继
为洛州刺史毁取以建浮屠精舍大致颓落所存者
卷七 第 63a 页 WYG0235-0758c.png
委于榛莽道俗随意取之崔光领国子祭酒请遣官
守视命国子博士李郁等补其残缺后灵太后废遂
寝齐神武执政自洛阳徙于邺都行至河阳值岸崩
遂没于水其得至邺者不盈大半后周伐齐毁以为
炮石周宣帝复自邺城徙于洛阳隋开皇六年又自
洛阳载入长安置于秘书内省议欲补缉立于国学
属隋乱事遂寝废营造之司因用为柱础贞观初魏
徵始收聚之什不存一其相承传拓之本犹在袐府
此石经之存毁见于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者如此
卷七 第 63b 页 WYG0235-0758d.png
顾炎武石经考云隋书经籍志失载周徙洛阳一节
以为自邺载入长安史书之疏也刘焯传言自洛阳
运至京师者为信西溪丛语云石经堙灭殆尽往年
洛阳守因阅营造司所弃碎石识而取之凡得尚书
论语仪礼合数十段则营造司在洛阳隋书经籍志
所云用为柱础者非载入长安后事亦其误也西溪
丛语又云又有公羊碑一段在长安此则载入长安
卷七 第 64a 页 WYG0235-0759a.png
之所遗耳广川书跋云唐造防秋馆时穿地多得石
经故洛中人士逮今有之此盖出之唐时者广川书
跋又云国初开地唐御史府得石经十馀石此又唐
末沦没出之宋初者也东观馀论云汉石经在洛宫
前御史台中年久摧散洛人好事者时时得之张焘
龙图家有十板张氏婿家有五六版王晋玉家有小
块此即宋初之所出后复摧散者也画墁录云嘉祐
末得石经二段于洛阳城乃蔡邕隶书邵氏闻见后
录云近年雒阳张氏发地得石十数汉蔡伯喈隶尚
卷七 第 64b 页 WYG0235-0759b.png
书礼记论语俱已缺坏此又在御史府十馀石之外
者也凡所得石经残碑多在洛阳隋之载入长安者
公羊碑一段而外不闻更有所得今此两地之石已
不知所在而拓本之存者仅有尚书论语百馀字藏
北海孙氏余从而摹得之宋之翻本有二洪适本在
绍兴适既集隶释因以所有镵之会稽蓬莱阁吾衍
学古编云蓬莱阁翻本破缺磨灭不异真古碑今无
卷七 第 65a 页 WYG0235-0759c.png
矣胡宗愈本在成都宗愈来少城得石经四千二百
七十字有奇以楷书释之镵之锦官西楼自记其后
宇文绍奕为之跋曾惇石刻铺叙云汉石经今不易
得好古者所藏仅十数叶蜀中又以翻刻入石即其
本也金石文字记云成都兵火之后此石恐已不存
亦未见拓本
隶释云盘庚篇百七十二字高宗肜日篇十五字牧
誓篇二十四字洪范篇百八字多士篇四十四字无
逸篇百三字君奭篇十一字多方篇五字立政篇五
卷七 第 65b 页 WYG0235-0759d.png
十六字顾命篇十七字合五百四十七字广川书跋
记尚书存二百三十六字视隶释所载尚不及其半
今藏北海孙氏者仅盘庚篇三十馀字矣
石经鲁诗残碑 熹平四年
隶释云百七十三字魏唐国风数篇之文也又有一
段二十馀字零落不成文惟有叔于田一章女曰鸡
八字可读其间有齐韩字盖叙二家异同之说
卷七 第 66a 页 WYG0235-0760a.png
石经仪礼残碑 熹平四年
隶释云四十五字皆大射仪之文也石磨灭字画比
它经不明白隶续云一段八行上下皆糜碎行多者
六字少者二字聘礼之文也前五行乃使还反命之
仪后三行乃出聘遭丧之仪一段十行二十字士虞
礼之文也漫灭泰甚仅有数字隐隐可认非板本寻
绎安能得之因知此碑每行七十三字鸿都遗刻独
此最为难辨
石经公羊残碑 熹平四年
卷七 第 66b 页 WYG0235-0760b.png
隶释云三百七十五字自隐公四年至威公元年及
哀公十四年之文也所书者皆是公羊氏传辞而无
春秋正经又有颜氏说石文断续不可考绎盖严颜
异同之辨也东观馀论云其末云溪典谏议大夫臣
马日磾臣赵域议郎臣臣刘弘郎中臣张文臣苏陵
臣傅桢杂杂字未详溪上缺当是堂溪典也愚按议
郎臣下阙二字疑是蔡邕名
卷七 第 67a 页 WYG0235-0760c.png
石经论语残碑 熹平四年
隶释云九百七十一字前四篇后四篇之文也每篇
必计其章终篇又总其字又载盍毛包周有无不同
之说广川书跋记论语存三百五十七字视隶释所
载不及三之一今藏北海孙氏者仅为政篇七十馀
字尧曰篇二十馀字东观馀论云论语之末题云诏
书与博士臣左立郎中臣书上臣下皆缺当是著书
者姓名或云此即蔡邕书姓名既亡无以辨之独刻
者陈兴姓名甚完按隶释所载郎中臣下有孙表二
卷七 第 67b 页 WYG0235-0760d.png
字而无书字
后汉书儒林传注云石经文都似碑高一丈许广四
尺骈罗相接蔡邕传云邕乃自书丹于碑使工镌刻
隶释云今所存诸经字体各不同虽邕能分善隶兼
备众体但文字之多恐非一人可办史云邕与堂溪
典杨赐马日磾张训韩说单飏等正定诸经今公羊
论语之后惟堂溪日磾二人姓名尚存别有赵域刘
卷七 第 68a 页 WYG0235-0761a.png
弘张文苏陵傅桢左立孙表数人窃意其间必有同
时挥豪者东观馀论亦云经各异手书不必皆蔡邕
也水经注云光和六年刻石镂碑灵帝纪云熹平四
年隶释云盖诸儒受诏在熹平而碑成则光和年也
石经之传疑有二五经六经七经之不同也汉魏一
字三字之不分也灵帝纪云诏诸儒正五经文字刻
石立于太学门外儒林传云正定五经刋于石碑宦
者传云与诸儒共刻五经文字于石卢植传云时始
立太学石经以正五经文字而蔡邕传云奏求正定
卷七 第 68b 页 WYG0235-0761b.png
六经文字张驯传云与蔡邕共奏定六经文字后汉
书所载五经六经已自不同隋书经籍志云后汉镌
刻七经著于石碑则又以为七经其目有一字石经
周易一卷尚书六卷鲁诗六卷仪礼九卷春秋一卷
公羊传九卷论语一卷而蔡邕传注所引洛阳记则
有尚书周易公羊礼记论语而无鲁诗仪礼春秋乃
多一礼记则又不止七经矣考之金石录与隶释所
卷七 第 69a 页 WYG0235-0761c.png
载皆有鲁诗仪礼金石文字记云苟非传拓之本出
于神龟以前则不应以宋人之所收而魏时犹未见
此则洛阳记之疏略隋书为可信也若礼记则本自
有碑卢植传云考礼记失得刋正碑文洛阳伽蓝记
载石经四部中有礼记邵氏闻见后录洛阳张氏发
地所得亦有礼记而隋书失之者按洛阳记云礼记
十五碑悉崩坏岂当时无传拓之本故不得列于其
目耶以愚论之灵帝纪儒林传宦者传卢植传所云
五经者盖以仪礼礼记为一经春秋公羊为一经与
卷七 第 69b 页 WYG0235-0761d.png
周易尚书鲁诗而为五经实则七经也唐开成时立
石壁九经新唐书儒学传序止云文宗定五经镵之
石张参是正讹文三卷亦曰五经文字盖礼兼三礼
春秋兼三传故曰五经汉之七经为五经犹唐之九
经为五经也蔡邕张驯传所云六经者益以论语而
为六也按旧唐书经籍志有今字石经论语二卷蔡
邕注隶书唐谓之今字隶释载论语残碑有盍毛包
卷七 第 70a 页 WYG0235-0762a.png
周有无不同之说此即邕所注者盖当时诏定者五
经邕乃奏定六经益之以论语张驯与邕共奏定六
经故其传亦曰六经也然则汉碑乃有八经而以五
经六经七经为疑犹为未尽儒林传序云为古文篆
隶三体书法以相参检树之学门魏书刘芳传亦云
昔汉世造三字石经于太学则汉石经为三字矣晋
书卫恒传云魏初传古文者出于邯郸淳正始中立
三字石经转失淳法因科斗之名遂效其形魏书江
式传云邯郸淳特善仓雅以书教诸皇子又建三字
卷七 第 70b 页 WYG0235-0762b.png
石经于汉碑之西则魏石经为三字矣洛阳伽蓝记
云汉国子堂前有三种字石经二十五碑表里刻之
作篆科斗隶三种蔡邕笔之遗迹也复有石碑四十
八枚亦表里隶书则又有一字石经矣隋书经籍志
以一字石经七种三字石经三种皆为蔡邕所书而
云魏正始中又立一字石经则魏石经为一字矣按
水经注云汉碑五经立于太学讲堂前悉在东侧碑
卷七 第 71a 页 WYG0235-0762c.png
上悉刻蔡邕等名魏正始中又立古篆隶三字石经
树之堂西虽不言汉碑为一字而于魏曰三字则汉
为一字可知矣唐宋以来所得石经残碑悉是隶书
虽缺蔡邕名而堂溪典马日磾等与邕共正定诸经
者俨然尚存则可与之相证其云三字石经魏正始
中立与卫恒传合又云树之堂西与江式传合汉为
一字魏为三字当以水经注为据儒林传序云为古
文篆隶三体者非也赵明诚洪适亦尝非之而莫得
其说张演石经跋乃谓邕或以三体参检其文而书
卷七 第 71b 页 WYG0235-0762d.png
丹于碑则定为隶亦如孔安国之书传恐未必然也
按纪传俱不言有三体独于儒林传序言之者相传
梁刘昭补后汉书十志而昭之自序云序或未周志
遂全阙天才富博犹俟改具则昭不特补志序亦有
改具者儒林传序岂昭之所改具耶汉魏俱立石经
又俱在太学讲堂前至南北朝大致颓落复徙邺都
亦颠倒茫昧汉魏莫辨故魏书于三字石经江式传
卷七 第 72a 页 WYG0235-0763a.png
以为魏建刘芳传以为汉造即当时亲见其石而记
之者如洛阳伽蓝记亦谓三字石经为蔡邕遗迹昭
生其时而仕于梁惑于传闻奋笔改具遂成千古之
疑耳洛阳伽蓝记所谓表里隶书者即汉之一字石
经而不敢亦定为蔡邕遗迹传疑也隋书经籍志则
以一字石经为蔡邕书是矣而又云魏立一字石经
乃其误也石经考云晋魏二书皆云立三字石经此
独以为一字则所谓因科斗之名遂效其形者安在
耶若其以三字石经亦为蔡邕书此承前之误无足
卷七 第 72b 页 WYG0235-0763b.png
怪也隶续云近世方勺作泊宅编载其弟匋所跋石
经为范史隋志所惑指三体字者为汉一体字者为
魏至公羊碑有马日磾等名乃云魏世用其所正定
之本因存其名可谓谬论以愚考之若曰汉魏所立
皆为三字而一字者立于何时若曰一字三字皆为
汉刻而正始中所立者何在若曰魏立者一字而公
羊碑上乃有马日磾等名诸史讹错众说舛谬惟赵
卷七 第 73a 页 WYG0235-0763c.png
明诚洪适皆以一字者为汉三字者为魏不易之论
也金石文字记云伽蓝记二十五碑为三体字四十
八碑表里隶书水经注谓汉碑在堂东侧而四十六
碑为魏经在堂西乃洛阳记不言东侧而云堂前有
四十六枚上有马日磾蔡邕名又不言字之为三体
一体无乃并水经注所谓魏者而指之为汉欤按伽
蓝记四十八碑写周易尚书公羊礼记四部洛阳记
少二碑而多一论语尚缺鲁诗仪礼春秋四部经数
未全又何论碑数耶四十八碑在堂西水经注以为
卷七 第 73b 页 WYG0235-0763d.png
魏经证之江式传似为可信洛阳记世无传本恐亦
汉魏俱载章怀太子引注后汉书则专取汉碑所云
四十六枚未必指魏为汉若伽蓝记三体隶书汉魏
尚且莫辨二十五碑亦不足信也
帝尧碑 熹平四年
字原云在濮州集古录目天下碑录俱云在济阴县
误以汉之济阴郡为宋之济阴县也说见前灵台碑
卷七 第 74a 页 WYG0235-0764a.png
下
额题云帝尧碑三篆字为一行字作阴文凸起碑式
云有穿有棋局纹文十九行行四十四字故济阴太
守平阙后空一行书岁月及将作吏姓名集古录作
尧祠碑
帝尧残碑阴
隶续云开元中濮州刺史赵冬曦磨其上数列刻所
作祭文止存其下一列有故吏处士九人题名后四
行纪事无上文可读传者以为尧庙碑阴考其中一
卷七 第 74b 页 WYG0235-0764b.png
行有云成阳令陈国阙其一下有真字案尧庙碑中
成阳令乃河南吕亮帝尧碑则是成阳令陈国郑真
知此乃帝尧碑阴也上一列磨不尽者尚有五百及
千字数处
尹宙碑 熹平六年
今在鄢陵县
额题从铭二篆字上有穿额横书在穿之右文十四
卷七 第 75a 页 WYG0235-0764c.png
行行二十七字金石文字记作豫州从事尹宙碑云
豫字磨灭以其颍川人而言本州知其为豫州今碑
甚完好无一字磨灭惟云仕郡历主簿督邮五官掾
功曹守昆阳令州辟从事而已无豫字也或亭林所
见之本传拓不清以为磨灭耳
郑子真宅舍残碑 熹平四年
字原云在云安军即今夔州府云安县
隶释云所存其上十数字馀石碎矣碑式云所有者
二十四行可见者行或十一字
卷七 第 75b 页 WYG0235-0764d.png
沈子琚碑 熹平五年
字原云在汉州墨宝云在绵竹县绵江堰侧光武庙
中
隶释云沈君字子琚其名不可辨石多剥缺文句断
续蜀人谓之绵竹江堰碑天下碑录子琚作子璩
斥彰长田君断碑 熹平六年
字原云在华州华阴县
卷七 第 76a 页 WYG0235-0765a.png
金石录云碑已断裂惟存下一段故其姓名皆亡有
云先高祖时以吏二千石自齐临菑徙充关中按史
记及汉书本纪高祖九年徙齐楚大族昭屈景怀田
五姓关中而其四姓皆楚人自齐徙者惟田氏斥彰
东西汉史皆作斥章隶释云斥彰非所终之官姑仍
其旧碑中字札妩媚甚类华租华山亭碑书之者好
用奇字皆他碑所无者
费汎碑
金石录云在湖州天下碑录云在乌程县字原云集
卷七 第 76b 页 WYG0235-0765b.png
古云在南京非是
额题云汉故梁相费府君之碑九篆字为三行碑式
云碑十行行五十字穿与额相直在碑第八九十行
之上其左盖有馀石按费汎即费凤之父此碑乃其
适孙所立无年月凤以熹平六年卒碑载凤所终
之官则立于凤卒之后盖汎未有碑或与凤碑同立
于是时也集古录作费府君碑谓其讳况而疑为汎
卷七 第 77a 页 WYG0235-0765c.png
金石录与隶释皆作费汎碑云其先季文为鲁大夫
有功封费因𡚼为姓季文左传作季友金石录云费
有两姓其一音蜚嬴姓出于伯翳费直费长房费袆
之徒是其后也其一音袐姬姓出于鲁季友此碑所
谓梁相费君是其后也今则俱呼为蜚矣
费凤碑 熹平六年
隶释云在湖州
额题云汉故堂邑令费君之碑九篆字为三行碑图
云额在穿之右其左有物如螭垂其首者三文九行
卷七 第 77b 页 WYG0235-0765d.png
行三十五字中分其石此铭居其半其馀则低三字
载施业戚忠之事又七行行四十四字题名五行行
二人隶释云费君以熹平六年卒其妻之弟卜君追
诔之乃作此碑其辞皆五言石磨灭文不相属碑中
无名字见于别碑
费凤别碑
金石录以为费君碑阴隶释云费氏父子三碑合并
卷七 第 78a 页 WYG0235-0766a.png
列于吴兴校官之壁不知者指此为碑阴赵氏亦有
斯误
无额碑图云二十二行行二十七字隶释云碑刻舅
家中孙甘陵石诗一篇其诗先叙世系官爵继以
韵语六十句其三句六言馀皆五言集古录作费凤
碑跋云卒葬年寿不载其后悉为五言韵语盖欧公
未见前碑也
徐氏纪产碑 光和元年
舆地碑目云在云安军即今夔州府云安县
卷七 第 78b 页 WYG0235-0766b.png
碑图云碑上若有额已漫灭而石纹尚有两旁有龙
虎其辞十八行行三十五字隶释云其辞云光和元
年五月中旬金广延母自伤纪考妣徐氏元初产永
寿元年出门托躯金掾季本自此之后其石半灭所
存者其下段尔
陈球碑 光和二年
金石录云在下邳字原云在淮阳军下邳即今邳县
卷七 第 79a 页 WYG0235-0766c.png
属淮安府宋属淮阳军
额题云汉故太尉陈公之碑八篆字为两行字作阴
文凸起碑图云圭首甚大一晕覆其左其右复有二
晕文在穿下凡十九行后有裂者所存者行二十四
字
陈球碑阴
碑图云碑阴穿晕皆同纵横亦有裂文前两行书二
人之事馀存二十行行二人隶释云此碑惟存穿之
下横两列馀皆剥落矣水经云下邳陈球墓前有三
卷七 第 79b 页 WYG0235-0766d.png
碑是弟子管宁华歆等造此碑所见皆故吏故民而
无管华姓名岂与刘宽碑相类其一则弟子所立乎
又姓苑引汉太尉陈球碑阴有城阳炅横此碑亦不
见之若非石损则恐是彼一碑也陈公两碑皆在淮
阳莫适为先后赵氏但有一碑阴而水经谓墓前有
三碑似亦指碑阴为一也
陈球后碑 光和二年
卷七 第 80a 页 WYG0235-0767a.png
金石录云两碑皆在下邳
额题云汉故太尉陈公之碑八篆字为二行碑图云
与前碑穿晕略同文二十行行三十七字其下亦有
断者隶释云公既不得其死门人或畏惮凶焰必不
敢立石双表也两碑之前几二百字可读其末则文
字凋落岂其间盖有愤怼哀切之语后来益有所惧
而剔之乎
华山亭碑 光和二年
集古录目云在华州天下碑录云在华阴县
卷七 第 80b 页 WYG0235-0767b.png
额题云西岳华山亭碑六篆字为二行碑式云文十
六行行三十三字西岳至尊平阙皇帝永思高出一
字集古录作樊毅脩华岳碑金石录作樊毅西岳碑
华岳有樊毅三碑皆立于光和二年此碑先脩斋亭
在其年之正月脩庙则在十月别有一碑欧赵皆未
见碑额故莫辨也
脩华岳碑 光和二年
卷七 第 81a 页 WYG0235-0767c.png
天下碑录云在华阴岳庙内
碑式云无额凡十九行行三十五字高祖应道出碑
一字有棋局之纹碑云孟冬十月斋祠西岳以庙舍
旧久墙屋倾亚特部行事荀斑与县令先谠以渐补
治此乃是樊毅脩庙碑集古录作樊毅华岳碑金石
录无樊毅二字
复民租碑 光和二年
天下碑录云在华阴县
隶释云此碑全载光和二年十二月壬午樊毅乞复
卷七 第 81b 页 WYG0235-0767d.png
华下民租田算状别无他辞碑后有唐兴元中县令
卢仿题字云碑在庙北隙地没于荒榛时方徙之县
治云集古录作修西岳庙复民赋颂
郭禧断碑 光和二年
未详所在金石录云禧郭躬从孙也其事迹附见躬
列传代刘宠为太尉郭氏世为阳翟人自躬以下皆
葬阳翟其墓尚存今此碑缺处犹有陈留扶沟字疑
卷七 第 82a 页 WYG0235-0768a.png
禧尝寓居是邑其卒也返葬故都后汉书注以为扶
沟人恐误则碑当在阳翟今开封府禹州即汉阳翟
地也
隶续云所存其上一段字画方劲前后数行仅有数
十字可认其中强半剥落篆额亦然
郭禧碑阴
金石录云其首有四大字云故吏人名其下列故吏
故民凡百馀人又有右河南右河内郡右弘农郡右
扶风字字画完好者甚多笔法淳古可爱
卷七 第 82b 页 WYG0235-0768b.png
郭禧后碑 光和二年
未详所在
金石录云残缺尤甚其略可辨者惟光和二年夏五
月甲寅大中大夫故大尉郭公薨又云公之胤子故
五原大守馀不复成文而其额题汉故大尉郭公神
道字画尚完
郭禧后碑阴
卷七 第 83a 页 WYG0235-0768c.png
金石录无跋尾
郭旻碑 光和二年
未详所在
额题云汉故丹阳太守郭君之碑十篆字为五行题
满其额碑式云文十二行铭四行后有三行书重立
碑之事行二十八字石已下断有得之不全者隶续
云郭旻太尉禧之兄也以延熹元年卒三载礼阕诸
子已刻墓道之铭矣而碑石狭小加有瑕瘢后十馀
年当光和之二年其从子五原太守鸿因葬太尉公
卷七 第 83b 页 WYG0235-0768d.png
遂与其孙范不改旧文重立此碑
冀州从事郭君碑 光和三年
未详所在
额题云故冀州从事郭君碑八隶字隶续云碑之字
暧昧者甚鲜独首行刓剥故不得其名字
义井碑 光和三年
字原云在随州今属湖广德安府
卷七 第 84a 页 WYG0235-0769a.png
碑图云圭首在右额之上有晕一重左有半晕者四
凡二十三行行三十七字隶释云石理皴剥仅有五
十馀字依约可辨碑在随之舜子巷元祐丁卯年郡
守许觉之始徙于后圃识其阴云五大夫秦爵也秦
距今千数百年汉东故物独此尚存又刻诗一篇于
碑之额云一千二百馀年外万事销磨不可寻舜子
井泉谁记古随人闾巷祗知今隶书字杂科虫体民
爵名存乐石阴登览时来醒醉目犹胜他物在园林
许君不能详视碑中光和纪年遂指此为秦碑非也
卷七 第 84b 页 WYG0235-0769b.png
金石录作魏残碑
义井碑阴
碑图云碑阴重晕亦同每行五人中无阙空有名氏
字多者则侵用下列题名之下又有记事之辞隶释
云称五大夫者三十一人称分子者六十人磨灭者
数人纪事之辞残缺无成文者汉承秦制爵二十级
其九爵曰五大夫帝纪安帝永初三年三公以国用
卷七 第 85a 页 WYG0235-0769c.png
不足奏令吏人入钱谷得为关内侯虎贲羽林郎五
大夫缇骑营士又灵帝光和元年初开西邸卖官自
关内侯虎贲羽林入钱各有差则知汉末以赀受爵
比屋皆然此碑五大夫所以若是之众也金石录作
魏残碑阴
右侍无名人墓阙 光和三年
未详所在
隶续云汉右侍之墓五字藏碑者宣和间中分为两
黏装作帙侍字之下必有漫灭之文为贴碑者所剪
卷七 第 85b 页 WYG0235-0769d.png
其左有光和三年四小字
逢盛碑 光和四年
金石录云旧在潍州昌邑县近岁移置郡中字原云
政和三年徐修之迁于倅治之墨妙亭潍州今为县
与昌邑俱属莱州府
额题云逢童子碑四篆字为一行碑式云有穿文十
行字多少不等后空一行又低二十许字刻立石年
卷七 第 86a 页 WYG0235-0770a.png
月日文之上则碑渐削其锐如锥然天下碑录云俗
云董孝碑盖误以童子为董孝也
逢盛碑阴
碑式云两列在穿之下上一横七人下一横六人金
石录云题云右县中士大夫右家门生凡十三人隶
释云县中士大夫者其父党也故不名刁真逢信在
家门生之左又其微者
三公山碑 光和四年
集古录目云在定州金石录云在真定元氏定州与
卷七 第 86b 页 WYG0235-0770b.png
元氏县今属真定府后汉书郡国志常山郡元氏有
三公塞即此山也定州汉为中山国集古误也
额题云三公之碑四隶字两旁又有封龙君灵山君
六隶字颇大隶释云封龙与灵山是两山之名揭其
神于额之旁者即是配食三公之祠光和四年左卫
樊子义立而赞美举将冯巡几二百言冯君乃常山
相也金石录云集古以为北岳碑岂欧阳公未尝见
卷七 第 87a 页 WYG0235-0770c.png
其额乎
无极山碑 光和四年
字原云在真定府一统志云无极山在元氏县西三
十里上有无极神祠并汉隶碑刻即此碑也
额题云无极山碑四篆字隶释云男子盖高范迁请
于太常乞官给圭璧四时祠具诏从之吏民更造庙
宇而立此碑
殽坑神祠碑 光和四年
集古录目云在华州郑县华州今属陜西西安府郑
卷七 第 87b 页 WYG0235-0770d.png
县省入华州
额题云殽坑君神祠之碑八篆字为二行碑式云文
十二行行二十七字末行空九字有一人题名又空
三字书年月后有题名七行第一行书丞尉郡邑名
氏下有三人题名馀者每行八人又有十四人题名
分别于正碑之下虽有棋局之纹而题名行列甚欹
斜水经注云郑县城南山北有五部神庙庙前有碑
卷七 第 88a 页 WYG0235-0771a.png
汉光和四年郑县令河东裴毕立集古录云碑文已
磨灭初不可辨以面填其刻稍寻其点画命工镌治
之乃可读惟裴晔姓名为乡人镵去殽坑君祠今谓
之五部神庙其像有石堤西戍树谷五楼先生东台
御史王剪将军皆莫晓其义金石录云今此碑有云
石堤树谷南通商雒又云前世通利吏民兴贵有御
史大夫将军牧伯故为立祠以报其功乃知石堤树
谷御史将军之号自汉以来有之裴君水经以为名
毕而集古录云名晔今详其点画颇近毕字疑集古
卷七 第 88b 页 WYG0235-0771b.png
录误
殽坑碑阴
碑式云二十八行行十三人金石录云郡吏及乡人
题名其完好可识者二百馀人磨灭者又百馀人小
字淳劲可喜隶释云其前四十馀人称之曰郡吏其
间四十人皆字其名而系以阿字如刘兴阿兴潘京
阿京之类必编户民未尝表其德书石者欲其整齐
卷七 第 89a 页 WYG0235-0771c.png
而强加之犹今里巷之妇以阿挈其姓也又有复姓
数人但云北宫世平夏侯阿升可见其不欲参差也
蔡湛颂 光和四年
字原云在真定府天下碑录云在藁城县西二十有
五里集古录云在镇府按宋之真定府即唐之镇州
既改州为府镇为真定而曰镇府何也
额题云汉故稿长蔡君之颂八隶字为二行碑式云
文十三行行三十四字空一行方刻铭凡五行圣朝
明哲平阙又空一行低二十三字刻年月续书除并
卷七 第 89b 页 WYG0235-0771d.png
州事却与铭辞相接无空字隶释云蔡君治稿二载
而迁高邑吏民思其惠政故栗尹等共刋斯石颂后
又志其并州之除盖续书也集古录云故天章阁待
制杨畋尝为余言汉时隶书在者此为最佳畋自言
生平惟学此字余不甚识隶书因畋言遽遣人至常
山求得之遂入于录
蔡湛碑阴
卷七 第 90a 页 WYG0235-0772a.png
金石录云载出钱人名有故吏贱民议民故三老故
处士义民其称故吏义民之类他汉碑多有之唯议
民贱民独见于此碑然莫详其义
孙根碑 光和四年
金石录云在高密县隶释云在密州高密县宋属密
州今属莱州府
额题云汉故安平相孙府君之碑十隶字隶释云此
碑体丰而势逸与汉代它碑绝不类唯华山庙一碑
差相近尔唐韩择木史惟则辈盖得此笔意
卷七 第 90b 页 WYG0235-0772b.png
孙根碑阴
隶释云可辨者凡二百四十四人异姓才十之一尔
有尝仕郡邑者则阳丰长太末尉是也其称驸马都
尉祭酒舍人中郎五官掾督邮计吏计掾则汉官也
有博昌领校等数人张纳碑亦有领校安汉长樊敏
称领校巴郡太守盖是未命于朝者其中军督则非
汉官甚明又有大中十四人陈胜传以朱房为中正
卷七 第 91a 页 WYG0235-0772c.png
两汉无之魏陈群始择州之有鉴裁者为中正晋宣
帝加置大中正故有大小中正乃是晋官当时省其
正字此碑字画苟且尚不及魏末诸刻殆类吴晋间
下品书札尔似是孙根后裔众多谱其名于上世碑
阴也异姓有王刘数人杂其间岂其姻戚乎
校官碑 光和四年
今在溧水县儒学隶释云绍兴十三年溧水尉喻仲
远得之固城湖中都穆金薤琳琅云溧水即汉溧阳
地也
卷七 第 91b 页 WYG0235-0772d.png
额题云校官之碑四隶字为一行额下有穿文十六
行行二十七字溧阳长潘君翼翼圣慈皆别作行后
有题名三横列上一列丞尉三行下二列刻将作吏
名各五行最后一行书岁月与上一字齐溧阳为其
长潘乾所作以叙为诔以诔为叙有不可解元至顺
四年文学掾济阴单禧考正碑文与隶释不同者十
馀字刻石其旁
卷七 第 92a 页 WYG0235-0773a.png
魏元丕碑 光和四年
字原云在潍州今为县属莱州府
额题云汉故凉州刺史魏君之碑十篆字为二行碑
式云文十六行石已断剥所存者行三十一字题名
四行行四人直行者有线道隶释云碑损其名有其
字曰元丕故吏云中守门生曹君共立此碑
孔耽神祠碑 光和五年
隶释云在亳州永城县永城今属河南归德府
额题云汉故行梁相事砀孔君之神祠十二隶字金
卷七 第 92b 页 WYG0235-0773b.png
石录云文词字画皆古怪而不工又时有难晓处刻
画甚完隶释云其文自左而右数行之后字画顿小
其末又有小字数十叙孔君之年及其子历官与石
工姓名其文云定吉兆于天府目睹工匠之所营心
欣悦于所处又有子得述父之句则是孔君自作寿
藏而厥子刋石也按额题云孔君之神祠碑于心欣
悦于所处下又云其内洞房四通外则长庑则孔君
卷七 第 93a 页 WYG0235-0773c.png
自作神祠非作寿藏也
白石神君碑 光和六年
今在无极县
额题云白石神君碑五篆字为一行文十四行行三
十五字空一行方刻铭又空一行书年及常山相长
史丞尉掾史石师姓名共二行后空一行有燕元玺
二年题字元玺慕容隽号闻有碑阴予未之见隶释
云汉人分隶固有不工者或拙或怪皆有古意此碑
虽布置整齐略无纤毫汉字气骨全与魏晋间碑相
卷七 第 93b 页 WYG0235-0773d.png
若虽有光和纪年或后人用旧文再刻者尔
唐扶颂 光和六年
金石录云在濮州雷泽县濮州今属东昌府雷泽县
省入濮州
额题云汉故成阳令唐君颂八篆字隶释云唐君自
成阳令换治昌阳邑人慕恋处士闾葵斑等共立此
碑字原云碑首之旁又刻题名二十馀字集古录作
卷七 第 94a 页 WYG0235-0774a.png
唐君碑云其名已磨灭金石录云字画尚完而欧阳
公乃云其名残缺何哉
唐扶碑阴
金石录云载出钱造碑人有故从事故督邮故吏处
士门生门童等姓名
石室梁上题字 光和六年
在成都府学
隶续云太守张景题字四行在高眹石室梁上磨灭
鲜成章句首云光和六年四月太守张景中有追念
卷七 第 94b 页 WYG0235-0774b.png
先祖早失覆□孤煢自悲纪刋先象之句相去尺许
有少子早瘁之文前有治郡二字盖张公追远之词
也按华阳国志文翁为蜀郡守造讲堂作石室一名
玉堂安帝永初间烈火为灾堂及寺舍并皆焚燎惟
石室独存至献帝兴平元年太守高眹于玉堂东复
造一石室为周公礼殿此字乃光和六年所题下距
兴平改元尚有十一年不应于未造石室之前梁上
卷七 第 95a 页 WYG0235-0774c.png
先有题字全蜀艺文志载李石成都府学十咏其石
室诗注云汉孝景时太守文翁始作石室西为文翁
稍南为高眹比文翁石室差大皆有石像蜀守席益
奏秩文翁高眹于祀典窃疑二者蜀人所以祠二公
之意必非自作则石室之像为高眹蜀人谓其自作
者也而此题字乃有纪刋先象之语因疑石室非高
眹所造其像亦非高眹水经注李刚墓有祠堂石室
三间鲁恭冢前有石祠石庙又金石录武氏墓前有
石室皆四壁刻古圣贤画像武梁碑云孝子孝孙躬
卷七 第 95b 页 WYG0235-0774d.png
修子道竭家所有选择名石前设坛后建祠堂雕
文刻画罗列成行亦是叙其作石室刻画像事盖汉
时子孙多有为其祖父作石室刻画像者此题字云
追念先祖纪刋先象则此石室乃是太守张景为其
先祖所作而刋先象于壁与李刚鲁恭武氏石室不
同耳隶续又云此题字蜀人多未知近岁好事者秉
烛入室而模之始传于世故承华阳国志之误遂谓
卷七 第 96a 页 WYG0235-0775a.png
之高眹石室并谓其像为高眹自作也高眹所作者
周公礼殿语在周公礼殿记石室非即礼殿华阳国
志乃谓兴平元年眹复作一石室为周公礼殿盖其
误也此题字纪刋先象上又有归文学三字疑张景
即蜀人所云太守非本郡太守归成都后作此石室
于文翁之旁以追崇其先祖考周公礼殿记高眹于
光和五年到官景作石室眹已在郡一时安得有两
太守且未有为先祖作石室而作于其所治之郡者
石室壁间题字
卷七 第 96b 页 WYG0235-0775b.png
凡三段其一段隶续作博士题字跋云题字七行可
识者五十六字不可识者六十馀字亦在高君石室
中末行有博士二字上下文皆湮没其中云以诗书
发下阙一字京师受业春秋下阙二字仲舒智非胡
母末云道为国师出典方州忠著金石其人受春秋
业而以仲舒胡母为比盖是传公羊春秋者一段隶
续作洪农太守张君题字跋云题字五行亦在石室
卷七 第 97a 页 WYG0235-0775c.png
中末行云洪农太守张□子阳张叔之子也首行有
故孝廉陵相君伯高弘农十字陵之上阙五字相之
下阙一字其文有著德义方袭父经业春秋尚书海
内归高之句与前一人皆是以经学名家者按此二
段题字有弘农太守张字又在石室壁间即张景称
述其祖父之文也前一人云受业春秋者疑是其祖
后一人云袭父经业春秋尚书者疑是其父末云弘
农太守张□子阳张叔之子也而阙其名岂即张景
梁上题字所云太守即弘农太守耶其祖父皆以经
卷七 第 97b 页 WYG0235-0775d.png
学名家故得作石室于文翁之旁又一段隶续作高
眹石室六题名跋云刻在石壁之间所题前后不同
时其一杜审公乘四人其一武陵守其一武陵令其
一中郎将太尉掾并州刺史三人其一清白士娉士
三人其一扬子云司马相如太守赵三行卿云二公
盖后人追书者字画清逸可爱疑此石室亦如李刚
鲁恭武氏石室壁间皆刻古圣贤画像题识姓名所
卷七 第 98a 页 WYG0235-0776a.png
云扬子云司马相如乃画像上题识之字隶续以为
后人追书者非也壁间所刻亦不仅此二人或是年
久摧剥或是秉烛而入传模者未见耳杜审公乘诸
人则如他碑题名乃共作石室者也
掾杜峻等题字
字原云在高公石室隶续作任君残碑阴跋云蜀人
谓之武帝先生任君碑阴可辨者不盈百字惟掾杜
峻孟珍姓名独存今按隶续所载碑文有见左石庙
就时之语张景所作石室在文翁之左而此题字又
卷七 第 98b 页 WYG0235-0776b.png
在石室疑亦是共作石室者故中又有石官字直千
二百直九百及四千三千字石室作于光和六年而
前有四年九月十日字者岂经营于光和六年落成
于中平四年耶隶续信蜀人之传讹以为任君碑阴
非也
郭究碑 中平元年
集古录目云在河阳天下碑录云在孟州济源县孟
卷七 第 99a 页 WYG0235-0776c.png
州即今孟县与济源属河南怀庆府河阳孟州旧名
额题云汉故司隶从事郭君碑九篆字为三行字作
阴文凸起碑式云碑十三行行三十九字铭辞规步
履方之上虚一字隶释云碑历叙其诸父与郭仲奇
碑同
朱龟碑 中平二年
天下碑录云在谯县墓下集古录云在亳州界后余
守亳州徙碑置州学中亳州今属凤阳府谯县省入
亳州水经注云濄水东径朱龟墓北冢南枕道有碑
卷七 第 99b 页 WYG0235-0776d.png
即此碑也
额题云汉故幽州刺史朱君之碑十篆字为二行碑
式云有穿文十七行行三十三字有棋局之纹水经
注云龟字伯灵光和六年卒官故吏别驾从事史右
北平无终牟化中平二年造隶释云石有碎落不能
详其官阀
朱龟碑阴
卷七 第 100a 页 WYG0235-0777a.png
水经注云碑阴刋故吏姓名悉蓟涿及上谷北平等
人金石录云文字残缺初余读水经注知此碑有阴
因托人就亳社模得之
高彪碑 中平二年
隶释云绍兴中吴郡取土于郭外而得之字原云平
江守王唤移置郡斋今碑已不存
额题云故外黄高君碑六隶字为二行隶释云石已
损疑其上当有汉令二字碑式云文十五行直有界
道后一行书岁月及范府君立碑事行三十九字隶
卷七 第 100b 页 WYG0235-0777b.png
释又云文苑传有高彪吴郡无锡人家无锡而葬姑
苏盖不远也
刘宽碑 中平二年
集古录目云在洛阳天下碑录云在河南府上东门
弓手营内东观馀论云在上东门外官道之北洛阳
尉射圃中宝刻亭内
额题云汉故大尉车骑将军特进逯乡昭烈侯刘公
卷七 第 101a 页 WYG0235-0777c.png
碑十八篆字为二行碑式云有穿文二十行行三十
七字天子闵悼高出一字穿在第九至十二凡四行
之间中两行废三至六各四字馀两行各废第三字
集古录云故吏李谦等立东观馀论云是碑为蔡中
郎书不知何据
刘宽碑阴
隶续云故吏廷尉以下题名仅存两列十数人官称
或有郡而无邑或有字而无名上有十五叶孙周王
记室爽题数百字大略云中平二年故吏立碑于雒
卷七 第 101b 页 WYG0235-0777d.png
阳道隋作东都改立于此至唐咸亨元年四百八十
四年矣倾仆野中移建墓南二百八十步上东门之
道
刘宽后碑 中平二年
集古录目云在洛阳金石录云宽有两碑皆在洛阳
上东门外
额题与前碑同碑式云文十八行末行低数字书门
卷七 第 102a 页 WYG0235-0778a.png
生殷苞等姓名裂其上所存者行三十二字第二第
十四行皆平阙而无文可考集古录云此碑门生殷
苞等所立金石录云此碑据艺文类聚乃桓麟撰隶
释云两碑遣文颇相犯字画又不相远
刘宽后碑阴
隶续云自王曜至于李廉守相台郎令长九十七人
三河九十一人与其后八郡皆无爵秩者三辅六十
五人漫灭之字什五六五郡国百馀人可辨财什二
三刘公两碑俱有阴此则门生所刻之阴也其字画
卷七 第 102b 页 WYG0235-0778b.png
刚劲法度森严与石经公羊诗书相轧
刘宽神道
隶续云刘宽神道二刻其一曰汉大尉刘公讳宽字
文饶其一曰汉大尉车骑将军特进昭烈侯刘公神
道各有一螭蟠屈平其上而下作兽面如彝鼎间饕
餮之象当是双阙所刻字法与正碑相类刘公葬于
洛非僻陋遐远之域自昔访石刻录古事者惟知上
卷七 第 103a 页 WYG0235-0778c.png
东门外有门生故吏两碑耳俱不知更有此碑信乎
天下之放失旧闻皆若是也碑图云刘宽神道二刻
隶字各二行其上皆有螭左右相向其下有一兽之
面两旁颇不具
曹全碑 中平二年
今在合阳县石墨镌华云万历初合阳县旧城掘得
此碑
无额文十九行行四十五字末馀一行书年月曹君
为合阳令门下掾王敞录事掾王毕等所立盖其纪
卷七 第 103b 页 WYG0235-0778d.png
功碑也石墨镌华云隶书遒古碑且完好无一字缺
坏真可宝也
曹全碑阴
凡四列共五十七人上一列二十六人处士岐茂一
人超上一列书之第二列八人第三列右八人左八
人中空第四列四人
街弹碑 中平二年
卷七 第 104a 页 WYG0235-0779a.png
金石录云在汝州界故昆阳城中汝州今属河南汝
宁府
额题云都乡正街弹碑六隶字为二行隶释云文十
一行颂四行张芑杜则数人题名二行按金石录作
街弹碑隶释据水经注鲁阳县有南阳都乡正卫为
碑平氏县有南阳都乡正卫弹劝碑以街为卫讥赵
氏之误非也周礼里宰以岁时合耦于锄郑注云锄
者里宰治处也若今街弹之室于此合耦使相佐助
因放而为名疏云郑以汉法况之汉时在街置室一
卷七 第 104b 页 WYG0235-0779b.png
间弹一里之民于此合耦使相佐助因放而名锄也
此碑虽残缺其文义犹可寻考乃县令宁陵君承昆
阳丧乱之馀悯繇役之害结单言府斑董科例收其
旧直临时募顾不烦居民太守东郡王瑰丞济阴华
林优恤民隐为之立约自是之后吏无苛扰之烦野
无愁痛之声其大略如此盖设都乡正街弹之室立
此碑以为民约非都乡正姓卫名弹也刘熊碑云悯
卷七 第 105a 页 WYG0235-0779c.png
念烝民劳苦不均为作正弹造设门更所云正弹即
都乡正街弹也水经注以为卫为亦以为卫弹此传
写之讹何可为据当从金石录作街弹而乃云莫知
其为何碑者盖未考周礼之注耳
秦颉碑 中平三年
字原云在襄阳府宜城县故墙水经注云宜城有南
阳太守秦颉墓墓前有二碑颉鄀人也以江夏都尉
为南阳守道过宜城见一家东向颉驻车视之曰此
可作冢后颉卒于南阳丧还至此车不肯进故吏因
卷七 第 105b 页 WYG0235-0779d.png
市此宅葬之集古录云在南阳界中河南南阳与湖
广襄阳接境古曰南阳界中也天下碑录载秦君二
碑一云在宜城一云在南阳非是金石录疑颉墓在
宜城此碑乃在南阳或是郡人所立德政碑亦非
额题云汉故南阳太守秦君之碑十篆字集古录云
字已磨灭独其碑首字大仅存其笔画颇奇伟蔡君
谟甚爱之金石录云文字已磨灭惟其额十大字尚
卷七 第 106a 页 WYG0235-0780a.png
完好隶释云予所得者犹有九十馀字其后有孝廉
十一人上计掾吏五人题名灵帝纪中平三年二月
江夏兵赵慈反杀南阳太守秦颉碑有光和三年字
盖是述其前事天下碑录云熹平年立非也
张迁碑 中平三年
今在东平州儒学山东通志云近掘地得之
额题云汉故谷城长荡阴令张君表颂十二篆字为
二行文十三行行四十二字空一行书年月及立碑
人名祝颂之语后空四行闻有碑阴余未见金石文
卷七 第 106b 页 WYG0235-0780b.png
字记以碑中宾误殡忠误中暨误既且疑好事者得
古本而摹刻之石遂讹谬至此按以殡为宾见礼记
曾子问以中为忠与魏吕君碑同说在第一卷东真
二韵惟以既且为暨有不可解然字画古拙恐非摹
刻也
郑季宣残碑 中平三年
今在济宁州儒学
卷七 第 107a 页 WYG0235-0780c.png
额题云汉故尉氏令郑君碑八篆字此额见隶续今
已磨灭金石录云郑君字季宣而其名已残缺其他
字画时有可识处皆断续不成文理隶续云穹碑多
有裂文字半湮晦少成章句有其字而亡其名官阀
略不一见仅存卒葬年月其中数十言载
贼侵掠
事前称其有吴札之高末叙故吏欲子车之殉却班
班可考据隶续所载尚有二百六十馀字郑君以中
平二年卒三年四月葬故吏为之立碑今止存碑之
上截张弨济州学碑释文云就其所存者得四十三
卷七 第 107b 页 WYG0235-0780d.png
字
郑季宣残碑阴
隶续云以八篆字横刻其上曰故吏人名上
下凡四横最后空十馀行有一行刻字似是造碑者
所识据隶续所载四横得六十人今止存其上一横
二十人张弨济州学碑释文云碑阴完好故转向外
顶有垂虹三条与曲阜孔宙碑相似其横刻篆文八
卷七 第 108a 页 WYG0235-0781a.png
大字一笔不缺圆窍下列人名二十行得一百六十
九字又察此碑甚大下半埋入土者应尚有字傥得
好事者掘起重立是所厚望焉
陈仲弓残碑 中平三年
金石录与隶续俱不言碑之所在按蔡邕集载此碑
云勒表坟墓则碑当在墓前一统志云陈寔墓在郾
城县西三十里
额题云汉文范先生陈仲弓之碑十篆字金石录云
碑文已漫灭蔡邕字画见于今者绝少故虽漫灭之
卷七 第 108b 页 WYG0235-0781b.png
馀尤为可惜以校集本不同者已数字惜其不完也
蔡邕集仲弓三碑皆邕撰其一碑云中平三年秋八
月丙子卒三碑皆云春秋八十有三后汉书仲弓传
以为中平四年年八十四卒于家者疑传误字原云
碑之立当在中平三年
陈仲弓残碑阴
金石录云故吏姓名多已刓缺蔡邕小字八分惟此
卷七 第 109a 页 WYG0235-0781c.png
与石经遗字尔石经字画谨严而此碑尤放逸可爱
陈寔坛碑 中平三年
隶释云在亳州永城县即古之太丘也永城今属河
南归德府
额题云故太丘长颍陈君坛八篆字隶释云颍之下
阙二字陈寔本传云颍川许人此额所阙者颍之下
是川又一字当是许也额之题郡邑犹刘曜东平无
盐之比其云坛者盖指庙中之坛段光为孙叔敖立
庙作碑其文云兴祀立坛是也蔡中郎作陈君三碑
卷七 第 109b 页 WYG0235-0781d.png
其第一碑云许令以下至于国人立庙旧邑四时烝
尝欢哀承祀如其祖祢所谓立庙旧邑则知太丘有
此碑其文皆已亡缺无可读者惟其首云君讳寔字
仲躬诸书皆字陈君曰仲弓独此碑不同殆是借用
金石录云蔡邕集有陈仲弓三碑以集本校之此碑
非蔡邕撰者然字画亦奇伟惜其残缺不完也
陈度碑 中平四年
卷七 第 110a 页 WYG0235-0782a.png
未详所在
隶续云此刻大半紊碎所存近二百字少成句读其
中并无官称仅有国相及督邮字继有皆以疾辞之
句其前有散施及姻娅字称其仁者再三铭诗有货
殖屡中之句似是家有馀射仁周邻曲相遣督邮招
聘称疾未尝诺仕者君讳度字妙高陈国柘人郡国
志陈国有柘县赵氏认柘作相误也
刘衡碑 中平四年
金石录云衡墓与碑在今齐州历城县界中古平陵
卷七 第 110b 页 WYG0235-0782b.png
城傍余尝亲至墓下观此碑因模得之墓前有石兽
制作甚工
无额碑云迁蜀国都尉不行拜赵相金石录与隶释
俱作赵相刘衡碑
谯敏碑 中平四年
隶释云在冀州东观馀论云在枣强县北十七里冀
州枣强今俱属真定府
卷七 第 111a 页 WYG0235-0782c.png
额题云汉故小黄门谯君之碑九篆字集古录云其
文不甚磨灭隶释云予所得者惟三字不能辨东观
馀论云近世有信安何籀者以隶书知名目是碑为
蔡中郎书未知何据自谓学此法清劲有古意与梁
孟皇行笔正相反予谓汉世隶法至魏大变不必梁
蔡势自尔也此碑意象古雅借非中郎自可师法
张纳功德叙 中平五年
隶释云在巴州舆地碑目云在重庆府府学中
无额碑首行题云巴郡大守都亭侯张府君功德叙
卷七 第 111b 页 WYG0235-0782d.png
碑式云有穿题一行文十七行行四十八字隶释云
此碑乃掾属李元等为之碑阴各书曹掾之职而不
称故吏则是张君在郡之时所立
张纳碑阴
碑式云有穿两旁有晕前两行题李元然存二人后
十五行行五人张荣一人名氏字多侵及下列末一
行书岁月及祝颂之语隶释云题名七十有四人从
卷七 第 112a 页 WYG0235-0783a.png
事及丞则书其字主簿以下掾吏并书名盖一郡之
吏也
陈寔残碑 中平五年
金石录云在颍川陈太丘墓侧
额题云汉故司空掾陈君碑八篆字金石录云碑已
残缺不可辨惟其首八大字尚完字画奇伟隶续云
此蔡中郎所作第三碑也其文乃豫牧褒赞悲伤之
辞仅有前七十字下文尽皆不存中郎作太丘第一
碑云中平三年卒此碑作五年者豫牧立碑之年也
卷七 第 112b 页 WYG0235-0783b.png
史传杂书蔡集皆作仲弓惟太丘坛碑作仲躬此碑
彷佛亦然赵氏引世说注太丘次子谌尝以司空掾
召谓此是陈谌之碑殊不知碑中自有太丘姓名其
文又在蔡邕集盖不能认碑故有斯误按后汉书陈
寔传云大将军窦武辟以为掾属而不言为司空掾
据此碑额题疑是史传失载金石录谓是谌碑非也
陈寔传又云有六子纪谌最贤父子并著高名时号
卷七 第 113a 页 WYG0235-0783c.png
三君每宰府辟召常同时旌命羔雁成群恐其父子
皆尝以司空掾召也蔡邕集载此碑作陈太丘庙碑
铭其文有云大将军赐谥群后建碑国人立庙先生
有二子季方元方皆命世希有继期特立季方盛年早
亡亦图容加谥元方在丧毁瘁消形呕血纯孝过哀
率礼不越于时嘉异画像郡国所云季方者谌也元
方者纪也纪亦画像于庙存殁并列不亦异哉
隶辨卷七
卷七 第 113b 页 WYG0235-0783d.png